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1

大学阶段是青年心理快速成熟的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大学生面临着身心发育、前途、与人相处以及恋爱等各种心理发展任务。正是这些任务促使他们心理不断地发展成熟。许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20%以上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这些都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和重视。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1、文化、传媒引起的认知问题。当代大学生处在大众传播媒介日新月异的时代,多种文化背景、多种价值选择的社会。大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使得他们面临追求与现实的格格不入。面对纷繁复杂、良莠共存的信息,缺乏辨别能力和辩证思维的指导,给大学生思想及行为带来了消极影响。长时间的心理失调必然给心理素质带来不良影响;2、社会竞争的压力。随着社会各项改革的深入,竞争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制度上的引入,使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如:就业压力,公考及考研的压力,住房制度的货币化以及社会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带来的压力等等。一系列的竞争对于大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遇到种种挫折的时候,他们就可能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同时,市场观念也给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功利化和实用化的价值取向是部分意志薄弱、道德水准不高的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

(二)家庭因素。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地烙印。家庭不和、父母离异、亲子关系紧张等因素容易造成孩子出现自卑、痛苦、嫉妒、逆反等不良心理反应。许多家长望子成龙的心切,把子女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而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需要的理解。这种大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往往缺乏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虽然在性格上可能表现出诚实、礼貌、细心,但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容易屈从。有些家长用过分情感满足孩子的需要,唯恐孩子受到什么挫折。这种大学生将会形成在人格上的依赖性格,遇事退缩、缺乏同情、情绪不稳定,自制能力和自信心差,易受到别人左右。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行为放任自由、很少约束。这种大学生很可能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那些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则更容易自卑、自信心不足,甚至认为社会不公,命运不济的心理。

(三)学校因素。第一、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心理不适应。进入大学后,学生开始过独立的但又是集体式的生活。在生活上从父母包办到生活自理,从而产生了一种不适应感。大多数学生第一次远离故乡和亲人而且时间一下子长达一学期,没有父母的呵护,在加上“学习感到困难”、“生活条件差”、“生病”等。他们的情感出于失落状态,有深层挫折之感。第二、教学内容、方式和过程的影响。进入大学后,“自主式”的学习取代中学时代的“填鸭式”。过去的学习“尖子”要面对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眼界学识,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第三、人际关系氛围的影响。一个大学里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不尽相同,其个性、习惯的差异更是突出。有些大学生因缺乏交往技巧和能力,就会处于一种“被疏远”状态,便会产生一种紧张感,心中不愉快、烦恼,甚至有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第四、不健康的校园文化的影响。在高昂的主旋律背后,也会有不良文化辐射到校园。追星狂热、追逐时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牌桌酒楼、花前月下等,这些校园消极现象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得一些大学生变得颓废而无朝气。

(四)个性因素。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里发展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心理冲突时有发生。心理冲突对个性的直接影响就是心理压力,处理不好会使人陷入无尽的困惑和苦闷之中,影响心理健康。大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认识还不全面,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弱,自我评价不客观。有的只看到自身的长处,自以为是;有的只看到自身不足,信心不足;有的对自己期望过高,麻木自大;有的对自己不抱任何希望,混时度日;有的甚至对自己一无所知。心理承受能力低,自我控制能力差,生理早熟与心理滞后之间的矛盾,少数学生的生理缺陷等诸多因素在有些同学身上一旦关系处理失衡,必将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密切配合起来,共同努力,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能够在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高校是大学生的聚集所,要发挥组织、人才等优势,积极行动起来。

(一)建议尽快建立一支专、兼职队伍。学校应分批对辅导员及“两课”教师进行培训,力求早日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要对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干部、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建立一支与专职队伍相配合的辅助队伍。同时,建议高校在“两课”评估体系中增加有关开展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的内容,在相关机构建设、人员配备、经费投入等方面加以落实,并对心理健康与咨询机构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

(二)做好宣传教育及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普查工作,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分析、预测,使工作具有针对性。要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要定期举办专题讲座,有重点、有层次地铺开心理健康教育。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分析

随着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加快,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迫使人们进入终生学习时代。大学时期处于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彩的时期,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期,在这期间必须处理好学业、恋爱、人际关系的矛盾,且面临社会进入转型和变革的时代背景,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对高职生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高职生或多或少存在心理问题。

