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路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公路工程施工具有分散、多变和内容繁杂等特点,难于进行连续的规律强的技术管理。然而,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增强技术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保证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这对于有条不紊地、有目的地开展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生产技术秩序有重要的意义。管理制度的内容,决定于施工管理体制和管理水平,难于形成统一的标准或规定。制订技术措施、组织及协调技术活动等工作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图纸会审制度

图纸会审的目的是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设计技术要求,及早消除图纸中的技术错误和差错,避免因盲目“按图施工”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图纸会审必须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一般由业主组织、设计单位交底、监理单位、承包人及有关部门参加。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本身的差错,设计图纸或图纸会审纪要与实际情况仍不相符,施工条件变化,原材料的规格、品种、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需对设计图纸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时,必须按照程序办理工程设计变更。对设计图纸的变更,承包人、设计单位、业主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但都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核定制度,即所谓技术核定制度,就是对工程变更内容,召集有关部门在技术上、经济上、质量上和使用功能上充分研究、协商,当取得一致意见后,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并由技术负责人签署,任何一方提出的变更联系单,都必须经另两方签署同意后,才能作为施工的依据。工程设计变更联系单是对设计图纸修改的补充,与设计图纸具有同等效能,是施工和竣工决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应认真地整理并归人技术档案。

二、施工日记和施工记录制度

施工日记是在整个施工阶段,对施工活动(包括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变化的综合性记录。从开始施工时,就应以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为主,全体技术人员参与,按单位工程分别记录,直至工程竣工。施工日记应逐日记录,不允许中断,必须保持其完整。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日记作为质量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施工日记在工程竣工后,由承包人列入技术档案保存。施工日记的主要内容有:①日期、气候。②工程部位、施工队组。③施工活动记载。主要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起止日期记载;施工中的特殊情况(停水、停电、停工)记录;质量、安全、设备事故(或未遂的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意见和处理办法的记录;设计单位在现场解决问题的记录(若设计变更应由设计单位出变更设计联系单);变更施工方法、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的摘要记载;进行技术交底、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等的摘要记载;有关领导或部门对该项工程所作的指示、决定或建议记载以及其他活动(如混凝土、砂浆试件编号、日期等)的记载。施工记录是按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规范中填写的各种记录,是检验施工操作和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原始数据,其中有些汜录(如隐蔽工程,地质钻孔资料等),须经有关多方签证后方可生效。作为技术资料,应交业主列入工程技术档案保存。

三、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是把设计对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及措施转达到基层,这是落实技术责任制的前提。在每一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开始前,均应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其他技术规范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一般应分级进行。凡重要下秆项目,以及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工程,应先由项目总工程师向施工队交底,施工队向作业层技术员交底,然后作业层技术员向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交底。一般工程由施工队的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向班组长和工人交底,其内容包括:①图纸交底。主要是设计图纸上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如尺寸、轴线、高程,预留孔和预埋什的位置、规格和数量等。②材料交底。使用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配合比和质量要求。③工艺交底。采用的施工方法、操作工艺和其他工种的配合等。④规范、标准交底。施工规范、质量评定标准的有关要求。⑤措施交底。保证质量、安全生产、降低成本、文明施工和工程产品保护等技术措施的要求。⑥样板交底。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程和技术复杂的工程,应在正式施工前,做出样板或实际样品,经有关多方核查研究同意后,方可正式施工。⑦设计变更情况等。以上各项交底要结合各分项工程特点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做好交底。交底的方式一般采用口头方式进行,辅以图表,必要时可做示范操作或建立质量样板,以使上岗人员充分掌握要领。

四、材料、构配件检验制度

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路工程产品质量的好坏。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构配件,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原材料的关键,因此,应该重视材料、构配件的实验检验工作、凡用于施工的原料、材料、构件等物资,必须由供应部门提出合格证明文件。对那些没有合格证明文件或虽有证明文件,但技术领导或质量管理单位认为有必要时,在使用前应按规定程序进行抽查、复验、证明合格后,才能使用。正式施工前,在做好技术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要进行和通过有关试验。为了做好材料,构配件的检验上作,施上企业及各个项目经理都应根据需要,建立和健全实验、试验机构,配备试验人员,充实仪器设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试验操作规定,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为工程选定各种合格优质的原材料,提供各种施工配合比,作为施工的依据。凡初次使用的材料、结构件或特殊材料、代用材料,必须经过试验的鉴定,并制订操作规程,经上级领导批准后,才能正式用于施工或推广应用。有关材料、构件、半成品等的合格证明文件或抽样检验报告,应列入技术档案资料,妥善保存。

五、安全施工制度与工程验收制度

公路项目施工的特点是点多面广,且流动面大、工种多,常年露天作业,深水和高空作业、立体交叉作业多,因而不安全因素也多。安全工作要以预防为主,消除事故隐患,一定要克服麻痹思想,重视劳动保护,提高企业施,I队伍的安全意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工程验收是检查评定质量好坏的重要一环。在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操作质量以外,还必须根据公路工程的施工特点,对隐蔽工程、结构工程和竣工工程进行工程产品验收。隐蔽工程在下一工序施工前,应由作业层技术员通知工程监理人员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认真办好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防止留下质量隐患的重要措施。工程竣工验收由业主、监理工程师和工程承包施工方共同组织,对所建项目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最终的检查验收。验收的依据是承包合同和有关的通用过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及标准等。在交工过程中,若存在不合格的项目,应限期修复完了,到时再行验收,直至合格。竣工验收合格后,应评定质量等级,办理工程交接手续,存入技术档案,同时开放交通。这时,施工方应将工程使用管理权交还业主,但施工方仍负有一定期限的保修职责。

参考文献: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主体行为;实体质量 ;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城市规模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城市道路建设迅速发展,工程数量也不断增加,参与的主体单位越来越多,对道路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也存在个别主体单位履职不到位,职责不明确,施工不规范等问题,不可避免地造成施工中的一些质量问题。因此,有必要从主体行为和实体质量加强对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一、质量目标

1、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必须达到法规要求。

2、工程实体质量必须达到规范标准要求,符合设计文件。

二、各方责任主体应按相关法规要求严格履行其质量行为

(一)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

1、建设单位负主要质量责任,必须明确项目法人。

2、组织协调好项目工程的图纸审查(会审)、设计交底、材料把关、施工管理和验收等工作。

3、监督各方责任主体认真履行质量义务,切实达到过程控制,严格组织工程各项验收。并对不履行质量义务的主体单位按有关法规进行处罚。

4、建立健全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和工程技术档案资料。

(二)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行为:

