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 教学活动 存在问题 改进策略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非常重视。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综合型的人才,这对于培养人才的各级各类的学校也提出巨大的挑战。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高中各个学科都在稳步进行着,其中一门必修课地理也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已然成了高中地理教学进步的一道绊脚石。本文介绍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动态及所存在的典型问题,浅析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当前高中地理教育发展的基本动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的目的在教育理论系统化、基础科学化等方面表现出综合为一体的趋势。在高中地理上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学生方面,不仅要求其掌握人与地理协调发展的一些基础知识内容、了解人类生存环境,让学生自由发展的地理空间,还需满足学生动作能力,让他们参与到地理设计与发展之中,培养他们积极的思想“今天是学生,明天是公民,未来可以使用地理知识来指导行动。”在整个知识系统方面,空间结构是构成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符合现代教育观中的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表现在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思想品德全面发展上,培养学生“生态保护”意识也是高中地理课堂的目标之一,所以,学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去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将思想品德教育纳入高中地理教育之中。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依然老旧

虽然教育改革在不断进行与发展,一些教师也知道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但是许多教师对此仍不够重视,在高中地理课堂上没有将新的理念应用于课堂之上,没有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课堂中去。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高中地理教学的本质,依然是“输入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得课堂效率极为低下,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没有主动学习,会导致学生厌学、偏科等严重问题。很多老教师没有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味进行传授知识,没注意到学生的需求。

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焕发出学生潜在的才能。高中的地理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处在比较尴尬的位置,它既有较深的理论,也有实践知识,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反观现如今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教师几乎忽略了地理学科与实践联系,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基础知识理论,并没有去深入剖析所学地理知识背后的意义。例如,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有些教师也就仅仅教荒漠化的防治以及西北地区荒漠化,教学知识单一,没有将知识内容扩展衍生,仅限于书本内容,学生就会对此感到枯燥乏味,进而对地理学科渐渐失去兴趣。

2.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之间衔接不紧密

高中地理知识与初中地理相比有两个大的不同,高中的知识内容结构与初中知识内容结构有很大的区别,既从具体到抽象、从一般到特殊,在知识的广度与深度都有很大程度的加深;在能力方面,高中地理的学习对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思维方面一般有: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分析综合能力及自学能力等等。这就要求教师在对高一学生进行地理教学时要把握好衔接,有些教师没有把握好衔接内容及要求,没有及时转变学生们对于地理学科的看法。

三、解决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因材施教,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重点突出必备知识。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衔接,并不是所有的内容一定要有衔接。根据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复习的内容。如学生对于地图的掌握可以说是一个空白,学生不会看图,不知道怎么看图,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有几大洲,各大洲的具置更不用说了。初中学生也没有更多的机会看图,只是教材上的几幅图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使用挂图而已。在读图时,学生没有空间概念,拿到一幅地理分区图,不知道这是地球上的哪个地方或者说这幅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不能灵活的运用地图中提供的有效信息去分析和解答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进行知识衔接时,应该把重点放在图上,用图来引导学生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会用图来分析和推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应该让学生每人都有一本地图册,平时培养学生读图、认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用图能力。

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弥补,例如,我在讲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时,我把初中的有关经线、纬线的特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通过地球仪演示及板图画出来,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等,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样在讲述地方时和区时的时候,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在讲述的时候能知道在哪些地方适当加深,做到心中有数。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2篇

现在的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得学生对地理知识不能够很好地掌握。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地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

地理教师在讲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不同的学生学习地理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地理知识储备是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运作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也千差万别。这样就导致了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学习模式和思考模式都不一样,可能会出现和教师的思维有出入的地方。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采取自己的单一措施对学生进行教学,就会使得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挫伤,从而导致他们对学习高中地理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排斥的心理。

2.地理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与学生互动

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在平常上课的过程中,只是按照自己的教案或者备课书来教授地理知识,从来不在课堂上提出一些与地理相关的有趣知识和问题,更加不会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互动,不会让学生在自我学习和自我思考中记忆一些地理知识。授课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高中生正是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和质疑的年龄,他们喜欢自己去探索知识和真理,这样才能感觉有成就感,并且对于得到的结果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应该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经常与学生互动,找到一些与地理知识相关的小问题或者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演讲。

