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范文第1篇

[ 论文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理论 旅游 地 管理 启示

[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为 企业 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本文在剖析该理论及其在旅游领域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参照旅游地现有管理特点,探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旅游地管理的一些启示。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在美国、英国等长期奉行外部控制型公司治理模式的国家中逐步 发展 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既不同于只考虑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生产观念,也不同于只关注所有者、员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传统管理观念,而是将政府、社区以及相关的 政治 、 经济 和社会环境乃至非人类的因素如 自然 生态环境等纳入其中,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管理紧密联系起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1]。

该理论奉行的核心思想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管理层在经营决策中妥善处理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平衡他们正当的权益要求,抵制他们的非分要求,争取利益相关者最大程度地合作以便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旅游地(景区)也可看作为一个企业[2],其涉及的利益主体也很多,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关注、协调和整合,从而实现旅游地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因为旅游地依赖其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他方的利益遭受损失,甚至危及旅游地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旅游地重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协调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承担起超越经济目标的更广泛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二、旅游领域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背景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社会责任出发,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正好与20世纪末旅游业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问题相呼应,一些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该理论的指导价值。利益相关者理论源自英美,也是国外旅游研究者率先将“利益相关者”一词引入旅游领域,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领域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时间上稍有落后,也有其特殊的背景。

(一)从理论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利益相关者在旅游领域研究的缘起,与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也是分不开的。早在1984年,《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wced,1987)便指出在可持续旅游的过程中有必要理解利益相关者,可持续旅游发展是个困难的过程,在让部分人受益的同时,势必影响到部分群体的利益。因此,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wced,1987)明确指出,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求之一。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至少强调:①在保护和增进未来发展机会的同时,满足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当前的各种需要;②旅游业带来的效益要广泛渗透到社会之中,尤其应当对当地居民带来裨益;③强调发展机会的公平性,强调本代人之间、各代人之间应公平分配有限的旅游资源,一部分人旅游需要的满足不能以旅游区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当代人不应以满足自己的旅游需求而损害后代公平利用旅游资源的权利。而这些内涵与利益相关者理论所强调的伦理、公平也是相呼应的[3]。同时,美国圣玛丽学院的经济学教授mcelroy认为,为了使旅游目的地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做到: ①自然和文化资产的持久存在; ②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③旅游者在目的地获得持久的享受;④ 旅游企业能够长期获得收益(mcelroy,2001)。

当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都是通过调整利益取向,要求人们改善作用于环境的方式和强度。要做到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厘清旅游地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并加以协调。可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理念,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本质上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

(二)从实践上,利益相关者理论有利于整合旅游地的资源,提高旅游地的竞争力

旅游地旅游业的发展,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而且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及影响力等各不相同,它们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下,很难处理好它们的关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旅游地的发展。但从另一发面来看,如果这些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又是巨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可以探讨寻求 科学 的相关理论,如借助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一种新型的利益整合机制, 通过协调、交易、利益让渡和责任分担等可行方式,确保旅游地所有利益相关者应有的利益, 从而成功的整合旅游地中各参与方的分散力量,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增强旅游目的地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同时,随着国际国内旅游竞争日益加剧,区域间旅游协作、合作问题突显,如何建立有效区域协作、合作机制是区域协作与合作面临的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的研究说明利益相关者问题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规划和管理中的一个新兴问题,值得旅游研究者和管理者研究和思考。

(三)从管理上,弥补了旅游地传统管理的缺陷

利益相关者管理强调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长远利益出发,系统地考虑到企业行为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并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强化其道德内涵[4]。由于受过去计划经济的影响,在旅游目的地的传统管理中往往只注重对旅游地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重视旅游地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旅游地应尽的社会责任、重视投资者和政府等主要利益主体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他相关者的利益。目前,很多旅游地存在利益分配严重失衡现象,东道社区和当地居民被排斥在外或无足轻重,由此引发的当地居民与地方政府、开发商以及旅游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经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而利益相关者管理,要求在追求旅游地的经济利益的同时,同样注重各相关者的 法律 利益和道德利益。

(四)从旅游地生命周期看,我国大多数旅游地已步入成熟期,其利益相关者已开始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众多的旅游目的地已经或正在从初期的开发阶段走向发展阶段,一些旅游目的地已进入成熟阶段,影响旅游发展和被旅游发展所影响的旅游地利益相关群体已渐渐浮出水面,如何管理这些利益相关者将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方面。

三、利益相关者管理对旅游地管理的启示

国外旅游研究者们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引入“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90年代中后期开始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和思考。国外旅游领域内的利益相关者研究相对较多,研究的兴趣主要出现于旅游协作(如jamal、getz)、土地规划(williams等)、社区参与(erick.t.byrd,jr)、旅游可持续发展(yooshik yoon)[6]及旅游营销等研究主题中。与国外相比,国内旅游领域内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时间上稍有落后。国内目前关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发表的研究成果不多。直接或间接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旅游众多领域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如旅游规划方面(张伟、吴必虎;石美玉;周年兴,俞孔坚;郭丽华等)、旅游目的地方面(张祖群;高静;何彪,马勇;陈勇,吴人韦;胡召芹;姚国荣;杨颖;齐天锋;张维等)、旅游开发方面(冯淑华等)、景区环境管理方面(黄昆;白露等)、生态旅游方面(宋瑞;刘雪梅,保继刚;刘静艳等)、旅行社方面(夏赞才;郭鲁芳等)、社区旅游方面(庄军;徐燕;文平;唐晓云等)、森林公园方面(江海燕等)、乡村旅游方面(朱华等)、区域旅游协作方面(张文雅;吴婵丹;邓琼芳等)、温泉旅游方面(张明等)、旅游市场(屈颖等)、旅游产业方面(熊元斌等)、城市旅游方面(唐好强等)。

这些研究从不同视角阐述了各利益主体在 旅游 保护与开发中所承担的角色,以及他们所应有的决策权力和公平受益等问题,从不同层面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旅游 发展 的关系,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来自管 理学 的概念,应该对旅游地的管理有些启示。