1、勘察、设计文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做到详细、准确。

2、设计单位应有驻工地代表,以便随时解决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出具规范的设计变更文件,严格履行签认手续。

3、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其质量要求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

1、健全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必须在岗,确保工程的有效实施和质量管理。

2、严禁施工单位肢解工程和层层分包行为。

3、施工单位必须严按照按设计文件、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4、施工单位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原材料、试块、试件,必须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制度。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5、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返修,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7、隐蔽工程必须按规定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施工。

(四)监理单位的质量行为:

1、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和资格,做到人员、专业、数量配置合理。项目总监和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时常在工地现场,确保工程质量监管有效。

2、编制监理规划和具体的实施细则。对工程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理。

3、严格履行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制度,对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必须实施旁站监理。

4、严格履行见证取样检测制度。

5、严把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

(五)检测机构、预拌厂商的质量行为:

1、检测机构和预拌厂商必须有法定资质。

2、出具的检测报告必须真实、准确、及时。

3、预拌厂商产品进场时必须提供详细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三、工程实体质量应做好五个控制

1、材料控制:

1.1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其品牌、材质、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文件、施工合同和相关规范的规定要求。

1.2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必须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如供货厂商的生产许可证或使用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质量试验报告单。证明文件应注明规格、型号、强度等级、出厂日期、生产批号等。并加盖生产厂家或供货单位的红章。

1.3进场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按规定要求履行报验程序后,应及时委托符合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4严禁将不经复检、不合格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和伪劣产品、假冒产品、淘汰产品投入工程使用。

工艺工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具备条件:一是构成工序所投入的人工、材料、机械以及组织管理必须符合工艺和技术标准的要求;二是完成的工序质量必须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

2.1施工前,首先应确定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以明确施工的流程依据和验收的标准,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2.2设置单位工程的关键工序和重点部位,作为质量监控的关键部位,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按。城市道路工程可将地下综合管线的回填质量、路基施工质量以及面层的摊铺质量作为关键部位强化监管。

2.3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段的施工,以确定具体施工的压实机具、虚铺系数、压实方式,预沉量以及生产配比等技术指标。

2.4严格实施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制”流程。专职质量员要跟踪检查和随机抽查。确保过程控制的有效落实。

2.5完善手段、强化验收,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要求,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采取必要的手段组织验收,履行签认手续,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

隐蔽工程验收控制:

道路工程因其结构简单、层次分明、部位清晰、层层隐蔽的特点,故应完善隐蔽工程验收的方法和程序,以确保隐蔽工程验收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

3.1 隐蔽工程隐蔽前,施工单位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提前一天书面报项目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检查验收,应注明验收的时间和内容。并要以书面形式通知质量监督部门进行监督验收。

3.2隐蔽工程验收应由项目监理工程师组织,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施工技术负责人和专业质量检查员参加。

3.3验收前应按规范要求确定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抽查频率和检查点位。

3.4核查施工技术资料,应齐全、真实、完整、规范。结论应明确说明符合验收规范、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要求。

3.5检查隐蔽工程的实体质量,采取实测实量,观感等方法判定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6验收合格后,各方履行签认手续,形成书面技术文件,施工单位进行后序施工。验收不合格,施工单位整改后组织复验。

4、见证取样检测控制:

施工单位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的原材料、试块、试件,必须在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或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现场取样签认,并按见证取样送检规定加封,送到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应注意以下几点:

4.1备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应将“见证取样和人员授权书”到质量监督部门和检测机构备案。

4.2资格:从事见证取样检测的见证员和取样员,以及检测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资格和资质。

4.3封存:检测试样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封存,且用专用的送检工具。

4.4范围:见证取样检测的范围必须是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的原材料、试块、试件。

5、结构实体质量和使用功能质量控制:

监督机构可对涉及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关键部位的实体质量进 行监督抽查检测。城市道路工程,应主要抽查检测以下项目:

5.1地下管线沟槽的回填压实度以及不同管线的水密性、气密性抽查。

5.2路基的压实质量和弯沉回弹值抽检。

5.3道路各结构层的弯拉强度抽检。

5.4承重结构的混凝土、砂浆强度抽查检测。

结语

城市道路在满足城市交通运输功能的同时,还应保持其长久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功能的要求,故应从施工阶段加强对质量的管理和控制,质量行为的规范履行固然是可靠的保障,但同时也应摒弃行政行为的影响,克服以工期换质量的弊病,杜绝献礼工程和形象工程的华丽外表。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理》 (国务院令279号)

2、陶繁.对土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思考[J].科技与生活.2010(06)

3、王进军.土建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第3篇

乙方(施工责任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承建之________________,现委托乙方采取包工、料、机械、设备、安全生产及安全设施等大包干方式进行施工。为了明确工程内容及双方责任,特商定如下条款,共同遵守执行:

一、工程内容

按施工图纸设计方案各站点、区间交通设施或信号灯单项工程项目的工作内容,具体为:站、区间交通设施部分工程。

二、方式

甲方根据乙方负责施工之上述工程最终与业主、审计中心结算价对乙方进行结算,但乙方需向甲方缴纳该结算总价的________%为施工责任管理费,各类税、费均由乙方另行缴纳。

三、组织领导

1.乙方必须服从甲方的统一指挥、调配、指导及管理,遵守甲方现场的各项管理及规章制度,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2.乙方必须确保进场人员的技术素质,所有工种均持证上岗。在施工责任期内,未经甲方许可,乙方不得随意更换施工队伍和人员,以保证该项目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的稳定性。

3.乙方必须指定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安排施工、生产、人员调配、技术安全、工程质量以及生活、计生等工作。

四、双方责任

1.甲方责任:

(1)负责工地现场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程进度、配料用料的指挥、监督与管理。

(2)负责安排乙方工作量及现场进度,审核完成工程量,申报预决算,申请拨付工程款。

(3)负责与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及部门进行工作联系并申报有关文件资料。

2.乙方责任:

(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与设计变更通知施工,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施工技术验收规范》。尊重和服从业主、监理单位及甲方管理人员的监督与指挥,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并确保达到优良等级以上。

(2)强化本施工队伍的安全生产教育,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不乱搭乱拉电路管线,不私自安装电源插座,不强行、违章施工,严格杜绝火灾等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否则由乙方承担由此产生之全部责任。

(3)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反光背心,佩带安全帽,不穿拖鞋,做到文明、安全施工、工完场清。

(4)负责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由甲方负责以甲方名义上报各级部门审批。做到绝对服从甲方工程进度安排;班组长每天必须在作业现场,未经项目经理同意不得擅自离开工地。

