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高 动物医学 实践性

由于高等动物医学教育存在着自身特殊性,涉及的课程和学科门类多,实践教学比重大,使得动物医学教育必须长期保持较高的投入比例。为了提高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改革实验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有的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学分制的实施和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趋势,也要求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我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思路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实验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打破课程间的壁垒,整合动物医学相关实验课程,构建新的实验课程体系,将实验课程由原来依附于理论课程改为与理论课程并立的独立体系。根据实验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可将本专业实验课程整合为4大课程群,即:动物形态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病理解剖学和动物寄生虫学等实验课程;动物机能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动物生理学、动物病理生理学、兽医药理与毒理学等实验课程;动物疫病防治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和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等实验课程;动物普通病学实验课程群,包括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中兽医学等实验课程。以课程群为单位的实验课程体系可以使每个课程群内各课程间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改变以往以单门课程独立进行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

遵照动物医学教育阶段性和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我们以学分制改革为契机,依托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整合每个课程群内的相关实验内容,根据其内容及性质划分为三大模块:基础兽医学实验(涉及动物形态学课程群和动物机能学课程群相关内容)、预防兽医学实验(涉及动物疫病防治学课程群相关内容)和临床兽医学实验(涉及动物普通病学课程群相关内容)。每个模块实验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验证性实验、创新综合性实验和课程群综合课程实习。

三大模块三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新模式压缩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学时数,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学时数,增添了4个小模块课程实习。通过开设综合性实验和课程实习,使学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仪器设备的操作、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及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方面都得到了综合训练,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及创新的能力。

3.改革实验教学及其成绩评定方法,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在动物医学专业四大课程群实验中,动物形态学课程群的实验教学过去主要是采用放幻灯,看标本、挂图等方法,学生对动物复杂的解剖组织和病原体形态构造常感到枯燥与乏味。近年来,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收集和制作了大量的图片、影象资料,通过声音、图像和立体动画的方法,清晰地反映了动物组织和病原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史过程。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记忆。学生还可以拷贝或下载这些实践教学资料,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预习和复习,从而可以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

二、建立“系——课程组——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员”负责的实验管理机制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范文第2篇

对于我这个只有半年学医经历的学生来说,应该从医院中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开始。来到医院,我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和畏惧,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过此地。

镜中的我,穿着干净的白大褂,戴着洁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着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坚定与自信犹然而生!

看起来很简单的护理工作,让我开始有些手忙脚乱。原本的自信荡然无存。我开始虚心向护士学习,紧紧地跟着护士,寸步不离,年轻的护士耐心地给我讲解着关于护理的知识。慢慢地,我穿梭在各个病房,了解了她们的护理术语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协助护士接诊病员,做好四测(测血压、测体温、测脉搏、测体重),熟练地掌握了血压及体温的测量方法,接触配液环节,在严格坚持“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药名、对浓度、对剂量、对方法、对时间)的原则下,并为病员配液。

终于有了我实践的机会,想着护士叮嘱我的操作要领,端着装有止血带、胶布、碘付的器皿,来到病房。面带着微笑:“阿姨,该打针了1我给病人绑上止血带,用碘付进行消毒,然后拿起针头,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见管中有回血,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针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护士在休息的时候,给我讲着因为静脉注射的输液管中一个小小的气泡,而使病人死亡的真实事例后,我大为震惊,不免开始崇敬这些平凡的护士们。

2007、7、21在医院领导的同意下,我观摩了一例左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手术前病人的家属用充满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主刀的医生,顿时让我感到医生的伟大责任。手术的时间大约两个小时,主刀医生精湛的医技,让我了解到医学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他的细心,仿佛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精心地照料,就好象生理老师曾经说过:虽然你们是用动物做实验,但以后你们却是要给人看病!因此,使我是深深体会到,我们要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短短的15天医院实习结束,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想想这么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战斗的护士们,才知道护理工作的不易。

我觉得护理工作不仅需要熟练的技巧,而且同样需要优秀的职业素质:

