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第1篇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正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和群众反映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急”。对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认识不足,工作上操之过急,缺乏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二是“偏”。对目标的全面性、完整性认识不够,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新村建设”,偏重于新村规划和村庄整治,对发展生产、农民增收、深化改革等任务重视不够。三是“冒”。脱离当地实际,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盲目攀比发达地区,把标准定得过高。四是“同”。不突出乡村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不区分轻重缓急,一种模式,一个步调。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引导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自觉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

抓住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一是抓好农业生产,切实让农民得实惠。重点抓好生产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上多下功夫。为此,应继续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二是突破资金投入瓶颈制约。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工具,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充分尊重农民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四是真正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向和物资运用都应让农民知情,接受农民监督。五是搞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注重实效。进一步细分地域类型、工作措施,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建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基于现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动农业经营方式创新,不断满足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稳定完善强农惠农政策,着力构建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保障国内产业和供给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农业的多元模式。

拓宽农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开发农业在特色产业、生物质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农业文化产业等方面新的产业形态,构建现代大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基础建设好、发展好、巩固好、维护好;立足产业特色和地域条件,发挥产业优势,重点培育主导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形成产业群;大力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集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物质装备建设,实现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有效对接;用现代科学文化、科学技术武装农民,着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新格局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38

On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ll Force Education Mechanism

CHEN Juxiang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look at the overall situation, in addition to good teach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ory courses, but also to fully mobilize and play counselors, role of propaganda departments and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build a new full education pattern, so as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ffectiveness, enhance faculty, staff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ew situation

根据2015年10月教育部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下称《规定》),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部署,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有企业实践经历,以弥补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可见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面对严峻的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各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宣传部门和学生社团以及辅导员队伍紧密联系,抱团形成合力,构建起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形式,注重岗位操作实践,对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程度远不及本科院校。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会发现,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薄弱,思政教育工作资源匮缺,加上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预期尚有不少差距。

一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从小受家庭宠爱,生活条件优越,独立能力较差,社会知识缺乏;但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个性表现多元化,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有少数学生因为学习目标不明标、学习动力不足、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导致面临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退学的危险。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本身的复杂性,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高难度。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仅靠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不能全面妥善解决,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二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薄弱。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高职院校,教学形式单一。在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对思政教育阵地建设的投入。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学术沉淀和人文资源都非常有限,在校内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非常薄弱。加之,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素养不高,对思政理论课兴趣不浓,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加上地域、安全、资金、人员组织等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校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难度也不小,常常以观影、选派部分学生参观、演讲等形式开展活动,受教面小。

三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匮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单一。多数高职院校都是思政课教师承担了绝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理应承担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学工、就业等部门都忽视了这一系列工作,导致师资配套乏力。其次,思政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庞大、联系广泛,并不断发展变化,而不少思想政治课教师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学方法落后,遇到实际问题时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思政课教师缺乏对口企业、对接岗位,缺少学习实践的机会,以致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较慢,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无法推进,思政课教学效果便无法提高。三是思想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奖励机制偏向于专业课教师,这对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其他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和管理岗位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相应影响。

鉴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职院校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大重视力度,通过各部门协调配合,扩充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争取增加投入,再科学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调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一是要抓机构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成立以院长或书记为组长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领导责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分析调研在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制订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监督、指导和总结,并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经费投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学院学生工作处、各系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是要抓效应带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高职院校中学生会、各类社团的干部人数多,他们年轻有活力、思想开放,平时组织的活动种类多、范围广,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大多数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丰富精彩,思想教育意义却不大。如果能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选派思政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成立具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周末等空闲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读书活动以及其它各种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扩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以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育活动,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自愿自愿接受法纪观念、感恩诚信、团队协作以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变被动接受安排为主动积极参与,这样的思政教育方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是要抓舆论引导,紧密联系学校宣传部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功能。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推进,结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帮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前沿认知,改革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形式、内容,已经成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信息越来越以开透明,社会热点问题和矛盾通过网络快速传播。高职院校应该由宣传部门牵头,联合学生工作部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队伍,把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辅导员博客、QQ群、微信群等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向他们灌输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宣传校园内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这些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觉悟和社会认知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宣传部门还应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平台可以整合其它媒体的信息,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使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方式由原来的单向灌输转向双方平等交流,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四是要抓教师培训,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高职院校应重视思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选派思政教师参加国内、外研修班,到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到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学习交流,对思政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给予资助,组织教师观摩教学展示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手段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学团队。同时,学校应在培训学习、科研以及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并鼓励思政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知识体系,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五是抓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取代了班主任,他们是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语言和行为都会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也会影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高职院校而言,打造一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高强的辅导队伍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严格对辅导员的选聘,提高辅导员的标准和要求。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作为一名合格辅导员的首要要求。学校要规范辅导员的“进出”、交流、培训以及晋升通道,严格辅导员考核标准,为完善辅导员队伍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社稷栋梁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面对不断涌入的社会思潮和民主开放,注重职业技能教育的高职院校更加应该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应当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政课教学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员参与。高校要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实践育人,走全员育人道路,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晓蒲,孙丽娜.高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华章,2012(8).

