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朋辈支持计划 自杀预防策略 干预模式

一、引言

调查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6年,自杀是美国12~18岁年龄段和19~25岁年龄段排名第三位的死亡原因,在我国,自杀是第五大致死原因,是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金盛华在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调查中发现,我国大学生群体中过去几年曾有过自杀想法的人高达34.4%,有自杀企图的比例为4.4%。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作为一个介于社会问题和心理卫生问题之间的综合问题,已引起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它的出现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生理等诸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对此,各高校纷纷采取了诸多相应的措施、建立了自杀预防模式及干预机制。其中,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的朋辈支持计划(PSP)作为一种有效缓解身心困扰的模式还未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开展,根据其理论及原则,它将逐渐成为预防和干预在校大学生高危人群的一支重要途径,将成为一种大学生自杀预防策略中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有效干预方法。

二、国内外大学生自杀预防策略概述

从国内研究来看,对于大学生自杀预防策略主要包括建立自杀上报制度、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动预防机制、建立当事人自我成长机制、建立预警干预机制以及组建危机干预的师资和学生队伍等。

国外研究中,在对1965~2010年国外文献回顾中可以看出,自杀预防策略可分为两大类别,第一大类中得到印证有效的策略就是减少致死因子和在抑郁症管理中对家访医生(GP)的培训;第二大类策略包含了大型的宣教活动,以学校为基础的筛查计划和看门人计划。有研究表明宣教活动效果很小,甚至一些研究发现在青少年群体中做广泛的自杀预防教育会产生副作用。有些研究称在对抑郁症的筛查中提升了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从而降低了自杀率,但是有些研究并没有看到这种效果。在美国,全国范围内施行的以社区为基础的青年自杀预防项目――GLSMA(the Garrett Lee Smith Memorial Act),包含了教育、培训课程、筛查、队伍建设、危机干预热线以及朋辈帮助一系列自杀干预活动,最普遍的干预措施就是看门人培训和识别高危人群的筛查计划。

三、朋辈支持计划(PSP)概述

1.概念研究

朋辈支持是指曾经面对、容忍和克服逆境的人能够为那些面对类似处境的人们提供有效的支持、鼓励、希望或者指导。国内运用同样理念的方法主要表现为“同伴教育”,最早主要用于公共卫生的许多领域,包括劝阻吸烟、预防和控制药物滥用、戒毒、艾滋病/性病/安全健康教育、预防犯罪、生殖健康教育、孕产妇保健、社区慢性病教育和营养学教育等;在职校学生预防艾滋病同伴教育干预研究中发现,这一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这与北京、上海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在对强制戒毒人员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同伴教育骨干培训的研究中发现,在强制戒毒人员中培训同伴教育骨干非常必要等。二是运用于教育领域,即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效果起到了提升作用。现在国内高校也开始建立朋辈学生组织或社团,但和PSP的涵义有所不同。

国外研究中,朋辈支持计划(PSP)作为一种在提升社会支持和情感支持上很有前景的方法,广泛应用于癌症病人、慢性疾病病人、青少年行为问题人群等干预计划中。在美国,63所高中学生参与的自杀干预计划――LifeSavers培训计划中,PSP的培训内容分为团队合作、不带评判性的倾听他人的叙述、可能存在抑郁和自杀倾向的同伴的识别和专业性心理救助咨询资源列表四部分。

2.朋辈支持模式研究

从国内研究来看,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对需要帮助的同学进行朋辈支持,而规范的朋辈支持模式目前在公共医疗领域部分存在,但在高校还没有开始实施。

就国外研究,朋辈支持的模式有很多,如面对面团队自我管理模式、朋辈教练或指导模式、朋辈社工模式、电话朋辈支持模式、网络朋辈支持模式、Chari compbell提出的“学生成功社交的朋辈辅导模型”(SSSPC);Tmothy A.Carey提出个体自我平衡的“分层法”朋辈辅导模式等,其中,面对面团队自我管理模式是基于激发权能理论,其关键在于朋辈领导。国外研究者建议成功的模式需要有几个如特定环境、贴合人群不同的工作日程、志愿者、领导者等关键性元素;朋辈教练或指导模式是一种非正式、更为灵活的PSP范式,这个是提供朋辈支持的朋辈教练与其他病人或参与者一对一会面,倾听、与他讨论相关问题、提供支持。较其他形式的PSP,朋辈指导范式同时能够帮助病人和指导者,有研究显示帮助他人的病人转而也能从中获益。

3.朋辈支持模式效果评估

关于朋辈支持的效果评估在公共医学领域应用较多,李晓波等、马迎华、梁升禄、刘宝花等研究发现,同伴教育是一种大学生乐于接受而又有确切效果的健康教育方式,近期效果明显,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式;王永进行的大学生的同伴心理互助实验研究表明,运用团体互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互动和教师督导相结合的大学生同伴心理互助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无论是医学领域,还是企业、学校中,朋辈教育及同伴教育等成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帮助手段。目前采用在自杀干预领域中的的实证性研究极少,局限性是在对PSP培训的效果评估上控制组实验很难做到。而且,PSP往往与其他干预措施同时进行,很难明确PSP干预措施的效果。

四、朋辈支持计划(PSP)的思考及展望

纵观已有研究,朋辈支持计划(PSP)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在学校心理教育及心理干预中尚未开展,亦有研究大部分仍依旧集中在理论研究上,实证研究极少;基本应用于公共卫生领域,高校还没有广泛实施;作为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朋辈支持模式干预过程、干预实效、评估指标等还需进一步标准化,希望本研究能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为未来的心理学研究增添新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金盛华.青少年自杀意向预测研究.青年研究,1996,(5).