1.思想素质:要教育和培养每一个护理人员热爱护理工作,献身护理事业,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医德修养,以白求恩为榜样,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真诚坦率,精神饱满,谦虚谨慎,认真负责;要高度的组织性、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爱护集体,爱护公物。

2.专业素质:护理人员要对病人极端负责,态度诚恳,和蔼热情,关心体贴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细致的身心护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按章办事,操作正规,有条不紊,执行医嘱和从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术熟练,做到准确、安全、及时,精益求精;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病情变化,遇有病情突变,既要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又要在抢救中敏捷、准确、果断;做好心理护理,要求语言亲切,解释耐心,要有针对性地做了病人的思想工作,增强其向疾病做斗争的勇气和信心;保持衣着整齐,仪表端庄,举止稳重,礼貌待人,朴素大方;作风正派,对病人一视同仁,对工作严肃认真。

3.科学素质:护理人员要具有实事求是、勇于控索的精神,要认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每项护理技术操作都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护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必须注意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要掌握熟练的技术和过硬的本领;要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技术;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控索,开展研究,勇于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要积极努力学习和了解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更好地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务。

·英语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电大社会实践报告 ·电视台社会实践报告 ·建筑社会实践报告

·假期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报告表格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2000字社会实践报告

同样,即将成为口腔医生的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

1.医生是一个很平凡的职业,他的责任就是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

2.医生也同样应该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科学素质,要有一定的责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动物医学;临床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动物医学专业要求学生以成为兽医人才为目标本专业毕业生应是具有在兽医医疗兽医技术服务兽医教育等相关部门从事动物医疗检验检疫疫病防控等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1]而临床教学正是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动物医学专业是吉林大学的品牌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近年来根据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来看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薄弱如何通过完善动物医学临床教学进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临床教学质量达到社会对动物医学专业人才的要求是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

1目前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各高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临床实践教学主要存在理论与实验实践脱节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教学体系不规范和临床教师教学水平相对较低等几方面问题[2-3]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现阶段学生的临床医疗虽然能够达到100%集中实习的基本要求但由于学院临床教学动物医院规模小病例数相对较少临床医师数量少等一系列原因无法保障学生的临床医疗实践的需求而校外合作的动物医院由于距离管理经费和生物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无法接纳大批学生进行临床教学和实习实践因此完善动物医学临床教学管理和提高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完善临床教学管理相关对策

2.1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要要培养合格的兽医师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掌握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家动物疫病防控共患病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动物及动物产品进出口检疫等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动物保护与福利的相关理论知识等掌握动物疾病诊断与治疗技术动物疫病与共患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防控技术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技术兽药使用技术等根据以上人才培养的能力和知识要求制定了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主要临床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教学实验和临床实习2个部分主要临床兽医学专业教育课实验包括动物尸体剖检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外科手术学兽医产科学中兽医学兽医影像诊断技术及兽医临床诊断技术实验等可以看出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临床类课程要求的实验学时比例增高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诊断能力实验教学学时占临床课程总学时的1/3以上在实习实践环节增加了临床兽医全科训练和临床兽医大实验临床实习要求必须在动物医院或大型动物饲养场的兽医部门完成主要集中于校内或校外合作的动物医院从而达到培养兽医师的目标

2.2加大建设力度

校内临床教学的动物医院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实践基地为满足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和学生实习实践的需求学校和学院应积极建设校内临床教学医院努力按照建成面积不小于1000m3至少配备10人以上的专职执业兽医师具备候诊诊疗处置化验检验取药手术等功能诊疗设施齐全设有动物住院部年门诊病例数与在校生数之比达到50颐1以上的临床教学医院的目标完善临床教学医院的规模设备和部门设置从而达到满足学生临床实验实习实践的需求符合兽医师的培养目标同时努力争取达到国内一流教学医院的标准面向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需求集动物医疗动物福利等教研一体的现代化教学基地在硬件设施上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引进现代化的操作和诊疗技术是首要条件曰在管理机制上参照医院企业管理模式和国外动物医院的管理模式结合校内临床教学医院自身特色是必经之路

