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学科;精细化教学

一、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理念和特点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目标是:树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理念,并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采取教学创新,不断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守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将新课程标准作为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保证语文教学取得积极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语文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②语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③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识字、阅读、写作的能力,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放在首位。

二、做好语文学科的精细化教学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在新课标下做好语文学科的精细化教学工作,对语文学科的发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促进了语文学科的整体发展;②更新了现有的教学手段,如在《咏柳》这篇课文中,我们可以采取在范读的同时加上音乐,并加入幻灯片作为辅助手段;③对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做好语文学科精细化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

(1)明确新课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使语文学科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讲,明确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也是开展精细化教学工作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在新课标下开展语文学科精细化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新课标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使精细化工作的目的性更强。

(2)对语文教材进行精细化分析与研究。由于新课标对语文教材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规定语文教材的内容必须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能体现学术价值和时代特点、能够弘扬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感情、能够具有典范性。从这些要求来看,要想做好语文学科的精细化教学工作,就必须对语文教材进行精细化的分析与研究,要充分研究语文教材所蕴含的内容和意义,对语文教材的特点有足够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语文学科的精细化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积极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纸船和风筝》这篇文章的时候,引导学生在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对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不但包含课堂教学内容,还包括课堂之外的所有语文学习资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认知社会、感知社会的过程。在这一前提下,开展语文学科的精细化教学工作,就要对语文学科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发掘课程资源的优势,保证精细化教学工作能够深入细致的开展。例如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们可以对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进行提问,学生的回答可以体现对文章的理解,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所以我们要在教材内容之外,增加理解能力的教学内容。

(4)正确利用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在语文学科中,教学评价是重要一环。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对教学行为、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成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保证整个教学过程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我们在开展精细化教学工作的时候,就要学会利用教学评价的正面促进作用,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保证精细化教学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葛丽屏.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1).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2篇

首先,新课标大纲中详解了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最本质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学会母语,学会灵活运用母语从事社会工作,创造和享受美好生活。新课标语文教学追求的是教师能够把教学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实现从教师的教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突出的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的改变,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新课标的核心目的。

其次,新课标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教育部把新课标下发以后,广大语文教师要放下思想包袱,运用各种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尤其在部分适宜运用多媒体的课上,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来弘扬语文的人文性,增大了教学的文化意义。通过音乐、图像、视频、课本剧等形式,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觉得耳目一新。正是借助了这些先进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把以往仅靠用语言讲明的意境通过多媒体等各种新形式展示出来,收到了“教师动一键,学生懂一片”的良好效果,也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了思想修养,培养了审美情趣。

通过进一步研究高考语文卷,全面掌握高中语文复习的规律。高中语文教学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整个新课程教学任务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就是搞好高考复习。在正式进行复习之前,教师要明确认识高考的新形势,认真学习语文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尤其是关注全国5个已经进行新课改地区的高考试卷,认真分析并深刻领会,领悟新课改地区试卷结构和考试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出改革前后的变化。在形式上,新课标语文试卷分为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考试内容增加了探究能力试题和选考试题,语言表达部分的考查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等,可以说考纲规定的考点更细实,要求更全面,内蕴更深广。

最后,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求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注重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语文学习的氛围,才能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平时的语文教学要是让学生有成就感,适当降低语文练习的难度,并且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最终才能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新课改语文教学更加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语文是最接近人的心灵的一门艺术”作为展开教学的出发点,牢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是学习人的情感、道德、意志等方面的培养内容。之所以说语文教学是塑造学生的心灵艺术,是指的语文教学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活动。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力求做到既关注人文精神,也要让自己成为教学中自觉的实践者,认识到教语文就是在教会学生如何生活,教语文就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语文教学还应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改变以往传统教学单一的灌输的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互动交流,让语文教学真正变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沟通合作的平台,探究创新的新天地。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导演者和参与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真正主宰学习,积极参与、探究、接受知识。

语文教学中要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当做中心任务,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力,要理所当然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不管什么样的课,都要让学生成为活动主角,让学生自己全新地面对每一个文本阅读,让他们能够说出自己阅读的真实感受,写出他们对阅读的内心认识和亲身体验,只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才能写自己对事物的真实看法,才能让语文课转变为学生开发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

