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第1篇

打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约束,走跨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发展之路,是国内外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可行的路径。现在全国各省(区、市)都在这样做,做的结果是拓宽了发展的空间,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根据媒体提供的信息:湖北省提出以武汉为核心的城市圈,包括黄石、孝感、黄冈、鄂州、成宁、仙桃、潜江、天门八个城市;河南省提出以郑州为中心、一个半小时交通区为半径,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九个城市在内的中原城市群;湖南省提出长沙、株洲、湘潭等三市城市群;山西省提出太原经济圈,包括太原市全部、晋中市的多数县(市、区)、吕梁市、忻州市及阳泉市的部分县(区)在内的经济发展区;安徽省提出沿江城市群发展,包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巢湖、宣城、滁州等八个城市:山东省提出以济南为核心,以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周围城市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

我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圈,是四川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将此作为四川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重点,使之发展形成四川经济的高增长极。这个大都市经济圈的空间范围,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雅安八个市。2008年,这个区域的国土面积为87431平方公里,人口3789.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7367.8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3.54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8%、46.6%、58.9%和46.4%。

这个以成都市为中心经济圈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这样几个:第一,按照四个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这八个市都是属于优化发展的区域:第二,成都市是核心城市,诸多方面的集聚力、影响力最强;第三,八个市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第四,人才决定未来的发展,这八个市的科技、教育、人才优势特强;第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第六,八个市是全省的综合交通枢纽区。

抓好全省这个大都市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收到这样几个方面的绩效:一是可以加快推进四川的区域经济发展,为全省经济大发展提供经验和范例:二是能够进一步扩大四川省的总量经济规模,提高四川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整体水平,为未来更快、更大、更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能够增强四川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四是可提升四川在全国的排序位次和提高四川在全国的话语权分量。

这个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定位:一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要发展,但发展的突出重点要放在第二:第三次产业上,要把第三产业中的生产业所占比重大大提高:二是产业发展的整体技术层次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三是产业发展不但要将技术层次提高,更要创新比较多的产品品牌,提高市场份额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成都市要为全省各市(州)提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五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必须坚定不移地转轨调整,结构升级,优化发展;六是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则要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和机制。

对四川这个第一大都市经济圈发展追求的且标是:经济增长的速度快而又实在:经济总量规模大而又人均水平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好而又让人民得到实惠;生产总值财政贡献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又真实。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交通运输;吸收;辐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着,交通运输发展问题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把握,进而促使两者互动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参考文献:

[1]彼得・尼茨坎普.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金融可持续发展 区域金融 金融资源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一、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和金融长期地有效运行和稳定发展。区域金融是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基若干金融区域。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对区域金融资源的长期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推动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金融与经济的日益融合决定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以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这正是研究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要确切理解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在基本方法上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要注意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最根本的就是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互生共长的关系,这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为:(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增加区域资本的投入,而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区域金融发展通过对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推动了科技进步,而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均离不开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原因在于,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具体而言,区域经济规模、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区域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比如,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对区域金融产品和服务产生新的需求,这也正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

2.要在运动中把握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认真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向,以及这些变化将对区域金融发展提出哪些新要求。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但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而且还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我国在计划经济下,金融资源更多地由国家按照计划在全国进行协调配置,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则以市场为基本导向实现其配置,受此影响,各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程度并不相同,东、中部地区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更显著,而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方面表现更突出。

二、东北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有效治理东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东北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与资源基础,但是这些并没有能够完全转化为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相反,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东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具体表现为:债务包袱沉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高;融资渠道狭窄;对外资的吸引力较低。因此,为实现东北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治理金融生态环境入手。

就东北目前发展情况看,扩大商业银行规模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是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由于金融专业的一度热门,加之我国高校扩招的原因,近年来已经出现金融人才的供给过剩,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招收的本科生有80%从事柜员工作,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劳资成本,为此,各家商业银行要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既要建设一支能够熟练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日常工作的技术队伍,又要培养一批面向全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要使人才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另一方面以金融创新为核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区域内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给外资的流入造成了不便,也使区域经济发展错失了很多良机,要改变这一状况,各家商业银行要以创新为经营理念,以创新激励作为自身运行机制的核心,以创新的产权激励及市场激励,以创新的制度、创新的业务、创新的工具、创新的服务方式,适应和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以此实现行业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2.抓住机遇,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制定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这为东北区域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本区域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有利时机,有力抓住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集中交易的场所,是“中介的中介”,是合理、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场所。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与上海作为我国金融中心不无关系,因为金融中心能够有效引导风险交易、配置资本、动员储蓄,提供对产品、服务和金融合同的交易等,所以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要解决东北地区所面临的经济结构难于调整、金融状况不佳等问题,应该寻求更多的金融支持,建立东北区域金融中心,不仅有助于吸引资金,化解历史包袱,而且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加强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区域经济;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2

