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1.经营危机所谓的经营危机主要就是指,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需要领导者对经营活动进行决策,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决策的失误,资金无法及时的回收,导致企业的经营困难,影响到企业的良好运用。企业的经营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而在进行经营危机的处理方面也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措施进行及时的解决。

2.员工危机在企业中,由于员工自身的素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很多员工缺乏责任心,没有凝聚力,导致企业内部受到创伤。众所周知,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力量,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源泉,如果企业员工存在着危机,将会导致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甚至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到企业的良好发展。

3.信誉危机企业在发展经营的过程中,要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处于有利的地位,需要具有一定的信誉,像,做食品的企业,通过确保食品的安全提高企业自身的信誉度,做建筑材料的企业通过提高材料的质量,提高企业的信誉度,而一旦企业生产的食品出现安全问题,或者材料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企业就会出现信誉危机,如果不对信誉危机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二、导致企业出现公共关系危机的主要原因

1.社会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实际上,一些企业为了过多的追求经济效益,利用存在着问题的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而公众了解之后,也会对这样的企业恨之入骨,并且也会殃及到其他的同类企业,进而使得社会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的提高,社会公众一旦发现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也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而随着社会公众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很多企业原本合理的东西,在公众的眼里也变得不正常,进而出现抗议等情况,导致企业出现公共关系危机,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2.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薄弱企业在正常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公共关系危机是可以不免的,或者说,当出现公共关系危机的时候,通过有效的管理,能够将危机转变成为契机,使企业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意识非常薄弱,导致企业公共关系危机处理能力较低,无法在企业出现公共关系危机的时候,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处理,导致企业的经济和信誉受到严重的损失。另外,很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相关人员还存在着处理措施不合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的追求企业的利益,而将公众的利益置之不顾,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还存在着在发生危机之后,想方设法置身事外,导致企业公共关系问题进一步严重等等。

3.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也随之到来,进而使得社会公众能够做到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一旦哪个企业出现有损公众利益的问题,通过新闻媒体的曝光,社会公众对这个企业就会产生信用危机,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像,福喜公司的发臭小牛排的问题,通过媒体的曝光,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进而也影响到其他没采用福喜公司食品的快餐企业,给这样的企业也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可见,企业出现公共关系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三、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低保障,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经济危机、员工危机、信誉危机,不管哪一方面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员工危机,就会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日益低下,因此说,做好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低保证;②是应对风险社会的有利保障,所谓风险社会就是在社会的发展中存在灾难性、危机性,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一份子,每个企业的发展都是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如果公共关系存在危机的话,企业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甚至让企业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局面,而对与社会添加的这块砖瓦是保住还是拿下,完全拒绝与企业的发展,加强对企业公共关系的危机管理,是保证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应对风险社会的有利保障。那么,如何做好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工作呢,要解决公共关系的危机必须需要公共关系的手段来解决,建立公共关系危机处理队伍,将正在蔓延的公共关系的危机因素扼杀在萌芽中,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去完成每项管理,这样才能提高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对企业公共关系危机进行管理的措施

鉴于企业的公共关系危机对企业的严重影响,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积极的查找企业出现公共关系危机的原因,并且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才能够进一步减少企业公共管理危机的发生率,确保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1.强化企业整体员工的公共关系危机意识在企业的发展中,只有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具有公共关系危机意识,才能够保证企业少发生公共关系危机。因此,需要做好企业员工公共关系危机意识的强化工作,具体应该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展开专业化的公共关系危机培训,通过对企业的整体员工开展培训,能够使员工了解到公共关系危机对企业的重大不利影响,并且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危机意识,在平时的工作中,踏实的做好分内工作,尽量减少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出现。二,在日常的工作中,还应该抓住时机对企业员工进行宣传教育,使员工能够了解到,员工自身的形象也代表着企业的形象,使员工能够树立起“我就是组织”的意识。全员公关是企业公共关系管理的最高境界,全员公关意识一旦形成,将会显著的减少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发生率,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建立科学的公共关系危机预防机制企业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下,通过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建立科学的公共关系危机预防机制,能够避免企业出现公共关系危机。公共关系危机预防机制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企业的领导以及公共关系危机管理人员需要具有危机应变的心理准备,一旦发生公共关系危机,应该想好万全的对策,及时的化解公共关系危机。其次,建立科学的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预测,了解企业在哪方面容易出现公共关系危机,并且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避免公共关系危机的出现。再次,制定合理的危机处理方案,有计划、有目的的处理企业的公共关系危机。

3.完善企业公共关系危机的沟通机制首先,需要与企业的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只有企业员工上下齐心,积极的处理危机,才能够避免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其次,在进行公共关系危机的沟通中,还需要与企业的经销商进行沟通,经销商是企业与最终客户之间的桥梁,他们控制着一定区域或者范围的顾客资源,只有与经销商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够避免出现经销商不继续合作的问题,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总之,企业只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完善企业的公共关系危机沟通机制,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公共关系危机,使企业在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行政管理专业;意义;现状;解决方案

