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理教师教学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字】初中地理;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

引言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的特点,新课改又倡导探究式学习,地理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困惑,对其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究式学习需要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目前,地理教师整体情况距探究式学习所要求达到的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如何更好的推进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也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以培训方式增强地理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

教师是影响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增进地理教师对探究式学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增加探究式学习的培训是提高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地理教师所在学校、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社会各界均应为其创造条件,提供培训机会。在组织培训中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以城区为单位对地理教师进行分批培训

为使更多的地理教师得到培训,应以城区为单位,分批进行。培训应请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专家或有经验的地理教师作为授课教师,指导受训地理教师对本学期要上的课程作全面评述,有计划地要求受训地理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选一堂运用探究式学习的部分录像或录音作为交流素材,分批次培训。

(2)采用灵活、开放、多样的培训形式

培训应结合地理新课改后的热点问题,灵活采用专家讲座、专题研究、合作互动等开放、多样的培训形式,对探究式学习操作的重难点进行培训。避免出现过于强调知识原理和灌输观念类的培训内容,营造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地理教师也应抓住机会,交流分享经验,实践反思。

(3)建立规范科学、有很强操作性的反馈机制

探究式学习在我国起步时间尚早,地理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或困惑,这些问题或困惑正是推动探究式学习进一步发展的宝贵经验。培训后建立规范科学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地理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训计划、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质量。

2、多学科知识的补充

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是地理教师在实施探究式学习时所缺乏的,有必要应引导地理教师超越以往的思维习惯和专业知识界限的束缚,扩大知识领域,使专业知识结构趋向更宽。从多种视角理解科自然、人文、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综合严谨的知识体系结构。此外,考虑到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顺序和衔接问题,应为地理教师搭建一个宽广的教学平台,以期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奠定深厚的理论知识。

3、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

就地理学科来说,教学内容具有探究的适宜性,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采用探究式学习。因此,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材料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对现有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可进行创造性地改造,克服现实教学条件中的种种制约、困难,增加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最大限度地为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同时,对探究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及生活性,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地理事物,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易于理解学习内容,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增强探究式学习的教学设计技能及课堂驾驭技能

地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为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应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材料活用教材,尽可能增加学生探究活动的机会,将教材中的知识、结论转化为探究问题,使之适应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和他们的经历,为个人活动、组内讨论和小组交流提供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过程,拓宽探究空间。在探究过程中,地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地理教师要深入理解探究式学习的本质,掌握一些采用探究式学习时所需的教学策略和技巧,不断增强自身对探究式学习教学设计技能及课堂驾驭技能的信心。

5、增强教育科研能力

学习是以准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地理教育的发展,探究式学习的广泛应用,恰为地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而地理学科本身具有应用性强,联系生活紧密的特点。新版地理教材中也为地理教师提供了大量可供教学探究的素材,这就要求每位地理教师自觉地对其教学行为反思、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地理教学;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具有科研意识和基本的科研能力,自觉主动地在地理教学中寻找课题,进行研究。既要研究,就要懂得课题研究的程序,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如课题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结题等,知道各项工作如何完成;既要研究,就要讲科学态度和道德,研究要严谨、求实、认真、踏实,实事求是,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难。同时,也要学会与人合作,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克服自身不良的品质。只有具备了基本科研能力,采用探究式学习指导学生,才能得心应手,真正对学生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但地理教师进行的科研活动不能只满足于对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经验只是个体行为,其可靠性和价值都有待商榷,可行的办法是与研究地理教学的专家或其他兄弟院校的地理教师进行交流探讨,共同研究。同时,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也应为地理教师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

结语

探究式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元的系统,它根植于课堂,得益于地理教师的精心培育,成熟于学生的不断实践,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特别是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通过地理学科课程的学习逐渐形成的探究式学习,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亚肇.现代地理教学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范文第2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增强已成为高中地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主要取决于学生对教学课程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往往学生越感兴趣的科目,学生在这门科目上的学习效果越佳。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正确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增加学生对地理这门学科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和努力,最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实现高中地理高效教学的目的。

针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前新课改下的教学发展趋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其一多媒体教学法,在高中地理中有不少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如果仅是靠教师讲解和教材中的文字表述,学生的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来理解,且这样的教学相对而言也比较枯燥单一。因此,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技术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通过丰富的图象、视频影像资料来比较直观立体的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同时借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地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从而加深学生对各种地貌的认识和印象,进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其二,教师也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方。笔者在讲解与城市空间结构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向学生展示学生所在城市的区位图,让学生在图中将各个功能区域标识出来,并对和功能分区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由于向学生展示的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因而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对较高,学习兴趣也将有所提升,且这种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更方便学生理解所学,掌握所学。

