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1篇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2篇

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中职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低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知识缺乏感性认识。《企业管理基础》课程理论知识空洞、乏味、理论性强,很多理论知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虽然有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但由于缺少学习成功的经验而缺乏学习的自信。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多以理论教学为中心,普遍忽视了实践性教学。该课程学习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力。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当前市场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以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改革为例,谈谈管理学基础课程在实践教学中的教法改革。

一、 合理“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1.认真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学效果的好坏,课前备课是关键,教师必须以现代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为切入点,围绕教材和学生来备课。当今社会的网络、社会传媒等方面对学生的心理、理念、信念、知识结构形成了深刻地影响,他们能从不同渠道获得很多零散的知识架构。如何将这些零散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能理解基本知识点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深切领会企业管理的意义,明确没有企业管理,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等这样一些现实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使学生能学懂理论,理解方法,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作为授课教师,就要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潜心的研究。对教学过程,所教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特征、心理状态、知识情况,研究课程的知识框架、章节布局,然后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使他们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认真分析教材对概念、特征和功能等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事例分析使枯燥说教的理论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对不同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A、以讲授企业概念、特征和功能为例:我在上课时,并未直接要学生去记住概念,而是通过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企业概念和特征的思考。如:“你认为下列组织哪些是企业,若是企业它们有什么特点?”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研究院、银行、烟草公司、饭店等。

非企业: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研究院。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原则,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企业:银行、烟草公司、饭店。特点是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的生产经营或服务活动,经济独立核算。

通过这种事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概念、功能比直接要求学生去记忆概念要容易接受得多。

B、对管理学原则、意义等内容,教学中采用故事引导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掌握各种管理方法的原则、意义。借助故事这种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形式,将管理学知识巧妙的融入其中,使学生在开心之余引发思考,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如:讲述企业管理的原则和意义时,我采用“非洲土人穿鞋子“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面对挑战,同样的境况却有不同的观点与结论。我们只有理解了企业管理的原则和意义,在工作中总是往好的、积极的方面去思考的话,我们就能挖掘出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

C、 对管理结构、设计、管理策略等方面的内容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对组织结构的设计、实施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提高其学习与训练的兴趣。在案例教学中,补充一些企业案例,让学生有真实感和亲近感,从而理解各职能组织结构模式和该模式下的管理策略。如讲述企业组织结构模式时,我将“布朗公司的组织管理“通过内容描述给出组织结构图,根据公司各管理层组织结构,分析该公司在组织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初步的对策思路。通过这种对实例情况的分析,使学生对企业各组织结构的构成方式,内部管理的分工协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理解公司管理机构对公司和管理策略、财务控制、重大人事安排及监督权力,理解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模式。

二、 合理“创建活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企业管理学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基层岗位综合管理技能。综合管理技能的提高,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获得。在学校教育环境下,很难得到亲身体验,但课程学习又必须完成。因此,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完成体验过程,使学生能在“做中学”,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1.应用情景模拟法创建活动。

企业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即要求必须在管理实践中管理,又限制了在校外真实环境中学管理,这样只能寻求模拟管理方式,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提高学生学习与训练兴趣。如在学习了“企业管理功能和管理”内容后,我要求学生将这种管理功能应用到班级管理活动中去,一个月以后,要求班组长及学生分别谈谈这种管理方法应用后的真实心理感受。通过这个管理活动,同学们普遍反映:这种管理方法需要平时有更大的责任心,要有很强的团队协作精神。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验到了为什么说管理是由一些纵横交错的层次、部门和岗位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一个成员必须积极主动去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才能使整体工作协调完成。

2.应用团队任务去创建活动。

团队任务法是实践性教学的另一种方法。我在“企业管理策略课”程结束后,将班级学生分为四个团队,要求每个团队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式搜集一个国内知名的品牌企业,列出该企业的经营方向、重大经营方针与主要的管理策略。一个星期后,各个团队的资料提交上来了,每企团队都认真完成任务,还把各部分资料整理得很完整。通过这种带着任务去获取资料结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了主动观察、整理加工、判断比较,从而自主构建知识,促进了教师从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的转变,引发学生积极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极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管理综合能力。

3.应用游戏训练法创建活动。

利用游戏本身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我们在学习了“商贸企业经营管理过程”这部分内容后,我们模拟组织了一次销售活动,以销售手机为销售对象,将学生分为售货员、顾客两种身份,分别体验一次销售活动中,销售员通过接待顾客、介绍商品、包装商品、收款付货、送别顾客等整个销售过程的体验,使同学们真实感受到做一个销售员必须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认识到接待客户必须具备基本的商务礼仪知识 ,销售过程中必须有很强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这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

三、 改进考核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企业管理基础》这门课程的考试采用闭卷理论考试的方法已经不能达到对学生的考核目标了,以一份试卷定学生的成绩的优劣,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难于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体现不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还容易出现作弊等违纪现象。因此,可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来核算学生综合成绩比较合理。

