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研学活动

地理研学活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理研学活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研学活动范文第1篇

[摘要]在我国积极推进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推进中学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中学生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学野外实践建设是全面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的重要体现,也是开展中学野外实践活动的重要推手。为此,文章着眼于地方性中学野外实践的建设及评价研究,以推动中学研学活动的广泛开展,并助力中学和地方性野外实践旅行基地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中学地理;野外实践;评价研究 

步入高中新课程改革,尾随着已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其他省区踏上了新课改的征程,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野外考察实践活动都有待提高和发展。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按照新课改要求进行教学。在人文地理知识教学过程中,有不少课题研究活动,笔者选定了“人文地理野外实践活动探究”课题。

一、中学野外实践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印象。在教学中,如果能够结合兴趣引导学生,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状态。尤其是在高二年级,选考科目选定之后,学生们课业压力大,思想负担比较重。如果能够借助研学旅行的方式,让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学习和巩固知识,可谓一举多得。 

研学旅行中,学生走出教室,领略大地的大好风光的同时,通过实地勘察的方法,走进环境,让原本的地理课程教学变得更加丰富起来。在观察当地景观的时候,可以结合现实环境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渗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当学生融入到大自然环境当中之后,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念,并在学习和探索中逐渐形成人地协调观。 

(二)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观念,提高学生综合思维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先从教材和的资料中了解当地亚热带的环境和需要具备的地质地理知識。当学生走进相关的环境中,再通过分析当地岩石性状,倾斜和弯曲的方向,以及影响地貌形成的因素、识别判断不同地貌的特征,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的理念。学生可以在自身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分析问题,以系统性、认知性、全面性和动态性为原则,分析当地的地理环境,将理论与现实结合。在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思维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二、野外实践地点的确定 

野外实践,需要学生在旅行中学习和应用相关的地理知识,那么,地点的确定就非常重要。首先,要了解选定地点所处的位置和交通问题。在满足教学需求的前提下,位置的安全性和交通的便捷性是野外实践中的首选。其次,要确定地质概况问题。地理教学中学习地质部分的内容,需要选取的地质符合学校的要求,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后,还需要考虑路线情况。在野外实践之前确定好路线,确保时间和安全问题,并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才是满足教学需求的线路设计。 通过研学旅行,学生可以在浓厚的历史氛围、地理环境等影响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思想素养提升。 

三、野外实践基地评价目标 

中学野外实践的评价目标包括以下内容。通过科学的评价,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有关野外实践的全面信息,以便对实践基地作出全面部署,并科学地指导野外实践项目的建设及发展;客观了解基地的建设、运行情况,明确基地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促进基地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规范基地相关建设行为,不断完善硬件设施,规范其服务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野外实践活动。 

四、野外实践以学生为主导 

作为国家的顶层设计,核心素养为一线地理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和要求,是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等的综合表现。培养地理实践力有助于提高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创造力和执行力等品质亦大有裨益。 

    (一)问题思维链促进学生的主动深入思考 

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整合的研学活动中,可以从学生熟知、存在疑惑的环境问题入手,设计相关的问题思维链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以此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深入理解环境问题。

(二)多个活动细节完善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 

和其他核心素养相比,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主要是地理观察和测量、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地理实验和演示活动等,目的是通过实际地理环境的体验过程进行学习,这与“体验学习”的理念是一致的。体验学习强调个体经验对学习的意义,不是简单的主张要在做(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和新能力,而是更关注对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强调在掌握技能知识的过程中不仅是能知道能行动,而且要求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使学习者通过反思与体验过程获得成长性的发展。因此,在研学活动的活动设计细节中,要从计划、问卷、分工、数据测量、分析、绘图、总结等学习体验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对环境问题科学的认知方法和客观的评价方式。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注重实践引导的地理课程组织形式,研学旅行主要立足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获得知识的体验和感知。同时,研学旅行和教学课堂相辅相成,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以后再走进实践中,进行知识的内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科学育人的理念,助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地理研学活动范文第2篇

一、设计理念

我以体验式学习、生涯发展、社会情感学习等理论为依据,以学职探索为主线,基于以下理念来设计研学活动:

1.注重心力、脑力、行动力的协同发展。在制定活动目标时,基于全人教育理念,实现学生思维、情感与行为的协同发展。

2.关注自我、他人、社会的深度认知。在选择活动内容时,以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对外部世界的理解的活动为主要内容。

3.强调体验、反思、行动的完整学习。研学活动设计借鉴体验式学习理论的代表大卫・库伯的体验式学习模型,强调以体验为基础的持续学习,形成包括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四阶段的完整学习闭环。

4.实施多元、质性、动态的综合评价。研学活动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不断反思与成长进步为首要考量,通过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导师评价等多元评价主体,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给予持续反馈,并通过个性化评语描述学生的真实表现,帮助学生获得清晰全面的自我认知。

二、内容安排

研学旅行线路的设计主要基于“学职群”的分类体系。

“学职群”是由远播教育研究院通过对大学专业进行研究,根据学习内容、培养能力、对应中学科目、毕业就业领域等方面的关联与共性,将中学的学业、大学的专业以及未来毕业后的就业衔接而建立的科学体系,分为七大学职群(见图1)。根据这七大学职群,目前共开发纽约、深港、北京、上海四条研学旅行线路。每条线路可根据学校和学生需求选择相应的学职群,安排有针对性的大学和企业。

研学内容由大学交流、企业参访、城市探索和主题课程四部分组成(见图2),旨在让学生从学习、工作、生活等多维度获得直接的感性体验,并通过生涯主题课程的学习形成理性思考,内化为可迁移能力与行为习惯。

以深圳―香港金融主题研学营为例,参访行程中分别安排了有金融学科优势的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一流名校,以及平安集团等知名金融企业,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感受金融专业求学与就业之路的机会。

为了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每次研学旅行活动都会设计开发对应的课程手册。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规划研学旅行行程,同时提供学习资料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讨论与分享,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与反思收获。

三、组织实施

一个研学营队一般由1位领队和1位研学导师负责,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以30名为一个团队,同时有两位带队教师陪同。在研学活动过程中,领队主要负责吃、住、行等生活问题,研学导师负责参访行程及课程学习,带队教师负责学生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1.大学参访

