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市域社会治理解决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系统工程
一、影响和导致森林病虫害出现的原因
1、缺乏专业系统的监控体制
没有完善的监控系统与合理有效的布局来展开工作,在灾害出现时无法以最快速度去进行救治,在防灾方面也是处于一个被动的位置。资金的不足使得整体防灾救灾的水平低下,在设备上不能与先进地区保持协调一致;在灾害发生时不能有效的解决,出现浪费大量资金却没有将灾害解决的情况。对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没有予以高度重视,没有与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相结合;忽视了森林病虫害的危险性,使防治工作长期得不到重视。
2、对天然树林的滥砍滥伐严重
林业的发展核心就是加工树木木材,肆意的对树木进行砍伐造成天然树林已经严重流失,很多地区天然树林的数量与质量都出现下浮的趋势,林业的植被破坏严重,失去了原有的形态和结构;没有了坚实的基础,树木就失去了成长的区域,这样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病虫进入到森林中,侵蚀大量树木,重则引发虫灾肆虐,轻则危及树木的成长质量。
3、病虫害的传染
经过研究得出结论,大部分的病虫害都是通过其他带有疫情的虫传染来的;病虫害主要是由于在虫灾区域被扩散,有些带有严重疫情的生物最初是在国外的树林作物中出现的;引进国外的树林产品对我国造林工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出现虫灾问题之后,我们就要严格控制对引进树种的质量,避免出现带有疫情的树种进入到造林过程中,出现虫灾传播现象。
4、过量的使用化学制剂
我国的造林工程中,对防治虫害的技术缺乏创新,一直引用传统的技术成果,使用大量批发的化学制剂对树木进行喷洒,第一次喷洒时可以在根本上对病虫的繁衍有所控制,随之而来,病虫已经增强了抗药能力,在对其进行喷洒也没有任何的作用,还会导致树林受到化学药剂的污染,出现大幅度的破损情况。这就要求在对病虫的农药研究上有所创新,借鉴国外典型林业工程中防治虫灾的经验,加以研发新型技术,在对病虫的治理上,做到较少化学药剂的加入,不允许在消灭病虫的基础上出现破坏森力资源的情况;寻找出与林业特征一致的治理药剂,提高防治效率。
二、森林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在森林资源的耗损中,森林虫害占大幅的比重,从经济方面计算每年的损失至少有数十亿,从生态环境上看破坏程度更是不能估计的,大量树林被虫害的侵蚀,出现不完整的植被群体,随之就会导致更多的树木被传染遭到破坏。因此加强对病虫害的控制是建设生态的主要工作,相关机构和部门都要明确职责,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对病虫害的侵蚀降低到很小的程度,要实行的方案有:
1、对森林植被的检查和预防
检查植被是避免森林资源受危害作用大的病虫侵蚀。对进行检查的区域加以控制;从种子、幼苗和其余木材的运送上做到监管和处理,保证进入到种植区域的作物都是安全健康的;运用科学技术对病虫严格审查,与天气状况、当地种植环境相结合,判断是否有病虫出现,要在病虫出现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有效的生物治理措施
对待森林的病虫害我们要预防为主,并辅以有效的治理,生物治理则是实现可持续控制森林病虫害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生物农药。
3、昆虫病原细菌
苏云金芽胞杆菌(简称BT)是我国工业化和生产水平最高的生物农药之一,广泛用于防治松毛虫和其他森林食叶害虫的防治。
4、昆虫病原真菌
在森林害虫防治中,以白僵菌应用最为广泛,特别是我国南方许多省份,利用其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森林生态环境,在松毛虫低虫口密度下施放白僵菌,实现有虫不成灾,同时,还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等蛀干害虫。设施建设不完善,防治队伍不稳定,业务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重大、危险性病虫害因缺乏防治技术,导致防治效果不佳,效率不高。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现行基层服务体系不能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相关资源普遍短缺。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不完善,工作责任制,外来有害生物的管理等相关防治技术和行业标准急需补充,对于有害生物引起的责任,也没有明确的惩罚规定。
三、对森林病虫害的主要对策
1、加强体系建设,提高应对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环节。从减轻危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为此,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
2、建立健全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体系
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健全预测预报网络体系。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要达到仪器设备现代化、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规范,使监测和测报能力能够适应防治工作的需要。
3、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提高防治工作科技能力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离不开科技的支持。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进。组织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战略、气候变化对病虫害的影响等研究,着力解决监测预报、快速检疫检验、天敌繁育、病虫害评估、无公害防治等技术难题。
4、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突出抓好病虫害防治
建立外来病虫害风险评估体系,森林病虫害检疫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逐步建立和健全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处置果断的应急机制,有效地处置突发森林病虫害事件。结束语:在对森林虫害的治理工作上,要实行合理有效的方案,预防为主,防止联合的目标进行实施。杜绝森林病虫是我们的目标,但是最根本的要旨还是要营林造林,防治病虫害也是为其奠定基础和营造和谐的环境。因此,在不破坏环境的条件下,可以使用纯天然的力量对害虫容易出现在何种环境下加以研究,得出结论后,对其进行处理,使用合理的手段及措施在经济条件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的经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武汉“插花地”问题是制约武汉新型城市化建设和进军世界一流城市的一个顽疾,立足“插花地”问题的成因和调整方案研究.为更好地巩固当前政策调整取得的成效提供理论参考。
1“插花地”问题概述
“插花地”是指两个区域间要么没有明确的归属,要么就是两个单位地界相互穿插或分隔而导致零星分布的土地。如两个单位的土地互相楔人对方,形成犬牙交错的地界;或一个单位的土地落在另一单位占地范围内。古文中有提到:“此县境内某一特区之土地、人民,隶属彼县管辖者”。插花地不仅与所在县无隶属关系,而且往往远离直属辖区。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地调整和变化,在一些高速发展的城市,一些地区的城乡分隔界限变得模糊,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区域交叉重叠,在整个城市的行政区划地图上逐渐累积形成了“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行政管辖区。武汉的插花地问题起源于1964年,武昌区、青山区由于向洪山区扩张发展空间,逐渐形成土地利用到哪就管理到哪的交叉地带。而1986年的武汉行政区划调整也未能根治这个问题,从此为整个城市烙下了病根。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这三个区域的插花地有249块之多,仅武昌就达到148块,还未包括东湖生态旅游区和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内。在这些“插花地”中,由于行政区划不明和隶属关系模糊,环境“脏、乱、差”,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职责不清,管理多头或者管理缺位,给企业和居民群众带来极大的不便;更有少部分钻空子的人依靠插花地来谋取暴利。2006年,一名男子在青山区的园林绿化带上被人围殴,而周围三家派出所都不愿出面解决;武汉五星级酒店五月花相互紧挨的两栋客房楼,因为分别地处两个区内.五月花不得不组织两套行政班子来进行税务、人事、财务管理工作。
2“插花地”的成因
“插花地’,上不仅出现了政府管理的真空地带,政府治理的盲点,还存在很多政区重叠地带,造成了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究其来源可分为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原因。从历史的角度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的是城乡合治的城市空间设置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转型,城区划界模糊,市辖区区划模糊,城乡之间出现了城乡结合部。它最开始可能是有一个小型作坊发展而来,慢慢地发展成一个厂房,再发展到大工厂,逐步过渡到带工业化特色的城镇。但是由于城乡在生产、生活及其管理体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城乡合治难以实现一体化,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很多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甚至是限制了乡镇农村的发展。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城市化进程越快,城乡界限越是模糊,管辖权越发不明确,责任越发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城市社会治安,城市形象,招商引资发展。再者,从现实原因上分析,“插花地”问题实质上就是由于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矛盾而产生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的改革创新跟不上新型社会发展的要求。城市政府治理过程中,由于趋利避害的本性和多方利益关系的影响,导致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动力不足,进而改革滞后,公共职能的转变滞后,行政效能弱化,存在管理缺位、管理越位等现象,加速了“插花地”的沉积。
3“插花地”早期解决方案
行政区划问题古已有之,“病在膝理”, 解决工程有极大的困难。顽疾之所以为顽疾,是因为它久治不愈或者不易康复。武汉“插花地’,实属一个顽疾。早在1985年,武汉就已经对“插花地”做了一系列的调整。当时,武汉市的设置是以郊区环绕城区的格局。武汉市的市区以长江为界,分江北、江南两片,环绕市区的郊区是洪山区。江岸、江汉、娇口、汉阳等四区实行城带郊体制,理顺了区划管理,解决了部分郊区的“插花地”问题。以后,由于多种利益纠葛,只是明确了调整的乡镇等的名称和数量,未明确划分行政区划界线,使江南三区的“插花地”有增无减。江南的武昌、洪山、青山三区仍然沿用旧的区划体制,“插花地”问题依然存在。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仍然会有部分“插花地”卷土重来或者难以根治,武汉江南三区也曾做过一定的行政区划调整,但这是早前的“插花地”解决措施给我们的反面经验。客观原因源于在插花地带,管理秩序紊乱,人们守法意识淡薄,违章建筑,生产经营场所无牌经营,逃避课税,大部分是非法操作。主观原因则在于政府城市管理职能的发挥未完全落实到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武汉治理“插花地”问题的新方案的出台
