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语文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语文教育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1篇

一、多种角度求积累

1.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交际内容。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凡是有人际交往的地方就可以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所以我要让学生回到言语的发源地,在不同的地点练习不同的交际内容。如校内的教室、操场、教师办公室、各职能科室、校长办公室、医务室、食堂、洗手间等,校外的风景区、体育馆、图书馆、电影院、广场、商场、社区、街道等,都蕴含丰富的交际内容。比如,在操场可开发的交际素材:邀请同学玩游戏、为比赛出谋划策、学做裁判……在图书馆给自己办张图书证、学会借书和还书等等。

2.不同的对象,不同的话语方式。课程标准口语交际第三学段的要求中明确指出“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因此,我引导学生们明白:在生活中,需要看交际对象的情况很多,对方的年龄、身份、职业、文化程度、情绪等因素都影响到交际的质量,会带来不同的交际结果。比如“表达新年祝福”这一素材,我又将其细化为了“根据年龄表达新年祝福”、“根据身份表达新年祝福”、 “根据职业表达新年祝福”……这样的分类使口语交际素材开发的视野更加开阔。

3.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交际策略。由于学生先天的素质和后天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等不同,所以教师必须开发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开放性口语交际素材,并鼓励不同的交际策略。比如学生在校常有忘带学习用品的现象,为此我设计了“美术课,我忘带卡纸和剪刀了,怎么办?”的交际素材。学生有不同的选择,有的找同学――同班的或其他班的,有的找老师――自己的美术老师甚至其他老师,目的都是为了拿(借)到卡纸剪刀或得到老师谅解。学生不同,交际难度不同,应对方式也各不相同,表达当然也就不同了。

4.不同的活动,不同的任务设计。学生喜爱活动,活动也最能锻炼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从活动中提炼口语交际素材,省时又省力。非自主性活动,活动的组织者是老师或学校,如参观游览等,我设计了讲解和提问,学生要会讲会问会互动;再如跳蚤市场,我让学生充当卖家和买家,学生要会卖会买会协商。自主性活动,是由学生自行组织策划的活动,口语交际素材更加丰富。如组织中队主题会:讨论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活动准备工作的协调和交流、主持主题会、主持互动环节、主题发言、邀请校外辅导员、设备道具的借用归还等等,提升了口语交际实践的效果。

二、由浅入深重运用

有了丰富的素材,如何使它们发挥最大的效能呢?我认为口语交际的训练要由浅入深。

1.杜绝虚假。虚假表现为缺乏交互性。表面上看是学生缺乏应对能力,究其原因,是交际素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学生缺乏交际的内在驱动力。口语交际应围绕“交际”来构建,以真实的交际为依托,让学生走进生活,学生才能真正学会交际,口语才能真正得到训练。

2.避免简单。为什么避免简单,因为生活并不简单。在学生眼里,口语交际却并不难,这源自于他们对口语交际课的感受和对口语交际概念的肤浅认识。“学会请教”仅仅就是“请帮我一个忙!”,“小小新闻会”就是自己说同学听。这样的口语交际不需要去学。口语交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还有很多情况这样简单的应对是不起作用的,交际的目的更多的是交流思想,传递感情。

3.追求创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年级学生“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老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口语交际教学不就是创新教育的沃土吗?不仅如此,追求创新还能非常巧妙地激发高年级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触发交际动机。比如,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哦!”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王晓敏的话含蓄温和,比直白的批评或劝说高明多了。

4.鼓励挑战。口语交际中的“碰壁”,可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挑战中培养意志品质和学习交际策略。比如课本中的口语交际素材“劝说”,要求学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话说得没错,但走进生活的劝说就没那么容易了。比如劝说爸爸戒烟,爸爸戒了吗?劝说同学别给人起绰号,成功了吗?不过素材的挑战性却非常有价值,它让学生知道口语交际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交际的过程。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一次又一次的磨炼中,让我们更加有智慧,更加会生活。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主义”教育观念 中职语文教育 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我国的中职教育中,其主要以市场需求为主,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的,进而导致对专业课和文化课的重视度不够。我国的素质教育主要以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为主,以实现和时代同行、与社会共同进步以及弘扬人文精神为目的。对中职教育进行的改革主要将中职教育朝“人文主义”教育模式进行转变,突出语文专业特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的表现

所谓“人文主义”教育观念,指的是以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为目的,注重强调人自身的重要性,注重发扬人的个性,并对人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培养创造力和个性,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文主义”教育观念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职语文教育内容的人文性

