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指出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交往活动。针时有效交往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三项要求,认为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推行应该以能力教育为基础,以道德教育为灵魂,以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为保障。

自1988年我国提出素质教育改革这一名词起,至今已经历20余载,然而面对根基深固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在其全面推行中仍然困难颇多。在困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阻力呢?笔者尝试从素质教育的内涵界定入手,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1“素质教育”概念的众说纷纭

素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素质,然而日前国内教育界对素质的概念界定却不统一。有人认为素质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广义的素质是教育学意义上的。还有人把素质分为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内在素质主要是人对世界、环境、人生的看法,外在素质则是一个人具有的能力、行为、所取得的成就等。这些学说虽然对“素质”一词做了多维层面的界定与剖析,但同时也造成了概念的众说纷纭,造成了实践层面的不知所措。比如在某些地区和学校,“素质教育”竟被误解为“艺术教育”,“狠抓德育”,甚至要“取消考试”。

可见,正是因为公众不清楚素质教育的明确所指才使改革在实践中遭遇了重重困难。那么,“素质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又是否与“考试”水火不容呢?笔者认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2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德国的尤尔根·哈贝马斯是当代欧美哲学和社会理论领域中最富原创性、体系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相当大的兼容力和吸纳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塞尔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理论,马克思·韦伯的社会学思想,以及帕森斯和皮亚杰等人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思想”。哈贝马斯个人学术成就的标志正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建构起来的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认为,“与交往的、断言性的、自我表达的及规范调节等4种言语行为相适应,社会行为也可以分为4种”。

第一,目的行为。即行为者使用手段实现个人目的的行为,主要关联于客观世界,要求真实性。

第二,规范调节行为。它是指社会群体成员服从规范的、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行为,主要关联于社会世界,要求正当性。

第三,戏剧行为。它涉及互动的各个参与者,他们相互形成观众,并在各自面前表现自己,主要关联于主观世界,要求真诚性。

第四,交往行为。它指的是“主体间通过符号协调的作用,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达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一致的行为”。在交往行为中,行为主体“……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视野,同时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因此,生活世界中的交往行为同时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

哈贝马斯把交往行为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为,而其他各种行为都应处于交往活动的支配之下。

3素质教育的本质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告诉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交往,绝不仅仅是表面上的相互来往,而是以意义的双向理解与生成为目的的对话行为。要达到理解,交往主体必须:①说出某种可理解的东西;②使自己成为可理解的;③与他人达成相互理解或共识。而“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交往实质上等同于广义的教育,教育本身即是一种以意义为取向的交往活动。

教育中的交往很久以前就为教育家们所重视。孔子特别强调学生间交往的作用,认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苏格拉底十分重视师生间的交往,主张以“对话法”发现真理。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对此也有论述:“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可以说,任何中断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

素质教育本身是教育,必然具有教育的交往活动本质,只是它更强调人的素质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因此,对待素质教育,不能纠缠于对“素质”本身的界定,而应依据它在生活世界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考察它要培养学生怎样的素质;还应按照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交往要求,思考它的有效推行方式。

4素质教育的内涵

哈贝马斯受著名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卡尔·波普尔的启发,把世界分为3个不同类型,同时也把交往关系划分为3个层面。这3个世界与3个层面密切相关。3个世界分别是自然世界、社会世界、主体世界。而3个交往层面是①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的交往层面;②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层面;③成熟的主体与其自身的内在本质与他者的主体性关系层面。

素质教育是一种为达到双向理解的交往活动。在素质教育中,作为活动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同时与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主体世界打交道,并服从3种对应的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笔者将从这3个方面分别探求素质教育的内涵。

4. 1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于能力教育

认识主体与事件和事实世界交往层面的真实性要求,确立了能力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在这个交往层面上,作为主体的人和自然世界处于一种“主一客”关系。这是与自笛卡儿以来的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观相符合的,即把单独的个人看作是认识的主体,强调个人对其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涉及这个层面的教学交往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客观自然规律,还要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所以,传统教学方法中重视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观念还是值得肯定的。

素质教育并非轻视知识,更不是要取消考试。人类文明史上每一个成就的取得都是依靠知识的,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尤其如此。而考试作为一条有效的反馈途径,既能够查漏补缺又可以选拔人才,其地位也是无以取代的。但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在强调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视获取知识的方法、运用知识的实践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是复杂多变的,充满着机遇和挑战,旧知识不断淘汰,新思想不断涌现。学习的真谛在于学会学习,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因此,作为素质教育基础的能力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思维水平、创新能力、心理素养等。

4. 2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道德教育

社会中实践主体之间互动关系层面的正当性要求,决定了道德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素质教育不能离开社会进行,教师和学生作为具有自觉意识的实践主体,应该遵守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著名教育家潘光旦先生曾经指出,“教育是养成人格的事业,教人做人总是第一位”。道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可见一斑。

然而当前,许多学校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的趋向十分严重。现行的德育工作也已经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是交往行动者一盲已经在其中运动的视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发生的。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因此,学校德育应该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不仅要为人师表,还要有意识地帮助净化本地区的育人环境和舆论氛围,避免青少年学生受到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负面影响。

4. 3素质教育的保障在于师生关系

第三个交往层面的真诚性要求,强调了主体间性的对话关系。主体间性即交互主体性,指的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作原子式的个体,而是看作与其他主体的共在,主体间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关系。

