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林业生态;生态保护;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7.4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张惠(1974-),女,壮,恭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工程师

1林业生态功能及林业生态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林业生态功能分析

森林是一个良性循环的空气净化站,它对防止水土资源的流失以及涵养水源、储存水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森林能将大气中一部分降水截留,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及侵蚀,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影响,实现保持水土的目的。林木的根系相对于其他的植物而言是相对发达的,树木的根系根植于土壤之中,对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森林起着屏障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挡风沙对农田、村庄及城市的侵袭,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保障。森林能促进气候的调节,降低工业废气对空气的影响,大面积的森林能降低太阳的辐射,加大空气湿度,同样也能起到保温作用,减小气候温差,改善水分循环和气候条件,形成区域性的降水,树木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减轻污染。

1.2林业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制度不健全,主要是以资源型经济为主要发展模式,资源的耗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也从另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人口与土地、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成为环境问题中的主要方面,人们呼吸道疾病频发,大气污染形式日趋严峻;林地被占用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锐减,作物产量也不断减少,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严重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强生态林业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建设对我国社会发展来说是一项基础产业,恶劣的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生态林业建设对改善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1生态林业的功能及建设意义

林业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生态林业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林业建设能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有效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能促进生态环境地和谐。传统林业向现代化生态林业的转型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全球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林木的砍伐及生产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经济效益,但长久的利用则会导致生态环境的失衡,生态林业建设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发展相协调的良性循环整体。新时期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目标是: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家民生相结合,合理的利用林业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化、有效应用。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生态林业建设能稳固生态经济的平衡、多样化发展,在和谐环境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业生态化建设能为经济发展模式创造有利条件,保护并完善森林资源不受破坏,建设平衡的生态系统,从根本上促进现代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林业作为环境资源,能为社会提供可再生资源,为科技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环境基础,生态化已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态林业建设还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结构的重设,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由以粗放式资源耗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以仿生学方式对传统材料进行设计,是科技发展成为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核心。

2.2生态林业建设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保障

资源的使用及保护是否达到平衡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是否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标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是在遵循生态建设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生态林业系统的建设为环境及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护及改善生态环境使对生产力的保护及发展,林业建设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和措施。我国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建设生态林业的总体规划及目标,突出的反映了生态林业建设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生态林业建设能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发展对环境的需求,我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我国的少数地区的农村仍然存在着粗放式的耕种方式,为了更多的获取粮食,农民开垦森林,但由于靠天吃饭的特征,使得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恶性循环,更加趋于恶化,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业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化发展一体化。

3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措施探析

3.1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在制度和法律上起到了一定的保障,对林业建设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加强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与完善,落实责任到人,明确组织机构的划分及管理原则,对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实施有效的管理。根据不同林木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可以建立起林业保护区,对保护区内的资源建立合理的管理规范,对外来人员的出入进行控制,并做好登记,防止外来人员对林业生态资源所造成的破坏。

3.2采取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措施

森林资源作为可再生资源的一种,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具有重要作用,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对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的是生态环境的失衡及破坏,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保护作用,固定水土资源不被流失的措施主要分为3个方面的内容: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政府相关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森林再造过程中加强林木的种植及养护,根据不同林木生长特征,积极改善其生长环境,促进林木的循环利用及可持续发展;在必要时进行封林,做好宣传保护工作。为给林木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存条件,一些林木在造林后需进行封林养护,同时还要加强对林木保护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林业保护意识,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要根据该地区的土壤条件及气候环境选择适宜本地区种植的林木品种,因地制宜。

3.3保证充足的资金的供给,加强政府部门的管理

政府在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以及必须的机械设施配备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撑,人才的建设及机械设备的应用能有效解决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人类社会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为生态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对水平流失、大气污染等治理问题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成果收效甚微,在治理效果上依然不是很理想,我国的林木生态资源保护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加强整顿。明确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能让人们在思想上对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视,凸显出林业资源保护的意义。林木对防止大气污染及防止水土流失等房间都具有优势,传统掠夺式的开采方式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加强对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视并加大力度进行林木的保护、培育,建立起有效的可持续发展循环体制,这对当前及今后的环境保护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3.4加强林木种植的数量及质量,建立有效的循环机制