我国比较重视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编写,语文教育内容博大精深,涵盖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包括哲学原理、生活伦理等内容。虽然语文教材的内容是用文字记载的,但是文字能够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通过阅读文字能够感受到蕴含在文字中的丰富的感情,例如友情、亲情等。另外,语文教育还是一种美的教育,语文中优美的文字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营造美的环境,对学生的审美观进行培养。

2.中职语文教育方法的人文性

除了语文教育内容具有人文性外,教学方法也具有一定的人文性。语文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场景,教师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白教师讲授的语文内容,并与老师进行积极的互动。由于中职学校是以培养技术工人为目的,和其他专业科相比,压力不大,所以不能运用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因此,中职语文教育,可以通过构建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培养。

二、加强中职语文“人文主义”教育的策略

1.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处于信息化时代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在中职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培养要转变以往的“重理轻文”的教学现状,注重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语文教学课程向来都具有一定的乏味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2)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由于中职教育主要以专业课学习为主,不注重文化课的学习,学生上课时只简单听讲,没有引起对语文课的重视。因此,为了转变这种现状,可以运用班级分组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

语文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通常情况下都具有很高的美学教育价值,例如文章中包含的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人生感悟,对学生的情操和审美观进行培养,锻炼学生的认识事物与观察事物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审美观进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将进酒》,教师在对该文章的意境进行描述后,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豪迈的气魄,运用播放课文录音的方式,让学生从雄浑的声音中感受诗歌的意境。运用对学生进行美教育的方式,开拓学生的胸襟,提高学生的修养,使学生具有豪放的情怀。

3.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为了在中职语文教育中渗入人文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主义文化氛围。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可以在中职校园中设立人文景观,成语典故石雕或者名人石像等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能够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如孝敬父母、谦虚礼让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校园人文知识讲座,让学生对最新的人文知识进行了解,并欣赏大家风范。

三、结语

总而言之,素质教育注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因此,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达到和时代同行、社会同步的目的。在中职教育中,语文教育自身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富有很强的灵魂思想和精神气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以及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3篇

语文教育理念与人的价值

文/苏盛葵

语文教育工作者多半是理想主义者,更是不懈怠的探索者。这个群体总有不安分和不安静的人在制造新事件,引领语文教育的新变化。

单说语文人对学科任务与目标的追求。近百年来多少语文界的志士仁人们对这个主题进行了几多的探讨,其间经历了几多的变化。1903年时人们曾认为语文科“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1912年则认为应“使儿童学习普通语言文字,养成自由发表思想之能力,兼以启发智德”;上个世纪50年代,人们认为语文教学要分而治之,学生要分向发展,于是便有了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家,结果各自都走向一定的极端1963年后强调了纯的工具性,弱化了文学教育及人文的因素,至1986年大纲则又开始倡导文学教育。刚过去的二三十年间,一说语文,语文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就是教“字词句篇”“语修逻文”,重“听说读写”这几年里又提倡“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要突出人文性,重视人文精神,追求“三位一体”的目标……几多风雨变幻,几番潮落潮起。语文人不论身处何样的时局,总在探寻着“语文行动”的目标。每一次语文教育观念的变化,都浓缩着特定社会阶段的教育要求。有什么样的社会型态,便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理念。

语文教育观念的演进,伴随着人的价值意识的逐次提升,折射出社会对人的生存意义和生存价值标准的不断探索,寄托着语文人的精神需要和理想准则。终究语文人都清楚,每一个社会人都需要生活在精神中,需要生活在思想中。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4篇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新课程的教材,大大加重了文化的分量,教材选编了大量的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现代当代文学作品和文化著作,还选编了相当数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化著作,给语文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带来了创新的机遇与挑战。新课程的目标和教学的实际,呼唤新的语文教育观、新的教学智慧。

一、语文观念重建:文化过程论与唤醒教育观

所谓“语文观重建”,即指语文教育观的新构建。随着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语文教育观在各种教育精神、课程理念、教学智慧的碰撞与融合中不断地得到新的构建。人与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两个维度,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人与文化通过互动实现双向建构。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过程,它在训练学生语言技能、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又要能使学生吸收文化素养、陶冶性情、唤醒灵魂、建构情感与精神世界。语文教育的终极追求在于实现人的发展,语文教育过程中人与文化互动的最终指向也是人的发展生成。唤醒教育观重在强调教育之为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或者接纳某种外在的、具体的知识技能,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促使其价值观、生命感、创造力的觉醒,以实现自我生命意义的自由自觉的建构。