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加以保障。受以往认识论的限制,人们很难摆脱笛卡儿式的主客二分、单向理解的认知模式,往往把师生关系看成是“主一客”关系(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或“主一客一主”关系(即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都是教育的客体)。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关系,显然是把学生等同于没有自由意识的物体,体现为传统教学中把教师奉为权威的思想;把师生关系看作“主一客一主”关系,尽管把学生也看成是主体,但仍没有摆脱“主一客”反映论的思维模式。哈氏理论告诉我们,交往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只有通过平等对话,才能达到相互理解、实现共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一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双向理解”的平等关系。教师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学生也是具有人性的存在,彼此都具有意义领悟的能力,教学过程是彼此进行意义的交流与沟通、平等地展开对话、不断进行双向理解的交往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对任何学生抱有偏见,素质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彰显了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素质教育,是以“爱和友谊”为基础的师生心心相印的交往。它从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相反,它关注和尊重每一个生命,它把爱深深地根植在每一个教育者的心底,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之中。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解决办法

引言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不足、教师自身教学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以及升学率考核评比等因素的限制,加之很多学校不能从实践以及理论层面上真正的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只是凭借教师自己所片面理解的素质教育来教育学生,使得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如何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融合为基本内容,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1.1初中语文教学的内涵。

初中语文教学与小学的语文教学是完全不同的,通过六年小学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字、句型等方面的知识,而初中的语文教育则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学习与知识的掌握,注重的是语文综合全面的学习[1]。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科基础的巩固者,更是学科理论知识拔高的构建者。而学生在此过程中也不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动的接受者,学生更多是转变被动学习的知识接收方式,在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教学的同时,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本质,提高思维的活跃能力,培养合作创新精神。

1.2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全面综合性的教育方针,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独立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为祖国建设发挥更有力的作用[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坚持“三个面向”,还需要受教育者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在学习与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奋斗。

2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

2.1教育教学模式老旧。

“填鸭式”教学只会让学生更加感觉到语文学习的枯燥乏味,无法提起学习兴趣,而教师也会因为学生对语文这一科的黯淡反馈而使其下一步的教学难度加大,由此恶性循环。然而,这种“填鸭式”教学带来的后果是,在短时间内的考试中学生确实会取得相对良好的成绩。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之前没有理解只是死记硬背过的知识点很快就会被遗忘。通过调查结果现实,百分之八十五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这种教学模式,并表示自己很难真正理解知识点的真正意义。这种单纯的将知识结论告诉学生,并要求他们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是现阶段很多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通病。

2.2忽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成为了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被动的跟随老师的思维而去学习,这使得原有的学生狗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概括知识点,然后学生记忆知识点为教学的主线,在此过程中没有给予学生任何提问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学生课堂主体地位长时间被忽视,就会使得学生失去对理解知识的兴趣,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的概括能力,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

2.3教材内容与现代社会脱节。

时代的进步,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也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这种改变并不是指删减优秀的文章内容,大篇幅的加入现代内容,而是改变传统的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而强行加入的大部分中外名著选读。这部分内容虽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但是却与现在时展的趋势不能相互融合,这使得学生长久的生活在文学作品中而与现代社会脱节,不利于学生的思想跟随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3加强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措施

3.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打破过去的“一言堂”课堂教学,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更好融合的必由之路。要丰富教学方法,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不要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3]。倡导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将语文知识与现代化相结合,自由探究、相互合作的学习。学校和老师要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学生与教师共用讲学案,老师使用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来设计,充分加强课前、课中、课后的联系。

3.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整个授课过程中的主要角色,因此教师要善于改变过去“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指导者”,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发散性思维”学习。一方面要倡导“无讲台”,即打破焦点,打破中心,打破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而成为多焦点、多中心,成为不断变化多的焦点和中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另一要倡导破除“三面黑板”的观点,即剥夺教师的黑板霸权,为学生活动提供广阔的舞台,锻炼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要勇于在课堂提出自己的问题团体与见解。日本著名教育家麻山吉优夫曾说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是教师所无法替代的,一旦出现教师主导课堂的教学现象,这就表明其教学成果必然不能实现理想的目标”。也只有让课堂主体回归学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3.3完善教材基本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设置方面,删除部分名人名著选读,添加一定比例的能够体现现代化发展内容趋势的文章题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增加适量的时尚短文,以此满足初中生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进语文教学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距离,避免语文教学与现代社会脱节。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学习的现实感。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初中语文教学和素质教育依旧存在存在问题,将素质教育合理的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仍然需要改进,要通过更多的理论实践与磨合才能达到真正的融,而这个过程则离不开学校以及语文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创新与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初中语文教学会向素质教育不断地迈出坚定地步伐。

参考文献

[1]崔百灵.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2:96-98.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培养高职生在道德、人文和科技的素养得到协调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高职教育提升素质教育内涵的选项

进入本世纪,新技术与新领域不断增多,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冲击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社会与经济也进行着不断的调整与转型。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原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改革,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秀。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素质教育内容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营造职业环境氛围,按社会需求与标准组织实习教学,注重职业素质培养。贴近专业,走进学科建设;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二)现代教育技术是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内涵的路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明确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要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载体。要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是如何提升高职教育提升素质教育内涵,只有正确地认识现代教育技术这个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它在哪些方面促进了素质教育内涵提升。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1994年发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定义为:“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个定义说明了现代教育技术既具有双重性即理论性与实践性。理论性体现在如何将现代教育理论,如人本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各种流派学习理论综合应用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范畴;实践性体现在使高职教育更加适应以市场为导向、技能培养为目标、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与教学向模块化、多样化、社会化、产学研结合化发展,这正是应了高等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高职课堂教学要对传统模式中不适应培养目标的内容摒弃,变革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变革只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先进的教育手段作为指导才能实现,现代教育技术正是这种先进教育手段的选项之一。