4.1新调整政策的简述
2009年初,武汉将“妥善解决‘插花地’问题”首次写人政府工作报告,在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式上。武汉市长阮成发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妥善解决‘插花地’问题”。至此,这一根治“插花地”现象的方案终于正式出台,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尽快铲除插花地毒瘤.再现武汉文明城市形象。同年4月30日提出“插花地”调整方案,并获省政府批复。从六月初就开始组织开展专项调查,涉及面广,难度大,情况复杂。
据了解,2009年5月5日,武汉正式对“插花地”进行大规模的有序调整。武汉这次新的调整政策是一种对“插花地”的动态管理机制,在明确划分行政归属的情况下,这次共计解决235块“插花地”,占总数的95%(未包括东湖风景区和开发区等非行政区)。为了让市民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调整政策,同时还附有一些配套政策:调整区域内居民办证免费,区域调整不得突击提拔干部等;武汉市教育局出台新规:凡属指定的不收借读费的公办学校,无论“流动花朵”的租住地属于甲区或乙区,学校均不得拒绝其就读,且不应收取借读费。凡违反规定的,家长可向教育部门举报。
4.2新方案的效能分析
在“插花地’,的新区划界限勘定和交接过程中,武汉市政府各部门思想统一,行动一致,积极组织开展一整套的整治行动。各地区的管辖职能确定了,违章违法行为有人管了,教育、医疗问题和安全隐患被清除了,得到实惠的人民群众对政府这个政策的出台十分的满意和欢迎。跨区域的地区的行政部门,由于统一了不同地区的行政权属,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捉进了武汉市的和谐社会的发展。
政策出台取得的显著成效是不容忽视的。不过,一部分“插花地”群众的利益在这一政策的到来下消失。原准备在“插花地”也就是城副中心地区购买新房的刘先生说,就是因为看重插花地的房子价格比城中心低,而且又处于中间的区域,交通也还算便利,准备买房了,这个政策一实施,原有的差价就被填平,在同等条件下就要重新考虑城中心和原“插花地”的房屋了。以前由于“插花地”管理紊乱而钻了管理空子的不法分子和房地产商再也无法获取暴利了。另外,很多教师的工薪福利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增减,孩子们上学因为跨区域而要多交昂贵的跨区择校费,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出现。
5新方案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个合理合法的政策实施,必然会惠及一部分人,损害到一部分人。为了更好的将武汉解决“插花地”问题的政策落到实处,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切实必须去完成的目标,净化周围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政策的实施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政府和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密切协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如何趋吉避害来巩固现有的改革成效,和谐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以下有几点建议:
5.1应坚持四个原则
5.1.1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准
在解决“插花地”问题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以理论指导实际,并在实际的过程中结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政府是人民群众让渡自己的惩罚权和自由权而组成的,人民群众赋予政府依法行政的权利,政府就必须要对人民负责。政府是人民的公仆,代表人民行使权利,必须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一切行政行为要以人民群众的实惠为最终目的。
5.1.2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插花地”问题的解决惹恼了一部分利益相关者,他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但从整体层面上来说,他们的利益是小利益,社会的利益、城市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才是大利益。群众不能以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而影响整个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必须顾全大局。
5.1.3便民高效原则
群众利益无小事。武汉市政府积极出台“插花地”的调整措施,解决了几十年来的城市心病。武汉市市长阮成发强调,对可能涉及到居民的变化,相关部门一定要对居民耐心解释清楚。他说,涉及到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户籍等所有公共管理和服务的办证项目全部免费,并且要本着“怎么方便百姓怎么办”的原则,给居民提供高效率的服务。他表示后续的服务也要有序跟上,不与民争利,调整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妥善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问题。
5.1.4有序推进原则
45年的顽疾要在两个月内得到基本解决,考验政府魄力。如何在短时间内实现“插花地”又快又好的转型,给武汉市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时间紧,任务重,政府部门应当树立统一的思想,提高忧患意识,树立信心和决心,遵循行政法律法规,依照行政程序,按部就班,有先有后,上传下达,上行下效地积极稳妥的开展一系列勘定和交接等工作。
5.2“插花地”政策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2.1加强宣传工作
武汉“插花地”调整方案的出台,宣传工作必不可少。市政府的宣传政策与广大媒体应该通力协作,在政策出台之前中期广泛深人地宣传政策内容.充分利用报刊、媒体,结合宣传单等政策会给他们带来的改变,申明政府政策出台的意义,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和宣传动员,由此来提高市民的忧患意识,获得它们最广泛的理解和支持,倡导群众顾全大局,遵纪守法,为“插花地’,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5.2.2规范政府管理
解决“插花地”问题难度大,时间紧。能否又快又好的改善“插花地”的现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力度和法律法规的构建。加快政府的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加快行政职能的转变,转变思想,积极创新。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日常监督,推进行政区划管理法的出台,建立健全调整过程中的问责和行政机制。彻底根治‘·插花地”上的违章操作,建立健康有序市场秩序。
5.2.3完善政策调整
“插花地’,调整方案的核心在于明确行.政区划,而在划分行政区划的过程中,应该根绝其特殊性,严格分析“插花地”周围环境,根据其周围的人口、经济、社会状况来划分,协调好“插花地”上多种权属之间的利益关系。如按“插花地”的类型加以分类:分为“多区相交型”、“多区相切型’,、“多区内包含型”等等,应对不同类型的土地状况给予因地制宜的解决办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按照“插花地”调整方案,洪山区有2.48万人划到武昌,武昌有3.21万人划到洪山,两区人口增减不足8 000人,编制划转绝对数差距小,若对编制进行交替划转,既不利于工作,也不利于稳定。经充分协商,两区编办基本达成共识:本着因地制宜、化繁为简的原则,行政编制及与之相应的分支机构编制原则上不予划转,待报区委、区政府、区编委审批后实施。辩证的借鉴别的城市改革成功的经验,结合武汉本市的实际情况,在探寻解决好“插花地”问题的道路上发展创新,力求彻底根治。
5.2.4深化民主建设
“插花地”重新调整以后,加快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及时高效地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群众意见收集分析整理,对调整政策方向,保证政策的稳步进行具有方向性作用。增强公共政策出台时的民主程序性,召开民主听证会听取专家论证,与群众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在政策上落到实处,人民群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政府的行政管理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中进行,促进政府政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知识与技能
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2.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过程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3.认识区域差异,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4.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
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坚持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3.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4.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教材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中“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节课来说,我们可以确定如下的三维地理课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城市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②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③逆城市化的成因分析。
④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中,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②通过走访、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学会专题研究性学习的一些方法,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城市环境问题的学习,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对学生进行科学的环境观教育。
