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化 理论进程

回顾我国会计准则建设与会计改革的历史,会计准则国际化一直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议题。国内会计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笔者主要对前人的研究做出梳理和分析,以求能够直接指导下一步的研究。

一、国内学者对会计准则国际化理论研究的综述

(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发展阶段划分

综观我国会计准则发展进程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背景,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过程,经阅读发现国内众学者对其阶段的划分基本一致,个别年份意见不一。

1999年以来曲晓辉、陈少华、杨金忠、陈瑜等学者认为应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局部借鉴国际惯例阶段;第二阶段(1992年-1997年):实施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会计制度;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构建按经济业务统一规范的会计准则体系。

(二)阶段性研究内容综述

1、第一阶段(1978年-1991年):会计准则局部借鉴国际惯例阶段的研究评述。随着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财政部于1979年开始着手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工作并于1985年颁布实施,是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的重要开端。经查阅发现该阶段基本没有学者就该类问题进行过专门的理论研究。

2、第二阶段(1992年-1997年):会计准则协调阶段的研究评述。从1992年学者开始关注该问题并作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我国三次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展开:

(1)第一次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1992年2月在深圳市召开。朱海林(1994)主要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美、英、法、新西兰、澳大利亚的现金流量表会计准则或草案进行了比较。

(2)第二次会计准则国际研讨会。1994年12月在上海召开。冯淑萍(1994),唐国平、施芸芸(1994),熊动员、唐国平、朱海林(1995)就研讨会讨论的一些问题和意见作归纳,阐述要正确认识五大方面关系,其中第一点即为借鉴国际会计惯例,实现我国会计国际化。

(3)第三次会计准则研讨会。与会专家和代表普遍认同: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是我们改革会计制度、制定会计准则的出发点之一,但中国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努力。江川(1997)主要从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利益关系人及其动机来分析财务报表的编制者、用户、审计者和政府机构对待会计准则的立场,对于如何长期有效地保证会计准则的质量进行了探讨。

3、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会计准则趋同阶段的研究评述。国内学者研究主要可以分为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两大方面:

(1)规范性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研究。葛家澍就高质量会计准则从1999年到2002年发表了三篇相关研究论文:

葛家澍(1999)针对1997年9月美国证交会主席ArthurLevitt在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的演讲《我们需要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评述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应具有的特征,从而得出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葛家澍(2000)系统评述两个方面的动态:一是FASB对于Arthur Levitt提出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反应,二是关于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葛家澍(2002)回顾五年前在美国讨论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继续阐述两个主要问题。

②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对策研究。盖地(2001)将中国企业会计标准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对比表明中国企业会计标准已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大同”,同时充分认识存在的“小异”,最后指出“会计准则国际化”是会计发展的趋势。对于其实质众多学者达成共识,差异原因、对策分析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2)实证性研究。我国从2000年开始有学者从实证的角度对国际趋同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对国际趋同程度和国际化效果的实证研究。

①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程度实证研究。王华、丁友刚、赖红宁(2000)突破定性分析,进行定量研究。以范,德,塔斯等欧洲会计学家的相关论文为参考,介绍国内和国际定量协调化的衡量方法。徐经长、姚淑瑜、毛新述(2004)以《企业会计制度》实施前后的2000年、2001年和2002年AB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净利润、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三个角度来判断我国会计标准的国际协调程度。

②会计准则国际化效果实证研究。王建新(2005)运用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的公司2001年会计准则改革前后的经验数据,分别从国际化结果和过程角度就会计盈余质量进行定量研究,从而对改革效果做出实证性分析。曲晓辉、高芳(2006)首次系统探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量化研究,从编制的会计报表数据、会计信息含量和会计盈余质量四个方面差异,对准则协调效果量化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参考国际方面会计准则国际化的结论和启示

(一)美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结论启示

1、美国对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主要有两股势力在推动。

2、在IASC改组前后,FASB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态度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以前的被迫消极趋同变为主动积极趋同。

3、美国当前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计划的制定以及所采取的趋同措施都是非常实务的。

(二)欧盟会计准则国际化结论启示

1、掌握会计准则的最终采纳权和主动权

2、协调法则和准则的关系

3、积极与其他国家的协调与合作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第2篇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深圳如何在“十三五”时期继续保持优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广东代表团驻地专访深圳市市长许勤详解深圳发展规划。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

“深圳标准”

《中国经济周刊》:深圳的发展曾得益于特区优势,如今深圳如何发挥优势激发特区的发展活力?

