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语文教育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多样化教学活动展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性是其主要的特点,也是提高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生健全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事实上,我们仅是重视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导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基本上得不到体现,严重不利于课程价值的体现。所以,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展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以确保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开天辟地》时,为了把握小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也为了锻炼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结束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讲授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了“讲故事”环节,组织学生以不同的口吻进行讲述,如,可以用的口吻、第三者的口吻等,鼓励学生开口说,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而且对语文课程价值的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的能力。
二、恰当的教学活动实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学科。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学科价值,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活动来展现语文课程内在的价值,以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素质教育下,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考试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为学生健康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为了展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为了促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些“小兴安岭”的动画片,这样不仅能够将抽象的课堂形象化,而且,还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之后,再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一些句子进行分析,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确保语文课程目标最大化实现,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展现语文课程的特点,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促使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在中小学语文衔接性视野中研究大学语文,是认识其本质的需要,大学语文与其他阶段语文教育不同,在强调基础内容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延续。人文方面,大学语文教育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中小语文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主要发挥语文人文教育的作用,并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趋势,为我国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要针对各阶段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等。大学对人文要求更高,内容也相对较丰富,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教师需要避免重复中学内容,这样才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且能够与时代要求相符合,人文性在不同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必须要提高学生对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重视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语文技能的培训,大学语文教育应在中小学基础上提高,否则大学生会出现大学语文已经学过,不需要重复学习的理解误区。专业不同也会对语文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中医专业强调对语文中文言文部分的学习。要针对专业的需要,改变语文教育的侧重点,提高学生的技能,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就会失去语文教育的工具性。总而言之,中学语文教育的结束并不代表真正结束,仅代表阶段性结束。因此,从语文教育的各个环节入手,进一步提高,例如: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衔接,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母语发展。
2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教育
针对衔接性视野下对大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其思维的变化。首先,深入探索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之间的联系,为大学语文教育确定目标。其次,在进行人文精神渗透时,需要区别大学与中小学阶段的特点,寻求独特性。这种大学语文思维能够将大学以及中小学语文教育连接在一起,融合在一起,并参照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大学语文学科体系。第一,要确定各阶段语文教育的目标和任务,针对传承文化方面,确定各阶段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以及对语文技能的提升。除此之外,研究分析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区别。如:语文与国学的区别等,以此来确定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第二,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各阶段语文教育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案例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的。由于学生处于不同阶段,对语文的理解会呈现递进的趋势。因此,教师在授课时注意教学手段要与学生年龄特征相符,教材内容也要逐渐深入。第三,由于学生在各个年龄段特点不同,对文章的选段要注意,同样一部著作,对大、中、小阶段的选段要区分开,著作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想要传达的意义是有区别的。
3结论
语文教育学的教材是学生获得语文教育学知识的重要物质载体,阎立钦教授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引论》是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教材用书中影响较大的一部。本书是由全国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出版,组织部分语文教学法专家、学者编写的一本语文教育学教材,覆盖面广、分析面全,较为完整地涵盖了语文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本书总体特点
(一)专业的语言文字
“文字简明扼要、表述严谨科学”这一基本要求对语文教育学课程的每一本著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本书条理清晰,行文自然流畅,语言通俗质朴,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专业学术气息。首先,书中对理论问题的论述,简明扼要,精准到位。比如说,编者在论述“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时,先给学生详细阐述“教学”和“教学过程”这两个概念的区别,接着再逐一论述“语文教学过程”的各个知识点,做到了理论知识的细化和深化。其次,在本书中,每章节伊始,编者用一段简短的文字作为本章节的内容摘要,使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增加了整本书的可读性。同时,编者还巧用图表图示,形象可观,语言简洁但含义丰富,便于各要素的分析、比较、研究。