公共关系学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应该说,在行政管理的课程设置中,还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公共关系学本身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管理学。于是,就产生了这么一种情况,一方面,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很重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它的学科地位还不够高,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制约发展的因素太多,直接影响到了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根据对此现象的分析,笔者产生了三个疑问:一是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而言,究竟具有什么意义?毕竟,如果只谈意义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未免过于抽象,研究成果也会流于形式,缺乏价值。二是在现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关系教学中,公共关系学本身究竟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充分地了解现实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方案。三是如果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这是本文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写作之最终目的。

一、公共关系教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1]。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二、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处于这么一个良好的现状呢?当然,成绩首先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应该说,通过努力,高校公关教学成绩显著,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长,为我国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与行政管理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关系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师资水平也直线上升。

三是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而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要正呈现上升趋势[2]。

当然,高校公关教学虽然成绩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3]。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

第三,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习公关专业的教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在该学科的研究经费投入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寥寥,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太少,也不利于学习借鉴国外的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的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渐完善公关教师队伍,可以以院系的名义聘请一些公关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公关活动的资深专家作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誉教授,每年给学生开课,由此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一些既有公关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公关人才,补充到高校公关师资队伍中来。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定期或者定期地举行一些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水平。要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争取突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理论教学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配套教材。在教材建设方面,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公共关系学的示范教材,鼓励教材多样化,不仅采用书本教材,还要采用影音教材等多媒体手段,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还要充分注意到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将说教式教育转变成实践式教育[4],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开展案例讨论,举办学生模拟创业大赛、商务洽谈策划、新闻会等情景模拟[5]。这需要公共关系学教师不懈努力,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挖掘学科潜力,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多设计、安排课堂技能训练,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公共关系学理论研究,鼓励创新性成果。国家和学校应对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争取我国的公共关系学研究与国际上接轨和对话。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发挥优势。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中国特色非常强的学科,相对应的公共关系学自然也不例外,公共关系学理论的发展,必然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晓峰.把“公共关系学”课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人点[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2]张克非.对当前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1994(4).

[3]肖丽萌.改进高校公关教学之我见[J].公关世界,1996(1).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行政管理专业;意义;现状;解决方案

公共关系学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应该说,在行政管理的课程设置中,还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公共关系学本身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管理学。于是,就产生了这么一种情况,一方面,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很重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它的学科地位还不够高,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制约发展的因素太多,直接影响到了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根据对此现象的分析,笔者产生了三个疑问:一是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而言,究竟具有什么意义?毕竟,如果只谈意义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未免过于抽象,研究成果也会流于形式,缺乏价值。二是在现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关系教学中,公共关系学本身究竟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充分地了解现实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方案。三是如果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这是本文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写作之最终目的。

一、公共关系教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1]。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二、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处于这么一个良好的现状呢?当然,成绩首先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应该说,通过努力,高校公关教学成绩显著,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长,为我国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与行政管理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关系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师资水平也直线上升。

三是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而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要正呈现上升趋势[2]。

当然,高校公关教学虽然成绩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3]。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

第三,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习公关专业的教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在该学科的研究经费投入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寥寥,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太少,也不利于学习借鉴国外的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的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渐完善公关教师队伍,可以以院系的名义聘请一些公关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公关活动的资深专家作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誉教授,每年给学生开课,由此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一些既有公关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公关人才,补充到高校公关师资队伍中来。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定期或者定期地举行一些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水平。要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争取突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理论教学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配套教材。在教材建设方面,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公共关系学的示范教材,鼓励教材多样化,不仅采用书本教材,还要采用影音教材等多媒体手段,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还要充分注意到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将说教式教育转变成实践式教育[4],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开展案例讨论,举办学生模拟创业大赛、商务洽谈策划、新闻会等情景模拟[5]。这需要公共关系学教师不懈努力,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挖掘学科潜力,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多设计、安排课堂技能训练,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公共关系学理论研究,鼓励创新性成果。国家和学校应对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争取我国的公共关系学研究与国际上接轨和对话。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发挥优势。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中国特色非常强的学科,相对应的公共关系学自然也不例外,公共关系学理论的发展,必然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晓峰.把“公共关系学”课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人点[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2]张克非.对当前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1994(4).