许勤:深圳经济特区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改革开放是深圳的根和魂,是深圳永恒的使命。党的十之后,离京视察第一站就来到广东深圳,要求我们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勉励我们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明确了改革的总目标、时间表、路线图。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和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深圳经济特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破难题、增活力,以全方位开放聚资源、促发展,努力打破制约发展的“天花板”和“玻璃罩”,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新一轮对外开放中,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深圳曾创造过“深圳速度”,近年来又提出了“深圳质量”“深圳标准”,请您谈谈这个转变。

许勤:深圳能迈出很好的一步,实际上很重要的是非常忠实地落实总书记的要求、落实十以来的各项工作部署,很好地去按照新常态下的新规律去办事。要以创新来实现动力转换、以转型推动结构优化、以质量引领速度换挡,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再升级、再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像我们从发展思路上这几年提的就是深圳速度向深圳质量转变、打造深圳标准,它主要就是为了采集一流标准。

201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按照中央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着眼于深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积极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出了打造“深圳质量”,把质量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坚持质量引领、以质取胜,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城市、生态质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2年,我们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结合经济发展形势,在“深圳质量”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的总要求,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

2014年,按照总书记关于“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打造“深圳标准”的新要求,着力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建设,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城市、生态、文化和政府服务质量,为加快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做出新探索。

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深圳较早地遇到了人口、土地、资源、能源等方面的瓶颈制约,通过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较早转变了经济发展方式,有效破解了发展瓶颈,保持了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过去5年打造“深圳质量”的实践,有力地印证了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有力地佐证了“五大发展理念”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只要我们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完全可以在新常态下实现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增长。

未来深圳的产业发展方向?

《中国经济周刊》: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长期领跑全国,您认为深圳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是什么?

许勤:深圳很早以前就提出未来深圳要做什么,深圳应该做的不仅是要输出一流的、高质量的产品,也要输出一流的、高质量的技术,最终产品可以不是实物产品,而是技术,靠专利许可去赚钱、靠技术干股去赚钱,要走到那一步是一个产业升级的过程。

2012年、2013年当深圳的战略新兴产业已经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思考下一步什么产业会形成规模。我们现在定的是生命健康产业,这是个非常大的产业,服务对象包括老人、孩子、残疾人、特殊群体等,从助听器、轮椅,到小孩、特殊群体的专用设备。这些产品的技术附加价值都很高,而且人们以后一定会对自己的健康、对自己的身体更在意,这个产业我们已经早早布局。

《中国经济周刊》:近年来深圳创新创业氛围很浓,市政府如何布局高新科技产业?

许勤:深圳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全球最领先的城市之一,早在几年前深圳就确定了无人机这个重点,当时更多的是看到了未来。

另外我们非常关注航空航天产业的发展,我们跟航天中心、国家航天科技集团都进行了合作。我们要把相关技术民用化。比如宇航员的生命维持系统,那是一个绝对精密的健康医疗体系,它可以检测到身体里任何一个小的变化,确保宇航员能够在一种非常健康的状况下在太空工作生活。这些检测技术实际上在深圳很快就可以民用化,比如用于老人的心血管检测。

还有就是我们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未来深圳要往电子信息产业升级这个方向走。

《中国经济周刊》:“十三五”时期,深圳如何布局和规划,实现新常态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许勤:“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深圳经济特区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时期。“十三五”时期,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重点概括为:紧扣一个总目标(勇当“四个全面”排头兵),聚焦一个定位(加快建设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落实一条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占一个制高点(发展信息经济),打造一大战略平台(前海蛇口自贸片区)。

《中国经济周刊》:请您详解一下抢占一个制高点中的发展信息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HIS;数字化;数据采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4(a)-099-01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管理与网络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每一步发展与变革都直接导致了社会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为达到管理上的先进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社会各部门已逐步实现了管理的计算机化。在这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下,医院的财务与信息管理也必将由人工转向计算机化与网络化。

1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背景

由于医院收费项目的复杂,各种检查、用药、治疗方式重复性,加上人工管理的不确定性,医院收费容易产生错误;门诊、住院及各科室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反馈给医院管理部门,导致医院管理滞后,医患关系紧张。为此,国家卫生部曾于2000年8月专门过住院病人的费用必须做到一日一清的通知,显然以人工管理的方式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它必须也只能以计算机管理为基础才能实现。目前,各医院为了提高自己的信誉,扩大就诊率,急切地盼望着能有一个管理先进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出现,将他们从目前的窘境中解脱出来,提高其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使医院的发展能真正的走上一个新台阶,在此背景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

2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在我国,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整个过程是与我国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步伐相吻合的。

第一阶段――纠偏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在各行业的普遍应用,开始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院的尝试,以单板机为主的收费机、划价机开始应用于一些医院的收费处和药房。其目的是减少收费过程和划价过程中的人为差错,避免这些过程中的舞弊行为。

第二阶段――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使计算机全面应用于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成为可能。在这一阶段中,卫生部专门立项开发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国外的一些管理系统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这些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涵盖了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了医院的财务管理、药品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医政管理的计算机化。

