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语文的教学过程

语文的教学过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第1篇

一、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活动主体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素质教育”已逐步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农村小学的语文课,首先是要解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问题。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就没有效果。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里,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兴趣。对语文的兴趣、乐趣就是学习语文最强大的动力。

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反复的讲,唯恐漏掉某个细节,这样搞“一言堂”,教师累,学生烦,久则生厌,兴趣从何而来?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把课堂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比如:分析文章题目、作家作品介绍、生字新词的理解、文言词句的翻译、寓言寓意的归纳总结等等,一律由学生自己完成,我们不要包办代替,或大组搞比赛,或小组讨论,在语文课堂上,可以安排查字典比赛活动,看谁读得好,比比谁总结的好,比比谁提得问题多等活动。这样,老师充分的发挥了其指导作用,同学们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必将会带来令人惊喜的收获。

二、语文课教学方式要适当进行转变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否则的话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四个成员组成: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两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和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桌椅也跟着进行调整。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积极地进行讨论,各抒已见,合作解决问题。教师也可以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并适当的点拔,引导他们所讨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让各小组派代表来向老师汇报自学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已的意见和看法。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适时进行指点、帮助。在讨论汇报中,还提出学习中不明白的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我觉得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达到让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四、布置作业要注意和避免单调重复性作业

在许多语文老师布置作业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的向学生布置一些单一性的作业,往往课后练习题中随意抽一两道题就好,忽略了学年、学期、单元、课堂对知识和能力达标的一体性、一致性要求,忽略了一体性目标之下阶段性目标的实施和完成,忽略了学生作业布置的可持续发展性。简单重复性的作业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例如抄写、注音、生字、默写、选择题等,成了教师的最爱,而造句、仿句、对话、修辞应用、片段习作等布置的较少,概括后就会发现这类作业的特点:作业的量特别大,一般的就需要好几页,而且出错率低,教师好批改,易完成批改量。但缺点是很明显的:虽然学生和教师都省去了动脑筋,但是作业只注意了数量的完成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这样的作业布置无疑是低效率的同时也是枯燥的。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第2篇

众所周知,由于考试的导向, 传统教学总是“重结果、轻过程”。语文新课程从“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几个维度重建课程目标体系,指出过程本身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确立和突出了过程的地位。教育理念具有实践性品质,它引领着教育实践,同时承受教育实践的诘问。直面当下的教学实践,传统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情景已日见式微,过程与结果相互交融的教学景观数见不鲜,但同时重视“过程”而对“结果”的正确与否轻视甚至忽略的教学现象也时有所见,后者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深刻反思和激烈争论,由此引发一些困惑和质问:过程重要,结果就不重要吗?过程与结果,到底谁更重要?这些问题不仅观念层面中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思辨,更关涉到实践层面中过程与结果的权重把握,按的观点,事物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又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正确释晰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过程与结果互相对立

语文教学的结果是指语文教学活动发展的最终产物,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则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教学结果所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在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前者与语文知识几乎是同义语(狭义的知识观),主要是一些经过严格检验,被证明是真实可靠的、能够用文字符号加以明确表达的事实,包括字、词、句、说话、作文等;后者具体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调度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谋求建立新旧知识之间实质性联系的过程。

