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柏金斯法;奥巴马政府;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

中图分类号 G71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2-0082-06

《2006卡尔・柏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Carl D. Perkins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Act of 2006)(简称《柏金斯法》)是“目前(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中等和中等后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依据来源”。《柏金斯法》虽“采取了适度的(modest)重要措施以改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但在阐述为参与21世纪基于知识的全球市场做准备的年轻人和成年人的需要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改革与更新”[1]。针对《柏金斯法》存在的弊端和不足,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调整,行业部门、雇主、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以及学生的教育需要,奥巴马政府于2012年4月出台了《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Investing in America’s Future: A Blueprint for Transforming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简称《改革蓝图》)。《改革蓝图》系统规划、设计出了美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改革方案,以重新授权于《柏金斯法》。

一、出台背景

(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需要

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驱使奥巴马政府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转向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奥巴马政府为美国经济发展设计了一个蓝图,该蓝图“将美国经济的发展建立在制造业、能源、工人技能以及美国价值观的复兴之上”[2]。在奥巴马政府,教育是发展新经济的基石,“中等后教育和培训是竞争新经济工作职位的必备条件。在30个快速增长的行业中,大约2/3的职位要求具备中等后教育或培训(经历)。高校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水平大约是仅有中学毕业文凭人员的2倍。(接受)中等后教育和培训是进入中产阶层和未来繁荣的最明确路径,也是重建国家经济和建设光明未来的核心”[3] 。为此,奥巴马政府设定了“到2020年,美国再次拥有世界上最高比例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目标,同时还呼吁“每一个美国人至少要接受一年高等教育或中等教育后培训”[4]。

(二)美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相对不发达现状

美国当前的教育培训系统未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和行业部门的用人需求。在高等教育领域,一些重要指标被其他工业化国家赶超:一是美国年轻人注册入读高校的比例在世界排名第9位,而25~34岁成人中,持有行业资格证或执照和中等教育后证书或学位的比例排名第16位,落后于韩国、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工业化国家;二是来自富裕家庭的中学毕业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这几乎是一定的;而来自贫困家庭的中学毕业生中,仅有过半学生选择入读高校;三是虽然多半高校学生能在6年时间内毕业,而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完成率仅为25%。富裕家庭和贫困家庭学生间的上述差距愈加扩大了美国日益增长的收入差距[5]。

与此同时,美国许多工商企业报告指出,在医疗、技术以及高端制造业等领域,很难招到技术工人,即使在失业率虽有下降但依然很高的当前也是如此。

在奥巴马政府看来,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国家未来进行投资的关键。加强并改进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复苏、走向繁荣以及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中等后教育来说是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体化的学术性、技术性知识培养学生必要的工作技能和职业意识可以为其将来就业作准备;雇主则将职业技术教育视为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来源,为企业发展培养适用的技能型人才。由此,奥巴马政府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上升到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上来。

“不过,学生、家长、教师以及雇主都清楚(美国)今天现有的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program)太少。《2006卡尔・柏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诸如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为联邦支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引进了一些重要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经验,但距离为学生和雇主系统地创造更好的结果以在21世纪全球经济中竞争还很远。”[6]

因此可以说,大力发展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迫切需求与美国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落后现状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奥巴马政府《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的出台。

二、核心原则

奥巴马政府的《投资于美国的未来: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蓝图》建议本着以下四条核心原则[7],改革、重塑美国职业技术教育。

(一)在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①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之间建立有效对接

为制定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必须和雇主密切合作,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回应。《改革蓝图》要求,州政府与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发展部门合作鉴定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和有用人需求的职业,以便当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聚焦于这些行业职业的用人需求。

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要为学生提供严格的、一体化的、同时为升学作准备和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蓝图》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必须为学生提供流线型、结构化课程,这样的课程将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完成学业后可同时获得行业资格证或执照与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

由于各地的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同,因此,各地制定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也不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享有充分的灵活性,制定既适合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又能引导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培养计划。不过,在《改革蓝图》政策建议共同指导下设计出来的培养方案还是会有一定的共同特征,如中学教师和高校教师携手工作,传授一体化的学术性、职业性和技术性知识,并演示这些知识与真实职业场景之间的联系;当地教育机构(local education agencies)、中等后教育机构以及雇主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work-based learning)机会;通过实行双学分制(dual or concurrent credit),加快学生完成学业的时间等。

(二)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改善职业技术教育质量

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机构、雇主、行业以及其他合作伙伴间加强合作,对于创建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是必要的。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学术性、职业性、技术性教育内容间的相关性将变得更强、更严谨一些,与劳动力市场所需技能之间的对接也会更好一些;学生在中学修习高校课程、当学徒或参加实训,可获得高校学分;他们对于修习高校培养计划(entry into college programs)的要求会有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日后无缝过渡到中等后教育阶段。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有利于节约资金,提高设备、设施等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实习机会,毕业时获得行业认可的资格证或执照和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为在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内有用人需求的职业岗位就业作准备。

(三)基于统一界定的、清晰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测量指标,推行问责奖励制

现行的《柏金斯法》要求各州按照公式向地方教育机构分配资金,允许各州创建各自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而这些指标的前后矛盾和不一致阻碍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客观、有效的外部验证性分析。对此,《改革蓝图》要求,各州在分配资金给地方协会时引入竞争机制,用统一界定的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测量绩效,然后把基于绩效的资金奖励给那些成功缩小了学生群体间参与和绩效差距的地方培养计划。

