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长期卧床老年病人;社区;家庭护理

本文选取社区长期卧床老年病人60例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长期卧床老年病人60例分析研究,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男患者20例,女患者10例,年龄在65~80`岁之间,对照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15例,年龄在60~85岁之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观察组采取社区家庭护理。社区家庭护理具体措施是:(1)基础护理。1)晨间护理。晨间护理主要护理病人的头发、口腔、面部、皮肤等,并协助病人排便。有效的晨间护理不仅能够促进老年人的血液循环,还能够预防并发症的发生[1]。2)晚间护理。晚间护理主要包括口腔、面部、足部等。晚间护理是在晚饭后进行护理的。3)协助进食。在病人进食之前,先给他们洗手,进食时使用枕头托住他们的腰部,并协助其进食,在餐后,给他们洗手并整理物品。对于不能做起来进食的病人,采取侧卧的方法进食。4)环境护理。房间经常通风,以保证室内空气清新度,经常整理床铺,以保证室内清洁、干净的环境,同时注意室内流动的人流量,给病人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于病人休息。5)作息护理。督促老年病人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以防止病人昼睡夜醒,在白天护理人员多与他们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多多的听音乐,在他们睡前给予热水足浴,对于夜间失眠的病人,适当作出调理,但不能让他们长期的服用安眠药[2]。(2)并发症预防护理。1)预防肺部感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护理的具体措施:①对于有肺部感染的病人,需要经常帮助翻身,对于有一侧肺部感染的病人,需要让他们侧卧,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痰液积聚。②帮助病人坐位、曲膝以协助病人有效的咳痰。③护理人员手空心握拳。有节奏的自上而下、由外向内轻轻的拍打病人的背部,反复的拍打十分钟左右,最后让病人用力咳嗽,以便将痰排出体外。2)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护理的具体措施:①鼓励老年病人多多的饮水,每天饮水量最好保持在两千毫升范围内,对于昏迷留置胃管的老年病人,可以同时胃管给水。②经常换洗床单,对于女性病人每晚需要清洗外,以保持病人外的清洁、干燥,对于男性病人可以使用套将尿液引流至尿袋内,并且定时取下套,以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从而很好的防止尿道口、包皮糜烂及感染[3]。3)预防压疮护理。预防压疮护理的具体措施:①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极易发生压疮,因此需要选取合适的垫子,以减轻病人的身体的压力,保证受压部位的血液循环。②定期的帮助病人翻身,一般情况下,白天两个小时帮助翻一次身,晚上三个小时帮助翻一次身。在翻身的时候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有发红的情况,可以使用京万红软膏涂抹发红的部位,并按摩五分钟。③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皮肤极易干燥、干裂,因此需要经常用温水擦拭,擦拭后按摩十分钟的皮肤。④对于大小便失禁的病人,在清洗后更换护垫,并保持肛周及骶尾部皮肤透气,同时使用锌氧油保护肛周及骶尾部皮肤。(3)大小便护理。①为了避免病人在排便时损伤皮肤,给予的便盆需要保持清洁、干,在病人便后,及时的用温水清洁,清楚异味。②对于大便干燥的病人,记录他们大便的日期,并在每天的晨间给予淡盐水或蜂蜜水;对于五天没有大便的病人,适当的使用缓解药或开塞露,对于使用药物仍不能排便的病人,在使用乳胶手套的情况下,由食指插入由浅入深抠出大便,以便病人养成排便的习惯。(4)康复锻炼指导。在床上协助病人训练关节,以防止病人肌肉的萎缩。对于全身瘫痪的病人,翻身的时候适当的给予功能位,以防止关节变形。(5)心理护理。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情绪波动较大,需要护理人员适当的安慰和鼓励病人,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尽量动作轻柔、准确,并指导应用意念、深呼吸等方式,从而保证他们平稳的情绪,适当的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使病人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1.3 护理效果评价

观察对比两组老年病人出现肺部感染、压疮、泌尿系统等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对社区家庭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 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知,两组不同的护理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常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30%,预见性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社区存在因各种原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他们在卧床期间有可能发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病人接受治疗、护理和康复的主要场所就是他们的家庭,在治疗、护理、康复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健康问题。社区的医护人员需要根据病人及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护理,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的质量。

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老年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老年病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庞洪梅.长期卧床病人的社区干预和家庭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9(24):4867-4868.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慢性心功能不全 护理

心功能不全又称心力衰竭,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的心脏损害引起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征。临床上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以及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故亦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上按心功能不全发展的速度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居多。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42-68岁,32例心功能不全患者经治疗和精心护理,临床症状减轻28例,加重2例,死亡2例。现将临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2 护理要点

2.1合理安排作息。对心功能Ⅲ级的病人,一天大部分时间应卧床休息,并以半卧位为宜。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事稍事下床活动和自理生活,适当进行户外散步,减少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下肢栓塞、肺部感染和体力、精力日益衰退,有助于身心健康。心功能Ⅳ级的病人,必须绝对卧床,避免任何体力活动,以减轻心脏负担。