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在性质上存在着差异:结果通常只涉及认知的层面,而过程则不仅仅涉及认知层面,常常渗透着活动主体的情感、意志、态度等心理因素;结果通常是以“产品”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封闭的、固定的、静态的,而过程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是开放的、灵活的、动态发展变化的;作为特殊认识活动的教学结果,往往是比较客观和确定的,而过程常常是主观的、不确定的,与特定的个体、特定的时空情境联系在一起;语文教学结果(即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具有公共性,而过程则通常具有个人性,并且过程的丰富多样性也与结果的“贫乏单调性”——后者仅仅是由若干词语所构成的——形成鲜明的对照。教学的过程与结果具有不同的教育价值。对学习者而言,结果的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消费”价值或使用价值,“由于其具有普遍适用性,学习者获得这些知识就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直接使用它们,由此使得学习者的行为和生活能基于前人和他人知识经验,避免行为和生活的盲目性”,增强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而过程具有“生产”价值或发展价值,它对于学生身心素质形成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对学生的即时效用,那么后者则是着眼于它对学生的身心结构的改造、丰富和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二、过程与结果相互依存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彼此对立,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彼此交织在一起。就语文学科本身而言,过程体现该学科的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结论或结果表征该学科的探究结果。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什么样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必然对应着什么样的探究结论或结果,概念原理体系的获得依赖于特定的探究过程与方法论。如果说,概念原理体系是学科的‘肌体’,那么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就是学科的‘灵魂’”。“肌体”与“灵魂”总是相依相伴、密不可分的。从教学的角度看,教学结果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它是基于过程的结果,是过程的沉积物。对结果的追求是过程展开的动力源泉,同时结果又为过程发展提供方向导航。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它总是朝着结果并受结果的引领与规限。“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没有体验、没有深刻理解的结果,不追求结果的过程是缺乏价值和意义的过程”。

三、过程与结果辩证统一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因此,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统一。其直接的教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研究

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育界相关人士从各个角度出发,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归纳出了各种教学改革措施。针对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材料进行了多方位的深挖和研究,为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方式。本人认为重视单方面的教学措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对教学工作进行把握,这就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整体的深挖和研究,这与新课程标准中重视“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相一致。

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其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递“真、善、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新课标教学,是我们应当探讨的重点。文章从备课、课堂教学、课堂活动、课后反思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备课

教学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为教,一为学,因此教学的备课阶段也应该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准备。这里的“教”主要针对教师,“学”主要针对学生。

传统教学方法中的备课活动主要是教师将课本上的固有内容,依次拷贝到教案中,然后用特定的几种讲授方式将其串联起来,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将过多的注意力倾注在了方式的选择或者创新上,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其主要作用在于“导”,而要将“导”的工作做好,首先对将要“导”的对象有一个较深刻的了解,也就是要对课本的文章的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生平以及撰写该文章时的具体情况有所研究,做足以上功课,才能说是做到了与文章和作者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大量的阅读和查阅相关的文献,并与其进行心灵的沟通,从根本上对文章进行感知、赏析、重解、评价,最终形成独到的见解,并将这些都反映到教案上,因此教案的设计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另外教师的课前准备,还应包括对教学起辅助作用的资料的查阅、对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百科知识的储备、对多媒体或其教学用具、教学手段的熟练等。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爱好兴趣、性格特点、思维逻辑、思想层次、各方面能力等等,因人而异,此所谓学情复杂,通过教学欲使每一个学生均有收获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就必须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的相关情况了如指掌,课前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提前有预测,对学生课前的预习有系统的布置,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让学生打有准备之仗。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和学生一起预习,了解学生所想、所需,这样的预设,才能切合学生的实际,才能有效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这一环节锻炼了教师本人,促进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同时把学习前移,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

我们常说向 45 分钟要效益,可见课堂教学过程是多么的重要。这一环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共同活动的主要过程。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主动学会其中知识,从而能独立阅读和分析文章。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加上课前预习,此时可由学生归纳自己的所得,有不准确的,可留待后面集体讨论,之后由学生再次通过反复朗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透视其后面隐藏的内涵。放手给学生时间,让学生梳理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大胆让学生自己得出阅读理解的结论,这时教师不能靠边站,要深入学生中间,或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师生互融。教师向学生传递信息时,要时刻关注学生处理信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捕捉指导和点拨的最佳时机,使指导和点拨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教师要进行快速的思维,课堂教学是一种高强度、创造性的工作过程 , 教师要在创设问题情景上多下功夫,吸引和感染学生。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堂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的获得应是学生自身动脑、动动的结果。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课上的活动尤为重要。语文课堂上的学生活动可有多种形式,如朗读、讨论、质疑、提供相关资料等,关键在于活动有序。有的语文教师担心权力交给学生,课堂将会失控,或者学生任意发挥,导致时间延长,预定的教学任务难以顺利完成等等。实际上,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不是绝对自由的,也不是随意的,学生活动质量的好与坏,取决于教师的安排与调控。教师可在课前按男女生比例、学生成绩优劣分成6—8人小组(前、后、左、右桌,便于课上交流),小组成员在粗读、精读课文时会发现不少问题,容易的问题小组内自行解决,有难度的问题小组内讨论,再解决不了的,求助于全班同学或老师。学生讨论针对性要强,讨论要到位,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形成习惯。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坦诚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能虚心地辩证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能不断地体验成功,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逐渐得以培养。

