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

三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三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三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范文第1篇

古诗在中国文化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炎黄子孙必须继承的宝贵遗产。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占有很大的比例,《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古诗词教学目标指出: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新课程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所以,在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特别是中年级古诗词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真正地喜欢古诗,而不是单纯地喜欢背古诗。古诗词教学在语文课堂中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在古诗词教学中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作为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呢? 要让学生学得好,首先要教师准备得好,其次好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我简单谈谈在古诗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一、更新观念,改变教法

在传统教学中,不少教师都认为,古诗是语文课中最好教学的部分,无非就是原文、释义、情感、背诵四个部分。在农村小学,有不少教师,特别是老教师的传统观念就是重内容轻意蕴、重背诵轻感悟,结果学生只会背古诗,而不会用古诗。从而导致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目前,在农村小学常见的古诗教学方法有填鸭式、提问式、演讲式等,这些方法是不利于新课改的古诗教学的,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也越来越好,现都在普及远程资源共享,大多数小学拥有独立的农远资源播放室,有电脑、光盘、电视,可以接收同步课程资源。为了打破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识记,最后背诵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进行古诗教学时,可以利用这一资源制作简单的古诗情境课件,走出教室到农远资源播放室上课,让学生置身于真切的画面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以诵读代替唱读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主,从诵读中感悟,由诵读引出感情。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示范读、齐声读、个别读、小组读、边理解边朗读、反复读、自由读、背诵等,从形式各异的阅读中领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中的意境,激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告别以往的唱读方法,并严格要求学生要读对字音,读准韵律,读出感情。

三、启发想象,创设教学环境

三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语文课;涵盖方方面面;潜移默化;提升;内在修养;涵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39-01

每每问起学生"你觉得语文课怎么样",很多学生都感觉有很多话想表达却说不出来,于是乎,最后仅仅用"没意思"" 难" "不好学"这些笼统的词来概括对语文的感觉。很多学生都会抱怨不知道怎么学习语文,觉得语文学不好,有些甚至会说语文根本不用学,完全"凭感觉",其实这都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误解。的确,想要学好语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语文课,却同样是一门不可替代的课,它涵盖方方面面,通过语文的学习可以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涵养。

1.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把握识字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及读写主要的汉字,并且能够灵活应用认识的汉字,最基本的是组词以及进行简单的造句。对这个年级学生的教学,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多多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能感兴趣,主动地学习。在教学生认字的时候,可以多使用图片和字联系在一起的方法,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充分运用联想与想象,加深记忆的同时也能理解字的意思。而且,图片的运用同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字的读音,要有系统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声母韵母肯定要熟练准确,现在的学生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接触简单的字词,但字的读法很缺乏系统性,学生的读音很多仅仅是如鹦鹉学舌似的仅仅靠听觉,照着老师的发音自己复制个类似的音,加上很多家庭说话都是比较随意,用当地方言,导致很多孩子的普通话缺乏准确性。所以对于刚学字词读音的学生,教师更要有系统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注重差异性,让学生能够读准音。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也要以学生能够准确熟练地书写汉字及拼音为目的,注重字词的书写练习。也可以组织诸如"汉字拼音书写小达人"之类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运用汉字的积极性,为后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把握作文写作是最关键一关

作文是语言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要求学生通过写作,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这阶段,很多学生会表现出对作文的"惧怕",谈"作"色变,把写作当做一种任务,为了写作而写作,不讲究作文的质量,单纯凑字数;于是普遍存在作文无话可说、表达形式单一(流水账似的写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加强引导,通过让学生多看范文,教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取材,扩大学生的素材量,从而让学生真正地为了表达自己而写作文。在布置作文方面,除了经常鼓励学生写作外,教师可以给出话题,让学生写文章中的一小段;或者给出一句话,让学生加进个人感情扩写;也可以让学生续写个小故事……这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组织"校园作文竞赛"等相关的比赛,让学生把作文当做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真正地写出自己的风格与情感。

