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绿化建设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存在问题;发展建议;江苏溧水

村庄绿化是溧水县生态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该县自2007年开始实施村庄绿化建设,实施3年来,全县共绿化村庄230个,累计新植树150多万株。建设力度逐年加大,2007年绿化村庄30个,新植树20多万株;2008年绿化村庄44个,新植树30多万株;2009年绿化村庄156个,新植树超过100万株。建设后的自然村道路和水体宜林地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均超过30%,基本每个村庄都能形成1~2个绿化亮点,并建设成一大批绿化优秀村。

村庄绿化的建设有效改善了该县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生活质量,带动了农业旅游“农家乐”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现对溧水县村庄绿化建设举措及发展建议作一论述。

一、举措

在村庄建设全过程中,溧水县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方针,遵循以民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注重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注重工程建设与富民强村、改善民生的协调,真正将村庄绿化建设做成一项惠民工程。

1.1规划设计先行

一是在建设村庄选择上严格把关。在每年的村庄绿化建设前期,县镇两级林业主管部门都会严格按照《绿化新村建设标准》要求,对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安排人员对全县各自然村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遴选出基础条件较好、绿化空间较多、绿化积极性高的自然村作为村庄绿化建设对象。二是精心编制村庄绿化建设规划设计书。针对每个建设自然村制定一套具有各自特色、可操作性强的设计书。在树种选择上合理把握树种的适应性,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不同绿化树种,做到适地适树,确保新栽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同时注重乔灌花合理搭配,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在绿量把握上做到绿树成荫、见缝插绿,确保每个自然村新栽苗木不少于5000株,建成后绿化覆盖率超过30%。同时,每个自然村集中精力建成1~2个亮点工程,如高标准的公共绿地、水体绿化等。

1.2争取资金保障

积极争取将村庄绿化建设列为省“绿色江苏”和市“绿色南京”工程项目,享受每个村5~8万元的省、市级项目资金补助。同时,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用于配套补助,有效解决了村庄绿化这一民生工程的经费问题。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绿化设计和苗木栽植、补植,同时提留部分作为长期管护费用。

1.3狠抓建设质量

一是在每年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县政府以及农林局都组织召开2~3次专题现场推进会,组织各镇分管镇长和农服中心主任参观村庄绿化先进村、交流工作经验,为各镇的村庄绿化工作提供借鉴指导,促进其建设水平提高。二是由县政府及农林局分管领导组成县级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镇进行巡回检查督促,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建设单位整改提高。三是建立以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生态溧水”建设工作督查责任制,每镇由农林局确定1名县级林业技术人员作为该镇村庄绿化建设的技术督查人员,除负责该镇村庄绿化的质量进度督查外,还负责相关技术指导。多项督查指导措施的实施,有效保障了村庄绿化建设质量的提高,确保规划设计书的设计内容落实到位。

1.4遵从民意

村庄绿化在农民居住区内实施,尽管是为群众办实事,但同时也存在绿化植树与群众生产生活争土地的矛盾。为了化解这一矛盾,保证村庄绿化建设的顺利推进,本着以民为本的原则,采取一些措施:一是组织镇村干部做有关村民的思想工作,向其宣传村庄绿化建设的现实意义,提高其对村庄绿化建设的认可度,自觉配合村庄绿化建设;二是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充分征求相关农户的意见,在不违背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其对树种要求,需果则果、需花则花;三是树木由镇村组织专业队统一栽植,栽植后的树木在谁房前屋后或农田里的就归谁所有,从而提高了农户参与建设与树木管护的积极性,保证了树木的保存率。

1.5从实际出发,兼顾全面治理

同时,为保护绿化成果,针对农村当前实际情况采取了有别于城镇绿化的原则开展绿化。一是控制草坪的用量。许多人提议村庄绿化建设应大力实施草坪绿化,以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一直控制草坪的用量,其主要原因是:草坪管护成本大,每年都需要进行多次除杂、修剪等管护工作。多数村庄绿化后的管护相对比较粗放,定期对草坪进行精心管护还不太现实,一旦管护不到位就会造成杂草丛生,加之牲畜破坏,会严重影响绿化景观效果,弄巧成拙。因此,确立植树造林这一建设重点,将有限的绿化经费集中投入到提高树苗绿量上。二是选择低矮花灌木作为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因农村水泥路两侧绿化空间较窄,紧邻农田,为了降低绿化树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减少农民因此而对树木的破坏,对于农田区域主干道绿化树种,基本选择紫薇、蜀桧等低矮、树冠较小的花灌木,尽量减少香樟等高大乔木的使用,确保绿化苗木与农作物的和谐共生、绿化建设与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三是兼顾全面治理。在村庄绿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景观效果,在增加绿化总量、提高林木覆盖率的同时,还兼顾进行了村庄垃圾清理、杂草清除、河塘清淤等辅助工作,促进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促进了村庄绿化建设与村庄卫生整治的协调全面发展,以村庄绿化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村镇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

二、存在问题

在村庄绿化建设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受绿化经费和群众认知程度的影响,绿化苗木以香樟、女贞等常规中低档树种为主,榉树、含笑等景观效果好的高档树种以及具有经济和观赏双重功能的果树使用的较少;绿化树木的长效管理体制尚不完善,绿化成果遭破坏现象时有发生;绿化空间大的自然村逐年减少,为今后几年村庄绿化建设造成空间难题。

三、发展建议

一是遴选出榉树、青桐、乌桕等景观效果好、价格适中的乡土树种以及石榴、枇杷、甜柿等景观果树作为今后村庄绿化建设的重点推广树种[2,3],适当引进乐昌含笑、黄山栾树等优良树种进行点缀,减少香樟、女贞等用量,积极向群众宣传各树种优缺点,进一步改变其认知观念。二是进一步完善管护责任制,村庄绿化建成后须由专人管护3年,管护费用从省市补助经费中列支,对于毁绿案件由林业主管部门严肃查处,对于需要较大量涉及绿化树木的水利、土建工程,应由县林业主管部门审批[4]。三是对于村内无较大绿化空间的自然村,以建设围村林为主,营造出“村在林中”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冯涛.新时期延安新农村建设中的四维和谐构建[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4):18-20.