二、规范教师行为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直接影响。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同时也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故而,从这个角度来讲,要想实现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规范教师的行为是关键。规范教师的行为,不单指规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同时还包括教师的备课行为、教学总结行为等等。就教师备课行为的规范而言,校方可要求教师在课前一周进行集体性备课,编写教学计划,然后教师再根据任教班级情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也就是将备课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二次备课。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选好合适的案例来进行剖析,应增强学生的理论基础,为之后的教学打好铺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仅仅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提高对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偿。教师可利用投影仪或板书的形式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展现出来,对学生做进一步的讲解和说明,同时教师也可结合案例进行讲解,从而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更好的把握教学重点。其次,为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果,教师还需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回顾复习。

三、增进师生关系

在新课改之前,由于教学压力、升学压力等种种因素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单向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单向的接受知识,师生之间课堂交流与沟通相比匮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提升。鉴于此,笔者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下的教学新形势,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充分认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作用。一方面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赢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真正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另一方面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需积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沟通,倡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活动进行有益的交流,进而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促进高中地理课堂和谐教学关系的形成,同时借此营造出一个相对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思维得深层次的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最终构建起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优化教学

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关系的学科,高中地理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的综合性,且其课程内容也存在着较大的知识跨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对不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突出地理课程在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实用性。而随着新课改在我国的实行,教学主体的转变,课堂教学的改革与优化也成了当前我国教育界共同面临的难题。

一、灵活运用教学手法,利用现代技术,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名言充分揭示了在教学活动中,兴趣对教学成果的巨大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引导,通过强烈的学习兴趣,释放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乐学的状态下,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优化地理教学的目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地理课程中涉及的地理模型等更加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引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兴趣,同时,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灵活运用,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些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二、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状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

我们知道,地理学科的主要研究范畴在于对地理环境及人类

活动关系的研究,也就是说,地理知识与我们当前的生活环境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合理地创设情境,在教学情境中强化师生间的互动与学生间的沟通,进而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细节问题的详细解答来引导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知识的合理运用以及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进而明确地理学习的重要性。

三、重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在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让学生自发地探寻知识而非被动地接受。同时,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及发散思维的拓展,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引导。

“真理越辩越明。”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灵活地运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讨论、辩论中进行思考,不但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通过激烈的辩论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合理创设,教学手段的合理选择,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重视对学习成果的反馈情况。每当某一教学阶段结束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抽检、测验等,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从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本学习阶段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而根据这一反馈的情况制订下一阶段的教学方法与整体教学目标,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进度,从而制订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启发式教学的应用,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地理知识。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进而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养成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学习习惯。进而达到优化地理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的。

四、适当地开展教学活动

作为一种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的必要元素,当前教学活动的开展已经在各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对教学活动的合理开展,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让学生充分地运用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而使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提高。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通过针对性强的教学活动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从而达到优化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课标的开展,教师必须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进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彭玉美.优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思考[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

[2]于红霞.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优化[J].课外阅读,2011(08).

[3]曾菊新,李家清,李星明.地理科学与教育研究[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范文第4篇

地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为前提,以帮助学生掌握独特的地理语言为要求,以教会学生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为目的,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小马过河”中探索出地理知识的内涵与乐趣。“发现性教学”课堂的设计策略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联系生活

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课堂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一下生活中有哪些合理利用水资源的行为,又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行为。这样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知识的距离,学生通过回想、讨论和交流,可以说出很多关于水资源合理使用或浪费的行为。这时,教师再导入教学内容,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在自我探索中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索和发现空间,使课堂教学由枯燥的“填鸭式”转化为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三、知识立足实际

课堂教学设计要时刻立足课本内容,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地考察”机会,使学生在自然实践中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目标。例如:通过对所在地的空间功能分区剖析,归纳广泛的地域结构分化特点,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确实是对自然特点的整合和缩写,而不是与实际脱轨的死板文字。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范文第5篇

一、加强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经常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活动可以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其次,中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最后,经常开展一些地理课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观察等能力。

2.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们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生应用课堂学习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有利于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巩固、理解。对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找到答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真理、追求真知的精神,可以使他们愉快学习。