语文教学要全面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完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乐趣、培养能力,养成敢于刨根究底的科学精神,让“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彻底落实。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活跃、更加主动、更加积极,让学生学生的学习轻更加轻松愉快,学习效率更加高效。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目标,才真正符合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新课标;改革创新;策略

一、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

在新课标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得到了有效改善,其具体要求主要表现在朗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阅读作品这几方面,具体内容为:

1.1新课标对语文朗读能力方面的要求

良好的朗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新课标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要求则更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朗读的时候能够清晰、熟练的运用标准普通话,并且生动、富有感情;二是要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到其他人,默读的时候也应该保持良好语速,无论是过快还是过慢都不好。

1.2新课标对理解能力方面的要求

在实际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不断地交流与沟通的,而良好的理解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初中语文教学就包括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之后进行深入的思考,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情况提出问题,在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之后听取老师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表达能力的提高。

1.3新课标对阅读作品方面的要求

文学作品种类众多,盲目选择阅读必然会影响到语文教学效果。新课标对阅读作品上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能够对不同类型的作品形成初步认识,并能够进行区分;第二、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进行深入思考,体会其中的内涵,从而得到启发;第三、选择一些比较经典的文学名著、励志作品等,优秀的阅读作品对学生的影响力是非常大巨大的。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初中语文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缺少创新性,严重制约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1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将大量的课堂时间浪费在了考试内容的练习以及试卷的讲解上,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这就严重制约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2.2教学方法落后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在人们的学习与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可是,部分初中语文教师仍然采用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根本就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很难带动课堂氛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但却大多只是摆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教师整体素质较低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该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积极的创新精神。可是,现阶段我国的初中语文教师整体素质较低,很难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创新教学策略

针对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了解到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不仅需要学校的改革与创新,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3.1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在结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首先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最恰当的情感朗读所学文章,把握好节奏,将学生们带入当课文情景之中,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得到深刻的感受;其次就是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重要作用,将教材内容通过优美的文字、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领悟,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2教师要改变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应用于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之中,对促进社会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性,积极优化教学方法,具体内容为:首先,就是要创新教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次,就是要因材施教,优化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才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水平的提高,保证教学质量。

3.3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

初中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有效提高初中教学水平的提高。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应该具有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精神。所以,学校要想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创新发展,就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就是要制定严格的招聘程序,保证招聘教师整体质量;第二、就是要积极开展相关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水平,不仅需要优化教学方法,转变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还应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结合学生实际状况进行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褚宏伟.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与思考[J].成功(教育).2010.07:22-24

[2]夏菊娥.试论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训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7:19-21

[3]唐耀杰,袁海荣,李玉双,陈璐.浅谈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J].基础教育参考.2008.01:40-42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4篇

《新课标》文字修改达200余处,篇幅由实验稿的29页增为80页,每部分都有修改和调整。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的诸多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针对语文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增强教学改革力度,在教学实践中有所突破。

第一个问题是语文课上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少。当前,语文课时偏多、内容偏少、效果偏差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这是几十年来的老问题,至今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一些语文课缺乏语文实践活动,而以所谓的课堂教学环节为依归,语文课成为了一种模式化的流程。教师导学的基础是学生自学,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现在还不能为每一个语文教师所理解。章太炎先生说:“学问只在自修,事事要先生讲,讲不了许多。”学问,自学自问是基础。《新课标》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都要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完成。

第二个问题是学生课外读书少。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学习,这在教学实践中被屡屡证明。阅读不仅关乎语文学习,更关乎人格养成。学校应当是读书的地方,不应当只是读教科书的地方,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新课标》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学校图书馆应向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学校应为学生成长和语文教学创设更为良好的环境。

第三个问题是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关系。有的教师片面理解语文课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修身课、历史课,就是没有语文课的味道。《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重点落在“语言文字”上,这是非常重要的。《新课标》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现在普遍的情况是文章内容讲得多,语言形式讲得少,花费几课时来讲文章说了什么,文章怎么好却说不出来。这样的课就没有语文课的味道。