(5)必须保证充足的施工人员及技术力量,人数稳定,工作效率高,否则因此而造成的延期交工、工程质量等问题均由乙方承担。

(6)具体施工作业中必须配备所需交通安全标志牌、安全围挡、指示牌和指示灯等交通安全设施,并且必须符合我市有关道路施工操作规程及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安全、文明施工,否则由此造成之一切后果均由乙方自行负责,相关费用由乙方自承担。

(7)乙方及其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执行甲方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有关条例。如有违反且情节严重、严重影响甲方及公司声誉,甲方可责令乙方清场并另行安排其他施工队伍组织施工,剩余工程之进度款将不再支付。同时乙方应对由此给甲方造成之损失予以赔偿,由此产生之一切法律后果均由乙方自行负责。

(8)该工程完工并移交甲方前,乙方应保障甲方不承担任何因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所发生一切责任,保障甲方不承担任何属于乙方及其施工人员引起之诉讼、控告、索赔责任及可能发生之相关费用。

(9)乙方不得将依据本责任书取得,经甲方委托施工之施工任务再行转包,否则甲方有权立即收回本施工项目。

(10)工程完工后,向甲方及时上报该工程的施工总结。

五、工程质量及验收标准

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施工验收规范以及业主、监理单位和甲方的要求。必须达到国家或专业质量检验评定的优良以上等级。因乙方盲目蛮干、只求速度不按操作规程施工,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质量不合格,甲方可要求乙方停工或返工,返工费用由乙方承担,由此造成之材料浪费及经济全部由乙方负责赔偿,工期不予顺延。

六、工期

乙方必须严格按照甲方现场所安排的月、周施工计划所要求的时间或期限,如期按时或提前完成所有本项目的施工任务,若拖延

工期,每延期一日,按结算总价的________‰或________元向甲方支付罚金。

七、付款方法

(1)甲方按乙方所完成之实际施工进度,每月或每一单项工程完工后,根据业主给甲方拨付或结算之工程款,到甲方帐户后三天内按________%扣除税金和管理费后支付给乙方。

(2)质保金:质保金按工程总造价的_ ______%逐月或每单项工程逐次扣除,待工程完工并通过竣工验收________年后,据实返还。因质量原因造成的返修,由乙方负责,返修费用由乙方承担。工程保修期间,乙方应在收到甲方书面通知________日内派人修理,否则甲方可委托其他单位或人员修理,其费用由甲方在乙方质保金内扣除,不足部分由乙方支付。

八、其它

(1)若乙方无正当理由单方终止本责任书,除承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外,还应向甲方支付工程总造价____%的违约金。

(2)若乙方违反本责任书之上述有关约定,不按工期竣工、质量达到设计规范或要求、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以及发生其他导致本责任收无法履行的行为,甲方有权单方解除本责任书并要求乙方清场,乙方对该行为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当予以赔偿。

九、甲方对本责任书上述各条款具有解释权。

十、本责任书一式两份,甲、乙方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该责任书自双方签自盖章之日起生效,至乙方负责施工之上述施工项目办完工程验收交接并竣工结算后,除保修条款依然有效外,即告终止。

甲方:________________ 乙方(施工责任方):______

代表:________________ 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办人:______________ 施工责任人:______________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第4篇

摘 要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公路工程行业在施工规模和施工质量方面也随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在现今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方面的不足导致建设项目在工程部位、整体性能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着重阐述了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期间,通过采取合理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措施,提高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 施工质量控制 管理措施 技术措施

一、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工程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有目的地开展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生产技术秩序是质量保证的前提。

(一)图纸会审制度

图纸会审的目的是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设计技术要求,及早消除图纸中的技术错误和差错,避免因盲目“按图施工”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影响正常的施工生产。图纸会审必须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交底,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有关部门参加。图纸会审的内容主要有:

1.设计图纸是否完整、齐全、清楚,坐标、高程、轴线、各种管线等是否准确,所用的标准图、构配件图的编号、型号与设计图纸有无矛盾;一套图纸前后是否一致,互相联系的各套图纸设计是否有矛盾;同一设计的地上与地下部分是否吻合等。

2.设计图纸说明的质量标准和特殊要求。准备采用哪些施工技术措施;对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的设计,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上有无困难,能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措施的要求。

3.主要结构的设计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有无问题;主要部位的结构构造是否合理。

4.取土场的位置与实际情况有无出入,弃方如何处理。

5.工程量清单中有无漏列项目,计量和支付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澄清。

6.施工用水、用电、临时道路有何困难。

7.其他需要澄清的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设计图纸本身的差错,设计图纸或图纸会审纪要与实际情况仍不相符或施工条件变化,原材料的规格、品种、质量不符合实际要求,需对设计图纸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时,必须按照程序办理工程设计变更。对设计图纸的变更,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但都必须严格执行技术核定制度。所谓技术核定制度,就是对工程变更内容,召集有关部门在技术上、经济上、质量上和使用功能上充分研究、协商、论证,取得一致意见后,以文字形式记录出来,并由技术负责人签署。任何一方提出的变更联系单,都必须经另两方签署同意后,才能作为施工的依据。工程设计变更联系单是对设计图纸修改的补充,与设计图纸具有同等效能,是施工和竣工决算的重要依据之一,应认真地整理并归入技术档案。

(二)施工日记和施工记录制度

施工日记是在整个施工阶段,对施工活动(包括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变化的综合性记录。施工日记应逐日记录,不允许中断,必须保持其完整。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施工日记作为质量评定的一项重要依据。施工日记在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单位列入技术档案保存。

(三)技术交底制度

技术交底即把设计对施工的要求、施工方案及措施传达到每一个技术人员,这是落实技术责任制的前提。在每一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开始前,均应进行技术交底,以保证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程、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其他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技术交底工作一般应分级进行,应先由项目总工程师向施工队交底,施工队向作业层技术员交底,然后作业层技术员向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四)“四新”试验制度

“四新”试验是指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试验。正式施工前,在做好技术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要进行有关试验。组织试验的程序如下:

1.决定试验采用的技术规程,包括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

2.组织现场试验。

3.根据现场试验结果,修订原拟定的技术规程。

4.根据试验修订后的技术规程,对有关的技术工种、组织人员进行培训。

5.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五)材料、构配件检验制度

材料、构配件质量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的好坏。正确合理地使用合格的材料、构配件,是确保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减少原材料的关键,因此,应该重视材料、构配件的试验检验工作。

