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产技术调研

生产技术调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产技术调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第1篇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三年制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将六学期分成六个大的模块,以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的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采用4+1+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1+1”是指:学生前四个学期在校内学习,工学结合,掌握最基本的岗位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五个学期根据学生与企业签订的订单协议(准就业协议),学校与企业一起进行N门课程的设计和调整,校企合作共同完成N门课程学习及顶岗实习。第六学期校企合作共同完成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就业指导任务。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同时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毕业后的就业岗位直接对接。

二、设置拓展课的意义及“N门课程”的设想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一方面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及就业途径各方面的拓展。为此分别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不同专业方向方面设置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针对业务领域的拓展、新技术应用或者是知识的深化。如在玻璃制造技术专业中设置拓展课程《水泥的生产技术》或《陶瓷的生产技术》,以利于学生增加就业面,使学生不仅在玻璃行业就业,也可以拓展到陶瓷、水泥及其它硅酸盐行业;设置拓展课程《光伏玻璃生产技术》,以利于了解玻璃行业新的技术及应用,并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运用基本的专业理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设置拓展课程《岩相学》等,以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化。

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及精力毕竟有限,我们不能既要求学生学习面广,又要求学生对专业学习得非常深入。因此拓展课程的设置应有选择性,且这种选择应该是动态的。选择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拓展课程设置进行精选,二是适当多设置基本课程,让学生有所选择。而动态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某几门拓展课程不严格定下来,而是在执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根据当时的形式,如行业及相关行业发展的状况、企业的需求等,临时制定或调整相应的课程,第五学期的“N门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考虑下提出来的。

三、“N门课程”的设置及具体实施

与通常的先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按方案执行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多了很多不确定性及增加了教学过程中操作的难度,如师资、实训设备、教材等配备问题。“N门课程”究竟怎样临时制定和调整,具体怎样实施这样的方案,都是要提前考虑的问题。为此,根据对企业的调研及本校这几年的实践,提出具体的设置方案。

1.“ N”是一个可变量

N相当于是一个未知数,可以是几门课程,也可以等于0。将“N门课程”作为一个模块,安排在第五学期,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和选择性。通过前四学期的学习,学生具备有基本的通识课知识和主要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知识,即具有基本的职业技能,根据调研,如果形势有利于学生就业,学生可直接进入专业实习,进一步进入就业准备阶段,也就是说N就等于0。而如果形势有所变化,可以根据情况在第五学期设置相应的课程。这里的选择性包括课程设置的可选择性和学生根据准就业情况对拓展课程学习的选择性。

2.“N”可以根据企业订单式培养的需要设置

在设置“N门课程”时,必须充分对本行业的发展、现状、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量以及对哪个领域的学生需求更多,做好调研工作。

具体操作时,可以先根据对玻璃行业发展的调研制定出几门基本的学习课程,然后根据对合作企业的具体需要,对相应的课程进行调整,实行订单式的教学。

玻璃行业中包括建材用的平板玻璃、日用玻璃、石英玻璃、玻璃纤维、新型的光伏玻璃以及范围很广的玻璃深加工行业等,涉及的范围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以生产量最大的平板玻璃为主。为了学生的就业面更广,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先制定出基本的拓展课程如《玻璃的深加工技术》、《日用玻璃生产技术》、《光伏玻璃生产技术》等,然后,第四学期根据对市场的调研和与具体企业制定的校企合作的协议,以及学生准就业的状况,对设置的基本拓展课程进行调整。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

(1)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前四学期的课程基本固定,通过前四学期通识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具备大学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玻璃行业基本的专业理论及实践知识,从而具备大学生应具备的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普遍适应的能力,以及从事玻璃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只在第五学期对专业拓展课进行调整,变化相对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这样,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是动态的,但其变化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执行人才培养方案。

(2)“N门课程”的设置,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专门性人才的需要。如在基本的玻璃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设置《玻璃深加工技术》,是对专业的进一步深化,且直接面对玻璃加工企业,有利于培养真正专门性人才。

(3)“N门课程”的设置,能真正满足企业订单式的需求。在第五学期之前,根据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实习、就业等协议,与企业共同完成“N门课程”的设计和调整。企业提供实习的场所,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真正体现了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的理念,也满足了订单式培养的需求。这种方式能满足不同领域、不同企业的需要,也能解决课程频繁变换时教材、师资、实践等问题。

3.“N”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设置

在制定和调整“N门课程”之前,充分对本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对玻璃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研,对玻璃行业相关行业进行调研,以及对整个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的发展进行调研。根据发展方向设置“N门课程”的拓展课,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从事相近专业甚至跨专业工作的能力。

4.“N”可以根据玻璃行业发展的需求设置

对玻璃行业发展的前景进行深入调研,找出行业发展的方向,设置相应的拓展课,如《光伏玻璃生产技术》,以利于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的知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园艺技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一、园艺技术专业市场调研与分析

(一)园艺技术专业发展的产业背景

近20年来,浙江省的产业结构正处在不断优化过程中,园艺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浙江省对园艺行业“发展精品园艺,完善流通渠道,提高产品价值”的定位可以看出,行业内部已出现了“一、二、三产联动”的新型格局,这些变化最显著的后果是对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以及职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专业市场调研及其统计分析

根据学院统一部署,结合本专业建设实际,我院园艺技术教学团队自2010年6月至11月进行了园艺技术专业市场调研和分析。调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2010年6月至9月进行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与分析,调研对象园艺企业、浙江省同类院校、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毕业生;第二阶段自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进行职业行动领域调研与分析,调研对象为园艺行业企业的繁育、生产技术员,流通领域的储运、营销技术员以及插花员。两次调研走访了多家园艺企业、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往届毕业生,并综合调查、访谈和网络信息。共发出316份调查问卷,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85份。

1、浙江省园艺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

园艺行业可分为四大类产业,即园艺产品生产产业、园艺产品及资材流通产业、园艺产品“产、加、销、研”综合产业和园艺内涵提升产业,通过调查与分析,目前浙江省园艺产品生产产业以生产名贵花木产品为主,其规模居于全国首位,对生产技术人员的需求量较大;园艺产品及资材流通产业市场繁荣,浙江省仅大规模花卉交易市场就有85个,并且市场运作日渐完善,急需大量高素质的营销和储运专业人才,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亟待发展和规范;园艺产品“产、加、销、研”综合产业主要是指各类专业合作社,全省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2,628家,主要以花木业合作社为主,果蔬业合作社次之,对高素质的生产、销售、管理人才需要量大;园艺内涵提升行业主要是指园林绿化企业、名胜风景区和休闲农庄。浙江省园林绿化公司规模庞大,仅具有一级资质的园林公司就有55家。浙江省是旅游大省,名声风景区众多。近几年来在浙江省大力推行休闲观光农业政策的指引下,浙江省休闲农庄发展迅速,目前已有1600家之多,这三个产业对植物造景和园林区养护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加大。

2、浙江省园艺企业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共涉及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共计120家,其中民营企业占54%、集体企业占26%、国有企业占13%、三资企业占7%;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占30%、50-300万元占30%、300-1000万占25%、1000万以上占15%。

(1)主要就业单位和部门

通过调研园艺技术专业主要就业单位和部门见表1.