第四个问题是语文教师的素养。近年来,教学方法得到重视,但教师的学科素养容易被忽视。很多时候,教师不能发挥主导作用,教学问题得不到解决,不是因为缺少方法,而是因为缺少专业知识。教师自己不读书、不写作,如何教会学生阅读写作?长期以来,作文训练普遍存在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教师素养上。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并不是因为教师把知识讲深了,而恰恰相反。教师的教学是否能深入浅出,根本原因还在于自身的专业素质。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教学评价 导学功能

语文教学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标准,在系统搜集资料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及结果所做的价值判断。语文教学评价主要以老师和学生为评价对象,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很多教学工作者认为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就是给教学效果以好或坏的判断,或给予教师或学生一定的奖惩,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对教学工作的评价,具有反馈、甄别和选拔、导向、激励等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中教学评价对日后教学过程产生的正面导学功能十分重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研究的问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学功能?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评价导学功能应注重发展性

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发展教育的重要教学课程,其具有多种学科基础教学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向多方面发展,避免发展失衡。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也要围绕学生的多方面发展,为学生的多方面发展服务,同时增强学生的主动发展的动力,形成内在的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传统语文教学以语文教材为根本,以语文教材要求为标准,形成重知识、轻能力的畸形教育结构;而新课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根本,以语文能力要求为标准,形成重能力、重过程、重多数、重情感的良好教育结构。教育目标的改变使得传统教学评价方法及功能发生变化,使得语文教学评价重新衡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提供帮助。想要提高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学功能,首先需要在教学评价过程中重新评估语文教学的价值、功能,从而为提高学生全面发展而工作。现代教学评价应该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更加注重兼顾评价功能的各个方面。评价的目的不仅为了考查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更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优化程度的检验和改进,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的整体改善。

二、教学评价导学功能应注重全面性

语文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本身学科特性使得其教学认为有别于其他学科。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基础。如果不能很好地打下语文教学基础,其他一切学问都是空谈。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整个小学教育生涯中都具有重要价值,其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日后综合应用各种知识提供支撑。就语文知识素养而言,语文教学评价应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就语文能力素养而言,语文教学评价应包括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和认识能力、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就语文情意而言,语文教学评价应包括兴趣、情感、态度、习惯。同时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社会价值,在进行语文教学评价中还应该强调教学之外的应用性语文知识,如与生活、生产、经济、科技发展的实际广泛联系的语文知识等。

三、教学评价导学功能应注重过程性

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世上不会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发生。对于在校学生而言,由于其缺乏知识基础、处于语言萌发阶段,此时更需要全面完善的语言课程学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的循序渐进。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即“转识为智,化智为德”的过程。想要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就要注重日常教学工作的过程性。语文教学评价应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监督,按照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规律对日常语文教学进行督促和监管,同时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贯穿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小学生个性鲜明、知识结构简单,此时要充分利用定位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不同功能,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提供不同类型的评价服务。在语文日常教育过程中应注重能力的日积月累,重视教学评价的过程性,不要以同一个标准对不同时期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评价的功能和准确性。传统语文教学评价存在只关注教学结果,而忽视教学过程,采用统一标准评价不同学生不同时期学习结果这样的弊端。导致学生教育对结果评价过度关注,因此引起语文教学中不正常竞争,从而使教学评价丧失了促进语文教学的导学功能。

四、教学评价导学功能应注重多元化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参与的对象包括学生主体、教师、教育机构、家长等,因此在教学评价中应注重各方面参与对象的评价。只有对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对象进行多元化评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参与对象的内在动力,促进对象互动,同时对学生主动学习起到良好的督促、监管、激励作用。在语文教学评价的自评中,教师自评和学生自评最为重要。教师自评是对语文教学过程得失的审视与反省;学生自评是对自我发展的一种内在性评价,目的在于形成学生的自学能力、参与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语文教学评价的他评中,有教师之间的互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家长对学生的评价。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调动这些参与对象之间的评价关系,使得教学过程呈现多元化,对所有参与对象起到互相监督、激励的作用。现阶段教学评价的内容已经从单纯学生、教师评价转变成学生主体、教师、教育机构、家长等多元化评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重视了教学过程参与对象的辅助地位,与“新课标”整体思想保持了一致。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唐名刚.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角色定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01):142-143.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课堂 构建途径