平时考核占学生学期成绩的50%,分为每次活动的参与度与态度、能力表现、每堂课要求的作业或书面材料完成情况都要进行评估与考核,课程平时成绩是所有评估与打分的总和后的平均数,最后算出占百分制成绩的二分之一,加上期末考试成绩按50%折算后的成绩就是该生的综合成绩。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的方法,考题分为基础理论试题和实际操作主观题两个部分。基础理论占60%,重点考一些企业管理学基本常识。实际操作主观题占40%,重点考一些案例分析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评价。这样的考核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果和质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四、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就业能力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19-03

1 引言

随着我国职教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职教毕业生进入社会,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抱怨找不到能适应工作的毕业生。究其原因,是职教毕业生的专业能力没能达到企业的期望,造成学生、企业双方均不满意。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从事某一职业并能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更侧重于专业技能。事实上,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就是求职者是否具备胜任岗位工作的专业能力。因此,对职业学校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学生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以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学生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2 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依据

2.1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正确定位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而五年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定位为:面向汽车后服务市场,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和汽车维修、检测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重点是要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2.2 根据就业岗位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根据就业岗位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因此,正确划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就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有关文件规定: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属于交通运输大类中公路运输类专业(《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试行)》)。通过调查汽车后服务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就业意向:可以将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分为主要就业岗位、次要就业岗位和其他就业岗位三类(如图1所示)。

2.3 根据工作任务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根据市场调研,整理归纳出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其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并拟设相应课程。

1)整车维护。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具有汽车新技术的相关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维护常用工具、量具;具有汽车维护的知识和技能(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等);会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四轮定位仪、车轮动平衡仪、灯光检测仪、废气分析仪、喷油器清洗机等诊断、维护设备。②拟设课程:整车维护、汽车结构认识、汽车使用常识。

2)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管理系统的知识;能熟练使用发动机拆装、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以及常用故障诊断仪;具备发动机维修、故障诊断操作技能;能根据电路图查找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具有收集维修资料的能力。②拟设课程: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发动机总装与调试;柴油机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现代汽车电控设备。

3)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底盘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自动变速器、ABS系统等知识;能熟练使用底盘拆装、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以及常用故障诊断仪;具备汽车底盘维修、故障诊断操作技能;能根据电路图查找底盘电控系统故障;具有收集维修资料的能力。②拟设课程:底盘构造与维修;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现代汽车电控设备。

4)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与排除。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汽车空调、安全气囊等系统知识;能熟练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常用工具、量具以及常用故障诊断仪;具备电气设备维修、故障诊断操作技能;能根据电路图查找汽车电气系统故障;具有收集维修资料的能力。②拟设课程: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空调故障诊断;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现代汽车电控设备。

5)企业经营管理。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体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具有企业人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财务知识。②拟设课程:财务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作业管理。

6)汽车性能检测。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具有汽车性能检测的知识和技能;会使用、维护常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②拟设课程: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典型案例分析;汽车维修质量检验。

7)汽车配件管理与销售。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熟悉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等汽车各大系统零件名称及作用;能熟练使用汽车配件管理软件;掌握汽车配件的编码原则;掌握汽车配件进货方式;具备鉴别货源的能力;工作细心,责任心强;具有货物运输的基本知识。②拟设课程: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营销与配件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驾驶;现代物流管理。

8)汽车维修业务接待(含汽车保险与理培)。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结构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具有规范的电话礼仪和交谈技巧;具有汽车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具有汽车维护、故障诊断的基本知识;具有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基本知识;具备规范的社交礼仪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驾驶证。②拟设课程: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公共礼仪;交流与口才;汽车保险与理赔。

9)质量控制。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汽车发动机、底盘和汽车电气设备结构、工作原理的知识;具有汽车维护、故障诊断的基本知识;了解车辆维修流程;了解汽车维修质量检验的方法;具备一定的与人交流的能力。②拟设课程: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公共礼仪;交流与口才。

10)钣金。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备汽车车身检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会汽车钣金焊接;能修复汽车车身的损伤。②拟设课程:汽车车身检测技术;汽车钣金焊接基础;汽车钣金修复基础。

11)涂装。①对应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备汽车涂料基础知识;掌握汽车调漆技术;掌握汽车喷涂技术。②拟设课程:汽车涂料基础知识;汽车调漆技术;汽车喷涂技术基础。

2.4 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

五年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业课程结构可由四部分组成:专业(实训)课程、选修课程(含方向课程)、证书培训考核和毕业顶岗实习(含毕业答辩)。

1)专业(实训)课程:机械制图及CAD、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汽车单片机及局域网、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液压与气动、财务管理、汽车维修质量检验、人力资源管理、汽车概论、汽车维修接待、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整车维护。