四、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后反思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文;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分析

初中古诗文是初中的必修课程,由于古诗文和现代文的语言差异,因此初中学生很难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意思,因此想要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进行深入探索。

1、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表现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教材占了一定的比重,但几百篇古诗文并不能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所涵盖。经过分析在我国初中古诗文教材中,其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1、爱国主义方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歌颂爱国主义的诗人以及文人不计其数,因此创下了很多爱国佳作。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较多歌颂爱国主义的古诗文,其主要目的是让中学生继承爱国主义的传统美德。例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表达了自己愿为祖国而牺牲的壮志豪情;再比如诗人杜甫所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现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再例如范仲淹所写的《岳阳楼记》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该古文体现了作者为官清廉的高尚品德。在初中古诗文的选入中不难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古诗文都是对爱国主义的歌颂和赞美,其在传统文化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2、人间真情方面

最基本的人间真情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四个方面,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代表,人间真情在我国文学创作中可谓是不变的主题,在古诗文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歌颂人间真情的古诗文不计其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马致远的《秋思》,该古文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体现的非常完美,不禁令读者潸然泪下,再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能感受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真诚,体会到作者对亲人的祝愿。在初中古诗文教材中像此类呼唤人间真情的古诗文还有很多,在此类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了真善美的存在,并让学生更好的去发现真善美。

1.3、伟大理想抱负方面

古代君王社会难免会出现阶级社会不公的现象,因而涌出大量抱有远大理想的诗人,通过对社会以及人生的思考从而将自身的追求抱负寄托于诗文上,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社会的追求及安居乐业的憧憬,这是传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例如在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就明确写到社会的繁荣衰退,受苦的只是平民百姓,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以及对社会的反思。

2、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对古诗文进行深入了解和感悟,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的渗透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进而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2.1、全文理解,找准渗透点

古诗文与现代白话文的不同之处在于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文语言有较大差别,初中生对古诗文接触的还不多,因此对古诗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碍。想要更好的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疏通整篇古诗文的主旨思想以及大致意思,让学生理解全文,然后再根据该篇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找准传统文化的渗透点,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在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教师首先帮助学生理解全文的意思,再找到传统文化的渗透点,即“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通过对这两句诗句的具体分析引出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让学生联想历史上为国牺牲的英雄人物,以此让学生明白爱国主义的重要性,从而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2、结合诗文,创设情境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靠单方面的说教便能完成,而是要让学生亲自体验诗人当时感情过后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整堂课教师一直在说,而学生完全不能理会当时的场景,教师应适当创设一些古诗文中的场景,将学生带入该氛围中,让学生亲自体会,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在进行李白《渡荆门送别》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理解全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李白仗剑出川时的场景,感受诗人为了实现抱负而远离家乡的不舍之情,然后教师再让学生想象自己多年以后为了生活常年在外四处奔波的样子,进而对学生进行人间真情的教育,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3、利用活动进行教育

语文源自生活,古诗文也是一样,为了更好的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入手,进而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在班上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文化古迹,每个文化古迹都有相应的古诗文,教师在组织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背诵当地文化古迹的古诗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当代人们的生活,然后在此基础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这样能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更好的将其渗透到初中古诗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古诗文所表达的内涵,进而根据古诗文找到其渗透点,同时要通过一系列场景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红侠.初中古诗文课堂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

[2]高君英.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民族文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7:95.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活动;提问;教育意义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到练习巩固,各个环节都可以运用;说它有效,是因为它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养成敏捷思考、迅速回答问题的习惯[1]。另外,它还有利于训练口语,培养表达能力,对学生巩固知识和发展智力有一定的益处。本文就教学中怎样使提问更艺术化提出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提问艺术

