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言文;有效教学;说文解字;技巧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每个必修版块都设置了一个文言文单元,可见文言文教学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优良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却碰到了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易感知,容易遗忘

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久远,再加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缺乏必要的古汉语基础的情况下学习文言文难度较大,不易感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没有应用实践的机会,容易遗忘,学习成效不大。

2.形式单一,强制记忆

虽然学生的古汉语基础较薄弱,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受到课程繁重、时间有限等条件的限制,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细致地为学生逐一介绍文言知识,只能按照串讲的形式讲解文言文,这就造成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再加上很多文言文名篇都要求学生背诵,教师只能让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的学生强制记忆,造成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排斥心理有增无减。

3.只重识记,忽视应用

很多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只注重文言字词的梳理与识记,却忽略了文言文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方面的应用价值,没有引导学生从文言文教材的学习中寻找写作资源、借鉴写作技巧,所以造成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懂活学巧用的问题。

二、对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文言文教学确实要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但不能变成孤立无依的字词梳理、支离破碎的字词训练,只有对症下药、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着眼整体,提纲挈领

(1)知人论世,了解背景。在讲解文言文教材之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相关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括文章的内容及主旨。如在讲《兰亭集序》时,应先介绍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严酷、权利斗争复杂尖锐等社会背景,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文人“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生存状态,才能理解作者“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生死观的积极意义。

(2)加强诵读,感知内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感知和领悟课文的过程,所以文言文教学很有必要加强诵读教学。当然诵读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读,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可先让学生听朗读带泛读,听朗读带前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句读和情感,然后再组织朗诵比赛,看谁能读准文章的感情、读出文章的气势,进而把握文章的情感、主旨。

(3)丰富形式,创意再现。在讲解《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课前创作的课本剧。这样既可以改变文言文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现状,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表现;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2.说文解字,重点击破

在学习文言文时,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是重中之重,但是逐字讲解既耗费时间,也不能让学生明了重点,可谓劳心劳力又收效甚微。所以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应抓住重点字词,各个击破。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呢?笔者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教他们一些活学活用的方法。这里笔者举两个方法为例:

(1)字形推断法。汉字中有80%以上的字都是形声字,因此学生在遇到一些陌生却又关系整句话的意思的重要实词时可根据这个字的形旁推断其含义。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夜缒而出,见秦伯”一句中“缒”的含义理解起来有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举学生学过的如“自缢于庭树”“同舍生皆被绮绣”等引导学生归纳形旁“纟”的字多与“绳索、丝织品”有关,让学生结合语境,推断出“缒”的意思应该是“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2)联想迁移法。在文言文学习中,可引导学生联想学过的知识,学会迁移知识,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一句时,很多学生不明白“垣墙”一词的含义,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氓》中的“乘彼垣”一句,结合语境,推断出“垣墙”的含义应是“砌上围墙”。在学习《琵琶行》中的“低眉信手续续弹”一句时,可根据成语“信口开河”“信口雌黄”等推断出“信”的含义是“随意、随便”。

3.弄清技巧,活学巧用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编排的文言文大多是名篇,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所以教师除了讲解课文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弄清写作技巧,从中借鉴学习。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可让学生感受文中情节的“三起三落”,引导学生了解一波三折法在制造文章波澜、描写跌宕起伏的情节方面的独特作用,然后让学生练笔,读写结合。在学习《劝学》时,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论证学习的意义与作用,最后阐明学习的方法与态度,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逐层深入地论证论点的写法;同时还可让学生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并且可与练习、写作相配合,让学生活学巧用,将文言文学习与写作巧妙融合。

综上所述,文言文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坚持不懈、活学巧用,也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启发点拨,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笔者也将继续努力,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使之更有趣有效!

参考文献:

[1]安传芳.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

[2]王娜.有滋有味学文言――文言文趣味教学小议[J].学周刊,2011(10).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第2篇

1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特点要求低年级语文教学具有形象性

儿童入学后,就跨入了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他们要逐步丰富社会生活的经验,还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的学习不是理性学习,而是模仿性学习,所以,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以识字教学为主的低段语文教学就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对一系列具体事物的感知,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具体形象性的教学方法的低段的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 教材的形象性特点

小学低段的语文教材主要以汉语拼音、看图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归类识字、看图学文和课文等六个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内容组成。为了适应教材内容的要求,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应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2.1 切实把握教材内容低段语文以识字教学为重点,着重进行字、词、句的训练,要求学生在掌握汉语拼音的基础上,学好上述类型的课文。这些课文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学生实际的社会生活知识和儿童故事,具有形象性、故事性、趣味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认真予以把握。

2.2 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形象性要求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用直观形象的教具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如图片、幻灯、电视音像等媒体。一年级的教材每课都配有挂图和课文插图,各册配有的幻灯片、录音带、录像片,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形象性,使用直观教学手段及方法,完成低年级的教学任务。

3 形象性教学的途径

教师要把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材特点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紧扣学生思维特点和教材的形象性特点,联系学生实际,因地制宜,设计教学环节,控制教学过程,用多种方法进行训练:

3.1 看图说话训练法

口头语言训练是低段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仔细听,由说一句话到说一段完整的话,意在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的能力,发展思想。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有趣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在说话训练过程中,教师应遵循认识论的原理,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看入手,以看助听,看听结合,然后才能指导说话,这样,就为口头语言训练提供充分的条件,使思维显得有条理。