凡用于施工的原料、材料、构件等物资,必须由供应部门提出合理证明文件。为了做好材料、构配件的检验工作,施工企业及各个项目经理都应根据工程需要,建立和健全试验检测机构,配备试验人员,充实仪器设备,同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的试验操作规程,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为工程选定各种合格优质的原材料,提供各种施工配合比,作为施工的依据。

(六)工程验收制度

工程验收是检查评定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一环。在施工过程中除按有关质量标准逐项检查工程质量以外,还必须根据公路工程的施工特点,对隐蔽工程、结构工程和竣工工程进行验收。

1.[蔽工程验收。所谓隐蔽工程是指那些施工过程中上一工序的工作结果,被下一工序所掩盖,下一工序完成后无法再进行复查上一工序的工程部位。因此,这些工程在下一工序施工前,应由作业层技术员通知工程监理人员对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认真办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做好隐蔽工程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防止留下质量隐患的重要措施。

2.中间交工验收。它是在分部或单位工程施工过程中,经由监理工程师逐道工序检查的基础上,待该项工程完工后,再由项目总工程师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定。

3.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对所建项目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最终的检查验收。在交工过程中,若存在不合格的项目,应限期修复完工,竣工时再行验收,直至合格。竣工验收合格后,应评定质量等级,办理工程交接手续,存入技术档案,

同时开放交通。这时,施工方应将工程使用管理权交还建设单位,但施工方仍负有一定期限的保修职责。

二、技术措施

(一)工程测量控制

测量组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总工批准后实施,测量记录应按要求归档保存。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测量点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

(二)材料质量控制

项目部应在公司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商名录中按计划招标采购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贮存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账。对业主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验收和妥善保管,发现不适用、不合格或丢失等情况,应书面报告业主。

(三)机械设备质量控制

项目部应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和必要的进场验收;现场的施工机械须能满足施工需要;应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情况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者,严禁上岗。

(四)工序控制

1.项目质量控制实行先做试验段。施工过程均应按要求进行工序“三检”(即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定为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对查出的质量缺陷应按不合格控制程序及时处置。

2.过程质量控制应由每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

3.分项工程完工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

4.施工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5.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应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

6.施工管理人员应记录工序施工情况。

(五)工程变更

应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经有关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

(六)成品防护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盾构隧道;既有线路;线路交叉施工

中图分类号: U45 文献标识码: A

盾构穿越既有地铁线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的盾构施工中有很多的案例,但在承压水粉细砂层中近距离(约2.07m)下穿施工仍无相关经验,且本工程下穿位置位于交通主干道正下方,一旦失控,后果极为严重。目前,武汉地铁2号线在试运营期间,施工的地铁3号线王家墩北站~范湖站盾构区间需要下穿地铁2号线范湖站~汉口火车站区间,是武汉轨道交通网络首个“地下立交”,在未进行加固承压水粉细砂层中近距离下穿,亦属首例。

1.下穿段相关参数:

1.1下穿段地质:2号线位于3-4粉质粘土夹粉土、3-5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层中,3号线全断面位于4-1粉细砂层中;地下水位根据现场实测,约为地表下9.8m;

1.2位置关系:3号线王~范区间隧道埋深约为18.1m,隧道底板为地表下24m,2号线范~汉区间隧道埋深约为10.1m,结构底约16m,隧道间净距为2.07m~2.5m;

1.3线路关系:王~范区间左线隧道在里程右DK17+210.790下穿2号线范~汉区间右线隧道,在右DK17+224.730下穿2号线范~汉区间左线隧道;王~范区间右线隧道在里程右DK17+217.760下穿2号线范~汉区间右线隧道,在右DK17+231.920下穿二号线范~汉区间左线隧道;平面交叉角度约114度;

1.4地表环境:交叉段位于青年路范湖转盘下,为青年路与常青路交叉口,为江汉区交通主干道之一,车流量极大;地表有10Kv高压电缆、直径600mm自来水管、中国移动通信光缆群等重要管线。

2.下穿既有隧道施工的关键性技术

由于下穿隧道离既有线路较近,在施工中必须采取切实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既有地铁2号线运营安全,必须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细节:

2.1 高水头承压水粉细砂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掘进参数尤其是土压力、出土量、同步注浆压力注浆量、二次注浆压力及量的参数控制,以及渣良技术;

2.2 对既有线路隧道进行的补充加固体系及相应参数,主要为软弱基底上的隧道二次注浆加固和隧道内钢结构整体加固两大部分;

2.3 既有线内沉降监测及隧道结构收敛监测技术,地表建构筑物沉降监测。

3. 风险分析

本工程需进行既有线的下穿,其最大的难点是对既有线的保护(主要为运营线路列车轨道沉降控制、隧道结构收敛控制),在实际的盾构掘进穿越过程中存在如下风险:

3.1由于盾构机刀盘到达下穿影响范围后对周边土体的挤压,可能造成既有线的偏移;

3.2穿越中盾构掘进参数如:土压力控制不当、原状土扰动过大,可能造成既有线的隆起或沉降,穿越后同步注浆(或二次注浆)不及时,亦可能造成既有线的隆起或沉降过大;

3.3土压平衡盾构机在承压水粉细砂层中掘进本身存在的盾尾、螺旋漏水漏砂风险;

3.4其他因操控不当,造成既有隧道结构拉裂、变形、导致地铁线路停运、地表道路塌陷等重大工程风险。

4.下穿既有隧道技术工艺原理

下穿既有线隧道,是采用常规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对已加固或者未加固的隧道进行穿越,并保证既有线隧道结构安全、线路列车轨道沉降受控的地下立体空间施工技术。

5. 下穿既有隧道施工顺序及准备

5. 1 施工顺序

既有隧道注浆加固―既有隧道钢环加固―既有线内监测点及检测系统布置―盾构试验段掘进(确定掘进参数)―盾构下穿既有隧道及监控测量―下穿完成―补充注浆加固及监控测量―稳定。

5.2 施工准备重点

5.2.1 盾构机准备:盾构机进入下穿影响范围前,按照论证后的专项方案进行停机检查,主要包括:

主机工况:推进系统、液压系统、拼装机、同步注浆系统、盾尾密封、测量等系统设备正常运行及检修管理;

掘进参数复核:土压传感器准确性复核;推力、仓压、扭矩、刀盘转速等数据的匹配性;类似地层出土量与同步注浆量、注浆压力与地表沉降的关联情况;渣良添加剂种类及添加量;同步注浆浆液配合比。

