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学科的优势

地理学科的优势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发优势;重点大学;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

1 后发优势理论

1.1 后发优势理论的起源

后发优势理论是源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的国际分工、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动态比较费用学说。其最初的阐述认为:后起国家或地区由于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同时,在同样的资金资源、技术成本条件下,还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只要在国家的保护下达到规模经济阶段,就可能发展起新的优势产业,从而在其传统的资本或技术密集的分工领域内,追赶或超越先进的国家或地区。这一理论表明,所谓后发优势,指的是一种经济发展态势。

1.2 后发优势理论的发展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M·列维将后发优势论的研究领域从“工业化”扩展到“现代化”,并提出后发优势有五点:一是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对于后来者来说,缩短了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二是后发者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三是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跳越“先发者”必须走过的现代化历程,选择自己的发展路径;四是由于先发式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程度,这可使后发国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五是先发国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

1999年,在研究对象方面,陆德明将“后发国”扩展为“后发展经济体”,包括后发国家、后发地区、后发部门、后发企业等,“后发性”则是指经济体之间的一种落后状态,“后发优势”就是后发展经济体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或迟缓形成的有利条件或存在的各种机遇,它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后发优势只可能在后起国家或地区才具备;二是后起国家或地区起步越晚,追赶的速度也就越快;三是后起国家或地区必须制定适当的发展战略或采取适当的发展方式才能形成真正的后发优势,否则理论上的可能性未必能够形成现实的必然性。

1.3 现阶段的后发优势理论

虽然后发优势理论最初是一个经济理论,但是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其应用的领域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初的范围,在多个学科领域都形成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对后发优势强调的侧重点也不同,有的强调资本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有的侧重技术的模仿创新,有的看好制度的借鉴移植,等等。

后发优势是一个综合型很强的概念,因此在后发体中正确运动后发优势理论的前提是正确的理解、把握后发优势。总的来说,后发优势大体上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后发优势。资源后发优势包括劳动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和自然资源后发优势。

(2)技术后发优势。

(3)制度后发优势。

可以说,后发优势实质上是一个学习的优势,其实现机制的关键就在与能否有效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快速的学习先进体的技术和制度,并将其本土化,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本土化的技术和制度,不仅会引起“消化不良”,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也会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2 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

2.1 大学的学科建设

大学的学科建设,是指大学作为学科建设的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以及高等教育的特点,结合大学自身的实际,通过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建设活动相比,大学的学科建设具有其特殊性:首先,大学学科建设的目的主要是培养人才。其次,大学学科建设的内容较一般学科建设活动更为丰富。除了一般学科建设活动具有的确定学科方向、选拔学科带头人、组建学科梯队、调整学科结构、建设学科基地、营造学科环境等内容外,大学学科建设还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位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一般学科建设所不具备的内容。第三,大学的学科建设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一般情况下,大学的学科建设都受本国政府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目录和学位授予的学科门类划分约束,即使大学学科设置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国家,其大学的学科建设也要受学科发展的成熟程度制约。第四,大学的学科建设任务集中。可以概括为调整学科结构和提高学科水平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2.2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

重点学的学科建设与大学的学科建设相比,区别就在“重点”二字上。有了“重点”二字的大学,在财政拨款和招生、教学管理等办学自主权方面与一般大学大不一样,他们享有更多政策上的优惠。在我国,重点大学包括两类:一类是由国家政府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指定的,到1981年底,全国共有97所高校被确定为重点大学;另一类是指国家重点投资建设的大学,主要是指经过国家计委批复立项列入“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项目的高校。

我国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除具有一般大学学科建设的特点以外,还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意义重大。重点大学的学科建设水平不仅决定着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同时还担负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重任。

(2)目标定位较高。不少重点大学都把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在世界一流或世界知名上,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重点大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3)置科研于突出地位。由于重点大学培养的是高层次人才,而高层次人才不是仅仅靠教学所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来训练。另外,重点大学是我国科学研究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负担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任务。

2.3 我国重点大学学科与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的差距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我国重点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主要的差距是学科布局不合理,只注重学科单个学位点的建设,忽视学科整体优势的形成。而且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不清晰,甚至有些重点大学认为学科门类齐全就代表着学科布局是合理的。从人才师资的角度看,虽然各重点大学也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有重物质轻人才的现象。从制度机构的方面看,不论是机构的设置还是制度的建立,都是在采用行政管理的模式,虽然近些年来教授能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上来,但是总体上说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科建设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

3 基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我国重点高校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1)学科布局方面。高校学科布局是指学科在大学的分布状况,它不仅决定了一所高校的学科结构,而且决定了高校的功能、特色,影响着学科水平的提升。因此,高校进行学科建设,首先要着手进行学科布局的调整。要想使高校学科的布局科学化,就必须做到首先进行科学定位。科学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很多发展方向。任何一个学科组织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方向上争创一流,它必须做出选择。在这方面我国重点大学所具有的后发优势可以说是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因为我们可以研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和现有的学科结构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基础上调整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省略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局限性而采取的一些调整,避免其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失误,直接学习到比较先进的学科结构,为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师资人才方面。学科建设的核心就是学科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流的学科队伍,就要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科梯队。由于学科带头人通常是在一门学科领域内对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其学术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的优秀学者。他们是本学科学术梯队的灵魂核心,其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科发展的方向和力度。同时学科梯队是以学术研究人员在学科中的重要性为标准进行划分而形成的不同顺序和层次的集合,是学科建设的主体,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学科梯队来实现。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梯队,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在这个方面,我国重点大学具有着资本后发优势,利用现阶段我国劳动成本低和在引进人才时人力资本投资边际报酬高这两个特有的后发优势,遴选学科带头人,引进高水平人才,合理的配置现有人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在年龄、水平、特点上的人才层次梯队。

(3)制度机构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参考和借鉴先进国家高等教育运作的成熟经验,而且还可以通过广泛比较、借鉴和总结其它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经验与教训,结合本国国情,在比较广阔的空间里进行理性的选择,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大学制度。拥有制度捷径优势的我国重点大学,应首先确立“学术自由”的理念,本着先进性 、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三个原则,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制度,创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创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机制,营造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创立健全学科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管理。

(4)基地建设方面。学科基地建设是进行高校学科建设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和依托,也是高校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重点高校拥有国家重点支持的资金,人才和政策等方面的资源,在资本和技术方面拥有着双重的后发优势,通过合理的、有侧重的分配资金,最大化资金的使用效率,利用后发资本投资的边际报酬高和技术引进这些特点,在局部上接近、达到甚至超过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实验设备和条件。并按照“统建、专管、共用”的原则,对学科基地进行管理,实现学科基地建设中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及学科基地使用上的通用性、共享性、开放性,进而为我国重点大学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撑。