(二)严密的逻辑结构
语文教育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有众多的理论问题需要研究,教材的编者需要对语文教育现象做出全面的描述,并阐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书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和顺序来架构的,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三个方面来构建语文教育学的学科体系,从而凸显出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系统、连贯、全面地陈述和统摄了几乎所有的教学知识、方法和理论。编者首先要求对语文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有一个在理论层面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熟悉了解教学操作过程当中具体的活动方法。具体到每一章节,从概念的解释到具体内容的分析建构,无不体现着编者逻辑结构的严密性。
(三)开放的学术视野
本书在强调对我国悠久的语文教育经验继承的同时,也强调对国外母语教育教学传统的借鉴与发展,具有开放的学术视野。编者采取“古今中外法”来研究与概括语文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揭示出学科发展的规律。编者学术视野的开放性突出表现:
1.语文学科教育的纵向比较
编者论述一个专题,能从历史出发,追溯其发展过程,注重历史地看待涉及到的理论问题。同时,编者并不是生搬硬套现有的学科研究成果,而是用动态的过程准确地概括出理论一步步发展的状态,体现了学科历史的发展规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比如在论述“语文教育的本质”这一章节时,编者从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产生介绍起,接着介绍我国近代语文教育的演进,坚持在历史的发展中考察其变化,谈古论今。这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文教育学科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避免学生只知“果”而不知“因”带来的片面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视野。
2.语文学科教育的横向比较
为大力推动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本书还注重参考借鉴国外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在多层次、多方位的叙述中给学生深入思考和全面掌握的空间。虽然各国的母语教育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独特性,但是作为语言教育的研究,必然有其共通之处。编者在阐述“作文教学的一般程序”时,打破了国内传统作文“四环节作文训练模式”,明确指出“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的四环节作文训练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只立足于教师的教,并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编者通过对国内外作文教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同时在结合我国实际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教师写前指导――学生准备、教师写中指导――学生写作、教师写后指导――学生总结”。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师生”在作文教学程序中处于对应关系,“对应平等”的师生观,迎合了时展要求。
(四)具体内容上的新颖性
教材不仅是课程内容的物质载体,也集中反映了该学科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具有学术专著的意味。如今,有关语文教育教材的编写并没有明确的框架结构或学g体系,编者一般根据社会时代的发展、学科自身研究实践的特点,通过相关教材来阐述自己对语文教育的理解。阅读比较,我们发现本书在某些专题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1.“大语文、终身教育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最先有教材将语文教学过程独立成章,进行相关的论述研究。语文教学是学校开展语文教育最基本的途径,正确认识语文教学过程,对于搞好语文教学、办好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在本书中,编者首先对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进行了历史脉络梳理,在追溯历史脉络过后,编者提出了自己对语文教学过程的再认识。编者用“大语文、终身教育”的观念来诠释语文教学过程,他认为不应该把语文教学过程看成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单一模式。“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开放系统,从多层次来说,存在着一个阶段教学的全过程、学年教学过程、学期教学过程、单元教学过程、课题教学过程、课时教学过程等等;从多类型来说,有阅读教学过程、作文教学过程、听说教学过程及课堂教学中不同课型的教学过程”。编者并没有将语文教学过程局限于简单的课堂实施过程中,而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系统的知识作为引导,用“大语文、终身教育”的思想来阐述语文教学过程,从宏观角度着手,揭示出语文教学过程的全貌及诸多关系,切入点巧妙,观点新颖,视野开阔,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以文为主,文、语合一”
本书在介绍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基础知识、阅读、作文、听话、说话五种课程形态的实施和评价)的时候按照“读、写、听、说”的顺序排位,避免了“听、说、读、写”的言语自然生成论。编者始终贯彻以读写训练带动听说训练的训练方法,坚持“以文为主,文、语合一”的自然科学生成论,同时也证明了阅读能力在语文能力训练中的重要地位。在重视“阅读、作文能力”训练的同时,编者也并没有忽视听话、说话能力的训练,坚持“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早在1924年叶圣陶先生就已经在当时的《教育杂志》上发表了《说话训练――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一文,提倡当时的语文研究要正视说话教学,其听说读写并重的语文教育思想就已露端倪。本书也坚持贯彻“听说读写并重”的原则,“听话教学、说话教学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需要,与其他教学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更不可割裂,它们共同促进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
3.“真、善、美”统一
本书把“提高学生的智能水平”放在整个语文教育的首要位置,体现了语文智育是德育、美育的基础。编者用“美学”的独特视角来审视语文教育,只有先具备“真”,再具备“善”,最后才能具备高层次的“美”,遵循“真――善――美”逐级发展的规律。编者对三大功能论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阐释,从特点、内容、途径与方法等方面着手,深入探讨各功能论的形成与发展。比如说,编者在对“德育论”的阐述中,首先提出了语文学科德育的四大突出特点,接着介绍语文学科德育的主要内容,最后详细论述实现中学语文学科德育功能的方式与途径。编者充分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开展语文智育、德育、美育的培养,由表及里,深入剖析。
结语
阎立钦教授主编的《语文教育学引论》是一本通论性质的教材,系统地阐述了语文教育学的产生、原则、测量和评价等各方面的内容,从传统的最基本的语文教育学知识出发,使学生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系统有一个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围绕中学语文实际教学的一系列过程,进行深层次的阐述,是一本对语文教育进行全方位探索研究的“百科全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张鸿苓.语文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刘永康.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倪文锦.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顾黄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讲话[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4.