[3]肖丽萌.改进高校公关教学之我见[J].公关世界,1996(1).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字:中职学校;公共关系;培养;教师

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管理的基础学科,与现代社会任何一个组织都有紧密关系。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特性就是它的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作为中职学校的教育者,应在中职学校素质教育中着重这一特性。转换观念,着重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培养。因此,中职学校应从实际教育情况出发,通过公共关系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

一、培养公共意识。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也称公共关系意识。公共意识概括下来主要有:服务公共意识、沟通交流意识、立足长远意识、创新审美意识、真诚互惠意识、塑造形象意识。所以,要做为一名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就必须学好公共关系学,拥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在现阶段经济的不断发展前提下,个性张扬是青年学生的时代标签。诚信缺失、承受力差等问题。社会报纸和新闻中传出复旦投毒案等类似校园伤害事件,日常在公共场所吸烟、吐痰等不文明举动的出现。与他们应有公共意识极不相符。综合以上现象不难发现,受当代家庭结构和社会环境影响。许多中职学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自私观念,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共关系学中的公共意识,与沟通交流意识,通过中职学校公共关系课堂教学,能有效帮助其摆脱其思想困惑。引导学生形成公共意识,并规范其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二、组织管理与公众交往能力。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合,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做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公共关系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主要对象,是社会组织不断发展的产物。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来说,出色的完成一项团队工作,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公共关系是一门强调合作的绝佳艺术。中职学校合理的进行公共关系科教学,提高学生织织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突出公共关系的课程学习内容,促进社会组织的进步与发展。公众交往也是公交关系学中的一条重要能力。作为公共关系的实践对象,要做好公共关系工作,就必须对公众进行研究和了解。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如何处理人际关系,通过交际形成生活圈。良好的公共关系是适应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公共关系的理论学习,可以树立正确道德取向。掌握沟通技巧,理角社会中的善与恶、美与丑、诚信与虚伪,创新与守旧,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公共关系人员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与核心。全面发展的素质,顺应时代的思维观念。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很大程度决定了公共关系工作的成效高低。在中职学校教育过程中,除了教授科学文化知识,品德素养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处在成长阶段,人格形成关键期的青少年,进入社会以后,品德素质与综合能力能否做到全面发展,与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公共关系教学对目前的学生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培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1.拥有能客观评价自已的自信心,2.为公共服务,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心理。3.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开放心理。

公共关系对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意义不同,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学科,公共关系教学突出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自信、热情、开放的综合性的人才。日常我们侧重的是应试教育,容易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其创造力。中职学校在进行教学时,应结合公共关系教学,注重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品德、修养、及身心健康的建设。

四、指导科学工作方法。中职学校的教育的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导其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一切教学内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并非单纯为了找到一份与专业相对口的工作。公共关系教育,知识面覆盖了社会,管理,文化,以及人际关系交往等多方面的思想和实践。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公共关系学教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

五、塑造个人形象。形象的塑造在公共关系中是一种公共礼仪。不仅是个人,一个品牌,一个企业都应该有良好的公共形象。礼仪是一个社会组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优秀个人展示其高尚品德与自我修养的首要条件。公共关系教学对个人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培养学生外在,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以容光焕发的精神给人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在内在道德修养上,更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团结、热情。综合以上优势。中职学校应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通过课堂教学,讲解分析品牌事例。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审美,道德,价值取向。

六、教师在公共关系教学中的意义。中职学生接受教育过程,来源于优秀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形象与言辞对学生影响很深。中职学校学生,处在强调个性的青春时期,对自身、社会都有强求的求知欲望。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得体装扮自身,引导学生注重公共形象。教师还应自身公共关系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引导学生的公共关系教育。

综合以上论点,中职学校通过公共关系学科培养学生素质很有必要。学校及社会都应该认识到公共关系对中职学生公共关系意识塑造的重要性,并为在学校开展公共关系教育提供发展平台。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为国家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丁西省.高校公共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1 (12)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谐 高职院校 公共关系 应用

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公共关系的价值体系又表明运用公共关系可以实现人与社会、人与组织、组织与社会的双赢和多赢,而这种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就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也就是和谐的社会环境。从这种意义延伸,公共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环境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公共关系能普遍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将极大地促进社会和谐。本文重点阐述的是公共关系在构建和谐高职院校中的应用。

一、公共关系强调人的主体性

现代管理强调人性化管理,这种管理是让人从一种被动的、被控制的工作状态转变为主动的、自我控制的工作状态。这种状态的转变调动了人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内部矛盾。这种以人为本,人性化的管理就是公共关系的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展的产物,它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以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人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建设和谐高职院校应在各项工作中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形成尊重人、发展人的制度和氛围。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贯彻到每一项工作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要以教职工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使教职工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尊重每个教职工的价值,关心每个教职工的生活,促进每个教职工的发展。学校明白了人在组织工作中的重要性,就必须注意为员工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这种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反映在高职院校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

1、学校在硬件上要加大投入

(1)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环境包括校园的合理布局、标志性建筑、花草树木、清洁卫生等。建设校园要突出学校是育人的场所,给教职工和学生一个优美的、充满文化气息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2)视觉识别标志。学校独特的识别标志有校徽、校旗、校牌、校服、校门、象征性建筑物、色彩基调等,这些都属于视觉识别标志。识别标志的设计要符合三个要求:第一,能充分体现学校的精神特征,反映学校特色;第二,要有一个主基调,并完美地结合到各标志中去,具有系统性;第三,要有情感性,易引起公众的情感共鸣,让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学校邀请德高望重的社会名人书写校名、校牌就是很好的例子。

