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经济发展新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创新驱动发展;信贷集中风险;演化特征;监管
中图分类号 :F83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99-02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要以创新驱动为主。目前我国积极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核心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同时依靠原始创新和引进技术的再创新的自主产权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由要素驱动经济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转变。在创新驱动发展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呈现出了以下新特征。
(一)经济由高速增长向又好又快增长转变
在过去的几年内,中国经济GDP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然而,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给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显著提高,社会总需求明显不足和供给侧的结构性矛盾使我国经济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要破解“类中等收入陷阱”困局,就不应盲目的追求速度,更应当牢牢把握经济增长质量,从而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
(二)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过去我国重点发展第二产业、重点发展沿海地区经济、重点发展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政策为我国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但是同时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现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产业结构上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区域上由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散,并且开始注重培养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这种新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我国经济良性增长。
(三)经济增长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其中以科技创新为主,立足于自主创新,运用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在新常态的背景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目的在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经济增长的效率。
二、信贷集中风险的演化特征
党的“十”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由旧四化发展为新四化,是时代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新四化重点强调同步协调发展,这一理念的提出是结合国情的客观需要,充分将科学发展观运用在经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然而,在实际问题中,深层次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依然根深蒂固,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凸显。在新“四化”的背景下,某些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会把信贷资源集中在垄断行业、优势行业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在粗放型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累积了信贷集中风险。
信贷集中风险的特征表现在:信贷集中初期,信贷资金向经济发达地区、大行业、大企业集中,有利于促进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对重点发展我国优势行业、企业,促进我国成为GDP增长大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信贷集中后期凸显出了诸多问题,经济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扩大、行业泡沫出现、中小企业得不到充分发展等等。这些信贷集中风险都警示着我们,过度的信贷集中会给金融业的发展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
“新四化”的提出,同时验证了创新驱动的科学性。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为前提,将原先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驱动。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表现,也是以人为本根本方针的落实。这一政策的提出,为我国整治信贷集中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我国在重点发展东部经济时,应同步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在重点发展优势行业企业的同时,应注重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信贷集中风险的不利影响
由于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约束,商业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会把信贷资金投放到收益高的行业、企业或地区,从而诱致信贷集中风险。短期的贷款集中会增加银行利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是信贷过度集中往往会带来不可估量的风险。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创新的阶段,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如果国内政策进行优化调整,行业与企业将面临周期性危机,银行的贷款资金会大大贬值,银行会面临巨大损失,我国金融业也会遭受严重打击。
首先,信贷资金向基础性行业集中,这些行业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经济利润,是信贷资金的重要集聚地。信贷资金累积在基础性行业,易形成“垒大户”的被动局面;若信贷在某些行业进一步盲目集中,形成行业泡沫,会危及到行业的健康发展。
其次,我国目前对于信贷资金的政策主要是“抓大放小”、“扶优扶强”。引导银行资金向经济发达地区汇集,不断地促进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因此,处于内地地区的中小型企业就缺乏政策支持,加上其薄弱的经济基础,发展情况不容乐观。长此以往,信贷资金过度集中难以对区域经济产生持续的推动效应,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矛盾。
最后,信贷资金嫌贫爱富的本性会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大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对贷款的需求量大,往往会选择在金融市场进行融资;而数目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较差,经营状况受外界影响较大,因此中小企业经营的风险较大。商业银行为了降低风险和信贷管理成本,会选择将信贷资金投向大型国有企业,而忽视中小企业的发展,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四、我国信贷集中风险的监管对策
(一)制度创新――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要重点发展优势行业与企业,更要积极引导带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提升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在区域上,国家在重点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基础上,更应该关注内陆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创新改革应把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既要有市场创新,又要有政府创新。在市场的基础调节作用下,政府应当积极投资科技创新,将我国生产资料的科技含量提高,将人力资本向中西部引进,合理引导贷款资源分配。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出台信贷政策来对信贷集中问题进行规范治理,并且对有信用的企业增加再贷款投入和再贴现额度,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要对商业银行信贷投向过度集中的行为及时地进行预警预报,积极地防范风险,有效地管理风险。
(二)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完善风险监控体系
建立健全信用体系是改善金融发展环境,避免信贷过度集中的重要措施。由于各种企业存在规模差异,无法做到采取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信用程度,可以根据企业的规模将企业分为大、中、小三级甚至更加精确的等级,这种分级的信用评级体系更有利于科学的银行信贷决策。首先,国家应建立专业的信用评估机构,对企业的信用程度进行专业评估,并建立信息公开平台;其次,需要银行对等级进行更加严格精确的细分。这一举措有助于银行收集信息,也有利于企业改善经营模式,提高信用评级以进行更好的融资。因此,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得以改善。
(三)商业模式创新――银行寻找其自身的发展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可预估的前景,这意味着中小企业也可以构成银行的基本客户群。银行应当加强管理创新驱动,协同科技创新。第一,我国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优化客户结构,努力增强客户基础,培养优质的客户群。这需要积极挖掘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将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转变为自身盈利的增长点,从而能实现银行利润的又好又快增长。第二,商业银行应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让基层的中小企业享受贷款福利,以调动基层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第三,银行在经营信贷业务中应该坚持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收益性原则,通过合理运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谋求最大化利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人才制度创新――注重培养金融信贷人才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要想更好地解决我国当前的信贷集中问题,除了银行和企业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打造关于金融方面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投资结构中,要明确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人力资本的关键。我国正处于金融改革创新时期,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金融从业人员拥有过硬的金融专业知识,熟悉金融法律法规,熟练掌握财务分析与经营管理知识。因此,要加快培养高端人才的步伐,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努力深化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
(五)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在全球化经济高速发展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信贷集中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信贷集中能发展我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发展中的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另一方面,过度的信贷集中会导致信贷资金不平衡,往往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金融危机。要想有效地改变信贷集中状况,需要创造良好的金融创新氛围,汇聚政府、企业等多方的努力,使经济增长向着“新常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颜廷峰,张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进程中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初探[J].学理论,2014,(6).
