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学科语文教学

跨学科语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第1篇

语文课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范畴。语文课程改革是语文教育改革中最为关键和敏感的部分,它往往是语文教育改革的首要突破口。那么现代语文课程的改革如何进行,其发展特点和趋势是什么?我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指的是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也就是说语文学习要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存亡,关注自然的变化,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展。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面对纷繁的社会生活,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似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密切。“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处处有语文”等成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已接受的观点。联系生活学语文,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还能克服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普遍性与事实上的课时有限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学生的社会“生活”包括哪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所开列的“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

现代科学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科学知识综合化的明显加强,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指的是语文课程要简化头绪,加强综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的全面提高。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

1.改变现行语文教育中过于追求科学化、多线索的倾向,加强语文听说读写的整合。听说整合为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和写作整合于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之中。以往的语文课程,一般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汉语知识和语文实践活动等若干个子系统,好处是线索分明,便于教学,但缺点也很明显,即片面追求科学化,罗列大量的训练点,肢解语文;强调听说读写的独立自足,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照应。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如果头绪繁多,则多百害而无一益。

2.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大力提倡综合性学习。在综合性学习中,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并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语文课程的实践性

是指加强语文的实践性,而语文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这是针对过去语文课程严重脱离实际、纸上谈兵、重知识轻能力、死记硬背、学生学习的归宿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等倾向而提出的,目的是广开语文资源,加强课内外联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因为语文一个重要的属性是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单凭口耳相授是不可能的。语言能力的获得,需要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去自悟、自得,并培养自己运用语言去吸收、交流和储存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实践性与生活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规律。”“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两段话集中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实践的重视。

(四)语文课程的开放性

是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大力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语文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内外结合的、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其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沟通教材内外、课堂内外和学校内外,使语文学习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由课文扩展到其他文章以至课外,引导有条件的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在重视课内练习的同时,要重视课外练笔和课外口语交际活动;综合性学习一般只提供活动的方向和少数参考资料,大量的具体的学习任务则是由学生自主完成,综合性学习中的跨学科活动则是语文材料开放性的最集中表现。

2.由于教材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封闭自足的,而是开放性的、向着深广的时空延伸的,所以,对教师来说,教材决不是“圣旨”,它只是给教师的教学搭建一个大显身手的平台,其中许多地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情况作出灵活处理,或增或删,当然最主要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发挥。新型教材的由有限伸向无限、由现在通向未来的开放性特点,则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五)语文课程的跨学科性

指的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等,这些观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断得到强调。提出“跨学科”这一概念的背景在于,过去的语文课程过于强调学科中心,与其他课程隔离,独自为战,为语文而语文,湮灭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工具性。提出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在于:语文本来就是反映并表现大千世界的,当然也反映其他课程的内容;“生活处处有语文”中的“生活”,其他课程当然也包含在内,只要有听说读写的地方,就会有语文。新教材编写中尽力体现跨学科这一思想。阅读部分的课文选编注意体现学科内容的多样化,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文学、艺术等尽在其中;练习设计注意跨学科照应;综合性学习尤其强调跨学科,专题设计常常是从科学与人文两个方面入手,使学生联系其他学科所学的知识,请教其他学科的教师,开展语文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特点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发展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也会起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语文教学内容是课程的具体反映,教学内容与课程存在着内在的有机联系。现代语文课程的变化发展,已不是传统课程所能企及,理所当然,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方法也非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能相提并论。那么建立在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上,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什么特点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巴班斯基曾说过:“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在教学中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固定的模式,这种注入式的教学割断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只能抑制学生的思维,削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影响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近三十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语文课程的发展呈现出生活化、多样化,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只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有十种之多:发现法、解决课题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法、SQ3R学习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观察法、局部探求法、研究法、探究和研讨教学法、综合性学习法、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不一而足。语文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必然要求。