1.引言

高中阶段,语文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的语文素质将直接影响其他各门学科的有效学习,也对其今后的生活与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今,新课标对高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构建生动、有效的高中语文课堂,并且积极引导广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是如今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共同追求的长期目标。笔者对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对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

2.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如今,新课标的实施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改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而迎合新课标提出的各种要求,然而由于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把握不够全面,理解不够深刻,致使语文课堂形式化和低效化。

在实际的高中语文课堂中,部分教师开始普遍追求教学形式的推陈出新,而忽略对学生综合基础知识的训练和相关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并且在课堂实践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往往一味重视图片的内容,而忽略对文本的语言解读。同时,部分教师为了落实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而不断将教学目标细化,导致目标太多,内容太杂,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在一些教学研讨会中,教师重视的往往是各种评优或者成果展等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对怎样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实践措施并没有深入研究,最终导致在实际的高中语文课堂中,选择的教学内容出现了太多似是而非的东西,使语文课堂开始失去原本的语文学习的特质[1]。此外,一直以来,我国的教育就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通过考试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社会舆论都是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或学校的升学率对语文教学进行评价的,这就给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带来了负面影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和社会激烈竞争的现状,使分数渐渐成为测量学生整体素质的仪器。但是,语文应该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人文审美精神的重要学科,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分数就能对其进行评判的,需要长期的文化沉淀。特别是高中阶段,更需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综合语文文化素质的培养。

3.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

语文课程特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等特征决定了其与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同,因此,在高中语文有效课堂的构建中,首先应该建设审美课堂,让学生通过对语文本身的美进行鉴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充满活力与魅力的意境中,产生强烈的文学阅读期待。如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追求语言美、人文美,以及课堂情境中的意境美。让学生能够在充满美的课堂中有效学习,不断培养文学审美素养。

其次,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将课堂的“主人”身份还给学生。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因此,在实际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白自身的角色,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在结合学生实际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开展课堂活动。这里,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实际,将整个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在每个学生尽最大的努力都能达到的合理位置上。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语文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寻找科学的教学方法,从整体上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最后,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教师在掌握了有效的教学方法后,还要致力于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无限的知识,对课堂进行必要的延伸与拓展,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并进行思维训练,从而有效提升其语文素养,还学生一个广阔的语文天地[2]。如在教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篇课文时,我对于海子的卧轨自杀行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伟大的天才,为何选择这自杀的方式来终结自己的生命呢?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思考,对其思维进行拓展训练。

4.结语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自身的角色,进行个性化的课堂教学,不断开创具有审美的、有效的课堂,逐渐开阔学生的语文视野,从而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学素养,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

一、前言

对于高中生,无论是学业上还是生活中,语文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给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既要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强调语文素养的养成,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在新课改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工作在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活动不断进行反思并寻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二、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成果

1.对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反思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在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体系中约定成俗的根据考试大纲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高中语文教师将教材与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相结合,依据高考的考点来划分教学重点和难点,考试纲要中没有出现的内容一概不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在新课标先进理念的观照下,语文教师普遍认识到了将考试纲要代替教学纲要的片面性和不科学性。目前,经过反思高中语文教学开始以《新课程标准》为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保证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2.对高中语文教学教材的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之前,高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将语文复习材料代替教材的现象。语文复习材料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重点、难点区分,对提高学生的分数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将复习材料代替教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教材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基础,复习材料也是根据教材进行编写的,如果不经过对教材的真正研读,不能解读教材的真正内涵,再多的教学材料也是再做无用功,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提高对语文的认识和语文素养的养成。

3.对高中语文应试教育的反思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为了考上大学做准备,学校通过不断的周考、月考、会考老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高中三年学生基本上都处于备战高考的状态,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分数是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标尺,为了在短时间提高语文学科的分数,教师给学生推荐各种教辅教参,各种应试作文层出不穷。在新课改的春风之下,语文教师通过反思发现了应试教育下语文教育的畸形发展,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语文学科发展的规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

4.对高中语文师生关系的反思

新课改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导地位,树立平等的教学关系,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语文教师缺乏对师生关系内涵的正确把握。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不是放任自流,学生主体性的实现是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实现的,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科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

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1.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手段

深化高中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学理念可以影响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制定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在新形势下,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树立新课标下的先进教学理念,真正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通过创新逐步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通过提高教学手段逐步实现语文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增加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加课程教学的趣味性,打造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

