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白色污染的措施

白色污染的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白色污染的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白色污染的措施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坚决抵制白色污染,对环境有积极的作用。介绍白色污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所谓的“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是一次性难降解的塑料包装物,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

城市塑料垃圾的消耗量、废弃量十分惊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最明显、最令人头痛、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是那些遍布城市街头的废旧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据有关部门统计,仅以一次性塑胶泡沫快餐盒为例,我国全年消耗量达4亿至7亿个。

一、“白色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

塑料包装材料在世界市场中的增长率高于其它包装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装材料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9%。

我国是世界上十大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国之一。包装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废旧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丢弃在环境中。这些废旧塑料包装物散落在市区、风景旅游区、水体、道路两侧,不仅影响景观,造成“视觉污染”,而且因其难以降解对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危害。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于“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旁散落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城市、风景点的整体美感,破坏市容、景观,由此造成“视觉污染”。

(2)“潜在危害”。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将导致农作物减产;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在动物园、牧区和海洋中,此类情况已屡见不鲜);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很难处理: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目前,人们反映强烈的主要是“视觉污染”问题,而对于废旧塑料包装物长期的、深层次的“潜在危害”,大多数人还缺乏认识。

二、对于危害严重的白色污染,世界各国的态度如何

世界各国已经被难缠的“白色污染”困扰多年,对于抵制“白色污染”更是各出奇招。

欧洲的很多国家的超市都采取出售一次性购物袋的办法控制购物袋的使用量,事实证明,运用经济杠杆应对“白色污染”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立法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应对“白色污染”的官方举措。美国的旧金山市是美国第一个封杀塑料袋的城市。2007年3月27日,美国旧金山市议会通过一项法案,限令旧金山的超市、药店等零售商分别在6个月和1年内停止使用化工塑料袋。该法案规定,超市和药店零售商只允许向顾客提供纸袋、布袋或以玉米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的可降解塑料袋,化工塑料袋被严格禁止。如果不想被罚款,商家就只能乖乖地放弃使用塑料袋。实施这项禁令后,每年将节省45万加仑的石油,也省却了1400吨垃圾填埋的麻烦。

韩国政府从1999年起要求全国商场超市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和纸质购物袋。为推行和宣传这项措施,韩国政府当时在全国张贴了10万张宣传画,分发了20万份宣传册和6.5万个环保购物袋。新加坡也从去年开始举办“自备购物袋日”活动,每逢星期三,新加坡全国206家超市就会以非强制性的方式鼓励消费者少用塑料袋。

世界上其它国家也酝酿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遏制“白色污染”。法国将从2010年元旦起,在全国范围内禁用不可生物降解塑料袋。澳大利亚环境、遗产和艺术部长彼得·加勒特宣布,澳大利亚的超级市场将分阶段停止使用塑料购物袋,这项计划将于2008年底前开始实施。

在我国,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呢?有关专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1)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目前,国家对此末专门立法,广大群众希望有关法规尽快出台。

(2)制定中长期治理规划。非降解塑料制品从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应当有个紧迫观念,为其做两种准备,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时间表。有关部门要在根治污染、减经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明确责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稳妥展开。

(3)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4)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5)狠抓污染源头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和省资源化、再资源化原则。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强调“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抵制“白色污染”的冲锋号已经在全球吹响,公众、商家、政府一个都不能少。

三、结语

随着白色污染问题的不断恶化和人类对其环境的重视,消除白色污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完全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由于其生产成本太高,用途难以进一步扩大,而淀粉基降解塑料在淀粉基降解后,残余的碎片并不能完全降解,其分解产物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尚不明确。如何解决目前的环境问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强调废旧塑料的回收、分类、加工,使有限的资源循环利用;其次是强调全民行动起来,响应号召,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温馨可爱结实耐用可长期使用的布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白色污染物从我们身边永远消失不见……

参考文献

[1]长安,当代环境问题新特点[J].学科教育,1995,(06).

[2]方世南,环境问题: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兼与《该怎样谈论“环境问题”》一文商榷[J].学术月刊,2002,(02).