1 现代高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高职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群体,有许多特殊的自身问题,如高额学费的负担问题,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问题,对所学专业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处理的问题,恋爱与学业的矛盾问题,以及就业与继续深造的选择问题等等。具体表现在:第一、自卑心理。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即“蓝领”,而普通高校培养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即“白领”,从而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和动摇。我们学院生源主要来自甘肃各地县,农村学生比例很高,高职院校的高额学费也给这些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产生自卑心理。第二、恐惧心理。现在高职生多属90后的独生子女群体,独立生活能力较差,离开了家长的呵护进入到大学,所有生活起居全部自己打理,加之自己在家中的中心地位,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就会产生困惑、无奈、无助等心理障碍。另外,部分来自农村的同学,来到了陌生喧嚣和繁华的新环境,由于方言、气候、生活习惯很难适应,产生恐惧心理。第三、忧虑心理。学习、考试带来的焦虑心理。目前高校实行的奖学金制度、淘汰制度、弹性学制等制度以及英语、计算机过级考试、技能等级考试等给高职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部分学生在学习上的紧张感、压抑感长久得不到消解,从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烦躁和不安。第四、困惑心理。大学期间,群体活动和交际水平是一种能力的体现。部分学生缺乏交际和沟通能力,缺乏洞察力,对事物的认识、分析不够全面。遇事处理能力较差,虚荣、狭隘造成心理困惑、茫然。第五、消极心理。高校的不断扩招,造成高职生的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就业压力的日益加重,大多数高职生难以找到如意的工作,而我校的就业地区基本为新疆、青海、内蒙的矿山地区,学生怕离家远,嫌工作环境辛苦和劳动强度较大,进而对自己、对未来产生怀疑,逐渐消极悲观、不思进取。

以上是现代高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如何加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高职生避免由于上述各种原因而造成的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确保高职生以良好、阳光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成为我们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生是当代大学生中的一个特定群体,既具有许多大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又有着一些个性的心理问题。认真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是落实“2009年3月教育部思政司召开了全国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但我国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仅为起步的阶段,各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到位,难以适应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笔者结合当前高职生心理问题现状,分析影响当前高职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如下可操作性的三点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的帮助。

2 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建议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校为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适应环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性的举办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面临毕业时压力应对、情绪管理、恋爱等方面的困扰,还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情感取舍、信念确定、价值取向等心理认知的培育和塑造,收到良好效果。

第二,加强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逐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应重视高职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及时调整高职生的不良心理,施以耐心教育和心理疏导,让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态势去面对复杂多变的人际环境。着力培养高职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培养高职生的品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信心,教育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首先学会尊重、信任、以诚相待、宽容,用自己的真诚去换取他人的尊重和信任。要强化教师教书育人和关爱学生的意识,提高教师自身心理素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能动的作用。

第三,加强高职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健康阳光的心理品质。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项目任务实施的教学法进行自我教育,使高职生积极主动采取相应行动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部分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差,与学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不够有关。因此,必须把这种项目任务实施的教学法和其它方面的教育相关措施密切配合,并将学生的自我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开展自我教育活动,指导学生“以人为镜”,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逐步使高职生养成自强、自爱、自尊、自信、自制等心理品质。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高职生的心理问题也不断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主题,及时研究发现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变化,真正做好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长期系统工程,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俊峰,万露,孔淑珍,许建辉.技校类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价值工程,2010(23).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3篇

1.1研究对象

某医学院院校高职新生,有效被试总数为978例。其中,男生72例(占7.36%),女生906例(占94.64%);独生子女338例(占34.56%),非独生子女640(占65.44%);城镇学生416例(占42.54%),农村学生562例(占57.46%)。

1.2工具

本研究的测查工具是《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该问卷由104道题目组成,包括躯体化、焦虑、强迫、自卑等12个因子。每个因子反映出被试某方面的症状严重程度。通过因子分析可以了解某一群体某一症状的分布特点。1.3统计学方法:问卷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通过平均数显著性差异检验反映高职学生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等方面的状况。

2结果

2.1通过筛查

结果显示共有问题学生37例,其中男生9例,女生28例。具体各因子问题人数如下:躯体化5例、焦虑7例、抑郁23例、自卑11例、社交退缩6例、社交攻击9例、性心理2例、偏执12例、强迫4例、依赖7例、冲动6例、精神病倾向13例。

