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当地的经济发展

当地的经济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经济;典型调查;产业优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3

一、前言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总和,是渗透在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的民族性格和特点,体现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历史、风貌、礼节和传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每个少数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国家和地区宝贵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与重视,因而,从经济转型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价值和作用不可估量。然而,尽管近年来一些民族地区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使少数民族文化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远低于其他发展较快地区。他们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却在茫然和落后中无法找到有效的发展道路。

为此,我们根据调查数据的可获得性条件及调查对象的典型性,选取了中国北镇满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龙胜壮族自治县和孟村回族聚居区等四个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了典型调查,试图深入实际,从多个不同层面探求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所起的影响作用,并进而探求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典型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并辅以田野调查法而开展。

二、典型调查分析

(一)关于问卷设计和调查的简要说明

为获取较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在本次典型调查中,我们分别针对当地政府调查对象和民众调查对象设计了政府问卷和大众问卷两种类型。问题的设计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个人或家庭在寻求自身生存和未来发展中,其生产生活理念和方式的选择的影响;二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当地政府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发展方式的影响;三是探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如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产业中文化的渗透、文化产业链的延伸及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等。此次典型调查在四个典型调查地区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共发放问卷700份,其中发放政府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1份;发放大众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2份。同时,课题组分别在当地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随机访谈。通过对实际调查问卷和访谈信息的整理与分析,我们获得了对论题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可靠依据。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个人生存发展的影响作用

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与个人的生存发展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调查结果显示,有53.8%的受访者表示民族文化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较大,其中12.8%的人表示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独立的经济主体,每一个人都需要对本民族文化形成高度的认同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保护和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人们的影响更是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和深入的。然而,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发展却仍十分落后,这与当地人民没有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加以良好的利用有一定关系。

1.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及特色欠缺深入了解限制了人们的职业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大多依托旅游业,主导产业为手工艺品制造业、民族文化业、自然资源开发业等,然而当地的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并没有对其加以全面合理的利用,职业的选择方面也没有根据地方特色,选择能有效带动地区发展的行业。

在对于当地文化了解程度的调查研究中,过半的受访者表示只是部分了解,甚至还出现了表示完全不了解的情况,具体情况如下表1所示。而对于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形成的大量特色文化半数以上仅集中于旅游文化方面,对其他如建筑、自然等则了解不多,具体如下表2所示。由于对民族文化缺乏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自然就无法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由此当地人们在自身发展的职业选择方面便受到了限制,反过来也削弱了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表1 人们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程度

表2 人们对当地文化特色的了解程度

2.“掏空”式文化资源的利用导致近半民众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手工制造业、服务业、旅游业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这些与文化相关产业的发展采取的是“掏空”式的文化资源利用方式,民众对当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大多呈现不满意的状态。由下图1人们对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显示,40.9%的受访者认为当今的发展只是单纯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25.7%的受访者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体系不完整、缺乏侧重点,由此看来人们普遍认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自身福利的显著增加,因而他们看不到本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而同时,调查显示也有超过半数的个人表示愿意对民族文化资源和产业进行合理利用和开发(如下图2所示),但是由于没有在当地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中看到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因此,缺乏具体的开发和利用思路,另外还有43.6%的人表示无所谓或者不愿意参与开发。

图1 人们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图2 个人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意愿

3.偏低的文化水平将个人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

受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使得个人无法实现高度化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能将自己束缚于低收入的传统行业。从我们对民众收入来源的调查结果显示,35.9%的受访者通过经营农副产品获得收入,28.2%的受访者经营服务业,而他们年收入不到1万元的高达53%。由此看来,在少数民族地区,受文化教育水平偏低的影响,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多数人从事着世代相传的传统农副业、手工业以及传统服务业,而对于如何创新性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将文化转变成财富,大多数民众则缺乏思考。

(三)少数民族文化在当地政府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影响作用

政府是发展经济的“有形之手”,文化作为无形资源的存在和经济软实力的核心,对政府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然而,这种影响作用不可能自发产生,只有当地方政府具有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自觉和其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民族文化才能在政府制定本地区相关经济发展的战略中产生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典型调查,我们发现的却是如下四种主要情形。

1.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文化产业无法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四个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价值,他们缺乏的正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意识自觉及价值获取的行动自觉,只是把重点集中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从下表3来看,政府成员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持大力支持态度的仅占21.47%,持中立态度的占了64.92%,超过13%的人漠不关心或极力反对。

表3 政府成员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态度

政府成员普遍轻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意味着即算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发展文化产业却不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而更多的是以环境为代价向自然资源索取回报,形成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也或者在缺乏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少数民族地区富余的劳动力纷纷奔赴外地打工,而本地经济却持续处于落后状态。

2.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的无视使民族文化节成为活动过场和形式

民族文化节是当地传统和民族风情最集中的体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作用的重要载体。然而,由于当地政府无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即使举办各类民族文化节,在内容上也趋于简化,流于形式,使文化节成为政府活动过场。下图3所示为关于举办少数民族文化节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作用的多项选择,有高达64.11%的受访者认为主要是宣传民族文化,仅有41.08%的人认为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增长。这不仅无法促进当地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而且还使民众表现出对文化节的愈加冷淡和不愿参与,进而形成对民族文化节作用的片面认识。

3.政府扶持政策的无力导致少数民族地区混乱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当某种资源被认为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价值的时候,这种认识必然会投射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之中。然而,调查发现,有43.57%的当地民众不清楚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扶持,还有28.22%的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一般或较差,如表4所示。

表4 民众认为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扶持政策的模糊和无力,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混乱状况。下表5所示为对政府成员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的调查结果。

表5 政府成员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看法

由于政策的制定和宣传不到位,当地少数民族民众并未感受到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给他们带来切实的帮助,从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被大打折扣。

(四)少数民族文化在地区产业发展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对产业的影响可体现于两方面,一是通过融合创新,使文化元素渗透于其他产业中,从而形成产业特色,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和不断延伸,使文化资源实现产业化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对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也应是如此。在典型调查中我们发现,少数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多数体现为在方式上都较单一,且影响作用发生在浅层次,对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未起到实质性影响。具体可表现为以下方面。

