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 教学课堂 教学模式 激发兴趣

语文教学受到各学校的充分重视, 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或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 才能逐步适应时代的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开放性,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起、承、转、合、评的教学模式,并运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方法,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进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1.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好坏和课堂气氛是否活跃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关键,主要发生一定的情境中,但不是所有的学习兴趣都能够对小学生起到推动的作用。 通常带有趣味性和探索性的问题,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创设问题情境,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 创设情境的方法比较多, 例如《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师通过故作惊奇的设置悬念,从动物的脚,引出爬山虎原来是一种植物,并提出问题,例如爬山虎怎么会有脚? 爬山虎的脚又是怎样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答案。 学生在好奇的情况下,就会渴望了解知识,很快打开课本寻找答案。 在营造课文情感氛围时,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可以先播放与课文相关的歌曲,或者将一段与课文相关的简介,让学生细细地品味文章内容,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以产生情感的共鸣。

与此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平台,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要读出意境和情味,并学会理解课文的内容。 教师可以创设竞争回答问题的方式,将课文中的问题一一列出来并让学生进行回答。 例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课文寻找答案,根据学生回答的正确率,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评价。 以回答问题的竞赛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2.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语文问题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质疑问题,才能有所收获。 教师应针对课本中的内容,挖掘教材蕴含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多角度、多方面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发表意见。 通过反复运用这样的方法, 让学生不断掌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养成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的习惯。 学生在明确思考问题方法的同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知识点,让学生针对问题再读课文。 学生在回答时难以准确说出贴切答案,教师应进行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并点拨回答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另外,学生要学会质疑问题,质疑主要是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 合作学习比较多样化,在课内和课外都可以进行合作学习,例如《》一课,在课外学习时,合作收集关于的资料,了解的时代背景,学习课文内容时就比较容易理解。 教师可以规范合作,固定小组成员,主要用于讨论问题或争论焦点等方面,合作人数应根据内容确定,二人或者三人为一组。 还可以长期合作或短期合作,其中长期合作时间为一周或者几周,如小学语文的社会调查活动;而短期合作时间为几分钟,如讨论小问题。

教师通过启发、诱导及鼓励学生多质疑问题,通过不同角度思考、质疑问题,并提出见解与看法。 例如学习《海底世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揭示问题,海面的波涛澎湃,海底却宁静,这是为什么?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答案,使学生逐步理解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 可以运用比较优劣法、辨别差异法等方法,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和敢于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好学、好思考及好问的学习品质。

3.小学生应掌握思考语文问题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堂的特殊性和开放式决定语文知识无穷的特性。 通过举例或者总结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迁移, 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教师在启发与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分析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性格,让学生学会从人物语言、动作及神情等方面考虑,并全面分析和概括人物的特点,逐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4.回顾和评价小学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起、承、转、合、评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 启主要指启发与引导;承指教师点拨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转指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知识;合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与知识创新;评指回顾学习的内容,并评价学习效果。 通过运用这种模式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 让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中,以达到语文教学目标和预期的教学课堂效果,贯彻并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语文学科具有开放性,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在发展的同时,语文课程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通过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以自我评价或教师评价的方式, 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与总结, 加深学生学习课文的印象。 与此同时,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通过采用起、承、转、合、评的教学模式,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引导小学生深入思考语文问题,学会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燕梅.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范文第2篇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

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但许多老师片面地理解为新课程只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拔高了教学要求,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形成了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势。即使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不能脱离语文情境。《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有关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论进行了统一,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遗憾的是,不少人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划上等号,所不同的是把过去浓重的政治色彩与时俱进地换成了今天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的新要求

1,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学习“中国画”的“留白”艺术,课不能备得太满,要给生成留有空间,要对各种情况做出预测。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2,善于课堂提问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勇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时间,在每堂课前、课后,都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实行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课外也也尽可能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孔子在《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术:先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意思是说提问要由易到难,同样问题要先提容易解答的,通过对容易问题的解决。取得经验,树立信心,难题也回得到解决。

3,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以趣开头,精心设计导人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教师应巧妙、适时地提问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从而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表扬学生,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注重课堂情景表演

课堂情景表演兼顾了教学目标中认知领域、情意领域和身体运动领域三个方面,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它是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强化学生主体活动,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个人表演、小组合作、综合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即兴表演课文(或只是其中的词句、片断),把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的表情身姿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还可以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素质,使学生在体悟中不断创新。