表1

就业单位和部门统计表

就业单位

就业部门

园艺种苗生产企业

生产部及其它生产作业部门

园艺产品生产企业

生产部及其它生产作业部门、销售部

园艺产品及资材流

通企业 销售部、仓储部

园林绿化企业

养护部

景区管理部门

养护部

休闲农庄

生产部、管理部

(2)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分析

①毕业生初始就业主要集中在一线生产技术人员和业务员,其需求比例分别为45%和40%,见图1;调研企业中对繁育生产技术员有需求的为74%,其次是产品营销员为70%,养护管理员为50%,见图2。②调查显示,几乎100%的企业都要求高职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于专业能力方面,尤其强调园艺作物生产、病虫害防治和园艺产品营销能力,其比例分别为87%、90%和89%。见图3。

(3)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需求分析

调查显示,有85%的企业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营销员和花卉园艺工,其次为花卉育苗工、插花员和绿化工,见图4.

图4 职业资格证书需求分析表

3、毕业生就业岗位及稳定度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毕业生现状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80份,被调查人员均为工作3年以上的毕业生。

(1)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

调研显示,有23%学生在园林绿化部门工作,21%的学生在园艺产品营销部门工作,19%的学生在园艺产品繁育和生产部门工作,详见图5。毕业学生对目前工作很满意的为23%,满意的为35%,详见图6。

(2)就业稳定程度分析

调研显示,有81%学生毕业后后一直在园艺行业工作,详见表7.

(三)结论

1、浙江省园艺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将对高职类专业人才构成旺盛需求,园艺专业针对本省区域经济发展对高职层次的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我院园艺专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农产品经纪人和植物造景师两岗位高素质人才需求相对缺乏,但农产品经纪人从业条件是对该行业有相当的了解和一定数量的客户群;植物造景师需有若干年园林绿化工作经验,并且需掌握大量当地植物造景所需材料的生长习性和当地人文特点,因此这两个岗位不能做为学生初次就业岗位,可做为园艺技术专业的拓展岗位。

3、企业对于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的主要证书为营销员、花卉园艺工和花卉育苗工。

4、学生就业后的主要工作岗位是园艺产品繁育和生产管理岗位、园艺产品储运和营销岗位和园林绿化与养护岗位,各岗位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均高于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另外学生在园艺行业工作的稳定度和满意度比较高。

二、高职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群

(一)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定位:中、高档园艺产品生产与管理

2、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现代园艺产业生产与管理第一线,培养掌握园艺作物栽培与管理基本理论,具备园艺作物繁育、生产、储运、营销等职业技能,适应现代园艺产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符合现代园艺专业技术与管理领域任职要求,能够服务于园艺产业生产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二)就业岗位群

本专业面向的专业就业岗位 (群)为在各类种苗公司、园艺公司、园艺研究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及基层园艺管理部门中,从事园艺产品繁育、生产、储运保鲜、产品流通管理以及花艺布置的相关职业岗位。就业人员应具有相关职业岗位的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颁证情况见表2。

表2:

专业就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颁证情况表

序号 就业岗位 职业资格证书 颁证单位 等级

1 园艺产品繁育 育苗工、组培工 农业部 高级

2 园艺产品生产 花卉园艺工、果树园艺工、蔬菜园艺工 农业部 高级

3 园艺产品储运保鲜 园艺储运工

营销员

插花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中、高级

园艺产品流通及管理

4 园艺产品艺术创作(拓展岗位) 花艺师、植物造景师、绿化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 中、高级

(三)毕业规格

1、相关知识

具备专业必备的基础文化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一定程度的外语、写作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适应工作需要的植物和土壤肥料的基础知识;园艺作物繁育、生产、储运、营销等基础理论知识。

2、职业能力

具备制定生产计划的能力;具备人际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能指导和管理园艺作物种子和种苗生产;能指导和管理园艺产品生产;可以进行园艺产品的保鲜、仓储、包装和营销管理;能够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和制作花艺作品。

3、职业素质

能正确看待人生和社会,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热爱“三农”,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拓展能力强,具有建设新型农业的信心;专研能力强,具有应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能力;法制观念强,具有依法进行农业安全生产的意识。

三、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园艺技术专业是农业技术类专业,根据园艺作物的生长与管理具有较强季节性的特点,结合浙江省园艺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我院实际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院与企业共同确定了面向产业、依托行业,“忙入、闲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高职园艺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所需相关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第二阶段行动领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六性”的原则完成由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同时按照“四融合”的原则构建了职业技术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见图8.

(三)专业建设方案

专业建设的基本任务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一个模式,打造两支队伍,构建三个体系,建设四类型基地,深化“五融合”特色。

1、一个模式

就是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面向产业、依托行业,“忙入、闲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现代园艺产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专业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界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以及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与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现状高度融合,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现代园艺职业技能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业人才。

(2)依托行业,整合和充分利用优势教学资源为人才培养服务。与浙江省尤其是杭州市园艺行业内各类企业、研究所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全面合作,在学习领域课程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行业特点,把握行业发展的动向,站在行业发展的前沿。探讨与同类院校就校际合作的方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优势教育资源。

(3)与各类园艺企业进行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实训项目,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共同促进学生就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实现校企双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共赢。

(4)根据园艺产业季节性的特点和要求,教学组织实行“忙入、闲出”,种植类课程安排在生产项目比较集中的学期,农忙时学生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以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为主,校企双方互派教师进行教学和教学管理;农闲时学生以校内试验、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主,课程的教学过程实行柔性管理。

2、打造两支队伍

具体的讲就是校内专任教师队伍和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我院根据园艺技术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专任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在进修、引进、外聘等多种措施并行,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层次的同时,通过支持教师参与产学研结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和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非常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学校在职务晋升和提高工资待遇方面,对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予以了大力倾斜。

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我院结合浙江省园艺产业和行业实际,从园艺企业和园艺行业技术培训和指导部门聘请有较强实践能力或较高教学水平的校外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来独立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教学或实践教学任务。 3、构建三个体系

即基于岗位任职条件需求构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三阶段递进式”的职业能力培养的体系和“五事”的素质教育体系。

(1)“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技术课程体系

本专业的职业行动领域面向中、高档园艺产品生产与管理的相关职业岗位。在分析典型产品与服务工作过程以及具体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按照“过程完整、目标统一”的原则归纳出15项典型工作任务,并按照“教学实施的可行性、行动内容的多维性、工作过程的典型性、知识与能力的关联性”原则,构建学习领域课程。职业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课程转换见表3。

表3

职业行动领域与学习领域转换表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领域课程

岗位1:园艺良种繁育

1.生产优良种子 种子与种苗生产技术

2.生产优良种苗

3.生产组织培养苗(无病毒苗)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岗位2:园艺产品生产 4.露地生产花卉 花卉生产技术

5.保护地生产花卉

6.露地生产果蔬 果蔬无公害生产技术

7.保护地生产果蔬

8.防治园艺病虫害 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9.建造与使用现代园艺设施 现代园艺设施应用技术

岗位3:园艺产品营销 10.园艺产品储运 园艺产品储运技术

11.园艺产品营销 园艺产品营销技术

12.花艺布置 花艺技术

岗位4:园林绿化与养护 13.园林绿化施工管理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技术

14.园林绿地养护管理

15.植物造景 观赏植物识别与应用技术

(2)“三阶段递进式”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第一阶段以专业核心课程“工作过程导向”内容体系实施为载体,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生产项目,培养学生生产和管理的单项职业能力;第二阶段通过直接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生产项目的生产实践,培养学生生产和管理综合职业能力;第三阶段通过顶岗实训,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学生的能力培养经历三个阶段,培养目标层层提升,从单项生产和管理能力提升为综合生产和管理能力最后上升为工作的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的始终,见图9。