2.2分别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两个方面做以比较

结果如下:

男女新生CCSMHS各维度评分比较,男生在躯体化、焦虑、抑郁、自卑、偏执、强迫、依赖、精神病倾向方面均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

3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我笑2013级新生绝大部分新生的心理健康,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受测学生978例,出现心理问题学生37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抑郁、自卑、偏执、精神病倾向。另外,男生群体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女生,这在本人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有所察觉。除此之外,非独生子女学生在某些因子分上也要高于独生子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及建议:

3.1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领导要统一规划和安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专业水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举办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咨询常识讲座,组织、协调各高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专业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的认识。

3.2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在此次2013级新生心理普查的基础上,对学生当中比较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引导,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实施预警干预。可将他们推荐给专业咨询人员,对他们进行进一步的心理测试或交谈并给予专业的分析和心理辅导。当确认某个学生心理问题比较严重时,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监控,并通知其家长。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预警干预工作要慎重,主要通过侧面了解个体情况。同时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应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帮助和指导。

3.3充分发动学生组织的有效力量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 建议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38-001

1.改善体育人文景观,美好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根据高校体育建设的整体要求,在大学校园内建设与体育有关的人文景观,不仅仅是对校园环境的美化,大大丰富体育物质文化的内涵,更能烘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促进大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良好作用。可以说体育景观是一所高校体育发展情况的重要外在展现,对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和树立校园形象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与体育场馆的高投入相比,体育雕塑、体育宣传栏等体育人文景观的建设,投入的资金少、见效周期短,如果学校给以重视,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校园体育人文景观的面貌焕然一新。

2.从实际出发,建立符合自身体育现状的高校体育制度

同其他制度一样,高校体育制度是体育教学、竞赛训练、课外活动等顺利开展的保障,也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此次调查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目前天津普通高校在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中,都基本建立了常规的体育制度。但同时这些制度都存在一定的普遍性,换句话说,高校体育制度的制定没有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而且缺乏长远的规划性。高校体育制度必须与学校自身体育状况相结合,更好的解决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给学校体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制定合理的体育行为规范,制度不仅包括现阶段的规章制度,更应该对学校体育的长远发展给以指引,有序的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这些规章制度包括“课堂常规”、“运动场馆的管理”、“运动竞赛制度”等等,虽然制度名称大同小异,但其中细节就应该有很大差别。因此,我们建议,体育规章制度的制定首先应该符合各个学校自身体育现状的实际情况,再结合相关国家的体育法律法规,而制定出能够促进、确保学校体育活动实施的行为准则。

3.提高健康意识,强化终身体育观念,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终身体育是指终身坚持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它是由人体发展规律和身体锻炼的作用及现代社会的发展所决定的。终身体育强调不同年龄的人进行身体锻炼的持续性,并且是在人的一生中不断交替进行的过程[64]。根据调查,大部分大学师生具有较好的体育观念和意识,但仍有少部分的人体育观念淡薄。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身心健康对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合理的体育运动作为能够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早已被证实并被更多的人所认可。大学师生的体育意识和观念还处于对体育只是表层的认知,并没有真正了解和体会到体育运动的真正内涵。因此,加强大学师生的体育观念,并强化体育贯穿终身的观念是十分必要的。在大学校园中更多的普及健康教育,所谓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和影响健康的行为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其核心内容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65]。在健康教育方面应该说高校有着自身特有优势,因为高校实施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体育教学课、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课外锻炼都可以实施教育。在体育教学方面,可以把健康意识、终身体育的观念贯穿到每个课堂当中,或者专门开设与体育相关理论选修课程,同时体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教学方法,增强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多渠道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师生参与度