5,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同时,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统一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师在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应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尽可能使学生感兴趣,从而使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教材的重点和知识的深处,使语文教学在学生兴致盎然,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进行。例如:教师在句子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发展思维的天地,引导他们学会多向思维,使他们的思维触角伸向更广阔的领域。

6,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学生中尤为必要。在识字教学中训练口语交际,最常用的方法是扩词、造句,还可以让学生们讲述一下自己是如何记住这个字或某段话的,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说话,利于学生记忆生字,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主题活动,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围绕主题,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此外,教师们还应该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学生便会感到亲切,乐于表达。

7,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家庭作业 口头性 操作性 实践性

新的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发生了让人惊喜的变化,但在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这一个环节上,因受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仍然存在既多又滥;既没有思维训练价值,又没有更好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等问题,学生越来越把语文作业当作是一种老师强加的机械劳动,不胜其烦;不少学生对语文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功夫花了,学习成绩却毫无起色。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我逐步摒弃了以前那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语文作业布置也越来越注意讲究科学性、实效性。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几点尝试:

一、布置口头性作业,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通过口头表达的作业即“口头性作业”,它着眼于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注重表达,以提高学生的言语素质。

1.朗读,背诵。布置作业时,教师从课本中和课外读物中选择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段或全文,让学生将其读对,读顺,读好,读熟,背诵。适当开展一些诗歌或课文优美段落的朗诵比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2.开故事会。有些课文故事性很强,学完后布置讲故事,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扩编,创意,加上手势,配上音乐,讲给老师、同学、家长听。如:四年级在学完《小木偶的故事》或《巨人的花园》之后,让学生讲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随后评选若干名“故事大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整理能力的提高,而且发展了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读书汇报。要提高阅读能力,只读课文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教师布置学生平时自主阅读每学期都发下来的一本《语文课外阅读》,并定期进行读书汇报,学生可以谈谈书的内容,说说自己读后的想法皆可。

二、布置劳动作业,让孩子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现在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经常都会对孩子说:“你只要把你的学习搞好就行了,别的你就不要管了!”这样的教育,闹出了我们的中国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不能自理的笑话,所以,热爱劳动应该从小培养。可以布置学生回家帮父母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收拾整理房间、摘菜种菜等等,这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应该让孩子去做。

三、布置操作性作业,激发孩子的探究意识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开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画出心中的梦,让学生用双手制作出自己的设想,正如杜威所言“让学生从做中学”,让学生做实验、做模型,给诗、文配画。比如上到《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花园的美,我布置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画出你心中那个美丽的花园。孩子们本身就很喜欢画画,听我这么一说,每个学生认真地画起来,课文里原本静态的文字变成了学生们脑中优美的图画,生动的场面,活生生的人物。通过这样的方式再现课文情境,不仅能帮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获得新知。在一些重大节日时举办一期手抄报、让孩子用纸、泥等制作小制作、做布艺等等,这些都可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我想,这样的家庭作业,孩子们肯定是乐在其中的,完全可以取代看动画片、打游戏的地位。

四、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孩子亲身经历过程,从而增长知识才干。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这充分说明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理解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教师应让学生走进生活,实践生活。可以让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谈,访问身边各行各业的人,调查社会各种各样的事,为商品写广告,为学校和班级出点子,提设想,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长知识,丰富生活经验,提升综合素质。

五、布置差别性作业,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中学习。

传统家庭作业是全班同学统一布置,统一要求,统一模式,统一难度,统一难度,因此造成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该摈弃一刀切的模式,分层布置家庭作业。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应重视提高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加强他们的字词联系,课文分析和习题训练,教师可以紧扣教材,巧妙设计基础类型的家庭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应注意设计一些弹性作业,让学生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六、布置爱心作业,教会孩子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让孩子对父母说‘我爱你’”、“帮妈妈洗脚”、“给爸爸捶背”等作业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让孩子懂得孝敬父母的含义。

让孩子在生活中与人交流时用上“谢谢”、“请”、“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从而让孩子们明白与人相处要以诚待人。

此外,小学语文中有许多状物课文,可以在作业中开展养殖活动,让孩子们饲养小动物或者是植物,在喂养、观察和与小动物、植物一起生活的过程中,记下愉快而难忘的事情,让他们体验生命的意义,从而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

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看似教学生活中的一个不经意的小环节,其中却有着很大的学问。《语文新课程标准》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设计新课标下语文家庭作业,不仅要读写结合,还要联系生活,做到形式多样,更要注重创新、实践、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唯有如此,学生才会真正地爱上作业、爱上课堂、爱上语文!

参考文献:

[1] 《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教育部基教司编),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