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核心

经济发展核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经济发展核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沈阳 县域经济 产业集群

一、核心竞争力与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即核心竞争能力的概念,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比较优势上形成竞争优势,各类要素在区域的特定空间聚集、相互作用,形成区域竞争优势,进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企业、产业和政府对要素的整合能力形成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二、沈阳市的区域比较优势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在区域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区域体制创新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比较优势与资源有关,是指本地区在经济和生产发展中所独具的资源与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沈阳经济区在被确定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以来,围绕新型工业化主题,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沈阳经济区的区域产业一体化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在沈阳经济区五条城际连接带开发和产业布局上,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市域比较优势,即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实施各市域产业差别化错位发展,区域产业一体化已经收到显著效果。中心城市沈阳调整结构的重点是:以增强沈阳辐射力和带动力,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城市为基本战略取向,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城区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沈阳经济区现在已经实现了交通一体化,经济区实现了一小时交通圈,将来还要实现半小时经济圈。而在获批的方案中明确确定了“一座核心城市、五条城际连接带、十大产业集群”和38个新城新市镇的建设蓝图,这就使得沈阳经济区要加快在产业布局、人力资源调整和城乡统筹等众多领域的关键环节显现全国新型工业化典型的示范效应。按照此进程发展,沈阳经济区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使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涵盖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八城市。这一经济区资源丰富、城市密集、科技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备,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发展基地之一,是国家能源、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业和重要国防战略产业基地,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和辽宁省经济核心地带。

沈阳经济区是随着近代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而渐成规模的,必然会成长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东北全面振兴的龙头区域和辽宁省域经济增长的核心部分。

政策优势。在省域层面,辽宁省政府也在积极地推进城市间的协调与合作。省政府为增进城市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搭建了平台,优先发展区域性的交通设施,环经济区高速公路以及城际铁路的建设,为各城市的融合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城市层面,八城市在注重自身功能强化与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在主动走向区域。

产业优势。沈阳经济区三大支柱产业,即装备工业、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工重现发展生机。石油化工结构调整加速,正在改变石油化工产品单一产业链条对地区发展牵动力弱的结构缺陷,百万吨乙烯和百万吨以上的芳烃及深加工,拉长了石油化工产业链条。新兴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环保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力发展以信息、金融、物流、旅游为重点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已经作为中心城市沈阳和经济区内各市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沈阳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础初步形成。

资源和交通优势。从地质学角度看,沈阳经济区地处东北、华北地区北缘环太平洋成矿地带,具有良好的成矿条件与环境。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且储量巨大,这为沈阳经济区成为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力保证。虽然目前大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已面临枯竭,但从现实看,部分地区仍存在可挖掘的潜力。

沈阳经济区具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国家正在积极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两大铁路干线。它们的全线开通将进一步提升沈阳经济区的交通优势,为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提供更为可靠的交通运输保障。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沈阳市凭借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吸引八方来客,推动辽宁省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努力完全有可能把沈阳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

三、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市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参与国际与国内竞争中所具有的能力,为提升沈阳市的区域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地发展优势产业区域经济的发展,着重抓以下几方面的建设:

1、发展优势产业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发挥优势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沈阳经济区发展应积极实施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倾斜的新战略。发展优势产业是沈阳经济区新城和新市镇发展的基本动力,没有产业支撑城市难以发展。沈阳经济区正在采取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发展效应,做大区域经济规模,带动沈阳经济区加快建设,提升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而沈阳也加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增强对经济区其他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沈阳经济区具有很强的后发优势。在成功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外资后,沈阳经济区应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挥高科技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辐射和带动作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实现传统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沈阳经济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要求其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此优化产业结构,加速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同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使沈阳经济区的现代产业成为具备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长久生命力的国际化产业。

总之,利用地区已有的优势条件,作为增长极,引导并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终达到提高整个区域要素禀赋的目的。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经济;金融支持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several finance bottlenecks on developing the blue economy,and proposed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successful practices and experiments from other well-developed marine economy and land finance,such as establishing the investing and financing platform,innovating finance products,etc.

Key Words:shandong peninsula,blue economic zone,marine economy,finance support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4-2265(2010)01-0003-04

2009年4月和10月,总书记两次视察山东,结合山东区域优势和发展特点,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大机遇。“蓝色经济区”寓意深远,是指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展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但是由于海洋产业自身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禀赋特点以及生态环境社会公益性和效益外溢性的脱节,蓝色经济发展面临产业发展前景和潜在收益不确定性的问题,导致现行较为成熟的陆地金融制度体系和产品创新手段无法与海洋经济融合,来发挥资金支持和平台支撑作用。实现海洋经济与陆地金融的对接,促进陆地金融发展理念与金融手段的创新与转变,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和必由之路。

一、国内外发展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手段及经验

国外发展海洋经济的时间较长,相关的金融支持手段较为丰富,总起来说,目前世界各国在海洋经济发展领域主要执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金融支持政策,涉及项目集中于渔业发展和船只建造,旨在通过分担风险和诱导利益促进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选择,主要措施有发展政策性保险、创新投融资机制以及开展金融合作。

(一)发展政策性保险

针对海洋产业发展中的风险集中和不可控问题,以政策性保险扶持和推广海洋产业,尤其是渔业的发展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商业性保险难以规避成本收益不对称下生产经营活动的潜在风险。发展政策性保险,通过政府的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能有效动员全社会来分散海洋产业风险,改变生产经营者在风险面前孤立无援的窘境,是完善海洋产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海洋产业发展中政策性保险的主要形式有:(1)渔船保险补贴计划:按照渔船马力的不同实行“高马力高保额、低马力低保额的动力补贴方案,由政府出资补贴保险费的30%。(2)渔业保险补贴计划:政府成立专项准备基金对从事渔业生产和渔业相关链条产品开发产业的保险费进行20%-30%的适当补贴。(3)普惠制的引导性保险计划:不设定具体行业和受益主体,只要与海洋经济建设相关并愿意投保,政府均给予不同程度的政策性保险费补贴,从而引导更多微观经济主体参与发展海洋经济。

(二)创新投融资机制

海洋产业自身周期长、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等弱质性决定了金融机构支持有限和产业必然存在资金缺口。为了解决发展的资金瓶颈,国际上围绕金融的抵押、担保、信贷等环节已逐步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筹资、融资服务体系,尽可能为其提供金融配套服务。(1)降低涉海产业融资门槛,增加贷款额度,例如通过政策性银行向海洋产业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或提供比正常分期偿还期限长的贷款。(2)建立涉海产业发展基金,例如渔业基金、渔获量均衡基金、渔船资本化基金、渔船油价稳定基金、渔船保险基金、渔业贷款基金、地区发展基金等,为涉海经济提供贷款贴息支持。(3)成立专业银行,并以优惠利率和分期偿还的形式向购买或改造渔船、购买鱼类加工设备以及其他涉海产业活动提供贷款,如挪威的海洋银行。(4)提供类似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的渔产品抵押贷款制度,该制度下渔民可以按照贷款率水平,将产品抵押给国家,获得贷款收益。当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时,渔民可以放弃抵押产品,且不需要偿还贷款;反之可以将已经抵押的产品要回出售,并偿还贷款及相应的利息。