参考文献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学科体系

一、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现状

2013年,江苏海洋大学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2015年,江苏海洋大学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江苏海洋大学被列入“江苏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3个一级学科获批博士点立项建设授权学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特色,江苏海洋大学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优势的学科,海洋科学省优势学科进入三期滚动建设,8个学科获批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目前,江苏海洋大学已拥有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医学7大学科门类的硕士学位点,学科结构日趋合理,基本建立起具有较强地方特色、与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已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带动相关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江苏海洋大学先后获批江苏省科技厅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省社科基地1个,省海洋生物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进入新一轮建设。江苏海洋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2014年以来,培养和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51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及团队1个,选聘江苏特聘教授1人,入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90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江苏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4个、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校共获批各类纵向科研项目855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2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0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显著增强。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坚持质量与规模并重,在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同时,不断扩大研究生招生人数和在校生规模。

二、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布局不够完善

学科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新商科等新兴、交叉学科以及理学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不够快,与优势学科关联度不强,特色不够鲜明。优势学科引领学科群发展和支撑行业科技进步的效果不够明显,重点学科和支撑学科实力的提升速度不够快,校重点学科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学科整体实力仍不够强,新的学科增长点不足。

(二)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学科高层次人才数量略显不足,高水平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大师欠缺。部分学科和科研平台带头人的年龄偏大,优秀的年轻学术骨干比较匮乏,出现断层现象。缺少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团队,部分学科队伍、导师团队发展不平衡,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及学缘结构不尽合理。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

研究生教育的综合影响力还不够强,生源质量不高。研究生导师的科研创新水平和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承担的高层次科研项目的数量不足,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主动服务社会需求的能力还不够强,培养应用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模式还不够完善,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还不够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还不够强,高水平创新人才不够多,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控体系仍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四)成果建设不足

缺乏长期成果的沉淀和积累,学术成果总量欠缺的问题与高水平成果不足并存。科研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项目、省部级重大项目还太少。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标志性和重大影响的成果不足。服务地方能力有待加强,为地方企业提供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还不足,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的智力支持还不够。

(五)学科平台不多

高层次学科平台不多,平台布局不平衡等问题仍比较突出,部分学科尚无重大平台支撑,或未充分发挥平台的凝聚和引领作用,平台运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重点学科平台建设的精力投入不足,建设速度不快,学科基础平台建设差距较大。全校性跨学科、跨学院的共享基础平台建设不够好,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应用于研究生培养的科研与教学平台条件均显不足。

(六)对学术交流重视不够

对高层次学术交流重视程度不够,“请进来,走出去”的学术交流主体意识不够强,主动承办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较少,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学者和专家开展高质量学术交流、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略显不足,研究生参加高层次国际会议和国内外访学不多。

三、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立足学校办学基础,着眼国家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总体布局,以实现学校“两建一高”目标为主线,重点构建并发展学校高峰学科、高原学科、特色学科、新兴交叉学科,以及影响学校未来发展所急需的学科,以有利于形成和发扬优势及特色为原则,持续推进省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以优势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位点建设为抓手,以学科队伍建设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学科体系。以“任务驱动、择优选择、分类建设、动态调整”为原则,以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建设为驱动导向,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形成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的辐射和牵引机制,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6]。第一,发挥学校以工为主、应用性强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加大对省优势学科、博士点培育学科的建设和培育力度,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第二,优化学科结构,巩固优势学科,提升和改造传统学科,大力扶持新兴学科、发展交叉学科,促进相关学科整合优化,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使学科结构、布局更加合理,学科优势、特色更加明显,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第三,加强学科内涵建设,通过一批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重点学科建设,带动学科、学位点、科研平台整体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科整体实力。第四,完善学科建设与管理机制体制,全面实施突出重点、发挥特色、分层次建设计划,加大落实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建立健全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评价、激励与竞争机制。第五,提高科研平台的数量和质量,完善管理制度,力争在国家级平台实现突破,按照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校级、院级五个层次,构建产学研创新平台体系。第六,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把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最重要目标,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四、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抢抓发展机遇,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省优势学科

聚焦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施优势学科提升计划,集中学校优势资源,打造学科高峰,全力推进“海洋科学”省优势学科建设,大幅提升优势学科建设水平,综合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突出优势学科的学术引领作用和社会贡献度,不断提升优势学科的竞争力,带动其他相关学科快速发展。

(二)加强内涵建设,优化学科建设体系和结构

以省优势学科和省重点学科为基础,高水平建设海洋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药学4个博士点培育学科。以省优势学科、省重点学科和校学科建设工程项目为引导,大力培育已有较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高原学科,不断夯实若干薄弱学科的发展基础,紧紧围绕学科发展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进一步整合资源,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优化学科结构,为提升学校学科综合实力提供后备力量。

(三)创新工作思路,提升科研平台综合水平

围绕行业与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进一步优化布局,稳步推进建设省、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哲社基地和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的产、学、研一体化基地。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和管理规范的原则,完善平台建设与管理相配套的制度和办法。围绕学科建设,实施重大平台的特区政策,明确平台建设中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创造公共资源开放共享的制度环境。

(四)拓宽资金渠道,加大学科建设经费投入

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学科建设投入。在学校继续加大投入的基础上,通过省优势学科专项资金、省重点学科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专项资金等财政投入,加大自筹经费建设力度,吸引企业投资和共建,形成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不断增加学科建设的经费投入。同时实行“绩效评估、滚动投入”经费管理方式,加强学科建设经费的预算论证和支出审核,确保学科建设投入资金的效益。

(五)引进与培养并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建立灵活、高效的人才引进、管理与考核机制,重点培养和引进一批学术水平高、能冲击国内外学科前沿、处于省内一流水平的创新型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带头人、后备学科带头人、中青年学术骨干三个团队梯次,并形成专业齐备、层次合理、水平较高的学科梯队。创新人才引进和管理模式,对具备条件的优秀科研团队或平台实行建设目标考核制,赋予团队或平台一定的人事权和分配权,鼓励产出一流成果。

(六)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水平

完善招生选拔制度,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导师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学术贡献率。改革研究生教育评价监督机制,完善质量评价体系,加快提高研究生教育水平。

(七)拓宽交流渠道,深化政产学研合作

加强与国内外海洋科研院所,涉海高校、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多层次、广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专家和教授互聘、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开展高水平项目研究等方式,来加强与国内外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交流。加强产学研合作的信息交流渠道建设,跟踪企业产品技术发展方向,通过开展企业支持的应用研究和技术集成、联合开发、直接参与企业开发活动等途径,深化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加强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设,让有实力的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域优势;信息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防灾科技学院;首都经济圈

【中图分类号】TNO.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1―0047-01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学生工作研究专题(XZ2012B13);防灾科技学院教学建设与教学研究项目(201013)

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不到理想的新员工,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于信息类专业尤为突出。如何摆脱两难局面,使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企业满意的人才,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企业认为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太弱,无法满足马上上岗的目标,因此各高校加快教学改革,修改教学大纲,以就业为导向,大量增加实践性教学课时,如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等,目的就是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就业力。