3.2 说文解字法

低段学生识字不仅要求读准字音,而且要认准字形,了解字义。用说文解字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字词。虽然汉字的结构和字义十分复杂,但只要掌握其特点,借助造字、形象分析、猜谜语,拆字等方法,就会化难为易。如:教"灭"时,把纸燃放到碗里,然后用纸板盖住让熄灭,"灭"字上面"一"就代表了纸板。教师把这一现象加以描述,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这个字的形式义。教材中有很多全体字我们通过拆字的方法认识形和义。教材中有很多全体字我们通过编一些顺口溜使学生易于掌握。如日、月同在为"明",不上不下为"卡",田中长草"苗",三石为"磊"三木为"森",三人为"众",人靠树旁为"休",上小下大"尖",不正就为"歪"等等。儿童对谜语特别感兴趣,因此用猜谜语方式教字词,既容易记住,又培养联想能力。如"牛过独木桥"为"生",一口咬掉牛尾巴为"告"。

3.3 情境暗示法

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在创造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知识。在低段词、句、段的训练中以挂图、幻灯、音响、简笔画、举例、描述、再现等方法加以引导。如《温暖》一课,要求学生看图清时间、地点、人物,再想象他们之间的对话及心情。经过仔细观察和想象后,学生不难明白图画的内容:黎明时走出人民大会堂,看见一位清洁工人正在清扫街道,于是走过去向清洁工人问好和致谢,表达了总理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怀。

4 角色扮演法

在教《她是谁》这篇课文时,我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我当"导演",以讲台为舞台,抽三个学生分别扮演王小童、老奶奶和过路人,通过一番表演,学生不仅很快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把课文也背了下来。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第3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就文本而言,需要教师关注的“点”有很多,如果教师平均用力,面面俱到,往往教师感到劳心费力,学生却还是一知半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有所侧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想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最关键还在于教师要能够找准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引领学生学习,品味,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而且在这种有针对性的选择切入中,抓住重点教学,还可以充分凸显出文本的教学价值。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从文章题目切入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经过反复推敲,深思熟虑以后才确定下来的。大多数的文章题目和文本内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些题目甚至已经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因此,从课文的题目切入,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文本有一种整体感。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从题目切入,让学生首先就题目进行质疑,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学生问“我是谁?为什么要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在哪里?”在学生质疑以后,教师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这样处理,可以直接抓住教学的主要目标,从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学生的思路更清晰,探究更具有主动性,充分体现出了课题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钻研文本,审视课题,有时课题就是语文教学的最佳切入点,从课题切入,轻松,简约,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色。

二、从课后习题切入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大都隐含了编者一定的教学意图,课后的习题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有的课后习题不仅指明了文章的线索,有利于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而且也教给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方法,从课后习题切入,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而且也使文本的教学价值得以充分利用。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神奇的克隆》一课,课后有两道思考题①说说克隆技术这项技术神奇在哪里,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克隆的?②关于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你还有哪些了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这两个问题入手,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通过细读课文,找出克隆技术神奇的地方,然后经过思考,明白作者在写作上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克隆技术造福人类有哪些了解认识。这样处理,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学生学习起来目的性更强,更有针对性,另外,通过说说环节拓展了学生视野,课堂更具活力,这样一来,充分凸显了课后题的教学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把课后题作为摆设,而要和文本仔细对话,明白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教材,选出教学的最佳切入点,这样处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也可以使阅读教学显得更加短时,高效。

三、从

关键词 句切入

所谓关键字句就是能够揭示文章主旨或者核心内容的句子,词语。在语文教学中,抓住关键字句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品味,就像是抓住了学生理解课文的缰绳,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另外,在这些关键字句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内涵,因此,从关键字句切入,更能凸显文本的教学价值。

1.从

关键词 切入。语文教材中有词语是文章情感的集中体现,在教学时,从这些词语切入,更容易使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册《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文中有许多表现心情的词语,比如“发火,怒吼,不耐烦……”在教学时,可以从这些词语切入,让学生找出这些词语分别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然后再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些词语在文中表现出的不同含义,这样一来,学生更容易体会到为了革命胜利忍痛杀害大黑骡子的复杂心情,充分体现出了爱大黑骡子更爱战士的高尚情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文本特点,抓住

关键词 语教学,可以使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简单,自然。

2.从关键句切入。语文教材中的关键句子大都指的是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之类,在教学时,从课文的关键句切入,可以直奔中心,统领全文。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九册《黄山奇松》一课时,就可以直接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四绝之一‘奇松’,那么黄山的松树奇在哪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然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这样从关键句切入,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奇”上,在学生解疑的过程中自然树立了对文章的整体意识,学生对中心句,重点句等在教学中的价值感知更加明确。因此,教师要始终把抓住关键句子切入作为自己教学的有效方式,进而起到统领全文的教学目的。

四、从课文插图切入

插图是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的运用,就可以使之成为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得力拐杖。对小学生来说,形象思维占主导,插图与教材文本相比,色彩艳丽,视觉冲击力更强,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紧紧地抓住学生,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深度思考。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徐悲鸿立志学画》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直接从课文插图切入:“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我们知道徐悲鸿是一位画家,那么他一定画了许多画,可是文中为什么单单就把这幅《奔马图》展示在大家面前呢?马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吗?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在这儿,从徐悲鸿的代表作《奔马图》切入,不仅可以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感受徐悲鸿立志学画的坚强决心,而且从课文的插图《奔马图》的展示中可以看出他笔下的马充满激情与活力,给读者一种积极向上,奋力进取的精神,充分体现了编者的独具匠心以及凸显出了插图在教学中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的插图不是教学的点缀,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合理运用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真正让插图为语文教学增辉添彩。

五、从说文解字切入

中国的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细细品味起来,会让你回味无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从字的来源,结构等方面切入,或者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可以凸显出文本的教学价值。

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二册《草原的早晨》一课,课文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在教学时,为了增加文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从“鞭”字切入,你们知道这个“鞭”字为什么是“革”字旁吗?它旁边的“便”给你什么启示?这个问题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学生说:“哦,我明白了,古时的鞭子一般由用皮革和棍子两部分组成的,用起来又方便又省力。”“是啊,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有趣,以后随着知识的增多你会发现更多的汉字文化的乐趣。”在这里,由一个字入手,牵动了整个课堂,学生学习起来会更主动,更有劲,凸显出教材文本中一字一词的教学价值。