第三阶段――数字化阶段,2000年后随着通讯技术和光纤技术的发展,以及存储容量的提高,使影像信息的传输和储存变得越来越方便,这就给真正意义上的电子病案的形成提供了契机。同时,指纹识别、数字签名技术的发展也给病案保存与传输的合法性提供了保证。在这一阶段,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和LSI(临床试验信息系统)系统开始嵌入HIS,使HIS在功能上的全面提升成为可能。保证了医保和医疗制度改革的各种需要,实现患者跨医院、跨区域就医。在另一个层面,也将实现医院办公的无纸化和诊断的无胶片化。

3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目标是完成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工程,以期提高医疗卫生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为以后实现医保管理信息在医院内部及其与卫生主管部门、社保基金和银行之间的有效传递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适应将来Internet的应用、医保病人信息录入及远程医疗系统接入的需要。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建设,旨在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结合医疗和管理过程的实际需要,将信息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资源,集中管理,形成医院信息网络。及时收集医院所属范围内的所有信息,进行科学地加工,为各部门和领导决策层提供正确的依据、及时的信息。提高管理水平、辅助决策,使医院经济朝着高效益、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功能目标:①全面支持医院事务处理;②全面支持医院经济管理;③全面支持医院决策管理;④全面支持医保管理。

围绕医院管理决策与医疗水平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发出以下特色功能:①医疗水平的全面管理;②医疗质量的全程控制;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的全面评估;④药品使用频率分析;⑤重点专科设置可能的提醒;⑥电子病历的生成与管理。

医院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根据其功能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数据采集级(DATA);第二级为信息管理级(INFORMATION);第三级为智能决策级(MENTL)。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正是按照这一功能分类进行开发实施。数据采集是医院信息管理的源头,主要分布在门诊计价收费、住院收费、病区管理、门诊药房等直接与病人打交道的临床科室及服务“窗口”环节,是整个信息网络的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方式将各个环节(如门诊计价收费、门诊药房、病区、中心药房、行政科室及后勤部门等)全部连接起来,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从而奠定数据采集基础,堵塞各个环节的漏洞,实现办公自动化,协助医院增创效益及塑造“窗口”美好形象。最终实现医院医疗和管理的全方位的科学化、智能化、自动化。

4 结束语

医院信息系统(HIS)的建设,旨在应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成果,结合医疗和管理过程的实际需要,将信息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资源,集中管理,形成医院信息网络。提高管理水平、辅助决策,使医院经济朝着高效益、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刚,尹庆华.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2):189-190.

[2]傅征,任连仲.医院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成本管理,工程项目;

Abstract: the enterprise in the process of municipal projects completed, to strive to input costs will produce the maximum of the income and a high level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in the bidding, planning has been done to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ill adhere to 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wealth, content, efficient use of cost.

Keywords: cost management, project;

中图分类号:F40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剧,中国经济的转型,尤其是08年金融危机后,国家大力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一大批的市政工程项目开始或者已经开始在进行中。因此,哪家企业可以低成本,高质量的完成施工要求,便拥有了话语权,拥有了经济世界中的一席之地。因此可见成本管理与控制在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而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项目的策划阶段和施工阶段都需要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和预测。下面本文就从时间轴线上从项目的投标阶段开始,浅谈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管理问题。

工程项目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公司准备对市政项目进行投资的时候,要对项目的总体情况做到详细的了解,对于公司的外部和内部优势及劣势有准确的把握。详细的评估好业主的商业信誉,经营情况,资金是否充足,其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等等。对于企业的自身情况,要详细的考核企业的资本,人员,固定设备,材料等,能否满足项目的要求,如果最低的企业配置不能满足项目的要求,那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和项目的进行中,很容易产生意外的事件,难以保证成本的精准控制。这样的话就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对企业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

根据市政工程项目不同的造价,要进行不同的风险评估策略。对于工程造价大于1亿的,是A类项目,这类项目要成立分公司,来进行投标的决策。对于工程造价大于5000万小于1亿的B类项目,和工程造价小于5000万的C类项目,要组织经营部进行投标评估,将评估的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对于不合格的项目,要坚决直接放弃。评估合格的,才进行投标。

对于市政工程项目,公司要结合行业情况和自身对利润的预计进行确定。如果公司的成本低于市场成本,那么根据公司成本而定,反之,则调整公司成本,进行公司资源的整合优化,以满足项目的需求。

工程项目策划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项目的策划阶段,要对施工过程做出全局的策划与相关的准备。主要包括,投标策略的交付,施工现场的布置,策划阶段的各方面的人员,设备,技术,物料,资金等的配置。这个是项目实施的基础和心脏。在签订合同的阶段到真正的策划阶段,由于投标策划的人员和最后进行工程施工管理的人员不一致,很多的项目会造成纸上谈兵,现场混乱,达不到预想效果的情况,这使得费用会与预算的资金不符合。所以项目的施工策划对于成本管理非常重要。