(三)开展金融合作

仅仅依靠有限的政策性融资力量和部分商业性融资力量,无法完全满足海洋产业对资金的大额和连续性需求,因此国际上一般都采取在政府投资示范性、引导性和调控性基础上的金融合作,例如兴办合作基金会,设立信用担保基金和机构,通过股份制方式或联合担保方式发展涉海产业小额信贷等。另外,鼓励企业入股、个人捐助、国际援助等方式通过项目合作或渠道创新积极进入涉海产业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投入多元化、利益共享的投融资新体系,也有效扩大了海洋产业发展的资金总量。

相比较国外海洋经济的发展阶段和金融支持手段,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概念,至今虽已有近30年的时间,但仍处于起步、摸索、修正和补充阶段。直到近几年,随着一系列临海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国内金融业才开始利用国家赋予的改革优惠政策和有利时机,在金融业务、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开放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一是加大信贷渠道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和金融资源倾斜程度,主要向各类海洋开发基础设施项目、涉海建设大型项目、中小企业及特色行业提供金融支持,尤其是政策性银行可以直接投入政策性资金支持具体海洋经济项目,还可以贴息、担保等方式吸引商业银行从事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活动。二是设立专业融资机构,提供专项服务。设立专业性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例如滨海新区成立渤海银行和天津港财务有限公司),并加大国内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设立,增加专项业务发展部门,提高金融支持的效率。另外,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利用优惠贷款,发展特色服务,形成对国内金融资源的有效补充。三是创新金融产品和运作方式,扩大直接投融资渠道。金融机构通过积极开发和利用集合信托、短期融资券、银团贷款、保函、企业债券、海域使用权抵押、政府主导的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和私募基金等方式,为涉海企业提供优良、特色金融服务。四是推动金融开放进程,有效控制涉外风险。逐步展开经常项目外汇账户改革,有序开放涉海企业集团外汇资金集中管理和运作,尝试发展离岸金融市场,采取更便捷的外币结算方法,鼓励金融机构在更大范围内从事混业经营业务。

二、山东省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瓶颈

结合国内外金融支持海洋经济的实践,思考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的金融发展程度和投融资体系建设现状,尚存在以下几个“瓶颈”。

一是资金支持缺乏力度,难以满足发展需求。目前省内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信贷、发行股票和债券以及引进外资。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底,山东海洋产业源自上述三方面形成的融资额度分别约为730亿元、82.5亿元以及20亿美元。尽管集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涉海产业贷款只占全省贷款余额的4.4%,涉海上市企业只占全省上市企业数量的5%,短期融资券融资额只占全省余额的7.5%、实际利用外资只占全省实际利用额的2.6%。此外,发展风险投资是解决海洋高技术产业融资的最有效途径,但山东省的风险投资发展滞后,仅有的少数风险投资运作方式并不符合产业运行规律,且过度追求保值增值。

二是抵押物创新滞后,增加贷款融资障碍。海洋经济产业获得贷款的有效抵押品较少,一方面,动产在海洋经济产业资产中占比较高,而山东省的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开展船舶等动产抵押业务,海洋经济产业获得的贷款超过90%为信用担保贷款或厂房土地、机器设备等抵押贷款;另一方面,海洋经济产业可用于贷款抵押的机器设备多属专用设备,其抵押率相对较低,大多仅在25%-60%。此外,海域使用权等用益物权的抵押虽然没有法律障碍,但由于金融机构的认知程度较低、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还不够规范和明确,大多数的商业银行都没有开展这一业务。造成的结果就是省内许多涉海企业和个人以船舶等为抵押从香港或境外银行获得贷款融资,而省内金融机构则不得不将市场份额拱手相让。

三是风险规避手段缺失,形成潜在无形损失。海洋经济产业多为涉外企业,相对于一般陆地经济,要面临更多的汇率风险。以造船业为例,相关研究表明,我国船舶出口业务占比超过70%,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我国造船业将损失21亿元。虽然涉海企业可以通过选择结算币种、远期交易、套期保值等手段部分锁定或转嫁汇率风险,但汇率的波动仍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利润,而目前金融市场和机构缺乏足够的手段出清汇率风险。在汇率波动尤其是单边升值的背景下,汇率风险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资金特别是社会资金向海洋经济产业的投入。

四是涉海保险发展不足,降低贷款融资保障。涉海保险尤其是渔业养殖保险等能减少信贷风险,增加还贷保障,多数商业银行和农信社都将保险作为还款来源的有效保证。尽管近年来海洋保险的险种和规模开始加快发展(据统计,2007年省内海上船舶保险保费规模为2.3亿元,海上货物运输保险规模达1亿元左右),但也只占全省保费收入的1%,与涉海产业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严重脱钩,难以有效覆盖风险。涉海保险的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专门针对海洋经济的政策性保险产品;二是商业性保险不愿涉足;三是即使对于已有的保险项目,由于专业人才和相关定价、估损、理赔技术的缺乏,无法保、不敢保的现象非常普遍。

此外,缺乏专门化的担保机构、租赁公司以及相关领域内的法律、会计等相关中介机构,也是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约束的主要问题。

三、金融支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

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拟实现的“五个突破”,可以确定“优势、持续、创新”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观念。再结合海洋经济自身发展的特殊性,应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风险分担为主、利益诱导为辅”的金融支持战略。

(一)发展多种投融资方式,提高投融资效率

由于海洋产业的行业分类、发展阶段、与宏观政策发展导向的相符程度等不同,对资金的数量和实效性要求存在差异,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的投融资支持战略。就产业层次而言,海洋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和基础性、战略性设施需要政府积极投入,大力扶持;第二和第三产业中的成熟产业,只需在政府适度引导下进行市场化融资;高风险、成长空间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非盈利性”投入,但在适当时机可鼓励盈利性的商业运作模式介入。就产业类别而言,应优先发展新兴、环保、特色产业,继续支持传统、高附加值、民生产业,严格淘汰落后、双高、纯劳动密集型产业。

具体来说: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各级财政性建设资金向海洋经济的倾斜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国债和预算内资金支持,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贴息等手段,落实相关配套资金。二是加快市场化投融资体制创新,包括引入不同类型的战略投资者,建立产业投资基金,扶持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发展专业性融资机构(例如组建海洋开发专业银行),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强力支持蓝色经济优势产业发展;重点培育一批海洋经济企业,积极引导、鼓励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股票上市、发行债券、经营权和资产转让、联合兼并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增量资产,还可鼓励和引导企业发行海洋高新技术的可转换债券、可调利率优先股票等,在发展初期扩大融资来源。三是积极利用外部资金,全面放开外商投资海洋经济领域,努力提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圈的融合程度,例如积极参与海洋国际性区域合作开发,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尽量争取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或国际金融组合的优惠贷款或赠款;尝试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等方式吸引外资和技术,采用对外招标的方式加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探索完善抵押担保方式,强化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