3.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把关阅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阅读是语言欣赏的重要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积累并且背诵好词好句好段落,同时有一定的文言文及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这个阶段学生的朗读背诵能力。同时,教授一些基本的修辞写作手法,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独立的鉴赏能力,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教师可以通过讲典故来源等方法来介绍文章、诗词及成语,让学生在故事中理解文章,激发阅读兴趣。有条件的可以多借助多媒体设备,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及声乐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在作业的布置方面,应该多让学生进行阅读,做读书笔记,积累优美语句;同时可以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也可以让学生随身带着小本子,随时记下身边的快乐。组织"发现身边的快乐"等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发生在身边的快乐事,这样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为写作积累更多的生活素材。

语文是门艺术,学习提高靠积累,就像滴水穿石,每天一点一点好像看不出不同,但是,只要坚持,回头你就能看到大不同。所以学习语文并不难,也不是无门道可循,关键看你是否能够每天积累一点点,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坚持积累,让学生能在平时主动学习语文,在无意识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技巧的同时,更要重视思想道德方面的培养。应该说思想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而现代的教学往往忽略了这个方面,完全向分数看齐,以分数来评判一个学生的好坏,从而导致很多高考"天才"作文都只是零分。不可否认,他们课本知识是学的很好,但是却道德缺失,导致这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从小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有意无意地向学生传输做人方面的正确意识。当然,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样可以让学生的道德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师关键是要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方向,让学生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

总之,语文的教学,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针对不同方面的教学,有不同的方法,要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绝对不能吝啬自己的夸奖,对表现积极的同学,要积极进行表扬;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利用欲贬先褒的原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让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积极的融洽氛围中学习成长,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师生情,更能让学生与教师都能获得更大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刘燕,赵牛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国科教研究杂志,2013年第12期;

[2]马永华,赵海涛,小学语文教学之我见,中国教育学刊,2012第4期;

三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是实施新课改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天地。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都得到了增强和体现,课堂改革已蓬勃兴起。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课堂的活跃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必定是活跃的,充满积极性的,学生也会乐在其中。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巧妙导入,让学生主动参与

学生只要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确立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如我在教学生朗读《可爱的草塘》课文时,让学生先看看课文,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起来了。朗读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朗读的情况,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向前迈进了一步。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我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我们几乎天天同太阳见面。那么,谁来说说太阳到底有多大?”(学生答:像圆盘那么大、和月亮一样大……)我接着问:“我们到太阳上去,如果坐飞机,多长时间能到达?”(学生答:一小时、一天、一个月……)这时候,我恰到好处地激趣:“同学们,看来我们对太阳了解的太少,今天我们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你一定会从中了解许多有关太阳的知识”。这样巧妙地导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我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他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我愿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三四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实物的教学内容较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在课的不同阶段安排充满情趣、童趣的游戏,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享受欢愉、寻求知识、发挥创造等心理需要。同时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迎接挑战、承受挫折。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情景设计,及相应的生词卡片、图片可以把语言、人物、环境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声、像和语言组成的“三维空间”立体教学,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参加眼看、耳听、口说、手写、动脑的学习活动,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通过录音机引入语言,让学生在不同的声音中感受不同的天气状况(晴天、下雨、刮风、下雪)逼真的情景,用不同的天气图片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枯燥、单调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尤为深刻。

三、开展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下转第48页)