[2]彭鸿雁.大学生自杀预防模式的构建.高等函授学报,2010,(4).

[3],黄炎炎,方定志.谈艾滋病同伴教育及体会.医学教育探索,2005,4(5).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乳腺癌;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117-01

乳腺肿瘤是女性最常见肿瘤之一。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前列[1]。乳腺癌手术对形体破坏及大,是女性的一大威胁,患者常因不了解该病的相关知识,担心术后失去健康的女性第二特征而产生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症等[2],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术后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2010年2月在我院住院确诊并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为本研究对象。患者具有中学以上的文化程度,对调查问卷的阅读和理解无困难,预计生存期超过6个月,既往和目前均无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并自愿加入研究及接受调查。50例患者中。全部是女性,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2.3±6.5)岁;其中大学16例,高中22例,初中或中专12例;浸润性导管癌28例,状癌20例,髓样癌2例。将5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分为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例,以病室为单位,2组患者实行分室干预。2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自身情况做具体分析、讲解、交流。具体内容有以下7方面内容,包括入院宣教配合心理指导,术前常规宣教,手术日个别指导宣教,手术后1周内教育,切除后的心理重建,特殊问题的重点宣教和出院宣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前后卫生知识宣教。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患者入院第1天和术后6个月在研究者的指导下填写《患者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调查表》。调查内容如下,(1)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等。(2)疾病及治疗情况,包括治疗时间、治疗方法、疾病分期。(3)体力状态评价采用体能状态卡氏评分(KPS)和东部协作组体能状态计分(ECOG)进行评定。(4)生存质量问卷采用EORTC所开发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体系,被广泛运用于评价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该体系由核心量表(QLQ-C30)和一系列专用量表构成[3]。该量表在国内外均公认为较好适用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内容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和家庭状况,感情状况,功能状况,与医生、疾病关系,癌症附加关注等6个指标维度30个因子,每个指标设4个答案:不重要(0分)、一般(1分)、比较重要(2分)、很重要(3分),得分越高表明QOL越低。对患者于入院第1天和术后6个月进行体能状态和生存质量评价。参照EORTC QLQ-C30评分手册,计算各领域的得分后线性转化为标准分。标准分为0-100分。

1.4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3.0分析软件进行资料描述。建立数据库,生存质量值用 ±s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2患者在KPS、ECOG 评分比较。干预组在干预后KPS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ECOG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KPS、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干预前后2组患者生存质量总评分比较。干预组在干预后生存质量总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过程,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促进个体及社会的健康状况,提高生存质量[4]。乳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乳腺癌手术患者能否能获得身心康复或其恢复进程顺利与否,虽不仅仅取决于护理方式,但护理人员却可以运用护理手段,给患者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发挥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专业优势实施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并提高生存质量。生存质量研究在肿瘤临床研究中具有评价癌症患者及其治疗效果、进行治疗方案选择的作用,有助于医护人员、癌症患者及其看护着全面、系统、细致地了解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也可以预测癌症患者治疗后的远期生存状况提供依据[5];有研究证明[6],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在癌症患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乳腺癌切除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目前广大医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我国对于肿瘤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主要见于近几年,不同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目的而采用不同的干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健康教育、情绪支持、社会支持、认知重建、应对技巧训练等。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在干预后KPS总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ECOG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前后KPS、ECOG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在干预后生存质量总评分与干预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干预前后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减轻机体对疾病和治疗的反应程度,改善患者的心理应激,帮助患者重塑自我,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强的实用价值,可以纠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改善其情绪,改善患者乃至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手从事肿瘤专科治疗的医护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垄振琴,闫凤玉,刘丽华.实施家属健康教育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7,21(10):2590-2591.

[2] 郭桂芳,肖菊青.乳腺癌手术患者婚姻质量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58-261

[3] 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等.中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EORTCQLQ-C30在中国的试用[J].心理学报,2000,32(4):438-442.

[4] 华睛岚,梅柳蓉.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进展[J].上海护理,2005,5(2):234-235.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范文第3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7-0040-02

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社区诊断报告》是在今年慢性病基线调查的基础上汇总分析出来的,对本辖区慢性病基线调查资料和历年疾病监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努力,最终完成。

1 居民健康状况

1.1 主要非传染性慢性病患病与管理状况

1.1.1 慢性病患病状况

1.1.1.1 本中心于2006年对原火车街社区50岁以上居民进行慢性病普查,采用现场体检和询问方法,其中心肌梗死、脑卒中、恶性肿瘤的诊断来源于二、三级医院;高血压、糖尿病诊断来源于二、三级医院及查体检出。共普查1500例,检出慢性病患者314例,其中高血压患者240例、糖尿病86例、冠心病2235例、脑卒中495例、恶性肿瘤37例。见表1。

1.1.1.2 2007年街道重新划分后,中心于4~6月对荷花池街社区60岁以上居民进行普查,方法同前,共普查23602例,检出慢性病患者1539例,其中高血压患者574例、高脂血症290例、糖尿病238例、冠心病181例、慢性支气管炎131例、白内障107例、脑卒中3例、恶性肿瘤77例。见表2。

通过疾病统计,表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是主要病种,是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2 居民健康危险因素状况

2.1 吸烟状况 2007年3月按照抽样方法抽取了我社区15~74岁居民共计23602例,进行了吸烟、运动、膳食等方面的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其中吸烟3406例,吸烟率为24.3%。