2.2 护士应了解病人入院原因,引起心衰的诱因,如有无发烧、咳嗽、咳痰;询问病人既往史,包括是否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炎等;是否有夜间睡眠中憋醒,日常生活及体力活动后心慌、气短甚至休息状态下也会发生呼吸困难;是否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以上症状常是左心衰病人的主诉。对于右心衰的病人,应了解是否有食欲不振、体重增加及身体低部位如双下肢、腰骶部水肿。

2.3生活中的应激事件也是引起心衰的诱因,护士应询问病人近期生活中是否有较强的应激原和较大的生活事件发生。慢性心衰病人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体力活动受限,心衰程度越重,体力活动受限越严重,甚至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因此,久病的病人常易处于绝望、不安、悲观等心理状态。而长期活动受限也易使家属忽略或漠视病人的病情。

2.4对于左心衰病人应评估是否有紫绀、双肺底湿啰音,心脏向左扩大、心率增快等体征;对于右心衰病人应评估颈静脉充盈情况、肝脏肿大、水肿的部位及程度。

2.5了解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有助于判断病人是否有心衰客观的证据。对使用利尿剂的病人还应定期评估电解质平衡问题。

3 护理措施

3.1休息:休息是减轻心脏负担的重要方法,心功能I级者应避免重体力活动;心功能

Ⅱ级休息应充分,增加午睡及夜间睡眠时间;心功能Ⅲ级以卧床休息为主,可下床排尿、排便;心功能Ⅳ级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需他人照顾。卧床期间大多数患者愿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

3.2饮食护理:以低盐低脂软食为宜,少量多餐,在服用排钾利尿剂时,若排尿过多,限钠不要过多,每日钠盐摄入

3.3吸氧:遵医嘱给予2~4L/min低流量持续吸氧。

3.4长期卧床的护理:长期卧床者应鼓励经常变换,在床上做深呼吸运动及下肢被动或主动性活动,以防止褥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3.5病情好转后活动量的护理: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长期卧床者可首先坐起或床边静坐、几天后可室内活动、室外活动的顺序以锻炼活动耐力。病人每次活动时间、每日活动次数要依据病人对活动的反应及病情决定。活动中出现心悸、呼吸困难应即刻停止活动,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休息,且向医护人员报告,便于调整活动量。

3.6药物护理:遵医嘱给病人服用地高辛、利尿药,以改善心衰症状,提高活动耐力。服用地高辛注意事项:①护士发给病人地高辛时,应先数心率,若

3.7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向病人、家属说明心力衰竭是引起活动无力的原因,心衰是多种心脏病的最后发展阶段,重视治疗原有心脏病,减轻心脏负担(如低盐、休息、服利尿剂等)、加强心肌收缩力(服强心药)是治疗心衰的基本原则。此外,避免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过度体力活动等诱因,可预防心衰再犯。

3.8出院指导:坚持低盐饮食、休息与适量运动相结合,遵医嘱服用地高辛、利尿药、定期门诊复查,有纳差、恶心、心悸、视觉改变应及时来院就诊。重视预防心衰诱因。

4 健康教育

慢性心力衰竭预后不佳,患者应注意治疗、控制原发病,防止心衰的反复发作。避免引起心衰的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过度激动,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钠盐摄入过多等。应根据心功能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活动与休息。对于需长期服药的患者,护士应在病人出院前列出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并嘱病人严格按医嘱坚持服药,当出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尿少、体重短期内迅速增加、浮肿等表现时应及时就诊。

参 考 文 献

[1]侯岩芳,刘玉英.慢性心力衰竭控制症状发作的自我护理策略[J];护士进修杂志;2002年09期.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一次性水垫   预防  压疮  临床观察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to prevent compression sore in small joint. methods latex gloves were filled with 1/2-2/3 volume of water or gas,and were place under ankle joint. results there was no compression sore in ankle joint of 49 patients treated with 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conclusions it is a simple effectively safe method of 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to prevent compression sore in small joint. 

【key words】latex gloves filled with water prevention compression sore in small joint clinical application

        压疮是长期卧床病人易发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1]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所致的组织破溃和坏死。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常规预防压疮的护理措施,很难完全避免如:昏迷、水肿、截瘫和骨牵引类病人的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针对以上病人我们采用了自制水垫加以防护,预防了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的发生,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icu2006年4月-2008年5月和骨科2008年7月—2010年12的105例长期卧床的危重病人和骨牵引病人,应用自制一次性水垫预防压疮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105例病例中,49例icu病人属长期卧床的昏迷、水肿等危重病人(难免压疮[1]norton评分均在≤14分以上);56例骨科病例中,骨牵引病人51例,截瘫病人5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43例,年龄最大为92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51.62.岁。应用一次性水垫最短1天,最长55天,平均使用18.5天。

