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第1篇

1.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课程重构的基础

首先,旅游管理专业重实践操作的特点,要求在课程的设置更应重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第二,由于旅游行业所提供的产品更多是无形的服务性产品,这就决定了行业人员除了具备相关的技能之外,还应具有更多的非智力因素,如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应变能力等,这正好吻合了CBE内涵中提到的能力要求。

2.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是进行重构的客观需要

目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总体的现状是课程理论性较强,而实践性较弱,难以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自身规律和特点。虽然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也重视实践实习,但更多的是简单的操作实习,难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容易造成本科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问题,导致在就业中出现“高知低能”的结果。

二、运用CBE对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进行开发与重构过程

(一)以技能为需要分析职业岗位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按照职能岗位可分为两个大方向,即饭店管理方向和旅行社管理方向,具体涉及的职业岗位如下:

1.前厅服务员。岗位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前厅接待服务知识和操作前厅各种设备,处理对客接待、问讯、收银、行李、话务等工作,并能灵活地处理对客服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前厅服务员”、国家职业资格“公关员”(中级)。

2.客房服务员。岗位要求:掌握房务知识,负责楼层的清洁保养和对客服务工作,保障楼面的安全,能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待人接物热情、反应灵敏,使楼层服务的各环节顺利运行。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客房服务员”(中级)。

3.餐厅服务员。岗位要求:必须具有丰富的服务知识和娴熟的服务技能及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将精美可口的佳肴和尽善尽美的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客人在物质上和精神上获得满足,达到餐饮服务的最佳效果。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餐厅服务员”、国家职业资格“营养配餐员”(中级)。

4.酒吧服务员。岗位要求:熟练掌握酒吧接待服务基本知识和酒水的配制及茶艺技能,能进行酒吧调酒、酒水推销或茶食推销、茶艺展示等酒吧服务工作。技能要求:国家职业资格“调酒师”、国家职业资格“茶艺师”(中级)。

5.导游员。岗位要求: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知识和导游基本操作技能,独立地分析、处理各种问题,完成旅行社委派的旅游团队接待工作。技能要求:全国导游资格证。

6.旅行社计调员。岗位要求:能够熟练地应用旅行社的各种设备,核算团队价格,联系目的地旅行社、调度导游、旅游汽车公司等相关接待部门,完成旅行社的接待协调工作。技能要求:全国导游资格证。7.旅行社外联员。岗位要求:能够利用各种信息,主动地协调、联系旅行社主要合作单位、完成旅行社的各种旅游线路的设计、旅游产品的促销和招揽客源的工作。技能要求:全国导游资格证,国家市场推销员(中级)。

(二)以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以CBE提出的“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为原则,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按课程性质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在这课程体系中,从三个层面分别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充分贯彻CBE提出的知识(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领域)、态度(动机、动力情感领域)、经验(活动领域),反馈(评估、评价领域),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1)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2)学科专业课程设置:学科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为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旅游学概论等;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为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经营管理、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等。同时在专业课程中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选修课,设置关于旅游新业态的相关课程,如温泉旅游、邮轮服务与管理、旅游美学、休闲旅游等,学生可根据兴趣好爱进行选修。

(3)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在课程体系别独立设置了实践环节,具体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技能鉴定和顶岗实习。校内实训环节主要通过岗位能力课程的仿真实训,如旅行社导游与计调技能实训、酒店岗位能力实训等,让学生掌握符合本科旅游管理的专业基本技能;校外实践主要是将学生送到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接受现场培训,掌握职业岗位的实际专业技能,技能鉴定环节是在职业技能鉴定前,对学生进行技能强化培训,掌握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在学生在毕业前,可选在到旅行社、酒店、景区景点等相关部门,进行为期半年的综合实习,专业教师要在实习期间指导学生,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报告,为进入工作单位奠定基础。

三、结语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第2篇

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它对提高和保障高等院校各专业的教育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课程体系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无统一定义.顾明远,施良方,廖哲勋,杨树勋等学者对“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作了阐释,给出了不同定义,但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胡弼成在《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一文提出的定义,胡弼成认为课程体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或专业目标)实现的系统;狭义的课程体系特等同于课程结构,是指课程构成,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组织、排列和配比关系.[9]一般认为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的涉及学科及专业的设置,中观涉及专业内部课程体系的构成,微观主要指专业内部的教学内容以及教材体系的选择,本文对课程体系的研究定位在专业课程体系的层面,因此在下文中提到的课程体系均指广义的课程体系,属于中观层面.向学生提供什么样的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反映出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价值取向,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折射出社会对于高等教育所持的态度、施加的影响与所抱的期望”[10].为了响应社会对复合型、紧缺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的诉求需求,各高校近年来纷纷提出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培养方案,以期培养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具备从事相应岗位或专门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应用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出,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载体和手段的课程体系也随之做出革新,要求各高校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着重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将课程体系与职业或岗位的有机衔接,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实际岗位的技术活动项目为线索,将学科知识和素质培养融合具体教学活动之中,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学科知识、专业理论为支撑来设置课程.[11]因此,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面向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地方经济发展;二是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并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三是突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

2.1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2.1.1明确目标定位,突出专业知识的应用性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工作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不仅要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还要能适应岗位发展、变化的要求.在对整个体系进行优化时必须将专业知识要求、职业或岗位的技能要求融入到课程体系中,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对课程进行选择、整合,以保证教学内容、方向要立足于就业,服务于工作岗位,即要与社会需求接轨,防止“供需错位”现象的出现.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岗位、行业较为广泛,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乐等六大方面的范畴,要把握好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并依据岗位来设置课程难度较大.但经过简单梳理后不难发现,旅游管理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或职业,均为服务性行业,虽然岗位不同,但存在较大共性,可以将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应用能力细化为“旅游服务基本技能、旅游服务活动策划能力、数理统计与分析能力、管理理论与知识应用能力……”等.因此在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时,一方面应该重视职业通识能力(能力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行为素质课程等)设计与构建,以满足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对于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传统的旅游企业人才需求,相关课程的开设就应该与企业需求目标紧密结合,与企业用工标准相结合,注意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础课程、岗位核心课程和岗位拓展课程)课程的设置,如旅游项目策划、导游实务、前厅服务技能实训、客房服务技能实训、餐饮服务技能实训等课程.总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与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相比,职业教育倾向突出,更加强调社会及岗位的适应性.2.1.2学科知识和应用能力并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旅游业是对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的行业,它要求管理者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熟悉基层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标准,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一般不可能直接为旅游行业输送高级管理人才,而只能为旅游行业培养同时具备最基层业务操作能力和经营管理潜质潜能的高素质的管理人才.[12]这种观点反映了员工从层到管理层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观点的存在对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它不仅模糊了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职业教育的界限,也为目前旅游教育存在的就业质量差、“供需错位”的现象找到了借口,使研究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遗忘了对旅游管理专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挖掘与研究.应用型人才虽然可以划分为一线操作人员、行业管理人员、行业精英等层次,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旅游人才应该是行业管理人员、行业的精英,应该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走出“重实践,轻理论”培养基层员工的误区,知识目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局限于技能培训,还应该注重学科知识、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总之,旅游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要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坚持学科为支撑,专业为基础、岗位为核心,坚持通识课实用、专业基础课管用的原则,来搭建一个既要体现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需求,又能满足培养一线员工的基本能力的要求.2.1.3进一步明确面向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并有相应课程与之相呼应在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时,应该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这一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加大地区文化类课程的比重,尽量做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接轨,让旅游管理专业接地气,增强专业实用性.本着服务于地方、区域和行业的经济建设,为地方培养所需要的人才的原则,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优势和特色,增设相关课程,例如云南历史文化、东盟旅游概论、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等课程,进一步丰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拓宽就业口径.