2.语文教学方法的综合性

学科发展中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对语文课程设置提出了综合化的要求,而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则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交织使用,这势必形成语文教学方法改革呈现出的综合性的特点。当代语文课程所包含的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教学过程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既不能用一种教学方法去完成多方面的教学任务,也不能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使用一种教学方法。要实现某一方面的教学任务,就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就要使用适应于该环节的教学方法。正如巴班斯基所说:“要有目的地选择每一课题的主要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任务。要让学生掌握知识,就用讲述和谈话法;要检查学习情况就用提问或答卷;难的要讲,中等难度的可用探讨启示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以某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多种教学方法交错使用的情况是常见的,这也是语文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的特点所决定的。

3.语文教学方法的双边性

中外教育史上已有过许许多多的教学方法,有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则带着浓厚的儿童中心主义的色彩,这不能不说与传统的语文课程设置有关。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内容僵化,具有片面性和落后性。而现代语文课程的发展则一改传统课程的特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明确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即教学不是师讲生听,也不是师导生演,更不是师尊生卑,而是互学、互动,二者是合作、平等的关系。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之相应,当代语文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有所不同,其特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是“教师与学生合作”。如导学式教学法、启发探究教学法、问题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都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一方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语文教学方法的双法性

教学方法,按其本义理应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两个方面,但长期以来,只讲教的方法,忽视学的方法。实践证明,忽视学法,教法也就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这个问题,只要考察一下过去的语文课程设置,就不难找到答案。传统的语文课程结构简单、形式单一、内容陈旧、远离现实生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的教就足够了,无需考虑学生的学,也能适应当时科学技术和生产进展缓慢的时代要求。现在的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信息不断更新。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要进行改革,课程应该综合化、趋优化。要适应课程的这种发展趋势,教学方法不仅要研究教法,更应该研究学法。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放在前所未有的突出地位,已是当代语文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教会学生学习”也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教”这方面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即扮演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即扮演“学习的主人”的角色,以表现出“自主学习的意识”,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程序教学法、自学指导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便成了最优学习方式与最优课堂教学方式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了。

5.语文教学方法的最优性

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第2篇

一、拓展思维,培养自觉的比较意识和批判鉴别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着重研究同一主题、题材、情节、人物典型跨国或跨民族的流传和演变,以及它们在不同作家笔下所获得的不同处理”。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借鉴比较文学平行研究法,抓住一些典型的篇目或单元适当开展比较式教学,改变对作家、作品封闭、孤立的一元解析,认识文学异中之同,辨别其同中之异,以把握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和不同民族作家的创作个性,引导学生思维走向科学性,提供给他们新的视角和开放的意识,培养自觉比较的思维能力和世界文学眼光,从而更深刻地去认识作品的特点与价值。

二、置换视角,打开文本多重解读的审美空间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决策的思维方式,它从另一角度打开了人们的眼界。打破原有的学科教学习惯和教学思维方式,在多学科的融合交叉教学中,建立各学科知识、能力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培养起学生的学科共通能力,从而促进其全面素质的整体发展。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语文教学的跨学科研究中要特别注意文学系统的开放性,关注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纵向的融合与沟通,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基础性表达工具的作用,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强化思维训练,通过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鼓励学生站在世界文学高度,以多维视角去进一步挖掘作品内涵,感受作品的情感美,而不应以实用性、功利性的眼光来审视作品内容。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和体会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才会获得一种高屋建瓴、融会贯通的全新感觉。

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模式;方法

让高中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水平,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学生学好语文,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语文素养是学生个人成长与成才的重要基础。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速度会加快,语文学习的兴趣也会增长。当前的语文教学效率还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发展需求,加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发,是促进高中语文学科发展的必然经历。

一、优化教学目标,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指示性作用。教学目标的科学化,是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点。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大部分教师一直专注于本学科知识的学习,没有将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造成教学目标的单一性。教师自身学习面不足以及跨学科意识的缺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语文学科学习的效率。

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建立起明确的跨学科意识,对自己的知识面进行有效扩展,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与内容。教师还需要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优化,从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以及发展水平出发,建立层次化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与个别指导。为不同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给不同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引,会让学生增加语文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讲解《再别康桥》的时候,对于那些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为学生建立明确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情感的语文学习目标。而对于那些语文学习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并根据文章内容与框架特点进行仿写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目标满足了不同学生的语文学习需求,学生不再将就着学习,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快速提升。