(一)加强旅游地利益相关者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是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争取利益相关最大程度地支持, 科学 有效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平衡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优化他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他们的合作。而在旅游地管理中,最重要、最困难的工作之一,就是如何对与之相关的诸多不同利益主体进行管理。旅游地的管理实际上是在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协调好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促使他们共同为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而尽职尽责。任何一方的利益处理不好,都可能引发旅游地经营困难,甚至威胁到旅游地的健康发展。现实中,传统管理只注重对旅游地的日常事务管理,而忽视对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的管理,导致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危及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如龙脊梯田景区是广西21个一级景点之一,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整个龙脊梯田景区是以平安寨社区内梯田(七星伴月景点)、民居建筑等景观及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地上物、民俗风情为核心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接待目的地。由于利益协调不好,居民对收益分配严重不满,该寨居民曾就景区利益分配和环卫问题与景区旅游 企业 及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发生多次纠纷,甚至疏于核心景点“七星伴月”的耕种,不按规划随意修建民居建筑,严重影响了景区的旅游发展。

(二)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与其他相比,旅游业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多而杂。不同旅游地,即使是同一旅游地,在不同发展阶段或按不同标准进行界定,其利益相关者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旅游地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媒体部门、当地居民、景区员工、非政府组织、学术界及其他一些组织机构。由于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他们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利益要求,他们与旅游目的地的的关系密切程度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有的影响力也不同,如有的利益主体或组织对旅游地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有的则较弱。同时他们与旅游地的关系程度及影响力也是动态变化的(如旅游地的周边社区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会演变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所以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不能只考虑某一组织或群体的利益而忽视或轻视其它相关者的利益,也不能用静态的眼光来对待利益相关者,必须用动态的眼光来协调和关注每一个利益相关者,让他们能够公平的分享旅游业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公平的分担旅游负面影响。总之,在对旅游地各利益相关者进行管理时,应注意对特殊的利益相关者群体采取特殊的管理策略。例如在处理同其他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关系时,要辩证的考虑问题。其他旅游目的地可能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同自己争夺旅游市场份额,也可能是自己的合作伙伴。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哪些旅游目的地是竞争对手,哪些是合作伙伴,从而采取不同的策略。

(三)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优势。科学合理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有助于各利益主体之间的长期合作。旅游地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或群体,依赖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持久合作,任何一方的随意退出或实施机会主义行为都可能使对方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利益相关者管理恰恰有助于这种长期合作。

(四)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主要靠借助于其它学科的理论进行研究,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一门来自管理学的理论,在企业管理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当然也值得旅游学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从动态的视角,针对不同旅游地和旅游地不同阶段所涉及的复杂利益主体(群体、组织或个人),综合运用 经济 学、社会学、管理学、 政治 学、伦理学等领域的理论,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行为能力、影响力及其相互关系等,对于寻找驱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利益相关者分析与反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诊断旅游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显示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系统方法结合对处理旅游问题具有较强的分析力和解释力。此外,利益相关者调查及利益相关者大会有助于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表达、有助于对旅游决策的意见和态度的反馈,有助于对现行政策实施情况进行监测,最终有利于旅游地连续、反复的规划和管理决策,确保旅游地规划与管理的贯彻执行。

参考 文献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旅游人类学;中国旅游发展;宏观调控;微观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在中国旅游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有些问题不仅至今没能得到有效解决,甚至未能搞清它们存在的机理。国外成功经验和逻辑推理告诉我们,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认真地加以研究和解决,将逐渐融蚀我们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

1.旅游业服务质量问题

服务质量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很难想象一个服务质量差的酒店会宾客盈门,也很难期望一个对外来游客已经产生厌倦的旅游接待地能够提供热情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是中国旅游喊了30年的口号,但至今没有真正落实。出现的问题大致有3种不同的情况:

其一,有些旅游服务企业从主观上就缺乏为旅游者服务的意识。它们有的曾经是政府外事部门或附属机构,后改做旅游服务的单位,由于它们自身角色以及与旅游者相对角色的定位存在偏差,为旅游者服务就缺乏动力;也有的则是单纯追求利润目标,从来没有真正将服务对象放在眼里,口号中的上帝是顾客,心目中的上帝只有金钱。

其二,另有一些旅游服务企业从主观上的确愿意将服务做好,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岗位培训坚持得也不错,从经理到服务员都是主动待客,热情服务。遗憾的是,他们却发现游客总是不满意,甚至一片热忱反而招致抱怨,不免叫屈。

其三,在旅游“黄金周”期间人满为患、旅游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旅游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即使长了三头六臂也很难保证服务不出问题。

这些问题说到底不外乎是为什么要强调为旅游者服务?什么是服务质量?什么是好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是什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服务质量问题?

2.旅游资源和项目开发规划中的问题

中国自发展旅游以来在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上可以说没少下工夫。不仅有中央主持开发建设的国家级著名风景名胜区,而且各省、地、县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和部署,都在进行旅游资源和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以至各大专院校、旅游科研单位对旅游规划项目应接不暇。但是客观地评价我们的旅游规划及其结果,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其中比较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旅游规划开发项目严重雷同。只要有一处开发设计了一个项目,取得较好的收益,很快就有一大批盲目跟风者,最典型的例证就是各地普遍出现的各种“宫”、各种“洞”、各种度假村、民族村。模仿者以为,别人赚了钱,就说明这个项目是可行的,只要去取经模仿,一定也能够赚钱,比起自己设计开发来,是一个少花钱多办事的捷径。遗憾的是,这种遍地开花的“宫”、“洞”、“村”昙花一现,事实上只是劳民伤财。

其二是一些旅游景区景点,尤其在一些旅游热点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加限制地接待旅游者,在“黄金周”期间更是人满为患。其结果,不仅使一些著名风景名胜区的植被、土壤、以至整个景观遭到严重破坏,逐渐丧失吸引力,更有甚者,造成游客的人身伤亡。

其三是一些本来非常富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尤其是一些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曲解了旅游扶贫的政策,将旅游业作为一棵摇钱树,不加限制地接待旅游者,造成民族文化的过度商品化,使一些传承多年的风俗习惯、宗教礼仪仅仅成为一种舞台表演。其结果,不仅丧失了这些活动原本的面貌和意义,而且伤害了接待地居民的感情。尤为严重的是,有些地方为了吸引游客,盲目地迁就游客的低格调要求,对旅游和当地文化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很难想象这样的旅游接待地还能维持多久。

其四是有些旅游接待地在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忽视当地社区居民的利益。常见的情况是,政府和旅游开发商有很高的积极性,为了他们感兴趣的旅游项目能够上马,很少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和感受,媒体多次报道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施加压力强迫社区居民搬迁就是典型的例证。

3.中外合资与合作经营中的问题

旅游业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并大量利用外资的行业。中国旅游业利用外资总额超过930亿美元。30年来,我们通过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方式实质性地提高了旅游业的硬件和软件水准。但是,以下问题从利用外资之初就始终未能妥善解决:

其一是外商投资中国旅游业的整体环境问题。外商投资环境事实上包括经济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和文化环境等3个方面。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经济环境在不断改善,对外商的吸引力不断增强,法制建设也在不断取得成果,调整外商投资的政策和法律不断出台并逐渐形成体系。笔者以为,较明显的问题在于中外国民意识和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外国投资者总是感到有一个无形的屏障在阻碍着合资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阻碍着相关法律政策的落实。笔者在曾经进行过的社会调查中发现,多项合作项目的外方投资者在这个无形的屏障前处处碰壁,有的项目甚至还在谈判阶段就陷入夭折。

其二是中外双方管理者在管理理念方面的矛盾。中国旅游业利用外资的初衷一方面是弥补国内资金之匮乏,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方面就是利用外国合营者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中国旅游业经营管理水平。但遗憾的是,中外双方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总是难以合拍,有时陷入僵持,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企业能有一个顺利运作的机制。

其三是引进的国外管理制度在国内旅游企业运行中遭遇困难。我国一些酒店加入国际连锁系统或者聘请国外管理公司管理,因此需要适用引进的管理制度。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这些管理制度并没有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做出适应性调整。管理公司认为这些制度都是先进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的结晶,在全球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然而事实表明并不一定如此,在一些外方管理的酒店中,管理制度遭遇无声的抵制,也有一些骨干员工辞职离去。

4.旅游法制建设问题

中国在旅游领域的法制建设几乎和整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工作同时起步。为了调整旅游发展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规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将旅游纳入法制轨道,中国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从中央到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和行政规章,也成立了相应的执法机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其一,现有的旅游专门法规侧重调整纵向法律关系,即政府旅游主管机构和各类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强调政府对企业的规范。但是,在旅游中大量发生的却是横向法律关系,尤其是旅游者和旅游服务提供者之间的关系,这方面法律规定不足,必然导致大量旅游纠纷的解决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从而使作为旅游活动主体的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护。

其二,调整整个旅游关系的根本大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就开始 了起草工作并数易其稿,但至今始终未能出台。于是,中国旅游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例如,发展旅游的根本宗旨、根本原则、旅游发展中主要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旅游者合法权益保护、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对外旅游关系等项内容的确定就缺乏直接的、权威性较强的法律依据。仅靠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政策不足以规范和保障新世纪中国旅游的发展。

其三,在执法方面也存在较为明显的欠缺。执法不严、执法不公、随意曲解、随意变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普遍存在。

5.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境旅游需求呈不断增长趋势,这是中国公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进一步开放的重要标志。但是,出境旅游中出现的问题却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核心问题是一些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目的地的所作所为有损于国格和人格,引起当地极大反感。2002年5月21日的《参考消息》第16版刊出了两篇报道,题目分别是《中国游客的“七宗罪”》和《中国游客与中国的颜面》,其内容是这些心态被扭曲的人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在欧洲“旅游休闲”时表现出来的丑态”。。

近两年来,这种报道在不断增多。虽然这一现象引起国家旅游主管机构的重视,也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但是基本没能奏效。因为我们并没有认真挖掘和研究这一现象的原因,仅靠一些就事论事的表面措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根据笔者的理解,上述问题之所以长期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主要有下列两个方面的根源:

首先是政府部门对旅游的认识和相关政策导向上存在偏差。从发展旅游之初就将其定位为经济行为。入境旅游是为了创汇,国内旅游是为了拉动内需,回笼货币,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立法是为了政府有效地调整和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很多人谈到旅游事实上是在谈旅游业。在这样的认识和政策导向下,人们对旅游的关注点必然会在它的经济方面,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到解决措施都围绕着经济,围绕着旅游业。

其次是旅游学术界对旅游的研究一直存在着片面性。学术界对旅游的研究几乎和中国旅游发展同时起步。但客观地讲,政策研究和为政策做论证的研究较多,而对旅游的性质、形态结构、发生和发展规律等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对经济方面的问题研究较多,而对旅游发展中大量存在的社会文化问题研究较少。这种研究的片面性使我们没能有效地找到上述问题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甚至将基本属性为文化的旅游活动和旅游现象不恰当地认定为经济。

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对旅游的认识,有必要对旅游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鉴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应当特别重视运用旅游人类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发展中长期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和认真解决的社会文化方面问题,指导和推动中国旅游发展。

旅游人类学是综合运用旅游学基础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理论,以比较文化的方法研究旅游活动中不同文化之间,尤其是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作用以至冲突发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其核心研究内容包括旅游的文化性质与形态、旅游活动中的主客关系、旅游过程中的跨文化沟通、旅游中的文化冲击、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商品化、旅游与社会文化改变。

旅游人类学起源于20世纪60至70年代英语国家学者的旅游影响研究。当时旅游业作为一种发展经济和创汇的途径,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开展。但是,旅游业在这些国家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社会文化问题。英语国家的学者对此发生浓厚兴趣,进行了理论研究和探讨。不过,得出的结论大多是消极的。在中国旅游发展中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国内一些学者从90年代末期开始将国外旅游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引进,翻译出版了一些专著和论文,也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探讨了中国旅游发展中的某些问题。

随着中国旅游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大量社会文化问题的不断出现,我们看到,仅对个别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已经不够了,应当运用旅游人类学理论对中国旅游发展中的社会文化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且全面运用旅游人类学理论指导政府对旅游发展的宏观调控,指导各类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导对外旅游关系和文化交流的发展。

二、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发展宏观调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指导政府确认旅游的文化性质并确定旅游发展总体方向

首先,运用旅游人类学理论可以帮助政府纠正长期以来对旅游定位的偏差,确认旅游的本质属性是文化,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只是旅游发展中的一个方面。所以,从总体上应将旅游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业来发展。

其次,在这一定位的基础上,政府应当着力扭转长期以来以经济为核心内容的旅游发展总体方向。使旅游发展致力于提高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致力于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国外文化的精华,丰富和发展中华文明。

最后,运用旅游人类学中的主客关系理论、跨文化沟通理论等核心理论,将旅游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国内外旅游者和旅游接待地接触和交往中产生的各种文化关系和文化现象上。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旅游遵循旅游在全球发展普遍的客观规律,从而走上常规发展道路。

2.指导政府制定旅游发展关键性法律和政策

如前所述,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因此,旅游发展关键性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应当有旅游人类学方面的专家参加。