        2  方法

        当新收入的icu危重病人和骨科需骨牵引类病人时,先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破溃,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将病人的肢体保持功能位。再将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加清洁水[2](或充气)1/2-2/3满后拉长手套颈部反折成圈打上自身小结,然后倒立,加压检查有无渗漏(漏水、漏气),再置于病人受压踝关节和跟骨处。[3]在使用自制一次性水垫过程中,要经常巡视、观察水垫有无漏水、放置位置是否正确以及病人局部皮肤血液循环等情况,以确保使用的有效性。

        3  结果

        105例病例中,有49例为icu长期卧床的昏迷、水肿危重病人和56例骨科的截瘫、骨牵引病人。虽然他们病种、年龄不同,但均属肢体不能活动或活动受限病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正确使用了自制的一次性水垫,105例病例无一例压疮发生,有效预防了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

       4  讨论

        压疮是全身局部因素综合作用所引起的皮肤组织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压疮若一旦发生,就可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情、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因感染而导致败血症,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预防压疮是临床护理人员长期的工作和责任。只要大家增强责任心,提高认识,了解其诱因,掌握发生规律,积极有效的应用预防措施,制定监督机制,就可预防或减少乃至杜绝压疮的发生。

        1)增强预防意识:护理人员要了解分析压疮形成的诱因,落实预防措施。尤其是长期卧床的危重昏迷、水肿、截瘫的病人,除加强全身营养支持,针对性治疗外;还需要向患者家属宣传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及压疮的危害性,以便配合我们护理人员认真做好基础护理,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无屑,定时翻身与被动活动,避免局部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

        2)加强责任心:护理人员要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范,预防措施,做到班班交接。尤其在,危重病人多,工作繁忙时更应坚持工作程序到位。管理者应督促、指导、加强落实工作。

        3)正确掌握使用方法:乳胶手套柔软,自然成形。紧贴皮肤(五指略有固定作用)的特点,使其随病人自动或被动活动而波动,达到局部舒适、均衡受压的目的,避免了某一局部长时间受压而发生压疮。护理人员要正确掌握一次性水垫的制作和的使用方法。随时检查放置位置是否正确、有无漏水等情况(若遇漏水及时更换),以保证使用的有效性。一个水垫仅供一个病人使用,用后及时丢弃。在icu49例长期卧床昏迷、水肿危重病人使用有效后,我又引入骨科截瘫、骨牵引56例病人使用,均取得非常满意效果。105例病例无一例踝关节和跟骨处压疮发生。

        5  结论

        以上临床实践证明自制一次性水垫预防压疮的临床使用方法简单、方便快捷、病人舒适、安全无伤害、持久有效,一次性使用又避免病人间交叉感染的机会。 

参 考 资 料

[1]殷磊.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护理学基础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6.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骨科 住院病人 护理安全 隐患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206-02

面对先进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就医病人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安全日益受到关注。骨科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将直接影响护理效果,影响患者康复,影响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给医院信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医疗成本的上升,物质消耗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因此,找出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对策,对提高护理质量,搞好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医疗纠纷至关重要。

1 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原因

1.1 坠床 受伤后有神志障碍的患者,当予以床栏防护。肢体约束方法不正确,或陪护人员对此重要性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栏、约束带会引起高龄老年人对病床高度不适应,或夏天使用凉席,在凉席外移的情况下翻身而致坠床。

1.2 跌倒 骨科患者大多行动不方便,特别是老年患者多数体质弱、视力减退。如遇地面滑、床脚移动、座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等情况,容易发生跌倒。

1.3 烫伤 脊髓损伤患者在损伤平面以下存在感觉障碍,当使用热水袋保暖或用红外线理疗时未掌握好温度和使用方法,容易发生烫伤。

1.4 褥疮 骨科患者大多数要长期卧床,特别是脊髓损伤患者存在感觉引动障碍、老年患者全身抵抗力差、晚期骨肿瘤患者因疼痛不愿意翻身、一些牵引设施导致病人活动受限等,均容易发生褥疮。严重的褥疮可危机病人的生命。长时间坐轮椅、夹板内压垫放置不正等,也可造成组织受压而引起褥疮。

1.5 肺栓塞 骨科患者因长期卧床或手术后受限制、下肢牵引、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等,都可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处理不当,可引起肺栓塞,引发猝死。

2 预防对策

2.1 评估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对容易发生意外倾向病人,其护理安全应纳入护理计划中。在患者一览表上做醒目的警示标记,采取预见性防护措施,避免意外受伤。

2.2 防止措施

2.2.1 有坠床危险的高危人群,如意识障碍、精神异常,高龄老年、痴呆患者、应反复向家属强调床栏防护、肢体约束的重要性,不得擅自取下床栏、松开约束带,并教会家属正确使用床栏、约束带。病床高度不大于50cm,有空调设施的病房,热天尽量不用凉席,以防凉席外移而发生坠床。