语文课通常被人们称为“豆腐课”或“弹簧课”,采用“发胖式”的分析或“题海式”的战术,这种情况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教学中课堂提问的艺术性的忽略。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说明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一项不可拖延的任务。

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能否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是决定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传统的语文课,教师的教学步骤常常作如下安排:介绍作者――范读课文――齐读课文――正音解词――教师分析――布置作业,一节课中教师不由自主地唱了独角戏,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沉闷,缺乏,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根本没调动起来。这样的一节课只能以失败告终,而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2]。优秀语文教师的实践表明,教师提出问题的水平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二、怎样艺术地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能围绕重点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1.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难题,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抓难点,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针对重点、难点,设计问题,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比较干脆利落。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末的“但少闲人始悟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一词是文章的文眼,如何使学生正确理解“闲人”为教学中的难点[3]。注释中译为“清闲的人”,但更应从中去领悟苏轼身遭贬谪仍有如此闲情雅致的情怀,体现其乐观旷达胸襟这一深意。教学中提出“从苏轼自比闲人中我们读出了什么?”学生从相关注释资料中明确了这一点。

2.题的提出要有启发性。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因此要针以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课堂上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能根据自己的知识辐射开去。还是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文中对景物的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尽管只此一句,但正是作者惜墨如金的体观。假如只是单纯的语句翻译理解,一则学生不容易准确地把握,二则无法体会其意境。于是教学中采用了增删法来理解。淤原句改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行吗?于在原句后增上“远处蝉鸣鹊啼,近处蛙声阵阵”,你以为合适吗?这样一来,学生马上从问淤明确了原句中比喻的妙处:把月光比作碧水,把竹柏影比作藻荇,从问于体会到了作者从中营造了一种幽远空明的意境。这个问题的解决就加深了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这样的提问,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作品的内容与主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型思维能力。教学中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课外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教学《桃花源记》时,学生认识到作者抨击社会离乱,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教师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

参考文献:

[1]郝朝良.培养高中生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教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第6篇

一、增加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参考书进行备课,并对学生进行讲解。但由于个人知识储备和教学参考书内容的局限性,许多与课文有关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展现出来。在课堂当中,教师利用现代化网络知识储备庞大的优势,将网络当中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各种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可以极大地扩充课堂的知识含量。教师不必再单纯地用语言对学生进行讲解,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声、光、影等多种模式的展现。如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与诗歌有关的背景资料、名家朗诵的录音,再配上与诗歌意境相吻合的背景图片,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诗歌的内容、意境等方面进行欣赏。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也培养了学生朗诵能力、对课文理解的能力。

二、运用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资料在网上都能搜索到,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上的内容,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在语文课程的学习当中,学生熟读课文,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这个影音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各种影像资料的直观感受,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多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之中。例如笔者在讲授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课时,寻找网络上有关课文内容相似的广播剧,将其从网上下载下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不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先欣赏这个改编的广播剧,学生的兴致很高。很多学生在欣赏广播剧的过程中,情绪、思想随着广播剧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记忆也更加深刻。当欣赏完广播剧再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对文章的脉络已经有了很清楚的了解,对“人并无高低F贱之分。唯有作为灵魂的人,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贵和卑鄙”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可,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也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所以,这节课教师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并在重读原文的过程当中,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的领悟和对生活的体会。

三、烘托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可以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进入知识殿堂的向导。它能引人入胜,振奋精神,激发求知欲,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而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悦耳的声音、色彩鲜明的图片、生动优美的画面等形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有着其他媒体所远远不及的优势。因而,教师要善于正确地利用这一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笔者在教学《普通人》这篇课文时,播放了《普通人》的作者梁晓声的被采访的纪录片、梁晓声的《北大论语讲座》。把学生引入到“知青时代”,了解作者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很快便挑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许多同学大声讨论问题,课堂上的学习气氛也随之热烈起来。学生通过本文的学习与体验,通过对“父亲”等给予自己重要影响的任务的描摹、刻画,不但提高了阅读、思考与叙述表达水平,而且增强了做人与做事的意识,提高了职业素养。