[2] 程春艳.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

[3] 苟义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河南日报,2015-02-13:9.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第3篇

关键词:反全球化;国际贸易;出口;金融环境营建;“一带一路”

经济带在世界经济领域,全球化的紧缩,被称为反全球化。具体表现有特朗普政府主导下的美国单边贸易战略、英国脱欧事件,以及全球性的各地区贸易战略合作同盟构建等。以中国为例,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也加入了“金砖四国”,目前已形成了“金砖五国”的新格局;并且通过自身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亚投行设置等,尽可能地采取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应对措施。所以有必要通过对当前的反全球化形势的解读,对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做出明晰的判断。

一、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及国际贸易多样化格局

结合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应对策略,分析国际贸易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和作用,可以在这种动机之下说明国际贸易多样化格局形成的必然结果。

(一)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

在2008年后,美元体系的危机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明确分析了造成金融危机的原因来自美元体系下的滥发货币之后,欧美各国纷纷开展对策研究,并拟定在全球开展多货币中心的体系,构建不同区域的新布雷斯顿体系。比如,欧洲的英国、德国、俄罗斯,大西洋彼岸的美国,以及东亚地区的中国、日本、韩国等,都可以拟定相关的某国货币中心下的区域性货币新体系。日前,以中国为首的这种实践包括加入“金砖四国”,形成新的“金砖五国”;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亚投行等。这种新型金融体系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经济层面的反全球化趋势。再如,在政治层面,美国通过其TPP协议、俄国通过其俄白哈关税同盟、韩国以及中亚各国实施的以本地区为中心的新经济路线带设置等,均属于这种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地区性经济圈构建,之所以称为政治层面的体现,是由于它以政治力量作为主要手段,完成其贸易格局的建设。其中,最引人注目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中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而且其对相关国家所产生的传导式效应与反响,也以中国作为影响主体与中心。可以确定,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是为了共同抵御美元体系出现危机之后的共同治理。所以,国际贸易战略既是促进世界经济走出经济危机的有利因素,也是有效提升各国经济,实现各国经济走向“实体化”的重要步骤。

(二)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格局

在反全球化形势之下,国际贸易格局中出现了几个主要方面的情况,具体如以美国为首的TPP协定在新一届的“华府”实现了重新构建,正在推进单边式的国际贸易,这属于一种贸易路径;在俄罗斯、巴西、中国、南非、印度构建的“BRICS“金砖五国属于另一种贸易路径;英国自成一体采用了美国模式,欧盟也在实质上开展了自身的贸易路径。整体上观察,在诸多国际贸易路径与形式中,国际贸易格局由于反全球化形势的形成产生了对应的变化,现阶段的格局可以概括为反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贸易多样化格局,即已经与之前的全球化国际贸易格局脱离,建立了新的多样化格局,除了以上国际贸易格局之外,在这种多样化格局中目前比较成功,且在较大范围类发挥了作用与影响的,是来自以中国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格局,中国不仅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且重新整合了沿线各国的资源,尤其是建立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单向、多向关联。近日在中国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会议就旨在在开展国际贸易合作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

二、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分析与建议

国际贸易是非常复杂的,因而在本次讨论中拟选取框架结构式的方法,对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做出分析,减少细枝末节的讨论。具体对出口、金融、“一带一路”经济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选择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原因:一是国际贸易本质上关系出口与进口,而中国现在对于这种以资源为主的出口做出了反思,因而只讲出口;二是国际贸易战略构建中若缺少好的国内金融环境,难以推动中国国际贸易的实质性突破;三是“一带一路”既属于全球国际贸易格局中的一种,又正在成功发挥效用。

(一)“出口”方面的战略转型与发展

中国国际贸易战略在传统时期采取的是日本模式,即所谓的“神武景气”模式,这是发展中国家获得经济短期发展的有效方法,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通过以中国本土的土地资源、人口资源作为主要取向,然后以代工生产实现本国资源的向外输出,这就是所谓的“以出口拉动经济”,是国际贸易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但是,这种模式在发展中国家易于成功,国际贸易方式处于初级阶段,易于在该国经济发展10年到20年之后直接产生弊端。比如,通过一般的出口计算就可以认识到其利润的来源是薄利多销,以中国人的资源养活其主要的贸易国。认识到这种问题后,我国在1993年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于2012年党的十中重新提出了正确的转型发展之路。根据现在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事实观察,贸易额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状况。从原因分析,一是由于国外一些国家自身的工业发展;二是由于中国传统时期的人口红利与土地资源已经明显出现了比较优势退潮,三是由于中国国内的产业发展正处于转型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有待以转型重振国际贸易。面对这种政策的转变、企业的转型发展,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以及增长方式的逐渐转变观察,当前的国际贸易,包括在新经济带中的国际贸易,出口战略已经完全发生了转变,其中的出口额与进口额正在发生比例方面的调整;一系列产业的输出与能源的引进也正在逐渐完成多样化的促进与发展。建议在这个方面,增加出口的多样化,利用“微笑曲线”或制造业“6+1”产业链快速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转型发展,为出口方面的国际贸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个方面可以借鉴我国1998年遭遇经济危机之后的处理经验,全面促进中小企业向好发展。

(二)金融环境营建方面的战略构建

金融环境的营建是国际贸易的重要保障。中国的金融环境现状表明其并不完善,尤其是在2015年遭遇“股市滑铁卢”之后,入市的人越来越少,资本大量向楼市转移;所产生的结果是国际贸易缺少良性金融环境,企业家纷纷以实物进行资产保值。这种取向的急剧增长,既给中国的国际贸易产生了直接影响,也造成了中国企业投资环境的恶化。因此笔者建议实施金融环境营建战略,构建法治化的金融环境。在实际操作方面,包括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经济体制的完善、市场导向的明确、监管的有效等。由于金融环境营建属于系统化的工程,比较复杂,加上美元体系危机之后产生的后续影响还未获得全面的释放,所以当前国内的金融环境营建还需要整体上抓住“体制改革”的本质。按照总理的话讲,即将社会的交给社会、政府的交给政府,全面地扭转传统时期政府调控转向政府干预的问题。