后配套设施:编组列车工况及轨道;龙门吊工况及故障排除;拌合站检修。

5.2.2 既有线路准备

既有线路准备主要包括既有线路隧道的相关调查及预加固。

(1)既有线注浆加固

武汉地铁2号线范~汉区间隧道在设计及施工时未考虑后期有隧道下穿,因此,被下穿段地层为原状土(主要为3-4粉质粘土夹粉土、3-5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层软弱地层),考虑到隧道内已铺设了道床,隧道底部的5个点位注浆孔已被0.9m高道床覆盖,不能注浆。

因此,在2号线隧道内对与三号线相交范围的管片靠近道床的左右两侧共4个吊装孔进行二次注浆,对3-4、3-5软弱地层进行加固,提高地层密实度、整体性和承载力,减小后期施工影响隧道沉降。

加固范围:2号线左线49环到70环,右线44环到66环,左右线共计45环;每环如图5示4个点位。

加固参数:双液浆水玻璃使用模数2.4~2.8,浓度35~4°Be,与水泥配合比为1:1.15。

注浆压力:控制在1.5~2.0 MPa。

单孔注浆量:1~2m3。

(2)既有线型钢加固

由于设计为3号线下穿既有的2号线隧道,因此,2号线隧道会因3号线施工对周围承载的土体扰动造成局部应力集中而产生管片或结构破损,因此应增加2号线隧道整体稳定性来抵御盾构施工产生的应力变化,减小管片或结构变形量。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①螺栓检查及复紧。

②防止环与环间错台的管片环向加固:2号线左线40环到70环(31环),右线45环到74环(30环),左右线共计61环,采用25mm钢板制作成内径为2.7m,长、宽为0.5m的弧形钢板,分成26块进行拼装(每块重65.84kg),安装在相邻两环管片的接缝中间,防止管片不均匀沉降使管片螺栓拉断。

③防止隧道轴线方向拉伸的管片纵向加固:2号线左线41环到78环(38环),右线36环到74环(39环),左右线共计77环,利用管片的吊装孔固定槽钢将受影响区域管片拉结为整体。根据隧道内管线的安装情况,可有6个螺栓孔(管片一周16个点位)进行16b槽钢管片拉结,可使得出现沉降较大位置的管片的沉降在相邻的管片的拉结下能均匀沉降,以减少隧道管片出现变形较大及破坏的风险。

5.2.3 监控测量准备

为保证地铁3号线王~范区间隧道下穿地铁2号线范~汉区间隧道时,能及时掌握隧道变形监测数据,考虑到地铁在试运营时人工监测将受到限制,采用隧道纵/横向沉降(电子水平尺)自动监测+隧道收敛(激光)自动监测。

6. 易发问题及应对措施

6.1 既有线沉降超过控制值

6.1.1 盾构机到达预警区

(1)调整盾构掘进参数(如上升则适当减小土仓压力、增大盾构出土量,沉降则相反)。

(2)掘进过程中向土仓内加量注入泡沫剂、膨润土等提高碴土的流动性和止水性,也可确保停止掘进时的保压性。

6.1.2 到达风险区及危险区

(1)在盾构机盾体通过二号线过程中,如监测显示二号线有沉降,则说明盾体周围空隙处气压消散,此时需要迅速使用二次注浆机通过中盾上的径向注浆孔注入Na基膨润土。注浆压力不超过土仓压力,如土仓压力明显升高,则立即停止注膨润土。具体注入膨润土的注浆参数还要根据实时监测反馈的数据及时进行调整。

(2)组织快速推进,盾尾到达沉降较大位置后进行同步注浆补浆。

6.1.3 盾尾脱离危险区后

(1)提高同步注浆压力,加大同步注浆量,使管片背后尽量填充饱满,

(2)沉降速率相对较大时,则要迅速通过管片上预留的注浆孔进行双液注浆,同时根据监测数据随时调整注浆参数。

(3)加大对二号线监测频率,随时观察变形动态,并以监测信息指导应急措施。

6.1.4 漏水漏砂

(1)合理控制盾构机姿态,防止尾刷破坏,同时,加强盾尾密封油脂注入的管理和监控,尤其是在4-1粉细砂层中,防止盾尾与管片之间漏浆、漏水漏砂。

(2)对长期用于砂层掘进的盾构机,下穿前检查舱门及密封情况,防止砂性土长期对仓门板磨损导致螺旋舱门关闭不严的而漏水漏砂的情况。

(3)结合试验段及以往施工经验,注入膨润土等改良材料对土仓内土体进行有效改良,形成良好的土塞效应后合理控制螺旋出土口回转压力,防止出现喷涌现象。

6.1.5 意外停机

(1)除在计划停机期间进行设备隐患全面排查外,在下穿期间机械设备人员跟班分别负责地面设施(龙门吊、拌合站)、轨道运输(编组列车、轨道)、盾构机进行实时保障,确保影响盾构掘进的因素第一时间排除,减少意外停机时间。

(2)领导井下带班,在地面、井口及洞内安排专职管理人员对盾构施工循环内各环节进行监管和疏导,减少影响时间,确保连续。

(3)结合掘进情况,确保不增加盾构机负荷的情况下建立实土压,防止意外停机后仓压损失过大。

7. 效果检验:穿越完成隧道稳定后监测数据

王~范区间左线隧道2012年9月10日始发,2012年11月24日至11月28日盾构机成功下穿通过2号线隧道,经电子水平尺监测2号线隧道沉降最大为-2.74mm。

王~范区间右线隧道2012年10月3日始发,2012年12月25日至12月29日盾构机成功下穿通过2号线隧道,经电子水平尺监测2号线隧道沉降最大为-3.2mm。

8. 效益

克服了高承压水、砂层、深埋隧道盾构接收的地质困难,地表管线、交通影响大的施工环境困难,提升了既有地铁二号线安全系数的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

通过对特殊地质条件及环境下下穿既有隧道施工技术的研究,探索了穿既有隧道加固及保护的施工方法,总结了盾构掘进相关施工参数、过程控制要点、重难点将进一步提高我公司技术水平,并在国内地铁市场增大知名度,为后续类似施工积累丰富的经验,进一步开拓了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标GB/T1 9000标准

(2)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3)铁路隧道施工技术安全规范(TB10304-2009)

(4)建筑工程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0)

(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J417-2003)

(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7)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第6篇

关键词:顶管技术;空调冷却水系统;应用

1.顶管技术简介

地下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夜肩负着传送信息和能量的重要任务。为城市处理污水的系统、自来水、煤气、电力和通讯设施等等都属于地下管网之内,要对上述市政设施进行改建、新建、扩建,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的管道安装。传统的挖槽埋管地下管线施工技术由于对地面交通影响较大,使本来就拥挤繁忙的城市交通如同雪上加霜,同时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特别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交通拥挤的地区以及不允许开挖的地段,这个矛盾就更加突出。市政工程如何使这些安装工程对城市的影响减至最小,如何尽可能减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已经成了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顶管法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吊起。管道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埋设在两坑之间。