(3)“三条线”并进的素质教育体系

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内化,包括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基本素质是指职业劳动者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具有很强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专业素质包括爱岗敬业、学习能力、质量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素质是指开拓进取的意识、敢于接受职业挑战的竞争意识等。高职毕业生强调能力培养,“高素质”也同等重要,我们通过构建“三条线”并进的体系,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

第一条线是以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主渠道,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第二条线是结构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第三条线是学生管理工作系统全方位开展课外活动和“万向文化”的五事(乐做事、能干事、会说事、善共事、可成事)教育,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4、建设四个类型实训基地

四个类型实训基地为:引企入校共建高度融合型校内实训基地、单一型校外实训基地、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和服务于“订单式”培养的校外融合性实训基地。

(1)引起入校共建高度融合性校内实训基地

依托该实训基地,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同时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以员工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目前我院已与浙江德清新天地花卉园艺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内园艺实训基地,通过几年的合作,结合公司实际生产经营项目校企合作开发了4门专业核心课程,并且企业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

(2)单一型校外实训基地

可满足某一门或几门专业课单项实训项目的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单项职业能力服务。

(3)紧密型校外实训基

地可满足该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实施的需要,通过实训项目的实施,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工作能力得到有效训练和培养的同时,学生以员工深翻参与企业的实际生产,了解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氛围、领会企业精神、对本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下一步的顶岗实习以及就业奠定了基础。

(4)服务于“订单式”培养的校外融合性实训基地

该基地主要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按照合作单位工作岗位任职条件的需要,由校企双方合作开发课程、依托企业实践条件共同组织实施教学、按照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共同考核学生,学生在职业能力和工作能力方面都得到了定向培养,成为企业合格的员工。我院已与西湖国际高尔夫乡村俱乐部签订了“订单式”培养的合作协议,经过几年的运作,较好的解决了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如意的工作岗位。

5、深化“五融合“特色

经过4年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园艺技术专业已基本形成了以下“五融合“特色:

(1)生产与教学相融合

依托校内融合性实训基地和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把企业生产流程、企业生产组织管理、生产技术和企业文化融入到教学组织与管理中来,以企业的实际生产为载体实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做中学”,教师在真是的生产环境中“做中教”,实现了“教、学、做”合一、生产和教学的高度融合。

(2)教学活动与农时季节相融合

园艺作物的良种繁育和产品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繁育和生产类课程的安排与教学组织与生产季节相适应。根据工学结合的要求,按照园艺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分为“农闲”和“农忙”两个阶段,在教学组织中分为大小学期,农忙时对应大学期,主要安排理实一体化课程学习和顶岗实习;农闲时对应小学期,主要安排通识课、职业基础课学习以及校内试验和单项技术的训练。

(3)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

园艺产品种类繁多,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根据当地园艺产品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了种子与种苗生产和园艺产品生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与服务区域内行业企业生产的种类和品种相一致,同时与科研院所合作适当选择具有前瞻性的种类和品种作为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适应性、科学性、适用性和先进性。

(4)专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

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骨干课程完全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有效促进了专业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形成。

(5)教师与企业技术员相融合

在生产与教学相融合的情况下,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在实施“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教学法过程中,教师的身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先生转变成师傅、由教师转变为企业生产的技术员和管理者,同时企业的技术员在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其工作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企业的技术员转变为教学的组织和管理者。教师与生产技术员的相互融合为实现园艺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温希东.关于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几点思考[J].高教探索,2008(6).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石油化工专业;“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3-0157-03

“岗位技能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在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人才培养方式。“岗位技能递进”是指专业教育与生产岗位相结合。一方面,它是教育与生产岗位相结合,即知识和技术相结合,强调过程的结合;另一方面,它是教育与生产岗位相结合的形式,即生产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强调对象的结合。

“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前提是学院与企业有多层次、全方位合作的基础,共同就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师资建设、实训条件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依托企业实训资源优势,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中。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是辽宁省第一所校企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学院的举办方之一――锦州石化公司投入5000万元建设具有高职教学和企业职工培训双重职能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开展“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教学条件。通过广泛的岗位调研和工程技术人员论证,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依托锦州石化公司,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综合知识、技能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将培养目标分解成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等子目标,“岗位技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如下。

第一学年:认识岗位与基础理论教学,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基本能力。通过入学教育、企业参观、岗位认识实习,使学生了解专业概况,对日后所从事工作的性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逐步培养学生对工作岗位的热爱,强化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安排思想道德修养、基础化学理论、化工识图、职业道德、计算机操作、英语等基础课程;实施项目案例教学,使学生获得燃料油生产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掌握石油化工生产专业技能及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学年:以岗位仿真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适应岗位的专业能力。由企业的技术人员与校内的专任教师共同授课,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石化企业生产手册及燃料油生产工(高级)国家职业标准为技术要求,工学交替,在体现石化企业工作情境、真实生产流程的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苯乙烯仿真工厂和油品质量分析实训室教学,使学生熟练掌握典型单元设备操作、DCS仿真开停车等技能;并强化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反应与分离技术、石油产品分析技术等专业理论,获得燃料油生产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以企业学徒工的身份进行跟班训练,体验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企业岗位要求,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

第三学年:通过顶岗实习,体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开设《燃料油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训练》、《顶岗实习》等课程,教学环境为石化生产真实装置,使学生在生产性工作岗位上熟悉石化企业生产管理制度,掌握常减压、催化、重整、加氢等典型生产流程、工艺设备,体验企业文化,技能得到进一步锻炼,最终实现“零距离”上岗。

通过以上岗位认识与基础理论教学岗位仿真与“教学做”一体化课程顶岗实习的“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始终与行业企业合作,通过课堂教学、DCS仿真和校内产学研基地单元设备训练、校外顶岗实习有机结合,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培训与考证融合;完成学生从“岗位基本能力形成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能力提升”的递进。

“岗位技能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结合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具备职业道德、较强实践能力,掌握石油化工生产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能在石化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生产操作、技术应用和班组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这种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工作环境下的反复训练,尽可能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学习与训练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唯一途径;结合石化企业生产的特点,考虑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改变传统的按固定地点、固定模式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开展分组教学、灵活授课、弹性教学,对专业课程选择典型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教学,对于不具备现场教学条件的,在“教学做”一体化专业教室中进行教学;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由教师进行操作性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明确知识点,掌握专业技能;在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组织安排上,适应石化企业工作的特殊性,采用倒班顶岗分阶段实习,由企业学校共同考核评价。

