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辅导员 半军事化 管理工作 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学生工作在大部分人眼里是整天忙些琐碎的事,没多大的成就感,是平凡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好坏可以说影响到一个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是经常性管理工作的重要所在。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有理性的思维、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同时也要求我们对学生要有满腔的热情,对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在工作中,本着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以学生的思想教育,学风建设为重点从细微点滴开展工作。始终将自己定位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严格要求自己,完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切实将经常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是从事这项工作的基础。首先,在日常工作中是多学多看,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坚持思想教育的经常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的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经常性管理离不开经常性思想教育,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是搞好经常性管理工作保证。作为辅导员,着重做好“四进”工作,即进宿舍、进课堂、进操场、进网络。其次,在作风上,努力做到“严、实、精”三字方针。严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工作要求严格,对学生的事情不马虎,不松懈,不拖拉;实就是工作要实实在在,表里如一,按客观规律办事;精就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不应付。与此同时,要不断加强个人修养。做到讲诚信,正大光明,始终坚持原则,说到就要做到,并有宽广的胸怀和耐心的解决问题的态度。这样使学生信任你,愿意与你交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加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便于更好地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

青岛远洋船院职业学院是用半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养成军人姿态,因此要从穿衣戴帽、起床作息等细小方面做起,形成部队钢铁般的纪律。因此,要从大处着眼,从点滴入手,学院的学生手册即等同于部队里的条令条例,所以在平时严格按照学院的学生手册的要求狠抓落实。

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以早起床、操课、自习等一日生活为重点的日常建设为核心开展工作。早抓、严抓,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作风纪律、思想能力贯穿整个的教育工作之中。

平时经常深入学生中了解情况,找学生谈心,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基本情况,及时作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及预见性。关心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个人爱好,个人经历,家庭情况,身心状况等各个方面,解决学生困难、疑惑。做到“我在学生之中、学生在我心中、我为学生服务、学生向我看齐”。

利用中队会,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总结,并在各班级间加强沟通和了解,提出解决的办法。针对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当前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大家相互探讨学习,通过学生自身积极参与,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增强自我约束能力;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先学做人,再做学问,做好人,学好知识;鼓励学生承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正气,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及时了解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与希望,不断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工作水平。

以宿舍为单位,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我防范意识教育,宿管定期检查安全用电情况,以提高学生预防意外事故情况等的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内务检查机制,通过舍长自检、班级生活委员检查、中队检查小组检查、辅导员抽查等检查机制,做到内务整洁干净,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建设团结、有特色的寝室文化。

防止学生睡懒觉,杜绝上课迟到现象,平时严格检查早操情况。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必须以守纪教育为保障,以严格管理为手段,每天定时、不定时检查出勤率,对于玩手机、游戏、听音乐、在公共场所吸烟等不当的行为及时给予批评教育。

为严格课堂教学秩序,对学生的上课情况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措施,该办法的实行有效解决了课堂不考勤和考勤结果不实的问题,及时处理检查结果,与出现迟到、早退和旷课等现象的学生沟通,从思想上对其进行开导,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督促自己严于律己。通过该措施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有了明显提高。对于极个别懒散的学生,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让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回到课堂。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字: 高校辅导员 人本管理 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要求,尊重人,关注人的价值,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源于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和中国哲学“人本论”或“民主论”。“人本主义”一词来自拉丁文Humannitas,它最早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和格利乌斯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人情”、“万物之灵”,也指一种能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制度。

周济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一文中曾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需要牢牢抓住以人为本,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自觉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高校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的最基层也是最直接的实施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在高校里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1]然而从现状来看,这支队伍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并为其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充分尊重辅导员的主体性,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强化其在学生工作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设和保持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且相对稳定、高效精干的辅导员队伍,从而适应新时代的需求,这已成为一个急切的任务。

一、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地位被边缘化。

不少人存在这样一种观念,即辅导员只是高校教辅人员,其地位不能等同于专业任课教师。一项对湖南高校辅导员的调查显示:有48%的被访者认为辅导员在学校教师队伍中的地位明显低于教师,甚至还有人认为,辅导员工作可有可无,学生工作谁都能干,甚至连许多辅导员自身也感到:虽然整天忙忙碌碌,却找不到工作的成就感,辅导员地位边缘化严重。

2.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事务性工作繁重。

根据辅导员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辅导员工作有两个方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初置辅导员一职时,思想教育工作是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凸显。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工作比较“杂”、“乱”、“繁”,学校各个部门在涉及学生的各种问题时,第一意识就是找辅导员,因此辅导员的实际工作相对范围广泛且繁琐,而真正花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上的时间相对减少。

3.辅导员工资待遇低,积极性难提高。

一般来说,高校职称晋升主要还是与教学、科研挂钩,而辅导员由于平时忙于应付繁杂的学生事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即使辅导员工作做得再好,职称晋升也难。此外,尽管辅导员工作非常繁琐、细致,但辅导员的经济待遇还是远远低于同期毕业的教师。在对湖南高校辅导员的调查问卷显示,有4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在辅导员的工资待遇方面做得最差。工作量大与待遇的反差严重影响着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人本管理的内涵

人本管理强调在管理中人的作用,其实质是以对人的关怀来提高管理的效率。从这一角度看高校辅导员的建设,出于对学生的人本管理的思考。人本管理的内涵有如下几点[2-3]。

1.依靠人是管理的理念。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人的自由、人的尊严、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其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精神世界的一种途径”,因而必须树立起依靠人的管理理念,通过共同努力,创造教育事业的辉煌。

2.开发人的潜能是管理的任务。

对辅导员进行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释放其潜能,让他们以最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3.尊重每一个人是管理的宗旨。

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学校管理中要尊重每一名教职员工,尊重每一名学生及学生家长。学校对辅导员的管理就是要尊重每一位辅导员,只有当他的工作被充分肯定和尊重时,他才会尽最大努力担负自己应尽的责任。

4.凝聚人的合力是重要的保证。

辅导员作为青年教师中的一个群体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每个辅导员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所以,如何增强整个群体的合力,也是人本管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用人本管理的理念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1.建立严格科学的选留制度。