2.2 体力锻炼状况 调查23602例最近一年的锻炼情况,剧烈运动包括快跑、球类等活动,经常坚持体育锻炼的尽占38.71%。

2.3 饮食习惯 本次调查23602例社区居民的膳食行为, 其中个人饮食口味调查结果, 经常喝酒占6.67%,吃菜喜欢咸的占10.21%。

3 社区主要卫生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本社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系数为15.10%,已经成为老年型社区。人口老龄化相应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与卫生问题。

死因统计与疾病资料统计结果一致显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应是社区重点预防与控制的非传染性慢性病。

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是吸烟、摄盐量过高、缺乏运动、中度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

通过调查,居民对健康知识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尚需提高,应加强健康教育。

4 干预计划

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妇女、儿童和高危人群为重点干预人群;针对社区主要卫生问题,以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为先导,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开展疾病三级预防。改善环境,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预防和控制危害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慢性病。不断提高居民生命、生活质量,实现人人享有保健,实现居民健康在社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4.1 中心与街道、社区居委会积极配合,发挥健康促进组织的协调作用,中心由医务人员与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定期讨论研究,将改变居民不良生活习惯纳入小区文明建设考核内容,并制定标准。

4.2 中心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了解了居民的需求。

4.3 以全人群为对象,利用大众媒介开展健康教育

各居委会利用宣传栏、服务站利用健康教育室、中心利用健教室开展宣传、讲座。

利用社区活动场所、社区服务场所开展宣传。在楼群、小区悬挂印有卫生宣教内容的布标及健康教育壁报。

中心和服务站无偿提供健康教育资料和健康教育处方,中心候诊大厅设立电脑触摸屏和健康教育咨询台。

在中心和服务站候诊区、各楼层设立健康教育橱窗。专人负责,每两月进行更换。

4.4 开展社区居民良好生活行为和方式的健康教育 利用大众媒介宣传。每月在社区组织健康教育活动,针对不同人群请专家讲座,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实施健康行为的健康教育。

4.4.1 平衡膳食教育 参照国家营养膳食指导标准,结合该社区调查的分析结果,对食盐摄入过多、喜食油炸食品和脂肪摄入过多等危险因素,在社区进行平衡膳食指导,门诊和住院患者开据健康教育处方。

4.4.2 控烟教育 利用多种载体和手段宣传吸烟有害健康的教育。提倡在公共场所设立禁烟标志,与街道、居委会开展评选无烟居委会、无烟家庭活动,定期请有关专家讲座,特别是吸烟与呼吸疾病的关系。

4.4.3 加强运动教育 充分发挥社区健身设施的作用,与街道、居委会配合,结合全民建身活动,指导不同人群开展有效的体育锻炼,中心康复室有计划的指导残疾人、慢病肢体、职能康复。

4.4.4 根据季节特点,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预防肠道传染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季节特征明显的疾病。

4.5 开展临床预防 早期发现患者,利用三诊(门诊、急诊、转会诊)、三床就诊时进行一对一的患者健康教育。

4.5.1 早期发现患者 按居民小区管理划分,设立居民血压测量点;门诊35岁以上首诊患者常规测量血压;患者就诊、社区义诊、体检以及疾病报告等各种渠道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时建立个人与家庭健康档案,纳入慢性病管理。

4.5.2 门诊教育 全科门诊采取一对一形式健康教育,诊对不同问题的就诊患者采用不同形式。对慢性患者及老年人的就诊记录,录入微机管理,向高危患者方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用药,对不良生活方式进行干预。

4.5.3 病床教育 对家庭病床患者进行一对一入户健康教育。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及诱发疾病的危险因素,正确指导用药,对其家属进行健康护理、心理卫生咨询,每周有病历记录,每月有检查。

4.6 对老年人、慢性患者、残疾人等弱势人群的干预措施

4.6.1 加强对慢性患者的管理,每季对高血压患者、每半年对糖尿患者随访一次,管理内容一是了解病情动态,进行临床处理;二是进行咨询与健康指导。同时将管理记录全部及时输入微机管理。

4.6.2 对60岁老年人进行有组织的健康照顾。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和中心及服务站健康教育室,普及保健知识;中心和服务站每周以团队组织的形式,到居委会为老年人免费查体,指导用药和心里咨询;对空巢老年人、残疾人登记造册,定期入户、免费查体、免费送药。以居委会配合指导老年人,改善居住和生活环境,养成健康卫生习惯。

4.6.3 根据民政部门、街道、居委会提供的低保人群情况,制定医疗救助优惠措施,建立档案,建立救助记录,对其中慢性患者加强管理。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行为转变理论;手足口病患儿;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94-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儿童传染病,由于无疫苗、药物等特异性的防控手段,隐性感染和转症病例多,传染源难以发现和控制,传播途径多等原因,难以有效阻断手足口病的发生,对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是目前工作的关键。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中起着决定的作用,做好个人防护,保持清洁卫生,掌握好洗手时机,是最有效的手段。行为转变理论认为人的改变是一个复杂渐进和连续的过程,研究应用此理论对2011.1-3住我院内科病房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手卫生进行长时间、渐进和连续的干预计划,强化其手卫生防护行为,真正从“控制传染源、切断转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多方面遏制手足口病的蔓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2011年1月-3月在我院内科病房接受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家长180人,其中患儿男39例,年龄1-7岁,女37例,年龄1-8岁。家长84人,男28人,女46人,年龄24-63岁。学历:专科以上18人,初高中41人,小学25人。患儿临床及实验室值均符合诊断标准,本研究家长自愿参加并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自行设计手卫生认知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0名患儿家长进行预实验。认真修改,认为内容详实,布局合理,可以使用,手卫生认识问题分为一般情况及手卫生认识情况调查,包括手足口病的传播口径易患人群,洗手的重要性,洗手方法,洗手的作用等10个方面进行每个方面计分100分。