课堂教学与车间生产结合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实践课时占总学时的50%。由企业兼职教师提供车间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等资料,将其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学习过程融入实际项目工作过程中,在校内“教学做”一体化教室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分析、现场教学、小组讨论、仿真操作等使学生掌握燃料油生产工的相关理论,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企业生产车间中实施。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规范地指导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学会装置开停车、巡回检查、资料录取、填写生产报表、维护管理以及动态分析等技能,并考取高级燃料油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同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和素质教育环境中进行铁人精神教育,学习做人、做事的本领,进而获得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结合 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石化生产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生产一线,以泵及压缩机岗位现场操作岗位(外操)、中控室操作岗位(内操)、油品分析岗位、班长岗位为主。为充分满足“岗位训练”的需要,依据“贴近职业、贴近真实、贴近技术”的原则,体现“职业性、系统性、开放性”的特征,引入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文化氛围和管理模式,按照职业的工作流程来设计真实的专业训练和职业环境,实训过程与实际岗位操作完全一致。在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在汽提塔生产装置上,按照企业设备检修的场景和要求,设立班长、安全员等岗位。班长进行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布置任务,规定作业时间(操作时间),到现场实地勘察,清楚作业面周围环境和作业空间;安全员检查安全手续是否齐全,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劳动保护用品是否整齐,是否选择合适工具。通过对塔盘拆装弄清楚塔的内部构造、各部件及所在具置,汽液两相如何流动,塔盘究竟是怎么安装的,并掌握其过程。通过在此装置上的“教学做”,学生能掌握换热器的种类及换热方法,了解板式精馏塔的基本结构与流程,掌握流体输送设备的性能及操作,流体输送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处理以及温度、压力、液位的调节、控制方法,管路拆装及连接方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综合性的身份,要遵守许多与安全生产有关的其他规定,如产品工艺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检修安全规程、岗位操作法、安全动火规定等等,在着装、环境、卫生、安全、考勤等方面应完全按照企业要求管理,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形成石化企业“三老四严”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敬业奉献、吃苦耐劳、诚信笃实、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岗位技能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建设 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邀请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参与,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工作岗位进行调研,与一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本专业的主要岗位(群)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解表;按照工作任务的典型性,对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筛选,总结出典型工作任务;按照职业成长规律性、工作任务性质一致性和工作内容相关性等原则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合并,形成相应岗位的行动领域;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破原有课程体系,根据教学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综合考虑教学场地、工具、设备、问题、对象、技术等要素的关联程度,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模式,结合锦州石化公司生产特点,按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学习领域之间工作过程的内在联系,形成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课程,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为《燃料油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训练》。根据石油化工职业能力的通用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完善公共基础课程和相应拓展课程;构建与“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的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 依托校企合作的办学优势,充分利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按照国家级教学团队标准建设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挂职锻炼以及科研开发、技术服务等形式,面向专业课程体系内所有教师开展培训,落实《企业项目工作室管理办法》、《教师访问工作站管理办法》、《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建设方案》;通过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培训等途径,培养3名专业带头人,3名骨干教师;到2012年,“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专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学时比例达1∶1。

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依据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校企合作以专业计划和教学标准的要求为依据,优先建设受益面大、与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实训室,建设与目前现场生产实际相匹配的实训基地,同时兼顾科技、生产及对外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新建苯乙烯仿真工厂、煤化工实训室、化工仿真实训室,扩建燃气质量评价中心(校中厂)、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油品质量分析室、高分子材料实训室、精细化工实训室;借鉴企业车间布局和现场生产管理,每个实训室设有教学区、实训区、配件展示区、资料区和材料室五个区域;在满足培训教学的同时,具备符合燃料油生产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能力,用于职业技能鉴定的设备器材品种、数量和管理上符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应规范。

校企合作建设共享性专业资源库 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兼顾专业课程体系中其他课程,包括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化工安全技术》、《化工企业管理实务》、《石化产品营销》、《计算机基础》、《英语》等5门课程;投入252.1万元建设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以满足企业培训和教学需要;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实现教学形态的变革,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手段,开发具有交互性的虚拟实训软件、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等课程资源;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把石油化工生产和安全环保技能形象化、可视化、直观化,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文件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网络教学区,石油化工生产技术职业能力训练区。

“岗位技能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效

“岗位技能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不断的实践,成效初步显现。截止到2012年3月,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对接产业集群建设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拥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师拥有发明专利2项,出版《燃料油生产技术》、《典型化工操作技能训练》等11部专著。2011年,面向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教师开办了企业实践培训及《燃料油生产工》技师培训班。

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率2010年为96.1%,2011年为98%,就业对口率平均达到85%。2011年,学生参加辽宁省大学生第十一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获一等奖一项,参加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化工总控工职业技能竞赛获得团体和个人一等奖,参加辽宁省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决赛获得个人三等奖一项;毕业生刘明获锦州石化公司十佳新员工称号,张勇在抚顺石化公司第五届练兵比武和技能竞赛中荣获乙烯装置操作工第一名。

参考文献:

[1]马秉骞.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11(8).

[2]熊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5).

[3]朱方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道路培养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7).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第4篇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王 艳

【摘 要】阐述了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确立专业核心课程、建立“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了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实施分层次教学、课证融通等教学改革问题,实现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的顺利衔接。

关键词 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86-02

作者简介:陆正清,男,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及生物化工专业教科研工作。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构建中高职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研究”(编号:D/2013/03/149)的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3〕9号),指出要进行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试点,由省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展。试点院校要将开发和完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作为试点主要任务,密切联合行业企业,认真研究确定人才培养总体目标和分阶段目标,细化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构建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一般应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取得相关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取得相关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与区域内的中职学校,进行了“3+3”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的探索实践,制订了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该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思路

1.校企合作,创新中高职衔接人才共育机制。近几年,学院先后牵头创建了江苏食品职教集团、江苏今世缘酿酒学院、江苏省食品微生物工程实验室、江苏省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校企合作联盟,充分发挥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及生物化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校企共同开发制订中高职衔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进行考核评价,实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机制。

2.课程衔接,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衔接是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核心和落脚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实则上就是两者课程相互独立、相互承接、相互分工以及不重复浪费的一种有机结合的状态。要根据生物化工专业中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及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界定好哪些内容由中职完成,哪些内容由高职完成,以保证课程内容不重复、不交叉、不遗漏,同时合理安排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

3.企业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人才培养的企业化要求。深入企业调研,在专指委的指导下,确定生物化工专业学生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明确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职业资格,设置相应的支撑课程,以适应中高职人才培养要求,体现人才培养的企业化要求。

4.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俱进。按照中职阶段获得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才培养要求,将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标准融入中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俱进。实施专业核心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认证“直通车”,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

5.企业优秀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奠定人才培养的企业文化基础。在实践教学方面,中职的实验实训条件相对薄弱,高职院校不仅要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而且还要将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教学中,实验室、实训室的氛围按照企业化验室、车间的要求进行布置,学生的实验、实训教学按企业规章制度及要求进行,实现实验、实训工厂化;在学生管理方面,结合企业管理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定岗、定责、定人、定薪,学生变成了企业模拟员工,由虚拟的工资代替综合测评的分数,实行班级管理企业化。

6.行业企业评价融入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多元化。以多方评价为手段,以学分互认为桥梁,实行学业认可、累计学分制。建立校行企等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兼顾中高职学生学习需求,设计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分认可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对于部分专业课程,可采取“一课双师”的方法授课,即一名校内教师和一名企业教师同时进行课程教学,共同进行考核评价;对于学生在“校中厂”进行的实训,如果有实训产品的(如啤酒、黄酒、食用菌等),以学生实训所得产品的质量作为考核评价的主要依据,由校企老师共同负责考核;对于学生在“厂中校”或企业进行的实训及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主要由企业负责。

二、构建步骤

1.对接社会需求,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生物化工专业人才需求、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专业教师先后分赴南京、苏州、上海等省内外40多家企业开展了企业调研活动,同时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在取得第一手调研资料后,专业建设团队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议,对调查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归纳、统计和分析,同时,通过每年召开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听取行业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等专业建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明确了生物化工专业的定位是培养掌握生物化工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发酵生产操作、分析检验、菌种培养、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及营销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开展职业能力分析,确立专业核心课程。在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经专指委专家的指导下,本专业确立了职业岗位及能力要求分析表,针对性开设相应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按生物化工的不同分类,设置并重点建设了《啤酒生产技术》、《酒精与白酒生产技术》、《食用菌生产技术》、《发酵食品生产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生物产品分析与检验》6门专业核心课程,以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