②在分析当前城市化一些不良倾向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
根据教材,第一部分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本部分的教学可由学生根据自身的体会,从生活习惯、劳作方式、交通运输、城乡差距等方面讨论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第二部分城市环境问题。本部分的教学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层次是城市环境问题。在前者的教学中,可以着重从气候、水文、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的教学应充分联系“城市化的意义”。最后通过教材第35页的“活动”,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意识。对“城市环境问题”的教学,可以先提出如下的问题:“大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娱乐活动的中心,但为什么国外一些大城市的人口却出现了向郊区迁移的现象?”由学生联系前面已经学过的知识,讲述这一现象的成因,最后总结城市中的环境问题(可出示相关城市环境污染的图片资料)。对于城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建议以所在城市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将其与城市主管部门的实际举措相比较,找出差别与原因,从中理解治理城市环境问题并非易事。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应始终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由教材第38页的“阅读”导入,通过分析合肥的发展策略,分别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层面对科学的城市观和城市发展趋势达成如下的共识:一是应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三是应促使人地协调发展,防治“城市病”;四是因地制宜,形成城市特色。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治理;促进性
1 环境问题和环境治理措施
环境问题一般指第二环境问题即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当前,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矛盾凸显,部分区域和城市大气灰霾现象突出,许多地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农村环境污染加剧,重金属、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土壤、地下水等污染显现,部分地区生态损害严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核与辐射安全风险增加。人民群众环境诉求不断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威胁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面临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必须采取系列有效针对措施,进行环境综合治理来保护和改善环境,环境监测便伴随着环境综合治理应运而生。
2 开展环境检测的现实意义
环境监测是指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间断地或连续地对环境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现场的监视、测定、监控,获取监测数据。
环境监测的意义即通过开展环境监测,提供代表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预警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好务;还可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来测定、获取、运用数据而作为环境执法监督和科学管理环境的技术基础。根据我国目前阶段经济发展要求和特点及出现的环境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依据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控制与环境治理发挥指导作用,提高措施针对性,为我国开展环境治理、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
3 环境检测分类
依据不同标准,环境检测分类不同。以检测目的为依据,环境监测可以分为监视性检测、特定目的检测与研究性检测。其中监视性检测即常规检测,主要是对一定环境检测项目进行定期或长期检测,从而获得污染程度与环境质量信息,编制出相应解决方案。特定目的检测包括污染事故检测、考核验证检测、仲裁检测与咨询服务检测;以检测介质对象为依据,可以分为水质检测、空气检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态监测、生物监测、噪声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等;以检测区域为依据,可以划分为区域检测与厂区检测。
4 环境检测对象及技术
环境检测主要是以环境为研究对象,包括水体、大气、土壤、噪声等因素,通过应用一定的技术,对环境污染状况进行检测,采取定量、定性与综合分析的方式对环境污染物质及成分进行研究。环境监测技术不仅包括各种分析测试,还应包括布点技术、采样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综合评价技术等。分析测试中最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有:重量法、容量法;仪器分析法有: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放射分析法;新技术的应用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合理选择监测技术,以实现环境监测效率及质量。
5 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研究
环境检测属于环境治理的首要环节,是环境治理的基础性工作。环境检测属于解决环境问题不可或缺的方式,其有效开展对环境治理有重要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对环境管理和治理的理解
通过环境监测数据及结合自身感受,使居民和企业及环境管理者对环境状况和环境污染有清楚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在主观上为环境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第二,促进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文件、环境标准和排污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保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规范性、约束性
通过环境检测,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状况,描述当前所存在的环境问题,结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编制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条文规范和约束环境行为,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从尺度上为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第三、通过环境质量现状检测数据和环境容量为区域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服务, 为制定污染物污染治理和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加强环境治理措施的针对性,提高环境治理效率
通过环境监测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部分污染物进行优先检测和控制,筛选危害大的污染物,可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当前我国加强对高污染与高耗能行业的环境检测和污染治理, 开展的重金属领域专向检测,明确环境治理工作重点,按照行业标准开展专项治理, 有效控制超标排放问题,促进了环境治理工作。
第五、依据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趋势性分析,建立污染防治预警机制,提前治理,防患于未然,杜绝污染事故的发生。
第六、通过咨询服务性检测,如室内空气环境检测,提供贴近百姓生活的检测服务,为创造绿色放心家居环境,保证身体健康,提供科学数据。
第七、通过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及时分析事故原因和污染后果,为污染治理方案和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撑,促进污染治理。
第八、通过区域环境监测及环境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制定规划联防联治的综合措施,提高环境治理效果。我国目前推进开展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就是建立统一规划,统一检测,统一监管的一项扎实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第九、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验证检测、三同时项目验收监测等考核验证检测,为评价治理措施及效果验证提供服务,是科学环境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
第十、我国目前制定和开展的企业自行检测,将引导企业污染治理观念的更新,变被动治理为主动治理,增强污染治理的责任感,促进污染治理效果。
第十一、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的,环境污染治理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研究性监测的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的提高,会为环境治理提供更多更好的治理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
由此可以看出,环境检测属于环境治理的重要指标与重要工具,其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意义重大。
6 结语
环境检测属于环境治理与环境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污染程度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环境检测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对环境检测分类、对象、目的及技术进行了浅析,重点研究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实践证明,环境检测属于环境治理工作开展不可或缺的工具及手段,对推动与落实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发挥着重要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尹明华.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5).