信息类专业是应用性特别强的专业之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习基地建设,因此很多高校在这方面改革力度很大,效果是明显的。本文根据防灾科技学院的实际情况,紧紧依托地域优势,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建设教学实习基地,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一、地域优势及在教育发展方面的应用

地缘优势是某个国家或实体占据地理位置上较为接近的优势地位,是任何国家或实体存在的基础。地缘是指由地理位置上的联系面形成的关系。由于对某个地区历史、文化和人群生活习惯等方面的熟悉和了解,特别是在区域内具备相应的人脉资源,所形成的相对外来个人或群体的优势,就称为地缘优势。区域优势是指一个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条件,是综合的、整体的,既包括地理位置、资源条件,更包括创新机制、文化氛围等。地域优势是地缘优势和区域优势的综合,是一直为地方当权者所看重的一种发展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等的优势条件。

虽然地域优势在经济发展方面表现突出,但在教育发展方面也可圈可点。大连商务职业学院依托大连地区经济发展和区位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酒店管理、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物业管理等新兴专业,服务于地方,取得很好的成效;广西工学院依托柳州大企业多的优势,探索办学新体制,促进社会资源与教育的互动,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云南大理具有滇西文化中心和少说民族多的特点,大理学院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重点建设人文科学专业,走国际化办学道路,改革教学课程体系,建立起一所特色鲜明的边疆高校;牡丹江师范学院利用对俄贸易和旅游的优势特点,发挥地缘优势,拓展俄语专业实训基地,丰富了学生社会实践,强化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看出,地域优势促进教育发展,反之推动地域经济前进。

二、首都经济圈IT企业分析

首都经济规划圈包括北京、天津以及河北部分地市,面积27060平方公里,人口490万,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这里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国企。在过去的几年里,北京市通过自主创新积极推动IT行业的发展,大量的自主创新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软件产业发展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肯定。中关村是我国IT技术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国内风险投资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拥有国内层次最高、密度最大的人力资源,集中了国内外IT行业的几乎所有知名公司在此设立总部,如IBM、Microsoft、Intel、Google、百度、联想、方正、清华同方、浪潮、盛大等知名企业,同时也集中了众多的IT类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中关村IT产业带动整个北京市的科技产业,使北京市科技创新规模迅速扩大、完善。

因此,首都经济圈聚集了国内外若干知名企业,信息产业极为发达,是IT企业主要聚集区域,是我国最具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活力的区域,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最理想区域。因此,我们必须走出去,请进来,建立覆盖IT类专业的实习基地,量要多,覆盖面要广,距离要近,这些条件都已具备,这为我校在该区域建立实习基地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要充分利用好这种区域资源优势,为学校教学和发展服务。

三、防灾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防灾科技学院地处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与北京通州区仅一河之隔,距离天安门只有35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每天有近10万人去北京上班,有“北京的后花园”之称。便捷的交通网络,优越的地域优势,为各类专业大学生实习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

计算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1.实习基地选择具有多样性,囊括所开设的所有IT类专业;

2.实习模式具有多样性,学生走出去,专家请进来,彼此设立实验区,既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又可以服务企业;

3.校企互动性强,距离近,交流方便,互通所需,建立起广泛的校企合作关系。

4.极大地促进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的多样性,拓宽了就业面,提升了就业质量。

四、结束语

高校发展、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企业,各校根据自身地理位置特点,依托地域优势,探索合适的高校建设和发展之路。防灾科技学院计算机专业为校外实习教学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得到一下几点启示:

1.基地建设要及时跟踪IT技术发展步伐。众所周知,IT行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行业,技术变化、知识更新,可以说“一日千里”。防灾科技学院毗邻北京,地处IT业发达的首都经济圈中心地带,因此依靠地域优势,紧跟IT发展步伐,及时了解IT发展动态,快速地将相关技术传授给学生,站在IT技术发展的最前端。

2.IT类专业学生必须走分散实习的道路。IT产业发展时间短,入门相对较低,大多数IT企业规模小,但数量众多,因此不可能在一家企业安排下所有学生的实习,只能分散实习。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20多家实习合作基地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3.分散实习利于就业。现在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分散实习,可以让学生较早地进人企业,熟悉社会环境,为顺利就业创造先机。从近两年来的实习效果看,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了就业力,促进了就业,提高了就业质量。

4.分散实习利于发展校企合作。分散实习可以使得实习基地建设形成一定的数量规模,然后从中选择合适的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在知识更新、人才培养、学生就业、企业成本降低等方面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邓晓丹.依托地域优势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

[2]周祥.紧密围绕地域优势打造名牌支柱专业[J],辽宁高职学报,2006

[3]覃伟年,罗秋兰.依托地域优势创出办学特色[J].广西高教研究.2001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就业优势 劣势

我国目前有普通高校2000多所,其中高职院校已经超过1000所,高职毕业生已经占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的50%左右,这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所致。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文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中的优势和劣势。

一、高职毕业生的优势

(一)专业技能方面,高职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当下,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优势。因为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有明显的缺陷:一直以来,普通本科院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所以大多本科层次的学生中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而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缺乏的是既懂理论知识又能动手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大张旗鼓地搞了几十年,但是仍缺乏实质性的突破与改变,以致目前仍然缺乏这类应用型人才。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恰好适应了社会的需求,通过实践“三段式的培养模式”,即“一年学理论,一年在校实习,一年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出“理论知识够用,又有比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心理预期和社会实践方面,高职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本科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主要是受传统世俗观念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造成本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心理预期定位过高,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20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各大高校相继进行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早就不是所谓的 “天之骄子”了,而绝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或正视现实,不能放低姿态,这正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与其相比,高职毕业生更加务实,从他们进入高职院校的时候就已经逐渐接受自己将来做灰领的社会现实,往往能够更早也更踏实地进行工作。另外,高职院校定期组织学生到现场长期实践实习,使学生在职前即已受到了大量的职业技能训练,高职毕业生现场工作的经验更为丰富,处理现场问题的能力相对更强,具有一定的优势。

3.职业证书方面,高职毕业生具有明显的优势

与同专业本科毕业生相比,高职专科文凭明显属于“弱势文凭”。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丁晓浩曾经对这种形势分析认为: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学历和学位的信号作用在人才、劳动力市场上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对此,高职高专学生首先就处于被动地位。然而,面对这样的现实,高职学生如何让自己由主动转向被动呢?学生通过在校的实习操作,可以拿到中级技工证,即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双证”学生,学生毕业时既获得毕业证也获得技工证。而在当下,用人单位更加看重的是既拥有理论基础又拥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

以上三个方面充分展现了高职毕业生就业时的明显优势,与此同时,高职毕业生自身也存在劣势。

二、高职毕业生的劣势

(一)后续竞争力方面,高职毕业生具有明显的劣势

通常情况下,本科生视野宽阔,理论基础深厚,有长远的理想和目标,只要进入企业,他们会紧跟现实,勇于进取,尽快纠正自身的不足之处,脱颖而出。而多数高职毕业生对自己的定位和要求较低,认为自己属于技术型人才,只要懂技术、会操作就可以了,普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科学地规划,安于现状,不能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立远大的奋斗目标,缺乏进取心和工作动力。这样的毕业生往往在工作岗位上没有突出表现,很难发扬自身闪光点,在职业生涯的后续阶段往往缺乏有效的竞争力。

(二)可挖掘潜力方面,高职毕业生存在一定的弱势

本科生理论功底深厚,他们善于钻研,能够及时迎合时代所需,创新能力强。而专业技术技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想取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必须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高职毕业生在入校前的起点不高,学习过程中理论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可提升的空间不大。

综上所述,与同专业本科毕业生相比较,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许多劣势和威胁。毕业生只有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认清自身的不足,积极弥补和完善,化被动为主动,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韩包海.为学生做好就业指导[N].浙江教育报,2000-5-18.