中国的汉字文化自古就有一种特别的魅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找到适合的切入点,有效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谈古论今,追朔古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不断探索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深度阅读;语文教学;经典阅读;实施建议

G633.3

笔者发现在2014年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所制定这二十一条建议该中关于“传承经典,把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革命历史题材作为语文阅读和写作教学的基本素材”方面就有四条,足见北京市对语文学科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重视程度。除了北京之外,上海、江苏、福建等省份、直辖市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经典阅读教学,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也设计相关内容。但是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省市,还未开展经典阅读教学亦或是认为阅读经典会浪费学生备考的时间。

但是笔者认为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经典阅读量,大力开展相关阅读活动的前提是语文教师明确知道“经典阅读”是什么,也就是了解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进一步地就是明确“经典阅读”对于学生的意义和作用,然后才能更好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经典阅读教学。

一、经典阅读的内涵实质

钱理群先生十分重视经典阅读,他认为经典文本的阅读可以在精神上延长人的寿命,可以使得人能够在广阔的世界文化的宝库中,与古圣先贤一起去追问生命的意义,通过和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可以和写者同喜同悲,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却通过阅读、想象仿佛都一一历了。这说明经典是人类精神的养料,现代人不想让自己的精神世界一片荒芜则需要它的养分。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他的《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中写道“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了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于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最佳状态来临时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仍然是一种丰富的体验。”[ ]通过这段话可知经典文本的魅力就蕴含在它能够带给人以丰富的经验体验上,并且这种魅力只有真正去阅读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那究竟什么是经典?从词源学的角度上看,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中解释“经”,说“经者织也”,“经”的本义是纺织机等列布设的纵向的绷紧的丝线(以供纬线穿梭交织)。从本义引申了一个是动词,作为“治理”,如“经世致用”、“经邦纬国”;还引申了一个名词,即作为典范的书籍,如古代的四书五经;至于“典”,《说文解字》中“典”[ ]的本义是指重要的书籍,“典者五帝之书也”,两者意思有相近之处却略有不同。现代汉语多使用双音节字词,便将二者“经”和“典”结合到了一起,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说的“经典”――权威与典范并存的重要的传世之作。从文化层面看,经典是古今中外,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的所凝结的文字之和,蕴藏着人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和智慧。人类的文明依靠的是体外遗传,这种遗传是凭借着文字沉淀在文本之中,才得以跨越时空得以延续,经典则是最为精粹――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可以从经典中汲取养分,来解决自己所要面对的一些问题。学者余秋雨先生曾说,中国是个文化概念而不是地域概念,那么中国人之所以都被称之为中国人,不仅仅是因为都有着共同的祖先,世世代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更是因为受着同样的文化的熏陶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和类似的思维模式。经典就是这样的一个沟通古今,融汇了本民族的精粹文化在其中的一个桥梁和枢纽。学生凭借阅读经典,便能够知晓我们的祖先从何而来,知道了我们的历史进程,知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地走向了现代化的今天,其中的文化基因便能融入我们身体之中,成为我们血肉之躯的一部分。只有经历如此过程,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得成为中国人。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经典阅读量的必要性

教育,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并将在未来和人类共存亡。人类的文明对于人类后代是不可通过自然遗传获得,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才能习得。基础教育阶段中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皆为人类世代的认知总和中的基础和精华。毫无疑问,教师就是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者,也是人类智慧思想的启迪者。而语文教师作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有责任将中华文明传承下去,让学生学习其内容,继承其精髓,内化成为自己的国文母语的素养;有义务使得学生通过国文母语的阅读和运用,能够发展出一种对于母语的敏感,培养起思维能力――实证与推理、想象与联想、辨识与批判、反思与创造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的鉴赏能力。我国经典著作便是语文教师教,学生学的,最佳凝结着中华文明的教学材料。

在全球化下的今天,中国和国际已然接轨,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也愈发得紧密,我国国民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中。而国外的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我国学生不能将自己的视域局限于国内的文学作品之中,否则只能如“井底之蛙”固步自封,学生的世界观将因此是缺失的。基于此在语文教师在传承我国的文化经典之外,还需引导学生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阅读和学习其他国家的经典文学作品。

然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下,人们的阅读碎片化和阅读浅显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无法进行深入阅读,继而无法形成深入思考的能力。然而在当今社会,能够迅速获取信息、快速阅读的能力和深入阅读深入思考的能力却是同样重要的。中国青少年阅读亦受阅读大情况的影响,阅读习惯多以碎片化的电子阅读为主,阅读纸质书籍较少且多以畅销书籍为主,阅读经典书籍就更少。可知现阶段学生的这种阅读状况并不乐观。

当下在中学生中提倡经典阅读,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因为涉及到阅读书目选择的和阅读活动开展既要学生自主阅读兴趣、认知程度、以及可以利用的课内外时间,更需要结合书籍的经典程度和意义价值,所以在中学生时期阅读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本身就是个难题。但如是一味迁就学生的现有阅读口味,让他们大量去阅读非经典的书籍,甚至是阅读快餐式的书籍,很有可能会腐蚀青少年的心灵、败坏他们的阅读口味。正如钱理群所说的:“经典阅读正是这样的向导――用人类、民族文明中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青年一代,使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健康的健全的人。”[ ]

三、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实施经典阅读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因学生学段不同以及性别爱好不同,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因时因人而异。如《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里就曾大致的根据小学、初中、高中分类并提出了三个建议。中学阶段中,初中阶段的建议是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通过阅读学习与课内古诗文相关联的作家、作品,来增加学生国学经典的阅读数量。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中国人民为了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历史作品;高中阶段则建议多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可采用专题学习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中华璀璨国学文化、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教育学生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也可以基于校本课程,选择经典国学作品以及重要革命文献,有重点地指导学生进行研读。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阅读挖掘;语文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002-02