1.1ERP的内涵及对企业的作用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是由美国的GartnerGroup公司在90年代初提出的[1]。ERP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崭新、顶峰和成熟阶段,通过确定适合企业个性化特点的合理、有效、科学的管理思路、方法来整体优化、组织、控制、调整企业的人、财、物、技术、设备、信息、时间等各项资源,从而达到企业内、外部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机整合。因此,该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市场环境的变化及市场需求和竞争对手的策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然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及服务的重新设计;还可以帮助企业及时了解行业内外各种动态,为企业进行经营战略分析奠定基础。ERP系统应该成为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企业的长足发展起重要作用。
1.2引言
企业信息化是企业战略的总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经营由区域经济走向全球经济,从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即采用先进成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依靠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管理流程进行全方位分析与改进,重新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技术运用和革新,而是更高层次上的全新的管理革命。
中小企业是这个时代中最具活力的力量,他们发展迅速且迫切地渴望成长,大力开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有着行业分布广、IT需求千差万别、IT水平低、投入少、缺乏专业人员维护等特点,所以它们需要最实用的高品质信息化产品、最可信赖的销售管道和最完备的专业服务。而现在市场上种类繁多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却很少是专为中小企业需求定制,且无法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IT需求,使中小企业信息化陷入尴尬境地。
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现状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5年。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企业外部来讲,融资环境不公平,行业准入条件不公平,缺乏充裕、优质的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要素供给。从内部来讲,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运作方式,很多企业的组织形式都是“直线职能制”,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粗放、不规范,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手段缺乏、管理方式落后等状态,而且管理人才奇缺,很少有人受过管理专业的训练。外部环境的改善要依赖于政府,而内部条件的改善则应来自于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保障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有力手段,其实质在于我国中小企业应用ERP的必然性,通过求新求异整合管理资源,促使管理活动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增强整体竞争力。中小企业只有不断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才能使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机制,使企业真正发挥其小而精、适应性强的优势,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中小企业对于以客户管理为主、以市场为导向、以合同为主线、以绩效为目标、以网络为平台的客户资源管理和销售管理的需求最为强烈。中小企业希望以最经济、实用的方式进行IT投资。低成本、高效率的一站式解决方案、SAAS服务、虚拟化、云计算等新概念伴随着这些需求,在国内悄然兴起。发达国家企业信息化投资一般占投资总额的8%,而我国仅仅占0.3%!采用信息化的中小企业所占比例,国外一般达到60%以上,但在我国也就是13%左右。信息化程度相当低。
三、目前ERP环境下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
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几乎都配备了电脑和网络,进行电子化或网络化的操作和管理,可以说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许多企业已经着手ERP建设。但是在目前,在全企业范围内实施ERP应用的仅占全部中小企业总数的3.8%,其中实施ERP建设成功率不到10%,这使很多企业陷入两难的困境。
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的GDP增速连续5个季度拉出阴线。金融海啸蔓延全球,国内各行业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很多企业遭遇到了困难,尤其是中小规模的制造型企业,而ERP的应用主要以制造型企业为主。面对这样的社会大环境,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3.1企业业务不规范,信息化需求柔性大。中小企业相对大型企业而言,其业务的随意性比较大,职能分工比较粗放,决定了信息化应用必须能够满足业务变动的节奏,有效匹配新的业务模式。信息系统要做到有高度,且必须要便捷、灵活。这是一对矛盾,对于信息化基础并不好的中小企业,其挑战性更加大。
3.2企业发展快,信息化需求变动大。作为中小企业其业务发展速度是很快的,整个业务发展形态甚至会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信息化需求刚刚提出来不久,还没有等信息应用进行推广实施,常常会马上出现彻底推翻原先需求的困境。
3.3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压力大。中小企业的关键在于发展,由于企业间竞争压力大,企业把有限的资金都放在研发和市场上,信息化常常处在一种“零投入”的情况下开展的,许多中小企业凭借可怜的人力成本,进行信息系统研发,以支持业务需求的实现。
3.4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最缺乏的是人才,对于信息化人才更是如此。往往处在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对于信息专业人才的吸引力并不高,源于其信息化应用水平低,工作环境差,信息化专业人员得不到发展、提高。虽然目前中小企业面临重重困境,但各大软件厂商仍然将中小企业ERP市場当作了必争之地。他们认为中小企业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相信随着信息化基础环境的日益改善,中小企业对ERP的需求将不断呈现增长趋势。
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4.1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机遇:
(1)国家政策鼓励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信息化是一个中小企业发展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合理的信息化可以完善企业的资源管理,提高研发、生产效率;中小企业自身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降低成本、提高风险控制上增加投入。
(2)信息化市场趋向成熟。国内外信息化方案解决商开始针对中国中小企业的国情,推出适合这一广大群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中小企业有很大的选择余地。低投入,高效率的信息化成为可能。虚拟化与云计算让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化成为可能。企业无需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可以得到最新的技术应用,对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中国国内企业信息化行业迅猛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方案解决商。他们将直接带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
4.2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1)高复杂度。中国复杂的国情,以及中国上千万的形形的中小企业,他们对信息化的需求千差万别;认识度不足、认可度不够。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了解程度不足,对信息化再提高企业运行效率,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上的认可度不够;资金能力不足。金融危机下,许多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无法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
(2)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缺少兴趣,表现为:一部分企业消极的抵制信息化;一部分企业担心数据安全问题,拒绝进行信息化建设。
五、针对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毋庸置疑的是,信息化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必然不断的推动广大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从而激励信息化方案解决商不断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在中国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把握住中小企业对信息化需求显得至关重要。本人认为,中小企业想要成功、快捷的推行ERP项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5.1全员参与,企业负责人是关键。