旅游产业特征决定了它与其他产业的直接、间接关联,及其前向和后向拉动作用,所以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许多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从国内看,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旅游业的经济拉动作用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拉动了经济增长。据测算,中国旅游业增加值已占到GDP的4%以上,与旅游相关的行业超过110个,旅游业发展带动了社会投资,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其中,旅游业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二是促进了社会消费。2010年,中国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达到12580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9.4%。三是促进了社会就业。目前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350万人,与旅游相关的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

一、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生和定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腾飞与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目前国内对旅游引导/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仍不深入,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效应的定量论证和实证研究上,尚未对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给出清晰的定义。笔者结合旅游产业的特性,这里给出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定义:它是一种基于独特视觉――旅游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方法、途径或类型。主要发生于旅游产业基础条件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具有突出比较优势、或者旅游产业具有突出发展潜力或意义的地区,强调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带动作用,形成旅游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全面融合,并在产业上趋于融合,形成旅游产业导向下的泛旅游产业聚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二、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1.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经济的基础,没有旅游资源就无从谈旅游开发。凡是能够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环境的自然事物、文化事物、社会事物或其他任何客观事物,都可构成旅游资源。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特色、丰度、分布状况及开发和保护水平,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旅游客源的流量和流向、旅游业经营规模,效益及发展前景。

2.区域位置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地理位置是区域位置的基础,是判断一个区域旅游时间比的最初衡量因素,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首先从其在哪里开始判断是不是要到这个地方去。一个地方交通是否便捷,到该地方去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是否可承受,是影响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一个必要条件。如果游客在“行”上话费的时间和费用过多,则会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3.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影响着区域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第一是该地区的对外经济和联系程度,第二是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相应其对外联系程度就高,各种信息流就大,来往的外地客人就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影响着当地人的旅游需求和旅游消费能力。

4.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

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包括公路、铁路、航空、通信、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和吃住行游购娱等环节的服务设施,是旅游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影响游客做出旅游选择、旅游者游玩印象、是否会重游等决策的重要指标。

5.客源市场

旅游产品作为一种商品,其开发受市场规律制约,应尽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缺乏经济效益的旅游景区(点)只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形象工程。而旅游景区(点)经济效益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客量的大小。而旅游产品的开发规模取决于客源市场空间的大小。

6.创新能力

经过30年的发展,禀赋较好的旅游资源大都得到开发,而旅游市场同类产品日渐增多,有的甚至是千“景"一面。旅游开发如果没有产品创新就不可能赢得旅游市场,而没有创新能力就没有产品创新。再者,游客的旅游偏好与旅游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如果没有自主创新能力,不能根据这种变化对景区(点)的经营管理和旅游产品的设计做出合理的调整,已开发的景区(点)或旅游产品也会遭到游客的冷落,甚至于昙花一现。

7.管理机制与水平

以怎样的管理模式,如何运营景区、运作资产,也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潜力的重要因子。在组织模式、人才模式、管理模式、招商模式、营销模式等模式的科学统筹下,因地制宜的制定适合不同区域历史背景和人文特征的发展管理模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内部和外部的优势和机遇,发展旅游产业。

8.和周边旅游区域的关系

区域在开发旅游时,不仅考虑自身旅游资源,同时还要考虑与周边地区旅游资源的关系,包括相似关系和替代关系。相似的旅游资源关系将会抑制旅游发展,替代将会促进旅游发展。替代的旅游资源容易形成差异互补,容易形成合作态势,有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会对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合力引导作用;相似的旅游资源容易形成区域内部的竞争和排斥,不利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无形中会缩小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引导能力。

9.政府行为

政府行为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发展旅游需要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政府的力量进行基础设施等的建设,在经济发达地区,虽然政府不宜过多干预旅游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市场主导的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需要政府的力量进行适当调节。同时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和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资源的长久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倾斜和支持性政策的支持,比如在招商引资、土地政策、户籍政策等,最大程序促使景区走上畅通发展的快车道。

10.机会

机会对于旅游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正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空闲时间增多,才使得全国掀起了旅游热潮,这也才使得许多拥有旅游资源的县域希望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综上所述,上述因子对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关系简单归纳为下面图示:

图1 各影响因子对旅游引导区域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根据不同旅游发展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情况,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

1.从旅游资源禀赋角度

根据不同旅游发展区域所拥有的资源禀赋不同,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旅游资源优越区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旅游资源优越的地区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和自身特色,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将旅游产业发展成区域的主导或支柱产业;旅游资源非优区通过转变思路、创意创新、科学规划和管理,变劣势为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不同程度

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不同程度的角度,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旅游主导式和旅游促进式。旅游主导式表明旅游在区域经济发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其他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带动和影响作用非常大;旅游促进式是指旅游并非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其影响力有限,但是发展旅游业仍然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刺激作用。

3.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范围角度

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范围来看,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资源型(景区型)引导模式,城市型引导模式和区域型引导模式。资源型(景区型),即某个或某几个著名旅游区,如黄山、九寨沟、峨眉山、神农架、千岛湖等。景区型旅游区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在增强核心吸引力的基础上,发展复合功能,形成产业聚集,通过具有核心吸引力的主要景区点带动区域内其他景区的辐射发展,从而形成区域内的游线结构和景区群落;城市型发展模式,是指依托城市而生的旅游区或者旅游城市本身,以城市作为主要旅游吸引力,并在城市里实现旅游产业要素聚集,同时与其他产业形成联动、互补关系。旅游和城市发展紧密联系、相互交织,达到景城共生、景城一体的发展架构,这类旅游目的地以北京、上海、大连、杭州等为代表;区域型发展模式是指以一定空间内的旅游要素、游憩方式聚合为主发展成的旅游目的地,以旅游地市、旅游区县、旅游乡镇等为主要单元,是目前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的主力军。区域型旅游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强调综合发展和协作发展。

4.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角度

笔者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主体角度,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运作型两种。政府主导型,是以政府行为为核心,政府强势主导旅游的发展。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区,一般发生在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突出重要地位的区域,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本区域内引领其他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和主导产业,通过上下全力发展旅游业从而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市场运作型旅游区域的发展前提也是政府的支持和监管,但不同之处在于更多发挥市场机制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这类区域通过引进一家或几家有实力的投资商,或者突破创新产业特色和投资模式,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生重要的引领作用。

5.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式角度

从旅游引导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方式角度,将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梯度推进发展模式、点轴渐进发展模式、圈层扩散发展模式和网状交织发展模式。该种分类方法主要从空间的角度,强调一个或几个核心旅游区对区域旅游发展、区域城镇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辐射带动关系和递进模式。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能说明旅游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时空关系。

表1 旅游引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

参考文献:

[1]罗明义.现代旅游经济[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2]陈雪楚.张家界实旋旅游带动战略的实证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06(6):13.

[3]肖利群.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研究――以辽宁省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3):14-26.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体制;区域经济发展;开放型高校教育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带有鲜明个性的区域经济正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落脚点,因而实现区域经济快速而高质的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院校教育水平,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一、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高校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油站”

1.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的实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区域的经济实力和水平,而作为这个时代的劳动者要想生存并发展下去,自然离不开知识和技术的武装,高等教育正好成为“生产”这样的知识型劳动者的基地,而且随着它社会化程度的加深,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更加与时俱进,“生产”出来的知识型劳动者也更加合乎社会的要求和市场的需要,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高校教育是增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由于区域经济所具有的多样性,使得对各区域进行统筹规划十分困难,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知识,是人力资本的素质。因此我们也就要把这些问题的解决“诉诸”高等教育,期望高等院校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而利用人才的优势来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务要素之间的关系,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成为集约型经济,形成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优势,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3.高校教育是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高校教育的发展能够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高新技术的发展。高校的一个最重要的职能就是生产知识,因此必须将这些知识切实地应用于社会之中,在这些方面国外的经验非常值得借鉴。从世界范围来看,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制胜法宝。高等院校就是利用其较强的知识、技术力量及其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特色的了解,成立各种机构,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当地企业生产,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利用本地资源,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以区域经济为中心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使高校教育成为促进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与不竭动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是高校教育的“催化剂”

1.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保证。据统计,我国区域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为:经济发达地区占45.58%,中等发达地区占32.38%,欠发达地区占22.03%。这说明区域经济发展越快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就越多,而且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能够极大地刺激该区域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这也符合恩格尔系数的规律,即可以解释为一个地区越富有,这个地区公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此外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也会促使高等院校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发展速度。