“语文节目成收视黑马,1.2亿人收看汉字听写大会。”2013年10月19日,这则消息占据了全国各大新闻网的头版――据相关部门公布的重点电视节目全国平均收视率调查结果,10月18日央视1套和10套并机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没有明星大腕的压场,也没有金碧辉煌的舞台,却拿下2.6%的收视率,排名第一。从暑期席卷而来的《汉字英雄》(河南卫视),到好评不断的《中华好诗词》(河北卫视),再到正在热播的《汉字王中王》(安徽卫视)……语言文化类节目在收视火热的同时也让人思考:这些节目似乎是带着宣传传统文化的使命而来,它们所折射的是全民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而如此关注的根本原因,却是现实生活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的确,面对西方文化汹涌而至的浪潮,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上热衷于过洋节日,吃洋快餐,沉迷于“日风韩流”中;学习上又把大量的精力投放在外语的学习中……而农村的孩子(特别是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课外生活的贫乏,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正确的引导。课余时间大多数是在低俗无趣的漫画、游戏中度过。本该离传统最近的他们,却越来越远离了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是民族文化的载体,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是语文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也要承担起“体认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的重任。面对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到让传统文化充实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在语文字词的教学中体验文化魅力

世界上的许多文字到现在大多已“死”掉了,但汉字一直发展延续了下来。汉字是表意文字,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得每一个汉字本身就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了解一些必要的古汉字的常识,在识字课堂上也能把我们悠久的文化随机传承给孩子。

一些汉字看似简单,在识记过程中却极易与其形近字混淆,教师屡教,学生偏偏不改。教师若能从汉字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特点出发进行讲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字形结构的把握,还能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彩虹”中的“虹”字,低年级学生常常书写为“彩红”,虽然只是一个偏旁的不同,但在他们的思维里,下意识地认为彩虹与虫无关而与色彩有关,所以无法进行区分,正确记忆。此时,就可以从偏旁入手,讲解“虹”字的由来:古人根据虹总是出现在雨后这一现象,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龙,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虹饮于河”的意思是说虹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而虫字旁,在古代并不仅仅指昆虫,还指如蛇般的动物,比如龙。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见许慎《说文解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这样,富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引起了学生丰富的联想,既能与形近字“红”彻底区分,又能激发学生去探索字词中的文化色彩。

还有些汉字,复杂难记,单从偏旁入手,难以奏效。如“蒸”字,笔画繁多,单纯分析字形,效果不好。此时,可以从“蒸”字的古体入手,依次出示其各个时期的演变过程,通过讲解其每一部分所蕴含的含义,发挥想象力,进行识记。如下图(依次为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甲骨文“”(豆,盛具、炊具)“”(双手,托举、敬献),表示利用锅中热汽将盛具里的食物蒸熟。金文将甲骨文中的“豆”()改变了,像多层的蒸笼,且冒着蒸汽。篆文加“火”(),强调蒸糕需要持续烧火,并将表示蒸汽的部分写成“”。隶书“”将篆文的火上部分写成“”,将篆文的“火”写成四点底“”。最终演变为今天的“蒸”字。

经过这样一番演说,学生不仅仅是识记了一个汉字,同时对中国汉字的发展史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被传统文化熏陶,从而也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阅读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资源,突显传统文化精髓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些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不仅储存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课本中的《三字经》、《论语》、《百家姓》、《唐诗宋词》、古文古典名著节选等等都是经编者再三斟酌的经典内容,大都是脍炙人口、传诵久远的名篇名句,无一例外地携带着传统文化的印记。这么多精品,其背后所掩藏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多深厚自不必说,其他一些经过精心选编录入教材的文章,也或多或少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的深入挖掘了。

比如低年级的节气歌,短短二十八个字,在学生朗朗上口的同时,适当讲解其中含义,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先辈们在农事上所体现出的智慧,并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意。《古井》、《塔石》等课文也处处透露出人们的勤劳、善良,由此,便可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感受更多的传统文化美德。

学习《藏戏》时,可以引申出其他剧种,这些戏曲种类无不是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了解藏戏特点的同时,也激起他们对其他戏曲形式的浓厚兴趣。从而了解了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门传统艺术。知道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有北京京剧、浙江越剧、安徽黄梅戏、东北评剧、河南豫剧等。

三、利用课外阅读的平台,润物无声、悄然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历史的瑰宝。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民族精神也在传统文化的积淀中不断传承巩固。作为教师更要不失时机地做好引导,在课余时间积极向孩子推荐相关的经典著作优秀文化遗产,让孩子课外阅读,开阔他们的视野。例如古典文化代表的四大名著,对小学生来讲要求也许有点过高了,但是四大名著儿童版在各家书店都可以找到,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电视电影,对孩子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当孩子们到高年级的时候,他们对文言文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此时就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文字不深奥且饶有兴趣的古代文学作品了,如《世说新语》、《项脊轩志》等等。这样,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语文知识积累,同时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伴随在孩子成长历程中,潜移默化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四、开展形式灵活的语文活动,在无形中吸收文化营养

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传统文化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节日文化都可以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开展语文活动学习要充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巧借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文化积淀。例如,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乡风民俗及文化生活”的调研学习活动。有的学生收集家乡的有关神话故事和著名景点的图片;有的搜集当地历史名人和故事,有的收集家乡的一些谚语、民歌……开展这样的语文学习活动,可以使孩子感受家乡文化的内涵,做到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学生们可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有些学生虽然搜集的资料不多,但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并且通过交流评价,感受到家乡独具魅力的自然和人文风貌。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引导、激励,让学生徜徉在古朴而厚重的民间文化里,用手中的笔去书写内心深处的家乡情。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训诂学教学改革训释词义能力

