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理教学实例

地理教学实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理教学实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理教学实例范文第1篇

一、地理教学多媒体素材的设计

1 选题的必要性

就拿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现象的模拟观察来说吧,这部分教学中多媒体素材的选题以情境虚拟类的动画为主,通过模拟观察使学生认识地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本质;初中地理教学中各种地图、统计图表的合理利用是解决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手段。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中,动画的选题是以整合了地图、图表和图像的课件为主。通过观察地图,了解地理事物的位置,认识其分布规律;通过分析统计图表,认识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再利用图像进行表象刺激,三者的完美结合是解决初中地理重、难点的关键。

2 动画设计的恰当性和教学性

教学行为具有很强的个性,教师的个性特点不同、不同知识层次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在地理情境虚拟类的动画中,在科学模拟的同时,要分析观察者的各种需求,通过慢放、快放等播放控制,局部放大、多角度观察等动画手段的运用,满足教学需求,提高动画的使用价值。地理教学课件较为复杂,一份图表、一张地图,’怎么设计才能更恰当、教学意义更大?首先,将图表或地图上与教学点相关的关键内容做成可突出显示、链接图像交互、动态呈现,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使图表或地图内容呈现的顺序变为可控、动态、直观,创设生动的地理学习情境,以随时满足教学的不同需要;其次,可适当地整合一些教学环节,如导人、反馈等,导人部分可提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反馈可针对图表、地图的教学作用或分析需求,提供一组拖动交互的填图题或选择类、拓展类的题目,在完成题目的过程中,理解其内在的规律,但交互设计一定要灵活多样,教师是否使用也具有选择陛。

3 追求宥懂的教学效果

“看懂”;无论什么樊型的素材设计都要符合科学性原则:包括图片、视频和模拟类动画。视觉上索材要清晰、美观、典型,在保证科学、真实反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同时,给学生以美感和视、听觉冲击力,实现知识从感官劐情感的升华。在情感教育的同时,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实现教学信息呈现方式的变革。

二、地理教学多媒体素材的应用

1 图像、视频、音频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挖掘其隐含的地理知识信息,配合音、形、色、动、静的综合运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直观感知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主要用于导入、讲解等环节。

2 动态图形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包括图表、示意图、结构图等。利用可控显示的功能,将其所包含的知识信息以交互的、动态的方式呈现,根据需要可以增加直观的表述或文字说明等,如链接景观图片、视频或模拟动画。教师使用它可增强教学的节奏感,让图形所示的信息按教学实际需求一步步呈现给学生,而不是直接就能看到结果,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再辅以直观的感官刺激和精心设计的问题,实现启发式教学。素材以动画的方式将图形中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实例,通过突出显示和超链接。让学生在实例分析中总结出正确的结论。

3 情境虚拟动画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虚拟动画在地理教学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它可以跨跃时空界限,将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对地理教学,尤其对自然地理教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合理、恰当的运用,无疑会使教学活动变得很“精彩”。

地理教学实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77-01

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于日常生活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关于生活中的地理实例有很多值得考究的地方,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对于地理知识教学的有效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中学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1.1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教学方式逐步向学生熟悉的生活中指引,在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中,体会各种社会现象和生活问题,将地理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在学校调换作息时间表时,在课堂上我可以问:这个学期我们上晚自习时天已经暗下来,那时才16点30分,而上个学期我们17点30分上晚自习为什么天还没有黑呢?"像这样存在于我们身边的生活问题,学生的兴趣极高,他们大多数都会积极的去思考,进入学习的状态。使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

1.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的意识

现今,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的意识匮乏,可以说从来没想过怎样能为社会谋福利、做贡献。而地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完善了过去教学中的不足,弥补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缺陷。在学生本土的生活环境中,其熟悉的生活事例才能够让他们体会到地理知识的有用之处和情感价值。这将会让学生重视生活、认识家乡、理解现实,在关注的过程中肯定会认真思考生活中产生的问题,主动学习,积极动脑。进而提高学生参对参与社会的认识,实现理论结合实际,用学到的知识去回报社会。