1.盲目发展和散乱的产业链使少数民族文化沦为廉价谋生工具

对民众的调查结果显示,40.9%普通调查者认为本地区文化产业在发展中盲目追求经济效益,35.7%的调查者认为文化产业未成体系。同时,在对政府成员的调查中,33.33%的成员也认为当地各产业盲目发展,另有28.57%的成员认为各产业的发展不成体系。在我们所走访的地区也看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品的生产大都是以个人为单位,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良莠不齐,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的设计、制作和销售各环节之间呈散乱状态,民族文学作品,民族工艺品,民族歌舞等文化资源没有有效整合,文化产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低下,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仅仅被当成是部分民众廉价的谋生工具。

2.少数民族地区几近空白的民族文化与产业的融合发展,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价值

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相关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加强产业联系、提高产业效率、推动当地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作用。民族文化在与相关产业和要素的融合发展中,将扩大产业边界,加强产业关联渗透,同时推进传统产品的丰富和升级。旅游、工业、农牧业、体育等传统相关产业都应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产业融合的载体,在这些产业中创新性地融入少数民族文化符号、工艺、理念和创意等特色元素,将有效改变原有产业产品形态特征和市场需求,加速相关产业链的延伸,并使价值链向高端攀升,从而提升产业文化附加值,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但是,在我们所调查的四个典型地区中,其所拥有的极具特色的民族风俗,民族建筑、民族工艺和饮食等文化资源,多数是以简单的“硬植入”方式渗透于地方产业的发展中,主要表现为将民族文化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采取在旅游观光活动中观看民族歌舞或开展主题文化节等较为单一的形式。这种简单的文化植入方式,对文化资源进行的仅是浅层开发和利用,价值较低,更谈不上民族文化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无法激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价值。

3.人才的极度匮乏,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本地区的“睡眠”资产

无论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人还是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都面临着极度匮乏的局面。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0%的人愿意投身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产业中,而在对未来的打算里,62%的群众希望选择去发达地区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民族地区人才匮乏一方面表现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人大都年岁较高,而年轻一辈由于看不到民族文化产业带来的前景而不愿投身其中,导致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越来越少,并面临消亡。同时,由于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且少数民族民众受教育程度不足,相关产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也严重缺乏。由此,在人才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即便拥有丰富的本民族文化资源,也无法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睡眠”资产。

三、利用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更好发展的对策建议

立足于上述深入实际所进行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典型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必须利用好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文化生产力,使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这已成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构建本民族文化自信,深刻认知文化资源经济功能和市场价值

文化是兼具社会、宗教和经济功能的重要资源。与文化的社会和宗教功能的实现方式不同,其经济功能的实现必须立足于市场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投入,将文化资源要素依托一定载体转化为具有文化精神内涵的有形或无形产品,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获得回报。可见文化资源的价值来源于文化的经济功能,且文化的经济功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应该改变目前对本民族文化不重视和不甚了解的状况,通过积极的有意识、有目标和有规划的宣传和学习,无论政府或民众都应在观念上构建起对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并在意识上深刻认识民族文化客观存在的经济功能及其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市场价值,一方面作为政府才能制定正确的促进本民族文化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核心动力的相关政策;另一方面作为民众才能具有更多开发和利用本民族文化资源谋求自己更好生活的内在动力。

(二)深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打造地区文化品牌

开发和利用资源最有效率的方式就是实现产业化发展,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就是品牌化经营。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不仅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撑,同时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改变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散而乱的无序发展状态,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市场开发、产品打造、渠道拓展、人才服务、金融和信息服务、相关产业政策等各方面全方位地进行本民族文化产业深耕和地区文化品牌的打造,才能真正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以文化软实力提升本地区经济实力。为此,民族地区应首先明确本地区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定位并制定发展目标;其次,有效整合本地区文化产业资源,确定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主题,在打造地区整体品牌形象下开发特色产品和市场,分别形成系列文化主题城镇,并使主题城镇连成线连成片;第三,应重点培育1-2家富有民族地方特色和具有竞争力的标杆和龙头企业,力争提高其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外销能力,逐步实现民族特色文化走向世界。

(三)借力科技和创意,努力推进民族文化的产业融合和产品创新

尽管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低端,但必须看到产业融合是当今以致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特征,民族地区如果努力借力科技与文化创意,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与多产业融合,将可以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创新性产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民族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为此,民族地区应努力尝试挖掘、开发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精华,在整合本地文化产业资源的基础上,扩大与外界企业及相关机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并着力将科技因素和本民族文化元素充分结合,推进“创意”的横向延伸,使文化元素广泛渗入到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农牧业、体育业、现代服务业和艺术等各个领域,以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与不同产业融和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打造既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又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符合当代审美要求的文化原创精品,从而真正实现本地区产业结构和经济的优化发展。

(四)大力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培养和引入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人力资本是实现民族文化产业化的核心资本,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知识与能力都有着特殊要求,而这种要求能否得到满足将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能否发展壮大的决定因素。因此,对民族地区而言,当务之急是要建立有效的人才保护、培养和引进机制,通过保护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播者中的杰出人才,并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民族文化特色人才培训,使少数民族文化薪火相传;通过多途径、多方式扶持、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的经营人、经纪人、策划人、制作人等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依靠他们搭起民族文化产品和市场间的“桥梁”,使文化产品在制造、销售和策划、组织、宣传、推介等不同环节都不乏“内行”的统筹和管理,以形成和提升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熊正贤,杨艳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民族学刊,2011.3:28-35.

[2]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3]王妍.民族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3).

[4]金毅.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锁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12-14.

[5]陆祖鹤.文化产业发展方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97.

[6]董恒宇.打造草原文化品牌振兴草原文化产业.前言,2005.5:8-12.

[7]李炎,刘薇琳.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产业浅论.经济问题探索,2001.2:84-87.