[2]周继芬.果树在居住区绿化中的发展前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97-99,101.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规划建设、绿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重点加快城市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交通顺畅、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北方绿色宜居城市。

应该说,建设绿色宜居城市,是我国市区未来发展的方向,打造生态节约型园林及实现绿化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园林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

以下,作为一名园林工作者就我所生活工作的城区对于城市建设方面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一直以来,宽城区绿化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每年绿化面积在逐步递增,到现在为止已实现区绿化面积173.2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5℅,同其他城区绿化率相持平。近几年,宽城区在“打造大铁北、建设新宽城”的建设方针下,区委、区政府对绿化建设也高度重视,随着城市绿化力度加强,财政绿化专项资金投入,城区绿化面貌也大幅度改观,但是也慢慢暴露出一些问题与矛盾,下面就区内的绿化发展规划、运营以及创新等方面提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希望以下建议能够有所裨益:

强化绿地规划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稳步拓展绿化空间

绿化在发展的同时,它的一些局限性,以及不平衡性,不可避免暴露出来。

1、绿化空间发展受限制:随着市区商业化日益加剧,大部分街路周边建设后,应作为街头或街边绿地的地方多数都被铺装及一些建筑所取代,绿化面积愈减愈少,而铺装面积越来越大,触目所及的都是“硬性环境”,如此发展下去,不仅不利于绿化空间拓展,也会逐渐拉大与绿色宜居城市之间的距离。自2009年—2012年,宽城区每年都会拆除不少于2000-6000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而“拆违”进行“还绿”,最大的弊病就是施工成本相对过高,施工过程中还不断产生纠纷,工期不稳定,影响周边环境和建设。

因此,在整体规划时建议强化对绿地的规划、保留、划分,使功能定位不偏离,杜绝任何形式的强挤、强占,对于占用绿地的违章建筑,加大执法力度,杜绝发生类似事件。

2、绿地零散,缺乏完整性,多数不形成规模。目前,宽城区三环以内大面积完整的亮点绿地基本没有,多数绿地都被切割的较零散,而且绿地多数位于商圈附近,乔灌木种植比例严重失调。例如在2011年施工的菜市南北街绿地,这是一处典型的街边绿地,由十二多块小绿地组成,绿地面积50-200百平不等,距离商圈达10余米,但是因居民原因没有种植一株乔木,全部是灌木、绿篱及草坪,并且,因为附近居民多次阻挠,经多次沟通无果后,绿地断档两处无法施工。

宽城区铁北正是大兴土木、奋起建设中,在整体规划时建议对街边绿地加宽加大范围,并在宽城区“单位面积”内至少能保证一块大型精品景观绿地,使整个区内除以前老游园外,至少保证几处大型景观绿地,那么,宽城区整个绿化面貌就会有绝对的改观。

3、绿化、规划协调沟通、有效衔接:今年,区内新施工的北亚泰大街,于5月份下达任务后就开始施工,建成后不到3个月,因为修建快速路,不得不再次移植,直接减少绿化面积1.3万平方米,绿化损失也比较严重,尽管部分树木再移植,但因为树木本身栽植时已不是最佳时期,二次移植后果不言而喻。如果相关部门之间能够有效沟通衔接,完全可以避免此类事件。

另外,每年绿化工作前期园林工作者都会做很多工作,如测量、设计等,但因为地权不明等原因造成绿化延误,或者已纳入绿化范围,又被放弃,此类事件较多。又如部分街路建成后不好寻找,不能及时被发现绿化,某些街路绿线不明等。如果上级部门能把有关部门链接起来,强化沟通,在基础设施完善后能及时联系绿化部门,使绿化人员能够明确规划意图,确定可施工范围,就会减少很多重复无效工作,并及时做好绿化种植工作。

4、降尘减噪:宽城区的一个绿化最大的弊端就是街路浮尘较大,绿化或彩化后效果大打折扣,尽管投入很大的精力去管养绿地,效果微乎其微。反观发达城市,如杭州、上海等,虽然其地理条件有优势,但是他们的降尘减噪的措施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绿化资金多角度、多方位的合理投入

虽然每年绿化投入已列入财政计划内,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某些问题:

1、养护资金:虽然每年绿化面积在递增,但关于养护的专项资金一直未被列入计划中,绿地只建不养,不仅失去了绿化的意义,若干年后,绿地就会彻底荒废、消失。因此,为了维护绿化成果,保证区内的绿化面貌,每年园林处都在养护方面投入较大的人力、财力、物力,由于可用资金有限,实施的工作也受限制,而且每年的养护投入都会为园林部门带来较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建议养护费用支出列入财政专项计划当中,并尽可能及时拨付到位。