白色污染的措施范文第2篇

针对“白色污染”,我国出台了政策法规,各地相继采取措施,并取得初步成效。如为减少超薄塑料袋的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文件,各地也积极推行“禁塑令”,提倡使用“环保袋”“菜篮子”。可同时,我国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总结近年来“禁塑令”的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应从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白色污染”问题,还须进一步破题。

制定法规标准,明确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的回收利用废塑料及其包装物的义务和责任,将废物回收和综合利用的责任落实到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环节。制定严格的废塑料处理环境标准,严格禁止用废塑料“土法炼油”造成污染环境的行为。实行强制回收制度,加强监督管理,从回收利用入手,逐步提高废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率,从而解决废塑料的“潜在危害”,减轻生活垃圾处理压力,实现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制定激励政策,形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治理“白色污染”的长效机制。制定和实施有利于废塑料回收利用的激励政策,解决废塑料及其包装物对生态环境的长期、深层次危害。干净的废旧塑料包装物可以重复使用,用于造粒、生产木塑材料及环保炼油等;废塑料以物质循环利用优先,鼓励能源化利用,最终再进行无害化处置。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加强替代包装物研发运用,努力减少废塑料的产生。

总结推广成熟技术。废塑料利用途径众多,包括用作垃圾发电的主要发热物质;与秸秆、有机质等材料混合处理,生产木塑材料作为景观使用。河北福海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历时五年多时间,成功研发出了劣质废旧塑料柔性油化技术,转化率超过80%,在中低温条件下把垃圾废塑料裂解成为初级油品,可生产汽车或动力用油。该技术已经通过河北省工信厅组织的新产品技术鉴定。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召开的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该法是高效利用废塑料、节约能源、不排放污染物的一项创新性成果,如果该项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可部分解决令人头痛的“白色污染”问题。

强化监督管理。“白色污染”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行动。应根据新形势下“白色污染”的新特点,以解决城乡生活垃圾中的废塑料为重点,促进资源化、能源化利用,以收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之效。应当强化管理,促使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与废塑料包装物回收利用企业的联合,发展废塑料综合利用产业,既创造就业机会,也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素质,提高对“白色污染”危害的认识和环境保护的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文件的政策含义,不是禁止城乡居民使用塑料袋,而是禁止超薄塑料袋的使用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家庭使用的塑料袋要自觉分类,并扩大到垃圾分类以便循环利用;对已出现的旅游景区、公共场所的“白色污染”,发挥公众及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在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的同时,号召公众积极参与到捡垃圾、爱卫生的活动中,改变无人负责、无序堆放、随意抛弃垃圾废塑料行为;在自身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也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白色污染的措施范文第3篇

可是,现在的很多地方却是垃圾遍地、纸袋乱飞。塑料袋、泡沫、一次性餐盒等白色不可回收垃圾已经遍布着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了更好的倡行环保,杜绝白色污染,暑假期间,我与表哥朱厚壮、刘煜组成了“爱护家园,抵制白色污染”三人调查小组,对“白色污染”进行了调查。

调查

我用了统计、访问和等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地点有饭店、超市、集市、垃圾场等。我们发现环保塑料袋在大型超市可以见到,并有偿使用。农村集市、小型超市还是在大面积的使用不环保的一次性塑料袋。很多饭店还提供不环保的发泡餐盒、一次性木筷子。我们发现在部分商场、超市虽然对杜绝白色污染采取了一些措施,如:

1、提升了塑料袋的价钱。

2、买东西送环保袋。

3、做少用环保袋的公益广告……

但是,只有三分之一的顾客参与了“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的行动。经统计,每一个家庭,一年大约要用300多个塑料袋、100个塑料杯。一家快餐店一天大约要用饭盒120个,一年累计下来就是40000多个。

分析

人们随意抛弃的废旧塑料等制品,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坪、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地周围等处的这种随处可见的污染现象,逐渐变成“白色污染” ,这种污染长此放任,一定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破坏我们的家园。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们大吃一惊,原来人们制造出的垃圾会造成这么大的污染。各种塑料垃圾就像是一个到处危害四方环境的白色幽灵,他的枪口已经瞄准了地球。