(3)教学、办公、后勤设施和设备配置。要建设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仿真模拟室、各专业实验实训室、各类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教学空间、操作空间、办公空间和生活空间。通过这些项目的建立,彰显出学校的时代气息和教育教学风采,让教职工和学生安心的工作和学习,营造出学校是家的感觉。

2、学校在软件上,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大投入

(1)通过回顾学校历史,培养感恩的心。学校应围绕自身长期形成的学校精神,对教职工和学生开展德育活动,让教职工和学生了解学校在不同时期发展的历史,明白今天所得的不易,激发教职工和学生爱岗爱校爱社会的热情,培养感恩之心。

(2)围绕学校精神,在教职工和学生中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座谈会、学习心得交流会、联欢会、体育比赛、技能比赛、拓展训练等等,以加深教职工间、学生间、师生间的了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3)注意教职工和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诊所或安排师生定期接受心理咨询,借以缓解其心理压力、治疗其心理疾病。通过院长信箱、院报、学院网上论坛来加强教职工之间和学校的沟通、加强学生与学校的沟通。这种加强沟通的方式也就是发挥了公共关系的功能,其结果将使教职工和学生不断融入学校。

二、公共关系强调组织形象的目标性

组织形象是公众舆论对一个组织的整体看法、印象、评价和要求。讲信誉、重形象、造声势是现代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公共关系强调组织的形象塑造。学校在运用公共关系时,要把自身的形象塑造当成至关重要的大事来抓。古人云,成一事难,毁一事易。学校形象的维护比建立更难。一个学校在社会的公众形象是由教职工形象、学生形象、服务形象、合作伙伴形象等组成,并由其长期以来在社会公众心中的认可度的积累形成。这种积累确定了学校的公众形象。

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其本质就是注意力经济。注意力形成经济、争夺眼球形成竞争、形象塑造形成价值,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许多高职院校都越来越重视自身形象的塑造,特别重视教职工形象、学生形象、服务形象、合作伙伴形象的管理和塑造,并为此建立了一整套公关管理体系、防范体系和评价体系。高职院校都明白如果构成自己形象的局部元素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和危及学校的整体形象。在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形象元素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各形象元素管理的信息反馈。这种反馈系统的形成和建立维护了学校形象的持续性、完整性。形象就是生命,学校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它的生命才会长久。加强反馈就是加强沟通,这是公共关系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公共关系在学校形象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应用公共关系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形象管理的同时,用公共关系丰富和提升学校自身形象也是很重要的。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的做法,一是通过强化师资和形成特色来提升学校的形象。高职院校以自己的大师、自己的学科带头人、首席专职教授及一批双师型的专业教师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调整自己的优势专业和学科。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工艺、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求得社会的认同。如我院的烹饪工艺与技能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汽车维修与服务专业等,都是紧密结合市场而设立的特色专业,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较高。

二是参与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来提升学校自身形象。比如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参与与政府提倡的精神相契合的比赛、文艺演出、慰问、慈善活动等等。例如我院积极参加了2007年国际足联主办的“女足世界杯”的接待礼仪服务、武汉市政府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和各个比赛项目颁奖礼仪服务、中国饮食协会举办的“全国首届高校学生烹饪技能大赛”礼仪服务以及“湖北省首届礼仪大赛”的比赛等等,这些都极好地传播了学校的形象。有的学校还可借助一些事件或制造一些事件来丰富和提升学校自身形象。例如新东方学校通过媒体欲收购李阳的疯狂英语的消息,向社会公众传递出新东方学校不仅是一家培训语言的教育机构,更是一家具有经济实力的教育集团,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新东方学校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这些都是公共关系在学校形象塑造中的表现。

三、高职院校如何应用公共关系

高职院校要构建和谐校园,充分发挥公共关系的作用,既充分担当自己的社会角色,又促进自身形象的建设和提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校要充分理解公共关系的沟通和协调功能

只要认识了公共关系的这一功能,就必然会在学校内外部信息管理上重视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和归档,同时也会重视内外部信息传递渠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这就要求学校根据公共关系原理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并且要求学校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建立自身形象设计管理体系,即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来设计、确立、传播和维护学校形象的体系。

2、学校要建立公共关系的长效机制

学校在应用公共关系进行形象管理和塑造的同时一定要清楚公共关系具有持续性的属性,公共关系不是药剂,问题来了再寻医问药,更不能“东施效颦”。要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公共关系的长效机制,即要求学校把公共关系自觉应用于日常管理中,并且注重其全面性、长期性和系统性。