2、彩化资金:自2009年以来,宽城区每年都会对彩化进行专项投入。历时3年的彩化,现在看来,两面性很大。一方面春城被营造成了“花海”,但凡主要街路干道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确实打造了春城的另一种美景。另一方面,花卉在大量投入时,首先,鲜花每天都要浇水、看护,并且管养难度大;其次,由于使用量大,各区都在彩化,花卉单价居高不下;再次,花卉缺失破损严重频繁,需要及时补充更换,施工成本增加。以上原因导致彩化资金使用比例偏高,另外,长时间的彩化,也使人们产生了“漠然感”。因此,建议彩化不以批量投入为主,而以打造精品,突出亮点为原则,致力于集中几点几处实施。

3、人才培训费匮乏 :科技以人为本,现如今知识交替更新速度快,绿化的发展、形式也日新月异,因此我们应充分重视绿化技术水平的学习提高,培养绿化人才的创新能力,挖掘潜力,从根本上加强自我,避免闭门造车。因此建议在人才培训上投入部分支出,使城区绿化不段加强提高。

4、绿化资金及时到位:每年,绿化资金由于一些原因无论是市、区领导部门都未能及时拨付到位,而绿化在施工前期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苗木、雇佣大批临时工,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每年园林处都是 “赊、欠、拖”,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因不能及时支付材料款,导致购买时绿化苗木成本较高,绿化建设艰难。建议每年绿化资金能在施工前期及时到位,避免绿化建设停滞,解决燃眉之急。

三、以人为本、科技创新

随着城市的发展,园林发展建设也趋于科技化,机械化,以下,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建立工作关联部门信息数据化管理,形成网络交流平台,使各部门相互之间增强了解沟通,信息共享化,减少工作盲区。

(2)逐渐对公园、游园、大型绿地等加强喷灌等设施投入,使其管养得力,减少资金投入。

(3)开发屋顶园林、过渡生态园林,重视立体、垂直绿化发展,转变视角,拓展绿化空间。

(4)更好与城市居民沟通,集思广益,实现“以人为本”的绿色宜居城市,达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四、结束语

绿化建设、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我们在追求并为之努力的目标,在前行的道路上可能会总许多弯路,相信最终会到达终点。

参考文献: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03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 沙里宁 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徐汇区;绿化规划;绿地布局;现代景观

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8-0019-03

1 引言

绿地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元素,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市中唯一接近于自然的生态系统,它对保障一个可持续的城市环境,维护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城市中,为了体现绿色环境的整体性和持续性,应将城市绿化建设规划与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协调起来,完善绿地系统,强调城市生态功能。

徐汇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部,区域总面积54.76km2。是上海市规划建设的五个城市副中心之一。近年来,徐汇区加大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力度,以创建绿化景观、提升城区环境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绿化建设,使城区景观质量提升明显。但由于缺乏完善的绿地系统规划指导,绿地发展不均衡,绿地结构仍不尽合理,使绿地的生态、游憩与观赏功能都大大降低。部分区域二氧化硫、总悬浮微粒含量降低还不明显,噪音污染和城市热岛效应继续存在。

本文结合徐汇区的空间特点和绿化发展现状,对徐汇区的绿化规划和建设提出一点思路,希望能对徐汇区绿化规划的编制与绿化发展提供参考。

2绿化建设现状

2.1总体规模与水平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徐汇区的绿化建设经历了解放初期至上世纪70年代末的缓慢发展期,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稳定增长期和1995年以来的快速发展期。近年来,徐汇区绿化建设力度较大,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明显,为徐汇区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截止2008年12月底,徐汇区现有绿地总面积达1168.7km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06m2/人,绿化覆盖率26.07%。整体绿化水平在上海九个中心城区中居于前列。

2.2存在问题分析

(1)绿化规划滞后。徐汇区绿化专业规划虽曾有所考虑,但一直没有形成具有政府行政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2)城区总体规划的不确定性,使绿化部门在绿化建设中尤其是制定年度绿化发展计划时缺乏确凿性依据,具有盲目性。“规划建绿”虽占主导地位,但“拆违建绿”和“见缝插绿”仍然是绿化增长的重要手段。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了加快建设进程,减少投入成本,结果,市政“拓路”变为“拓绿”,交通“排堵”转为“除绿”。致使一边“建绿”,一边“减绿”的现象时有发生。

(3)徐汇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中用于绿化的后备土地资源缺乏,绿地指标增加困难。绿化指标问题成为该区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瓶颈。

(4)动拆迁费用的飙升致使绿地建设成本逐年升高,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据统计,2000年初,徐汇区绿化建设工程中动拆迁费用约是绿地建设费的6~8倍,目前已飙升至12~16倍左右,并且今后还有上涨的趋势。建设投资的加大,使财政资金短缺,建设难度加大,对合理完善绿地系统产生一定影响。

(5)人才流失、科研经费短缺。多年来,由于受机制和体制的限制,徐汇区的绿化科研人才缺乏,甚至有流失的现象。同时,绿化作为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苗木培育、植物防护、土壤研究等,但至今政府没有专项科研经费投入,徐汇区的绿化规划和建设仍停留在传统的作业方式上。

3 对绿化规划的思考及建议

2001年,徐汇区绿化部门曾着手编制过《徐汇区绿地系统规划》并提出在区域内既要“多、匀”、又要“大、小”相间的绿地布局,形成点、线、面、环有机结合的开放式绿化网络体系。但由于受当时各街道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编制等条件限制,最终未形成具有政府行政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而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绿地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已经与现代绿化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