2.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的未来发展前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机制也在进行改革,尤其是实行大幅度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直接导致人才市场超载,这也成为导致当今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地区经济越发达,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越高,二者呈正相关。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到高校毕业生未来的发展前景。除此之外,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不仅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影响到毕业生的未来,而且影响到人们对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

基于对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二者是互相依托而存在、相互作用而发展的。因此我们要想促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就要以高等院校的改革和创新为重点,从其内在体制入手,创新高校教育体制,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创新高校教育体制,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嬴

(一)建立开放型高校教育体制

这一体制建立的核心就是加强高校与外界经济的联系,建立的基本条件是加强学校与区域社会各部门的紧密合作,基本途径就是使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互轮换,基本要求就是高等院校应当及时地深入社会,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并通过双方合作直接作用于人才培养过程,从而充分提高高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满足区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体制的特点是:学生以在校学习为主,教学实习为辅,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政府是学生实习的主要基地,加强学校、企业及政府的公共关系建设。这种体制就是要把学生的培养过程分为理论学习、工作实践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集中在校内进行课堂学习,后一阶段在企业、政府机关进行训练或实践(时间及强度根据专业特点、区域情况制定)。这种开放式教育体制体现了一种“多赢”的原则,即校、企、政、生都从中获益,使学生真正走出纯理论的束缚,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更增长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流动人力资源,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实现品牌效应,并获得一些切合企业需要的科研成果;政府也可以得到理论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知识型人才。即在提升高校教育水平的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了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的目的。

(二)建立内涵式高校教育体制

建立内涵式高校教育体制就是要将产、学、研充分结合到一起;就是要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就是要注重对教育资源整合力、组织执行力、教学力、科研力等的整体提高。因此,建立内涵式高校教育体系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系统的自发组织、自觉调控来提高高校学生的质量和素质,从而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这种体制下的高校能够“生产”出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优良的专业素质的人才,而他们也必将服务于区域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从而实现高校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双赢。

(三)建立学习型高校教育体制

当今社会,谁拥有的知识多,谁就会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占有主动地位。高等院校作为高新技术的源泉、人才生产的基地,其发展的潜力取决于能否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与优化。同时,要想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与优化就要将学习的观念贯穿于高校教育的始终,建立学习型高校教育体制。这一体系的建立就是要使在校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的理念。这种理念一旦建立,就会使高校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状态之下,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与此同时,当具有这种理念的高校人才步入社会之后,也必然会将这种学习的理念带入其所处区域,从而使整个区域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时刻进行社会资源的动态更新与优化,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双赢。

(四)建立横向扩展式高等教育体制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范围经济

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新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因此得出结论,“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正是技术创新,促成了各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可以说,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没有哪样事物能比创新显得更为重要,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高低,而且也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强弱。是因为创新,使众多的区域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崛起,并走向个性化的发展道路。区域创新能力的不同,使我围经济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在从大的流域经济、省级经济到县级经济乃至更次一级区域经济的范围内展开。区域创新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推进器”.区域创新能力也成为区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蘑要标志。

1区域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已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过渡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闪以知识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显著地区别于以土地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农业经济和以资本为最基本生产要素的工业经济。

传统的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都是以稀缺的自然资源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存在收益递减的基本经济规律和经济增长的极限,并且随着人类不可再生资源的减少,如果没有新的资源替代,其发展动力就有枯竭的可能。但知识经济却不同,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和知}只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由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无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使知识资源可以无限创造和开发,从而避免了传统经济的各种弊端。与传统经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的投入推动经济增长不同,知识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其实质就是依靠不断的知识和技术创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在创新驱动下.知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下降,知识越使用价值越大,从而冲破了传统经济收益递减的基本规律.形成了收箍递增的特征。时,南于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是无限的.创新主体的创新产品——新知识和新技术理论上讲也是无限的.这就使得以其为基硎:的知识经济的发展空间也具有无限性。在创新驰动下,经济发展永无止境,既不会枯竭,也不会中断,而是持续不断。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2区域创新提高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

区域经济增长通常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效率的提高等原因,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即商品和劳务产出量的增加。根据这个概念可以推断,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要素投人的增长,二是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增长来推动,则可称之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使用效率的提高则可称之为集型约增长方式。在区域经济的增长过程中,速度和质量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之所以对立。是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质量常常不可兼得.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却损失了经济增长质量;提高了经济增长质量。却降低了经济增长速度。若要统一,就必须两者兼顾,而其关键就是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选择。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往往注重的是速度。而忽视质量,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速度和质量都无法顾及;相反,在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下,区域经济发展却可以达到速度与质量的统一。集约型经济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效率,而这种效率的改善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因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生产要素使用效率的改善上能够发挥三重作用:①技术创新能够以知识和信息等无形生产要素部分或者全部地代替自然资源等有形生产要素;②技术创新能够促进有形生产要素的反复和循环使用;③技术创新有助于开发新的生产要素或寻求替代生产要素。显然,技术创新有利于区域经济采用集约型的增长方式,以降低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物质消耗.提高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技术创新是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有效手段。

