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论思想政治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哲学范式;人学范式;社会价值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一个哲学问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社会性、和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做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在于它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价值意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学界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见解,深化了对其本质的认识,但没有形成统一界定。毋庸置疑,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人的活动的现象,在社会共同体中,个人与集体活动中的辩证关系也需要一种全面的辩证的视角去解释。社会哲学是一种对于社会生活现实的总体性把握[1],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社会哲学范式这一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和需要的必然性与普遍性问题反思,这与认为“社会哲学范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把社会政治的需要看作其出发点和归宿”[2]的观点不同。基于社会哲学思维方式,探究“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是”在生活实践中如何体现的,在社会关系中把握,才能正确体现其本质。
1目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普遍性的客观存在,在不同时代和国家表现为不同的样态。针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许多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界定是从一定统治阶级、阶级意识形态来界定的,“意识形态性说”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或意识形态性,它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方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属性”[3]。意识形态性的核心是政治性和阶级性,是指的是观念上层的建筑,是政治的法律的思想的观念,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大众的,是文化自觉的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需要在社会关系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意识形态说发现了思想政治教育阶级意识功能传播,在这一社会关系中显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源于社会系统中的政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实质是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渗透”[4]。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安排和治理,它自始至终都有公共性的向度[5]。政治性只是人的群体归属需要的一部分,另外还有道德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在原始人群内实际上是存在着为大家都认可的行为标准和活动准则,也就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体现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从根本上看,在阶级蒙昧时期,在社会思想领域中不存在着思想体系的明显分化,政治社会中只存在着一套较为完备的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的思想体系。道德是统治阶级的道德,政治是一个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强制,是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即政治同化了道德和宗教,因此,政治性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做概括是不能覆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范围和全部现象,只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被需要的体现,无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主体间性活动,在现实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一个前提性承诺,具有确定的价值取向和导向的,尽管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及其不同人群、各个阶层和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认识和理解不同,然而对于其历史正当性、社会价值取向和作为人类需要的一项活动是共通的。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存在相同的现象,即能够用一种关注社会活动的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根本上来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2思想政治教育本源性探究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准确把握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发生去追问其为何存在。基于这样的路径去寻求它的本质,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的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人的一项活动,发端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思想活动。简单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是原始社会人进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体现在群居生活,伴随着意识、情感、规则的发生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济把这种原始形态的德性称之为“生活式的德育”,尽管这种生活式德育及其原始,但它已经历史性地“承担着社会生产性和生活性”,“维护社会公共生产和生活”,传递和驯化人的德性职能。[6]基于这样的生活式德育所形成的习惯,维护着人际平等与聚集,保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群内存在大家较为认同的活动准则和行为标准,体现在集体狩猎和采集活动当中,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关系而结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原始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也还没有从其他的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在社会思想领域表现为对某种神秘力量的一致崇拜和信仰[7]。人与人的这种紧密的联系结成的这种自然共同体当中,表现的是对氏族部落认同的原始宗教式的精神控制,是群体性的。阶级社会的出现,伴随着阶级控制和阶级教育活动的出现。不管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时期,在社会思想领域不存在着思想体系的明显分化,政治社会中只存在着一套较为完备的具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思想体系。例如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儒学受到统治者的青睐并得到一定发展,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转向政治教化。中世纪时期宗教利用教义将人们的思想观念禁锢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当中,为阶级统治服务。这一时期主要是对“主人”所代表的国家和社会认同的那一系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规训和教化。在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资产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宣称教育是为了对公民进行智、体、道德教育以及宗教教育,培养民主、自由、平等的公民。在教育实践中大肆宣传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对资产阶级进行阶级意识的教育,并且在公民教育中体现了一种公民身份和国家认同教育理念。社会存在着两大对立的政治思想理论体系,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自从本阶级的立场出发建构的各自思想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时期,社会思想理论界存在着多元的以理性个体的角度出发,而非从阶级出发的论证和阐发为社会共同体的价值理念所应实施的方案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现是以培养民众对国家(国族)和社会自觉认同的理性精神为主旨的教育和引导。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在不断的自我实现、解放,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以上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有了一个基本指向,资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表示的是出于政治需要而不是生活需要。实践性和目的性是人类存在的价值指向,社会哲学反观人的生活总体。
3用社会哲学范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社会哲学在我国80年代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南开大学哲学系对社会哲学的研究。王南湜教授提出让定义适合于生活,用生活中已有的领会去修正定义,修正理论。基于这样的方法,王南湜教授给社会哲学的定义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现实的总体性把握[8]。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从其发展历程看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目的性和实践性理解和把握需要社会哲学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来把握,因此,社会哲学范式则指的是以社会哲学的研究方法和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给予总体把握或反思,在这种思维框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重新做思考。本质不是变化的,是最普遍、最稳定的根本性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也是各个阶段体现最为普遍、稳定的最根本性质。基于这一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讨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始发生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目的性和实践性体现出发。3.1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一项实践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在实践中完成的。首先,从其出发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进行。社会哲学是以一种总观的态度面对现实生活,那么生活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体现。从人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具体的人开展教育,分析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嬗变等,而这些是无法离开人的实践活动来进行的。其次,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是使人们形成好的思想,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而这种思想政治素质则是社会需要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完成。人是未完成的存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人,是一个在不断创造活动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幸福生活的人。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去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涉人这一本性,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内在契合,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体现也须在实践中去检验。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怎样的效果,有没有预期效果,只能在社会实践中来检验是否有效。[10]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相应的关照这一点。通过交往,圈中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对成员生活产生影响,不管是显性的影响还是隐性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人获得自身的完整性和全面发展性。当然,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3.2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相区别的一个方面。人的存在是个体存在和社会存在的统一,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可避免的与其他个人或群体有一定的关系,而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11]。在这种社会环境的影响下,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需要得到认同,也需要去认同群体其他成员。在认同确证的过程中,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影响和相互教育。但是,在这种社会圈中不一定都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些群体思想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甚至有消极影响。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和自发性,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相伴随。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专门人员、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指向。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教育,体现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与其他社会活动的目的是不同的,它根据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根据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而预设的。