3.1徐汇区应规划绿地系统

目前,在城区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区域特征和发展现状编制凸显城区特色,“构筑人文历史与生态自然融合”的生态网络,创建“林、园”结合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区的徐汇区绿地系统规划已迫在眉睫。

3.2绿化“斑块”应成为均衡分布的公园

以城区总体空间布局为基础,结合自身自然环境特点和历史文化底蕴,徐汇区绿化布局应以绿化“斑块”为基础,以生态“廊道”为网络,构筑多层次、多功能、多形式的城市空间机构体系。逐步形成“一带三廊为骨架”、“绿廊环抱”、“内部绿化成网”的生态格局。

绿化“斑块”即指绿化规划系统中的“点”(城区中均匀分布的小块绿地),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文化娱乐的绿色空间。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建设,以上海植物园、徐家汇公园为代表的大型公园绿地共89处,基本构成了徐汇区绿化系统的基础,但根据城区空间特点和服务半径的规划要求,徐汇区的绿化“斑块”还未真正形成均衡分布的公园格局。因此,应按照区域人口分布和城市热岛效应制定出相应的绿化规划体系。

建议:以上海植物园和龙华烈士陵园两个市级公园为主,以徐家汇公园、桂林公园、规划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徐汇生态专项等区级公园、大型景观绿地及郊野公园为辅,形成“两主多辅,大中小结合”公园绿地格局。

3.3“一带三廊”的沿河绿色廊道

徐汇区水系资源丰富。根据徐汇区水资源普查资料,全区现有河道72条,总长约54.8km。它们纵横交错,形成天然河网。从城市构成层面来看,滨水绿地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开放空间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

近几年来,随着淀浦河沿岸景观绿带和绿色堤防建设、以及蒲汇塘、漕河泾港、上澳塘港水景绿化布置,徐汇区部分河道沿河景观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受绿化规划滞后及地域限制的影响,部分河道绿化仍局限于“见缝插绿”的阶段。据调查,目前完成的河道绿化长度仅占河道总长度的三分之一左右。且由于缺乏统一规划,整体性和连续性较差,河道绿化特色尚未得到整体体现。

建议:确立“蓝”、“绿”重于金的规划理念,滨水区域内严格控制商业建筑用地比例,保证滨水绿带的厚度及连续性,并与附近大型公共绿地建立链接通道,形成绿色生态网络。同时,依托黄浦江、漕河泾港―蒲汇塘―龙华港、张家塘港和淀浦河形成徐汇区独特的“一带三廊”自然河道廊道格局。

3.3.1“一带”:滨江公共开放空间带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历史的见证。在规划中黄浦江是界定徐汇区东部边界的自然生态屏障。

3.3.2“三廊”:

(1)漕河泾港―蒲汇塘―龙华港沿河绿色廊道

漕河泾港―蒲汇塘―龙华港东西向依次穿越了漕河泾科技园区、桂林公园、康健园、龙华烈士陵园等区域,是徐汇区中部的一条传统水道和生态廊道。

(2)张家塘港沿河绿色廊道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河道;措施研究

1袁花镇河道概况

1.1袁花镇概况

袁花镇位于浙江省海宁市东部,东靠海盐县,南临黄湾镇(尖山新区),西连丁桥镇、马桥街道,北接硖石街道,总区域面积74.7平方公里。属杭嘉湖平原地带,以平原地形为主,南高北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0C,多年平均降水在1261.9毫米之间。全镇现有1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357个村民小组,农户14317户。2011年底总人口5289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6976元。

袁花镇河道按照分级管理、逐级负责的原则,根据河道的性质,分别确定为市级河道、镇级河道和村级河道。全镇调查统计共有河道254条,长度253.654公里,其中市级河道9条,长度37.349公里,镇级河道10条,长度28.159公里,村级河道235条,长度188.146公里。全镇河道统一纳入市、镇、村三级全覆盖的河长制管理网络。

1.2近年来河道整治情况

袁花镇“十二五”期间已完成河道疏浚整治78.125公里,土方约105万方,种植河道绿化长度7370.1米,面积67.896亩,建设生态河道建设长度1471.1米。

2实施河道生态建设的迫切要求

根据海政办发[2012]246号《关于印发今冬明春河道清淤、绿化和活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各镇、街道、开发区通过加大疏浚整治力度、有力推进河道绿化建设、积极探索调活水体试点等措施,实施河道清淤、绿化和活水三大工程建设,切实增强我市河道引排水能力,改善河道生态修复能力和提升河道水体自然活力,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行动目标。目前我镇镇村河道虽已全面开展新一轮整治,近两年来也已完成了40%左右;但目前现有镇村级河道已种植绿化、形成良好生态环境的河道较少,只有4.74公里,只占总河道长度2.52%,为此,袁花镇生态河道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

3袁花镇河道生态建设中的存在困难

从目前情况看,袁花镇生态河道建设由于受到土地、资金等方面的影响,进展还不快,亮点还不多、普及还不广、措施还不全。所遇到的困难主要是:

3.1土地因素制约。

生态河道整治一般需要在河道两侧一定范围内应地制宜采取相关水保措施;同时生态河道建设一般采取透水性好、亲水性强的相关水保措施,往往需要较缓的边坡。但由于我镇河道“堤高水低、相对高差较大”的特点,设置较缓边坡则需要更多的土地。同时,一些断头浜的沟通也需要一定的土地开损、河道两侧的狭长地带涉及众多农户不同利益等,由此在土地征用或借用方面带来更多的困难。

