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企业危机应对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煤炭;金融危机;影响;应对措施
1 金融危机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影响
1.1对国内煤炭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
目前,由于钢厂生产不景气大幅度减价,市场对冶金煤需求量大幅减少,市场销售形势不乐观。炼焦煤由于价格倒挂,一些焦化厂面临调整价格甚至处于半停产状态,市场销售回款很困难。因此可以预见,东北煤炭市场价格在年底前已涨势乏力,受供需关系变化,东北市场前景将不再乐观。
1.2对煤炭企业并购整合的影响
2008年是煤炭业异常活跃的一年,共有1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较重要的并购重组活动,其中围绕母公司资产注入的有11家,成为行业并购重组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煤炭整合出现了新特点,跨区域的整合较少出现,而以区域范围内整合的并购重组活动占据主体,2009年煤炭行业整合还将围绕注资整合和区域整合两条主线展开。
虽然上市公司收购煤炭资产溢价较高,但这是由于采矿权的历史增值所造成的,收购煤炭资产优良,能增厚上市公司EPS,吨煤收购价格较市场价格低,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具有积极的作用。
1.3对煤炭产业政策稳定性的影响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07年11月29日对外了《煤炭产业政策》。这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对外的《煤炭产业政策》。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
1.4对煤炭需求的影响
2008年10月27日从中国煤炭市场网获悉:国内最大的北煤南运港口秦皇岛港库存仍然在900万吨上下徘徊,疏港效果并不明显,港内存煤结构不合理,下海南运的煤炭交易需求减少。过去到这阶段,存量很少的电力系统普遍存在缺煤问题。而今年电厂存煤量达到15~17天,暂时看,电力对煤炭需求不会成为焦点问题。
然而,火电发电量下降、钢铁产量走低、高耗能产品价格降低,煤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长不大等四方面因素,已造成国内煤炭市场需求减缓。
1.5对煤炭产量的影响
据日前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上报给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第四季度煤炭供需形势将会发生变化,煤炭需求的增长幅度将低于煤炭产量的增长幅度。10月17日,在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上报的这份报告称:”种种迹象表明,耗煤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速将进一步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煤炭需求增长速度进一步趋缓,甚至出现萎缩的可能。”
2 我国煤炭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策略
2.1政策角度
2.1.1国家经济、金融政策调整
(1)整体经济政策。在中央的宏观调控之下,全国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保卫战。中国政府2008年11月公布的两年投资总额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在全球引起了热烈反应。此举将提振市场信心,有助于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中国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可有效扩大内需,弥补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需不足。
(2)煤炭行业固定投资减速。国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清理煤矿在建项目,控制新开工煤矿项目,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煤炭投资的过快增长,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显著放慢。固定投资减速促进了行业向高端建设和产业链的深度发展,加大了行业的集中度,利于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2.1.2煤炭产业政策调整
国家通过整合、淘汰中小煤矿落后产能,做大做强国有大型煤矿企业的方式来调整煤炭产业结构,进而提高产业集中度,有效抑制无序竞争。调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产量,从而调节我国未来煤炭供需平衡状态,保证整个煤炭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2.2企业管理角度
2.2.1定价、成本策略
2007年度煤炭产运需衔接电视电话会议于2006年12月27日在京召开,全国29个省市的分会场参加了电视电话会议。50年来一年一度的“赶集”式全国煤炭订货会结束,再度确认了煤价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政府需要煤炭资源价格变动这个市场化手段实现“节能减排”,达到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大型煤炭企业在具备充分市场供应能力的情况下,会与用煤企业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以防止煤炭价格的大起大落。煤炭资源加大集中的同时也强化了煤炭行业的定价权。因此,煤炭价格将高位稳定运行。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应对措施
金融危机即一个或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部分或全部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整个区域内货币贬值并伴随着企业的倒闭现象,既而失业率增高,社会普遍存在经济萧条的现象,在此次金融信用危机中表现为投资者对投资失去信心从而引发流动性危机。本文主要针对此次金融危机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影响及两国政府各自对此的应对措施和政策,系统性地进行分析和比较了中美两国在经济危机中表现上的差异,并明确了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启示性建议。
一、金融危机对中美两国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中美国透支掉很多国家特别是中国的财产,然后通过公司破产将风险转驾于他国。也就是说美国破产的公司都是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营着他国的金融资产,即便虚拟经济破产损失的也并非自己国家的钱。同时美国还逼诱中国外汇资产投资其国债和金融公司,譬如中国投入美国的外汇资产就已超过了1.2万亿,其中中国购买的美国金融产品皆是虚拟资产,而美国购买的中国金融产品皆是实体资产。这就同美国用衍生金融工具等手段套取中国资产以摆脱其市场监管一样,达到继续扩大控股中国实体经济的目的。
二、中美两国的应对措施和政策比较