[2] 颜廷峰.商业银行信贷集中衡量指标体系优化设计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2).
[3] 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学家,2013,(1).
国际贸易壁垒历来被看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体现,从而在重商主义驱动下确保本国企业的利益不受损失。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倡导经济全球化战略,然而其在面对后危机时期的窘境时也逐渐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不可否认,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下不可逆转的潮流,但在适应这一潮流的同时,国际贸易壁垒也采取了更加隐蔽的形态而出现。
我国于2001年加入WTO组织,预示着全面参与国际分工的愿望得以实现。而在时间步入2008年之后,我国外贸环境便逐步恶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涌现的贸易诉讼和反诉讼。由此可见,目前贸易壁垒形态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一而易击破。那么究竟新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我国政府应该如何应对呢?笔者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阐述。
一、当前贸易壁垒的新特征分析
在国际贸易壁垒的形态中,有关针对产品价格要素的反倾销措施较为常见,但其也容易导致贸易伙伴采取同样的报复性措施。因此,当前的贸易壁垒侧重于在技术壁垒上进行建构。具体包括:绿色壁垒、专利权限制。
(一)绿色壁垒
绿色壁垒是指,通过立法来规定本国进口他国产品时,该产品所须满足的环境因素指标。其中的C排放指标则是主要指标之一。最近,关于欧盟航空业单方面向全球其它航空公司收取C排放费,实则就属于绿色壁垒范畴。实施这一措施在于,抬高它国航空业进入欧盟的门槛(如成本增大),从而保护本区域航空业的利益。当然,这一措施也不排除是对环境因素的真正关切。
(二)专利权限制
专利权限制已成为最近国际贸易诉讼的新亮点。从制度经济学视角来认识专利权制度,其实则在借助产权封闭性所带来的利益内部化,来驱动专利发明人的开发激情。这一良好的制度安排,却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态。前不久我国某玩具生产企业的专利权诉讼案证明:无论出口或进口,都可能因该壁垒而使商流受阻,并使被告企业承担高额的罚金。
二、新特征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
不难看出,国际贸易壁垒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将通过价值链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的利益。而在我国外贸依存度仍处高位的当下,这种影响不可避免地将在分工链条上被放大。具体来看,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可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对产品本身的影响
绿色壁垒的构建尽管带有机会主义特质,但对于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仍有很强的积极意义。因此,我国外向型企业在产品材料选取、产品功能效果等方面,就须强化自身的环境意识和社会意识。前不久315晚会暴光了玩具生产企业的材料选取问题,即直接将医疗废弃物加工而得。这一极端现象,必然将严重影响中国玩具企业的外贸出口形象。
(二)对产品生产的影响
如同绿色壁垒一样,专利权限制也属于技术性壁垒范畴。在我国加工制造业仍处于大量模仿的当下,受到专利权因素的影响必然带来两个结果:①不能使用该技术。②通过购买使用权的形式有条件使用。不难看出,前者将直接受制于贸易壁垒的约束;而后者将使众多加工出口型企业所创造的利润被大量分割。
以上两个方面的影响,便为以下的应对措施建立了切入点。
三、针对影响的应对措施
具体而言,应对措施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构建。
(一)熟悉贸易国技术性壁垒的要件组成
一般而言,贸易国所建构的贸易壁垒都受具体的法律支持,或者说,法律制度的设计本身也是迎合贸易壁垒建立的。因此,我国外向型企业和外贸企业应充分了解、熟悉贸易国的特定法律规定。从而,在做到心中有数后才能有效规避低级违规现象的发生,即使成为诉讼或反诉讼当事人也能够从容面对。在具体熟悉中,应仔细疏理相关条文的组成要件。
(二)积极促进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性改造
推进我国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改造,不仅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措施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需要。为此,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同时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上下功夫。根据企业管理研究的结论显示,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间将形成耦合驱动效应。在涉及到技术改造资金的获取方面,应在国家现有法规允许下,积极借助担保机构的中介作用。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应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基金项目”。
(三)有效应对的同时,挖掘国内市场需求
伴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企业大量倒闭。这一现状表明,目前诸多的贸易壁垒实则指向保护本国经济利益方面。因此,处于后危机时期的当下,我国相关企业还应积极挖掘国内市场需求,在保证生产连续的同时,规避投机性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关于这一点,也成为十二五规划中的重要经济发展要求之一。
四、结语
步入2008年之后,我国外贸环境便逐步恶化。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涌现的贸易诉讼和反诉讼。当前的贸易壁垒侧重于在技术壁垒上进行建构,即绿色壁垒、专利权限制。其对我国外向型企业的影响包括:对产品本身、对产品生产两方面。在应对措施构建上应围绕:熟悉贸易国技术性壁垒的要件组成;积极促进外向型企业的技术性改造;在有效应对的同时,挖掘国内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易露露,黄蓉.问题与出路――国际贸易壁垒的新形式及我国的对策[J].中国商贸,2010,(23).