3.2资金因素制约。

生态河道整治除需对两岸土地和作物进行政策处理、疏浚河道外,还需因地制宜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水保和植物绿化措施,因此,工程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建设资金。同时对生态河道两侧范围内的土地政策处理费用,市财政给予的2400(亩/元)的补助仅能支付农户约2年的土地流转费用,我镇需承担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大。

3.3传统模式制约。

目前受传统河道整治模式影响,我镇各村、社区等相关单位在河道建设中,一般采取传统直立硬性高护岸形式较多。此举虽相对节省了土地,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隔了水陆交换通道,降低了河道生态性和亲水性。同时,河道绿化管理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4生态河道相关建设措施

大力推行河道绿色立体生态系统建设,探索实施河堤、河岸、河面植物绿化工程。

4.1河道两岸。

利用和保护现有生态系统良好的河段,修复和补植生态系统欠缺或缺失的河段,使河堤、河岸形成丰富多样的绿带。河道绿化树种以优良乡土植物为主,乔、灌、草立体配置,同时,河道绿化建设也需注重与河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相结合,要与周边建筑物、人文景观等相协调、相适应,形成树木群落、物种和景观的多样性,积极营造岸绿景美的沿河生态植物景观。

4.2河道水面。

积极试行水生植物种植保水试验,营造河面绿色生态系统。各村、社区要选择相对集中的1至3条河道开展试点工作,试点面积应不少于2500平方米。水生植物种植试验一般宜选择在已完成河道清淤、排污口已封堵、非通航、非骨干行洪排涝、非主要引水的河道,可先在生态村、绿化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点等相关河道开展建设,水生植物(或生态浮岛)种植宽度要求不超过河道常水位水面宽度的三分之一。水生植物分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可采用空心莲子草(即传统水草)、大聚草(狐尾藻)、水芙蓉(水荷花)、菱等适于本地生长的品种(水葫芦、绿萍除外)。浮水植物要求采取固定措施,并保持一定的水位差行程,以保证浮水植物不随意漂动流失,如需要栽培基台的,基台浮床应选用生态环保型材料;生长、繁衍速度快的浮水植物宜采用圈养。河道两岸水口线处挺水植物可选用美人蕉、水葱、野茭白、再力花、千屈菜、香蒲等去污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种植存活率高的传统植物。要合理选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等进行搭配种植,通过水生植物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营造水景,为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提供繁衍、栖身之所,促进生态系统的修复和重建。

5生态河道相关管理措施

5.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生态河道建设作为改善全市水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已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建议将市政府分解到我镇的任务分解到村、社区,并将其作为对我镇对各村和社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各相关责任单位要紧紧抓住当前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及时动员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确保生态河道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5.2社会监督,群众参与。

生态河道河岸建设形态和结构等整治方案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因河道功能、地质环境等因素需要选择建筑性护岸的,建议应尽量采用新型生态性材料、降低压顶高程,并广泛征求河道沿线广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群众代表和社会各界人士等多方面的意见,获得大多数支持后予以实施。

5.3加强配套,落实资金。

目前,2013年度河道建设补助资金已在海政办发[2012]246号《关于印发今冬明春河道清淤、绿化和活水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中明确,建议我镇加强资金配套和落实,积极开展河道生态建设和河道“绿道”建设。同时,建议提高原2400(元/亩)的对下一次性政策处理市级补助费用。

5.4规范管理,落实长效。

建议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切实把好规划设计审查关(重点抓好我镇重要区域的《水域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形成合理的河道网络体系),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竣工验收制,加强从立项到验收全过程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同时,各相关单位要强化长效管理,建立健全长效考核和资金补助机制,巩固生态河道整治工作成果。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绿化工程审计 案列 对策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品位的提高,绿化工程已成为城市建设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提高绿化工程审计质量,在绿化工程审计过程中,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我们发现在苗木种植、移植及花卉摆放等绿化工程审计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苗木品种认定问题。绿化苗木作为绿化工程审计的主体,苗木的品种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用也是相当丰富。就无锡市新区来讲近几年,常见的易被混淆的品种常有桂花品种中的四季桂与金银桂、早樱品种中的染井吉野与普通的早樱、石楠品种中的红叶石楠与普通石楠、榉树与朴树等,这些苗木的外观区别很小,外行人很难区分的清楚,但是在价格上却有着天壤之别,常被施工单位冒充使用,尤其是在死亡后的补植过程很是常见。典型案例1:某绿化工程,招标文件以及施工单位上报均是以金银桂,但是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其中大部分是四季桂,施工单位狡辩说是补苗时施工员出错,按照招标文件和无锡市及时的苗木信息价计算新的价格两者造价相差甚多。典型案例2:某道路绿化工程,招标文件中明确注明是使用早樱染井吉野,在审计时因不在开花季节很难辨认是否是此品种,待春季开花时发现并非是所要求的品种,只是普通的品种,两者造价也相差甚多。经过以上典型案例分析不难发现造价上是天壤差别,就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审计人员必须不断的增加自身的业务能力积累相关的苗木区分经验,同时在审计过程中应根据相应的苗木品种做出相应的对策:一、改变审计时间,针对花是苗木的器官,并作为区分苗木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选择开花季节审计避免品种的错误。二、建议建设单位在送审时或者在审计师让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证据,作为审计依据。