基金资助: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连民族学院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ZJ12REYB009)

课题名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地方经济发展作用的典型调查”,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2013001)

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红河县;社会发展;特色经济;政策措施;

一、红河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红河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州西部,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区南缘,哀牢山脉盘踞全境。地势中部高,南北两翼低。境内大小河流20余条,均属红河水系。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20.3℃,年平均日照时数1700.4~2049.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40毫米。县内主要有哈尼、彝、汉、傣、瑶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9%,是我国哈尼族主要聚居县之一。其中哈尼族人口208177人,占全县人口的75.7%,占我国哈尼族人口的15.2%。县城迤萨镇是滇南著名的侨乡。县内主要产品有香蕉、蔗糖、棕片等,其中棕榈种植规模名列全国县级前茅,享有“棕榈之乡”的美誉。境内石膏资源丰富。2003年末,全县总人口274873人。其中农业人口258615人;非农业人口1625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6‰。截止2006年全县公路1300多公里(包括省管公路)。①

2006年,红河县全县国民生产总值(GDP)为75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5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2元,恩格尔系数为0.703。其相关经济指标与全国和全省相比,(见下表):

表一:红河县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和全省对比表①

全国云南省红河县

经济增长速度10.7%11.9%6.5%

第一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11.8%18.8%50%

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48.7%42.7%13.1%

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39.5%38.5%36.9%

第一产业增长比例5.0%6.8%6.4%

第二产业增长比例12.5%16.9%3.0%

第三产业增长比例10.3%9.1%7.8%

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2250.5元1235元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0.430.490.703

二、红河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红河县的经济发展与全国和全省水平相比,已经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影响着当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着红河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甚至直接影响到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通过笔者调查和走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发现红河县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精神文明建设落后。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对经济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对经济发展起着间接而又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笔者走访调查的情况,红河县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落后的。例如:当地人们认为“禁毒防艾”的宣传工作只是一种表面工作,对其生活没有实际意义。究其原因就是当地经济发展滞后,造成人们教育水平低,所以认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只是一种无用的空头宣传,但这却恰恰是造成当地经济发展不良的潜在因素之一。

(二)基础建设滞后。根据笔者调查的情况来看,笔者认为红河县的基础建设相当落后,例如:截止2006年全县通公路里程(含省管公路)仅有1356公里;学生宿舍简陋,食堂条件差等。笔者认为,红河县落后的基础建设已经导致红河县在经济发展方面信息不对称,例如通信设施,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外地投资资金不足,而本地资本却又无力承担当地企业的成长。即使有小企业能够生产一定的产品,由于条件限制,也只能供内部消化,使其不能形成规模。例如甘蔗是当地的农作物之一,而当地糖厂所生产的糖价格比其他地区高出几乎一倍,可见当地的企业发展没有持续性和竞争力。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第二产业在当地经济只占13.0%,远远低于全国和云南省平均水平。以上这些因素已经直接影响红河县目前的经济增长并且将持续影响未来经济的增长。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表一可以看出,在红河县的经济比重中,第一产业的比重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而第二产业比重却又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而据笔者调查,当地的第三产业还没有鲜明的特色和强势发展的竞争力。因此可以说红河经济的不发达一定程度上是由其产业比例不合理造成的。究其原因,产业比重的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人才匮乏所造成对的。但是由于当地的经济的发展状况导致政府无力大力建设各项基础设施。而作为民族地区,应该具有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素质建设队伍。来为当地的的经济建设服务,但是由于当地的基础教育发展状况已经影响当地不具备培养一批本土优秀人才的能力,而当地社会教育事业却又反过来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因此造成了恶性循环。

(四)二元经济矛盾表现突出。美国经济学家W.A.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组成的:一是以现代化技术为特点的经济部门,或称现代部门、资本主义部门;二是以传统的落后技术为特点的农业部门,或称传统部门。这两种部门的并存被西方经济学者称之为二元经济或二元结构。它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过程。城镇和乡村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就可以反映二元经济结构严重程度。比较劳动生产率描述了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偏离程度(没有偏离时比值为1)。产值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偏离度的大小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农业劳动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城乡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值反映了城镇和农村这种偏离程度大小差距的总和也即反映了二元经济结构的反差。从红河县农村和城镇的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偏离程度(根据笔者调查估计比值为1.3左右),因此其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一方面以现代化技术为特色点的经济部门没有发展起来。而以传统的落后技术为特点的农业经济却严重滞后。所以导致红河县二元经济矛盾在红河县表现的非常突出,虽然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红河县也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尽快改变这种现状。

(五)经济发展特色不鲜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目前,经济形式已经多样化,同时各地发展水平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东南沿海凭借资金、技术等在传统经济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而红河县的经济一直以传统农业为主,即便是按照当地所说的特色产业,也是在政府保护下或者跟随别人的特色产业,根本担负不起当地经济发展的重任。而经济无特色的发展直接导致当地与外界没有竞争力,造成经济发展不能可持续发展。

(六)政府行政成本过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这是目前我们整个国家行政都在探索的问题。就红河县政府来说,可以说是政府什么都做,从农民基本经济生活到当地宏观经济调控。按照公共经济学的观点,当政府提供的产品的边际成本高于私人所提供的产品的边际成本价格时,就必然造成资源配置的浪费。而红河县各级政府一切都做就必然造成行政成本过高和社会资源浪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背上了承重的包袱。当然目前来说政府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干预是必须的,但是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观念的树立,政府转变其职能作用是必须的。

三、红河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红河县作为少数民族哈尼族主要聚居地,在其经济发展虽然落后,在其潜在文化资源尚未开发,特色经济不鲜明和基本没有支柱产业的情况下,笔者认为,红河县必须领导干部必须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用极大的耐心和带领当地人民致富的决心,认真思考,仔细研究如何解决基础建设问题,培育当地特色产业问题,如何发扬哈尼民族文化,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精神文明建设要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工作。

红河县经济发展滞后,主要是由于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和竞争意识比较差,而这些的提高就要求当地政府必须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做。在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必须注意民族文化特色。不断开发文化内涵,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保证。

(二)经济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前提,着重发展生态旅游。

红河县地处红河上游南岸,其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本。生态环境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而且影响红河的广大下游地区。建设红河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不仅可以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步伐,而且对改善整个红河流域生态环境也具有重大意义。只有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红河县地区丰富的资源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只有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发展步伐,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迈进。

红河县作为一个旅游资源丰富而尚未开发区域,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旅游道路是县委县政府必要的课题之一。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抓水质,开展各项保护措施,让重点湖泊的水质总体趋于稳定和改善,为生态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到红河旅游的游客能够尝到与众不同的水,让红河的水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并积极鼓励以水为主要原来的产业开发。

2.抓关键,坚持生态、旅游与地方经济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建设促进生态建设。生态旅游主要表现当地的原生态风貌,让更多的游客到红河县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3.抓特色,积极探索红河县生态旅游的正确发展之路。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生态旅游的研究和规划,努力将旅游业建成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与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相依相融,使之成为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

因此红河县应该积极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让旅游者领略原始生态的自然景观,体验民族文化风情,同时又充分保护旅游需求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是生态旅游的关键。

(三)基础建设要作为经济发展前提保证。

根据笔者调查发现,红河县的基础建设严重滞后,直接影响了当地发展。因此,红河县必须要加快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融入当地的文化内涵,为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让红河县的经济发展具有前瞻性和持久的竞争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创造前提,提供保证。