旅游人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理念应当作为旅游法律和政策的重要指导思想,特别是旅游基本法和旅游发展几个主要分支领域法律或法规的制定。例如,关于旅游者在旅游中应当享有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保障,以及旅游服务提供者为此应承担的义务和法律责任的规定,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应占有重要位置;应当改变长期以来侧重调整政府和旅游企业之间关系的状况,将重点放在以旅游者为核心发生的更为广泛的社会关系上,特别注重由于主客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而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3.改善政府旅游管理的效果

政府的旅游主管官员应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旅游人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思路,有效地运用旅游人类学的知识和理论去发现、分析和解决旅游发展中的社会文化问题。

旅游人类学理论可以指导政府旅游主管官员有效地坚持人本主义理念,克服陈旧意识和官僚作风,努力协调各方关系,应争取做专家型政府官员。

旅游人类学理论可以指导政府旅游主管官员将旅游宏观管理活动成为一种理,而不再是简单地甚至盲目地行使权力。

旅游人类学理论也可以指导政府旅游主管官员依法管理,有效地平衡旅游发展中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因素,平等地保护旅游者、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旅游接待地社区居民各方的合法权益。

通过理性管理行为有效地促进国家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旅游人类学理论在中国旅游微观管理中的应用

旅游人类学理论同样可以用于中国旅游的微观管理中,指导各类旅游服务提供者做好对客服务,获得经 济收益,实现双赢。

1.知己知彼了解旅游者的真正文化需求

第一,旅游人类学理论可以指导旅游服务提供者了解旅游者的真正文化需求,从文化的器物层、制度层、精神层3个层面精心设计并提供优质旅游产品。旅游人类学理论也可以指导旅游服务提供者全方位正确理解“顾客导向”的含义,既要根据旅游者的不同文化类型有的放矢地提供对路的旅游产品,又要克服目前许多地方存在的无原则迁就某些旅游者低俗需求,以至损害目的地形象的现象。

第二,运用旅游人类学中的文化差异理论和比较文化研究方法,探讨旅游产品对游客吸引力的规律,所提供的旅游产品应能体现接待地代表性文化特色。一般来讲,主客文化差异越大,文化越体现接待地特色,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强。但与此同时,游客对异文化产生的紧张以至恐惧也会随之增加,对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三,运用旅游人类学中的文化商品化理论,使旅游产品和旅游接待地的特色文化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中实现更新,得到发展。文化商品化是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目前国内对某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开发过度以至失去特色,失去吸引力的现象和以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为理由反对开发的主张,事实上是走了两个极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把握好一个“度”。国内外成功经验表明,接待地的特色文化经过适度商品化开发,制成旅游产品可以彰显当地文化,使接待地居民产生自豪感,同时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吸收游客外来文化的营养,丰富和发展当地文化内容。

2.尊重游客真正贯彻人本主义理念

运用旅游人类学理论可以指导旅游服务提供者理解游客文化及其与接待地文化的异同,理解文化只有区别并无优劣之分这一基本道理,尊重游客,尊重游客的文化背景。当然,同时也应引导游客尊重旅游接待地文化。

旅游人类学理论有助于旅游服务提供者全面理解人本主义的精神实质,即首先是尊重游客的独立人格,尊重他们在旅游中应享有的物质和精神权利,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为他们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总而言之,尊重游客只有建立在理性基础上才会有真正效果。

3.从根本上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质量

旅游人类学知识和理论对于改善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应当认为这是职业的必然要求。

旅游人类学知识和理论可以使旅游从业人员从根本上理解职业要求和管理规章制度的道理,进而实现从被动接受工作规范向主动性、创造性劳动的转变。

只有理性认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实现供需的全面吻合。此外,理性和创造性的服务行为能够带给游客以附加价值。

四、旅游人类学理论在发展对外旅游关系和文化交流中的应用

中国发展旅游除了旨在提高国民文化生活水平,优化整体素质之外,另有一个追求的目标就是发展对外旅游关系和文化交流。旅游人类学理论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1.力争与全球处于同一对话水平

中国发展对外旅游关系包括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旅游者各个层面。在旅游人类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从更深的层次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上的共性和区别,在各种类型文化圈的人群中求大同存小异,实现平等对话,发展相互交往和友谊。

在发展对外旅游关系和文化交流中,我们可以在旅游人类学文化差异理论的指导下,发挥文化差异的正面效果:一方面以独具特色的整体中华文明和国内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吸引国外游客;另一方面,通过不同层次的对外旅游交往吸收和借鉴国外不同文化的精华,丰富和发展中华文明。

在发展对外旅游关系和文化交流中,我们也可以在旅游人类学文化冲突理论的指导下,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文化冲突。无论是旅游接待中还是对外旅游合作洽谈中都必须事先了解对方的基本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类型,了解对方在文化上的相关禁忌因素,理性地规避因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的各种不必要的冲突,保持足够的和谐。

2.正确把握并自觉跟上全球旅游发展总体趋势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范文第3篇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计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进一步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重要依据,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既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别于重点院校专业培养要求。因此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针对性的调查,了解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行业的要求,了解行业对本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课程模块,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基本思路如图1。

近年来,我们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关中天水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企业高层作了广泛的访谈和抽样调查,其范围包括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饭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和会展公司,了解行业对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需求的要求。

旅游行业普遍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吃苦精神、善于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wWW.133229.COM饭店行业还要求:掌握酒店管理和操作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的导游服务水平。景区要求学生:掌握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环境学的知识、基本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知识。会展管理则要求有初步的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旅游规划企业要求学生会使用cad软件、掌握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仅本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对比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以前的方案与这些要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需要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重新确定各模块的课程。

图1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学优化及基本思路

1.2修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行业的需求,我们对以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学生主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就业方向主要为高级饭店、旅行社、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策划咨询公司、会展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涉外企业等。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选择设置了饭店管理和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以便培养学生掌握更精专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饭店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扎实的饭店管理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熟练的相关服务操作技能,侧重培养现代饭店管理所需人才。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会展旅游相关业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和服务的初步能力;二是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景区管理知识,具有开展各种风景区管理、规划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修订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通过课程体系实现,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达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加突出,使专业的应用型更加凸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诠释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拥有更加符合旅游行业工作实际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我们在调查的行业基础上又征集了不同地区旅游管理院校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各种模块,确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按照学校修订培养方案的意见,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由学校统一安排,含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依据教育部要求开设的。我们主要确定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能力和实践课程模块。因此我们对这四个模块进行的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探讨。