3区域创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区域产业结构是特定区域内务产业部门之间、各产业部门内部符行业及企业问的构成及相互制约的联结关系。区域经济增长是以区域内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区域内各产业部门增长过程的综合结果,因此区域经济增长要求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结构。合理和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能使区域经济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符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不合理、低级化的产业结构会降低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并最终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

事实上,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如国民经济增长水平、资源条件、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经济政策、投资结构、劳动力流向等。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是在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的因素。根据熊彼特的观点,技术创新就是导人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从而可大大地提高潜在的产出水平.而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就是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作为资源转换器的效能和效益的过程。因此,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性手段,或者说,产业结构升级就是技术创新的展开过程和逻辑终点???。产业结构升级,既包括传统产业的改造,也包括落后产业的淘汰,还包括新兴产业的创生。

4区域创新推动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基本要求是人类能动地调控“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利用,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扩大资源供给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人类对资源的无限需求而言,资源的供给是受到严重限制的。众多制约因素中,一个关键的囚素就是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进步水平。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资源供给增加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使几年前人们还难以想象其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今天宝贵的资源,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绝对数量增加: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资源供给的相对数量增加。

4.2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

发展中国家的大量事实表明.技术水平落后和技术创新乏力是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经济决策失误的直接症结。此,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对环境保护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环境污染: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能够帮助人们治理环境污染: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树立持续发展的观念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3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

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推动社会文明的变革力量,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的价值观+直接和间接地决定着人类的理想和信仰:第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帮助实现正确的领导与管理,影响社会的政治生活;第三,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人们社会关系的调整;第四,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学习时间,使生活更加丰富。总之,社会文明程度与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水平成正比。

所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能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5区域创新有助于创新区域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范围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内在机理;分析框架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64-05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区域经济走出了一条典型的非平衡快速发展之路。从地理空间上看,有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之间的非平衡发展;从行政辖区区划上看,有省际之间、地市际之间不同层级的非平衡发展;从城乡结构上看,有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非平衡发展,等等。从经济发展层面上看,这些非平衡现象主要表现为优先发展地区的经济总量比其他地区大、经济增长速度比其他地区快、财税收入和劳动者收益比其他地区高、城市化进程比其他地区快。这种“一大、两高、两快”的非平衡现象,不仅在发达地区内部存在,而且在欠发达地区、高层级的省际之间、省级以下的各层级之间也都存在,不同的只是差距大小有异。可以说,非平衡发展的方式、格局和态势,既是目前我国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也是一种各级政府普遍采用的经济发展方略。但要强调的是,非平衡发展绝非失衡发展。实践中必须控制非平衡发展的“度”,否则就会陷入区域发展失衡、城乡失衡、产业布局扭曲等困境。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历程,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在世界各地经济发展历程中也都广泛存在。由此,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特定的经济发展现象做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力求对这一现象的成因和规律作出科学的理论解释与总结,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缪尔达尔的累积因果理论、普雷维什的“中心——”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以及城市经济圈理论等。这些理论从不同视角揭示了经济非平衡增长的理论成因以及如何推动经济的非平衡健康发展。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很少对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内在机理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采用递进分析方法,对区域经济如何从初级集聚到高级集聚的非平衡发展路径和演进过程及其内在互动因果关系进行探索。