3、学校要加强对公共关系的学习

现在的社会组织强调打造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坚持以人为本,使学校在接受外部信息时反应灵敏,同时能及时科学地处理内部信息,避免信息闭塞,加强内外沟通。所以,建立学习型组织其实就是加强学校对公共关系的学习,使其成为公共关系型学校即和谐学校。

4、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脱离人的组织是不可能存在的,学校要应用公共关系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存在,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同时还要尊重学校内外被服务的对象,尊重他们,与他们建立相互信任、彼此依赖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发挥人的作用特别是人的群体作用,从而建立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一、公共关系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内容

《公共关系》是高校公共管理科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有关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公共关系与公众的基本概念,企业所面对的主要公众及如何处理与这些公众的关系,公共关系实务等内容。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能从总体上把握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体系,并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公共关系实践,分析实际案例,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一)公共关系概念的理解

公共关系课程中有很多理论点都可以通过案例来教学,案例教学可以贯穿整个公关课程当中来。如在讲授“公共关系概念”时,要求学生理解组织与公众的关系,就可以把组织和公众都通过例子来讲解,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关系的程度实现组织与公众关系的运行。如销售企业与其顾客之间的关系,物业公司于小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等。这些丰富生动的例子可以让学生迅速明确公共关系所要研究的内容和理解公关的本质特征。

(二)公共关系所涉及内容类别的理解

根据内容所涉及的具体分类,可以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如在讲到塑造组织形象的问题上,主要包括建设型公共关系、维系型公共关系、防御性公共关系、交际型公共关系、宣传型公共关系等十种类型。对于这些不同组织形象的塑造,我们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以阐述,如建设型公共关系,一般来讲都是适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或某项事业、某个产品的问世阶段,所以像类似于开业广告、开业庆典、免费招待等活动都是很好的案例资料。在讲到公众的分类问题上,仍然有大量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来理解问题,公众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多种分类,顺意公众,指的是那些对组织的政策和行为赞成和支持的公众,如针对某个产品的忠诚消费者就成为组织的顺意公众,如中国移动的广大客户就是这个产品的顺意公众。

(三)对公共关系中实务问题的理解

根据具体的公关实务,把案例贯穿于课堂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知识,同时可以增加课堂的效果。如讲到公关广告,公关广告和商业广告有一些差别,如何更好地理解公关广告的涵义呢,可以播放一些企业的MV,如“康美药业”等,加深学生对公关广告的理解。类似于企业的赞助广告、创意广告、致歉广告、服务广告、宣传广告等都有非常多的例子来解释其现象和本质。在讲到公关职能时,就可以通过案例“日本人巧探大庆石油”来解释公共关系采集信息的功能。

三、案例教学的积极意义

《公共关系》这门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生动、真实的案例,并且在实际的讲解过程中,确实有生活中直接可以拿来的案例,这些例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同时更能在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案例的智慧和乐趣。

(一)理论与联系相结合,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高校现在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要联系实际。案例教学最突出的优势之一,便是将日常生活中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事例作为教学内容,以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的数据为依据,通过对各种类型案例的剖析,运用创造性思维,逐步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协作能力。

(二)案例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接受事物,这在公共关系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堂上很不实用,久而久之,学生会觉得乏味,产生厌学心理。但在课堂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来体验角色,如我们可以通过参加者的角色来举行庆典活动、新闻会、公关策划活动等,让学生以真实的身份来体会公关活动中的具体操作和实践。

(三)注重双向交流,达到双赢效果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共关系;思路;改革

高校《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艺术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怎样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缩短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达到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公共关系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就目前公共关系课程教学的现状来看,课时少内容多、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不灵活等因素导致了在公共关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只以完成教学任务进度为诉求,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关系教学理论探索与实践中,笔者认为高校公共关系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重点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以此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校公共关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在一定程度上还不能完全符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这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学难度大

公共关系教学内容过多且庞杂,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要求较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也较高。同时具备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是极少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处理授课的理论知识内容与专业课实践性内容交叉关系问题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切合专业学生的特点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式单一

在公共关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运用的是一言堂式的传统讲授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仍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各高校对传统讲授教学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扬弃,开始实施案例教学法。但是,目前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更多地是简单将案例置于讲授的内容中,作为辅助讲授内容之用,没有达到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没有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同时,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等因素的制约,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不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能很好发挥,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材体系不完备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完全依靠现有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当前许多《公共关系学》教科书体例也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存在重理论、轻应用能力培养等问题。

第一,学生由于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因,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储备有差异,存在着对书本上的术语或专业词汇在理解上不够准确的现象,如“公共关系传播”这一章节里有大量传播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包括传播媒介理论、“把关人”理论等,限于课堂教学的计划课时,无法详细讲授,但是如果不讲解,学生对公关传播的理解就会断章取义。

第二,针对某行业重点分析的教材较为少见。如果只以目前高校大多通用的“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就不能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公关理论,从公关的角度阐释分析具体行业的社会事件,了解公关理论的实际运用情况,也无法突出学校的优势学科和品牌特色。