2.3改革教学模式

吉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为5年制本科教学采用野2+2+1冶的教学模式[4]根据这一教学模式针对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的临床教学特点梳理临床实验和实习实践课程内容根据各类课程的具体要求采取野先理论后实验再临床冶的三段培养模式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动手能力利用实时病例合理利用临床教学动物医院的教学条件针对门诊病例对学生进行现场实时病例分析讨论培养学生认症辩证的能力确立动物医学专业特色的校内校外实践方式一是校内实践通过确立实习制度和导师制度带领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临床的常规技术训练课程实验综合大实验和医疗轮训等要求学生要在临床专业教师和执业兽医的指导下在动物医院的各科室进行轮转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报告或答辩二是校外实践即集中时间安排学生分批到校外合作实践基地进行临床和专业实习实践如动物疾控中心动物医院大型饲养场的兽医部门等进行疫病检测与防控医疗综合实习等实习完成后需要提交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出具实习合格证明及反馈意见核算相应学分

2.4加强临床教师技能培训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议学校提供足够的职位保证临床教学团队的稳定和科学发展鼓励教师到国内外临床教学先进的高校或动物医院进修学习不断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得到转变完善临床教师的技术能力提高临床教师和兽医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健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和考评体系学院要求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野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大赛冶或野中青年教师双语教学大赛冶曰临床兽医学系的新进青年教师需在临床教学医院进行医疗实习轮转3个月以上方可参与其他教学活动学院层面上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青年教师到国内外先进的动物医院兽药研发和动物疫病防控等部门的生产一线上进行实践锻炼鼓励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教学

参考文献

[1]郝景锋李国江张秀峰等.培养应用型动物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兽医杂志201551渊5院105-107.

[2]武军元.动物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渊3院322-333.

[3]王青蝶.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提高临床教学质量[J].基层医学论坛201515渊9院971-972.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范文第4篇

一、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内容及特点

2011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包括基础、预防、临床理论、临床和综合应用4个科目,各占100分,总分400分。考试内容涵盖了动物医学专业的动物解剖生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传染病学等20多门课程,具有知识覆盖面广、内容丰富、题量大等特点,通过该考试有一定难度。

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药理学试题点特点

在2010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药理学的题点分布非常分散,且常常是些比较偏的题点,内容上不单体现出本学科的知识点,更注重了与临床课程的联系,丝丝入扣,紧密相连。因此,一些考生在理论知识的把握不足和实践技能欠缺的情况下,成绩并不理想。

三、调整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作为授课教师,必须结合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大纲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在课堂有限时间内完成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的重点讲授,对于熟悉和了解内容应以辅导和复习题等形式指导学生自学,不漏知识点,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注重了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由于执业兽医考试中更注重从业人员实践技能的全面性,所以,课堂的讲授中理论联系实践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案例式教学法应是教师授课中的主要方法之一,使在校的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更贴近于生产实践,为以后的备考执业兽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动物医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培养和专业学科建设

加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鼓励青年教师到基层、到企业去,走出校门,走近实践。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鼓励教师走出去,在工作量上有所体现,并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班和学术会议,拓宽眼界,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魏跃明.国外执业兽医师是如何炼成的\[J\].北方牧业,2010,22.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76-02

在我国的医学院校里,名校毕竟是屈指可数,真正的“大部队”、“主力军”还是地方性医学院校,如何把这一大批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医务人员,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繁重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首要任务,地方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积极构建服务基层、德才兼备为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应抓牢抓实。

1以职业道德为切入点,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特别是医学院校培养的是面对生命的医务工作者,对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它是仁学、是仁术,医学这门学科虽然有着更为鲜明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作为一门人类生命的科学,要求医学生必须先学做人,再学行医,以医学职业道德教育为切入点,是实现把医学生培养成合格医务工作者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1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培养学生医德

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它作为理论科学所具有的严密性和指导性,这种指导性可使学生在从业前就具备明确的医德是非观念和职业操守。如在教育内容上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社会现实,联系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辩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道德观。

医学被认为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学科,作为医生不但要有高超医术,还要有人文精神,满足病人的身心需求,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开设一些交叉课,如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患沟通学等,学校可作为选修课让学生选修,主要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医学的人文内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1.2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医德教育