2.开发语文教学模式,增强师生互动

语文教学模式的开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对现存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特点,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不断进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师主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中吸取丰富的语文知识,实现语文素养的真正提升。

3.完善语文教学评价,引用赏识教育

在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名次上,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厌学、压力过大,对教学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教学改革不仅要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上,教学评价对引导整个语文教学活动具有积极性意义,深化教学改革,完善语文教学评价势在必行。在新课标指导下,高中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要实现分层式和立体式的结合,关系每个层次学生的综合发展,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结合教学进度,开展语文比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4.增加课外语文教学,深化教学改革

经过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反思,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具有基础性和人文性,封闭的课堂教学无法让学生体会在语文要表达出的深刻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生活的实践和体验。此外,在课余时间里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或组织兴趣小组,如成立诗歌爱好者协会、小说兴趣小组等,对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进行课外的拓展,将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庆兰.浅谈由新课程标准把脉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新动向[J].金色年华(下),2011,(1):101.

[2]周梦.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思路与对策探析[J].北方文学,2012,(6):162-163.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范文第8篇

一、统一于“学语文”之中

新课标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在以前,我们过多地强调工具性;在进入新“课改”之后,“人文” 便成了语文课堂奋力追求的目标。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出现了语文教学中“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把工具性与人文性“一分为二”地对立、非此即彼地批判,就很能实现两者的真正统一。在新课程正确理念的指导下,所体现的是对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规范、最基本的要求、最稳定的要素、最基本的规律和最应坚守的法则等的综合呈现。这是在反思当前课堂教学某些“失范”表现的基础上,提出新课程所要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最本质的特征,以作为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范型意义的要素,所以是一种对语文学科本色本真的呵护和弘扬。

二、 统一于“教学相长”之中

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能否真正确立“生本课堂”。为此,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考虑到小学这么一种学业水平,更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灵感受和精神家园。如今的儿童,正在遭遇可怕的成人化的入侵,过早地告别他们本应该具有的童真面目。这不仅来自社会,也来自学校的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要深化改革,就不能无视这种现象。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更多地关注儿童的心态、儿童的感受、儿童的话语、儿童的兴趣和思维方式……一句话,应当更多地去追寻儿童精神,莫让童心过早地消逝。我们从语文教学的生命观出发,多年关注“儿童语文”的研究和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弘扬儿童精神,教师要善于理解童心、呵护童真、引发童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当更多地融入于儿童世界,成为他们知心的大朋友、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辅导员。

三、整合多要素的对立,统一于课堂文化之中

1、新课标倡导“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仅正常,而且是一种可喜的现象。小学生毕竟是儿童,他们的“多元感悟”难免有些不成熟,甚至完全是错误的,这同样也很正常。为此,新课标别提醒:“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其实,孩子有不成熟的感悟很正常,这应当是他们的权利。作为教师,要学会欣赏这种不成熟,同时又不能放弃循循善诱,使其获得发展的神圣责任。而这种“善诱”之道便是组织引领好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唯此,才能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优课的生态平衡。

2、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孤立地看:“预设”是在课前预先设定(如编制的教案)的;“生成”则是指课堂实施过程中的呈现。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是以知识传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唯一垄断者,学生不过是无知的接受知识的容器,所以完全可以事先由教师单向确定,无须现场生成。于是,课堂教学的功能遭受异化,生成机制受到遮蔽。走进新课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正如一位名师在一堂精品课时所言:“我用一辈子来备这堂课。”所以说,一个优秀教师总是会非常注重平日的勤奋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这样的“远预设”、“隐性预设”与“近预设”、“显性预设”同样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无法颠覆的铁律。

因此,“预设”与“生成”的对立,应当统一于教学的“现场”之中。课堂教学要有场的意识。课堂教学的生态环境和语文教学的多种要素在这里发生着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教师若能敏锐地把握和发挥这种“场”效应,课堂往往就会具有可调性和兼容性的能进能退、能屈能伸、能吐能纳、能开能合的灵动,师生的生命活力和智性潜能获得真正的呈现,而使课堂洋溢着一种色彩斑斓的诗意和值得回味再三的神韵,达到一种充盈了绿色的生态课堂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