2)选修课程: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典型案例分析;钳工基础;现代物流管理;现代汽车电控设备;(二选一)汽车类专业入门、汽车使用常识;(二选一)汽车结构认识、摄影;(二选一)汽车文化、社交礼仪;(维修方向)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柴油机维修、汽车空调故障诊断;(营销方向)汽车营销与配件管理、汽车保险与理赔、旧车鉴定与评估;(钣金方向)汽车车身检测技术、汽车钣金焊接基础、汽车钣金修复基础;(涂装方向)汽车涂料基础知识、汽车调漆技术、汽车喷涂技术基础。

3)证书培训考核:中级汽修工证、高级汽修工证、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及其他专项工种。

4)毕业顶岗实习(含毕业答辩)。

3 构建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内容

五年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毕业生与高职高专(高中后)毕业生相比较,其优势在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强。因此,在构建五年制汽车运用技术专业技能考核体系时,必须突出动手能力的考核。根据毕业生今后可能从业的方向,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主要有核心技能项目部分、辅助技能项目部分和选考技能项目。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如图2所示。

4 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实施

在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施的情况,不断完善和丰富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内容。教学部门应成立专门考核机构来负责组织实施,以确保专业技能考核体系实施的质量,真正达到提高毕业生专业技能的目的。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进程的安排,分阶段按年实施,也可以在毕业生离校前集中组织考核。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合理构建和实施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专业技能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同时也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 企业管理者 能力和素质

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体会到管理是关键,管理不是简单的发号命令,而是一项集决策、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于一体的综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管理者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对整个企业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一、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

(一)决策能力

任何组织的管理过程都从决策开始的。它贯穿整个管理过程的始终。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1.重视调查研究,多方搜集信息

领导的基本职能是决策,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因此,决策者占有大量的信息对决策的正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孙子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名言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2.建立参谋咨询系统

决策参谋机构是指为决策提供可行性方案和可行性意见的智囊部门。职责是:帮助决策者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并做出论证评估;帮助决策者发现并纠正偏差,提供修正决策和追踪决策方案。

3.决策方案的制定、论证与抉择

(1)方案制定。它是以决策目标为主线,针对主要问题,对所有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提炼,形成一系列可以论证的具体行动方案。运用全部的精力和谋略,充分地发挥决策者和决策参与者的全部潜能。

(2)方案论证。是被选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目的就是给管理者拍板定案提供直接的前提和依据,便于其做出决断。还要发扬民主、尊重科学、服从真理。

(3)方案抉择。是决策的最终步骤。是在充分对照、比较的前提下,权衡利弊、抓住时机,择其优而定之的。

(二)组织协调能力

1.与下级部门和所属人员的协调

工作中,各种矛盾和冲突会时常出现,使上下级关系出现紧张状态。在此,管理者处理与下级关系的艺术,就应集中解决与下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重新建立和谐平等的关系。协调好与下级的关系是实现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

2.与上级管理机关的协调

管理者在处理与下级关系的同时也要处理与上级的关系。上下级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指示与服从的关系。但是被管理者也不能唯命是从,被动应付,而应积极主动地协调好与上级的关系。

3.管理者与管理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

管理者之间的协调。就是同级协调。包括:相互尊重,热情诚恳;严于律己;彼此理解,同心同德、通力合作;同舟共济,患难与共。部门之间的协调,包括:目标协调,是使每个部门都了解自己与总目标的关系和自己的责任,为实现总目标而共同努力;信息协调,就是互通情报,加强部门间的交流与沟通,还有工作方面的协调,在实现总目标的前提下,协调开展工作。

4.与外部关系的协调

管理者不仅要处理好内部关系,还要处理好外部关系。企业是社会构成的一部分,二者相互依存,因此,搞好外部公关是企业获得成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控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控制就是指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进行的考核、计量和纠正。分为事前、同步和事后控制。

1.事前控制

指事先采取的控制活动,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形及结果进行的一种控制形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先发制人”。是管理者普遍采用的方式之一。

2.同步控制

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根据情况中的各种信息,一旦发现活动结果与目标之间出现偏差时,立即进行调整。

3.事后控制

根据目前实施所获得的实际结果,同事前目标比较而进行的控制。发生在事实形成后,对出现的问题和造成的损失是不可能挽回的,只是做出一定的弥补。它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系统目标的事先控制提供必要的信息。

(四)用人能力

古人云:“识才难,非难;得才难,非难;用才难也。”“得人者昌,失人者亡。”这说明了管理以及用人艺术的重要性。管理者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

1.求贤若渴、挖掘人才

人才产生于芸芸众生之中被广大的人群所掩映甚至被淹没。所以说人才难得,不求怎得?管理者只有爱才,才会真心实意地寻找挖掘人才。

2.掌握部属、适才适用

管理者要想掌握部属,就得了解部属的特点,然后根据个人性格、特长、志趣等将其安排在适宜的职位上,使之各得其所,知人善任,发挥才干。

3.宽容大度、虚怀若谷

作为管理者来说应具有宽容大度的胸怀和虚怀若谷的气量。

4.充分信任、适当放权

尊重与信任是使用人的基本前提,有经验的管理者总是给下属充分的体贴与尊重并能不断地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工作。给予一定的权利,这样会增加下属的责任感和进取心。