(上接第47页)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在读写过程中进行说和演,提供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开辟领悟和运用语言的天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同时,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动也是促进自主学习的动力。可以说有了活动,课堂就会充满了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学习的动力就更强。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是这样做的:1.演一演。我选择教材中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收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采用了表演的学习方法。以一个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小组间展开比赛。先让学生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再让学生仔细地研读课文,并确定具体演哪一个故事,然后写成剧本形式。还要求学生表演结束后评出最佳演员等等,整个过程学生的自主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教学效果较好。2.游一游。在教学作文课《春天的发现》时,我首先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春天的景物,然后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象用语言描述出来,最后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景色记述下来。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真正体会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的真理,充分调动起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访一访。让学生当一回记者,采访充当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学。这种形式的活动放在课文教完后进行有助于巩固学习所得,学生也喜欢。比如《草船借箭》学习完后,选一位同学扮演记者角色,向扮演“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的同学问几个问题。当记者的同学只有对课文有较深的理解,所提的问题才深刻;被问的同学也只有熟悉课文中的人物,说话才机灵、流畅,颇具哲理性。

【参考文献】

三四年级语文教学方法范文第4篇

王筠是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字学家、教育家,有着多年的教学经验。他的《教童子法》是我国“最早的小学语文教学法专著”,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当时的小学教育。

王筠的主要观点包括:学生是人,不是猪狗;教者要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摒弃“日以夏楚”的体罚教育;教者要因材施教、启发善诱。同时,王筠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强调要遵循教育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分时分段学习。他呼唤“良师”的出现,批判“无知之师”,“愿天下之为师者,各为其‘心丧三年’计”。此外,《教童子法》还提出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采用直观法进行识字教学;在阅读教学中则提倡愉快教学法,且讲究“圈抹批划”“讲解诘问”的教学方式;在作文教学中,他主张“以放为主”“以圈为主”,这些大都还为当今的语文教学实践所用。虽然,《教童子法》带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我们可以客观地评价其中的语文教育思想,并挖掘出现代价值,从而为当今的语文教育发展所用。

一、《教童子法》中蕴含的阅读教学

法思想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阅读教学法思想和方法

王筠提出的阅读教学的原则主要为循序渐进原则、读思结合原则、愉快阅读原则。他的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乐趣教学的重要原则,是过去实际教学中所少有的,在今天也难能可贵。这些为我们寻找阅读教学的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筠总结的阅读教学方法包括札录法、循环记忆法、圈抹法、教学相长法等。其中很多都是契合人类“遗忘规律”的科学指导方法,能使师本文由收集整理生在教学过程中都得到提高和满足。

2.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加强语言积累,注意读思结合。王筠指导学生要加强语言材料的累积,这样用时就不怕心中没有东西。他还指出:在阅读的同时要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要能够阅读。因为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而学生的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在适当的时机根据内容提出问题,把矛盾摆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学生就会充分、积极地思考。教师不能把现成的思想注入学生的心灵,这是不当的。

书中得有乐趣。王筠的“书中得有乐趣,学生才乐以相从”的观点,告诉教学界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制约当今语文教育界发展的一大痼疾,即为语文学习兴趣匮乏、课堂讲授枯燥无聊。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广博的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这样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之时,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验和收获的快乐中去,好像“游泳在趣味之海里”。如教学《鸿门宴》,若教师仅限于对文言字词和课文内容的疏通理解,则不能满足学生向深处挖掘的欲望。教师不妨让学生来做历史还原,再现鸿门宴时主要人物的座次方位,明白汉代的座位礼仪。学生就能由此体会到发现的快乐。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梁启超在《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中如是说。

二、《教童子法》中蕴含的作文教学

法思想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作文教学法思想和方法

王筠的作文教学原则以自由为主、以表扬为主、以短篇为主,但也注意到规则约束的必要性。王筠鼓励儿童要大胆地写,不要太拘泥于写作规则、技法之类,因为“规矩者,巧之所以出也。得规矩而失其巧,于义何居焉”。他觉得写多了,自然可以进行剪裁和取舍,这大概是学做文章的自然历程。在批改作文时,王筠提倡不要从严要求学生,以免挫伤他们的信心。