在投标后,进行项目策划时,应该给标书策划者和实际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个过渡和交接期。对于施工中的重点部分,合同中的重要条款,项目的施工总体策略与技术策略。尽管这样,一次的交底和交接常常还解决不了问题,要进行多次讨论和跟踪。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在项目策划的过程,还有一个过程不能忽略,就是临设的开场。市政工程由于关系到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公众的,因此要求要比一般的工程项目更高。而市政项目经常是出处于交通要塞,或者人员密集,市中心等位置。这些特点造成其临设的费用所占的工程成本的比例会偏高。对于其进行控制,可以降低1%左右的成本。由于项目的特殊性,可以考虑转向偏郊区的地方借地方来使用。

对于签订合同过程中,也可以考虑一些策略来控制成本。比如要重视工期,这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的管理水平低下,办事效率低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人,财,物的利用率。减低成本。

在国内的工程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管理效率低下的情况,比如,人力的浪费,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尤其在业务交接的时候,很多人没有履行本职的责任,认为自己的工作,标书的策划,合同的签订已经完成,后续的工作就跟自己没有关系,没有企业责任感,也没有社会责任感,对于这种现象,更要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培训。对人民负责,对项目负责,前期的准备工作是后续工作的奠基石。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沟通交接,在进行项目施工的时候,会造成工作量的重复,或者意外事件大大发生,成本的提高。因此,前期在企业施工策划的时候,对于成本的控制没有很显著的降低,但是少了这重要的一个环节,可能会使成本控制超出控制范围。造成成本的大幅上升。甚至造成拖延工期等其他情况。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管理

由于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真正进行的时候,所以在项目实施阶段,进行成本控制的地方有很多方面。

在物料管理和固定设备比如施工机械的管理方面,这个方面是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大概占到成本的%50到%60。因此,在选择供应物料和机械的公司时,要分包到合格的供应企业中,要选择多家企业进行价格比较,选择质优价廉。或者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企业。以保证物料的质量可以达到市政项目的要求,选用的材料可以满足施工项目的需求,机械设备的性能可以达到要求,高质量的完成施工项目。

在项目分包的价格控制方面,企业应当在经常合作的,市场信誉度好的企业中选择,以高质量的完成项目的分包。分包的价格制定,应当在投标的企业中比较价格,以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择项目分包施工企业。对于不同的分包企业所共用的企业资源,要有明确的记录,进行及时的分摊。以达到项目分包中成本管理的目标。比如,材料,设备,租地,电费,水费,管理费用,保洁费用,政府规定的费用等等,要进行及时的分摊到每个分包的企业。而对于分包企业,要进行多次研讨和交底,以将每个分包企业的负责范围,责任范围进行明确,并且制定分包企业的负责管理人,对市政施工工程项目的完成质量和时间进行管理和控制。

市政项目的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控制过程,在项目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有措施进行控制。从前期的准备及策划工作,对项目的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有极大的影响。在施工阶段和完工阶段的具体的成本控制也要多管齐下,充分发挥资金的作用,构建高质量的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眭成义. 市政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09,(09) .

[2] 于磊. 论成本控制体系济南市政管网工程公司的构建[J]. China's Foreign Trade, 2010,(22) .

[3] 贾文静. 控制市政工程成本 提高市场竞争能力[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6) .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技术分析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国家发展和社会生活用电量越来越大,电力工程管理迫在眉睫。其中质量管理控制是关键的部分。电力工程管理质量控制技术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成为如今电力行业需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1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步骤

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需要“前期的准备”,根据各种内在因素和外界影响综合地去研究考虑。涉及到对于整个电力市场的深入认识了解,是否具有利润。其次应该对场地进行科学合理地选择,根据周围的环境特点,不违背周围的环境保护。最后是对于企业合作单位方面的筛选,对方应该是一个能力和质量都能保证负责的工作团队。在做完充分的前期准备阶段之后,应该进入到设计项目阶段。在对整个工程实施完综合的设计管理后,需要设计人员结合现实阶段状态进行设计产品的制作与产出。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严格控制质量。在设计完作品之后,就进入了第三阶段,正式的施工运行,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施工作业阶段是整个电力工程管理进行质量控制把关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步骤。严格的选择施工材料、机器设备,并给予严格及时的监督控制,保证细节的质量。施工结束,出现成品之后,需要进行对产品质量的使用检验。在使用阶段,检查是否出现质量安全等一系列的后续问题,以便及时的处理解决。最后步骤是竣工,对于整个工程进行综合的验收。

2电力工程管理现状

2.1质量管理人才不足

我国电力工程企业发展迅速,但相应的高质量技术管理人才却匹配不足,以至于不能满足现阶段对于管理质量的高要求,造成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能力的下降与落后。人才的缺乏也形成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企业管理混乱、各项制度不完善、资源浪费严重等。同时,企业对于信息的采集与传递存在漏洞与诸多的不确定性,导致对于整个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形成了严重的阻碍。所以,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对于电力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2质量管理的特点