建议

白色污染的措施范文第4篇

(一)教学目标

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其选择有益于环境的生活方式:鼓励其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具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1~3年级:亲近、欣赏和爱护大自然,感知周边环境、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掌握简单的环境保护行为规范。

4~6年级:了解社区的环境和主要环境问题,感受自然环境变化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养成对环境友善的行为习惯。

7~9年级:了解区域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后果,思考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联系,理解人类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自觉采取对环境友善的行动。

(二)内容结构

环境教育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环保观念、环保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环境、关心环境、积极参加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三方面,按照学生认知水平安排到1~9册,呈螺旋递进式。

(三)编写特点

1 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身边的问题,围绕“认识环境、感知环境、了解环境、改善环境”的主题开展研究活动,教给比较系统、全面的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的原则形成系列化的安排。

2 选用真实的事例、真实的图片和数据资料,采用生活化、情景化的内容材料。呈现真实的、生活化的社会情景,增强教材的说服力和启发性。如人们对塑料袋及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习以为常,但给环境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教材用生动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引导学生从一个个活生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环境现象入手。引发深入思考。努力认识和解决身边出现的环境问题。

3 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拓展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验、探究式学习的特点,设计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生活垃圾分类》《我当家庭绿化设计师》《拒绝白色污染》等主题活动,开展角色扮演、模拟演练、体验、交流、调查、制作、探究等活动,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创设了平台。

教学建议

1 贴近生活实际,交出自主活动。本模块强调贴近生活实际,强调学生的亲身体验。力求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自主探究教学模式。要选取具有地方特点的学习材料。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设计各种认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实践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可开展社会小调查、我为家乡环保献计策等活动,培养学生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2 关注现实环境问题,在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往往与某些环境现象或环境问题息息相关。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现象及各种层次的环境问题展开调研,思考各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关注现实中的环境问题。例如,人们为美化居住环境,爱在室内摆放绿色植物,但很少考虑什么植物对人体健康有益,什么植物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问题等。环境教育恰恰要使学生从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达到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目的。

3 运用所学知识,从“可解决的问题”做起。当代环境问题已从区域性、小规模向全球性、大规模方向发展,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更需要关注身边的、可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像家庭、学校和社区中存在的浪费生活用水等问题,教师可以此作为环境教育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自信心。增强参与改善环境行动的意识,

4 关注学生的活动评价,随时调整教学策略。要注意对学生的环境态度、技能、行为以及参与环境教育学习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实效。

5 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适当把握教学目标、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自身特点、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文本中的内容和活动进行调整,并注意开发其他教学资源,创造性地拓展和使用教材。

《拒用塑料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第8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出示美丽的家乡风光)师:这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这里鸟语花香、天蓝水清。你想对你的家乡说什么呢?师:老师还在江西的有些地方拍到了这样的画面。(课件演示:废弃塑料袋在草坪上随风飞舞、火车铁轨旁塑料盒成堆、废塑料在河边成片)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呢?

2 揭示课题。

(二)主动探究。交流信息

1 认识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1)认识什么是白色污染。

(课件出示塑料袋、一次性餐具、塑料薄膜等)议一议:什么是白色污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容易造成白色污染?

(2)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读一读“智慧泉”里介绍白色污染危害的内容,和同桌讨论交流白色污染对环境、人类、动物的危害。

2 探究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讨论:废弃塑料袋何故四处纷飞呢?真的是塑料袋本身的罪过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们有过乱扔乱丢的行为吗?

3 共商治理方案。师:同学们,白色污染正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活,但是我们的生活离得开塑料制品吗?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防治白色污染?(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三)知识拓展,提出建议

1 提问:拒绝白色污染,少用或不用塑料制品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还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你们知道塑料制品是用什么做的吗?

2 计算:一年下来,全国仅生产塑。料购物袋就要消耗多少吨石油?要动用30万吨超级油轮跑多少次?

3 交流:面对这么大的一笔资源浪费,你想提出什么建议呢?

4 思考:在能源危机的时代,限制或不使用塑料购物袋意味着什么?