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潜力,理论较强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要求,经过讨论和征求业内教育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开设经济数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旅游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这类课程对学生就业影响不是很大,但作为专业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本科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学生通过学习后,入职技能会提高,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我们开设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制图、旅游统计学、旅游法规、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侧重于实际操作,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的技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饭店管理和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饭店管理方向有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英语等4门,景区与会展管理开设景区项目策划与设计、旅游景区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经营与管理,这两个方向的课程都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对开,强调了动手能力。在专业能力课中,我们增加了人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门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旅游项目投资与评估、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礼仪礼节、形体训练、商务谈判与技巧、公共关系学,同时规定学生必须利用假期完成2个短期实习或取得相应的证书。实践课程模块除了学校统一要求的外,我们开设了旅游企业认知实习、旅游地理与旅游心理学野外实习、旅游拓展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论文等。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尊重认识的过程,从宏观认识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设计了认知的整个过程。

2.1 健全管理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们的管理体系通常采用校院系三级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教务处具有监控职能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实习计划的审批、实习总结、实习成绩的管理,通过监控,保证实习确实按质按量完成。二级学院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习计划的申核,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旅游系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管理章程的拟定。校外实训基地由院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目前存在不足的是:学院并非独立的法人,一旦出现纠纷并不能承担完全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是学校法人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的协议。

2.2实践教学层次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模拟实训—专业短期实习—长期定岗实习—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第一个层次:旅游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有酒店参观实习、旅游景区考察,会展和旅行社实际参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此外还可安排野外集中实习,我们在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拓展能力训练实习等。

(2)第二个层次: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酒吧、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第三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专业短期实习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和综合业务工作等,主要在暑假进行,为期6周。二是酒店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主要在寒假进行,6周时间。三是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一般学生利用暑假完成。 (下转第107页)(上接第60页)

(4)第四个层次:长期定岗实习。本层次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5)第五个层次:研究实践。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研究实践不是单纯的研究,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研究实践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特别是在定岗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旅游管理者的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论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另外,研究实践也可以选用来自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来做,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完成毕业论文。

本文为陕西省本科院校教改项目《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创新》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by68。同时受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

参考文献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一、引言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旅游行业蓬勃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缺口越来越大,国内的旅游教育也随之迅高速发展起来了。自1979年我国开始探讨旅游中职学校实践以来,30多年间,中国旅游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规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热门专业之一[1]。从地区分布来看,旅游发达地区数量较多,旅游落后地区数量相对较少。

虽然中职旅游管理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仍有许多毕业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原因在于学生在学校里学的理论性、基础性的课程太多,而对实际的业务流程了解较少[2]。

为此,本文就“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课题展开研究,首先从三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就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了策略探讨。本文的研究出成果为国内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一定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国内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自1979年已经进行了27年了。27年的教育实践和社会反馈,也揭露了我国现行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技术落后以及专业实习存在较大问题等问题[3]。

(一)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

目前,国内不少中职院校开设旅游管理专业更多注重的是生存因素,满足于低层次的简单规模扩张。许多院校盲目开设了旅游管理专业,但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理论教育成了必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一些中职学校安排过多的实习实训,轻视基本的理论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较多为低层服务人才[4]。因此,不少旅游专业院校办学层次定位模糊,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因此,国内旅游行业出现一方面是旅游企业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则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困难的“尴尬”现象。

(二)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技术落后

目前,不少旅游管理专业关起门来办学,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现象严重。专业教学普遍运用传统培养模式中的大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述、学生记录为主,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使得中职旅游教育“专科化”的状况较为突出[5]。

没有办出现代旅游的特色。学生根本无法直接地感知旅游企业的运作和管理。专业的技能课程,讲授多操作少,教学脱离实际。目前,许多院校没有实习基地,或实习基地不完善,教学中仍然普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知识传递和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培养[6]。而象旅游业这样一个现代性的开放产业,在教育中如果不注重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实验手段,不注重与外界的交流与协作,就不能达到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见识,提高理论及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专业实习存在较大问题

实习对于在校的中职职业院校学生来讲是增强实践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7]。目前有许多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与国际旅行社和高级饭店联系,选派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但是这种合作更多时候只是停留在表面,双方各取所需,学校完成其教学计划中的实践课程要求,扩大知名度,提高招生入学率;企业得到较廉价的劳动力,降低人力资源成本。有的学生虽然经过了半年或一年的实习,但是,对企业的整个运转流程并不了解。此外,由于缺乏稳定可靠的实习基地,学校也难以给每一位学生都安排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实习机会[8],因此在操作能力上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使得教学与实践脱节,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体现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优势。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探讨

针对国内旅游管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旅游管理人才从业经验,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植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随着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结束了“起点低、增速高”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质量型和效益型的内涵式发展[9]。未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应对旅游的性质、特点、发展规律有一个系统的理性认识,能够发现并有效地解决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驾驭一些旅游项目的组织和经营能力,更应具有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和动手能力[10]。

(二)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设置课程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其实是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注重人才相应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旅游专业要实现培养旅游行业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学生的文化知识、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和一定的适应性。[11]课程设置是否具有先进性与实用性,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在课程设置上应加重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强的课程比例,适当减少理论性课程,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12]。

(三)立足产学合作,拓宽培养途径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旅游专业;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2-02

一、引言

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密不可分。旅游教育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反过来,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内容与类型又影响着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方式,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市场需求决定了旅游专业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决定着旅游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根据旅游产业需求状况,如何加强专业建设,如何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彰显自己的特色,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我国旅游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定位不准确。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片面地将旅游业定性为能创造财富的朝阳产业,忽视了其对人类精神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旅游活动在提升人类精神境界中原本应扮演的重要角色,导致了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它最佳的发展轨迹。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简单地将旅游教育定性为理论教育学科或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旅游教学的本性要求——实践性,致使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理念,忽略了学生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以致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例如课程体系设计没有把培养学生未来获取职业岗位的能力作为重点,偏重于理论性或学术性而不是以职业为导向的相关技能培育,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与旅游行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2.人才培养难与市场需求对接。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应该首先把培养合格的普通劳动者作为己任,改变学校办学定位的偏差造成教育产品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其次,旅游教学严重滞后市场需求。旅游行业是实践性极强的行业,旅游教育应贴紧行业实际,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由于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旅游学科建设赶不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严重滞后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与速度。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严重脱节,使旅游教育培养严重滞后于旅游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再次是旅游教育课程体系严重脱离人才培养的规格。现在旅游教育课程设计基本上是采用经济与管理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来配置,解释旅游行业的运行、本质与规律,严重忽略了旅游教育的独特性与实践性。

