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范文第1篇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海淀 100088

[摘要]在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有三篇是主要谈论政治哲学的,而且很明显这三篇有着不同的气质和倾向,对法律的不同态度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理想国》中,法律只是一种无能的意见,因为对于了解真正知识并且掌握绝对权力的哲学王来说,法律只会束缚哲学王的手脚。因此,法律免不了被排除在理想国之外的命运。但在《政治家》和《法律篇》中,法律却被视作是一条将其晚期国家理论串连起来的金质纽带,并且重回了政治舞台的中央,而这对柏拉图来说,实际上为了恢复法律在希腊政治理想中所占据的地位。

[

关键词 ]柏拉图;法律;《理想国》;《政治家》;《法律篇》

一、引言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杰出的思想家之一,也是西方文化传统当之无愧的奠墓人之一,其重要性,从怀特海曾说过的一句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名言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他认为,“关于全部西方哲学传统的普遍特征,可以最稳妥地概括为: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1。因此,要理解和读懂西方政治思想,柏拉图是个绝对绕不过去的槛。但是柏拉图著作中所阐述的一系列理论,尤其是其有关于政治学的理论,对于熟习了自由主义观念的现代人来讲,往往会感觉到陌生与费解,因为柏拉图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与现代人谈论政治话题、陈述政治理论的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还是因为柏拉图理论自身所存在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柏拉图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和所提出的一些命题,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的情况。因此,要比较深刻地理解柏拉图的政治哲学,就必须认真处理其政治哲学理论中的不一致之处。而本文主要从法律这一个角度来展开论述。

首先,在《理想国》中,法律乃是一个略而不论的问题,柏拉图根本就不打算要在其构建的理想王国中为法律留出一个位置。然而这样一种对法律的处理方法,与希腊政治理想中的公民自治观念和法律下的自由观念,是显然相悖的。这不免让后世的柏拉图的研究者感到诧异与惊奇:为什么一个在希腊城邦的典范雅典土生土长的而且对政治事务极富洞察力和对政治理论极富穿透力的伟大思想家,居然会对希腊人十分珍视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信念如此地视而不见呢?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柏拉图的《政治家》和《法律篇》时,我们又更加疑惑了,因为在这两部著作中柏拉图把法律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并认为法律乃是一根将其国家理论串联起来的金质纽带,而这明显与其在《理想国》中对法律的蔑视态度是截然相反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们曾经对作为无能意见的法律满怀不屑的柏拉图到后来竟会把法律提到一个如此至高无上的位置?对以上疑问的回答,就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二、《理想国》与作为无能意见的法律

在柏拉图三篇主要讨论政治哲学问题的对话录中,《理想国》是最能够表达柏拉图对政治的一般认识的著作,也是最能够与其哲学理论一脉相承的著作,可以说《理想国》就是柏拉图的“哲学理论在政治领域的运用”2。就《理想国》一书的意图而言,乃是要构建一个完美的理想国家的“样板”,或者换一种说法,乃是要以一种极端化的并且十分简洁的逻辑推理方式来揭示作为国家这样的一个实体所应该具有的本质原则和标准。3而且,柏拉图认为,通过这些“样板”及其所体现的“标准”,就可以“判断我们的幸福或不幸,以及我们的幸福或不幸的程度”。4因此,柏拉图所希望揭示的是关于城邦的一般性的科学,而非对某个特定城邦的具体认识。

在柏拉图以这种极端化的逻辑推理方式构建起来的理想国家模型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柏拉图对法律的问题采取了略而不论的态度。从《理想国》中柏拉图所设计的苏格拉底与智者们的一些对话,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对法律的蔑视态度。比如,柏拉图认为,国家没有必要制定繁琐冗杂的法律,“因为,仅仅订成条款写在纸上,这种法律是得不到遵守的,也是不会持久的”5。柏拉图还强调,“真正的立法家不应当把力气花在法律和宪法方面做这一类的事情,不论是在政治秩序不好的国家还是在政治秩序良好的国家;因为在政治秩序良好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是无济于事的,而在秩序良好的国家里法律和宪法有的不难设计出来,有的则可以从前人的法律条例中很方便地引申出来。”6所以,柏拉图假借苏格拉底之口,对那种试图通过制定或修改法律来杜绝各种社会弊端的做法表示极力的反对,认为主张这种做法的人“总希望找到一个办法来杜绝商业上的以及我刚才所说的那些其他方面的弊端”,然而“他们不明白,他们这样做其实等于在砍九头蛇的脑袋”。7在柏拉图看来,法律属于“约定”8的范畴,源出于习惯和惯例,是从一个个先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的产物,而习惯、惯例、经验等一切属于约定范畴的东西,却都只不过是一些残缺不全的、甚至是虚幻和错误的无能意见而已。因此,在柏拉图看来,法律也不过只是一些无用的意见,法律的目的“仅仅在于提供一种最不拙劣的能够的与一般情势相适应的规则而已”,所以,法律显然不能帮助国家的统治者达到国家的理想状态。9

然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法律所采取的蔑视态度并视其为无能意见而将其从理想国中清除出去的做法,却构成了对城邦政治理想和信念的一种完全否定,而且也是对城邦自由公民身份的政治理想的一种完全否定,因为城邦的政治理想与这样一种信念密切相关,即真正的自由与尊严只有在人们都服从法律的前提下才能实现。

关于城邦的政治理想,萨拜因有过非常精彩描述。他认为,“城邦是一个共同体,而在这个共同体中,它的成员过着一种和谐的共同生活;在这个共同体中,尽可能多的公民被允许积极参与公共活动,而不会因为地位或财富的差别而受到歧视;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公民的才能都能够找到一种自然的、自发的和愉快的展示平台。”10对于公民来说,自由则意味着他能够自由地理解、自由地辩论和自由地贡献。但是要保证自由公民政治理想的实现,就必须排除和拒绝专断意志的存在,因为一旦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的专断意志处于统治地位,其他人就可能被迫放弃自己的意志,而这样一种情况下,将毫无自由与尊严可言。因此,要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尊严,就必须保证公民个人意志不会受到他人专断意志的支配,而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依靠公正无私的法律,也就是说,真正的自由只可能是法律之下的自由。

既然在城邦的政治理想中法律乃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关键的因素,那么,人们绝对难以想象,像柏拉图这样一个在古希腊城邦的典范雅典土生土长的而且对政治事务极富洞察力和对政治理论极富穿透力的伟大思想家,居然会对法律这一在城邦政治理想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没有任何察觉;人们也绝对难以相信,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法律所采取的蔑视态度并视其为无能意见而将其从理想国中清除出去的做法,是因为柏拉图未认识到城邦政治理想中法律的重要性而造成的。事实上,柏拉图在其另一部晚期著作《法律篇》中,一改以前对法律的蔑视态度,并且让法律回归到了政治舞台的中央。因此,本文认为柏拉图对法律的这样一种处理方式必定有其他可能的理由。而且这个可能的理由,与其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和逻辑推论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正如萨拜因所言,“柏拉图对法律问题采取略而不论的做法,乃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因为如果柏拉图的前提是正确的,那么他的论证过程就是无可辩驳的。”11因此,下文主要从柏拉图理想国家理论的基本信念出发,来理解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法律所采取的基本态度。

在柏拉图一生中,他对政治本身一直怀抱有始终不渝的信念,这一信念就是他从其恩师苏格拉底那里习得的“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构成了柏拉图整个政治理论的起点,也是支撑其理想国家理论的最根本的基础。12这一基本信念,意味着这样一种内涵,即“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客观上都可能存在着一种善的生活或一种美好的生活;这样一种善的生活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可以通过有条理的认知过程得到定义,因而也可以运用智性的方法加以探究”,或者说,“存在着一种应该予以了解的客观的善,而且这种善实际上也是能够经由理性的或者合乎逻辑的研究——而不是经由直觉、臆断或者运气——而为人们所知道的”,而且这样一种客观的善或者善的生活,乃是人们所应当实现和追求的。13

既然如此,那么人们就应该去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和追求他们应当实现和追求的善的生活,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要首先知道什么是善的生活。但是,这种善本身或者善的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和了解的,因为这样一种客观的善,必须要经由一种的理性的研究方式才能为人所知,然而这理性的研究方式,一般只有真正的具有高超智慧的人才能把握,而一般的大众是无法掌握这种方法的,因为大众本身就是个大诡辩家,他们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违背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而把整个社会风气搞得乌烟瘴气,而且大众非常缺乏一种自我审查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懂得真正的知识与表象和各种无能的意见之间的区别。但是对于掌握了真正智慧的人来说,也就是懂得真正的正确哲学的哲学王,则不一样,因为哲学王“在接受从分的知识训练之后,能够在根本上养成一种对善生活的深刻认识,因而随时准备对真善与伪善以及达至真善的适当手段与不适当手段”。14

因此,在柏拉图看来,治理国家应该是一门依靠精准知识的艺术,而只有真正的哲学王才能掌握这样的艺术。顺着这一逻辑下去,就得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那就是,知道善的人应当在国家中拥有决定性的权力,因为只有这样的哲学王才能按照关于善的真正知识去正当地使用权力。从中可以看出,柏拉图对知识与权力相结合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深信不疑,他认为“除非真正的哲学家获得政治权力,或者出于某种神迹,政治家成了真正的哲学家,否则人类就不会有好日子过”。15但是在柏拉图看来,哲学王用于来治理国家的关于善的真实知识,与那种在现实城邦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但却没有经过理性审视的属于约定范畴的法律,是绝对不同的。在柏拉图看来,法律只是一种最不拙劣的能够与一般情势相适应的规则而已,它不能涵盖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法律从来不能签署一条对所有人具有约束力的命令,这条命令能使每个人出于最佳状态,也不能精确地规定社会每一成员在任何时刻都知道什么是好的,怎样做是正确的”16,也就是说,法律仅仅在于保证一种能够为社会中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适应的一般化的最不坏的生活与秩序,它对于实现一种绝对的善的生活是无能为力的,因为法律源出于习惯和惯例,而且是从一个个无法追溯其源头的先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常的产物,它与那种经由理性方式洞见自然或本性而产生的智慧与真知是绝对不同的。