3.遵循专业学习规律,建立“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为适应生物化工领域范围广、产品种类多、技术更新快及关键技术岗位从业人员要求高等要求,培养能从事发酵生产操作、分析检验及菌种培养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经专业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毕业生的调研,经职业能力分析,构建了“宽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多方向就业的需要。

4.构建“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实施难、学生岗位能力有待提高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以我院国家骨干院建设为契机,依托江苏食品职教集团、江苏省食品微生物工程实验室、江苏今世缘酿酒学院等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实践了生物化工专业“四融入、四递进、学训交互”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岗位要求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技能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企业优秀文化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将行业企业评价融入考核评价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按照生物化工专业知识、技术、素质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毕业辅导课,并按照职业技能形成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单项实训、综合实训、生产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校内学习与企业锻炼交互进行,促进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升。

三、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衔接教学改革

1.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和教材。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要围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对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开发和教材建设,明确各自的教学重点,制定课程标准,调整课程结构与内容,完善教学管理与评价,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围绕生物化工专业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教学团队开发了8门优质课程,参与了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其中2门课程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标准建设,1门按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建设。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将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开发和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啤酒生产技术》、《酒精生产技术》等共8本工学结合教材,同时编写了《啤酒生产实训》等9本校本教材。

2.实施分层次教学,促进学生全面提高。中高职学生在文化水平、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及思想认识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数学应用软件的教学,将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作图,利用计算机来完成。

3.课证融通,强化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培养。专业课程团队紧紧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群)要求为依据,将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 “课证融通”教学改革的实践。

参考文献: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生产技术;生命周期

前言

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采购、施工、调试以及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而生产技术也存在于以上生命周期,工程项目各个环节都依赖于生产技术,它从技术角度确保工程质量,对整个工程项目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以渤中13-1油田降压增产项目为例探讨生产技术的应用。渤中13-1油田降压增产项目是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渤海西部的一个海洋工程项目,项目于2014年12月立项,至2016年4月30日完成机械完工,整个项目运行周期约17个月。整个工程项目包括新建1座4腿增压平台,同时对老平台增加油/气增加压设施等适应性改造,并通过栈桥将新老平台进行连接。作为老平台改造工程的项目工程师,全程参与了项目的各个阶段,项目前期主要负责加工设计工作,后期主要负责现场技术支持。本项目老平台改造工程涉及180m2甲板外扩,9个工艺系统改造,管线工程改造量约3000多米,12寸不锈钢管线壁厚达到45mm,为渤海地区首次使用的大壁厚不锈钢管线,电缆改造量约10000m,且施工处于在役生产平台,现场施工空间相当受限,施工初期又缺少施工图,再加上业主仅给出18个月的投产要求,可以说整个项目各个环节都对生产技术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工作亮点

做为项目工程师,要从项目成立伊始,就有针对性地抓各个环节的生产技术质量:(1)加工设计阶段。由于详细设计阶段没有施工图,要尽早组织各专业工程师进行现场调研,并与详细设计方讨论各种设计工况,用最短的时间绘制出了施工图200张,为后续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与详细设计方讨论,本项目材质高压变级处采用新型绝缘垫圈代替原计划使用的绝缘垫圈,此种新型绝缘垫圈可同时适用于高磅级和低磅级,厚度比传统高磅级垫圈更薄,耐腐蚀性更高且密封性更佳,此种新型垫圈为渤海油田首次使用。新型绝缘垫圈见下图1。(2)采购阶段。老平台新增的低压生产计量管汇原设计为整橇提供,整橇尺寸为长7500mm、宽2000mm、高3000mm,重量达到30t,厂家报价超高,但由于海上平台空间受限整橇不易运输,通过与项目各方确认,最终改为陆地预制为杆件式并在海上拼接安装的方式,节约了项目成本约100万元;另外,对于某些特殊材料,经过向详细设计方、业主方合理建议,采用库房现有材料,大大降低了采购周期和成本。现场拼接的低压生产计量管汇橇见下图2。(3)施工阶段。老平台主工艺流程采用的是管径为12寸、壁厚为45mm的不锈钢管线,此大厚壁不锈钢管线在渤海油田首次应用,因此无损检验成为技术难点,陆地以往经验是采用伽马源进行检验,而在海上平台考虑到伽马源辐射危害性大、海上平台安全防护条件有限等,生产技术团队创新地提出了分层检验法,即在焊道打底焊接完成后用射线检验合格,焊道整体焊接完成后,用NB/T47013-201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三部分的要求,将焊道打磨与母材光滑齐平,最后进行超声波检测和渗透检测,此种分层检验法在渤海油田应用尚属首例;另外,在不影响生产流程的情况下,合理优化施工设计,取消了两条旁通管线,将原本需要停产期间完成的两口井改造工作提至停产前,减少了停产时间。(4)停产施工阶段。新工艺流程需要切入老系统的改造点较多达到25个,生产技术团队精心编制了施工方案、施工计划、安全计划,尤其是停产改造方案和停产按小时推算的计划,经过多次优化和细化,给生产方、工程方、项目组等各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停产改造过程中,生产技术人员对于每个切入点都经过详细确认,并给予施工人员现场技术指导,保证了施工的准确、高效,最终提前35小时完成平台复产。其中停产按小时推算计划涵盖了分组情况、施工工序、每组的施工内容、每组施工时间等内容。(5)竣工验收阶段。虽然本工程只是常规的老平台改造,但实施过程不乏有新技术、新原理、新材料、新方法,这都离不开良好的生产技术应用,生产技术团队得到平台方、建设方、项目组的一致肯定。

2.问题及剖析

本项目的生产技术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经验与教训。(1)采办料单较多,一共提了30余个采办料单产生原因:①前期无施工图,一边画施工图一边出采办料单。②现场施工与施工图纸碰撞较多,临时出采办料单。③业主现场变更工作量。改进措施:①专人专业化,专人画图,专人查漏补缺出采办料单,画图和出料单应安排不同的工程师完成。②专人现场核图,专人出采办料单,核图和出料单应安排不同的工程师完成。③了解现场业主意图并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做为索赔依据。(2)消防管线试压时间较长,一共试压7天产生原因:①所用垫片为石磨平垫片,表面一层石磨,极容易被损坏。②对法兰面进行了涂塑,法兰面不平整,保不住压。改进措施:①生产技术人员应了解主要材料的基本性能,并注意其适用工况,应通过法兰管理程序指导现场工人控制螺栓的扭矩值,防止扭矩值过大损坏垫片。②生产技术人员应指导现场工人不能破坏法兰面,同时不能涂抹油。(3)低压生产计量管汇试压时间较长,一共试压10天产生原因:①陆地预制过程中,焊接产生变形。②预留海上现场焊道较少,且壁厚太厚,不易进行焊接矫正。改进措施:①对于大壁厚焊道的焊接需及时消除应力。②应根据海上安装情况,在适当位置预留现场焊道。