2.2课程体系优化与重构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旅游管理 教学方法 应用型人才 培养策略

旅游行业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行业,它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实际操作和科学管理应用的能力,旅游行业的特点直接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高度应用性特点,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综合能力的教学环节。因此,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至关重要。

一、培养应用型旅游专业人才教学目标要求

(一)确立旅游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l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21世纪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逐步建立起注重素质教育,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富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不断研究旅游行业、企业发展趋势,以及旅游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调整办学思路,创新思想、整合资源,以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只有那些基础厚、知识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才是未来旅游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等院校在确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更应注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懂经济、会管理、善沟通、强应用,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学校除了笼统地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之外,还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教学资源和师资对培养的人才进一步细分定位,使其在旅游管理的某一领域成为专业性人才。这里的领域既包括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又包括职业院校、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和部门。

(二)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实践性

旅游管理专业作为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它不仅具有多学科和多专业交叉的特点,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我们必须采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方式,特别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做导游你要知道接团、送团的注意事项,知道游客的性别、年龄不同,他们的旅游行程安排也不同,做酒店你要了解客房部、餐饮部、前厅部的职责和分工,要熟悉各部门的工作程序,要了解客人房间内用餐,信用卡结账等如何处理,这些处理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的。

2.综合性

旅游人才是一种综合性、应用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质等,特别是在培养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一流旅游人才方面,更加需要强化综合素质方面的教育。为此,必须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观念,着力塑造培养旅游人才的先进意识和综合能力。只有自我学习,不断学习,具备创新能力,才能使旅游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工作中将所学致以所用,保持持续不断的创造力。

3.适应性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旅游行业要求旅游从业人员要善于接受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以多学科知识为背景,由专业性知识、相关学科知识和其他一些科学文化知识构成的多层次、较为宽泛而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在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理论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对专业工作的适应能力。

4.国际性

面对经济全球一体化所提出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旅游业对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有更高的国际性要求。这就要求旅游人员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通晓中外历史文化,了解国内外环境,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和电子商务技术,懂得国际服务贸易的规则、惯例等。

二、旅游专业的教学现状制约教学效果的体现

(一)旅游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设置是专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建立的根本和基础,是专业发展方向正确性和内容设置先进性的保证,也是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近几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地方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对旅游专业人才的需要,各高等院校也纷纷将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系科或专业改造为旅游专业,目前大多数旅游院校的旅游专业都是从原有的历史、地理、经济、英语等转轨而来的。这些院校初涉旅游专业,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都不规范,课程安排存有所依附专业学科的诸多痕迹。

另外,旅游专业特色不突出,因科设课、因师施教现象较为严重。课程设置五花八门,有些课程明显重复,有些课程完全是多余的,但实践课程却安排甚少。如在基础理论课方面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而在旅游学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又涉及旅游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资源学等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饭店管理概论、饭店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许多课程在内容上出现大量重复,学生和教师无所适从。面对我国旅游行业专业化的发展态势,多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顺应旅游市场发展的变化,尤其是实践性很强的会展旅游管理、主题公园管理、高尔夫球场管理、旅游信息化建设等专业课程开设得很少,甚至缺位。由此可见,不尽合理的课程设置,也暴露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二)旅游专业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一所学校构成的最主要的因素。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多是“半路出家”是从其他专业转化过来的,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旅游专业教育,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也不够了解,缺乏旅游专业所需的具体的实践经验,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教学中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另一类是没有受过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学习的教师,这类教师虽然拥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但是由于受制于自身所受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培养局限,往往缺乏深厚的基础理论支撑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教学往往是蜻蜓点水,做不到深入,从而导致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师资问题,培养“双师型”教师是关键。

(三)旅游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旅游管理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理论性课程设置比重较大,教学活动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忽视了实践教学活动。加之专业教师缺少进修学习和实践锻炼及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机会,教学从“书本”到“书本”,对当今国内外旅游管理的新方法、新问题、新趋势知之不多。虽然旅游管理专业有实习安排,但因内容单调且时间过于集中,与理论教学不同步不协调。目前,高校的教学方法仍采用“注入式”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不想听的现象,考试也是单一的以理论为主,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仅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而动手操作能力很差,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效果将导致毕业的学生很难适应社会工作。由此可见,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已成为教学改革进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三、有效教学法在旅游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有效教学法”,即在教学中根据旅游专业课程的性质,通过课堂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巩固积累知识,课下实践模拟。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力,以此来达到双效合一,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最早是在法学和管理学科领域首先流行的教学方法。它是指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但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观察到旅游专业的概念如何适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从而刺激学生的积极思考。根据教学的目的,筛选一些取材新颖,能配合教学重点难点的虚拟或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专业的起点,描述性、理论性的内容较多。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针对这些特征,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需要,采用案例教学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对今后要从事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体验式教学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体验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所造成的“闭门造车”现象,另一方面又能够避免由于学生完全走出校园而带来的“开门过渡”行为产生。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改变课堂上的沉闷气氛,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与老师进行广泛交流的热情,从而有助于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在主动学习与“动手”过程中使理论学习走向实务化。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如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导游业务等,很容易落入纸上谈的俗套,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要求,选择一种学生乐意接受的方式“半走出去”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将创新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与竞争性学习融于一体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引进旅游管理教学过程当中,是一种新的尝试,有助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摸索出一个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开放型人才的基本模式。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在接触和感受一种近似于真实的环境和条件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模拟教学强调学生直接实践,采取模仿、效仿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所以,模拟的环境和条件均应力求接近真实,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模拟教学的重点不是传授新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和复杂的条件下,应用所学知识与决策能力。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建设餐饮或客房模拟实验室,效仿真实环境,让学生得到近乎真实的训练。

四、实施有效教学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措施

(一)完善旅游专业课程,更新教学体系设置。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应力求突破传统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设计的课程体系,强调以能力为导向设计“模块型”课程体系。可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四个模块。其中,通识教育课程课时可占25%,专业基础课程课时可占35%,专业方向课程课时可占15%,实践课程可占25%(不含毕业论文设计)。这样的课时比例基本上能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备较宽广的人文自然科学知识和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在设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时,应紧跟旅游发展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补充调整专业课程。如加强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以适应旅游业发展的文化性趋势;加强旅游英语课程的教学,以适应旅游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增加休闲学的相关内容和课程,拓宽旅游专业的内涵,以适应新的行业发展需要。

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既要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又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既要训练学生掌握操作技能,又要为他们今后更广阔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学科理论基础。经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改革,形成“一条培养主线(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两种资质证书(学业合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三大实践训练(社会实践、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紧密相连,产学研一体”的教学思路,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师资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针对高校目前师资现状,我们有必要重构师资素质,既要重视教师学术水平与理论素养的提高,又要注重在新形势、新条件下教师开拓、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方面可以适当考虑引进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或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专家学者。也可以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为兼职教师。初步形成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教育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可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加行业经验,譬如到全国知名的酒店、旅行社或风景名胜管理区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规程和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水平和实践能力,不断充实、更新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以适应行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从而达到更新业务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融教师和技师为一体的“双师型”素质的目的。“双师型”师资培养是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是强化旅游管理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以致用的水平。