新的资金分配方案使各州在资助那些严格的、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地区经济增长重点作出有效回应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时享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地方协会成员申请资金制定、开展与本州认定的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和有用人需求的职业相对接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然后各州将资金奖励给那些能有力证明有能力为所有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地方协会。

《改革蓝图》要求,将绩效指标的界定与《1965年基础和中等教育法》(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 of 1965)、《1998年劳动力投资法》(the Workforce Investment Act of 1998)以及《1965年高等教育法》(the Higher Education Act of 1965)等其他联邦法案中的绩效指标界定对接,并要求各州将职业技术教育数据并入到各自的纵向数据系统。《改革蓝图》同时要求,地方协会以及各州对职业技术教育数据进行分解,以识别中等教育及中等后教育阶段不同性别、种族、民族、社会经济地位、英语水平及残疾学生的参与和绩效差距,并要求通过开发改善计划,致力于缩小被识别出的学生参与和绩效差距。

(四)各州加强对地方培养计划实施与创新的支持

《改革蓝图》突出强调,各州在支持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方案和系统性改革中要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提高了对于各州的期望,要求各州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获得联邦公式拨款,这些条件涵盖了诸如把职业技术教育数据连接到州纵向数据系统、允许严格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算作学分(academic credit)、改善职业咨询系统以及减少对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州层面政策障碍等领域。在获得任何联邦资金之前,要先确认州政府是否已着手相关改革,以改善所有学生获得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

为刺激职业技术教育基层创新、加大对创新成果的传播扩散力度,《改革蓝图》建议使用新设立的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改革资金②(CTE Innov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Fund),以把新的基于证据的培养实践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融入到当前的培养方案和路径中。奥巴马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的识别与开拓,创新改革资金将用来帮助检验有发展前途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培养方案与战略,也将用来支持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法的传播与扩散。

为进一步刺激各州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改革蓝图》允许将一部分创新改革资金用于那些旨在极大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入学机会、扩大州政府对职业技术教育投资以及采取行动显著提高绩效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政策与培养方案的实施,如各州可以申请资金,利用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设施与设备对成人进行培训,以提高其职业技能;也可申请资金,运用网络技术开展远程培训,以增加农村或边远社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机会。只有那些提出改革方案,或加强、或在原有条件下进行改革创新的州才能获得联邦创新改革资金。

上述四条核心原则是奥巴马政府改革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础,其要义是在“对接”、“合作”、“问责”(accountability)以及“创新”努力中推动“平等”、“高质量”理念的贯彻落实,以确保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更好地满足雇主、行业企业、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只有女性、有色种族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以及残疾学生等弱势群体都能平等地享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美国“到2020年再次拥有世界上最高比例的高校毕业生”这一国家目标才能实现。

三、亮点

(一)突出强调州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积极角色

《改革蓝图》强调,若在州层面没有强有力的领导,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将得不到根本改变。在资助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时,现行的《柏金斯法》没有要求各州系统地鉴定州、地区或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发展重点,这造成地方领导、行业部门、学生和家长以及其他重要利益相关者对于该资助哪些培养计划或学习什么专业不能作出明智决定。

《改革蓝图》突出强调,州政府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积极角色,试图改变上述现状。各州劳动力市场以及经济发展部门合作鉴定快速增长的行业部门中有用人需求的职业。再将这些信息给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人员,以确保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作出回应,并与地区经济发展重点相对接。各州也要与学生及其家长分享这一信息,以便他们对培养计划和职业选择有清楚的认识和了解。

职业技术院校按照岗位需求,为行业企业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此,职业技术院校的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需要建立有效对接,方能实现双赢。随着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新技术的引进与更新,劳动力市场的用人需求结构将随之调整,行业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也将随之更新与升级。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与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之间如何建立有效对接、更好地顺应并引领当地经济发展,《改革蓝图》强调的“政府要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扮演积极角色”值得关注和思考。

(二)中学教育与中等后教育相衔接,学生在中学时可修习高校课程

《改革蓝图》建议,当地教育机构和中等后教育机构间建立衔接协议,学生在中学时可修习高校课程并习得学分,这样,他们在高校就读时可避免重复性修习课程。这些协议对于减少完成中等后教育证书或学位所需时间和成本至关重要。奥巴马政府期望各州创建全州范围内衔接协议,并鼓励他们支持“给予那些完成注册学徒计划和行业实训的学生高校学分奖励最大化”政策。

将中学教育与中等后教育衔接起来,学生可同时习得中学学分和高校学分,较短的时间内、花较少的成本即可实现高质量的教育目标。这对于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在较短的学制内为行业企业培养更多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可资借鉴之处。

(三)突出强调就业技能(或21世纪技能)的培养

《改革蓝图》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所有学生均需掌握的核心学术知识以及针对特定职业的专门化知识。此外,还需学习、实践一系列就业技能,如团队合作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出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变化的能力。这些就业技能(或称21世纪技能)具有可迁移性,可以使个体在一生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从一个工作岗位或领域无缝过渡到另一个岗位或领域。《改革蓝图》期望职业技术教育为学生创造机会,培养或加强这些21世纪技能。