选留辅导员,既要做到数量充足,又要“优中选优”,要坚持“以人为本”,在自愿服从、合理安排的前提下,建立严格、科学的选留制度,必须经过公开招聘、面试、审核、公示等环节,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把入门关,保证新进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管理能力和学历层次。应在品学兼优的大学毕业生和优秀中青年教师中选拔辅导员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他们在完成任期后转向专业教学科研岗位。目前有不少高校在每年免试研究生中留出名额,让新任辅导员保留研究生入学资格,先担任两年学生政治辅导员,然后边学习边从事辅导员工作。对现任辅导员,应积极鼓励并为其创造条件攻读硕士学位或进修相关课程。在选留辅导员中,还要注意“多元化”,做到中年辅导员和青年辅导员相结合,以老带新,不断壮大辅导员队伍。

2.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研究建立一套关于辅导员工作目标的科学考核办法,即对照岗位职责,对辅导员具体工作进行全面、真实的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优罚劣,同时做好一年一度的工作总结,对在考核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促使辅导员素质获得进一步提高。这样,辅导员工作起来便有所遵循、方向明确、主次分明,避免偏离工作重心或陷入事务主义的泥潭,对高校的德育工作乃至整体性的学生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在考核中成绩优秀的辅导员在转岗分流中应给予优先照顾;对某些不合格和不适合此岗位工作的同志,应及时调离辅导员岗位,从而优化队伍结构,这也不失为是一种体现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举措。

3.加大转岗分流力度。

部分辅导员思想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出路。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他们的工作实绩、个人特点,用其所长,各尽其能,切实为辅导员的发展创造条件。根据教育部党组(2000)2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规定,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高校可以采取以下途径:(1)可以向学校党务、政工、管理队伍分流;(2)积极向市级、省级机关推荐、输送;(3)根据本人意愿,再结合本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补充到教师队伍;(4)对于工作成绩突出的辅导员,可以由学校推荐参加校外挂职锻炼,以开阔眼界,增加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5)进一步深造,工作满三年后鼓励报考研究生,或攻研究生班等,提高业务素质和学历层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优秀辅导员选送到国外进修学习,培养更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总之,对于一些在这一岗位上工作年限较长的辅导员不要“拉住不放”,而是要合理使用,妥善安排,坚持“稳定一批,流动一批”,使这支队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从而建设成一支忠于职守,辛勤工作,与时俱进,开拓进取,适应新时期学生工作新要求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

4.优化必要的工作、生活环境。

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稳定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提倡为最广大学生利益服务的思想,要讲奉献精神,没有这种精神不可能做好德育工作。但是,只讲奉献,不增进理解,得不到关怀和爱护,也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影响工作进展。所以高校应以“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对辅导员的一些具体问题,比如在辅导员晋职晋升、政治待遇、岗位补贴住房条件、培训进修等方面,均应认真考虑,并结合实际,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以解除其后顾之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国家的发展大计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培养大学生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责无旁贷,而高校辅导员责任重大。高校应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优化辅导员队伍,使高校辅导员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建设和谐校园,进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映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继续教育研究,2004.4:91-93.

[2]白永生.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和要求.新西部,2007.9:187-188.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

一、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理解

从职业社会学来看,20世纪职业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许多职业进入了专业的行列。各种职业的结构与性质都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之中,一个职业是否可以成为专业,就要看其是否符合专业的标准以及专业化的程度如何。一个成熟的专业工作,应该具备以下要素: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强调服务的理念和职业伦理、有训练和教育的设施、需要不断学习进修、有对成员能力的测验、形成坚强的专业团体。简单地说,一种职业成为专业要有三个因素:一是职业伦理和操守;二是独有的服务领域:三是独有的专业技能。

所谓“专业化”,是指某项工作由专门的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进而专门从事某项工作并不断提高的过程。我们所说的专业化,不是单纯的狭义上的专业化,即不是辅导员要成为以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职业的专业型人才;也不是让辅导员专门从事行政工作。无谓的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学历门槛而放弃学术钻研;而是真正做到辅导员专业水平的提高,充分实现专业化细分。辅导员工作面对的实际是学生的生活。学生的生活包括学习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婚恋生活、职业生活和虚拟生活等。高校辅导员作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就应该对大学生的各个生活领域进行专业化的指导。当然,不一定每个生活领域都能够专业化,而是在这些领域中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进行专业化。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1、队伍专业化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一项育人的工作,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和最直接承担者,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善于把握该项工作的规律性。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社会上的不同矛盾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高校中来,有的矛盾还可能在校园内激化,这就需要在高校中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能够掌握第一手信息,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需求、贴近学生的情感,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维护校园和谐、安全与稳定。

2、队伍专业化是更好地适应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必然选择。新时期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决定了辅导员队伍必须专业化。大学生大多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比较强,通常具有性格不稳定、较叛逆、易冲动的特点,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以春风化雨的思想教育,规范化、人性化的管理和全方位的服务,以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来与他们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和交流。同时,随着近年来在校学生规模的急剧增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度、难度明显增加,原有的辅导员队伍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只有建设与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辅导员工作定位不明,职责不清。高校辅导员被誉为高校校园稳定的“定海神针”,是教学秩序的“监测仪器”。但在大部分高校中,辅导员被称为“边缘人”,既不是任课教师也不是一般的行政人员。由于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职能的关系,辅导员的工作难以定位。一天24小时全天服务于学生,使有些辅导员感觉扛着教师的“牌子”干着学生“保姆”的活。这使得他们感到精力分散,疲于奔命,难以继续学习、提升自己,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认真调研,系统分析。

2、辅导员专业性不突出。辅导员在人行时具有多元化的专业背景,加之缺少科学系统的行业培训和课程学习体系,一些辅导员未经必要的学习和实践便匆忙上岗。教育培训体系的不健全不同程度地制约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导致辅导员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加上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偏轻,自身缺乏人生阅历和工作经验,导致部分辅导员在开展工作时,说服力不强、实效性差、教育效果不佳。

3、辅导员结构欠合理。从年龄结构上看,绝大多数辅导员都很年轻,基本上是从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很少从其他渠道选拔,由于缺乏人生经历和工作经验,有时工作起来不能得心应手。从学历结构上看,辅导员研究生较少,本科生是主体,有的甚至以专科学历为起点。从专业结构上看,思政、教育专业方面的不多,其他专业则成为辅导员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辅导员基本上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工作时主要靠过去当学生干部的工作经验。这就造成年龄结构偏轻,经验缺乏,学历整体不高,专业程度不深。