二、现代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管理者的素质是指管理者在先天禀性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锻炼、修养、实践所获得的品德、智能和体质的总和。是管理者担当一定管理职务所必须具备的资格和基本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

1.及时了解国家要求和法令。主要为制定计划、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等,还要及时了解和掌握重要信息。重视发展动向和变化趋势,并符合国家政策、服从国家指导。

2.经常向政府部门汇报情况。企业管理者是代表企业执行某项任务的组织负责人,因此要经常向政府机关汇报组织的全面情况,以便及时得到指导和帮助。

(二)道德素质

有道德才有影响力、感召力。管理者只有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感召力,才能团结下属和员工完成管理目标。而群众对管理者的信任程度直接关系到管理者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大小。俗话说“正人先正己”。管理者具有的良好的道德素质,才能吸引群众、影响群众,增加影响力和感召力。

(三)文化素质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管理者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其知识结构应当从专才变为通才。要学习哲学,还要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美学,以及外语、计算机等知识。知识面要宽,水平要高,这样才有利于适应现代企业管理日益发展的需要。

2.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思想在工作十分重要。要想使工作产生超凡出众的效果,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跳出传统的思维趋势,学会创造性思维。

3.较强的法律意识。学法、懂法、维护法律是公民的大事,更是现代管理者在知识经济时代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其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经济活动的需要。

(四)专业素质

管理者要懂得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懂得企业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懂得计算机和数学方法在管理中的应用;掌握本企业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本企业的产品结构和制造工艺;了解本行业的科研与技术的发展方向。只有掌握有关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才能做到出主意出在点子上,用人用到适当岗位上,才能养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好作风。

(五)心理素质

1.意志。意志也是一种品格,是蕴藏于管理内心并直接体现于行动之中的心理素质。它是管理者的果断性、忍耐性、坚守性等管理活动的具体体现。

2.信念。信念是一个管理者必备的心理素质,是管理者成就伟大事业的基础。管理者只有充满必胜的信念,对自己的事业确信无疑,才能克服困难,迎接各方的挑战。

三、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学会容忍

管理者必须养成容忍部属比自己差的耐心。能接纳部属不同的做事方式。还要学会去欣赏部属。

(二)让员工感到自己重要

一个称职的管理者应该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尊重其看法,来提高自信心。这样会激励人们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三)管理要讲情、讲理、讲法

企业核心的竞争是人,培养以人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必须进行“情”、“理”、“法”三个方面的总动员。所谓“法”即制度,要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培养员工严格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培养职业意识。通过相关制度的建设,来促进员工的合理流动和合理使用,保持员工队伍的活力。所谓“理”是一种柔性的约束,是对法的完善的补充。实现“理”的基本手段是培训,培养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提高他们内在的积极主动性。

现代企业管理者除应具备上述的能力与素质外,还应具备一定的管理风格。它是管理的个性气质、性格、能力、思想方法、价值观念以及行为习惯的综合体现。独特的管理风格也可以增强管理者的魅力和感召力。管理者应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与素质、注重管理方式、方法的运用,引发被管理者由内心而产生的信服与敬佩,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而促使企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东升.《领导下属的艺术》.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11月.

[2]玫琳凯.《经理箴言》.《企业管理与改革》.企业管理与改革杂志出版社,2004年第4期.

[3]周振林,邢晓丽.《领导与公关》.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4]薛智.青年领导能力训练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5篇

针对上述问题,在研究了国内外先进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新的经济形势及本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和资源优势,遵循“以就业为导向,理论够用为度,实践技能训练为主,运用为中心”的高职教育方针,根据“以就业为主体,以创业为主线”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细致的市场需求调查,细致分析行业岗位具体标准,本课题制定出一个以“模拟公司、模拟市场、创业实训”为平台,创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4444”(四通、四融、四结合、四证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务求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型、应用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该“4444”(四通、四融、四结合、四证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四通”即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通、专业教学活动与企业经营过程相通、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相通、学生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四融”即教学场所与职场环境相融、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相融、学校理论考核与企业实习评价相融、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四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与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学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对接、职业基本技能培养与行业发展前沿需求相结合,“四证书”即通用管理能力等级证书、大学生实习实训证书、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毕业证书。

二“4444”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完善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

通过进行科学的社会需求市场调研,认真分析调查数据和结果,切实完善课程设置,务必使毕业生能力素质与就业岗位相吻合,提高学生就业质量,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真正做到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通、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相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基本技能培养与行业发展前沿需求相结合。

2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及内容,紧跟企业实际经营情况

通过教学改革,深入企业、深入市场对专业本身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研论证,通过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学习培训,充分掌握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紧贴行业发展情况,将企业实际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毕业即可走上工作岗位,胜任岗位要求。切实做到专业教学活动与企业经营过程相通、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相通、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相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大力开发校企合作,落实产学结合