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重在“应用”二字,我们要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实践的需求和对实践问题的解决,教育将不复存在,所以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十分重要。

基于传统实践教学的缺点,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增强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第一,课堂实践教学。主要从课堂教学着手,大力引进实践教学手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配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认知、感知。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讨论、课堂演示等方法,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第二,校内实训。应当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和本校实际,提供与专业课程相匹配的校内实训场所,诸如酒吧实验室、达到星级宾馆水平的模拟餐厅和模拟客房、培养学生形体礼仪的形体房、模拟导游实训室、大学生旅行社等,供学生平时模拟实习使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三,校外实习。应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高等院校应选择专业对口、设施环境优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效益良好的旅游企业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企业签订共同培养人才的协议,形成产学合作体,为学生尽快融入社会提供保证。

总之,由传统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式向新型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是现代教育理念对传统观念的一种突破,是符合经济社会发趋势的一种历史进步。因此,我们只有改革教学方法,才能够成功地培养出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翁鸣鸣.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2]李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双轨双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管理,2010,(3).

[3]李喜梅,孙刘伟.河南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教学艺术,2010,(6).

[4]王秋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思索[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10,(1).

[5]王倩颖.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探讨[J].绥化学院学报,2010,(6).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第4篇

根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收集的数据,2015年江西共有19所高校(含独立学院)招收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分别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3个专业。其中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占2/3。

上述高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些课程一般都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以及教学实践课5大模块,总学分在170分左右。在主干专业课程方面,由于个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所依托的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各校往往依据自身优势来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除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等课程较为统一外,其他主干课程差异很大,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比较广,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财务会计等众多课程。

从专业课程结构比例来看,各校都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见习。大致专业基础课占50Yo以上、专业选修课约占26%一30%、实践教学约占15%左右、专业实习、见习仅占5%-9%。

二、江西高校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第一,科目门数多,课程过于庞杂,缺乏行业的指向性。尤其是相关技能,职业素养等有关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课程设置较少。第二,实践课比重小,理论课比重大。大部分学校实践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5%左右,且在课程目标要求和具体安排上较为模糊。见习、实习学分不到总学分的10,6,这对旅游管理这样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远不能满足需要。

(二)课程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主要表现在:第一,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点重复多。江西各高校旅游管理本科都以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会计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专业主干课中的部分课程,如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概论、旅游景区管理、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等都会涉及到管理学相关知识,而旅游市场营销、旅游财务管理等也会与经济学、财务会计的知识点有所重复。第二,本专业知识点整合不足,内容交叉重复较多。部分专业课程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现象时,缺乏有效整合,从而导致不同专业方向课程之间出现基本相同的授课内容,这不仅浪费基本教学课时,还影响教学效果。

(三)课程设置无特色

各校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差异性过小,涉及到的主干课程,如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等,课时大致相同。所有高校几乎都没有设置能针对江西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充分利用江西本地资源,将地域文化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服务于江西地方经济的特色课程,结果导致课程设置与行业需求存在差距,学生缺乏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课程设置创新性不够

主要表现在:第一,课程设置明显滞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强调创新。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产业融合,旅游企业转型升级,旅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这意味着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有了根本变化。然而,各校在课程设置中,能针对人才市场需求开设的新课程不多。第二,开课计划是本科生入学初期就拟定的,分四年按计划修学分,较少中途变动。这就使课程设置按部就班,缺乏灵活性,不能根据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业态发展变化来调整,导致课程设置滞后于行业发展和需求。

三、优化整合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路及建议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

(1)各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诸如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专业选修和实践拓展等课程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在专业选修一块,可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一些体现地方特色和行业发展趋势的模块课程。不同的模块可由相应的课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层次和就业意向选修不同的模块课程。这种课程设置保证了国家教育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又注意了学科性、专业性、特色化、地方性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能力本位和就业导向的价值取向。

(2)公共基础课要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课内容应围绕专业需求来选择。

(3)大幅度增加实践课的比例和学生实习学分的比重。我们建议将实习改为一年,分阶段进行。此外,在不同学期可安排多次的实践活动,如教学见习、专业考察、校企合作项目等,以期达到最大程度发挥实践课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2.以行業需求为依据,减少课程及课程内容的重复。

在课程设置优化过程中,各高校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在学生“出口”中作用,删减那些对于专业培养目标支撑力度较小、较弱的课程:合并一些知识点重复多的课程:压缩那些所包含知识并不是旅游从业人员必备核心知识课程的课时。

3.服务地方经济,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开发特色课程。

我们建议各高校应增加一些面向行业,面向地方的新课程。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发展,旅游消费需求多元化趋势明显,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向休闲、个性化方向发展。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知识性课程。如休闲旅游、饮食营养、文博知识、、世界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等:开设一些满足市场需求的服务型的课程。如旅游策划、手语导游服务、服务运营管理、贴身管家服务等。旅游业的深度发展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增设课程还应包括那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旅游美学与旅游摄影、旅游文化学等。此外,各校还应围绕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尽量增设贴近本地社会经济特征和市场需求的特色课程,如江西旅游专题、旅游目的地形象策划,茶文化研究、江西旅游与名人名胜等,进一步丰富旅游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就业口径。

4.培养岗位能力,注重创新实践课程设置。

近年来,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此对应的课程设置也要注重前瞻性和创新性,不断丰富专业课程的内容。要适应“互联网+”的旅游发展趋势,增加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创建、大数据管理等课程的设置。要适应目前旅游需求多元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关注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策划等创新型课程。要结合各种技能大赛,技能考试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活动,开发创新型课程。

课程体系是高等院校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和手段,因此,用全新的思路设计和开发出科学合理、满足市场和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对提高和保障高院校教育质量,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至关重要。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景区管理;案例选择;教学方法;案例展示

旅游景区作为旅游产业的龙头,对旅游者形成的直接吸引力使旅游活动得以成行;旅游景区是游客完成旅游体验活动的重要场所,景区旅游的体验效果决定着游客整体旅游体验的质量。所以旅游景区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由过去的外事接待转变为包括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等在内的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旅游景区的建设也由最初的以开发为主逐渐过渡到以经营管理为主的道路上来。《旅游景区管理》作为与旅游景区管理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课程,其教学改革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梳理《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几个问题,希望为《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的改进与深入提高借鉴。

一.《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是一种运用各种媒介手段将客观情景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对案例情形的掌握与讨论,建立真实的感受和寻求解决现实问题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案例教学方法被广泛引入旅游管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景区实践案例,对《旅游景区管理》的课堂教学意义明显。

第一,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一般来说,单独观察每一门课程,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但如果放在专业培养方案中,不同课程之间会存在一定的知识点重叠,这是引起理论教学中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所在。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旅游景区管理》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一般被安排在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概论、旅游资源学等课程之后,其后续有导游学、旅行社管理、旅游环境管理等课程。《旅游景区管理》的教学内容构建应该综合考虑其在专业培养方案前后续课程的情况,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减少教学内容的重复。在分析《旅游景区管理》的景区运营管理与景区战略管理等相关教学内容时,如果能够引入景区运营管理或战略管理相关案例,则可形成该课程自成一体的教学内容体系,从而避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业已存在的教学内容重复现象。