二是苗木价格的认定问题。苗木的价格一直是园林绿化审计工作中的难点,一些高规格、不常见树种信息价无法指导更是增加了审计难度。因此,准确的苗木价格成了园林绿化审计结论公平公正的关键。案例:某站前广场市政、景观工程,施工工程中经建设单位要求,增加了一些大规格桩景如无刺构骨树桩、对节白蜡桩景、瓜子黄杨桩景等,此类桩景在我区以往绿化工程审计中无价格参考,施工单位报价很高,15棵桩景报价134万,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到常州**、苏州**等桩景基地实地询价,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到其他区咨询类似桩景价格。和施工单位多次协调,最终总价调整为90万。对于此类不常见苗木,建议审计部门多渠道收集信息,通过苗木产地实地询价、苗木公司报价等多方式,了解各时段的市场行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主动向中介机构咨询同期绿化项目资料,集众之所“长”,全面掌握相关信息。建立绿化数据信息库,定期更新,实行信息库的动态管理,确保审计价格的准确合理。

三是苗木审计时间的认定问题。绿化施工合同中,双方都约定了养护时间。就审计部门而言,如果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进行审计,施工单位对于枯死苗木往往没有及时更换补植,死苗的数量如果不计入工程造价,那么以后要求施工单位补植时,费用要重新计算。如果把死苗数量计入工程造价,一些施工单位对于补植苗木的规格、质量往往会以小换大,以次充好。典型案例如:某道路绿化工程,合同约定养护期为一年,竣工时间为2010年4月,建设单位送审时间为2010年10月,养护期未满。现场审计时发现2万多平方的白三叶基本死亡,施工单位不同意扣除死亡部分,经协调施工单位同意补植,为了保证补植的数量和规格,补植后审计单位对该部分重新进行测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对于审计时间的认定,建议“延迟”的方法,延迟验收和结算审计时间,养护期满后是审计介入的最佳时间,能对竣工现场环境和相关数据准确地进行取证。

四是招投标项目苗木不平衡报价问题。部分公开招标项目,施工单位为了中标,采取不平衡报价低价中标的策略,一些报价低于市场价的子目不实施或少实施,一些报价明显高于市场价的子目施工中工程量翻倍的增加,从而使施工单位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的目的。典型案例如某市政道路绿化工程,中标价为268万,送审金额为280万。结算审计时发现该项目的竣工图与设计图有较大出入,无任何变更签证,且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报价。如合欢,G8.1-10规格的中标数量为60棵,中标单价为2.26元/棵,G12.1-14规格的中标数量为60棵,中标单价为1702.19元/棵,G16.1-18规格的中标数量为60棵,中标单价为3.87元/棵,实际施工时规格G8.1-10和G16.1-18的一棵未种,规格G12.1-14的种植数量为180棵。经多次协调,最终结算原则为合同范围的工作量及单价不变,超出和低于合同范围工作量的部分,价格依据信息指导价,套用《江苏省仿古建筑与园林工程计价表》(2007),在合同价上相应的增加和核减,最终审定金额为174万元。

五是工程量现场查勘问题。作为审计人员,现场查勘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施工方报送的结算,现场核实苗木的品种、规格、数量是确定工程造价真实性和合理性的关键环节,如在色块布置中,施工方在结算的时候大都以面积进行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减少植株密度,偷工减料,某小区安置房绿化工程,南天竺初审面积为1000平方,密度为81株/平方,笔者复审该项目时根据经验觉得密度太高,经现场复核,南天竺面积无误,密度为49株/平方。所以审计人员在核实的时候应该仔细清点结算报送数量和密度。

六是部分应该公开招标项目采用续标方式规避招标。按照招投标法和建设部89号令,招标分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没有续标方式。部分建设单位将一些分期实施项目,先期实施工程进行公开招标,后续100万元以上工程未另行公开招标,而是采用续标方式继续由原中标单位直接承包施工,从而达到规避招标目的。如,某工业园一道路绿化工程,中标价为234.4719万,该路段延伸段绿化部分由原中标单位继续施工,另行签订增补合同价266.3141万元,超出原招标合同价,增补合同约定单价依据原中标单价。审计过程中发现,延伸段绿化工程种植了大量的杜英,该苗木在原合同中数量少,中标价极高。经多次协调,延伸段绿化工程中杜英价格没有依据原中标单价,而是按照市场价。建议建设单位对超过100万元以上项目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江苏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进行招标后确定施工单位。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公共绿地被大量占用,大批树木随之被迁移。树木移植也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从目前审计完成的移植类工程来看,常见问题有:(1)移植后的苗木去向不清晰。(2)移植工程的签证对移植苗木的工程量、胸径、土球、运输距离、移植养护期限等签证不明确。

典型的案例如某路绿化移植工程,因其结算资料缺移植前的现状记录、竣工图及移植苗木的土球胸径等,无移植苗木具体去向。审计人员踏查现场时,须对移植苗木的胸径、土球等进行勘查检测,审计难度加大,审结时间推迟了2个月,且机械运输台班和运距难确定。建议移植类工程,加强移植前现状记录的收集,完善竣工图绘制,严格把关现场签证,明确移植苗木具体去向。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6篇

一、城市绿化建设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0__年统计,城市绿地面积126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人均绿地9.4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462公顷,人均不足4平方米。

1、城市绿地总量不足。特别是公共绿地总量严重不足,国家规定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而我市人均不足4平方米。

2、绿地分布不合理。城市绿地大部分集中在东山风景区和五大公园(二一九公园、烈士山公园、人民公园、孟泰公园、永乐公园)。市区内成片公共绿地、道路绿地、街头绿地和小区游园绿地占很小的比例。城市五条主要林带(建国路林带、新华林带、南环林带、护路林带、环钢路林带)没有完全恢复,旧堡公园、西部公园、沙河公园、眼镜湖公园和科普公园等规划的绿地还没有建设。主城区部分老区改造腾出的绿地也未建设。