2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2.1生活化的处理教材,优选教学内容

目前,初中义务教育地理学科的教学还是人教版的模式,其最明显的弊端是简单且少量的实例内容不能与当代课堂的教学流程有效的配合。由于地理学科教学的广泛性,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死记,还要了解世界各地的人土风情、自然规律和地貌特征等,于是,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也不能照本宣科。要使初中地理教学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其产生兴趣,下面的方法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1)及时调整,在进行当地地理知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整理当地的地理情况,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2)适当附加,对于学生感兴趣的且教材中注重的内容,教师可以加强课堂上的识记效果。(3)合理忽略,教材中一些超出学生学习能力或偏离实际需要的内容,教师可进行合理删减。(4)整理讲解,对于抽象又比较重要的地理知识,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整理后再讲解,这样便更具有条理性,利于课堂教学的进行。

例如,学生对于风土人情部分的讲解兴趣大大超过了知识本身,教师可以多准备一些风土人情小故事,将这些风土人情小故事合理结合都生活之中,比如哈密瓜为什么在新疆地区会更甜等小常识,将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根据南北方房屋建筑特点来讲解,为什么南方以尖顶为主,北方以平顶为主,讲解降雨量多少,从而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

以上方法完善了地理课堂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对于认知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切实做到了快乐的学习。

2.2生活化的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和知识的关系就好像是红花和绿叶,红花虽好,但也需要绿叶的陪衬,这样才更显娇贵和艳丽,同样,知识只有融入到情境中,才能散发出其力量和光芒。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利用生活的情境体验来传授知识,将生活情境合理的设计到教学中去,以便学生可以快速的进入状态,从而对地理的学习产生兴趣,挖掘其内在的潜力。

例如,在学习《欧洲西部》这一课时,其中"一张火车通票"就激起了学生的求职欲望,学生自主学习性特别强,课堂学习气氛浓厚,这种学习热情持续了整整一节课,大大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生活化的构建知识,链接新旧知识

新课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于学习目标虽有界定,而课程的预设与形成却是新课程中的重点。这将导致教师经常会处于"尴尬"的局面,对于学生全然不知地理知识的境况甚至会产生"愤怒"。然而,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们并没有把实际的生活经验与新课程融合在一起,也可说是还未形成交集,建立知识链接。因此,不如将愤怒和尴尬化作新的教学方式,把过急、过硬的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在教学设计中有效结合当下的社会背景以及学生的生活实例,逐渐引导学生适应生活化的地理教学,那么组建新的知识链接将不再是件难事。

2.4生活化的编制习题,促进理解运用

美国教育家曾说过:"学生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是学校最大浪费。"而现今,我国地理教学的新课改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提出要学习对生活和终身发展都有用的地理知识。但是,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实现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考试的试题却还是老路子,这无非就是"换汤不换药"。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结合热会时事热点,生活经验编制符合新课改教学的习题,题干要具有真实性、客观性,传达的地理信息要精确,与之相匹配。经过这样的学习与练习,不仅可以培育学生将知识付诸于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采集信息的能力,使他们学到的地理知识得到最大化使用。

参考文献:

[1]郭元样.生活与教育一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地理教学实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空间性;综合性;区域性

所谓多媒体组合,是指选用、组合最优效果的电教媒体,与传统媒体互补运用,构成一个多通道、立体型的教学媒体。运用这种多媒体系统进行地理教学,不仅可以加强讲授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直观性和趣味性,还可以轻松有效地突破各种地理教学难点。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方法的策略体系,包括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及相应的策略。它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师生组合和教学评价构成。因此,它能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突破地理空间性强的教学难点的教学模式

由于地理事物存在空间的广阔性和时间演变的漫长性,学生对许多事物或现象都无法直接感知,对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观念感觉很困难。例如高中地理“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这一原理,是理解地球公转意义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三点重叠,不仅抽象,而且空间性强。因此,教师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作用,采用以电脑PPT课件、模型和录像为主的多媒体组合,实施以下教学步骤:

通过这一案例可以归纳出突破空间性强的地理教学难点的教学模式:教师运用多媒体组合,形象再现地理事物―伏疑引思,指导学生观察、剖析―透过现象,深究本质,使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和原理―运用实例,引导学生应用,深化知识,巩固理解。

二、突破地理综合性强的教学难点的教学模式

在地理教材中,有些地理事物是由多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如地理成因和地理规律等,往往涉及较多的地理概念、原理,常常是多因、多果、多层次,综合性强。如高中地理“季风成因”的内容,要求学生综合分析季风的两种成因、两种类型及其风向、强度、作用等,头绪较多,综合性较强,教师可采用以电脑PPT课件、模型演示仪和录像为主的多媒体组合,采用分散难点、步步为营、层层击破的方法,实施以下教学步骤:

教学模式:列出知识结构,设疑探究―运用模型演示仪,边演示边提问,启发学生进行因果分析,教师层层小结,使学生形成初步概念―运用电脑PPT课件,分步显示综合复杂的地理事物,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议论解释―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概括,建立正确概念―运用录像,放映相关内容,加深记忆。

三、突破地理理论性强的教学难点的教学模式

在人文地理教材中,概述部分有许多基本理论,是从历史角度或空间角度对地理事物的高度抽象概括。这些理论知识,文字描述精练,含义深刻,是理解其他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理论基础。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组合优化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并知难而进。

例如高中地理“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这一理论,对城市的学生而言既是难点,又是关键点。学生一旦弄懂了这个理论,对理解农业生产的两个特点和区位因素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组合的作用,采用以录像、电脑PPT课件为主的多媒体组合,实施以下教学步骤:

通过这一案例可以归纳出突破理论性强的地理教学难点的教学模式:运用录像,复习导入―运用录像,展示相关内容,增加感性认识,学生观察思考―运用电脑PPT课件,进行程序教学,教师调控,并概括总结基本理论―运用录像,列举事实材料,进一步论证理论,增强说服力。

四、突破地理区域性强的教学难点的教学模式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地理教材中,许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必须在一定的区域上才能理解、掌握、记忆。高中地理教材中,地理事物的区域分布图有几十幅,而且绝大部分是学习的重点。由于大多数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因此,地理事物的区域分布规律往往成为学生不易掌握、记忆的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借助多媒体组合,以灵活的方法,反复的读图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地理区域概念。

例如高中地理“洋流的分布”这个内容,要求根据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各大洋表层环流的成因和分布规律,并熟记各洋流的具体名称,教师可采用挂图、电脑PPT课件为主的多媒体组合实施以下教学步骤:

通过这一案例可以归纳出突破区域性强的地理教学难点的教学模式:教师运用传统媒体――挂图,就图启发,迁移导入―运用电脑PPT课件,以图释文、绘图表意―提供记忆线索,引导学生进行图表联想,建立区域分布概念―运用电脑PPT课件,让学生进行图示相关记忆―提供实例图像,进行填图、析图训练,强化记忆。

综上所述,根据地理教学难点的“难”处不同,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实际地理教学中,各种教学模式还可综合运用,或部分合并,或部分省略,视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宋开永.现代教育技术对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J].中小学电教,2002(9).

[3]曹琦.中学地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林培英.基础教育现代化教学基本功:中学地理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地理教学实例范文第4篇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GIS技术可以很好地与高中地理图表信息结合起来,通过一种可视化的新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比如,对气候、地形等地理知识进行相关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课堂学习效率,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乐趣与便利。

二、GIS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和需求

1.新课程标准改革的需要。

我国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改变课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地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整体性,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GIS辅助地理教学是不可或缺的,GIS具有快捷的空间定位搜索和查询功能,强大的地理空间分析和图形创建功能以及可视化表现能力,利用GIS可以将地理知识或地理特征等完整地在学生面前呈现出来,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功效。

2.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迫切需要。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尤其是互联网信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中地理教学中迫切需要多媒体、GIS等技术的支持,传统的地理教学已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只有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才能符合时代进步、发展的要求。因此,利用GIS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将很可能成为未来地理教学的趋势。

3.高中地理教学本身的要求。

地理学科不仅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同时还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综合性。《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涉及到人文社会与科学两个重要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地理是包含其他学科知识在内的一门基础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而复杂。而GIS技术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又辅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很好地辅助高中地理教学,从这一点上说,GIS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还是必要的。

三、GIS技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可行性

1.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GIS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GIS技术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GIS技术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它不仅可以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改变地理课堂的教学形式,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在地理课堂的主体性。所以说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GIS对高中地理教学的辅助成为可能。

2.社会经济条件的允许。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迈入了信息技术时代,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中学大多数有能力购进一些硬软件设备与设施,从而使得这些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条件去完成辅助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

3.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随着计算机课程在高中的普及,学生可以通过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增强,一个具有较好信息技术基础的学生,他比其他同学更容易理解GIS辅助地理教学,从而更感兴趣,从这一方面来说,也使得我们可以把GIS技术应用到地理教学当中去。