针对蓝色经济区中大量闲置的土地和海域使用权,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增强金融机构认可度,有利于降低信贷门槛,畅通融资渠道。一是积极开展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要加大宣传和引导,尽快规范信贷管理办法和有关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的规章制度,落实相应的操作制度;加快专业性评估机构建设,健全评估标准;积极发展和培育海域使用权二级交易市场,构建海域使用权的变现平台;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财政贴息政策,降低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风险,加大金融机构对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的认知程度和投放力度。二是推动土地流转与交易。针对蓝色经济区中滨州、东营等地市存在大面积的盐碱地、荒草地和滩涂等未利用土地的现状,建议通过盘活闲置土地,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因此,可以探索建立省级统筹的土地管理体系和市场交易机制,完善适合当地情况的流转土地抵押融资制度,实现该区域土地资源的资本化,从而吸引各类开发资金流入并支持产业发展。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用地、用海指标,对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等项目优先安排用地、用海计划,全力支持优势产业发展。此外,针对部分生产分散、信用较弱的涉海经济个体,可以借鉴农村金融中的互助担保方式,大力发展信用联合体贷款,有效提高从事海洋经济发展的微观个体的信贷能力。

(三)加快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推动区域产业集群优化整合

发展环境、区位优势、人文理念等的相似性,使得半岛海洋经济存在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由此带来了基于规模化生产和竞争力提高要求的区域产业集群整合的必要性,而当前金融产品单一和金融服务落后限制了优化整合的进程,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方式、加强产业集群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与合作。一是建立完善并购融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金融机构与市场中介机构合作,积极利用并购贷款支持企业兼并重组,推动产业优化整合。二是大力发展金融租赁业务,积极支持重点产业的设备更新,提高技术含量。三是积极探索开发集合融资平台,有效整合各类金融资源,引导政府、银行、担保、信托、创投和其他社会投资者等多方参与,积极发展各种债权、股权类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集合融资服务。四是重点探索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融资模式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发展和推动置于价值链、供应链下的贸易贷款。五是鼓励开展各类非信贷融资模式,综合运用贸易融资、保理、票据、信用证等非信贷融资工具,做好对企业的金融服务工作。六是转变经营理念,规范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可考虑改变风险基金的所有者结构,适当增加对收益关注度较高的企业或民间资本的控股权,在适当时机还可吸收国外风险投资专家进入,同时发展初期政府应在有限领域积极介入并提供相关的税收优惠、投资亏损补贴、技术研发补助等保障性措施,以此激励风险投资的设立和启动。

(四)构建环保金融激励与补偿机制,推进经济区生态建设

蓝色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应是低碳与循环的结合体,对产业节能减排的要求较高。金融部门应充分发挥资金、信用、市场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信贷投向和环保金融工具创新,推动区内工业体系的节能减排工作。一是坚持绿色信贷原则,推行环境准入制度。金融机构应联合行业组织和协会,建立一套符合环保和节能减排要求的绿色信贷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明确各行业的技术和项目准入标准,将各产业节能减排监测结果纳入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运用信贷杠杆促进区内清洁生产和环保进程。二是量化环境资源,发挥环境配额制的激励约束作用。通过将环境资源转换为具有产权和可以计量的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产品,并探索分种类的环境当量与经济增长的交换关系,从而在“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下,有效推行环境有偿使用制度。三是成立环境交易所,发挥市场机制的灵活调控作用。环境交易所可以提供一个经济利益转换与补偿的平台,通过设立电子清算中心、建立环境使用调节基金、执行差别化的交易价格、提供期权期货交易平台等促进节能减排。

(五)发挥政策性金融避险作用,引导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欧亚大陆桥头堡之一,具有吸收日、韩、欧美以及港澳台地区投资,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但国际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和汇率的不稳定,提高了区内企业出口的信用风险,加大了区内产业调整和发展的难度。建议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支持外向型海洋经济发展的力度,设立出口区域性信用风险保障专项基金,合理补偿金融资源的政策性成本。该出口信用风险保障专项基金以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依托,实现政策性保险和银行信贷的有效组合,维护外向型企业在生产流通环节资金链条的连续性,为其提供避险手段和融资保障,从而有助于推动外向型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更好地完善经济区内的产业布局与分工。

参考文献:

[1]杨林.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与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3.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

信息化社会里,经济快速发展,产业更替迅速,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在发生变化。学生的人际交流、团队合作、创新革新等核心素质成为用人单位首先考虑的职业素养。所谓核心素质是指,在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通用能力,包括自我管理、人际交流、团队合作、竞争意识、信息处理、解决问题、创新革新、国际视野八项核心技能。它是个体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岗位变换等必备的能力。无锡是全国经济强市,处在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关键期,技能人才需求发生着变化。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培养途径,以跟上无锡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变化步伐,是当前无锡职业教育非常紧迫的任务。

一、区域经济视野下的无锡职业教育

无锡地处江苏省东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江湖间走廊部分。无锡市为江苏省省辖市,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强市。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升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首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其次,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再次,民营经济持续壮大,开放型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另外,无锡居于长三角腹地、上海强辐射范围之内,经济发展水平高。无锡可与上海形成衔接互补、错位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意设计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商贸中心、旅游胜地,打造现代滨水花园城市和智慧城市。随着无锡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无锡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都发生巨大变化,走向高级化、高端化和规模化,无锡职业教育悄然发生变化。首先,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形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教育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以满足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其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受到重视。职业教育又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将会产业出更多的就业岗,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学生就业,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更多的人愿意投资职业教育。其次,受地区经济发展带动,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发展,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列。目前,“无锡有职业院校44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0所,五年制高职校和中等专业学校20所,技工院校14所,在校生突破21万人。全市中职院校共开设56个专业,涵盖教育部中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19个专业门类中的13类。高职院校共开设90个专业,涵盖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19个专业门类中的15类。”无锡藕塘职教园区是亚洲最在职业教育园区,其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再次,由于新兴产业兴起,市场对人才的专业需求发生变化,职业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也因此产生明显变化,职业院校纷纷开设物联网、物流管理等新专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作用下,新的学科专业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电气自动化、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传统专业群。最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兴起,外向型经济深入发展,无锡职业教育摒弃了传统的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培养专业技能与核心从业素质相结合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无锡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二、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还是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城市,或是区域物流中心,这都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但作为人力资源重要内容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存在着些许问题,不能满足当前无锡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需求。

1.忽视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工作,人力资源开发偏位

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职业教育一直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法方针。受这种社会本位思想影响,无锡市各职业院校大都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课堂理论课学习和车间实训学习上,以培养岗位专业知识和技能素质,为顺利毕业和就业服务,而忽视了“人”本位的理念,不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忽视了自我管理能力、合作竞争能力等核心素质的培养,使人力资源开发发生偏离,影响人力资源水平的提高。

2.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体系不完善,影响人力资本形成

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它可以增加人力资本数量,加快人力资本增长速度,而各种形式的正规教育都离不开教师、课程、设备等要素。学生核心从业素质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方面,培养过程离不开教师、课程、设备等要素。但当前,无锡市职业院校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教育师资队伍还未建成,绝大多数学校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未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课程体系不完善,大多数学校仅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借助《德育》《就业指导》等少数课程开展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工作。这些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人力资本的形成。