二、解决对策

1.地理教师对于不同的学习人群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正是上面所提到的,由于地理教师在课堂的知识讲授上教学方法单一,最后导致了很多同学对于高中地理失去了兴趣和爱好。所以为了使高中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较好地掌握地理技能,我们的教师需要改进地理教学模式。其中对于那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认真听讲,按照教师的思维模式进行学习即可。但是对于那些喜欢思考的学生,地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尽量对这些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发散思维,积极地思考和想象。这样的方法既可以让那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不至于觉得这门课程太难,也使得爱思考的那部分学生不至于觉得地理课程太枯燥无味。

2.地理教师在课堂上应设置一些互动的活动

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已经说到,课堂上的互动对于学生学习和培养兴趣的重要性,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高中地理这门课程,我们就需要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时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如何在课堂上设置互动,或者应该以怎样的形式进行互动,这些都需要结合学校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该学校学生的素质、学习特点。并且地理教师在设置这些互动活动的时候,应该时刻结合高中生这个年龄段的爱好和兴趣,以及学习习惯和思考能力等这些客观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制订出适合高中生的互动活动。如果脱离了这个客观条件,那么不仅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并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高中地理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高中地理不是只靠单纯的背诵就能够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学科,其实高中地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考能力有一定锻炼作用。所以学生应该学会怎样在课堂上听课、怎样学习课本或者学校教材,以及怎么进行课下练习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地理知识。

三、学生学好高中地理的小技巧

1.听课的技巧

学生在地理教师上课之前要腾出一些时间去预习教师今天要讲的知识,将自己看不明白的问题,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来。在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学生要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讲,注意教师是怎么讲解你不会的问题或者知识点的。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有重点地去听讲,如果学生不能够抓住自己的重点去听讲的话,学生会对于一些问题觉得很突兀,也会导致学生在上课期间走神。

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记笔记,人的大脑不可能在一瞬间记住那么多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在课堂的听讲过程中随时记笔记,而且对于不懂的问题在教师讲解之后还是不太明白的话,学生需要着重记下来,在课堂结束之后再向同学或者教师请教,千万不可以得过且过。

2.阅读教材的小窍门

在教材的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对图表或者标注给予一定的重视,因为这些信息可能为学生学习相应章节的知识具有一个诠释的作用,并且图表能够更加直观地表达知识的本质和内容。对于那些不重要的知识用浏览的方法即可,因为这些知识不是学生学习的范围或者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在这里不需要的知识学生稍微看一下即可,不需要放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它们。

3.怎么做练习

学生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不需要采用题海战术,只需要在做完每道题目之后,总结这道题的出题意图以及解题方法,找出课本上相应的知识点即可。这样的练习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出题人的出题重点和出题模式,也能够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顺利地解答题目。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理课堂;情境教学;问题;对策

一、问题分析

1.情境多集中在开课部分

当前,地理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主要集中在教学的引入部分。这种单纯以创设单一情境作为教材内容的引入,没有将预设的情境与教学内容完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激发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奇心。情境应分阶段设计,逐步地扩展、深入、充实,让情境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激发、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情感和实践等活动。因此,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多种情境,不断地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

2.情境的创设流于形式

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形式的丰富,教学方法与教育理念往往是貌合神离,结果使情境的引入只得了皮毛而失了神韵,表面看是热热闹闹,其实是华而不实,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因此,过于重视形式,很容易造成忽视地理学科特点,使地理课变成了手工课、电脑课或拼盘课等现象。

3.只把情境教学使用在公开课中

有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很少或根本就不使用情境教学法,可是在公开课时却创设多种情境。上课时学生对于一些像多媒体画面、音乐、语言等简单的情境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但是对合作学习、小组活动等比较复杂的教学形式,根本不能很快适应,不能很快领会老师的意图,摸不到具体实施的方法,不能按要求完成老师的任务,结果导致教学效果很差。

4.使多媒体情境的使用走入误区

多媒体技术能将复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通过画面的展示、切换、组合、停顿、重复、叠加等方式得以突破;可以提高课堂的信息容量、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元化;精美画面还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情操,达到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制作的画面过多忽视了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在整个教学过程过多的演示多媒体,教师成了操作员和讲解员,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还有把多媒体课件弄成公开课、观摩课的“点缀”,忽视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

二、对策研究

第一,引入地理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在课堂中引入地理故事既能把许多课本知识具体化、情境化,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还能增强学生分析、概括、总结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如,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几乎无人不知,“火烧赤壁”的故事可用来讲季风气候,“隆中对”可理解为区位分析。诸如此类,举不胜举。如果我们能借来巧用,原本平淡、枯燥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鲜活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扩展地理知识面,将小课堂延伸到大社会。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能更深地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关心自己周围的生活,更多地习惯于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了,地理素养增强了,地理课堂也变得异彩纷呈,生机勃勃。

第二,营造认知冲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教者善问,善学着善疑”。教学中提出好的问题,有助于形成乐思的气氛,引导学生带着疑问积极地学,思考着学,从而在学习中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学习和积累地理思维的方法。

第三,丰富文本素材创设情境,增进学生的学科兴趣。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去创设情境?怎样去挖掘学生的潜能?