通过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常规教学模式运作,使企业界和学校双方能够相互深度介入,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同时,形成由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方能做到专业教学活动与企业经营过程相通、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相通、学生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教学场所与职场环境相融、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相融、学校理论考核与企业实习评价相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历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对接。

4确保学生专业能力,兼顾创业素质培养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6篇

内容摘要: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实质上就是使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或知识的职业经理人(包括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等潜在的职业经理人)再增加自主创业的能力、素质或知识。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内涵,既不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教育,也不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创业教育,而是把职业经理人培养成能够创办自己企业的企业家教育。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途径,既包括高等教育机构的企业创业教育,也包括社会培训的创业教育。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才 创业 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的社会背景

创业教育是从商学院的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开始的,美国是最早实施创业教育的国家,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迈赖斯•麦斯教授开设了“新创企业管理”课程,这门课程后来被认为是美国创业教育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与传统的培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相区别,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创办企业的人才。

美国创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其社会经济的变革紧密相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美国和世界的其他一些地区,小企业和创业者每年创造70%以上的新就业机会和70%以上的新产品和服务,强劲的经济增长、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新兴产业、风险资本等为新企业创造了机会。中小企业社会贡献率的增加激发了美国人的创业热情,其认为创办自己的企业是“一项令人尊敬的工作”。从1990年以来,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即平均每250个美国公民就有一个新公司。美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持续繁荣得益于小企业、创业者的贡献和美国人的创业热情。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从粗放式增长向节约型、低碳型增长转变的阶段,在此方面中小企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鼓励创办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战略。中小企业的创立需要大量的创业人才,然而,目前高等教育中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依然是以大型企业的职业经理人等白领阶层的培养为基本定位。这种培养模式使创业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不够深入,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落后,这与我国现实生活中对企业创业人才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矛盾。

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内涵

从理论上讲,创业教育不限于企业管理人才。只要是以培养创办自己事业的人才为目标,都属于创业教育。但是,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创业教育的目标是不同的。例如,金融危机发生后,有的地方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为此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教育,这种创业教育的目标是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再如,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基本目标是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同时强调创业教育要与所学专业背景相结合。

企业管理者是指从事企业经营管理事务的人员,在教育领域中,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晓工商企业经营管理理论与实务的职业型企业管理人才,即培养职业经理人阶层。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仍然属于创业教育,其目标依然是培养创办自己事业的人才。

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人才本身的培养定位是职业经理人,企业管理人才与其他群体的最大差别在于,其自身已具备或应当具备经营管理企业的基本知识或素质,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实质上是使具备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或知识的职业经理人(包括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等潜在的职业经理人),再增加自主创业的能力、素质或知识。

因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内涵,既不是培养职业经理人的教育,也不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意义上的创业教育,而是把职业经理人培养成能够创办自己企业的企业家教育,也就是说,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其目标定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人才,而是具有职业经理人素质的中小企业创办者,即培养专业的企业创办者,具备创办新企业的素质和能力,掌握创办新企业的知识和技能,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寻找创业的领域和方向,创办企业并促进其成长发展。这种教育的目的并非为了帮助企业管理人才自主就业、自谋出路,而是为适应现代社会中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创办企业人才的需求。

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培养目标

与既有的企业管理教育不同,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着重培养创办新企业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创业激情

具备强烈的成功梦想和创业激情是创业企业家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创业企业家需要具有追求成功的强烈愿望,努力付出,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具有很强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承担风险,喜欢迎接挑战。

(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和寻找把握商机的能力

哈佛大学商学院将“创业精神”定义为“追求超越现有资源控制下的机会行为”。美国考夫曼基金会创业领导中心认为,创业教育是向个体提供把握别人没有注意到的机会所需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培养学员在别人犹豫不决的问题上具有洞察力和自信心的过程。创业企业家必须具备寻找商业机会的能力,必须找到创办企业的产品或贸易服务领域,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商业竞争中具备寻找商机的眼光,寻找创办企业的经营发展领域和方向是创业企业家必须具备的能力。

(三)融资能力

创业企业家必须筹集创办企业所需的资金,通过多种渠道融资,寻找合伙人,寻找投资方,申请银行贷款,争取风险投资等,需要具备金融学、投资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最重要的是具备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能力。

(四)经营和管理新企业的能力

创业企业家需要根据所创办企业的类型和经营理念建立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制定各项管理和运行制度,招聘企业各岗位所需要的人才并对其进行管理和激励。根据经营范围、生产销售产品、或从事贸易、或提供服务,创业企业家必须熟悉企业管理的流程,管理的技巧和管理的知识,并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

(五)创新能力

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创业企业家的创新能力,企业要适应环境参与竞争,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了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得在于不断的创新,这种创新是广义的,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营销创新等,因此创业企业家必须具备创新能力,推动和主导企业创新。美国戴尔电脑公司董事长迈克尔•戴尔所创立的直销模式,改变了人们购买个人电脑的方式,形成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并带来收益。