在关照这一特殊要求的同时,人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在发展中符合社会目标的思想政治强化、形成理想信念,使之与社会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使人与社会在互动中发展。3.3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指向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立足于现实,而且关照未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有针对性的解决人们现实思想问题、实际问题,而且把人的思想长处、积极方面引导,并且发挥预防作用。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的思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基本观点,是关于现实的人对全部生活实践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评价、判断和取舍标准的思想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只包含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教育,还是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美学价值观等教育。“价值观教育对人们进行启发和引导,促使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并将其转化为内在的自觉要求。价值观教育是一个规范性层面上的教育,它不可避免地将特定社会的价值观体系渗透到教育过程中,以此促使人们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13]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是在调和社会价值体系与个体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成员个体价值观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在实践中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发展进行价值体系引导。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它是一定阶级、政党或集团用社会价值观体系对社会成员施加一定影响,促使社会成员形成符合社会价值体系要求的个体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作者:张应梅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南湜.社会哲学[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8.
[2]陶磊,黄明理.人学范式还是社会哲学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反思[M].探索,2011(6).
[3]石书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及其把握[J].与现实,2009(1).
[4]孙其昂.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本质[J].南京社会科学,2006(3).
[5]叶方兴.政治性?抑或意识形态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理论辨明[J].思想政治工作论坛,2010(10).
[6]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433.
[7]武东生,徐曼,余一凡,张长虹,郑宏颖,安祥仁.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12,(12-13).
1.经济决定律
经济决定律,是指生产力的因素、经济的因素最终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进程。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和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P82)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P695)这一基本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过程的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要素中,生产力要素、经济要素不仅决定着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客观要素的形成,而且也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意识、个体意识等主观要素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定阶级经济利益的实现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根本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在于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中,最终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生产力的发展通过影响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间接地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产生。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式产生,正是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给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带来的必然结果。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各种偶然要素也都是在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产生的,对经济要素的补充和反映。恩格斯在致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精辟地阐明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他指出:“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果您划出曲线中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同经济发展的轴线接近于平行。”[1(]P733)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过程中,虽然其何时发生、何地发生、以什么形式发生等都是偶然的,但从历史发展的长远趋势来看,这些偶然要素最终都要受到经济的制约。作为上层建筑领域里的一种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最终根源于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需求,最终为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服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深层根源。
2.政治催化律
政治催化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政治因素起到了催化作用。政治是人类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萌芽于原始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但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历史大事件,却是政治生活和阶级的出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独立的力量影响思想上层建筑。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伴随着阶级的政治实践一同产生和发展的。一定的政治集团特别是阶级为了实现其自身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总是对各种政治关系进行着思想调控,以达成政治共识,统一政治行为,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一定政治集团和阶级的意识形态,生产和再生产其所期望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而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统治和经济统治,更加重视对被统治阶级及社会成员的思想统治,自觉、主动地进行意识形态的调控,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来传播、灌输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抑制、消除有害于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总之,阶级的政治活动特别是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所施加的意识形态影响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催化剂。政治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催化作用表现在:政治活动直接催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政治活动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本质的规定性——阶级性和政治性;政治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原始社会自发的萌芽形态转变由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实施的,为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正式形态;政治活动铸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政治意识形态;等等。总之,政治活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发挥着全面的、根本的、本质的推动作用。
3.文化传承律
文化传承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文化价值观的传承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深层依据。所有文化都是习得的而不是生物学遗传的,著名的人类学家拉尔夫•林顿把这称之为人的“社会遗传”或“濡化”(enculture)。[5(]P42)文化传承是人类文明发展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成果需要通过世代相传,才能实现文明的历史继承和历史创造,使人类文明的火种照亮人类自身前进的道路。在文化的传承中,反映一定社会群体、集团特别是一定阶级和国家根本利益和深层文化追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核心内容,这些核心的文化价值观渗透在一定的思想文化、道德文化、政治文化中,成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内核。如果在文化的代际相传中,缺失了这一核心的内容,就抽掉了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正如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一样,如果没有抓住自强不息、团结奋斗、互助友爱等这些反映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不能使这些核心价值观得以发扬光大,就不能使中华文化的灵魂和精髓薪火相传。正是中华民族悠久的道德文明和德育传统,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得以世代相传,内化在中国人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之中。而在人类发明的各种保存和延续文化传统的手段中,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传递人类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方式之一。知识技能的教育可以使人类的物质文明得以延传,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使人类的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反映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意识形态得以延传。在国家和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实践活动中,不仅实现了一定文化的社会化和代际传递,而且也使主导意识形态得到了传播和确立,充分地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之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下一代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一定文化的核心、灵魂和精髓传之于后世,从而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所担负的文化使命。
4.要素充足律
要素充足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过程中,各种要素必须齐全、充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虽然是一个历史事实,但却是各种主客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客观条件。其中包括一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形式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既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生产力的发展孕育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萌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准备了物质前提和基础。生产关系的发展,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化,创造了专门从事精神生产的社会群体,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供了雏形。进入阶级社会,阶级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政治集团,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社会力量。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离不开一定的主观条件。这些主观条件包括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个体意识的自觉程度等。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是一种社会自我意识,也即社会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自我体察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自主认识。而这种社会自我意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自发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阶段,最终才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真正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同时也受到个体自我意识的制约。没有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就没有个体对自我主观世界进行改造的自觉,自然也不会产生接受这种自我改造的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也就不会在个体身上现实地产生。当然,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具体时机、情势等,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过程中。只有历史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创造了充分、足够的主客观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生。