3.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水平不高,阻碍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能显著地提高产业资源转移弹性,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人力资本承载者较一般能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适应新的生产环境。产业活力来自于该产业的从业人员,真正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创新源于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即人力资本存量较高的承载者。由此可见,创新的基础与源泉,产业发展的活力、动力在于雄厚的人力资本积累。调查发现,当前职业教育环境里,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部分,无锡地区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具有以下特点:理论课学习能力不强、个人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管理能力较弱、人际交往缺乏技巧、解决问题能力较低、国际视野狭窄、学生自控力不够、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等。这抑制无锡地区人力资本的有效供给,影响地区产业活力的提升,阻碍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区域经济视野下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策略

当前,无锡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正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时期,我们应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提高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从多方面入手,创造有利氛围,提升劳动力素质,为无锡地区经济发展输送合格的人力资本要素。

1.中央政府发挥导向作用

(1)顺应产业结构升级要求,将核心从业素质培养法制化为积极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劳动力多方位的需求,增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我们可借鉴德国,从国家层面将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法制化。早在1998年,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明确了职业核心技能的内涵并组织开发核心技能,做出一系列努力和尝试。就目前而言,这些努力和尝试并未带给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明显变化,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培养遇到了诸多阻力。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完善《职业教育法》,将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写进职业教育法,发挥法律的强制力,促使地方政府和学校切实执行。(2)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完善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制度吸取英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经验,政府要发挥制度的引导作用,制定完善的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相关制度,如实行统一的国家资格证书制度,将获取核心从业素质资格证书作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必备凭证,以推动各职业学校核心从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同时,对职业学校学生实行核心从业素质培训计划,健全学生核心从业素质评价制度,批准成立学生职业核心从业素质培训机构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的环境中,将我国的人口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深入发展。

2.地方政府做好统筹规划

(1)拓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核心从业素质培养教育和经济之间存必然联系,经济发展则决定了劳动力的需求,教育可以助推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是一种直接面向就业市场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教育,它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无锡市政府要不断拓宽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深入研究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素质提高,以及社会和谐稳定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推进职业教育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2)利用市场主体作用,增强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针对性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无锡地区工业经济发达,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5284家,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达804家。无锡市政府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企业资源,积极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参与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过程,如让行业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配合学校开发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课程,制定培养目标,研讨培养方法;积极向学生提供资金、设备、场所等。这将会丰富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主体,既可减轻政府和学校的负担,也可增强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政府可以出台一些政策规章鼓励和要求行业企业积极性参与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如对那些积极主动配合学校为毕业生进行核心从业素质培训的行业企业,给予税收等方面优惠,对那些拒不参与核心从业素质培训的行业企业给予应有的教育引导或一定惩罚等。(3)发挥职教资源比较优势,开展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本土研究由于有庞大的产业群的支撑,无锡地区职业教育发达,仅无锡市惠山区藕塘职教园区就集中了10余所职业院校,职业教育资源丰富,优势明显。无锡市政府应发挥职教园区的规模效应和比较优势,组织一批职教专家学者结合无锡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根据无锡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深入开发利用职教资源,进行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构建一套完善的培养体系,指导无锡地区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工作。这既可加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创新职业教育理论,又可丰富无锡地区教育实践,推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

3.职业院校健全培养体系

在培养核心从业素质过程中,职业院校应紧密联系当地企业,紧扣职教改革主题,结合无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状,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调整学校教育目标和管理策略,培养“生长型”而不是“生存型”的人才,为他们的“完满人生”奠定基础。笔者结合无锡技师学院核心素质培养体系建设实践,提出如下建议:

(1)紧盯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确立核心从业素质培养目标

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说,在一个开放的竞争市场里不管是商品市场还是人才市场,当处在卖方市场时,可以用数量抢占市场;当是买方市场时,靠的是质量、品牌、服务去赢得市场。当今的人才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要紧盯无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状与趋势,以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牢固树立人才质量观,准确把握学校自身的定位和目标,确立培养学生核心从业素质的教育目标。

(2)利用市场资源,开发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课程

首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开发校本教材。无锡地区职业院校要整合各校师资力量,凝心聚智,深入调查分析,探讨无锡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对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编写一套针对性高、实用强、学生易于接受的核心从业素质课程校本教材。教材编写过程中,教师可深入企业中,充分利用市场重要主体——企业的优质资源,为校本教材开发提供专业技能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寻找教材编写的第一手资料。其次,积极利用企业文化开发隐性课程。文化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态,文化是无声的课程,学校重视企业文化在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让这种无声课程发挥出正能量。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学校应将企业文化引入学校,建设了企业文化室,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作用,丰富学校隐性课程内容,丰富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教育中的企业文化知识,这是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必要前提。

(3)推行多种举措,提供核心从业素质培养保障

首先,与企业建立人才交流制度,提高师资力量。在核心从业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学校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与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的共同开发和共享。特别是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由于企业的在硬件和软件上都具有优势,学校可与企业建立人才定期交流制度,将教师送进企业学习,同时邀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讲解新兴产业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核心从业素质的要求。通过互动,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校内外互补、量足质优”的核心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为学校核心素质培养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师资保障。其次,加大硬件设备投资,搭建优质平台。完备的硬件设施设备是开展核心素质培养课程教学和相关活动的重要基础。学校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活动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课程,加大各种硬件设备投资,着力提高现有的楼宇设施利用率,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设计,建立学生社团中心、艺术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各种活动中心,从而延伸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提高搭建优质活动平台。再次,强化班主任角色,推动人力资本形成。班主任是学生核心从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重要“见证人”,在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班主任要深刻领会其内涵,做到熟记于心,外显于行,以身作则,成为学生表率。结合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应有计划地开展班有主题活动,形成核心从业素质教育系列活动。班主任还应针对核心从业素质多元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内容选择、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下大功夫、花大力气,有选择性地培养学生的核心从业素质。

(4)联手企业参与,健全核心从业素质培养评价机制

为了确保评价合理性,学校要联手企业,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影响力,建立社会、企业、教师、同学、自我四位一体的评价主体体系,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向行业企业咨询,了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要求与建议,制定顶岗实习学生、工学结合学生、冠名班学生的评价指标与评价原则。学生核心素质评价体系建设是一项导向性的工作,职业院校应积极组建专业的评价体系建设团队,以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导向,实现有效评价,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和诊断功能,推进无锡学生核心从业素质培养。

作者:杨磊云 韩仁美 单位:无锡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区域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社会网络分析;江西

一、引言

社会网络分析法自从20世纪的30代开始出现后,长期用于社会网络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研究中[1],随后在情报学、经济学等方面得到延伸发展。由于旅游经济由复杂的系统要素构成,社会网络法对其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到了旅游当中研究,并逐渐得到重视,也有某些学者认为其是研究旅游的绝好方法[2]。

目前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在旅游中的研究虽然并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发展迅速,并已取得了许多的相应的研究成果。Pavlovich通过对新西兰维特摩洞穴景区的研究,分析了目的地发展要素网络演变及其服务设施的演变[3];。国内的学者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旅游的时间要晚于国外,但是发展迅速。杨兴柱等人,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结合南京市个景点间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其旅游流的网络结构特征[4]。江西省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研究较少,本文则尝试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对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初步研究,以为江西省旅游积极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二、数据与方法