4.高中地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在传统的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利用课本、板书、语言等来进行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这更多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学生主要是机械记忆,基本上局限于课本上的地理知识辅之以相关的习题资料,这样使得学生过于被动地学习,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与进步,现代地理教学则成为了主要形式,大部分学校都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GIS技术等辅助地理教学,学生不仅要学习地理知识,更要学习自己动手与操作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这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在人教版地理教科书必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就讲到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江研究中的应用,在课本中以一节的形式呈现出来,可见地理信息技术既是地理教学的内容,也是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

四、GIS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实例

在高中地理的辅助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GIS技术将一些地理景观或者地理事物通过分析处理,用最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达到预期的地理教学效果。下面是一个用ArcGIS软件在辅助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1.案例设计。

高中地理关于中国地理这一知识模块讲到了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中国的交通、中国的河流与湖泊等一系列关于中国的地理知识。学生或许知道中国的各个省份,但是对中国各个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可能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更不用说中国的铁路走向以及河流与湖泊的具体形状与位置了,如果学生一项一项地去机械记忆,不仅花太多时间,而且效率较低,那如果使用GIS技术进行地图叠加的话,就可以把这些地理知识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笔者就先拿中国的行政区划、交通、河流与湖泊这三个地理知识来举例说明。

2.图层操作分析。

先用ArcGIS软件将中国的行政区划图、交通图及河流与湖泊图抽调出来。中国的行政区划图本来是一张中国地图,没有各省份的轮廓和颜色,且省份名称也不知道,通过GIS软件把中国的各省份轮廓及名称图直观、鲜明地表现出来,填充上不一样的颜色,好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明白,使他们知道各个省份的位置与轮廓及名称;对于交通图与河流湖泊图,先调用出中国主要的交通干线及河流湖泊位置,再通过GIS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最后将中国轮廓图层、交通图层、河流与湖泊图层进行叠加,则会更加清晰地显示出各个地理要素的分布位置与特点,学生对比思考,得出一些结论。在操作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地去练习,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多种地理信息,更有利于学生素养的提高,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形成对GIS软件的基本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对GIS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高中地理教材中有明确的GIS知识,但是叙述得比较笼统与浅显,不仅学生对这一节知识不容易理解,事实上高中地理教师对GIS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比较浅显。同时,高考对于地理信息系统这一节内容的考察相对较少,难度也较简单,这就导致了学校特别是地理教师与学生对GIS的重视程度不够,只是机械地去记忆并且做相应的练习题,应付高考,更不用说上机操作了。所以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等应加强对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视,要知道GIS技术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2.GIS技术的普及相对较晚。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GIS技术起步相对较晚,普及程度较低,GIS在大众化的应用中还不够广泛。欧美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相对成熟并广泛运用于中学地理教学当中,而我国在那个阶段才刚开始起步,GIS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对中学辅助教学的作用只停留在表面阶段,因此仍需要教师不断努力与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的GIS技术,才能更深入地应用到学生的课堂教学当中去。

3.教师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GIS技术的掌握一般在大学阶段,大学的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师一般才相对基本了解GIS的相关概念及原理方法,而对于高中地理教师来说,大多数教师对GIS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停留在表面知识上,这还远远不够。当然,想要很深刻地掌握GIS相关知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需要中学教师提高身素质及信息技术水平,做21世纪高素质的人才。

4.教学资源建设落后。

地理教学实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教学方法

与其它学科相比,地理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大量运用图表来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巴朗斯基说:“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并且应该说它永远是更经济更容易理解的语言。地图使人很容易了解许多在正文里往往必须用许多篇幅来叙述,但完全得不到充分效果的东西。”地图载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和教学工具,因此,学好地图用好地图也就成为了学习地理的法宝。

初中地理教材为了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都配有各种类型的地图,比如有反映地理事物面目的素描图,有说明地理事物成因的示意图等。这些图像直观、生动、形象,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文字无法替代的,而且实践证明,以地图为核心,以图释文,以图释疑,图文结合能更好得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对地图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如何充分合理地运用好地图这一第二语言,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地图,以图教学