有时候,当学生由于缺乏兴趣等原因,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的时候,笔者便准备一些与课程内容有关的音乐或小短片。这样一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看完或听完后,能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方法

一、前言

语感是通过长期的语言学习所形成的一种对语言独有的敏锐感受力,有着良好的语感就能快速地抓住语言的表达含义,同时很快地提炼出其言外之意,且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好处。语感需要对文字产生一种灵性的感觉,是结合自身的悟性以及生活实践,日积月累所产生的文学素养。因此语感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在不断的语言学习中逐渐培养起来。

二、培养语感的意义

语感是通过不断阅读与吸收所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所特有的感觉,是一种日积月累的学习的体现。叶圣陶指出:“生活是语言学习的最好环境,对生活的热情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方式。”吕叔湘也同样指出:“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感的培养是学生文字各方面能力的体现。”

第一,语感的养成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课标指出:“(要)通过不断提升的阅读能力,实现更好的生活体验,形成丰富的认识,产生良好的语感。”可见,初中教学中的语感是初中语文学习的一项突破口与关键所在,既能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基础,又能增加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第二,语感是对于文字的直接感觉,可以有效地发展感性思维。有着较强的语感,可以快速地提炼出语文阅读中的一些信息与趣味性。语感的养成可以使人毫无约束地畅游文字的世界,通过语言的运用表现出心底的细腻感觉,构建自身的语言世界,表现一种个性化的心里思维。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是经过优选的国内外名篇,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促进语感产生的良好的语言材料,同时也是老师教学使用的好素材。

三、语感的培养方法

第一,朗读能力的训练。朗读绝非简单地读出文章中的文字,而是通过将语言文字的意味加以提炼之后,通过语音的方式表达出的对文章的一种感觉。这种方式可以非常快速地接触到文章作者的感情,实现对于文章的深入了解。因此,进行文章的朗读时,不仅要求声音洪亮,更重要的在于将文章的感情在朗读过程中自然地流露,使得读者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实现一种统一,实现文章的美好意境湿润到读者的内心深处。这种方式的朗读才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读者的语感以及语言的审美能力,同时加深了他们对于文字的一种灵性感觉,提高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第二,名篇背诵,积淀语感。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名篇,这些文章不仅文字优美、意境深远,同时作者的感情表达细腻。名篇的背诵,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本身含义的理解,同时可以有效积淀语言基础,从而提升语感。

名篇的背诵方式有多种,尤其应重视的是“感知与背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文章的背诵时,应先仔细地进行品读,再进行回忆与尝试,之后再反复,直至文章能全部记住为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描写的是作者的童年乐事,学生进行有感情的理解与背诵,可以不断将其童年的乐趣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体会出作者的乐趣。

第三,教学内容的渗透,加强语感的领悟。语感建立的基础为语言的环境之下、语言的内容之中,因此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课堂的语文教学内容也同样重要。

首先,语言的意境以及语言所表达出的内涵离不开其所描写中的环境因素。如《我的老师》中有一句描写:“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狡猾本身的含义为狡诈多变,是一种贬义,但是结合此处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知道,此处的狡猾一词属于贬义褒用,为乖巧、机警的含义。

其次,品位文章本身,培养学生对于文字本身的一种细腻与丰富的感觉。《背影》一文中,父亲买橘子的过程被细细地描绘出来,所体现出的是父亲对于儿子深沉的爱意。父亲微胖的体型加上一些滑稽的动作,却让读者感觉不出丝毫的做作,更多的在于其细腻的语句体现了父子情深。

第四,抄写仿写中实现积累。语感的培养中,不仅仅要重视教与学,同时也要注重写。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抄写与仿写,将一些优秀篇章进行抄写,将一些精彩的语句加以改写用在自己的文章之中,如此可以快速地积累学生的语言素质,实现对于语言的灵活运用。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语感本身是为语言表达能力服务的,有了良好的语感,才能实现对于文章准确的表达。因此,进行仿写不仅可以快速准确地抓住文章本身的含义,同时可以提升自身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卢玟燕 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中学教育论坛。