首先专业课教师应加强言传身教意识。专业课是学生最看重、最认真学的科目,利用专业课教学的契机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最为有利,效果也会较好[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的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2]。专业课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为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向师性和模仿性,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才乐于接受其教育,教师良好的职业习惯和榜样教学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其次是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目前地方医学院校中有部分学生专业思想很不牢固,有的学生对某专业培养目标不甚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通过调剂录入的,因此入学后思想不平衡,部分学生有失落感,学习上不思进取。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在新生中开展专业思想教育,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同时充分挖掘医学课程中的医学精神,让学生获得高尚的医德启迪,比如李时珍尝百草、白求恩精神、华益慰事迹等等;再比如护理系可利用“5・12”国际护士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举行授帽仪式,大力宣传、弘扬南丁格尔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将帮助每一名护理专业学生逐渐认识护士职业的神圣性,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才观和利益观。

1.3在临床实习中强化医德教育

如果医学院校给了医学生一个做医生的思维,医院的文化则给了医学生一个做医生的灵魂。医院实习是医学生走向临床工作生涯的第一大课堂,在这个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术双修的好医生。在学生进入医院实(见)习前,学校要召开学生工作座谈会,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参加,听取学生意见,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根据学生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加强指导和教育;同时通过报告会、讲座等形式强化以人道主义和人本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医德医风教育。

在医院实习期间,学生可能会目睹医务人员的非道德行为,学校应多与实习点医院沟通,加强联系,定期进行实习检查,帮助和配合实习生解决临床实习时遇到的道德困境问题,督促他们多了解病人、尊重病人的各项权利;学会坚决抵制、敷衍塞责、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想。临床带教老师应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及职业道德培养结合起来,运用工作中的实例现身说法进行医德教育。比如选择正反两方面的医德事例,用那些对病人满腔热忱、勤勤恳恳工作的先进典型,使学生体验到做为一名医务人员的事业责任感;也可运用工作中的一些反面事例,在实习生中开展讨论,使学生对那些不精通医术、对病人漠不关心、贪图钱财、以医谋私的医务人员产生厌恶的情感。

2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着眼点,发挥其育人功能

大学育人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文化,校园文化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个人潜能的开发、心理结构的完善等有着巨大的内驱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由于地方性医学院校在硬件设施、办学条件、资金等方面与重点医科大学有较大差距,所以这类学校应侧重于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力度,突出医学特色,尤其是在办学理念、校园精神、校风和学风等方面应有自身行业性特点。

2.1培育校园精神,加强制度文化的建设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优秀的校园精神一旦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激情励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例如笔者所在的曲靖医专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都有一段重头戏,即每一名新生都要庄严地举起紧握拳头的右手,跟着领誓者宣誓“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医学生誓词,当洪亮整齐的声音回荡在礼堂上空时,每个人的灵魂都在这一刻受到了洗礼,这将在他(她)一生的事业拼搏中注入无尽的动力,起到了代代相传、历久弥珍的效果。以医学生誓言为切入点,培养高尚医德,探究医学奥秘,成为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人才,这正是优良校风的精神内核。

在强化校园精神的同时,要加强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学校应把倡导的思想道德原则体现在规章制度之中,让师生清楚地认识到学校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更好地提升师生的政治责任和素质,指导师生的行动,使校园精神不断得以强化和深化。

2.2加强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基础,学风建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和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人命关天的事业,学校有什么样的学风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医务工作者。一所好的学校必然是学风优良的学校,因此,加强学风建设势在必行。比如学校可通过学风教育报告会,用目标激励、典型激励、精神激励的方式大力宣传学风建设;请一些校内外知名医学专家做报告,重点讲医学知识运用情况,描述医学专业的发展现状、前景,给学生以清楚的理性认识,激发学生求实、进取;或请各专业优秀毕业生回校做报告,使学生从成功者现身说法上学习其奋斗的经验,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每年举办优秀应届毕业生报告会,以求职为切入点,引导非毕业班学生增强紧迫感,珍惜时间,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5]。