第三,教材不能及时介绍公关业界前沿动态消息。目前公共关系学教材具有滞后性的特点,无法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形势的最新变化,无法快速补充公关理论发展新的热点术语。

4、考核方式不灵活

课程考核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但在教学实践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考核多数采用闭卷考试,学生更注重死记硬背,理论应用的能力较为不足,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提高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路

高校公共关系教学,一定要针对大学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精选教材,突出切合学生实际的内容,重点讲授。

1、突出公共关系意识教学

公共关系意识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观念,包括塑造学生的形象意识、服务公众意识、真诚互惠意识、沟通交流意识、创新审美意识等。在校学生步入社会后,都必须具有处理好人际关系的思想准备和自觉意识。因此,学校必须对所有的大学生进行最根本的公关素质和公关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注重形象、公众至上、交往沟通、开拓创新、文明竞争等公关意识。实践证明,具备强烈公关意识的高校毕业生才能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2、突出公共关系技能教学

目前,在大学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面试技巧就显得异常重要,而就业面试的许多技巧都与公关素质相联系。比如,着装打扮、仪表仪态、自我介绍、现场操作等。因此,在高校公共关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公关训练,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各种必要的公关技能。

3、突出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教学

社会就是一个人际关系的大网络,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关系到工作顺利与否的重要因素。高校学生的就业岗位大多处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第一线,他们面对的人际关系会更为复杂更为重要,因此他们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先处理好人际关系。故而,在公共关系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指导,使学生掌握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技巧。

4、突出公共关系策划教学

公共关系是一门创造性的学问,这种创造性充分体现在公共关系活动的策划中。高校学生作为未来经济工作的主要实践者、执行者、管理者,必须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重要性以及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主动参与、指导公关策划活动,以保证自己所在企业、单位、部门能立足于不败之地。在公共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学校、企业或部门作为公关专题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根据其实际现状和目标要求,对公关活动的主题、手段、形式、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构思和设计,制定出最佳的活动方案。通过活动方案策划,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公关策划能力,使学生掌握了方案策划的方法和技巧。

5、突出对学生交际礼仪教学

交际礼仪是公共关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学生社交礼仪基本规范和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促使其从一点一滴小事着眼,从一举一动自身行为着手,逐步提高自身修养。礼仪教学形式要新颖活泼,内容要引人入胜,密切联系学生自身实际。

四、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的改革尝试

1、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

建立清晰、丰富、精炼的教学内容体系。公共关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新闻学、广告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授课内容的安排上,这些学科的基本知识都会有所涉及,这就需要有条理清晰、内容丰富、精简概要的教学内容体系,然而目前所能见到的《公共关系学》教材在体系上大同小异,内容上并没有从实用出发设计及增补修订,不太适应我国当前迅速发展变化的公共关系环境。鉴于此,应在授课时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编写相应的教学辅助资料,在衔接和配合教材的前提下,做到既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又不拘泥于教材,以协调解决教材运用中基础性与前沿性、普适性与专业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应当改革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内容体系。笔者认为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内容体系应如图 1 所示。

教学内容体系的安排上,第一部分注意理论上的系统性,严格按照公共关系自身的逻辑结构进行理论构思,将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简明而又清晰地介绍给学生;第二部分紧跟时展的脚步,追寻公关发展的轨迹,反映公共关系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第三部分则侧重从实用出发设计公关实务的基本内容,对公关实践活动做较为详尽、具体的介绍,如“公共关系礼仪”部分细化讲授“人际关系沟通技巧”、“求职面试的公关艺术”、“大学生个人形象设计”等内容,着力在活动中培养实践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梳理适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法,结合公关教学体会,笔者认为应对如下公关教学法进一步探索改进。

(1)案例研究法

案例教学法旨在通过分析及探讨案例,揭示公关活动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的要点。这种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但目前公共关系案例教学法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多引用国外案例,以国内公关事件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且较为陈旧;二是较复杂的案例后面很少设立启发性的思考题或给出一定的分析提示等,致使案例讨论内容缺乏针对性;三是案例教学的效果不佳。课前选择经典的案例,上课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及课后总结案例分析课的效果等,上述各个环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对此,在对案例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可以结合中国制度和文化背景,结合时事热点,关注公关现实问题,积极开发新案例。笔者从《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引出要充分了解公关对象的道理。以《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的分析,加深同学们对公共关系的主体关系的认识;以“王熙凤主理荣国府”的事例,阐释公关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

②教师课前要深入分析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尤其要透彻了解案例中隐含的一些公关理论和方法。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对典型案例蕴含的理论、成功的技巧及原因、导致失败的根源等做提示,让学生针对具体问题,从某个角度就某一因素或环节重点思考及分析解剖。避免讨论目标分散、游离主题情况,能使学生把握案例分析的重难点,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③精心组织课堂讨论、辩论。课前让学生对案例有初步的了解,上课时老师再重点介绍,鼓励学生通过讨论产生思维碰撞,掀起头脑风暴。针对相异的思路和结论,教师可适时点化、协调及总结,进一步促进全面缜密的思考。