重视就业技能(或21世纪技能)的培养和加强,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职业技术人才岗位迁移能力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的天然缺陷。以就业为导向、强调当下就业的同时,如何“以学生为本”,在较短的学制内,为学生创造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21世纪技能,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值得国内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者重视、思考与研究。

(四)为加强合作,利益相关者间组建协会、实现资源共享方能申请到联邦资金

雇主、行业部门以及劳动合作伙伴最清楚劳动力市场当前、近期及未来的人才需求,但这些利益相关者没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过程。现行的《柏金斯法》分别为当地教育机构和中等后教育机构提供独立的资金流,也没有为私立部门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设置参数(set parameters),这不利于利益相关者间加强合作,不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与高速增长的行业部门实现对接,削弱了学生在中等教育与中等后教育之间过渡的能力。为此,《改革蓝图》要求当地教育机构、中等后教育机构及其合作伙伴组建协会,只有以协会的名义方能申请到联邦资金。

协会的组建可以基于地理区域、行业部门或其他因素,但必须包括当地教育机构(其中至少有一个机构要为高比例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服务)和提供两年制学位的中等后教育机构。协会中的其他合作伙伴可以是雇主、行业协会、劳动组织、公私立劳动力团体、创业型组织以及包括研究型大学、具有历史意义的黑人院校、其他少数民族服务机构在内的组织和团体。

为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计划与雇主、行业部门以及劳动力市场用人需求相对接、提高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及其适切性,《改革蓝图》要求利益相关者组建协会,使协同参与、协同培养机制化、长效化,并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加以固化,而联邦政府在这其中起到了发起、推动、激励作用,这对于我国思考政府(中央政府)在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实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作用以及在推动相关立法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五)联邦政府加强对提升教育质量和推进教育公平的间接、柔性监管

对学生参与和绩效指标进行统一界定,使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职人员、研究人员及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时有国家统一基准。对客观、有效、外部可验证的纵向数据进行分解,为监测、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缩小不同学生群体间在参与、教育成就以及就业方面存在的差距提供关键信息。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程序理性 非理 区域发展 协调性

一、程序理性与区域发展的协调性

程序理性是著名经济学家西蒙(Simon)提出的。他认为,“人是有限理性的”,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上,他明确区分了程序理性与结果理性。程序理性强调的是行为过程的理性,而结果理性则注重行为结果是否符合既定的目标,并不注重产生这一结果的行为过程。在不确定的环境下,人们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从而也就无法按照结果理性的方式采取行动,因此应以程序理性替代结果理性来进行经济学研究。

就发展环境而言,区域发展不仅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到政治、法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更为显著。在这种不确定的发展环境下,追求结果理性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应以程序理性替代结果理性。就区域协调发展而言,程序理性是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理性。

二、非程序理性在区域协调发展规划中的行为分析

1.协调发展规划制定过程中的非理

从技术层面看,协调发展规划是明确区域整体定位、发展目标;围绕规划区内各区域共同关注、单一省市又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统筹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布局方案。通过发展规划规范性指导各区域发展,使区域发展具有协调性。但因协调发展规划仍是制定行为的结果,所以发展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将取决于其制定过程是否理性。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我们所说的理性是一种“有限理性”。就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而言,在对区域发展领域的认识上至少受以下因素的制约:

(1)能够充分表达经济发展之实质的知识存量不足。人们对区域发展领域的认识与对其他领域的认识一样,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经济发展知识对新领域、新经济事项的掌握和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随着发展因素的变迁,出现认识滞后,不符合理性的要求,与客观实际发生背离。

(2)现存的经济发展知识运用不足。在现有的经济发展知识存量中只有一部分用于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而另一部分却仍停留在理论上。

(3)区域发展与各地具体情况的有效结合难以实现。不同国家和地区,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导致了同一规划在某一国家或地区是可行的,而在另一国家或地区则是不可行的。

2.协调发展规划执行过程中的非理

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规划是否能在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方面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该规划的执行过程是否理性,而执行过程的理性又取决于执行人员对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解与运用是否恰当。对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解而言,不同的经济发展人员对同一协调发展规划的理解存在较大偏差。此外,协调发展规划对新出现的经济发展事项等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协调发展规划没有明示的情况下,就需要经济发展人员进行决策,而决策是主观的。

3.协调发展规划监督过程中的非理

在经济发展中普遍性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信息不对称将会带来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会使经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就技术层面而言,监督程序不可避免地存在非理性:首先,因存在信息传导机制的缺陷,极易产生信息丢失、歪曲和过滤,如下级对上级隐瞒不利信息、虚报、假报等。其次,在监督机制的设计和运行上,受成本与效益原则制约,监督机制通常对一些新出现的特殊的协调发展问题缺乏有效控制。

三、区域发展程序理性模式的建立与运行

1.完善协调发展规划的制定程序,制定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规划

就我国的协调发展规划制定而言,首先应加强区域发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提高对区域发展的理解与认识水平;其次是规划制定者要更加注意对我国国情的研究,把握我国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环境的特殊性;再次,规划制定机构应采取各种“选择性激励” 措施,激励各区域政府积极参与规划的制定过程,提高规划制定过程的透明度。