1)工程的难度大。任务复杂,合作单位繁多,程序步骤多样,其中穿插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难以控制的条件,因此加大了工程的难度。2)工程材料的选择要求高。整个工程的进行阶段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材料,任何部件材料出现问题,都将对电力工程项目造成影响和破坏。因此,对于电力材料的选择与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3)电力工程与企业的盈利情况息息相关。电力工程本身就有任务重、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等明显特点,因此,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施工成本。

2.3市场信息化管理难度大

我国的电力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对电力工程质量管理的投入不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各种信息漏洞。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到多种要素,包括对设计方案的规划、对硬件配置的高要求、维护升级软件系统等。其中,在网络建设、硬件设备中存在的风险性因素较小。然而,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日常使用以及系统升级耗费的费用,对于整体造成的风险很大。由此可见,电力工程市场中信息化管理费用对整个企业的电力管理占据较大的比例。

3影响质量管理的因素

①原材料。在整个工程中,原材料贯穿始终,是使用最多的部分。原材料的质量影响着电力工程的质量。如果使用劣质的材料,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而对于企业的利润与名声造成消极的影响。②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在电力工程的建设中,一些管理层出现各种问题,基层员工文化水平和素质较低、工作态度不端正等,这些问题对电力工程管理质量会产生恶劣的影响。③工程方案的执行情况。施工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项目管理的整体质量。

4管理质量控制对策

4.1信息化管理以市场为导向

电力工程中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国家的电力工程系统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为,在整个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原材料还是计算机系统的软件产品都是随市场进行管理分配。电力工程质量管理并没有已定的发展路径与规律存在,它是个动态的过程,应时代而变,不能循规蹈矩。因此,应不断创新发展,根据不同发展阶段建立不同的目标。

4.2壮大优秀员工队伍员工素质与能力

对于电力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和关键的联系。因此,加强企业员工的综合水平尤为重要。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强与优秀单位的合作,优秀的合作伙伴是企业成功的必要因素,只有找对志同道合的同行者,企业才能够更好的获得经济效益。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去排查不合格企业,筛选优秀的合作伙伴,比如资格审查等。必要时候同时需要进行实地的走访考察,以设备先进、口碑良好、技术可靠等原则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加强对于电力企业管理层的挑选。企业管理层作为整个项目工程的负责人、指挥者,协调控制着整个施工队伍,因此,选择优秀负责的经理级别的人对于工程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端正的态度、优秀的素养、出色的工作能力都是选拔管理级别岗位职工的必要参考因素。另外,除了对于员工的入职选拔,还应加强在职施工员工的培训。执行工程的施工员工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企业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专门定期的知识能力培训,培养其高度的责任心与高标准的工作要求。除此之外,需要加强施工安全知识的培训,增强安全意识,避免危害生命安全的事故发生。

4.3工程售后质量管理工作

在工程竣工阶段,仍然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与关注度,服务管理工作必不可少。比如定期进行场地的回访、设备的检查与维护,通过走访询问用户,听取用户感受和建议,同时做好关键信息的记录反馈,以便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除外,对于用户相关的投诉也需要及时进行解决处理。

5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电力企业作为关键的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日渐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在快速运营过程中应该时刻发现机遇,迎接挑战,以市场需求规律为导向和发展原则。尽管电力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消极的因素,但是相信经过多方面不懈的努力,质量控制必然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郑炜.探究电力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成本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5(11):37.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第6篇

教育公平现状原因意义对策

近年来,教育公平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教育公平是人们对于接受教育权利、机会和利益分配的价值判断,社会成员具有平等接受教育、分配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社会意义层面上的教育公平的基本出发点,是要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教育利益,或者说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就是实现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

一、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我国的教育公平虽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但仍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主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

二、导致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原因

我国当前出现的种种教育不平等,其实质就是政府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还没有完全对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难以确保各阶层受教育群体和个体的受教育权利与机会的相对平等,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导致教育投入的不平衡:经济落后导致教育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文化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巨大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贫富分化,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导致女童教育的薄弱等。这一现实是历史形成的,并将会在我国长期存在,只能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以解决。

值得重视的是,在这一国情中导致教育不公平的主要是制度性原因。政府公共政策的不同取向或偏差,往往会加剧现实中的教育不公;同时,相对于缩小历史形成的发展差距而言,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来增进社会公平,是更为容易实现的。因而,认识和调整这一制度性因素,应当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种制度性的不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育资源配置不公、教育政策和规则不公。

三、倡导教育公平的意义

关于教育公平的意义或必要性,其基本点主要有:首先,教育公平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教育之所以得到全社会尊重并享受种种殊荣,并非完全凭借其青少年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播与生产方面的功能与价值,而是因为其在负载和传承公平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其次,教育公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变量。教育公平就是要力求提供一种平等与合理的环境与制度,在这种智慧和聪明的传递与分配中达到一个和谐,进而使社会的不公平也能够得到持续的改善,并逐渐走向一个更加公平和平等的境地。再次,教育公平本身具有“本体”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你如何去规定教育公平的内容,都会感到有所缺欠;无论你如何证明教育公平的必要性,也都会觉得言语无力;而且,尽管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人们也仍然会对教育公平提出批评以及更多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最后,教育公平的实践需要决心和信念。当今社会中教育公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往往主要并不在于人们认识上的不足,更加关键的是人们实践上的信念与决心。