3.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改革。

教改的重要目标就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单纯传授知识向知识能力并重转变,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从教师单向传递向师生间多向交流转变,从单一目标向多层次目标转变,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这种转变的核心。地理课外活动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手段。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地理课外活动的过程是运用知识,开发智力的过程,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开展地理课外活动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可以增进师生友谊,加强德育效果。

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地理课外活动中,始终和学生打成一片,师生间能相互了解,加深师生情谊,老师成为同学们的知心朋友,学生亲其师,才会信其道。

二、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的原则

1.积极引导与学生自愿相结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多宣传地理课外活动的意义,学生体会到参加地理课外活动的积极意义后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绝不可强制学生参加,要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

2.学生为主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对任何地理课外活动,教师都要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应以学生为主体,大胆让他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反复,让他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教师要耐心加以启发指导;而不要包办太多,更不能包办代替。

3.精心组织与形式多样相结合。

教师要精心组织每一次的地理课外活动,采取多种形式,以免地理课外活动流于形式,使学生觉得乏味。

4.内容丰富与富有吸引力相结合。

选择地理课外活动的内容,要力求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要根据中学生年龄特征、个性特征,以及活动内容与课内知识的联系。

三、地理课外活动实施的步骤

1.列出活动计划表。

地理课外活动必须有计划地进行,所以,列出活动计划表是地理课外活动按时进行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计划表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

2.合理确定活动量。

地理课外活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根据地理教学计划而定,要为地理教学服务。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做到有的放矢。

3.加强活动过程指导。

地理课外活动除实施方法得当以外,为了达到活动目的,完成活动任务必须采取各种手段和途径。在参观时要做好笔记,提出疑问:在宣传地震科普知识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科学性、严肃性、不能信口开河,否则会适得其反;制作地理剪报汇编应讲究排版、文字书写、图文搭配,既要反映地理特征,又要对资料做一定的加工提炼。活动准备充分,教师督导得当,活动效率就高,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4.成果检阅与归档。

要使地理课外活动有蓬勃生机,除了内容具有吸引力、组织得当以外,做好成果检阅和归档工作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总之,开展有地理课外活动能够积极有效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符合地理课程标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身边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要求。地理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开展好这项活动。

参考文献: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范文第6篇

一、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也进行了相关调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一些地理教师的观念尚未转变,即便对于已经转变教学观念的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2.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有效的交流、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

3.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公平现象,教师喜欢成绩优秀的学生,忽略学困生。

二、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一)新课标中对高中地理教学课程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中指出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出发点,建设新型教育理论,直观地反映地理学科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指导学生关心全球问题和我国重要的地理问题,发扬科学文化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深化可持续发展观念。因此,应进行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

(二)新课标对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标中指出掌握基础的地理文化知识,满足多样化的地理学习需求,加强对地理问题的探索,在地理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重视学生学习和评价环节的结合。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十分迫切,只有明确相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

三、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策略

(一)有效提问

高中地理教师所提问题应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其中启发性问题包含内容性问题和过程性问题,内容性问题是依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旨在考察和巩固教学内容,过程性问题要求学生依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创造形成属于自己的表述,重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针对性问题应以学生或者教学内容为切入点设计教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认真研究新课标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其中教学目标包含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地理教师应从学生自身情况出发,预期最终的教学效果。编写教案时应全面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在课堂上将学习目标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参考该学习目标或者依据此目标有计划地完成教学活动。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的作用,应关心和理解自己的学生,平等对待性格不同的学生,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营造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地理,主动表现。只有在教师和学生建立彼此信任和理解的关系,方可开展高中地理的有效教学。

(四)转变思维模式

高中地理教师应竭尽所能转变教学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得到多种思维模式的训练。同时,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便于学生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转变思维模式能够逐渐深化学习内容,刺激学生的地理学习动机,进而灵活应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例如,在讲解全球气候变化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学。首先,让学生在课前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关的内容;其次,在课堂上,指派小组代表发言,讲述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并指出目前我国气候状况,提出可行的解决对策;最后,让学生围绕搜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能够发现影响气候的多种因素。这种教学形式,深入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增强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注重课堂拓展

若想实现高中地理的有效性教学,不仅要掌握课堂和教材中的知识,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进行适当地拓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重视教学拓展,尽量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相关知识点时,尽量联系现实生活中热议的问题,向学生传达地理小窍门,并搜集学生们较为感兴趣的问题,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地理学习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地球的圈层结构这节内容时,一方面内容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另一方面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较少,且相关概念模糊。此时,教师应围绕教学内容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学生的实地调查,有助于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便于有效性学习。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寻求创新;兴趣