(四)积极努力融入昆明—玉溪—思茅经济发展带。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红河县的经济发展滞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当地的交通不畅,信息落后造成的。因此的发展就必须有经济发展较快的相应地区带动才能够更好的发展起来。而在所有的经济发展带中,笔者认为加入昆明—玉溪—思茅这一经济带是比较好的。因为这一地带交通基本是一体化的。同时产业相似而非趋同。因此可以说加入这一经济发展带对红河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而加入这一经济带就必须要做好以上准备,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五)努力减少城乡二元经济的矛盾和冲突。

许多经济学家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地方的经济落后不是由于本地与其他地方的差距太大,而是由于当地的城乡之间的差距太大,若有效较少城乡差距就可以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变化。①因此对于红河县的发展来说,努力减少城乡之间的差距(即较少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和冲突)也就成为政府必须努力的事。而这种减少城乡差距是要在大力发展城镇经济的前提下,努力减少城乡二者之间的差距,而不是压制城镇经济的发展来达到二者的平衡。

(六)加快地区金融建设,实现地区经济发展又快又好发展。

一些学者研究认为:农村的不发达主要是由农村的金融资本不发达所造成的。②特别是在像红河这样的民族地区,由于人们长期处于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当中,人们更加认识不到资本对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加快地区的金融建设,使得像农村信用合作社这样的机构在地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七)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和优化,加强对棕榈等主要农作物的支持力度。

在红河县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处于非常低的水平。因此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因此红河县主要应该以棕榈、石灰岩和和甘蔗等农林经济产物为主要资源。引进先进技术,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同时也要在当地的农业发展中加入科技成份,使得种植科学化、规范化,实现农业高效增产增收。

(八)培育特色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保证。

特色产业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只有分布在本地区而其他地区没有却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而并不像目前红河县养殖的童子猪等在农民还没有得到收益之后就损失大半,极大的床上了农民的积极性。因此特色产业的培育则需要当地人们仔细研究,反复论证并积极准备条件。让其在地方的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经济长远发展提供充分保证。

(九)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红河县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可以说是管的很周到,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只有市场说了算,政府的强迫并不能给人民带来什么福祉,相反政府强迫下的经济发展只有劳民伤财。那么政府应该做什么,而不应该做什么呢?经过和当地农民交谈后笔者发现:农民缺少的是信息,缺少的是产品运输的担心以及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发展。而这些却恰恰是农民自身的努力所完不成的艰巨任务。自然而然就市政府的事。因此红河县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努力转变自己的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就必须发展有自主特色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的县域经济格局。希望红河人民在政府的带领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引进先进技术,面向国际市场,巧打生态旅游牌,大力支持旅游和棕榈等支柱产业,使绿色环保、可持续性、科技型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打产业。相信在红河人的共同努力下,当地财政收入会持续增加,就业持续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处独具特色的和谐民族地区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十点建议.宋桂兰[J]青海金融.2003(7):7—9

[2]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问题.施文正、戴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6—68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胡恒松[J]北方经济.2005(12):16—19

[4]金融发展理论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刘梅[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8):15—19

[5]文化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探析.赵静[J]桂海论丛.2003(6):85—87

[6]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西南民族经济.黄定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0

[7]民族经济与社会研究.杨文安[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6

[8]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理论透视?发展分析?模式构建.李澜[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

[9]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及资本形成的途径.李昌南、魏润卿[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7—61

[10]云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者丽艳[J]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理论专辑):21—23

[11]关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问题和建议.赵显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7—14

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一、社会经济类型的变化与运输业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经济发展初期,各地的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生产方式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发展区域性明显,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在以农业为第一生产力的时候,交通业的发展相对作用较小。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生产方式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即工业产业迈进,这个时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第二产业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发展的进程,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工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能源、矿产、钢铁等一些大型建设方面,这些工业矿业的发展急需交通的运输对接。工业的发展当然也包括轻工业的发展,轻工业凭借轻小的发展优势在各地迅速崛起,其对货物的运输需求也在逐渐加强,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交通运输的形式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当然对于交通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历了从以往的快速,到安全,到舒适方便的更高要求的变化,所以在经济发展中要有相应的交通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点对外辐射。

 

二、公路交通运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中心辐射理论

 

弗里德曼的认为,任何国家,任何地区都是由中心辐射周边的发展空间模式组成。在不同资源,不同市场,以及周围硬件软件的发展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区域的发展中,如果一个地方的空间集聚效应形成,就会形成强大的中心优势,其在经济发展中就会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个区域就是经济的中心地带。中心带动周边,对于外围的薄弱地带,经济的附属关系就会很明显的显现出来。随着中心辐射优势的显现,空间结构二元次模式,在经济发展中的附带作用就会越来越明显。但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市场发展的不断加快,这些中心地带的优势也会越来越小,逐渐形成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会有中心向周边扩散发展的过程。在大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是链接城市与农村的重要工具,随着道路的不断扩修发展,地区招商工作的不断加大,这些都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交通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很重要的经济纽带。

 

(二)点轴开发理论

 

对于点到面,点到轴的发展,有理论认为,交通的发展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河流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上,都是连接一个点到一个面的流动发展的过程。在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不断降低的同时,会形成周边地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简单地说就是在交通干线发展轴线上,是经济发展的集中辐射地点,这些点轴发展的模式都得益于交通干线的发展。例如:我们熟知的公路旁边的工业园、特色产业园的发展都是集中在交通便利的主干线周围,这充分说明交通的发展对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三)区位发展理论

 

对于区位发展,有经济学家认为,工业区位的理论上增加了对于农业区位的理论研究,是距离消费远近决定的,这对于农作物布局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素。由于在交通运输方面产品生产产生的成本、运输的成本、以及市场交易的成本,这三个方面,运输的成本是决定农业区位的比较重要的因素,也是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所以对于交通快捷的地区,就直接减少了成本的支出费用,以及生产的时间成本,这些对于区位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我国目前高速公路发展的现状

 

高速公路的发展,始于五十年代,那时候主要以扩建高速网络为主,经历了两个五年发展规划。第二阶段主要是在第三第四第五个五年规划中开始实施的。在我国的六十年代,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在完善扩充高速网络的同时,也提高了公路建设的质量和等级标准。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主要是发展公路的等级和质量。在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速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公路发展主要集中在公路的质量和等级方面上。

 