二、关注时间规划,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

时间,是限制高中语文课堂活动的重要因素。高中语文课堂的时间为45分钟,教师只有充分利用这45分钟的课堂时间,才能使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得到更多有效的知识。对时间进行科学规划,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时间管理技巧,减少课堂中浪费时间问题产生的机率,关注课堂重点。在过去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讲到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点,会夸夸其谈,没完没了地说起来,不仅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教学职责,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最大化地向学生传递学科知识。

例如,在讲解《故都的秋》的时候,教师需要对课堂时间进行有效规划。利用五分钟进行课堂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十分钟,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找到相关阅读问题的答案。利用十分钟与学生核对答案,并对学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决。剩下的二十分钟,十五分钟细读与讲解,五分钟总结,布置作业。像这样,具有规划的课堂,才能成为高效的课堂。

三、创设教学环境,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

高中语文学科的信息量较大,学生只有具有良好的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才能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仅由教师的教学方法决定,还受到学生自身情绪的影响。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条件。一个优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会减小高中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真正享受高中语文学习。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利用个人风格给学生带去不同的学习感受,利用幽默的语言,打造快乐的课堂,利用师生交流来打造一个亲密的课堂情感氛围。

例如,在讲解《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的时候,教师可以现身说法,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趣事,在讲故事的同时,将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投身于语文学习中。在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开一个故事会,让每一位学生都讲述一个自己与父母的趣事。课堂氛围会因为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而活跃起来,学生的心理负担也会因此而减少,学习效率会得到快速提高。

四、丰富教学方法,打造高效高中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的丰富,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主教学模式、小组协作学习模式等,对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模式的变换,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新鲜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讲解《苏武传》的时候,考虑到文言文的难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学习。教师可以将文言文的学习任务分成模块,比如找通假字、找同义字、翻译句子、研究写作手法等。让小组内每一位成员负责一块任务,完成任务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与分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长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自己的任务形式,让每一位学生做多种任务,全面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活动,是进行知识传递的主要阵地。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接触到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个人思想,思维开放度会大大提高。一个高效的高中语文课堂,会尊重学生的学习追求,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与应用,会使高中语文学科的发展前景更加明朗,推动当代高中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小霞.高中语文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D].延边大学,2011.

[2]孟学军.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

[3]黄婷.如何构建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J].知识经济,2013(11).

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第4篇

一、 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把握“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研读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不难发现其中反复传递着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讯息。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标”精神,并加以贯彻落实。

1. 时代变革的需求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向语文教学提出了“开放性”的要求。

2. 语文教育的特质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3. 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与确认,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对学生思维的桎梏、对学生个性的压抑,使得教学过程由封闭走向开放。

4. 语文课程的建设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站在课程的高度,只有开放性语文教学,才能更加适切学生发展的根本需求。

二、 在语文课程建设中落实“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课程是有目标有计划的,但又是有生成有变化的;它是有组织有指导的,但更是有体验有发现的,过程性、开放性是它的基本特征。基于这样的课程理念,我热心倡导实施开放性的语文教学,即语文教学向不同的学科开放,向儿童的生活开放,向儿童的心灵开放……

1. 注重课程统整,向不同学科开放。注重课程统整,向不同学科开放,实现科际互动,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可以为语文教学营造一个丰富而立体的学习场域,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

(1) 兴趣融合,扩张语文亲和力。语文教学应该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触摸得到,可以沉浸其中,并享受无限乐趣的大众曲调。我们可以把语文教学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放,把他们对兴趣爱好的热情迁移到语文学习中来。比如,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不必硬性规定学生的阅读书目,而是让不同兴趣阅读书籍不同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利用差异性资源,拓宽每一个学生的视野。喜欢历史的,不妨介绍一位历史人物;喜欢艺术的,不妨介绍一位艺术人物;……这样的兴趣融合,有利于扩张语文的亲和力,使她和学生贴得更近。