林木的种植及保护是林业生态资源建设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对一些林木贫乏的地区适当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利用荒地开展造林活动,提倡退耕还林;政府要制定严格的林木保护政策,严格执行征林审批制度,保护生态林,向人们推广林木栽培技术,有必要时封山育林,同时还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严格杜绝森林火灾,保护与种植并行。建立良性且有效的循环机制是实现林业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林木的生长速度高于林木的消亡速度才能算得上是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良性的循环机制的主要内容是将林木保护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根据工作状况对其进行负责人员进行奖惩,深化人们对环境保护的理念,更好的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从社会长远的发展角度来说,养成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生态与环境之间的有机结合,创设科学、统一的机制,促进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4结语

拓展融资渠道,保障充足的资金供给,国家要不断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严格的规范制度,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特点,种植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植物,改善林木种植结构,真正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林业建设是兼具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生态价值在可持续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多受到重视,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提供了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既要注重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炎.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绿色科技,2015(01):117-118.

[2]唐晓华.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的有效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5(17):84.

[3]吴俊亮.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分析[J].吉林农业,2013(03):186-187.

[4]赵宇翔.中国林业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管理对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资源税改革; 生态保护; 城市转型

一、可持续发展是东营市必然的选择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必然的选择,纵观世界风云变幻,各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演变成能源的竞争,充分说明了能源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因为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能源依赖型社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速与能源消耗的增速存在很强的依存度。然而,一个不争事实是能源中的相当大部分具有不可再生性,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重要的煤炭、石油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步耗竭,人类在寻找可替代资源的同时,如何能够让现有的资源更好、更长远地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支撑人类社会发展成为当今有识之士的共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我国学者张坤民、刘东辉、王宏广、冯同润、王慧炯等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界定,尽管视角不同,对可持续发展的表述不完全一致,但从中可以明确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1.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分配相协调,既要考虑当代人的需求,也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即代际公平;2.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考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也要考虑资源的可承载能力,否则就会造成过度开发和掠夺式开发;3.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社会长久的福祉,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创造一个全人类共享的健康、自由、平等的社会。

东营市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长期以来其经济社会发展依赖石油产业,造成了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随着石油资源不可避免的耗竭,东营市必将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的转型等一系列问题。在资源税改革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既是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资源型城市发展必然的选择。

二、基于资源税改革的东营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随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新疆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10]54号)的出台,我国开始了新一轮的资源税改革,2011年9月21日,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决定于2011年1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此次改革最重要的在于改变了部分资源税的征收方式,将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由原来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以原油、天然气销售额为计税依据。这就意味着,作为资源地的东营市每年可以因为资源税的改革而增加可支配的财政收入。笔者希望资源税收入可以来源于资源而用于资源的保护,用于生态的保护,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育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基于人们对生态系统的深入认识,充分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供给关系,认识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习惯对环境和生态带来的影响。可持续发展要求发展低碳经济,最终需要人们树立理性消费理念,自觉地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这一观念的转变需要政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这一观念真正在人们心中成长。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宣传上,应该正视老百姓的认知度。在现阶段,大多数老百姓应该说有了环保意识,但是环保与自身生存空间的依存度的认识还远远没有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另外,许多对可持续发展有明确意识的人也停留在概念上,具体在生活中如何去做还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宣传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要走进学校,从娃娃抓起,也要走进社区,宣传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意识形态的教育上,应该给老百姓一些可操作的指导甚至是采取一些鼓励措施,比如:让老百姓知道随手丢弃的一节电池会污染多少水、每天多使用一个塑料袋会带来多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多使用一双一次性筷子会毁掉多少森林等等,让老百姓知道低碳经济就在每一天的举手投足之间。

(二)节能减排政策

具体要采取一些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加大节能减排的公共支出。比如: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PM2.5主要是由汽车尾气导致的,而我国私家车的拥有量近几年飞速增加,而且,由于各种传统的观念导致我国私家车过度使用。据统计,在日本东京地区私家车一般年行驶3 000—5 000公里,而上海私家车一般年行驶1.8万公里。过度使用的私家车除了增加空气中的PM2.5,也带了诸如道路拥挤、汽车占用人的空间问题越来越突出。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必须采取一定的节能减排措施。