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由于社会财富的普遍增长、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高涨,公众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显著提高,此前在低水平下的均衡已被打破,我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关注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发展阶段。

(一)将教育公平问题作为与效率同样重要的价值目标

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有必要深化对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和教育公平的认识。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教育公平的内容和重心是不同的:在义务教育尚未普及的地区,以继续普及教育为主,通过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机会,使人人都能享受相同的受教育机会,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以改善教育品质、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通过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使人人平等地享受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追求教育质量公平,同时,通过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解决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机会平等;高等教育在迎接大众化阶段到来的大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公平问题,争取在大发展之初建立起兼顾公平的价值观及相应的机制和制度架构。

(二)促进教育公平的对策

1.促进教育发展的“地方化”

通过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转换职能,下放权力,促进教育的地方化,以利于教育模式多样化的改革。逐渐实行教材、评价标准、考试制度等主要由各省市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下放高等教育管理权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促进招生、考试模式的多样化。

2.深化教育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以促进教育公平

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全社会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3.保障经费均衡投入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先决条件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作为一项发展中的研究,教育公平研究仍需继续深入和完善来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更好的实现社会公平,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阳.论教育公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第7篇

关键词:酒店管理;顾客生命周期;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岁月洗礼,酒店行业实现了飞速发展,阵容越来越大。但是正是由于在这样强大的阵容下,使得酒店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都受到了严重影响,酒店行业的利润也随之出现了下滑情况,并且这种情况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更加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多数的酒店都选择了降低价格来维持经营,价格战成为了攻击对方的手段。但是这种方式非但不能够有效吸引客户,反而使得酒店的亏损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情况,管理人员应当从过往的思想中走出来,放宽视线,建立起独一无二且不可模仿的顾客模式,才能够有效提升经济效益,吸引顾客的眼光。简而言之,建立起有效的顾客关系管理对酒店来说是必然趋势。

一、基本概念

酒店顾客关系(CRM)简单来说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酒店与顾客之间的引导,进而有效分辨和保留具有发展前景的顾客,进而达到提升酒店盈利的目的。要使酒店的利益能够达到最大化,提升顾客之间的关系质量就显得非常重要[1]。本为围绕“酒店顾客关系生命周期”来进行探讨。

二、寻找建立阶段

寻找建立阶段主要是指酒店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式掌握和了解到顾客的消费心理和特点,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战略计划,进而有效吸引顾客的眼光,促使他们消费购买服务。寻找建立阶段是酒店顾客关系管理生命周期中第一道关口,可以说是为该管理模式打下坚实的根基,而能否寻找到较好优质的客户以及工作的质量的好坏,决定了酒店与顾客之间能否建立起良好的发展关系。

该阶段应当将潜在顾客的管理工作作为核心内容。对酒店产品有兴趣、有需求,并且能够承受产品价格,但并没有做出购买行为或者购买了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对象,就是潜在顾客。酒店当务之急应当是加强对自己酒店的认识,突出经营范围和特色,来确定消费者范围,即确立营销目标。这需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准确掌握各项信息资料,针对性地进行突破。

三、满足发展阶段

满足发展阶段主要是通过对顾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后,获取了足够的资料,酒店针对性地进行加强服务,同时在有效沟通交流的良好基础上,通过优质的服务,有效的行动,高质量的产品,获得了顾客各方面的好评,可以说服务顾客是该阶段的主要工作。

该阶段的核心工作就是尽可能地位顾客提供优质服务。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顾客的满意度能够成功提高5%,酒店的利润也就会出现了数倍的增长;对酒店服务非常满意的顾客在购买产品的行为相较于满意的顾客将高出六倍以上。

要满足顾客的需要,个性化和真情化的服务可以说是制胜关键。优质的服务能够使顾客提高购买意愿,同时还能够帮助酒店进行宣传。这种出自自愿的宣传方式,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宣传方式,但是这种方式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广告,将更加有效地增加潜在顾客的数量,并提升顾客对酒店产品的忠诚感。这不仅能够有效节约宣传成本,同时也能够形成良性循环,使酒店的品牌形象越来越高。

四、维系成熟阶段

维系成熟阶段主要是通过有效地方式提升酒店顾客关系管理,使关系更加坚固,简而言之,对来往密切且关系良好的顾客关系进行深化,使顾客的忠诚度得有进一步的提高。若酒店仅仅着眼于眼前利益,忽略了与顾客之间的长久关系,那必然会形成“舍本逐末”的情况,这种没有远见的做法,也必然不可能为酒店带来更多的利益。若在“寻找建立阶段”和“满足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将“维系成熟阶段”效用发挥起来,进一步延伸基础效果,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市场形势多变的情况,降低酒店的经营风险。