(三)“一带一路”经济带的贸易战略完善

反全球化形势已经形成,当前的国际贸易战略也必然会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作为这种新格局中比较成功的典范,中国有必要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利用战略方面的完善,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的完善。第一,建议在“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沿线国际贸易中,尽可能分清主次,以电力工业产业的输出作为主要路径,再通过中国当前已经与世界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或者有创新突破的产业,加大新兴产业的输出。第二,建议增加知识产权的保护,拓展竞争范围,重点在沿线推进技术标准方面的竞争。根据吴敬琏的研究,中国当前的资本、技术已经能够与国际同步,但在创新领域的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因各种因素受到了阻碍,很难以技术发明完成产业链的构建、发展和输出。只有取得了技术标准的定价权,才能真正意义上获得知识产权输出后的效益最大化。这也是中国在“一带一路”经济带上自身所具备的比较优势。第三,建议在新经济带上,实施多元路径下的能源输入,减少可能出现的能源控制所产生的价格、资源垄断。尤其需要加快中国的电力工业互联网建设,只有完成了基础的能源构建,才能更好地促使“一带一路”经济带获得质的提升与发展。虽然在反球化形式下的国际贸易战略构建中,美、英、日等一些发达国家越来越不愿意承担大国的义务与职责,反而通过其具体的策略干预、加强这种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潮流。但是,中国作为开放、积极、有担当的大国,承担起了继续推进全球化进程的重任,并且在这种逆流之中,提出了具有创新意义的“一带一路”等可以为世界经济继续增长带来强劲动力,并推进世界文化交流,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本次“一带一路”峰会的开启与成功举办,也有力地表明了世界人民对于拥有古老文明延续血脉的东方古国具有较好的接受度与依存度,并且愿意通过与中国共同签署570多个项目的落地实践,继续合作,共同发力,以此推进全球化的进程。可见,在中国的国际贸易战略中它最重要,也最能赢得世界人民的心。从长远的作用来看,“一带一路”这个历史现代化的创新成果,必然会将中国的国际贸易理念与其它国家的国际贸易理念加以对接、融合,并且完成新一轮的国际贸易市场调整,推动国际贸易的新格局的发展,从而为人类走出困境寻找到一条光明大道。

三、结语

根据当前欧美各国的反全球化趋势,国际贸易格局必然会导向区域性,这既是各国经济恢复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完成经济一体化模式转型的必然出路。这种反全球化的形势只是当前经济恢复的一个具体方法,其未来的全球化是否会重新回归,可以透过世界性的国际贸易格局演变确定,目前的框架结构与现状说明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因此建议中国构建国际贸易战略要尽可能抓住自身的发展机遇,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发展路径,在沿线实施与各国贸易的合作,在国内推进产业的转型,借助“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快速实施,以及贸易与投资的“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凤.债务危机影响下我国国际贸易战略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7):261-265.

〔2〕吴豪杰.探究当前我国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趋势〔J〕.魅力中国,2014,(3):55-55.

〔3〕江燕平.比较优势的竞争优势———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J〕.福建质量管理,2016,(14):122-123.

〔4〕李欣玥.新形势下推动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的对策讨论〔J〕.经贸实践,2016,(1):63-64.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治理;综治网格;创新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01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是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要保障,是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的重要基石。基层综治网格工作,对于加强基础综治基础,提升现代社会治理水平至关重要。如何提升基层综治网格工作水平,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本文重点围绕“网格怎么划、网格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等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网格工作“十要”、网格工作“四法”,并规范了各个层面的服务管理团队,从而进一步明确了工作内容、创新了工作方法、落实了工作责任,为开创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治理工作新格局奠定了基础。

一、科学划分,合理构建服务管理单元

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优化社会服务管理单元,使基层服务管理组织设置更合理、更科学、更有利于工作开展。一是在划分原则上,以现有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管理格局为基础,综合衡量地域位置、户数多少、人情世故等多方面因素,并充分考虑工作开展的“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属地划分,适度划分。二是在划分程序上,按照乡镇(街道)制定总体网格规划、村居(社区)提出具体网格划分方案、相关职能部门最后协商确定的方式进行。三是在网格管理上,将划分好的网格,按地域和类别合理编排,确定相应序号,实施登记管理。

二、明确职责,整合优化服务管理团队

根据基层综治工作任务,重点关注基层社会治理的“十要”:即实有人口底数“清”、重点人群帮教“诚”、社会治安防控“严”、矛盾纠纷化解“早”、民情信息反映“灵”、安全隐患整改“实”、非法经营管控“牢”、应急处置行动“快”、公共服务发挥“好”、平安法制宣传“勤”。为实现上述目标,根据社会治理工作的新要求,对服务管理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可以进行改革调整,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管理中心的实体化运作。一是在乡镇(街道)层面,以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为重点,抓好“一室+一厅+N队”建设。“一室”即综合协调办公室,主要承担总体规划部署、牵头协调、检查督办、日常工作办理等职能;“一厅”即服务大厅,凡是对群众服务的事项都纳入大厅业务承办范围;“N队”可以把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化解、安全生产管控、特殊人群管理等多支承担不同的服务管理职责的队伍一起划入管理。二是在村居(社区)层面,以社会服务管理站建设为重点,抓好“窗口+团队”建设。“窗口”即设立对外服务窗口,落实专门工作人员,为辖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团队”既可以是由驻村领导、驻村干部、片警等基层干部组成的基础团队,也可以是巡防、调解、帮教等具有特色的专业团队。三是在网格层面,每个网格都配备一名网格员,切实做好网格内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三、健全体系,充分发挥服务管理效能