随着资源税的改革,燃油价格或早或晚都会面临上涨,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作为政府应当抓住时机,鼓励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同时,应该明确的是,公共交通不是一个营利组织,应该是属于公共财政支出的范畴,东营市的公共交通一是线路、班次太少;二是运营时间太短。在开通公交线路及班次安排上应尽可能考虑到大众出行的方便而不是只考虑成本效益,比如:职业学院处于东西城之间,离居住区比较远,职业学院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同一个时间上下班,交通的不方便迫使大家纷纷使用私家车,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加大了碳排放量。增加公共交通的支出,增开公共交通班次、增设公共交通路线是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一部分,通过给公共交通部门增加补贴标准以降低公共交通的费用标准等,以此方便和鼓励更多的人选择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三)环境与生态保护支出

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对于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内容可以说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环境保护的工作是长远而持久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3篇

同志们、广大市民朋友们:

在这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纪念第十四届“世界水日”和第“中国水周”。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文化”;“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更是促进水务事业加快发展的源泉。“十五”期间,全市各级水务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新时期水利工作方针,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为切入点,把人与自然和谐文章转载自文秘站网-相处作为核心理念,把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更加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合理利用,更加重视依法治水和依法行政,统筹安排,合理利用,基本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全面推进了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但是,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我市水资源总量还比较贫乏,全市人均占有量只有1350立方米,约占全国人均水平的1/2;市区人均占有量更少,仅为91立方米,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十一五”时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逐步增加,我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更加突出,必将成为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从根本上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的理念,改变过去那种“重开源、轻节流”,“重水量、轻水质”的错误认识,把节水防污作为一项战略方针,积极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一方面,我们要按照《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继续加强水源工程建设,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另一方面,要积极转变水资源管理模式,在水资源开发方面,把节水放到重要位置,更加强调人水和谐、节水防污、环境友好;在社会管理方面,更加注重通过水权、水价等制度约束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在管理手段方面,更加注重发文章转载自文秘站网-挥法律和经济手段的重要作用,辅之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使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4篇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教材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正确阐明了人地关系。列举了大量事例,尤其在思想教育方面,要求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认识问题,通过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要树立起一种观念: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为此,广大地理教师应努力加强环境教育,力求将环境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念。通过环境教育不仅使学生增加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而且使地理科学在联系经济和生产实际中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更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环境教育的进行,学生会自然懂得:地理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与社会的生产实践密切相关,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环境教育给地理科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等历史性文件,体现了当今人类社会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发展的数量与速度,而且要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1993年中国政府结合国情实际,编制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个按照国际规范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至此,可持续发展在政策规划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要有理论作基础,理论使政策的根基稳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地理学的参与,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必然会进一步给地理学带来发展的机遇。

环境教育并不等于可持续发展教育,因为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有联系的两个问题,尽管二者联系相当密切。与可持续发展比较,环境教育强调了协调人地关系,但缺少突出发展的思想,尤其缺少突出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常说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际仍是将人作为一方,将资源和环境作为地的一方,是人地协调问题,或者说是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或平衡。从地理学看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发展为目的,使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或者说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与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第15届会议确定的“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相一致。这是地理科学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一个重要新课题。可持续发展,具有它独特的涉及面广的特性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与优先事项是发展,发展是人类生存的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所必需的,也是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物质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不能脱离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要实行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发展战略,保护和改善环境;可持续发展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具有和谐性,进而保持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可持续发展具有公平性。包括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以及当代人与下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只顾自己或局部利益即不公平,也不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还具有持久性,它不是局限在某一时段,更不是短期行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依靠科学进步促进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通过动态的、适当的平稳过程找到连接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的最佳机制,这个最佳机制能支撑国民经济系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公众参与,必须实行全民战略,全民动员一起“迎接我们共同的未来”。学生是未来时代的主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尤显得意义深远。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现:

一是在教材中突出可持续发展主线。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应自始至终沿着可持续发展目标进行,说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动态机制、影响意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例如:说明人口时应十分明确“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1994年联合国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通过的《行动纲领》),突出人口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会广泛而深刻地影响到地球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这种影响会跨越区域和时界。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人口与资源要达到互动平衡发展,是全部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联系到中国有12亿人口,要认清人口与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并以此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要考虑因素。

二是在地理第二课堂和地理调查中注重可持续发展内容。在第二课堂活动中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查找相关资料,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推选代表发言,直接参加到活动中,结合课堂所讲授的内容,效果会更好。在地理野外参观、访问、观察、调查中,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生态农业模式,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例如:珠江三角洲有基塘农业模式;海南岛有多层多年生热带经济植物群落模式;江南地区有稻田水旱轮作系统模式和低洼地的深沟高床生产系统模式;“三北”风沙地区的防护林网系统模式;北京南郊的大兴县有试验性生态农业模式;以及各种充分利用废物、废料的食物链系统模式等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形式或雏型。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参观调查,使学生增加可持续发展的感性知识。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5篇

经济法在生态经济之下,应尽快培育自己的新的价值体系,从而更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理念、使经济法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其防范风险,教育和评价的作用。在原有的经济法价值体系之内,经济法全部诉求都是为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新的价值体系之下,经济法应该在平衡协调人类生存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大前提下,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稳定。这个前提更应该确立为经济法的最根本原则,不可动摇。只有在保证类人类生存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才能有的放矢的保障健康的人类的市场经济之下的合法权益。

二、生态正义与经济法的新价值

如前所述,平衡协调人类生存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法的根本原则。实质上,这也是经济法的价值目标。那什么是经济法的新价值,经济法的新价值就是,生态正义。随着新的社会价值体系的逐渐确立,生态正义最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之一,也应该成为经济法运行和实现的评价指标,而且是极为重要的指标。法的价值就包涵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生态经济社会下,发的价值是伸张生态正义。维护人类经济发展的生态正义。

(一)生态正义的价值主体

如同所说的价值主体一样,生态正义的价值主体是人,经济法所追求的生态正义价值,其主体是生态经济下的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都是“经济人”,人所行为的一切宗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显然,在生态经济条件之下,人是不可能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消减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更不愿为了生态正义的价值而做出权利的让渡。因此,在生态经济之下,生态正义价值主体只能是“生态经济人”,与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人”主体不同,生态“经济人”更关心生存环境,所追求的经济利益也是在生态经济之下的有限利益。那么什么是生态正义,生态正义的研究的发展状况如何,生态正义能否作为经济法的成熟的价值内容,需要我们对于生态正义这一价值的研究进行全面的考核。

(二)生态正义研究的研究评价

1.国外研究评价

综观国外对于生态正义问题和环境价值问题的研究,尽管大家都看到了生态危机的严重性,生态问题解决的紧迫性和导致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也提出了生态正义的实现需要在社会革命和人们价值观的变革。但是在提出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案时由于受到时代和社会制度的局限,其方案主要针对代内正义中的社会正义和国际正义,要么过于理想主义,要么过于利己主义,真正能够成为普遍的实现代内正义的原则的研究,要数生态者的生态观和罗尔斯的正义论。然而,生态者在研究生态正义的问题上,又陷入了对资本主义制度批判的狭隘的境地。单从社会制度来看,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摆脱生态危机的问题,相反,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在经历当年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生态正义的实现最根本就需要对人类的头脑进行一次大的价值观的风暴,使得人类自己从内心积极主动的去解决生态问题、实现生态正义,从而限制自己的自由和进行利益的割舍。相比之下,罗尔斯两个正义原则在全社会普适性要大得多,但是在关于两个正义原则在实践中的适用上仍存在很多问题。

2.国内研究评价

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正义和生态价值的研究也作出了许多的努力,总体上,国内学者对于生态正义的价值问题的研究仍然主要集中在代内正义的问题上,代际正义的问题也有少许的涉猎。在对代内正义的论述中,关注的焦点主要是人类发展权利、环境补偿和环境责任的承担等问题;在对代际正义的著述中,主要体现在对自然权利、环境价值的界定和补偿办法的研究方面所做的努力。然而,尽管大部分学者都看到生态正义问题的实现是一个人类价值观念领域的问题,但是并没有人尝试通过价值理论这一路径来探寻实现生态正义的办法。