训诂学课程专业性较强,涉及大量训诂理论知识,且学生并未系统接触古籍,特别是训诂要籍,尽管教材辅以大量实例,但对独立学院学生来说,还是稍有难度,这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此外,当前江西省中小学语文教师招聘比例相对较高,多数学生毕业将从事语文教学,2017年新版“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中“文言文比例飙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这就要求训诂学老师在教授一些必要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训释词义能力进行探索。

一、激发兴趣

对于独立学院学生来说,训诂学是“艰深与抽象”的代名词,通过对授课学生进行调查,多数学生给以“大杂烩”之“美名”,表面来看是由于训诂内容涉及面广,与文字、音韵、方言等知识关系密切,实际上是因为学生掌握或阅读的文献甚少、积累不够造成的问题[1],这是当前多数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普遍现象,如何针对学生现状激发学习兴趣便成了关键所在。

(一)例证趣味化

为了提升学生对训诂学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每个专题的实例导入都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新课程的第一节课,既要引起学生兴趣,又要契合学生的知识,难度把握非常关键。结合学生水平和我院未开设音韵学的实际教学情况,在训诂学课程教学开篇导入,我们选取了与音韵学、文字学相关的实例进行导入。

音韵学相关的实例通过一幅内容为“大器免成”的书法作品进行呈现,让学生点评正误,学生自然能够指出当前规范的用法是作为成语的“大器晚成”。随后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乙本中的“晚”字作“免”进行反驳,并进一步反问为何“大器免成”现为“大器晚成”,引导学生联系同音通假知识,进而得出上古二字音近,让学生回忆古代汉语通论中关于“古无轻唇音”的论断,至于楚简乙本作“曼”,义为“无”,通“免”,韵通“晚”,与前后的“无隅”、“希声”、“无形”等知识内容则留后面专门章节进行讲解。

文字学相关实例通过九华山的一块内容为“護國月身寶殿”的匾额和《诗经》中“狼跋其胡”一句进行呈现。首先让学生识读匾额,重点自然落到“月”字上,通过回忆前期的文字学课程,学生自然知道此字音义皆同“肉”字,然后理解“狼跋其胡”一句,重点自然落到“胡”字,联系“月”(肉)字,学生知道与身体部位有关,至此文意理解要比“胡”作“姓氏”、“胡须”要准确得多,再通过字典查检,得知本义是牛脖子下垂的肉,进而引申为兽类脖子的垂肉。

通过调查往届学生教学以“训诂”二字的阐释作为开篇和改进后(见上文)开篇导入的学生反馈情况看,训诂学课程开篇教学导入时,带有语言知识趣味性的实例最受学生欢迎,也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讲解时尽量简化训诂过程和少用训诂术语,因为学生未接受训诂主体内容的学习和训练,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造成先入为主的负面印象。

(二)例证实用化

结合多数学生毕业将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其中会涉及较多的古文,在教参的标准下进行字词释义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常用的方法。然而,在训诂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通过大量例证说明前人注本、工具书或教材注释有可能出现错误,不能依赖,这就要求毕业生在中小学古文教学过程中有所甄别,准确甄别自然离不开系统的训诂知识学习。由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这就要求训诂学课程在例证选取过程中适当结合学生兴趣,侧重中小学古诗文注释的选取,其中注释正误皆可作为选取对象。

如语文教学涉及成语“敝帚自珍”时,学生理解难点自然在首字,直接参见注释并非正确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在注释的基础上利用形训方式进行阐释,通过工具书查检古文字形给学生展示,左边是“巾”(表衣物),且“巾”上加点,一说象征破洞,右边从“攴”(手持棍),手持棍棒击打破衣物,会破败之意,当然在引出“会破败之意”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凋敝”一词加以理解,由此,“敝”作“破败;破旧”之意,学生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深刻。此例虽说教材有正确注解,但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通过注释只能“知其然”,缺乏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知其然”的内容,通过训诂学课程提出,通过阐释让其“知其所以然”,进而学会训诂的方法和流程。

再如《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其中“落英”一词教材注为“落花。一说初开的花”。据《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中“坠露”、“落英”相对,钱钟书亦认为二者互文同训,以此解释“落英”为“落花”。据《尔雅》解释,“落”作“始”义,当释“落英”为“始英”,即初开之花。然而,根据郭在贻[2]统计陶渊明诗文,其中除“落英缤纷”外,有七处用“落”字,全作“坠落、陨落”义,据此,陶文中“落”作“始”义不合语言社会性原则,故而“一说初开的花”之义可免去。此例教材注解欠妥,通过案例呈现让学生渐渐熟悉训诂辨误的方法,以此促使学生重新认识中小学语文教材。此外,通过对古文注释辨误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术训练,争取让毕业生在今后的教学岗位上做到教学科研两不误。

二、提高能力

(一)选讲古籍

当前,多数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很少能真正接触古籍,且鉴于我院未开设文献学等课程的实际情况,我们通过在训诂学课程中让学生选讲影印版古籍,一是弥补相关课程的不足,二是提高学生训诂的实际操作能力。到目前为止,实行学生选讲选古籍进行三届,学生反馈较好。