因此,在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中掌握了绝对权力的哲学王,是绝对不可能依据法律来去实施统治和治理国家的,因为这样的法律是不能帮助人们达至善的生活的。倘若允许法律在已经出现哲学王的国家中存在的话,那么法律规则只会起到束缚哲学王手脚的作用,让哲学王按照僵化的法律去治理国家,就好比要强迫一个有经验的医生从医学教科书的处方中去抄袭药方。对于已经掌握了一种经由理性方式洞见自然或本性而产生的智慧与真知的哲学王来说,是不可能因为法律的主张而放弃己见的,法律对这样的哲学王而言,不过是一个蹩脚的工具而已。

三、《政治家》、《法律篇》与作为金质纽带的法律

如上文所述,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法律当作无能的意见而排除在其理想国家理论之外,而且这完全是其政治理论的哲学基础所导致的逻辑后果,因为如果统治者只是依凭他们卓越的真知而掌握权力的话,那么含混的法律规则的存在只会束缚哲学王的手脚。然而,在其另外两部比较晚期的讨论政治问题的作品即《政治家》和《法律篇》中,柏拉图却一改其对法律的蔑视态度,不仅重新审视了法律的重要性,而且还概述了一个法律至上的法治国家——这意味着无论是统治者还是臣民都必须同样遵守法律。在《政治家》中,柏拉图认为在法治社会中,法律应当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没有法律,人类“就和最野蛮的动物没有任何区别”了,“任何公民都不能冒险去做任何违反法律的事,如果他敢这样做,那么他会被处死或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即便是明智者,也必须无一例外地遵守法律,尽管法律的正义和智慧不及他的正义和智慧,他还是必须服从和遵守法律,禁止任何个人或团队有任何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法律对所有的人具有普遍适用性。17在《法律篇》中,柏拉图进一步阐述了他对法律的这一全新态度和看法,而且他还把法律看作是一根非常重要的金质纽带。柏拉图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诸神制作的木偶”,我们身体的内在状态“就像牵引木偶的绳子,被它们拉着活动”,但“它们之间是相互对立的,把我们拉向不同的方面”,然而事实上我们“必须服从某一种拉力,但同时也要抗拒其他所有绳子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说,必须服从国家公法的纽带,亦即金质和神圣的纽带,这根纽带是柔韧的和始终不变的,因为它是黄金制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与法合作,只要它的制定是高尚的”。18

从这些引文可以看出,柏拉图晚期的国家理论乃是用那根金质的法律纽带串连起来的,也就是说,柏拉图在《法律篇》中所概述的国家乃是一种法律至上的统治。在此处,我们不得不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曾在《理想国》中对法律那么不屑一顾的柏拉图会在其晚期著作中要重新审视法律,而且还赋予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呢?为什么柏拉图的政治理论形态从早期到晚期会发生那么剧烈的改变:从哲学王的统治到法律至上的统治?

其实,对于这一问题,柏拉图已经隐约地做出了一些回答。尽管《政治家》和《法律篇》的目的是要描述一个法律至上的国家,但是柏拉图仍然认为这样的法律至上的统治只是一个次优的国家,而真正最好的统治乃是他在《理想国》中所描述的“真正的哲学家”的统治,而且一旦这样的“理想的统治者在世上出现,那么我们仍旧应当拥戴他的统治,而他也会把时间用于治理这个真正的共同体”,在那里我们会“有最严格的公正和最完善的幸福”。19然而,倘若这样真正的哲学王的统治要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得以实现,那就必须有一个必要的条件:掌握真正知识与智慧的哲学家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而对于这一点,柏拉图却表示了怀疑,甚至就否定了在政治现实中这样的哲学家出现的可能。他认为,“与蜂群产生蜂王那样的自然过程不同,国王并不会以这种自然的方式在城邦中产生——他的身体和心灵都格外卓越,马上就能掌握各种事物。因此,人们只好聚集起来,制定成文的法律,尽快追踪那正在逝去的真正的政制。”20

而且,即使是有“明智者”存在,21法律也是必要的,因为明智者不可能每一个时间都给予个别的指示,因此他“必须要一些比较普通的指示”,以适合所有普通人的一般利益。而且他们不可能总守在无数愚人的身边,告诉每个人应该怎样做。所有的法律对于真正的哲学王来说都是蹩脚的工具,但在现实政治治理中,法律却是必不可少的替代物。22当柏拉图在《政治家》和《法律篇》中从政治现实角度来考虑政治问题时,他就不得不需要面对和处理许多在《理想国》中被简单化或者没得到认真考虑的复杂问题,而要使这些问题得到一个恰当的处理,法律却是必不可少的。正如上文所讲的,法律乃是经验积累的产物:它经由一个判例摸索前进,并使它的规则适合于处理各种新出现的案例。虽然从科学和技艺的角度来说,法律与那种经由理性的科学方式而得出的智慧十分不同,而且会被人们当成可笑的东西而加以排斥,但是它并非绝对的无用,相反在其中隐含着理性所不及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于达到和实现绝对完善的政治秩序也许是无能为力的,但它却能够保证一种能够为社会中大多数人所能接受和适应的一般化的最不坏的生活与秩序,而这一点在实际的政治实践中却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柏拉图晚期的政治理论中,法律重回了政治的舞台,并且确立了法律至高无上的这一个根本原则。在《法律篇》中,法律取代了理性,走上了政治的最高位。

四、结语

在柏拉图主要讨论政治哲学的三篇对话录中,明显呈现出了一些不同的气质:《理想国》是要以一种无所顾忌的思辨方式来建构一个绝对的理想国家,而《政治家》《法律篇》则是要一种更加直接而现实的方式来直面各种政治现实。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是要描述一个完善的理想国家,但是这个理想国家在现实的政治实践中是几乎没有实现的希望的,而且这一点柏拉图自己也承认。然而这并不影响《理想国》成为伟大的经典,《理想国》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不能实现,因为人类历史是不断传承的,而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会在这一理想的驱动和诱惑下不断向这一理想逼近。《理想国》的目的并不是要描述既存的国家,而是要发现这些既存国家所有的根本性的实质和原则。但是柏拉图却采取一种完全理性化的科学方式来完成这一任务。而这样一种方式,导致了柏拉图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乃是有知识的人与没有知识的愚者之间的关系,而统治者正是凭借其“真知灼见”而赢得其绝对的政治权力的。相应地,法律就必然会被排除在国家之外,因为由经验和习惯逐渐发展起来的法律绝对不是统治者所掌握的那种知识。然而把法律从国家之中排除出去,却与希腊的政治理想是相违背的,因为只有公正无私的法律才能保证公民的自由与尊严。

而当柏拉图在《政治家》和《法律篇》中谈论各种现实的政治问题时,他又不得不把法律请回到政治舞台的中央,因为在真正的哲学家不可得的情况下,只有法律才能应对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并且保障一个虽然不会是最好却也不会是最坏的秩序。但是当他把法律召回到政治舞台时,却不能对其做出有力的正当性证明,因为在他的哲学理论,是绝对不可能为法律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的。所以,对柏拉图而言,他对法律的全新态度只是一种信念而已。23只有到了其学生亚里士多德那里,才较为合适地论证了法律的合理性与正当性。

作者简介

罗轶轩(1989.02--),男,汉族,江西南昌人,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政治思想。

注释

1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过程与实在》,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70页。

2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65页。

3尽管柏拉图的《理想国》所包含的主题十分丰富,但其中所阐释的政治理论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颇为简洁的逻辑结构”。《理想国》中的政治理论可以“被归纳为几个命题,而所有这些命题不仅有一个单一的观点所支配,而且也可以用一种抽象的推理方式被严谨地推论出来”。参见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3页。

4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213页。

5同上,第140页。

6同上,第143页。

7总主编徐大同、主编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6页。

8涉及约定这一概念,就有必要对古希腊哲学中关于自然与约定对勘的问题进行一下说明。当古希腊哲人的研究方向由物理世界转向人类世界时,古希腊人逐渐发现了人之习俗的多样性和易变性,而这些多样和易变的习俗被认为是属于“约定”的范畴。而且希腊哲人们认为,在这些多样化的约定背后存在着一个最根本的决定一切的东西,那就是“自然”。但对于“自然”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智者派与苏格拉底显然有不同的看法,而柏拉图明显是赞成并且发展苏格拉底的观点,认为自然乃是人类和世界中所固有的一种正义和正当的法则,而且是可以经由理性的或符合逻辑的研究而为人们所知道的。参见厄奈斯特·巴克:《希腊政治理论——柏拉图及其前人》,卢华萍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7-130页。

9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第99-100页。

10同上,第43页。

11同上,第99页。

12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第64-65页。

13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卷)》,第68-74页。

14同上,第70页。

15柏拉图:《第七封信》,载《柏拉图全卷(第四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16柏拉图:《政治家篇》,载《柏拉图全卷(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5-146页。

17总主编徐大同、主编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6-217页。.