2.设计和保证遵守协调发展规划的监督程序

高质量的协调发展规划只为区域发展的协调提供了一套行为约束机制,但不能保证区域发展因此而协调,因此,治理区域发展不协调还必须设计一套监督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政府监管程序,它应是从宏观的立场,通过立法、司法程序及行政手段来规范与监督区域发展。

(2)社会公众监督程序,该程序是一种舆论监督,是一种非专业性监督形式,在政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社会舆论的力量对区域发展的监督作用。

3.明确能降低区域发展费用的道德与伦理行为规范

遵守协调发展规划的成本较高,包括了摩擦成本、执行成本、监督成本,以及无效规划所带来的损失等,其中,对协调发展规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的程序包括了政府,以及社会的监督在内,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监督体系,但监督程序越严密,监督成本就越高,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逃避义务、机会主义和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诺斯认为,意识形态就是降低区域发展费用的机制(诺斯,1981)。因此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区域发展规划制定过程更加理性提供意识形态上的保证,这既有利于降低协调发展规划的监督成本,又有利于区域发展协调性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美)鲁宾斯坦著,倪晓宁译.有限理性建模[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0

[2]杨耀坤:科学理性的沉思(上卷).科学创造理性的探求[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8.1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第3篇

1 上海海事大学对船员教育培训的认识与理解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国家之一,表现在海洋运输上,就是要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船队,运力总规模居世界前列,从航运大国转变为航运强国。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船员队伍,从船员大国转变为船员强国。

上海海事大学船员教育培训实践的基本策略是:深入认识全球及我国航运业宏观现状和发展趋势,充分理解船员教育培训对国际航运发展的作用,科学把握海事安全管理的发展方向,秉持高质量、全球化、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持续改进学校的船员教育培训工作。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大会(UNCTAD)2011报告的数据表明:2011年全球GDP增长率为3.1%,超过1994—2004的平均值(2.9),仅低于2007年(4.0)和2009年(3.9)。全球经济继续呈现恢复性增长趋势:2010年全球海运货物运输量继续增长,为84.08亿t,为1970年以来的最高值;截至2011年1月,世界油船和散货船船队的总运力为4.75亿t和5.32亿t,比2010年分别增加5.5%和16.5%,而集装箱船则比2010年增加了8.7%,杂货船相对稳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并可预测,世界经济及航运必将持续发展,也必将为船员教育培训继续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上海海事大学深切理解船员在整个航运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船员专业人才是船舶日常运营和操作的支持和保障、海上安全保障和防污染水平的最终控制者、整个航运产业的基础人才,是国家海事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锻造国家航运“软实力”、完善航运“软环境”的关键。船员的外派输出,既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改善民生,又能带动国内相关的船员教育培训体系、海事管理服务行业和外派输出服务行业的发展,也是进行国际交流的文化使者。从这个意义上讲,船员教育培训对国际航运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对船员在航运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在国际海事组织(IMO)2010—2015年发展战略中也得到充分体现:在IMO确定的九大发展趋势和外部挑战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更加重视人为因素对更安全更保安和更环境友好的航运的贡献,继续改进旨在提高海事界人员表现的措施。

作为航运业真正的一线实践者、航运安全各环节中最重要的人的因素,船员的技术资格要求首先由国际公约确定。《STCW公约》是对船员技术素质和值班行为实施有效控制的国际公约。在PSC、FSC以及其他相关审核监督制度的保证下,与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一起,2010年《STCW公约》新修正案的履行必将进一步提高国际海事安全的整体水平,促进世界航海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国际船员服务行业能力的提升。在上述国际海事发展的宏观背景下,2010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国家海事局为《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履约所作的努力,必将更好地整合我国各类船员培养、使用和管理资源,促进我国充分的、高质量船员队伍的形成,促进船员行业的持续发展。

其次,船员的技术资格要求由海事科技的发展水平决定。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航海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船舶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智能化、低碳环保化等已经成为21世纪航海科技的主要发展方向。一方面是船舶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不断提高,国际上对航运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船舶配员越来越少,这就要求新时代的船员必须具备高度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航海技能,较高的环保、安全和保安意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过长期的教育培训实践,学校充分认识到,高质量的船员教育培训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学校取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基于上述各种认识和理解,学校认为,培养的高素质船员需要“复合和系统的、专业化的、国际化的、职业化的”航海教育培训体系支持,这也是船员教育培训体系所面临的新挑战。

2 上海海事大学对船员教育培训的 探索与实践

2.1 坚持特色办学、高质量办学

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落实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特色与优势,着力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科研能力;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积极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优,继续提高教育保障能力;努力培育大学文化,深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近来,学校还充分利用“085工程”项目建设平台,围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及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策划、合理设计各层次教育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创新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学校依据“视教育质量为生命,严谨治学,发扬航运特色,培养一流人才”的质量方针,以培养“完全满足《STCW公约》要求,在航海技术、计算机、英语、船舶管理、人际交流和领导力、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方面具有良好综合技能和素质的,充分职业化,又有行业发展潜力的船员专业人才”为船员教育培训方面的质量目标,以“特色化”“系统化”和“国际化”的船员教育培训为手段,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船员人才,服务国内外航运业。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第4篇