4、辅导员流动机制不健全,队伍不稳定。辅导员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队伍,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专职辅导员一般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过渡性工作,最多作为一种职业对待,很少会作为事业来做,一旦有机会就“改行”。其实,这很大程度上与其发展方向不明确有关。一直以来,辅导员的工作是最忙、最累、最辛苦的,但工作的付出并未取得大多数人的肯定。一是现任辅导员究竟属于什么系列不明确;二是做了几年工作自己的水平达到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待遇不明确;三是对于改做教学工作的,缺乏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进修深造的措施。因此,大多数的辅导员对自己今后发展不乐观,担心自己的出路,造成整个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

5、辅导员管理机制不完善。辅导员长期处于多人用、少人管的状况,让人产生辅导员“用起来重要,用之后次要,总结起来可以不要”的感觉。再加上辅导员经常处在繁多而具体的工作中,做得多,思考得少,而学校又很少有机会组织辅导员到其他高校学习考察或进行专门的业务培训,从而造成辅导员理论水平不高,在组织上无归属感,事业上无成就感。

6、辅导员队伍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高校辅导员面对的直接工作对象是学生,整天与学生打交道,因此需要占用大量业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无暇去进行教学和科研。因此职称、待遇等相对比较低,“工作辛苦,生活清苦”。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由于缺乏全面、量化的考核评价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出现“无事就是功,有事功全无”,“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途径

1、完善辅导员素质评价体系和准入制度。辅导员是一个特殊的岗位,这种特殊性来自于工作对象的与众不同。大学生是一个敏感的群体,在日常交往中他们能够轻易地觉察教师的主观感受,理想化的价值观念又让他们对言行不一深恶痛绝。这就要求辅导员既要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能够把重要的工作引入平凡,又要在关键时刻能够当机立断,准确对人、对事作出合理的判断。当前为大多数高校所接受的辅导员准入标准显得过于宽松,对于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并没有明确要求。如此的做法非常不利于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外在形象,辅导员之间不同专业背景的互补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生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其实在新时期,对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辅导员的心理耐挫能力受到了考验。但是这方面的素质要求在以往的辅导员聘任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因此,除专业背景、心理耐挫能力以外,良好的信息预感能力、开放的人生态度等一些不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素质也应该成为建立辅导员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参考依据。

2、明确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高校辅导员除了要具备教师的基本素质外,还要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要想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首先要从思想上提高对辅导员队伍的认识。明确辅导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积极为辅导员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通过优化人际关系、创设人文环境,使辅导员的精神负担得到必要的释放,使辅导员能够减负增效、保证和促进辅导员自身工作的开展。同时,应从物质上不断改进辅导员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其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解除辅导员对自身发展的后顾之忧。

3、建立“科学管理、以评促建”的辅导员队伍考评机制。辅导员的考核内容包括:思想理论水平、求实务实和开拓创新精神、工作量、履行工作职责、实际工作成效等。考核方法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系评、校评相结合,检查、抽查、评比、统计、问卷调查相结合,考核结果与津贴、奖惩、培训、竞聘挂钩。在努力做到考核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同时,还要按季度、学期年度做好工作总结,对在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在组织发展、干部任用、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方面向辅导员倾斜。

4、健全“创造条件、促进发展”的辅导员队伍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好辅导员的出路问题,是辅导员队伍保障机制建立的关键问题,也是辅导员队伍良性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确保辅导员队伍的相对稳定。辅导员队伍具有鲜明的学生工作特点,工作性质决定了这支队伍应是一支动态而又相对稳定的队伍。因此,对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要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采用“重视使用、促进流动、相对稳定”的办法来实行。

5、成立专业化的组织和机构,充分发挥专业化组织机构的作用,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其一,成立专业化的协会。我国的辅导员要走专业化的道路,必须有专业化的协会,定期对辅导员的专业标准、专业道德、专业职责等发表意见。成立有权威的、有影响力的辅导员专业协会势在必行。其二,建立专业化的培训机构。辅导员专业化需要辅导员教育培训的专门化,需要有专业的培训基地作为依托。目前,教育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建设辅导员培训研修基地就是在这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双导师制;高职院校;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日俱增,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学生就业市场化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遇到了许多新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日常管理中,实行的是辅导员制或班主任制,这一制度的构建侧重于对班级日常事务和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由于学生人数多,配备的师资比例严重弱化,以及受老师个人能力差异的影响,根本无法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情况,仅局限于处理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日常事务,难以对学生在专业学习、政治思想素质、职业技能、职业规划、就业方向等方面给予恰当指导。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难以适应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进一步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实际就业岗位技能要求的“零过渡”,在高职院校探索实施双导师制的育人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双导师制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双导师制指高等教育中由德育导师和专业导师共同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和专业素养培养工作的人才培养制度。从这种制度本身来看,它要求每个教学行政班配备一名德育导师和一名甚至多名德育导师从事学生的培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其中德育导师主要负责的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一般由辅导员、分管学生的党总支书记、副书记担任;专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习层面、职业规划、实习实训、就业等方面的指导,一般由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

双导师制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机制逐渐形成,大学毕业生不再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用人机制得以贯彻实施。这种变革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双导师制就是在这种变革中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加大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力度,将学生的培养过程与管理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制度创新。

与传统模式相比,双导师制强调的是由两名导师共同负责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而传统的培养模式是一个教学行政班设一个政治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由他们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日常管理,忽视了专业导师与学生的对接,学生的业务学习主要通过学科体系、课程设置、专业课教师的辅导等不同渠道进行。这种传统模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显示出诸多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体现在:

1、社会经济政治大环境的改变,要求高职院校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进行学科体系、课程设置等教学环节改革的同时,加大对学生的人才培养力度,使高等院校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掌握多种技能和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高素质人才。而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专业学习、实习实训两条线的状况,在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方面的工作力度不够,有待进一步加强。