18柏拉图:《法律篇》,载《柏拉图全卷(第三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90-391页。

19柏拉图:《政治家篇》,第157页。

20同上,第157页。

21这里的“明智者”,与柏拉图所推崇的理想状态下的掌握真知的完善的哲学王是不一样的。这个“明智者”,是指在现实中能后出现的并且受着人性种种限制的聪明人。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城邦;政治制度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城邦走向没落的时期,经历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使各个城邦国家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柏拉图看到了雅典贵族政治的堕落,表示出了很大的失望。于是他必须重新考虑其政治立场,柏拉图虽然出身贵族,但是他认识到农民、工人、商人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得到相应重视。雅典贵族受农工商人地供养但没有给其合理的政治地位,这在柏拉图看来是贵族政治的失信,同时也证明了贵族政治的不合理性。

一、柏拉图的生平及其著述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出生于雅典一个贵族家庭,二十岁时跟随苏格拉底学习。后来离开雅典到麦加拉、昔勒尼和南意大利学习,主要研究伊奥尼亚派、爱利亚派和毕达哥拉斯派的哲学、数学。柏拉图大约四十岁时回到雅典,在城外的阿卡德米花园创办了西方世界的第一所大学,称为“阿卡德米学园”,成为雅典最高学府,更成为了其文化和学术中心。

柏拉图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反对奴隶主民主制度。他的政治生涯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政治抱负的幻想破灭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他确立“哲学王”治理国家,写作《理想国》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柏拉图弃德化而法化的阶段。我主要讨论的是柏拉图政治道路的第二阶段即其写作《理想国》的阶段,关于理想城邦构建的问题。学术上,他写过三十多篇文章主要采取对话的方式写成。主要有《斐多篇》、《会饮篇》、《斐德罗篇》、《巴门尼德篇》、《智者篇》、《理想国》等等。这些文章基本上保存比较完整,为我们研究古希腊哲学和政治学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

二、《理想国》的内容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学习西方哲学和政治学地必读书目,又叫《国家篇》或《共和篇》,总共十卷。这本书是他对以前思想的总结概括,是对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主要采用对话的方式,通过对话揭示对方话语中的逻辑错误,引导对方进行思考,他继承了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的模型。《理想国》一书中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宗教、教育、文艺等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理想国》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柏拉图提到理想国,也就是最早的乌托邦;第二部分主要讨论哲学家的定义以及提出“哲学王”的观点,他认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定是最具有智慧的哲学家担任,才能成为一个理想的城邦;第三部分是讨论各种体制的利与弊,柏拉图先设定一个美好的城邦,然后再去讨论它身上哪些美属于理想国家里的,哪些是属于正义的、道德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大致描绘了理想城邦的大致样貌。

三、柏拉图理想城邦的构建

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城邦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除了奴隶以外,因为奴隶在当时没有公民身份不具有人权,公民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等级是监护者即国王,其次是辅助者即武士,最低级的是农民、工人、商人。国家的统治者是少数人,大多数是农工商人。国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武士是辅助国王实行最高统治的人,大多数人也应该是服从统治的。柏拉图认为这三个等级也应该是按血统传下来的,并且是永远不应该改变的。他认为神用金子做成的是统治者,认为他们是高贵、不容质疑、品格优秀的人,是少数的就像金子一样稀有;他用银子比作武士认为他们是勇敢、守卫国家、辅助国王统治的人;他用铜和铁比作农工商人,是存在较为普遍的。柏拉图认为“一般来说,一个人属于哪一种,他生下来的子女也就属于哪一种”,这三个等级的人必须尽职尽责才能保证国家的和谐和安宁,要不然就会造成国家混乱。三个等级的人各行其是,互不干涉才能保证国家地正常运转,“正义”就是建立国家必须要遵守的普遍原则。为了维护统治,柏拉图提出了人们应该具有的四种德行,这四种德行分别是: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柏拉图认为国王应该具有智慧,他们就好比人的大脑是用来指挥身体的,是整个身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起到管理其他部位的作用,就像国王是用来管理国家的。他认为武士的美德在于他们是勇敢的,就好比人们的胸,起到保卫国家的作用。农工商人的美德在于他们的节制,好比人的腹部,主要从事基础的生产劳动工作。只有各个等级严格遵循各自的道德规范,这个国家才是一个理想的城邦国家。柏拉图也在人的心理特征方面论证了三个等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说明等级制度是合理并且应该是永恒不变的。人有欲望、意志和理性三种功能,欲望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理性是用来理解和克服这种欲望的能力,意志则处于两者之间左右摇摆。这三者的关系就像兽、狮子和人的关系一样,如果勇敢的狮子服从有智慧的人管理,同时又制约着兽的欲望,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有秩序、安宁的,要不然野兽就会任意做坏事,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同样如果人的灵魂可以将这三个部分协调一致就会出现第四种道德即正义,国家中三个等级的人都会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这个国家就是正义、和谐的国家,是一个理想的城邦国家。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应该是实行“公有制”的,要依靠有智慧的“哲学王”来实现对理想城邦的构建。哲学家应该是“集权利和智慧于一身”,这样国家才可以安定和幸福。他认为之所以要取消私有制是因为柏拉图认为“私有财产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世界上一切争端和战争都与财富相关,主张取消上等阶级中私有财产,实行“共产”和“公共婚姻”。“首先,除去必不可少的用度之外,他们之间任何人都不许拥有私有财产”。公民是同吃同住的,必须取消家庭的,男女的婚配是官方分配或抽签的方式。孩子出生后是集体抚养和教育的,父母子女永不相认。他认为取消了传统的家庭也就取消了私有观念,从而形成了国家利益也就是自己利益的观念,也就专心的接受统治和保卫国家了。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实现对社会控制,好的统治者必须是十分重视教育的。他主张对男女儿童施以一样的教育和训练,初等教育包括:音乐和体育,高等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数学、天文学和哲学,教育目的是培养统治者、武士和使人们自觉遵守阶级统治思想,这样国家才能有序运行。柏拉图提出最高的统治者必须是“哲学王”,因为他是公民中最有才能、最有智慧并且经过严格教育训练的人。

四、对柏拉图理想城邦的认识

柏拉图的“理想国”虽然是一个假设是行不通的,但是它确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剥削阶级国家理论,反映了雅典奴隶主贵族派的政治理想。其中许多内容是以贵族城邦斯巴达国家制度为摹本。当然他关于“共产”的政治主张及其“哲学王”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后来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治国与道德结合的思想具有一定可取因素,对当代的“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治国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思想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作者单位: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 郭斌和译,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6.

[2](英国)罗素著 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上卷)[M].北京:商务出版社,1982

[3]杜志清 吕占华著.西欧哲学史教程[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哲学王 理性 最好的状态

一、最好的状态

柏拉图认为:塑造神应体现神的本质,神是理性的神,而不是自然的神;神是实在的善,神不会有恶行,神的动机是好的;人类所有善的行为,都是从神那里学来的。理性的神不能在不同的地点、时间不断变换,理性的神是单一的,始终不会失去它的本色,永远处于最好的状态。“任何事物处于最好状况之下,(不管是天然的状况最好,还是人为的状况最好,或者两者两种状况都最好),是最不容易被别的东西所改变的”。①神和人都尽善尽美,永远停留在自己单一的既定形式之中。神不会幻化成动物或者人,因为神本身就是处于最好的状态,不会把自己变坏一点点。理性的神必定是正义的,正义的神是不会幻化成次于正义的人或者动物。“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而要求胜过异类。至于不正义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②柏拉图对自然的神持否定态度,“众人获罪莫担心,逢年过节来祭神,香烟缭绕牺牲供,诸神开颜保太平。”③指的是人犯了错,犯下罪孽,用祭祀供奉的方式能够为生者赎罪,就可以用仪式使死者在阴间得到赦免。神也喜欢被人供奉膜拜,人犯错误,违背德性或者正义,神也会原谅他,但是这样的神指的是自然的神,而神应是理性的神。柏拉图希望人从理性的神那里学得德性,学得智慧、勇敢、正义和节制,而不是从自然的神那里学得丑陋的欲望。

二、哲学王是否处于最好的状态

理性的神是处于最好的状态,而哲学王是否处于最好状态呢?我们从理性的角度将可能处于最好的状态的人划分为四种:神、统治者、哲学王和正义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拥有理性。

1.哲学王与正义者的比较。哲学王不是处于最好的状态,但是哲学王至少还是正义的。我们可以假设:哲学王处于最好的状态。那么按照对于理性的神的理解,哲学王应该也具有神的特性,即是单一的,始终不会失去它的本色,永远处于最好的状态,也不会变坏,是尽善尽美。理性的神必定是正义的,而处于最好状态的哲学王也必定是正义的,然而根据正义者不要求胜过同类,要求胜过异类,而不正义则对同类异类都要求胜过的论据。也就是说处于最好状态的哲学王是不要求超过同类的正义者。所以哲学王不是处于最好的状态,但是哲学王至少还是正义的结论。在正义者中,哲学王不是处于最好的状态,原因是其本身的不要求。

2.与统治者相比,哲学王是处于最好的状态。柏拉图的伦理学说和政治学说同他的理念论是相互交融的,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具体应用。理念是一种客观精神的实体,现象世界就是从理念世界中分离出来的,人的理念存在于人的灵魂当中,现实世界的具体实物,是从理念世界中分化而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具体实物就是理念的产物。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情感和欲望。相应于这三部分有三种美德:智慧、勇敢和节制。智慧是指少数统治者才具有理念的知识。智慧以理性为基础,或者说理性的美德是智慧。勇敢是指坚决服从和执行理性的教诲,坚持正当的合理性的东西,不为、享受所动摇。勇敢以情感为基础,或者说情感的美德是勇敢。节制是指对于情感欲望的控制,它以情感为基础。灵魂的三个部分和相应的三种美德,各有其不同的功能和地位。理性居于统率地位,其功能职责是发号施令,指挥灵魂的其他部分。情感则为理性而行动,协助理性控制。欲望的唯一功能便是服从,当情感和欲望服从理性的支配时,三者和谐时就产生正义。当灵魂的各个部分和谐结合,因而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德性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有德的人。统治者因为有智慧而灵魂高尚;护卫者与劳动者的灵魂常常在理性与欲望之间徘徊,只能用理性协调自己灵魂的各部分。但是柏拉图并不把伦理观局限于个人,而要把它扩大并应用于整个国家。灵魂中拥有理性的人,对应德性是智慧,在现实的城邦中拥有智慧的人应该做城邦的统治者。哲学王必定是正义的人,④哲学王必定是理性、情感、欲望和谐的人。