ERP的实施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软件培训,包括业务流程重组、管理模式和业务架构转变、岗位职能调整等许多方面。由于损害到部分人的长期或短期利益,ERP的实施常常会遇到或明或暗的阻力。只有得到企业负责人的坚决支持,才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地实施ERP。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扮演着局部目标和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管理政策执行者的双重角色;企业的基层员工是业务流程的日常参与者,软件的日常操作者;必须让他们理解如何利用ERP提高日常决策的及时性和正确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应当注重对中层领导和业务骨干的培训,让他们理解在ERP的实施过程中,自己应当如何配合项目小组、管理咨询公司、软件厂商的工作,调整工作方式、工作内容,才能使为ERP实施付出的时间、金钱得到切实的收益。
5.2夯实管理基础
企业管理基础涉及多个方面:第一,制度基础。特指企业的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等企业基本制度。良好的制度基础是企业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的动力源泉,也是突破实施障碍的关键。第二,业务流程基础。企业的业务流程应该较为固定而且固化成为管理制度。即使业务流程经常发生变化,企业各个部门也应该根据规定按部就班地进行各种调整。第三,数据基础。不知道有多少项目因为数据问题而失败。第四,人力资源基础。人力资源基础包括了企业员工素质、能力、责任心以及各种人力资源政策。ERP实施过程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企业员工进行计算机操作培训,员工的操作能力、岗位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是影响实施成败的重要因素。加强管理基础工作,才能有效实施ERP。
5.3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分阶段、分目标、有层次地推进
信息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必须针对企业的发展情况,量力而行,分阶段、目标、有层次的推进执行。理论上完整的ERP系统,业务流程覆盖广泛,功能繁杂。实现企业信息化应该是财务-物流-生产和成本电子商务-全面信息化的全面信息化得过程。随着投入使用的ERP子系统逐渐增多,企业信息集成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在优化资源运用,缩短采购提前期和生产周期,降低库存资金占用、降低制造成本等方面的收益也日益显著。企业领导者应该结合企业现状和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中长期的ERP应用所应该覆盖的业务流程领域,并对业务流程优化提出明确、可量化的目标。由于时间、资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约束,企业实施ERP应当从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从那些“瓶颈”业务流程入手,对于业务流程内的功能需求,优选考虑哪些对改进关键增值活动有明显收益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既有效、控制ERP项目的时间、成本,又能切实看到收益,这样后续的ERP项目才能进行。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实现了应用财务软件对资金流的管理。而CRM(客户资源管理)、SCM(物流供应链管理),实现情况则不容乐观。电子商务更是很多中小企业只能仰望的概念。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近幾年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带动下,未来会很光明。B2C、B2B的电子商务模式已经比较成熟了,从淘宝的营业额就可见一斑,淘宝更是提出了下一部计划:在2014年实现10万亿的年营业额。电子商务是一个潜力如此巨大的平台,可惜国内的大部分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程度非常低,这成为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走上国际舞台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因此,电子商务可以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点。
5.4选择合适的ERP软件供应商
各个企业实施的ERP项目中所覆盖流程、流程中要求的功能点不尽相同。不同的ERP供应商在所适应的行业范围、覆盖的业务流程、产品功能的全面性、与第三方软件的集成性、可扩展性、二次开发难易程度等方面各有千秋。目前国内的ERP厂商,有些是从财务软件转型做ERP,在财务模块上的功能相对较弱。国外的ERP厂商水平相对较高,但在本地化支持和价格缺乏优势。企业应该根据需要和承受能力量体裁衣,在考核了ERP软件商的公司资信、ERP软件产品演示、样板客户调查结果、合同费用、实施人员和实施计划、各个模块的功能需求后再选择合适的ERP软件供应商低成本的虚拟化、云计算方案让中小企业投入较少的资金,即可得到高效率、高效益的双效回报。软件、硬件企业对虚拟化、云计算的投入逐步提升,从戴尔等国内PC巨头,Oracle、Microsoft等软件巨头的虚拟化发展战略中就可以知道。中小企业信息化再稳步前进、逐步执行的同时,也要敢于使用高效率的新技术,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新鲜动力。软硬结合的信息化解決方案适合中国的国情,符合当前国内中小企业的现状,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趋势。软硬服务商的完美合作,必然会成功的引导国内中小企业信息化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5.5加强项目监控
ERP实施是一项风险很高的工程,需要进行严谨认真的项目监控。第一,应该规范项目例会和阶段性评审制度。如,定期召开由企业的项目领导、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以及实施咨询人员参加的项目实施例会,协商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部门协调、人员沟通、技术支持、时间和成本控制等问题;分阶段对项目实施进行评估,如果出现偏差,研究是否需要更新计划及资源,同时落实所需的更新措施,如果达到需求,就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第二,应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文档管理工作。对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的文档记录,有利于企业、ERP软件厂商、管理咨询公司之间的交流,对于ERP项目的后期维护和持续改进都是重要的基础资料。
六、结语
中国企业要想通国际接轨,信息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国初露端倪的虚拟化、云计算必将刺激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小企业如何把握住这一机遇,掌控信息化的浪潮,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资源分配能力、生产效率,是当前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一个重大课题。相信功过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方案解决商的不懈努力,一定会将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解决方案送进千千万万中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为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国际化过程提供强劲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许肇元.DELL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戴尔中国区副总裁).
[2]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调研》畅享网(bbs.vsharing.com).
[3]王茂林,赵涛.国内钢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4]《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和调查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5]《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调研》畅享网(bbs.vsharing.com).
关键词:择校问题;基础教育;对策研究
择校问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个备受争论的热点问题,并与高收费、乱收费等教育腐败问题联系在一起,一时间出现了扩大化、集团化、社会化的态势。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择校问题,并消除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公平与效率、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外理论界对择校的争论以及研究现状作一下梳理。
一、国内外理论界对择校问题的争论
1 国内理论界对择校问题的争论
一是择校危害论。北京教科院副院长文教授就持这一观点,他认为择校给教育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失大于得。表面上看,好像是促进了学校间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扩大了校际间的差距,要说“竞争”,这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竞争;要说“效率”,这是不公平的效率,是损害大多数学校、学生的效率。择校危害论的主要依据是:(1)择校加剧了教育不公平。“择校有悖于教育的公平理论,造成新的教育机会不均等,阻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主要表现:一是择校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校不公平。择校会扩大校际间的差距,使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越办越红火,一些条件差的学校则越办越难办。二是择校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不公平。对于有着同样教育需求的学生来说,有经济支付能力的家庭拿出一笔赞助费就可以进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校,而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的适龄儿童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由于教育起点就不公平,潜在地埋下了影响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不平等的隐性因素,从而影响了教育公平的长远发展与全面实现。三是对整个社会的不公平。择校对家庭来说是一种不公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们极易由此引起不满,进而产生对教育公平的质疑。(2)择校加剧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给学生和家长带来许多麻烦。如加剧教育腐败,远距离求学给学生带来的交通不便、交通安全问题等。(3)违反了社会主义教育的办学方向,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关于义务教育免费、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择校现象属于社会越轨行为,应坚决制止。教育专家吕型伟、邵宗杰强烈呼吁,现在盛行的择校现象应该立即停止下来,绝不能把应该是政府承担的责任转嫁到家长头上,办好义务教育就是政府的责任,这一点无可置疑。