要在健全工作体系上下功夫。主要是通过完善和落实工作例会、首问责任、情况报告、督查督办、考核奖惩、工作流程、基本台账等制度,形成“党政领导、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模式,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各自为政,促进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和网格间日常工作的对接,促进部门间工作资源的有机整合,真正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用到社会服务管理的刀刃上。要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不断完善以矛盾联调、治安(安全)联防、工作联动、信息联通、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服务(管理)联抓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整合社会服务管理力量,规范社会服务管理行为,保证服务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要在化工作保障上下功夫。在落实专项经费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村邮员、流管员、计生员等各类人员的支出经费,解决好专职网格管理员的报酬问题;建立完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和社会各方面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四、创新方法,高效开展服务管理工作

社会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需不断创新,提出网格工作“四法”,促进服务管理工作高效开展。一是实行“定人定格定责”。每个网格都落实专人管理,明确责任,强化考评。二是推行“一卡一册一线”。“一卡”即为民服务联系卡,卡片以网格为单位设计发放,内容包括各级服务管理内容、流程、联系方式、监督电话、主要服务人员等,做到一卡在手,办事不忧。“一册”即网格员工作手册,由网格专职服务管理人员填写使用,内容包括网格基本情况、群众需求、民情信息、案件事件、工作记录等。“一线”即服务咨询热线,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开通一条服务咨询热线电话,随时接受群众业务办理、咨询、求助、投诉等。三是坚持“月访月清月会”。“月访”就是由网格专管员及其服务团队每月对网格内的工作对象、困难群众、重点部位进行集中走访,听取意见,摸清底数,掌握实情。“月清”就是对受理的办理事项、各类矛盾纠纷做到能办即办、当月结清。“月会”就是服务管理中心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谈网格实情、谈工作业绩、谈存在问题,集中梳理、分析和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流服务管理情况,总结经验,部署工作。四是做到“勤查勤问勤记”。“勤查”就是网格专管员及服务管理团队经常对网格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发现违法犯罪、安全隐患、非法经营等情况。“勤问”就是经常同群众交谈沟通,问民情、问困难、问问题。“勤记”就是将“勤查”“ 勤问”“访谈”得到的情况及时记录到网格员工作手册,作好备忘。

参考文献:

[1]胡重明.再组织化与中国社会管理创新――以浙江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13(1).

[2]赵语慧.网格化管理与政府职能定位[J].人民论坛,2013(2).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区体育组织 社区治理 居民自治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政府行政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职能得到了转变,我国的社会管理模式也逐步走向多元化。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组织逐渐成为新格局下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创新载体,发展日益壮大,治理成效备受期待。

社区体育组织在社区治理方面有着极大优势

创新社区治理多元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推动,我国社会治理模式走向多元格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格局和依法治理的要求,这对于社会治理落脚点的社区而言,是一次重要改革,有效推动了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权力的下放,为社区体育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创造了机会和政策依据,也改变了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有利于构建自下而上的社区治理模式。

推动居民参与渠道丰富。在如今“小政府、大社会”和“多元格局”时代要求下,社区治理归根结底依靠社区居民自身,居民的积极参与是社区治理的本质所在。在社区建设和发展实践中,社区体育组织成为连接基层行政单位和社区居民的桥梁已是必然选择。面对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社区体育组织可以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向基层行政单位提出诉求,然后由社区体育组织率领广大居民协作完成共同目标,达到“自助、助人”的效果。

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在运行服务项目上,社区体育组织鼓励社区居民在依法依规、协商共进基础上积极参与,充分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参与兴趣,也提高了社区服务项目的效益。

定位不准、资金困境、人才短板等问题,严重制约社区治理能力的有效发挥

定位不准,运行受到限制。社区体育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地位和角色,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争议,一些社区认为,社区体育组织只是由社区居民自发形成的组织,并没有强大的支撑力度和丰富的资源,没有足够的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的服务,自然也就不能有效参与社区治理。一些政府官员、基层行政单位人员依然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把社区体育组织看成政府的下属组织,对社区体育组织进行管理和控制,甚至插手其提供社区服务和资源分配等,并没有把重点工作真正放在社区治理上来,这严重限制了社区体育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法制不健全,缺乏法律保障。目前,社区体育组织的运行面临着“法外之难”,我国法律法规未对社区体育组织的地位、职能、作用等做出明确规定,使得它在进行社区治理过程中无法得到保障,处于游离状态,在“夹缝”中生存。现实生活中,两者之间关系处于模糊状态,一方面社区体育组织受到政府的过度管控,影响治理效能,无法充分发挥治理能量;另一方面政府对社区体育组织的规范管理没有法律依据,在某些方面,社区体育组织在履行职能时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同时导致政府无法依据明确的法律法规对社区体育组织进行规范管理,使二者关系陷入模糊状态。

资金欠缺,运行瓶颈突出。资金短缺,是社区体育组织运行的一大瓶颈。目前,社区体育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社会捐助、社区居民自筹,方式不够多样,渠道不丰富,存在不稳定性。虽然我国大力支持社区体育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每年会以不同方式给予相应的资金资助,但是实践中,资金匮乏依然是社区体育组织发展的阻碍。此外,社会捐助,包括单位和个人,在一定程度上对社区体育组织雪中送炭,但是无法保证数额,这种资金来源渠道也不稳定。社区居民自筹也是社区体育组织资金来源的一种方式,但居民自筹基本均为小数额,在社区治理的浩大工程中,无疑是杯水车薪,而且,一方面会打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使社区体育组织内部涣散,另一方面会使社区体育组织的初衷异化,有“买卖或交换服务”的嫌疑,影响组织形象,引起居民不满,最终阻碍社区体育组织参与社区的有效治理。