[7]杜少凡.高等师范院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发凡[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8.
[8]晴.近十年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9]华生.一本有开拓意义的语文教学法新著――《语文教育学》评介[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8,(4).
[10]曾祥芹.甘当出色的语文教育学学科的“法师”――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序言[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11]齐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的新成果――钱加清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评介[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教学课程版),2009,(11).
[12]何华珍.简评《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J].语文教学与研究(文教随笔版),2013,(20).
[13]曾祥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最新成果――评刘永康教授主编的《语文教育学》[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关键词: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接轨
众所周知,教学的重点内容在于语文教育,汉语言文学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我国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色彩和一味地应对考试的观念,使得人们把更多精力放在汉语言文学研究方面,语文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要明确的是,语文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出具有语言综合能力的人才。因此,每一个院校都应该以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使得语文教育更好地与汉语言文学接轨。
1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出现断层现象
1.1汉语言文学教育针对性弱
从小学开始就有语文教育了,所以语文教育不是属于一个阶段的教育。每一个阶段的语文教育都有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每一个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目标也是有所差异。每一个阶段的学生特点也不同,所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是必然趋势。因此,每一个阶段的语文老师都必须要确定当下的教学目标,要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再针对当前的教学重点与目标提出自己有见解性的看法,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文教学。我国的汉语言教育虽然已经有了完整教学体系,但是教学目标依然是存在不确定性。语文教学会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行改变的,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不同,自然语文老师采用的方法方式也有不同要求。汉语言教学应当具有灵活性,在不同阶段教师应当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把方法搬来搬去,那就显得毫无意义。汉语言教学当中,只有教师先了解学生的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教学,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如此一来,教师才能够掌握好教学技巧,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1.2汉语言文学教育仅限理论教学
要培养更多的优秀语文教师,就应当明白实践的重要性。理论知识只是生搬硬套,真正想要提高自身水平还是需要投入到实践中去。实践经验对于教师的教师方式以及教学质量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汉语言的教学中不应当仅限理论教学,要把实践当成重点的课程方向。当前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基本上都是理论教学,实践上非常少,甚至有的学校并无开展实践课程。就算是学历极高教学年限长的教师,文学知识与教学方法都具备一定水平,但是教学实践较少,无法把知识更好的融入到实践中去,教学资源无法做到最大化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现象。因此,应当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开展实践课程,让教师能够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更大程度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教学的实战经验,让语文老师能够把教学资源更好的利用到实践教学中去,采用灵活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
2实现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对接的优势
2.1整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
每一个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汉语言文学作为语文教育基础的延伸,它更注重的是通过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的综合运用的方法,提升每一位学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的整合。
2.2提升语言能力
应试教育下的传统道德语文教学模式并不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要想改变传统的语文教育,在实际语言应用中将汉语言文学的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灵活地传授学生知识,便要将语言文学融入语文教育中。而这,就需要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进行有效对接。
2.3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之所以说汉语言文学对语言文学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是因其具有艺术性,同时它肩负着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责任。对汉语言文学进行深入探讨,改变语文教学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性。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有重大的意义,它能够增强和关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陶冶学生的情操。
3结语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不断增大,教师的教学压力也是在不断增加中。语文教学是所有课程教学的基础,它是知识与文化传播的灵魂。在学习过程中,繁重的作业以及升学的压力都会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积极性,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对语文老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才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应当不断的完善汉语言文字教学,把语文教育与汉语文文字教学做到完美对接,通过实践来加强语文教师的教学训练,提高教学水平,才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的发展,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韩家胜,康佳琼.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J].语文建设,2014(20):21~23.
[2]孟伟军.浅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性[J].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90~191.