2.2.2 能活动却体虚的高龄老年人、骨科长期卧床患者恢复期需下床进行功能锻炼者,因身体虚弱,随时有晕厥、跌倒的可能。首先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病房环境,如地面材料防滑、干燥,拖地时应设警示牌,厕所、洗漱间需增设防滑垫。座凳带扶手,稳定性好。病房、走廊安装横向扶手,厕所安装竖向扶手,便于站起时借力。病床、轮椅的制动闸性能良好,用轮椅护送患者时系上安全带。其次应加强巡视,主动给予帮助。高龄老年人普遍存在不愿意麻烦他人的心理,他们往往拒绝护士及家人的帮助。因此,护士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结合病历分析跌倒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的危害,使患者从心理上接受帮助。重要的注意事项及时予以书面告知,护士与家属双签名,如下床、入厕、坐立有人搀扶,功能锻炼时采用稳定性好的鸡爪形拐杖、四边行保护器具及摩擦力大的防滑鞋等,久病卧床及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应遵行“起床三步曲”,即醒后30s再起床,起床后30s再站立,站立后30s再行走,以防止性低血压晕厥发生。

2.2.3 烫伤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家属的护理知识缺乏,对于感觉障碍或减退的患者,护士应反复向家属交待热水袋局部热敷的温度及使用方法,热水温度不超50度,袋外加布套,不宜直接接触皮肤。有空调设施的病房尽量不用热水袋。行红外线理疗的患者,瞩其不要擅自调节距离,以防烫伤。

2.2.4 护理干预是预防褥疮发生的重要措施。骨科病人绝大多数都需绝对卧床,因此,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褥疮的预防。病人入院时,护士应先对病人进行评估,了解病人的病情,评估其活动情况及自理能力,检查全身皮肤情况,针对个体存在或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

成功的护理能够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成功的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到骨科疾病的特点,掌握了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及预防并发症的知识,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和医院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是一种致死率和致残率非常高的恶性疾病。临床有效的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本文就SAH典型病例做以下护理查房:

1 病情简介

患者,曹××,男,56岁,以“头痛、间断恶心呕吐15天”为主诉于2010年1月1日19:20入院。15天前外出时突然出现头痛、意识不清,在当地医院行CT检查示SAH,对症治疗后神志转清、头痛减轻,为求进一步治疗来诊,查CT示大部分出血已吸收、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入院时患者神志清,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颈强明显,克氏、布氏征均阳性。医嘱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防治脑血管痉挛等治疗。于1月5日行CTA检查示前交通动脉瘤。于1月7日09:10咳嗽后出现面色青紫、意识障碍、呼吸心跳骤停,立即给予心肺复苏,5分钟后恢复自主呼吸、心跳,神志转清,给予留置导尿。1月8日复查CT示:第三四脑室新鲜出血,轻度脑水肿。1月11日在介入科行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示左前交通动脉处动脉瘤大小约4mm×3mm。现患者神志清,精神差,诉头痛可忍受,体温波动在36-39.4℃之间,颈强,克氏、布氏征均阳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食欲好,每日间断睡眠约6-7小时,小便正常,大便干结,必要时给予开塞露应用,应用后能自行排便,于1月19日再次出现头痛后呼吸停止、意识丧失,经心肺复苏神志转清,于1月20日转往神经外科行脑室引流术、动脉瘤夹闭术。

2 护理诊断及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2.1急性意识障碍

2.1.1预期目标 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意识水平。

2.1.2要点 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

2.1.3措施 (1)评估和记录意识障碍的程度;(2)病床安装床档,加强基础护理;(3)必要时使用约束带;(4)保持呼吸道通畅;(5)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做好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

2.1.4效果评价 患者神志清楚。

2.2疼痛

2.2.1预期目标 病人主诉疼痛缓解或能应付尚未完全缓解的疼痛。

2.2.2要点 疼痛的性质、部位、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及应用止痛剂效果。

2.2.3措施 (1)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3-4周,减少探视,保持情绪稳定;(2)评估和记录疼痛发作的部位、时间、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3)对病人主诉疼痛立即给予反应,表示关心;(4)尽可能减少刺激,减轻疼痛;(5)提供安静的病房环境。

2.2.4效果评价 患者主诉头痛减轻可忍受。

2.3体温过高

2.3.1预期目标 患者的体温保持正常。

2.3.2要点 热型伴随症状降温后的效果。

2.3.3措施 (1)测量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突然升高或下降时应随时测量记录,遵医嘱静脉补液;(2)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3)定时翻身叩背,做好尿管护理,应用抗菌药物时注意霉菌感染;(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注意保暖;(5)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协助口腔护理。

2.3.4效果评价 体温趋于正常。

2.4便秘

2.4.1预期目标 病人排出成形软便,能掌握预防便秘的措施。

2.4.2要点 患者排便的次数、性状、量及应用缓泻剂的效果。

2.4.3措施 (1)进食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早餐前半小时喝一杯热水刺激排便;(2)鼓励病人多饮水;(3)每日顺肠蠕动方向按摩腹部数次;(4)遵医嘱使用缓泻剂,必要时灌肠;(5)排便时勿过度用力,以防意外。