3以社会实践为立足点,建立社会实践育人体制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医学生更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学教育和服务对象都是社会上的人,其教学内容和方式无不与社会密切联系,受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制约,因此医学教育本身要求重视社会实践环节,并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3.1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为学生提供良好实践环境的基础条件。学校要主动与社区、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建立一批长效的、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实践教学基地,使学生迈出课堂,走向社会,了解社情民意,锻炼能力,拓展思维,增长才干,这个途径对医学生的成长成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将内心的认识外化为社会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3.2精心制定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事先制订社会实践计划和方案,对参加实践的学生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使社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比如组织高年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临床教师带领下,开展巡回医疗,要求学生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卫生咨询服务,通过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实践,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同时,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广泛了解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广大农民对医疗卫生保健的要求,使学生体验到我国医疗卫生条件还比较差,深深感受到基层需要我们,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其自觉树立良好医德医风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3完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应制定社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学时、学分、论文或调查报告成绩以及教师工作量必须确定量化考核指标。实践教学的考核不能只注重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医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念、智慧、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这其中应该包括品德修养、团队精神、综合能力、协作意识等等。

因为现代医疗活动因其分工越来越细,已经“成为一项具有产业特征的集体劳动,它需要多层次、多方面、多科室人员的全方位的配合和协作”[6],所以大力倡导和弘扬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是时代赋予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同时应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实践中的态度、行动、调查论文或报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蒋晓飞. 医德教育从头抓起[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9(7):43- 4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 (中发[2004]16号).

[3] 桂程君,张胜华. 如何加强地方性医学院校的学风建设[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5(2):220-222.

[4] 官萍,李勇,游义芳. 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探索[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687-688.

[5] 曾玉华,何国平,胡小平. 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6:41.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暑期短学期

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坚持教育创新,其中教育模式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证[1]。预防医学(preventivemedicine)是一门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应用生物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的理论及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培养的是既有预防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有一定实践、创新和发展潜力,应用型的公共卫生人才。传统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以教师讲授及验证性实验课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符合当今社会对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2]。我院于2007年开设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之初,就确立了培养面向基层的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目标,多年来也一直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培养预防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模式。为此,我系首次尝试利用学生暑期短学期(4周左右)较为固定的时间优势,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通过培养学生的文献查阅技能、科研实践技能、报告撰写能力,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团队为核心的暑期短学期实践教学模式[3]。既不同于一般的课堂教学,也区别于传统的实验课,期望进一步提高预防医学本科生主动学习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教学对象、教师配置及时间安排

以我院五年制预防医学本科三年级学生为试点,分成4人1组。此年级学生在低年级已完成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目前进入预防医学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对专业理论知识已有一定了解。教师指导队伍配备专业教师2名及实验技术人员2名。教师需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清晰的科研带教思路;实验技术人员需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能自如应对并解决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整个暑期实践教学为四周时间,依时间先后分为文献查阅阶段、科研实践阶段、科研报告撰写阶段,每阶段安排一周或两周时间,具体实施培养方案见下。

2实施培养方案

2.1文献查阅技能的培养

借助我系在“农药”研究方面的优势,教师以“都是韭菜惹的祸”这个案例,引出公众普遍关注的农药暴露的安全性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问题涵盖环境卫生学、毒理学、食品卫生学、药理学和流行病学等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另外,对外源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过程及实验设计要点进行讲解。同时通过播放“室内装修与白血病”的新闻视频,让学生直观理解实验研究设计中设置对照组的意义,以及需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全面评价。课后教师在我校网络课程教学中心有关“农药”知识的网络作业,包括: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的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以及对健康的危害;通常情况下,普通人群暴露有机磷农药的来源、途径、特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预防原则以及我国目前关于农药残留的标准及与国内外同类标准的比较。同时,教师通过PPT进行讲解,并通过网络现场指导学生熟练使用常用环境毒物数据库、中英文文献检索等工具,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一步获取农药相关的前沿信息。课后教师对学生上传的作业进行批阅,并给出评语。此阶段时间为一周,注重对学生文献查阅技能的培养。