四、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交通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公路的发展对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创造了有力的条件。公路的发展让优质的产品走出去,高效的科技引进来,进一步的加快了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村以及偏远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为当地的经济发展铺设强快之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吸引外来人员发展旅游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三)随着经济和交通运输及招商引资、招商引贸的大力开展,也带动了当地的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的时候,加快发展当地的第三产业经济,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强有力的活力。

 

所以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是发展经济重要的纽带,只有路好了,道通了,才能更好的发挥交通的优势,以中心位置,带动周边地区,发挥区位优势,更好的体现区域经济发展关系,让交通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由此可见,交通运输体系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协调好两者的关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高屋建瓴,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论证和探讨

经济报道对象往往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在经济报道中,只有立足于既全面客观地揭示事实,同时又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和促进实际工作这一前提,对报道的角度进行把握,才有可能使经济新闻传播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济源记者站便是区域经济报道的成功典范。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小浪底工程在济源开工的时候,济源面临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这个关键时刻,济源记者站站长史颂光以一个经济学家的思维,同济源市的领导一起策划了济源的经济发展大态势,写出了《历史性机遇和战略性跨越》的长达1万多字的、有很高经济理论水平的文章,从而奠定了济源在国内的地位,为济源成为省直辖市立下了汗马功劳。开封市过去过多的是抱怨和牢骚:没有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机遇了,没有适时把企业做大了,没有争取到国家重点项目……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封市也提出了以旅游促开放的发展思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一思路在落实中曾多次摇摆,丰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一直未能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增长潜力有限;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加之重新铺摊子、上项目的政策空间和自身条件有限,形成后发优势的可能性也不大。近两年,开封市抓住旅游业在全球蓬勃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城建和旅游。我紧紧抓住这一点,采写和发表了系列述评《开封的机遇和历史的抉择》、《大做"宋"文章》、《拉长旅游经济产业链》、《建设开封"大旅游"》等,在《河南日报》发表后被多家新闻媒体转载。开封市委书记和宣传部长专门约见记者,对文章提出的建议给予了高度评价。

能够对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基础,在于记者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思维,必须真正吃透当地的发展状况。因此,经常不断地深入采访,学习经济理论是一个驻地记者势在必行的基本功。

及时报道经济发展中的典型成就,带动推广典型经验

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有失误也有成就。好的成就有着示范的意义,可以带动周边的经济发展。经济报道寻找切合实际需要的视角,能够使报道内容潜在的价值得以更充分的发掘,使报道主题得到更好的表现,这在河南日报多年来的新闻实践中一再得到证明。

比如,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开封市的杞县先行了一步。该县为了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从1998年开始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把大蒜的生产、加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杞县的优质大蒜可以直接销往国外,取消了原来每吨400元的出口配额,而且关税有所下调。如今,每天都有近百吨的"金杞"牌大蒜源源不断地运出杞县,大多直销到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大蒜生产基地,杞县大蒜已经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站稳了脚跟。同样,大蒜业已成为杞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加入世贸组织,杞县人感受到的不是冲击,而是无限商机。这主要源于杞县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上先行了一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将严重冲击传统种植业,杞县的领导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此,杞县从1997年开始在全县突出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构建农业优势产业带。而杞县的气候、土质非常适宜于种植大蒜。当地农民也有种植加工大蒜的传统。杞县大蒜很早就以个大、皮白、不散头、耐贮藏及香味纯正、辣味适中、营养丰富而名闻遐迩。因此,大蒜作为当地农业的优势产业被推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在系统地采访、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采写了《从杞县大蒜看农业如何"入世"》的文章,效果非常好。

在经济工作中,一个时期会有一个重点,这时,经济报道就要围绕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有组织、有计划地策划一些主题明确、声势浩大的战役性报道,借此指导经济活动沿着正确的轨道展开。

把记者的责任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驻地记者能否真实、全面地报道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于公众正确地把握宏观经济状况至关重要,上级领导了解一个地方,尤其是让当地人了解当地,推进民主化进程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经济领域的广阔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又使经济报道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驻地记者要全面融入当地的经济发展中去,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实现全程的渐进式的研究和报道,从而实现为一个地区的发展而呼喊、"号脉"。如《经济日报》曾经发表的《醒来吧,铜陵》、《开封何日能开封》及《给营口"号号脉"》等都是区域经济报道的成功力作。

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城镇 经济 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b)-0144-01

1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现状

盘县城关镇现城区面积8.1 km2,人口7.3万,其古城部分始建于明洪武22年,作为盘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610年。境内有多处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美食文化远近闻名。但自1999年盘县党政机关搬迁红果新城后,整个老城区经济发展逐渐困难,社会管理的燃点、爆点不断增多。盘县老城区属于群山怀抱的谷地、发展空间狭小。县委县政府当时作了“建新城、保老城,两轮驱动、比翼齐飞”的公开承诺。然而多年来地处盘县几何中心的百年城关却因累计投入不到十亿元而逐渐衰退。城关镇群众的诉求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反映基础设施老化,影响城市功能发挥;二是反映公共服务滞后,影响城市生活质量。

在该情况下城关镇明确了长远发展的战略定位。首先,结合城关镇“非工非农、亦城亦乡”的实际,决定了服务业是主要出路,该想法已形成共识;其次,是启动古城修复与旧城改造,利用机关单位和当地企业闲置资金划拨用于古城修复与旧城改造,将来以置换、拍卖等方式盘活资源,撬动市场资本投入,为改造建设提供土地、资金支持;再次,请政府倾斜财力,支持城关镇实施好老城区三一溪河道景观建设和环城绿化带建设,将城关镇建设贵州西部的“文化服务区、旅游集散地”,打造“文运胜地、美食之乡、休闲之都、商汇之城”名片,树立经济转型发展的典型为整体的建设改造工程奠定基础;最后,加大基础设施的项目扶持。尽快投资建设红果至城关快速通道和城关环城公路改造工程,争取开工建设城关北郊狮子河水库,减缓用水紧张,增强生态效果。

2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同环境间主要矛盾

2.1 水环境污染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决定以服务业为主要出路的发展思想,过程中由于工业废水就近排放和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均会对当地水环境带来影响,虽然目前该类水排放量较小,但长此以往该类污废水不经处理则会给当地水环境带来较大危害,甚至会对河道景观水体带来影响。

2.2 大气环境危害

在启动古城恢复与旧城改造以及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均会带来大量的人力和机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并会带来大量扬尘、粉尘以及毒害气体等污染,该类污染尤其集中于交通较为便捷的区域,因而越来越多的大气污染物势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质量。