[2]邵.高职毕业生就业模式探讨[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方高校 优势资源 江苏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为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要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需要依赖教育、科技和经济的结合。教育、经济和科技的结合,是技术创新上游、中游、下游的对接,不仅为富民强省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而且有利于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把潜在的科技生产力变成现实的先进生产力。江苏的科技和教育资源丰富,是支撑江苏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促进江苏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建设应适合江苏的省情,能充分发挥江苏的优势。大学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具有优秀的人才和研发团队,有装备、技术成果、科技信息、图书资料等种种优势资源,因此依托地方院校优势资源的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平台构建和机制创新,将是促使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和发展优势的有效途径

一、基于地方高校优势资源促进江苏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地方高校是由各级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实施管理的,担负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的培养任务,少量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以基础学科及应用学科为骨干的,主要面向地方(包括省、市、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从隶属关系上分析,地方高校主要是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相对应的,强调的是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资并管理。为了研究的需要,本文把地方高校的范围进一步界定如下:由省级政府管理的,以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直接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化,地理化与之相适应,这就促进高等学校的科技工作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为区域发展服务中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使之在当地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中成为智力、技术资源中心。高等学校要着眼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搞好教育、科技和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而且,大学、科研院所的生存和发展无疑需要地区的支持,只有将大学、科研院所中的学科建设和技术创新融入到江苏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中,学科建设才可能迅速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门学科得以生长的前提和保障,加强、促进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学科建设是教育、科技与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

为此,大学、科研院所与地区知识经济发展协同合作,实现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应面向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重要步骤。

2006年江苏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19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9所,地方高校110所,占了92.4%,从总体来看,这些高等院校拥有众多知识丰富的教学科研队伍、具有多学科综合的优势及扎实、完整和系统的理论基础。不仅是江苏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而且还有大批拥有精密仪器设备的现代化实验室。因此,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地方高校的优势资源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更好地结合,是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以服务为宗旨,强化地方高校在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江苏的高校应面向市场,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独特功能和作用,积极通过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文化建设等方式,促进教育、科技和经济形成紧密的一体化联系,促进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1.立足服务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江苏地方高校应围绕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中心积极进行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开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新路。(1)优化人才结构。江苏高校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结构,按需培养,专业、科类和层次结构要尽量与地方经济、产业、技术结构及调整相适应,这样才能满足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多样化需求,有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以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为根本宗旨,以优化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人才知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3)与当地各企业紧密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积极探索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学生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2.创新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模式

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的进一步加强,对高校的科技创新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在教育、科技和经济结合中的定位和功能需要做出新的调整,高校应充分发挥在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开创新局面,创造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

经过反复的探索,已经出现了高校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一些成功的模式,例如广东省产学研结合模式――在省级行政区城内,通过政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吸引全国高水平大学与全省的企业和地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产学研结合;浙江大学模式――学校同省内各地市县和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把浙江大学的发展与浙江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上海三区联动模式――对杨浦的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实行统筹规划、深度融合、联动发展,建设特色鲜明的区城创新体系;河北太行山模式――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引导和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扎根农村,建立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些模式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促进地区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面对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中产学研结合的新变化,江苏高校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提升产学研结合的层次和水平。(1)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进一步科学定位,发挥各自的优势。(2)坚持以优势学科建设作为推动产学研结合的突破口。(3)要坚持立足本地、本区域,更好地为江苏经济建设服务,要把学校的发展同当地现代化建设融为一体。

3.与地区产业发展互动,推动地区产业发展

江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催生新的经济形态,江苏高校的产学研结合要适应这些新经济形态特殊的产业特点、发展规律和创新需求。(1)各高校要根据学校的性质、层次、专业和学科、科学研究基础、人员等实际,结合江苏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合理确定各校的科研定位,这样全省高校才能全面、有序、合作、高效地做好科研服务社会的工作。(2)各高校应集中资源重点研究江苏主导创新产业、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链结构和区域互补优势。在此基础上,以关键技术为突破点组织联合攻关,推动联合创新信息平台、联合公共平台、联合实验室及其他产业联合项目的发展,进而促成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掌握,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系列和技术系统在江苏的形成,提高江苏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促进江苏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创新,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依托地方高校优势,促进江苏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的机制设计

1.依托地方高校优势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设计

依托高等院校尤其是地方高等工科院校优势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设计上应打破创新资源封闭的局面,整合和集中公共服务、高校院所科研成果、人才培训、技术支撑功能,在学校为企业搭建自主创新平台,使学校科技资源与工业界紧密结合,最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整合学校科技资源的自主创新体系。

平台包括以下内容构成:依托地方高等工科院的基础设施优势,提供包括网络服务、图书资料查询服务、分析和测试服务在内的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学校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体系。学校要大力推动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的建设,形成高校科技创新的拳头;引入社会的相关资源,实现包括行政服务、成果展示、技术中介、金融服务、人才中介服务、商业服务在内的“一站式”配套服务;与政府协作,设立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充分利用依托学校的品牌和资源,通过公共关系、媒体采访、网站宣传、多元广告等方式扩大平台的知名度。充分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为平台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大学科技园作为教育、科技和经济一体化平台的一种载体,已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技术进步以及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实践下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可归结为定位不够明确、渠道不够畅通:对于大学科技园与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区分,大学科技园与大学之间的关系定位都还需要进一步明确;渠道不畅通主要体现在:(1)高校资源利用渠道没有完全畅通,科技成果流失严重。(2)投资渠道不畅通,科技园缺少提供创业基金和进行风险投资的中介服务机构。(3)人才输送渠道不畅通,园区和高校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人才输送机制。(4)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大学和科技园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决策问题出现。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技园的作用,需要创新科技园的运作模式,建设畅通、开放、无阻碍的“绿色”大学科技园。“绿色”大学科技园将是目标定位准确、各种渠道通畅、崇尚创新、创业、创优、自由开放的载体。以“绿色”大学科技园为载体,将能充分发挥平台的优势,形成创新的文化,产生产业集聚效应,促进成果的转化、人才的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化,再通过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功能配合,形成完整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链条:科技成果大学科技园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竞争主体。