5.主体主导律
主体主导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主体始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的一种社会实践,是人类主体性的表征和外化,确证着主体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发起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必须有主体的依托和推动。没有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没有人类主体能力的形成,就不可能有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无从产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意识,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能力,主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成。[6]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要素中,主体始终处于积极的、主动的、主导的地位,扮演着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有效展开的角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形成是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主导性要素和关键步骤。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真正具备了相应的主体素质,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成为人类本质力量的反映,也才能发起、实施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从而主导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6.客体主动律
客体主动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客体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主动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和塑造的对象,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过程中,其作用却不可小视。如果没有客体的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可能产生。客体对自我思想政治品德现状的认知、判断和进行自我改造的动机、情感等心理要素,对于客体是否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对象,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能够在个体身上具体地发生都具有根本意义。如果客体完全缺乏对自我思想政治品德现状的自觉体认和提升动机,如果客体的接受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能够承载和消化一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程度,那么就很可能使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失去现实的对象,成为毫无意义的单边操作,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外在的、自为的存在。只有客体形成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具备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才能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客体,也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
7.介体联结律
介体联结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过程中,介体发挥着联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媒介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等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桥梁和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离不开一定的中介,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借以产生的渠道和途径。如果没有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没有一定的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渠道,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就成为相互割裂、互不相干的实体,就失去了彼此作为主体和客体的意义,更加不可能产生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只有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发生。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形成的要素,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形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联结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同时也是维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赖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命脉。
8.交互作用律
[论文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
人类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网络交往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存发展方式。”然而,网络具有两面性,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来讲,网络上的信息有的有利于人们思想品德的提高,也有的对原有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其优势和积极效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它的负面效应,我们必须作出相应的对策,加强监管,引导其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积极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这是新时期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很实际的一项工作,从中央到学校都在强调要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把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很多学校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也有不少的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那么究竟什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呢?不同的学者加上不同研究视角,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还是有差异的。我们比较认同的观点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思想宣传的理论和传播学的原理,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教育的一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具有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性特征,但作为一种新的方式,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相比较,又有一些新的特征。
(一)从“他”到“你”——教育双方地位的平等性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隐匿性,人们的网上交往无须考虑自己或对方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宗教信仰等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因素,不必顾虑世俗间的偏见和利益冲突,避免了现实世界的危机和压力,缓解了各种矛盾引发的面对面的冲突,人们的交往更深层次地体现为“自然之我”的宣泄,心灵的沟通成为思想意识联系的纽带。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真正处于平等的地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平等的主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是‘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他’的关系”。[3双方地位的平等,在某种程度上调动了受教育者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积极参与,得到了学习机会,在这一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
(二)从“灌输”到“对话”——教育活动的双向性
与传统的单向灌输不同,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改变了原有单一的“灌输式”、“说教式”,实现了由“灌输式为主向“对话式”与“灌输式”并重的转变。网络思想教育更加突出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或多向互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再只是居高临下地一味说教,因为这种做法会使理论变得更加枯燥、干瘪,显得苍白与无力,使受教育者感到厌倦,失去理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很难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它是平等地与受教育者进行讨论与交流、对话,采用讲解式、启发式等多种方法,给受教育者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去辨别、去分析,引导他们去思考,使受教育者接受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三)从“一”到“多”——教育方式彰显个性化
因特网本来是人们基于一定的利益与需要(资源共享、互惠合作)自觉自愿互联而形成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受教育者的自主选择。与传统思想教育的模式化和划一性相比较,网络思想教育更应该尊重受教育者的需要和兴趣,在教育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理论的宣传,同时要考虑到受教育者的实际,考虑他们的个性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
(四)从“点”到“面”——教育对象的广泛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得以借助于技术手段,克服了时空障碍,使人类的交往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自由天地。同时,网络空间的出现克服了以往受时空限制的“点对点”的交往的局限性,实现了“点对面”甚至是主体之间的全方位的交流。过去人们只能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与一人或几人在特定的地点进行交流,在网络时代,一个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就任何内容,当然,在遵守网络伦理、法规的前提下)同自己所选定的对象进行交往。因此,网络使人们交往的内容、交往的形式和交往的观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拓展了思想教育的活动空间。在网络时代,思想教育活动通过网络渗透到全社会各个方面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了学校、家庭、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人人都将同时扮演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双重角色。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类的发展过程是相扶相携、相互作用的过程。网络的虚拟性的特点,使人的社会化遇到了冲击。马克思·斯劳卡说过:“技术用某种我们并不总能预见的方式,规定着我们的行为,重新定义了我们的价值观,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技术抚摩下成长起来的“新人类”沉湎于斑斓的网络世界,尽情承载着网络所赐予的便捷和快乐,但他们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以致人类数千年来凝结而成的伦理道德体系在网络社会中也将经受更多冲突、碰撞与失范的考验。因此,需要我们加强对网络交往的正确引导,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一)通过网络平台。建设宣传阵地
目前,网络虽然有着巨大的功能,能够满足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许多要求,但是人们进行网络交往活动所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要求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在网络上建设阵地,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面对这样一个咄咄逼人的新兴媒体,我们必须自觉地、主动地跟上时代的潮流,运用网络的巨大优势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就需要将科学理论体系展现在网络上,要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呐喊,有中国化的传播,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学习理论,交流学习体会,讨论社会主义理论与现实问题等。“红色网站”的建设,“能够充分调动起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和理论学习进行很好的结合,使同学们主动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的建设,直接参与教育过程。”