3、现有绿地被不断蚕食破坏。由于道路拓宽改造,道路绿化带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玉佛山风景区、烈士山公园、永乐公园、立山公园等近几年因不同原因被不断蚕食、占用。

4、城市绿化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市区两级绿化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事权分配不尽合理,致使绿化建设资金投入不少,但工作效率低下,财政负担增加。对机关企事业单位拥有绿地的养护管理疏于监督。对绿化建设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城市绿化主管部门没有依据国务院和省、市绿化管理条例及办法履行审查和验收的职责。

5、绿化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肆意侵占绿地的行为,有关执法部门打击不力。

二、对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建议

1、加大政府对城市绿化的资金投入和管理力度,按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绿地总量和分布的要求,做好城市绿化建设工程的具体落实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区两级绿化管理部门要合理设置机构,明确事权分配,节约开支。应因事设人,不能因为就业需要而增加财政支出。

2、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投入较大的公益事业,单靠城市政府自身的力量,不仅财政难以负担,而且建设速度较慢。因此,要树立经营理念,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全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新机制。主要是义务绿化、单位共建和市场运作。

3、玉佛山风景区等应科学划定风景区的绿地界线,设置界桩,完善相关法律,用科学和法律武器来确保城市绿地不被侵占。区内要严格控制基本建设项目。政府应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加快城市林带的恢复工作,对侵占林带的违章建筑和一些工商企业,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坚决搬迁,确保城市林带尽快恢复建设。

4、对城市规划的公共绿地、街头绿地、老区改造腾出的绿地和小区游园要加快建设。沙河沿岸改造与沙河带状公园建设必须同步实施,保证公园用地不被侵占。在老区改造过程中,绿化建设工程应同步进行,否则工程竣工后不予验收。

5、城市总体规划应与详细的区域规划和专项规划相衔接。道路拓宽改造和新建道路所设计的道路断面要经过规划部门和绿化主管部门的审查,道路建设和绿化带、林带建设要同步实施,以确保道路绿化用地不被侵占。另外,人行道在留足行走区间外,建议铺装镂空的道板砖,以改善土地呼吸功能,吸收地表水,减少热辐射。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建议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直接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景观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城市竞争呈现出生态化的趋势,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的园林绿化建设,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将进一步加强,对于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打造生态宜居城市有着重要的意义。

多年以来,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中心的武汉市一直在大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城市园林绿化总量大幅提升,园林绿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城市人居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与我市这个华中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定位,以及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市绿地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各种绿地、植被遭破坏、侵占蚕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与我市这个“国家生态城市”的称号还不相适应。

1、我市在园林绿化建设以及管理方面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1园林绿化保护意识薄弱

针对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迟滞的现状,我们对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战略地位与功能认识还不足。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总体建设不协调,绿地预留面积比例不足,大面积、大手笔、高质量、高标准的绿化景观偏少等。

此外,市民爱绿护绿意识较差,毁坏城市绿地现象时有发生。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聚集区道路两旁绿化带、草坪常被践踏;道路两旁店铺人员常在绿地上堆放自行车、货物、晾衣服等,有的地方绿地成为大排档的垃圾堆放场所;公园绿地上玩耍、遛狗、放风筝等不文明行为随处可见。

1.2园林绿化规划有待加强

我市虽然已经出台《武汉市城市绿化条例》,但由于缺乏长远和科学的理论指导,导致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与城市现代化进程不协调。比如市政建设与园林绿化不同步,刚栽好的园林绿地没过几天就会被市政施工损坏,城市绿化的格局规划有待加强。

1.3园林绿化管理法制不完善

城市园林法规不完善,法规规章中有的内容已经滞后,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很难全面发挥园林法制工作的调节、导向和控制功能。

此外,园林行政执法体质不顺。市政执法面广,难以及时、集中精力对园林违法情况进行处理,无形之中也削弱了园林执法的功能。

1.4绿地养护经费不足

目前,我市园林绿化多是用人工浇灌,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与其他城市大部分采用自动喷灌形成鲜明对比。此外,绿地养护科技含量不高,现有的园林绿化管理技术水平落后,管理方式、管理水平仍比较粗放,机械设别陈旧,满足不了园林绿化发展的需要。

2、鉴于以上情况,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2.1法制化是园林绿化管理的前提保障

走依法治绿之路,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法规、规章框架。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必须依法执行。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克服“以权代法”、“以人代法”的倾向,从人治转向法治轨道。加快立法步伐,建立健全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城市园林绿化法规、规章。

2.2加大投入,确保园林绿化景观效果

政府部门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对于城市窗口地带、特色道路的绿化,需要加强效果,以彰显城市特色。

此外,园林主管部门对于园林配套设施的建设,如喷灌设施、园林养护机械等,也需要加大投入、定r检查更新,确保绿化养护质量和景观效果。

2.3提高市民素质,增强爱绿护绿意识

市民素质的提高不仅对我市园林绿化景观效果的提升,而且要与我市“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相符。当前,许多绿地破坏的情况都是由于市民素质不高所造成。相关职能部门需要通过报刊、媒体、分发宣传册等各种途径对市民进行宣传教育,使其懂得公共场所的日常行为规范。另外,还需要利用一些强制性措施来约束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近段时间的“城管革命”可以说是一剂强心剂,通过引进“城市市容监管员”来辅助执法,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管整治力度,能极大提升武汉市的城市形象,约束市民的日常行为。

2.4强化规划,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规划是发展的大纲,是搞好绿化的前提和保障。要把绿地规划列入城市总体规划认真实施,严格控制规划建设中的随意性。理顺管理体制,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的职能侧重于宏观管理,从具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宏观调控、行业管理、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执法监督上。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区、街道、社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职责则,分清绿化主管部门与区绿化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

2.5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管理力度。对城市园林绿化法规中绿地率偏低、绿化补偿费审批权等进行修改完善,以加大执法力度。在城市综合执法中强化对绿地养护管理的执法监督检查和社会监督工作,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曝光、黄牌警告等措施,加强舆论监督。对违反城市绿化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人和事件严肃查处,切实维护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权威。

【参考文献】:

[1]陈丹,张延涛. 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 (5) :79-80,87.