大学师生虽然具备良好的体育意识和观念基础,但在实际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上却明显降低。客观的说,大学校园开展体育活动的渠道还是很多的,体育课教学、健身性体育活动、运动会、体育节、单项竞技比赛、益智类的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高水平运动队的带动都是校园体育活动开展的途径。体育教学课是学校特有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是校园文化活动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师生相互交流的主要途径。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就要求体育教师注意教学的科学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利用校级运动会、体育节、单项竞技比赛以及团委、各学院组织的体育活动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值得提出的是团委、各学院自行组织的文体活动意义非常重要,因为校级运动会只是各学院的少数运动员来参加,而各学院自行组织的文体活动学生参与众多,更能体现重在参与的体育精神。学校工会组织的各类比赛、文体活动也会大大丰富高校教师的体育活动,提高校园体育文化氛围。需要指出的是,高校现阶段对于竞技类的体育活动较为重视,但对于益智类的文体活动开展较少,实践证明开展如象棋、桥牌等体育活动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体育社团已经是校园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力量,现在国外许多高校的体育活动就是以体育俱乐部的形式来开展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体育社团、体育协会也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途径,它势必会吸引更多有兴趣的大学师生参与其中。在课外体育活动中,许多高校还没有统一要求,造成了许多学生投机取巧。我们建议学校规范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这样就能促进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达到了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高水平运动队已经成为了一所高校的象征之一,高水平运动的建设也影响着广大师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度。如天津大学的游泳队、民航大学的男子篮球队、天津财经大学的女子篮球队、天津工业大学的健美操队、天津理工大学的武术队以及天津科技大学的乒乓球队都在各级比赛中取得骄人成绩,这些都会激发广大师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实际的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的丰富,势必给师生带来更多的选择,参与人数也会有良好的转变,同时师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也会随之改善。

参考文献:

[1]蒋玉梅.大学体育与校园文化[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161-162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自我保护能力;大学生

据中国保监会主办的首届校园安全与风险管理论坛上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并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以2009年为例,当年的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约为2144.657万人,非正常死亡的大学生人数达到在校生人数的1.40%。这一数字验证了对当代大学生开展自我保护能力研究的必要性。继续分析研究发现,除一些意外事故如溺水、突发疾病死亡等外,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死亡事件比例逐年加重。2010-2011年间,某高校接连发生两起因抑郁症导致的学生自杀身亡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既给当事学校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又给当事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情感和经济负担,同时,也会扰乱校园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事件中心同学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最终,对学校的和谐稳定局面形成一定的破坏和冲击。因此,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的体系架构之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国内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的现状调查

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可以拓展为自我保护和自我救助两个方面。从理论研究工作的开展而言,国内对于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这方面起步较晚,通过中知网以关键词“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为主题搜索,仅搜索出文献资料11条,且多集中于2010年之后,这说明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研究开展比较缓慢,与发达国家是存在较大差距。 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层面,查阅有关资料得知,截止2010年,我国接受急救训练培训的人员大概5000万左右,而2010年11月开展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汇总人口数据为1370536875人,因而国内实际具备急救知识的人员比例为3.65%,而该比例在法国平均为40%,德国为80%。从数字比例而言,国内民众的自我保护能力知识的掌握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如果再细分到高校层面,大学生接受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的比例更低。绝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纳入正式的课程计划当中,甚至有部分高校完全没有开设类似的课程,因此,目前国内的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的现状堪忧。

从具体内容分布看,在目前部分已经开设相关课程的高校中,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方面。一是安全知识教育,重点强调学生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防范能力,同时注意加强对社会负面思潮的抵抗能力。二是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强调通过心理咨询常规技术的教授提升学生的心理效能,提高内在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投入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三是性安全教育,重点强调教会学生正确对待性生理和性心理成长,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和婚恋观,防范因错误的认知而带来的一系列个体和社会问题。

二、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以心理健康的知识入手,通过评判、分析健康与否的标准以及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引导大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培养、锻造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的适应大学校园的学习和生活。一般来说,主要从自我意识和人格、情绪管理、学习心理、就业心理、网络心理、恋爱心理、适应心理以及人际交往心理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讲述和引导。其中就业挫折、恋爱挫折、网络沉溺、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导致的心理障碍产生特别容易引发学生自我伤害事件,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其特点如下:

1.实践操作性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践步骤一般为“课堂+课外+理论+实践”,即授课教师课堂内部教学与指导学生课外心理训练活动相结合,团体辅导训练与个体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教学组合模式。教学中突出实践环节,通过心理协会等学生社团活动、5.25心理活动日等大型主题心理体验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班级训练等强化学生心理体验,增强他们遭遇危机时自我救护的意识与能力。