二是择校赞同论。其论据是:(1)择校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人、财、物的合理流动,有助于展开学校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市场配置使得各个学校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办出各具特色的、能满足学生家长需求的学校。”另外,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有限,招收择校生,收取择校费,可以弥补办学经费不足带来的限制,谋求学校自身的发展,而且国家可以重点投资薄弱学校,促进其质量的提高。(2)择校是一个具经济意义的行为。谁交费谁择校,这不仅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平受益原则,而且择校收费也是解决经费奇缺的权宜之计,不必取缔。(3)择校能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择校是对教育公平的正确理解,是教学规律的又一体现”。择校有利于儿童的多样化发展。儿童是有差异的,有权利要求到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接受教育,仅仅由于居住区域的差异导致学生不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是有悖于公平的;从社会发展角度看是公平的,由于流动人口现象日益加剧,“如果按就近入学,流动人口子女必须回到父母所在地接受教育,会带来父母对儿童的监护和教育的不便,这样做对流动人口是不公平的,而择校可减少这种不公平的产生”。
三是折中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其有利有弊,择校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危害,但是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择校在某些理论上或者政策上经不起推敲,但是对其的解决应该是一个辩证的渐进过程,不能搞一刀切,以理想代替现实。肖鸣政就持这一观点。北京师范大学的劳凯声先生认为择校“一方面,它可以增强教育制度的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扩大学习者的选择权,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高学校办学的责任意识和效率,培植一种竞争、进取的市场精神。它还可以通过市场来配置教育资源,吸引各种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大大缓解国家投资的沉重负担。但另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改革又会扩大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差距,导致社会分层的强化,并有可能将那些因社会和地理位置的原因被边缘化的群体排除在竞争和择校的新机制之外,产生社会的不公平问题”。
2 国外政府和理论界对择校问题的态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有了一个逆转,政府从限制择校到鼓励择校。在美国,自从1988年布什总统提出包括私立学校在内的学校选择计划以来,择校政策得到了美国克林顿政府和现任总统布什的支持。与美国一样,英国政府也逐渐推行择校政策,并且家长的选择权利也在逐步扩大。此外,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也在尝试推行择校政策。就择校政策的实质而言,都试图借用市场手段来提高教育的高效率。“在国外,择校问题始终与市场问题密切相关,是否允许择校的问题就是要不要将市场引入教育领域内的问题;至于具体的择校政策则是基础教育市场化的程度与方式的问题。”
国外理论界对择校的态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赞同择校。依据是择校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更多的自由,提高了公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并且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美国的约翰・E・丘伯和泰力・M・默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两种不同制度下的学校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得出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效率更高,因此应该实施择校制以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效率。另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对择校持赞同态度,如,DavidT.Keams和DebusP.Dyle,James,S.Coleman和David,S.Seeley。日本学者黑崎熏被认为是导入学校选择制的第一人,他认为择校制度作为催化剂是不可缺少的,它能激活现行公立学校,改善教育质量。另外一种是反对择校。反对者主要是从择校会损害社会公正这一角度来论述的。英国学者杰夫・惠迪、萨利・鲍尔等在其所著的《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市场和政府》(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中,对各国教育重建中的各种研究报告进行了梳理与评价,他们的结论是市场导向的教育改革并不像其支持者所宣扬的那样更为公平,相反,它在很多方面是不公正的,择校使得好的学校和好的学生在市场中相互将对方挑选出来,它使强者越强,弱者更弱。日本教育社会学者藤田英典认为择校可能会导致学校的序列化,升学竞争的低龄化,择校措施不仅不能改善学校,恢复其活力,还很有可能会加重其倾斜程度。
二、国外对择校问题的对策研究
在国外,特别是英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政府鼓励择校, 已把择校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建立择校制度,而且采取持久有力的措施保障其贯彻执行。只要建立家长自由择校制度的地方,就会受到资助,这样学生不用花太多的钱就可以去质量较高的私立学校,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花国家的钱进行择校,因此像中国的教育乱收费、以权择校等教育腐败现象就很少出现。择校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必。然趋势,欧美学者对择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实施择校的同时确保教育机会均等。例如,在美国,乔治・布什2001年提交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改革计划中,给各地政府和学校更多的自由和灵活度,进一步加强绩效责任制,并要求学校设立高标准,每个学生每年要获得足够进步,如果学校两年仍然未获得发展,那么处境不利的学生可以转到一个水平更高的公立或私立学校学习,或是有目标地选择补习教育。从这一改革计划可以看出,其旨在通过高标准和提高教学效能来实现教育平等。英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设立直接拨款学校,成立教育行动区以扩大家长选择的权利。而在日本这个反对择校势力比较强大的国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择校现象,2001年东京都的日野市、丰岛区,2002年足立区、江东区也开始实施学校选择制度。建立了特色学校,主要有以下几种:个别学习推进校(小学、初中),学科担任制推进校,小学初中一贯教育推进校,小学、初中公开授课推进校(初中)。
三、国内学者对择校问题的对策研究及不足之处
在对择校问题的对策研究上,国内一些学者着重介绍欧美国家的择校制度,以及他们成功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总的来说,主要有这几种措施:在义务教育阶段可以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举办多种类型的教育;正确引导公办学校转制;实施教育券,扶持民办教育:建立金钱和分数两种择校手段规范运作的择校机制等。还有一些学者从分析我国择校出现的原因人手,认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以及人们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上涨是择校产生的根源。因此解决的根本策略是缩小校际间的差距。还有学者从公平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治理择校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教学主线 课堂探讨
一、课堂教学主线构建的误区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的教师教授同一科目,但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有的课堂教学观念杂乱无章,课堂结构分散,学生思维混乱;有的课堂教学顺畅,相互联系,学生思维层层深入,不断呈现的内容让人觉得到深刻而一致的呈现。就理性而言,它很棒。为什么两位教练都有如此大的差异?除了教师语言技能的差异外,主要原因是在课堂上构建教学主线存在着误区。
1.使用教材序列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教材是“圣旨”,全部依靠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上有什么就教什么,教材上顺序是什么,就按什么顺序进行教学,教师对教材内容之间关系和逻辑顺序无法很好的控制。例如,“我们刚刚了解了中国土地资源的特征,接下来,我们再了解中国的国土资源政策”,它将土地资源特征与国家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机械地划分开来,放弃了知识的教育价值,仅仅作为知识来传授。