大学参访是学职探索中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参观大学校园、与学长交流等活动,对大学生活有更直观的感受,同时通过参加招生宣讲会,学生对大学的招生录取要求能有更清晰的认识,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金融主题研学活动中,还会邀请大学金融系教授为学生详细介绍金融专业的学习情况以及未来的就业前景,同时通过金融专业本科生的分享,让学生对金融专业有更明晰的认知。此外,导师也鼓励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结合自己的困惑积极向教授、学长提问,形成双向沟通。

2.企业参观

企业参观让学生深入企业内部,感受工作环境,了解行业发展讯息,激发学习动机。在深港金融主题研学营中,我们参观了总部位于深圳的大型金融企业―平安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人员带领学生们参观了集团下属的平安大学,详细了解了平安集团的发展史以及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学生们也通过课程手册的预习,结合在学校课堂中所学习的相关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学科知识主动思考,并向相关工作人员请教和解答自己的疑问。同时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还向学生们介绍了平安集团员工的学历背景及发展路径,以及校园招聘的相关信息,使学生了解了进入金融行业的门槛。此外,我们还邀请了在香港金融行业有过多年工作经历的行业精英与学生们分享了他们的日常工作状态与成长历程,使学生全面了解金融行业人士的职场生活。

3.城市探索

城市探索让学生深入感受体会一座城市,了解其社会与经济发展现状,感受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拓展时空视野。通过课程手册中提供的思考框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背景资料,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文化、科技等多维度来全面了解一座城市,并通过汇报分享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此外,在行程安排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定向越野的生存挑战任务,实地感受不同城市的生活状态及社会文化。

4.主题课程

在参观大学、企业,游览城市之余,研学导师每天还会安排固定时间开展生涯主题课程,从开营第一天的团队建设,通过轻松有趣的素质拓展活动,让学生快速融入团队,同时明确自己的角色与任务,为后续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研学任务做好准备。在每天的参访行程结束之后,导师会召集学生一起通过小组讨论与分享,回顾一天的所观所想,同时通过拓展活动探索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增进自我认知。在研学旅行行程结束前,学生会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的研学旅行收获。

将生涯教育与研学活动将结合是一个全新的尝试,通过多次研学活动的成功实践,我们发现让学生深入大学、企业等未来学习和工作的真实场景,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兴趣,学生通过聆听、观察、思考、讨论、分享等活动,能真正将学校课堂中所学习的静态知识与动态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从而逐渐树立生涯发展意识。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对生涯教育和研学活动的深入研究,研发出更丰富的学职主题研学线路,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参考文献:

[1]大卫・库伯.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地理研学活动范文第3篇

关键词:研学旅行;大学生旅游;市场需求;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65-05

引言

研学旅行又称修学旅行、修学旅游,它是旅游者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为目的而形成的旅游活动。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正式提出定名为研学旅行。研学旅行历史悠久,春秋时期我国孔子就曾带弟子周游列国,丰富知识阅历,考察政风民情,抗日时期又有陶行知支持倡导的“新安旅行团”全国修学游活动。欧洲地区从17世纪起就有大游学活动,发展至今已成为英国、德国、丹麦等学生乃至国民的传统活动。日本至明治维新开始鼓励修学旅行,至今已有完善的组织建设和制度规范。国务院2014年的31号文件和2015年的62号文件分别明确指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支持研学旅行发展,研学旅行这一历史悠久却长期被忽视的旅游形式逐渐成为热点。

我国传统教育普遍偏重书本、轻于实践,大学生难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同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亟待保护和传承,大学生更应加深认识和了解。而研学旅行具有的短期、有针对性、“游”“学”相长的特性可以更好地补充这些缺失,在大学生中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提前体验社会,利于未来职业或学业生涯规划,利于发扬我国优秀文化和保护世界遗产。另一方面,我国学生群体庞大,旅游需求强烈,其基于年龄、心理等因素,加之生活费和兼职费用节余、个人可支配时间充裕等条件的支持,较中小学生有更强的消费欲望和能力。在此情形下,积极开发研学旅游市场,重点关注大学生研学旅行,不仅有助于我国大学生个人发展,也有利于开辟旅游消费市场,促进我国旅游投资和消费。

我国学者自20世纪末就开始进行研学旅行的研究,陈建南(1998)最早提出,研学旅行是旅游者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为目的而形成的旅游活动,它可以分成狭义和广义两类,陈非(2009)等人沿用此定义,并补充了狭义和广义的定义。目前,研学旅行的开展模式有旅行社主导模式、学校主导模式、校企合作模式、依托旅游资源建设基地模式等。但当下针对大学生研学旅行的研究成果较少,以重庆市为例,对大学生研学旅行需求的研究,可为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设计出切合大学生自身特点、体现省情国情的研学旅行线路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

(一)问卷设计

问卷分为选择题和李克特5点量表两种题型,共21题,内容主要包括受访者人口与社会学特征、研学旅行认知与参与情况、研学旅行a品需求特征、制约研学旅行产品需求的因素四个方面。

(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次调查范围为重庆市大学生,样本学校为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既有“985”院校、“211”院校,也包括普通本科院校、专科学校。2015年3―4月,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2份,问卷回收率94%,其中有效问卷260份,问卷有效率92.2%。

二、结果分析

(一)研学旅行认知情况

研学旅行分成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狭义的研学旅游指主要参与者为学生的修学旅游,是学生以一个专题为目标,或考察某地风俗文化,或了解一门学科,或学习一门语言,或参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形式多样的一种旅游行为、教育旅游产品,重点即在于“学”;广义的修学旅游则指非学生身份的修学旅游,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旨,以一定的修学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特定的旅游产品为载体,以个人的知识研修为目标,以旅游为表现形式的市场化的专项旅游项目。