2.顶管技术的优势

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优势。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非常重要,也为在工程建筑中提供一个洁净舒适的美好环境。因此,可以综合表现出高效、省时、安全、污染小等优势。

3.顶管技术在空调冷却水管道中的应用

3.1准备工作:结合施工现场完善、优化导向设计,既能符合委托单位要求,又力求提高施工效率及质量。管线勘测要求设备精准,广泛运用先进的机型作业,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加快施工速度。严格控制管线勘测、设备安装、导向钻进、扩孔、焊管拖管等各个环节,层层进行技术检测及质量评定。同时展开各层工作面,不同施工工种流程交错搭接,合理安排和划分不同施工工种材料及临时设施的堆放,从而使多项工种有序施工,并保证施工现场流程畅通。在以上总体决策的基础上,编制施工计划,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的安全、文明施工,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1)现场勘察

对地质条件和地下管线及设施进行勘测,通过查找相关地质、管线资料、开挖探槽等手段掌握土质条件、水文地质情况和地下管线及设施情况。

(2)测量定位放线

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布置入土点、出土点,放出钻机安装位置线,测量(核对)除入土点及沿线控制点标高,相应控制点在入土点、出土点间轴线上标明。

(3)场地准备

施工入土点及出土点采用人工或机器开挖工作坑,排泥浆围阻,防止满地排浆。使用活动泥浆池,泥浆池地基要求平整,活动支架及木板连接牢固。

(4)钻机就位和调试

按施工布置图及规范要求将钻机及附属配套设备锚固在预定位置。钻机安装在入土点与出土点的连线上的偏差左右不超过30mm。钻机应调整平稳,前后牢固稳定,使钻机有强大的拉力,以免钻机移位。按实地情况确定配制方案(泥浆的粘度、添加剂的用量),现场采样后作调配试验,制出符合要求的泥浆。钻机安装后,进行试运转,检测各部位运行情况。

(5)空调管道一般采用镀锌钢管或无缝钢管,本工程的采用顶管部分的空调冷却水管采用无缝钢管。因此,必须在进入地下土层前需进行试压,保证焊接的冷水管道不出现漏水现象。一般建筑空调工程,绝大部分建筑高度不会很高,空调水系统的工作压力大多不会大于1.0MPa。符合常规的压力试验条件,即试验压力为1.5倍的工作压力,并不得小于0.6MPa,稳压10min,压降不大于0.02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作外观检查。因此,完全可以按该方法进行。

(6)管道试压完成后,需对管道进行防腐处理。

主要为清理、除锈:先用刮刀、锉刀将表面的氧化皮、铸砂除掉。然后再用钢丝刷将表面的浮锈去掉,然后用砂纸磨光,最后用棉丝将其擦掉。

(7)管道防腐刷油

保温管道刷两道防锈漆,第二道防锈漆必须待第一道漆干净后再刷,且防锈稠度要适宜。手工涂刷应分层涂刷,每层应往复进行,纵横交错,并保持涂层均匀,不得漏涂或流坠。

3.2施工过程:导向钻进及回扩

(1)在导向孔施工前期,利用钻杆钻头(内装地下仪表测试单元)沿着设计曲线进行钻进,期间利用导向仪于地表直接定位钻头行进。导向钻进时须详细记录现场技术数据,其中实际施工曲线的参数如入、出土角、曲率半径、埋深及穿越长度均应在设计曲线参数之内,且须符合穿越工程验收规范,使之形成比较理想的穿越曲线,以便成品管道的顺利回拖。先导孔钻入应保持钻孔直线钻入,防止出现蛇行钻孔、阶梯钻孔。

(2)分级回扩钻孔,应观察钻孔排泥浆情况,施工时决定回扩速度,保证回扩岩土造浆,排出孔外。

(3)导向孔完成后,钻杆柱尾端连接扩孔器开始回扩。回扩时须不断补充钻进液以降低扩孔器与导向孔间的摩擦。逐次更换扩孔直径较大的扩孔器,直至扩孔环空比欲铺设的成品管道直径大50%左右,以适应不稳定的地层条件,并确保钻孔达到铺设管道的质量要求。

(4)管道回拖

扩孔头接分通器连动杆,带上拖管头和焊接牢固的钢管,进行回拖。钢管两端必须封装牢固,防止杂物进入。

3.3主要施工方法

(1)入土点、出土点分别设置在球场内、在建工地内,钻机布置在球场内。入土点与出土点处均开挖4米*2米*0.5米的坑。

(2)在距离入土点10米处,开挖5米*2米*2.3米的坑,作泥浆储存和管材接驳坑,同样在距离出土点11米处,开挖5米*2米*2.2米的坑。

(3)摆放机具,进行导向钻进,完成导向钻进后入射角应为6.8°,出射角应为6.4°。

(4)回扩过程中将使用最大为直径600mm回扩器,在完成直径600mm回扩器回扩两到三次后即可进行管材回拖操作。

(5)回拖钢管前,必须在现有钢管的一端焊接好回拖头,然后将管材移动到出土点之后。

(6)完成管材回拖后,管材两端将分别落在出、入土点附近的管材接驳坑内。

当空调系统的冷却水管道买入地下后,需再次对其进行试压,试验压力与之前一样,稳压10min后,压降不大于0.02MPa即可。

4.结语

顶管施工方法是一项综合性的施工专业技术,需要其他专业相互配合完成。而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周边环境选用合理的管材及施工方案,并不时地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严格控制管线勘测、设备安装、导向钻进、扩孔、焊管拖管等重要环节,一旦某环节发生问题,将花费更大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处理。由于空调系统管道均为硬管,其接驳方式为焊接,弯曲半径需要足够大,以免日后出现管道焊接口处出现开裂漏水现象。因此,管道拖入到土层前后需做好试压。

参考文献:

[1] 陈涛 对顶管技术的几点探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5期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第7篇

【关键词】弱电工程;智能化;建筑

引言

在智能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弱电工程的控制与质量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并且对建筑使用之后的运行与安全都有着重要支持,为网络、通信、消防、监控、避雷、电子等系统及附属设备保驾护航。当然,设计是龙头,是智能建筑功能与水平的体现;工程实施是智能建筑成败的关键;系统集成商的选择,确保以确定的工程界面实施为中心的工程项目管理以及严格按设计、产品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和质量控制是工程成败的三要素;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是智能建筑历史实绩或成果的基本保证。