2.4.4效果评价 患者每4-5天排大便1次,能掌握预防便秘的措施。

2.5生活自理缺陷

2.5.1预期目标 患者能接受长期卧床的生活方式。

2.5.2要点 评估病人的自理能力及心理接受能力。

2.5.3措施 (1)向其讲解绝对卧床及在床上进食,大小便、洗漱的必要性;(2)帮助其接受必要的辅助;(3)在病人大小便时提供隐蔽性环境,并在大小便期间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体征;(4)根据病情为病人制定相应的饮食原则;(5)协助洗漱、梳头。

2.5.4效果评价 患者能接受长期卧床的生活方式。

2.6恐惧

2.6.1预期目标 患者主诉恐惧感较少或消失。

2.6.2要点 及时了解病人的感受,重视病人的主诉。

2.6.3措施 (1)给病人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诱发再出血的因素,使病人得以了解,从而减轻心理压力;(2)给病人讲解DSA检查的必要性及DSA的相关知识,减轻恐惧感;(3)鼓励病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对病人的恐惧表示理解;(4)鼓励病人,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5)在病人恐惧时或治疗过程中,留在病人身边以增加安全感;(6)在诊断性检查或手术过程中,简明扼要的进行解释。

2.6.4效果评价 患者主诉恐惧感减少。

2.7潜在并发症

2.7.1要点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观察有无突然出现再出血的表现。

2.7.2措施 (1)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为病人提供安静、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3)告诉病人及家属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因素,指导病人配合;(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5)遵医嘱准确应用脱水剂,并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褥疮;预防;内科护理

1原因

1.1褥疮在外科方面常发生于骨科的病人或者手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

1.2在内科方面常发生于下列几种病人:

1.2.1昏迷或者半昏迷的患者,如脑膜炎、脑血管患者等的病人。

1.2.2长期卧床消瘦的慢病患者,或者营养不良的老年人,如肺结核、贫血、肝硬变、肿瘤、糖尿病、伤寒、脊髓疾患等的病人。

1.2.3水肿的患者,如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肺性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变合并腹水,以及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的病人。

预防和措施:褥疮的预防在护理工作中是一件经常而重要的工作。一旦发生褥疮,溃疡之处很难愈合,轻则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日期,重则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护理工作者对于预防褥疮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褥疮的护理方法是基本常识,然而,在日常护理中,有些护理人员总认为褥疮是不可能避免的。其原因一方面是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而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未能按照不同情况具体地灵活地运用这些预防方法。

我院对于内科护理组将病人按病情及具体情况分类,然后采取了多种预防处理,因而在最近几年中没有一个病人发生过褥疮。下面介绍我们在日常护理中的一些经验和措施。

首先对于第一类病人即昏迷半昏迷和脑血管疾患伴有半身瘫痪的患者。

这类病人的特点是他们睡眠的姿态经常保持一个位置,因而经过2-4小时后,受压的皮肤就会发红。皮肤发红是指局部受压后血循环障碍而发生的反应性充血,如果不及时注意纠正,发红的皮肤变为紫色形成坏死。同时病人又因此昏迷、大小便失禁、尿湿被褥,致使局部皮肤受排泄物的刺激产生褥疮。

预防:①更换卧位,有半身瘫痪的可采用平卧位或者向健侧侧卧。翻身的时间,可能按病人局部皮肤发红的时间和程度而定,约2-4小时一次。②大小便污床后,应及时更换,使床铺平整干燥。一天用温水清洁皮肤2-3次,避免排泄物的刺激。如果皮肤已经发红,应进行热敷,每次约10分钟。热敷后,皮肤即可逐渐恢复正常颜色。③床铺可用软床,亦可用硬床,只要平整即可。④这类患者不必强调使用气圈和酒精按摩,因脑血管疾患病人一般都很胖,而用气圈时,接触的地方受压过重,反而容易引起循环障碍。

我们曾有40多例昏迷患者,采用上述方法,避免了褥疮的发生。在患病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营养的配合。根据我们的观察,病情逐渐好转时,虽不常更换卧位,皮肤也无变化。

第二类是指长期卧床消瘦的慢性病人或老年人。

这类患者神志清醒,大小便自主,有时自己尚能活动。但其全身营养较差,同时肌层很薄,只要局部受压2-3小时,皮肤就会发红和有麻木感,稍久不动也会发紫。

预防:根据皮肤压红和局部变麻木的时间来处理换卧位和用热水毛巾按摩局部。热水按摩后,病人就会自觉由麻木变为有知觉,周围皮肤充血发红,再隔10分钟则由红变为正常颜色。必要时也可能用气圈。我们曾有一个脑出血患者病例,连续向一侧躺卧一小时,局部皮肤即发红,甚至感到麻木。后来采取白天隔一小时翻身一次和一天用热水按摩5-6次的措施,在三个月的期间内,没有发生褥疮。