2.依托地方高校优势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运行机制设计

充分发挥依托地方高校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的优势,在围绕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的确立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这两个焦点问题,以促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形成和巩固,打破创新成果的转化瓶颈为目标,设计运行机制。

机制的设计充分围绕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的确立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这两个焦点问题,依托平台自身的优势展开:

(1)在平台上帮助企业打造R&D中心

目前大多数企业还不能依靠自身力量构建自己的技术中心。据统计,对于江苏这个一流工业大省来说也只有6%的内资企业建有技术中心,这表明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在通过校内优势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各类服务平台的配套建设,努力为企业搭建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

①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平台上与高校建立联合技术研究中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②成立专门机构履行联合研发中心管理的职能,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按照市场化运作规律,促进联合研发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

③联合研发中心以集成技术创新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企业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协同攻关,同时加强技术成果的工程化、成熟化、配套化,使科技园成为集成技术的创新基地和成套技术的集散地。

(2)整合学校和社会的工业设计资源,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大量的原创性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造成这个瓶颈问题的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有价值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只是处在小试阶段,成果的成熟度不够,缺乏作为整个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即为产品生产、制造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的工业设计,从而没有相应的成套装置与成套技术。而且,目前很多专业性的设计院所大都缺乏原创性的技术成果而市场竞争力不强,从而导致有些专业性的设计院所面临生存的危机。为解决上述成果转化和工业设计中原始创新不足的两个瓶颈问题,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工程化,可采取以下方式:

①学校可与专业设计院所进行战略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共同发展。从而为广大的企业提供成熟配套的工业化技术,有指向性地转化和应用相关领域的工业设计成果,从根本上打破瓶颈制约,使得研发、设计、企业自主产权三位一体,加速成果转化。

②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和集成技术,在申请专利保护的基础上,尽快发展成为拥有若干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化工程公司,扩大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贡献度。

(3)制定多种激励措施,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

充分利用平台上的各种专家资源,帮助、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孵化。

①成立由专业人士管理的成果转化专项基金,鼓励成果转化,并做好成果评估工作。

②成立包括技术、管理在内的成果转化专家委员会,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出谋划策,为成果转换中将会遇到的各种技术和管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加强保障孵化成功的力度。

参考文献:

1.董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协同机制与政府宏观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第6篇

论文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的必要性,提出了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实施策略。

一、特色办学的内涵

所谓特色,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独特的征象与标志。对高等学校来说,特色办学是为了在办学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独特风貌。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办学特色有明确的界定:“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影响力。”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的必要性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特色办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存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建本科院校是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规模扩招的形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些学校必须慎重思考由专科到本科、单科向多科转变所带来巨大的挑战。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证明,有特色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发展。新建本科院校要想站稳脚跟,赢得主动,获得发展,就必须突破固有的办学劣势与发展瓶颈,树立“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的理念,积极主动地谋划和设计特色强校之路。

(二)是凸显竞争优势的客观要求

与许多办学历史悠久、竞争力强大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实力相对薄弱,缺乏竞争优势。在此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就必将走向末路,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而要扭转这种局势,就只有从学校实际出发,找到自己的特殊优势和潜在优势,办出特色,从而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使特色不断得到强化,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不断积累竞争的力量、优势和资本,这样才能凸显其竞争的优势。

(三)是迎评促建的客观需要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明确规定:评估结论为优秀的学校必须“特色鲜明”,良好的学校必须有特色项目。从指标导向的层面来看,这不仅仅是让参评院校去总结办学特色,更重要的是推动各个学校去创建办学特色,成为有鲜明特色的学校。也就是说,要在教育思想匡正的大前提下,在“明确办学思想”、“准确学校定位”、“推动教学改革”、“落实办学举措”等方面下工夫,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的高校。

(四)是增强服务能力的内在要求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都属地方政府创办,从学校分布、生源特点、专业方向、毕业去向上看,都反映了地方性。因此,地方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共同特点,也是一般的校情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上,应更加突出应用性、服务地方性。地方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学校与地方经济社会之间具有互动的制衡关系。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在发展战略上优先建设特色学科和专业,办好特色学科和专业,以强化服务地方的能力来发展自己。

三、新建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实施策略

(一)明确特色办学理念

高校有了特色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获得相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能力,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树立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来取胜。在当前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对办学理念的设计和谋划,既要认真研究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秉承历史的、优秀的办学传统,同时还要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构建具有战略性、指导性的办学思想体系。

(二)建设特色学科专业

新建本科院校首先应对学院原有学科专业、师资结构、教学质量等进行全面梳理,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确立专业建设的近远期目标,分阶段提出实现目标的工作计划和任务。根据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培养规格要求的不同,改造传统专业课程结构,使学校形成既有传统特色又具现代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其次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体现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征和地缘特征,办出一批能够支撑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高水平特色学科专业。

(三)重视培养特色师资队伍

特色师资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的重要条件。新建本科院校要以组建学科梯队和培养骨干教师为重点,注重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资源整合,建设一支数量达标、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做到增加数量和提高素质结合,重点引进和着力培养结合,学科学术型队伍建设和应用技术型队伍建设结合。另外,学校还应采取各种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使教师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进而推动学校拓展和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开发新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将教师的主体作用将完全凸显出来,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持久深入地开展。

(四)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特色办学的核心选项,教学有特色,更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越来越取代课堂教学成为高校最重要的教学途径。新建本科院校应从三个方面改进教学方式,实施特色教学策略:首先,创新课堂教学,变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为“互动”教学模式;其次,强化实践教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现实,积极开辟实践教学新渠道;最后,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网络教学可以解决名师、名课资源供给紧缺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知识需求,推动学生个性充分发挥,从而促进特色的形成。

(五)做好特色的内部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构建科学规范、有特色的内部管理模式,提高综合办学效率、水平和培养质量。特色管理模式包括学校整体管理特色和各个具体管理特色。整体管理特色体现在对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目标的确定、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及其实现途径的设计等方面;具体管理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在学校内部管理中,必须遵循五大原则:整分合原则,即整体把握、综合协调;开放封闭原则,即开门办学与关门办学相结合;能级原则,即量才使用、权责分明;动力原则,即合理运用激励手段产生动力;弹性原则,即正确估计、留有余地、不断调整。唯有如此,学校的内部管理特色方会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克服不利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因素,贴近地方、融于社会,积极的面向全国,面向国际开放,不断借鉴其他学校的优点,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长期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逐步形成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胡弼成等.特色追求:大学创新之髓[J].高等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4,(10).