二、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高职教育的素质教育内涵

(一)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不适应承载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为学习主体建造发挥创造性潜力的教与学环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把它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通过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跨入2013年,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全新的学习方式席卷而来,教学模式产生变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倒逼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在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解决问题――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引导者。今天云技术、校园WIFI、移动互联网、3G、4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M-Learning)成为现实,学生已经可以不走进实体的课堂,学到渴求的知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导致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会便得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如何提升学生的素质。数字化校园网,提供了各科的精品课程,学生可以选择优秀的教师进行学习,而摒弃不喜欢的老师。云存储技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高度交互的图形化界面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为高职学生创建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与实训环境。新型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把精力放在课程改革上,放在了如何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更进一步提高。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问题探究,利用资源材料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举措,使得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内涵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二)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也应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思想、方法改造自我

那些还应用多媒体教学,一届又一届播放着同一PPT的教师,(尽管现代教育技术给这类教师带来了方便)他们是绝对不会对提升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的内涵起提升作用。必须要让教师从那些类似于天天说相同段子的教学模式,转为学生身边的获取知识的贴身辅导员角色。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必然使得以培养社会建设人才为主的职业教育,发展成学校与企业无边界,学生与员工无边界,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无边界,学生与教师无边界的阶段,师生的职业能力都将会得到良好的提升。

所以,当目标与方法确定以后,人的因素是决定的因素高职院校要提升素质教育的内涵,一定要培养一支培训与引进、联合与合作相结合的专业学科教师群、他们与MOOCs课程设计、技术制作人员一起构建成强有力的团队,而这个团队的理论支撑是现代教育技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Z].教高[2000]2号

[2]程红兵,刘民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应以内涵为本[J].中国教育报2008.2.8(5).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4篇

人文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各级各类高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课程的目标为出发点,围绕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心内容,阐释了人文教育在语文中的深刻内涵,并要求老师应该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并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人文教育在高校语文中的重要教育作用及现实意义,并提出了怎么加强人文数字教育在高校中的应用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高校语文;教学作用;相关策略

0 引言

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的全方面改革,人文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突出。近年来,各大高校的教育理念逐渐从“文学教育”转向了“人文教育”。新的语文教材大部分都是围绕人文来构建教材,极大的突出了“人文”色彩,并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由于人文素质教育感念比较宽泛,其渗透在学科的各个领域,然而语文和人文素质教育是不对等的,当然,其又与单纯的文学课是不同的,更不是文化概论,其含义深刻且复杂。所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人文素质教育,实现培养学生的目的,这是学校中每一位老师的思考的问题和职责。

1 人文素质教育的概述

由于科技的不断进步,重视和追求知识教育已日渐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并且知识也在逐渐代替学生的中心地位。随着知识量的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主要由于人们的重知轻德。尽管现在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但是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没有很大的提高趋势。这就出现了学生“有知识无文化,有学问却无修养,有理论无实践”的现象。这就引出了人文素质教育这一感念。

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文教育的作用在于鼓励学生学习优秀文化,进而为正确选择政治思想方向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可以说,人文素质教育是心灵上的沟通交流,是高校学生和古人和今人的精神对话和交流。它将人生价值、人生信仰及意义、人生抱负和理念、希望和理想传授给高校学生,帮助高校学生扩大人生感悟视野,磨练人生意志,逐步完善学生的自身人格素质。

2 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相关作用

2.1 帮助学生调节个人情感,健全人格情感

在今天的生活中,由于家庭结构逐渐简单化,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脆弱,根本经不起一点挫折。一些学生当面对困难时,就会一蹶不振,死气沉沉,甚至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有的学生妒忌同学的成绩,就怀疑老师偏心,做出过激的行为。诸如以上问题,在生活中时常出现。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而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人生的教科书,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充实人生的阅历,凝练学生思想感情,使得学生心灵纯洁化。通过进行人文教育,学生可以在面对顺境或者逆境时候,能够理智、正确豁达、乐观的面对现实。总之,文学作品可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负面情感,进而健全学生健康的心理品格。

2.2 提高学生的鉴赏品位,帮助学生形成高雅的气质,进而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培养过程中,也是个人特有气质的形成过程。而欣赏文学作品是提高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阅读层面上,现在的高校学生确实令人担忧。在校园中,学生往往青睐武侠类、言情类的庸俗小说,有的甚至阅读以下漫画书、连环画等水平较低的书籍。很少有人关注文学著作。对于这种阅读情况,语言文学课程的引导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中外名著可以帮助学生提升生命的层次,引导学生走进一种心灵、艺术和道德的境界,达到文化教育的最高理想。否则,只有科技,也会被低级的文化艺术所污染,甚至会变得粗鄙、肤浅、庸俗,没有一点责任意识,这将会成为教育的最大悲剧。

3 加强人文教育在高校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老师的人文精神底蕴

不仅学生应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同样老师也应该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高校语文本身不一定能天然的散发人文的光彩,但是其中的人文内涵是需要老师去用心体会的。首先,老师应该培养自己的人文意识和责任,不应该只看到知识的传授,感念的讲解,而应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传播,在人文教育中体现“树人“的思想。其次,老师在教课时,应积极结合现实生活,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保证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涵。最后,不管是学术还是育人,老师都得道德高尚、情操优美,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位优秀的老师,可以有效的开发学生的内在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进而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生。老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成长。此外,优秀的老师,学生可以从其身上学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这些都会使得学生受益一生。

3.2 采用以人文本的方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以人为本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应该处于平等的地位,并以平等的态度将自身理解的内容和想法传授给学生,作为学生理解知识的一种参考,并非是永远不变的标准。人文素质教育应贴近生活,紧跟时代。由于现阶段高校学生开始了与社会的接触,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愿意凸显自身的独特性。所以,老师要逐渐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所知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和特点。在此前提下,老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用文化感染并熏陶学生,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3.3 改革创新教学手段