(二)注重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学生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一个群体,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在接受传播者的信息时,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他们由于价值观等正在形成,加之对外面的世界缺少更多的了解,所以对一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分析和理解有时会失之片面。这样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学习网络建设知识,研究网上思想教育的方法、手段和教育规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使自己既懂理论又懂网络传播的规律,积极参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收集、分析网络信息,发现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过程中,有些学校会遇到人员(既懂理论又懂网络传播的规律)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学生中培训和选拔人才的做法,组建一支政治素养高、品德好、有较好的网络知识和技术的学生队伍,让他们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学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独特的优势,因为他们来源于学生,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他们的思想状况、他们需要什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大家比较乐意接受等,都有较好的了解,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就比较有针对性,从而有效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更新观念,转换模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有不足之处,但也有自己的长处,如: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隐匿性等,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注重发挥各自的优势。不要一谈新的模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把传统方法说得一无是处,更不应把新事物说得天花乱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素质成为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动力和突破口。但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还存在明显不足,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实践中却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因此,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在实效性的增强上给予更大的关注。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含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学生身上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实际效果越明显实效性就越高。思想政治实效性的认定和评估工作考量实效性的关键,一般而言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方可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学生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了高涨的学习热情,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课程中安排的相关内容,才能确保其充分吸收了相关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行为实践当中。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作用。
2.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正确可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性的关键。很多情况下,学生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多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对实效性的增强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具有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能忽视教师的因素,尤其是教师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实效性的内涵之一就是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3.学生实际的思想状况应得到明显的提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即使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他们的实际行动仍然不会有所改变,理论知识无法转化为实际行动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大障碍。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意义
1.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是“以人为本”教学思想的现实体现。按照实效性教学思想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只有学生实际的素质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我们的思想动员工作才会更加有效。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思想素质反映不佳,这不仅使高校的名誉受到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在用人单位和社会上的地位。因此,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2.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晴雨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是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正常运转和有机结合的表现。实效性的取得需要在教育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应当合理新颖,不断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需要教育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优化组合和互相协调。
3.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对于教师素质的提升也起着重要推动作用。高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首先需要教师对此有深入的理解,并付出相应的努力。教师首先应当认清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不足,在保持思想政治基本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把学生的具体情况、社会环境、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全面提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考量指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地创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教师的素质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力量。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取得要依靠教师的素质,同时这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困境
实效性的提升需要对当前面临的困难做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重点排查影响实效性提升的关键因素。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现在的学生对思想政治相关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这成为影响实效性的最大障碍,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不强,二是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当。一项针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调查显示,66.7%的学生表示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大,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而在这66.7%的学生中又有46%的学生表示因教学内容枯燥陈旧而对其失去兴趣。由上表可见,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反映最为强烈的便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在教学方法方面做出相应的创新,以此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理论素养与实践素养不对称。理论素质与实践素质不对称就是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在实际中却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行为,出现了典型的知行不一现象,这是思政教育实效性低下的最大威胁。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和较好的实践行为,在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优良的实践行为变得越发重要。但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存在诸多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相违背的地方,这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还有待提高。
3.教学理念和育人模式不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传统科目,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这些经验同时也制约着当下的教育改革创新。惯性思维总是在无意识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始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作用。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学工作应当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工作,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来不断提升为学生服务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解决教学理念不够先进、育人模式不够科学的问题,认同并践行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在当前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1.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当代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热情不高是教育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因素,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为此高校和任课教师应当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给予重点关注。虽然当前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随着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有所创新,如引入了多媒体教学,开展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这些教学创新点都没有作为教学主体框架出现,而且很多创新之处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教学方法的创新应当深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信息时代下,网络对校园的渗透越发深入,同时网络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大,在这种时代变化趋势下,知识教育的本质也发生了变化。学生除了对知识本身的需求外,还需要融合知识进行思考、处理问题,教师应当不断满足学生的这些需求,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网络技术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融合到网络文化当中,整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环境,使学生接触到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对学生起到更加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例如,结合任务驱动法,为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
2.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实践性教学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渠道,加大实践性教学力度主要应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提升其质量;二是要增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社会实践是锻炼和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的关键因素,在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教学也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是教学的针对性不足,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的联系性不强,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娱乐性要远远大于知识性。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研究实践活动的范围和针对性,增加实践活动的数量,提升实践活动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章节,制定具有针对性、切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活动。在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都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教育,确保整个活动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联系。除此之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性较强,而实效性对实践性的要求又特别明显,为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实践教学,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Introduction of Spou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ranch Frontier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U Wenzhong
(School of Politics & Administr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1)
AbstractSpou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kes moral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and also its laws between spous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t's an important mechanis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ntier branch exploration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shows the significance of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disciplines,in response to challenges of the times, breaking the paradox of education.