“学习地理必须学会运用地图。”这是地理学科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的。地图是学生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重视地图的教学,重视利用地理图像,要经常指导学生运用地理图像,使学生学会阅读和运用常见地图、地理图表的技能,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现行的地理教材不仅重视地理知识的表述,更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很多以前用文字直接叙述由老师直接口授的地理知识更多的转向于用地图进行教授。而且现在使用的地图都是色彩斑斓的彩图,这就增强了学生的读图兴趣,增加了更多的活动内容,以便更好地引导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鉴于此,地理教师应充分认识地图的重要作用,重视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把教给学生查阅地理图表的方法作为自己的责任,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提高学生解答地理现象的能力。

看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图表标题、图例和地理热点对图表进行分析,紧扣图表标题和设问谈图表,从图表上获取地理信息,并适时板书,力求做到让学生观“图”知“地”,知“地”求“理”。

二、以图设疑,导入新课

各种类型的地图也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有效地进行地理教学的重要素材,更是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材料。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前,不妨有关教学内容的一些社会热点,精心筛选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实例,并配以相关的地图,在学生了解了实例之后,再提出设计好的问题,并让学生观察地图,寻找其中的规律,及时的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观察,深入分析和理解图表的内容和意义。使用热点配上地图的方法导入新课,使学生可以在直观上感受地图的奇妙,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让学生在接下来的看图中不至于感到乏味。比如,在学习“台湾省”这一节时,可以借助台湾和大陆之间的关系变化来引开话题,同时配上台湾和大陆之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关系图和台湾的行政区域图,分析台湾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分析台湾与大陆的相互关系,进而论述台湾经济的发展等。

三、课本插图与地图紧密结合

地理教材中的插图是课文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地理挂图又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素材,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将课本插图与地理挂图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学生接受地理知识的关键。地图的大挂图和教材中的插图有助于学生增进感性认识,理解和掌握较深的地理知识。所以,教师有必要多向学生讲述地图知识,以培养学生识图的能力。将课本插图与挂图及教师的讲述三者紧密结合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巧用板图地图,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地理教学实例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地理;生活化教学;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6009301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诠释了生活与教育的哲学关系。生活是学习的源泉,教育源于生活,生活与教育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旨在倡导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新时期的地理教学要求教师将教材回归生活,地理知识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只有和生活相结合、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及时发现生活中具有地理味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地理知识,培养地理观念,感悟地理之美,从而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开启学生心智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要求学生走出书本,重视现实生活;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发现地理实例,从而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地理知识和概念。首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根据贴近自己生活的现象提出地理问题,如最近天气与穿衣行走的关系,植物花期与纬度的关系,平时购买的水果与产地环境的关系等,这些围绕生活提出的地理问题让学生更感兴趣,更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这些地理问题的教学过程。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除了节假日外,学生每天都在校园里学习生活,对校园很熟悉。在备课时,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校园里的教学素材,如教室里贴的作息时间表的变动,(学习太阳高度变化时观察)学校旗杆影子的方向,(学习植物分布时观察)校园内植物种类,(学习人口时调查)师生籍贯分布等。再次,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与学生相关的一些素材,如太阳还没从地平线升起天已亮,机动车的尾灯都是红色的,校园附近的九里河水涨落规律等,将这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实例搬上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生活化,让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教学活动所应达到的具体教育目的,它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归宿。教师培养学生的最基本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热爱生活,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制定地理教学目标时应力求生活化,先进行学情调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地理教学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包括学生生活的现状、需求以及生活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切实得到进步和发展。

例如,在学习“大气运动”时,结合让学生课前观察热水瓶里的热水汽和冰箱里的冷空气运动方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学生观察探索,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能熟练画出热力环流示意图。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热爱生活,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学生学习的是对生活有价值的知识。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贴近学生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地理学科是一门非常讲究时效性的学科,地理教材中的一些信息和数据往往会滞后于现实,这就需要教师时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握地理学科的前沿动态,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及时对教材中的过时信息进行更新。因此,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使用教材、活用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设计巧妙的生活化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逐渐形成感性J识和直接经验,加强生活与地理知识的联系。

地理教学实例范文第7篇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

初中地理是一门综合的基础性学科,包含了许多的领域,它多姿多彩,能够展现出各式各样的情感。地理课程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在素质教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包括:第一,使学生能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了解我国基本的国情,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第二,加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尊重其他国家的传统和文化,初步形成全球意识;第三,加强学生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治意识,使学生逐步形成关心、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多元化渗透的方式