调查结果表明,了解研学旅行含义的大学生只占28.85%,而不了解其含义的比例高达71.15%,说明大多数受访者并不了解研学旅行的专业定义。

大学生关于研学旅行对自身影响的主观认识(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对他们最大的影响是放松身心,影响最小为实践课程,这是建立在大学生认识到研学旅行是一种休闲旅行活动的基础上的。同时,大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可以帮助他们增进友谊。大学是学生们步入社会的过渡期,他们认为研学旅行可以更好地拓展朋友圈,发展人际关系,所以这一项的影响程度也很高。最后,大学生认为借研学旅行能够有效帮助自己开拓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这基本符合研学旅行“研学”的特殊性。

(二)研学旅行活动参与情况

参与过研学旅行活动的学生仅占14.62%,未参与过的占85.38%;月生活费高于2 000元的人中,参与过的人占58.33%;985院校和211院校的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比重分别为16.98%和23.81%,明显高于普通本科(3.9%)和大专院校(4%)。这说明,生活条件和学校条件与大学生是否参与过研学旅行活动有一定关系。

(三)研学旅行产品基本构成上的大学生需求

1.时间需求。关于愿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长调查结果显示,选择“2―7天”的最多,占49.23%;其次是“7―15天”,占20.77%;再次是“15天以上”,占16.54%;最少为“2天以内”,占13.46%。这说明,大学生普遍认为研学旅行应为短期旅行时间,不宜过长。将专业类别和愿为研学旅行花费的时间进行交叉分析,发现各专业愿意花费的时间有一定差异,其中艺术类选择7天以上的比例高达60%。通过调查时对被访者的进一步访谈,选择“7―15天”“15天以上”的艺术类学生中有由于写生等外出时间较长课程训练的要求,从而产生对7―15天甚至15天以上研学旅行的需求。

2.资金需求。大学生对研学旅行的资金需求(见图2)。

从上页图2可知,有52.69%的人选择愿意为研学旅行付出1 500元以内的金额,有35.38%的人愿意付出1 500~5 000元的金额,而选择付出金额为5 000~10 000元以及10 000元以上的比例仅为8.46%和3.46%。将愿意付出的资金额度与生活费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261**,仅为正弱相关。这说明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不愿为研学旅行花费较多的资金,并且愿意支付的资金额度并不会随生活费的增加而有上升。这可能是因为研学旅行作为新型的文化旅游产品,是对传统教育的补充和传统旅游的替代品,大学生对其的需求是首先建立在低价条件上的。

3.目的地范围需求。调查显示,54.62%的学生对研学旅行开展的区域没有特别要求,其他选项的比例均在10%~15%范围内。从学校类型看,985院校的学生对开展区域有比较明确的指向,有26.42%的学生选择了省外,其次选择省内的学生占18.87%,选择市县区周边的占15.09%,选择国外的占11.32%,而选择“都可以”的仅有28.3%,相较于其他院校及总体比例很低。从生活费方面看,生活费在2 000元以上的学生有91.67%对范围没有明显的指向,生活费越高则对开展区域的指向性越低,可以认为生活条件较好的学生不会担忧因开展距离远而需负担更高费用,相反,生活条件越差的学生在这方面会有更多考虑。

4.大学生对研学旅行主题的需求。大学生对研学旅行主题喜爱程度(见下表)。

研学旅行的内容不仅限于传统观光旅游的“游”,还应兼顾“游”与“学”。从上表可知,奇特自然风光平均分最高,为4;其次为地方美食、地方历史文化、民族风俗风情,均在3.5以上,而青年创业者历程和大学课程实践这种实践性强的主题打分却较低。

在专业类别上,各专业的主题兴趣取向有明显差异。差异最大的民族民俗风情这一主题,体育类学生打分最低,社科类学生的打分最高,其平均数相差1.62。体育类学生对于所列主题喜爱程度的打分均低于总体平均数,表明体育类学生对现有研学旅行主题的喜爱程度较低,这可能是因为体育类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多地倾向于运动或竞技活动,对研学旅行的需求强度不高。

5.大学生对组织方式和组织形式需求。从组织方式上,56.92%的大学生选择与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朋友一起结伴出行,选择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社会机构的研学旅行的占19.23%,一个人计划出行的占10.77%,没有特殊要求的占9.62%,报名参与旅行团的占3.46%。从大一到大四,选择参与学校组织开展/社会机构的研学旅行项目的比例逐渐上升,分别为8.7%、18.25%、37.93%、32%。可以认为,大一新生对学校或组织机构的项目兴趣尚未建立,了解不多。大学生对研学旅行的组织形式选择(如图3所示)。

从组织形式上看,49.23%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学校作为研学旅行的组织机构,25.38%选择了非营利性社会机构,11.54%的大学生愿意由亲友或朋友组织,只有10%的大学生选择了旅行社,而选择由政府组织的仅有3.85%。学校和非营利性机构的研学旅行都不以盈利为目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会提供补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旅行中得到素质的提升、知识的扩展。对比于旅行社,学校与非营利性机构的研学旅行拥有更加明确目的性、专业性、经济性的优势。而这些优势正好契合大W生的需求特点,因此学校或非营利性机构成为大学生研学旅行的首选。近年来,研学旅行市场上的产品乱象也使得大多数人不愿意选择旅行社。但当前,学校是学生主要接触、开展高质量研学旅行的组织机构,因此学生对学校的偏好占绝大多数,而非营利性社会机构虽然也有好的产品,占比却仅有选择学校的一半。总的来说,选择学校和选择非营利性社会机构的人数比例为1.94∶1,但“985”院校中,该比例为3.2∶1。“985”院校拥有较其他类院校丰富且高质量的研学旅行资源,因而该院校学生明显倾向选择学校作为开展机构。

6.其他方面需求。认为非常需要在研学旅行途中得到教师引导的大学生占48.46%,希望教师只在参观时陪同的占32.31%,不希望教师陪同的只占19.23%。可以认为,大学生对研学旅行活动专业性要求较高,符合研学旅行活动的基本特点。从年级差异看,从大一到大四,大学生对教师的参与要求越来越低,可以认为低年级学生因自身素养达不到要求,相对更需求专业指导,而高年级学生自身已经具备一定素养,且已经到达步入社会的最后阶段,所以较少需求教师的指导。