2.专业识别度高

有别于一般的师资队伍,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拥有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多数为心理学专业出身或者是经过专门的心理学课程学习,并取得了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认可资质的团队成员,因此具有相对较强的心理学知识背景,可以从专业角度给予学生自我保护的相关建议。

3.特色区分鲜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一般心理咨询相比,具有一般社会心理咨询所不具备的教育学特点,它能够根据青年学生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编著教材,并采用体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将心理测试、课外训练活动、心理体验分享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以“一对多”的教学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激励,提高学生心理效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素质锻炼方法;而一般的心理咨询多采用“一对一”的单项咨询访问模式,并且多数只能是被动的解决问题,较难唤醒来访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的参与到心理健康模型的建设当中。所以相比较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更容易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4.架构合理,制度有所保障

2008年以来,教育部及各省教育厅都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各高校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设,从经费投入、场地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已经逐步认识到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配套相关政策支持,从制度上和物质条件上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巨大支持,这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乃至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工作是十分裨益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中的作用

自我保护是个体维护心理平衡的一种自发。即是通过压抑、补偿、文饰和升华的手段改变对心理紧张的主观感受,掩饰不能接受的内在冲动和虚拟现实环境的危险,用以减少痛苦以及对痛苦的意识,达到心理平衡的行为反应[2]。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近些年国内高校的急速扩张,大学生在校内可能遭受的伤害已经由初期的水电(火灾)安全事故、意外伤害事故、盗抢受害逐步扩展到涉及人际关系紧张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极端案例如马加爵事件)、恋爱问题引发的人身伤害事故(极端案例如长沙中南大学大二女生被割喉事件)以及不良心理障碍引发的自残自伤事故(如因抑郁症导致的跳楼身亡事件)等,因此,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中的工作力度是十分必要的。

1.加强生命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通过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使青年学子能够充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与此同时,联系一些具体案例,逐步讲解什么是错误的生命认知,什么是潜在的心理障碍,从而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并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使大学生能够在心理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产生快速的自我防护反应,有意识的采取各种办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不良情绪的侵害。

2.强健内在心理素质,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心理健康内容教学,使青年学子了解常见的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的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其次,在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内容和类型,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第三,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与异常心理,了解心理疾病,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机构整治。三管齐下,从而达到强健内在心理素质,全方位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

3.正确面对人生挫折,掌握自我保护的手段

通过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与此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强挫折应对训练,根据不同类型的挫折反应,掌握不同的处理手段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和素质,以便在后期可能遭遇同样状况时能够及时有效应对,更好的进行自我心理防护。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提出应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研究的体系架构中,并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在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中的作用,旨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是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困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另一方面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1]。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下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的总结:

一、开展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进行面谈。根据面谈诊断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

二、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心理咨询员可以是同辈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医务工作者和家长。同辈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可以起到榜样激励作用,能够与同学们密切的接触,更容易深层次地了解同学的心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迅速,朋辈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有时甚至超过教师与家长,他们之间容易沟通,不仅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更有说服力。而老师、医务工作社和家长利用“朋友式”聊天、“家常式”聊天、“探讨式”聊天和“激励式”聊天等方式则会有较好的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时,多数同学希望能够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我们如果充分地利用好“聊天”这一方法,能使学生打开心灵的窗户,使压抑在内心的诸多问题得以倾诉,及时得到有效的沟通解决[2]。

三、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

四、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多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大力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使其正常有序的运转,既要有思想认识和学科知识的准备,又要有切实可行的途径与方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在日常的教育与管理中探索思路、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外,还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界定不同年级、不同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面的需要,从而使不同心理健康需求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发展的能力。还要发扬合作精神,不断扩大不同区域间、不同校际间的学术交流,在互助互补中,基本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解决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朝着系统化、科学化、整体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作者单位:河北美术学院)