第二,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并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的地域空间,但这一概念还是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很难激发出学生的想象空间。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的引入,将使课堂教学中形成一个直观具体的、生动而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示平台,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较合理的思维空间,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第三、引入案例教学方法,可以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实践性教学是应用性专业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但是,将实践课与理论课完全分开并不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中,既有课程实践也有专业实践课时的安排,《旅游景区管理》的实践环节无疑是该专业重要的教学过程。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因此在《旅游景区管理》理论教学过程中引入旅游景区管理案例,可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对《旅游景区管理》的理论应用就有了初步认识,实践教学环节的深入开展就有了保障。

二.《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旅游景区20976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5573家。再加上国外大量存在的旅游景区案例,则《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的选择面临海量的选择范围。如果没有取舍,《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教学能否顺利进行,对教师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笔者认为,案例选择应有一定的原则:

首先,《旅游景区管理》案例应与教学内容有关。《旅游景区管理》教学内容涉及旅游景区产品设计、游客体验管理、服务运营管理、景区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经营行为管理、营销管理等景区运营管理与战略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成体系,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某个方面有特色的的景区管理案例,可以迅速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使师生产生共鸣。其次,《旅游景区管理》的案例应与教师涉入有关。旅游景区管理的案例引入,不是简单的故事展示。教师对所选旅游景区案例地涉入,是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分析案例的前提条件。教师涉入并不是要求教师一定要对案例地亲自进行实地考察,而是要求教师对旅游景区案例地有深入的了解,或者通过搜集相关二手资料,或者通过现场实地考察,最终能够形成自己的认识。试想,如果任课教师引入一个自己并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旅游景区案例,那他如何能引导学生去积极分析探讨这一景区案例呢?

再次,《旅游景区管理》的案例应与教学目标有关。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旅游景区管理》的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学生掌握旅游景区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旅游景区运营的基本规律和管理方法,初步具备旅游景区管理工作要求的理论素养和操作技能。从旅游景区赋存的旅游资源类型来看,旅游景区可以分为自然类旅游景区、人文类旅游景区、复合类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类旅游景区等四大类型,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其运营管理过程存在一定差别,因此,景区案例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景区的多样性特点,这样才能适应《旅游景区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的需要。

根据上述旅游景区管理案例选择的原则,我们就有了合理的选择范围。在选择国外旅游景区案例时,尽量选择知名度高、资料容易查找的案例,如主题公园类、海滨度假型景区以及世界遗产类景区等。国内景区除了考虑世界遗产类景区以及大型主题公园类景区外,所在院校周边景区应是任课教师选择案例的重点。因为在选择周边景区作为教学案例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容易通过实地考察获得第一手材料,也容易引发学生进一步实地探究的热情,以笔者所在岳阳市为例,岳阳市域范围内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景区,特别是最近几年不同景区的经营管理方式均形成了一定特色,如张谷英古村落旅游景区、6501-银沙滩景区、岳阳楼-君山景区、五尖山森林公园景区以及上山下乡生态休闲农庄等,选择他们作为笔者在《旅游景区管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案例,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三.《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教”与“学”的方式

在《旅游景区管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将形成围绕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的教学模式,但如果不注意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案例教学方法在《旅游景区管理》课程中不一定会产生预期的效果。这个问题也就是《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教”与“学”方式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旅游景区管理》的任教者思考:

第一,要注意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的展示方式。旅游景区是一个三维的空间,作为案例的景区展示即是要展示与该三维空间相关的信息,展示的方式有很多,如旅游景区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等,甚至于还可以将几种方式进行动态与静态组合、图片与文字组合、视频与音频组合,也可以选择将案例景区的核心区域进行详细展示,这样可以将该景区的资源环境信息、产品设计信息、服务质量信息、游客行为管理信息等展示出来,以达到最佳展示效果,为引入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与讨论提供足够的信息材料。

第二,要注意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的引入时机。在《旅游景区管理》课堂教学中,景区案例的引入时机也是要考虑的。例如,可以选择开始讲授新课时引入景区管理案例以带来一种悬念,也可以选择理论讲授完成后引入景区管理案例以形成新的教学兴趣点,还可以根据理论知识讲授进度即时穿插展示景区管理案例的不同信息以增强讨论效果。选择某一种时机引入景区管理案例要根据理论讲授内容与景区案例的特点进行全盘考虑。

第三,要注意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的提供方式。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的的提供方式是指景区案例材料的引入由谁来完成。一般来说,任课教师是最主要的责任者,因为任课教师把握了《旅游景区管理》理论教学内容的进度、教学内容选择的大方向。也就是说,在《旅游景区管理》案例“教”与“学”的方式中,教师为主导。但是在这种“教”与“学”的方式中,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所以学生也应当成为景区案例材料的引入者。例如可以指导学生课余搜集某个区域的景区案例信息,或者搜集某个类型的景区案例信息,或者直接安排学生搜集某个具体景区的案例材料,并适当引入学生的景区案例,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也可以使案例教学的案例资源更加丰富。

第四,要注意旅游景区管理案例的展示程度。景区管理案例信息的展示要适可而止,只要能够达到引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效果就够了。但要注意的是,过于简单的案例信息展示未必能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这样的结果明显就偏离了旅游景区案例教学的目标了。究竟一次景区管理案例或者一个景区管理案例的信息展示达到什么程度才算适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来进行取舍。

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相对来说,《旅游景区管理》是一门教学内容体系还不够完善,教学方法还不够成熟的课程,本文的分析只是作者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要发挥《旅游景区管理》在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作用,有待于《旅游景区管理》教学内容体系完善,也有待于教学过程中对景区管理案例教学方法的进一步落实。

参考文献:

[1]庾小玲,生延超.案例教学在《旅游经济学》中的应用[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6,13(1).

[2]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2011年中国旅游景区发展报告[M].中国旅游出版社,北京:2012.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非师范专业的由来始于高等师范教育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师范教育起步较晚,且历来采用封闭定向为主的教育体制,直至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我国的师范教育才真正开始走向开放型教育之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我国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分别有以下情况:一是开设在专科学校内,比如国内较著名旅游高等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重庆旅游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二是开设在综合大学下的二级学院或系别,通常是以培养本科、研究生层次及以上的人才。国内属于此种情况的大学比较知名的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复旦大学旅游学系、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厦门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系、渤海大学旅游学院等。但我国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在高等师范院校内设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旅游酒店管理人才。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等是国内较早一批开设该专业的高等师范院校,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此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在全国各高师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发芽开花。

“师范转综合”以后的高师院校,由于其前身的师范背景,师范类专业教育的优势相对来说较容易把握,而处于师范院校内部的非师范专业则相对处于一种弱势状态。我们可以通过以高等师范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情况来窥见一斑。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保证调查对象的可比性,本次调查选取同一区域内的五所高等师范学院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的院校包括西华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以这五所高等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非师范专业的代表进行研究。其中,内江师范学院以专科层次的旅游管理人才为培养对象,绵阳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开设专科和本科层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西华师范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同时开办了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此次调查采用资料分析方法和实地调查法对各高等师范院校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等进行了详实的掌握与了解。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前我国高等师范学院中已经普遍开设旅游本、专科专业,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所770所,比上年增加8所,在校生39.74万人,比上年增加2.37万人。通过对以上四川省几所高师院校的调查,总的来说,现行培养模式还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学生全面发展的相悖,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不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还有较大差距等问题。