高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开拓一条新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道路。鼓励老师在网络上发表一些建设性的评论,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时代在发展,所以人文素质教育也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坚持走在现代文化创作的前沿各大高校应充分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课堂教学的活跃氛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 总结

总而言之,各大高校在进行人文素质文化教育时,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立足教材,结合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人生品位,开发学生的自身创造能力,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和方法,综合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全面性人才。

【参考文献】

[1]车瑞.大学语文素质培养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4):12-13

[2]王丽.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2,21(5):55-56

[3]黎红.人文素质教育观照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之浅探[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2(7):33-34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5篇

1.高中数学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专业的数学知识能力,还需要专业的教学能力。一些教师由于年龄增长,长久离开学校学习,自身数学知识结构长久没有更新,教学思想受到束缚,教学模式比较死板,尤其是一些农村和山区教师,这种现象更明显。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及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所以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

1.2教师没有完全理解素质教育

教育的任何一方想要成功,教师对于其内涵的把握和理解都是很重要的。在一些农村教学中,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涵没有完全理解,更不要谈对素质教育的渗透。这些教师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没有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联系起来。实际上,素质教育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对素质教育的渗透。

2.通过高中数学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策略

2.1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素质教育非常注重思维品质的提高,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仅有益于学生当前的学习,还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是教学的核心,所以,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是高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点。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注重解题的灵活性,通过一题多解等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另外,教师还要多与学生沟通,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适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找到疑难点,使学生在思考中自省,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2.2重视教学思想的转变

高中教学中,很多教师本着成绩第一的教学理念,不重视对学生素质教育的渗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作为信息的传递者,对教育事业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自身的教学思想对培育出新一代人才,更具有深远的影响。教育改革中,一些教育方式不适合学生发展,教师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要认识到自己在改革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要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师需要做的是改变教学模式,由原来的封闭式课堂变成开放式课堂,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表达自己的意见。课堂上,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体现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另外,在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视频,如关于课堂所学内容的历史或者数学家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发生的趣事等。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从视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更顺利。当然,也可以让一些思维方式独特的同学以演讲的形式给同学们讲述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等。

2.3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随着中国不断向前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学生步入社会后,大部分人会意识到课本上的知识不足以应付实际工作,所以,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数学人才,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已经是必然趋势,数学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终身学习趋势不可避免。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课本上的数学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能力包括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针,从而让所有同学面对稍有难度的问题时,养成勇于钻研、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学习三角函数时,通过图形结合的方法讲解相关知识,既便于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又能加深记忆,了解公式的推理方法,在日后学习过程中,偶尔忘记公式,学生也能够自己推导出计算公式,提高数学能力。因此,数学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穿插一些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了解更多数学知识。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6篇

一、认识两个概念

(一)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什么是素质教育的问题,回答应该是清楚的。李岚清副总理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第一、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人格养成专家叶长强先生总结出人格之精髓——大成模型,填补了国内外人文教育的空白。大成模型是对往圣先贤人格发展的总结与提升,以人体结构为模型,将全息人格分为道、德、知行、时间、契约、行为、结果、情感、抉择九个部分,以生命进化为前提,在外和内谐的格局内呈螺旋状平衡向道接近成长模型。 第二、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产生过较大影响。这一模式在今天已暴露出某些不足。

(二)关于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据此可以给人文教育作如下尝试性界定: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更强调自我体悟与心灵觉解。归根结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社会多一份人文关怀,在根本上体现教育的本质人与理想。这一界定把人文教育视为人性教育,是使人"成人"的教育。事实上,关于"成人"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要求,最低要求是使人成为人;较高要求是使人成为较完整的人,即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人;最高要求是使人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追求。夸美纽斯早就指出:“假如要形成一个人,就必须由教育去形成。”

本来,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培养人”。但是,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及人们求职生存的需要,人的教育被忽略,人力的教育成为时尚,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盛行,人们逐渐忘掉了教育的根本,忘掉了人的灵魂。我们应当把被肢解成专业教育与人的教育两部分的教育整合起来,把人的教育作为教育的灵魂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否则我们的专业教育很难成功,人的教育也就只能成为一件虚无的东西或一种用以点缀的装饰品。

二、素质教育的不足

(一)素质教育神圣化,庸俗化。

素质教育神圣化、庸俗化是教育研究中的典型现象。提起“应试教育”就罪责无穷,提到素质教育就柳暗花明。把素质教育理想化,一是把他作为解决当今教育的灵丹妙药,以为只要推行素质教育,就可以一劳永逸;二是把现有的教育中所有合理的一起都归功于素质教育,最终的原因还是归结于对素质教育的界定不清。

(二)素质教育的取向不清晰,目标模糊。

素质教育是什么?似乎谁也说不清,却又好像能说上几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于是素质教育成了万用的标签,实验、尝试、口号等都可以贴上这个标签,和素质教育发生关系。加上素质教育的目标不明,导致什么都可以纳入素质教育。我们从素质教育中追求什么?我们期望学生具有哪些素质?什么样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哪些素质教育可以实现,哪些不能实现?对这些问题,人们还不明确,更不用说教育策略指导的可操作性了。

(三)素质教育的实践偏差。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足,最终导致实践的偏差,长期以来,我们把百分制、考试等作为素质教育的标准。同时还坚持“一手抓应试教育,一手抓素质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至今仍然还可以见到“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局面,于是乎对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渐行渐远,更不用说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人”的发展和诉求了。