我们在训诂学基础知识教学结束后,选取《百衲本二十四史》中的《汉书·高纪第一上》作为学生选讲内容,此套“二十四史”由张元济耗巨资搜访宋元善本,多以宋元版为主要底本,并对殿本、局本谬误有所匡正,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选讲前,我们将古籍扫描版在学生群里进行共享,按学号将选讲内容分配给学生,每人选讲一页内容,并为学生提供《故训汇纂》、《中华字海》等扫描版或检索版工具书及国学宝典等检索工具,再让学生将古籍内容加标点并输入电脑,作为纸质作业。选讲时,让学生结合古籍中颜师古注文,参考所提供的工具书进行正文释义,讲解释义缘由,如此能够更好地考查学生利用古注及工具书进行词义考证的能力,个别学生甚至提出新的观点以对颜注进行匡正,尽管论述条理性有待提升,准确性有待商榷,但这无疑是理论课程中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一次重大尝试。此外,我们让学生接触颜注是对训诂理论知识的巩固,如《汉书·高纪第一上》首页便有“遇会也”、“蓄水曰陂”、“晦暝皆谓暗也”等,以此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训诂术语。

(二)古语词考释

利用方言识记一些古语词,特别是结合方言加以学习,会让学生对一些陌生的字词越发感到亲切,因此,通过考释方言古语词可以进一步拉近古代汉语学习与现代语言之间的距离,从而缩短古代汉语学习的时空差距,让训诂教学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在分配古语词考释内容之前会先进行示范教学。

如五河方言“搦”[nuo31]字[3],有“(用手等)挤压”、“握”、“(用手)搓洗”三个义项,《说文解字》载:“搦,按也。”《齐民要术·杂说》:“河东染御黄法,碓捣地黄根,令熟,灰汁和之,搅令匀,搦取汁。”可知此处“搦”即释为“(用手等)挤压”,与方言形成互证。通过古籍检索,可见曹植《幽思赋》载:“搦素笔而慷慨,扬大雅之哀吟。”“搦”释为“(用手等)挤压”不当,当为引申之义,释为“捉”、“握”。以阮元《经籍籑诂》卷九十二入声载:“搦,捉也。”及《说文解字注》卷十二篇上载:“玄应书曰:搦,犹捉也,此今义非古义也”之释义为证,此义又与五河方言中“搦”字词义互为印证,由“(用手等)挤压”进一步引申“(用手)搓洗(衣服等)”。通过这种示范指导,我们会先选定当前学术界已考释出来的古语词,让学生按作者思路,通过检索为作者找出其他例证,以此先行试练。随后结合学生方言和学习能力进行古语词选定考释,此次考释的古语词一般学界多未涉及,最后以小论文形式進行提交,纳入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对“搦”字考释,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训诂的实践能力,还可以让学生窥见方言古语词的保留和发展状况,进而为学生进行方言研究奠定基础。

三、结语

我们在训诂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例证的趣味化、实用化的讲解,配合实践性能力培养,较之于以往教学效果看,改进后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在古文疑难词义疏通方面得心应手地利用古注及工具书等资源,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训诂知识的兴趣,相信这就是课程所需要达到的理想效果,更是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的新开始。

参考文献: 

[1]赵敏.《训诂学》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88-90. 

[2]郭在贻.“落英缤纷”辨析质疑[J].语文战线,1980(12):14-15.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现状 有效策略

在日常生活中,美是无所不在的。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是人的天性。那么,美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困扰人类多年的难解之谜。《说文解字》中将“美”解释为:美,甘也,从羊从大。这里的“美”显然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评价用语,它表述了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价值关系,认为美就是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内隐的价值。而审美教育则是以审美活动为中介,从更高的层面体现素质教育的价值和理想,涵养学生的文化人格、积极塑造美丽人生的特殊教育活动。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如何让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二者之间能够更好的融合成为当今语文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

一、当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语文教学的“实用化”倾向,消解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应试教育把应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教育目标,采用灌输式教学,强调知识的传授,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于作为“硬件”学科之一的语文教学而言,现有的语文教学多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目标,侧重于语文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不能有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审美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这一重要命题。与此同时,又因部分语文教师缺乏一些相关的审美教育理念和理论知识,从而消解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使学生的智育和美育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二)语文教学中“非语文”因素,冲淡了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的学科,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例如,教科书中文学作品多以文字符号的形式呈现,并常常借助各种具体生动的形象将作家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丰富的情蕴。

文学作品的根本属性是审美,美有各种典型形态,如自然美、形象美、形式美等,在文学作品中往往得以最充分的展示。这无疑是语文教学发挥自身美育作用的优势所在。然而,由于受到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等一些“非语文因素”的影响,学生现有的审美能力水平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再加上缺乏科学系统的美学理论作指导,即使他们能够简单地辨别出美与丑的事物,能够感受美、欣赏美,也只是停留在对于美的表面认识上,并不能挖掘其深层意义。正是这些“非语文因素”的存在,不仅给语文教师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一些影响,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提高。

(三)语文教学“思维性”的弱化,影响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水平,训练他们按照美的规律去表现美、创造美,这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最高要求和终极目标。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却和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学生审美创造力的主要因素——想象力。

在语文审美教学中,无论是指导学生对课文的学习,还是引导他们参加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都需要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需要借助各种思维形式来体味其中的意蕴,领略其中的乐趣,获取美的享受。可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其重要。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语文教学一直都在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不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并且,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法,属于“预设性教学”,这便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的“思维性”得以弱化,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语文教学目前缺失超越性,阻碍了审美教育的高远追求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语文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不仅为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而且促使语文教学工作始终围绕着“立人”这一中心来展开。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的不断发展,语文教学的这种目标又缺失了一种超越性。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己,这是马克思的经典观点之一。结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来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就是在生动活泼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来“立人”。所以,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丰富、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以及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修养,而是应该有着更高层次更远大的追求,即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美的人”“一个诗意地栖居在语文中的人”。这便强调人们要更加重视将事物内隐的审美价值转化为自身可观的外化行为。