(一)培养目标趋同,缺乏特色

酒店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各高师院校来说,与综合院校相比,其培养目标上几乎没有差异,都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旅游人才为目标。然而,各高师院校还存在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趋同,专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与本科层次的无相差别,研究生层次和本科生层面的相差无几,缺乏多样性。人才培养与社会所需的旅游人才层次和规格还有一定的差距。下面以各高师院校本科层次该专业培养目标做比较,通过下表可以看出各高校培养目标趋同,并无特色可言。

(二)专业设置随意,专业设置较少且雷同

首先,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缺乏明确的学科定位。按照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旅游酒店管理应该隶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学科。按照常理应该把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开设在工商管理院系下。而现实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开设还没有如此规范,设置在诸如地理学科下的有,设置在历史、经济管理学科下也有,而且专业名称也颇有意思,例如,旅游地理、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经济,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就将其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建立在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内江师范学院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划分在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则是将旅游酒店管理纳入经济管理学院。

其次,专业设置雷同,缺乏特色。专业方向或者专业设置一般只有旅游管理和饭店管理两个专业,或者直接统称为旅游酒店管理,几乎不考虑社会所需的旅游景区人才、旅游教育人才、休闲旅游人才的培养,旅游专业设置的社会适应性有待加强。

再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例如,内江师范学院在其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都开设了专科层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西华师范大学设置旅游酒店管理相关专业三门,分别开设在管理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下。

(三)课程设置混乱

高师院校设置非师范专业例如旅游酒店管理很多都是依托其原有专业,在原有学科例如历史、地理等基础上建立的,因而设置在这些学院或系别下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其学习的课程也多为历史专业或地理专业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外加几门专业课:《旅游学概论》、《导游实务》、《饭店管理》、《旅游资源》等,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过专、基础课面窄,必修课多,选修课少,不利于学生知识面和视野的开拓。

(四)教材建设严重落后

尽管国家教育部组织和进行了多次教材改革,例如,“‘十一五’规划教材”、“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但高师院校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承性,导致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比较陈旧,缺乏时代感。过旧的知识内容难以适应现代旅游教育的要求,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讲授,很少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成果。

(五)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以本科四年学习期间为准,实践实习通常为3个月,而且多安排在最后一年,其余时间为理论课。理论与实践时间分离。技能培训方式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灵活。与企业合作,委派学生实习,缺乏合适的管理方法,收效甚小。例如乐山师范学院,在校期间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社会实践3周,安排在假期进行。专业实习包括资源景区、旅游行业调查研究和旅游企业业务实习,总共22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必须提交个人总结和实习调研报告(论文)。劳动教育四年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和校内劳动6周,分散在各期进行。西华师范大学专业见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同时社会实践课安排在假期进行,并完成实践报告。学习理论课的时间与学习实践课的时间分配不均,且彼此分离,导致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指导和纠正,缺乏必要的管理,因而实践教学的质量并不高。

(六)生均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不足

教育资源的占有量不足,突出的表现在非师范生的实训基地、实训实验室稀缺以及师生比偏高,难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应有的训练和指导。其中,生均教育资源占有量比较丰富的绵阳师范学院,拥有绵阳师范学院企业服务研究中心、绵阳师范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绵阳市史学会等研究机构。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杭州、海南等五星级以上三十余个酒店建立了长期的实习就业一体化基地。其他几所高师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普遍不足。

三、结论

通过对以上各高师院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模式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师院校的非师范专业还存在培养目标缺乏特色,专业设置不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科学,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其中专业培养目标的毫无特色是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残败的原因和症结所在。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面准确的摸清师范院校可为自己提供的土壤和肥料,针对在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对专业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统筹协调,找准自己在师范院校中的角色定位,探索出一个科学、合理、适宜的专业培养模式,在实现自己专业价值的同时,应对师范教育做出有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分类设置(草案)[Z].高等教育部,1954.

2、高校六十条[R].教育部,1961.

3、普通高师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Z].教育部,1988.

4、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领[Z].国务院,1993.

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Z].国家教委,1993.

6、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

7、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第7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对花卉苗木的需求日益扩大。益阳市花卉苗木业不但为益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环境化作出了贡献,也给当地农户带了实惠,还给休闲旅游、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带来了生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背景下,益阳“花乡农家乐”应运而生,依托花卉苗木产业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家乐旅游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益阳“花乡农家乐”情况介绍

益阳“花乡农家乐”旅游区位于益阳市赫山区黄泥湖乡仙蜂岭村,北临资江,距益阳市区4千米。依托花卉苗木产业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浓郁的乡情仙蜂岭村 “花乡农家乐”凭借良好区别优势,便利的交通条件,以“花卉苗木、环境清幽、山村野趣、东周古迹、农家风情”为个性,“花、幽、野、古、农”为特色,招徕四方游客。“花乡农家乐”立足“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片和国家AAA级景区”的科学定位,实施“旅游产业带动、苗木产业推动、基础设施先动、片内片外联动、政府农民互动”的发展战略,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统分结合、连片打造、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2008年成为国家AAA级景区。

2益阳“花乡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优势

2.1农业资源优势

益阳地处鱼米之乡,农业资源极其丰富,如朱砂盐蛋,益阳砖茶,水竹凉席。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农作物,不同的乡土民俗都为开发益阳“花乡农家乐”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农业基础。仙蜂岭村2000多亩花卉苗木基地,170多个品种,自然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民风古朴,乡情浓郁。益阳“花乡农家乐”综合利用农村农业资源,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无铅松花皮蛋、擂茶、杨梅名扬三湘,让游客爱而不舍。

2.2区位优势

益阳农家乐布局科学合理。“花乡农家乐”依托城镇,依托公路主干道,依托景区,依山傍水,花草相映。“花乡农家乐”紧临资水和志溪河,上邻桃花江,下通洞庭湖,北眺青龙洲,南望百竹园,东接会龙山,西瞰城中心。景区距市中心仅10分钟车程,距省会长沙仅40分钟车程,客源充足。景区与城市核心景观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奥林匹克公园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形成梯级消费健身休闲旅游产品。正是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便捷的交通,使“花乡农家乐”成为大旅游背景下的一道亮丽风景。

2.3政策优势

益阳市农家乐发展之初,省市各级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2003年益阳市制定农家乐发展规划。省政府分管领导先后4次亲临“花乡农家乐”视察,并亲笔题词,勉励打造“全省农村观光旅游之样板”,并帮助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省旅游局党组及各有关处室领导多次到农家乐现场办公,从资金、项目方面给与扶持,同时,利用媒体和全省性的会议为益阳“花乡农家乐”造势,“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打造”。市委、市政府后期将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围绕农家乐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奥林匹克公园、高尔夫球场、旅游商业步行街、秀峰公园、高档旅游饭店相继建成开业。主要旅游区(点)内的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连接公路主干道的道路基本硬化。地方名优特新产品专卖店、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旅游休闲娱乐场如雨后春竹般发展。

2.4产业组合优势

传统的“农家乐”具有的强烈的季节性、时段性、低消费性,使“农家乐”在旺季和节假日人满为患,到了淡季和平常时间则出现客源不足,但人员、场地、设备要照常护养。而“花乡农家乐”时空差使原来的花卉苗木业“一支独秀”发展到现在的花卉苗木和农家乐旅游业的两者两业并举。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花卉苗木的销售。花卉苗木销售由过去的外出找销路到现在的客商主动上门,形成了良好的循环促进模式。