2、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很多学生一进校门,就定下了专转本、专接本的目标,他们希望在专业学习、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等方面得到更多具体的指导。但大学教师多年形成的上课来、下课走的习惯,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极为有限,容易在学生的专业学习指导上出现真空和断层。其实在大一、大二多为基础专业课的情况下,这一时期是学生专业素养培养、职业目标定位的关键时刻,专业导师工作的介入,有利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提升。而且近年来,辅导员、班主任日常事务较多,使他们也难以满足学生在思想建设、业务学习、职业规划等多方面要求。

3、教书育人虽然是每一位教师应尽职责,但他们大多将这一过程体系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很难要求他们对每一届学生或者有代表性的群体都制订出全面的培养规划,进行目的性很强的培养。况且教书育人中的“育人”是一个弹性很大的概念,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保障。这些情况都表明,需要加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力度,需要把对学生的培养过程系统化、规范化,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二、高职院校“双导师制”主要形式及存在的问题

国内高职院校中个别院校对导师制进行了初次尝试,其主要形式有综合导师制、特长生导师制、社团导师制、宿舍导师制和德育导师制五种,其建设的内涵侧重点互不相同。共性问题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高职导师制模式是模仿研究生、本科生导师制,脱离了实际对象的差异性,高职导师制实施所取得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差异较大。

2、高职导师制的重点在学生管理某一方面,这种制度创新强调的是学校对外的宣传功能,其取得实际效果与普通高校导师制相比存在差距。

3、高职导师制的实施没有结合“产学研合作”、“社会实践”、“工学结合”和“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脱离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没有利用导师制的实施来促进教师业务素质、技能要求和协调能力的提高。因此,结合现阶段高职教育的现状特征、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模式和存在问题,实施具有高职特色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双导师制”,不仅是社会发展、高职教育自身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对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实践。

三、高职院校“双导师制”运作的模式及内容

双导师制的核心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素质通常指表现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修养的内在品质,主要依靠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实现素质教育,加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力度的关键往往取决于指导教师的水平与层次。因此,选配优秀的德育导师和专业导师,便成为新的学生培养模式实现的起点。

(一)导师的选聘

对于德育导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坚定的政治信念,较高的思想境界;其次要热爱学生工作,有很强的责任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足够的投入;第三要有较强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多种多样有教育意义的各项活动;第四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水平,以便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具体指导。配备的比例按照1:200为宜。对于专业导师,应选择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且在学术领域中有一定影响的中青年教师。他们应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广泛的学术交流往来,较深的学术造诣,能够在教学、科研领域对学生提供高层次的指导。按上述标准严格选配双导师,就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导师的工作内容

德育导师的工作内容:1、在学生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组织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2、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工作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3、贯彻执行学校有关学生管理工作的规定,负责检查各项规定的实施,沟通上下级之间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诉求。4、指导行政班的党团组织活动,协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5、帮助并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组织纪律观念、遵纪守法观念。6、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三)导师的考核机制

双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学生培养模式,每年由所在系组织一次阶段性评审,待毕业时组织一次总评审。首先由两位导师结合学生在校三年的表现情况,写出书面工作总结;其次由所在系组织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能力进行综合评议,最后用统一的目标管理体系来全面考察学生的素质能力。这一目标体系包含:1、该班级校规校级执行情况;2、在校园文化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表现及班集体的获奖情况;3、各种技能证书的获取情况;4、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及实际效果;5、参与各种专业竞赛获奖情况;6、毕业顶岗实习和就业情况。通过总结、检查、评审,使这种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对优秀的导师,颁发奖励证书及奖金,并作为优先晋级、评优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安建华,程长羽.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的新模式——双导师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1.

[2]严瑜筱.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8.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他们,把服务当做升华生命的最佳支点,以爱心撑起学生梦想和希望的蓝天,用责任托起学生成才的翅膀,唱响了一曲大爱奉献之歌,被誉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他们,用工作延伸生命的宽度,熟悉自己所带的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情况,赢得了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学生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他们交流,被亲切地誉为学生的“贴心人”。

他们就是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团队。这个仅有7名专职辅导员、3名兼职辅导员的队伍,却创造了一系列“奇迹”: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学生工作体系和组织文化;培养锻造出一支精神风貌好、团结氛围浓、专业素质牢的工作队伍,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河南省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辅导员”“河南理工大学十佳辅导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2名辅导员同时被提拔为副处级干部;学生考研率平均为33%(最高达67%);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连续3年荣获河南理工大学就业工作单项奖;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全国性竞赛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50余项;多次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理工大学“五四红旗团委”等。

作为辅导员,他们中有爱岗敬业、身先士卒的“带头大哥”,又有充满青春活力与生活激情的“年轻后生”。自从走上辅导员岗位,他们便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献给了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用热情和执著在教育画卷里绘上最鲜明的色彩,用真诚与爱心写下了人生最灿烂的诗篇。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理应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贡献。”谈起辅导员工作,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团队的“带头人”、院党委副书记聂凯深有体会。谈到团队建设时,他敞开了心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情况,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一幕幕往事诠释了这个“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新”的辅导员团队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学生真挚的爱。

用思想去影响,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的选择是光荣的、无怨无悔的。”聂凯总是这样说,“既然选择了辅导员这个职业,就要用爱心与责任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护航。”爱心与责任,让他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使他在生命的日历上写满了工作的热情、充溢着无穷的智慧、收获着丰硕的成果。

对于学生工作,聂凯“很有一套”。“总的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一个载体’(即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学风建设和学生党建为重点,以团学活动为载体),按照学校‘重基层、重建设、重实效’的工作要求,坚持‘抓好三重(重基层班级、重基层党支部、重基层宿舍建设),促进‘三风’(健康、整洁、和谐的宿风,文明、友爱、创新的班风,勤勉、求是的学风)。在保证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扎实做好日常工作,着力做好重点工作,创造性地做好特色和亮点工作。在做实、做细、做精、做深、做好上下工夫,促进学生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学生工作一直走在学校前列。”谈起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心得,这位获得2项国家专利、荣获10多次省(市)级以上奖励的学生工作队伍“领头雁”如数家珍。

“我们用行动打造了‘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积极主动、追求卓越’的辅导员文化;营造了‘气顺、心齐、风正’的工作氛围;铸造了‘争第一、保第一’的精神之魂和价值追求;养成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把小事做精细、把大事做精彩’的工作态度。”聂凯说。