一、管理者高度重视是提高质量的思想保证

在一个组织中,领导的思维、行为方式、考虑问题的角度往往是全公司的风向标。员工重视质量常常基于领导的参与。当然,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人们可能没有高层管理者长远的眼光和全盘考虑局面的策略,但是产品的优劣却真真正正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才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主宰者。所以管理者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一点,并要从组织制度、福利待遇、生产安全等方面给予员工稳定的保障,使他们后顾无忧地投入生产。在一切稳定地基础上向员工表达质量的重要性,强调质量观念。上世纪80年代初,张瑞敏的“砸冰箱”事件给员工上了“质量第一”的一堂课。紧着着员工中开始讨论工序之间的紧密配合,生产线上如何减少废品率,使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就是这一砸使员工如梦初醒,并始终保持高度精神,以致砸出了世界500强企业。

二、员工的质量教育和培训是提高质量的基本保证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全面质量管理创始人菲根堡姆博士提出,质量是一个综合的概念,要把战略、质量、价格、成本、生产率、服务和人力资源、能源和环境学一起进行考虑。尽管全面质量管理是世界上做好的东西,但是如果把它作为理论束之高阁,而不是传达给员工,那再好的东西也是空中楼阁。加之大部分员工来自基层,受工作环境、工作层面、自身条件的限制,其对公司发展的着眼点也会有所局限。所以加强职工全局意识培训,不断进行质量意识、全面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采取集中授课、视频教学、案例研究、外培深造等方式,提升培训效果,使职工转变马虎观念。塑造质量习惯,细化生产流程,掌控工作细节,真正成为产品的主人,工厂的主人。高度决定速度,当他们掌握了解一些高层次的理论和知识后,回过头再看自己的本质工作将会是另一种心境,另一种感受。

三、质量目标管理是提高质量的制度保证

1954年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目标管理和目标控制”的主张受到了企业界的普遍重视。目标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人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管理制度。目标制定过程中“人人参与,层层分解”的管理制度,使得每个管理人员每个工人都对自己所要完成的分目标了如指掌,更容易很好地完成工作,也易于企业对下级进行奖励和考核。质量目标管理亦是目标管理的一部分。通过国家经济政策、市场情况、企业规划等情况制定出企业的总质量目标,尽量使其具体化、数量化,在此基础上,按照系统要求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明确重点,便于检查考核和评比。在具体完成质量目标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质量的测量,用一些可视化图标来表示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利用PDCA循环法、成立QC小组,以保证质量分目标和总目标的如期实现。

质量目标管理从企业自身特点出发,正确运用管理方法和步骤,并加以有效实施,为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进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形成企业优秀的质量文化。

四、科学地绩效考核是提高质量的有效保证

除了制定质量目标,进行测评之外,科学的绩效考核也是质量管理需要重视的问题。员工考核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工作差的员工的给予经济处罚,而是通过考核使员工找出差距,激励员工更好地开展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企业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第5篇

所谓的过程就是进行物质转化的过程。多种元素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整合,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和顺序进行。按照这种说明,产品的质量便是涉及到每一个部分的系统。企业的生产必须按照一定标准的规则体系和工作流程并加以调控,否则企业就无法有效、科学地工作。所以,基础管理对当代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因此体系的落实便是重中之重。基础制度的重点在与合理、科学、贴近实际,而不在于数量,所以在定制条款的时候不仅要关注企业的整体目标,还要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制定制度就不能随意变动,因此要拥有绝对的稳定性和权威。而企业的工作人员要明确保持产品质量的根本就是完善机制,并严格要求自己按照规则标准办事。因此各企业部分的工作人员要熟悉本职位的条款规定,即该岗位应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什么时候完成、达到什么样的标准都应知道的一清二楚,因此企业的运作离不开完善的质量监控机制。需要注意的是,质量监控机制是通过企业生产活动总结归纳出的,并能真实的反应出员工与企业间关系的本质、员工之间应遵守的标准和要求。此外机制不仅应是能够实现的还应是与时俱进的。它不仅能制约员工的各种行为还能调动工作者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使之认识到要为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构建质量评价体系

企业工作生产的原则就是产品质量的标准,企业的生存直接受到产品质量水平的影响。尤其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代经济社会中,保证合理适当的质量准则,对企业来说迫在眉睫。一旦产品的质量标准较低,那么生产出的产品远远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而准则较高,则超过工作人员技术、设备水平的直接能力,从而产生相反的结果。所以构造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顺应了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而现在的市场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所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会出现不同的波动,这也提醒企业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地更新质量评价体系,确保企业一直工作在高水平的基点上。新的发展就要调整评估体系,倘若产品没有经过企业阶段性的评估,那么就无法预测企业变革或产品质量改善的发展趋势。再则如果不能满足某一个标准,就不能及时地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必然面临着失败的下场,因为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地改善和进步。

3改善工资制度

工资制度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完善的工资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完成质量管理的宏伟目标,体现出多劳多得、公平公正的原则,能够有效地激发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自身的利益直接与企业的利益相联系,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融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要促使每个工作者认识到自己所在职位的职能以及自身所要肩负的责任,认识到产品质量、获得的利润与个人以及国家利益之间的联系,体会到产品质量对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员工只有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并将自己置身于工作中,才能帮助公司实现整体的战略目标。因此,借助完善的工资制度,在企业内外形成了统一的目标,相同的责任和风险,并为公司的利益而共同奋斗。