新的教材观告诉我们,要活化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地理知识中蕴含的这些情感和美感,以地理知识的博与巧,去创设情境,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使之产生新感觉,激起新欲望。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4篇

>> 美国博士分流淘汰机制的操作策略及启示 试论当前国企转岗分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独立学院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广西职业学院实施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分流制排水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高校学院资料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独立学院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荣誉实物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中美研究生淘汰分流机制研究 中职学校教师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会计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WTO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教师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peiyangjizhi.

[8]河海大学大禹学院,人才培养[EB/OL].http//dyxy.hhu.

/s/44/t/270/p/1/c/2880/list.htm.

[9]Bratt,K.Hearts and Minds Honers programs in North American Christian Institutions[J].JE&CB,2010,14(2):7-18.

[10]钟蓉戎,吕成桢.高校荣誉学院实施分流淘汰机制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32-33.

[11]浙江师范大学初阳学院学生手册,2013:3-6.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5篇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点对策文献调查

1引言

自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积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我国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在培养模式方面与学术型硕士没有明显的差别,没有充分重视培养专业硕士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也与学术型硕士类似,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所占的比例不合理等。

对于上述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既往研究者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研究中,要么仅列举了部分问题点和解决方案,以偏概全;要么列举了较多的问题点和应对策略,重点不明;要么有问无答,于事无补;要么有答无问,无的放矢;要么措施空泛笼统,不够具体;要么方案过于理想,缺乏可操作性。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量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梳理出一整套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点和对策,并力求该成果既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既有问有答,又有可操作性。

2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文献调查

2.1培养模式与导向方面的文献调查

周长恩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几个角度,对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优化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而主要途径。郑红星对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差异、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哪些能力,以及我们正在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最后对如何培养迎合社会需求的研究生提出自己的设想。鞠晓生等分析了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从如何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刘越男阐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情况,对研究生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对策措施。路萍分析了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几点建议。赵军通过对部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问卷调查,明晰了两类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面的共性和殊性。王媛等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显示表征,从制度缺失的视角提出,弥补“完全制度缺失”、完善“不完全制度”和显化“隐性制度”是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路径选择。

2.2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的文献调查

金晓晨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部分研究生及硕士导师为对象,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该校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赵军等通过文献回顾与分析,指出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与研究生个性化教育研究存在两张皮现象,进而从培养机制改革的视角,剖析了研究生教育中个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就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推进研究生个性化教育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李保国对研究生招生与复试过程、培养过程、论文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提出了应对措施。苏娟以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切入点,从政府指导力度和指导支持力度、研究生教育投入和培养过程三个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的原因。聂允聚焦于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分析了学术型硕士培养中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对应的措施。邵中军等从课程的分类、比例、内容、结构等多角度分析了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问题,并从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考核方法两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卢跃红等从研究生的学术和道德品质、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身体和精神状态等层面阐述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金立标从课程体系、课堂信息量、导师责任意识、监管制度等方面分析了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出了几点思考。

2.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的文献调查

李亚平等认为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包含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三个要素,对此三要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张群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导师体系和学位论文四个方面,探讨了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和完善的对策。陈建伟等在对中美英专业硕士学位发展时间和培养模式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王莉梳理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指出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徐加放阐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归纳了当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李士泽等在综合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实践等方面剖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条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孙若红等以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为例,对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以期探索具有学科特色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刘阳等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如“双导师”制度落实不到位、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专业实践环节未落实到实处等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与学术型研究生区分度低、特色不明的问题,实习实践环节质量不高、课程设置不科学等问题,王大海等分析了成因并探析了解决前景。李锋等基于国家要求与运行实践之间的差距,挖掘出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面你的问题,并从宏观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张一璇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实践和导师指导等四个方面,在对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基于文献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3.1基于文献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总结和梳理,最终将当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纳为4大类,分别为课程方面的问题、管理方面的问题、导师方面的问题和学生方面的问题。继而,对每一大类再次细分。其中,将课程方面的问题细分为4个小问题,管理方面的问题细分为7个小问题,导师方面的问题细分为5个小问题,学生方面的问题细分为4个小问题(见表1)。根据每一个小问题被既往研究者提及次数的多寡,可以明晰各个小问题的重要程度或严重程度。比如在众多的问题点中,A1,A2,A3,A4,B1,B2,C1,D1等问题点可视作较为重要且严重的问题点。