二、改进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现状的有效策略

(一)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条件。所以,新课标对于不同学段学生的识字写字提出了“质”与“量”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识字写字教学应根据语文课程总目标的要求,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字的能力,逐步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但是,目前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在识字教学中,重汉字的直观性而忽视艺术性,重字词的拼读而忽视其音韵美,重字义的机械记忆而忽视其深刻内涵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进行审美教育方面的有效探索。

1.在识字教学中进行美育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以独特的字体结构承载着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美感。因此,识字教学的过程就是带领学生从书写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

在识字教学实践中,美育的方法有多种。如字理识字法,它是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的一种方法,学生分析汉字构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学生通过对汉字的字理分析,不仅提高了识字率,而且也受到汉字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的熏陶,感受到汉字的结构美。此外,教师应坚持识字教学的生活化、趣味化,多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唤起学生的审美想象,使其在有限的形象中获得无穷的乐趣。

2.在写字教学中进行美育

汉字既是一个表达工具,又是一门书法艺术。通过汉字的书写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体会汉字的审美价值、提升其审美能力。字要写得工整、规范、美观是我们写字教学的不懈追求。汉字的笔画顺序、字形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汉字,使其逐步熟悉汉字结构、笔顺规则,注意各个笔画、部件之间的联系,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培养学生对汉字美的欣赏。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写字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辨析字形中进行汉字笔画美、形体美的审美教育。

(二)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1.创设美的意境,帮助学生感知美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理解力。其中,审美感受力是人们从事一切审美活动的出发点。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感知和领会美,这是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审美素养的核心,舍此,情感对任何美的事物都会无动于衷。”[1]因此,学生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创设一些美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感知美、认识美。比如,在学习《百合花》一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形象直观的手法将通讯员的形象展现出来,使学生对作品中的场景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被这位战士高尚的精神美所打动,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在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加之以情感饱满的诵读是我们常用的美育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如幻灯片、投影仪等再现课文中一些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其中,从而得到审美感受。

2.巧妙设计教学,诱发学生理解美

审美理解力是审美主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总体把握和认识能力。它不只是对审美对象的表层理解,而在于“懂”,在于透过具体形象把握其更深的内涵。这种深层的理解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中逐渐形成的,其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自身的理解。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用心经营。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情感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和交流的过程。但是这种情感的交流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也就要求教师要努力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创设、营造合适的环境,诱发学生在感知美的基础上对审美客体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当然,语文课的审美教育除了在课堂上进行之外,教师可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

3.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学生鉴赏美

审美鉴赏是审美活动的高级形式,它指的是对美的事物的鉴别和欣赏。在语文教学中,审美鉴赏的过程就是对富有美的元素的文本进行赏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想象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会给他们带来独特的心理体验,从而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在语文教材中,作家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真实细腻的笔法,通过生动逼真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例如,散文《荷塘月色》中对月色、荷香的描写:“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句中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将视觉上的月光、嗅觉上的荷香和听觉上的乐曲联系起来,其表现出的美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所以,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美时,要尽量开发他们的审美想象能力,引导他们的想象朝着美的方向迈进。

4.塑造美的心灵,激发学生创造美

美的创造是人们在一定的审美理想的指导下,按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创造审美价值的实践活动。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呢?我们认为其关键的一点在于塑造学生具有一颗美的心灵。因为只有具备了美的心灵,人们才有可能创造出美的事物。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大多包含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如表现作者强烈爱国情感的作品《最后一课》等。事实上这些作品就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最好素材。除塑造美的心灵之外,教师应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创造美的技巧、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美的事物。

(三)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运用语言文字创造美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仅仅停留在认识美、理解美的层面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把实践生活同审美教学联系起来,按照美的规律来表达美、创造美。

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和感受美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和重要途径。如何培养学生发现、感受美呢?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细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中处处都有美的存在。如果学生能够观察到生活中那些真善美,并且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就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因为只有自己切身感受到美的真谛,才能写出更多的具有创造美的作文。既然观察是发现美、认识美和感受美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就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社会与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使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和感受美,而是要学生能够把这些美创造性地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对头脑中已经认识和感受到的美的信息进行再次加工创造,然后用书面语言表述出来。“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就是说文章要讲究文采、形式美。具有形式美的文章不仅可以将作者的真情实感更好地外化,而且无形之中也给读者带来了感官上的愉悦。这便进一步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选择美的内容,确定美的立意,讲究美的结构,提炼美的语言。

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美的这种普遍存在性也决定了美育的普遍性。作为一门具有丰富审美元素的学科,语文教学是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它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让学生在诸多动人的情境感知中去获得知识。然而,审美教育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它的感化作用,主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最终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可以说,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吻合的。因此,切实加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成为当前语文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注释:

说文解字在语文教学的作用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对策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照自己所学专业或所担任的专业课程来讲授大学语文,于是就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犯的毛病:专业移植。

一、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表现

(一)随意选择教学内容,破坏教材编排体例

大学语文教材往往容量很大,内容很丰富。而大学语文课每周只有2~4节,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很大。于是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专业,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来上课。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新进教师或兼职行政人员身上。新进教师,尤其是非师范专业的新进教师,因为还没有完全掌握课堂教学规律,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对教材重点、难点的掌握还没有经验,所以他们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自己熟悉的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而兼职行政人员往往有很多其他的工作任务,上课也无非是完成职称评定要求的工作量而已,他们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利于轻松完成教学。对于多年担任专业课的教师来说,驾驭课堂是不在话下的,但他们往往会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课题上,不愿在此花费过多的时间。于是,古代文学教师就完全选择古代文学作品来讲,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文学课老师就全选小说、散文来讲,作家生平、作品分析、社会意义、历史地位一一道来;语言课老师就说文解字,教师讲得风生水起,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大学语文全书选文数量确实远远超过课时量。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陈洪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下称陈洪版)为例,全书有选文67篇,其中现代文26篇,古代文16篇,诗歌21首,西文汉译4篇。再如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陈思和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实验教程》(下称复旦版)分十二单元,每单元五篇文章,共有选文60余篇,涉及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以及文章写作知识。这样的排列和容量保证了教师充分的选择自由,又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这样的内容是需要组合的,比如陈洪版现代文、古代文、诗歌、西文汉译的比例是26:16:21:4,具体到一个学期,按每周2节课安排,相应的比例也应该是8:3:4:1。也就是说,对于同一文体,具体课文可作一定选择“。大学语文课程不同于中文专业课程,它要面对全体学生;它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体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讲堂,甚至也不应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该是程度不同地包含了上述内容。”[2]如果只选择单一文体,显然是违背选编者意图的,且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也就达不到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