语文知识的习得表现为作为主体的学生与作为客体的语文知识的双向建构关系。前者表现为知识的外化,后者表现为知识的内化。知识的内化表现为学生个体把语文资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心理、品质等的重新建构。知识的外化是指学生把习得的语文知识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语文知识的再加工。个性化的语文教育注重知识的外化,只强调知识的内化而忽视知识的外化的语文教育,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仅仅是对语文知识的被动复制与简单接受,失去了光彩夺目的个性。
个性化的语文教育既有理性的思辨,又有情感的碰撞;既遵循着的知识接受者的生理特点,又充分考虑其心理需求;既立足于现实的语文学习,又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求;既满足身心发展的个体需求,更由此促进社会群体各具特色的和谐发展。而非个性化的语文教育,则视学生群体为结构同一的部件,把学生的语言训练等同于机械加工,忽视其内心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的不同建构。
个性化的语文教育首先必须有好的语文读本,它以语文学科知识为基点,遵循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构成规律,借助逻辑性、系统性的文本形式出现的。它包括必修课读本、选修课读本和扩展性读本三种形式。选修课读本是在必修课读本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和谐发展的意愿和就业工作的特殊需求而开设的,它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内涵,顾及现代社会的规范诉求。分为文科类的选修课、理科类的选修课与就业类的选修课。扩展性读本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特长、提高某方面的语文能力而设置的,如乡土文学、民俗文学、中外文学评论、影视欣赏与评论等。它主要为进入高校相应系科服务的。选修课读本和扩展性读本有助于改变语文必修课读本内在的封闭结构。
个性化的语文教育除语文知识能力建构的功能外,还有道德渗透与社会秩序认知的功能,培养高尚的精神境界。语文教学所凭借的资源,涵盖中外古今,牵涉天文地理,浸透着作者个体的知情意理,喜怒哀乐,具有独特的作者个人情感的印痕,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熏陶着学生的精神领域。语文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文化浓缩的外化,既有利于人类历史熏陶学生个体,更有利于学生个体承继文明,对于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融合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作用。只有实现了语文知识外化与内化的双向建构,实现了人与社会的积极融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语文教育通过实现个体(学生)个性张扬式发展来实现社会状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这正是个性化的语文教育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不同个体的学生以及学生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地域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与技巧都有差异。所以,为了尽量拓展不同类型的学生发展的空间,必须在尊重他们个性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切实可行的语文教育。
学生个体的言语接受是个性化的过程,言语习得的过程是建立在对语文读本资源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联系经验的情境进行信息的联结和扩延,获得新的言语意义的认知结构,然后把习得的知识进行强化,在语言的规范和积累中实现语言的接纳和内化。
语文教育的个性化,不能简单理解为听任学生“自由”地发展,视偏科为“尊重学生的选择”,也不能理解为教师在教学中有“我思故我在”的的所谓个人的独特见解,语文个性化教育也不是让所有学生都变得优秀,而是使各种类型的学生在个性张扬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发展。因而,要实现语文教育个性化,就必须关注个体的差异性。
个性意味着活力,个性蕴育着创新。以个性发展为指向的人文精神,将使我们的语文教育,将使学生的个性化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延展,学生都得到个性化的充分发展。
关键词:语文;衔接性;大学语文
众所周知,大学语文、中学语文、小学语文共同构成了祖国母语教育的骨干部分。大、中、小学语文教育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将中学、小学、大学语文三者打通的“大语文”教育思维逐渐为学界所接受,而探讨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尚未引起语文界的足够关注。事实上,从“大语文”教育角度研究大学语文,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在语文教育链条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利于明晰大学语文教育的自身特点以及学科定位。同时,剖析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不同功用,也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小学语文教育的使命,繁荣母语教育研究。
一
顾名思义,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必然延伸。大学语文教育不能无视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接受的语文教育,它应当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接轨并有所延续。割断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小学语文而进行的单纯的大学语文专题研讨,必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大学语文的基本问题研讨方面也难以得出一致结论。