(2)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法通过把学生安排到模拟的情景中,让学生来解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旨在改进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处理事务的效率和能力。情景模拟法具有形象性和亲验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活跃课堂气氛。但目前公共关系情景模拟法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学生比较害羞,不愿意上台表演;二是没有角色的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不高;三是学生容易沉醉于活动的情感氛围,不能用心领会活动所体现的理论意义。

由于情景模拟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①通过协助学生做好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为文本的撰写和定稿把关、营造逼真的现场气氛等工作,引导学生在身份扮演中取得良好效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参与的积极性。

②可以组队的方式安排活动。让没有参与角色的同学作为小组成员协助参与角色的同学排练,通过共同分析课题、设计情节、撰写方案和参与提问等活动,来达到提高其参与活动的热情、增

强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如学习求职面试礼仪时,可以让同学们做模拟应聘会的评委,事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设想所需人才的要求、员工岗位和待遇、面试时主考官会提出哪些问题等。会上请考官打分,评点应聘学生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法,教师最后总结评析。这样的活动吸引了大部分学生,学生的参与热情也随着活动的进展而高涨。

③引导学生体会和感悟具体事件中每一个模拟角色的行为所折射出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从而达到由小见大、由点到面、开发智慧、提高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3、考核制度改革的探索

改革考核方式,调动师生在课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的积极性,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考试形式多样化,除闭卷考试外,采取活动策划方案、应用文书和案例分析等作为中期考核方式。

②成绩结构多样化,注重平时考核。通过提问、作业等方式考核学生的能力,重点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开展讨论,撰写活动策划案,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评定平时成绩。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公共关系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地说,可以参照下述公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

X=50%(A+B)+50%(C+D)

X:学生的期终总评成绩。

A:学生期中考试理论部分卷面分。

B:学生期末考试理论部分卷面分。

C:平时作业(每次撰写的公关活动策划方案、课堂回答问题等的平均成绩)。

D:学生期末为某一社会组织写出的公关活动策划方案。

诚然,这种考核方式是一种大胆的改革,教师需为此付出多倍的努力与细致的工作,甚至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但对学生而言,却是受益匪浅。

四、结束语

总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是公共关系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坚持的原则。公关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改变教学思想观念,勇于尝试、大胆探索可行性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而培出合乎社会需要的公共关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耀珍,唐娟.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公共关系教学改革探索 [J]. 教学研究,2013,(3).

[2]熊越强. 提高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路[J]. 中国成人教育,2008,(5).

[3]李静. 公共关系课程改革与创新 [J]. 教学实践,2011,(4).

[4]田省强. 公共关系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甘肃教育,2008,(2).

公共关系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国际工程联营体 风险 风险评价 层次分析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飞速发展,并在我国“走出去”政策的促进与支持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承包企业跨出国门,积极承揽工程项目,广泛参与到国际工程市场的竞争中去。根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的最新数据,2008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046亿美元,同比增长34.8%,其中很多项目都是以国际工程联营体的方式实施的。面对规模日渐庞大、技术渐趋复杂的国际工程项目和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单纯依靠自己的资源、技术与能力,工程承包企业较难获取国际项目,有时即使承揽了项目也会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此时,与国外工程承包企业共同组建国际工程联营体不失为一种明智且有效的战略选择。

国际工程联营体(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Joint Ven-ture,ICJV)是指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两家或两家以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工程承包企业为了承揽某一特定工程项目,分别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型承包联合体。组建成国际工程联营体ICJV后,不仅有利于增强工程承包企业的融资能力,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增加整体竞争实力从而有利于获取项目、实施项目、分担风险和盈利,而且能够学习国际大承包商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有时还能充分利用当地承包商的优势(如熟悉当地市场机制等),为项目实施创造有利环境和条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组建国际工程联营体更是获取市场准入的必要条件或优先条件。

一、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由于国际工程联营体承担的国际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大、复杂程度高、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再加上国际工程所处的外部环境,如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技术及自然等的动态性和不确定程度高,联营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多种风险。如果国际工程联营体在实施项目时,不注重风险管理工作,那么不仅难以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甚至还会导致整个联营体经营的失败。以往对国际工程联营体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识别出了多种风险因素,并相应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提出了许多中肯的风险管理的建议和意见,但是这些研究多从定性的角度出发,强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风险管理,较少采用定量方法对各种风险因素给特定工程项目造成影响的程度做出精确计量。