柏拉图认为有理性的生活也就是有德性的生活。然而并非理性去做每件事情的决定都是一个正义的决定。柏拉图的正义包含:灵魂不只是在理性发出了自己的命令以后保持秩序,而是必定由于这些命令而保持秩序,这些命令必须有助于灵魂持续的秩序。由于理性是代表整个灵魂思考的,又由于它要保持自己的权威,它必须衡量可能的行为,考虑决定何种行为最能保持灵魂的平衡。如果人脾气被引发了,理性部分就需要决定发出怒火是否是最明智的行为。如果总是压住怒气,人就会冒消减这种情感致使以后它不再为自己服务的危险。如果是由于极其轻微的激怒就发脾气,那么人就冒着过度受它影响的危险。理性可以决定多大程度,以及何时发怒最符合人的灵魂的秩序的任务。

并非理性去做每件事情的决定都是一个正义的决定,它在本质上是对柏拉图灵魂三部分和谐相处的表达,正义并不是全部由理性来决定的。柏拉图用太阳比喻善,他说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是太阳。太阳是肉眼视觉的源泉,善则是心灵认识的源泉,仅有视力和可视对象不足以使肉眼看见对象,必须有一个媒介把两者连接起来,这个媒介就是太阳发出的光。若没有光,眼睛只有视而不见的能力,光使视力变成看见可视对象的活动。仅有理性和理性对象不足以使灵魂知道理性对象,善为理性提供活动的动力,促使理性把握与之相适应的对象。

统治者的理性决定不一定都是正义的决定,而拥有正义德性的哲学王能够使灵魂三部分达到和谐,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发脾气,所以哲学王要比统治者更处于最好的状态。哲学王成为国家的君主,更能严肃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

3.哲学王与神的比较。哲学王的灵魂的理性部分具有自己的欲望。根据理性的神都是尽善尽美的,哲学王是达不到神的最好的状态,因为哲学王的灵魂中的理性部分具有自己的欲望,而这种欲望就是追求真理。“他们永远不愿苟同一个假字,他们憎恶假,他们爱真”。⑤哲学王一直都是追求全部真理的。当一个人的欲望被引导流向知识及一切这类事情上去时,他就会参与自身心灵的快乐。哲学王应该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然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而这样的人也更适合做国家的统治者,但与神却有距离。

三、哲学王的使命

柏拉图在洞穴比喻中对哲学王的使命进行了分析:学习成了囚徒被松绑并被迫走出去的过程,他们首先看到火,然后是洞口,并最终看到外面阳光照耀的世界。一旦到了外面的世界中,这些新手首先通过看人和其他事物的影子和映像来熟悉更加明亮的光照,然后看那些物体自身,最后看到一切光的源头:太阳。毫不奇怪,那些回到洞穴里的人在试图解除还留在洞里的人的荒唐的意见的时候,会遭到责骂和嘲笑:由于对他们身后的更大的光亮的无知,这些囚徒误把从光亮走向黑暗的人的迷惑作为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人的困惑。这个比喻的重点从社会转向哲学家,从我们所看到的哲学家在这个世界中面对的不良待遇转向哲学王在一个运转良好的世界中需要肩负的责任上。按照柏拉图的观点,哲学王的兴趣在可知的理念,在于追求善;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参与政治的兴趣。“那些已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意做那些琐碎俗事,他们的心灵永远渴望逗留在高处的真实之境”。⑥但在柏拉图的城邦中,哲学王会被迫参与政治。因为城邦的存在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公民的利益,而是为了制造和谐的整体。其次卫国者已经从城邦享受了足够的好处,不像是力图在现存城邦贫瘠的土壤中生长的哲学王,他们沉思的快乐来自于城邦的构成。只有他们具有城邦需要的东西:他们是仅有的不情愿地运用权力的人,也只有哲学王知道一种比统治更幸福的生活。

哲学王像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为了其他人的利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启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无自觉的人,是哲学王义务。柏拉图提出哲学王的主张并不是因为当王符合哲学家的兴趣利益和目标,而是因为哲学王的主张符合国家与公众的利益。柏拉图在回答“哲学家能不能实现当王”的问题时说:“或者天上建有它的原型,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它是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关系。反正他只有在这种城邦里才能参加政治,而不能在别的任何国家里。”⑦所以哲学王能参加政治的城邦,只能是理念世界的城邦。

四、结语

我们讨论哲学王主要的目的,并不是看其是否到底能称王,而是看其在最好的状态下,绽放出的人性光芒,我们需要哲学王,如同需要理性的神一样,它给我们树立榜样,在追求善的道路上给我们信念的力量。

注释:

①[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第1版):78.

②[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第1版):34.

③[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第1版):53.

④[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第1版):496B-E.

⑤[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第1版):230.

⑥[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第1版):276.

⑦[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第1版):386.

参考文献:

[1][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商务印书馆,1986.

[2][英]安东尼・肯尼著.韩东晖译.牛津西方哲学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法]让-弗朗索瓦・马特著.张立译.论柏拉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美]N.帕帕斯著.朱清华译.柏拉图与理想国[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探讨了非哲学专业的《西方哲学史》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文章提出了“以经典为中心的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要点是:关注中心,研读原典,通过学习经典来获得智识的成长。

关键词 :教学改革;西方哲学;学习经典

我讲授《西方哲学史》(非哲学专业)已有10年,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会和掌握所学的内容,10年来,我一直在不断地调整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期达到我所想要的结果,经过多次实验,结合我自己的感受和学生反馈的信息,现在逐渐形成了可以叫做“以经典为中心的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要点是:关注中心,研读原典,通过学习经典来获得智识的成长。

一、精选教学内容

以前非哲学专业的《西方哲学史》同哲学专业的同名课程一样,内容非常多,从古希腊到现代早期,从泰勒斯到黑格尔,时间两千年,人物数十个,一学期下来,所有的内容都是蜻蜓点水,无法深入和拓展,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等关键哲学家也讲不了什么东西,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些人名和概念,真正的思想内容什么也学不到,更遑论读些原典了。因此,我对《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缩编,而且这种缩编做过两次,第一次缩编删除了中世纪哲学和现代早期哲学,只保留希腊哲学,第二次缩编则又删除了希腊哲学中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和后亚里士多德哲学,只保留了智术师运动、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次缩编后,现在的非哲学专业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包含以下六章:1、导论;2、希腊文明概论;3、早期希腊哲学;4、苏格拉底;5、柏拉图;6、亚里士多德。其中1、2 章是为铺垫,3章:早期希腊哲学只列出人名和发展线索,4、5、6章才是课程重点。也就是说,经过此番内容剪切,我的《西方哲学史》基本上只讲了希腊哲学的三大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如此大的内容缩编其合理性何在?我的想法是:①希腊哲学不只是西方哲学的源头那么简单,全面地讲,希腊哲学既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也是西方哲学的基石和导引,“言必称希腊”、“哲学说希腊语”等口头禅都充分说明了希腊哲学的重要性,只有学好希腊哲学才能学好往后的西方哲学,所以,与其泛泛地、点到为止地把西方哲学从古至今过一遍,还不如详述西方哲学之起源、基础和导引——希腊哲学,为以后进一步深造西方哲学打下良好的基础。②把教学内容限定在希腊哲学后讲了两个学期,发现要讲的东西还是很多,所以再次缩编教学内容,把希腊哲学掐头去尾,重点讲述希腊哲学之高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讲到底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因此,学好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希腊哲学就学好了。③哲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选择余地固然不大,但非哲学专业的哲学课教学理应不同于哲学专业,其应根据学生专业等因素相宜裁剪教学内容,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我觉得,我现在的《西方哲学史》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就非常好,抓住了关键哲学家,并且,对非哲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本课程对关键哲学家的讲读足够详尽。我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经过这样的缩编和精选,在内容上一方面是少而精,两千年的哲学史,本课程只讲了希腊的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但它是西方哲学史上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另一方面,本课程也是高大上的,希腊三大哲学家、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经典中的经典,其伟大、深刻和崇高是不言而喻的。

二、初读原典

在青年学生的智识成长过程中,原典的学习是极端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在大学期间没有读过一本原典的话,他的大学基本上是白读了。在阅读原典的问题上,中国大学教育的奇怪之处在于,所有人都知道阅读原典的重要性,但大家却又不知道如何下手。阻碍学生阅读原典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时间,二是方法。时间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在学校的常规教学时间内基本上无法安排课时来研读原典,少量的原著选读课大都是摆设性的,根本达不到真正精读原典的要求和效果。我的教改设计正是针对这一情况,将二千多年的哲学史内容缩编和精简成希腊三大哲学家,把教学时间给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后,读原典的时间就有了。

方法方面则问题更多,原典阅读是一种高层次的学习,它必须要由对原典有研究的优秀教师的带领方能进行,也才能取得实效。如果由低劣教师带领或者任由学生自己阅读,则不会有什么效果,甚至还可能产生反效果。从学生向我反馈的信息来看,如若没有教师的带领,学生自己阅读原典的问题很多,要么看不懂,要么虽能读懂文本,但不能理解义理,在我看来,除了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以外,一个人在没有优秀教师引导下,自我阅读原典的最大问题是,由于缺乏相关原典的背景、词汇、风格及义理等知识,因而无法走进原典的世界,无法领略原典的伟大、崇高、精妙和美好,无法被原典感动,久而久之,会莫名其妙地觉得“经典也不过如此”,彻底败坏了阅读原典的兴致,那时,你和原典就真的隔了一座山了,你还是你,他还是他,经典还是一如既往的伟大,你还是一如从前的平庸。所以,阅读原典并非“拿一本书读起来”那么简单,它必须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如果是自学的话,不能一上来就读原典本身,而应该在解经书的引导下分步进行,第一步读原典导读书,第二步读原典注疏书,第三步才进入原典本身。