一、营造良好的地理校园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兴趣可以给予学生很大动力,然而,兴趣的形成与学生的心理素质及校园环境相关。一个具有良好校园文化、充满地理文化氛围的校园,是学生了解地理、认知地理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在校园里举办活动,鼓励学生多参与,尽可能用校园文化熏染学生的地理素养,使他们感受地理文化中的奥妙。同时,新的教学制度也强调应让学生亲身参与教学活动,体会教学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推动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创新。构建校园地理文化不仅可以很直接地让学生了解到很多的地理知识,还能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实施分层教学,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实际问题

所谓的分层教学就是将班级中的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优、良、中、差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所在的不同层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开展精益求精的教学活动,鼓励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以便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发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差异大、难以安排教学计划的问题,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习到有效的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山岳的形成”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做到因材施教,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每一组都分配一个地理问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分析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分析理解褶皱山的概念,然后,让学生自由地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分析成果,锻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能力及其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表现出最佳的自己。

三、加大课外时间的力度,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地理是自然类学科,光靠教师的讲解是很难将地理的内涵、地理的风貌传授给学生,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增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的风貌、参与地理活动的互动,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感悟、体会的时间,相信达到的效果会比单纯的授课要好。学校对于这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应当大力支持,鼓励教师多举办、多创新活动形式,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体会这具有神奇与奥妙的地理知识。例如,在学习“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时,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的教学效果远远不如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去实践、去了解这一问题。因为单纯的学习教材内容,学生的思维是受限制的,不一定有真切的感受。亲自去实践就不同了,学生的视野不是那几张纸,而是错综复杂的交通运输,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交通运输,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大胆实践、探索的精神。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寻求创新,改变传统教学的落后形式,引领学生大胆实践、探索,创设有效的地理学习方法。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无论是营造浓厚的地理文化校园氛围,还是鼓励学生去实践、去探索,都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

地理教师教学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素质教育;地位与现状;改革建议

随着我国不断推行素质教育,高中地理教学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尽快使高中地理教学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1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应用

素质教育是一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需要具有全面的专业文化知识,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一定的生活劳动技术,还需健康的心理状况和强健的体魄等。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教育工程,需要结合多种手段和方式才能够得以实现。在中学教学科目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等都是构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是其中最具优势且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始终离不开地理知识。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都逐步发展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而高中地理就是将这些问题放在核心,通过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对资源观、生态观等进行全面的教育。地理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对于改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高中地理教学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

2.1落实教学目标方面

由于地理学科并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加之目前只是会考的一项科目,因此地理老师在课堂上通常只注重传授地理知识,对于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方面的培养则被忽视了。这与教学大纲中提出的“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任务并不相符,并且与我国目前运行的素质教育相违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对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这两方面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按照目前地理教学情况发展,不仅会严重阻碍教学目标的落实,还会使素质教育成为一个无法实现的目标。

2.2教学模式与师生关系方面

目前国内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关系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将自己放在课堂内的主体地位,使得目前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在讲台上一直传授课业知识,加上学生由于年龄和自我认识不足等原因,使得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无法进行独立思考,无法锻炼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一来,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2.3课堂教学手段方面

由于目前地理只是一门会考科目,这使得一些教师对地理科目的重要性产生质疑,对于课堂教学的手段并没有充分重视,这就使得地理课堂教学缺乏现代化手段,教学方式十分机械、落后。这些问题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的严重的影响,不但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最重要的是削弱了高中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3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建议

3.1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地理教师应当尽快认清教育形式,加强素质教育理论的学习,尽早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实现教学观念、认识的转变。地理教师应当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严格规范自身教学活动。地理教师应当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将以教师和教材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并将关注点放在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上,注重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学方法,并不断提高学生积极创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挖掘各学生的潜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得到不断的发展。转变观念和思想是实行地理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关键,如果不转变观念并提高认识,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就无法实施。

3.2贯彻落实新的教学大纲

新的地理教学大纲要求地理学科实行素质教育,因此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教学大纲是不断推动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关键。高中地理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落实大纲中要求的内容。此外,教师应当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切实实行素质教育。

3.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地理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主要还是要依靠课堂教学,这就要求高中地理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1)课前认真备课,确定每堂课的重难点,再根据重难点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课堂目标的实现和知识能力体系的构建做好准备。

(2)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3)课堂上,教师应当充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4)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促使学生能力的发展。

4结语

改革与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促使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够促使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适应新的地理高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