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堂延伸;学科精神

在笔者看来,具有学科特点是评判语文课堂教学延伸有无价值的首要标准。语文学科教学的延伸不能离开语文课程的性质,不能背离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不能远离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不能抛弃听、说、读、写中的任何一项。记得有一位老师在执教《月亮湾》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简单地回答了老师的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之后,就让学生闭眼想象月亮湾的美丽,紧接着又请学生把月亮湾的美丽景象摹画出来。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同学们专心致志地“作画”,然后就是“展画”,最后进行“评画”。虽然同学们参与的热情高涨,课堂氛围也非常活跃,但在这种热闹的背后却是语文教学本质的背离,是语文学科延伸本末的倒置!

语文课堂教学延伸固然有必要,能够拓展文本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但并不是所有的延伸都是必要的。我们的延伸必须建立在对课程内容的准确理解、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准确把握之上,这样的延伸才是必要的,才是有价值的!记得一位老师在介绍自己的课堂延伸经验时,曾列举其执教的《詹天佑》一文,大体的执教步骤为:先让学生思考、讨论“‘之’字铁路设计是否科学?你有什么别的方法让火车爬上山坡?”等两个问题;然后又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到底找几口直井才能既增加工作面又缩短工期”的问题。据该老师讲,学生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但我想追问的是: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工程学课?如果是语文课,那这样的延伸至少荒废了学生习得语言的最佳时期,文中那么准确描写建铁路全过程的词语,学生掌握了吗?詹天佑在建成举世震惊的“之”字形铁路时的民族自豪感,学生领悟到了吗?在遇到困难时不畏艰难的勇气与善于克服困难的智慧,学生体会到了吗?詹天佑那种“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的爱国情怀,学生感受到了吗?恐怕都没有达成吧!这岂不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这样的延伸有必要吗?

此外,课堂的延伸一定要在执教者的控制之中,可控制的课堂延伸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我们有些老师可能尝试过“意外”的延伸所带来 的精彩与难忘,但千万不要忘记,一切看似“意外”的延伸既“出人意外”,又“入人意中”。没有对文本的充分挖掘,没有对学生的准确把握,一切“意外”都是不可能产生的。这样的延伸就毫无价值可言了!因此,我们的延伸一定要在执教者的控制之中,以执教者有效的引导去唤起、去预约延伸中的精彩! 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否具备语文学科的特点,才是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所必要的,才是学生形成语文素养所必须的,这样的延伸才是构建在我们老师可控制、可引导的平台上,才会具备无可比拟的课程价值,才是我们课程改革引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所期待的!语文教学,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精神。有了学科精神,教学就有了共同追寻的目标,有利于形成学科的“风骨”与特质。语文教学的学科精神应该是人文精神、审美精神与研究精神的综合。

人文精神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塑造人的艺术。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写道:“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自然的最高目的是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灿烂古老,博大精深,语文教师作为传承祖国文化的人,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怎样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呢?

我认为:其一,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学记》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语文教师的作用,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若能厚积薄发,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其二,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本身是人的一种特性,因而语言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没有语言,就没有人文。“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涵咏、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品味语言的气韵,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三,语文教学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语文教学。从阅读学讲,文章本是情铸成,字字句句吐衷肠。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从写作学讲,作文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情到深处文自工。语文教学应把人文关怀、情感熏陶放在重要位置。

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第6篇

语文教学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相同的科学性,但与其他学科又有区别。这是因为语文学科除了它的科学性之外,还有一个其他学科很难具备的艺术性特点。因此说,语文教学真正是科学美与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使这种完美统一得以展现的中间媒介,便是语文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在见习过程中经常碰到原本可以很生趣的课文,但因不善于口头表达,却无法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来,使师生有机的结合起来,投入到课堂中来,这说明教师的语言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也即,课堂语言的恰切使用实为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要素。在这次教学见习活动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试着将之具体为知识性、趣味性、激励性和凝炼性四个特征。

韩愈早在《师说》中就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尽管这句话的内涵到今天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我以为,能否真正给学生传授知识,始终应是检验一堂课优劣的重要标准。