(四)应用深化,动手实践

1 讨论:我们有很多减少白色污染的办法,最有效的办法是什么?(拒绝白色污染,少用或不用塑料制品:购买东西带自制的环保袋)

2 思考:可以用什么材料做环保购物袋?(学生汇报)

3 制作:我们一起设计图案美观的环保购物袋吧。(学生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

(五)了解社会,总结本课

1 介绍与主题相关的社会动态:美国为了解决塑料废弃物问题,采用了立法的强硬措施:意大利是目前欧洲回收塑料垃圾做得最好的国家:我国政府也做了很多工作……

2 知识链接。读一读“望塔”里的内容。

3 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开展“拒绝白色污染”的探究学习活动,对白色污染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想法,你还有其他的收获吗?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齐心协力,共同拒绝白色污染。

(六)课外实践,走向社会

1 收集“白色污染”危害性的资料及图片,制作宣传小报,让人们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向人们发出倡议,拒绝白色污染,保护我们的家园、

白色污染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白色污染;危害;防治 

    什么是白色污染?这要从塑料开始谈起,人们以石油为原料制得乙烯、丙烯、氯乙烯、苯乙烯等,这些物质的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反应生成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我们通常使用的塑料就是由上述四种高分子组成的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薄膜抖动时声音发脆,而聚氯乙烯薄膜则较柔软,抖动时无发脆声音;发泡塑料一般是聚苯乙烯,燃烧时有浓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塑料进入广泛实用阶段,由于塑料具有很多优点:它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加工方便,质地轻巧,因此塑料一问世,便深受世界欢迎,它迅速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被制成碗、杯、袋、盆、桶、管等。塑料被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塑料的普及被誉为白色革命。随着塑料产量不断增大,成本越来越低,我们用过的大量农用薄膜、包装用的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环境带来很大破坏,由于塑料包装物大多呈白色,它们造成的环境污染被称为白色污染。 

    1白色污染的危害 

    1.1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生活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前几年,有人戏称我国有两座万里长城,一为古长城,二为白色长城,指的是我国铁路沿线到处是白色的饭盒、塑料袋,这就是视觉污染。在我们学校,随处可见一次性饭盒、各色塑料袋,起风时候,塑料袋到处飘扬,严重影响校园的美观。 

    1.2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2.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早在40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1975年,美国就禁止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和饮料。在我国,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同学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1.2.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一般是不可降解的,其分子量在2万以上,只有分子量降为2000以下时,才能被自然界中微生物所利用,而这一过程至少需200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水分的流动,从而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1.2.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1.2.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 

    2白色污染的防治 

    2.1停止使用一次性餐具及超薄塑料袋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2位。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人均水的占有量在世界上排88位,已被列为世界12个贫水国家的名单上;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因此,无论是从环保角度,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

    2.2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其实,塑料和其它材料比,有一个显着的优点:塑料可以很方便地反复回收使用。废塑料回收后,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即可重新成为制品。从组成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氢元素组成,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氢元素组成,只不过分子量较小。因此,把这几类塑料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使之裂解,把裂解产物进行分馏,可制得汽油与柴油。 

白色污染的措施范文第6篇

一、爱护植被,绿化校园

近年来,由于沙尘暴、生物多样性丧失、污染、旱涝灾害和全球变暖等全球性的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加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已是全人类的共识和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国的植被资源很丰富,我国资源又面临着许多问题人为破坏,乱砍乱伐沙漠化严重,水土流失严重;本土物种的消亡,外来物种侵害;自然灾害;保护困难

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呼吁同学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爱护植被,绿化祖国”自定一下方案:

1、培养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增强环保意识

2、了解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3、运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当地或我国植被的状况。运用观察、实验、资料收集的方法了解植物对人类的作用。设计绿化校园的方案。

4、宣传讲述有关国家采取的策略

5、通过对当地植被状况和植物对人类作用的了解,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并能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美化家乡和学校的活动。通过对我国植被面临主要问题的了解,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进一步明确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6 、形成爱绿、护绿的意识,积极参加绿化祖国的活动进一步增强爱护植被和热爱学校的情感 开展“绿色校园”一系列活动