Key wordsspou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pouse; inter-subject
1 配偶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学理考察
配偶又称“夫妻”。合法婚姻中的男女双方互为配偶,是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即夫妻之间的对称规定。现代社会,配偶及其发展受到多领域、多学科的普遍关注,共同展示了以人为本,关心和促进配偶双方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标和原则,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内涵与内在属性。
配偶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化,是指在一定社会、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主导下,在配偶关系中的两性主体之间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生活教育,在配偶双方交往互动中促进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实践活动,是主导性与主体间性的共生教育形态。主导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统领、引领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主体间性是主体的对等交往关系。配偶思想政治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一定的主导力量、教育者对配偶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配偶两者之间一者对另一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狭义仅指配偶双方之间的相互教育。
2 学科理论基础
(1)科学体系。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理论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分支学科得以建立和发展的根本依据。因此,要用完整、准确的科学体系以及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配偶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2)人际心理距离论。一般说来,配偶是基于比较相互认同、动态协调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上的两性结合,其共同私人生活排除了一般人们交往中必有的思想沟通屏障,因此,能够在最小心理距离、最大心理引力实现思想融通、情感交流。“这种交流的理性意味着,在人类间存在着共同的东西,存在彼此理解的可能性,存在着在有关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等价值观的问题上达成共识的可能性,存在着互相宽容和求大同存小异的可能性。”①
(3)光环效应理论。光环效应也称晕轮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提出的,是指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些主要品质有良好的印象之后,就会全盘肯定此人的一切。一个人的优点一旦被扩大为光环并主观地掩蔽或消弭其缺点。“爱屋及乌”就是这种现象。光环效应尤其对有着比一般人更多认同感的配偶建构一种“去障碍”的思想教育通道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4)配偶爱情学说。就一般意义而言,配偶是基于特定情感关系即以爱情为纽带的主体构成,这种特定情感是配偶双方心理情感、精神情感和社会情感的综合体。配偶之间的承诺、亲密和激情形成的非理性认同是激发配偶双方教育活力与自觉接受的重要主体机制。理性与非理性的总体认同是最大限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全程接受效果的双重内在动力。
(5)发生学原理。所谓发生,揭示了事物从某一状态向另一状态的低级到高级的转变过程。对此,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一种为实现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实践向“新质”转变的“发生”过程,即思想政治教育发生。配偶作为基于物质生活和爱情纽带的两性共同体,它反映了双方构建私人领域契约和公共领域参与、实现个体与社会发展的两性思想与行为的“新质”产生过程。因此,发生论为配偶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可能即这一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机制、根源、规律、动力提供了研究的重要线索和方法。
(6)主体间性范畴。主体间性是指以个体主体性为基础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统一、协调、对等的交往关系规定性。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提升和修正,使单子式的主体性发展为总体性的主体性,其实质在于扬弃了传统的人与人之间“主体――客体”的模式而重建“主体――主体”的关系形态。哈贝马斯认为:“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体际相互依存。……此外还表示两个交往过程的参与者能对世界上的某些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②主体间性是配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定和核心范畴。
3 配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构架
3.1 配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配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品德与配偶双主体的实际状况的矛盾以及配偶关系中一主体与另一主体思想品德的要求和期待与实际状况之间的矛盾,反映了主导性与主体性、教育与接受、思想与行为、自我与异性、家庭与社会存在不相协调又能趋于协调一致的对立同一关系以及这些基本范畴的内在理论张力,决定了配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任务、方法和艺术。
【关键词】军事活动;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61-02
军事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形式,它体现了实践的本质特征。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目的、发展动力和检验的标准。丰富的实践为理论的生成和发展提供了异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动力。实践论告诉我们,理论不是先验和预成的,而是在实践中生成、确证和提升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一条必然性根据,即分析、研究各种思想意识、思想过程的产生、发展变化,只能在社会存在中去寻找根源;提高思想认识,推进思维活动也必须以“人们思维着的存在”,即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为基础。研究官兵的各种思想认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从官兵的实际生活出发,从官兵参与的军事实践活动出发。官兵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动因,归根结底来自于军事实践活动和军队发展的需要。官兵的思想,虽然是一种主观形态的东西,但它产生的基础和根源,发展变化的动力,只能是实践活动。
军事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对官兵的思想政治认识产生深刻影响。它不但对官兵起着直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而且促使官兵产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它具有对人的思想的改造功能,为官兵的思想政治素质提供直接来源和检验标准。本文军事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军事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军事活动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时,内在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性以及产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当前,对围绕军事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研究集中在军事训练中政治工作、执行任务中政治工作和战时政治工作。但鲜有学者关注到军事活动本身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及军事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促进作用。军事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一个客观存在而又未自觉开发的新领域,对它的研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空范围的扩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方式和整体特征的转换。