2.以简单的学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目前,有许多学校主张使用学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指南,当然,教案中不泛有许多是优秀的,但也有许多简单的案例,在撰写学案时不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例如,一些学案重视和关注学生知识接受和技能掌握。学案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完成答案;有些学案则是练习的积累,完成练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少量的学案则能兼顾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即使这样,也忽略了构建教学主线。
3.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规模课堂教学内容,各个学校都在结合校情、学情创新教学模式。一些教师过分强调教学模式的作用,机械地以教学步骤为主线,忽略了教学内容的特点。例如,有些课堂过分鼓励学生提问,整个课堂则变成了学生提问题,教师回答问题的过程,导致内容价值表现不够。即使在一些课堂中,由于缺乏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也存在着基本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现象。
二、课堂教学主线构建的原则
结合教学实践,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主线时必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即循序渐进、整体统一、情境真实、学科价值。这样设计出教学主线才贴近教材、贴近学生、贴近课堂。
1.要做到循序渐进。为了使学生有效地掌握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教学主线构建必须是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切忌跳跃,要考虑到学生为新知识接受做好准备。
2.要做到整体统一。教学主线应该能够贯穿到课堂的每一步,使其自然过渡,并使整个教学过程顺利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活动时的认知过程有所支持。
3.要做到情境真实。教学主线的问题情境必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学生容易接受,并可以激发他们对熟悉事物的兴趣,避免因教学主线构建需要,创设学生不熟悉、虚假的情境。
4.要体现学科价值。教学主线的构建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功能,切忌似是而非,为构建而构建,脱离地理教学的本质。
三、课堂教学主线构建的方法
1.以情况为主线。情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现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适当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和学习得以实现。在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情况是“旅游”,这与地理学的特征是分不开的。除了旅游作为一种情境外,你还可以设计许多新的学习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八下内容“青藏地区”,可以用韩红唱的“天路”的歌曲来导入,暑假期间,有几个同学想去青藏高原进行研学,如何安排衣服、食物、住所和交通。为什么?学生们可以很容易地从青藏高原气候、农业、民俗和交通等自然环境考虑问题,既让他们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习兴趣。这样的构建巧妙而有吸引力。
2.以空间为主线。以空间为主线的教学需要了解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要了解初中的区域地理内容,有必要了解这个区域的特点。在了解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了解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进而了解区域与区域的相互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情况 。例如,在学习“黄河治理与开发”一课中,以空间为主线,介绍划分上、中、下游的分界点的情况以及上、中、下游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之间都有什么样联系?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加强环境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3.以时间为主线。任何事物发展都有一个时间过程,发展过程是连续的和传承的。这就要求在分析地理事物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地理事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区域差异,又要研究地理事物在垂直发展中的及时继承,用时间序列来理解和认识地理事物,会更全面地了解变革过程和发展趋势。以时间发展为主线的教学,即过去——现在——将来。例如,在“北京”一节教学中,时间则是教学的主线。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它有什么职能?它曾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城市,它现在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将来以“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为目标。本节课以时间为主线,教学效果非常好。
4.以逻辑为主线。综合性是地理学的一个显着特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构建教学主线,并将看似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点到点、点到线、线到面知识网络。例如,在“西双版纳”教学中,我创造了一种学习情境。通过西双版纳旅游视频播放和照片的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西双版纳的魅力,然后让学生分析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资源情况以及产生丰富资源的原因,旅游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目前存在着什么样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5.将设置问题作为主线。七年级教材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普及基础地理知识,如“地球和地球仪”“大洲和大洋”“气候”等。这些内容不好设置情境,但可以以问题设置主线。例如,在“海洋的变迁”一课中,我以“幽灵岛的诞生和灭绝”进行导入,询问为什么幽灵岛若隐若现?这个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进行了讨论。此时,教师没有给予对与错的评价,而是与同学们一起研究和学习海洋变化。学完本课后,学生自然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以问题为教学主线,这样不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将以生为本的学习理念落到实处。
6.将活动操作作为主线。实践操作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教材中有许多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做一做”,不仅可以消化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使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使用橡皮泥制作地形图案,进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活动操作为主线的教学流程是“准备——指导——制作 ——评价。例如,“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课前,教师和学生准备制作用品,课上教师制定要求和方法,然后学生进行分组制作,最后是展示、评价和总结。学生在制作活动中,要掌握好经纬度线以及地球结构的分布。
7.以学习方法为主线。(1)综合分析的主线。地理学的总体原则表明,当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的关键要素一定时,其他要素与之相适应。因此,只要抓住主导要素的特征并全面分析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全面了解它。例如,“干旱西北地区”的主要因素是深居内陆位置,区域特征是干旱,其他因素如植被和河流以干旱为主。(2)比较的主线。比较不同地区的地理要素和特征,了解地区差异和规律。例如,“南北两极地区”,突出了不同地区之间对比方法的应用;“经度和纬度”就长度、度数和指示方向上进行比较学习。(3)读图用图的主线。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阅读地图和使用地图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基本技能。例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主要通过阅读气候资料统计图来学习整个气候类型,并通过读图来归纳进行教学活动。
8.以人与地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人与地的关系是整个教材的主线。传统地理教材是按要素和部门列出。他们孤立地描述了位置、地形、气候和经济等地理要素,忽视了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忽图地理原理和规律。这种教学束缚了学生智力发展。新教材更加关注人与地球的关系。研究自然地理同时渗透人文地理内容,突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利用,突出了如何利用地理优势,克服资源稀缺的困难,使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
>> 回到股权投资的本源逻辑 回到法治的框架内解决纠纷 说法 《以戏说法》:广播法治节目的新探索 浅说法家对法治的三大影响 “不能因法律体系形成,就说法治已达到较高水准” 以案说法: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回到经典回到“我” 说法.数字 农村说法 拍案说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回到本源说法治 回到本源说法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李晟")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 举国上下对法治普遍关注与高度期待,这要求对于中央的决定应有更深刻的理解。