三、教案展示

我的《西方哲学史》课程重点讲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同时带领学生研读三本原典: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和《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选择这三本书的理由是;每位哲学家读一本。苏格拉底述而不作,没有作品传世,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录记述了乃师的言行,所以,我以柏拉图的《苏格拉底的申辩》作为苏格拉底一章的原典书。柏拉图一章读《理想国》则是哲学教学的常规做法,无需多议。比较踌躇的是亚里士多德一章的原典选择,亚里士多德乃百科全书,其著作本本经典,很难找出一本所谓代表作,其原典选择端赖你的专业需要,学习逻辑学的读《工具论》,学习自然科学的读《物理学》,学习哲学的读《形而上学》,学习政治学的读《政治学》,学习伦理学的读《尼各马可伦理学》,学习美学的读《诗学》和《修辞术》。我自己的专业是法政,就专业兴趣而言,我更倾向于选读《政治学》,但是考虑到《政治学》过于专业,而且讲起来也会敏感词不断,所以,最后选择了能够适用各个专业学生学习的《尼各马可伦理学》。

下面是第五章教案展示(PPT 文字版):

第五章柏拉图,427B.C—347B.C出身高贵,高热的政治情结,少年诗人梦,终成语言大师,巧遇苏格拉底,成为哲学家,周游列国,创办学园,为政治,三赴叙拉古,回归学术,成为大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对话:《普罗泰哥拉》,《高尔吉亚》《, 会饮》《, 斐德罗》《, 理想国》,《巴门尼德》《, 泰阿泰德》,《智术师》《, 蒂迈欧》《, 法律》。

《理想国》讲疏:

对话地点:雅典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玻勒马霍斯家中。对话人物:苏格拉底与格劳孔,阿德曼托斯等10人。对话主题:正义及其它问题。讲述方式:苏格拉底以第一人称讲述。

第一卷讲疏:

下行,《理想国》的第一个词,雅典下行到比雷埃夫斯港,哲人下到民众中。与克法洛斯和与玻勒马霍斯和色拉叙马霍斯的对话。色拉叙马霍斯:正义是强者、统治者的利益。

第二、三、四卷讲疏:

第二卷开始,与苏格拉底对话的主要是柏拉图的两个哥哥,阿德曼托斯和格劳孔。格劳孔的正义观:1、三种好,只要过程,不要结果;既要过程,又要结果;只要结果。2、正义起源于契约,其本质是最好与最坏的折中。3、行正义者是被迫的;盖吉斯的故事。

阿德曼托斯:1、人们追求正义的本义并非正义本身,而只是正义之名;2、正义关系到人应该如何生活。

苏格拉底的回应:1、个人正义与城邦正义同构,我们由大见小,先考察城邦的正义;2、城邦的起源。第一个城邦,“猪的城邦”,第二个城邦,“发烧的城邦”;3、战争与护卫者,护卫者与狗;4、护卫者的教育:音乐和体育;5、对诗人的第一次批判,丑化神灵和英雄;最早的文化专制主义。

高贵的谎言,高贵谎言的双重解释:

1、精英政治;2、专制政治。善治的困扰,精英与专制,大众与坏治。

苏格拉底:理想城邦的要素:1、不穷不富;2、疆域适中;3、精选护卫者;4、良好教育;5、立庙祭祀。正义城邦的要素:1、智慧统治城邦;2、勇敢的战士保卫城邦;3、统治者、战士和劳动者的节制与和谐。城邦各阶级各安其份,各司其职,便是正义。

对应城邦三部分,灵魂的三部分:理性,激情,欲望。个人正义:理性统治,激情辅佐,欲望服从。城邦和个人相同,上下秩序颠倒,便是不正义。

第五、六、七卷讲疏:

阿得曼托斯的追问,话题的转换,从讨论非正义转向讨论激进政治学、形而上学和知识论。

惊世骇俗的三个浪潮:一、男女平等,女性参政;二、妇女、儿童公有;三、第三个浪潮,最大的浪潮:哲人王。为哲人正名。哲人是爱智者、认识存在者。哲人的品性,哲人无用论,哲人败坏论,假哲人,真哲人,哲学家研究最高级的对象,拥有最高级的知识,其他人则是研究不完美的对象,拥有的是低级的意见。这个最高级的对象就是理念。

“理念”:eidos,idea,源于“看”,“看见的东西”,“ 事物的样子”,“ 事物的形相”。英文:“idea”、“form”。中译“ 理念”、“理式”、“范型”、“相”等。日喻,线喻,洞喻。

第八、九卷讲疏:

讨论非正义问题。五种政体:1、君主政体或贵族政体,2、荣誉政体,3、寡头政体,4、民主政体,5、僭主政体。

第十卷讲疏:

1,对诗人的第二次批评,诗与哲学之争。俄尔神话。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范文第5篇

Abstract:Sharing the common backgrounds and social instabilities , Plato and Aristotle argu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country theories in order to make the society under control ,but they employed the same kind of method focused on ethics in which they believed could help to solve their problems confronting them.

关键词: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国家理论 比较

Key words:Plato Aristotle country theories comparison

作者简介:李军科(1975_)男,湖南邵阳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外政治思想研究。

城邦国家是两大思想家的共同生活背景。他们的政治理论特色因为城邦的背景而铸就。所以,无论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案,还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受到城邦国家这一背景的限制。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期,从内部说,城邦国家纷争不断,贵族,自由民和奴隶这三个社会基本阶级斗争尖锐。“势不两立的潮流已经到了这布田地:富人宁肯把钱投入海中,也不愿救济穷人;而最穷的人则不以占用富人的财产为满足,必须剥夺他们的财产而后快。”从外部说,城邦面临邦际战争的威胁。开始于公元前431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将雅典拖入了长达20多年的动荡和不安之中。从苏格拉底以后的思想家将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类,开始考虑如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这些现实问题。

柏拉图提出 “哲学王”的解决方案:“哲学王”是本性上具有理性特点的人,拥有了最高的智慧,“哲学王”对城邦进行统治就是在做着“干适合他的工作”, “哲学王”统治的城邦是柏拉图的理想。柏拉图认为这种“哲学王 ”统治的城邦是所有城邦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如果站在亚里士多德的立场上来看,“哲学王”可以算在亚里士多德君主政体的范畴之内。因此,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君主政体只是他所赞赏的正宗政体当中的一种而已。在他看来,另外两种政体―共和政体和贵族政体如果不是更好,至少是和君主政体一样好。由此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没有固定的“至善”形式,而是不同的城邦现实应该选择不同的城邦管理形式。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方案―正宗政体是因地制宜的,而不像哲学王一样是一成不变的。

他们的方案尽管不一样,但是他们实际却上拥有一个共同的思路或方法:从政治学过渡到伦理学,对人性和人的品质进行终极的追问,并希望借助于摆脱或者约束人性缺点的办法,让人人做个好公民,以建立一个符合普遍人性的,有序的,和谐的社会共同体。柏拉图的“哲学王”方案大致包括三个递进的层次。首先是他的“人性论”,他认为人的本性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在每个人来说,他所拥有的本性结构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的理性特别突出,他是有美德的,因为能够成就智慧。而另外一些人拥有过多的激情,他所能够成就的美德是勇敢。还有一些人的欲望太多,他能成就的美德就是节制。其次,柏拉图阐释了他的“分工论”。他说这三种美德又分别体现在不同的社会阶层身上: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一个国家和个人一样,只有当理性占据大脑的时候,人的灵魂才能安宁。国家的理性就是统治者。只有当统治者利用他们的理性本性所赋予的管理艺术来治理国家的时候,国家才会安宁。最后,他抛出了他的“正义论”。只要每个阶级的人都安心做着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用柏拉图的话来说就是:“只要每个人在恰当的时候干适合他的工作,放弃其他的事情,专搞一行,这样就会每种东西都生产的又多又好”。

再来看亚里士多德的“人性论”。亚里士多德的著名论断是“人是政治的动物”。从这句话本身,我们可以看出他和柏拉图“人性论”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亚里士多德是从人类和动物的比较中获得对人性的定义的。人的本性则不是像动物一样取决于生理方面的特点,而在于参与公共生活,培养起理性和美德。所以他认为人性不是主要由先天确定,而是认为公共生活可以后天培养人的品德和理性,比如通过参加公共辩论。其次,亚里士多德的“分工论”,他同样主张由于人性所产生的不平等,因而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分工。他说:“有些人天赋有自由的本性,另一些人则自然地成为奴隶”。最后,他重点论述了政体方案。虽然他不像柏拉图那样反对民主,但是亚里士多德毕竟还是受了柏拉图的影响,对于少数贤良之人的治理艺术还是念念不忘。所以,亚里士多德只愿意将讨论和评判的工作交给普通公民,而执行和司法的资格却需辅助以适当的财富资格。他认为最佳的就是中产者,因为中产阶级最有理智,能兼顾到穷人和富人的利益,从而实现全体公民的利益。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贵族政治和君主政体也是正宗政体之一。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解决城邦困顿方案的内在逻辑和方法是一样的。第一步,考察抽象的一成不变的人性道德;第二步,依据人性品质确定社会伦理等级分工;第三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出 “正义”的价值,让理性的人有更好的地位,从而维护一种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我们应该理解,不管“哲学王”也好,“共和政体”也好,都体现出了强烈的伦理特点和色彩,他们的目标都是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城邦国家的一部分。如果自己尽到自己的责任,各司其职,就是正义。而如果大家都对正义有共识的话,那么社会自然就稳定了。

参考文献:

[1]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册.[M]商务印书馆,1986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理想国;理念;善;正义;伦理

一、柏拉图城邦制度的思想基础

“理念论”和“善”是柏拉图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基础,也是他的整个思想体系的根基。“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主要是对苏格拉底的“目的论”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本身”,这就是该事物的理念。他将世界二重化为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理念世界是真正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不真实的,是虚幻的,只是理念世界模糊的反映。物质世界是对理念的分有和模仿,一事物分有或模仿了一个理念的某个特征,就具有了某一方面的特点,比如,床是对床的理念的模仿,如果没有一张床的理念,那么就不可能把床制造出来。理念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它与物质世界不同,没有生灭变化,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不仅每一类事物都有自己的理念,还有事物之间的关系,属性以及活动的理念,不仅有自然事物的理念,还有价值事物的理念。众多的理念形成了一个自在的世界,构成了一个有高低的等级体系,其中最高的理念是关于事物善的理念,即善本身,又叫“至善”。在理念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理念都处在同一等级上的,而是存在一个有高低的等级结构,“至善”是这一结构中最高的存在,也是两个世界的“至善”。