1智能化建筑的弱电系统组成

①通信网络系统;②办公自动化系统;③建筑设备监控系统;④公共安全防范系统;⑤结构化布线系统;⑥弱电电源及接地系统。

2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

一项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必须牢牢把握其工作程序中各环节的要点并进行质量

评估与控制。

(1)功能需求分析和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是把握该工程的设计标准和系统的功能定位,也就是从功能需求出发,其总体设计能反映该工程的功能特色或者某些“亮点”。

(2)弱电承包商的选择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根据弱电工程的特点和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成败的分析表明,通常由系统集成商(主承包商)或者业主对各子系统进行总体协调、管理与控制的工程运作模式较多,选择一个称职的主承包商(集成商)是工程成败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系统集成商是技术能力、工程管理、组织能力三者有机的“集成”。

(3)弱电工程的系统维护和管理是工程业绩和投资回报的基本保证。弱电工程的开通运行是该工程实施成败的重要标志,而智能化建筑的业绩与成果、投资回报才是其最终目标。因此弱电工程虽然通过了验收、评估,但系统维护和管理是该工程取得成果的基本保证。

3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管理重点

3.1技术管理

(1)弱电工程界面的确定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也是弱电工程中技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工程界面的确定通常包括:设备材料供应界面、系统技术界面、设计界面以及施工界面的确定。在工程实施前,应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确定弱电项目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土建、装饰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确定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和职责界面,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上述界面进行修改调整和再确认。

(2)做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保证弱电工程的顺利施工。在施工前,通过对弱电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以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施工图三者一致。即监控点表的每一个监控点在图纸上必须有反映,其设备数量、型号、规格与图纸、设备清单一致,而且与受控点或监测点的接口匹配。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方面的完整性,并符合接口界面、联动、信息通讯接口技术参数的要求。

3.2工程管理

(1)加强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弱电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在某种意义上弱电工程是配合工种,因此在工程现场必须与上述专业密切配合与协调,尤其在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孔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等,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2)加强工序之间的检查与验收。由于弱电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是由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而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完毕,应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应按照隐蔽工程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交接验收,并填写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分清责任,避免相互推诿,确保工程质量。

4智能化建筑施工及其验收

目前,弱电工程的施工尚无国家标准,可参照《国家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和一些地方性标准执行。

4.1智能化建筑电气线敷设与接地系统

叙述了支架安装、线槽、电线、管线、线缆(电线、电缆、光纤)敷设电源设备安装、接地系统安装施工的工艺、规范验收的标准。尤其强调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分槽、分管敷设。接地系统除特殊要求外可以共用一个接地体,但弱电系统接地干线必须与强电接地干线分开。屏蔽电缆的屏蔽层必须一点接地。

4.2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

本规范阐述了各类火灾报警探测器、报警按钮、接口模块(输入输出、切换、隔离等)、报警控制器、楼层显示器等设备安装要求、主备电源的调试、火灾自动报警功能的检查、探测器的报警测试以及控制设备的联动调试,包括消火栓系统、喷水灭火系统、泡沫及干粉灭火系统及联动控制设备(包括消防电源、切换、电梯、防火卷帘门、空调机、防火门、防烟、排烟风机等)、报警及通讯检测以及系统验收测试项目抽检范围以及判别合格不合格的验收标准。

4.3智能化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

本规范确定了智能化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模型,规定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装和测试,包括交换机、广域网、接入设备路由器、网络集线器、网络软件的安装与测试、计算机设备的安装和测试、应用软件的安装验收和系统测试以及系统验收内容、方法、单项合格和综合合格的判据。

5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

弱电工程的质量控制应该是全方位的,这里着重根据弱电工程的特点强调在工程实施的三个主要阶段设计、施工、调试各环节的质量控制。

5.1设计阶段质量控制

检查并确认各子系统的系统设计、技术设计、功能描述、设备选型必须达到合同、业主及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根据确定的工程界面要求,检查各专业、子系统之间技术交接互提资料是否达到要求,包括功能、信号匹配、设备配置、逻辑等;检查受控对象的设计管线到位,双方信号接口界面功能达到设计要求;对设计图纸进行全面审核,确保设备清单、监控点表与施工图三者完全一致。

5.2施工工程质量的控制

按施工工艺和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分阶段进行质量控制;按图示的施工工艺框图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施工和质量控制;做好电管、线槽、电缆敷设及隐蔽工程的施工记录和验收;按施工工艺要点做好单体设备安装的质量检查表格;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和调试记录。

5.3系统调试

包括系统调试前文档检查;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编制调试大纲,经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记录、检查、确认按上述要求的各项测试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提出措施,并经相关部分确认;严格按规范和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检查。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设计中要有全面的观点。随着现代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智能建筑的弱电工程及计算机控制通信和设备自动化管理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就要求不断掌握新技术,不断完善设计。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S05,14-2000.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王波.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3]林基.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与管理[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年06期.

交通工程验收规范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管廊;市政管线;电力

中图分类号:U17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171-0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传输能源、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是满足民生之需的重要基础设施,更是城市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1]。多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多家企业“各自为政”,致使我国城市发展出现“拉链式”开挖现象,不仅影响城市面貌、市民生活,而且浪费人力财力、污染环境。此外,各类管线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监督和管控,致使城市地下管网错综复杂,易出现管线事故[2]。而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将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等各种市政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3],打破了传统局面,具有节省土地资源、提升城市形象、减少管线事故、提高防灾抗灾能力等诸多优点,是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方向。

成都市作为特大型城市,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电力负荷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同时大量架空电力线路进行下地改造,地下电力通道资源愈显紧张。综合管廊可以作为电力线路敷设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电力通道资源,通过电网规划与综合管廊规划的耦合,能够提升电力通道的建设水平,提高电网的负荷保障能力,适应未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 成都市综合管廊建设现状与需求分析

1.1 成都市综合管廊建设现状

成都市目前已建成金融城综合管廊、大源组团综合管廊及新川大道综合管廊。其中金融城综合管廊、大源组团综合管廊电力电缆线路已入廊投运,新川大道综合管廊已完成土建施工,已建设综合管廊运行状况良好。

1.2 成都市综合管廊建设需求

1.2.1 成都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

成都市是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全社会用电量不断增长,成都电网负荷压力越来越明显,电力通道资源的日趋紧张又制约着电网的发展,未来成都市的电力负荷保障任务充满艰难和挑战。综合管廊可以作为电力线路敷设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电力通道资源,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能够促进成都市地下空间资源的集约高效开发,同时对稳定经济增长、拉动有效投资、消化过剩产能具有积极作用。