第三类是水肿的患者这类病人常系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肾脏病肾变期、肝硬变合并腹水、多发性浆液膜炎,以及营养不良性的水肿等病例。病人因皮下组织积水而影响充足的血液供给,致使皮肤下组织因缺血而引起坏死。同时,又因心脏代偿机能不全或者腹水压迫心脏而呼吸困难,被迫采用半坐位,从而水肿下垂至臀部和足部,营养更差,而患者又不能活动,因此易于发生褥疮,而且预防比较困难。

具体措施和结果:①白天适当地根据病情更换坐位2-3次。②臀部不采用气圈,因此气圈中间有洞,容易使水肿部垂入洞的中央,宜改用柔软的绒毛枕垫平;床铺亦应无皱折和颗粒碎渣。③患者应穿宽大柔软的布衣裤,避免缝线擦伤皮肤,发展成褥疮;如包扎腹带,也须用质地特殊柔软的。④水肿的脚部先用热水浸泡,再用软毛巾轻擦干,臀部、髂骨脊部和背部都用软毛巾热敷;每天施行3-4次。⑤改善全身营养情况,根据病情给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我们曾有三例卧床一年余的全身水肿的患者,由于采取以上预防方法,终于避免了褥疮的发生。

2讨论

没有分析比较,就没有说服力。通过实践与观察比较,严格采用规范预防和护理措施的较之前没有严格执行规范措施的,褥疮的发病率大大降低,甚至在近一年半时间内没有一例发生,从这可以得出结论,只要护理得当,褥疮的发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措施的执行也需要广大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这一良好效果,也大大增强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信心。同时也为内科护理中如何杜绝褥疮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预防方法措施,以供同行们借鉴。

参考文献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7篇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38

褥疮是指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这种损伤是由于压剪切力或身体与接触表面的摩擦力造成的。褥疮常发生在枕骨粗隆、耳郭、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最常见的是病情危重,长期卧床、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人。

褥疮是指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这种损伤是由于压剪切力或身体与接触表面的摩擦力造成的。褥疮常发生在枕骨粗隆、耳郭、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髋部、骶尾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足跟部等处。最常见的是病情危重,长期卧床、瘫痪、极度消瘦、年老体弱、营养不良、水肿等病人。

临床上一旦发生褥疮,将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和问题,故预防褥疮的发生已成为检验临床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现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谈谈有关褥疮的护理心得。

临床上一旦发生褥疮,将会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诸多麻烦和问题,故预防褥疮的发生已成为检验临床工作质量的标准之一。现结合多年临床实践,谈谈有关褥疮的护理心得。

临床资料

临床资料

本组褥疮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0~75岁;其中髋部1例,臀部1例,骶尾部1例,胸椎部2例。见表1。

本组褥疮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50~75岁;其中髋部1例,臀部1例,骶尾部1例,胸椎部2例。见表1。

褥疮形成的原因

褥疮形成的原因

局部因素:是指外在压力、摩擦力、剪力对受压部位皮肤的联合作用,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①压力是指病人的自身重量,当垂直压力长时间作用于皮肤超过毛细血管的正常压力即可阻断毛细血管组织灌流而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褥疮。②摩擦力是指两个表面相擦产生的力。当病人在床上活动时,皮肤随时都可能受到床单表面的逆行阻力产生摩擦,致皮肤表面破损,剪切力是由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的。当让卧床病人半卧位或头部抬高时,身体将不可避免地滑向床尾,此时将会产生与皮肤平行的摩擦力和与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皮肤血运障碍。

局部因素:是指外在压力、摩擦力、剪力对受压部位皮肤的联合作用,通常是2~3种力联合作用所致。①压力是指病人的自身重量,当垂直压力长时间作用于皮肤超过毛细血管的正常压力即可阻断毛细血管组织灌流而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形成褥疮。②摩擦力是指两个表面相擦产生的力。当病人在床上活动时,皮肤随时都可能受到床单表面的逆行阻力产生摩擦,致皮肤表面破损,剪切力是由摩擦力与压力相加而成的。当让卧床病人半卧位或头部抬高时,身体将不可避免地滑向床尾,此时将会产生与皮肤平行的摩擦力和与皮肤垂直方向的重力,从而导致剪切力的产生,引起皮肤血运障碍。

全身因素:病人整体状况与褥疮的发生有关,丧失活动能力或活动受限,因外伤、骨折,局部固定者,长时间受压是容易发生褥疮的主要原因,大小便失禁、大量出汗加之湿热的环境也是产生褥疮的潜在危险。

全身因素:病人整体状况与褥疮的发生有关,丧失活动能力或活动受限,因外伤、骨折,局部固定者,长时间受压是容易发生褥疮的主要原因,大小便失禁、大量出汗加之湿热的环境也是产生褥疮的潜在危险。