7、唤起学生的危机感,激发起学生爱绿、护绿的保护意识

同学们,开始行动吧!净化校园环境,为创造和谐美好的绿色校园而努力奋斗吧!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校园。我们以虔诚的声音呼唤生命的绿色——为了让大地山青水秀,为了让家园绿树蓝天,让我们小手拉小手,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加入“呼唤绿色”行列,保护绿色家园。今天播下一份绿色种子,明天收获一片蓝天绿地!行动起来,从我开始!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

二、不眼见为净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

校园存在白色污染,每天有几百个包装袋,然而广大学生对白色污染知之甚少,环保意识十分淡薄,对白色污染缺乏紧迫感,而且每天都在制造白色污染,采取这种不以为然的态度是十分危险的,我们应该拿出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从而使人人都有环保的观念,这是我们的目标。

1、学校的超市或卖场对于塑料袋的使用应加强控制,不提供或有偿提供塑料袋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白色污染。

2、 去食堂就餐,都必须自带餐具,禁止食堂向就餐人员提供塑料袋、一次性筷子、饭盒等。

3、现在在大学校园中,随身听、cd、mp3、文曲星等已成为大学生的必备品,而电池的消耗也很大。通常同学们将用过的电池直接扔入垃圾桶,有时会有有毒液体泄漏,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污染隐患。可用充电电池代替普通电池,那么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减少电池所造成的污染。

4、 用手绢代替纸巾、用瓷杯、玻璃杯代替纸杯和塑料杯、用自动铅笔代替木杆铅笔。

5、每一个班在班内建立一个小型垃圾点,将垃圾按纸类、塑料、金属(如易拉罐等)、电池、其他共五类分类收集。由于纸类、塑料数量较多,可以一天清理一次,另外考虑到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建议同学们把废旧电池统一回收。

6、学校设立几个大型垃圾箱,统一回收各班分类垃圾箱中的垃圾,并在校园内多设置一些小型分类垃圾箱。学校负责与社会回收单位联系,及时送出回收来的垃圾。

7、学校应当设立一个评分制度,对垃圾回收工作开展得好的班级进行鼓励。回收的收入也可返回各班使用。

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杜绝校园白色污染,就必须在学生心中树立环保的观念,因此建议学校多多加强环保教育,如征集环保标志,开展环保写作大赛,举行环保歌咏比赛等活动,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

三、电池回收站

白色污染的措施范文第7篇

一、残留农膜对环境的主要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危害

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现象。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也随之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另外,残农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

2.对农作物的危害

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必然形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凡具有残膜的土壤,都会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有大块残膜隔离而隔肥,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

3.对农村环境景观的影响

由于回收残膜的局限性,加上处理回收残膜不彻底,方法欠妥,部分清理出的残膜弃于田边、地头,大风刮过后,残膜被吹至房前屋后、田间、树梢,影响农村环境景观,形成“视觉污染”。

4.对牲畜的危害

地面露头的残膜与牧草收在一起,牛羊误吃残膜后,会阻隔食道,影响消化,甚至死亡。

总之,从地膜污染对环境和作物产量产生的危害可以看出,农田中残留的地膜量,大都接近或达到了能使作物减产的临界值。因此,防治地膜污染已经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二、及时清理、回收残膜是防治农膜污染的有效措施

1.适期揭膜

改作物收获后揭膜为作物收获前揭膜,具体的揭膜时间,最好选定为雨后初睛或早晨土壤湿润时,地膜棉花应在头水前揭膜。适期揭膜,可以减少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

2.采取人工和机械回收相结合的措施,加大残留地膜的回收力度

除采取头水前揭膜措施外,还可组织劳力通过手工或耙子回收残留地膜,在翻地、平整土地、播种前及收获后采用地膜回收机回收,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辽宁省农机化研究所研制的 ISQ-20 型地膜消除机,新疆麦盖提县研制的环形滚动钉齿式残膜清除机,使用效果都很好。