(一)研究区域概况

江西省辖区内有11个地级市,分别是南昌市、九江市、宜春市、上饶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抚州市、萍乡市、新余市、吉安市、赣州市。区域内风景秀丽,人文底蕴丰厚,旅游资源丰富。

(二)数据来源

各地级市的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次均来自2014年《江西省统计年鉴》。由于省内旅游活动主要是以公路为主,因此这里的城市间到达的距离以公路旅程为主,最短公路交通距离数据来源于2015年4月百度地图。

(三)旅游经济网络指标选取

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分析指标包括单个节点和整体网络两个结构指标。单个节点结构可以分为节点中心度和结构洞两个二级指标,整体网络结构可以分为网络密度、网络中心度、核心边缘等几个二级指标。本文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因此选取相关的中心度、核心边缘作为研究指标。

1.中心度分析

通过中心度分析可以衡量某一旅游地在旅游网络中的功能重要性。常用的中心度测度的指标有:程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中间中心度。程度中心度程即连接某一城市旅游地与另外的城市旅游地之间的联系量,其中心度越高,越居于中心位置;接近中心度指某一个城市旅游目的地与其它城市旅游目的地之间测地距和的倒数,值越大,联系越紧密;中间中心度是衡量某一城市旅游目的地对网络内其它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控制与依赖程度。

2.核心―边缘分析

核心―边缘指标反映了某一旅游地在旅游网络中位置的重要性,可以判断出哪些地方处在核心位置,哪些地方处在边缘位置。

三、结果分析

(一)中心度分析

在UCIENT软件的支持下计算得出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数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南昌市的程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都是最高的,说明其在整个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中处在核心位置。上饶、吉安、九江的程度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较高,说明这些地区在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吉安、宜春两地区市的中间中心度也较高,说明这两个地方作为中介的功能性较强。其余地区的程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水平都较低,说明这些地区在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中处在不利地位。

(二)核心―边缘分析

通过核心―边缘分析能够识别判断出核心和边缘两种类型的城市。结果分析得出:在江西省旅游网络结构中处在核心位置的是南昌市、景德镇市、九江市、吉安市、宜春市、上饶市;处在边缘位置的是萍乡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抚州市。

四、影响因素分析

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通达度、旅游地经济发展水平等三方面。

(一)旅游资源禀赋

高知名度、具有特色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旅游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某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在旅游经济网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江西省目前有6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64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吉安、上饶、九江三地在整个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中占有重要位置,分别源于其境内的井冈山、三清山、婺源、庐山等知名度高的景区存在。

(二)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某一地与其它地区旅游经济联系的桥梁。旅游交通越发达,其与其它地区联系越紧密,在旅游经济网络中越重要。江西省交通网络整体较为发达如(图3),但是部分城市交通相对不发达,加上距离相隔较远,联系不紧密。南昌在整个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中心地位则是源于其发达的旅游交通;抚州在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中处于边缘地位,交通则有很大的影响。

(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旅游经济的发展既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依赖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如:住宿、餐饮等旅游接待设施,进而会影响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南昌、九江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整个旅游经济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部分原因是源于此。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宏观的层面分析了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明确江西省各地级市在整个江西省旅游网络中的地位角色,以为江西省旅游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通过对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的分析得出江西省旅游经济联系,除了部分地区联系紧密,整体网络联系不是很紧密;南昌、吉安、九江、上饶在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宜春、景德镇、鹰潭在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中处在中间地位;赣州、新余、抚州、萍乡在整个江西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中地位较弱。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交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江西省各地级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各地区间旅游经济联系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Freeman LC.The Development ofSocial Network Analysis:AStudyin the Sociology ofScience[M].Vancouver,BC:Empirical Press,2004.

[2]Scott N,Baggio R,work Analysis and Tourism:FromTheory to Practice[M].New York,USA:Channel ViewPublications,2008.222.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边缘化; 空间经济学; 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2-0004-01

一、边缘化及空间经济的理论阐述

核心――边缘理论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弗里德曼所指的核心区一般指城市或城市集聚区,它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增长速度快。边缘化地区是指处于核心区的边缘地带,并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核心区的差距逐步拉大的地区。

中国城市体系边缘化问题,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边缘区问题,而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导致区域发展机会不平衡,部分城市处于某一区域中城市体系(如中国的西部城市)被边缘化的境地。

从非均衡发展理论、古典区位论来论述,核心地区是指利用本地区具有的竞争力资源,建构核心竞争力强的产业结构体系,人力资本丰富,资金流量集聚,科技研发投入高,环境质量良好,制度、文化理念较为先进的地区;边缘地区是指地区优势发挥不充分,产业竞争力不强,人力资本缺乏,资本外流,生态破坏严重,制度、文化体系建立和更新落后的地区。

二、甘肃省边缘化现象分析

(一)甘肃省经济发展边缘化

甘肃省经济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甘肃省的经济增长方式现阶段亦然以粗放型为主,其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都是需要探究的问题。同时,甘肃省的经济发展开放性不足,对外依存度比较低,经济发展竞争力不强。由于其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导致其农业分布不均衡、农业发展后劲不足。虽然甘肃省资源储备丰裕,但是其不合理开采、过度开采等问题突出。甘肃依靠其历史发展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其开发率低、经济效益不明显、长远规划不足,使其很难转化为经济优势。

制约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科学技术因素处于边缘化危机中,并存在着继续拉大的趋势。甘肃省作为西北区域经济的中心,其处于科学技术边缘化状态,对于以此为核心的西北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人才的大量外流,科技创新滞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带动性弱等问题是甘肃省科学技术边缘化的重要表现。甘肃省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转移是无法实现的,强化高校及企业的创新机制、改善人才待遇、加强科学技术的经济效益转化是解决边缘化问题的关键。

(二)甘肃省劳动力与人口素质边缘化

甘肃省人均收入和支出水平明显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该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在全国排在倒数第10位。与此同时,甘肃省贫困人口比例是全国最高,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在全国排在倒数第一位。甘肃省人均收入受其经济、区位、科教等各方面的制约,较低的收入水平促使其支出水平明显低下。其中经济与区位因素前文已探讨,甘肃省还面临着新时期教学软硬件设施、教育事业费用投入、教学质量等问题的制约,促使其劳动力与人口素质处于边缘化之中,致使甘肃省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结构升级缓慢。

(三)甘肃省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甘肃省是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矿业开发已成为甘肃的重要经济支柱。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接续产业发展成为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但是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保护策略不能完全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没有完善的建立。同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生态条件不断恶化,治理速度远远赶不上恶化的速度。矿业开发作为甘肃省重要的经济产业,由于矿产业发展的周期性、矿产的不可再生性都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以及接续产业发展等问题是其未来经济发展的着重点。