褥疮的预防

褥疮的预防

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经常翻身是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的极为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长期卧床的危重、昏迷病人及截瘫病人要制定具体预防褥疮的措施,并在护理工作中给予实施,如定时翻身。建立翻身卡,在褥疮好发部位放置棉圈或海绵垫等。每2小时翻身1次,同时按摩骨隆突部位皮肤以促进血运,翻身时应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当受压处的皮肤呈紫红色时切忌按摩,以防加重褥疮。各班护士严格床边交接班,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

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经常翻身是避免局部皮肤受压的极为重要的预防措施,对于长期卧床的危重、昏迷病人及截瘫病人要制定具体预防褥疮的措施,并在护理工作中给予实施,如定时翻身。建立翻身卡,在褥疮好发部位放置棉圈或海绵垫等。每2小时翻身1次,同时按摩骨隆突部位皮肤以促进血运,翻身时应注意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当受压处的皮肤呈紫红色时切忌按摩,以防加重褥疮。各班护士严格床边交接班,检查患者全身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

保持床面清洁:床单要清洁、平整、干燥、柔软、无褶皱、无补丁,以减少受压局部的摩擦力,尤其是当患者大小便失禁时,要及时更换床单。

保持床面清洁:床单要清洁、平整、干燥、柔软、无褶皱、无补丁,以减少受压局部的摩擦力,尤其是当患者大小便失禁时,要及时更换床单。

保护皮肤完整:对长期卧床病人一般要求每周擦浴1~2次,受压部位皮肤每周用温开水擦洗1次,会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1次,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注意勤更换衣物,勿使皮肤受湿,因此,尽可能保持皮肤干燥,而有效的大小便管理是保持皮肤干燥的重要环节。为病人翻身或使用便器时动作要轻柔,勿拖拽病人,以防擦伤病人皮肤,使用热水袋或冰袋时要注意观察接触部位的皮肤,防止烫伤或冻伤。

保护皮肤完整:对长期卧床病人一般要求每周擦浴1~2次,受压部位皮肤每周用温开水擦洗1次,会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1次,有大小便污染时随时清洗。注意勤更换衣物,勿使皮肤受湿,因此,尽可能保持皮肤干燥,而有效的大小便管理是保持皮肤干燥的重要环节。为病人翻身或使用便器时动作要轻柔,勿拖拽病人,以防擦伤病人皮肤,使用热水袋或冰袋时要注意观察接触部位的皮肤,防止烫伤或冻伤。

注意营养的补充,增强机体自身抵抗力:对贫血、营养不良、严重创伤、长时间禁食水的病人,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的补充,以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注意及时纠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质不足导致的负氮平衡。指导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合理安排进餐时间,注意色、香、味及食物多样化,保证病人营养的充分补充。

注意营养的补充,增强机体自身抵抗力:对贫血、营养不良、严重创伤、长时间禁食水的病人,要注意给予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的补充,以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注意及时纠正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质不足导致的负氮平衡。指导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合理安排进餐时间,注意色、香、味及食物多样化,保证病人营养的充分补充。

褥疮的处理

褥疮的处理

即使积极采取上述措施,也不可完全避免褥疮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压疮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促进创面愈合。针对不同时期的褥疮,需要结合临床,给予相应的处理。

即使积极采取上述措施,也不可完全避免褥疮的发生,对已发生的压疮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促进创面愈合。针对不同时期的褥疮,需要结合临床,给予相应的处理。

Ⅰ期褥疮为瘀血红润期:为褥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或受到潮湿刺激后,开始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此期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使之悬空,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保持局部干燥,增加翻身次数,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流循环。

Ⅰ期褥疮为瘀血红润期:为褥疮初期,局部皮肤受压或受到潮湿刺激后,开始出现红肿、热、麻木或有触痛,此期应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局部继续受压,使之悬空,避免摩擦、潮湿等刺激,保持局部干燥,增加翻身次数,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流循环。

Ⅱ期褥疮为炎润期:局部皮肤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小水疱形成,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对未破的小水疱应减少摩擦,防止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后,表面涂以2%碘酒或用红外线照射10~20分钟,保持创面干燥。

Ⅱ期褥疮为炎润期:局部皮肤表面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表皮有小水疱形成,除继续加强上述措施外,对未破的小水疱应减少摩擦,防止感染,让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水泡内液体后,表面涂以2%碘酒或用红外线照射10~20分钟,保持创面干燥。

Ⅲ期褥疮为溃疡期:溃疡期分为浅表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发展,可达骨骼,甚至可引起败血症。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暴露创面,将烧伤膏涂于创面,厚度薄约1mm,每4~6小时更换新药,采用暴露疗法,配合红外线烤灯照射,每日2次,时间为20~30分钟,保持烤灯距创面30~40mm,以免灼伤。随着创面的愈合,更换新药每日2次,烤灯可改为每日1次。