1.2.2 干预方法:根据行为转变理论框架制订具体的干预措施。

1.2.2.1 意识阶段:对参加调查的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发放手卫生认知调查表,当场收回,根据手足口病调查反馈的信息,家长对做好手卫生预防手足口病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占7.1%;掌握正确洗手的家长只有10%,认为用品不充分的家长占20%;认为宣传教育欠到位的家长占41%;需要手卫生讲座的家长占51%。

1.2.2.2 准备阶段:根据调查数据、存在问题,由责任护士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首先,在病房自来水槽墙上张贴洗手示意图,备齐洗手用品;其次,护士向家长和患儿示范洗手的方法,每周召开健康座谈会,向家长发放手足口病健康宣传图,着重强调预防手足口病发生最有效的干预方法是正确洗手,以便增加家长患儿洗手的依从性。

1.2.2.3 行动阶段:利用晨会护理巡视病房、床头交接班等时间,观察家长患儿洗手行为,宣教洗手的重要性,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洗手方式,责任护士定期检查洗手图解画报否完整,用品是否充足,并在各项护理操作中介绍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1.2.3.4 维持阶段:向患儿家长再次发放手足口病知识调查表,了解家长对手足口病认知程度、依从性的变化,激励家长已有的洗手行为,指正认识中的偏差,并要求家长做好患儿及家长相互之间的宣教工作。

1.4 评价方法:对两次认识调查表进行统计后处理。

2 结果

干预前后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洗手的认知程度比较

3 体会

调查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后患儿家长相关知识、手卫生依从性提高,差异具有统计的意义。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产业高、效益大的健康措施。对住院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手足口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使家长建立可预防可治疗的信息,从而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对降低手足口病的患病率及危重病例的发生率,防止手足口病的爆发流行起着积极的作用。

4 小结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传染病患儿如不及早隔离治疗,易使疫情扩散。所以护理人员应向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教育,耐心讲解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和防范措施,正确的洗手方法通过住院家长的相互传授,发动非住院人群预防手足口病的工作,实行“群防群治”才能有效的杜绝传染病,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 问育英.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2):114-115

[2] 容毅,李晓瑜.浅谈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在餐饮业从业人员卫生标准宣传贯彻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7.1(14):76-78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效果观察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58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已经成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并不是高血压本身,而是影响血压的诸多因素。因而在社区内开展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是控制血压的有效途径。

1 常用的干预方法

1.1 借用宣传资料:如报纸、广播、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在社区内利用现有的设施。如阅览室、活动中心等,进行大众传播。医护人员通过上述各种传播方式,有效地传播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知识,另外在社区内设立宣传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播放高血压防止知识专版等录像。

1.2 个体传播: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放置高血压预防知识小册子,供免费阅读;并定期邀请有资历的专家进行高血压防止知识讲座;并能现场答疑。另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高血压联谊会。给高血压患者提供一定的交流机会;增加高血压方面的图书,便于居民随时阅读,增加其改变不良习惯的意识。

1.3 营养运动干预: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由社区护士制定膳食原则。根据不同的个体编制食谱;每日记录并跟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另外适当的让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或耐力运动;选择各自喜欢的运动形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都能有效地预防高血压。

1.4 家庭访视及心理护理:通过对患者健康状况及健康行为的评估;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治疗性护理服务,合理用药;另外对患者进行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干预。主要是心理护理、行为治疗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改善了治疗效果。

2资料和方法

2.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丽水市紫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符合WHO的高血压的诊断和分期标准,并经医院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150例,其中男性83例,女67例,平均年龄(62.10±8.03)岁,平均病程(8.23±6.01)年;对照组(B组)150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63.02±7.10)岁,平均病程(8.25±7.11)年。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2干预措施

2.2.1干预方法A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同时每月1次进行面对面护理干预,详细询问全面的健康情况,针对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随时发现新问题,及时进行解释和相关指导;让患者相互间进行经验交流,同时争取家庭成员的参与以取得支持和帮助;发放健康教育资料。B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加每月1次书面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同时随访时间一年。两组在治疗随访过程均无退出者。

2.2.2干预内容健康教育资料和面对面干预着重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①讲解高血压病的发展趋势及不遵医行为造成的后果,出现并发症对个人健康的危害性,要求积极参与和配合医生的治疗;②从高血压患者社会环境、身体状态和心理因素同时着手,介绍高血压病的预后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的重要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进行有益的娱乐活动,保持积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限盐,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改善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针对病情及身体状况决定运动形式与强度;④指导患者遵医嘱服药,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有关降压药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和副作用等,反复强调规律用药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应书面资料,选择副作用低、廉价、长效的控释片剂,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⑤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测量血压的注意事项,患者家中要自备血压计,每天定时测血压三次,分别监测降压药作用最弱时点的血压(如晨起后血压)、最强时点的血压(如傍晚血压)和临睡前血压。若有病情变化及时 咨询和诊治。

2.2.3观察内容调查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依从性、血压水平、血压达标情况以及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知晓率。

2.2.4效果评价包括:①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价。采用Morisky等[4]推荐的评价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四个问题:“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是否曾停药?当你服药自觉症状改善不大时,是否曾停药?”,若4个问题回答皆为“否”,则依从性为“佳”;②疗效评价。根据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为达标,收缩压降低10mmHg以上和或舒张压降低5mmHg以上为有效;③高血压病知识的知晓率。通过书面问卷的形式进行检查。