母语对人的生命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从文化建构观出发,我们认为语文课程并不是作为技术性语言训练的工具而是作为文化主体而存在的,它承担的是文化建构的使命,它要求语文课程以文化主体的自觉性建构一种生命形态的、过程性的、富有超越品质的运行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不可缺少文化传承意识。中华文化是人类社会的一大瑰宝,它经历几千年的咀英嚼华积淀而成,深厚的传统规定了她的特质,成为我们每个中华儿女身上不灭的烙印。这种文化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行为和思维习惯中,存在于民俗中,存在于我们民族的各种形式的艺术中,更存在于我们的民族语言中。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语文学科不可能独担大任。语文学科之所以承担着民族文化教育的重任,不是简单的因为它总是涉及到民族文化的文章阅读,而是因为它承担着民族语言的学习指导任务。语文学科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只能是民族语言的规范的学习和美感化学习,而不是别的。

二、阅读智慧重建:读悟赏析与自由探究

语文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老师要善于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既感受、体验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生命力,又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是建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古诗文的教学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着力点。吟咏诵读、参悟体认,立足文本、拓展延伸,构建专题、渗透教化等都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与传统文化对话的活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传统文化既要传承弘扬,也要突破超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传统文化关系研究中尚待解决和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问题是:一是传统文化如何以隐蔽的方式影响阅读教学;二是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与传统文化熏陶的关系,二者的契合点是什么;三是如何处理传统文化、多元文化与阅读教学的关系。

三、写作智慧重建:合作积淀与个性发展

当代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在《人论》中说:“人只有在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真正的人性是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发挥人创造文化的潜能,增强人创造文化的作用。”在充分发掘教材探究文化之根,拓展阅读视野采撷文化之花后,培养写作意识摘取文化之果,是必须的也是必行的。

我们考察名人作品,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文化信息;我们考察考场成功之作,大多渗透着浓郁的文化信息。长期的教学实践以及高考验证,渗透文化信息是一条使作文教学走出“平面”和“干涩”等弊病的成功之路。日日诵读天天熏陶,从民族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现代文化、外国文化等方面坚持不懈地培育学生的个体文化底蕴,意义重大。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5篇

语文教育是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每位语文教师要自觉的担负起传承传统的任务。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文明古国,从孔子的《论语》、魏晋的《三体石经》、隋唐的《九经》《十三经》《四书》《五经》《千字文》《百家姓》再到明清世道的“四大名著”等都是传统文化的瑰宝,这些实用性、工具性都较强的传统性基础读物为今天的学校传统文化提供了史料资源。但是,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传统文化与当代语文教育的思想内涵。如:法家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与今天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直的;儒家的“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是历史上为人所取的法宝,与今天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相通的。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被全球公认的伦理“金规则”史训就更值得传承了。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师应从观念上更新意识观念,要解放思想,摒弃“唯书、唯上、盲从呵护”的教育理论,让学生个性和特长得到发展,要有尊敬和保护学生尊严、平等、快乐的生命意识。要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思维多元化,知识传授灵活化,不要采用“硬灌”扑灭学生天性,用“负担”窒息学生灵魂,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立人观和言语教育观”的教学。

一、立人教育观

(一)要立真诚的人。

立真诚的人,这是教育学生的底线。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先贤的忠诚事例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诸葛亮有“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奸除凶,兴复汉室已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的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怀,起码我们也要让学生知道“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忠贞不二”的道理。

(二)要立个性健全的人。

让学生能更多地思考人生的社会价值,从而树立学生自立和自强的认识观念,孔子《论语》中“亦名言其志已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的个性塑造思想,在今天值得借鉴,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质问、善于质疑、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小事不败,大事可成,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要立有健旺生命力的敢于承担责任和任务的人。

古人有“故天将降大任于世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空乏其身,”的练就之道。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古人之训,让学生学习思考人的生命现象和意义,只有在生活中磨练出坚忍不拔的意识,在大任到来的时候才能够挺身而出,敢于承担。

(四)要立有较高品位的人。

古人有“礼之勇,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贵有自知之明”、“谦虚礼让、懂理知礼”的高尚品德,我们在教育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会“养德立志”要让学生知道,人活着不只是为自己而活,是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而活,要让学生做一个心境明洁,有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

二、言语教育观

“语言”好像实验室里的各种标本,是公共的,一般的,死的东西,而“言语”就是生活中形形的富有生命的人和物,是个体的,特殊的,活的东西。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学生学习言语,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言语系统,才能使自己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是汉语,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汉语的发音和运用,同时也要尊重、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让各民族族的语言文字,民族习惯,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言语只能在语言生活中,在大量的阅读、听、说活动中将习得材料系统,有效地经过大脑的思考和想象加工,再进行表达和描写才能产生语言功能,这是我们教学的设计和操作的指导思想。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命课堂、人本主义、互动