2.2科研实践技能的培养

以往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实验教学中学生“照方取药”作出实验结果,不注重实验过程,不善于总结思考,不能积极深入探索实验本质和动手设计实验,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我系暑期为预防医学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让学生从熟悉科研实验环境开始,了解每台仪器所能开展的实验种类,对设计方案中所涉及的实验仪器做到心中有数。第一阶段开展关于GC-MS(气相色谱-质谱)检测人群农药代谢物水平的检测工作,此次生物样本取的是人体尿液。首先由实验室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带教示范,关键操作部分着重讲解,然后让每位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例如在对农药代谢产物的检测中,让学生亲自用万分之一的精密天平称量药品,对样品进行倍比稀释,制作标准曲线,按照操作步骤对尿样本进行浓缩、纯化、上样等,老师在旁边指导,并指出学生操作中的不规范动作。第二阶段对之前已用不同剂量农药染毒的孕鼠模型进行大体解剖,要求学生掌握腹主动脉采血、学习分离血清、取脏器、称重的方法等。此过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动物大体解剖、采集生物样本(血、组织)的方法,并逐一对每一个仔鼠的外观畸形进行仔细观察,区分活胎、死胎和吸收胎。最后,对采集到的组织样本进行匀浆,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中的操作步骤,检测组织中氧化应激酶的活性。学生独立操作时,教师在旁边纠正学生操作不规范的地方或再次作示范,并及时解答疑问,引导学生能理性对待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的措施。建议学生在撰写科研报告时,对所设立的观察指标切勿贪多贪大。此阶段的学习安排为二周,其中第一阶段(一周时间)学习人群生物样本检测,第二阶段(一周时间)学习动物大体解剖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从而达到掌握预防医学专业基本实验技术。

2.3科研报告撰写及汇报能力的培养

经过三周的实践,对整个实验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最后一周教师给学生确定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建议从人群流行病学或动物实验入手,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农药”方面的实验设计方案,包括立题依据(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方法、内容、创新性等,涵盖毒理学、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统计学等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学生根据之前通过文献查阅所获得的关于农药的信息,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确定实验研究方案。实验方案以4人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各有分工。最后各小组派出一位学生进行PPT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及旁听学生,对设计中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均可提出问题,小组每个成员针对问题,进行回答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再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形成一份有质量的实验设计方案。此阶段为一周时间,注重对学生科研报告撰写及汇报能力的培养。

3学生对此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和意见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范文第7篇

1.1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

新中国建立较长时期内,医学教育沿袭前苏联的教育和课程模式。这种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依据,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医学课程按照“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的渐进方式进行设置。这种教学方式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科界限分明,教师不注重将各类课程、同类课程之间的联系串联起来讲解课程,难以做到融会贯通。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丰富和扩展了各学科的前瞻性知识,同时衍生和发展出许多的交叉和边缘性医学学科。这导致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数量和内容越来越多,医学教育需要理论密切联系实践,这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可见,目前的医学课程设置难以适应医学科学和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这要求高职高专任课教师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新型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较好地完成学科教学目标,不断提高医学教育质量。

1.2“衔接式”教学法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的作用

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和技术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知识和技能紧密相联,是从事基础科研的重要工具,有必要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衔接式”教学法。“衔接式”教学法不仅要使初学者收获知识,而且还要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衔接相关学科知识点,强化相互联系和渗透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其他基础医学学科,强化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医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及其他医学课程应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职业发展能力。“衔接式”教学法始终紧扣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知识点的衔接,能有效地架起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体会到医学知识联系的普遍性,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层面。该课题将生物化学与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医学知识衔接,挖掘、探讨生物化学与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及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在临床医学学生中加以应用,培养学生合理应用医学知识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衔接式”教学法的实施、教学重点和注意问题