开发军事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然带来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上的创新,空间上的突破,领域上的拓展,形式上的丰富,特别是找到了军事工作和政治工作新的重要的结合点。军事活动是一个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宝库,军事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康德认为道德在一定意义上属于人类理,但相较于纯粹理性,表现为一种实践理性。[1]康德所谈的“实践理性”是从人的理性的超验层面论述道德应然,是在一定理性基础上对道德应该的绝对遵从。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不仅要厘清思想政治“知识”层面上的概念和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领悟“实践”层面上道德行为的善恶。尤其相较于学生道德成长的心理特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的形式越来越流于形式,乃至无效。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知行背离的现象时有发生。反思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低下,首先要从理性层面探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寻求症结所在。从认知和实践辩证关系的意义上来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是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统一,但纯粹理性仅仅是实践理性认知结构的基础,实践理性的完善才是最终目的。隐性教育是实现“实践理性的完善”的有效方式,它摒弃了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的种种负面效应,对解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低下的现实困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1968年提出“学校的潜在课程”以及美国学者奥渥勒提出“隐蔽性课程”的概念后,隐性教育在弥补显性教育的局限性方面发挥了独特的魅力,许多学者对隐性教育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说认为隐性教育是运用多种喜闻乐见的手段,寓教于建设成就、寓教于乐、寓教于文、寓教于游等,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其中,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2]该观点将隐性教育作为与显性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方法,相对于显性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内容单调的现实,隐性教育对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增添了活力。但是隐性教育的内涵还包含有除方法之外的众多因素,仅是“方法”还不能全窥隐性教育的全部意义。隐藏说认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隐藏教育的主题和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按预定的教育计划将教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环境、文化、娱乐、服务和管理等日常生活的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潜移默化地接受组织者所设定的教育内容,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3]该观点强调了教育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性,抹去了教育客体自身成长的目的意识,忽视了教育客体自身的主体意识。意外说认为隐性教育是行为主体在正式教育或非正式教育活动的某种环境中,有意或无意通过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非预期的某种经验的过程。[4]该观点突破了正式教育中没有隐性教育的意识,但是认为隐性教育效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忽视了教育主体实施隐性教育的目的意识。
以上隐性教育内涵研究的不同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隐性教育的内涵,都有各自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对概念的表述应当有一个统一的逻辑起点,就是在阐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主张。教育的内涵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其次要明晰隐性教育的基本要素。[5]因此隐性教育是有意识的教育活动,教育客体具有施加和体现教育的主动性和受动性,主动性体现了施加和体现教育的目的以及过程的计划性,受动性体现了教育客体受到教育主体的影响而产生的调整变化。教育主体具有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受动性,受动性体现了教育主体作为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要,主动性体现了对教育的批判性吸收,能够大大提高隐性教育效果。尊重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往往能使隐性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还有主客体的内外因,内因体现了主客体的基本素质和主观需要,外因体现了影响主客体的环境因素,这些都对隐性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内涵应当表述为:教育客体有意识地间接施加和体现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被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主动接受并内化,在纯粹理性基础上实现实践理性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 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优势
多年来,显性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主体地位。学校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几乎全部以显性教育的形式开展。这种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年的实践中尽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饱受诟病。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二元主体,本应受到同样的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受我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影响,隐性教育在教育目标和计划中被忽视,大多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自发的隐性教育活动。但是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人们感叹显性教育的“效果低下”的同时,隐性教育相较于显性教育的独特优势越来越明显。
1.以柔克刚
教育主体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个性特点主要表现为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不愿盲从已有的理论和观点,具有强烈的独立思辨和判断的欲望,敢于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在传统的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面前容易产生叛逆心理,这体现了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刚性”的一面。传统的显性教育面对教育主体的这种“刚性”特点,经常出现无法应对的困境。而隐性教育将预期的思想政治目标隐藏于教育内容、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情境中,含而不露,以历久弥香的绵软气息对教育主体进行熏陶。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蔽,就越是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就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6]隐性教育的这种“柔性”特点恰恰与学生的“刚性”特点相克相融,教育主体更容易以主动姿态自然融于创设的教育情境中,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不同的角度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隐性教育的“柔性特点”激发了教育主体的主体意识,教育主体面对的不是教师以道德权威的形象出现来说教或训导学生,而是形成平等互动的关系,以自觉自愿的主体行为去选择或思考预设的教育,消弭了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形。
2.潜移默化