(二)违背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肢解课文

还有的教师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正确理解,没有重点难点,没有教学目标,一味追求课堂上的“和谐”,甚至取悦学生,投其所好。于是正史野史、大报小报、网络影视剧一起上,追求“三点”式教学:看点、笑点、兴奋点,唯独没有重点。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一下课却什么也没有了。有一位教师上《李鸿章办外交》一文,两课时,共80分钟,用了70分钟介绍李鸿章其人逸事,最后十分钟才点出本次学习的内容是《李鸿章办外交》。讲张爱玲的《天才梦》时,由于对张爱玲的情史非常感兴趣,最后将本课演绎成了“一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故事。由于学识与功夫不到家,教师对所占有的资料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无法迁移运用,作通盘考虑,因而也就不能提炼概括,只有不加选择地用许多无序的原始资料与知识来填充课堂与学生的头脑。这样的讲解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而且容易哗众取宠,引发不良学风。

(三)脱离学生专业需要,一面千人

对于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需求。外语专业的学生学学语文更注重的是母语与外语在表达方式、语言习惯上的对接,希望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加强自己的专业运用能力。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一般来讲文化底子薄,又比较重视专业而忽视文化学习,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使自己在理解歌词、理解专业艺术知识等方面有所收获。“有很多理工科学生,他们专业能力很强,但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却相对薄弱一些,其中不少学生还存在完成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的困难,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往往是条理不通、词不达意。”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在语言能力、应用写作能力和文学修养方面的提高”[3]。由于大学语文教材是面向所有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所以并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要,它没有考虑到各专业的特殊性,也没有考虑到各专业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差异。比如,目前国内尚没有一本专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也缺乏对艺术类专业学生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所以学生认为学学语文对专业学习作用不大。其次,教材内容偏重古代、忽略现当代,与学生存在时代距离,这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进而厌学。再次,现行教材思想素质教育的倾向太过明显,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文学性,而忽略了语文的工具性。教材中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几乎为零,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自然也就缺乏学习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学语文教师能够利用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可选择的特点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及时增补一些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内容,大学语文应该还是会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的。但非常遗憾的是,负责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还在继续漠视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继续对文化底子薄、文化学习兴趣差的学生讲着自己熟悉的高深的“现代汉语”“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字学”“修辞学”等。就这样,大学语文彻底地被学生“抛弃”了,大学语文教师也彻底地被学生“拉黑”了。

二、转变大学语文教学中“专业移植”现象的对策

(一)明确目标定位,找准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在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大学语文课呢?学界对此的表述各不相同,但各方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帮助修课学生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达、交流与沟通能力”。要达到大学语文的这个教学目标,不是某一门古代文学课或现代汉语课所能承担的,所以“大学语文课程所体现的这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文章及文学作品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各类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2]。前一个目标是隐性的,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效;后一个目标是显性的,可以立竿见影。笔者认为,这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大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出阶段性目标,甚至具体目标。具体到每一节课,可以体现为教学重点难点。比如外语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文化底子较为扎实,可以把汉语的知识与汉民族的文化等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艺术类的学生,知识的传授可立足于“精简、好懂、有用”的原则,把能读懂一般现代文,能文从字顺地表达情感,能写简单的应用文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对于理科的学生来说,应把提高实用写作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大学语文教师只有真正理解这一宗旨,才能胜任大学语文课的教学。

(二)提高综合素质,力求共同进步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通识性课程,它要求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所以负责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不仅应是一个“专家”,更应该是一个“通人”。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专业文化知识,还要有语文教学论的相关知识,掌握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技能。现在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育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兼课教师多是“各自为阵,专业移植”。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搭建一个供大学语文教师交流的平台,共同制定教学计划,经常性地开展一些集体备课、专题讨论、公开教学等教研活动,使大学语文教师也有学术前途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大学语文教师还可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与同行切磋交流,扩大自己的视野。

(三)加大考核力度,促进成长成才

“无专业、无考核、无检查”的“三无政策”是造成大学语文教师“专业移植”现象的又一客观原因,这一原因又引发了教师主观上的不重视。所以,如果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把教师教学大学语文的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明确新进的中文教师必须先上好大学语文课才能进一步上专业课,那么这些政策势必引发教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进而引起对教材教法的研究,提升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四)巧借“专业优势”,指导开展课外活动

根据大学语文教师经常由“文学课教师”“汉语课教师”“写作课教师“”普通话教师”担任的特点,故可借助社团、学生会等团体力量,经常性地开展针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语文活动。比如非专业的“朗读比赛“”写作比赛“”演讲比赛”“汉字书写比赛“”微信微博写作赛”“辩论赛”等,由大学语文教师担任指导、评委。这样既可以营造大学语文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大学语文教师在活动中了解学情,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也可以通过比赛得到锻炼,逐步形成语文能力。

(五)自编校本教材,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在目前没有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的情况下,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发挥团队优势,结合本专业的需求,结合各校文化特色,自编大学语文校本教材。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促进学生学习,进而提高大学语文教学效率。

作者:韩世姣 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建波.加法与减法的辩证法———兼谈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修养[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刊),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