(1)采取对策的时间比较。此次金融危机源于美国,中国要采取应对措施将在6个月后,在判断此次金融危机的发展趋势以及采取有效政策上落后于美国。(2)中美两国经济政策比较。一是财政政策。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美国将货币政策变为财政政策,应对措施主集中于针对金融系统的货币政策;中国则一直以财政政策为主。美国务实本国利益,对政府与市场关系进行了调和;我国政府考虑到可能会通货膨胀而实行了传统的减税调控。二是货币政策。美国刺激国内需求并通过集中改革金融监管制度和减税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而中国刺激投资和扩大出口并增加货币供应量;美国强化了政府力量,而中国则是培养消费和市场。
三、中美两国在经济危机中表现上的差异
(1)衰退阶段与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中国虽是一个人均GDP仅3000美元的发展中国家,但它拥有比发达国家更强的经济承受和消化能力,因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的我国,拥有经济发展阶段性的抗衰退免疫力。(2)影响经济产业结构的形式不同。金融危机一般会向实体经济传递,对金融部门依赖程度高的实体经济产业首当其冲。据统计美国失业率已达10.2%,而中国受危机影响的恰是出口工业,银行受冲击较小;加上中国产业结构具有二元性且面临经济均衡增长的经济问题,面对危机美国经济的一元性决定了美国在短期内便可退出刺激政策,而在中国却只能长期均衡发展以缩小二元差距。(3)在经济增长中的需求不同。美国主要是投资需求不足,因为美国的投资需求不取决于政府政策,而取决于投资者对金融投资市场的信心,美国要扩大内需的主渠道就是刺激投资;中国却是消费需求不足,据统计固定资产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30%,消费需求就会出现负增长,所以中国存在投资需求增长速度过快的经济问题。
四、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启示性建议
(1)财政政策方面紧跟民生。一是要调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美国经济刺激计划采取的是政府买单、市场花钱的经济政策;我国则直接由政府开发项目,因此这便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改善政府参与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二是恢复市场的消费和需求。譬如美国的7870亿计划中约35%曾用于减税。(2)警惕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国家在刺激需求拉动经济的同时会产生通货膨胀的压力,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和股市问题就是因为货币的供过于求,实际上大量的刺激资金并没能传递到实体经济中去。(3)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一是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学习美国高度重视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二是加大科技创新研发投入。美国国会公布的《2009年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的草案包含增加133亿美元科技投入,其中研究和开发99亿美元,研究和开发设施设备34亿美元,正说明了美国十分重视科技研发的意义;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我国应遏制高失业率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不良后果,放宽即将施加给小企业贷款机构的薪资限制及其他限制。
参 考 文 献
[1]李增刚.发达国家政府规模变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7
1.1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有助于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调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必须要时刻关注其行业环境的变化,并根据企业的发展来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当企业销售出现问题时,说明企业的营销可能存在问题,此时若企业能够运用好市场营销的危机管理,就可以为企业增加利润,降低危机。可见,进行企业危机管理是必要的,通过危机管理来预防危机事件,并做好应对措施。而企业在实施市场营销战略时也需要考虑战略的适用性,根据市场分析数据对战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使营销战略更加合理,从而避免危机发生或是做好危机的应对。
1.2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有助于企业形象的建设。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行为,难免会遇到突发危机,企业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和水平往往显示一个企业的应对能力,突发危机处理不好,很可能影响企业的品牌和形象,从而使企业受到损失。因此,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必须要能够对危机做出迅速的反应,并妥善处理,才能在竞争中稳定品牌和企业形象,长此以往便可形成较强的品牌忠诚,而企业遇到危机并非总是坏事,有时可加以转化,反而成为企业形象建设的助推力。
1.3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有助于稳定人员队伍。缺乏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的企业在遇到突发危机时容易出错,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使企业营销受创。同时,对于企业员工来讲,危机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员的恐慌心理,甚至会因此而失去优秀营销人才,给企业带来损失。所以,企业的营销危机管理使企业应对突发能力提高,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更有信心,使员工可以安心地在企业服务,稳定企业人员队伍,这对于企业培养人才,长远发展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企业进行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的措施分析
2.1加强客户忠诚度建设与管理。在营销学中讲究客户忠诚度,而顾客的忠诚对于企业而言也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时,就需要通过良好的服务来为顾客创造价值,一切以客户的正当利益为准,让顾客能够感受到企业的关爱,使顾客对企业形成较高的满意度,并最终达到客户忠诚的目标。事实证明很多一贯具有较好的营销服务理念的企业在遇到营销危机时,总是有很多忠诚的顾客给予较多的支持,使企业渡过难关。所以,企业用自己真诚的服务对待顾客时,将助于企业建立起调度的客户忠诚,并为企业应对营销危机提供依靠。