3.国内工程金项生产技术应用

以上例子虽然是渤海油田某工程项目,但是国内工程项目生产技术应用是相通的。(1)建立健全生产技术组织机构和人员责任制,明确人员的权、职、责;(2)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方法和经验,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分项目分专业进行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术总结,加强对施工技术文件及质量验收标准的学习,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3)生产技术存在于整个工程项目生命周期[2],应注意设计、采购、施工、调试以及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并注意建立健全各阶段的生产技术标准库;(4)目前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高新技术在工程项目中作用越发显著,生产技术人员应主动学习高新技术,并主动运用到工程项目中,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增强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应经常对项目进行工作总结,如关键里程碑、完工后,特别注意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总结,并主动运用于后续工程项目。

4.国际工程金项生产技术应用

目前国内施工企业正在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为提高企业在全球工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除了注意国内工程项目生产技术应用,还应力求做好以下工作:(1)生产技术人员应主动收集和整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技术标准,如ANSI、ASME、API、NORSOK、SHELL、EN等国外标准,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海外项目的需要,同时建立设计标准库,方便指导快速索取和学习。(2)对于国际项目,研究合同非常重要。生产技术人员应吃透合同,重视合同中关于设计的工作范围、要求、标准、变更等。如有必要可以组织一起学习和研讨合同,吃透合同对于项目后期运行过程中工作范围、技术标准、索赔谈判等非常重要。(3)施工企业应加强与国际化工程公司的技术交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生产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同时尽快熟悉与国外业主打交道的技术和方法,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加强生产技术人员的英语沟通能力。(4)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生产技术人员应特别重视纸面文件的收集与落实工作,与业主的信件、会议、谈话都要书面落实,它有利于使项目运行的整个过程具有可跟踪性和可追溯性,使项目文档成为企业的财富。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动漫;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12-00-02

0 引 言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动漫艺术发生巨大的变革,新媒体动漫与传统动漫在内容、形式、表现上有一定区别,新媒体动漫人才培养与传统动漫人才培养也有较大的差异。如何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新媒体动漫人才,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急需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1 新媒体动漫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

近年来,浙江动漫产业发展迅速,以杭州为代表的动漫产业已形成了以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为代表的11个动漫产业园区。仅2013年,杭州国际动漫产业交易会吸引了法国达高集团、日本东映动画株式会社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动漫企业参与动漫交易。随着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动漫产业快速兴起,给杭州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契机的同时,新媒体动漫人才的瓶颈问题日趋凸显。纵观杭州2013、2014动漫产业的发展,可以从各类招聘信息中发现,新媒体动漫设计和制作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创作兼技术实现的高端技术应用型人才更是缺乏。通过调研发现,企业对新媒体动漫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工作量密集、工作任务重的岗位,如:动画师、造型师、特效师等。通过调研也发现,企业中从事新媒体动漫岗位从业人员的学历都集中在不同的层次,其中劳动复杂、密集的岗位基本上以高职院校毕业的大专学生为主。由于一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与企业所需有较大的差距,导致新媒体动漫专业毕业生水平、素质良莠不齐,优秀学生不多,更难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2 新媒体动漫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思路不清。一些高职院校在创办专业之初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无明确的市场定位,也没有具体的理论指导,从而导致高职和本科的新媒体动漫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差别,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人才培养规格不明确,培养方法单一。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对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不熟悉,对企业岗位需求的认识不到位,对动漫制作过程不了解,对高职学生的生源质量情况不了解。一些高职院校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忽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培养,学生实践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的技能脱节,与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应用脱节;缺少企业参与,课程、教材脱离生产实际。一些高职院校的合作企业没有深度参与新媒体动漫专业的人才培养,没有用企业生产实际来引领专业的教学,专业教材缺少最新企业生产技术、制作方法等内容,教材内容与企业真实项目的生产有较大差别;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由于新媒体动漫兴起不久,一些高职院校新媒体动漫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往往不强,一些院校教师由于缺少真实企业经历,承担的教学内容脱离企业生产实际。

3 新媒体动漫人才培养策略

3.1 理清专业发展方向,明确人才培养思路

面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必须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明确定位,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同样道理,新媒体动漫专业必须顺应市场发展,跟踪新媒体动漫发展趋势,理清专业发展的方向,进一步明确市场要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以行业、企业用人需求设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企业调研,了解国内动漫人才的需求情况,目前,杭州新媒体动漫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后期制作环节上,虽然市场也缺乏前期编剧、导演等高端人才以及懂得市场需求的策划者、制片人和市场营销人才,但作为高职院校的新媒体动漫专业,应该充分分析自身资源优势,把新媒体动漫教育的重点放在动画创作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动画设计及制作的基本技能以及艺术素质的教育方面,注重强化学生创作、创造、创新能力的培养。

3.2 构筑校企深度合作,学校主导、企业引领

新媒体动漫专业建设的关键是校企建立深度合作的体制和机制,通过建立“校企共同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规划、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特征的利益共同体,把企业的管理理念、生产技术、培训方法等引入新媒体动漫专业的建设。在校企共同体模式下,通过与主导产业的主流企业深度合作,以企业生产实际引领专业建设;以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以企业岗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首岗岗位和多岗迁移岗位;以企业生产技术要求来规范、完善学校教材的改革;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来丰富项目化课程教学内容。在校企共同体的模式下,学校按照教育教学规律,主导新媒体动漫人才培养,企业按照企业经营、生产实际,引领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培养。

3.3 跟踪行业企业发展,熟悉岗位、明确任务

新媒体动漫行业和企业始终走在动漫技术发展的最前沿,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为企业服务,学校必须紧跟行业、企业的发展,让专业改革和发展紧紧围绕动漫产业发展的新技术、新趋势、新需求开展。学校应主动和主导行业的主流动漫企业合作,详细了解新媒体动漫产品的生产过程、岗位内容、工作任务等内容。学校通过调研新媒体动漫行业、企业的生产过程(流程),详细了解各工作岗位内容、任务和需求等,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明确新媒体动漫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根据新媒体动漫制作的岗位内容(任务)和企业需求以及高职学生应具备的技能、知识、素质要求,学校和合作企业合作制定新媒体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每年应根据行业发展、企业需要等情况检查已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及时完善。

3.4 用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实训,以企业真实项目教学

为了营造真实企业工作情境,学校在校内建立教学做合一的“校中厂”。在“校中厂”通过设置实习岗、工作岗,让学生在师傅的带领下,熟悉企业真实工作岗位、流程以及对该工作岗位的生产技术要求。学生在实习岗位通过师傅手把手教学生,较好地完成顶岗实习的学习及工作任务。新媒体动漫专业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教学,让学生了解、熟悉动漫产品的生产步骤、流程、任务、工艺等生产过程和技术。根据学生学习经历的不同,合理安排不同的真实项目作为学习任务。如:大一学生安排新媒体动漫的人物角色的着色、场景着色等工作;大二学生安排APP动漫的场景设计、角色设计等工作;大三学生安排APP动漫产品的合成、剪辑、包装等工作。通过真实项目的教学,让学生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内容零距离,让学习的技术与企业生产技术零距离。

3.5 教师参与企业研发,师傅就是学校老师

教师通过校企共同体平台参与企业研发,在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教学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参与企业研发,一方面能发挥自身长处,把所学知识学有所用,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另外一方面,通过与企业工程师的交流和沟通,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丰富自身的知识、技能的储备。企业安排教师参与研发,一方面获得了额外的技术支持,协助企业共同解决一些技术难题,另一方便也帮助企业技术人员不断提高研究水平。由于校企共同体合作平台的优势,企业师傅除了完成企业生产外,还作为学校兼职老师即师傅,直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教学设计等任务。企业师傅参与教学,解决了学校双师力量薄弱的难题,能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师资团队水平。

4 结 语

加强新媒体动漫人才的培养是学校和企业都应关注的问题,新媒体动漫人才的培养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始终离不开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只有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学校为主导,新媒体动漫专业才能更好融入新媒体动漫产业发展,新媒体动漫人才培养才能符合行业、企业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丽婷.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5):10-12.