3.旅游行业和旅游院校结合不紧密。目前我国旅游院校与旅游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还停留在低水平层次上。不少院校关起门来办学,与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联系很少。加上课程设计的学术性与理论性,这样从“学”方面造成了旅游教育与行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背离与脱节。旅游教育与行业结合不紧密,一方面造成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与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操作能力弱,与实际用人单位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没有机会到旅游行业挂职锻炼,没有充足的行业实际从业经验,导致教师实践性专业素养不高,从“教”方面造成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不紧密。

三、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旅游教育必须针对旅游行业需求,面对行业目标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需求来实施教学,设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出较准确合理的定位(见图1)。可以看出,旅游业所需要的旅游管理人才需求量,在旅游人才的四个层面中呈三角形格局,对服务操作与基层管理层面的人才需求量最多,逐级向上依次减少。

图1旅游人才培养层次与市场需求结构

这就要求不同层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针对性,即按市场需求、岗位分析来确立专业涵盖的就业目标岗位群进行合理定位。一般来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应该以培养“白领”阶层为主,侧重于管理与开发理论、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与实践,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道路;旅游管理专科(包括高职)教育,应致力于旅游“灰领”阶层,偏重于高级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走“高级技能型”道路,要求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拿到职业资格证书。总体来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旅游开发、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听说能力,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旅游教育机构及旅行社、饭店、景区从事行政或技术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规划及旅游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人才(见图2)。

图2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群

2.培养目标实现路径分析。旅游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子系统。软件子系统又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学实施等几个子系统;硬件子系统包括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两个子系统。这些系统取决于专业方向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定位,这两方面根源于市场需求,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顺利就业。在整个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是要注重与强调旅游教学的本质要求——实践性,建立与加强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的互动。通过与旅游行业互动可以了解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规格。了解行业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使旅游教育有的放矢,培养出能够符合行业要求的学生,以期建立起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教学指导与行业顾问”关系,形成旅游教学与行业共生、主客体互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运行机制与模式,使旅游教育活动具有行业的适应性与岗位的针对性(见图3)。

图3基于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培养路径与客体互动

四、结语

旅游教育是职业性与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必须以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其中尤其是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十分重要,它统领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及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居于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地位。因此,应该根据地方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加强旅游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与分析,创建自己的特色教育,使旅游管理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Paul R.Fidgeon,Tourism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A time for consolidation and review,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699-723.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范文第6篇

社会各行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旅游管理专业遵循“学以致用、一专多能、建业创新”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宽口径、厚基础、重技能、显特色、强素质”为人才培养理念,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凸显专业特色、增强培养内容的实用性和培养方式的实践性,努力探索个性化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之路。

一、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旅游管理的专业性和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目标要突出旅游管理的专业性和地方特色。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业务训练与培养,使学生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分析、解决旅游经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具备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及经营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及未来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素质。

结合我院“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我院的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是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大力培养直接面向社会生产实践第一线,具有较好的本科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好、适应性广、操作技能强,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旅游管理专业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明确本专业培养目标,从培养旅游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定位出发,研究旅游市场(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确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具有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wwW.133229.cOm

突出专业特性,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的应用型、复合型旅游管理专门人才。要求具备未来发展能力,基础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较强,适合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科研和旅游教学等工作。同时也要突出地方特色,既要立足于广西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趋势和就业形势,又要突出我院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能切实指导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二、人才培养内容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现在我国多数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比例结构为:公共课约15 %、专业基础课约30 %、专业课约40%、实习与技能约15%。专业实践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课程所占比重过小,在客观上忽视了旅游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偏重理论知识学习,而实际动手能力欠缺,不能在短时间进入实际岗位并实现角色转变。① 因此,人才培养内容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根据目前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具备的知识结构应包括:旅游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旅游专业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我国关于旅游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国际惯例,旅游管理专业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等。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总纲,搭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保障。在充分研究和吸收国内外培养方案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多年来实践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遵循人才培养的科学规律,因此,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可以主要确定为“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导游实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饭店经营与管理”“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等。同时,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课构成,专业基础知识教育平台由“专业基础必修课”构成;模块由“专业方向选修课”构成,积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若干个就业方向模块,同时为满足考研、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需要设置若干个辅助方向模块。

通识教育平台主要设置人文和艺术类课程,旨在解决旅游管理人才基础文化素质薄弱的问题。“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努力拓宽专业口径。不同的就业方向还可根据专业需要,在“专业基础必修课”里增设其他必要的旅游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中的“就业方向模块”主要按就业需求设置,每个专业设置若干个模块,形成专业方向群。“辅助方向模块”根据旅游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研等要求设置,学生根据需要在三、四年级任意选修。

同时,需加强旅游专业教材建设。选用教材应本着权威性、适用性及先进性三原则,选择国家级优秀教材;鼓励、组织高水平教师编写体现旅游管理专业发展、时代特色鲜明、实践指导性强的旅游管理专业教材及教辅材料;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教学参考资料。