注解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7篇

所谓心理问题,总是在同他人接触时才有可能发生;所谓心理健康,其实也就是意味着得到了周围环境的认可;人不可能在真空中生存,当个人与群体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发生冲突时,心理问题也就相伴而生了。弗洛姆认为,自由其实并不是人之本性所追求之物,当一个人选择了自由,也就意味着将要自己面临很多挑战,也就意味着孤独、虚无和渺小,人很多时候有逃避自由的倾向。故而,二战中的纳粹者,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他们也早已把自己的头脑灌满超人主义的狂热。但非理性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理性头脑的理性人。社会单向度地平稳地向前发展,但人类需求的多元化、非理性因素、美的追求等又是这样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所不能给予的。故而,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诞生了,这是我们作为现代人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社会的发展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仍需要快乐幸福地生活,因而解决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便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件重要任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加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我国现代化进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任务。这首先因为,从宏观方面来看,作为当今社会主体、社会的精英阶层和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一个国家顺利实现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动力。心理健康,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状态,更是社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一种现代观念和现代能力。但是,我们不难发现,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社会公民心理成熟和现代化的脚步远远赶不上经济和科技的现代化速度。从微观上来看,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和杀人及其他犯罪行为层出不穷,引起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和对当今大学教育的反思。加强对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教育的介入和引导,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已经成为教育界共识。所以,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寻找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源头。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从学者到政府,整个社会开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这必将为接下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舆论氛围、理论基础和财政支持。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充分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探究不能仅仅着眼于大学生本身。纵然每个学生成长的家庭和教育背景不一样,但这种差异只能作为个体针对性介入支持的依据。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一种预防和引导功能,其着眼点应该是整个大学生群体。对于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也应从大视角入手,只有如此,真正找到心理问题产生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一)社会转型速度加快,学生诉求表达机制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在大学生身上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大学生商品观念的更新。“君子言文,小人言利”的圣人古训,正被经商致富所取代。毋庸置疑,打工使大学生们在经济上、人格上向“自立”迈进了一大步,同时,也体会到了父母亲的钱来之不易。然而,这股“商风”也使得一些大学生走入歧途,高消费、攀比、弃学经商等现象并不罕见,为钱而以身试法者亦有人在。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由于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能处理好经商、打工等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导致在校期间生活压力过大,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新时期,我国的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分化程度加大,利益格局差距加深。重要的表现就是就业压力持续增大,房价持续攀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履维艰……这些社会问题持续发酵,加之现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天之骄子的光环不再,大学生难免产生心理落差。这些都使大学生对未来的生活期望值大大降低,他们对自己未来的不安全感、焦虑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极易导致心理失衡,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另外,各学校管理方式和水平不尽如意,行政化的校园管理体制下,校方与学生的对话交流机制始终处于低水平。如此以来,一旦社会问题持续积蓄,学校管理问题的放大,出于自己未来和自身利益的考虑,学生与社会对话,与学校对话,表达自己诉求,争取利益的欲望将日益显现。而现实情况下,大学生的这种诉求往往没有正规的途径可以表达。大学生在网上抨击现在的社会现实、学校管理乃至国家政策就是最好的佐证。当学生的诉求持续压抑,必然导致心理的失调,极端绝望者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现代生活节奏的加速导致学生压力增大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在高校,这种发展的趋势对部分同学的社会适应造成了影响。高节奏的社会对人才素质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使得同学之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现代社会所需的人才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大学生”而已,工资高、待遇好的工作要求学生必须有真才实学,有更多的本领。除专业本身之外,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砝码。高校不少学生为了能在社会上有充分的竞争力,纷纷加强了对学习的要求,例如校外选课、留学英语考试、计算机等级培训以及参加学术前沿讲座等。不少学生一下很难适应如此高强度的要求,出现了应激方面的问题,感到紧张、焦虑、不安和疲劳。

(三)家庭背景影响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是教育的开始”,这句话不无道理。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国外有很多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患焦虑症的个体其父母常表现出较少的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态度或较多的过度保护。大学生的父母分布在社会的各种人群,他们的文化层次、民族风俗、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心理素质等各有不同,因而这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教养方式,并给大学生的心理打上父母的烙印。父母采取冷漠型、专制型、保护型等不良的教养方式,导致他们的子女道德缺失,形成不良的人生观、世界观,这些均可使他们的子女长大成人甚至成为大学生后,仍然难以用正确的态度面对社会、面对人生、面对挫折与困难,并引起他们诸多不良情绪包括焦虑情绪的产生。另外,特殊家庭背景,如单亲、父母离异等家庭的孩子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学生的思想往往比较偏激和极端,他们往往把不满发泄到身边的同学身上,对他人造成伤害。除此之外,由于家庭突遭变故致病、致残、致贫等更容易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这些群体也是学校应该重点关注的,要及时进行介入帮助,防止其因心理问题走极端道路。