[2]阿什比·E.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3]和飞.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高教探索,2003,(4).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比较优势 发展战略

在全国630多所本科院校中,新建本科院校有198所,占本科院校的近1/3。新建本科院校不但要受到来自国内的重点高校和高职高专两个方面的挤压,而且要迎接高校全球性竞争的挑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了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所面对的机会、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指出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应抓住机遇,规避威胁,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 新建本科院校的SWOT分析

1.1 机会

1.1.1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知识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国际上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多极化发展日趋明显,全球性竞争环境已经形成。在这一竞争环境中,人才是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大学教育,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就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近几年,国家采取了扩大招生规模的政策,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有充足的生源保障。

1.1.2 高等教育有待进一步发展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近20年来发展较快,但仍然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来看,美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超过50%,这类国家的人均GDP一般在2万美元以上;教育较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35%~50%之间,如意大利、希腊、阿根廷等,这类国家的人均GDP超过1.7万美元;教育中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秘鲁、墨西哥等,这类国家的人均GDP一般超过5 000美元;而教育欠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如印度尼西亚、印度等,这类国家的人均GDP普遍低于5 000美元。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离发达国家50%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必将给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契机。

1.1.3 教育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

在全国630多所本科院校中,新建本科就有近200所。所以无论是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还是高教研究的专家学者,都对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国家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在第三次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没有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很难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好”。从这个层面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1.1.4 地方政府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支持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地处地级市,属省市共管高校。地级市的高校数量有限,培养的人才也主要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本地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支持力度,从办学用地到经费保障都给予了较大的支持。

1.2 威胁

1.2.1 国外的威胁

高等教育国际化使我国高校也面临全球性竞争的挑战。在全球性竞争环境下我国高校面临着高等教育资源竞争、发展空间竞争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世界各国的名牌高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巨资吸引一流的学者和学术带头人。

近几年来,国外高校纷纷走国际化道路,其中一个方面是招收留学生。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优质生源外流的挑战。根据教育部消息,自2002年以来,中国公民出国留学人数每年都超过10万人。2005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85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数为10.65万人。

互联网为全球高校提供了一个竞争平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准备在10年内将2 000门课程挂到网上,让全世界的求学者通过互联网学习其课程。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些没有多少生源份额的高校将会被淘汰出局。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文化历史底蕴浅,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弱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普通高校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按预算内教育经费包含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口径计算,2005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4.58%,比上年14.90%下降了0.32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GDP为183 084.8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2.82%。

1.2.2 国内的威胁

按照一些专家的观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呈现出所谓的圈层态势。

第1圈:10所,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第2圈:25所,目标是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合计35所,即进入国家“985”计划的高等学校;第3圈:21所,除了“985”计划建设高校外的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第4圈:39所,和前3圈合起来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95所高校;第5圈:170多所,是经批准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第6圈:230多所,是经批准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第7圈:160多所,是培养本科生的高校;第8圈:1 000多所,是高职和大专层次的学校。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第7层,受到众多圈层的挤压,很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现象。

1.3 优势

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原有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实力强的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和重组而升格。因此,新升格为本科的院校大多具有一部分原办专科时已形成的优势与特色的专业,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良好基础。

1.4 劣势

与第1至第6层学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有许多不足和弱势,具体表现为:本科意识差、师资质量低、教学经费投入少、教学资源紧缺、办学成本高等等。同时,随着社会对职业技术需求的增大,新建本科院校目前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危机已经从学生的就业方面突显出来。

2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误区

2.1 片面追求“高水平、大规模、全学科”的发展模式

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着脱离实际,盲目地向重点高校看齐,片面追求“高水平、大规模、全学科”的发展模式。以扩大招生规模为核心,全面扩充办学规模;追求“全学科”,则体现在综合性、多门类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上。片面地追求规模的扩张,重申报轻建设,重提高层次而忽视基础建设。在专业设置方面贪多求全,往往没有考虑专业的投入和产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盲目新增专业,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开办一些与自身优势与特色相差甚远的专业。

2.2 经费、资源的合理利用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在新增学科、专业上普遍存在盲目性,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造成经费的紧缺、资源的浪费。而且在经费的利用上存在误区,有些学校将原本紧缺的经费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征用土地、建筑大楼。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基本建设的投入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攀比,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经费用于修建大量的大楼上必定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危机。

最近互联网上由聊城大学的南大门引发的“大楼与大师”之争对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质疑。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第一任校长D·吉尔曼说过:“高等学校需要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而不是最宏伟的建筑物。”

3 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

根据以上分析,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决摒弃“高、大、全”的发展模式,以黄石理工学院为例,分析和探索新建本科院校之发展战略。

3.1 科学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要抓住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普及化发展的机遇,同时,面对来自国内外重点高校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威胁,科学定位,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按照刘献君教授的观点:“高校定位应从三个层面来考虑,即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并主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学校的状况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劣势等三方面因素。”

3.2 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

重点大学同新建本科院校相比具有整体优势,新建本科院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下面以黄石理工学院为例,简要分析如何在区位、行业、学科专业等方面挖掘自身优势,形成办学特色。

黄石理工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校服务社会主要的区域空间——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黄石地处长江中游,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处于东西南北交通要道上,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便利。黄石地处武汉城市圈内,在武汉100km半径范围内,集中了武汉、黄石等九座城市,形成了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是连接东西部经济的中部节点,是带动中西部地区崛起的龙头。专家预测,武汉城市圈,将是中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之后第四个大经济圈。

黄石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黄石境内已探明矿产有4大类7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品类的28%,其中金、铜、铁等14种矿产的储量居湖北之首,硅灰石储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江南聚宝盆”,原材料产业发达,有发展大工业的资源优势。黄石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在鄂东地区是唯一设有海关、边防检查站和保税仓库的城市,通关十分方便。

依托有利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黄石地区的支柱产业——钢铁产业、材料业、机械制造业、服装业、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应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黄石理工学院自建校以来为黄石地区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保持原有的特色和发挥已形成的专业优势,大力发展机械、建筑、材料、服装等专业。随着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环境专业发展带来契机。由于黄石地区的区位优势,高新技术合资、外资企业发展迅猛,国际贸易及其复合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3.3 优化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组合

尽管高等教育不是产业,但它必须有市场的引导,才可能获得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政府投入相当有限,办学经费约50%甚至近70%来源于学费收入,因此办学效益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经济学理论同样适用于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黄石理工学院的学科层次和专业组合,为该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学科、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黄石理工学院有30多年的专科办学历史,形成了一批在专科层次有相当竞争力的专科专业,是可以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大量现金流的金牛业务。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层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与国内外重点高校和办学历史长的次重点高校相比,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可以算是幼童业务——是未来的希望,但目前需要扶持和保护。五年一贯制和“3+2”专业是不断要舍弃的瘦狗业务。因此,在办学层次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保留强势专科专业,大力发展本科专业,逐步淘汰弱势专科专业。

由于是多校合并组建的本科,因此专业设置存在重叠交叉,如医学院的护理专业与原湖北卫校的护理专业、师范学院的英语教育专业与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教育方向)、数理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师范学院的计算机(教育方向)专业与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学院内部的营销专业和营销与策划专业等。为了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原本紧缺的经费用于重复建设,必须大胆地通过学科专业的融合、重组,优化一些学科专业,淘汰一些服务面向模糊、办学效益低下的专业。对于新专业的设置,要考虑学校服务面向、周边高校的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和自身的优势,运用边际效用和盈亏平衡等经济学理论指导决策。