三、人才培养方式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实战性

目前,由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制度的教育模式,我国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高层次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实质是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旅游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较强的旅游管理技能。这就要求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进行改革,要从当前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为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实践教学是深化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旅游管理技能的有效途径,对培养高层次旅游管理人才至关重要。②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公益劳动、课外实践活动、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必修环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掌握旅游行业服务管理先进理念,具备在旅行社、旅游行政等部门的工作能力。具体能力结构包括:各类旅游企业及旅游行政部门服务与管理的基本能力,能运用外语进行基本接待和业务沟通,具有较强的实践管理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协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具有持续发展要求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以旅行社、酒店、旅游风景区为就业方向的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基本能力,为此,需要修读相关主干课程。如就业方向为“旅行社”的学生,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有:(1)掌握旅行社、导游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熟悉我国旅游业及相关旅游部门方针政策及法规;(3)了解国际旅游业服务及运作规则与惯例;(4)具备良好职业技能和习惯,较强的现代服务意识。必要的选修课有:“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模拟导游”“旅游公共关系”“旅游礼仪礼容”和“旅游促销概论”等。就业方向为“酒店”的学生,要求必须具备的能力有:(1)掌握旅游业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2)掌握酒店各部门运作模式及其业务;(3)了解国际酒店业发展及服务惯例;(4)了解我国旅游业方针政策及法规。必要的选修课有:“客源国概况”“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饭店餐饮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和“旅游礼容礼仪”等。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具备上述专业文化素质之外,还应具备其他素质如思想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具体素质结构表现在以下各方面: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有事业心、进取心和创新精神;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对旅游行业有正确的认知,良好的心态,强烈的责任心,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根据以上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本专业的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的总要求是:扎根实践、面向实战。在课程设置上,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应设置实验实训环节,要求获取相关学分。实验实训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实践、课外实训、参观、讲座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可以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进行运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科学论证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内容、学时与学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学时与学分比重,努力建构体现主体价值的“课程实践—学期见习—毕业综合实习”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明确各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要求,并在课程设置计划表中进行明确规定。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要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明确每门课程的理论讲授与实验实训的内容、学时与学分,并在课程计划表就每门课程的“实验实训”要求列出所需的学时和学分;加强教学计划和实践过程的管理。每门旅游课程的实践环节都应在开课前设计好整体教学计划,包括旅游实践教学目的、内容、方式或途径、学时、考核或检验方式等。在学期见习环节,要将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总目标分解为学期目标,每学期分阶段、递进式地开展旅游见习或实训活动,帮助学生在大学四年中不间断地熟悉旅游环境、锻炼旅游管理能力。一般来说,学期旅游见习安排在期中或假期进行,同时,必须在课程计划表中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明确见习的内容、时间和学分要求。加强旅游实践计划和过程管理,制定四年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包括见习的目的、内容、途径、时间与地点、考核与评价方式等。在毕业综合实习环节,要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锻炼学生的旅游综合素质为目的,尝试顶岗实习,实习时间视专业需要而定。除了实践教学要求之外,创新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可以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创新学习,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每学期进行创新项目评比,择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鼓励。促进在旅游管理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加强实践的良性互动。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旅游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然而,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纷纷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力度的同时,仍有一些与实践教学相关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决定了实践教学在整个旅游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不可或缺。因此,我国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纷纷结合本校的教育特色,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并加强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努力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与技能型的旅游管理人才。

一、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社会发展的需要。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旅游产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快速发展趋势,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旅游从业和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例如,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毕业院校和学习成绩的关注度逐步下降,更看重的是应聘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然而,还有很多高校仍然按照传统的思维,对实践教学的重视不够,认为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管理型人员和研究型人员,这就导致了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在最近十几年才迅速发展起来的,快速膨胀的同时导致师资力量的紧张,所以很多旅游学系的教师多是从其他相关专业如管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专业转行而来的。在这些转行而来的教师中,他们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高等教育,缺乏旅游行业实践操作的基本经验,在日常的教学中依然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他们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中,仅仅是参照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而设计,导致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涉猎得较少,这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有较大出入。因此,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有利于加快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面的改革步伐。

3.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需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在日益激烈的旅游企业竞争中,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开发。因此,高等院校应该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实时调整教育和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出市场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与旅行社、酒店以及旅游景区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实践教学的目标不够准确。高等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比较明确,就是根据旅游行业的实际需要,培养出操作能力较强的管理型人才。由于旅游行业发展迅速,其政策和法规也总是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这就造成实践教学的计划相对滞后一些,不能准确反映出旅游行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活动安排过于集中,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互脱离,导致实践的内容与理论教学对应性不强。这样安排的直接后果是学生不能及时在实践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更难有效地利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2.专业课程的实践性较差。在目前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着偏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实践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虽然目前许多高校都比较注重实践,但采取的形式多为简单的室内实践操作,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有些高校按照本校的师资情况来安排课程,造成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差别很大,甚至取消实践环节,使旅游管理高等教育缺乏自身的活力和特色。第二,实践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实践教学的显著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而我国许多高校旅游教育还是沿用普通学校的模式,注重系统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遵循旅游专业的教育规律开展教学。

3.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滞后。虽然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明显滞后,仍然是旅游教育的薄弱环节。另外,学校与校外旅游企业之间主要靠实习教师个人或者同学自己联系,稳定性和可靠性不高,建立起来的实习合作关系也比较松散。在接纳实习生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往往会根据自身的需要来挑选学生,这就会严重影响了实践教育目标的实现。另外,有些旅游企业在接受实习学生时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可用性,条件略差的学生较难安排到好单位实习,加上旅游单位的条件参差不齐,这就造成学生的实习效果差别很大。

三、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

1.准确定位实践教学的目标。实践教学既是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应用,又是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制定实践教学的目标时至少包含以下几点:一是注重能力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一定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就业导向,培养出适合旅游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二是围绕市场培养人才。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要根据当前的旅游经济和产业结构现状,确定旅游专业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培养出的学生能够满足旅游人才市场的需要,成为人才市场的“抢手货”。三是加强动手训练。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一定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旅游管理专业任课教师若有旅游课题和项目,可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实践操作有助于增强其实践能力。四是强调实用原则。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一切教学方式及内容都要遵循实用性原则。

2.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课程教学体系。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在完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前提下,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逐渐形成“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足鼎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模块由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组成,其教学目标是为专业学习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专业学习的兴趣,即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专业课程由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三个方向的专业课程组成,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旅游管理的知识能力,打造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使其具备从事旅游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课程模块由与旅游业相关的学科课程所组成,其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培养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奠定更广泛的专业基础。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这就需要建设好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作为学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技能的场所,能够提供给学生一个与实际岗位相接近的训练环境,通过实施模拟性极强的训练,让学生逐步熟悉将来的就业岗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成为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同时,高校也要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高等院校可以通过与酒店、旅行社以及旅游景区等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直接参与到旅游管理实际工作中。在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时,学校要开展多方探索,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积极与旅游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不仅知识性强,而且实践性也十分突出,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不但要具备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由于目前的任课教师缺少实际的旅游工作经验,高校在招聘旅游专业任课教师时应该有意识地吸引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旅游业资深人士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同时,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教师从事一定的旅游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又能使老师了解到旅游业发展的最新状况,提高其教学能力。另外,还要为教师多提供一些外出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优秀教师、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的旅游院校,开展学术访问或进修学习,从而更多地掌握旅游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同时,也可以从国内外聘请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他们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曾国军.重点大学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j].旅游学刊,2008,(2).

[2]张淑贤,刘海洋.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3).