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培养途径

目前,国内一部分大学对企业管理人才的创业教育认识模糊,授课内容集中于成熟企业的一般管理运作状态,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的创新,而不是自主创办企业意义上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经理人,学生毕业后到公司、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而国外大学商学院强调对学生进行企业创业阶段的教育,以树立学生自主创业的精神为主,传授创立和管理企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创业企业家。

笔者认为,我国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定位应该着眼于培养专业创业者,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自主创业,这一培养目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高等教育机构的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

一是通过系统传授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创立企业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开展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学术研究,开设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的核心系列课程,这些课程构建学生创建企业的基本知识结构和素质,包括一个新企业筹划、创建、组织、管理、运行的全部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创业过程细微的管理知识。

例如,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的代表性创业管理课程有:《开创新企业》、《创业财务》、《创业管理》、《创业营销》、《小企业的经营与成长》、《创业精神、创造性与组织》、《风险投资与个人股权》等,从中可以看出,其核心课程直接针对创业管理。

二是形成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创业是一项非常复杂、实践性非常强的管理活动,创业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必须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的比重应该多于规则和知识的讲授,通过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体验创业的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寻找评估机会的能力、创新能力、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

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实践教育体系,通过多种方式模拟创业活动以使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体验。如美国百森商学院开设了《新生管理体验》课程,新生团队在教师指导下订出创业计划,贷款3000美元作为原始资本启动一家新公司,在学年结束时公司必须返还本金和利息,而超过原始资本的利润则成为大一年级学生开办慈善事业的基金。

再如,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的创业项目,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完整的商业计划上交给一个由风险投资人和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团。项目要求学生的商业计划能够吸引投资人,资金计划周密;要有专利;已规划出长期的营销战略。此外,项目还能够给正在经营自己企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开发新产品或新战略模式的机会。

创业教育的实践体系应该包括:第一,针对创建企业的全过程或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创业活动的模拟,由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第二,邀请成功的企业家不定期给学生讲授创业成功的经验、教训和过程,企业竞争的新形势和新环境,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发展的方向等,并参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讨论,为想要创业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诊断式咨询,通过成功的企业领导者带给学生最前沿和最真实的创业实践,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第三,通过多种渠道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如建立创业实习基地、创业实验室、模拟公司,广泛联系企业为学生提供项目实习的机会等。

三是举办和参加各类创业大赛。利用竞赛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实战经验,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寻找创业机会。有实力的大学可以自己举办创业大赛,参加人不仅是本校的学生,也可以是致力于创业的社会各界人士。例如,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每年组织多场不同主题的“牛津大学商业计划大赛”,参赛者面向全球,参赛项目可以是投资资金小的项目,也可以是大项目,大赛由国内外著名企业家、风险投资人、政府决策制定者、大学学术权威和大公司经理担任评委,大赛最重要的一个评判标准是能否获得风险投资,参赛者不仅可以得到创业项目的指导和建议,还有可能获得一笔创业资金。同时,学校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并为学生提供帮助,一些全国性的创业计划大赛会对参赛者的创业计划提出具体的建议,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与交流,并举行融资、创业计划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举行创业项目推介会,促进企业与资本有机结合,并为获奖者颁发奖金。大学应要求学生参加创业大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开阔视野,扩大交流,增长见识。

(二)社会培训中的企业管理人才创业教育

除了高等教育机构外,企业管理人员的创业教育,还可以通过社会培训的途径实现。社会培训的途径与高等教育创业教育途径侧重点不同,社会培训的侧重点主要解决现实需要解决的个案,对象主要是职业经理人或其他创办企业的创业者,而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创业教育,主要针对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等潜在的职业经理人,侧重点不是解决个案,而是一般性地培养企业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小企业为GDP贡献达六成提供八成就业岗位.中国新闻网,2009.12

2.陈晓春.创业教育 新一轮经济增长动力.新华日报,2010.3

3.李萍.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比较[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4.李时椿,常建坤.略论美国创业教育实践与对我国的启示[M].学习出版社,2005

5.张会亮.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创业教育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11)

6.铁生.实施创业教育提升企业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J].商场现代化,2007(12)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7篇

你只见到我在报表上的锱铢必较,却没看到我管理上的审时度势;你有你的决策,我有我的算法;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在定量分析中埋头苦干,我可怜你在实际情况下束手无策;你可以轻视我们的才能,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时代。财务,注定是条细致入微的锁链,路上免不了有所纠正和删改,但,那又怎样?哪怕被质疑,也要忠于自我。我是财务管理学,我为自己代言。