2.3 有机废物污染

当前该区域内有机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人畜禽类粪便以及工企业内所排放的有机废物等,该类废物的存在不仅对可利用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也对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尤其是在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带来的“白色污染”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卫生状况及镇容镇貌。

2.4 生态环境影响

随着当地城镇化的推动,势必吸收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发展动力,同时也会相应占用大量农田作为场所,并会对当地原有自然景观等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随时间延长其必然对当地生态平衡带来很大负面影响,同时在现代农业种植过程中施加的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以及大棚薄膜和有机废物等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带来极大危害并存在潜在威胁。

3 盘县城关镇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协调措施

3.1 科学认证,总体规划

在盘县城关镇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将其总体规划和环境规划融为一体,即将经济—城镇—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和同步实施,在建设过程中务必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关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民得到包括环境质量在内的实惠,在制定着力发展产业时应经经济同环境相协调及“双赢”纳入开发、创新和经营战略中,当地人民则应树立同环境相协调的价值观和消费观以有力推动市场向经济和环境相融合的方向发展,同时应统筹安排各项建设工作,最终实现城镇建设中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携手共进,最终实现经济合理、环境优美的综合效果,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工作、社交等提供良好条件。

3.2 因地制宜

在城关镇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并时刻将环境保护配合到小城镇经济发展中,在制定各项发展规划时应充分结合自己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制定主要产业及主导产品,但应保证同国家及当地政府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并逐步向专业化靠近,最终营造出一个资源互补、优势互补、需求互补等一体化经济结构,最终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绿色家园。

3.3 加强环境保护中的经济手段

在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应政府部门应严查环境违法违纪行为,并加大对该类现象的处罚力度,严格执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来执行排污收费制度,尤其应结合当地乡镇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现状加强排污收费管理;应逐步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实行排污总量有价分配制度,以及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并在今后应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物品价格中能够反映出其所带来的环境代价,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来激励加强污染的治理,最终实现城关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

3.4 着力发展环保产业

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环保投资总量、资金来源及使用方向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数量及规模对当地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城关镇今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结合建立公共财政需求,在财政预算中设置足够的环境保护和建设经费,并且在财政允许的条件下逐步扩大污染防治费用规模;当地乡镇政府也应努力创建同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的投融资及运营管理机制,并通过完善的投资环境和经济政策引导、鼓励多元化资金投资环保产业,逐步实现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多元化、企业化和市场化。

4 结语

在当前国内重经济工作的阶段,生态环境治理及保护也应视为不可忽视的工作,尤其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经济与环境充分融合是建设可持续发展小城镇的必由之路,也只有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融为一体,方可实现以较低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来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第6篇

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个产业结构方面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高等院校培育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实现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在国家发展的立场来说,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加快区域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得产业结构的调整更加的顺利,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岗位,通过人才创新推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二、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一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些几点以供参考。

(一)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未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一些学校为了吸引生源,追随国家发展“潮流”,不顾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而盲目的设立专业,使得一些“华而不实”的专业越来越多,社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越来越少,极大的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速度。陕西省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这不仅仅重视了科教兴国这一战略也强调了人才强国。高等院校能够有利区域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高等院校发展自身的问题

首先,一些高等院校所处经济区域较为贫困,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教育体制不合理等等方面的烟瘾,使得学生所学知识没有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毕业时很难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加大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其次,一些高等院校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在进行学生实习、见习安排方面没有做到学校应有职责,使得学生在在就业方面出现较大问题。高等院校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三)区域经济体未能和高等院校建立完善、长久的合作机制

这就导致学校既不能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情况企业也不能清楚什么样的人才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另外掌校和企业缺少交流、合作,就不能长期有效地为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企业也不能帮助学校解决学生就业问题。高等院校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当地的高等院校的为了发展,只有两者建立长久的合作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作用。

三、高等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一)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适应区域经济发展

高等院校的专业决定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内容,决定了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高等院校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院校的发展方向,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进程。陕西省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这一方面应该立足于本地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专业的设定和调整,最大限度的适应陕西省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高等院校应优化学校教育资源,提高师资科研能力水平。学校资源的合理利用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高等院校应平衡各优势学科的教育资源,合理安排学生去企业实习,。教师的科研水平决定着学校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学校重点学科高水平的科研师资团队不仅更容易取得相应专业的建树,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三)完善校企合作制度

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合作培训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还可以为毕业生增加实习经验和就业机会。通过两者的合作,企业向高等院校的学生传递社会对莫方向人才需要的信息,高等院校向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和灌输先进的思想。两者通过更紧密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双赢。

四、结语

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边缘地区 和谐经济环境 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边缘地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淡化。边缘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相对低于其他地区,大量劳动力向中心经济发达城市快速流动,造成劳动资源和性术资源的分布出现边缘地区“过疏”而中心城市“过密”的问题。近几年来,虽然政府一直试图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来纠正这些区域间发展的差异问题,但收效甚微,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对相对落后的边缘地区的开发政策和开发方式上存在的局限性。如何改善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为边缘地区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的内、外部生产经营环境已经是当务之急。在边缘地区发展过程中,影响边缘地区发展的主客因素多种多样,必须找到影响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化化的主要矛盾,并通过内部关系的调整、寻找边缘地区外部与内部经济发展环境的动态平衡,使边缘地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影响边缘地区不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产业体系规划与实际发展不谐调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向高科技纵深发展,产业布局向国际化转变的阶段,真正在相对落后的边缘地区投资较少,许多边缘地区政府为吸引投资,开发了大批的工业用地。由于投资方的投资不到位,有许多建设了但不能用出去的工业用地就此荒芜,这些废弃或闲置的开发区,形成的结果是:开发区土地过多过滥导致的资源不良利用还引发了众多的社会问题。这在很多地方首先是集中体现在农民移民的安置问题上。由于地方政府建设开发区占用农民大量的耕地,而国家的征地补偿政策还不完善,给农民的征地款仅是很低的补偿标准,或者不能到位、克扣、挪用、截留,由此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动荡问题。据调查,目前我国80%的违法用地址地方政府行为。有的地方开发园区的上地出让金远低于成本价,财政经费被用来补贴土地开发成本,不仅使地方政府背负起巨大的财政负担,还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有的开发区即便从外部引进了一些大设立的分厂或发展机构,其获取的利润往往被总公司和母公司取走,预计之中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扩大再生产并没有发生。此外,外部投资往往是按利润最大化原则行动,这种追求终极利润的行为,不断导致公害和环境污染问题发生,直接影响或降低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甚至于有的建设还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