一、生产要素集聚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根源

(一)生产要素集聚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始动力

生产要素是生产及其增长必不可少的因素或资源。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阶段演进,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深化和拓展。在农业社会,土地和劳动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企业家才能、科技、区位、制度、文化、信息等等都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资源稀缺条件下,某一区域经济相对其他区域而优先增长,其源泉必定是该区域相对汇集了比其他区域更多的有助于经济增长的生产要素。因此,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原因深藏于生产要素禀赋之中。生产要素可以分为移动性生产要素和非移动性生产要素两类,其中非移动性生产要素是指那些与特定区域的地理空间相联系的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而流动到其他区域,或者一定时间内难以在其他区域复制的各种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通常,非移动性生产要素只能在某一地区、某一产业得到应用,并永久地与该地区、该产业所生产的产品联系在一起,如特定的地理条件、软硬基础设施、社会环境和区域制度、文化等。移动性生产要素则可以通过移动或较快复制而普遍用于不同产业和地区,如劳动力、资本等。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根源在于,某区域非移动性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优势而产生的对其他区域移动性生产要素的强大聚集力。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大小评判,以上两类生产要素的禀赋量是其重要标准。这两类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共同聚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始动力。一方面,区域自身拥有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区域自身的生产要素禀赋水平,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到域外移动性生产要素流入该区域的速度和数量;另一方面,一个区域所能吸收的移动性生产要素的多少,也直接决定了该区域参与分工的层次和水平及其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因此,区域经济要想获得快速、持续的发展,必须通过创造和利用高质量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吸引高附加值的移动性生产要素,形成高水平的生产要素集聚,才能产生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趋利性推动要素的集聚

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具有追求高回报的趋利性规律,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这一特征表现得更为明显。因为非移动性生产要素已经固化在特定区域,无法重新选择更好的增值区域,所以只能依托于该区域寻求增值途径,通过选择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来满足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移动性生产要素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之间、产业之间进行选择和移动。理性的移动性生产要素拥有者选择投资于哪个地区、哪个产业的基本判断标准是目标地、目标产业预期收益的大小以及要素移动成本的高低等因素。一般而言,在要素市场的引导和作用下,满足移动性生产要素趋利性规律的力量中有两种十分重要:一是利益驱动力,即移动性生产要素移动到目标区域后能够获得的潜在收益,生产要素向某个地区流动的动力强度取决于该地区能够为生产要素带来的最大收益。二是成本控制力,即生产要素的流动取决于其在原区域和目标区域的移动成本,是否允许或者允许多少生产要素进行流动。

(三)非移动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吸引要素的集聚

生产要素的集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除了移动性要素对利润的追求会推动生产要素集聚以外,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非移动生产要素也会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资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场机制主导完成。但是,由于要素资源的稀缺性,尤其是移动性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区域要素聚集力的大小将直接取决于区域非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质量优劣及其形成的区域比较优势。移动性生产要素最关注的是其移动成本与预期收益,而高利润预期与低移动成本的形成都依托于区域非移动性生产要素优势。正是这种比较优势产生了区域的生产要素聚集引力。因此,如果一个区域具有较强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甚至绝对优势,则该区域对移动性要素的引力必定远大于其他区域,很容易成为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实现非移动性生产要素与移动性生产要素的耦合与叠加,从而率先实现经济的优先增长。

(四)特定区域优先发展是要素集聚的结果

集聚本身的自我增强效应使生产要素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相互促进与影响的关系。其现实表现是,生产要素集聚能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且集聚程度越高,规模经济效应越大,要素边际收益递增越明显。在集聚经济效应作用之下,经济优先增长区域的生产效率更高、市场规模更大,经济增长速度也就往往更快。这又会吸引其他区域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流入,而生产要素的流入又会进一步加强这种集聚经济效应,使经济优先增长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形成更大的反差累积因果循环。所以有学者研究认为,在生产要素流动条件下,当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本地市场效应达到一定水平时,经济活动趋于完全集聚是一种稳定均衡,这说明如果考虑要素集聚经济效应,区域间的要素流动不但不会使区域差异趋于收敛,反而会促使区域差异不断拉大。这从另一角度说明,特定区域经济优先增长与发展是要素集聚的必然结果。

二、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支撑

(一)产业集群巩固和强化了区域要素集聚的规模与效益

从生产层面看,要素集聚是伴随企业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展开的。这一过程引致众多企业在某一区域的规模化集中,从而在区域内部形成稳定而集中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随着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边际收益和报酬率的持续增长,集聚规模与质量也随之提高。从产业层面看,要素集聚过程同样也是产业门类不断齐全、逐渐形成产业集群的过程。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则集群内企业将通过共享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效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收益。这不仅巩固和强化了区域自身拥有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制度文化等要素的比较优势,还会进一步吸引区外的技术、资金和企业家等要素,通过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教育培训机构对产业发展的分工协同效应,提升区域要素集聚水平,促使生产要素流向更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二)产业集群加深了区域分工与专业化