人的一生是从摇篮到坟墓,因此拥有生命是人的前提,发展生命是人的根本,关注生命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教学目标重要趋向。然而,由于科学理性主义和应试教育的影响,现今的语文教育观重外物而轻视生命本体,生命意义的丧失和缺乏使得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训练活动,成为一种知识中心主义的课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吸收知识,开启智力,陶冶性情。同时教育情境的创设要求生命化语文课堂传统打破语文课堂时间的封闭模式,教学活动应灵活掌握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步骤,调整节奏;并且努力作到课堂内的时间与课堂外的时间自然衔接,让课堂外的时间在课堂内自由流淌,从而在相对的意义上延长活动时间,促进个体生命主动发展。

(三)生命课堂的对话教育构建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广阔神奇的语言天地里,我们可以与古人、今人、伟人、巨人,与自然、社会、人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和精神的沟通。通过“对话”交流活动,读者才能悟得文章的真义,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张永昊、周均平.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对话教育首先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让学生来探讨文章的真谛,教师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必要的知识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新审视教学的本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以及学习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在语文教育中建构生命课堂,使学生读到过让他激动不已、欲罢不能的教材,感受过心灵与情境的自由交往与融合,走进过无拘无束的想象空间,从而引发过探究未知的冲动和欲望,产生过令他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品味过审美过程所产生的悦心悦意,最终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邬志辉.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深层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

2、曹明海、宫梅娟.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张永昊、周均平.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王尚文.对话:语文教学的新观念[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反思 重建 教育理念

创新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我们要进行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必须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张,在扬弃旧有的教育理念上,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1制约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

小学语文教育从当代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本质上把教学看成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过程,传授知识便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以灌输式、机械化思维方式对待教学中的一切。这种教学方式,长期制约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水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教学目的和社会实践严重脱离,把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抹杀的一干二净。

由于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把教学当作自我表演的舞台,学生成为舞台下的看客,主动意识提高不起来,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种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人类自身的要求提高,必然会引发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

1.1“教本位”思想严重。教师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学生则成为被动接收的客体,教师与学生成为主体与客体、能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成为无所不能的、无所不知的圣人,决定着教学中的一切,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像从机器中制造出来的产品,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他们的一切早已设计好了。教师成为高高在上的君主,他有权力指挥学生的发展方向,他主宰着他的臣民――学生。

1.2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评价标准是影响创新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内容改变了很多,但考试的模式和升学的模式改变少之又少,评价一个学校的好坏看的还是升学率。在学校里,还是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现在的学生家长都是跟着名校走,如果学校升学率低,学校声望大跌,好学生择别校,创收大减,这学校的日子就不好过,所以势必会换新鞋,走老路。如果不改变小学语文教育的评价标准,小学语文教育创新就是纸上谈兵。

1.3现代小学语文教育技术的缺乏。小学语文教学教育信息化必须以一定的现代的信息技术为基础,而语文作为一种传统的科目,运用现在技术的手段有限,实际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那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解决硬件和软件上的不足。这中间,教师作为信息社会的创新型人才,应具有现代教育观,转变传统观念,紧随时代步伐。

我们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小学语文教育还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随着时代的进步,创新成为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2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途径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本质思想就是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自由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教学活动是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拥有自身特点的创新条件,这样的话,教师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角色,应该转变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方法,结合语文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帮助学生主动发展,为培养创新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2.1建立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形式。针对传统“师本位”弊端,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必然会走上历史舞台。在舞台的中央;尽情释放的舞者由原来的教师变为学生,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教师成为辅佐学生表演的“配角”。在这种学习中,主要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在这里起引导作用。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的过程。这样,把过去的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变为现在以学生为主;它的根本要求是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很好的学习和发展。

2.2对教学工作做发展性评价,突出教学发展的功能,改变评价过于追求升学率与选拔功能。符合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提高,要改进学校的硬件设施,树立“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决不可因循守旧,消极对待,缺乏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是新课改推行中不平衡的原因之一。改变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尽快建立包括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推进课改机制的建立。

大语文教育观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模式 语文教育 文化功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2)12-0077-02