1.2.2 成都电网效益效率提升需求

成都电网供电量和供电负荷不断增长,架空线路入地又导致城区电缆化率与日俱增,原有电力通道已经处于满载甚至超载敷设的状态。但由于城区土地资源已极为紧张,加之原有电力通道规划建设模式效率较低,目前成都电网电缆通道建设严重滞后,导致部分已建成变电站无法按期投产,迟迟不能发挥效益。将综合管廊作为新型电力通道资源,能够增加输电通道,增强网架结构,使变电站等其它电力设施能够得到充分应用,提升电网的整体效益。另外,综合管廊相比原有电力隧道、浅沟、排管等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故障抢修过程中可以避免道路开挖,降低维修成本,缩短故障修复时间,提升电网的经济性与供电可靠性。

2 成都综合管廊建设实践

2.1 综合管廊规划设计

2.1.1 编制电网专项规划,耦合总体规划

结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历史负荷数据,成都供电公司在电力设施规划与现状普查的基础上,对未来电力负荷需求进行了长期预测,并编制了电力通道专项规划,明确了电力管线入廊类型与电力舱建设要求。在此O罟婊指导下,成都供电公司联合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合理确定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布局、管线种类、断面形式、平面位置、竖向控制等,积极推进电力线路入廊,实现电网规划与综合管廊总体规划的有机衔接。

2.1.2 电力线路入廊相容性分析

综合管廊内集中了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为防止各管线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各自安全运行,成都供电公司通过整理相关规范和指导意见,得出综合管廊入廊管线的相容性研究报告,对综合管廊规划设计和电力电缆线路入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指出,电力电缆入廊时是否应独立成舱应视其电压等级而定;电力电缆与高压给水管线同沟的情况下,必须注意施工质量,加强维护管理,避免爆管事故;电力电缆不应与热力管道同舱敷设,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时应在独立舱室内敷设。

2.1.3 电力线路入廊经济性分析

入廊费和日常维护费是综合管廊收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入廊费由各管线直埋成本决定,日常维护费由管廊运维单位支付的管廊本体运营维护的成本决定。经测算,高压电力电缆由于需要单独敷设成舱,工程建设基价较高,单根管线每年费用分摊达到10.22万元/公里,较以往电缆敷设成本基本翻倍,将会大幅推升入廊电力线的造价水平,短期来看无法带来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电力线路入廊能够减少运维管理中人力、物力的投入,带来运行维护成本、管理成本的降低。电力线路入廊能够增加输电通道,增强电网网架结构,使变电站等电力设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提升电网的整体效益。

2.2 综合管廊建设验收

2.2.1 建立综合管廊建设监督小组

成都供电公司配合城市规划部门进行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完成规划设计方案,交由综合管廊建设发展公司实施。综合管廊建设发展公司进行融资、招标、采购,进行施工方案设计与工程建设,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理工作。

2.2.2 梳理电力舱验收规范

成都供电公司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城市综合管廊电力舱规划建设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发展[2014]1459号)梳理电力舱验收规范,明确了电力舱本体、接地工程、防水工程、消防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以等电力舱相关的工程验收规范。

2.2.3 规范入廊流程,建立监管机制

入廊流程、入廊施工等事项严格按《综合管廊入廊协议》相关内容执行。所有管线入廊施工完成后,管廊管理单位及管线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成都供电公司协同其他管线单位建立质量监管小组,定期检查施工情况,确保各方施工过程中既不对已施工管线造成损害,也不妨碍后续管线的入廊施工。所有管线入廊完成后,质量监管小组共同完成检查验收。

2.3 综合管廊运营管理

综合管廊内管线较多,各管线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如何实施运营管理特别是安全监管是一个难点。

2.3.1 建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

根据成都市实际情况,成都供电公司配合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了《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营维护管理办法(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城市管理部门、发改部门、建设部门、经信、水务管理部门、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管廊管理单位以及管线单位的职责分工与责任认定。

2.3.2 建立电力线路运行管理规范

成都供电公司在已有的运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新增了相应条款,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综合管廊电力电缆运行管理规范,实现了标准体系的新。

2.3.3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引入综合管廊后,各种管线相伴共存,无论是维护、检修,还是事故防范都必须有全局意识,避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就要求运维管理人员具有相对综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体系。

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时期,成都供电公司同步启动了综合管廊运营管理人才的培训储备,成立综合管廊中心,完善组织机构,定期进行知识技能培训,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学习综合管廊运营管理办法、综合管廊中各管线的运行管理规范,以及涉及其他管线的运维管理注意事项。

3 成都综合管廊建设成效

3.1 规划方案合理可行

成都市自开展综合管廊规划建设工作以来,经过多次规划方案意见征求及阶段性论证,形成了《成都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6-2030年)》,推进综合管廊建设。2016年4月,成都市成功申报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这也说明了成都市综合管廊规划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

3.2 规划设计效率显著提升

在综合管廊规划设计过程中,成都供电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实践框架,极大提高了市政管线规划设计的效率,就电力行业而言,平均每公里线路的规划时间降低10天,减少了与其他管线单位协调路径,避免相互干扰的工作量,减少了单独审批等环节,显著提高了规划设计效率。

3.3 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避免了线路的重复开挖,有效节约了水泥、钢材等社会资源,显著提升了社会、经济效益。以金融城综合管廊(500米)为例,综合管廊建设成本较管线直埋成本约高500万元;维护成本较管线直埋约低800万元;综合管廊排水、电气工程、管廊检测、通风等运营成本约1500万元,较管线直埋引起的道路质量折旧、交通阻滞、管线漏损、管线事故等成本低300万元。另外,综合管廊建设带来的土地效益、生命安全效益、环境效益等间接效益则无法估计。

3.4 树立行业新形象

经过多家媒体的跟踪报道,社会各界对成都市综合管廊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综合管廊的建设将会极大缓解城市中已存在的“城市拉链”、“空中蜘蛛网”等热点问题。

电力线路入廊避免了道路反复开挖,不仅减少了电网企业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工作环境,也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避免影响居民生活等,极大的提高了电网企业的形象。

4 结语

地下综合管廊作为电力线路及其他市政管线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显著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效率,有效解决城市设施建设中的热点问题,极大节省社会资源,树立行业新形象。成都市在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先进经验也为其他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提供了参考,在国际、国内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与较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时胜慧.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监理模式的应用实践[J].价值工程,2015,02: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