目前在我国初中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效果不佳,分析其原因:学生学习目的单一、教学的内容过于片面、教学的方法程序化、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等。而教学的渗透方式非常单一是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对德育需要多元化渗透。

1.采用辩论形式进行总结,正确导向

辩论在教学中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它既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在课本中,如果遇到学生只能略懂一二,不能完全听懂,并且不能够确定自己立场的问题,可以对其进行设疑、质疑,来进行辩论。例如,关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有三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对其进行解决:第一,先不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也不要急于询问学生的观点,而是首先要设定一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的问题:对于地球能够容纳多少人口的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为什么?第二,组织学生分组对其进行讨论,并总结出讨论的成果。第三,分别让每一组的学生代表进行陈述本组的观点并讲解原因。第四,可以让拥有不同观点的同学对其进行辩驳,并说出理由。第五,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阐述观点。通过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很容易明白并乐观地相信:地球自然环境能够容纳人口的最高数量远远大于地球上现有的人口,而且人口数量很难达到能容纳的最高数量,因为当今的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地发展,人类对自然界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到,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人口的快速的增长也会对环境产生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维。

2.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在新教材中有许多接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动而有趣的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净化学生的心灵。例如,在七年级地理中,在教学“天气与气候”时,要让学生既能联想到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轻松,也要学能够感受到狂风大作、雷电交加的紧张。另外,在带领学生认识人类改造地表形态的时候,如“梯田”,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人类拥有不断改造世界、创造环境的思想之美、力量之美和智慧之美。这样的素材非常多,教师可选取合适的办法,借用大自然之美,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震撼,使他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学会发现自然之美,最终完成培养学生爱护自然,欣赏自然情感的目标。

3.联系实际,巧设案例

利用现有的地理知识和发现的规律,并结合实际的生产、生活,培养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思想,这样既能够满足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满足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要求。例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虽然某个工厂的区位非常不合理,但是它仍然存在,这是工业惯性的原因,这样就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实例对其进行讲解,如石家庄的某制药厂;在对学生讲解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时候,也应该根据实例来进行讲解,如上海通过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等方式。通过讲解身边的这些具体实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的学风。

地理教学实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课堂情境 高中地理 运用教学

课堂情境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载体,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认可,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看,将课堂情境应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能够有效增强地理教学效果,还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实现地理教学目标,不断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笔者就课堂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以期达到更好地增强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堂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理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自身感官,更清楚地认识到地理知识的魅力所在,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课堂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地理知识更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运用所学知识,缩短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创新和完善日常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如在讲解我国区域划分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阅读分析教材资料,并分组讨论。其次教师用生动的多媒体图片展示我国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等现状,形成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多媒体的使用可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同时不出课堂就感受到自然资源的优美感观。学生通过查看地理软件、读图表、分析对比,了解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并且找出形成地理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现有教学内容创设情境,目的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地理知识敏感度不高的问题,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日常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既能够看得见,又能够摸得着,还能够唤醒对日常学习的愉悦感,展现出其对学习的影响,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日常地理知识。可以说课堂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情感体验,直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件主动、快乐的事情。如讲解陆地环境的组成中的陆地水时,可以让学生于课前对陆地水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做一个利于讲解的设备,将大地的环境完全照搬到课堂教学模拟器中,这里还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分类讲解。分类讲解陆地水的供给,如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极雪融水补给、河水与地下水的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另外还有冰川补给等类型。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情境教学的优势。

课堂情境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实现因材施教,有的高中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更偏向于文科,有的学生则更偏重于理工科,地理课程既有文科内容又有理工科内容,能够使学生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完善日常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增强日常教学效果。从高中地理教学现状看,课堂情境对学生的学习有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概念及地理原理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真正发挥课堂情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从而使高中地理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真实需求,从这个角度看,可以发现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增强,不仅需要将高中地理知识更完善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要将这些高中地理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让高中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有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感觉,这样才能促使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增强。

综上所述,课堂情境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来说,有着巨大的作用,不仅改善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使高中地理教学变得更具体形象。对于学习高中地理的学生来说,在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增进他们对抽象地理概念的理解,改变他们在课堂中被动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的状况,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地理知识到主动学习地理的转变,通过使用课堂情境,发现课堂情境教学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增强日常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让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从课堂情境的应用效果看,其在未来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利用。

参考文献:

[1]杨宗军.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