三、甘肃省避免边缘化的几点建议

(一)核心城市带动省域整体发展

甘肃省发展的目标是在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其经济增长步伐、完善产业结构、强化其区位优势、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党的十一届七次全委会上确定了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其中要大力发展“中心带动”的作用。作为省会的兰州,其使命就是引进、学习、改革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科学技术,依托兰州市的高等院校,建立其省内创新、研发的核心地位。加强科技经济效益的转化,以科技进步,拉动经济的发展。由核心城市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促使甘肃省整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合理产业布局,加强接续产业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甘肃省地域广阔,但是由于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使其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并且修建交通设施的难度大、成本高。但是交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相对滞后的交通状况促使其运输成本增加,进而遏制了甘肃省的投资环境。按照铁道部的规划,甘肃省今后的铁路建设,一是加强沟通东西部的铁路建设,二是完善甘肃省内的通道。在完善交通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通讯设施的建设,着重完善小城市、小城镇,尤其是地县级的通讯网络的布局。交通与通讯设施的完善,将促进甘肃省内的一体化,同时更进一步完善甘肃省与全国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完善与西北其他省份的连接,并且促使其优势产业与世界的接轨,缩小与国内核心地区的差距。

(三)加强金融业的经济带动作用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杠杆效应的乘数推动力是不容忽视的。金融业的发展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甘肃省的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和服务。甘肃省要进一步规划金融业发展目标,努力规划其在西北地区金融核心的发展策略。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放开甘肃省的金融市场,加强外资银行、证券公司的进入。同时要做好金融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建设,加强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作为金融业发展尚不健全的甘肃省,要进一步加强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整合省内地方银行业资源,支持省内法人证券公司的发展,提高省内市场业务占有率。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同时,要做好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吸收和激励。

四、结束语

总之,甘肃省的边缘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东部的迅速发展,中国西部城市不可能在短期内依靠自身解决这一问题,尤其是甘肃省。国家政策的引导是逐步缩小甘肃省被边缘化的重要政策要素。甘肃省在摆脱边缘化的问题上,要有创新的勇气和思路,善于挖掘和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由改变交通末梢的劣势地位入手,通过缩减内部发展差距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从根本上说要使人民成为经济发展的真正受益者,而不是仅仅体现为数字上的政绩。

注释:

①田晓四,孙满英:《长三角一体化下皖江城市反边缘化策略》,《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6月第20卷第3期

②杨永春,冷炳荣,庞国锦:《中国西部城市的边缘化风险》,《城市问题》,2009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王铮,邓悦.理论经济地理学[J].科学出版社.

[2] 梁亚民.甘肃省省域经济发展之现状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2(4).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第6篇

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国经济发展受到能源、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缺少品牌和核心技术、地区发展差距加大、收入分配差距明显等因素制约,在当前阶段要解决好这些矛盾,首先是要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部经济符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对于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总部经济有利于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有利于推动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提升中心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控制力;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的成本,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能力。

从微观层面看,或者说从企业层面来看,总部经济是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模式,总部经济能够提升企业跨行业、跨区域,乃至跨国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和产品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为企业壮大规模、提升竞争力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某一个产业来说,其竞争力的关键就在于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我们要推动总部经济模式的发展,很重要的就是要推动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抢占行业的制高点。

总部经济是城市转型的重要路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实现城市的全面转型。北京这几十年发展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城市转型的过程。1997年开始,北京市提出了首都经济发展战略,城市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以生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格局。

在研究首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提出了“总部经济”理论。总部经济是对首都经济内涵的深化,也是首都经济显著的特征,这一理论不仅对于北京,而且对于其他的城市也同样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发展总部经济优化了资源配置,能够最大限度释放城市的创新资源效能,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强力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近年来,全国总部经济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由缺少理论的指导到理论推动实践更好地发展。一些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和高端产业功能区,通过发展总部经济积极推动城市转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将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继续深化总部经济理论研究,深化城市转型研究,与实践部门共同努力,一起做好城市转型这篇大文章。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提升中国经济软实力

打造经济软实力是中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大、长期的课题,在发展总部经济、建设总部经济聚集区时,必须考虑如何发挥其在打造中国经济软实力方面的关键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主要是几个大的转移。一是人口的大转移,这个大转移给中国经济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也提出了重大挑战。二是企业的大转移,包括全球企业或产业的生产制造、产品研发等环节向中国的大转移,以及制造业的研发、销售或者企业总部逐渐向中心城市或特色城市转移,这也是总部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

总部经济具有高度聚集性,促使为总部服务的许多中小企业都聚集在总部所在地周围,与总部企业共同形成产业链和供应链。总部经济要大力培育这种产业链,使产业链内部形成真正互利共赢的实体。

总部经济推动城市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总部经济是解决当前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矛盾,推动城市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的核心职能不在于能够生产多少产品(制造业),甚至也不在于能提供多少直接服务(服务业),而在于对多少制造业和服务业拥有支配力、控制力。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强化中心城市、中心城区的高端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职能,提升其影响力和控制力;总部经济通过强力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促进制造业向高端环节拓展升级,推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总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三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第一,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区域间的利益协调。第二,发展总部经济,好事要办好,警惕投机资本对总部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第三,大城市转型中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舍得并善于做“减法”。

坚持总部带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

越秀区在全国较早,全市率先提出并始终秉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理念,着力实施总部带动发展战略。总部企业所产生的品牌效应、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已经成为推动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具体主要表现在:一是引擎带动的规模效应显著。全区总部企业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3550亿,同比增长了7.4%,占全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41.5%。2010年前三季度全区总部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二是辐射带动产业升级加快。总部经济企业的集聚发展既进一步强化了越秀区作为中心城区对周边的辐射作用,同时又拉动了区内服务业的升级,越秀区作为全市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的地位日渐突出。三是总部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未来越秀区将突出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发展核心产业,增强总部经济发展的集聚效益。二是加快三旧改造,拓宽总部经济发展的载体。三是完善支撑体系,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北京总部基地东区建设 建设北京总部基地升级版

北京总部基地是全国首先提出发展总部总部经济的区域,新打造的总部基地东区是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东进西扩战略的重要部分。总部基地东区将继续延续北京总部基地的品牌定位,为科技性总部企业提供具有总部管理、研发创新、资本运作等综合功能的发展空间。产业发展上,总部基地东区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配套发展适合现代城市需要的高端商务服务业。功能布局上,规划形成以“两轴一带双中心”的空间格局,形成总体量约40万平方米的商业带,打造首都南部最具活力和魅力的商业中心。

总部基地东区总体建设将分为三个阶段:2010-2011年,完成征地拆迁,部分地块具备上市条件、进行路网建设;2012-2013年,将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实现部分企业总部入驻;2014-2015年,将完成地标性建筑,吸引优秀企业总部企业入驻。

建设龙潭总部经济城 打造成都总部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成华区是成都市中心城区,是成都市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发展势头最强劲、可利用土地资源最多、生态资源最丰富、对外交通最发达的中心城区。成华区坚持“生态城区,现代成华”的发展定位,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总部经济为龙头、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当前,成华区正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机遇,着眼于优势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高端产业集聚化,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综合竞争力不断上升。成华区的总部经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先是发展都市工业,然后是建设总部基地,第三步是建设总部城。龙潭总部经济城从较为单一功能的基地开发模式转型为多元模式,积极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中心和产业高地,着力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打造服务四川、辐射西南、面向全国、吸引世界的“西部总部经济第一城”。