Ⅲ期褥疮为溃疡期:溃疡期分为浅表溃疡期和坏死溃疡期,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感染向周围及深部发展,可达骨骼,甚至可引起败血症。用温生理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暴露创面,将烧伤膏涂于创面,厚度薄约1mm,每4~6小时更换新药,采用暴露疗法,配合红外线烤灯照射,每日2次,时间为20~30分钟,保持烤灯距创面30~40mm,以免灼伤。随着创面的愈合,更换新药每日2次,烤灯可改为每日1次。

讨 论

讨 论

压疮发生的原因是剪切力破坏性损伤、压迫和摩擦。而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及锌缺乏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大手术后及病情危重、体弱多汗导致皮肤潮湿,床单有褶皱及身体消瘦的病人,均可增加压疮的发生率。

压疮发生的原因是剪切力破坏性损伤、压迫和摩擦。而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及锌缺乏增加了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大手术后及病情危重、体弱多汗导致皮肤潮湿,床单有褶皱及身体消瘦的病人,均可增加压疮的发生率。

我们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压疮的认识,主动对护理工作进行配合,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病人危险因素的评估,尤其是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正确评估是预防的前提,积极预防是临床上预防压疮的重要方法。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我们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压疮的认识,主动对护理工作进行配合,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对病人危险因素的评估,尤其是高危人群的预防,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及时处理,以减少压疮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正确评估是预防的前提,积极预防是临床上预防压疮的重要方法。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主动性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预防褥疮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护理工作,它需要全程的细心观察和周到护理,不允许有任何环节上的疏忽大意,只要我们在护理工作中树立极强的责任心,制定有效的预防、护理方案,严格做到“七勤”,褥疮的发生率就会减少到最低限度,对住院患者开展压疮的护理干预,可减少压疮的发生,提高已发生压疮的治愈率,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卧床病人护理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病因 护理措施

(一)护理评估

1.护理病史及心理社会资料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病人极度不适,护士应重点收集有关病人疼痛的情况,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剧烈程度、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心衰、休克等表现。急性心肌梗死疼痛剧烈,使病人难以忍受,往往产生濒死感,使病人处于恐惧之中。此外,看到医护人员紧张的抢救工作以及身处陌生的、充满仪器设备的冠心病监护病房也易使病人由此产生不安、担心、焦虑等情绪反应,护士应注意观察,及时给予护理。至于病人既往是否存在冠心病病史、以往用药情况,及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病史,可通过病人家属或待病人疼痛稍有缓解后再进一步询问。

2.身体评估 病人的神志、面色、脉搏、血压、呼吸、心尖部第一心音变化情况、肺部湿啰音应重点评估,这些资料有助于及时发现病人是否出现了心力衰竭或休克。

3.有关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和血清心肌酶是最重要的两项检查,其结果不仅为诊断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了解病情进展及对溶栓治疗效果做出评价。

(二)主要护理诊断

1.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2.恐惧:与剧烈胸痛导致的濒死感有关。

3.焦虑:与对自身疾病不了解有关;与担心梗死再次发生有关。

4.有便秘的危险:与急性心肌梗死后绝对卧床及进食减少有关;与不习惯床上排便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坏死致心脏功能下降有关。

6.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

(三)护理计划及评价(举例)

疼痛:心前区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1.目标主诉疼痛减轻或消失。

2.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发病后1~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如洗漱、进食、排便、翻身等由护士协助完成。向病人、家属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2)疼痛护理:疼痛使患者烦躁不安,可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并发症发生,需要尽快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皮下或肌肉注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或口服硝酸异山梨醇酯。并随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

(3)吸氧:给予2~4L/分持续吸氧。

(4)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心前区疼痛剧烈时,保证有一名护士陪伴在病人身边,便于询问疼痛变化情况及安慰病人,向病人说明应用多种治疗措施,疼痛会逐渐缓解。

(5)饮食护理:最初2~3天以流食为主,随病情好转逐渐改为半流食、软食及普食。饮食应低脂、易消化食品,需少量多餐。

(6)心电监护:在监护室行连续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3~5天,若发现频发室早>5个/分,或多源室早、R-on-T现象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警惕室颤或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必须立即通知医生,并准备好除颤器。

(7)排便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易诱发其并发症,嘱病人排便时严禁用力。由于急性期卧床期间活动少,肠蠕动减慢,进食减少,又不习惯床上排便,故易发生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常规给予缓泻剂。’

(8)溶栓护理:心肌梗死发生在6小时之内者,可遵医嘱进行溶栓治疗,其目的是使闭塞冠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护理工作包括:①询问病人有无近期大手术或创口未愈、活动性溃疡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或出血史等溶栓禁忌症,了解后及时与医生沟通;②遵医嘱迅速配制并输注溶栓药物,使用链激酶需做皮试;③注意观察用药后有无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用药期间是否发生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尤应注意消化道出血;④用药后定期做心电图、心肌酶检查,且询问病人胸痛情况均为判断溶栓是否成功做准备。

3.评价 病人主诉心前区疼痛消失。

参 考 文 献

[1]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3.

[2]杨永丽,许琼芬,代静.急性心肌梗死康复护理[A];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