二、城邦的制度建设

柏拉图的政治伦理思想是以探究“什么是正义”开始的,柏拉图认为必须找到一条普遍的正义标准,否则我们对于正义的理解将陷于矛盾之中。柏拉图提出了自己关于正义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就是人们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种“和谐”在国家和个人身上的体现不同,所以,正义分为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正义在国家中的体现要求城邦中的三个等级即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之间各司其职。统治者的职责是管理国家,护卫者的职责是保卫国家,生产者的职责是克制欲望,服从管理。个人的正义就在于其灵魂中的三部分:理性,激情和欲望的合理结合,即在其灵魂当中应该是用理性统治激情和欲望,控制过强的,不合理的激情和欲望对于灵魂的干扰,防止激情和欲望打破灵魂的和谐状态。所以,正义的个人也应该是一个有理性者。相应于灵魂中的各个部分,人就具有了三种不同的美德:智慧对应理性,勇敢对应激情,节制对应欲望,三种美德的地位也有高到低排序。一个人的灵魂在理性的统治之下,各个部分各做本职之事,都实现自己应具有的美德,这样灵魂可以达到和谐的状态,这也就达到了个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看来,国家是大写的人,个人是缩小的国家,国家是由无数个个人组成的,所以国家和个人具有相同的品质,在国家里存在的东西在每一个灵魂当中也同样存在。国家由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组成,个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组成,个人和国家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个人的理性对应国家中国的统治者,处于统治阶层中的人依靠智慧管理国家,在其灵魂当中必定是理性处于主导地位。激情对应国家中的护卫者,守护国家者必定是在战斗中英勇奋战,毫不畏惧退缩者。欲望对应国家中的生产者,欲望的满足会给人带来快乐,但是过度的欲望则会使人陷入恶的深渊。所以,节制是生产者的德性。个人与国家的这种关系决定了我们既要注重个人正义又要注重国家正义,才能实现理想城邦的构建。

为了让城邦中的各个阶层心甘情愿的服从自己所提出来的对于理想国家构建的设想,柏拉图从神秘主义的决定论出发,提出人们在被造之处就已经被提前规定好了他们的本性所擅长做的事情。他们在被造之时上天已经在每个人的体内注入了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Q定着他们最为擅长的事情。统治者被注入了金子,所以其德性是智慧,职能是管理国家;护卫者被注入了银,德性是勇敢,职能是保护城邦;生产者被注入了铜和铁,所以本性中充满了各种不合理的冲动和欲望,德性是节制,服从统治,为城邦生产物质资料。如果管理者的队伍当中如果混入了含有银或者铜和铁的人,就应该立马把他们下放到他们所属的阶层,让他们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否则这些人一旦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就会蔑视体育和音乐的教育,不会按照理性管理城邦,打破城邦的和谐状态,甚至颠覆城邦。为了维护城邦的正义,就应该让城邦中最有智慧者担任统治者,而一个城邦中最有智慧者就是哲学家。“他们或是出身高贵又受过良好的教育的人处于流放之中,因而没有受到腐蚀,依然在真正地从事哲学”,哲学家是一群拥有智慧的人,他们关注的是永恒事物,能专心的从事哲学思考,按照理性的要求有秩序的生活,他们的灵魂一直在追求着“善”。

理想的城邦必定具备了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智慧是对统治者而言,意指要对事物要有所知,以理性为原则行事;勇敢是对护卫者而言,即要英勇善战,不畏惧;节制是对城邦中所有人而言,要求他们合理的节制欲望,履行自己的本职;正义贯穿于整个城邦,各个阶层的欲望都得到了合理的限制,城邦就会处于和谐状态。正义适用于城邦中的三个阶层,是实现其他诸德的最高境界,没有正义,其它美德就失去了最高的目的。正义的城邦必定是在“善”的理念的指导之下而建立起来一个秩序良好的,最为理性的城邦。

为了实现和维护以正义为原则所建立起来的“理想国”的政治伦理模式,柏拉图又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首先,在教育上,柏拉图认为教育可以塑造人,“一个人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他主张城邦中的所有适龄儿童(第三阶层除外)在特定时间内必须被送入专门的教育机构接受教。在最初要进行体操、音乐、几何和算术的训练,同时对于那些不符合正义原则的艺术形式要坚决的抵制,年轻人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历经数次挑选,才能走上城邦统治者的地位。柏拉图的教育方案是为了培养完善的个人,实现理性对激情和欲望的控制,节制不必要的冲动。其次,在城邦的生活中,柏拉图对城邦中男女的结合和后代生育提出了严格的限制,目的是为城邦繁育优秀的后代。他反对男女的自由结合,因为这样有可能金质的男子和铜质的女子结合,生出的后代是亵渎神灵的,也不会是最优秀者。他认为男女的结合应该由城邦的统治者来决定,,让最优秀的男子和最优秀的女子结合。同时,他对男女后代生育的时间也做了严格的规定,男子应该在跑的最快的时候到五十五岁,女子应该在二十岁到四十岁生育,不在这个时间内生的小孩则不保留。最后,柏拉图主张在统治者阶层应该取消私产,财产公有,妇女儿童公有,过公共生活,这样他们在保卫城邦的战斗中才能英勇无比,无所畏惧,无所牵挂。

三、柏拉图关于理想城邦制度建设存在的缺陷

柏拉图试图通过对彼岸世界的追寻,找到经验现象背后的起源,以此提出解决现实政治危机的方法。他考虑的是现实的政治伦理问题,但是目光投向的是彼岸世界,探寻最高的存在即“善”,使人不可避免的成为实现他的理想政治模式的工具和载体。他漠视个人的现实利益和幸福,以国家的整体利益为最大的“善”,个人只是实现他所提出的理想的政治模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的政治模式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压制个性,限制欲望。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个人与国家的地位极端不平等,城邦利益处于个人利益之上,个人的一切行为都为了实现国家的利益服务。为了保证国家的利益,个人的私产被取消,家庭生活被取消了,婚姻生活完全由国家统一安排,男女的结合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育种术。个人就好像一颗棋子,为了整体的利益,而被安排扮演某种角色,毫无自由可言,被统治者安排在哪个位置,就要尽职尽责的呆在那个地方,执行自己的职责。在统治者的选拔和受教育机会上,柏拉图主张男女都有平等的机会,女子和男子一样都可以参加训练,到了适龄可以入学。但是,在表面的平等之下却掩藏着事实上的不平等。首先,他主张男子和女子是平等的,但是对于打了胜仗的男子而言,女子可以作为奖品奖励给男子。这就是男子和女子实质上的不平等,女子在某N意义上只是男子的附属品,。而且在统治者的选拔和训练当中,女子和男子一样,必须训练,完全抹杀了男女的生理区别,这是一种退化的、低级的平等观。虽然柏拉图主张城邦中的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上学,但是,这其中并没有包含第三阶层的儿童,这就是说第三阶层在城邦生活中的所有活动中都被排除在外。他们的职责就是参加劳动,节制欲望,这样他们就永远“回忆”不起自己获得的知识,永远处于城邦生活的最底层,只能接受统治。柏拉图的平等观只是针对统治者阶层提出的,是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手段,并不是大众的平等观。

在城邦中,个人只能做自己最擅长的那一类工作,而不能兼干其他工作,个人任何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都被抹杀掉了,个人的道德品质高低与工作职责紧密相连,伦理价值上的善与个人的职责联系在一起,人们的道德能动性是不被信任,道德判断并不是依据人们的日常经验而定,而是早已被规定好了的,人们只有按照规定好了的标准执行就可以了。一个人履行了自己所属的职责,那么就是道德的,没有履行那就是恶的,不管他在生活中其他方面表现如何。而且这些道德判断的标准你也是为了维护“理想国”的整体利益而设定的,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完全没有被考虑在内。同时,这种道德判断的标准也不平等,而是有等级性的。

柏拉图对人的本性是十分乐观的,他认为城邦中的统治者天性良好,强于记忆,且大公无私,能够为城邦中公民的整体利益而努力工作。“哲学王”真正使智慧,美德和权力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他们甚至是柏拉图心目中的完美的人。因为他们没有一般人所有的缺陷,所以他们是天然的统治者,完全能够承担得起对城邦的治理和全体公民监督的职责。所以,在“理想国”中“哲学王”是真正完全自由的人,他们的统治是毫无掣肘。但是柏拉图似乎对人的本性过于乐观了,他把“哲学王”看得太过于完美,人性总有自私的一面。人性的阴暗面总会破坏柏拉图所设想的美好蓝图,甚至统治者会利用自身手中的工具侵犯下层等级人的利益,激起下层公民的不满,最终颠覆国家,这与柏拉图最初的设想完全相反。