4结语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共生共存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向好发展。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各类型高职院校1423所,高职专科专业1046个。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壮大。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积极优化办学方向,围绕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做到“三个”精准对接,在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实施技能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倒逼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保障,也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以及创业机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投资总量。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2020年2月25日,人社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人社厅发〔2020〕17号),确定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明显体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崛起的应然反应,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依循。这必然倒逼职业院校紧随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困局

(一)两者互动发展的适切性不足

办学定位偏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味追求办学规模,但是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忽略了市场经济岗位需求,优势特色缺乏,实力不强或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集聚优势,尤其是随着区域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更新就显得越来越滞后,不能做到切合时展和技术进步的及时更新,导致高职院校最终人才培养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不够契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人才输出的有效性。

(二)两者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优势凸显,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动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助机制尚不完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备的制度保证。校企合作往往表现出“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校热企不热”的合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三)两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我国高职院校属于“后起之秀”,不少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底蕴不深,相对稳定性的发展战略尚未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尚不能呈现可持续良性循环状态,人才培养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尚显乏力,对所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市场需求等缺乏贴合度和适应性。

三、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瓶颈

(一)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分配机制的尚待完善,社会大众观念中对高管人才、“白领”“金领”等高素质管理型人才追求意识凸显,但在重视技艺方面,观念日益淡化,推崇普通高等教育,轻视高等职业教育,导致广大家长和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招生困难,发展不畅,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极大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下一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心。

(二)教育质量尚待提高

截至2019年3月,河南省共有高等职业院校87所,但在教育部批复的“双高校”建设名单仅有6席,这说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数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尚需提升。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师资、专业结构、课程建设等软实力的提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堪忧,从而影响办学质量和学生社会岗位适应力。

(三)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短板

在内部治理上,存在办学理念不清、定位不准、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一味参照本科院校谋发展,领导班子协作决策能力较弱,忽略长期规划,注重短期效应,跟风设置专业,缺乏办学特色,教学硬实力不“硬”,内涵建设乏力。二是管理体制缺乏活力,校级管理过死,二级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学院发展的各要素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经济转型升级下的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路径

(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

培养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职业道德与素质高,能胜任紧贴企业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高职院校必须与区域的相关企业合作,坚持“学用一体、供需对接,人才共育”的办学机制,在区域内寻求行业企业和高职院校的深入融合,以专业布局、教学管理、实习实训以及企业岗位标准等为切入点,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频共振的协同育人格局,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构建校企共生的利益共同体。

(二)推进与区域内行业、企业互联互通、产学结合

1.产学结合,实质上是企业与学校相互配合,各自优势充分融合,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形成体现综合优势的先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推动校企共同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产学结合是最佳选择甚至可以说是“必由之路”。高职院校要与区域行业、企业做最好的邻居,“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够很好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形成“生态链”。真正做到企业既是学生工作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场所,学生既是技术的学习者,也是技术技能的应用者,实现产学“真”结合,工学“真”交替。2.“产”“学”紧密对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要主动向区域经济发展靠拢,主动向区域主打企业“借力”。教育教学方面,积极贴合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共建顶岗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讲授一线岗位实际工作技能;师资投入方面,注重教师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促进知识更新,建设一批“双师双能型”队伍;发展理念方面,定期做好走访调研,听取市场和企业意见,切合岗位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提供实用性更强、岗位切合度更高的技能型人才。

(三)打造利益共同体,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主体,高职教育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下,转变自身发展方式,优化发展方案,注重教育内涵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而非单纯的“规模”扩张。重点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内涵,而不是只关注招生规模,重点提升技能培训和教育成果,而不是只关注面积硬件拓展,将高职教育的发展侧重到创新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上。2.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的核心环节。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因此要充分注意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岗位需求相适应的新技术、新工艺,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对未来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机构,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办专业,对接行业岗位要求办专业,适时增减、及时优化,做好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3.人才培养与区域市场用人标准相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地方特色”较为明显,高等职业教育也要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特色人才。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着重培养适应其要求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域特色服务(文化)产业等各类人才。转变课程开发的主体,实施“订单培养”,鼓励院校一线教师(实训指导师)、课程研究者、行业和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专家,积极参与相关专业课程开发,形成一套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课程开发机制,为企业培养出完全“适销对路”、岗位转换适应能够“无缝对接”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燕芬.高等职业教育与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J].河南科技,2012(24):86-87.