2.1生物化学

“衔接式”教学法的实施①学生切实了解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衔接的知识点,见表1;②在理论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10min左右的时间讲解和分析表1的相关内容;③学生利用第二课堂或其他课余时间通过因特网、图书馆等各种途径查阅资料,书写并提出有关理解和运用知识点衔接内容的的书面报告和实际问题,以便课堂讨论或请教师生解决问题;④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编写简单病例,以每组20~25名学生讨论和分析病历资料以解决问题;⑤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上交书面报告,教师根据评分标准给出成绩,满分为10分,计入总评成绩;⑥学生和教师综合评价“衔接式”教学法。

2.2教学重点

在运用“衔接式”教学法开展生物化学时,教师要转变观念,精选备课内容,即选择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学科和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生物化学基本和重点内容,适当删减深奥抽象理论性较强和与临床实践不甚相关的内容,适当增加与临床实践紧密相连的前瞻性生物化学知识。在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和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物化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点进行衔接,将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联系和交叉渗透到疾病状态时机体的异常物质代谢,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层层展开并分析推导出疾病状态下的病理变化,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逻辑分析推理过程,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生物化学在其他学科学习和临床医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2.3注意问题

在实施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衔接式”教学法的基本流程,明确学习目标与自身责任及其好奇心与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紧扣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知识点的衔接,将生物化学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有效架起生物化学与相关学科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使学生体会到医学知识联系的普遍性,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拓展知识层面。将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第二课堂,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完整的教学过程;布置学生利用第二课堂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生物化学知识点衔接内容的有关资料,在此过程中记录并提出有关理解和运用知识点衔接内容的的书面报告和实际问题,为其留下一定思维空间,培养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师生积极有效的互动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

3研究思路、方法和预期结果

3.1研究思路

3.1.1前期发动工作①概括介绍并印发给学生“衔接式”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内容和意义,使之了解教学改革在提高教学效果中的重要作用。②开展“衔接式”教学法实施前问卷调查,这可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自我认知、心理准备、参与意识,为完成《高职高专临床专业病理学与生物化学运用“衔接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课题和“衔接式”教学法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1.2按照“衔接式”教学法执行教学工作①在运用“衔接式”教学法时,教师要转变观念,精选授课内容,通过师生互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②在组织学生进行病例讨论和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物化学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点进行衔接,将机体正常和异常的物质代谢相互联系、交叉渗透,指导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层层展开并分析推导出疾病状态下的病理变化,通过这个环环相扣的启发式的逻辑分析推理过程,学生可以体会到生物化学知识在其他学科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3.1.3做好评价工作课程教学结束后,召开师生座谈会交流教学经验和教训,评价该教学方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3.2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搜集有关资料,了解生物化学教学及其衔接式教学法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动态、发展历史和现状,以扩大学术眼界,理清研究思路,明确该课题研究的“点”或角度,寻找创新空间,增强研究品位,提高课题研究质量,探索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行动研究法: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的现状,了解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专业学生的生物化学学习兴趣与动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方案提供信息和方法。经验总结法:根据具体的教学实施、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方案总结、研究结题报告、组织结题。经过总结和提高,使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教学研究完美结合,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3.3预期研究成果

该课题研究人员均为教学一线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教师完全有能力合理应用“衔接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加强衔接相关学科知识点,强化相互联系和渗透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其他基础医学学科,强化生物化学知识和技能运用于临床医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化学及其他医学课程应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职业发展能力。课题组教师完全有能力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将“衔接式”教学法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和教训,并将其推广至其他学科的教学之中。

作者:王燕嬉 孟祥英 单位:1.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联勤部第五干休所

[参考文献]

[1]申亮亮,曲璇,张健,等.PBL教学法在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16,27(4):563-565.

[2]李建萍,张小清,左克强,等.“衔接式”教学法在培养学生运用能力中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3):70-71.

[3]武慧敏,郑晓珂,黄睿,等.中医院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课程衔接的探索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56-57.

[4]陈芳.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J].西北医学教育,2001,9(3):142-143.

[5]王颖.对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提高的初步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3):70.

[6]汤颖.临床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2):173-174.