三、走向人文教育的历史必然

素质教育实行多年来,所谓的素质教育下培养的一批人的所作所为却让人为之大跌眼镜,不敢妄自恭维。望子成龙的博士父母亲残忍地死在儿子的手里;三个年轻力壮的西安小伙子沐浴着素质教育的阳光面对着一个已经饿了几天的母亲乞丐不仅没有一点点怜惜,反而残忍地猥亵母亲乞丐致死;一个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是大学生而口口声声声称自己是上海大学生的女生在网上堂而皇之地为日本人歌功颂德,为一个曾经创造出了为人类所不齿的“慰安妇”、“”等“伟大创造”而不敢正面历史的民族阿谀逢迎、暗送秋波。面对着这样的一幕幕,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

古人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更为重要的是传道,而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所授业解惑的不仅仅只应当是专业知识,人文教育或者说是完善的人格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的重中之重。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国人变得越来越功利性,我们的素质教育也身不由己地烙上了功利的印记。于是我们的教育已经越来越仅重视那些有利于孩子们升学考试,有利于将来孩子能够谋到一分职业的专业知识教育,把教育完全变成了一种谋生的工具,这几乎就是本末倒置了。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教育应该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首先应当是更多地告诉孩子们如何去善待他周围的人,如何去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而后才是各种将来赖于谋生的专业知识。教育我们的国民应当有恻隐之心,应当培养丰富我们的善良情感,因为如何作人远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一个高科技武装着却又毫无道德毫无善良情感的人远比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人来的可怕和危险,后者最多只能是使人类原地踏步,而前者则会让人类退步甚至灭亡,这决非危人耸听。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素质培养 钢琴教育 重要性

1 前言

素质教育是充分满足现代社会建设发展,市场经济建设需求的重要手段。通过实施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现学生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其核心需求,令学生获取最大的发展与提升。良好的素质教育应明确实践目标,创建科学的价值取向。钢琴教育作为音乐专业课程教学之一,可陶冶学生情操,令其形成良好的意识素养,并对学生今后的实践发展形成积极影响。因此,较多学校均引入了钢琴教学,开设培训班、教学机构,对学生进行钢琴素养教育,体现了与素质培养目标的良好契合,并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2 素质培养钢琴教育重要性

钢琴教育对锻炼学生综合艺术能力、提升素养水平,发挥着重要促进作用。可有效开发学生的情商,锻炼其智力水平,并形成综合审美意识与良好的人格素养。钢琴教育培养基于素质教育目标,可塑造学生形成逻辑辨析与立体思维能力,进而可令其综合智商水平全面提升。钢琴音乐可良好的调动人们感情,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还可锻炼学生形成良好的情商,并令其在学习实践中真正的了解世故人情,形成艺术鉴赏能力,锻炼培养高尚人格品质,实现综合的素质化发展。另外,基于素质培养的钢琴教育,还可令学生形成敏锐的洞察力、综合的理解力。通过视听训练、音乐赏析、技能培训,令学生在细腻的品味中,感受钢琴音乐魅力,通过自主思考、综合鉴赏,形成审美观察意识,并实现良好的升华发展。素质培养模式下的钢琴教育,有利于令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科学的学习习惯。钢琴学习过程相对较长,在不断的基本功练习、一遍遍的弹奏、分析、提炼中,学生的意志力、耐力、拼搏力将得到良好的锻炼。逐渐的,他们将耐得住寂寞,战胜自我,获取成功。通过素质化的钢琴教育,学生将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优质个人气质,在艺术的熏陶下提升品位性,强化竞争力,通过对音乐的了解,洞悉社会,了解人生,并获取全面的发展。

3 开展素质培养,优化钢琴教育效果

3.1塑造艺术美感,开展钢琴素质教育

音乐可通过情感桥梁的搭建,深入人们内心世界,通过情感交流,令其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钢琴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语言,可有效丰富学生视野,令其精神世界更加生动多姿。因此在钢琴教育实践中,应通过熟练技巧能力培训,令学生感受钢琴的魅力所在。同时,还应组织学生进行各类型名曲、不同地域特色音乐的练习弹奏、实践学习,令其深刻理解钢琴乐曲的核心精神、把握内容关键,体味整体艺术作品的真正意境,进而了解曲作者内心世界、思想意识、映射的时代背景,扎住钢琴乐曲的核心思想,提升综合艺术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进行乐曲的弹奏练习中,展开丰富的联想,通过心灵的沟通得到情感升华,净化思维,形成良好的艺术美感。

3.2陶冶情操,以情教学

钢琴教育应把握素质教育内涵,凸显以情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高尚的思维品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历练积淀,形成了中华人民勇于拼搏、顽强不息、甘于奉献的优质美德,这些精神恰好展现了人们内心的情感所在。因此素质教育培养中,教师应令学生明晰自身责任的重大,通过道德情操的锻炼培养,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钢琴教育实践中,教师应有目的令学生丰富感受渗透我国文化、不同国家民族特色以及爱国精神的音乐作品。例如通过赏析黄河,令学生明晰我国人民在保卫家园、面对艰难困苦的勇于拼搏民族气概与伟大的奉献精神。还可通过肖邦作品革命练习曲的学习培训,令学生了解作者在祖国沦陷时期内心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悲痛之感。在对该类作品的练习欣赏中,学生会激发强烈的爱国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实现真善美的有效统一,并得到情感层面的良好升华。不仅会优化教学效果,更能令素质培养下的钢琴教育上升到全新高度,获取良好的发展。