所以我们在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时不能仅仅偏重于分析大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从个人性格“深入”到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却忽视了当今社会现实对大学生心理造成的冲击。另外,当今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教育混为一谈,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强,无法保证专业的老师授课,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沦为形式。这都是当今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在充分认清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后,我们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政府要加大解决当今社会问题的力度

着重解决当今包括大学生在内各阶层群体关注的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问题。让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安全感和希望,有更多的精力全面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而非整天忙于没有太多用处的各种证书。另外,大学教育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健全诉求表达机制,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渠道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再者,社会有关机构,包括学校、新闻媒体等,应尽力做好引导工作,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具体地讲,就是外界环境不论如何变化,都应引导大学生坚持“以学为本,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的原则。如果学生能够牢记这一点并好好把握这个方向,那么不管“经商热”、“TOFEL热”、“自我实现热”等潮流如何冲击,都不会使学生迷失方向,引起焦虑不安。

(二)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投入,提升专业教育水平

首先必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区别开来,避免将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和政治修养、道德水平相提并论。然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引进专业心理学教育老师授课,避免将心理健康教育当成形式上的教育。还要建立心理健康交流平台及心理卫生机构。高校心理卫生机构的组成应以接受过心理学和心理咨询培训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为核心,以校医、政工干部等为辅助。在组织人员落实的同时,学校应提供一定的场地、物质和经费。

(三)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要实现广泛覆盖、重点关注、分类帮扶、全面发展的目标。同时,要尽可能搜集关于学生全面真实的信息,包括:

1.本人概况,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籍贯、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所在年级班级、身体健康状况等。

2.家庭概况,家庭结构、父母姓名、父母职业、父母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育方式等。

3.学校生活状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交际能力等。

给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体育 大学生 心理干预 思路方法

1 研究目的意义

心理健康,作为21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其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具备良好心理素质,才能发挥最大潜能以取得成就,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高等教育具有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发展人的全面素质的双重职能,高校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最终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身心健康的人才。如果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恶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的遏制,那么就已经不是教育的不足和失误了,而是教育的悲剧与失败了。

体育运动能消除心理紧张,宣泄不良的情绪,调节心理状态,使身心得到完全的放松,使心理得到持久的平衡。本研究从体育的角度,找到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研究构建适合我国大学生身体、心理特点的高标准化教学,提高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已迫在眉睫。

我国正在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其意义不仅在于健身,也在于建心。“健康”的概念也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三方面的良好状态,这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更广泛意义讲,这是人类对自身认识的发展。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大量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心身疾病病因的研究倾向于多元化,包括社会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分析;在疾病发生、发展、治疗、恢复和预防中,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都在起作用。

学校体育能增强体魄、培养体育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已广为人知,但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尚停留在一般的认识阶段,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基于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高校应重视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总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果任其发展,将会严重影响我国大学生人群的健康水平,严重影响“人才库”和“人力资源”,给国家发展和建设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结合2007年云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研,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等因素,针对不同的学生心理问题提出采用不同项目的练习手段进行体育干预,找出适合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育锻炼对策和建议,构建一套有效的高校体育课程,对心理障碍的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研究对象

选择云南省部分高校(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大学等)2005~2007级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随机分为实验组40人~50人和对比组40人~50人。按照性别分为男女两组,组成4个实验组。说明,每一个实验组样本由不同程度的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所组成。

3 研究内容

3.1调查和分析云南省部分高校学生心理障碍的现状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中医学院、昆明大学等)2005、2006、2007级的600名本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从中选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80人~100人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80人~100名心理正常的学生作为对照组。

3.2将两组学生分别编班,进行体育锻炼实验

依据学生心里调查结果,将其分为焦虑和抑郁两组,分别在两组中随机抽取学生编为锻炼组和对照组。

3.2.1实验组

3个月为一周期,进行一到两个周期(依学生心理改善程度来定)。中等强度130次/分~150次/分的体育锻炼;心率=安静时心率+ (最高心率-安静心率)×0.6最高心率用220-年龄;锻炼时间,每次进行20分钟~60分钟锻炼效果最好;锻炼次数,每周锻炼3次~4次为宜,但不能少于3次;运动负荷,运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3.2.2对照组