放大优势 创优环境 加快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

石家庄桥东区以总部经济为龙头,倾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区。第一,定好位,着力引进大企业的区域性总部。石家庄是距离北京、天津最近的省会城市,是全国唯一被定位为“重要商埠”的省会城市,桥东区地处省会核心,交通物流发达,商贸基础雄厚,人文环境良好,对企业总部具有较强吸引力。第二,建楼宇,努力为总部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空间。桥东区依托区位优势,坚持将旧城旧村拆迁改造腾出的黄金区域,重点向总部经济进行倾斜,优先支持商务楼宇的建设。第三,抓谋划,重点打造五个总部经济集聚区。包括在省会中轴线中山东路沿线、北部滹沱河区域、铁路新客站区域、京广铁路入地沿线、景观大道裕华路沿线等。第四,优环境,以优质化的环境助力总部经济发展。桥东区将以服务促环境,以环境兴产业,以产业聚总部,加快建设省会总部经济集聚区。

坐拥首都临空门户 对接世界商务核心

顺义区作为北京“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建设的重点新城、首都临空经济高端产业功能区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具有发展总部经济的独特优势。

国门商务区是临空经济区中全新的功能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是今后10年推动临空经济区持续发展极其重要的稀缺资源,也是顺义区从制造业强区向现代服务业大区快速转型的重要载体。国门商务区抓住国家“十二五”开局的有利契机,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环境优化、社会贡献等各方面迈上新台阶,不断提升创新力、吸引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真正成为北京发展新的增长极,中国形象的新名片,与世界交往的新窗口。

探索第三种总部经济形态 加速丰城县域经济崛起

2009年6月江西省发改委批准在丰城设立了全省首个总部经济基地――江西龙津湖总部经济服务业基地,提出了具有丰城特色的总部经济的第三种形态。

丰城发展总部经济可用四个“一”概括:“顺应一个需求”,在丰城经济总量急速扩张的形势下,快速发展总部经济,促进丰城经济转型升级;“依托一个优势”,依托龙津湖的交通和生态优势,把总部基地建设作为融入南昌都市经济圈的连接点,着力吸引本地以及周边有影响力的企业在丰城设立总部,吸引大型企业在江西省的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等落户;“明确一个定位”,对接国家级生态经济区建设,努力把丰城建设成低碳、生态总部经济示范区;“探索一种模式”,探索第三种总部经济形态模式,也就是中小城市发展总部经济,打造独具丰城特色的绚丽总部经济基地。

打造五金总部中心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第7篇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对比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38.026

1 研究背景介绍

成渝经济区位于我国西部,是西部最发达和城市最集中的区域。成渝经济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和重庆市总面积的35.75%,全国总面积的2.7%,常住人口9960多万人,由35座城市组成,包括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16个中等城市和17个小城市。其GDP总量超过了川渝两地的90%。成渝经济区有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世界最大的水库,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国家“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的四个区域之一,面临着经济腾飞的大好机遇。2011年5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1]

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发展状况与综合实力的首要指标与基本单元。对成渝经济区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城市正确认识自身的位置,认识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的优劣势,并制定正确的竞争与区域合作战略,有助于成渝城市群内部各城市间实现合理有序的竞争、充分积极的合作,形成优化的成渝经济区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对于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文章在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指标选取的基础上,构建评价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内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以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和实现内部的协调发展。

2 研究方法选取与指标体系构建

2.1 研究对象与范围确定

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川渝合作共建渝蓉经济区的协议》,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和重庆为双经济中心,包括四川省内绵阳、德阳等在内的14个沿高速公路、铁路的城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3]。基于此,本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对象包括成都和重庆两个省会城市以及绵阳、广安、达州、泸州、南充、遂宁、资阳、内江、自贡、宜宾、德阳、眉山、乐山、雅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地级市。

2.2 研究方法选取

为了更好地测量与分析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文章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基本方法,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予以测度、评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分在同一类中。不同类别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低,那么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变量。[4]聚类分析实质是一种建立分类的方法,它将一批样本数量或变量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动下进行自动分类。[5]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更为有效地对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文章对各类指标进行了分析筛选,最终选取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人口比重、非农产值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第三产业产值比10个指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4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本文的研究数据均来源于《四川统计年鉴2013》与《重庆统计年鉴2013》,研究成渝经济区2012年的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原始数据进行相关处理。

3 评价结果比较分析

3.1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对数据进行KMO(Kaiser-Meyer-Olkin)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结果显示,KMO检验值为0.729,大于0.6;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值为212.185,其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5,因而拒绝原假设,认为所选数据适宜作因子分析。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根据公因子提取原则,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因子,故对原始指标提取两个公因子(F1与F2),其特征值分别为6.965与1.419,从碎石图(见下图)也可以看出,前两个因子的特征值差异明显,从第三个因子开始,特征值差异很小。综合以上,提取前两个公因子。

因子分析碎石图

公因子提取后因子方差的均值均很高,且提取公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也达到83.839%,已涵盖大部分信息,能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解释。

在确定公因子的个数后,由于现有数据经分析无法对因子进行较好解释,因而采取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得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见下表)。

由上表可知,公因子F1在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非农人口比重、非农产值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及第三产业产值比上的系数较大,可以看出,这类指标受市场经济自身发展情况的影响较大,为市场经济自生型指标,故命名为市场经济自生因子F1;公因子F2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与全部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上的系数较大,这类指标主要受政府宏观调控策略的影响,因而命名为政府宏观调控因子F2。

此外,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采用回归方法求出因子得分矩阵,得到2个公共因子的得分F1及F2,以贡献率为权数,构建综合评价函数:F=0.756F1+0.654F2。

从中可以看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与国家宏观调控策略两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因而促进经济发展要双管齐下,注重“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双重作用,既要尊重经济运行规律,又要重视政府的宏观调控。

3.2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在因子分析对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各指标进行分类与公因子提取的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对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类别划分。

本文采取系统聚类法,以成渝经济区各城市在10个经济发展水平衡量指标上的测度数值作为聚类变量,选择欧氏距离对样本进行Q型聚类,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聚类分析谱系图。根据各因子综合得分与聚类谱系图,将成渝经济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由强到弱划分为四种类型。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最强的有成都和重庆两大城市,其次是绵阳、广安、达州和资阳,较弱的是德阳、乐山、眉山、遂宁和泸州,最弱的是内江、自贡、南充、雅安和宜宾。从中可以得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由内而外呈圈层式扩散分布,这与成渝经济区的人口集聚程度以及资源投入力度有关。

4 提升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6]

4.1 强化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实现合作共赢

成渝经济区作为一个双核心的城市群,统筹协调两个一级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现在两地携手走共同发展繁荣之路,就必须要求区域政府之间建立长期有效的对话协调机制,实现良好的互动。成渝经济区应在总结现有区域协调组织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打破体制束缚和思想上的对立隔离,强化政府的行政约束力作用,强调两核心的合作而非竞争,积极促进以跨区域城市分工协作为基础的成渝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4.2 突出城市间优势互补,实现错位联动发展

成渝经济区要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区域内各城市的竞争优势,构建产业互补、分工协作的区域经济体系,实现错位联动发展,增强城市群合力。目前成渝两地产业布局趋同现象较为严重,既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会导致城市之间的不良竞争[7]。因此,要提升各城市的竞争力,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群。

4.3 培育次级核心城市,实现城镇体系结构优化

一个经济区要搞活,需要完整、成熟的城镇结构体系,成渝经济区内缺乏实力较强的次级核心城市。因此,成渝经济区在发展好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之外,还应该挑选出有潜力的城市作为次级核心城市,给予重点培育,如自贡、绵阳、德阳。这些次级核心城市可以在“配角经济”定位中,满足两大中心发展的需要,同时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以及乡镇的发展,最终建立起成渝都市连绵带[8]。成渝经济区应注重培育次级核心城市,积极发展各类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城市规模结构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涛涛,张明举.成渝城市群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分析[J].小城镇建设,2007(11):38-41.