[2]陈桂香,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4(19):15-17

对绿化建设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道路绿地;植物景观

城市主干道景观具有特殊的魅力,能反映出城市的综合品质,为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城市道路绿地量多少和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环境质量、交通安全,间接地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加快道路绿地景观建设已经成为了城市景观建设的大趋势。本文以菏泽市为例,选择几条城区主干道,对其道路绿地景观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对城市道路绿地的发展提供些许建议。

1调查对象及内容

1.1调查对象

本文研究调查对象为菏泽市的城区范围内10条主道路。主要是以东西方向的中华路、黄河路、长江路、中山路,南北方向的人民路、太原路、重庆路、西安路、昆明路、牡丹路等为主要调查对象。

1.2调查内容

对所选干道的道路断面形式、行道树种类、道路绿化带植物应用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对菏泽市主干道园林植物应用种类及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菏泽市主干道绿化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优化的建议。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道路断面形式

研究所选的菏泽市城区的这10条道路,包括东西方向的4条主干道和南北方向的6条主干道。具体名称、断面形式等信息(见表1)。

2.2道路绿带

通过对菏泽市城区道路绿地的调查得知,常见的道路绿化植物有32种,其中乔木14种,灌木13种,草本5种。具体信息(见表2)。

总体来说,调查的10条道路中中央分车绿带主要以低矮修建整齐的花灌木、常绿绿篱和宿根花卉为主;两侧分车绿带主要采用常绿乔木、花灌木、草本结合种植的形式分层种植;行道树绿带中主要是以整齐的乔木种植。

2.3街头绿地

通过实地调查,我们主要列举5个主要的街头绿地进行研究分析,这5个主要的街头绿地的植物种类,植物丰富程度具体(见表3)。

街头绿地是道路联系的纽带,将各条道路完美的连接在一起,为道路承担一定的人流,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而且通过街头绿地可以展现一个城市的风貌和气质。

2.4立体交叉绿地

立体交叉绿地的设计要服从立体交叉的功能,使行车实现流畅,又能起到道路分界的作用等。本次调查对菏泽市唯一一处立体交叉绿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心位置运用整形树和低矮的灌木等做成一定的绿化图案,简洁、大方。在植物的应用上主要有:龙柏、小龙柏、鸢尾、紫叶小檗、紫薇、月季、雪松、圆柏、元宝枫、金边黄杨、榆树、银杏等。

3菏泽城区道路绿地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地方特色不突出

从地理位置上看,菏泽市位于鲁西南,处于四省交界处,地理位置优越。菏泽市素有“戏曲之乡”、“武术之乡”、“牡丹之都”之称。但是菏泽市的道路绿地建设却忽视了其特殊的地理、人文特征。尤其是在菏泽城区道路绿化中对乡土植物不够重视,城市景点特色少,影响游客对城市的感知和评价。

3.2垂直空间利用率低

垂直绿化既可以节省城市土地,又可以拓展绿地空间、增加植物景观层次,所以应该适当加强道路的垂直空间绿化。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所选道路的绿化中较少有垂直绿化。如双河立交桥段,数根混凝土立柱构架成冰冷的空间氛围,如果能有攀援植物对其进行绿化装点,景观效果肯定更人性化。

3.3缺乏彩叶植物的应用

整体来看,菏泽城区主要干道的道路绿地内缺乏彩叶植物的应用,在植物色彩搭配上缺少一定的创新,绿地色彩稍显单调。可以在菏泽较好生长的彩叶植物种类较多,但实际运用中只有常见的几种,如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紫叶小檗等,其他的彩叶植物应用太少,形成的色彩景观效果单一,不利于植物多样性发展。

4优化建议

4.1挖掘内涵,突出地方特色

在道路绿化时,为突出景观特色,可以应用本地特色植物,如牡丹、芍药、木瓜等,体现地域特色。此外对不同地段的道路绿化提倡一路一景,利用不同的搭配以及不同的断面布置形式形成不同主题的街道景观,充实城市美化效果,提升菏泽市城市景观特色和文化韵味。

4.2合理配置,实现立体绿化

适当选择攀援植物进行立体绿化,可以在有限的面积上大大增加绿地率,提高城市绿地景观质量。如借助道路栏杆栽植常春藤、藤本月季等;在立体交叉绿地中,结合护坡栽种扶芳藤等,改善垂直绿化效果,丰富景观层次。

4.3因地制宜,增加彩叶植物应用

菏泽城区的道路景观春季繁花似锦、夏季树荫浓密,但秋冬季的道路色彩却略显单一,缺少变化。如果能对加强彩叶植物、常绿植物的应用,如黄金槐、黄栌、红枫等,那么到秋冬季树叶颜色各异,能够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提高道路的整体景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