旅游目的地管理理论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 行政管理 管理模式

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公共行政管理和旅游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观点,旅游景区行政管理可以初步理解为: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通过其授权的相关旅游职能机构,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方针、遵循旅游景区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本国、本地区的旅游景区进行总体管理和综合调控的过程。简言之,就是旅游行政部门对旅游景区的总体管理。

张听竹对风景名胜区的政府规制研究中指出,应取消地方政府对公共资源类景区的直接管理,使旅游景区变成一个小级别的行政单位,把资源保护的职能内生化,将旅游景区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收费权一体化,而刘秉升却认为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经营单位,从事企业化经营,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加强管理的力度,尤其是法制管理、规划管理及技术管理。张凌云认为当前我国旅游景区实行行政事业性管理必须采取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推行企业化管理。张吉林在研究我国西部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时认为采用特许经营权委托的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政府和企业目标的实现。

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

(一)景区资源垄断性特征

旅游景区位置的独特性、资源特点的唯一性、景区资产的不可分割性、游客观光体验的差异性,决定了景区的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这种自然垄断性意味着对景区经营者收费必须实施经济管制,否则,景区经营者可能滥用其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而制定较高价格,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的实现。

(二)景区资源公共物品特征

经济学研究表明,公共物品在不具有排它性的同时,根据其有无竞争性又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拥挤性”,即公有资源消费者的数目从零增加到某一个可能大的正数,即拥挤点时,公有资源消费就显得十分拥挤。在没有超过拥挤点的范围内,可以增加额外的消费而不会产生竞争,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当超过拥挤点之后,增加更多的消费者将减少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增加额外消费者的边际成本趋于无穷大。按照以上理论,风景名胜资源无疑属于准公共物品。

(三)景区资源外部性特征

景区资源外部性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不仅可以给景区带来收益,而且景区所在地居民也都能从中获利。因为旅游产品不仅可以给游客带来休闲和娱乐,提高所在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且带动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增加了就业机会与隐性收入,从而提高了当地的整体社会福利,旅游地整体形象的推广能大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会使旅游目的地的企业从形象推广中获得收益。

(四)景区资源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不对称性是指经济效益的双方对商品价格与质量的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一致。在选择出行旅游时,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对象,旅游者在获得关于产品的信息方面处于劣势,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与需求者显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竞争秩序的紊乱,甚至会出现“劣品驱逐良品”的现象。景区资源只有通过政府正确信息的才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社会公平。

基于委托理论的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

(一)委托理论概述

委托理论是过去30多年里契约理论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经济学家通过深入研究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和激励问题发展起来的。委托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人。委托关系也广泛地存在于旅游业中, 但是在旅游业中的研究和应用却几乎空白。

委托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他们有精力、有能力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实际上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为了使人的行为符合委托人的效用函数,委托人一方面对其人进行激励;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经理人市场”的监督作用。

(二)委托管理模式

如果说公共型景区资源特征是旅游行政管理委托模式的必要性,那么旅游景区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则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实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依据委托理论,旅游景区资源行政管理过程中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委托关系(如图1)。

旅游景区实施委托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家所颁布的有关旅游区(点)经营管理上的主要法律文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以及《旅游景区(点)的质量等级规划与评定》等。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旅游景区(点)的经营,促进了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但是,也应看到,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作用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其所面临的制约性因素也相继发生了变化,一些条例在立法的高度和操作性上都已无法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此外,有很多是以“暂行条例”、“暂行规定”、“暂行办法”等形式存在。这种法律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大大削弱了旅游法律的权威性,使其对旅游活动的管理、规范、指导和保障作用等功能被大大削弱。因此,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对现有的旅游法规、规章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对不同归口管理单位的法律法规进行整合至关重要;同时,应加强旅游行政执法的力度,统一处理旅游违法行为;此外,还可借鉴国际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立法经验,促进旅游法制建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二)合理规划旅游景区

目前,在旅游景区的经营过程中,由于旅游资源大多属于公共资源,大部分经营者、管理者都只追求其经济利益,规划缺乏长远性,过度开发、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摒弃以往的资源导向的开发战略,转向创新规划开发。创新规划开发即景区必须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对内部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因此,国家相关旅

游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地方政府旅游局首先应对旅游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在规划编制单位由旅游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标,规划编制完成后力求认真实施,使其在开发经营景区的过程中注重景区的长远发展,加强对景区资源的长远保护,将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结合起来,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景区的开发经营过程中要顾及到周围社区的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三)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景区景点多头管理是我国目前旅游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顽疾,而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旅游景区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问题。因此,政府作为国家的最高管理者应该继续推行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分开,把一部分职能转让给有能力、有责任的企业和承包商,从宏观上给予企业一定的指导;而且政府应根据景区资源隶属不同的行政管理主体的现状,基于委托理论,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作为国家旅游资源归口管理的唯一法人,集中行使景区的行政管理权,原有归口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和委托管理。这样一来,旅游管理部门就有了明确的权限和职能,企业有了明确的责任,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四)改善景区投资环境以扩宽资金来源

虽然近年来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相继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单靠政府单方面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致使许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因此,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引导投资成为摆在地方旅游管理部门眼前的迫切问题。首先,要积极促成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由于中国旅游企业以中小型为主,因此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各个领域供给方面具有特殊意义。但是目前大多自有资本运作时,不能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此外,在费改税之后,部分收费项目模糊,因企业而定,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企业通常要承担比其他企业重的费用负担。部分地区的相关部门巧立名目,对景区内的企业乱摊派,这就需要旅游主管部门对乱收费现象予以制止,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增加企业投资的信心。其次,增大银行贷款力度。旅游管理机构应该本着发展旅游业的目的对旅游项目进行细化财务分析,做可行性研究和宣传,以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努力增大银行的贷款规模;再次,采用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各出一部分资金的办法成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由旅游管理部门负责基金的具体运作,景区资源归口管理单位、企业和当地社区给予一定的监督以保证资金的实际用途。

(五)注重交叉地带景区的开发与管理

目前,处在交叉地带的许多景区景点,由于在行政划分上同时属于多个地区管理,导致出现了实际上的无人管理,或只从自己受益的角度规划与开发,注重局部利益,没有形成大旅游的观念。鉴于全国都存在许多处在交叉地带的旅游资源,建议在这些区域打破行政界限成立高于行政划分之上的专门的旅游发展组织,负责交叉地带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地方不再对其进行直接管理,而是托管形式。该组织直属上一级旅游局并对其负责,但在景区的规划与开发过程中地方各级相关部门要给予一定的配合和支持,争取发挥特有资源的优势,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共赢局面。

(六)加强景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虽然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日渐增多,但其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层次不齐。根据《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首先制订旅游人才建设整体规划。其次,从委托理论出发,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指定地点的集中培训,提升区域整体服务质量。此外,加强对旅游教育的管理,包括控制和调整旅游教育整体结构;强化旅游人才素质教育;加强旅游学科和课程建设等。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