3.2基于文献调查的研究生培养过程对策

针对表1中整理出的当前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逐一找出每一个问题的应对措施(见表2)。并且,根据每一个对策被既往研究者提及次数的多寡,可以明晰各个对策的重要程度或有效性。比如,在众多的对策中,A11,A13,A41,B11,B12,B21,C21,C31,D31等对策可视作较为重要且有效的对策。

由表2可以看出,即使对于同一个问题(比如A1),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解决途径,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有些妙方(比如C22,C32,C41其实是一个策略)则可以同时解决多个问题,可谓一石多鸟。

同时,综合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有些研究者并没有对自己提出的所有问题点都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有些研究者给出的对策和措施并没有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点。此外,一些研究者虽然提出了若干条建议或思考,但要么过于笼统空泛,不够具体缺乏针对性;要么过于理想不够现实缺乏可操作性,这类对策在表2中都没有列举。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系统地回顾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领域的研究动态。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得出,当前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中,在课程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培养方式单一、专业学位特点不明显、实践环节形式化;相应的主要对策是重视选修课及其他非专业课程和课程应强调综合性、应用性、开发性。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和评估体系不健全;相应的主要对策是结合社会形势和市场需求设定目标,以及建立多样化培养目标。在导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相应的主要对策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建立系统的导师评价制度。在学生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学术和道德品质有待提高;相应的主要对策是实行宽进严出,建立中期考核淘汰制。

参考文献:

[1]周长恩.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教育与考试,2014(2):73-75.

[2]郑红星.高校研究生培养导向问题思考.教育教学论坛,2016(16):27-28.

[3]鞠晓生,谭琦.关于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思考与探索.亚太教育,2015(11):229.

[4]刘越男.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江苏高教,2014(2):121-122.

[5]路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时代教育,2014(11):104-105.

[6]赵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基于部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比较研究.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1-8.

[7]王媛,陈恩伦.制度缺失视域下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检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2):36-40.

[8]金晓晨.发挥导师作用解决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教育教学论坛,2014(31):13-14.

[9]赵军,蒲波,房洪全.研究生个性化教育扫描:问题、原因与对策――基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视角.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

[10]李保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3):257-259.

[11]苏娟.我国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问题原因分析.科学研究.

[12]聂允.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研究生,2016(5):42-44.

[13]邵中军,邓中荣.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本问题与初步对策,医学争鸣,2015,6(5):49-51.

[14]卢跃红,钱金螅陈艳兰,徐立,杨志华.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及对策思考.大理学院学报,2013,12(7):86-89.

[15]金立标.浅析目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科教文汇,2016(347):26-27.

[16]李亚平,郑易平.新时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9):83-85.

[17]张群.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11):10-13.

[18]陈建伟,王兴国,韩建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96-98.

[19]王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扬州大学学报,2014年,18(6):56-59.

[20]徐加放,马灯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96-99.

[21]李士泽,刘丛,杨焕民,张爱忠,郭永霞,左豫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6):213-214.

[22]孙若红,孙妍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13(4).

[23]刘阳,王连静,孙慧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4).

[24]王大海,陈亚男,杨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发展探析.教育教学论坛,2016(20):58-59.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6篇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快速推进,足球逐渐成为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初中校园足球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目标,合理地设计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能更好地促进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本文将简要分析初中校园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旨在进一步促进校园足球运动教学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校园足球问题对策

在初中教学阶段,初中校园足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结合初中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及良好的运动习惯。初中体育教师如何针对校园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重视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具有积极的发展意义。

一、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已经逐渐影响了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针对初中校园足球运动的实际发展情况,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初中校园足球保障体系缺乏;在教育师资力量方面受到限制;教材不合等内容。

(一)初中校园足球保障体系缺乏

在初中阶段,初中校园足球保障体系缺乏,是校园足球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校园足球发展属于系统工程,必须要在科学化的保障提下下,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但是目前初中校园足球在保障体系方面缺乏一定的保障,投资力度也较小,难以顺利的开展教学活动,直接导致了校园足球运动发展缓慢。因此,初中校园足球保障体系缺乏,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