2.2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随着供应链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企业往往处于一个供应链环境中,成为供应链的一部分,而现代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与供应链上其他企业合作,供应链管理要求供应链上的成员企业要进行协同运作,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仍然必须要考虑到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利益必须是每个成员都享有,企业必须提高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处理好与供应商、分销商等之间的关系,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的各种活动及过程。
2.3加强对重要客户的管理。对于企业而言,客户就是企业的未来。企业对于客户的关注和了解都不会是无用功。但是目前有不少的企业还没有认识到在信息时代,收集客户信息的重要性,很多企业对于自己获得的客户信息不够重视,不能很好地加以利用,造成了信息资源的大量浪费。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提倡企业对重要客户实行金字塔式的管理,把这些核心客户牢牢抓住。但是要注意,客户的重要性或是否是大客户的判断不能凭经验更不能凭一次合作来定夺,而应通过金字塔式的客户关系管理来确定,利用信息时代的便捷,大量收集客户信息,并进行量化处理,然后确定重要客户的名录,并据此进行有效的客户关系维护服务工作,抓住重要客户对于企业的危机管理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在遇到危机时需要过硬的内部管理来支持企业应对危机,因此,企业在日常市场营销中就要加强对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的管理,要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避免企业因内部管理不善,而给企业带来危机。企业要运用合理的营销理念对企业的战略规划进行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如此,企业的营销效率才能够有保障,也能够排除营销危机的产生。
2.5危机应对要加强媒体运用。现代社会媒体的力量强大,媒体可以成为曝光企业危机的一方,但同时也可以给企业危机带来有效解决的途径。当企业遇到营销危机时,必须进行危机公关,不能躲避媒体,而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来为企业危机的解决提供出路。现代媒体的传播速度极快,通过媒体向社会传递企业的正面的、积极的信息,积极地应对和处理营销危机。
2.6建立危机预防管理机制。企业在日常的营销管理中就应当要有危机意识,因此,必须要建立危机预防管理机制,对可能的或是潜在的危机进行预测和预防,通过对潜在危机的分析并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当危机发生时就能够及时、冷静地处理,维护企业形象。企业危机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守企业所制定的危机管理计划,确保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
三、总结
任何一次金融危机在给人们带来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会在某些方面带来一些积极影响或是积极因素。在金融危机中,各国都会就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自我定位进行思索和不断调整,从而促使其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经济应对能力和完善经济发展模式,并实现自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完善。我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员,也必将积极思考自身的不足来面对挑战,积极利用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各种机遇。
(1)金融危机可以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如前所述,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我国对外贸易必将受到重大影响,这使得我国政府要不断思考如何通过宏观经济调整来为国内企业及其所在产业进行周密部署和服务,通过这个机会来进行更加优化的产业结构调整,使企业可以抓住这个机会为技术、人员和市场等各个环节的转型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增强自身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
(2)金融危机有利于我国抓住国际市场商品暴跌这个契机来发展国内经济实力。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发生,很多商品价格都在随之降低,例如能源价格,我国完全可以充分利用目前丰富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升值的机会来为我国工业化生产积累资源,以备今后的发展。
(3)金融危机有利于促进并实现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之下,我国国内相对来说具有稳定性,这就为各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相对较好的发展环境,使他们对我国国内发展环境有了一个相对较好的预期或是期望,这就促进并实现了他们在我国进行不断投资的信心,从而实现了国际资本流入中国。而国际资本流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可以带动我国的内需,使资本在投入与使用过程中为我国带来更多的社会价值,产生更大的社会财富。
(4)金融危机有利于我国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从而促进自身的繁荣发展。通过西方国家金融危机,我国从中得到很多经验教训,这是我们获得的最大收获之一。我们要从中认识到,对于经济发展中的风险要有充分认识和应对措施,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危机的反思可以使我国在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和应对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尽早可以建立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市场发展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从而实现国内外资企业以及本土企业的蓬勃发展。
2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中所应采用金融政策的启示