我们所接触的学生大部分学习自觉性还较差,要想普遍地培养他们课外坚持自学的习惯是不容易的。尤其语文学科中口头预复习这样的“软任务”,是极易被他们忽视的。因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课堂自然成为他们用来学习、掌握知识的主要场所,而渗透着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对教学目的的明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则是他们定向思维的主要导向,由此便使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性和大容量性。也即,要言之有物,论之有实 。

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第7篇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717600)

【摘要】语文教师难当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只是在新的世纪里,特别是新课标的实施,把“难”字凸现得更清晰更迫在眉睫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不意味冲淡了语文学科本身,而是把语文学科彰显得更重要和更“大语文”化了。因此,新课标实施下的语文教学向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语文教师除了把语文学科学得更扎实、更精细外,还要跨学科学习,大量阅读中外名家的作品,才能把知识正确、准确、生动地传授给学生。

关键词 新课标;语 文; 多学科;交 叉;融 合;

传统单一的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师从备课到教课,还较为轻松,只是把语文科单项的知识教给学生就算完成任务了,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其它学科的知识逐步地融入了语文教学当中。多学科知识有意无意地、似乎蓄谋已久地、继而得寸进尺地向语文园地挺进,有的甚至是长驱直入,堂而皇之地占据了“现代文阅读”中的一块。进入二十一世纪,跨学科的知识肆无忌惮、有恃无恐如洪水般涌进了语文课堂,特别是新课标的实施,这就使得许多语文教师教起语文来很吃力了。当然抛开其它学科,就语文单一学科来教不是不可以,可教学中发现,语文教师如不跨学科学习,不去拓展视野,当好语文教师是非常困难的,难就难在所教的知识有的不准确,有的不正确,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展望未来暂且不谈,目前最要紧的是,语文教师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就学科本身而言,语文教师教会字音、词类、句子、修辞、分析归纳文章结构、指导和批改作文,也无可厚非,可这离现在的新课标的要求差一大截,是远远不够的。当今真正意义上的教好语文,除了非常扎实地学好本学科之外,还要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至少要学习和掌握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一定量知识,融合这些知识,使这些知识从横向到纵向形成立体的知识网络,才能把知识学活了,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所教的知识才是客观而真实的。各学科的知识犹如颗颗精美绝伦的宝珠,只有把它们串在一起才能成为价值连城的物件的,否则只能是各行其是,互不打扰,各学科就不能发挥“团队”精神。当然学科间自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许多跨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入在语文这个学科里,这就使语文真正成为了各学科的基础学科或工具,近而成了一个“大语文”科了。

近年来的“诗歌鉴赏”在教授过程中是让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一块,是语文教师的一块心病,是“顽疾”。诗歌中有些词句如果不涉及地理、历史、政治,是很难给学生讲清楚的。有次给学生讲王之涣的《凉州词》,其中有两句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两句解释为:羌笛何必吹奏《折杨柳》的曲调来埋怨杨柳的春色来迟呢?要知道玉门关外的杨柳是得不到春风的吹拂啊!鉴赏语道:“这是作者不仅以夸张的笔法写出玉门关外的荒凉寒冷,而且借此说明朝廷不关心在玉门关外戍守士兵的艰苦生活,不给他们一点温暖。”当我讲到这里,一位学生问道:“老师,既然是夸张的手法,那就是说春风是能吹过玉门关啦?”我无言以对。接下来我便是一脸的尴尬和学生满眼的疑惑。课后查资料,向地理教师请教,才知道玉门关是非季风区。说具体点就是:1、玉门关深处大陆内部。2、青藏高原挡住了夏季风。我们肯定地说,当年王之涣他并不知道玉门关是非季风区,但他把玉门关的自然现象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来了,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再把这一自然现象完全归结为“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这无疑是一个极不妥当的解释。王之涣并不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而是描述了一个真实的自然现象,反映了将士们戍守边塞的环境的恶劣。春风真的不能吹过玉门关,“夸张的手法”一说就很值得商榷了,真要是要一个什么手法的话,那也只能是拟人了。