分工能产生正外部性并导致边际报酬递增,而正外部性和边际报酬递增又会进一步促进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同时,集聚不仅会使由分工导致的正外部性与边际报酬递增得以充分显现,而且会使区域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深化。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会带动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加速、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是促进区域经济高效发展的重要途径。现实中,不同区域要素禀赋结构与特点的差异,会带来各个区域经济福利的较大差别,加之不同企业利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所以各地区必须依托自身的比较优势,优先发展能使区域资源利用最大化的优势产业。这种发展路径会形成基于两种分工形式的产业集群:一是以某些大企业为核心,在大企业周围分布大量的中小企业。二是依托某一条产业链为纽带,众多企业分处于产业链不同阶段,形成紧密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无论哪种类型的分工,都能使区域内企业之间较好地共享技术、知识、管理经验以及产品、市场等资源。在累积因果循环效应的作用下,区域内部的产业门类日益齐全,产业链上的分工日益细化,参与产业内分工、价值链分工的企业都将在某一个或某几个增值环节实现专业化生产,并逐渐培育出核心竞争力。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他配套行业又将进一步产生与发展,从而使产业集群地区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和完善,分工与专业化向纵深化发展,为整个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三)产业集群增强了区域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方面,分工与专业化给企业带来的边际报酬递增和正外部性使区域内部产业集群的规模持续扩大。伴随产业集群程度的不断提高,产业集群所具备的各类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会使其外部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更趋明显。同时,由政府机构以及教育、培训、科研等辅助机构同生产企业一起,在空间上实现聚集,形成一个柔性生产综合体,并在彼此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强化产业集群的税收效应、就业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等优势。另一方面,区域内部由大中小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涌现,区域品牌逐渐形成,产业集群的自组织系统不断完善,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外部效益、网络效益和创新效益的共同作用下,产业集群会形成一个自我积累的正反馈过程,最终使整个区域经济形成螺旋式的持续发展能力,拉动区域经济的螺旋式快速增长。

(四)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优先增长的重要支撑

产业集群通过其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市场优势、技术创新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势等,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助推作用。我国现实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也表明,区位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良好、资源禀赋丰裕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在改革开放历程中抢占市场先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制造业集聚、FDI集聚以及进出口贸易集聚使这些经济区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推动了整个沿海地区经济的优先增长和快速发展。以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截至2008年,全国4 605个制造业产业集群中,东部地区共3 630个,占全国的78.8%,中部地区557个,占全国的12.1%,而西部地区仅418个,占全国的9.1%。从区域内部看,东部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中,江苏、浙江、山东和广东四省拥有的制造业产业集群数量几乎占全国总数的54.5%。这充分说明,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集群数量越多,尤其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集群越多,该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就越强,其发展速度就越快。

三、城市化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核心

区域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区域的城市数量、发展质量和城市经济实力影响和决定着该区域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标志,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已经成为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的重要特征。

(一)城市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与主导

要素集聚和产业集群的综合优势在城市中的高效整合和强化,使城市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能力远远超过了非城市地区,其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超过非城市地区,成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同时,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会产生强大的溢出效应,其产业、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将通过各种流通网络向周边区域辐射扩散。通常情况下,其辐射效应与辐射面积的大小往往与城市经济规模成正比。因此,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交通运输中心、信息中心、要素与产品流通中心、金融中心、科技文化教育中心等,在整个区域经济的综合发展中起着示范、牵引和带头作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和主导力量。

(二)比较优势是城市经济领先非城市地区发展的核心支撑

首先,城市比非城市地区具有更优质的非移动性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相对于非城市地区而言,城市在非移动性生产要素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甚至绝对优势。一是城市高效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城市对生产要素和产业的聚集力和承载力。二是健全的经济管理机构为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大市场、大枢纽创造了条件。其次,城市比非城市地区具有更完备的生产要素市场。城市不仅具有丰富的资本、生产资料、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而且相对健全的制度机制等优良条件和环境使城市的生产要素市场变得日益完善。再次,城市比非城市地区具有更大的产业发展载体和拓展空间。产业集群发展与城市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市场也必然得以延展,城市集聚的产业内容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现代工业化水平加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各非农产业部门加速转移。二是产业衍生力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新兴产业、先进生产力的不断涌现,使城市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集聚结构合理化,也使城市经济发展规模与质量不断提高。最后,城市比非城市地区具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城市高效的要素集聚力使其成为科技人才、先进技术等高级生产要素的集聚之地,成为开发新技术、研制和生产新产品的重要创新基地。城市的科技人才拥有量、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优势成为其经济优先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城市群(新型城市群准经济体)是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新动力