2.3统计学方法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P

3结果

干预后A、B两组依从性、血压达标率、高血压病知识知晓率均有提高,但A组改变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4.14、23.20、19.65,P均

4讨论

社区人群高血压病患者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是高血压流行病学和干预研究的重要参数。经过强化干预管理,干预后高血压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控制率都呈上升趋势,说明干预管理有成效。从本次研究中可以发现不同的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影响也不相同,通过综合的护理干预及治疗后的患者血压控制可以得到明显的改善。积极地开展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是控制高血压病的最有效途径[5]。面对面近距离对患者开展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掌握高血压系列知识和健康信息,同时可以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指导,为病友之间的沟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他们之间相互鼓励也是良好的心理支持,更有利于促进高血压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改变,从而影响血压控制提高临床高血压治疗效果。书面健康资料的教育虽然简单易行,但因为受患者重视度的影响效果有较大的不同,并且因为缺乏相互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其针对性方面同样存在缺陷,从而影响血压的控制。

目前我国社区人群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服药)率和控制率都很低[6]。本次通过对不同社区护理干预方法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提示: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方法优于定期的书面资料的教育方法。

综上所述,通过上述干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血压;患者能遵医嘱服药,饮食以清淡、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为主。每日食用盐量在6克以下,而且能严格戒烟、限酒。提高了防病的意识。发现不良反应能及时与医生联系。能坚强有益的有氧运动;居民的保健意识提高。社区护理干预已被居民认可。因此恰当地运用护理学的相关理论制定有效的干预计划,在获得患者配合的基础上得到综合干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预防高血压并发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爱萍,张维娜,蔡虻,等.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与健康教育[J].护理研究,2003,16(2):145.

[2] 张玉,王凯平.患者依从性与药物利用[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1,10(4):206.

[3] 李春玉,金胜姬.国内外社区护理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75-477.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范文第6篇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10.007

慢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心力衰竭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及高死亡率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的心理影响,同时因反复住院及高额的医疗费用给家庭及社会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我们可以通过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来干预患者的不良行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现对CHF患者近几年来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CHF的发病现状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我国心力衰竭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其发病率高,已超过1000万例,预计本世纪末可能成为死亡的最首要原因[1]。目前我国35~74岁成年人中约有400万心力衰竭患者,患病率达0.9%。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高达6%~10%。心力衰竭3个月和6个月再次住院率为47%和54%[2]。国外有报道[3],心力衰竭患者3~6个月内复发再住院率达27%~47%,死亡率15%。在美国,约有500万CHF患者,并以每年增加50多万新病例的速度增长[4]。美国每年至少有100万的住院和再住院患者[5]。欧洲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2%~3%[6]。目前,除了医院的药物治疗及卧床休息外,健康教育已成为帮助患者建立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恢复健康,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

2健康教育对CHF患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CHF患者的高死亡率、高致残率是由于其缺乏良好的自我管理,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无法遵守规定的治疗计划进行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导致其心力衰竭发作而再住院,CHF患者出院后再次入院率高达15%~30%,其中50%通过干预可避免再次入院[7]。Commodore-Mensah等[8]研究报告指出,只有54%的美国CHF住院患者收到出院教育内容,甚至有些患者及家属所需的教育内容在出院时还未得到满足。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可教育患者进行自我保健。目前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心力衰竭疾病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9]。国内研究显示,许多心脏病患者由于缺乏卫生知识和主动医疗行为,致使心功能不断减退,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导致死亡。而患者的反复住院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目前由于CHF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而他们记忆力比较差,虽然在住院期间有医护人员予以相关的健康教育,但在出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心力衰竭保健知识有所淡忘,随着遵医行为的减退,出现不按时服药、生活不规律、不能定期随访等现象发生,就有可能会导致再次发病而住院。有研究表明[10],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有助于患者克服不良情绪,消除对医院的依赖心理,缩短住院时间。有资料显示[9],对CHF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住院次数,提高生存质量,甚至降低CHF的病死率及医疗费用。

3健康教育的实施

3.1实施者

3.1.1医师有调查显示[11],66.8%的患者认为来自医师的健康教育信息最可靠。临床医师有丰富的专业医疗保健知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医师以宣教疾病的防治知识及心理疏导为主。

3.1.2护士护士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士宣教以患者的行为干预和一般的卫生知识教育为主。通过对患者健康教育,让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的管理,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康复锻炼,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使CHF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12]。

3.1.3非专业的健康教育者非专业的健康教育者包括营养师、药剂师、心理工作者、社会支持者及患者家属,他们能使患者得到相关的疾病保健知识,得到社会和家属的支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3.2实施程序(1)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2)根据评估收集到的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及信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计划。(3)按照患者不同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实施。(4)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纠正偏差。

4健康教育的形式

4.1集中教育定期将心力衰竭患者组织在一起,集中讲解心力衰竭疾病的相关知识,如病因、症状、饮食、康复保健等内容。授课老师有医师和护士共同参与,可当面予以解答患者的提问。

4.2一对一教育有面对面教育和远程电话教育,能针对性地对CHF患者存在的个体问题予以有效的解决,有利于CHF患者的康复,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4.3书面资料或视听资料教育如运用健康教育手册、板报、护患沟通园地等进行文字教育,也可利用幻灯片、视频、专题VCD宣传片、多媒体专题授课、计算机教育等,具有科学、形象等特点。