有87.69%的大学生认为,参与体验性的研学旅行活动更符合研学旅行“游学兼备”的特质,而观摩性、课程性等占比极低,可以认为大学生普遍较为接受直接体验的活动形式而非传统的观摩或课程性质。参与体验性活动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研学旅行主题内容,如尝试剪纸、纺织等传统手工艺,远比在书本上阅读或观看他人演示更富有冲击性。

总的来说,大学生对旅行地生活条件的要求较高,仅有16.15%的大学生认为旅行地生活条件不重要或有点重要,35.77%的大学生认为一般重要,27.31%的大学生认为比较重要,而认为很重要的占20.77%。

(四)信息渠道特征

调查发现,大学生大多以网页(65.38%)、社交网络(55.38%)、自媒体(51.15%)和学校(50%)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通过报纸、电视和旅行社等传统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很低,也有部分同学表示通过其他渠道(如杂志和传单)获取相关消息。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在校内一般难以收看到电视节目,网络的发展也使得报纸一类传统媒体衰落,而前往旅行社咨询相关信息则更少。当前,网络已经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其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超过传统媒体;学生长期在学校环境内生活,学校对信息的传播也十分有效。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大学生对研学旅行的认识不足,参与率低;(2)大学生愿意为研学旅行付出的时间偏少,愿意为研学旅行支付的资金额度低,且生活费高的大学生同样不愿支付较高的费用;(3)大学生对于研学旅行的需求在于满足其兴趣爱好,而大学生对研学旅行主题的喜好则倾向于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不同专业类别对主题的需求呈现一定差异;(4)大学生普遍不愿意选择旅行社作为研学旅行开展机构,而更倾向于选择学校、非营利性社会机构;(5)当前研学旅行产品宣传方式不能与学生常用信息渠道对接,宣传有效率低;(6)大学生对研学旅行活动专业性要求较高;(7)大学生普遍较为接受直接体验的活动形式,而非传统的观摩或课程性质;(8)大学生对旅行地生活条件的要求较高。

(二)建议

1.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补贴等形式降低大学生研学旅行所需的费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积极性。可以通过社会融资成立基金会或协会,为大学生研学旅行提供资金方面的支持;推广“校企银合作”模式,将学校教育、企业经营和社会服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旅游费用的支付采取银行分期每天从学生拥有的银行卡上扣1~2元钱的形式,三者合作,可以有效解决大学生参与研学旅行的费用问题。

2.把研学旅行纳入课程考核。调查结果显示,研学旅行和学分挂钩,即通过参与研学旅行获得学分,可以促使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

3.研学旅行信息投放更多选择网络如网页、社交网络和自媒体。当前,网络已经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其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选超过传统媒体。另外,大学生长期在校园内活动,因此在校园内布置宣传展板、开展讲座也是较好的广告方式。

4.注重研学旅行产品内容的多样性和专业性。不同性别、专业、年级、学校的大学生对各主题的需求程度不同,因而在研学旅行产品设计时,应注意主题类型的丰富性。基于目前研学旅行市场的各种乱象,建议产品设计、、实践过程中更加注重其内容的深度和有效,尽量提高产品质量以吸引大学生消费者。

5.旅行社要转变职能,更多作为中介机构参与研学旅行产品的和运行。旅行社在研学旅行这一活动中并不受大学生青睐,以盈利为目的的旅行社难以满足大学生对低价优质产品的需求。旅行社在近代旅游业发展中,与产业上下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形成规模经济。旅行社以中介角色,充分发挥其规模经济的优势,能够为学生个体和学校争取更低廉的交通费和其他旅游花销。在大学生对旅行社的研学旅行产品需求不大的情况下,旅行社角色的转变,成为中介或与学校合作将会更有利于旅行社进入研学旅行市场,会为其带来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陈建南.开发修学旅游浅议――以厦门集美区为例[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9):45-46.

[2] 董红梅,程伟华,姚红,等.海外修学旅行对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作用[J].中国农业教育,2010,(1):30-32.

[3] 朱尖.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发展修学旅游研究[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7):35-39.

[4] 宋娟,秦升阳,董锋.“中国高句丽史”课程开展研学旅行的探索与实践[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4,(6):71-73.

[5] 百宏太,田征,朱文潇.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调查[J].人民教育,2014,(2).

[6] 周艳春,汤敢峰.企校银合作构建大学生修学旅游市场开发的全新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10):24-26.

[7] 周坤.研学旅行基地的规划与运营――以湖南紫鹊界为例[N].中国旅游报,2015-06-29.

[8] 郑勇.“探寻水乡古韵 传承江南文化”――昆山实践基地研学旅行课程初探[J].课堂经纬,2014,(5):59.

[9] 董南.浅析修学旅游市场的特点及开发战略[J].辽宁经济,2002,(1):57.

[10] 邓明艳,汪明林.青少年修学旅游市场开发与世界遗产保护[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6):120-123.

[11] 白四座.修学旅游:如何“游”“学”相长?[J].中国经济周刊,2008,(25):30-31.

[12] 陈非.修学旅游初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8-91.