[2]赵晓妮.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8):12-13.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第7篇

一、主要问题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对我们的监管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监管方式和工作模式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进一步更新监管执法理念,加快实现"转变",提高监管服务水平,做到职能要到位,服务不缺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对此,应当说,我们的思想认识是清醒的,具有较强的紧迫性和责任感,并在积极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相比,不论是在思想观念还是在执法能力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仍然滞后。过去,尽管在工作中也有工作中心和监管的重点工作,但是现在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感觉有些茫然,无所适从,不知道今后干什么,怎么干。认识不到面对新形势、新情况,质监工作的职责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工作标准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有的同志质量服务意识树得不牢,只讲监管,不重服务,思想观念的滞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质量监管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是有关法律法规不适应,需要加以修订。如《计量法》、《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已不相适应,亟需加以修订完善。

三是质监工作人员素质和质量、标准、计量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知识能力仍然偏低。工作人员中存在知识和技能欠缺的问题,现代知识和技能欠缺,有的同志不会使用电脑帮助查巡资料,一些年轻同志质量、标准、计量和特种设备专业知识不足。一些同志到企业去,因为对现代管理尤其是产品质量看不明白,更不用说看出问题来。还存在知识老化等许多问题。

四是监管方式方法不适应。比如,目前质监工作普遍实行了巡查制度,但是巡查内容、巡查方法等缺乏深度和针对性,有的巡查仅限于检查一下是否有,而不会通过巡查发现了解市场主体在经营中存在的产品质量、标准、计量、特种设备深层次问题。还存在各业务科室只检查各自的业务范围,造成重复检查状况。

五是信息化建设存在差距。近年来,尽管都在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在特种设备登记注册、计量器具等基础数据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基础性工作,使静态的数据动起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监管执法效能上,效果还不理想,尤其是在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上差距还较大。

二、当前推进工作的重点

针对上述问题,要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产品质量监管执法效能和质量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切实转变监管执法理念,更好地促进科学发展。这是实现"转变"的重要前提,促使质监工作职能到位,树立良好监管形象的重要机遇。当前,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新理念,着力破除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清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障碍。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和自治区质监局的要求,进一步更新发展观念,服务科学发展;更新质监工作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水平,坚决克服以管理者自居的思想观念,改变我管你服的监管模式;更新执法理念,依法履行职责,明确对每个监管对象要监管什么,如何监管,如何考核,如何问责;更新理念,坚持以人为本。通过理念的更新,实现建设高素质的队伍、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水平、达到高质量的服务目标。

二是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升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执法能力。这是实现"转变"的根本保障。质监干部是质监执法的主体和依靠力量,做好新形势下的质量技术监督执法工作,必须把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在质监系统开展大规模的全员培训、全方位培训,使广大质监干部向会监管、会执法、会服务、会维权转型,不断提高质监干部的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真正成为政治上过硬、业务上过硬、作风上过硬的高素质量技术监督执法队伍,以适应新形势下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

三是创新质量技术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执法效能。这是实现“转变”的关键。要明确监管不等于罚款,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包括事前规范、事中监督、事后执法三个方面,缺一不可。规范是前提,是第一位的;监督是中间环节,是不可缺位的;执法是最终环节。因此,在监管中,要本着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对轻微违法行为,重在规范,而非动辄罚款;对损害群众利益、扰乱市场秩序、制售假冒伪劣等严重违法行为,要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行政指导、行政约见、事后回访等制度。要整合质监执法资源,确保质监各项监管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各项监管制度,建立统一规范的质监执法工作体系,把监管任务、巡查内容等进一步科学化、具体化,探索全方位、全天候监管方式,确保质量技术监督各项工作监管到位。

四是加快推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这是实现“转变”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做好质量、标准、计量和特种设备基础数据建设,加强内部的数据互联互通工作。要依托金质工程,提高质量技术监督执法效能;要建立健全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平台,提高打击违法行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大力推进信息化在治理工作中的运用,实现执法办案系统与监管系统的关联和互通。只有这样,才能使质监执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积极推进质监工作的深入开展

坚持提高质监监管效能和提高质量、标准、计量、特种设备服务效能相结合,进一步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质量技术监督既是市场监管执法机关,又是经济发展的服务部门,要进一步深入贯彻国务院鼓励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把促进经济科学发展作为履行质量、标准、计量和特种设备监管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促进科学发展中体现质监系统监管职能,在新形势下要调整工作思路,通过加强监管实现促进科学发展的目的。牢固树立服务理念,紧扣服务发展重心,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下功夫。

一是发挥经济监管作用,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规范涉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登记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大力推行质量、标准、计量和特种设备服务承诺制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跟踪服务等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方便服务对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

二是完善巡查和分类监管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细化巡查内容、巡查方式,实现巡查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要从深入企业调查了解企业的困难和要求,帮助解决问题。针对企业多、面广、量大的特点,进一步推进分类监管,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以及有违法违规记录的企业的监管。积极探索预警警示制度、行政指导制度和行政约见制度。加强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基础信息建设,建立统一的、面向社会公众的监管信息平台,推动社会监督和企业的自我约束。

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认识范文第8篇

我市中小乡镇企业的质量状况

目前,我市乡镇工业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多数较小,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的仅仅有65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更是区区只有2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不足2;市级名牌只有6家,省级名牌寥寥无几。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更是不容乐观: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差;抽查合格率低、质量差;产品科技含量低、效益差;产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优不胜、劣不汰现象较为普遍,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经营者多数文化层次较低,政策和法律意识薄弱,质量概念模糊,开展质量工作胸中无数、无从下手。二是相当一部分中小乡镇企业设备简陋,装备陈旧、落后,技术人才缺乏,有些甚至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及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手段,家庭作坊式企业的质量工作如同“空中楼阁”;三是大量的中小乡镇企业管理粗放,没有将质量工作提到应有的重视高度,把标准文本束之高阁,不按标准组织生产,执行淘汰标准,甚至无标生产,缺少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造成质量随着感觉走,我说合格就合格;四是部分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利益,抛弃产品质量,偷工减料,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这种不计后果、恶意竞争的短期行为,使不合格、低劣产品充斥市场,更有甚者恶意造假,谋取不义之财。