隐性教育既有物质环境层面上的,也有精神文化层面上的,既体现了一种中立态度的客观存在,又体现了似有还无的主观感受。柏拉图曾说: “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时,才有可能达到目的。”[7]学生面对的是没有强制性的态度要求,只是在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感受内心世界的自主抉择,逐步形成或选择自己的思想感情、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通过感染、暗示、模仿等,缓慢的影响和塑造着学生的人格。隐性教育的过程性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提供了可能,摒弃了“快餐式”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教育主体能够在持续的教育过程中对以间接、内隐、暗示等方式出现的教育客体充分感受,在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8]隐性教育的载体就是教育者创设的这种“环境”。隐性教育创设的“环境”,作为教育客体“创造”着教育主体,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隐性教育犹如森林中的新鲜空气,教育主体在森林中自由漫步时,身心在无意识中得到净化。教育主体的内心需求驱动着自己置身于教育客体(即“新鲜空气”)中,体现了接受隐性教育的主动性。因此隐性教育对学生施加的不是强制性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影响、引导,尊重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内在规律,逐步缓慢的感染影响着思想意识。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形式,慢慢积淀形成学生稳定的人格和思想政治素质。
3.影响持久
教育工作者有时会感叹:学校对学生开展了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但学生形成的思想意识要么在面对某些社会现实时顷刻间崩溃,要么在毕业跨入社会后很快消磨殆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能持久成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现实难题。但是隐性教育却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隐性教育主要是促使教育主体自身得到内化,形成稳定的心理意识。这种稳定性往往能长期维持,甚至能影响学生一辈子。有时隐性教育是长期持久的过程,能够使教育主体形成深刻的烙印,在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实践证明:受教育者接受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教育的效果是成正比的,受教育时间越长,则教育效果越好。[9]有时隐性教育是短暂的顿悟过程,但这种顿悟是教育主体思想的质变和升华,将深深固化在教育主体内在的意识结构中。无论是持久过程还是顿悟过程,隐性教育效果的突出特点就是稳定性和持久性。隐性教育涉及的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复杂的因素体系。教育主体在面对隐性教育的复杂信息时,自主的做出选择。信息越复杂,选择的自主性越大,教育效果就越持久。
三、 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教育策略的选择是重要原因。无论是显性教育还是隐性教育,策略失当无疑极大地影响了教育效果。隐性教育实践中,由于不重视教育策略的选择,尽管隐性教育的内容生动、措施明确,但是却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认真思考能够提升隐性教育效果的策略。
1.回归生活策略
“在生活论的视域中,道德就是人们所选定的特定的生活价值,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人用道德作为参照点来确定生活的方向和道路,使人能够生活得‘更像一个人’。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在于引导生活的建构。” [10]同样,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是学生所选择的生活价值,价值观的形成指引着生活的方向和道路。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应当积极引导他们的生活。首先隐性教育目标要指向生活,脱离生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其次隐性教育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学生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只能通过社会生活教育引导他们。再次隐性教育结果要能够在生活中实践,只有实践证明所形成的生活价值是正确的或者合适的,学生才会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要通过学校中的各种活动,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得到发展和提高,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道德思想及理想的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使自己的道德信念人格化。[11]相对当前一些显性教育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有脱离生活的倾向。但隐性教育如果能够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仅能保证学生思想观念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能够站在高于一般社会生活的高度引领和推动社会生活朝着更高水平的道德境界发展。
2.价值澄清策略
价值澄清策略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堂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价值澄清策略首先反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灌输和说教,注重通过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了解教育客体蕴藏的复杂信息,自主反省和抉择,澄清道德价值,并内化到自我价值观中。对于教育者来说,隐性教育首先要体现足够多的教育信息量,不能仅是某一种道德价值观,要提供几种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道德价值观,这是实施价值澄清策略的基础。其次要激发价值澄清的动力,一方面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省不同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学生天然具有探索新的道德认识和价值观的强烈欲望,面对不同的道德价值观能够主动分析、判断、抉择。再次价值澄清的结果是提升学生道德选择的能力。隐性教育中隐藏着教育者期望的所谓正确的道德观,学生通过价值澄清可能将正确的道德观完全内化到自身的价值观念中,也可能抉择的结果与教育者期望的道德观有一定偏差,但是价值澄清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价值澄清能力的提升过程,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能力的提升为学生面对更复杂的情境做出更加正确的价值澄清提供了可能。价值澄清策略能够形成平等的教育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皮氏效应策略
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期望效应,是受教育者因教育者的信任和期望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结果往往趋向于教育者的心理预期。皮格马利翁效应能够提升隐性教育的效果。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对学生心理预期不同,学生自我认定往往也不同。教育者可以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赋以不同的心理预期。对少数菁英学生赋以最高的心理预期。如有的学校开设菁英班,实践证明菁英班的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朝着成为精英人才预期的概率大大高于通常教育预期。对大多数学生赋以高于社会民众的心理预期。如果对所有学生都赋以最高的心理预期,取得的效果往往不太好,因为期望所有学生成为精英人才反而会使学生失去信任,也就丧失了皮格马利翁效应。教育者要把握合适的“度”形成对普通学生的合理预期。如期望普通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证明,在这种期望效应的影响下,公交车上学生主动让座的概率要高于一般社会民众。对少数教育者认为的“不良”学生,也可以应用皮氏效应策略。所谓“不良”学生面对灌输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产生逆反心理,但隐性教育对于他们经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利用“不良”学生比较仗义的特点,期望他们成为承担一定责任的角色,然后逐步提高角色承担责任的要求,实践证明,不一定每一个“不良”学生都能取得较好效果,但相当数量的学生能够得到转化,逐步朝着预期的方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鑫淼.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哲学思考.江苏高教.2011(2).