通过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在对外贸易中采用的金融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我国,出口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超过了50%,这就使我国经济增长必须牢牢抓住出口这个主线,结合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机遇,制订出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金融政策,实现在危机中寻找商机和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为此,我国对外贸易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1)要积极利用国家政策给予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和对外贸易行业政策两个方面。我国要通过货币政策来进行国际间的不断合作与发展,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发展进程,通过内需来弥补外需的不足,并积极寻找外需拉动的动力,降低边际税率的同时也要刺激消费需求。我国还要通过对外贸易行业的对策来促进自身资源优势的发挥,为国际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立而努力,使我国的企业可以在世界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我国各行业也要及时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并随之进行动态互动,在国际市场中积极发挥作用,并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来减少风险等。
(2)积极促进出口尽早建立应对措施。企业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只有使企业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安全渡过难关,才可以使整体经济发展取得胜利。为此,各个外贸企业要积极抓住机遇来调整自身资源,使出口产品的市场供应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都得以保证,并积极开展市场性金融活动的拓展。此外,还要促进国内企业尽快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问题,并加大力度对国家重点鼓励的产业产品进行研发工作和市场化进程。
(3)针对新贸易保护对策开展应对政策,这主要体现在政府层面的对策和企业层面的对策两个方面。在政府层面,要尽量加快与世界接轨的速度,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来积极缩小与发达国家,特别是贸易伙伴国之间的金融发展环境以及保护水平,并且积极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此打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贸易关系讨论和谈判,并积极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协调在环境与贸易问题上的统一立场,通过合力来加大自身发展的力度和国际地位;还要充分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使自身的各种优惠和利益得到切实保证,积极扭转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贸易发展及往来中的被动地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企业层面,各企业和政府一致,积极研究和适应整个国际发展态势,并就有关的方面进行措施制订和执行,通过建立和完善贸易壁垒通报和快速反应机制等手段来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企业起到及时指导和保护作用,从而适时调整企业自身发展和应对措施;还要重视技术性贸易壁垒,促使各企业积极提高自身技术发展意识;通过降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各种相关费用来提高企业的对外贸易发展,并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3结语
关键词:煤炭企业;经济危机;影响;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煤炭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材料之一,由此,煤炭行业成为我国的基础行业,煤炭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基础,其发展一直处于较为平稳的发展状态下。但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给国际煤炭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我国的煤炭企业也受到影响,煤炭企业发展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当前,经济危机对于我国煤炭企业形成的冲击还未完全消除,煤炭企业目前还面临着发展困境。有关企业必须要做到通过危机认识,继续积极探索应对措施,找寻企业发展的潜力,实现企业的长足发展。
一、经济危机对煤炭企业的影响
经济危机之前,整个国际煤炭行业都处于平稳发展态势中,但是自2008年经融危机之后,煤炭企业就一直深处于经济危机的阴霾下,发展受阻,行业提升难度大。经济危机对于煤炭企业造成的影响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幅度调整煤炭价格。价格的大幅调整是经济危机影响的重要表象之一。在2004年至2007年之间,整个煤炭价格处于平稳增长中,到2008年价格开始出现较大的浮动,在上半年,价格迅速上涨,例如,纽卡斯尔港煤炭价格最高达到了190美元/吨,创造煤炭历史新高。而在下半年,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煤炭价格又一路下滑,例如在当年11月份,纽卡斯尔港煤价竟从当月月初的104.02美元/吨下滑至月末的76.09美元/吨,据计算,月跌幅有26.85%。2005年——2008年国际煤炭价格趋势图见图1。处于价格下滑的国际大环境中,我国的煤炭价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出现下跌,煤炭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了挤压,与此同时,煤炭企业的经济利润在前几年的持续上涨后,开始缓慢运行,企业面临较大的挑战。
图1 2005年——2008年国际煤炭价格趋势图
对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如下几点,这些也都是受经济危机影响所致。第一,煤炭价格一路下滑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下游产业需求量的降低。这主要是因为自经济危机爆发后,使得一些以煤炭为生产原料的钢铁、电力等行业出现经济衰退,业绩下滑,从而对于原材料的需求降低,即对于煤炭的需求量减少,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煤炭价格自然下降。第二,受汇率的变化造成。在国际煤炭市场上,煤炭价格基本都是以美元为计量单位的。2008年,作为煤炭主要出口国的澳大利亚对美元的汇率也大幅贬值,这样,也使得煤炭价格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第三,经济危机使得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从高点11689点(2008年6月5日),大幅下跌至最低671点(2008年12月8日)。当前,该指数虽然在一定幅度上得到了上升,但是依然处于低位运行的状态。这种低位运行的海运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煤炭价格造成影响,起到了拉低作用。
2.煤炭企业面临资金窘境。经济危机的爆发后,使得相关下游产业经济衰退,对煤炭需求量下降,煤炭价格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压缩了煤炭企业的利润空间,企业现金流减少。但是原材料、劳动成本、设备更新等是企业必须要支付的现金,此外,随着原材料的上涨、劳动成本的提高以及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对于企业现金支配提出了较大的挑战,致使企业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而且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银行以及相关的企业筹资渠道变得狭窄,企业筹资步入困境,资本市场暴跌也使股权筹资困难加大。成本的增加以及筹资的困难,都使得煤炭企业严重缺乏资金、面临资金窘境。