“理想国”中的等级制度是基于血统建立起来的,个人从出生起就被限定在自己所属的位置上,身份和等级是世袭的,虽然有身份的升降,但那很难实现,决定身份升降的不是个人的努力程度,而是其血统的纯正性。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城邦的规模和人数要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人们从事城邦中的少数几种职业,能够保证少数人的生活,但都维持在温饱层面,人们没有可能去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柏拉图将私产看作是“恶”,会引起人们不必要的欲望,是对正义原则的莫大威胁。因此,他设置了各种制度来限制人们的欲望,防止恶的欲望动摇国家根基,在他的伦理中,欲望都是处于道德结构的最底层。“理想国”中的等级制度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但是却忽视了这些制定是阻碍社会的发展的,人们的生活水平只能基本维持在温饱的层面,过“安贫乐道”的生活。这种生活甚至有些乏味和枯燥,缺乏对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关怀。柏拉图要求严格的控制文艺的形式和内容,不能随意的创新,艺术家的创造要受到严格的管理,他们只能按照城邦规定的那几个艺术形式进行创作。这种规定不仅有碍于艺术的发展,而且把人们的视野局限于一个狭隘的范围内,让人们接受纯粹的一种文化艺术的熏陶,人们看到的只是统治者所勾勒出来的蓝图,这实则是一种愚民政策。柏拉图着眼于城邦整体利益,认为城邦整体利益得到的提高,个人的诉求也就会得到满足。但是,他没有看到,整体利益到满足的同时,是以牺牲城邦中有一部分或者某个阶层人的利益为代价的,这将导致他原先设想的某种平衡被打破,是有违“正义”原则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柏拉图的政治伦理思想可以有力的保障城邦生活的有序和和谐,但是却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自由和幸福的诉求,既不符合人之本性,也不符合他所处的时代的历史发展潮流,所以从未实行过。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张竹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2]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

[3]何祥迪.柏拉图德性伦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原则[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2.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希腊哲学家、教育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蕴含着丰富的、迄今仍熠熠发光的教育思想。柏拉图以“人性论”为前提,倡导建立一个等级分明、民主和谐的政治制度。他大力提倡教育,认为获得正义及善的美德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但教育是直接为所构建的国家服务的。柏拉图认为,统治者最需要抓好的大事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通过音乐和体育培养出优秀的公民。培养公民的教育只是初等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集智慧与权力于一身的城邦统治者——哲学王。《柏拉图》中追求美好生活,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德性的教育思想,在当今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论文关键词:柏拉图;人性论;教育思想

《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的著作,是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全书共分十卷,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各方面的问题。所谓理想国,是柏拉图推理出的一个充满正义和美德的国家,该书的核心思想是哲学王应该为国家的统治者,倡导用哲学思想来管理民众。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以“正义”为主题,发展了苏格拉底关于人性中的德性思想,开启了西方史上人性“知、情、意”和价值“真、善、美”三分的先河,休谟和康德的哲学理论皆以此展开。在柏拉图的眼中,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理想国得以实现。因此卢梭认为《理想国》“不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论著,而是迄今为止关于教育的最好论文”。

一、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对《理想国》人性和教育思考的影响

1.社会基础

柏拉图所处的时代正是雅典盛极而衰之时。为争夺希腊霸权,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和斯巴达进行了长达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不但使雅典丧失了希腊霸权,而且使雅典的各种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战争使雅典的经济遭受巨大打击,失去了希腊世界的领导地位,国内民主制度遭到挑战,政权逐渐落到贵族手中,伦理道德观念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走向衰败。这使得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对城邦怀着极大责任感的思想家开始思考雅典的前途,他们设想组织一个理想的城邦,这个城邦是正义的、和谐的。

2.哲学基础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

(1)理念论。柏拉图把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巴门尼德的“存在论”结合起来,提出了“理念”论。他认为“理念”的知识是人的灵魂先天具有的真正知识,可知的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和原因,可感的事物是可知理念的派生物。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柏拉图所谓的理念世界。在他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曾经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两个世界的学说,其中最著名的是“日喻说”。柏拉图把可见世界和可感世界的关系比作太阳与大地生物的关系,认为:“太阳不仅使看见的对象能被看见,并且还使它们产生、成长和得到营养,虽然太阳本身不是产生。”

(2)辩证法。黑格尔曾明确指出:“在古代,柏拉图被称为辩证法的发明者。就其指在柏拉图哲学中,辩证法第一次以自由的科学的形式,亦即以客观的形式出现而言,这话的确是对的。”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指通过谈话展示思想之间的矛盾,然后加以分析和综合,进而求得真理的方法,这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辩证法不是诡辩术,它是论证理念的重要手段。从《理想国》中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可以看出辩证法是最高等级认识知识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和训练方法,通过辩证促使探索理念之间的关系、学会建构理念体系的方法,提升逻辑思维及想象能力。

(3)认识论。认识论是柏拉图获取理念的方法。柏拉图的认识论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理念不能依赖于人的直觉。他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有一个在理念世界存在的本体,即“相”。“相”是沟通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桥梁。第二,认识论要经历三个阶段。柏拉图认为最低等级的认识,它的心灵状态是想象,所以认识过程尚需继续深化,最后才能以理性思考获得善的理念。第三,认识理念是为了认识自己。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对外部世界及理念的认识才能使思想上升到一定高度。理念是先天的,即每个人天生就是拥有理念的,所以他认为,人们对理念的认识不是一种后天的积累的学习,而是对已经存有的理念的回忆,这个回忆的过程就是对外部世界认知的过程。所以柏拉图的认识论是一种先验的认识论,通过回忆,进而认识自己,寻求善的理念。

正如波普尔所言,柏拉图的国家哲学最终“可以扩大为关于‘万物’的普遍哲学”。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从伦理道德出发,以追求善的理念为目标,追求人性和灵魂的完善。国家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没有对人及人性的深刻分析,政治便失去了正确的逻辑起点,因为社会是人构成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对人类社会的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到人性问题上。

二、《理想国》中的人性观点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探讨“什么是正义”及其柏拉图对“灵魂”的认识和反思。“灵魂”的解读和“正义”的剖析也是对“人性”诠释和展望。正如R. Waterfield 所言“柏拉图提请我们,在读这本书时,应当将他所建构的城邦的诸多特征作为理解我们自己内在心灵的地图或钥匙”,“个体内在的心灵世界是本书的关切之点。”

1.人的灵魂

古希腊的奥尔菲斯教派与毕达哥拉斯早已涉及到灵魂的问题,提出了灵魂不死与转世的思想,在《理想国》中柏拉图继承与发挥了这一学说,在他看来灵魂是不能加以分解的,它是有生命的和自发性的,同时也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它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并被圈入于肉体中,因此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过程,同时灵魂是会轮回转世的。灵魂的净化需要教育,柏拉图对灵魂进行了三重区分,称其为灵魂的三个等级,即理性、激情和欲望。在人的灵魂中,理性是是灵魂的本性,也是灵魂的最高原则,它与理念相通;激情是理性的天然同盟,是合乎理性的情感;欲望则指肉体欲望,既可服从理性也可背离理性。“灵魂脱离肉体,沉思美好的理念世界,乃是人生的终极目的。”如果想让你的灵魂免于遭受俗世中那些欲望打扰,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摆正你的思想、你的立场,用美德来克服欲望,净化你的心灵。柏拉图关于灵魂的观点实质上是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论探讨,是人们对自我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和探索。他强调理性对激情、欲望的控制和指导作用,并把这种作用作为德性形成的基础,从而确立了以理性灵魂为核心的人性论思想路线。灵魂的状况仍是国家的超政治基础。灵魂塑造着勇敢、智慧、节制、正义等一切美德。柏拉图的灵魂说使人类对美德的获得寻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他试图先通过达到对美德最本质的认识,以至于达到真善美的境界。灵魂说强调对人德性的教化,倡导人向善,希望通过改造人的灵魂的教育,使公民拥有理性的灵魂,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进而完成政治上的抱负,实现和谐的理想王国。 转贴于

2.正义

“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在《理想国》中阐述了三种正义观,一是以色拉徐马库斯为代表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他指出:强权就是正义,拥有权力的人就代表正义。不正义为善,正义为恶;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有利、快乐,最不正义的人是最快乐的人。二是克法洛斯开始认为“正义”即“讲真话”和“归还所应归还的债务”,但是到最后就不再坚持这个观点。三是苏格拉底对色拉徐马库斯和克法洛斯观点的反驳,认为正义是一种美德,是善的理念的体现,是人性追求的极致。

正义分为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两者间是一种相互维系的关系。一个城邦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部分构成,统治者应该具备的德性是智慧,他们负责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分配,武士的德性是勇敢,他们保护城邦不被侵犯,维护城邦内部的秩序,劳动者的德性是节制,他们应懂得控制欲望,辛勤劳动,提供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三个等级的人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这个城邦就能实现正义。而个人的正义是指公民自身的品质,是智慧、勇敢、节制等德性的和谐统一。人们只有通过后天的学习,通过人性的教化,进行德育、智育、体育方面的锻炼才能获得知识,从而拥有德性,这是实现个人的正义的过程。在人性修养中,只有达到个人正义才能实现城邦的正义。正义是一个人、一个国家所应具有的品质和美德。当时的雅典处于连年混战之中,柏拉图希望通过教育使公民学习正义,这样才能维护国家的安邦,实现一个安定和谐的王国。

三、基于人性假设前提下的教育使命

从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人性问题,人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产物,教育对人性具有定向、引导、控制和改变的积极作用。教育的目的是净化公民的灵魂,养成正义的美德,引导他们获得知识,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德性。

1.教育回归人性

柏拉图的教育是古典的自由教育,尊重人的自然本性、灵魂特性,以社会属性为本。柏拉图认为教育应适应天性,过度教育是有害的。尊重人的天赋禀性的教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教育。当今教育在学生选择专业上依旧以“物化”为标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禀性,这种重功利的为学理念与柏拉图旨在发展人的理性、达到心灵和谐的理念相悖。因此,强调回归人性的教育是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知名教育学者科尔指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人性的活动,它应当通过激发人的人性方式来培养人。”学校教育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不同类型、不同天分的人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在追求向善的路径中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人性的完善既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产物,同时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

2.教育要引导心灵的转向

教育引领心灵趋善在《理想国》中表现得十分明确。只有理智才可以指导灵魂,只有德性才可以教化心灵,它们相互协调才可以形成正义。在心灵和身体的教育方面要注意爱智和激情这两者的和谐与平衡。只重心灵的教育会使人过度软弱,只重身体的教育又会使人过度粗暴。