3.优化耕作制度

加强倒茬轮作制度,通过粮棉、菜棉轮作倒茬减少地膜单位面积平均覆盖率,进而减轻残膜污染危害。

白色污染的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废旧地膜残留;危害性;废旧地膜回收;存在问题;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5-02-2

1 废旧地膜残留的危害性

1.1破坏土壤性状

由于土壤中废旧地膜碎片改变了土壤孔隙的有序排列,切断了通透的连续性,土壤含水量下降,甚至导致耕层水难以下渗,土壤通透性不畅,阻碍土壤水肥的调节,直接破坏土壤原有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降低耕地质量。

1.2影响耕作质量

据各地调查报道,废旧地膜主要残留在农田0~30厘米的浅耕层内,约占总残留量的80%。废旧地膜一旦缠绕犁锹,就会影响整地质量;大量残膜碎片还易堵塞播种机或中耕施肥机,造成播种或施肥不均匀,影响作业质量。更为严重的是种子一旦播在碎膜上,会造成缺苗断条,影响苗全、苗齐。

1.3危害作物生育

废旧地膜残留在土壤中,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影响作物出苗,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土壤条件不均衡、不一致、不协调。作物苗期易出现苗黄、苗弱甚至死亡;在中后期会影响作物根系的伸展和土壤微生物的活动,阻碍作物根系发育对土壤养分、水分的吸收;大块废旧地膜在土壤中形成隔离层,隔肥、隔水、隔气,影响肥效,致使作物产量下降。资料表明:一亩地土壤含废旧地膜2公斤左右时,将导致作物减产10%~23%。

1.4污染生态环境

部分清理出的废旧地膜丢弃于田边地头,焚烧掩埋,大量废旧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堆积在田间地头、飘移在水渠路旁、悬挂在树木枝头,对自然景观、土壤、水源、大气造成的污染问题已日渐凸现,严重影响了土壤质量、城乡环境面貌和环境卫生。

2 废旧地膜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回收能力不足

目前,地膜回收基本上处于无控制、无市场、自由化的状态。废品收购站点只收棚膜不收地膜,原因是缺乏应有的废地膜回收加工企业,地膜回收再利用的产业链条缺失、不完整。即便有的地方有加工企业,也是规模小、层次低、带动能力弱,自我生存困难多、压力大。

2.2回收手段落后

目前残膜回收大多采用人工方式,其回收用工多、时间长、不完全、效率低。农民往往将残膜堆积在田边地头焚烧,不仅再次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每年废旧地膜可回收时间极为短暂,人工回收地膜费用高而且效率低。因为地膜覆盖种植时,为防止大风将地膜吹起破损和刮走,在铺膜的同时,用土压在地膜的两边,同时在膜面上压土防风,这些土在农作物生产期间受到风吹、雨淋、日晒,板结硬化。此时,受到自然风化作用的地膜已经破损,强度下降。由于地膜上板结的土块影响及地膜抗拉强度的降低,很难将地膜完全捡起,这样就降低了人工捡拾废旧农膜的回收效率。

2.3回收链条缺失

据各地报道的资料表明,废旧地膜回收率一般在30%左右,有的地方基本不回收。分析原因主要是捡拾难、销售难。目前生产上大量应用的是0.008毫米以下的薄膜,地膜超薄化,强度低、易破碎,手工捡拾和人工耙搂清理残膜费工费力,难度大、成本高。农民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在地里捡废膜,宁可在家闲呆不肯付捡膜的辛苦。即便将废旧地膜清理出来也无处交售,基本是在田边地头焚烧、掩埋。重使用、轻回收现象相当严重。产前、产中、产后链条缺失,环节脱节。

2.4回收机制乏力

主要是政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到位。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的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范围小、层面窄、局限大,回收残膜的主体――农民得不到实惠,起不到应有的政策引导作用。废旧农膜回收的行业归口管理不明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措施软、力度小、行政推动力不足,致使废旧地膜回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 废旧地膜回收的必要性

3.1是保持土地永续利用,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结果。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由此可见,废旧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会改变土壤物理性状,破坏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治理地膜污染是当务之急,对保护土壤环境十分必要。