王筠的作文教学方法大致包括提倡学生练习口头作文、背诵范文,并多用生活化的题目练习写文章等。王筠反对写作中只讲究形式,不求实用。“吾乡非无高才,然作诗必律,律又多七言,七言又多咏物,通人见之,一开卷便是春草秋花等题目,知其外道也,掩卷不观矣。”他提出了作文的“救急良方”,即积累素材。说有一个秀才,“家贫,须躬亲田事”,闲暇时喜好掷骰子,但作文时“似手不释卷”,挥洒自如。问其原因,曰“我有二十篇熟文,每日必从心里过一两遍”。熟文的好处在于,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王筠很重视“活典故”,他认为“活典故”在开发学生智力、使其心思长进的同时,也是学生日后写作文的好素材。

2.对于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

重视口头作文训练。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书面语言的发展必须以口语能力的发展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口头叙述自己的看法、观点,或者概括文章大意等,都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如讲解《故都的秋》时,对于文中出现的五幅秋景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分别描述,让学生学会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又如教学《我有一个梦想》之后,班里可以来一个“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学生不仅能锻炼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受到极大的精神感染。

作文命题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叶圣陶先生曾对作文命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文题取材应广博,不特学校中之所诵习所闻见可以命题,即家庭社会之事,苟学生能思议及之者,亦无不可命题。切莫让学生写那些无谓之翻案,空泛之论断,即学生有作,尚宜亟为矫正,若以之命题,自当切戒。若用事例说明叶圣陶先生的观点,即如小学三四年级作文命题应该以生活为主,像《我的老师》《我的妈妈》等;初二、初三则可以开始关注人的道德、思想,可命题《令人懊悔的事》《这就是幸福》等。

作文批改注重鼓励。《教童子法》一书中提出“少改易之,以圈为主”的观点。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正是促使其努力和渴望提

高成绩的动力和条件,因此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评语,多给予学生鼓励的语言。如批改学生的习作《后花园的四季》时,一教师给出这样评语:选取一个范围较小的地方来写,很省笔墨,且写景状物逼真生动,观察很仔细,若能给每个季节的后花园用一个统摄性的词概括一下会更好。这样就留给了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

三、《教童子法》中蕴含的教育思

想及其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1.教育思想

德智兼重。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提出了培养理想人才的标准──“功名、学问、德行”三者并重。他非常注重教师的善教和学生的善学,告诫学生“不可痴思功名”,要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学生是人,不是猪狗。”这是贯穿于整个《教童子法》中的教育思想。王筠从尊重学生和解放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认为作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首先是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求知的欲望,有求乐的天性。在此基础上,王筠严厉地批判了那些贻误学生的“无知之师”,认为他们的做法使学生丧失了作为人的积极主动性,“奄奄如死人”;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如“嚼木札”;而且“曲木为几”,实行主观强迫,结果产生了大量的“弃才”和“废才”。因此,他强调教育要解放学生的个性,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王筠已经观察到了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和联系。“小儿无长精神,必须使有空闲。”王筠认为学习如果超越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就会给学生的身心造成损害。为了更高的学习效率,需要给学生时间休息,以转换思维。“空闲,即告以典故”,让学生从典故中不仅能学到东西,而且还能放松心情。王筠认为,教师教育学生,就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得其机之所在”,使学生乐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

批评庸师,呼唤良师。王筠呼唤“良师”的出现。他认为“观其弟子欢欣鼓舞,侈谈学问者,即知是良师也”。他说教师的职责是“涵养诱掖,待其自化”,这大概是他为了引起教育者的自我反思而提出的殷切期望。

此外,王筠提出学以致用的思想。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王筠对当时的考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把当时刻板的“会考指南”比作浸灌人心的粪。他主张不要迂腐地读书,而应该以启发学生智慧、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为重。

2.对于语文教育的启示

教师是传道授业之人,对于学生的发展,无论知识方面还是做人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不仅要学识渊博,还要懂得各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并注意自己语言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思想,把言传与身教结合起来,从而影响学生。教师的学识、阅历,尤其是道德修养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强烈的感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