自古以来就有“创业容易守业难”的说法,也就说酒店要长久的吸引顾客,获得顾客的忠诚是一项非常大的挑战。在经过“满足发展阶段”顾客势必对酒店的影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对酒店的服务能够达到满意,但这并不表示顾客就能够真正忠于酒店。也就是说满意顾客与忠诚顾客是有一定差异的。根据相关信息显示,满意顾客并不忠诚,赖切尔德曾就指出有65%-85%的顾客,他们均表示对酒店的服务和产品都满意,但他们依然成为了背叛顾客。根据赖切尔德的相关资料显示:在美国汽车市场上有30%-40%的再次购买率,其中满意率能够达到90%,而部分服务产品,例如:酒店、旅馆等顾客对新产品的追求更高于对满意品牌追求。对此酒店就可以赢将顾客关系管理提升到合同化阶段,并提高新产品的推出力度,通过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和更优质的产品获得顾客的忠诚度。同时改善营销方式,通过电话、网络等进行营销,尽可能地为顾客提供便利,并对忠诚度较高的顾客给予一定的优惠回报,使顾客对酒店的感情更加深厚。

五、控制衰退阶段

控制衰退阶段主要是顾客在经过与酒店长期的合作后,对酒店的忠诚度和兴趣逐渐减弱,并随之出现了客流量减少的情况。对酒店而言,损失一个长期与酒店合作的顾客,比损失一位新顾客更加惨重。顾客的流逝是一把双面刀,不仅给酒店的利益带来了影响,同时还影响到了与新顾客交易合作关系。因为一个不满意顾客将会带动身边8-9个人共同的不满。

要有效控制衰退阶段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加强;第一,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掌握特定顾客的心理变化;第二,对特定顾客恢复合作关系后,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针对无意间推走的顾客,酒店不能够任其不管,而应当及时向顾客进行解释,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尽可能地挽回顾客的满意度,避免损失顾客。反之,如果是被竞争对手拉走的顾客,那么酒店应当针对对手的优越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更加吸引顾客的条件来吸引顾客回头。

六、结论

通过加强寻找建立、满足发展、维系成熟、控制衰退四大阶段,能够有效提高顾客的忠诚度,同时也能够带动酒店加强内部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使服务管理更加满足顾客的需要。

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范文第8篇

关键词:长岛;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发展阶段;生命周期管理

近些年来,中国海岛旅游迅速发展。随着国家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我国其它较大的海岛,诸如长山群岛、庙岛群岛、舟山群岛、南澳岛等,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都在加大力度发展海岛旅游;不仅如此,国家又出台允许私人开发无人岛的政策,并公布了第一批可开发利用的176个无居民海岛名录,这无疑将又将促进我国海岛旅游新一轮发展热潮。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研究旅游地演化发展的重要理论,被广泛用于解释旅游地的演化,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旅游生命周期阶段的判断制定市场与管理策略。通过运用该理论,可以了解旅游地的发展阶段,明确其发展的限制因素,并通过人为调整延长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海岛旅游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以促进其健康发展,而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对于海岛旅游的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长岛概况

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处于暖温带,多年平均气温为11.9℃,夏无酷暑,冬少严寒。长岛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主要由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等大小32座岛屿组成,其中10个岛屿有固定居民,岛陆面积56平方公里,共有5万人口。

长岛旅游资源丰富。旖旎的海岛风光、宜人的气候,多样的动植物资源、淳朴的渔家风情、原始的自然生态、灿烂的历史文化构成了长岛旅游资源的绚丽图章。长岛县主要资源种类有五大类: 岛屿海岸景观、生物景观、天景天象景观、历史遗迹景观、民俗风情景观。

2.长岛旅游生命周期分析

2.1探查阶段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1983年,长岛旅游处于探查阶段。由于地理位置重要,长岛是我国的海防要地,加之改革开放前由于种种原因,长岛旅游业发展受到了限制。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整体政治经济环境逐渐好转以及长岛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又由于长岛优美独特海岛风光的吸引力,一些零星的游客开始进入长岛观光游览。此阶段,游客非常少,并且呈现不规则波动,岛上也没有专门的旅游接待设施。

2.2参与阶段

1984年山东省海岛会议后,长岛旅游业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984年成立旅游公司,对全县旅游工作进行行业管理,同时月牙湾公园落成,成为长岛首个旅游景点,标志长岛旅游业正式启动。这一时期,长岛旅游业掀起了建设,众多景点和宾馆建立起来,居民自发经营的渔家乐旅游开始发展。此阶段长岛旅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虽然游客数量有些波动,但游客数量较探查阶段有所增长。由于旅游者人数增多,旅游业给当地社区居民带来了经济利益,当地居民参与到了旅游业发展中来,为旅游者提供一些简单的膳宿设施;地方政府不断改善旅游设施与交通状况。旅游活动开始变得有组织、有规律,因此可以认为在这一时期长岛旅游业处于参与阶段。