3.3基于钢琴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

钢琴课程素质教育培训中,应通过教师的良好示范、不同学生的合作弹奏,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在该阶段中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助引导,令他们通过认真练习、细致听辨,明晰自身差距所在,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思维能力训练,锻炼自身形成良好的表现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音乐特性,把握分类特色,了解抒情、低沉、豪迈、热情、生动等不同类别的根本特征与区别。令学生在进行乐曲演奏练习过程中,通过对其特性的挖掘,加上自身感受,形成对作品的良好、正确理解,进而完美的演绎音乐、诠释内涵,优化演奏效果。另外,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听辨能力的训练,为学生提供同一音乐作品的不同演奏版本,杜绝学生对一部作品的刻意模仿、毫无发挥特色。应令学生在各异的版本中体味最佳演奏效果,加入自身品味与乐感,形成完美的演绎。再者,教师应有意识锻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促进情、形思维的完美结合,拓宽情境空间,融入内心情感,并掌握如何用钢琴音乐恰到好处的抒发内心情感,形成良好的音乐理解、演绎能力,综合的听觉、想象能力、审美观察能力,进而实现综合素质的优化提升。

3.4借助钢琴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创新能力

艺术演绎是一个艺术的再创造过程,因此钢琴教育培训中,不仅应令学生忠于原著,掌握演奏技巧。同时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引入自身的全新创作,给人以新颖独特之感。钢琴素质教育培训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其良好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造力。应首先对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钢琴演奏力综合掌握,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学生形成艺术创新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将自我情感意识思维良好的融入音乐作品之中,展现自身对音乐的良好掌控、把握与表现能力,进而丰富音乐技能,拓展实践创新能力。

4结语

总之,钢琴教育只有基于素质培养目标需求,凸显其实践教育的科学重要性,制定有效的实践教育策略,才能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的音乐人才,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创作、创新能力,并令其获取持续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应试;应试教育;素质;素质教育;中性;价值;对立

Abstract: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word “exam-orientation” is just a neutral expression which is not necessarily negative or positive. However, “exam-orientation”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he latter is naturally a value-based judgment rather than a reality-based judgment, because there is a specific value instead of the reality of exam-orientation in th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value-based judgment,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s specifically a negative concept. It is the same to the concep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that of exam-oriented education and how the annotation of opposition is made are the key to the judgment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education.

Key Words: exam-orientation; exam-oriented educati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neutral; value; opposite

经多年努力,素质教育的实施尽管仍远未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但其概念、理念和价值取向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已对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在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混乱的思维方式,诸如误解“应试教育”的概念和混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等。这一类认识目前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有必要加以澄清。

一、“应试教育”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

至今,人们对“应试教育”这一概念的认识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要真正理解这一概念,首先必须把“应试”和“应试教育”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其实,“应试”首先是一个中性概念,它首先表达的是一种事实判断,揭示的是考试与应试之间的事实关联,即考试与应试之间在事实上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上讲,考试与应试一般不可能是二元分裂的。有考试必有应试,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是一种价值导向。考试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促使教者和学者按照其要求去应试,从而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走向进行制约,对人的培养质量和规格加以规范。如果只有考试而没有应试,或者说考试与应试是二元分裂、南辕北辙的,那考试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即便存在,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因此,从考试与应试的必然联系这一事实判断的意义上讲,应试首先是一个中性概念,无可厚非,它既非贬义,也非褒义,而在现实中它既可能是贬义的,也可能是褒义的,这主要取决于它的价值内涵。

“应试教育”与“应试”不同。在我国教育的现实中,“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并非泛指,并不是因为一种教育中只要有“应试”的事实存在,它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有其特定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它不是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事实的概括,更“不是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应试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1]因此,“应试教育”在价值上是一个贬义性的概念。在我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指的是一种考试主义或一种以考试为中心并对其他教育价值具有强烈排斥性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考试和应试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一切为考而教,一切为考而学,考试和应试成了教育活动和人的发展的异己力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了考试和应试的奴隶。可见,“应试教育”表达的是一种价值判断,提示的是一种考试与应试之间的价值联系,而且是一种错误的联系。在这里,应试教育已关涉到了考什么、怎么考,应什么、怎么应,为什么考、为什么应等一系列重大教育价值问题。所以,对特定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的理解,不能从“有试必有应”的简单性事实关系中去把握。在教育中,价值往往比事实更本质,更深刻,也更能说明问题。

理解“素质教育”的思维方式亦当同样如此。“素质”首先也是一个中性概念。因为素质首先是一个事实,它包括人所具有的所有生理的和心理的品质,诸如知识、能力、个性、品德以及体质等。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在为应试教育辩护时才会认为,“应试教育不也提高了人的素质吗?”“应试能力本身不也是一种素质吗?”仅就事实判断而言,这话是对的。任何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内的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教育,总的讲对人的素质都会有所增进,因为任何教育都会多多少少传递一些人类文化的一般知识,从而使人得到某种发展。在应试教育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被人所掌握了的知识当然就成了人的一种素质,中国学生在这方面不仅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堪称世界一流。应试能力是不是一种素质呢?当然是,而且是一种高超的素质。在我国这种特定的应试教育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超强的记忆力、模仿力、认同感,以及各种娴熟的技巧,甚至包括猜题、押题等种种能力和技巧;此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安静、细心、谨慎、听话等心理品质和人格品质。所有这些,当然都是素质,而且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修炼。然而,素质总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因为不同性质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不尽相同的要求。在特定的社会中,素质总有一个好坏优劣、高低上下、积极消极之分。因此素质尽管在理论上是一个中性词,但在现实中它总是具体的,有其特质的,某种素质既可能是贬义的,也可能是褒义的,这同样主要取决于它的价值内涵。