教育指引人们选择善的知识以及懂得将善运用于对大众的教化,用善的理念加强对公民的引导,使他们由此获得赋有正义、理性的美德。现在社会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功能的丧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化的失败,并由此致使民众对至善的背离,追逐利益和权欲。教化本质的揭示就是引导心灵的转向。教育的本性在于使人的灵魂变得完整,使人格得到完善,摆脱罪恶走向善。“正义是心灵的德性,邪恶是心灵的缺陷。”教育不只是教会人们知识,最主要的是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启示,引导灵魂走向理性,将人内在的“善”引导出来,获得美德。

柏拉图的政治哲学范文第8篇

东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 《理想国》是柏拉图对日益衰败的希腊城邦的政治和公民教育状况反思的结果。在这本书中,他详细地描绘了关于公民教育的内容。在他城邦中的公民教育是以培养“正义”的人为教育目的;以培养“善”为终极教育目标;提倡正义、勇敢、智慧、节制的美德等。

关键词 思想;柏拉图;公民教育;古希腊;正义

公民教育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在古希腊,由于各个城邦的政体不一样,因此,对于公民教育内容的限定也就不一样。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它是针对全民性的,是以政治实践为途径,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目的在于培养公民美德或公民精神。”

1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

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 年。他的父母亲都出身于名门贵族。尽管幼年丧父,但家庭环境和家学渊源对柏拉图的洞察力有极强的辅助作用,同时也激起了他的参政热情。柏拉图见证战争,也看到雅典政治的不断变更。其中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在民主制恢复的第八年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这一事件给柏拉图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他认为,当时的民主政治是不正义的,是令人厌恶的。他对民主制和僭主制失望透顶,进而开始构建他自己的理想城邦。在他的城邦中推崇真正的哲学,认为应该让哲学家掌握政权。

古希腊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时期,柏拉图生活在希腊的古典时代。希波战争开启了古典时代的大门。“希波战争后,希腊世界形成了两大城邦集团:一个是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一个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两大同盟在政治、经济上的矛盾和摩擦日益发展,终于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这场战争的失败给雅典带来了巨大的打击:战争中大量奴隶的逃亡,致使工业停顿;各城邦渐渐脱离雅典帝国,不再交纳赋税:战争也动摇了人民对神明的信仰,对一直以来遵循的道德信条产生怀疑,民主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柏拉图清晰地认识到了民主制度的缺陷。

2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的公民教育思想是以“理念论”为基础的。柏拉图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理念,对理念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这种认识需要较高的才能与智慧才能把握。意见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这是最低级的认识。他把整个世界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所能触及的世界是“可见世界”,“可见世界”也就是“现象世界”;只能运用理性的智慧去思辨才能把握的是“可知世界”,“可知世界”也就是“理念世界”。“人们感官所触及的现象世界是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中,在它的背后的理念世界则永恒存在。”

在“理念世界”中是有等级划分的,并不是所有的“理念”都处在同一等级。“理念”的最高等级是“善的理念”,它是“理念中的理念”,是它赋予了“理念”本身的存在性、可知性和真理性,是一切存在的终极原因。在“可知世界”中“善的理念”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知道的。关于寻找“善”的途径,柏拉图提出了“灵魂转向说。”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从低到高的四种形态,即想象、信念、理智和理性。从想象到理性的过程,既是人的认识不断上升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的灵魂转向的过程。柏拉图运用“洞喻”来说明了这个转向的过程。

3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内容

柏拉图的公民教育包含有许多的内容。首先进行的就是对公民实行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中包含着天文、历史等,它主要是以希腊神话为题材、以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育的。音乐教育是在幼儿时期就开始的。为了防止对幼小灵魂的残害,他认为故事的内容、形式、风格以及曲调等应该有严格的规定。他为真正的神话设定了两个标准:第一,“诸神是行善的使者,但却不是万物的缔造者”。第二,“不管诗歌还是散文只要涉及神圣的东西的时候,就不能把他们描绘得跟魔术师似的。因为凡是神圣的,就是不会在任何言行方面欺骗百姓的。”之所以对公民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公民具备一种和顺的性格,发展想象力。

伴随音乐教育的是体育教育。音乐与体育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服务于灵魂的理性部分,体育服务于激情,理性上的求知和激情中的勇敢决定了护卫者的美德。体育教育是在音乐教育之后进行的。体育不仅仅包括体能的锻炼,它还包括医疗和节食。进行体育教育主要是让护卫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体育教育也是为了军人履行国家中的职能而做的准备。音乐和体育教育的原则都力求简朴。音乐教育、体育教育安排适宜,才有利于和谐心灵的产生。

除了以上的内容外,柏拉图的公民教育还包括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科学等,柏拉图十分重视算术,他认为算术不仅可以使公民脱离可变世界,把握真理,而且也有利于军人统帅他的军队;算术不能马马虎虎地学习,而要深入下去学,直到能看到数的本质;学习算术并不是为了买卖,而是为了便于将灵魂从变化世界转向真理和实在。几何学可以帮助人们较为容易地把握“善的理念”,因为它的对象是永恒的事物;同时,几何学不仅能把人的灵魂引向真理,而且还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学习几何学的真正目的是纯粹为了知识。天文学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繁华去探讨背后的真实、去寻找表面美后真正的美。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研究天文学,需要正确地使用灵魂中的天赋理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去管那些可见的事物。谐音学的学习是为了深入研究音之间数的关系,考察什么样的数的关系是和谐的,什么样的数的关系是不和谐的,目的是寻求美者和善者。无论是算术、几何学还是天文学、谐音学,都是为了最后辩证法的学习做准备的。

柏拉图还十分重视实践和非智力因素对于公民教育的作用。他认为,学习到的知识要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让他们能够在实际方面不低于别人。在对公民进行各种实践锻炼外,还必须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受考验,看他们是否能够在各种诱惑面前坚定不移,是否会萎缩、出轨。除了以上这些外,柏拉图认为还必须注重公民的美德、性格的培养,必须警惕一些人所拥有的各种美德是真、是假,不能错用假好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以及个人的朋友,从而维护城邦和社会制度。并且,柏拉图还主张公民终身学习的观点。

4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目的

柏拉图公民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正义”的公民,以达到城邦的繁荣。对于何为正义这个问题,柏拉图否认了“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把善给予朋友,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正义为弱者的必须”的观点。他认为正义就是城邦的公民各安其分、各守其职,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

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如果理性主导激情,激情压抑着欲望,欲望服从于理性与激情,那么这个灵魂就是正义的、健康的。柏拉图所进行的一系列公民教育,就是为了调和这三部分的关系,实现这三部分的和谐。

国家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是相似的。国家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护卫者、生产者,它们分别与灵魂中的理性、激情、欲望相对应。生产者满足欲望、护卫者提高激情中的勇敢来保卫城邦、统治者运用理性思辨来治理国家,如果三个阶层之间能做到互不干涉,那么这个国家就是正义的。阶层的划分是在公民教育的过程中进行的。

正义的人与国家就是具有美德的人与国家,公民教育就是为了促进美德的形成。个人具有四种美德———各尽本分、勇敢、智慧、自主(灵魂中的善控制恶)国家也有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智慧属于统治者,勇敢属于护卫者、军人,节制与正义则属于全体公民。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出正义的公民,塑造出正义的城邦,才有助于城邦的繁荣与稳定。

5 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的方式

柏拉图把公民教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与高级阶段。

5.1 初级阶段

初级阶段的教育是从幼儿开始的。柏拉图认为“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它塑成什么型式,就能塑成什么型式”。柏拉图十分重视幼儿的教育。他不主张对幼儿进行强迫式的学习,他认为被迫的学习是不能在心灵中生根的,学习要根据儿童的特性,改造成讲故事、做游戏的形式,这样,才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且在游戏中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每个人的天性。幼年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以音乐教育为主。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到二十岁,公民开始接受体育教育和军事教育。体育教育主要是锻炼体操、骑马、射箭等,而军事教育主要是结合军事学习一些文化科目,如算术、几何等。在这个时期,公民将被要求把以前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研究各科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检验公民有无辩证法天赋的最主要的试金石,同时,也有利于为以后成为优秀的城邦的统治者和护卫者打下基础。

初级阶段的学习是针对城邦内的全体公民的,无论男女皆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力。初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公民个人灵魂的和谐与正义、培养个人的美德。初级阶段的教育基本完成后,优秀者继续进入高级阶段的学习,而剩下的则根据自身能力的大小接受别的学习内容。

5.2 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的教育对象是“爱智慧者”,即哲学家。在高级阶段的过程中,柏拉图分别运用“日喻”、“线喻”、“洞喻”来说明心灵转换的过程。由这些比喻可知:初级阶段的教育为公民在高级阶段的教育奠定了基础。

高级阶段的教育所学习的内容依次是:算术、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天文学、谐音学以及辩证法。前面几门学科,在初级阶段中已有些涉及,但并不深入。把算术放在前面学习是因为“那些天性擅长算术的人,往往也敏于学习其他一切学科;而那些反应迟缓的人,如果受了算术的训练,他们的反应也总会有所改善,变的快些的”。几何学的对象是永恒的事物,学习几何学有可能把灵魂引向真理。

在高级阶段的天文学的学习并不是去研究天空中那些可见的事物,而是要使用灵魂中的天赋理智来研究可见事物背后的东西,进行“理念”的研究。谐音学和天文学是兄弟学科,它也是为了最后辩证法的学习做准备的。

辩证法的学习主要是把人从“可见世界”完全地带入进“可知世界”。“当一个人企图靠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的知觉,以求达到每一事物的本质,并且一直坚持到靠思想本身理解到善者的本质时,他就达到了可理知事物的顶峰了”。在达到顶峰的同时,个人还要继续进行一系列的实践来成为更好的统治者,而在成为统治者后,在闲暇之余还要继续学习哲学。

参考文献

[1]刘文泰.古希腊城邦政制[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

[2]胡晓燕《. 理想国》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27,115.

[3]段元秀.柏拉图公民教育思想论析[J].教育评论,2012(2).

[4]柏拉图著.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176,181.

[5]柏拉图著.理想国[M].张子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78,79.

[6]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71,289,298.

[7]柏拉图著.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