二、国际工程联营体风险识别与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种类。根据Bing(1999)的研究,按照风险的来源,将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划分为三类:一是联营体内部的风险,这是联营体所特有的风险,是因联营体内部各成员公司间发生矛盾而产生的,如选择了错误的合作伙伴,内部管理混乱,责权利界定不明等;二是项目特定的风险,这是由项目本身的特点所造成的,如项目过于复杂造成工期延误或成本超支,或较高的融资成本导致施工费用拖欠,以及已完工程未达到设计要求等;三是联营体外部的风险,是指联营体所处的外部环境所产生的风险,主要受政治及司法环境、经济和行业条件、社会条件及特殊自然条件的影响。

Shen等人(2001)依据风险涉及的不同内容,将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划分为五种,依次是技术风险、管理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政治风险,并进一步划分出58个风险因素。Gale与Luo(2004)依据联营体的生命周期,将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的风险、联营阶段的风险和项目结束联营体解散阶段的风险。

本文使用的风险分类方法基本沿用Bing(1999)的分类法,略有改动,并借助层次分析法(Analy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国际工程联营体经营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风险评价的层次递阶结构,给出各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排序,为项目管理人员实施管理和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三、国际工程联营体的风险评价模型

在Bing划分的三类国际过程联营体的风险基础上,对每一类风险进行更详细的划分。联营体内部的风险细分为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合作伙伴的资质背景两个子类;项目特定的风险包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的配套资源两个子类;联营体外部的风险则分为政府因素和市场条件两个子类。其中,每个子类均包括多种风险因素,最终共可分解出25种风险因素。

对这25种风险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Process,AHP)可构建国际工程联营体风险的层次递阶结构,如图1所示。在图1中,对联营体风险的整体评价处于目标层,Bing识别出的三大类风险处于约束层,每一大类下的风险子类作为准则层,更详细的风险因素处于方案层。

建立了风险评价的层次递阶结构后,即可由项目经理或有关专家凭借自身的经验和直觉,对每一层的元素进行两两比对,构造判断矩阵,进而计算出各层元素相对于上层指标的权重和相对重要性排序。针对图1所示的层次结构,可构造10个判断矩阵,如表1所示。表1的每一矩阵中的字母A及A-1、A-1-1等分别代表图1中所示的各种风险类别,各矩阵中的具体数据来源于Sung-Lin Hsueh等人所做的调查问卷的结果。另外,每个矩阵的最后一行表示的是该元素相对于上层指标的重要性权重。

表1各判断矩阵中的相对重要性权重指标可进行汇总计算,如表2所示。

表2带*的项目为相对重要性所占比重较大的十种风险因素,分别是:项目工期、联营体协议、工程合同、谈判难易度、良好的关系、政策变化、现金流的要求、当前实施的项目、遵守法律法规和公正性。

四、国际工程联营体风险管理措施与建议

从表2中相对重要性比重较大的十种风险因素可以看出,联营合作伙伴、联营体协议、工程合同以及良好的公共关系等是国际工程联营体的主要风险,国际工程联营体应当予以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规避。

对于我国工程承包企业与

国外承包公司组建的任何联营体,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承揽国际工程项目,我国工程承包企业都必须在选择合作伙伴、投标、签约及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认真研究相关风险,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风险以减少损失。国际工程联营体实施风险管理的措施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联营伙伴的选择是建立联营体的基础,选择恰当的合作对象是联营体顺利发展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应当考虑对方的信誉、经验及财务、设施、人员及融资等实力,事先调查其优势和不足,力求与己方达成互补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其与当地政府的关系及其在当地社会的影响,以便利用其关系网络疏通和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另外,由于来自不同国家的工程承包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社会传统和风俗习惯,选择与己方经营理念相契合,或者对外来企业文化持理解态度的联营伙伴,对于整个联营体的顺利经营、流畅运作也是一份强有力的保障。

(二)签订权责利明晰的联营体协议

在签订国际工程的联营体协议时,尽量采用英语作为书面语言,做到内容完整、定义准确、措辞严谨,按照整体风险最小化原则清晰划定合作各方的权责利,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各人员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与综合;以联营体这一系统的高效率作为主要目标,从而减少不确定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参与方进行风险控制和履约的积极性。

(三)签订公平的工程合同

工程合同是连接业主和联营体的法律纽带,应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划分联营体和业主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尤其需要对容易产生风险的工程合同的支付、调价、变更、索赔、不可抗力等条款做出明确规定。

(四)选择恰当的分包商/供应商

为了弥补联营体合作伙伴的不足,选择合适的分包商/供应商来承担部分工程不失为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国际工程联营体在选择分包商/供应商时,同样需要确保其具备足够的实力,包括财力、物力、人力和经验,并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联营体及分包商/供应商各方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五)维持良好的公共关系

国际工程联营体除了需要维持好内部各成员间的关系外,更重要的还要营造并维持好与当地政府机构、机关团体、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建立良好的关系,使联营体“本土化”,得到当地社会的信任、认可和支持。另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3期外,建立各种渠道与项目的利益相关方进行良好沟通,并确保这些交流渠道及时通畅也是很重要的维护公共关系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