3.2是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建设农业清洁生产的需要

由于残膜影响和破坏了土壤理化性状,必然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凡具有残膜的土壤,阻止根系串通,影响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耕层中大块残膜形成隔离层隔肥,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据有关资料介绍,种子播在残膜上,烂种率达7%,烂芽率达5%,残膜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一般减产5%~9%。可见,大力推广废旧地膜回收、清洁生产技术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3.3是保护农村友好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

残膜弃于田边地头,随风飘落在人居场所周围,社会自然景观环境之中,造成“视觉污染”,严重影响农村人居环境,而不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治理地膜污染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事关农民的精神生活。不仅要抓,而且必须抓好。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为追求高产稳产,大量使用地膜,且废旧地膜不能及时回收,造成土壤严重污染和作物减产,影响农民增收,破坏环境。因而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4 废旧地膜回收的对策和建议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废旧地膜回收工作范围广、面积大、不集中、环节多,涉及到千家万户,关系到不同行业。需要方方面面统一思想、同心合力,全力推进、全面落实各项回收措施。

4.1广泛宣传发动,树立环保理念

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工具,大力宣传、广泛发动,充分认识开展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强化农村节能减排、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意义。强化舆论引导,多渠道、深层次、全方位对“白色污染”危害性进行深入宣传,树立绿色环保理念,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引领农村走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的良性发展道路。充分调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捡拾废旧地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在社会营造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浓厚氛围,使清除残留农膜污染成为每个公民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的自觉行动。

4.2加强站点建设,全民参与回收

废旧地膜的再利用,回收是前提和关键,建立废旧地膜回收站点,是开展废旧地膜回收的先决条件。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坚持“谁办、谁管、谁受益”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项目的实施,根据运输距离、交通条件和废旧地膜产生量,本着辐射面广、方便交售的思路,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站点。对废旧农膜、塑料制品、农资包装瓶袋等农村垃圾进行定点堆放,定期处理。现有的废品收购站点增加收购残膜业务,鼓励和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企业和个人发起组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业合作社,带动广大农民积极捡拾交售废旧农膜,提高农民参与治理“白色污染”的组织化程度,形成强大的回收网络,方便群众交售废旧农膜。并结合全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实行“交旧领新”、 “以旧换新”或“交旧膜享受补贴价新地膜”等措施促进废旧地膜的回收。同时在回收场地、加工场地的租用上给予积极支持,促进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

4.3落实扶持政策,强化制度管理

推动农村废旧地膜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变弃为用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全新工作,在目前废旧地膜回收市场无拉力、环节不顺畅、管理不得力、回收不理想的情况下,面对“白色污染”逐年加剧的形势,各级政府要加大主导推动力度,制定并完善促进残膜全量回收的信贷支持、土地利用、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和有效机制,使残膜回收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扶持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发展。对农膜加工企业和收购站点实行资金奖补扶持,以奖促治。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以奖代补制度,扶持其发展壮大。可探索尝试地膜使用追溯制、回收跟踪制、全程监督制,促进废旧地膜的回收,推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开展工作。

4.4推行技术规范,科学使用地膜

废旧地膜回收不是为了回收而回收,回收之目的是为了再利用,使地膜应用走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轨道。这就需要有长效的运行机制、配套的管理措施、完善的监督制度、规范的技术体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软件建设。建议有关部门制定地膜生产、使用、回收安全技术规范,加强源头治理。各级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要加大监管和查处力度,淘汰难以回收的超薄农膜,强制使用无毒添加剂,最大限度减少重金属污染;鼓励引导销售使用厚度在0.008毫米以上的农用地膜,严厉打击销售 “三无”地膜,净化农资市场;积极推广“一膜两年用”和适时揭膜技术,优化耕作制度;积极推广有利于回收的覆膜方式;积极推广成熟残膜捡收机,提高捡膜效率,减少田间残膜污;积极推广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代替塑料农膜。利用天然产物和农产品为原料生产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包括利用木薯淀粉为原料生产全生物降解的农用薄膜,可以在使用后12个月内,在自然条件下100%降解成为有机肥料,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4.5明确工作责任,共同强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