3.企业对外投资受限。经济危机爆发前几年,我国的煤炭行业还是处于较为强劲的发展态势中。煤炭企业利润空间以及发展空间广阔,在这种积极的市场氛围下,各煤炭企业都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奠定了企业坚实的发展基础。一些有实力的煤炭企业还在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了资本的扩张,形成大型的企业集团,对于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提高煤炭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不仅造成煤炭价格下滑、企业利润降低,而且还使得企业出现资金问题,企业发展面临困境。这些都使得煤炭企业的扩张之路受到了限制,并且其自身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经济利益受损,扩张之路举步维艰。
二、煤炭企业经济危机应对措施
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煤炭企业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煤炭企业发展面临困境。有关企业必须要积极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积极探索方法,改革发展战略,创新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使得企业在经济危机的逆境中得到长足的发展。
1.创新理念,调整发展战略。虽然2008年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了多年,但是其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对于煤炭企业造成的影响还继续存在,煤炭企业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困难。但是各煤炭企业必须要在新时期充分认识经济危机的影响,更新发展理念,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在发展战略的调整上,各企业必须要结合企业特点与未来的发展定位与目标进行,为未来企业目标的实现建立当前行之有效的发展模式以及策略。具体而言,第一,针对煤炭价格下跌、需求降低的现状,各煤炭企业应当重新调整产品结构,结合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煤炭产品,尽量取消对不适应市场产品的生产,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为企业创造利润;第二,对当前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科学的整合与调节。未来的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必须要对传统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能再停留于单一产业链条的生产模式下。煤炭企业必须要大力构建多元化产业链,例如,发展煤-焦-化,煤-电等产业链条。对于一些竞争力严重缺乏且经济效益低下的产业链条要及时地进行取消。从而有效地提高企业资金以及人才的利用率,将有限的资源充分运用到实处,促进企业的发展。
2.加强政策研究,充分整合资源整合。当前,我国对于煤炭资源的整合力度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率,对于提升整个煤炭行业的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多大型的煤炭产业基地以及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得到了建设。而且相关部门也颁布了相关的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与振兴规划。在全国重视煤炭产业的提升与相关规范相继出台的大环境下,各煤炭企业必须要抓好机遇,寻找契机,利用资金的重组、收购等手段积极地整合有力资源,扩大企业规模。
3.强化资金管理,提升资金利用率。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资金短缺曾一度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重大阻碍。为了有效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做好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成为煤炭企业实现发展的有力保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实现。第一,可以通过扩大适销对路的煤炭产品销售及积极的货款回收政策,从源头扩大企业资金流;第二,通过合理的筹资策略,如银行贷款、发行企业债券等,多渠道融资;第三,强化现金管理。在企业内部设立财务公司、内部银行等机构,实现资金的集约化、有效化管理,保持必要的现金流量,严格控制大额资金的流向,保障企业正常运转。
4.创新管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我国的煤炭企业集团,大部分脱胎于原来的国有大型煤矿。随着产业的分离,以及机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煤炭企业集团逐渐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但是,这些煤炭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粗放经营的现象。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机构臃肿僵化,市场反应迟缓,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层次多、管理链条长的问题,这种状况不及时改变,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为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要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制度;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创新职责和分工,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效率,确保企业良性运营。
三、结束语
总之,煤炭企业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由于受到经济危机,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国家非常重视这一点,并且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扩大内需等措施,着力创造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各煤炭企业必须要抓好这一机遇,在全球经济复苏以及国家产业振兴的环境下,寻找发展契机,促进企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芮明亮.煤炭企业发展中资金管理及财务风险防范问题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09(08).