4.4小组讨论组织CHF患者互相交流、讨论,让康复较好的患者介绍自己的疾病康复经验,引起共鸣。

5健康教育的内容

5.1CHF相关知识教育为了使CHF患者有正确的信念和态度,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及家属进行CHF相关知识宣教十分重要。要让患者了解到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CHF的危险因素有各种感染,劳累,精神紧张,严重心律失常,输液输血过快、过多,不遵医嘱服药等[13]。(2)CHF治疗的方法与护理措施。(3)CHF是很多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都不可避免的,CHF是呈慢性发展的趋势进行,一般情况下不能根治,需终生治疗,但可以采取各种方式防止恶化[14]。

5.2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CHF患者因为病程长、反复发作住院、活动受限、经费多等原因,易产生焦虑、紧张、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情绪障碍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13],让患者了解心理障碍对疾病的危害并做好自我心理调节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将不良情绪转移到其他地方,保持稳定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可采用的方法有听轻音乐、看书、向他人倾诉等。

5.3饮食指导经临床经验发现,没有特定的指导,很多患者不具备遵循食用钠盐的知识,但通过饮食指导可以改善。(1)CHF患者宜进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每餐不宜过饱,宜少食多餐,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嘱患者禁烟忌酒,多进水果蔬菜等多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2)限制钠盐及水的摄入量。一般心功能Ⅱ级,每日食盐摄入量为5 g;心功能Ⅲ级,每日食盐摄入量为2.5 g;心功能Ⅳ级,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1 g[15]。还要限制含钠高的食物,如腌制品、咸菜等。服用利尿剂可适当放宽,但大量利尿时要适当增加食盐量以防低钠综合征[13]。每日摄水量限制在1500 ml左右。

5.4临床用药指导提高CHF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坚持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切忌自作主张更改或停用药物,以免发生严重后果。向患者讲明常用药的正确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教会患者学会自我监测,以便对出现的各种症状和所用药物的毒副作用能早发现、早就医、早处理。

5.4.1应用洋地黄时应注意使用时严格按时间、剂量服用,每次给药前测心率,如心率<60次/min,或出现胃肠道反应、头痛、黄视等症状,应停用药物并联系医师予以处理。

5.4.2应用利尿药时应注意观察24 h尿量、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测量体重,同时监测血电解质变化,如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处理,防止发生电解质紊乱。

5.4.3应用血管扩张剂时应注意控制滴速,监测血压及心率,嘱患者改变动作要慢,防止性低血压。观察有无头痛、干咳、皮疹等不良反应。

5.4.4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必须监测血压,此类药易引起液体滞留及低血压,应每天测量体重。若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心率<55次/min,应及时汇报医师予以处理。

5.4.5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时应注意定期测量血压,观察有无刺激性干咳、皮疹、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5.5运动与休息指导适当的身体活动和锻炼有助于心脏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复发的风险[16]。强调动静结合,注意个性化原则,量力而行。运动前评估心肺功能,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制定活动计划[17]:心功能Ⅱ级,可在室内轻微活动,保证睡眠时间;心功能Ⅲ级,以休息、限制活动量为宜,可在床边活动,亦可缓慢步行3~5圈/次;心功能Ⅳ级,应卧床休息,可坐位或半坐位,床上活动下肢和做下肢肌肉收缩锻炼,按摩下肢肌肉,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导患者在运动时应掌握“度”,以活动时不出现胸闷、心悸、气急为原则。平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夜间睡眠充足,白天养成午睡的习惯。

6小结

健康教育是CHF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要加强学习CHF有关知识,评估患者个体知识需求、教育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度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并评价健康教育的效果。对CHF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学会自我情绪调节、疾病自我监测、合理饮食、运动等,能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疾病得到满意的控制,减慢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通过健康教育,可密切护患关系,增强护患间的相互责任感,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参考文献

[1]邢志敏.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32):313-314.

[2]申唯,李湘萍.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行为方式及疾病相关知识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2):3351-3354.

[3]秦呈婷,黄晓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入院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1):2598-2599.

[4]刘熔雪,梁婷,王英.康复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3):265-267.

[5]Radhakrishnan K,Jacelon C.Impact of telehealth on patient self-man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a review of literature[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2,27(1):33-43.

[6]栾晓军,王国干.急性心力衰竭的流行现状和诊治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6):800-804.

[7]王红萍,刘霞,蒋黎黎.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基于自我效能健康教育成效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8):598-599.

[8]Commodore-Mensah Y,Himmolfarb CR.Patient education strategies for hospitalized cardiovascular patients:a systematic review[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2,27(2):154-174.

[9]李金会.心力衰竭病人健康教育策略[J].甘肃医药,2011,30(3):181-184.

[10]钱海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3):1534-1536.

[11]姚静,胡三莲,周玲,等.断指再植健康教育现状及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3):45-46.

[12]吴丽华,汪小华,卢珏,等.自我管理项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55-257.

[13]马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健康教育[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1):321-322.

[14]崔同国.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3(8):188-190.

[15]林丽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多形式教育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1,24(8):70.

[16]Chase JA.Systematic review of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studies after cardiac rehabilitation[J].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Nursing,2011,26(5):351-358.