地理研学活动范文第4篇

一、加法法则造就了日益庞大的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加法法则导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劳民伤财的“全民课程开发”。一些学校的课改口号就是让每位教师都至少开发一门校本课程,许多教师为了达成目标,不得不加班加点,搜肠刮肚,甚至七拼八凑,从而“开发出”一门校本课程。这样的校本课程往往是自己所教学科的延伸和拓展,在实施环节也往往用自己在国家课程教学中已经运用熟练的教学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势必会消耗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全民开发”则不可避免会产生许多应付性校本课程,往往是花了大力气开发,却没有人选课,最后不得不弃之一旁。二是徒有虚表的“丰富课程超市”。许多学校都在着力打造让学生有充分选择的种类丰富的“课程超市”,让学生在琳琅满目的课程商品中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发展的科目。这种做法本意很好,旨在增加学生的选择权,让课程适应学生,但忽视了一个问题,任何一门高质量的课程,开发和完善周期都不会短,匆匆上马的课程超市,“商品”虽然表面看来丰富,但假冒伪劣产品不乏其中。更有一些课程仅仅“贴上了包装纸”,只有一个粗糙的课程纲要,既没有明确的体系化目标,也没有完整的内容框架;既没有实施途径的设定与安排,也没有相应的课程评价与管理保障,种类丰富的课程超市往往是徒有虚表。三是成为空谈的“学生减负”。课程门类日趋增加,使学生本应灵活的选择性变成了不得不选择。不管什么课程门类,总需要一定课时来实施,这相当于变相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减负仅停留在口号阶段。毫无疑问,在日益庞大臃肿的课程体系面前,学生减负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推手可表述为“一个法则,三大动因”。一个法则指学校课程建设所秉持的“加法法则”。加法法则上承课程权力的下放,“放权―有权―用权”是基本思路。用权就是不断开发学校所能掌控的各类课程,在新课改开拓出来的新区域内,用新课程来填满。所以,新课改以来,绝大多数学校的课程体系呈现出一种不断膨胀的状态,日益膨胀的课程体系与相对固定的在校时间之间形成了一对尖锐矛盾。动因之一是由原来的大一统课程体系变为三级课程体系,在一级变三级中课程门类进一步增加,“国家挖坑,地方、学校填土”,地方需要主导地方课程的开发,还要实施课程区域管理权,学校需要健全课程体系,客观上就要开发新的校本课程,课程体系因此膨胀;动因之二是应国家要求及社会各界呼吁,各种教育都要进学校、进课程、进课堂,安全教育、预防教育、普法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等,在落实层面,各地区往往要求进课程,编写专题教材,安排独立课时,相应增加了课程体系容量;动因之三是各校为了创建特色而大力发展校本课程。课改以来,校本课程成为学校唯一可以全方位自主的课程门类,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一张名片。大力发展校本课程的结果是,许多学校少则开发几十门,多则开发上百、甚至几百门校本课程,极大地扩容了学校课程体系。

加法法则主导的学校课程体系客观上也导致了课程之间的新壁垒,课时成为各门课程的必争之地。

二、基于整合思维的现有尝试

课时之争与学科壁垒对应的尖锐矛盾有两个:一是越来越多的课程门类与相对固定的学校课时之间的矛盾;二是日趋增多的课程壁垒、割裂的学科体系与学生完整的认知结构、情感个体之间的矛盾。许多学校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并着手尝试解决,总体而言,这些尝试主要是采用整合思维。

当前,实践中的课程整合可分为两大类:学科本位的课程整合与儿童本位的课程整合。学科本位的课程整合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超越不同的知识体系,以关注共同要素的方式安排学习的课程开发活动。这里的共同要素指的是相似目标、类似内容和大致实施方式。还有一种是学校常常容易忽略的,即以儿童现实的直接经验、需要和动机为出发点的课程整合。这种整合实际上是对现有课程的拓展和创新,是将游离在原课程体系之外的儿童经验和需求融入新的课程,故可称之为“儿童本位的课程整合”。

以上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成效,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整合的貌合神离。所谓貌合神离,是指课程整合流于表象,专注于技术,聚焦于课时打通,与学校的整合初衷背离。表面上看学校做了许多整合探索,百花齐放,花团锦簇,实质上由于缺乏可行性研究与论证,整合为筐,什么都往里装,你也做整合,我也做整合,你也是整合,我也是整合,如此而已,皆大欢喜。

因此,在课程整合时一定要进行可行性论证。课程整合的可行性论证可以简化为五个问题:(1)为什么要整合?需要思考:以学科固有逻辑为主线的课程为什么要进行整合?是为节省课时还是为提升教学效果,抑或是减少内容重叠?为什么要整合这一问题背后是学校整合实践的逻辑起点,遗憾的是许多学校并没有思考清楚。(2)能不能整合?这一问题非常重要,需要回答:即将要做的这种整合,从理论或者从经验上分析,是可行的吗?(3)怎么整合?需要思考:是学科内整合还是跨学科整合?是课堂内整合还是课内外整合?学科内如何打通前后联系,学科间如何找到整合点?教学时空如何进行联通?(4)整合后的课程是什么?是简单的课堂教学事件,还是一门全新的校本课程?(5)整合有没有效果?整合后除了节省课时外,在学习效果上有没有提升?

要想进行卓有成效的课程整合,学校除了要做好可行性论证外,还需要转变课程整合观念,逐渐树立科学的整合观。整合是课程的本真面貌,即便在学科课程结构中也是如此。整合的核心在于呈现完整的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并担任角色,让学生有机会以独立的角色经历完整而复杂的教育情境。课程的整合本色还体现在目标体系的跨越边界上。课程目标往往具有整合性,其达成途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发展是多学科、多课程的合力使然。

三、跨学科整合案例分析

课程整合是有效的“黏合剂”,力图改变学科壁垒与裂痕。其本意是以学生的根本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条件,利用学科又超越学科,利用社会资源又关注与学科的关系,在学生的周围编织一个关于学习的“意义网”,形成学生与知识、学生与他人对话的情景,使他们不仅获得知识上的收获,更实现精神上的自由成长。

案例:陈经纶保利分校2015年理科组与语文组联合举行了“与苍穹对话,探天坛之秘”研学活动。通过前期学科研讨、实地考察,学校将这一课程整合目标确定为“实现语文学科及数理化学科的融合,用统一的步伐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知识综合应用训练,让科学文化知识更好地融合于社会实践,培养有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并确定了各学科的研究任务。

内容为对天坛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讲解,具体安排如下:

(1)天坛中的数学奥秘 数学组

(2)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与天坛的声学效应 李锐

(3)天坛与化学 化学备课组

(4)天坛及中国古代建筑的物理性质 物理备课组

(5)天坛的传统文化 语文组

语文组“深入”探讨此次研学活动后,对以下四方面进行了整合思考:(1)跨学科主题与学科内主题的整合(天坛的传统文化);(2)研究课程的“纵深”关系(研究话题的整合,任务直指核心能力);(3)研学活动的传统文化价值;(4)“后研学”活动的开展。

整合学科组把最初让学生通过填空、简答等方式回答的知识性题目经过整合变成一道开放式探究题:“请你寻找并探究天坛建筑中关于‘天’的元素”,借此引导学生系统思考。并将研学活动的目的设计直指学科核心能力和素养―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