在我国现实的教育中,“素质教育”同样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是直接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因为它包含有“素质”这个概念,也不是因为这种教育能够对人的素质有所提高,而是因为它有其特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在于它对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素质”有不同的选择和追求。针对现实中贬义性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当然是一个褒义性的概念。

有人说,素质教育还不是要考试!既然如此,那还批什么应试教育呢?这种说法的逻辑是,素质教育也不能不要考试,而有考试就当然有应试,所以素质教育说到底还是应试教育。这种思维逻辑实在有些荒唐,令人不可思议。如果有考试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那古今中外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讲都是应试教育。这就把“应试教育”这一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单纯以应试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泛化了,就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为一谈了。这种思维障碍,是导致至今许多人对批评应试教育抱有不平和对素质教育怀有抵触情绪和悲观情绪的重要原因。

不错,有考试必有应试,但有应试的教育不一定就会成为我们所说的那种特定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所以有本质区别,并不是因为应试教育中有考试与应试,因为素质教育中同样有考试与应试;也不是因为只有素质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质,因为应试教育同样也能提高人的素质。二者的区别主要不在事实方面,而在价值方面。两种教育都有考试与应试,区别在于考什么、应什么,怎么考、怎么应、为什么考、为什么应;两种教育都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区别在于提高的是人的什么素质,提高了多少以及怎样提高。如果只看教育中是否有考试与应试而不看考什么、怎么考,应什么、怎么应以及为什么考、为什么应,那全世界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因为全世界的教育都有考试与应试;如果只看教育是否提高了人的素质,而不看提高的是什么素质、提高了多少和怎样提高,那所有的教育也都是素质教育,因为任何教育都可以对人的素质有所提高。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即凡是有考试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凡是提高了人的素质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这样看问题,那还有什么意义和针对性呢?教育学上的许多概念,诸如“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社会的教育目的”和“个人的教育目的”等,离开了特定的现实背景和价值内涵,其比较和争论都会变得无甚意义,也无所谓什么优劣正误之分。正如杜威所说:“诸如个人的教育观和社会的教育观这类术语,一般说来,或者离开了上下文,就毫无意义。”[2]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认识同样如此。

这样看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在形式或事实上是否有考试与应试,而在于考试与应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否与教育的宗旨和人的健全发展相背离。素质教育也有考试,自然也有应试,但它应的是素质教育之试,应的是有利于学生健全发展之试,应的是合乎教育宗旨之试。这样的考试当然要积极认真地应对,理直气壮地应对,应对得越好,某种意义上教育的质量就越高,学生的素质就越高。

也须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考试改革的深入,虽然考试的价值导向逐渐趋于正确,逐渐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健全发展,但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决不能是考试主义和考试中心的,决不能以考试和应试来排斥基础教育的宗旨,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考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它是手段,不是目的。在任何情况下,应试与提高素质之间都有不一致的一面,再科学、再合理的考试,都是相对的,都有其不可逾越的局限性。因此,学校教育与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局限于、屈从于考试,惟考是从,完全围着考试转。因为,素质教育不可能把所有所学科目都纳入到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的范围,即便是考试科目,也不可能在考试中将其所有内容覆盖。基础教育的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对人的发展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却不可能都纳入到升学考试的范围,否则学生将不堪重负。如果以考试主义的态度来对待考试与应试,那就势必造成学校的一切工作完全围绕考试转,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考多少就教多少、学多少,对不考的科目和内容就无视和轻视。这样的教育教学就有悖于教育的宗旨和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更会使德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落空。再者,无论多么科学、合理的考试,也不能对其过度重视,否则,即便是素质教育意义上的考试,也会异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对立面,使他们沦为考试的奴隶,甚至不惜采取摧残个人生命和破坏自我发展的方式去达到过于功利性的目的。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价值上的对立性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否具有对立性,一直存在着争议。许多人,特别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很难接受两种教育具有对立性的观点,因为这主要牵涉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评价以往的教育?认为如果把两种教育对立起来,就意味着对以往教育的全盘否定,这至少在感情上很难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所接受。难怪当有人说“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两袖清风,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被‘应试教育’这四个字就概括了、否定了”这类颇具煽动性的话时,很容易引起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鸣。第二,素质教育难道就不要考试了吗?既然素质教育也是要考试的,那又怎么能说它与应试教育具有对立性呢?对这两个疑问,前面已经作了部分解释。

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否具有对立性这一问题怎么看,首先有一个思想方法上的问题。人们在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停留在对具体事实的关注上,忽视了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即怎样理解“对立”,在什么意义上理解“对立”。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的理解就有所不同。

什么叫“对立”,对立即“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3]对立可以分为事实性的对立和价值性的对立。事实性的对立是指事物间具体存在或具体形式上的相背,如阴与阳、正与负之间事实存在上的相背。价值性的对立是指事物间意义上的相背,如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间意义上或价值追求上的相背。事实性的对立和价值性的对立在某些事物间可能是同一的,即事物间既存在着事实上的对立,同时又存在着价值上的对立;两种对立在某些事物间也可能是非同一的,即事物间在外在事实上并不具有排斥性但在内在价值上却有着排斥性。应该承认,在社会人文领域,判断两个事物间是否具有对立性,在根本上应着眼于价值层面而不是事实层面,因为价值比事实更为本质。

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具有对立性,如果从两种教育具有相互包容关系,即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包含有一些共同的教育事实,特别是从两种教育都包含有考试与应试,都包含有对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追求,而且也都能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所促进等意义上讲,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对立性,如果从两种教育的对立是指根本意义上的对立,是指价值取向上的对立,这个观点同样也是可以成立的。显然,说两种教育并非具有对立性的观点,基于的是一种事实判断;说两种教育具有对立性的特点,基于的是一种价值判断。应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只能是指二者在教育价值上的对立,即在什么样的教育是更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更适合人的发展的教育这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上的对立,但并不意味着二者不包含有某些共同的教育事实和教育元素。