三、结语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时代价值 实践取向 小康社会 改善民生

一、引言

包容性增长最早提出于2010年,该理念强调改善民生,注重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包容性增长也具有其丰富的时代价值和实践取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之一,下面将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二、包容性增长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包容性增长是一种新的增长观念,具体来说,它是指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同的是,包容性增长更加倡导的是机会平等的增长,最为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的分享经济增长成果,该理念的提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特征。包容性增长的提出对具体工作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它具有自身显著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包容性增长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减少机会不平等现象的出现,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其次,包容性增长倡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同时在经济发展的时候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降低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最后,包容性增长倡导公平合理分享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成果不能为某部分社会成员所占有,而应该公平分享成果,让广大人们受到实惠,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人们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包容性增长的时代价值

(1)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改善。但我国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东部、中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同行业工作人员的收入差距较大,并且呈现扩大趋势。另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社会公平感在减弱,不公平、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一些社会成员获取高额的收入,一些社会行业获取高额利润,使其他社会成员和行业失去与之同等的机会。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采取新理念,新方法,而包容性增长正好适应这种需要,提出该理念,运用该理念指导经济发展是我国国情发展的必然要求。

(2)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就要缩小贫富差距,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每个人的机会平等,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树立包容性增长观念,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人们的机会均等,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和谐人际关系,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各项矛盾得到有效解决,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3)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总体上步入小康社会。但必须清楚认识到存在的不足,目前的小康水平低,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更高层次的小康。实现这个目标的任务是十分艰巨的,需要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努力。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差距在扩大,教育、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收入分配等领域存在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为了改变这些情况,妥善解决迈向更高层次小康水平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按照包容性增长的要求,制定有效的发展措施和计划,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建设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

四、包容性增长的实践取向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包容性增长一种新的指导理念,在落实这项理念与措施的时候,应该坚持增长的理念,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保持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不断将蛋糕做大,才能落实包容性增长的物资基础,同时也为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支持。

(2)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包容性增长,如果仅仅只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是远远不够的,该理念对增长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但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和协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降低资源能源消耗,缩小东部、西部、中部之间的差距,合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差距,让社会成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更加关注社会公平问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指导思想在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现象,贫富差距扩大现象仍然存在,甚至这种趋势出现进一步扩大的情况。而包容性增长将公平正义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关注公平问题,将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作为主要内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并完善规章制度,加大各项政策措施的执行力度,促进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4)重视采取措施改善民生。改善民生,解决人们的就业问题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要求。要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就业岗位,为人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让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经济状况,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果实。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救济、福利等各项措施,让人们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促进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对经济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其作为指导方针,并注重采取相应的措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并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从而更好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议;辽宁盘锦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352-02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是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标志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长期的发展战略。盘锦市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1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基本涵义

环境友好型城市是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基本经济制度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社会形态,属于综合性概念,其要义是实现社会与环境的双向良性互动。一方面,要采取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要用良好的环境来促进生产发展、改善生活、保障社会和谐。环境友好型城市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社区等。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应将各项措施落实到经济与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

历史上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迄今经历了2种基本形态。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自然界作为一种有无限威力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对立,人们慑服于自然,只能抱崇拜和敬畏的态度。在近代,随着工业社会的兴起和发展,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去探索、征服、统治自然,企图使自然界沦为人类无节制有用性的奴隶。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不仅带来了人类社会经济前所未有的繁荣,也造生了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在以后200多年的资本扩张过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生态危机越演越烈,极大威胁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人们终于认识到,需要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友好关系。人类社会对保护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及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综合要求,从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清洁生产、环境无害化技术、环境友好技术管理措施相继出台,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形成,实现了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认识上的飞跃和在经济社会发展观的升华。