“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学生工作者,聂凯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他总是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影响团队成员。他强调,要求学生做到的辅导员首先要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

“只有以先进的理念引领学生,以正确的政治立场教育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爱护学生,才配得上辅导员的光荣称号。”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张洪良这样告诫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他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主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修养和理论水平;主动加强业务学习,虚心汲取别人的经验并创造性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河南省优秀辅导员、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副处长王伟超回忆起自己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任辅导员时内心总洋溢着自豪感。他善于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管理理念,努力创设温馨、开放、创意、人性化的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工作中,他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修订完善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章制度,推行目标管理,严格各项考核,推动各项工作迈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必须随时准备处理学生的事儿,甚至吃饭、睡觉的时候都可能有学生找你。”团队成员、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明回忆起自己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任学工办主任、辅导员时内心感慨良多。对待辅导员工作,张明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踏实苦干,多次被评为“河南省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河南理工大学优秀辅导员”“河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师”等。他所带班级学生的考研率每年都大幅提升,2010年所带的6个班179名学生有92名学生考取了研究生,考研率达到51.4%。

“细节决定成败,教育管理要注重从细微处做起。”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辅导员孙付伟总在严格要求自己。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学生生病时,他尽职尽责、嘘寒问暖;天气多变时,他及时提醒学生添减衣服,小心感冒。曾有一名学生在寄给他的贺卡中深情地写道:“老师,您的关爱让我茁壮成长,真诚地感谢您!是您用至真至诚的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为我们的心灵营造了一个绿意盎然的春天。”

“他们的心和家都在所带的班级里,对待工作,他们就是‘拼命三郎’。”了解这个团队的人总是这么说。为把工作做到最好,他们常常加班加点,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感染、教育学生,他们的做法赢得了大家的支持和认可,也得到了大家的钦佩和赞誉。

用责任去服务,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辅导员工作是良心活,就看你愿不愿付出,愿不愿投入更大的精力。其实,做学生工作是有弹性的,你不愿意付出也能混过去,但你愿意付出,学生还是能感受到的。辅导员工作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我们要凭良心做事。”聂凯说。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团队从不随意对待工作,也从不敷衍学生,他们用挚爱把班级打造成一个个温暖、和谐的“幸福港湾”。

“责任意识是顺利开展工作的切入点。”聂凯说。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聂凯总结提炼出了“理思路、定制度、带队伍、抓特色、重落实”的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八高、二低、三杜绝”(即早操早读出勤率高、听课率高、四六级考试通过率高、各类活动参与率高、各类活动获奖率高、学位获得率高、考研率高、就业率高,不及格率低、退学警告率低,坚决杜绝考试作弊、通宵上网和校外租房)的目标狠抓学风建设,确立了以“五个确保”(确保申请入党人数比例、确保党校培训效果和合格率、确保发展党员质量、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确保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为目标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的道路。学生上早操,他总陪在身边;学生上早读,教室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学生宿舍里也常常留下他的足迹。多年来,他坚持每周查看学生宿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排查摸底,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他组织开展的“给家长的一封信”“感恩在我心”等活动,既拨动了学生心中爱的和弦,又提升了学生道德风尚……每当看到学生取得各种各样的成绩时,他的脸上就写满了发自内心的欣慰和自豪。

作为专职辅导员,王伟超长期奋战在学生工作第一线,心怀“大爱”,润物无声。每当学生有病时,他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帮学生办理好一切治疗或住院手续,并经常看望慰问,直到完全康复,切实让学生体会到亲人般的温暖。他所带班级学生韦金桂因晚上在宿舍洗澡不慎摔倒,脚后跟骨头断裂,王伟超夜里11点多从几十公里外赶到医院看望他,给他安排住院、看护等事宜。王伟超始终用一颗爱心去做学生工作,从笑迎新生入学到欢送毕业生离校、从学生宿舍到学校操场、从学生班级管理到学生活动指导,都留下他忙碌的身影。

辅导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张洪良学会快速处理学生的各种突况,而无论发生什么,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学生。2004年下半年,张洪良发现学生小李沉迷于网络游戏,在受到家里人警告后,竟然选择了逃学。当年11月,小李离开学校不知去向,张洪良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马上展开了寻找工作,但一直没有消息。万般无奈时,张洪良想到小李喜欢上网,就想起了利用QQ留言的方式劝他回来,在等待了两三个月之后,小李终于在网上出现了。张洪良立即把早已扫描好的小李父母的信传给了他,在其真诚劝说下,小李终于重新返回了校园。

孙付伟也是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爱心的典范,学生小张家里兄弟姐妹多,生活十分困难,并且家人也不支持小张继续读书,家长打来电话让她退学。得知情况后,孙付伟主动找小张谈心,及时了解她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决定每月资助她100元,还积极帮她找了一个勤工助学岗位,尽一切可能给予她思想和生活上的帮助。小张后来顺利考上了东北农业大学研究生。有两名学生不幸患上了鼻癌和白血病,得知情况后,孙付伟主动找到他们,与他们交流思想,安慰他们并尽力提供帮助。他还多方协调并组织为这两名学生募捐,最终为这两名同学分别募捐到2万元和7万元善款。其中,患鼻癌的同学病情已经得到控制,现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其家人专程来到学校送上“爱生如子、践行大爱”的锦旗……

“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成才永远是第一位的。”曾经获得“河南理工大学十佳辅导员”荣誉称号的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王瑞瑞说。当得知学生雷某上体育课胳膊骨折时,她无暇顾及幼小的女儿,跑到医院陪护,直到第二天一大早从汽车站将雷某的母亲接到医院。当她发现学生宋某在宿舍里啃馒头,原因是哥哥突然患重病花去家里大量积蓄导致生活费无着落时,她当即掏出300元钱……

涓涓溪流,汇成江河。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爱,用感情、用执著、用高度的责任感,为学生成长搭起了成功的阶梯。

用爱心去感化,做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知心人”

“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是爱点燃了前行的灯盏,是爱照亮了学生的心灵,是爱延续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师德师魂的崇高与伟大。”聂凯说,“虽然个人的爱是微弱的、平凡的,但我们要用岁月诠释一名辅导员的爱心,以真情编织师魂的彩虹。”