3.4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组织效能

3.4.1 利益关系的调整

新建本科一般是由两所或多所院校合并组建的。合并前隶属不同的“条块”,拨款渠道、人事关系、服务面向迥然相异,办学特色、学科结构、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相去甚远。合并后必然会遇到机构、学科、专业等调整、合并、重组。高校合并过程中必然有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这种利益受损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物质利益受损可以通过“补偿”达到平稳过渡。但精神上的受损不是短期内就能愈合的,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严重的隐患。

黄石理工学院是由五校合并而成。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正确处理利益关系的调整。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广泛征询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充分讨论,并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广泛宣传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使教职工能正确对待短期个人利益和学校的长期发展、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3.4.2 集权与分权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必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既要避免管得过死,不利于各二级学院发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避免管理失控,因此要正确处理学校管理中的集权和分权问题。对于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集权。对于日常管理,由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规章,用制度来约束人。通过适当分权既可提高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又可提高办事效率。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上要做到准确定位,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组合,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抓住机遇,规避威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欧阳玉,邓秀华.合并高校发展战略探讨——兼论湖南大学的发展战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3(3)

2 庄汉文.全球性竞争环境下的我国高校发展战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地理学科的优势范文第8篇

Abstract: SWO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of Ningxia University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made in-depth elaboration on the school development, personnel training,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environment and Ningxia nat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other aspects, and proposed the advice of achieving the joint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at the local area and their ow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 under the "one province, one school" policy opportunity of national strategy and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Ningxia Yanhuang economic zone.

关键词: 农业科技服务;宁夏农业;SWOT;高校地方服务

Key word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services;Ningxia agriculture;SWOT;local services of universities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8-0254-03

0 引言

自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计划以来,西部地区经济、教育、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环境一直在发生着迅速的变化,西部农业的生产水平随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高等院校的农业科技研究和服务需要适时捕捉国家战略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重点研究方向和服务策略。

宁夏地处中国西北,位于中国的几何中心,是著名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区内有得天独厚的水利和地理优势,西靠贺兰山,东临黄河。被外界誉为“塞上江南”。十二五规划中将银川定位保税区和中国西部开放口岸,宁夏成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交流的纽带。2011年国务院在全国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了宁夏沿黄经济区建设的概念,对宁夏地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定位,宁夏沿黄经济区成为国家级的十八个重点开发区域之一。宁夏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农业是宁夏地区的传统产业和强势产业,对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可以帮助宁夏农业更好得抓住机遇,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跃变。

1 宁夏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SWOT分析

1.1 宁夏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优势 区域内的单位主导优势,宁夏大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唯一的211工程建设高校,居于为自治区科研和地方服务的排头地位。宁夏大学农学院拥有该地区内首屈一指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农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治区等科研项目400余项,获资助经费5600多万元,获各类科技成果150余项;培育新品种8个,申请专利30多项。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农林、畜牧生产和食品加工为主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应用体系。优势学科与地域农业紧密结合,先后围绕畜牧学、草学、园林和动物科学等方向展开研究,生产、研究、教学结合发展,并有宁夏大学自己的实验农场,长期以来形成的主导地位和积累的研究经验成为今后农业科技研究工作的有利条件,为今后在宁夏地区的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奠定了优势地位。

地理气候优势,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东部,地势南高北低,一般海拔为1100米至2000米。地居内陆,远离海洋,形成较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宜农荒地1067.3多万亩,有可开发利用的草场4500多万亩,是全国十大牧场之一。银川平原地势平坦,气候干燥,日照充分,昼夜温差大,污染较少,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各种农作物及瓜果生长茂盛,品质优良。出产的西瓜、苹果、葡萄的含糖量比中原地区高15-20%。水稻单季亩产达700公斤,在西北地区名列前茅,是全国12个商品粮基地之一。黄河从境内穿流而过,宁夏农业得黄河水利,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此外,宁夏地形多变,分为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

旱地区和南部山区,沙漠、草原、平原和山陵等地形逐次分布。气候和地势的多样性,成就了本地区丰富的生物资源。丰富的土地资源、便利的引黄灌溉和良好的光热条件,为宁夏地区农业的特色发展和技术研究提供便利的条件。

产品资源优势,宁夏地区优势特色农业资源丰富,拥有漫长的作物种植历史和经验,宁夏被誉为中国的“枸杞之乡”、“滩羊之乡”、“甘草之乡”、“马铃薯之乡”,此外,盐池山羊和灵武长枣也备受市场欢迎,硒砂瓜和葡萄酒正逐渐成为宁夏地区新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地理和气候得天独厚,特色产品国内鲜有竞争对手,宁夏地区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不仅享誉国内市场,产品还营销至东南亚、中亚和中东等地区的市场,宁夏地区对农业科技投入会得到丰厚的回报。

优势产业带的规模优势,宁夏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带:以中宁县为主体的3.33万hm2枸杞产业带;以吴忠一银川为核心区的32万头奶牛产业带;以西吉县为主体、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为主要发展区的22.33万hm2的马铃薯产业带;以环香山地区为主体的6.66万hm2硒砂瓜产业带;沿黄河2.33万亩淡水鱼产业带;灵武一中宁一同心一海原的3万hm2红枣产业带;贺兰山东麓22万亩葡萄产业带和由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中部干旱带滩羊生产区和六盘山麓肉牛生产区构成的清真牛羊肉产业带旧。产业带的形成促进了节水灌溉、立体种植、配方施肥、设施栽培、旱作农业、垄沟种植和地膜覆盖等实用技术的推广,通过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有效促进了实用技术的大面积推广。

1.2 宁夏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劣势 与发达地区农业科技的差距,宁夏大学农学院立足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五十多年,拥有自治区乃至西部著名的农业技术学者专家,先后有9名教师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1名教师获得自治区级别的教学名师,拥有了大批专家教授。但是农学院的实力与东部地区同类院校上存在较大差距,宁夏大学农学院的成果应用尚限于宁夏自治区境内,在跟国内科技界的地位并不突出。国内的行业领军人物欠缺,学院现有教职工161人,国家级别的知名人才不足10人。此外,相比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人员的研究创新意识不足,十一五期间,宁夏大学农学院农业科技的学术水平体现自治区级的先进水平,由于东西部发展的差距,学院在国家863、973等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上一直未取得突破,农业科学技术达到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尚未出现。

农业科技专家队伍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服务质量。调查显示,农学院现有的农业科技专家中,教授42人,副教授32人,讲师20人,助教6人,人员结构出现一个不健康的头重脚轻的倒置金字塔型,其人员结构分布如图1所示,一个健康成熟的科研团队的人才职称应该是橄榄形分布的,团队中有少数拔尖的领军人才,有大量的中间力量和适量的后备培养力量。这种结构显示了宁夏大学农学院人才储备不足和后备人才的匮乏。老一代科技人才扎根宁夏,而由于地域和环境等因素,扎根宁夏的新一代的青年科技人才不足。这种结果归咎于长期以来的多种因素。如人才培育上的缺陷,青年人才待遇上的差别等。其隐患将会关系到宁夏大学农学院科技队伍的可持续成长。