从语文科目的设置来看,大学语文是中小学语文的延续性教育。中小学语文在中学、小学阶段所有课程中处于基础与核心的地位。随着专业分工的日趋精密,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虽远不如中小学语文重要,但大学语文所承担的母语教育的性质并没有改变。长期以来,语文界存在一种大学语文是中学语文的“补课”说,以为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过早分科,使得理工科学生语文薄弱,以为大学语文的目的“在于提高理工科学生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为学好专业课服务”;上世纪90时代中期以后,政府强调素质教育,于是大学语文依附于人文素质教育,成为高校人文课程群中的一门,大学语文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人文素质课。“补课说”混同了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区别,“人文说”又过分强调了大学语文与中小学的不同。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不同如同中学语文与小学语文的不同一样,不仅教学对象有着不同的接受群体,在教学内容上也必然有所延续与深化。从大学语文科目设置的历史演变来看,无论是民国时期的“大一国文”还是新时期以后所开设的“大学语文”,都是大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课程。无论是语文知识、能力抑或是对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大学语文都以服务于大学生为宗旨,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延伸。
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必然促使大学语文思考自身的教改方向。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引发基础语文教育的巨大变化。应当看到,在教育部的组织领导和大力推动下,小学、中学阶段的语文教改已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例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生主体的确认、强调创新、重视培养独立思考与实践能力、加强对课外读物引导、在高中阶段开设研究课程等等,各项标准已逐步制订,并在付诸实施和积累经验之中。尽管高考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但其作用已渐趋下降。有些中学的高中阶段已经开设专题研讨类课程,“选修课主要体现多样性和选择性,为学生发展特长和个性创造学习条件和空间”,这其实与大学语文教学极为类似。“小学阶段语文虽然不可能读大量的文学名著,但很多课文都充满着文学因素……实施文学教育,就是要培养本民族的优秀人才,这里既要讲人的发展,人的完美的共性,也要讲人的特殊性,即发展健全个性。”大学语文与小学语文一样,也担负着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的任务。因此,语文课的“人文性”绝不是大学语文的独特之处,它是中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在大学阶段的延伸。
从中小学语文与大学语文的衔接性教育视角出发,大学语文也具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征。工具性强调的是,大学语文必须提高大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大学语文应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人文性强调的是,大学语文必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健全学生人格。任何类型的大学语文都应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尽管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语文的工具性要求不尽相同。
二
将大学语文放入与中小学语文衔接性的视野中考察,不仅可以明晰课程性质,而且对于大学语文建设也有诸多启发。大学语文不是中学语文的简单重复,而必须是延伸,其工具性与人文性也必须与大学阶段相适应。
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语文应在中小学语文的基础作进一步提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人文精神、文化素质、深度广度,怎样区分、安排、落实,才能有利于在大中小学三个阶段培养有进步理想,有高尚品德、有想象力、有毅力、有审美力的未来国家栋梁?只有从教学目标、教育任务、教学手段、教学对象、教材选段等方面,深入探讨大、中、小三个阶段语文教育的差异与承接,研究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在大、中、小三个时间段此消彼长的演进过程,才能进一步厘清大学、中学、小学语文的自身特点。大学语文对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较之中学阶段,内容要更加丰富。与中学相比,大学是学生学习和适应社会的重要阶段,如果教师单调重复中学的内容,而不能与时俱进,必然引起学生的反感,难以适应时展的需要。人文性在三个阶段的不同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所体现。
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语文必须提升学生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科目,如果仅仅传播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学生学习结束后却不能从语文课中获取有益知识与能力,大学语文必然为学生所抛弃。有学者说:“中学阶段,母语的基本技能训练已经完成……试图在大学语文阶段在进行普遍的语文技能训练,显然是不必要的。”这忽视了语文教学的阶段性特点,作为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必须提升学生的母语水平。笔者以为,大学语文在语言原理与文学鉴赏能力方面应是在中学语文基础上的普遍提升。事实上,大学语文如果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运用母语的能力,必然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生误以为大学语文没有用。东南大学大学语文由全校必修课演变为选修课,一定程度上就是忽视了大学语文的工具性的结果。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知识与能力的提高。片面强调人文性,学生感受不到自身能力的提升。但不问专业,对于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是不一样的。管理专业对于文书格式要求极其严格,中医专业对于文言文要求较高,等等。大学语文不仅要对中学语文作整体的提升,而且针对不同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应具备个性特点。针对不同专业的需要,提