[17]王红萍,周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新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33):4086-4087.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艾滋病预防与关怀工作的切入点。随着中国艾滋病流行与发展形势的日趋严重,公众对VCT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1]。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也是我国政府关于艾滋病“四免一关怀”的重要内容。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10月开设VCT门诊,为群众进行艾滋病有关知识的咨询,并对自愿者免费检测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为了解接受VCT的人群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我们对接待的1625名自愿咨询者资料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阜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接待的咨询者1625人。

1.2 方法 求询者通过电话或到门诊进行咨询。由经专门培训的医生进行相应的讲解,在征得本人同意后免费检测抗HIV。咨询过程完全保密,医生不探究求询者的隐私。

2 结果

2.1 人群特征 求询者共1625人,其中男性1048人,女性577人;农民621人,娱乐场所服务员336人,推销人员299人,个体从业者177人,公司职员143人,学生49人。有年龄记录的1544人,其中16~19岁9人,20~40岁1401人(占90.72%),41~52岁134人。

2.2 求询时间 1625人中,2004年为512人;2005年为534人;2006年为579人。

2.3 求询原因 1625人中,求询原因为有非婚性接触史的1017人(异性性接触1003人,同性性接触14人),占62.58%;有输血/血液制品史的120人,占7.38%;自觉有艾滋病症状的208人,占12.80%;有刺破皮肤操作史的109人,占6.71%;有心理问题,怀疑感染HIV的117人,占7.20%;HIV配偶5人,占0.31%;其他原因49人,占3.02%。

2.4 咨询的主要问题及需求 1625人中,询问如何做HIV检测的515人,占31.69%;询问艾滋病窗口期长短的151人,占9.29%;询问艾滋病常用检测方法的7人,占0.43%;询问艾滋病检测结果判定及可信度的106人,占6.52%;询问艾滋病传播途径及感染概率的203人,占12.49%;询问感染HIV后的症状和体征的229人,占14.09%;询问艾滋病病程及治疗现状的101人,占6.21%;询问艾滋病预防措施的117人,占7.20%;询问艾滋病疫情和国家政策的75人,占4.61%;询问如何对HIV感染者保密的27人,占1.66%;询问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传播艾滋病的94人,占5.79%。

2.5 艾滋病信息来源与知识知晓情况 1625人中,859人(占52.86%)的信息来源于广播、电视,592人(占36.43%)来源于报纸、杂志,174人(占10.71%)来源于街头宣传和医疗机构。1586人(占97.60%)知晓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其中能说出3条途径的619人(占38.09%);对于日常生活接触是否传播艾滋病,1417人(占87.20%)表示说不准或不知道;1519人(占93.48%)认为共用剃须刀属于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2.6 咨询与检测情况 接待的1625人中,电话咨询349人(占21.48%),门诊咨询1276人(占78.52%)。1386人(占85.29%)在求询后自愿接受抗HIV检测,检出HIV感染者6例(经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检出率为0.43%。

3 讨论

本组1625名求询者中85.29%自愿接受HIV检测,抗HIV检测接受率属较高水平[2]。2004~2006年每年求寻人数略有增加,说明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做好宣传,人们知道到哪里咨询,保证为求询者做好保密,消除其思想顾虑,公众是愿意主动进行自愿咨询检测的。

检测发现6例HIV感染者,检测阳性率为0.43%,证实VCT是尽早发现HIV感染者,降低艾滋病传播的机会,保护易感人群的重要措施。应加大资金投入,加强VCT服务点建设,扩大VCT服务覆盖面,让更多有VCT需求的人群能够获得此项服务。

本组有年龄记录的1544名求询人员中,90.72%是2040岁的青年人,62.58%的求询者是因有非婚而咨询,说明青年人是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需求的主要人群,提示艾滋病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重点人群仍是青年人。但87.20%的人不能判断日常生活接触能否传播艾滋病,说明在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时要重视这方面的内容,HIV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和检测窗口期等内容也是宣传的内容。如何更好地为女性求询者提供咨询和检测服务,是今后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健康教育干预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 PDCA循环; 门诊; 肠镜检查; 健康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DCA circulation in outpatient colonoscopy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Method:A total of 80 cases of outpatient colonoscop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5 were selected(the control group),they were given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December of 80 cases of outpatient colonoscopy patients were selected(the observation group),they were given PDCA cycle health education.Bowel preparation pass rate,anxiety and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qualified rate of bowel prepara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2.5%(58/80),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0%(76/80),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PDCA circulation; Outpatient department; Colonoscopy; Health educ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Ji’an 343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2.026

c镜检查在门诊上是一种常用检查方式,主要应用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断及治疗中。其中PDCA循环亦被称之为质量环,属于管理学领域中的通用模型,主要应用目的是改善产品质量。其中在PDCA循环中则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分别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以及Action(处理)[1-3]。依照以上程序从而实现质量控制,在此基础上实现循环进行的科学程序。健康教育则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在患者健康需求技术上赋予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因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语言表达以及沟通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教育质量[3-6]。为研究门诊肠镜检查患者健康教育的护理方式,本文则对PDCA循环在门诊肠镜检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6月本院80例门诊肠镜检查患者,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35~77岁,平均(45.5±2.6)岁,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肠易激综合征28例、结肠息肉41例、炎症性肠病5例、其他6例。选取2015年7-12月本院80例门诊肠镜检查患者,对患者实施PDCA循环健康教育,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35~76岁,平均(46.3±2.4)岁,肠镜检查结果显示:肠易激综合征28例、结肠息肉38例、炎症性肠病4例、其他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其中本次调查中参与护理人员为9名,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2.1±3.4)岁,工作时间为(2.3±0.5)年。