农业科技交流合作不便,宁夏地处西北地区,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宁夏地区的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交流主要存在于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和宁夏师范学院等本地六所本科学校。相比东部城市的高校,宁夏地区的城市吸引力和宁夏大学的知名度相对不足,地区闭塞等因素给学术与对外交流合作造成诸多不便,无法为本地区农业科技与国内外高水平农业专家和学者的合作交流创造充分的条件。近年来,宁夏大学承担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较少,农业科技上交流的封闭会造成农业技术研究的“近亲繁殖”和创新意识不足,宁夏地区先进农业技术和模式的推广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生活科研环境艰苦,宁夏地区气候干燥,日照强烈,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人员需要经常出差野外。另外,宁夏地区生活水准相对东部地区要低。如果生活水准和科技研究水平不高就难以吸引和挽留高水平的人才。外来高水平科技人才难以使用本地环境。此外,西部地区经费还是主要问题还是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1.3 宁夏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机遇 宁夏沿黄经济区战略,国家在2011年划定宁夏沿黄经济区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之一,鼓励支持地方落实区域总体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对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新材料基地,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建议宁夏地区在农业方面推进节水型灌区建设,加强农田设施建设和盐碱地改造,调整农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区资源,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构建以贺兰山防风防沙生态屏障、黄河湿地生态带,以及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为主体的生态格局。以国家战略的形式对宁夏农业发展进行指导与定位,给宁夏地区的科技项目申报与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宁夏地区的科研单位和农业单位可以紧扣“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议,不失时机的提高本地区的农业科技研究水平,加快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将银川定位保税区和中国西部开放口岸,一定程度上会加大外资在宁夏地区的投入,中阿经贸论坛已经连续在银川举办三届,极大地促进了宁夏与阿拉伯地区的贸易往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为中国与阿拉伯世界交流的纽带。促进了宁夏地区与阿拉伯地区在农业科技、优势特色农产品、清真食品等方面的合作。

近些年以来,随着宁夏大学进入省部共建和国家211工程建设序列,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和自治区政府的不断支持,自身科研的实力不断提高,农业学科研究一直是宁夏大学的强势学科。国家“十二五”建设中,宁夏大学再次入选教育部旨在提高中西部高校的综合实力“一省一校”项目,这些都为宁夏大学的科学研究和项目申请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宁夏大学的“十二五”规划中强调了建设服务地方能力较强的高水平大学,学校科学研项目立项多了突破4500万元。这些政策和规划表明,在未来一段时间宁夏大学综合实力和国内影响力将迅速攀升。宁夏大学如果紧扣政策,加强温室精准控制、旱作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一定会迎头赶上,迅速缩小东西部高校实力的差距,并创造良好的人才培育环境。

1.4 宁夏大学农业科技服务的威胁 宁夏区情复杂多样,宁夏是汉、回、蒙、臧等多民族混杂居住的地区,人口分布比较集中,面积6.6万平方千米的行政区域上包括山地、丘陵、草原和荒漠等多种地形,地处草原与荒漠、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外流区与内流区间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区内地理差异很大,无法推广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步调。而且本地区农作物复杂多样,产业化规模较小,成为农业科技的大面积推广和规模化应用的障碍。农产品的小规模和个体化生成方式增加了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成本。农产品生产批量小、集中度低,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落后,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程度低,导致了个体农产品品质不稳定,经济效益较差,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和宁夏农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宁夏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

自然灾害威胁,宁夏地处腾格里沙漠、黄土高原和内蒙古草原的交界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而且北部地区干旱日照时间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土沙化问题。宁夏地区干旱少雨、蒸发强烈、风大沙多,盐碱地较多;冬、春两季冰霜、沙尘暴等气象灾害以及地质灾害频发,影响了农业正常的生产和科技推广。

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已成为制约宁夏农业科技与服务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向涉农企业的服务机构少、服务范围小,服务水平低,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支持网络。由于服务的不到位,难以形成对涉农单位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涉农企业对农产品附加值低,无法充分发挥宁夏农业产品的价值,降低了经济效益[1]。因而进一步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为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宁夏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农业科技研发服务扫清道路。

2 提升高校农业技术服务竞争力的策略

据以上分析,将各类因素按影响程度进行排序,构造SWOT矩阵,见表l。

从以上四种战略选择看,WT战略是一种减少劣势、回避威胁的防御性战略。WO战略是一种利用机会弥补不足的扭转型战略。ST战略可以利用优势化解威胁,是多元化经营战略。SO战略是一种最理想的战略,可以利用机会,发挥优势,是一种增长性战略[2]。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对西部院校宁夏大学在农业科技研发中提出以下建议:

在现有优势的基础上,加大对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的二次加工的研发力度,增强农业科技研发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范围,在产品附加值和产品质量上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充分发挥宁夏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参与制定农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宁夏特色农产品的质量标准。

充分利用学校的学校国际教育中心、孔子学院以及阿语人才等学校资源,提高宁夏清真食品和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在阿拉伯地区名誉,打造宁夏地区的知名品牌,开拓优势特色农产品的潜在市场。

针对宁夏地区复杂的人文和地理状况,开展对多元农业格局服务策略的研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规模制定相适应的研发策略;在为宁夏农业科学技术服务的同时,提供农产品产业带规划的合理建议;加强宁夏地区人文和地理的实地调研,使学校在做高水平研究的同时应该紧扣地方服务的需求[3]。

紧跟宁夏沿黄经济区的建设步伐,抓住机遇实现国家战略需求与自身农业科技建设的协同发展。紧扣“宁夏炎黄经济区”发展的国家战略和教育部“一省一校”项目的方向指导和资金支持,积极申请项目提升农业技术的研发水准和科技服务能力。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提升对区内农业的优势农业的服务能力,加快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温室农业等现代农业的投入,提升学校的在旱作农业等方向的科技实力。以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农业的集约化、设施化、企业化水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以“绿色”为特征,集生产、休闲、观光、旅游、科普、生态于一体的农业体系[4]。

此外,进一步加强农机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制定政策进一步健全完善宁夏大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制定长远的培养规划。配套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支持政策,培养形成完善的农业科技研发服务队伍。利用互联网加强宁夏大学与国内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

3 结语

目前宁夏大学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品质提升的时期,宁夏地区农业的优势与劣势同在、机会与威胁并存,西部院校和农业单位应该及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提升传统农业改造步伐,促进西部农业发展,具有紧迫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康贻建.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信息化问题的几点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7(3):127-138.

[2]籣桃,等.农民对传媒涉农信息的需求及其满足[J].中国国情国力,2008(5):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