受产业集群和工业化的推动,区域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区域中的城市数量逐渐增多,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而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航空设施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得越来越近,城市规模及辖区范围的扩展使地缘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使城市间的经济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由此,在区域核心城市(增长极)的主导与带动下,基于地缘因素而形成的城市群应运而生;基于市场因素,遵循共同发展目标、共同行动纲领、共同行为准则的指导,由政府主导的区域城市一体化建设开始出现。城市群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具有先进的“资源共享、市场共通、文化共建、制度共融”的开放式发展理念。城市群作为一种新型准经济体形式和发展模式,它的形成将使城市经济活动的外部环境更加优化,城市的自我修复功能更加健全,移动性生产要素市场更加完善,城市市场供需量更加丰富,直接导致城市的生产要素引力更大、经济发展张力更强。城市群显现出的经济发展新优势,可以说是城市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不竭动力,使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非平衡特征,势必成为引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和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临空经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

一、临空经济区的概念

随着经济大潮的发展,知识经济在经济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航空运输这种相对最快速的运输方式逐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开来。航空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建设程度的加深为城市的机场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而基于机场便利的交通而建立起来的临空经济区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里的临空经济区可以利用城市机场极其便利的交通来吸纳大量的资本、劳动力、市场、技术等发展要素,通过辐射、带动、贸易的方式来扩大临空经济区在周围的影响力,从而提高临空经济区的规模和发展水平。

二、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影响

1.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宏观影响机制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临空经济区产生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无论何时临空经济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上的。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要素有很多,譬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本流动量、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对外政策,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临空经济区的发展,而临空经济区的发展一旦受到制约,其产生的负面影响又阻碍了城市中上列因素的完善和发展。

2.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的微观影响机制

可以说,城市机场是我们临空经济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没有机场条件就没有临空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而企业则是我们临空经济区运行的主体,企业的发展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居民的需要则是临空经济区转型的方向,只有更好地适应了本城市居民的需要,临空经济区才能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机场因为有着相对便利的交通方式,机场所在区域往往人流量和资金流量都比较大,这就是机场为临空经济区提供的条件和便利,这些区域往往企业聚集,人口众多,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而人口对基础设施等的需要又为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导向。

三、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区域经济对临空经济区有着引导和导向的作用,也为临空经济区提供了发展的动力,相应地,临空经济区也对区域经济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中一点就是临空经济区为区域经济带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核心,能够最大程度地带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发展,加速区域内人口流动和资金交互,优化了城市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为外来资本提供了更为舒适便利的投资环境,作为一座城市与外界交流的窗户,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无疑是巨大的。而另一点就是临空经济区的高要求给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功能提出了比较大的要求和挑战,很多城市现有的交通环境和基础设施并不能适应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满足临空经济区的要求。

2.临空经济区不同发展阶段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从前文的结论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区域经济和临空经济区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同发展的临空经济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别是微小的,但值得我们探讨。通过了解不同阶段的临空经济区发展对城市区域经济造成的影响,可以得出相应的经济学一般规律,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加快区域的城市化进程,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建议

1.注重临空经济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合

临空经济区的核心要义就是交流,因此只有和所在区域形成紧密联系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临空经济区的特点和优势,否则就会受到孤立,不仅享受不到城市区域带来的基础设施方面的便利,而且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帮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临空经济区的产业结构和城市经济产业结构相吻合,临空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契合该地经济区域的发展政策。

2.加强临空经济区的集群化建设

尽管现阶段信息交流手段越来越多,交流越来越便利,但是很多企业之间还存在信息交流上的问题。临空经济区交流的特性就要求在发展的过程中各个企业加强互相之间的信息、资本流动,把经济区内部的企业整合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产业集群,只有加强临空经济区内部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对区域内部资产进行合理的配置,增加对外来企业和投资的吸引力。

3.加强临空经济区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合作

以临空经济区为基础的区域合作主要是要形成一个以临空经济区为核心的“大物流群体”,首先立足整体,针对世界现阶段经济发展情况制定一个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策略,然后立足细节,加强临空经济区与本区域乃至周围城市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一个比较大的物流网络,来发挥临空经济区的交流和沟通功能。

4.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临空经济区作为城市发展的一条新道路,不可避免地对城市原有的经济增长点产生影响和冲击,因此如何调整发展机制,在不损害原有经济增长点的基础上和平发展则成为我们现在应该考虑的另一个问题。同时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势必会推动本城市的发展,由于这些城市往往是基础建设较好的大城市,因此周围的中小型城市将很难获得发展的机会。为此我们要加强临空经济区的交流作用,来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谋求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波,金丽国,曹允春.临空经济产生的机理研究――以首都国际机场为例[J].理论探讨,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