排除标准:(1)对于出现严重意识障碍、听力障碍等无法独立完成测评工作的患者;(2)对于出现严重肠梗阻、电解质紊乱以及大量腹水患者;(3)对于出现精神疾病、认知功能低下以及言语障碍等一些无法正常交流患者;(4)对于出现心肺等严重脏器功能不全患者;(5)经期女性患者;(6)如果患者出现依从性差等因素,则可中途退出。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在患者进入门诊后将一般常规知识及注意事项讲解给患者即可。观察组患者实施PDCA循环健康教育,具体方案如下。(1)计划阶段:所有患者均在肠镜室护士的引导下填写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如果患者文化程度较低则可以由护士口述并,以对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进行测试。PDCA循环质量管理小组则由护士长负责,由肠镜医生、护士组成,主要是对PDCA循环的实施进行质量检查。(2)制定计划:重视患者的焦虑情绪,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案,其中包括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把肠镜检查操作过程、不良反应以及对策等等均告知患者,以能够改善患者对肠镜检查的认知,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做好肠镜检查环境管理工作,并且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动作轻柔,以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不适感等。和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心理沟通,以能够实现情感的交流,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3)实施阶段:在PDCA循环中,这属于重要环节,同时也容易可引发患者焦虑,因此依照计划,则首先应该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①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护患P系,自患者进入门诊即有护士热情接待,并将门诊情况详细告知患者,基于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尽可能应用口语,以能够拉近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距离,积极鼓励患者及其家属说出自己的疑问,耐心解答。②做好患者临床认知干预,患者对肠镜检查认知不够全面,则容易出现各种焦虑情绪,所以在肠镜检查之前,则可以将门诊肠镜检查目的、方法以及在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均详细告知患者,并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让患者认识到自身情绪以及注意力等因素均会对检查产生影响,引导患者以轻松心态进行检查。(4)检查阶段:质量管理小组在肠镜室护士长的带领下依照要求进行质量检查,以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其中包括患者的情绪变化,护理质量评估等。(5)处理阶段:护士长依照检查结果,实施阶段性分析,对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并将其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目标,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进入到下一个循环,制定目标以及进度计划,在循环过程中不断进行修正以及改善。

1.3 观察指标 采用SAS量表对护理前后的焦虑状态进行测定,这一量表包括20个项目自评量表,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症状越严重;并对两组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进行统计对比;最后对实施前后护士的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自信心、责任心、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进行评分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肠道准备情况对比 对照组肠道准备合格率为72.5%(58/80),观察组为95.0%(7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9.5863,P

2.2 两组SAS评分对比 护理后,对照组S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实施前后护士能力对比 与PDCA循环健康教育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士的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自信心、责任心、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评分均显著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PDCA模式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所提出的一种循环管理体系,主要是在质量管理计划的基础上,从实施和审核阶段不断实施整改,并对其实施循环运转,以能够显著提升管理质量。在当前临床护理中对于护理控制全面性、改进性以及持续性越来越关注[7-10]。在门诊肠镜检查健康教育中PDCA循环的应用不够广泛,本临床研究中以门诊肠镜检查患者为例,采用PDCA循环法对其健康教育实施多角度多环节检查分析,对患者检查中产生焦虑因素分析,并制定详细的护理干预计划,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广泛关注护理质量和改善效果,护士长引导的质量管理小组不断强化监督管理,一旦发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及时改正,最终在本次患者临床护理中,发现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在肠镜检查中,如果患者的肠道检查不够充分,那么在检查过程中残留的粪便则有可能影响检查视野,甚至严重可以导致出现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所以肠道准备合格率对患者价差结果具有直接影响。PDCA循环的时候则基于肠道准备合格的影响因素出发,找出问题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善对策[11-15]。同时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检查认知宣教,则也有助于患者对肠镜检查注意事项有一个全面认识,从而积极配合做好肠道准备,提高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在本次临床研究中对照组肠道准备合格率为72.5%(58/80),观察组为95.0%(7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PDCA循环的主要目的是实施良好的质量管理,提高工作品质及工作效率。在本次患者研究中,能够发现自PDCA循环实施以来,护理人员的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自信心、责任心、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均有显著提升[16]。采用这种人性化的现场管理方式,并且在严格的质量监督环境下,则能够有效挖掘护理人员的管理潜能,提高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在各项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参与积极性及自信心,在此基础上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17-20]。并且在此基础上还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宣教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自信心,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工作中去,从本次研究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士的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素质修养、自信心、责任心、积极性、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评分均显著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PDCA循环在门诊肠镜检查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肠道准备合格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戴晓珍,张立荣.PDCA循环理论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7):39-40.

[2]李丽红,刘晓媚,曾碧峰,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哮喘中西医护理模式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9):67-68.

[3]黄璐,龚洪玲.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武警医学,2013,24(1):87-88.

[4]朱青,戎明梅.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病房健康教育路径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69-70.

[5]朱丽,丁晓仙.PDCA循环管理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8(30):137-139.

[6]肖爱梅,黄根牙.PDCA循环法在留置双J管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3):74-76.

[7]李玉虎.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9):83-86.

[8]蒋丽,吴小玲,叶艳萍,等.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38-39.

[9]陈星珍,江桃红,陈楠楠等.PDCA循环管理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111.

[10]田红艳.PDCA循环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115-116.

[11]金凯玲,叶金明,林凯,等.PDCA循环在医务人员锐器伤预防和控制上的应用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5):523-525.

[12]刘广秀.健康教育联合PDCA循环在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8):24-26.

[13]饶颖臻,刘汝利,艾静云,等.PDCA循环健康教育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4):600-602.

[14]郭慧敏,顾桂英,孟晶晶,等.PDCA循h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检查中的运用[J].医药前沿,2014(14):179-180.

[15]苏月巧,宋敬坤,杨圣俊,等.PDCA循环法在毁损肺全肺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3,35(23):3650-3651.

[16]吴庆彩,谭云娣,周敏卿,等.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0):150-152.

[17]郑美凤.PDCA循环在小儿哮喘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20(6):119-120.

[18]唱荣艳,冯晶,马喜娟,等.实施全程PDCA循环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1,32(5):391-393.

[19]张晓梅,王兰英.PDCA循环在国内护理领域应用的新进展[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4):474-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