[2]向淑阳,王卓,罗文惠.成渝经济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与聚类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33-36.

[3]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DB/OL].(2016-05-08).http:///.

[4]白斌飞.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4):114-116.

[5]吕姗,林爱文.武汉城市圈城市竞争力测度与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1):6-8.

[6]向淑阳,王卓,刘天晓.成渝经济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与聚类分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5):95-98.

经济发展核心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增长从依靠工业驱动转向依赖知识经济,知识产权成为占据竞争制高点以及参与财富分配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知识产权战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尝试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及地方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所启迪。

知识产权战略就是以知识产权制度为基础,健全和完善知识管理体系,激励知识产权创造、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的转化与应用,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及相关政策措施。

在知识经济的全球化背景下,知识产权的战略意义尤为突出,本文重点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及地方的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有所启迪。

一、国外关于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在近十年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方面多是基于国家、行业、企业的发展实际,重在探讨知识产权制度与其创新战略、提高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从以卜几个方面展开:

(一)从国家层面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Keith E Maskus (2002)认为知识产权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是起促进作用或是阻碍作用要视国家的具体环境而言。CIPR(2002)认为支持建立有力的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刺激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增长。

此外,John Hagedoorn, Danielle Cloodt and Hans van Kranenburg(2005)对不同国家的知识产权对国家研发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伙伴选择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具有相对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公司会选择研发合资伙伴而不是合同伙伴。Haley, George T (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和外商直接投资有紧密的联系,弱的知识产权制度将会阻碍外商直接投资,或者使得FDI朝向风险较低的经营项目。而Glass, Amy Jocelyn, and Kamal Saggi (2002)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与FDI的关系研究建立了一个内生创新的产品周期模型,并且发现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发展中国家对于FDI具有负面的作用。

(二)从产业层面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竟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Grindley and Teece, op, cit;K. G. Rivette and D. Kline (2000)通过对知识产权对经济影响的新价值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在高技术行业成为竞争力的一个关键要素,不断加快知识经济的发展。Hall, Bronwyn H., and Rosemarie Hatn Ziedonis(2001)通过对半导体行业的知识产权专利的实证分析研究,强有力的表明,在半导体行业每一美元的专利研发费用的产出在不断的增加,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此外,国外学者从不同的产业方向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III:究:Dietmar Harhoff and Hronwyn H. Hall(2002)分析了全球化妆品和洗漱行业的公司知识产权战略,指明无形资产在工业化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特别是知识产权在企业战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同国家的品牌根据不同的战略理念采取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7aynel.Clarke & Paul "Itirner(2003)通过对澳大利亚生物公司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提出生物技术产业知识管理的一个框架,研究知识产权战略与生物产业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知识产权实践提高生物技术行业公司的竞争力;Annette Van den Bosch(2009)通过对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对保持艺术家收入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并且认为知识产权战略在越南对国家艺术市场、文化产业的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从企业层面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Markus Reitzig ( 2004)通过对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探讨,认为知识产权主要通过三个重要途径帮助公司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临时的技术指导,保护商标品牌,帮助形成产业标准。

Gary Pisano (2006)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速度和方向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从创新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中成功的获得了利润,对今天的全球竞争,资源的开放具有更大影响。同样,Timothy O’Hearn(2008)通过对公司成功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经济绩效的研究也发现,适当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于企业赚取利润具有巨大的影响。

此外,Paul Gemneraad (20’10)考虑到市场背景和创新战略的经营实战,知识产权组合的管理需要遵循创新战略的指导,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的框架体系,通过知识产权战略与创新战略的整合,可以帮助个人和公司更好的工作,用最低的成本去管理专利组合,并且获得最高的内外部商业价值。

二、国内关于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综述

知识产权战略不仅作为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也是其作为经济主体面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按关系主体的不同,国内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区域和企业三个维度L展开的。

(一)从国家知识产权角度研究

徐明华(2003)探讨了基于知识产权的国际竞争新模式及其对国家发展战略的影响,指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应对国际竞争新模式的必然选择,一个国家或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其在全球化经济中进行资源配置和国际分工的地位。孙宏飞(2009)通过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的战略实施中效果的研究,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并且逐渐成为了世界市场L国家之间竞争和博弈的对象。可见,很多学者认为知识产权战略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焦捷(2008)全面研究了知识产权战略和“走出去”的战略的关系,系统阐述知识产权管理对于全面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有效地制定和实施“走出去”国际战略的深远意义,并且探讨了知识产权对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实力的重要做作用。

(二)从区域知识产权战略角度研究

李玉壁(2005)指出知识产权与产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品牌效应,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知识产权资源存量和增量的有限性,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新型工业道路的实现。因此,形成知识产权资源的比较优势,是提升西部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杨光明((2007)探讨了区域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表明作为知识产权制度发展的高级形态,知识产权战略是提升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扫一造自主创新型国家、建设现代化城市、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而罗爱静,龚雪琴(2010)对区域知识产权战略的内涵进行了阐述,提出知识产权战略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秉赋的比较优势需要形成良好的战略匹配,才能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

(三)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角度研究

王黎萤,陈劲,杨幽红(2004)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基础出发,探究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三者之间的协同演化发展,三者只有协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共同提高技术创新主体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到”标准制胜”。强调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的过程中,必须关注技术标准战略、知识产权战略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

田颖男、朝克、陈旭娟((2010)通过对知识产权战略资源重要性的分析,结合内蒙古企业知识产权资源和管理现状,总结了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经验,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的方法,对企业如何将知识产权战略资源转化为竞争优势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知识产权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法定垄断性、难以模仿性等特点,所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充分利用知识产权资源,可以超越自然资源和时空的局限,充分整合和配置其它资源,这是核心资源能力转化的高端竞争。对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进行探索,认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可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学者还有王闻萍(2008)、袁俊(2004),韩国华(2004)、王中(2005)、谢丛(2006)等。

三、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简评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大量的有价值成果,对后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内外的学者一致认为知识产权战略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知识产权战略与竞争优势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国内的研究相比较国外的研究,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1、国内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不系统,并且研究内容更多的是对国外先进战略的介绍与启发上,缺少科学的实证研究和深入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