3益阳市发展“花乡农家乐”的意义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为益阳市民增加了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另一面在促进益阳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传统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收到了良好效益。

3.1“花乡农家乐”旅游对政治文明的促进作用

高度重视和发展“花乡农家乐”是益阳政治文明快速发展的良好表现。乡村旅游的发展旨在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发展“花乡农家乐” 实现了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花乡农家乐”旅游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差距,有效促进了城市共同发展,维护了社会整体公平的政治大局。“花乡农家乐”旅游的发展需要广大农村干部身先士卒,为其他村民树立榜样并经常指导其他农户的经营行为,有利于锻炼干部,提高广大基层干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有利于仙蜂村周围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基层凝聚力的提高。农民生活的富裕成为当地政府最大的政绩。

3.2“花乡农家乐”旅游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花乡农家乐”旅游让益阳市民把仙蜂山作为旅游消费目的地,为仙蜂村农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农民收入。乡村旅游作为传统农业的后续产业十分有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可形成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服务第一、第二产业,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出对第三产业活动的新需求这样一种良性结构。减少花卉苗木产品销售的中间环节,有利于农民增收,产业结构的优化。农村经济增长形成多元化的格局,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

3.3对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益阳市“花乡农家乐”旅游通过文化的传承有效地促进了农民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为了搞好农村旅游,村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外出学习参观,参加技能比赛,乡村旅 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花乡农家乐”的发展促使仙蜂村注重挖掘文化,丰富内涵,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也促进了城乡交流,完善了文化传承。加强了仙蜂村和外界的联系,使农村特色文化和益阳市区现代文化融为一体。

4益阳“花乡农家乐”发展存在的问题

4.1缺乏统一规划,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

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原本闭塞的乡村迎来络绎不绝的游客。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品质正伴随着游客的大量增加以及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而日益下降。游客遗弃的饮料瓶、烟头、食品袋,经营者遗留下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在乡村旅游区,水面、路边、田间随处可见,严重地破坏了乡村旅游地的环境卫生,影响了当地农民的生活和健康安全。再加上,广大乡村农民对旅游资源的价值认识不高,保护环境意识较低,使乡村旅游资源破坏严重。此外,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地的植被面积也正在逐渐地减少。不合理的开发建设、缺乏规范的餐馆和娱乐场所、游客的随意采摘都是破坏乡村旅游地植被的祸害。

4.2家庭化经营,规模较小,缺乏规范管理

益阳“花乡农家乐”旅游存在分散、规模小、个体经营为主。由于受乡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弊端的制约,是该地区旅游产品单一,产品深层次开发不够,产业结构不健全,经济贡献小。处于粗放经营状态,与当前开放性旅游服务形成反差。家庭成员之间年龄与文化的差异性,使服务难以标准化,再加上家庭经济实力较为薄弱,使服务难以上档次。

4.3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农家乐主要是建立在城市郊区或农村地区,因此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表现在:旅游购物设施少,厕所简陋且卫生条件差,农家乐旅管厨房设备简陋,基本消毒设施缺乏;排污排水通道不畅,各种生活用水随意排放;生食熟食混放。在用电方面,由于开办“农家乐”旅游导致农户家用电器增多,负荷加重,而一些农村电线电器长期的不到改造和检修,极易漏电走火,而且一些农家旅馆房前屋后堆满各种杂物,消防设施不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在数量和档次上都满足不了城市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使游客享受不到相应的服务。

4.4缺乏相应的服务人才

乡村旅游是各种旅游发展方式中民间参与投资最多的旅游开发方式,也是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最广泛、最积极的一种方式。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旅游服务人才缺乏是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由于其自身的特点,乡村旅游不需要高层次的旅游酒店和旅行社管理人才,而是需要既懂旅游开发和营销,又懂乡村生活情况的管理人才。在乡村旅游的实际中,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专业的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又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中,由于季节性和乡村成本问题,很多乡村旅游企业不敢招徕太多外来员工,大多是由家族内的人来管理,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我国大部分乡村长期闭塞自首,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服务意识淡薄,所以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素质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矛盾日益加剧,这些都是构成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4.5产品宣传力度不够

“花乡农家乐”旅游宣传促销工作非常薄弱,因此虽有好的资源,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却不多,消费者也主要是当地居民,中、远程市场开发不足。由于市场意识不强,没有对旅游项目加以精心包装和促销,知名度、市场吸引力、影响力有限。同时乡村旅游这块尚未组织专题对外宣传促销活动,多是与整个旅游促销打包在一起,在景区旅游大背景下,益阳“花乡农家乐”旅游特色彰显不够。

5加快益阳“花乡农家乐”发展的措施

5.1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乡村生态环境通常保存较为完整,但也是最为敏感和脆弱的生态系统,益阳“花乡农家乐”也不例外。因此在旅游开发时,要树立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提倡旅游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与自然和谐统一,并且必须使后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当代人相等,使旅游区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使旅游区居民的民族文化得以传衍,并保护旅游地社区的利益。益阳“花乡农家乐”必须在生态旅游区的整体布局上,合理划分旅游功能区,注重培养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可以在景区入口处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告诫游客:“除了照片之外,你什么也没带走;除了脚印之外,你什么也别留下。”

5.2苦练内功,联合经营,树立品牌

加快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交通干道、“花乡农家乐”旅游区的道路交通问题。要注重文化内涵建设,突出传统民俗文化开发,把传统风情、农家生活方式融入农家乐园之中,提升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品位。改变益阳“花乡农家乐”旅游在内部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负盈亏的格局。要通过横向一体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农户间的联合。通过旅游项目的综合开发,使农户之间资源和产品优势互补,平衡旅游淡旺季,共享市场,形成循环畅通,功能强劲,综合效益高的乡村旅游系统,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乡村旅游中普片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服务项目单一,市场竞争无序的局面。做到高起点、上档次、有规模、有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5.3注重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管理出形象,管理出效益。乡村旅游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引导人才,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首先,要对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在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旅游政策、市场动态、经营和操作程序、环境教育等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使他们真正能够承担乡村旅游的各项工作,如果从业人员对旅游业务知识的缺乏,势必会影响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整体感受。其次,要招纳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方法培养一批乡村旅游管理人员,为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再次,应注意从本地农民中培养一批导游人员 ,乡村旅游点不仅要从农民中培养人才,而且要重视这些本地的人才,从而谋求旅游地乡村旅游新突破,使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

5.4加大宣传力度,塑造舆论支持氛围

旅游产品成熟之后,赢得市场的关键是宣传促销,宣传促销做得好,市场拉动力强,客源就多,效益就好。“花乡农家乐”要联合益阳其他的旅游景区景点在益阳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和手机等多样化的媒介工具以及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论坛、洞庭渔火节、美人窝旅游文化艺术节、竹文化节等旅游节庆活动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政府要安排专项宣传促销经费,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促销激励的机制,充分发挥旅游景区景点,特别是旅行社的促销主题作用,大力开展客源市场。转变“酒好不拍巷子深”经营观念,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到周边地市和长株潭地区促销,借助旅游企业多年旅游营销的网络,以精致的旅游产品质优价廉的人文服务吸引中远距离的游客,抢占乡村旅游市场的先机。

参考文献:

刘继雄.长沙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思考.长沙晚报,2006-12-05(B5).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2版.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21-23.