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报告范文第8篇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造就人才的组织结构样式和特殊的运行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制度、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校园文化诸要素。人才培养没有统一的模式。就大学组织来说,不同的大学,其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运行方式[3】。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是为医疗机构诊疗提供检验结果数据和咨询服务的实践性很强的专门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为此,我们对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如下改革:

1.1实行“三段式”教学计划

即3年半理论教学,1年I临床实习,最后半年回到学校学习(3.5+1+0.5)。传统的教学计划是四年在校学习,一年临床实习,而实习过程中往往与找工作冲突,影响实习质量和效果。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重新调整培养方案,采用“三段式”教学计划,最后半年回到学校进行选修课的学习,为自主学习、执业考试辅导和就业提供了保障措施。

1.2实行模块式课程体系改革

建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形态学、机能检验学、自动化仪器检验分析学和临床实验室管理学课程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临床检验工作接轨。如整合了分布在六门课程的仪器检验测定项目为自动化仪器检验分析学,血液细胞学检验和微生物学检验整合为I临床检验形态学。这一尝试大大地压缩了课时,由原来的290学分减少到240个学分,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1.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PBL(Problem—basedlearning)等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1.4实践教学改革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我们在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放实验室,并增加实践课学时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实践教学,严格选择实习医院,临床检验实习是提高医学检验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所以应对临床实习医院进行适度筛选,选择管理严格,具备教学、实习条件的医院安排实习。

2培养方案应以今后实际工作的实用性和执业资格考试为重心加以修订

我校检验专业办学2O多年来,已培养近1万名毕业生,他们在各级卫生机构中深受欢迎。然而,随着现代检验技术的发展,检验科的工作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多数检验项目已由手工操作到全面自动化。而医学检验专业的本专科毕业生必须获得执业资格才能签发有效的检验报告。对此,作为教育基地,必须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培养方案,制订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使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本校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大纲和内容接轨。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而言,在毕业前应反复模拟国家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形式进行考核。通过多次实战演练,使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及薄弱环节,从而在教与学过程中有目标有意识地去掌握知识点。通过执业考试,有利于引导学生在今后进入实际工作中进一步充实和提高,起到了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作用。

2.1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应为今后就业和工作而设计,I临床检验本科生的目标主要是为医疗机构培养I临床检验技师,能熟练掌握各设备进行各类标本的检验,并能准确地发出报告和结果解释。课时和学分应倾斜专业核心课程,有针对性地改革课程体系。如临床检验基础、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生物化学与生物化学检验、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仪器学、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等均增加课时,而一些与执业考试关系不密切的则适当减少课时。

2.2改革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设置的每一门课程,都应有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让学生清楚该章节的的重点难点,以及哪些需掌握、哪些需熟悉和理解,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2.2.1提炼教学大纲,强化知识点

目前所用的教学大纲知识点不突出,如微生物学检验在各章节中可以看出,基础理论教学知识点明显不足,而各论部分教学大纲知识点与考试大纲较为接近。目前如微生物及检验这门课程,每章节的大纲要求也很零乱,如果教师上课时把握不好,就会给学生造成很抽象的感觉,临床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实验室安全防护在教学大纲中没有单独介绍。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也是如此,知识点明显少于考试大纲。在各章节的统计比较中可以看出,基础理论部分差异不大,而检验技术部分差异很大。另外,有些章节,如:免疫原和抗体的制备、补体结合试验和补体测定、放射免疫分析、免疫学防治等在考试大纲中不作要求,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细胞黏附分子的测定技术、MHC与HIA检测及应用,再如微生物学检验的细菌生理、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等在教学大纲中没有介绍。

2.2.2强化知识点培训

围绕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进行授课,强化知识点培训。如微生物检验的概念与分类、形态与结构、采样、涂片、镜检、快速诊断、培养、生化试验、药敏、报告、质量保证等环节作为重点传授,而变异、致病、免疫力、防治等作为熟悉;免疫学检验的检验项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质量控制等,都是掌握内容。

3建设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模拟题库

成立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为资格考试辅导小组,建设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课程考试题库,并续年更新题库内容。按临床医学检验技师标准进行医学检验课程考试和毕业考试,参照每年的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资格考试大纲、方法、内容、深度进行考试改革,并密切关注考试改革的动态与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