[2] 王瑞荪等.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余国林.发达国家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0).
[4] 沈嘉祺.论隐性教育.教育探索.2002(1).
[5] 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北京: 中国教育出版社,1984.
[7] 伊丽莎白·劳伦斯.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 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1992.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张铤.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理.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
【论文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以继承和创新态度去学习、理解论语、借鉴论语宝贵资源。《论语》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意义在于: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在治国中的重要。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须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这也是借鉴《论语》意义所在。随着经济发展,利己主义倾向抬头,社会主流价值观倾向于经济中心论,物质意识被强化,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成为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全部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重视和借鉴《论语》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仁学”思想重在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仁”是《论语》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是做人的根本,只有确立“仁”这个做人的最高准则,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交往的秩序:与人为善、与人为爱。
(一)什么是“仁”?
《论语》开篇就阐明“仁”的根本立足点。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孝悌是“仁”的根本立足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血缘纽带,指向个人品质、家庭伦理和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这个意义上仁的“孝”“悌”是整个儒家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这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也确立了个人行为准则: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矣。”③这是对他人行为的要求,也是实行仁的方法:推己及人,这里“以人为本”超越了个体自身,波及到整个社会关系之中。“仁”要求个体在行动时要从自身与别人两方面约束自己,也就是实行“忠恕”之道。这是《论语》思想的基本原则,树立了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④就个人性格来说,必须刚强、坚毅、执着;在行动上,必须语言谨慎、质朴、正直。从反面来看,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在这里“说”和“实际行动”脱离,内心缺乏正直、诚信。只有具备这些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孝悌、实行忠恕之道,也才能实现真正的“仁”。
(二)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论语》“仁”思想,贯穿“人本理念”:人与人之间非工具而是目的,是人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是以仁的态度来对待所有人。这一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忠恕之道”启示就是人与人之间首先要克制自己,做人做事以诚信为本;对别人要团结友爱、宽容大度,个人要具备与人为善、团结他人、宽容他人的品格,并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都有借鉴意义。
《论语》对个体价值取向将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状况作为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须能了解大学生当前生存状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更主要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肩负的使命,在思考自己的同时将思考他人、集体、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教育中,须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沟通、交流,努力把引导人、教育人、改造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论语》通过对“仁”的深刻挖掘,在政治思想上就是“为政以德”,即以“仁”为核心的“德政”主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就是说,国君用品德教化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使众多的星辰环绕着他。国君只有具备“仁”基础上的道德,实施德政,才能够成为众星共之的核心。
那么,有德之君如何实现被“众星共之”呢?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提拔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到邪曲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从了;反之,老百姓就不服了。在这里,孔子仍强调个人须具备优秀的品质、正直的品格。但这是不够的。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⑥将德政扩展到和个人优秀品质、孝顺父母、慈爱百姓结合起来,这样,德政就扩展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德政是每个人的政治。
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其缺少深刻的文化内涵,往往以工具化的眼光处事,缺少长远性的战略眼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重视以下问题:
必须重视“孝悌”思想,这是为人的基础。《论语》“孝悌”思想是超越时代、超越时空的。当前利益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在追求利益同时,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需每个人思考。大学生在与人相处、参加社会实践中,难免出现价值取向冲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而《论语》“仁爱”“忠恕”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上启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积极挖掘《论语》有益思想,重视和理解“孝悌”思想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须培养“正直”、“诚信”、“责任感”、“理想信念”意识。当前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各种亚文化侵入,瓦解了部分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价值取向也出现不良现象,这都是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论语》中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培养及不懈追求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学”指什么呢?如仅理解为学知识是不妥的,也不是孔子思想所在。联系《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一词古代两种含义:一是"博学";二是相对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所以,孔子这里所谓“学”,是指“明明德”的“大学”。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是后天习得的,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在于对光明正大的品德弘扬和追求,努力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从而“止于至善”。
由“学”到“仁”,道德品质由抽象转为具体:家庭伦理、个人道德行为及个人道德追求。在《论语》中,主张对个人道德品质追求须有一个学习体知过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⑧可见最重要是树立对“仁”的态度,回归到对自己的要求、规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致力于如何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将其视为不懈追求的过程。孔子赞赏颜回“一簞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⑨的精神。归结起来,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追求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困境中锤炼道德品质,发展自己。
总之,《论语》蕴含深刻的为人、修身、治国思想。充分挖掘其有益思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借鉴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中,继承《论语》精髓,在创新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以及完善人格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意蕴的基础上健康前进。
注释
①⑦《论语·学而》.
②《论语·颜洲》.
③⑨《论语·雍也》.
④《论语·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