应试教育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中重大弊端的概括,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素质教育就是直接针对这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它们之间不可能不存在价值上的对立性,比如:应试教育追求的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为发展而教、为发展而学;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面向的是少数学生,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应试教育提倡的是重复、模仿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提倡的是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和探究式的学习;应试教育压制个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鼓励个性和创造性;应试教育造成知识和学科的孤立与割裂,素质教育注重知识和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应试教育导致读死书、死读书,素质教育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提高的多半是人的记忆力、模仿力和解题技巧等表层素质,素质教育更关注人的智慧、能力和创造性等深层素质的开发与激活。

从以上意义上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显然具有对立性,这种对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而不是表现在教育的具体事实上。就拿考试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并不在于形式上和事实上是否都有考试,而在于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考,在于考试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需要,以及人性的内在需求。如果有考试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那难道只有取消考试才能搞素质教育吗?这岂不荒唐。

一直以来总是有人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认识上持一种混乱的思维方式,不明白应试教育是一个特有所指的概念,是对我国现行教育所存在的单纯以应试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种种弊端的概括的一个特定的概念,把事实上的“考试”与价值上的“考试主义”混为一谈,把事实上的“应试”与价值上的“应试教育”混为一谈。正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有人提出了所谓“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举”的主张。如有学者指出:近年来,我国一些教育界人士推崇美国的素质教育,事实上,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认识到过分强调素质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已增加了教育过程中的考试,即我们所认为的“应试教育”。因此,应该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结合。他认为,应试教育虽然有诸多弊端,但并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它,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和障碍;应试教育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完全取消它、抹杀它,“学习、考测;再学习、再考测”,可谓是学习的周期和法则的表现,符合认识规律。[4]显然,这种论断把“应试”和“应试教育”混为一谈了,混淆了事实与价值的界限,其逻辑就如前所指出的:有教育就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有应试,有应试自然就是应试教育。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然而,类似的看法目前还有相当的普遍性,这种思维方式已成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阻抗力。这里还须澄清一个认识,美国学校近些年尽管的确是加强了考试,但必须指出:第一,美国学校是在素来不大重视考试的前提和背景下适当加强考试的,这与我国教育的背景完全不同;第二,美国学校加强考试,绝不是要搞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应试教育”,更不会改变美国教育的主流价值观;第三,美国教育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其原因并不是什么“过分强调素质教育”,而是有其复杂原因,加强一些考试,并不意味着是要少搞一些素质教育,而恰恰是要通过考试的加强和改革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素质,考试和提高素质之间怎么可能天然就是二元分裂的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价值上虽然具有对立性,但考试和应试与素质教育以及提高人的素质之间并不当然具有对立性。这样看来,上文论断之所以不恰当,其思维根源在于未真正理解“应试教育”这一特定概念,把否定应试教育与取消考试等同起来了,更不清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性质和内涵。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不能在教育中并举?这要看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把“应试”看成是一个褒义词,即所谓应试是应素质教育之试,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统一的,就无所谓什么并举不并举;如果把“应试”看成是一个中性词,即仅着眼于有考试必有应试的事实判断,而不涉及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考,应什么、怎么应、为什么应等价值判断,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就是含混的,就不能笼统地说什么并举不并举;如果把“应试”看成是一个贬义词,即应试教育是一个如上所说的特定的概念,是一种考试中心和考试主义的教育,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上就具有对立性,就不能并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举的观点之所以是不恰当的,主要有两点不当。一是混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价值界限,不明白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不明白否定应试教育并不是要否定考试和应试本身,而只是要否定其中错误的价值取向;二是认为考试、应试与素质是二元分裂的,没有关系的,所以才要一手抓考试,一手抓素质,它们之间似乎是两码事。其实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改造考试的价值导向并尽可能实现应对考试与提高素质的统一,但这并不能称之为上面所说的那种“并举”,因为这种“并举”并未言及对应试教育的价值改造,而只是着眼于考试的事实存在。

当然,不能不承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中的确在不同程度上是并行与并举的,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两种教育的并存和双重挤压所造成的一种无奈之举,并非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意愿。在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与过渡的过程中,在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及种种做法开始被动摇而又远未被克服、素质教育开始实施而又远未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两种教育的并存便造成了两种教育价值取向对现实教育的来自两个方面的双重制约和双重挤压。一方面,在现实的、难以抗拒的单纯以应试升学为导向的社会压力和学校评价的迫使下,学校不得不对这种价值导向有所顺应,不得不坚持应试教育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以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维持学校的生存;与此同时,学校还须面对素质教育包括新课程实施的导向和要求,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升学考试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近几年的考试改革,正在逐步朝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倡导的价值取向接近,以往那些应付升学考试的陈旧做法,如汗水加时间、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严重偏科等,虽仍然有效因而不得不有所坚持,但又不如以往那么有效因而又必须在提高学生内在素质,如创造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面和综合素养等方面下一定功夫。在这种情况下,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渐进性的转变过程中,学校不得不同时应对仍然存在的应试教育和逐渐兴起的素质教育两种价值取向,即两种教育并举,但这与某些学者所倡导和鼓励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举”的主张是根本不同的。现实中所存在的两种教育并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是为了应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种教育价值冲突所造成的教育两难困境的权宜之计,是正常的和可以理解的,但又是不宜公开宣扬和鼓励的,更不是以承认和接受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为前提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1997—11—21(01).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A].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