2.3发展阶段

2000年以后,长岛旅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旅游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旅游行业管理不断加强。2002年设立旅游事业管理处,与旅游局合署办公,主管全县旅游工作,授权行使有关行政管理职能,并将隶属于不同部门、乡镇、村的旅游景点划归县旅游事业管理处统一管理,有效杜绝了无序开发、恶性竞争现象。2004年长岛“渔家乐”特色旅游项目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长岛被列入“中国十大最美海岛” 和“中国最佳避暑胜地”,并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7年长岛被评为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和“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县”。

3.发展阶段长岛旅游存在的问题

处于发展阶段的长岛旅游业存在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长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1海岛海域环境污染

海珍品育保苗的发展,造成近岸海域污染;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海洋运输造成的海水污染;特别是海难事故的发生与海洋石油资源开发泄漏的油污对长岛县海洋生态造成破坏。

3.2交通制约,可进入性差

长岛县是海岛县,因而其与外界的交通较为不便,尽管目前有较多的航班往返于蓬莱—长岛之间,但由于目前的海上交通运力只有10000人次/日左右,仍会给旺季时的游客进出带来不便。这也是影响长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海上交通还受制于天气海况。

3.3旅游产品较单一

目前,长岛旅游主要依靠观光型旅游产品,休闲度假产品种类较少,高端产品开发较少,海岛文化旅游挖掘不充分。因此停留时间短,游客旅游平均消费水平低。

3.4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长岛从事旅游业的人数以达到1.3万,占到总人口的26%,旅游从业人员中绝大部分是从渔民转入旅游业中的,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导致旅游服务能力与意识欠缺,服务质量不高。

3.5居民对旅游业认识片面

长岛在目前的旅游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当地多数居民欢迎大量游客的到来,有的甚至盲目支持旅游发展。但是部分当地社区居民对旅游业的发展持否定态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本地居民中与旅游业无关的一些居民认为发展旅游,干扰了他们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贫富差距,破坏了他们的海上渔业养殖。

4.长岛旅游生命周期调控与管理

长岛目前年接待游客量已达到170万人以上,通过预测分析可知,如果以目前的旅游发展模式继续发展下去,长岛年接待游客还会继续增加,这无疑会给长岛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应摈弃这种低档次、低效益、靠增加游客数量增加旅游收入的发展模式。转变长岛旅游发展模式,克服各种制约因素,依靠丰富的高质量旅游产品、人性化的服务、特色海岛民俗文化,适当调整旅游产品价格,形成经济效益高、环境破坏小、社区和谐的可持续海岛旅游发展模式。

4.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环境危机管理机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长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护海岛生态环境措施如下:

一方面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居民、旅游者及旅游开发企事业单位环境保护的认识。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生态监督管理条例及环保地方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做好旅游对长岛环境影响的监测,适时适度控制旅游容量,以免造成对长岛生态环境的破坏。

4.2配套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

在旅游接待上,一方面建成几家中高档的星级宾馆及度假酒店;另一方面鼓励居民发展海岛特色渔家乐。完善南北长山岛的公共交通,在主干道上设立显著的站牌,明确运行路线,开通旅游专线,方便游客乘公交车到达各景点。在旅游旺季适当增加往来于蓬莱与长岛的轮渡,解决旅游旺季运力不足的问题。旅游部门与气象部门需要密切合作,做到及时、提前向游客及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准确的气象信息。

4.3突出长岛特色,开发海洋文化旅游产品

长岛旅游应实施精品战略,精心设计游客参与的海岛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发展具有海洋文化氛围的海岛生态旅游,把长岛打造成具有海洋文化、渔乡风情、宗教文化、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于一体的海洋文化旅游胜地。让海洋文化融入自然景观和休闲度假游之中,使长岛每项旅游产品都赋有长岛特色文化。从而提高旅游质量,保持和增强长岛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4定位目标市场,加强营销力度

海岛旅游的知名度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加强旅游营销是提高长岛知名度最有效方式。2009年2月,国家已经出台政策,南北长山岛、庙岛和小黑山岛正式对外国人开放,这就意味着长岛旅游市场已经具备了走向世界的政策条件。长岛应依据自身资源特点和环境容量,确定高端海岛度假的旅游主题形象,通过市场调研确立合理的目标市场。充分利用各种营销方式、渠道,提高长岛的知名度,扩大长岛的旅游市场。

4.5提高旅游业服务与管理水平

长岛在发展阶段需要建立良好的服务质量,以便促进长岛旅游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宣传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引进高层次的旅游人才,提高长岛旅游管理水平。制定可行的旅游从业规范条例,加强管理,规范旅游服务,实施人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