尝试一:研学课程的核心问题―寻找天坛中有关“天”的元素

尝试二:研究任务的核心能力―学生的表达能力(口头、书面)

书面表达训练―情境小作文

最美天坛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正在评选“2015最美天坛建筑”的活动,请你任选一处你最喜欢的天坛建筑,并写出推荐理由。要求:理由至少两条,推荐要条理清晰,字数100~150字。

播报天坛

陈经纶中学保利分校开展了天坛研学大型活动,现在陈经纶中学网站需要播报该新闻,现在面向广大师生征稿。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则新闻,并进行播报。

尝试三:“后研学”整合课程活动的开展

此次外出学习结束后,学科组进行了后期“研学”整合课程开发:冯清颖老师的“最 ”天坛研学活动写作指导;安博老师的研学演讲指导;丁爽老师的文化研学作文指导将整合课活动推向了深入。学区专家认为,“敢于选取新型整合课尝试很有勇气,对于活动展示课的把控到位,小组内分工明确,学生对天坛了解比较详尽,而且对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挖掘,体现了探究的过程和价值。”

分析:这次整合课之所以成功,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学校有系统的课程整合框架,为天坛的探索提供了体系化准备,为跨学科教研、穿越学科边界、联通学科知识,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目标统一、明确,各学科结合各自特点进行既联合又独立的探索,保证了在有限时间内对天坛相关内容的挖掘和提升,同时还关注利用社会资源对本学科内涵扩充。仍以语文为例,课程整合活动以“研究”为核心,以在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为目的,引领学生体会语文魅力,同时在与其他学科、其他领域相互融合下,真正实现“大语文”课程构建;三是凡跨学科整合都面临一个问题,即当跳出学科后,学科原有知识逻辑不再适用,此时需要根据介入资源的特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重新设定一条新的整合逻辑主线。本次整合中就将“天坛中的天”作为新的逻辑主线,通过天坛的建筑名称、建筑颜色、数字内涵、构型图案等,将“天”这一逻辑主线作为课程整合与实施的内在线索,所以,整体活动才呈现出有序、有效的特征。

地理研学活动范文第5篇

陕西省教育厅:

    为了贯彻《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研究制定方案,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条件保障,强化督导检查,有力地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深入贯彻落实《指导纲要》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充分利用校本教研,深入挖掘语文、数学、地理、信息技术、体音美及学科交叉知识的探究内容,深入开展社团活动、爱心活动、安全演练、校外义务劳动等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结合地域特色,以研学活动为契机,以文化为载体,精心打造了九条综合实践研学线路,真正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规划到位。严格落实课时安排,指导全市62所中小学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相对稳定的综合实践课教师队伍,通过校本培训、外出培训等形式累计开展专兼职教师培训100余人次,编写了《**市研学旅行指导手册》,各学校结合市局“一校一特色”的要求,编写校本教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市局成立的的8个督查小组常态化督查,教研室定期检查和指导,各学校都能规范、有效的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主要做法

1.积极落实《纲要》精神。下发了《**市教育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韩教发〔2017〕193号,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目标、重点内容和具体要求,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语数外等课程并列设置,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各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推进作为校长的重要职责,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在课程规划、实施、资源保障等方面,形成整体的组织、协调和保障机制。

2.积极开发实践活动课程。贯彻执行《纲要》要求,要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结合立德树人“四新四大”相关内容,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结合起来,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学校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围绕市内的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研学旅行教育实践基地、德育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拓展建立了以**烈士陵园、八路军东渡黄河纪念碑等红色圣地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以明清一条街、党家村作为民俗教育的基地,以**文庙为国学教育的基地,以司马迁祠作为学习司马迁精神、传承《史记》文化的基地。各学校将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等融入基地课程中,让学生在吟诵、学习、参观、走访、动手操作等多种活动中,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提升了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3.严格课程实施管理。按照教育部《指导纲要》要求,各学校课时安排到位,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1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2课时,高中执行课程方案学分规定。同时,各学校严格按照课程实施标准及要求,配齐专兼职教师,成立综合科教研组,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指导与管理,确保课程实施到位。教研室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和指导作用,创造性开展了“订单式•处方式”送教送研活动。各学校活动开展亮点纷呈,其中象山中学制定了《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向学生提供了77个参考课题,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全、高效、有序开展;新城二小学等学校举行校本课程汇报展示活动,展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果,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校本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乔子玄学校、桑树坪学校等山区学校以地方特产花椒为主题开设劳动特色课程,组织学生深入田间摘花椒,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有益补充,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形式。

4.加强督导检查。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纳入教育督导检点内容,在每年开学时间,市局由副局长带队的8个督查小组对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教研室充分发挥教科研职能,不定期进入学校检查和指导,各学校都能规范、有效的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同时,各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和实践成果纳入评奖、评选的范围,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任课教师与其他主课教师评优树模、职称评定享有同等条件,建立和完善了课程运行的有效机制,确保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常实施并见到良好成效。

三、问题与建议

1.存在活动开展形式化现象。部分学校受传统教育价值观和目前社会环境的影响,迎合家长和社会需求,一味追求应试教育、过度担忧活动安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安排流于形式,“形式化”“浅层次”的现象比较普遍。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鼓励和引导学校,破除阻碍开发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陈旧教育观念,大力宣传,全面引导,为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2.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不够。受教师岗位、职称评定、评优评先、工作量认定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校还不能有效地吸引教师全身心投入到该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中去,学校开发和实施该课程的难度大、动力不足、缺乏支持的环境。建议学校根据该校本地实际情况,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入手,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关制度,建立校本教研与开发的保障机制,有效开发出有地域特色又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资源。

3.教师专业能力有待提升。大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没有经过培训,在活动组织开展中对教师的作用及角色定位不清,对如何有效指导认识不足,导致实施过程中仍然带有明显学科色彩,硬性灌输、推销结论的现象普遍存在,弱化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应有的课程特色。建议省厅层面多举行和举办相关的培训活动,加强对基层专业教师的培训,尽快促使教师的专业能力的提升。