升学生的相应技能。“在很多学生眼里,大学语文只是‘高四语文’,看不到实效,自然不想上。”如果停留在中学阶段,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就失去了意义。由于专业要求不一,使得大学语文工具性的“量化”难以统一,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建立一个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要求类似的标准,在大学语文领域是不难的。同样,大学语文对于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也是可以在中学阶段的基础上作出的“量化”。
因此,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母语教育的终结。从语言到文学,大学语文的教学大纲必须对学生作出明确的要求,在中学的基础上做一个合理的提升。将三阶段语文教学割裂,难以适应母语教学的需要。只有系统研究大学语文与中小学语文的衔接,包括教材、教学、经典选段、工具性与人文性等,尝试构建大、中、小语文教育的一条龙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高等教育基础课程的大学语文研究的对象、学科范围等,尝试大学语文作为独立学科建设方有可能。
总之,由于新课标的实行,中学语文、小学语文也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课不仅仅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成了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目前难以统一要求,但学界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已经渐趋明朗,一个适用于大学阶段的语文新课标已经呼之欲出。
三
衔接性视野下的大学语文研讨强调的是“大语文思维”。一方面,从大、中、小学语文教学链条中寻求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寻求大学语文教育的自身特点:另一方面,在与人文素质课程的比较中,探索大学语文的自身特点。在此基础上,尝试建设大学语文独特的学科范围与研究对象。“大语文思维”打破了大学与中学、小学语文教学的隔绝状态,在全面推进语文教育改革的同时,通过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为中心,探讨大学语文的学科建设成为可能。从方法论上意义上,“大语文思维”的衔接性研究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明确语文教育与大中小三阶段的任务与使命。在探讨语文课程在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的基础上,分阶段地研究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不同作用,以及语文基础性技能由低渐高的具体要求,明确大、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的各自特点与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研讨大学语文与其他大学人文选修课的差异,大学语文与大一国文、大学文学等课程的关系,尝试对大学语文进行学科定位。
其次,从教学任务、教学手段、教学对象、教材内容等方面深入探讨大、中、小三个阶段语文教育的差异与承接。由大量的大、中、小学语文教育衔接的个案研究,寻觅出大、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各自规律,明确大、中、小语文教育的不同任务与使命。叶圣陶先生说过:“当时想法,口头为语,笔下为文,合成一词,就称‘语文’。自此推想,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文谓文学,又不能包括文学之外之文章。”语文教育不外乎语言与文学两个方面,但是,学生在大、中、小三个阶段对于语言文学基本原理的接受是有区别的,小、中、大三个阶段呈现出渐进性趋势。教学手段也必须适应三个阶段的年龄特征。教材选段不能单调重复,而应由浅入深。对于难以体现延续性的选段,则应完全避免重复,如中学语文出现了《宝玉挨打》,大学语文的讲授既然难以跳出中学的框架,则大学语文教材不应再选《宝玉挨打》。雷同的选文使得大学语文模糊了知识的层递性与衔接性,如果教师讲解水平有限,则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与运用母语的能力。这样的授课也极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职教特色;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语文教育作文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在求学过程中绕不过去的必学科目。语文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学生健康成长所需求的人文素养的必要获得途径。但是在离开了义务教育,学生步入中等职业学校以后,专业课被越来越强调。而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则被严重的忽视。这不仅阻碍了语文教育作用的发挥,还影响了中职学生在当今职业的顺利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学存在的偏离职业特色的状况,并谈论了解决这种语文教学状况以推动其实现职教特色的相关教学策略,希望可以对中职语文教师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中职语文教学偏离职业特色的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更偏重于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知识教育,或者是操作性的实践知识教育,而严重地忽视了基础文化理论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呈现出不健康的发展状况,阻碍了学生在职业中的进一步发展。以中职学校的语文教育来讲,其语文教学中目前存在着极大的偏离职业教育特色的状况,而诱发这种状况的原因存在于诸多方面。本文下面就分析一下中职语文教学偏离职业特色的原因:
首先,中职学校对语文教育地整体忽视,是其语文教学偏离职业特色的根本原因。语文作为中职学校中的一门基础文化学科,是学生接受文学教育以及培养文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一直作为中职学校学生必须接受的课程开展。然而,语文教育更多地偏重于对学生文化知识、道德素养以及人文素质等的培养,其教学的交际功能及其他的工具作用在教学中一般都处于次要的地位。而中职学校教师在对语文教学的这种认知的引导下,逐步地将语文课摆到了极其尴尬的地位,语文教育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必须开展,而其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而言又没有太多的用处,语文教学的定位一直都处于不甚明确的状态中。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教育的时候,也不能真正地根据语文教育的职业定位来开展教学,这就使得语文教育的职教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其次,中职学校的语文教材以及语文教学方式都与其他普通高中差别不大,阻碍了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特色的展现。一方面,中职学校所选用的语文教材虽在近几年获得了一定地完善,但依然是传统的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的套路,而没有真正地根据职业学生对于职业语文教育的需求来设置课本,这就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导引到错误的方向,使得语文教学的开展失去了职业教育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方式也是普通高中的教学方式,在为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讲解时,一般都采用灌输字词或者是文章意思的方式来开展。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对于知识的存储和积累,而深入地挖掘出语文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文化修养意义以及语文教育的工具作用,这就使得语文教育的开展偏离了职业教育的需要。最后,中职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态度也阻碍了语文教育的职业特色的体现。
二、中职语文教学体现职教特色的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除了发挥必要的文学涵养的教育意义之外,还作为一种至关重要的学习工具以及交际工具存在,对于中职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论一下推动中职语文教学展现职教特色的教学策略:
1.正确定位语文教学的职业教育目标。中职学校要想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就必须积极地定位语文教学的教育目标,努力使全体师生达到对于语文教育的教学作用以及教育目标的认同。首先,中职学校领导要充分地分析研究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达到对于其学习兴趣以及文化课学习态度和学习状况的有效把握。其次,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地遵循“以实用性为主,以够用为准”的语文教学目标来开展语文教学,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这种教学的目标,调动他们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中职语文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着重地为学生讲解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及其工具作用,使学生达到对于语文教育意义的准确把握,从而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育中。
2.强化语文教材及教学方式的职业特征。中职学校要推动语文教学的职业教育特色地展现,还应该积极地完善教材的编制以及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使语文教材及教学方式呈现出明显的职业特征。首先,中职院校要针对其人才培养目标来策划编制语文教材,使语文教材的内容更多地偏向于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工具性。一方面,语文教材中应该加强对口语交际以及人际交往的内容的侧重,将一些“诸葛亮舌战群儒”或者是《论语》中的为人处事之道等内容加入到教学中,既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必要的文学知识教育,又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着重在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聆听及阅读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在未来的职业中准确地达到对于各种表达内容所传递意思地迅速把握,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写作一些实用文体,帮助他们在职业中自如地将自己想要表达的理念传递出来。其次,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按照中职学生的学习要求来进行选择,比如在教学中多采用一些探究式教学、问题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兴趣地指引下,达到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
3.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开展语文教学。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通过将具体的语文教学和学生的专业特点及职业需求相结合,来提升语文教学的职业教育特色。首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于学生所选专业及未来就业的动态的把握,在教学中积极地帮助学生分析每一个时期的特定职业对于学生的文学素质的需求,引导学生主动地在教学中配合教师的语文教育,使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其次,语文教师还要通过将教学与专业特点结合,来有目的地帮助学生端正语文学习的态度。语文教师通过按照职业教育的需求来开展语文教学,积极地迎合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爱好,然后在学生兴致高昂的时候,帮助学生认识到具有职业针对性的语文教育对于他们的重要意义,使学生积极地配合职业语文教育的开展。
三、结语
语文的学习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应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止是因为会考的关系才去学习,而是因为它在职场中实用性。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适当地改变策略,来提现中职语文课堂的职教特色,让语文成为更有用更受欢迎的学科,
参考文献:
[1] 苏琼枝.在中职语文课中开设第二课堂活动[J].大众科技,2007(01).
[2] 仇加林.以生为本,潜移默化――浅议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03).
[3] 马娈,张红刚.自主参与教学理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1).
[4] 舒磊.关于“思维”与职业教育中的语文能力训练[J].职教论坛,2011(20).