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一出,法治成了热词,媒体所描述的“法学家很忙”的现象生动地表现出法治在当下所受到的关注程度。举国上下对于法治的普遍关注与高度期待,无疑是件可喜的事情,但正是这种关注和期待,也要求对于法治的更深刻理解。
要把“法学家的春天”真正转化为“法治的春天”,不能满足于赞美法治,而是需要从法治的内涵出发,准确而全面的去理解法治,真正把握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为什么法治
人类社会发展出了法治,并且选择了法治,毫无疑问是因为法治具有某种价值。法治的宣传者一直致力于向我们展示法治可以实现自由、公正、平等、效率乃至于个人权利和国家强盛等诸多目标,这种表述很容易赢得受众的支持。但这种论证逻辑的漏洞在于,如果能够寻找到新的工具实现相同目标,原有的价值判断就不足以继续对法治提供有力支持了。
当然,还可以试图论证唯有法治才能够实现某些价值,其他的一切手段都不足以达到同等效果。在某些宣传中,已经隐隐然浮现了“只有法治,才能……”的强势表达。这种看似不证自明的真理表达,如果能够得以证成,自然可以一劳永逸地避免“诸神之争”,确保法治成为唯一的正确选择。但证成的前景仍然不那么乐观,因为这一“举证责任”从逻辑上就难以完成。即使现有的其他选项已经被历史检验证明不如法治,但只要人类社会还有可能创造出新的选项,我们就无法断言那只“黑天鹅”不存在。
既然如此,法治就无法通过其外部的工具价值表现出排他性优势。因此,对于法治的理解需要超越这种外在价值的视角,看到法治本身所能具有的内在价值。
法治之所以成为法治,从其自身而言,不只有静态的、抽象的法律制度,更是有动态的、具体的社会实践,通过纸面上的与行动中的规则运作,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运转的系统,并以这个系统的运转使人们获得有意义的社会生活。概括言之,如美国法学家富勒所说,法治是“致力于规则治理的事业”。
这种对法治的理解,少了许多美好的词汇,却正是对于其意义的最贴切的表达,因为这意味着法治并不因其能包治百病才有意义。法治并不许诺一定令人满意的自由、公正、平等、效率的生活,甚至在法治建成之后仍然会有许多要求无法满足,许多问题无法解决。法治不过是通过规则的治理为人们在社会中的行动提供了合理的预期,进而形成一个有着基本秩序的理性生活。将社会看作建筑的话,法治也只不过是一部分支持性的内部结构,如果说完成这个内部结构就能使之成为宏伟豪华的建筑,那无疑是结构承建者的夸张。
理解这种内在价值,那就意味着我们去攀登法治这座高峰,不是为了登临绝顶后“一览众山小”的愉悦,而是因为“山就在那里”。对于当下的法治中国建设而言,尤其需要注意到这一点。越是在全社会表达对于法治的欢迎之际,法律职业越是应当更为谨慎,不要轻易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法治万能”式的解决方案,让人以为有了法治就能够实现那些包含于“中国梦”之中的美好想象,甚至将那些想象与法治本身混同起来。 法治应服务于国家构建
理解法治的内在价值,也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法治的形成具有其客观性。法治的形成不是因为某些思想家关于法治的启蒙,也不是在学者的书斋或是政治家的密室中就完成了法治的设计,而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客观要求,各方主体共同参与到回应这种要求的过程中,法治才逐渐得以形成。
传统中国社会没有诞生今天意义的法治,并非由于启蒙不足,而是由于社会发展尚未达到形成法治的基础。以市场经济与民族国家的兴起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历史运动带来的社会结构性变迁,提出了对新秩序的需求,推动了现代法治的兴起。绝对至上的国家的建构,使得法律这种现代性的规则能够排除掉那些陈旧、保守的权威的干预,在一个拥有和平的“利维坦”内部构建有秩序的社会生活。而从松散的传统国家向“权力集装箱”式的民族国家的变迁,使国家能够更为直接而有力地控制内部成员,从而表现出“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对抽象个人的发现,公民的个人权利在法律中得以彰显。至上的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则通过权力在现实运作中的分权制衡来维系。现代法治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表现出丰富的面相,但基本内容仍然如故,无法离开国家、公民权利与分权制衡。
法治形成的这种客观性,意味着法治的建构与现代国家的建构联系在一起。法治的内在价值,不仅仅是构成一个外在于国家的“市民社会”,更是要构建国家。脱离国家的法治,只能存在于理论想象之中。因此,对法治的理解不能走向“遗忘国家的法治”,如果忽略了国家与法治根本上的联系,将法治异化为削弱乃至解构国家的对抗机制,那么,在国家这个共同体冰消瓦解之际,法治作为共同体内部的构成规则也将无所附着。
中国的法治建设,更是得突出体现与国家建构之间的关联。中国的法治建设同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一样都是近代以来外部力量所推动的社会形态变迁的产物,这就使得中国的法治建设,更加不能离开国家建构。在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从文化共同体到民族国家的进程中,法治才成为可能,并得到发展。
当前所要推进的“法治中国”,既包含“法治”的建立,同时也仍然包括“中国”的建构。法治中国的建构依然是自以来中国深刻而又漫长的社会变迁的一部分,是100多年以来争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努力的一部分。因而,那些看似与今天的法治并无直接关联的革命与转型的历史,作为国家建构整体进程中的一部分,仍然不可忽视、不可割裂。
既然法治同国家的联系如此紧密,那么法治建设就是需要全国参与的共同事业,而不是法律界一家的事。法律职业共同体在法治建设中当然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这个群体如果限于一种“没有国家的法律观”的迷思,过于强调围绕着共同体利益所建立起来的“法律人之治”的意识形态,而表现出一种与其他群体和力量的对立姿态,那么这个群体将不仅无助于法治中国的实现,反而会成为破坏性力量。 法治理性的局限
法治致力于规则的治理,使人们在有明确预期的社会生活中做出自觉的行动,明确自己行动的方向和追求的后果。这表现出的是所谓的“理性”。法治作为理性的事业,这一点从理论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韦伯所描绘的法律进步的理想类型图景,就是从形式非理性出发,经由实质非理性和实质理性,达成形式理性化的法律。现代法治作为一个体系,就无法离开形式理性化的法律作为基础,也无法离开理性化的思维方式。
理性化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社会组织不断扩大、相互交往日益陌生化的社会中,人们需要理性化的算计,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有章可循。因此,法治以其理性化的运作,有效地回应这一方面的需求。大国比小国更难依靠个人的勤勉与智慧来收集和处理人治所需要的海量信息,因而中国更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适用理性的法治,从而实现有序的治理。
理性化在现代社会洒下光辉,但光明的背后始终有阴影相随。形式理性化的法治发展到极致之后,也会展示出其负面效果,那就是社会完全被技术化、非人格化的法律规则所支配,规则的运作依照形式理性化的外在程序,而遗忘了实质性的问题。这种状态之下,人被异化为工具,社会成为韦伯所说的“理性的铁笼”。
“理性的铁笼”当然不是拒绝法治的理由,但是意识到这一点有重要的意义。逐渐完善法治体系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好的,但也会在某些个案中表现出相反的效果。对于当事人而言,形式理性化的规则会呈现出冷冰冰的面目,而他们所需要的是更关注个体的特殊性、更多体现出情感因素的“诗性正义”。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中,个体与整体的差异更容易凸显出来。近年来,围绕社会热点案件的争议的形成往往不是因为缺乏法律规则或是法律未能得到执行,而是由于抽象的一般问题的形式理性化规则和个案中具体个体的感性反应形成了尖锐的冲突。 ? 1954年9月21日,首都群众聚集天安门广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
另外,大国中复杂的层级意味着法治所需的官僚化程度可能更高,这既是法治完善的产物,也是法治建设的基础。在向公众展示理性法治的美好蓝图时,也需要给出必要的提醒,即法治会因理性化而形成成本。如果漏掉了这一点,对于那些可能因为法治的理性化而受损的个体而言,法治蓝图就成了忽悠。 法治的时空背景
法治的理性不是表现出超脱于现实的旁观者姿态,而是塑造一种可以实现的理性生活。这一目标必须在具体的社会当中实现,而不能在抽象化的语境中实现。任何规则的治理都是指向规则形成之后的行为,从而表现出一段时间的延续。因此,法治需要一段使规则稳定下来的时间,离开规则形成与生效的具体时间背景,就只能谈论法治的观念,而非法治本身。
对于法治而言,时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而这个时间是与空间一同生成的。规则在一个特定空间内才能产生效力,空间的存在和时间的延续共同保证了规则治理。脱离了能够发挥效力的空间,时间单方面的延续就成了自然状态,而不再具有社会意义。此外,法治生效的空间不仅是地理区域,而得是一个实在的共同体,一个不是处于自然状态也不受外部权力干涉的共同体。
法治需要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中形成,无法成为脱离时空背景的抽象存在。正如柏拉图笔下的雅典人在以言辞构建城邦时,先要细心地讨论这个城邦的大小、地理环境、民族构成等等问题然后才能开始立法。托克维尔则有言:“立法者像人在大海里航行。他可以驾驶他所乘的船,但改变不了船的结构,他既不能呼风,又不能使他脚下的大洋息怒。”这也说明具体的时空背景对于法治的强大制约。法治虽然有其基本的思想内容,但是要能够在现实中实现,就会接受相应的时空背景的形塑。
从时空背景的视角来看,“法治中国”并不是在中国这个地理空间内引入一套抽象化的制度就算是大功告成,而是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政治共同体内建立起植根于中华文明并能够自我成长的法治。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在这个空间中,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很容易形成一些相对独立而封闭的政治经济文化区域,再加之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并且包含了具有重大文化差异的不同族群,这样的空间背景提出了对于法治的特殊需求。
从时间背景而言,法治中国是在当代中国建构,这既不是一个割断了历史只有“现代化”的中国,也不是一个停留在唐宗宋祖时代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中国,而是一个历史、现实与未来连续而统一的中国。作为法治核心的宪法,就在其序言中精炼而准确地概括了法治中国的时间背景,开篇第一句就从历史开始:“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这更生动地反映了中国所要建立的法治与其时间背景之间的密切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