人才缺乏,组织治理失衡。社区体育组织近年发展迅速,而对口人才的培养却无法满足社区体育组织的治理需求。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组织成员大多是社区离退休人员、下岗人员、老年居民等不具备专业社工知识、综合能力不高的社区居民,这就决定了社区体育组织的治理水平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社区体育组织缺乏专业社工,组织内部成员结构不科学,知识结构不健全,且人员流动性大,开展社区活动随意性较大,缺乏专业化、系统化。专业的社会工作理念、价值没有在实际治理中得到落实,在监督机制和评估机制同样不健全的情况下,社区体育组织很难保证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多方协作落实相关措施,努力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社区体育组织逐渐成为新格局下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创新载体,因此社区体育组织的发展壮大成为社区治理中的重要部分,需要多方协作,落实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破解治理困境,全面激发社区体育组织活力,进而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自身水平。完善社区体育组织内部治理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首先,要转变自身观念。社区体育组织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转变观念,认清职责,要及时更新观念,通过突破观念上的瓶颈,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其次,要加强人才建设。强化组织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引进的同时,更要注重队伍内部的建设,建立健全与高校、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机制,为社区体育组织培育、输送专业人才。最后,要完善监督体系。社区体育组织的良性运行离不开多方的监督,建立群众监督机制,以居民整体利益为标准,也可建立媒体监督机制。舆论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体育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治理,通过舆论的力量对社区体育组织实行法律和道德的双向鞭策。建立监督考评机制,对治理中履职不力、作风不正、为政不廉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进行职能整合,理顺多元关系。社区职能繁多,主体繁杂,街道、居委会、社区体育组织等不同主体履行不同的职能,而居民是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要想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就必须明确各主体职能,理顺多元关系。明确主体职责是重中之重,明确社区调整和网格划分、社区组织架构、街道及社区的职能、社区服务清单等标准,实行“三事分流”,政府事务、社区事务、居民事务“三事”,按照减少管理层级、推行扁平化管理的思路,转变街道办事处职能,把服务性职能和服务审批性事项适当下放到社区,社区原则上不再承担经济事务工作,主要按照服务清单,承担民生服务等职能。使得社区体育组织消除行政化,专门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精简社区政务事项,实现职能归位。

政府引领方向,提供政策保障。政府在我国社区建设和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在方向、政策等方面有效推动了社区体育组织的成长。首先,要加强立法,对社区体育组织的地位、职能、作用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不仅使社区体育组织在法律上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也使社区体育组织在履行职能时有法可依。其次,要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在事权的转变过程中,政府应该通过一定的程序及时向社区体育组织提供相应的经费补贴,使其能够正常开展活动,提高向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有效性”,并建立财政奖励制度。同时加强调控规划,“按照社区需要、群众需求,培育与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层次丰富、结构优化、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大力引进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和较强服务能力的优秀社会组织及其项目落地,培育立足于本社区实际的草根型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最后,政府要加大对社区体育组织运行发展的硬件、软件支持力度,提供科学适度的引导,推动社区体育组织公信力的增强。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①江正平、赵莹莹:《基层政府在城市社区自治中的角色重塑》,《中州学刊》,2008年第6期。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第6篇

城乡一体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和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1]。城乡一体化其实质是指以城市为中心、乡村为基础、互为依托、互利互惠的一个过程,也是刻度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行政区划是国家行政机构的空间安排,是国家权益的地方配置,是中央治理地方的基本制度安排,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2]。城、乡是构成地方的两种不同的景观与经济社会结构形态,也是两种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表现形态。行政区划既是促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体制保障,又会影响资源的配置、要素的流动及布局,促成行政区经济阻碍着区域间的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又会对行政区划提出新的要求。由此可见,行政区划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经济条件好与坏又直接影响城乡一体化推进,所以行政区划与城乡一体化之间是一种同向相关关系。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乡村处在社会经济结构的基层,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城乡一体化,最终要看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水平。而乡村地方建制及其变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制度性特征。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切割破碎,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乡村社会结构占主导地位,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属于最需要关注和发展的省区。探讨贵州省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二、贵州案例的特殊性

(一)中国地形最破碎的省区根据地形的切割度(分为切割深度和切割密度)可刻画其地形的破碎程度。贵州省之西部、南部和北部,切割深度在500-700米之间,个别达1000米,切割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8-1.4公里;省之中部和东部,切割深度为300-500米,而切割密度为平均每公里达1.1-1.7公里,全省大部分地区平均切割深度为500米,切割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8公里[3],因而全省大部分地区地面崎岖破碎,山地、峡谷、丘陵、盆地镶嵌配列,交错分布,造就了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的高原山地特征,由西部海拔2400米以上降到中部1400~1200米,再到东部的800~500米,呈梯级状斜坡,在中部再向南、北侧降低。致使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如西部高耸乌蒙山,属此山脉的赫章县珠市乡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贵州境内最高点;北部有大娄山,自西向东北斜贯北境,川黔要隘娄山关高1444米;中南部苗岭横亘,主峰雷公山高2178米;东北境有武陵山,由湘蜿蜒入黔,主峰梵净山高2572米;而黔东南州的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为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因此,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贵州,全省地貌可概括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贵州地形不仅升沉大、切割强、相对高度常达300~700米,并且喀斯特广泛发育,地貌类型复杂,形成河流众多,千沟万壑的极其破碎地形。