地理研学活动范文第6篇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观念转变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与备课组其他老师顶高温冒酷暑在暑期月31日至月2日奔赴市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三天培训期间,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面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内容作了介绍;广东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习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重点做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

1、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习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习工作、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探讨复习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习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促进学习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最佳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地理研学活动范文第7篇

【关键词】研究方式中考物理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53-01

利用研究方式进行初中物理的中考复习,是学习方式多样性的选择。研究性物理问题的探索动力足,研究式复习准备的参与度高,研究化复习过程认知情绪好、思维品质优,相对容易提高中考复习的效能。笔者在地区示范性复习课《运动和力》教学后,就知识结构、概念规律、方法应用等梳理出下列独立观点和有效做法,供同行研究斧正。

一、“研究式”初中物理单元认知结构固构法

(一)研究准备

“研究式”初中物理单元认知结构复习的准备重点包括时空安排、言语导引、情景设置和研究启动等,研究准备对稳固认知结构,提高正确的思维产生式系统影响明显。

1.时空安排时间10min左右;设计有个体复习、组内讨论、组间交流、集体思辨,观、做、思、听、议等多样性研学方式,以充分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研究序言公共汽车――时常乘坐,其中有些力学问题虽然很重要――也受人关注,但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

3.设置情景投影图片并解说,这是一张公共汽车座位图,有人按照危险程度进行了排序,你认为有道理吗,为什么?播放视频(1页PPT同播汽车启动、刹车和转弯等3个乘客乘车晃动的视频可节约时间,渲染效果),让学生在再次乘车过程时,能关注到安全问题。

4.启动复习这是一个关系到汽车运动、人的惯性以及运动和受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学习情景,它是物理学的重点。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运动和力》(板书课题)。老师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先独立研究图片包含的信息,再以小组为单位,用连线方式梳理出单元知识结构。

(二)研究过程

在设计和管控复习过程时,需要照顾到复习的目标、任务、方式和效能。

1.图片连线学生的“伴学单”上散列有伽利略、牛顿、笛卡尔的肖像图以及伽利略运动推理、牛顿斜面实验、客车刹车、卡车转弯、高铁匀速直行、静物平衡、速度时间图像、路程时间图像、轿车在高速公路上变向变速行驶等图片,教师组织学生研究图片传递出来的关于“运动和力”方面的信息,要求学生用铅笔线把“关系图”串联起来。

2.图片配音组织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内开展“看图说话”活动。要求利用图式思维梳理出诸如“‘伽利略――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一直运动下去’+‘笛卡尔――不受外力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会变化’‘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非平衡力――物体或加速或减速或曲线运动”……等相对浅层的知识脉络。

3.实验点睛①利用2只木块、1杯水及现场拉制的铁丝圈肥皂水膜等器材,研究固体、液体、气体保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惯性。②利用气球(研究形变)、橡皮泥球(在抛体运动中研究物体运动状态变化与受力的关系)研究力的作用效果。③利用弹性小球、直尺、秒表模拟v-t、s-t图像对应的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④利用硬纸片、测力计研究平衡力、非平衡力概念。

4.要点备忘每位学生在笔记本《运动和力》主题下,摘记个性化重点概念和相关因果关系。

5.智慧共享师生在相同规格的纸条上抄写几条“要点”吸压到黑板上,思维碰撞,学理交融。

(三)复习反思

传统指令性复习课堂兼顾面窄,信息量少。“学优生在等,学困生在拖”的现象比比皆是,一则复习效率低下,二则学习品质不好。精细化设计,个别化学习,专家型引领将是实现突破的有效方向,图文共生地固构单元知识结构的“研究式”复习方法值得研究。

二、“研究式”初中物理单元概念规律强化法

(一)研究准备

1.时空安排约20min时间;设计有⑴观察图片、动画和视频;⑵在“问题串”的导引下,独立完成解题、品题等个别化研学任务;⑶集体思辨,强化对单元概念、规律的理解。

2.研究序言有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又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接下来比一比,看哪位同学或哪个小组既能准确地理解,又能快捷解题?

3.启动复习展投内容,宣布复习研究活动开始。

(二)研究过程

《运动和力》单元基本概念包括运动状态、惯性、相互作用力、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非平衡力等;基本规律则有:“受平衡力(或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设计用典题解析、重点反复辨,难点实验突破等多种方式展开复习活动。学生的“伴学单”内容案例如下:

1.概念快忆1解答下列问题,理解基本概念1――“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区别?(题略)

2.概念快忆2解答下列问题,理解基本概念2――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题略)

3.概念快忆3解答下列问题,理解基本概念3――什么是惯性?(题略)

4.规律理解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任务,理解――“运动”和“力”存在怎样的关系?(题略)

(三)复习反思

《运动和力》单元涉及力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规律。中考复习时,如果只采用例题讲评、限时训练等方法,知识的“空降”、“空心”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复习收效不大。笔者设计并组织学生用思辨、实验、训练等多种方法去研究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复习目标富场景性、多元化,复习内容有挑战性、层次感,并且个人独立性和团队协作相辉映,复得有序,习得踏实。

三、“研究式”初中物理单元知识应用复习法

(一)研究准备

1.时空安排约15min时间;设计有:①观察或体验演示实验、实验视频和验证实验;②在解析精编了的复习题时,掌握方法,理解原理。

2.研究序言有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接下来先自主测试,再逐一考证,研究问题的解析依据---知识的“根”。

3.启动复习展投内容,宣布复习研究活动开始。

(二)研究过程

这一板块研学重点有“惯性及应用”、“运动和力的关系”等2个。笔者设计用演示、操作或观看图片、视频等方式,完成复习任务。学生的“伴学单”内容如下:

1.知识应用1怎样分析下列惯性事例?事例中的物理原理有哪些?(题略)

2.知识应用2分别用什么物理规律,才能解析下列问题?(题略)

(三)复习反思

地理研学活动范文第8篇

校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第一小学位于丰台区西部的长辛店地区,基于地理位置的考虑,可以利用的资源不多,长辛店古镇、红色文化资源已在开发中,一些博物馆资源离学校又很远。地理位置对学校开展校外学科实践活动构成了约束。