中小乡镇企业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围绕各地经济发展这个中心,适时地调整工作思路,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做出了不少贡献。但随着我省“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的开展,应清醒地看到,按照“三个代表”和总局的“强化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基础建设,强化队伍建设,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做贡献”的要求,我们在中小乡镇企业的质量监管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是今后工作中急需解决的。

一、底数不清,目标不确定。对辖区内的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内部标准化、计量、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情况和采标情况,什么样企业和产品需要许可、有多少企业和产品已经取得了许可,产品质量问题和问题企业情况等底数不清。正是这种底数不清导致了质量监管工作不能有的放矢,不知该管谁、去管什么、怎么来管、何时去管,使辖区内的质量监管工作目标不确定,无法做到质量问题的早发现、早控制、早查处。

二、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自20__年职能调整以来,一些同志对从源头抓质量缺乏全面的理解,没有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或思路不清,分不清质量监管工作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工作跟着文件走,眉毛胡子一起抓,往往是舍本求末,偏离了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重心。

三、目的不清,职能不明确。部分同志对“两抓两提高”新动向理解不足、研究不够、反应不快,仍然热衷于蜻蜓点水式的市场大检查,工作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声势虽大,效果并不明显。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上,只收不罚或只罚不管现象时有发生。质量监管目的不清,导致了职能的错位,丧失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服务的宗旨。

四、作风不实,措施不到位。有的同志工作作风不实、责任意识不强,缺少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勇气,不能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基层搞研究,工作推着干,随意性大,更谈不上创造性开展工作,任务落实在口头上、会议中,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致使监督不得力,服务不到位。

中小乡镇企业质量监管的对策

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全面落实从源头抓质量,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有效性和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做好中小乡镇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我们必须端正思想,把从源头抓质量摆在部门职责的首要位置,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创造性的监管对策和措施,以实际行动树立质量技术监督“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一、突出服务职能,增强企业自身“造血”机能,从源头防假。

就是要转变观念,变“事后监督”为主为“事前服务”为主,突出服务职能,大力推广“全程代办制”,抓好企业的基础性工作,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机能,从源头防假。

1、要加速推进标准化工作向纵深开展。在消灭无标生产成果的基础上,质监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将标准信息反馈给企业,提供快捷服务,提升企业产品标准水平;要根据本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制定地方标准,推行原产地域保护,保护传统产业和优势市场;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2、要下大力气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建立计量咨询服务机制,完善计量检测手段,严格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鉴定和检测,引导企业自觉加强工业计量工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基础性的技术保障。

3、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产品、管理等标准资料的收集、检验检测设备的配置、质检人员的培训和生产工艺控制以及质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等实施全方位咨询服务,大力推行“全程代办制”,积极推进企业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为提高产品质量夯实基础。

二、灵活监督手段,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从源头打假。

逐步建立企业质量 档案和质量信息网络。就是在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质量信息基础上,通过灵活的监督手段,强化外部监督机制,提高质量监管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源头治理的目标。

1、加强生产过程的现场管理。尽快建立企业监管档案,依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监管方式的分类指导原则。抓住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对原材料进厂、工序质量控制、产成品入库、出厂的检验检测和产品包装进行现场监管,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入厂,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进入下道工序,产品不检验不入库、成品不合格不出厂。尝试对重点监控企业派驻专职质量监督员。

2、强化许可证、市场准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严格生产企业的条件审查,把发证后的质量监管作为重点。对于发证后疏于管理的,产品质量达不到发证时水平的,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或发证时弄虚作假的企业,坚决吊销已发证。通过行政许可的实施,扶持提高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培训和规范一批中小企业,淘汰一批生产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使区域性质量问题转变为区域性产业优势。

3、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不断探索和完善公告、曝光、收回、整改、处罚等后处理制度,并以此对涉及人体健康、财产安全、群众关心的重点产品以及薄弱的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治理整顿,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和遏制假冒伪劣的出笼。

4、深化打假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打假”与“帮扶”相结合,把监督与管理相结合,逐步实现源头治理由以“打”为主向以“防”为主的转变。由“被动监督”为主向“主动服务”为主的转变。

三、注重舆论宣传,抓监管保障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产品质量根本动力在于企业,质量监管是外因。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督促企业自律,寻求建立产品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1、加大对本地优势产业和产品扶优扶强力度。引导和督促企

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经营方式,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合,走集约化的道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争创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和名牌产品,走品牌之路,向品牌要效益。

2、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宣传优势产品。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逐步建立企业及产品质量的信用等级制,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建立自律机制。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示范模式,促进全社会重视质量工作,营造“重质量、讲诚信”的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

四、端正思想,抓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和监管水平。

质量监管的好坏,关键在人。要提高质量监管的有效性,就必须端正思想,加强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1、必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保国安民”的大局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质量监管工作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