(二)初中校园足球在教育师资力量方面受到限制

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初中体育教师自身足球运动技能较差,不能完全意识到校园足球运动及德智体有机结合发展,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开展教学的环节,片面的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缺乏一定的实践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同时,初中校园足球在教育师资力量方面受到限制,也是导致足球教学水平无法有效提高以及训练活动次数较少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初中校园足球在教育师资力量方面受到限制,是当前初中校园足球运动发展中重要的问题之一。

(三)初中校园足球教材不合理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初中校园足球教材不合理,也是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之一。初中校园足球在训练教材上缺乏科学化,难以被大众接受,体育教师自身足球运动技能相对欠缺,直接影响了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有效性。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初中校园足球运动及教学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初中校园足球教材不合理,是初中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解决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有效对策

(一)改进初中校园足球的配套教材内容

为了有效的完善初中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改进初中校园足球的配套教材内容,是解决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有效对策之一。在开展足球运动训练活动的环节,重视改进初中校园足球的配套教材内容这一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足球运动训练的有效性,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同时,针对学生在参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进而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充分重视改进初中校园足球的配套教材内容这一发展对策。

(二)加强初中校园足球的宣传与文化建设工作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加强初中校园足球的宣传与文化建设工作的方式,完善足球运动训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体育教师在提高自身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效的参与到足球训练活动中,逐渐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例如,学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强化足球运动的重要性,并制作一定的宣传标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意识。体育教师如何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加强初中校园足球的宣传与文化建设工作,对于促进初中足球运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三)提升初中校园足球的师资队伍素质

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初中校园足球的师资队伍素质,也是解决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有效对策之一。体育教师如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积极地探究有效的解决对策,是促进足球运动训练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提升初中校园足球的师资队伍素质的方式,强化足球\动训练的重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足球运动,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例如,根据足球运动的教学目标,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通过比赛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并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足球运动的趣味性。因此,提升初中校园足球的师资队伍素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校园足球运动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及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都非常重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不但有利于完善足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及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逐渐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郑章勇.当前初中校园足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6(1):253.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学物理;问题解决;解题能力;认知结构;策略

一、影响中学生物理解题水平的因素

为更好地了解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现状,笔者制作了一份“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对扬州某中学三个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现状做了调查与分析,并发现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物理课我听都能听懂,可一做题目却困难重重。”“物理题目我平时做过的数量不少,但一碰到新题,却又不知所措。”

可见,学生听懂物理知识与学会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解题训练单靠量的积累并不一定带来质的提高。影响中学生解题水平有着复杂的因素,我认为,影响中学生物理解题水平主要有以下六方面因素:1.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水平;2.识别和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3.选择解决物理问题策略的能力;4.心理状态;5.数学运算的能力;6.新知识的创生能力。

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集各种基本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识记力、情景想象力、思维力等)于一体的综合能力,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基本保证,也是整个物理学习能力的集中反映。

二、提高中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策略

1.教给学生全面完整的知识

知识是解题的基础。研究表明:学科或专门领域内的问题解决涉及大量专门知识的应用,离开了那些相关知识基础,就无法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这里所说的“知识”应当包含哪些方面呢?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以用于区别、辨别事物。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指“怎样做”的知识,是有关解决问题的思维操作过程的知识,即如何从已知状态向目标状态转化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学习和如何思维的知识,即如何使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去学习、记忆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与建构是提高物理解题能力的重要基础。但是,传统的知识观仅仅把陈述性知识及一小部分的程序性知识看成知识的全部,在一般教师的知识结构中,主要是一些陈述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比例偏低。在物理教材中,陈述性知识处于显性的状态,具有比较严谨的结构,而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则不然。

教师在教学中着重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一类的问题,而对“怎样做”以及“怎样去思考”“怎样去学习”这类问题却很少涉及。其结果,学生只学到些静态的陈述性知识,而缺乏动态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于是出现“能听懂,但不会解题”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突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地位,要结合问题解决活动,将平时易受到忽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

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虽然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知识,但它并非局限于习题教学的范畴,因为问题解决并不仅仅是求解物理习题,人们为了实现不可即时达到的目标的一切行为,都可纳入问题解决的范畴。所以,在物理教学的各个微观环节,我们都应当注意挖掘教材内隐的关于方法论的教育,并逐步向学生传授。