聂凯十分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并创新性地提出学生党建工作新思路,以做到“早播种、早选苗、早培养”;组织开展学生党支部试点工作,围绕“完善制度、组织活动、搭建载体”开展试点,建立“班主任进党支部”“党员挂牌上岗”等制度,建立红色网站、党支部博客,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学生树立了目标和榜样,在学生中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聂凯说。

“我觉得,和学生在一起是最快乐的事情,让学生最大限度上受益、让每一滴水珠都闪光是辅导员的最大成就和最高荣誉。”辅导员曹月坤这样认为。在她的眼中,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才。辅导员工作千头万绪,她以党建工作为龙头、以学风建设为重点、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依托、以严格管理为手段,全面推进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深入课堂、深入宿舍,打基础、看长远,把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是爱,让她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爱,让她忘记自己还有一个家。”为做好辅导员工作,曹月坤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造性地从生活、工作、人生、理想等方面对学生实施帮扶。从创立“党员之家”到组建网络学习平台“红色家园”,再到“党员先锋队”的成立,她始终关爱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辅导员王瑞瑞心中总有个念头:“决不能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当学生在电话里哭着说父亲出车祸身故时,当学生坐在她面前哭着告诉她母亲因手术意外离开人世时,她的心在滴血,但她却抑制住眼眶里打转的泪水,以师长的身份语重心长地抚平学生心灵的创伤,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一天,她突然收到学生发来的短信:“王老师,谢谢您对我的照顾。我知道我的成绩一般,但我会争气的,不敢向您保证能拿年级第一,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用爱心点亮希望,用生命托起责任,她总在用无私的大爱托起学生内心的希望和信任。

辅导员程军和学生一样心中充满了憧憬:“自从当上辅导员的那一天起,我就与所有怀揣美好梦想的学生的心连在了一起。”她非常热爱辅导员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学生生病住院,她在病床前守候;学生家庭困难,她会慷慨解囊,送上爱心与温暖;学生心中有苦楚,她会入情入理,循循善诱,叩开学生的心扉。

毕业于爱丁堡大学的“洋硕士”和苗对学生也有一份特殊的关爱。临近期末考试时,她所带班的一名学生因突发性耳聋需住院治疗,这样一来就会耽误多门课程的考试。为了不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她及时到医院探望,鼓励学生要坚强,要配合治疗,并帮助这名学生办理了缓考手续等事宜,学生返校后,补考成绩优异,顺利进入第二学期的学习生活。

“用爱心为学子的成才梦想插上翅膀,用行动捍卫辅导员的光荣称号。”刚加盟团队不久的辅导员杨金花、张岩时刻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她们经常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来要求自己,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各自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思路和方法,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育人途径。“感觉每天都在和时间赛跑,和学生赛跑,和自己赛跑。”杨金花说。

“老师的爱心可以换来学生的真心。”这句话也是张燕、赵明利、张小明3名兼职辅导员的共识。张燕在辅导员工作总结中深情地写道:“辅导员工作虽然辛苦,但却是幸福的。当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育终于被学生认可的时候,当沉迷网络的学生浪子回头的时候,当节日收到学生祝福短信的时候……就是我最幸福的时候。”

“只有对工作投入100%的热情,才能有100%的幸福和快乐!爱心和责任会让教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守住心灵的宁静,建设一个丰饶博大的精神家园。”聂凯说。对教育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使他们都能迅速打开局面,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公道正派的作风和出色的工作业绩,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第6篇

首先,我协助团支书搞好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负责团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班级里的活动做报道。其次,我有计划的做好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有序的组织宣传,做同学的工作并策划宣传。在同学繁忙的学习同时多多组织同学参加院、系、校的各项活动,及时向同学们传达院,校里的各种活动通知,并鼓动同学们踊跃参加。

在我看来,组织宣传委员不仅是配合老师的工作,还是调节班级气氛,沟通班级同学之间感情的桥梁。在有必要的时候做好班会宣传,使同学在班会上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及意见,让大家畅所欲言。既然担任了宣传委的工作,就应该多付出,少回报,明白了这一点,我有信心去完成我本能的职责任务,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担任了一学期的组织宣传委员,我认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从中明白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地总结工作中的一点一滴,为进一步的完善团组织活动做好准备。

回顾这3个月,最失败的便是组织广播操比赛的工作,该活动主题鲜明,在唱红歌和拔河动员时候同学们很积极,我以为这次工作同学们还会表现的很好,我天真的以为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并且由于我与其他委员协调工作不到位,再加上我的轻狂与漠视,最终导致比赛以失败告终. 但这次失败让我了解到工作的事不分大小,都是需要统筹规划。

系里拔河活动中喊我们班的班级口号,一方面助我班造声势,另一方面宣传我班实力不斐,在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下,不敌大三学长,最终我班获得了数计物信系第三名。 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组织宣传本班文化是一种乐趣,一种自豪,正是在这种积极的心态主导下,我开始迎来本学期工作上的—班级宣传海报活动,,在以“学校发展我光荣,我为师大做贡献”这一新颖的主题,做班级宣传版面总给人一种不同寻常的感觉,在粘贴工作环节,我们也亲力亲为,作到了小事不小的工作态度。鉴于是班级海报所以我们发动全班同学对本班一直以来的活动进行分组攻点,写出自己小小的感受,并将其收集整理,空余位置,我们创意性地将本班活动照片贴在上面,并附上文字介绍,简单而充实,又不失对称的美感。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生活里,班级,院,校举行了许多活动,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首先是几次班会都有条不紊地开展咯,其次是“我和我的祖国”、“团的基本知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团活动圆满地完成,班里的学习交流会、元旦晚会、院里的红歌演唱会,系的拔河比赛,广播操比赛、冬季季长跑健身比赛、学习交流会、宿舍文化建设等等,一系列的活动都使同学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丰富多彩。作为组织宣传委员的我不论是参与其中还是组织号召宣传,我都享受到了无穷的乐趣,也学习到了不少的东西。我都一心一意地专注于组织宣传工作,只求更加专业,更加务实,更加完善!