[2]马大方.空分装备产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分析[J].深冷技术,2010(06).
国际贸易壁垒历来被看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从而在重商主义驱动下确保本国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倡导经济全球化战略,然而其在面对后危机时期的窘境时也逐渐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下不可逆转的潮流,但在适应这一潮流的同时,国际贸易壁垒也采取了更加隐蔽的形态而出现。
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组织,预示着全面参与国际分工的愿望得以实现。而在时间步入2008年之后,我国外贸环境便逐步恶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涌现的贸易诉讼和反诉讼。由此可见,目前贸易壁垒形态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而易击破。那么究竟新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阐述。
一、当前贸易壁垒的新特征分析
在国际贸易壁垒的形态中,有关针对产品价格要素的反倾销措施较为常见,但其也容易导致贸易伙伴采取同样的报复性措施。因此,当前的贸易壁垒侧重于在技术壁垒上进行建构。具体包括:绿色壁垒、专利权限制。
(一)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通过立法来规定本国进口他国产品时,该产品所须满足的环境因素指标。其中的C排放指标则是主要指标之一。最近,关于欧盟航空业单方面向全球其它航空公司收取C排放费,实则就属于绿色壁垒范畴。实施这一措施在于,抬高它国航空业进入欧盟的门槛(如成本增大),从而保护本区域航空业的利益。当然,这一措施也不排除是对环境因素的真正关切。
(二)专利权限制
专利权限制已成为最近国际贸易诉讼的新亮点。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认识专利权制度,其实则在借助产权封闭性所带来的利益内部化,来驱动专利发明人的开发激情。这一良好的制度安排,却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态。前不久我国某玩具生产企业的专利权诉讼案证明:无论出口或进口,都可能因该壁垒而使商流受阻,并使被告企业承担高额的罚金。
二、新特征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
不难看出,国际贸易壁垒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将通过价值链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利益。而在我国外贸依存度仍处高位的当下,这种影响不可避免地将在分工链条上被放大。具体来看,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对产品本身的影响
绿色壁垒的构建尽管带有机会主义特质,但对于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仍有很强的积极意义。因此,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产品材料选取、产品功能效果等方面,就须强化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前不久315晚会暴光了玩具生产企业的材料选取问题,即直接将医疗废弃物加工而得。这一极端现象,必然将严重影响中国玩具企业的外贸出口形象。
(二)对产品生产的影响
如同绿色壁垒一样,专利权限制也属于技术性壁垒范畴。在我国加工制造业仍处于大量模仿的当下,受到专利权因素的影响必然带来两个结果:①不能使用该技术。②通过购买使用权的形式有条件使用。不难看出,前者将直接受制于贸易壁垒的约束;而后者将使众多加工出口型企业所创造的利润被大量分割。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便为以下的应对措施建立了切入点。
三、针对影响的应对措施
具体而言,应对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熟悉贸易国技术性壁垒的要件组成
一般而言,贸易国所建构的贸易壁垒都受具体的法律支持,或者说,法律制度的设计本身也是迎合贸易壁垒建立的。因此,我国外向型企业和外贸企业应充分了解、熟悉贸易国的特定法律规定。从而,在做到心中有数后才能有效规避低级违规现象的发生,即使成为诉讼或反诉讼当事人也能够从容面对。在具体熟悉中,应仔细疏理相关条文的组成要件。
(二)积极促进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性改造
推进我国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不仅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需要。为此,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同时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根据企业管理研究的结论显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间将形成耦合驱动效应。在涉及到技术改造资金的获取方面,应在国家现有法规允许下,积极借助担保机构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基金项目”。
(三)有效应对的同时,挖掘国内市场需求
伴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大量倒闭。这一现状表明,目前诸多的贸易壁垒实则指向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方面。因此,处于后危机时期的当下,我国相关企业还应积极挖掘国内市场需求,在保证生产连续的同时,规避投机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关于这一点,也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经济发展要求之一。
四、结语
步入2008年之后,我国外贸环境便逐步恶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涌现的贸易诉讼和反诉讼。当前的贸易壁垒侧重于在技术壁垒上进行建构,即绿色壁垒、专利权限制。其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包括:对产品本身、对产品生产两方面。在应对措施构建上应围绕:熟悉贸易国技术性壁垒的要件组成;积极促进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性改造;在有效应对的同时,挖掘国内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易露露,黄蓉.问题与出路――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式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商贸,2010,(23).