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17-19.

孙俊秀.体验型休闲——“农家乐”经营的新模式 .商业研究,2005(18):35-39.

罗芬,方妮,周琴,等.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演变、困境与调控——以长沙市桃花岭村“农家乐”为例.中国农学通报,2012,26(5):46-50.

休闲与旅游管理概论范文第8篇

一、问题的提出

“行、食、住、游、购、娱”,被简称为旅游六要素,在今天的旅游业界已是个应用得非常普遍的概念,这还有必要提到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吗?本文的回答是肯定的。旅游六要素无疑属于旅游产业的范畴,从逻辑上说旅游产业的理论依据是旅游学。而旅游学的基本框架又是什么呢?我们翻阅不同版本的《旅游概论》、《旅游学概论》,基本上都是从什么是“旅游”和什么是“旅游者”讲起,然后不可回避地都要涉及到对旅游六要素这一基本内容展开论述,这说明旅游六要素在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中已经存在,但长期以来对旅游六要素理论属性的评价则非常含糊。也许是人们感到旅游六要素的提法太通俗之故,其实许多深奥的理论都可以借用通俗语言加以阐述。由于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不明确,引发相关的问题是,早先就有学者提出了“真正称得上旅游理论的理论没有形成”[1],就是到今天仍有人认为“旅游理论研究脉络不清”[2],“旅游研究出现泛化倾向,学术群体之间缺乏学术认同感”[3],等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对旅游学理论的认识不到位或缺乏认同感?如果问题果真如此,又怎样解释我国20多年的旅游产业辉煌竟是在没有理论或理论“脉络不清”的情况下取得的呢?如果问题不是如此,旅游学的理论体系又在哪里?笔者认为,人们高度关心的这些问题或多或少与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有关,探讨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也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此谈谈个人看法,权作抛砖引玉。

二、“六要素”提出过程回顾

为了进一步探讨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这里有必要先就旅游六要素发生过程及其在旅游实践发展指导作用作一简略回顾,归纳以往大体可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4年):“三要素”提出阶段。改革开放是我国旅游产业的催生婆。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旅游热潮和仓促上马的从业人员队伍,业界急于首先要解决“什么是旅游和怎样办旅游”的问题。1980年何礼荪先生提出了“旅游三要素”,系指饭店、交通和服务[4]。可能是三要素中的“论文格式服务”一词显得比较笼统,另有专家在198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概论》中将“旅游三在素”解释为旅行社、交通、饭店[4]。与此同时,我国学者们从国外发达国家翻译过来一些旅游著述,如土井原的《旅游业入门》[5]、M•马特勒的《国际旅游地理》[6]等。这些国外旅游著述中都无一例外地重点论及到旅游业与交通、饭店、餐饮、娱乐业之间的密切关系,但没有将旅游诸要素提炼出一个简明扼要的综合性概念体系,因而这些著述在理论上的阐述还有欠缺。第二阶段(1985-1990年):“五要素”提出阶段。1985年黄辉实著的《旅游经济学》中提出了旅游五要素的概念,即“吃、住、游、行、买”[7]。1987年,我国的《旅游学刊》、《旅游论丛》分别由内部试刊转为公开发行,在这两个刊物上,于英士[8]、谢长淮[9]、李治莹[10]、佘培等人各自发表文章,都使用了旅游“五要素”一词:“吃、住、行、游、买”,说明五要素的提法在当时得到学界的普遍承认,虽然流行的时期不长,但已是今天“六要素”的前身。第三阶段(1991-现在):“六要素”提出和普遍使用阶段。1991年以孙尚清主持出版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为标志,提出了“行、住、食、游、购、娱”六要素概念[11]。此后一直沿用至今,并大量出现在旅游专业的教科书中,如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写的《旅游概论》[12]等教材都把旅游六要素摆到基础理论的位置。通过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回顾,进一步能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1概念提出的滞后性我国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而“六要素”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明确提出来的,反映概念的产生滞后于实践,而理论滞后实践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一种常见的现象。这里的原因有二:一是我国长期的短缺经济一直对旅游活动持否定态度,造成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旅游六要素最初的提出是针对旅游业发展必需要具备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而言的;二是理论的产生需要经历一个在实践与认识间的反复筛选过程,过程需要时间,六要素的出台也不例外。21旅游实践的指导性“六要素”提出的历史背景正是我国旅游业起步时期,对什么是旅游和怎样办好旅游等基本问题需要有一个通俗的理论来统一大家的认知。“六要素”的提出为指导人们去认识、兴办旅游业发挥了启蒙作用,为人们构架旅游产业链提供了基本范式,所以“六要素”概念一经提出便很快得到普及,它对旅游产业实践所发挥的巨大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这足以证明旅游六要素完全具有理论的指导属性。31体系形成的完善性今天的“六素说”理论,是由过去的“三素说”、“五素说”发展来的,每进入一个新的“要素说”发展阶段都是以结构性地增加一两个基本要素单元为标志。在“五素说”阶段,“娱”的要素还没有提高到产业要素的地位,造成了对文化产业效益的流失和旅游者对单调夜生活的不满。在“三素说”时期,因缺失“娱”和“购”两个要素,旅游产业效益的流失更大,可见,旅游六要素理论的提出是经过了旅游业不断实践、摸索和完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41理论术语的稳定性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后促进旅游生产力发展的要素可能还会增加,例如旅游业对移动通信和数字化网络技术的依赖程度就已经越来越深,有没有必要用旅游七要素来代替旅游六要素呢?本文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今天的旅游六要素已成为代表旅游产业基本构架的固有术语,出于应用的需要已没有必要修改。

三、旅游六要素具有理论的属性

讨论旅游六要素是不是具有其理论的属性,仅仅回顾它的发展过程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站在理论的层面上研究它的“概念和原理体系”,因为理论就是“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13]。11研究对象每一个产业都有自己所对应的学科研究领域及其特定的研究对象。旅游六要素作为旅游学独有的研究对象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除了旅游学