[2]严顺.从动画产业看动画教育发展方向[J].美术大观,2007,20(3) : 32-34.

[3]章新成,张丽芬.地方院校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九江学院学报,2011(1):112-114.

[4]王 虎.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J].现代教育技术,2012,10(22):12-14.

[5]樊祥楠.论动画专业优质教学――浅谈关于动画专业的教学思考[J].文学与艺术,2011(3):44- 45.

Research of high-end skill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new media animation

XU Li-zhen

(Pro&High Animation Art College, Hangzhou Vocational&Technology College, Hangzhou 310018, China)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第7篇

关键词:林业;种苗管理;措施;生产技术;研究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的环保形势是极为严峻的,一方面由于我国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大肆砍伐使得我国的森林面积不断下降加上我国工业发展所带来的较大污染使得我国目前的环保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林业成为了我国一个较为重要的任务,但是我国目前的林业领域在管理以及生产技术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种苗管理措施不到位以及生产技术管理较弱,这两大问题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1现代林业种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林业种苗管理缺少专业类人才。种苗管理在我国传统林业当中其管理方式是极为粗放的,或者说其根本没有形成一套较为有效的管理体系,因此其对于林业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也十分有限,但是如今的现代化种苗管理有了一套自身较为独特且完整的管理体系而这种管体系的形成使得其必须要有相配套的管理人才,但是目前我国林业管理方面的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对于我国的林业种苗管理而言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的缺乏,目前我国很多的林业工作者只是单纯地知道挖坑种树,至于树木是否成活则完全凭借运气,如果种苗出现病虫害则会更加无计可施,这种现象就使得我国林业生产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但是其效果却收效甚微。除此之外,林业工作的性质造成了其工作强度较高工作环境也较为艰苦,并且在福利待遇方面也较差,这就造成了没有太多的人才想要从事林业工作从而使得林业种苗管理的专业人才更加缺乏。1.2种苗管理的过程中对市场调研不到位且不充分。我国本身的中免管理经营模式就较为陈旧并且采用的管理方式也是传统的林业种苗管理方式,在传统的种苗管理方式当中对于市场调研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大部分林业从业者都抱着一种“想当然”的思维模式,即通过自己的意愿去进行种苗种类的选择而不去市场上对于各类树种的需求及价格进行调研研究,这就造成了市场需求与林业从业者的种植树种不相符,从而出现了树种过剩的情况。不仅如此,由于很多种植户自身的素质比较差或者过于注重当前利益,在出售苗木时经常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直接降低了林地绿化的质量。1.3在苗术管理时存在资金短缺情况。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林业发展与种苗管理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改善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且投资周期比较长,风险大,短期内很难获得经济效益的提升,故此这也是林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资金短缺。因资金不足从而导致种苗管理方式落后,人才缺乏且素质相对比较低。尤其是近年来,对林业种苗投资管理出现了极大的误区,导致资金大部分得不到良好的利用,进而不能改进树种研发的创新模式及种苗栽培方式,因此林业很难获得长久的发展。

2林业种苗问题的管理措施

2.1加强质量管理。如果想要全面地对我国的林业种苗管理进行提升,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加强对于林业种苗的管理质量,这种管理质量的提升先从先进管理体系的建立方面入手,只有我们首先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林业种苗管理体系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林业种苗的管理质量。我们应当以市场环境为主导建立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管理模式,并且要对国外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进行学习,并且与时俱进引入数字化概念从而使得我国的林业发展进入数字化林业种苗管理时代。2.2加速人才培养提高林业人才待遇。任何行业的发展其最核心的内容无疑都是人才,人才是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基础所在,林业也同样如此,如果想要提高林业种苗管理的质量就必须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应当从学校中抓起,鼓励林业相关专业的学生实地去林场进行考察和实践使得其学习的知识能够与实践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从而使得林业人才的质量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不仅如此,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走入林业领域当中我们还应当是当地提高林业从业者的薪资水平使得其付出的劳动与获得的利益成正比,使得更多的人才愿意进入到林场当中参与林业种苗的管理工作。2.3以因地制宜为指导,提升产业模式升级。在林业种苗发展过程中,传统林业发展都是以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进行建设发展的,这就导致大部分苗木种植技术都采取单一的技术发展模式进行林业种苗的栽培,很多林业种苗不能依据实际种苗环境进行技术改善与加强,从而导致市场占有率过低,严重制约了林业种苗的发展。对此,必须因地制宜加强对林业种苗的管理与研究,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进行栽培,进而提升种苗的市场占有率。2.4提高种苗质量管理。种苗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我国林业的发展是否能够更加顺利地发展,因此对于种苗质量的问题我们必须倾注更多地经历去管理,一方面我们应当加强市场调研分析市场形势不要盲目跟风种植,而是应当理性地对市场的需求趋势进行判断,从而选择更加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不仅如此我们还必须加强对种子质量的管理,一定要选择优质的种子进行种植,而在种植期间也不应当贪多而造成种植过密,使得种苗无法健康发展,应当适时地对树苗进行壮苗工作,使得种苗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加强。3林业种苗生产技术管理措施种子经历采收购买过程之后要进行贮藏工作,在这之前要对种子进行充分的脱粒,净化筛选工作。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全面的消毒,催芽之后还要在种苗上覆盖一层草,保持温度的稳定。在催芽时要对播种的种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工作,当种苗的出芽率在7%左右时就可以将覆盖在种苗之上的草清除掉。种子在发芽之后进入苗期,就要对种苗在早晚时间进行浇水,夏季时要避免幼苗阳光直射,可以在种苗之上覆盖一层遮阳网。种苗在秋季到来时生长就开始放缓,这时候就要做好越冬准备,施足够量的肥以便在冬季中能够更好的成长。在造林的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对各类病虫害进行较为充分地预防,采用生物法或者是化学法对各类害虫进行清除,幼树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出现发育较差的枝条,这时候就需要人工进行修建工作,这样能够促进树木长势高壮,还能够预防冬季火灾的发生。

当幼林长势过密时就要考虑对幼林中的树木进行间伐,使幼林能够得到充足的阳光照射,保持水分这样更加利于树木的生长并且我们还要对树木的密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每颗树木都能够健康成长。林业发展直接关系到了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发展,因此必须对林业发展进行重视,种苗管理对于林业发展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管理与生产措施是否到位会直接与林业发展相关,所以是容不得半分马虎的,由于篇幅所限因此写的并不全,但是也同样希望能够为我国林业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作者:张学英 吴维国 单位:海林林业局

参考文献

[1]崔鑫.林业种苗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措施探讨[J].山西农经,2016(7):90.

[2]任丽敏.浅谈林业种苗管理措施及生产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189.