2.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主体头脑里所建立的知识结构。众所周知,知识是解题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知识的量越多,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越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与知识量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一个人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还跟他所掌握的知识的组织形式有关。解题需要提取大脑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并将它与问题情境匹配。知识能否迅速顺利被提取出来,与知识的存贮方式直接相关。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良好的组织使得所提供的知识易于用上,这甚至可能比知识的广泛更为重要。至少在有些情况下,知识太多可能反而成了累赘,它可能会妨碍解题者看出一条简单的途径,而良好的组织则有利而无弊……把图书馆里的图书或工具箱里的工具布置得很实用对工作会大有帮助,然而把你记忆里的知识安放得有条不紊则对你更有帮助,因此也更值得你去关心。”

记忆是思维的前提,没有对已有经验知识的牢固记忆,思维将是一句空话。但是,知识记忆可分机械记忆和有意义记忆。知识若不加以良好地组织,只能依靠机械记忆,而机械记忆的知识是很容易被遗忘的。物理学的知识具有严谨的结构体系,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纵横交错的内在联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十分注重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具体做法包括:(1)知识结构的预先呈示;(2)知识的呼应和比较;(3)知识的归纳和整理。

三、提高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抽象水平

问题解决研究的专家指出,使问题的材料形式化,即从具体的内容中抽出形式,是解决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对物理解题的研究表明:专家追求物理知识的深层结构,他们的结构信息组织具有高度的系统化、抽象化的特点,他们在解题时倾向于使用抽象的规则和原理,对问题进行归类。而初学者的知识则局限于表层结构,他们的结构信息组织具有水平较低、具体的特点,在解题时往往受事物的具体形式或内容的干扰,从具体问题中识别抽象的模式。

四、教给中学生有效的解题策略

所谓解题策略,指的是在解题思维中,从宏观的角度来考虑解题途径的思想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策略、方法、技巧,都是解题的手段,因此都应归属于方法的范畴。但是,方法是有层次的,解题策略是最高层次的解题方法。它涉及的是解题的方向、原则、目标等方面,是对解题途径的概括性认识。

我国学者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的解题策略做过对比研究。研究表明:中等生与优等生在解题能力上的差异,最主要的并不是基本知识的差异,而是解题思维策略的差异。能力强的学生能自主地生成策略,能力弱的学生则缺乏策略,且难以学会生成策略。

在以往的教学中,解题策略的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它基本上是依靠学生在解题实践中自然地生成的,学生解题策略的获得常常是盲目的,或走了许多弯路才最终领悟的。

因此,我们在平时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物理解题能力的培养,最终使中学生掌握物理的解题策略,真正地学好物理,喜欢物理。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与学的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谈振华.课堂教学理论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殷传宗.物理教育学研究[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典型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94-01

通过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查发现,其主要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气氛沉重等几个方面的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长远学习也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需要结合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典型问题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进行解决,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1.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分析

1.1 教学方法单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而这也是普遍存在着的问题,该问题具有典型性[1]。导致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单一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而创新教学理念,依然秉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主张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进行地理教学,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非常被动,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与教师进行密切的配合,甚至部分学生出逆反心理,严重的影响到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

1.2 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从高中地理的教学过程来看,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对教学过程的优化,导致教学过程非常枯燥和乏味,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也无法增强学习感受,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非常不利[2]。而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述,缺乏新意,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

1.3 课堂教学气氛沉重。众所周知,地理是高考的重点考察项目,并且地理教学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存在着较大的压力,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重,教师为了赶进度、增强课堂教学的容量,为了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会争分夺秒,进而导致课堂气氛紧张,学生处于此种状态下无法高效率的学习地理知识,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水平,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地理学习的效果[3]。

2.解决措施分析

2.1 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一步创新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通过积极的学习,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4]。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分组分层教学法、学案导学法、案例分析法、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开展地理教学工作,有助于全面的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水平。

2.2 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在优化高中地理教学过程方面,具体教师应做如下2个方面的努力。①对高中地理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设计多个教学趣味点,使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地理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②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计划的实施,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确保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5]。

2.3 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气氛的沉重势必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影响到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策略进一步活跃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教师可以运用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与学生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趣味性的地理资料不断的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地理教学中,实现最佳的地理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的典型问题及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多种教学问题的发生,教师应该对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解决问题,提高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确保学生地理学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立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J]. 高考(综合版). 2015(01)

[2] 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析[J]. 课程教学研究. 2014(02)

[3] 王伟.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种变化[J]. 学周刊. 2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