财务管理人员是每个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人才。对于整个企业而言,就相当于链条对于自行车。一旦链条失灵,整个自行车也就无法行动。财务管理专业不仅注重培养财务管理及相关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还重点突出财富管理的金融专业技能,旨在为公司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方向性指导及具体方法。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和金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财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基础、经营管理、会计实务处理、证券投资分析、项目评估分析、公司理财、金融管理等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求学期间,学生在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学习财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从而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大学期间,该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专业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税法、管理信息系统、金融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统计学、财务管理、会计制度管理、财务分析、投资项目评估、市场营销等。

现代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迫切需要同时兼备管理、经济法律、理财、金融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高级人才。当前毕业生主要在工商、金融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金融管理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也可进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工作。

工商管理:管“经营”

你只见到我指点江山的气魄,却没看到我读书报告的厚重;你有你的领域,我有我的体系;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终日埋头在数字中,我可怜你独守理论支架;你可以无视我们的努力,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时代。管理,是注定运筹帷幄的旅行,路上免不了有所偏离和失误,但,那又怎样?哪怕不被看好,也要挑战自我。我是工商管理学,我为自己代言。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_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管理等。

工商管理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科学的基础上,偏重于用工具和方法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如用运筹学、统计学等,对问题进行定量定性分析。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兴起,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国家和省(区、市)各级经济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管理部门、外资或涉外经营的工商企业以及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鉴于该专业的学术体系完备,本科毕业后仍可继续进行企业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以及经济师的进修,成为高级管理人才。

行政管理:管“组织”

你只见到外在的光鲜亮丽,却没看到背后的理论基础;你有你的流派,我有我的学科;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总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我可怜你空有理论架构;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时代。行政,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烦恼和困惑,但,那又怎样?哪怕万千阻挡,也要执著向前。我是行政管理学,我为自己代言。

行政管理又称行政学,也称公共行政学或公共管理学。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在20世纪初成立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当前,行政管理专业已日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众多理论流派、多学科交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科学。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并具有分析和解决行政管理方面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由于行政管理专业与社会学、法学、管理学、政治学等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因此其专业课程涉及行政管理学、市政学、社会学、行政领导与决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组织行为学、西方经济学、行政法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公共政策分析、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行政公文与写作、机关管理与办公自动化、社会调查等各个方面。学生需要学习上述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掌握现代行政管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管理、经营、策划、调研、交际能力,能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是从政治学派生出来的,并被视为政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行政管理专业运用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行政组织和管理。政治学着重研究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更具理论性,而行政管理专业则是更、具有实用性的科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根本目的在于探讨行政管理的客观规律,实现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虽然近几年,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但相信随着社会对行政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行政管理专业未来将更加美好。

人力资源管理:管“人才”

你只见到我挑选人才时的轻松从容,却没看到我甄选简历时的烦恼无绪;你有你的规则,我有我的标准;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轻视我总在和绩效作斗争,我可怜你却在其下痛苦不已;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努力,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天下。优化,是注定披荆斩棘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刁难,但,那又怎样?哪怕遍体鳞伤,也要达到最优绩效。我是人力资源管理,我为自己代言。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具备较强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等基本能力的优秀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并将受到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专业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人力资源规划、劳动法、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等。

在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做好人的工作已经成为赢得整个世界的前提,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开发,则成为一项关乎发展整个国家伯乐人才的重要工程。当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建立在动态的国内外人资检测系统的基础上,能够预测社会潜在需求,从而实现社会的真实需要,灵活调整专业计划。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量为600多万,其中北上广居多,相对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就业前景十分明朗,收入也不错。

信息资源管理:管“信息”

你只见到我在后台系统的熟练操作,却没看到我在数据分析上的理论功底;你有你的钻研,我有我的刻苦;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嘲笑我在分析方法中埋头苦干,我轻视你在学术道路上浅薄不堪;你可以轻视我们的努力,我们会证明这是它的时代。信息管理,是注定与数据为伴的旅行,路上少不了枯燥和烦恼,但,那又怎样?哪怕被忽略,也要坚持到底。我是信息资源管理,我为自己代言。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属于管理学类,它由原来的科技信息、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合并而成,强调管理、经济、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和交叉。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范文第8篇

随着全球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进步和进步,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更加复杂激烈。各企业集团之间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都在不断的降低各种成本和费用.因此,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在装备制造企业中越来越受到国家有关领导以及企业各级领导层,决定层的重视和肯定。因为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的工作实践,使更多的企业领导和决策层领导充分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劳动定额在装备制造业科学组织生产的作用才能更广泛,更充分地调动广大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热情,较快地促进装备制造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劳动定额管理专业人员在当今高科学、高技术、高人才发展背景的形势下,要面对和适应高、精、尖档次的精密数控设备的复合式一体化加工生产,这就给劳动定额管理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要想适应这种新形势的不断发展迎接新的挑战,使之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胜任本职工作,较好地完成生产和本职工作任务.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为劳动定额的管理和实施很大程度下都是通过劳动定额管理人员努力工作来实现的,定额管理人员本身的素质能力、水平、经验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本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的制定和发展,同样也影响着整个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广泛的群众性、特定的技术性和一定政策性等几个特点,本文认为劳动定额管理专业人员应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原则素质和业务综合技术素质,否则将不能胜任本职工作。