作者简介:汪莉莉(1975―),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宁波大榭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闫晖(1972―),女,山东济宁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浙江宁波大榭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通过观摩和研究当下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和谐的语文课堂应充分发挥它的文化功能。要发挥其文化功能就要致力于文化过程的开拓与建构,也就是要打破狭隘的功利观念,跳出“小语文”的思维圈子,以“大语文”教育观来审视语文课程的问题。“大语文”体现的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全体,而不是它的一部分。在其过程中,应注重语文训练过程中的情感陶冶、精神建构和个性发展。可以说,作为人精神自由的外化,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有利于实现人的自我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统一,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完整性建构”。这就是说,加强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开拓与建构,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完整性教育。

发挥语文的文化功能必先转变学习态度和语文思维模式。中学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开拓,要求语文教学不可搞单纯的语言技术训练,不能仅仅关注、学习语文知识,还要善于体悟语文的文化内蕴和它包含的文化精神。但是,通过观摩组内的课堂教学,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注重语言技术训练,忽视了语文的文化功能。因此,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开拓,就必须首先走出语文技术训练的怪圈,充分发掘语文的文化意蕴,并从中汲取充盈的人文精气、滋养自己的精神家园。在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的构建中,我们要注意认清以下问题: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请看一个教学片断:

老师:《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学生:……书上不都写了吗?不会自己看啊?

老师:这故事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学生:得,这肯定要考的了。

老师:好,开始讲课文。谁先给分个段,并说明一下这么分段的理由。

学生:前后各一段,中间一段,总分总……

老师:开始讲课了,大家认真听讲。

学生:已经开始好久了……

老师:说到这里,大家注意这句话。这句话是个比喻句,是明喻还是暗喻?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学生:(n人开始睡觉 ……)

老师:大家注意这个词,我如果换成另外一个词,为什么不如作者的好?

学生:(又 n人开始睡觉……)

老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段话如果和那段话位置换一换,行不行?为什么?

学生:我又不是你,我怎么会注意到啊?(又 n人开始睡觉……)

老师:怎么这么多人睡觉啊?你们要知道,不好好上课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考不好就不能上大学,不能上大学就不能.……你们要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

上述课堂教学片断是我们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现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以升学应试为中心,以双基为主要训练内容,从而缺乏必要的人文渗透。学生虽然是施教的对象,但并非是知识的容器,而是求知的主体,阅读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要珍视、尊重和鼓励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看重他们的阅读感受,产生多元的阅读理解。语文与生活本是一体,它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是最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文化的涵养不是一种短期行为,它不会像投资一样可以马上得到回报。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就是要求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我们不能只热衷于短期效应,而忽略语文对心灵启蒙和人文意识启蒙的影响力;不应只重视记忆性和固定格式的知识,一切为应试服务。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文化传承为核心,关注学生的读者身份,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端正讲学稿的编制思想

下面是运用讲学稿结构模版节选:

(一)自主学习(本板块侧重学生双基设计预习习题,强调学生先学)

(二)学习过程(本板块重在设计研究文本具有一定思维梯度的几个问题)在课堂中,师生通过对文本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如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短文两篇》片断这一课时,我们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下列四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你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吗?

2.每人讲述一件自己的“第一次”,看谁讲的“第一次”最感人、最精彩。

3.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

4.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哲理?

这几个问题由文本中来又指向学生的生活,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既积极又热烈,一方面带动他们对文本的阅读,另一方面也把他们自己的生活融入到课堂中,使文本变得鲜活起来。

后面我们还设计了“课内巩固”和“课外延伸”两个板块,这两个板块是建立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基础上的。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演练过程中存在困惑:本来我们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文化素养,但我们在这两个板块的问题设计上容易陷入应试的怪圈。如何让学生在双基与素养两个方面都得到自然提升,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训练是我们当下编制讲学稿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还需端正思想,提高认识。

语文教育的文化过程观念打破了语文教育只是“知识获得过程”和“语言技能教育”的狭隘认识,它将语文教育视为一个文化传递过程,一个个体生成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功能就不再局限于功利性的语言工具训练,而是放眼于人的整体发展。“语文是情感的、审美的”已经成为语文教育界的共识,语文教育这一文化过程不仅实现着文化知识的传递,而且还对学生进行着情感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使语文最优化地发挥其形象性、情感性、艺术性、教育性的优势,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价值观念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功效。

语文素养,不是单靠我们在语文教材上的修修补补,教学上的减减“负”、考试出一两道妙题就能奏效的。它应该是兴人、立人、成人的教育,言语综合素养的教育,说到底是言语生命意识、言语人生、诗意人生的教育。

古语云:欲速则不达。文化精神的涵养需要有系统的学识,历史的积淀和知识的融会贯通,而这些都要靠虚心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积累。文化涵养重在“养”,只有如此才能享用到丰富的文化盛宴,而不仅仅是吃一道方便可口的快餐。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