一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除了那些成功的光环,同样也存在着不足的印记。刚进大学,我们都是大一新生,对大学的一切并不能完全知晓,在一些方面也明显表现出了不成熟。比如申请教室、板面的程序,礼貌举止和用语,与高年级学生组织的交流以及和其他院校的沟通等方面我们还需要从一些细节去慢慢磨合、适应、最后灵活处理。当然,作为组织宣传委员,团日活动设计与组织,班团活动记录,都是我的日常工作,其他的全体班委同学参与的活动,我也积极投入,积极协作,积极配合,力求使班级工作尽善尽美。这半年的工作,着实让我成长了,让我对责任有了更深的了解,让我对不满与反对有了更深的体会,这些种种正是激励我前行的一股动力,让我得以更加改进与完善,丰富多彩的工作基本结束,明年的准备与计划,其实很简单,我会一如既往的对全体数学0904班同学负责,从零开始,垒实我明年的工作!在下一学期里,我希望我们班继续保持良好的班风,使之能体现我们班的良好风貌。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短,我们应该互相取长补短。既然担任了组织宣传委员的工作,就应该尽心尽责地去做到更好。也请同学和辅导员老师监督,我会继续竭诚地为同学服务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干部。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第7篇

在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离退休人员工作处按照学院的要求和工作安排,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结合离退休工作的实际情况安排布置工作,开展了适合老同志的活动。一年来,全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努力工作,圆满完成了任务。

一、认真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据院党委的安排和要求,制定了第三总支、离退休人员工作处2004年工作计划,布置安排工作和学习计划。按照计划学习了《十六大工作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七一重要讲话”、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等,进一步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提高思想,认真作好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工作。

二、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为离退休人员服务。

1、坚持两个活动室的正常开放。除保证工作时间活动室的正常活动外,节假日、寒暑假都不休息,工作人员放弃休息,保证活动室开放,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娱乐、交流场所。

2、订阅了各类报纸、杂志20余种,摆放在阅览室供老同志阅读、学习。

3、编印了健康文集《老年之友》供老同志阅览。

4、探视看望生病住院的老同志50余人次。

5、今年有2名离退休人员去世,处理丧事2次。并多次协助院有关部门处理丧事。

6、给家庭困难的离退休同志发放困难补助。

7、向灾区和扶贫点群众献爱心,捐衣物百余件件。

8、协助总务处做好离退休人员货币化分房工作。

9、举办多场花卉、健康讲座。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老有所乐。

1、组织离退休老同志参观长江大桥和龙山校区。我处分两批组织了全院离退休老同志参观了安庆长江大桥和龙山校区,深受老同志们的赞誉。尤其组织参观长江大桥,还在全院范围内产生了一定影响。

2、先后组织了离退休人员麻将、象棋赛。并协助工会承办了院教职工象棋比赛。

3、隆重举办了“庆祝老年节”活动。“老年节”是离退休人员自己的节日,为使活动丰富多彩,我们举办了老年书画展、文艺表演等系列活动庆祝老年节。

4、举办文艺表演庆祝元旦迎新文艺表演暨祝寿会。老同志们表演了大合唱、戏剧、武术、舞蹈等十多个节目,并为17位年满70、80周岁的老同志祝寿,校领导为他们致祝贺词、赠送纪念品、生日蛋糕。

四、认真做好第三总支工作。

1、各离退休党支部坚持了组织生活制度,按时收交党费。组织了退休二支部党员参观赵朴初纪念馆。

2、及时召开总支支部会议,通报学校有关情况,研究讨论有关离退休工作。

3、讨论了张磊同志作为党的发展对象的问题,经第三总支总支会议讨论,决定同意确定张磊同志作为党的发展对象。

4、召开了庆祝“七一”党的生日座谈会。在座谈会上老同志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畅谈了八十三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5、购买了精美挂历发放给第三总支全体党员。

五、加强管理和队伍建设,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单位的联系。

1、加强离退休处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学习,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离退休人员服务的意识,把工作做好做扎实。

2、安装了行政办公系统软件,为下一步无纸化办公做好准备。

3、建立退休人员信息库。将全院离退休人员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并全部输入计算机,便于管理。

4、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晓兰及安庆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殷幼华同志等领导来我院检查关工委建设和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情况。张晓兰副主任充分肯定了我院的关工委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5、派人参加了在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省高校老干处皖南片工作协调会议。在会上皖南片高校的老干处同志交流了各自的工作经验,通报了近期工作情况,协调了下一步工作。

六、加强基础设施的维修、更新,不断改善活动场所和办公条件。

1、对老年大学教室屋顶进行维修,解决了房屋漏雨的问题。

2、新购买了象棋盘6个。

七、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1、配合主渠道,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今年院党委4月召开的全院组织宣传工作会议,对发展学生党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至2007年,力争全院党员总数由现在的912人增加到1700人左右,其中学生党员总数由现在的419人增加到1100人左右。当时,按照院党委的要求,关工委将尽快选聘一些条件合适的老同志,组成若干党课辅导小组,配合党校对建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等基本知识的教育和辅导。有的老同志可接受院系党总支聘托,兼任组织员,密切同建党对象的联系,对建党对象进行考察培养和教育,为组织发展工作献计献策,多做贡献。

2、随着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逐渐增多,院关工委将开展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主题的帮教活动,积极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3、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发挥老同志的经验优势,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帮助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体现高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目前,关工委与院团委正在联合举办传统优秀影片进校园和大学生科技文化节活动。

4、从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着手,开展向贫困学生帮教献和爱心活动,使他们能安心地生活学习,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5、去年底,关工委在院团委支持下,向国家关工委购进了一套《激励永远》光盘,主要是介绍全国一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情况,内容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已在学生中进行播放。鉴于该光盘内容好,我们将根据光盘的内容重新编辑向全市乃至全省推广。

6、今年是建国55周年大庆,关工委将同有关部门联系,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在国庆期间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现正筹备与团委联合举办庆祝建国55周年、老少“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共话祖国美好未来”座谈会。

7、继续配合、协助教务处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使我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8、派人参加了在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省高校关工委皖南片工作会议

2004年我处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改进完善。同时由于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加,活动地方显得越来越拥挤,希望学校考虑扩大面积,增加活动室,以便我处更好地开展工作。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总结范文第8篇