1.专业知识素质是劳动定额人员胜任其工作的根本保证

装备制造企业劳动定额工作涉及面很广也很大。无论是从劳动定额的制定、贯彻、执行、修改、统计分析等始终都是和本集团企业广大员工各职能部门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劳动定额工作质量的高低和实施效果都是受人的综合素质思想境界所支配的,同样劳动定额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涉及到国家有关税收、劳动工资、财政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及企业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

劳动定额制订的不科学、不合理或是出现不平衡现象时员工会意见较大、矛盾四起,将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为了在劳动定额工作中正确的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企业内部有关部门的有关规章制度,正确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企业的专职劳动定额管理人员应具备坚持原则,作风正派,责任心强,工作吃苦耐劳,待人诚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素质,其具体表现在:

(1)熟悉和掌握政治经济学和工业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懂得了解企业的分配制度以及国家在各个时期颁发的有关劳动工资法令和政策文件,由于劳动定额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思想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求定额专职人员本身要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工作态度,还要善于做好集团员工的政治思想工作,使广大员工在对劳动定额工作有了真确认识的基础上,支持和配合定额工作。

(2)要有坚持原则、办事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有为工作.为企业整体利益不怕得罪人的精神。如:企业部分员工怕压缩工时定额,不如实填写实作工时,造成定额完成率水分太多,从而不能正确的反应出定额的真实性和先进合理程度为集团企业分析各专业厂、工段、班组劳动负荷情况带来困难。若想做一名合格定额专职工作人员,只有坚持原则、办事认真、工作努力.综合素质强等才能具备条件。否则,将失去定额员和员工之间的正常联系,最终将得不到集团广大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3)要有热心帮助员工的精神。

目前集团企业配备的专职定额人员多数是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也有从基层从事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对生产工艺比较熟悉,依据装备制造企业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自己制订的劳动定额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但在贯彻执行劳动定额初期往往达不到合理或标准水平,这时需要劳动定额员帮助他们分析完成定额的原因,排除不必要的时间消耗损失,以利于员工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劳动定额标准。

2.提高劳动定额员的专业综合素质是提高定额工作的基础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现有劳动定额人员综合能力和素质还达不到现代企业集团生产的要求和需要,大部分企业定额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从各高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或是从基层从事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中选的管理人员,目前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对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先进的生产节奏等存在难以掌握的弊端。

因此,从整体上讲我国装备制造业劳动定额管理机构和人员还远远不适应国家未来发展和现代化企业规模化大生产劳动定额管理的需求。

文化是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的源泉,一部分定额专业人员由于文化知识陈旧素质偏低,劳动定额管理经验不足等等,不仅不能搞好集团现代化的企业劳动定额工作,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所以从当前来看,一个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劳动定额人员专业文化知识,综合知识素质,工作经验等都要达到有关职能部门规定的工作要求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具体的讲,装备制造企业定额员还应该具有以下基本知识:

(1)了解集团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对劳动定额的制订、修改、贯彻、管理、统计分析等有系统而明确的基本知识。

(2)具备相关的国家劳动工资方面业务的基本知识。

(3)具有相关的装备制造企业行业生产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工艺知识。

(4)具备一定综合的素质与劳动定额工作有关的经营管理知识。

(5)了解数理统计,运筹学、统计工程等现代化管理科学同劳动定额工作有关的一些理论知识。

3.提高装备制造业劳动定额管理人员业务知识素质

是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战略和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劳动定额工作的专业性质和职能,决定着集团企业职能定额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劳动定额的管理居于社会科学,也居于自然科学,更是工业工程等多种科学的边缘科学,它涉及到影响集团企业劳动效率和各个层面方面的工作.所以,从现代劳动定额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分析,除应掌握本集团企业产品的性能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的一般知识外,还应了解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数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具体的讲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能力。

(1)用现代化科学方法制订劳动定额于编制集团定员工作的能力。

(2)运用动作经济原理进行动作因素分析,拟定动作简化方案并组织实施的能力。

(3)运用工作简化原理研究改进所管辖各工种的工作法,并指导集团员工掌握和运用新工作法的能力。

(4)运用现代化各种时间研究技术进行工时测定与分析,并提出测定与分析结果的文字报告的能力。

(5)善于发现集团新产品设计,新工艺、生产任务安排、人员设备配备、工卡具设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效率质疑和协调改进的能力。

(6)同集团企业各有关职能部门、专业厂、工段、班组以及广大员工组织沟通意见与协调的能力。

(7)善于运用现代化各种先进激励手段、促使集团员工提高劳动效率的能力。

(8)善于观察与分析劳动环境与劳动组织环境变化对劳动效率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9)建立健全或改进原始记录制度,使劳动效率反馈的信息畅通,准确,及时,并善于运用信息进行效率分析与研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