关键词: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01
一、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分析与现状
2008年美国爆发了严重的次贷危机,这场金融危机来势凶猛,不仅让美国本土的许多著名企业纷纷破产,也深深打击了中国市场。尽管中国经济在政府强有力的调控下跨过了各种艰难,但是中国市场作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面临着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考验。
美元一直是世界经济的主导货币,中国自从加入WTO后,经济发展越来越国际化,自从发生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受到影响。因此中国经济的现状就是,尽管平稳发展,但是仍受到来自美国金融危机的威胁,一旦政府不能很好的调控宏观经济,中国经济也势必会出现崩盘现象。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直接来说就是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我国贸易渠道的影响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贸易进出口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金融危机仍在不断的蔓延,美金市场也不停的在波动,因此金融危机仍可谓是深不见底,这就使得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将要一直面临着未知的挑战。受全球市场需求的影响,很多国家出现了保护性的贸易形式,这就导致除中国以外的外部经济环境更加的恶劣。除此之外,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欧美等国家的进口需求,这就减少中国的出口额度,加大了供应过剩问题。最终结果就是导致部分小企业处于破产的边缘。因此,中国政府就必须加大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贸易遗留问题。
2.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的证券A股市场受到重创,但由于我国一直以来都没有实行自由的货币兑换政策,证券市场也没有完全的开放,因此这就让A股市场没有直接面对来金融危机的冲击。尽管如此,这也不是值得乐观的事情,毕竟金融危机一直在不断的恶化,中国市场也会继续恶化,这就让部分投资者产生了怀疑的想法。投资的减少,就会直接阻碍宏观经济的发展。
3.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美国突发金融危机,最主要就是受其房地产泡沫经济的影响。如今美国的房地产业已经处于低迷状态,但是由于美国联邦储蓄不断大规模的救市,放松银根,这就导致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更多的国际资本开始源源不断的流向中国,加之外汇储备能力的加强,使得金融和经济领域的流动资金处于过剩状态。因此中国政府就必须不断的对房地产进行干预,作为金融危机的间接影响结果,我国的楼市目前的价格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这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直接的打击。
4.对我国利率和汇率的影响
在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目前美元一直处于贬值状态,而这势必会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虽然人民币升值会对处理我国贸易不平衡问题有所帮助,也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一直处于紧绷状态中的中美贸易冲突,但是如果美元一直下跌,人民不断升值就会对我国的经济,尤其实体经济造成冲击。除此之外,一旦美元持续贬值,也绝对会影响中国产品价格的涨跌,更会不断加剧我国的通货膨胀情况。此外,受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就会直接加大我国企业融资的难度,直接导致部分企业倒闭。
三、宏观经济的应对措施
正确把控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向,采取果断有力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有预见性的、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增强宏观调控的力度是我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具体政策,其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对金融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人民币直接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美元如果一直处于贬值状态,而其他国家的货币浮动不大,我国的进口价格就会大幅度的涨幅,这就会直接加剧通货膨胀,此外也会使我国现有的货币政策和调控的宏观手段无法抑制通货膨胀。如果人民币只对美元大幅升值,我国的很多企业势必面临倒闭,这也就直接加剧了我国人口的失业率大幅增长,自然实体经济也会无法正常发展。这也就要求国家对人民币的升值速度有所控制。此外对金融体制进行有效的改革主要是不断深化我国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之路,积极发展多种体制的金融企业,使民间资本得到合法、健康的融资发展。宏观经济作用于金融机构的改革,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不断的完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形成,平衡汇率,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放宽货币政策,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增加政府支出,采取减税政策和税费改革措施会不断的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金融调控结构。此外,积极的财政政策可以给资金的流通提供保证,也会对各行业的投资和就业形成链接,加强宏观调控的调控力度。放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就会积极的投入到民生建设之中去,不断的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大力拉动内需,让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小企业从外销转内销,找到合适自己的生存之路。