(二)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省区由于受地形的限制,交通闭塞始终是贵州省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目前仍是全国经济最不发达的省之一。21世纪以来其人均GDP、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和城镇化率等四个核心经济指标始终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准。近年,贵州省的人均GDP为全国最低,虽然从2002年相当于全国的34.66%上升到2010年的40.59%,但近十年来仅追上5.9个百分点,且相差的绝对数量仍在继续拉大(见表1)。贵州省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的人均收入都远远低于全国相应的平均水平,而恩格尔系数则高出很多(见表2)。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由此可见,贵州省的农村家庭才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010年底,贵州省与全国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1%和47.5%,贵州城镇化率极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于16.5个百分点,仍为全国城镇化率最低的省份。然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贵州低水平城镇化的现实已经严重制约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以上四个指标数据充分说明了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慢、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范围广、程度深和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经济发展滞后现状。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滞后的省区由于贵州“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小城镇发展氛围淡,市场经济对山区影响的渗透和传播速度较慢,城乡一体化发育晚、进程慢和水平低。不仅政策落实滞后,如2009年贵州省才把加快城市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途径,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4],而且城乡一体化发育水平低。从表3中看出贵州省的主要城乡差异系数偏离1几乎比全国都大(除恩格尔系数之外),根据城乡差异系数的定义,有系数偏离1越多,城乡差异就越大,则城乡一体化水平就越低;系数越接近1,则表明城乡一体化水平就越高。虽然城乡恩格尔系数比较为接近1值,但是各自基数很大,因此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不高。随着社会发展,城乡发展继续拉大,尤其是基本民生问题和现代化设施等方面,如城市用户拥有家用电脑数是农村家庭50倍以上,城市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率与农村之比更是高达130倍以上,其中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率为0.16%,说明了在2009年贵州省的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才开始试行。因此,表3从经济、社会、政治、教育、文化及人民生活等多方面综合地反映了贵州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度,离一体化还任重道远。

三、乡镇行政区划体制问题

(一)乡级行政区划改革滞后,基层虚假城镇化贵州省的乡镇建制变化较迟缓,绝大多数乡镇除了在1992年全国性推行的“撤乡并镇”之外,基本没有过变动。截止1992年12月底,全省撤区并乡建镇工作基本结束,共设557个乡,253个民族乡,653个镇,65个街道办事处,共计1528个。2005年前后实施的“小村并大村”基本都是在乡镇区划内部整合,不属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并在2010年已部分还原为以前的村制。至2010年底,贵州省设有乡505个,民族乡252个,镇689个,街道办事处114个,乡级行政区划数共1560个。2010年比1992年增加了32个乡级区划,平均每年增加1.5个,主要是乡的数量减少,街道办事处的数目增多,其余变化不大(见表4)。从表4与表5可知,贵州省整体与各地级政区所辖乡级区划建制中城镇型政区占比例较高,基本在40%以上,远领先于目前31%的城镇化率。总体上经济较发达地区比落后地区城镇型政区所占比例大,但城镇化率均较低,基层出现虚假城镇化。

(二)乡镇行政区划规模悬殊,且多数偏小通常用人口和面积两个指标来评价行政区划规模,贵州省人口最少的乡镇是荔波县瑶麓瑶族乡,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为1601人。人口最多的是六枝特区平寨镇,总人口129082人;面积最小的镇是兴仁县城关镇,国土面积10.47平方公里。面积最大的是毕节地区草海镇,总面积370.98平方公里。最小与最大人口和面积规模分别悬殊近81和37倍。贵州省2007年的691个建制镇中的人口、面积、人口密度的小规模占比例均比全国高,而大规模比例则低很多(见表6)。然而,乡与民族乡普遍比镇的人口和面积规模要小。根据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司长戴均良就乡镇撤并过程中乡镇规模合理的限度的观点,一般来讲,原则上不再保留1万人以下的乡镇,平原地区的乡镇规模可以在5万人以上,丘陵地区的乡镇规模在3万人以上,边远山区的在1万人以上[5]。可知,贵州省乡镇规模偏小的数目实属较多。

(三)乡镇行政区划极不规范,部分驻地布局欠合理受贵州地形影响,基础区划边界犬牙交错;乡镇驻地不尽合理,有多处乡级“飞地”存在(见图1)。如黔东南州天柱县的地湖乡,是一块完全脱离贵州省而坐落于湖南省会同县境内的一块“飞地”,占地30.5平方公里,人口4471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左右。在调研中发现天柱县及湘黔交界地带还存在很多模糊和混乱的区划问题。另外,六盘水市钟山区的大湾镇也是“飞”在了毕节地区领域内,作为威宁县与赫章县边缘地带间的一块飞地,其该镇区划内又包含了属于威宁县的二塘镇政府驻地。飞地的存在造成了很多不便和弊端,不仅易形成治安上的“三不管”,经济上也很难形成一体化发展。版图不规则和“飞地”等问题,不但削弱了城镇对乡村的扩散效应,也弱化了乡促城的能力,更为城乡一体化战略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造成极大的困难。