由于缺少足够的投入和相应的产业促进具体措施,边缘地区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从而使得边缘落后地区的开发形成一种表象,人力资源外流而物质资源又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二)边缘地区传统发展模式受到强烈冲击,自主创业的原动力不足

缺少有竞争力的自主产业是我国边缘地区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制定了积极的招商引资政策。许多边缘地方政府为了迎合外来投资的种种要求,把有限的财力都投入到工业用地的基础开发及建设上,然而近几年来的结果表明,片面地寄希望于外部的投资并不是成功的开发模式。虽然地方财政作了人大规模的前期投资,但是投资的主动权掌握在外部手中,是进入还是退出由外部利益决定。在边缘地区,传统产业在国际全球化生产的在环境中得不到有效的资金投入,所受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而在传统产业的发展中,自主创业的原动力不足是一个突出的观象。

(三)边缘地区缺少完整的产业基础,对政府投资的依赖性较重,发展主体在市场经济中没有竞争力

由于缺少完整的产业基础,为了维系地方的基本就业和经济循环,我国边缘地区不得不依赖政府的公共项目投资所带来的业务,不仅争取中央政府预算中的各种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还把地方政府有限的财力也投向各种公共事业的土木工程上,然而这样的依赖政府公共事业投入的经济体质是很脆弱的,一旦财政紧缩和财政资金减少,当地的经济和就业就会陷入衰退的困境。更重要的是,长期习惯这种经济运行方式,严重削弱了当地自主开发的意识,最终导致当地为了维系经济运转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游说政府投资工程上,而不是如何利用本地资源开发有特色的地方经济。

农业往往是我国边缘地区经济的主要产业。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我我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成为打工一族,以至于这些地区农业因缺少劳动力而处于衰退的状态。许多地区的农业用地被闲置。这种依附于外来资金流入支撑的农业,使得达此边缘地区更容易受到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冲击。在市场竞争中完全没有竞争能力,随着我国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边缘地区受到的市场冲击力将更大。

二、构建边缘地区和谐经济发展环境的构思

衡量边缘地区内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最佳状态,可借用席酉民教授“和谐理论”这一提法来分析边缘地区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边缘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大环境复杂多变,小环境纵横交错,寻求两者之间和谐是边缘地区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一种理想境界。下面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对边缘地区构建和谐经济发展环境提出初步的构思。

(一)通过外部环境的影响力,促进边缘地区和谐经开发展环境的形成

边缘地区经济发展要依托国际大环境,依靠政府积极政策的约束机制来营造。边缘地区以自主边缘地区制度为基础,充分发展要素市场,在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中,以适度的竞合,即通过竞争达到联合,来发挥边缘地区的最大优势,形成市场上边缘地区之间发展的优势互补。政府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不能仅仅靠“放开”和解除行政管理制来建立分平竞争市场秩序。譬如,在边缘地区政府吸引外业投资的过程中,对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和开发,要量力面而行,不能盲动。在宏观的经济环境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服务的作用,转变观念,搞好政府机构的改革。政府要转变职能,遵循层次分明,统一和谐的原则,改变经济市场交叉管理的混乱的现象,为现代边缘地区发展提供和谐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现代边缘地区的发展。

边缘地区实现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必须依靠政府和边缘地区共同努力、首先从政府方面来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保护现代边缘地区的合法行为;二是取缔边缘地区的违法行为,限制边缘地区的不良行为,维护市场系统的正常秩序。其次从边缘地区方面来看,边缘地区发展要充分了解国内外经济环境,适应和利用经济因素,为边缘地区发展赢得机会,并从根本上实现边缘地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和谐统一。

边缘地区发展受到文化环境的深刻影响,文化在社会历史传递中超越个体心理而存在,人们在这个客观存在的文化环境中获取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来充实和送货自己的生活,边缘地区的发展活动就要依据人们对文化环境的价值思考和判断,并根据边缘地区的利益和发展需要培育和保持一种边缘地区与人,边缘地区与社会的共同价值维系,最终实现

边缘地区与边缘地区所依赖的生存环境的价值统一,获取边缘地区发展的最大利益。

构建一和惜的经济发展环境,对边缘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政府角度出发,要实现生态环境与边缘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和谐统一,一定要政府从边缘地区自身制度建设,到政府市场准入制度方面出台相关严格的法规政策进行有效控制。从边缘地区运营者本身来看,也要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并重,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作为边缘地区的主管政府部门,要找准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根据自身优势,制定相关的产业体系规划,并确保其实施的过程与实际发展相协调。鼓励边缘地区传统产业的发展,增强自主创业的动力,创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品牌充分利用政府财政对公共项目的投资,加强对边缘地区的基础产业的建设;引导边缘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有效生产,减少农业经济主体受同际市场经济影响的冲击力。

(二)通过内部资源的优化利用,提升边缘地区和协经济经济发展环境构建的内部驱动力

我国边缘地区往往具有优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构造,地区资源赋存十分丰富。边缘地区森林资源占得天独厚的优势,农副产品品种丰富,并且数量上占全国很大比重,相当数量的能源及矿产资源分布在边缘地区。只要能调动边缘地区的内部驱动力,充分发挥边缘地区的内部资源优势,吸引高素质人才,改善边缘地区由于地处边远,信息不灵,交通闭塞、运输困难等方面的劣势,减少因地域经济组织上的分割和传统自然经济的影响,边缘地区同时,政府也要考虑当地居民的可利用与可承受能力,不能为发展而发展,在投资不到位的情况下,白浪费了当地的资金和资源,甚至以牺牲本地的生态自然环境为代价。就能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在边缘地区发展中,边缘地区应提高当地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边缘地区村民的主体特性,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并充分考虑当地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适应它所服务的社会成员的价值现和社会信仰的要求,以期取得的最好发展效果。

我同边缘地区政策的实施和相关资金的投入都是自上而下,无论是决策还是项目实施,都应当突出当地村民并吸引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实际上,真正了解当地资源和各种优势的是当地村民,如果各种计划策划和项目实施没有他们的参与,就很难达到真正应有的效果。当地村民是边缘地区开发的主体,因此构建边缘地区和谐经济发展环境的构思就要以当地村民为主,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落后地区之所以停滞不前,是缺少创业精神的群体的素质退化,只有提升边缘地区的群体素质才能实现边缘地区的地济发展。