3.选择性的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宏观调控手段,但是宏观调控应该是有选择性的进行。其最主要的任务是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我国从2008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例如三次提高出口退税政策,采取积极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降低住房交易费等。但是,正确的宏观调控应该是在经济处于良好发展的状态下操控,而不是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冲击,以房地产为例,政府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使房价下跌,反而上涨,因此在实际的宏观调控中,政府必须有选择性的进行。
四、结束语
宏观调控是国民经济强有力的调控工具,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我国必须不断的深化与各国的贸易合作,共同抵制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不断的推动国际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为国际经济的复苏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避免通货膨胀,也要不断的拉动内需,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甄炳禧,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
作者为博思艾伦咨询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谢祖墀博士有20多年从事管理咨询和公司高层管理的经验,先后任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副总裁、香港电讯公司执行副总裁和大中华区业务总裁等职
通过不断完善危机应对预案,对核心业务的保护、强化从事件中恢复的能力,可以使企业在今后的类似事件中有备无患
经济全球化不仅为产业间合作提供了纵深发展的机遇,也以其强大的传播力制造着“蝴蝶效应”――越来越多的区域突发事件迅速发展成跨行业、跨地域的危机:2003年,SARS使整个亚洲零售业与航空业损失数百亿美元;2006年,“熊猫烧香”病毒使许多中国企业的正常业务遭到严重影响;而2007年,针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质疑更是使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危及企业核心业务稳定运作的突发事件常常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这迫使企业制定危机应对预案,以保护核心业务免遭突发事件的破坏。
通过不断完善危机应对预案,对核心业务的保护、强化从事件中恢复的能力,可以使企业在今后的类似事件中有备无患,在有力保障自身利益的同时更维护了客户、投资者以及所有来自外部的“第三方”利益,着实巩固了企业的投资价值。在广泛的实践中,博思艾伦咨询公司(Booz Allen Hamilton)总结出制定危机应对预案、保护核心业务免遭突发事件影响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建立核心业务应对危机的组织架构。它就像一个指挥中心,在事中以及事后构建汇报与反馈机制,使电子通讯和交通运输等关键的联结渠道能够在设备管理、法务、损失控制和资源需求等相互协调的功能环境下保持通畅。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管理架构的顺利实施,有必要通过个人签署协议将权责落实在每个主要责任人身上。此外,管理层往往会忽视另一同样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建立灵敏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在第一时间将准确合适的信息传递给第三方人士,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质疑。总之,只有将这些事项无一遗漏地融入业务可持续管理,决策者才能够洞察企业真正的冲击抵抗力,将业务中断的可能与损失掌控在最小范围。
步骤二:就各类事件对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是从相关组织流程到产品供应链、区域市场、经营范围直至具体部门中逐步细化出需被列入计划的对象。在分析的过程中,管理层应基于现实情况确定资源投入预算,同时对业务恢复所需的时间和预期进行记录。这样便可以及早杜绝管理层因无从了解危机的覆盖范围而产生放弃的念头,或片面地将危机的应对全权交付某个下级部门。
步骤三:建立评估指标。为了使危机应对预案能够真正发挥保护作用,为其设置评估标准必不可少。比如说,所有新技术方案在运行之初都要预设其突然停工对业务造成的延误与损失,依此设置备份及候补方案。而更多情况下,这些评估标准将用来为企业在危机应对中的表现“打分”。这包括从重大事件中复原所需的时间,对事件从评估、汇报到应对所需的时间,员工对公司危机管理的尽职程度,以及预警中心从监测到传达所需的时间等等。
步骤四:实战演练。当企业具备了一整套应对危机的预案和恢复措施后,还需要通过实践,将这些机制有机地整合起来,以检测预案的效果并发现不足。最好的方法是“实战演练”,不定期地通过模拟突发事件训练各职能模块的应对措施和效率,在构建行动有序的同时更强化了企业在面对安全风险中最薄弱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