在丰台区品社中心组活动中,教研员提出了颐和园实践课程,组织大家聆听了市级骨干周老师有关颐和园的知识讲座,并观摩了他的颐和园校外实践活动课。这次学习为学校开发颐和园资源、实施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打开了一扇窗。

综合学校周边无可利用资源、前期中心组教研内容、学生对颐和园感兴趣的考虑,学校选定了已经有所了解的颐和园作为开发和实施品社学科实践活动的基地,挖掘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园林布局、精巧的园林建筑资源,服务学生,服务品社学科开展活动。

颐和园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座巨大的园林博物馆。园中独特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值得学习和研究。例如:颐和园布局暗含福禄寿,昆明湖酷似一只寿桃,而十七孔桥连着湖中的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成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像一只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整座园林中处处蕴含着对福寿、孝文化的宣扬,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这些可利用的文化精髓,为实施品社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开发课程的过程

组织前期学习和调研 一是教师头脑风暴――资料阅读、聆听讲座、观摩课程。开发实施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首先要知晓、掌握要开发资源的相关知识。于是课程开发组为教师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借助书籍、微信、网页等手段阅读学习;走进名师观摩学习等。

借助书籍、微信、网页,课题组老师学习了大量的颐和园图文、视频资料。其中有视频资料《纪录片之窗》,图文资料《颐和园的桥你知多少》《破解颐和园布局之谜》,相关的书籍《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中华遗产――绝版颐和园》《北京颐和园》。

走进名师观摩学习,开阔了课程开发组教师的眼界。课题组老师和丰台区品社中心组的老师们一起走近北京品社学科名师,观摩了他的“趣探颐和 如画西堤”实践课及“故宫――前朝后宫篇”实践课;聆听了史家集团教学主任郭主任关于“博物馆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价值和意义”的讲座。

二是调研学生现状――确定研究方向。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课程开发组教师通过访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到学生对颐和园的原有认知是:对颐和园中的闻名建筑知晓,愿意走进颐和园去学习;对颐和园中蕴藏着的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了解甚少。基于以上学生的基础和需求,课程开发组将开发实施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定位成“探秘颐和园中传统文化――孝文化、福寿文化、祥瑞文化”。

三是实地调研颐和园――弥补资料缺失,发现更多资源。丰富了对颐和园的认知,了解了学生的现状,课程开发组带领老师们亲自走进颐和园,进行实地调研开发。在走进颐和园中师生又发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教师们边照相留存资料,边研讨研学的路线和内容。实地的调研为学校开发、实施课程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确定实践活动课程序列 有了前期的学习和调研,老师们开始进行资料的整理和筛选,把与“颐和园传统文化”无关的信息删掉,将有关的信息分类,最终确定出高年级品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序列。(见表一)

围绕主题进行设计和实施 围绕“挖掘颐和园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课题组教师进行了主题开发式的实践活动课设计。在品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每个活动主题的设计与实施,都经历了“搭建主题活动宝塔―确定主题核心概念―设计主题活动方案―开展主题活动实施”这样的过程。以实践活动主题“探秘颐和园布局之谜”中的“走进皇园林――颐和园”一课为例,详细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如下:

在研学颐和园中,搭建活动宝塔是关键,它决定着课程要研究什么问题。以“走进皇园林――颐和园”活动设计为例,教师搭建了这样暗含知识的活动宝塔。(见图一)

活动宝塔的搭建,为确定核心概念及问题理清了思路。在老师们一起研讨和交流中,大家将难点定为:如何破解颐和园布局之谜,感悟传统文化。

颐和园布局暗含“福寿”图案。从高空俯瞰,昆明湖形似一个寿桃,而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恰是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为了一只蝙蝠,振翅欲飞。这种布局中蕴含的吉祥文化,怎样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探究活动感悟呢?教师围绕活动宝塔的知识结构,确定了活动的核心概念为“感悟颐和园中的福寿文化”。

在设计主题活动方案时,学校充分考虑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体验探究”能力为出发c,将感悟福寿文化渗透于体验、探究活动之中, 经过多次设计和反复修改,最终设计成如下几个活动:年代尺中发现颐和园历史悠久;算一算中感受颐和园规模宏大;欣赏影片中体会颐和园风景优美;定位景点中感知颐和园整体布局;破解谜题中感悟福寿、孝文化。

活动方案设计成熟后,按照活动方案的设计,教师组织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多次实施反复修改后,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在小组活动和交流汇报中表现突出。尤其是破解颐和园布局之谜的活动,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参与的热情极高。对于后面走进颐和园进行祥瑞文化大搜索的活动非常期待。

开发课程的优势和不足

学科实践活动开发中,老师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围绕挖掘的资源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开发出四个主题的实践活动方案和部分学生游学的学习手册,学校在一步一步的开发实施中积累着经验,总结着不足。

具体谈谈品社学科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不足。其中的举例源于“走进皇家园林――颐和园”一课。

一是努力关注核心素养,注重学习方式改变。

无论从选材还是实施课堂教学,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学科实践活动课追求的目标。

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例如:“走进皇家园林――颐和园”一课,借助一张年代尺,发现颐和园历史悠久;通过一张数据表,读出颐和园规模宏大;欣赏一段小视频,感受颐和园风景优美;合作研读小资料,寻找颐和园美丽景点;追踪布局解谜题,发现颐和园中蕴藏的福寿、孝文化。这些活动的设计,既注重了学生学习方式的体验性、探究性,又关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努力构建生态课堂,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品社学科实践活动课的开发实施过程,体现了师生共同成长。教学中课堂氛围和谐、快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尤其是破解颐和园布局中的三个谜题,发现布局中的秘密这一环节,学生睁大眼睛、积极思维,联系自己的已有认知快乐学习,生态课堂的影子在课堂中呈现。

再谈谈传统文化教育,颐和园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园中可以挖掘的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活动中选取了颐和园布局中蕴含的福寿、孝文化来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猜测、推断中了解了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福寿、孝文化。

三是加强关注学生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实践创新也是学生核心素养的一方面,实践活动在关注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方面有待加强。课堂和实践中应该更加开放和自主,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在后续的课时设计中,将摒弃这个不足,努力实现对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