还有《古诗十九首》里有一首《敕勒川》的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诗下的注释里说:“这首诗内容歌唱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写出了西北大草原的特殊景色。”这本就是很明白的句子,根本用不着解释,可有一个“不省心”的学生在不经意间问了一句:“这首诗描绘的是当时哪个民族居住地的风光?”当时我回答不上来,估计是蒙古族、匈奴族或是羌族、女真族。后来查阅《中国古代史常识》后才搞清楚,诗中描绘的风光是鲜卑族居住地的风光(魏晋南北朝时,原蒙古草原一带为鲜卑人所占领)。除此之外,大家非常熟悉的杜牧的《清明》这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提起杏花村,大家都知道这是山西的杏花村,可在备课时对山西杏花村这个不争的事实却产生了再翻翻书的意念。于是翻检工具书,《辞海》释“杏花村”:1、安徽贵池市西。向以产酒著名。《江南通志》载:唐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即指此。(从地理上讲,请明时节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气流“遭遇”,自然成了“雨纷纷”了。“这是江南春天的特有气象,若是搬到山西去,就不是这番景象了。”)2、在山西汾阳县东部。相传自南北朝以来,即以产 “汾酒”著名,享有“甘泉佳酿”之誉。还有其它版本的读物解释多有它说,不过单单解释为杏花村就在山西,就有点失当了,至少说明杏花村不止独此一家,况且还分明地点出诗中的杏花村是在安徽贵池市。

语文教师难当,除了交叉学科使人头痛外,还有就是阅读量小也使语文教师在讲台上入不敷出,捉襟见肘。仍以诗歌鉴赏为例: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多次参加过培训班,培训班的教师在讲这首诗时说:“此诗写得非常好,无论是写景还是构思,许多诗人都无法与之相比,就连李白这样的大诗人也发出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提诗在上头’。”我们也一直认为是这样的,因为有些鉴赏的本子里大都模棱两可,说得极不负责任。后来在阅读名家的作品时,才知道这样的解释是有失偏颇的。余秋雨先生在他的《乡关何处》这篇散文里写道:“……,真正的游子是不大愿意回乡的,即使偶尔回去一下也会很快走出来,走在外面又没完没了地思念,结果终于傻傻地问自己家乡究竟在哪里。据说李白登黄鹤楼时看到崔颢题在楼壁上的这首诗,很为赞赏,认为既然有了这样的诗自己也就用不着写了。我觉得高傲的李白假如真的看上了这首诗,一定不在与其它方面,而在于这种站在高处自问家乡何在的迷茫心态。因为在这一点上李白深有共鸣。”这时,我才彻底明白了李白这两句诗的真实意思。崔颢的诗正中李白的下怀,道出望乡游子的迷茫心态。因此,李白也就没有必要再抒思乡之情了,而不是说崔颢写的诗超过了李白的诗,李白不敢题诗了。其实,有 些 东西不要去深究也就过去了,但对知识的理解毕竟不是到农贸市场买菜,多一点少一点,无有大碍,而知识本身该是什么就是什么,非原则性的东西可浅尝辄止,原则性的东西非深究不可,决不能掺杂人情和虚浮,岂不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之理?说得不雅点,有的语文老师教语文,就像看海客在海滩上看海一样,不知道水的远处还有什么,水有多深,既无力穷尽,又无心探深,只能在浅水弯里来几个狗刨刨,也就算是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了。(我恐怕就是一个)

综上所述,语文是博大精深、横无际涯、浩如烟海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师要想学好语文,教好语文,真是到终了都不敢说行。语文教师要想“日子”好过,就必须多读书,多探究,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把知识的领域拓展延伸,才能够学得较多的东西,尤其是地理、历史、政治,是决不可或缺的。因为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没有哪块能离开它的,学科间抽一丝而牵全局,动整体而带毫末,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而已。语文一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理解就容易多了,即使有些知识没有彻底融会贯通,如有其它学科相佐,就算是“蒙”,错的地方也少得多了。何况还未必是“蒙”呢。