作为德育处主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系列德育教育活动,抓校风建设,促养成教育,做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面教育,树立先进,鞭策后进,为促进良好的校风,建设和谐校园,踏踏实实地做了一些自己应做的事情。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有关小学德育副校长述职报告模板,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学校德育工作述职报告1

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德育处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德育新思路,发挥德育途径整体效益,提高学校德育整体效果。结合我校实际,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深化德育管理,拓展德育活动空间,使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得以再提高,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实现了本学期德育目标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学期个人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发挥德育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形成了各部门密切配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德育领导小组成员增强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并能以身作则,努力工作,带领全员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

注意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四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一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2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每学期1次家长会。多年来坚持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中互学互进,共同提高,由于长期开展这项活动,使我校班会课质量得以较大的提高。

定期举行班主任例会,通过学习有关经验文章、经验介绍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并组织班主任参加了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教育报主办的“班主任话细节”征文;对于一些初当班主任的,学校则采用“帮、扶、带”的方式,以使他们尽快胜任班主任工作。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宣传阵地。加强对墙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体现了各班的特点,营造了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新店小学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三评活动,争创“文明班级”。各班的学习园地布置精美,中队角规范实用,富有教育性,各班的中队活动、好人好事都有记录。

四、做好德育教学工作计划,拓宽德育渠道

1、办好家长学校,增进家校联系。我们坚持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听讲座、随堂听课等形式,丰富家长学校活动。同时,坚持通过电话联系、家访、经常性地与家长沟通,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推进家校联系,提高了家教水平。

2、我校一直注重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开展了读书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定期观看教育片;开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努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教育的氛围。

五、存在的问题

1、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2、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六、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加强德育科研,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

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结合我校德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懈努力。

学校德育工作述职报告2

我们又在忙忙碌碌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一个学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忙下,我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自我应当做的各项工作。回顾自我一学年的工作,既感到欣慰又感到愧疚。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合格的中学生。

为了配合学校政教处和班主任的工作,我在课堂期间进取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例如,“青少年学生应当怎样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青少年学生应当树立远大的梦想和报负”等。同时,我也经常利用科目信息对学生进行身心教育,帮忙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我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有关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二、配合班主任加强班级管理,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努力培养“严格、活跃、奋进”的班团体。

初一年级是学生的世界观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同时,还面临着将来要升学等实际问题,随着课时和知识复杂程度的加重,很容易产生两极分化,有的学生甚至会感到迷惘,对前途失去信心,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工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在这一年里,一方面,我主要加大了对学生自治自理本事培养的力度,经过各种方式,既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进取心,逐渐构成良好的思想行为品质;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多方面的本事,放手让他们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把教育和娱乐融入一体。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的本事,让学生学会规划、料理、调空自我,使自我在团体中成为班团体的建设者,而不是“包袱”。另一方面,课中开展一些专题性的活动,例如,学习经验交流会,意志教育,如何做时间的主人,习惯养成教育等,这些活动大大地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的构成。再一方面,我自我也以身作责,努力做学生的榜样,管理方法得力,班风正、学风浓。各项管理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班级管理工作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进取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努力使后进生以失败者来,以胜利者走。

后进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德育工作的难点,却又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这方面,我作为科任教师首先做到了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及时对后进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忙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同时,我还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后进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四、做好和家长联系的工作。

期中考试之后,根据学校安排,我还参加了初一班的家长会,一方面宣传了学校,一方面沟通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联系,让家长了解了学生在校的情景。同时教师对学生在家的情景、学生的家庭情景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此举也获得了家长的好评,在社会上影响很大。

五、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安全工作例来都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工作,它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尤其是组建以后,许多学生离家较远,所以交通安全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提醒学生注意,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六、进取开展好文体活动,做好课间操、眼保健操,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七、进取主动地和其他学科教师联系,协调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发挥好纽带作用。

在与其他任课教师的交往中,尊重他们的意见,同时又把他们当作班级的主人,视为自我的良伴、知己。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能够慎重地处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关系,在处理师生矛盾时,尽量避免了激化矛盾,在这方面,我平时注意到多教育学生,让学生懂礼貌,尊重教师的劳动,树立教师的威信,增进师生情谊。

总之,在这一学年里,我经过以上几方面的努力,在配合管理班级工作中有了较大起色,学生的整体素质在不断的提高。这届学生的初中生涯还只走了三分之一,面临着升学等实际问题,以后的担子还很重,工作还将更复杂,所以,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努力、刻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学校德育工作述职报告3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通过政治学习、24小时值班等制度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工作汇报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班主任培训方案,参加__市班主任培训班,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各学科教师能进一步挖掘本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有机渗透和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二、规范养成教育。

认真学习新的《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修订)》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争创流动红旗为载体,加强班级管理,进行日常行为评分,建立统一的扣分标准,重视值日岗队伍建设,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基本做到“五有”:课堂有纪律、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后进生有进步。

三、开展良好班集体创建活动。

实践证明,一个良好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因素。各班能认识班集体作用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积极参与的创建机制,营造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不断激发了广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人人有方向,班班有目标,促进学生良好的常规。本学期评出六年级和m2、职技班为校级良好班集体。

四、注重三结合教育。

一是整合德育人力资源,发挥学校关工委组织、法制副校长、校外辅导员及社会各界人士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作用。二是组织校园开放日活动,开设手语讲座、开放课堂等活动,密切家校联系,增强家庭教育的功能。三是充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社区服务,使学校德育“小课堂”与社会生活“大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社会化的人。

五、开展德育主题教育。

德育活动系列化、主题化、规范化,以“四抓”为原则,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学习习惯,形成规范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常规教育创新化,专题教育特色化,针对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

六、主要活动:

1、第二届春季校运会暨__市第二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

2、深化“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宣传《预防未成年犯罪法》和《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二是大力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三是加强教师的值日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四是严格门卫管理,建立来客登记制度,严防社会闲杂人员、不法分子进入校园,滋扰学校;五是加强住宿生的一日常规训练,严格规范住宿生的管理制度;六是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度,定期检查校舍、教育装备和活动设施,防患于未然。七是通过板报、专栏、讲座等途径,积极开展健康行为和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八、签订岗位安全责任书。

3、努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逐步建立以两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为中心、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完善心理咨询室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