之外,没有一门别的学科能系统地把旅游六要素及其相关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21合成性的原理体系旅游六要素本质上是指组成旅游产业的基本构架和产业链而言。早在旅游业出现以前,六个要素就各自独立并长期存在了,但有了六个要素不等于自然而然就有了旅游业,在合成以前的六个要素是不能称其为旅游六要素的,所以六要素和旅游六要素是两个概念。正是因为现代社会具有以前没有的一种动力能将六要素有机聚合成为现代旅游产业,如同氢、氧两个元素化合成水的原理一样,旅行社把六个要素串起来就化合形成了全新的旅游业事物,相当于由若干基因合成为旅游产业生命的新机体一样,将旅游六要素合成为旅游产业的内在动力就是旅游六要素理论属性的所在。31层次性的学科体系旅游六要素远不是旅游学研究的全部。旅游学科体系结构由三个层次的系统组成(见图1):一是主体系统,旅游六要素;二是动力系统,驱动六要素合成与形成旅游产品的动力;三是支撑系统,由相邻学科和相关部门支撑起来的旅游学范畴。进一步解析旅游学的层次性结构体系,有利于探讨目前旅游基础理论研究中常遇到的两个问题:第一是觉得旅游学理论提得太多,使人感到无所适从。多见到的有“体验论”、“经历论”、“产业论”、“文化内涵论”,等等,其原因是只看到系统中的一个动力,而实际上的驱动旅游六要素合成的动力是多元的,各家只强调其中的一个动力,以偏概全,便造成了众说纷纭的局面。第二是觉得旅游学没有自己的理论,“所谓的研究大多只是简单套用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搬用、介绍国外旅游研究的一些成果”,“冠以旅游××学”名称的书籍层出不穷”[1]。其原因是只停留在上述支撑系统的层面上,同样也缺少对旅游动力及其对六要素合成过程的机理研究。上述两个问题产生的共同点,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旅游六要素具有理论的属性及其在旅游学中的重要地位,就是认为旅游理论“没有形成”的学者,在我们看到他所提出来的“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时[1],也发现它仍然离不开“旅游六要素”这一母体。“冠以旅游××学”,正是体现了旅游学科支撑系统中各分支学科边缘性研究的特点,和需要邻近学科支撑的一面。没有相邻学科的支撑就没有今天的旅游学。当我国旅游业由政治接待型向产业型转型时,是经济学给予了有力的支撑,不讲经济效益何来旅游产业?因此,最初一段时间把旅游学放在经济学的范畴之内。之后,因为旅游业是以旅游六要素为载体,提供人为人服务的产业,因此旅游业又转归到管理学的门下。可以肯定旅游学的学科地位今后还将出现新的提升和突破,但旅游学依靠相邻学科支撑走过了旅游经济、旅游管理的发展过程,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超越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内容。41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集中体现了旅游学科的应用性质任何一种理论最终都是要付诸应用,任何一种理论都是由要素组合的。为什么旅游六要素能用做一种表述旅游学理论的方法?因为旅游产业的行业覆盖面广,交叉部门多,必然反映在旅游学科体系对相邻学科包容量大和外延性强的特点上。所谓旅游产业的外延性是指真正直接属于旅游管理的部门并不多(如培训等),大量要依托旅游六要素外延到交通、民航和分属于各行各业的旅游景区,方能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生产力,因此,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是顺应产业需求而发生的,同时在根本上又决定了旅游学科的应用性质。多年来专家们对旅游学科体系采用种种不同的联系图解表达,在各种联系图中,旅游六要素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旅游学科的应用性质是学界专家们的共识。采用要素法表述旅游学科的主体成分基本符合旅游学的现状和实际。

四、旅游六要素的结构体系

11结构体系结构决定功能。由于“六要素”的本身就是对旅游主体结构的一种表述,六要素构成的变化决定着不同旅游产品性质和类型。既然六个要素的组成是一种结构关系,就存在六要素结构的优化与协调问题。在六要素构成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发生缺失,或者其要素量的过大、过小,都会造成整体产品结构的失衡或生产力要素的浪费,制约旅游产品体系的效益型发展。旅游六要素结构理论体系不断调整完善的过程,在指导旅游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的提升过程中发挥作用。也有专家把旅游结构概括成“三体说”[14],这与“六素说”不存在矛盾。“三体说”指的是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地)、旅游介体(旅游交通和接待设施)三者间叠加与合成的部分,构成旅游学研究的核心(见图2)。“三体说”将旅游“六要素”分成了供需两个侧面,既包含了消费者需求的六要素,又包含生产者经营的六要素,所以,“六素说”与“三体说”基本是论文格式一致的。21结构类型旅游六要素的构成不是简单的拼盘,是多元素有机的组合和新质量的生成。我们要促进旅游产业六要素构成之间的协调与优化发展,就需要先对六要素之间的产业链及其关联性有科学的认知,我们根据“六要素”关联的组合形式分两种类型:(1)序位关联式人们为什么习惯把六要素中的“行”或“食”排在六个要素的最前面?把“购”或“娱”放在后面?显然与六要素在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有关,或者说与旅行社安排旅游者观光行为的顺序有关。旅游者乘车出发,先要约好吃、住的安排,中心目标是完成对旅游目的地产品的购买:“游”,其次参加娱乐,最后购物返程。旅游六要素的序位基本上是根据产业链顺序的先后排出的。(2)主次关联式在旅游产业结构中,六个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等同。其中“游”是核心,是观光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行、食、住”,是实现“游”要素的前向关联的三个要素,“娱”和“购”是“游”的后向关联的两个要素。前向关联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否则就发生不了现代旅游的过程;而后向关联是提升旅游过程质量的充分条件,没有“购”和“娱”似乎也能发生旅游,但后向关联是旅游效益的关键,并在效益构成中举足轻重。因此“游”的建设问题一直成为旅游学术讨论的重头戏,旅游学界的论文数量以围绕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建设最多,“游”成为带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诸要素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六个要素在整体结构中各司其职,其中最重要的是“行”和“游”二要素,故称“旅游”。

五、旅游六要素结构系统的主导因素和动力因素分析

旅游六要素结构上的差异决定了产品的差异。旅游产品为什么分为观光型、度假型、专项型等类型?这与旅游六要素内部结构中所居的主导地位相关。主导因素就是牵动旅游产品发展的内在主动力。在观光产品中,“游”是主导因素,其他五个要素是为“游”配套的。在度假产品中,“娱”换位为主导因素,这里的“娱”广义地包括休憩、休闲、游戏、健身等活动。在度假产品中“游”的主导地位没有观光产品那样突出。在专项产品中,六要素中的任

何一项都可能换位成主导因素,如自行车或自驾车旅游都是因为改换了“行”的手段或方式而成为了主导因素;美食旅游以“食”为主导因素,修学旅游以“购知识”为主导因素,在漂流、探险旅游等产品中,“游”或“娱”都上升成为寻求刺激为目标,等等。可见,我们提出的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既包含对基础结构层次的分析,也包含对动力机理的研究。由于驱动旅游六要素组合与发展的动力是多元的、可变的,所形成的产品自然也是多样的。专家们从各自专业角度解释旅游的本质时便得出了众说不一的结论,这不足为怪。例如,“体验本质论”难以完全解释商务旅游和公务旅游的主要动机;“经历本质论”难以完全说明探亲访友主要目的,等等。六要素的理论属性包括了其中主导因素及其六要素结构的动力学研究。未来旅游六要素将不断发展进化,激活动力机制与主导创新将成为旅游六要素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超级秘书网

六、结语

旅游六要素在旅游产业和旅游学科体系中均居重要地位。除了旅游学科,没有一门别的学科能系统地把旅游六要素及其相关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旅游六要素有自己的概念和原理体系,决定了它的理论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旅游六要素的提出是人们对旅游实践活动规律的理性认识,是指六个要素合成后的全新质量的形成,而不是对六个要素的简单罗列。旅游学科体系结构由三个层次的系统组成:一是主体系统(旅游六要素);二是动力系统;三是支撑系统。旅游六要素中主导因素的变化的目标就是要建立起理性的思路去促使六要素产出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结构决定功能,研究旅游六要素理论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要开展对旅游结构体系和谐化的研究。随着人类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影响旅游的六要素的理论属性问题一定会在新的实践中发展创新,这有待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余书炜.论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J].旅游学刊,1997,(4):31-35.

[2]刘筱秋.重视旅游理论体系构建[N].中国旅游报,2005-06-01(7).

[3]龙江智.从体验视角看旅游的本质及旅游学科体系的构建[J].旅游学刊,200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