今天这个时代,是知识爆炸的一个时代,学科的交叉,知识的融会,已成必然。北师大附中的纪连海先生把历史讲成了评书和相声,余秋雨先生把戏剧、散文、历史,地理融成了一家,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博大精深,可谓学贯中西、识通古今。试想,大师们如没有雄厚的功底和学科的融合,断然不会让不同学科的人士钦佩的,更不可能成为大师。

语文教师不难当也是有途径的,那就必须跨学科学习,拓展和延伸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积累知识,多记多背,多多地看名家的作品,用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武装自己,丰富课堂,学生学起来才会有兴趣,学到的知识才是极富立体感的活生生的知识。单凭一本教科书,肯定是身单力薄,开讲时枯燥无味,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也就很自然了。

参考文献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

[2]《古代诗词曲名句选》

[3]《中国古代史常识》(历史地理分册)

[4]《辞海》(全三册)

跨学科语文教学范文第8篇

诚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探究”一词,在课程基本理念里明确提出“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高考《考试说明》也将“探究能力”纳入考查层级。杨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字词,注重培养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但是这里有个前提,对于语文教学内容来说,什么样的探究才是有效合理的探究?这里将字词探究延伸到物理学科知识,方向稍有偏差。窃以为,朱自清先生在写这段文字时,应该不会是想到月光的物理传播速度而用“泻”字吧。

首先,这里探究的对象是“泻”字的使用,更深一层,探究的范围是什么?这里涉及泛语文和语文本位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很多语文教师打着整合课程资源的旗号,将跨学科知识与能力作为资本,似乎一堂语文课如果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围绕多学科知识展开,就是一堂生动的好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看见很多教师围绕某一个问题,结合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话题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活动。这种貌似与语文有关,但其主旨却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被人们称作“伪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家在创作时,选用语言文字是为了服务该字所在的语句,为了服务整篇文章,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任何对语文外延的无边界扩张和泛语文现象都会导致语文本体的缺失和母语文化的虚无。因此,探究字词,应基于文本本身,而不是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证明。教师应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文本,深切感悟品味出语言文字之于文本表达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学生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

基于文本本身,为什么此处使用“泻”字?笔者认为,应该从语境的层面来探究这个问题。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朱光潜先生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发。一直以来,人们沿用韩愈对贾岛“僧敲月下门”的改法,认为“敲”字比较好,但是,朱光潜认为,“‘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另外,照应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他总结,“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因此,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泻”字的语境进行分析。从字词句来看,这是小语境;从全篇来看,这是大语境。小语境立足于这句话本身,一方面照应前一句的“如流水一般”,很显然,“泻”有流水的动态;一方面照应下文,“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白色的月光流淌在叶子和花上,有种牛乳般的感觉。此外,此处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写的细腻柔和,兼有动感。这实际上是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妙用。这里又牵涉到大语境的问题,结合整篇文章,朱自清夜游荷塘是为了摆脱“心里颇不宁静”,追求内心的安宁。作者笔下的荷塘显现出一派幽静安宁的景象,正是作者所追求的,这里通过把月光比作静静的流水,突显环境的静,用环境来衬托人的心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恬淡安静的。

什么是有效教学?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学活动才是有效教学。何谓语文有效教学?笔者认为,就是符合语文认知规律,能够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感受语言之美,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感受人文之美,自觉追求美的境界。这些源自文字的魅力,来自精神的魅力,是不掺杂其他因素的纯洁的语文净土。“泻”字,写出了月光静静流淌,渐渐浸透这一片荷叶和荷花,既将月光写活了,又营造出宁静之美。学生能够品味出语言运用的匠心之美,这就是有效。曾有学生写信给笔者,说站在清华那片荷塘旁边,不由自主回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仿佛看到先生踱步而出家门,缓缓在荷塘边漫步的情景。我想这就是这篇文章在学生脑海中烙下的人文之美。这才是有效教学。而这些恰恰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问题所在,枯燥、乏味已经成了语文的代名词,不能给学生美的享受,怎么会吸引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