人类在改造自然界的时候,尊重人与自然存在的统一性,将经济发展与整个生态系统相联系,杜绝对自然界的野蛮行为,防止生态环境发生逆转,这对我国显得尤其重要。究其原因,一是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对资源使用较浪费,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统计表明,2002年我国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世界14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在倒数第14名;2003年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环境损失已经占GDP的15%;目前,我国75%的慢性病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污染有关。二是不能只局限于用经济的眼光对待自然,应当重视自然界生态系统价值的多样性。西方学者罗尔斯指出,自然界对人类存在的价值,除了经济价值之外,还有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消遣价值、生命价值、遗传和生物多样性价值、文化象征价值、塑造性格价值等。生态文明要求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将自然界的多元价值相互融合,避免由于过度突出经济价值而将人变成畸形的“经济动物”。总之,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关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要求人类要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消费方式。

2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理念和认识

为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要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应加强社会各体系的构建,如制度建设、法规建设、机制建设、政策建设等,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和人类的文化意识形态,制订符合实际的规划,并切实地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其意味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遵循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通过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最大化发展,从各方面实现社会优势资源的合理调度,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点: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实施的各个生产活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无不良影响;符合实际区位条件的生产力改革;污染与损耗均较低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崇尚环境的人文文化氛围[1-2]。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必须符合自然生态规律,朝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并用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和方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总目标,又是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总抓手,其理念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是国际社会环境保护战略思想演变和可持续发展实践进展的必然结果,这是环境友好型城市理念提出的认识基础。

3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基本途径

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根据盘锦市实际的发展状况、区位条件、生态条件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使其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行动,政府和相关部门、城市居民都必须加强认识,从而制订和实施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3]。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水资源 环境 管理

一、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我国的水环境呈污染态势。由于工业生产的大量污染和城市化进程规模的扩大,使生产和生活污水大量进入水体,影响着水环境的质量。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一方面,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张;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消费的水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每年有400万-50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水资源危机带来的生态系统恶化和生物多样性破坏,也将严重威胁人类生存。水污染种类有水污染可分为病原体污染、需氧物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盐类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等。有些污染物是可以用肉眼看出来的,例如水污染后,有飘浮物、水变颜色、有异味等,而有些污染物则需要测定。

造成全球性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地球的天体物理变化,二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异常,具体来说,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紧缺。水利专家们普遍的看法是人类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导致目前水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而且只有因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的水资源紧缺,才可以通过调节人类自身的活动得到解决。

二、我国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是由国家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的、带有一定行政职能的管理行为,它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资源管理,是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调度等方面的实施,包括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组织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协调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处理各地区、各部门间的用水矛盾;监督并限制各种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制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方案,处理好防洪和兴利的调度原则,听出并执行对供水系统及水源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对来水量变化及水质情况进行监测与相应措施的管理等。

水资源和水环境是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中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水资源的短缺会加重水环境的恶化,水环境的恶化反过来会加重水资源的短缺;另一方面,各种途径的节水在缓解用水紧张状况的同时,也会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水环境污染的治理也会增加可用水量,从而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形势,实施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综合管理是必然的选择。水资源管理主要是水量的管理,水环境管理则主要是水质的管理;而水资源与水环境综合管理则是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即通过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供应,防止水体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以满足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淡水资源的需求。

在技术方面实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广应用清洁生产和清洁产品,将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消除它们对水环境的污染,从而把水污染防治的重点由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采用适当的技术,消除污染物或将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稳定的物质。在我们跨越国外150年历经的水质黑臭、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和有机毒物四代水环境问题的同时,我们还要通过水资源的优化调控,实现战略资源的优化调配。共同的任务需要现念的指导,把管理新思维作为武器。现代科学技术使我们有条件不重复国外在技术落后时所历经的弯路,我们也有可能利用“后发”优势,实现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的跨越式发展。重要的是各尽其责,携手共进,共同走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水资源管理的意义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迫切需要。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因素。我国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少,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根据近年的水资源源价调查结果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中央提出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加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强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促进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机结合。要着眼于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发挥水利在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增强发展协调性的迫切需要。我国现代化的成功取决于农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我国农业用水量占总供水重的均65%,人增地减水缺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保持农业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需要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对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筹城乡水资源配置赋予水资源管理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把加强水资源管理作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