对心理健康学生随机抽取同样组数、人数的学生进行同等条件的锻炼,在练习时段结束后,与心理障碍组进行对照。

3.3对所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分别在实验前后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试,过程中对测试学生采用《体育活动等级表》(PARS-3)对其运动量进行了测试。

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4.1研究方法

4.1.1文献资料法

采用现代文献查阅的方法(中国知网),收集1992年以后,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资料,为设计调查内容提供基础材料。

4.1.2制定相关标准

纳入标准。躯体基本健康、无特殊疾病,适合运动锻炼的本科学生(由各校医务室提供情况)。

排除标准。心血管系统疾病、传染病的急性期、残疾学生、外籍留学生等。

4.2调查法

4.2.1专家访谈法

走访国内从事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的专家,心理健康咨询等方面的专家,对调查内容进行专家咨询,为最终完成调查问卷奠定基础。

4.2.2问卷调查法

调查内容: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云南省部分高校(云南师范大学、云南中医学\\昆明师专等)2007年~2008年600名本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从中选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80人~100人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80人~100名心理正常的学生作为对照组。

基本情况:学校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体育设施、是否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等。

体育课信息:次数(周)、时间(节)、内容(月)、教学计划(学期)、阻碍和影响体育课效果的因素等。

课外活动信息:内容、形式、学生参与情况、体育锻炼主要内容(特色)等。

5 实验法

依据学生心里调查结果,将其分为焦虑和抑郁两组,分别在两组中随机抽取学生编组。

6 拟订心理干预方法

6.1行为疗法

6.1.1满罐疗法。教法:在上课中安排实验组学生两人一组,在教师统一组织教学下,同学相互纠正健美操动作,通过增加接触来客服心理障碍,进而习惯与人接触。

6.1.2示范动作。教法:在课前安排学生带操。

6.1.3正强化法。教法:在学生上课过程中,教师的言语以鼓励、表扬学生为主。

6.1.4社会技巧训练法。教法:每节课结束前,安排学生10分钟的交谊舞学习。

6.2认知疗法

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教法:在难度动作教学中,通过自身动作由差到好的转变,让学生的消极态度、看法逐渐改变。

6.3来访者心理疗法

教师营造好的班级气氛,并在课堂上提出积极向上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增加对学生关注爱护。

6.4暗示疗法。教法:教师在语言、动作、表情上给予学生鼓励、表扬的暗示。

6.5松弛疗法。教法:在每节的课后(尤其强度大的课),教师用放松法安排学生做身心的调整。

6.6森田疗法。教法:在课中,教师教学有意加大学生的运动强度,使学生无暇顾及自身的焦虑情绪。

6.7移精变气疗法。教法: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行为、教学用具、教法转换等,使学生的消极情绪得到转移。

7 小结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群体出现心理健康下降的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很有必要;通过“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调节作用”的思路与方法的研究,采用SCL-90调查法,抽取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作为实验组,对其进行不同项目的体育锻炼,探索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索出相对科学完善、确实可行的技术路线与实施方案,为顺利开展和完成课题提供正确的指导性建议,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和提高心身素质发展水平的对策和建议,为今后实施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促进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力为.体育科学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叶春芳.体育教学中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调控.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03).

[4]张建华,殷恒婵,钱铭佳,杨铁黎.美国最佳体适能教育计划及其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体育与科学, 2001,(1).

[5]许同海,李少铎.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的内在关系.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0).

[6]张立敏,张力为.身体锻炼能提高自我观念吗――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

[7]吴秀琴.浅谈有氧素质在心理应激中的作用.福建体育科技, 1997,(2).

[8]钱晓林.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体育科研,2001,(3).

[9]叶建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干预措施.湖北体育科技,2004,(4).

[10]朱淦芳,章巨焕.大学生心理障碍现状分析对策的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4,(4).

[11]李景山,张建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及健康心理导控.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2000,(4).

[12]漆昌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及特点.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3).

[13]仇有望.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14]高斌,鞠传进,李瑞.大学生体质与心理健康因素的关系.体育学刊,2001,(3).

[15]张新安,高彩云,彭洪涛.论高校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体育学刊,2000,(4).

[16]张晓虹,沈丽琴,李梅.体育运动习惯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