[5] 傅卫莉.打动学生“芳心”让课堂更和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微[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4).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育 语文教育 对接性
语文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对我国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受到我国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一直存在断层[1]。从学科本质来讲,二者在对接过程中的内在联系未被充分挖掘,从学科渗透理论来看,二者在对接过程中未能有效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目标。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应实现有效对接。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出现断层现象
1.教学内容断层
语文教育包括多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学生都有其各自特点,且不同阶段的教学方法与目标也各有所异,因此语文教师要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不同阶段的教育目标,根据相应阶段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将汉语言文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授。然而,目前我国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存在明显的教学内容断层现象。中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未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语言及文学知识全面、系统化地向学生传输,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也未能将语文教育与文化传承及思想价值观的形成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使中小学生不能自觉地从国内外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先进文化及思想。
2.教学过程断层
无论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语文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具有过硬实践能力的人才。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培养优秀语文教师的重要途径,必然要高度重视教育的实践性。然而,目前我国汉语言教育的现状却是实践课程极少,甚至一些非师范类专业院校并未对该专业学生安排实习机会,这难免会造成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对接的教育过程断层,使中小学语文教育不能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忽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断层成因
1.应试教育理念根深蒂固
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是将大部分的精力花在应试上,即使语文考试能拿高分,也不一定能具备很强的语言表达与应用能力,这种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无论是在人际交往,还是文学创作中都未有效发挥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尽管我国制定了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新课程标准,各中小学正努力实施与改进,但应试教育理念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是造成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断层的根本性原因,过于注重应试教育,使得语文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语言文学素养及文化内涵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2.语言与文学教学内容有限
汉语言文学教育应通过对大量文学作品的解读及语言现象的分析,让学生去发现语言发展与延续的规律,去领悟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与思想。但是,由于从事语文教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所接受的语言及文学教学内容有限,致使他们不能广泛涉猎国内外各方面文学典籍,也未能深入研究各种语言现象及语法规律,致使其无法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言及文学内涵的渗透,丰富学生的思想,造成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的断层,同时也影响了语文教育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3.忽视了学科之间的融通性
任何学科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语文教育亦是如此。汉语言文学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分支,因此,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必然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但除此之外,语文教育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教育课程,也必然会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道德教育等学科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理念中长期忽视学科之间的融通性,致使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出现断层,并深刻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基于学科本质的内容对接性实现路径现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可以从学科内容方面探索二者的对接性,重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高素质和高质量,弘扬我国语言文化精髓。
三、基于学科本质的内容对接性实现路径
现代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可以从学科内容方面探索二者的对接性,重建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高素质和高质量,弘扬我国语言文化精髓[2]。
1.以语言现象为基础
汉语言文学关注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而语文教育是一门以语言教育为主的学科,因此,二者的对接应语言现象为基础,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一是应在课程教学时,将语言作为学习的养料,让文学中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深入学生心灵,久而久之,使学生在谈吐间都能表现出强烈的文学与理性光芒,提升其人文修养与品格;二是应加强对中小学生进行现当代文学及传统古典文学的优秀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文学作品中的精华更好地运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当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而且也实现了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
2.以文学情感体验为媒介
情感体验在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所以,二者对接应以文学情感体验为媒介,重视情感体验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在语文教育中自觉投入到文学作品情感意境中,深入体会文章深意,真切地感受大千世界的真实、善良与美好。3.以文化传承为关注点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的摇篮,在二者对接过程中,我们还应针对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文化传承为教育关注点,向学生传递更多语文教育中的优秀文化思想,将汉语言文学中的优秀理念和思想融入目前的语文教育中。
四、基于学科渗透理论的全面对接实现策略
1.开放教育理念的对接
在目前新课程改革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都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开放性成为其重要特点之一。为此,一方面教师应多给学生灌输开放性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授课过程中不断改进自身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还要多给学生提供上台讲解的机会和小组讨论的机会。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在未来从事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2.建构知识的对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建构知识的方式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在高等院校汉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知识方面的对接,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头脑中自觉地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构造一幅知识结构图。当汉语言教育专业学生自己掌握了知识的建构方式时,就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从事语文教育时也带领学生进行知识建构,从而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对接。
3.人文关怀的对接
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对接,既要考虑二者关系的对接,又要考虑二者与课程、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对接,这主要体现在以人文关怀为连接纽带,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关怀。因此,在语文教育和汉语言文学教育之间实现人文关怀的对接,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化知识,还能塑造其良好性格与品格,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4.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对接
教育的目的就是应用于实践,学生能够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才表明其真正掌握了所学习的知识[3]。所以,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还可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来实现。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以语言现象为基础,以情感体验为媒介,以文化传承为关注点,通过学科本质性探索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有效对接;以开放教育理念的对接,建构知识的对接,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对接,人文关怀的对接为切入点,通过学科渗透理论探索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之间的全面对接。
参考文献:
[1]韩家胜、康佳琼:《汉语言文学教育与语文教育的对接性思考》,《语文建设》2014年第20期,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