当地的经济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林下经济;可持续利用;西双版纳

一、林下经济含义与特征

林下经济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主要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与种植、养殖等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林下经济既包括了林下产业,又包括了林中产业和林上产业。

林下经济充分利用了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将林下种植和养殖等进行综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

林下经济是一种投入资金少、见效快、操作方便容易、发展空间和潜力大的新兴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经济的发展可以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在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林下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企业的效益、财政的来源。

二、西双版纳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西双版纳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1)西双版纳林下经济发展优势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省南部,森林覆盖面为59.26%,有森林面积1753.5万亩,林产品十分丰富,有着“北回归线唯一的绿洲”的盛誉。西双版纳的气候湿热,蕴含丰富的生物资源,境内共有植物20000多种,其中属热带植物的有5000多种,有食用植物10000多种,野生水果50多种,速生珍贵用材树40多种,而且多种植物是珍贵药材或具有特殊用途。而当地的居民历来有着利用林地种植蔬菜、林药、林茶等的习俗,因此为当地发展林下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西双版纳林下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

目前,西双版纳正大力发展以金线莲、石斛等中草药为依托的林下经济,既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提高了林地经济效益。现在西双版纳的林下经济发展主要有四种模式。第一是林药种植,以石斛、金线莲、砂仁等为主要种植品的林地共10.9亩;第二是林下养殖,以蓝孔雀、野猪、豪猪、竹鼠和本地土鸡等为林畜(禽)结合养殖的主要品种共计200万头(只);第三是森林生态旅游,全州现有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的野象谷景点共7个;第四是林下产品采集(包括林副产品采集加工、竹木制品生产、林木“三剩物”综合利用的模式),主要品种为竹笋、大红菌、木耳等。

(3)西双版纳林下经济助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西双版纳是极适合种养殖热带物种的地区,发展热区经济和跨境经济潜力巨大,丰富的生物资源造就了当地的林下经济多样发展。云南有着14299.5万亩面积的森林可发展林下经济,其中西双版纳1753.5万亩的森林面积(占云南省的森林面积12.13%)可发展林下经济,这样既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环境,农民们又得到了实惠,同时还拓宽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空间。

2.西双版纳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政府和当地人的重视下,西双版纳林下经济快速发展,并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生态保护、利益双赢的发展机制。但西双版纳发展林下经济还处在一个摸索和发展的阶段,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问题。

(1)自然资源的滥用、乱开发,阻碍了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们砍伐天然林并大规模退林种植橡胶、茶叶、甘蔗等,成为了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主要方式。加之政府在注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的默许了当地居民这种破坏林下经济资源的行为,使得林下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林下经济的热潮又迎来了一批盲目跟风发展的林农和企业,这些企业对资源保护的不重视使得林下经济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这不但没有增加收益反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违背了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初衷。

(2)当地经济发展要依靠初级农林产品。林下经济资源开发科技水平低,在管理和技术上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在长期技术跟踪指导服务机制上更为缺乏。林下经济产物单一,多为初级产品,产品质量亦参差不齐。西双版纳林下经济产品深加工企业少,林农和厂商以卖收益低的初级农林产品为主。林下经济整体的开发不足,深加工落后,附加产品价值低,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当地发展林下经济的区域分散,市场开拓能力弱,林下经济产业化难实现。西双版纳的森林资源大多分布在偏远的山区和林区,发展起来的林下经济区域较为分散。西双版纳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基础设施大大的增加了林下经济的发展成本,不便的通讯使得林农、厂商与外界市场信息脱节,在适应市场和宣传拓展市场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以上的弱势在林下经济产业化的上有着很大的影响,而林农业专业技术落后、缺乏科学管理、重点龙头企业少和资金不足也是林下经济发展走向产业化的一大难题。

三、西双版纳林下经济发展对策建议

发展林下经济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科学合理的发展林下经济。针对上述的西双版纳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如下:

1.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特色林下经济。政府和群众要重视现有的宝贵资源,负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形成“绿色发展”的保护环境与利益双赢的发展意识。科学的利用林地资源,挖掘区域特色,实现林地、林下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林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的林地、林种及其空间环境条件,科学制定林下区域发展规划、合理选择适应特色林区的发展模式,避免盲目跟进、贪大求全的情况。坚持走生态环境、经济利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引进技术,规范管理,发展多元化产品。整合各级林业专业技术人才,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育力度,引进高校农林业人才。建立林下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技术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搞好种养殖过程中动植物的疫病预防和控制,确保林下经济产物的高质量、高产出。引导林农与企业合作,鼓励发展壮大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有效开发林下经济资源。重视龙头企业、发展深加工企业,研发多元化、附加值高的产品,带领农民由单一的生产初级农产品和粗加工的产业到深加工、精加工、文化包装等产业的发展。

3.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开拓市场,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化。重点解决发展起来和具有特色的经济林区的通水、通电、通路和硬件设施落后的问题,通过对林下产业产物采集、运输等难题的缓解来带动周边林下经济的发展。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发展整合林下经济资源和区域,形成有规模、有技术、管理规范的发展林区。加大政府扶持、金融融资的力度,解决林农和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为林农和企业开拓市场做好准备。同时林农和企业也要关注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动态,生产满足市场需求、适应性强的产品,结合资源优势做好自己产品的市场宣传,做具有当地特色的林下经济产业。通过林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发展模式多样化、产品的多原化将林下经济带向产业化的发展。

四、结论

1.林下经济将成为西双版纳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双版纳有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这里的地理区域、生态环境、丰富的物种等都是优势,政府倡导的“绿色发展”的理念对绿色产业起到了鼓励和推动作用,加之政府出台的鼓励和优惠政策,对发展林下经济非常有利。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林下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并逐步成为西双版纳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林农增收的主要产业。依托西双版纳绿色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林下经济,大力开展林下资源利用与开发,既有利于农、林、牧业资源的保护,又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了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赢”。

2.林下经济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

在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潮下,农民、企业亦不可单纯跟风发展,复制成功的种养方式,最后不但得不到收益还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经济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科学布局,聚焦于如何进行林下经济开发,实现良性发展。这既需要合理的规划,更需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府政策、典型示范带动,财政金融的扶持和引导亦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张光元.云南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林业建设,2013,(2):7-11.

[2]刘一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助推美丽森林云南[J].云南林业,2013,(34):14-15.

[3]孔垂柱.总结经验 科学谋划 努力推动全省林下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在全省林下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13.

[4]杨之辉.林下经济拓宽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空间[EB].http:// ,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