(四)乡镇区划重名严重,条块部门设置偏多据《2008年中国建制镇统计资料》统计,现设的691个建制镇总重名率达到17.1%。如命名为城关镇的有13个,约占全国共有178个城关镇的7.3%,且城关镇多数为县政府驻地镇。此外,命名为龙场镇的有6个,命名为三合镇、大河镇、复兴镇、羊场镇、猫场镇、马场镇的分别有3个,命名为温泉镇、三江镇、大坪镇、永和镇、沙子镇、高坪镇等34个的分别有2个。地名是基础地理信息,涉及内政外交、新闻出版、测绘制图、邮电通信、交通旅游等各方面,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6]。区划重名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既违背了《地名管理条例》的规定,又容易使人产生混淆,对各级政府统计资料带来诸多不便。调研发现,贵州乡镇均设有多个站、管、办、所等县级派出机构,分别是农推站、农机站、乡企站、计生站、畜牧站、广播站、服务站;交管、合管、建管、土管、村管;综合办、扶贫办、办;民政所、财政所和劳保所等20个左右。乡镇条块部门设置过多,致使机构膨胀,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农民负担加重等问题。

四、乡级区划建制转型

(一)乡级政区改革的基本原则行政区划改革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敏感度极高的工作,涉及面较广,任务较重。因此,乡镇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必须是因时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推进。除了要遵循行政区划改革最基本的原则外,还应遵守以下原则:第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科学、合理的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促进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格局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乡镇行政区划改革始终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各乡镇的地理位置、空间布局、自然资源、交通情况、经济条件、历史习俗、人民素质等因素。第二,本着“充分尊重老百姓意愿”的原则。以有利于提高农村管理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出发点。第三,按照“因地制宜、市场经济导向”和“有利于乡镇发展、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在实施调整过程中要精心组织,因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并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研究和制定科学的乡镇行政区划改革方案。第四,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根据时展的现实和需要,转变封建思想观念,跟紧时代步伐,使乡镇行政区划始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二)乡镇行政区划改革路径针对贵州省乡镇行政区划问题的特殊性,具体的改革路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规范建制镇设置标准。由于我国现行的设镇标准大多还是沿用1984年国家民政部所颁布的,贵州也不例外,但现行设镇标准显得明显滞后,这些年以来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建制镇的设置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各地要结合实际,根据乡镇行政区划改革的原则认真做好设镇标准的调研工作,通过科学论证和严格审批,确保建制镇的发展质量;第二,革除政区同名弊端。行政区划名称是地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凸显其重要性。就贵州省乡级区划名称来说,尤其是专名与通名都相同的名称(如有13个城关镇),需进一步明确地名命名的基本原则,根据其地域、历史、文化等特征,整顿和革除混乱的地名现象;第三,合理控制乡镇规模。结合设置新标准和改革原则,以避免乡镇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中心城镇的集聚和辐射效应为目标,因地制宜地控制乡镇合理的人口和面积规模;第四,逐步整合“飞地”。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方便民众办事,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联合周边地区和省市共同协调与整合“飞地”。

(三)促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鉴于贵州省省情,发展经济固然是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得以建成的根本,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要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的特点,即为战略实施的立足点。从对其本质的解读,可以归纳出城乡一体化具有长期性、整体性、地域性、互动性、广泛性和双向性六大特点。由此可知,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发展的长期总体战略,贯穿城乡发展的漫长过程,涉及城乡发展的众多方面。所以应正确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特征,掌握其战略原则,围绕其核心,不断因时因地制宜地充实、更新城乡一体化的具体策略,赋予其更强的生命力,从而更充分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城乡协调、统一、均衡发展,建构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其次,要清醒认识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这是其建构的最基本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是受政策和市场机制的驱动,这可从四方面来谈:

第一,中心城镇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即城镇对乡村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要大力发展中心城镇,使其形成增长极,发挥其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这样才能具备“以城带乡”的能力;

第二,乡村具有资源和空间优势,发展潜力大。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发展乡村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以乡促城”实力;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自然条件 治理 科学发展观

当前,西部大开发正处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新形势下,我县水土保持工作如何适应科学发展观与节约资源的要求,更好地与市场经济接轨,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确立水土保持工作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就成为摆在广大水保持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此,我浅谈己见。针对我县的实际情况的一些建议。

一、水土资源配置必须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依据目前市场运行需求和经济规律要求,把水土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科学配置,以形成一定农业区域发展的新格局。要认识到水土保持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水土保持不仅要占领山头,还要占领市场,发展优质高效的小流域经济,如张家口市坝下的扁杏、葡萄基地,以及坝上的反季蔬菜、禁牧舍饲等,均引入市场经济理论,并取得明显效果。

二、树立“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意识

水土保持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水保工程的实施,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群众收入,调剂了财富,丰富了市场,减少了河流泥沙的淤积,保障了工业、电力、交通、通信、矿山等企业的利益,还保护了上下游、左右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目前的投入机制主要是上游群众出劳出资,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一定补助,而作为受益主体的电力、交通、通信、工矿企业、开发建设单位和城镇社会都没有出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了局部水土环境恶化。

水土保持作为一项社会性工程,其投入也应具有社会性,即水土保持投入通过国家税收调节,社会合理分担,真正形成“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新格局,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国家应统筹考虑从如下渠道增加水土保持资金:一是在江河下游受益各项税收中附加水土保持防治费,按照总产值一定比例附加作为对上游的生态补偿。二是从耕地占用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水土保持。三是从防洪保安基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水土保持。同时,要通过宣传教育,使社会各界都能自觉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