生产技术调研范文第8篇

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的部署和要求,5月4日至13日,我们调研组就"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与食品安全"专题,分别在市农林局、新集镇、谢集乡进行了调研,听取了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的情况介绍,组织农林、植保、土肥、畜牧、蔬菜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部分村组干部和专业大户进行座谈,并实地视察了市农林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新集镇水稻生产现场和谢集乡的茶叶、果品生产基地。通过现场视察和座谈讨论,对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基本情况

[找文章到文秘站-/-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在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实现供求平衡、略有剩余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恶性事件屡屡在媒体曝光,人们期盼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来满足食品安全,饮食健康的需求。近几年来,我市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和省市的统一规划,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分别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品牌申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和农业投入品的控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知晓率不高。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农业部门开始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问题,20__年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进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试点,20__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目前许多大中城市都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加强了对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的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的检测,没有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的农产品不得上市销售。而对此"行动计划",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知之不多,不甚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只限于农业系统内部知晓,还没有形成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的统一行动。

二是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的基地规模不大。目前我市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品种28个,面积15万亩,仅占全部复种面积的1/5,尚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而周边的宝应、高邮、江都都已经通过认定,其中宝应县已成为全国首家"国家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示范县"。谢集乡20__年推广种植优质水稻品种"丰优香粘",尽管品质很好,但由于没有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无法在大中城市销售,无法实现优质优价。

三是获得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数量不多。目前全市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品牌共有18个,主要集中在茶叶和小水果,而关乎市民生活的大宗农产品和蔬菜的优质农产品的品牌数量较少,且品牌产品的生产规模不大,例如获得"无公害食品"称号的"绿篱"牌系列蔬菜产地规模仅300亩,生产能力仅占全市蔬菜总需求量的2,占地产蔬菜总产量的6,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四是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地方标准不全。发达国家用完整、系统的生产技术标准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内才刚刚起步,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由省级以上部门制定,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可由地方制定。而我市目前仅制定出风鹅、席草、茶叶、紫菜苔等6个农产品的地方标准,其它农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还未制定,无法推行标准化生产,也不能反映出生态市建设的成效,与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比较丰富的资源特点不相适应。

同时,由于人员、经费不足等原因,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对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的范围不大,种类不多,频率不高,信息的渠道不畅,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还没有建立,城乡农贸市场农产品销售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无法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主要因素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着重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体上看,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涉及到环境资源、生产技术装备和政府决策导向等各个方面。具体地说,还受到以下六个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是传统的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形成了忽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倾向。在农产品市场供应短缺的年代,农业生产一直以增加产量为第一目标,由此形成完整的生产管理方式,时至今日,这种管理方式仍在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在这种管理方式的主导下,农民们更多地关心成本多少、产量高低、价格贵贱、管理难易,而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尤其对"产而不食"的农产品的生产往往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有虫就打药,见病就防治。有时明知甲胺磷、呋喃丹等剧毒农药有害,但因其杀虫谱广、药效时间长、相对成本低、具有"润色"作用,也要在生产中使用,生产安全优质农产品还没有摆上位置。

二是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组织实施。在现行的家庭承包生产经营体制下,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最重要的环节是对整个生产过程按照标准化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全程控制,协调统一所有生产者的管理。分散的生产经营体制,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特点,各行其是的生产管理方式,加大了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的难度。

三是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他们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草情和畜禽疫情无法弄清。发生了病虫害,有的向相关技术部门咨询,有的凭经验办事,有的跟在别人后面防治,造成错用、乱用、滥用农药及其它投入品的情况屡屡发生。新集镇联盟村有一农户,20__年在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时,先后用药13次,比正常防治至少多8次以上,还是未能治住;八桥村一个农户,种植2.8亩水稻,一次防治用了2斤乐果,1斤甲胺磷、2瓶杀虫双,外加6袋井岗霉素,不仅错用农药品种,而且超出适宜用量的5倍以上,结果造成严重药害;联盟村一个外来种植大户,承包50多亩耕地,在秋播种小麦之前,每亩用半斤甲胺磷进行土壤处理,既杀灭土壤有益生物,又加大生产成本,还增加有害物质积累。像这样的农民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本无法保证。

四是开放的农副产品销售市场,降低了农产品市场销售的准入门槛。无论是城区的农贸市场,还是乡镇的集贸市场,农产品销售比较自由,既有批发,又有零售,还有 转手倒卖。农产品市场销售主体的多元和质量失控,既使优质农产品不能实现优质优价,进而影响到生产经营者创建优质农产品生产品牌的积极性;又使农产品流通的市场监管难以到位,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的农产品仍可上市销售。据农林部门抽检,夏季蔬菜约有60以上农药残留和有害物质超标,小青菜几乎100超标,由于没有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菜农照样销售,发生问题无法追踪查源,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个严重问题。

五是缺位的农业技术保障体系,造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控制盲区。在整个农产品生产体系中,稻、麦、油、生猪、家禽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病虫防治和疫情控制预测预报体系。而小宗农作物,特别是蔬菜,由于生产规模小,零星分散,在省内尚未建立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未能对蔬菜生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其生产处于无序、失控和自发状态。特别是农药品种的选择、安全间隔期的控制等常常因蔬菜生产周期短而无法得到控制。例如小青菜,从播种到上市30天左右,菜农通常在播种前用甲胺磷进行土壤处理,出苗后喷洒一次乐果,10天以后再喷洒一次农药,几乎全靠农药来保,100超标也就不奇怪了。

六是多头的农资市场管理部门,削弱了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控制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国家已经开放了农资经营市场,允许多种主体进行农资的经销、代销、分销,加强农资销售市场监管显得非常重要。而农资销售市场监管又涉及到农林、工商、质监等部门,存在着执法主体多元,职能重复交叉和相互扯皮现象,给不同的农资经营者提供了"规避"空间,未能形成合力和建立严密的农业投入品源头控制网络,使甲胺磷等剧毒农药不适当的使用成为可能。

三、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几点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件大事,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我市是传统的商品粮、商品油、商品猪生产基地之一,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品牌,不仅是满足城乡市场销售,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实需要。要把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搞好规划,全面推进。

1、要认真组织农民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没有农民的参与难以取得成效。要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带领群众投入"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列入农民教育工程的重点内容,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懂得为什么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什么是无公害农产品,怎样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农业生产专业户的作用,建议乡镇农服中心在每个村民小组培育1-2个"头领型"农户,每次重大农事活动之前集中起来进行技术辅导,并给予误工补贴,使他们既成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示范户,又成为农情信息的宣传员,同时也成为农资销售的中介力量。只要运作得好,就能较好地解决农情信息难到户,农资销售难统一的问题,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2、要积极发展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特别是蔬菜生产,由于近年来城区的不断扩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大量的蔬菜生产基地被占用,近城区的菜地面积仅剩800亩,比建区前缩小5倍多。同时城郊蔬菜生产的耕地质量、灌溉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有害物质超标,已不适宜蔬菜生产。要针对生产条件变化的实际情况,确定蔬菜生产控制区域,不适应蔬菜生产的地方退出蔬菜生产。要借鉴邗江区在沙头镇建立万亩蔬菜生产基地,政府投入菜地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做法,在我市中后山区建立新的蔬菜生产基地。据检测,我市中后山区耕地质量高于国家二级标准,月塘、枣林等水库的水质高于国家二级饮用水标准,空气质量也比较好,完全符合优质无公害蔬菜产地标准,建议市政府统筹使用土地征用出让金中的菜田开发基金,按照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筹集的有关政策,筹集专项资金用于建立新蔬菜生产基地的补贴,推进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取代城郊零星分散的蔬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