[2]渠冉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7)。

语文的教学过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重组;教学策略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正确的教学观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材成为教育的财富。也就是说,教材是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教师转变教材观,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就成了实现理想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而我们转变教材观的第一步做法就是:优化重组语文教材,确定新的语文“教学单元”。

1. 学生重新自主教材,尝试确立主题

开学初,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空白表格,让他们利用几天的时间,通读整册语文书,根据课文内容或题材,把文与文之间有一定联系的课文自主编排在一起。这一个环节安排,充分考虑到学生才是使用教材的主人,立足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力,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动力。这样,教师安排的“主题式单元”才能深得“学”心。每位学生就会专注地阅读,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归类,这是师生合作确立“主题式单元”,达成共识的前提。

2. 师生合作制定班级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

学生根据各自的认知水平,构建了符合自己的个性特点,阅读能力的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班级里有多少位学生就会有多少份“主题式单元”编排表。这么多安排表怎么办?小组研讨,制定小组“主题式单元”编排表。个人和小组的表格存在两个不同点:第一,把“单元主题名称”变成“主题单元导语”。这一变动,充分让每位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编排的课文,因为只有深入思考,才能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主题单元导语,促使小组学生之间达成共识。第二,把“组合原因”变成“拓展篇目”,这样的变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更能从学生所选文章中,看处学生对主题的理解深入程度。

通过个人的思考,小组的合作,六份小组语文“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闪亮出炉,到此并没有结束,把六份教学安排表分别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供各个学生看阅,以挑剔的眼光看看编排上的存在的错误或主题设置的偏颇。再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六个小组长上台以“我的编排最棒”为主题,说说小组教学安排表优于其他小组的绝妙之处,再接受同学的质疑问难。最终,形成一份整班的语文“主题式单元”安排表。

3. “主题式单元”教学为读写结合提供便利条件

“主题式单元”安排表一旦确定,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教材,结合习作规律制定出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安排表。通过制定语文主题式单元习作,克服了苏教版本中,习作安排没有系统性,有时缺少优秀例文的习作指导的不足,充分发挥苏教版选文精美的特点,取长补短,把阅读与习作指导有机的结合。到此,整个一份班级“主题式单元”教学安排表已经全部制定完毕。它的制定既帮助学生大致梳理全册课文,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同时,站在学生学的角度,以“主题”为单元,让语文实践活动更有指向性,减少语文教学的盲目性,增加课文间、教学间的内在联系。这样的教学减去的内容间割裂,增加了阅读与习作的联系,当然教学效率更高了。一言以蔽之,对高效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是我不断追寻的方向和源动力。此时此刻,学生面对着这样一份亲自参与制定成的主题式单元课目安排表,他们一个个笑得那么灿烂,学非常投入地参与学习中,学起来更得心应手。

4.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进行重组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第三单元,五篇课文:《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我们通过对教材的研究后感到:本单元第一课《敬畏自然》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讲,实际上是本单元其他课文的一个总领,后四课内容均是对本课主题不同角度的再现。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后四篇课文的语言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易于理解;而《敬畏自然》一课的语言包含丰富的哲理性,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理解起来真的是颇有难度。因此,我们就大胆的改变了本单元的教学顺序,带领学生先学后四课,在和学生一起经历趣味旅行和严肃思考的过程,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后,再来学习《敬畏自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教学目标便容易达成了。这样,“总领”变成了“总结”,作用一样重要,但教学效果就好的多了。

当看到孩子们那灿烂的笑容,在阅读中,感受到自我选择的成功与愉悦,他们一个个都欢呼雀跃。当然,我的尝试还在进行中,内心百味俱全:行进过程是艰难的,前人的经验只能指引你的方向,具体操作由你来实践,想了再改,改了再想;行进过程是苦涩的,不断否定自己,知不足;行进过程是踏实的,我不再是“减负增效”旁观者,而是实践者,尝试者,谁说尝试不也是一种收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