三、依法行政,强化监督,把依法防治水土流失落到实处

按照《水土保持法》监督工作重点,应抓好“三权”的落实,即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权、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收费权,以及对有关开发建设行业、部门、单位、个人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权。《水土保持法》颁布以来,凡是“三权”落实到位、执法力度大的地方,水土保持部门的权威逐渐树立、社会地位日渐提高,保持水土资源的效果相应显着。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把治理水土流失各方的责、权、利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保护广大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合法权益,通过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四荒”使用权等多种形式,实行谁治理、谁收益、允许继承转让的政策,让群众吃“定心丸”,拓宽资金渠道,加快治理速度。如怀来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全县范围内的荒山、荒坡、荒滩、荒沟资源进行总体规划,结合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和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等国家重点工程,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葡萄、杏、苹果等经济林树种,使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46.5万亩,每年减少泥沙流失量和土壤侵蚀量各为75.5万t和180万t。在治理中,将国家的宏观生态效益寓于农民的微观经济效益之中,并有法律保障,一改过去的“要我治”为“我要治”,大大调动了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的积极性。

四、依托市场,增强竞争意识,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发展小流域经济是我国长期治山治水、防治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我们要用市场经济的新观点指导小流域综合治理。第一,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定小流域治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第二,科学规划建立小流域经济优化模式。第三,狠抓农产品的商品转化,实现小流域经济与市场经济转轨。

小流域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再生资源,我们要坚持以开发利用再生资源为主,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出发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狠抓农产品向商品化的转化,实现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张家口地区自1983年开展重点治理以来,涿鹿县共投资近亿元,采取“封育远山高山,开发近山低山。拦沟筑坝,退耕还林”等措施,规模连片治理,不仅提高了全县的林草覆盖率,还形成了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开发出“龙王帽”牌大杏扁等优质水保经济林,实现了小流域经济与市场经济接轨。

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范文第8篇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如何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紧扣时代主题,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

从国际看,转型发展大势所趋。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在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奥巴马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还采取了政策支持、资本回流等很多措施;英国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巴西、印度等也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力争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制高点。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前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堵截,后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追击的双重压力,在此环境下,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找到出路。

从国内看,转型发展方兴未艾。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少、要素成本上升、产业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若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转型升级。为此,许多省市强化倒逼机制,加快转调升级,比如,浙江省“浴火重生、腾笼换鸟”,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广东省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江苏省继上世纪80年代“由农到工”第一次转型、90年代“由内到外”第二次转型后,目前正在进行“由大到强”第三次转型。在此推动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特征: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产业转移方式途径更加多元,产业聚集融合态势更加明显,产业发展新兴业态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方式更加绿色低碳,等等。由此可见,竞争发展的核心内容已经发生重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指导上必须与时俱进,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

从全省看,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实施高质高端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作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抓手,加强规划引领,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布局更趋完善、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先进省市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相比,山东省转型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比如,服务业占比偏低、传统工业占比较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聚集度、关联度低,产业链缺乏有效集合;一些行业、企业缺少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产业竞争力不强;部分产品利润率低、市场占有率不高,质量效益亟待提升;能源结构不合理,对资源环境依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有创新能力不够强、体制机制不够活等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思想不够解放、路径依赖性较多,特别是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以GDP论英雄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彻底摆脱;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工业轻服务业的传统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由此可见,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增长结构,已成为推动山东科学发展必须突破的羁绊,必须实现工作指导的重大转变。

二、转型发展是一场硬仗

凤凰涅 、转型发展,是一次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会有短痛和阵痛,也有可能带来长痛和巨痛。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只有经历“痛”的过程,才能实现“凤凰涅 、破茧成蝶”。这不仅需要壮士断腕、浴火重生的勇气,善谋善为、善做善成的智慧,更需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动力、发展途径、考核导向等方面实现新的转变,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减少对资源投入的严重依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把握发展大势,遵循发展规律,不“另起炉灶”,不推倒重来,突出特色优势,抓住关键环节,再造新优势,抢占制高点。

第一,在提升现代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产业升级是转型发展的核心,坚持走高质高端高效发展之路,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最终产品比重、提高绿色环保产品比重、提高有记录可追溯产品比重。要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环保设备、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提升改造轻工、纺织、机械、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积极化解钢铁、水泥、船舶、化工、轮胎等过剩产能,促进工业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快发展信息、物流、文化、旅游、养老、医疗、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按照总书记“三个导向”的要求,实施农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抓好产业链延伸、经营体制创新、品牌特色农业工程,努力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在推动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产业的竞争,更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要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实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专项,培育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落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6条政策,抓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要点上攻克核心技术,线上打造创新链条,面上提升创新水平,加快由“山东制造”转向“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山东标准”。

第三,在促进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山东省经济要行稳致远,提质增效是必然要求,应将质效双优导向贯穿于经济发展各方面、推进工作的全过程。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坚持投向、投量、投速、投效相统一,引导资金重点投向社会民生、农林水利、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组织实施好省级重点项目和“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设,真正以大项目好项目,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改善。要着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分工、集中化布局,壮大一批“有根产业”和“税源链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板块经济”。

第四,在推进生态文明上实现新突破。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对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工程。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五,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织好网、补短板、兜住底”,加大民生社会事业投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就业创业、繁荣发展文化、完善社会保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确保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安定。

三、转型发展是系统工程

转型发展涉及方方面面,艰巨而复杂。必须不断创新思路和办法,进一步调整完善工作运筹、工作手段、工作方式,加快构建大政策、大市场、大协调的工作新格局。

在工作运筹上,突出顶层设计,强化配套联动。在尊重基层首创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按照质量效益导向,对相关规划、政策、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和充实,并做到方向一致、配套联动,用心着力狠抓落实,确保一张蓝图抓到底,加快形成规划导向鲜明、政策支撑有力和法规保障有据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