传统区域工业行业结构分类理论已不完全适用于分析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修正。(1)生产资料产业比例过高,即过度重型化不是循环型工业的标准,因为传统重工业一般是资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2)根据资源集约度,循环型工业可分为自然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和“废物”密集型工业。(3)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资源节约,循环经济模式下的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加工工业之间的比例与传统工业相比趋于缩小,同时,要与再制造业保持合理比例关系,以利于“废物”的充分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4)产业功能分类的依据发生变化。整个工业系统结构可规划组织成“资源生产”、“加工生产”、“还原生产”三大工业部门构成的工业生态链,三大部门之间的联系即产业生态联系,因此,比较循环经济优势、产业生态联系成为选择主导产业、潜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关联性产业的重要指标,再制造业成为循环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循环型工业的基础部门即资源消耗少、生态环境破坏小,主要直接或间接为区外服务、大量输出产品、承担地域分工任务的部门;区域基础部门与非基础部门要根据产业生态联系协调发展。(6)根据5类生态产业分类理论,区域循环型工业主要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五产业的部分行业组成。(7)根据新循环经济产业结构分类理论,区域循环型工业主要由第二产业、第四产业和第五产业—再制造产业组成。循环型工业是由多产业组成的复杂循环型系统。
二、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配置理论
1.区域循环型工业专业化理论
区域循环型工业专业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即根据劳动地域分工和循环经济的客观要求,区域内某些优势产业或部门生产规模和市场范围呈不断扩大的过程或趋势。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区域循环型工业专业化具有新特征:(1)区域循环型工业专业化中优势产业选择的依据不再是比较经济优势,而是比较循环经济优势(比较经济优势和比较生态环境优势)。(2)随着区域自然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废物”优势日益凸现,再制造业将成为朝阳产业。(3)由于循环型工业是由多产业组成的复杂循环型系统,区域循环型工业专业化不等于区域产业“一元化”,而是专门生产和综合发展相结合。
2.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发展理论
传统区域工业综合发展理论认为区域内工业部门以合理比例关系相结合,在再生产过程中建立密切经济联系,使当地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
除传统理由外,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发展的理由还包括:(1)区域循环型工业要求“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分解者”企业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以促进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循环。(2)综合发展有利于建立复杂的生态联系网络,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废物”,实现最优循环经济效益。(3)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发展有利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实现。
区域循环型工业综合发展理论强调区域内循环型工业部门之间,根据产业生态联系,以合理比例关系结合,以综合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劳动资源、“废物”、知识、资金,实现最优循环经济效益。
3.区域循环型工业系统协调发展理论
参照传统区域工业系统协调发展理论的观点,根据循环经济理论的要求,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配置应遵循如下三个标准:(1)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根据区域循环经济优势不断进行选择和转换,重点是主导产业选择。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工业综合体的形成;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2)提高区域循环型工业之间的和谐度,使区域循环型工业联系有序化和产业比例合理化,即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关联性产业、潜导产业、基础性产业与再制造产业,在质量和规模上,根据产业生态联系规律相匹配。(3)提高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弹性度,使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既有吸收或减缓波动和外界干扰的素质,又有促进主导工业高级化的潜能。
三、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演进理论
1.霍夫曼定理和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理论
霍夫曼定理即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趋势,可将工业化分为4个阶段,霍夫曼定理适用于重工业化阶段。
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理论认为凡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00-300美元(1950年价格),工业化水平达到较高水平的国家,霍夫曼比例是稳定不变的,处于该水平以下的正在进行工业化的国家,霍夫曼比例将下降,然后在一定时期又趋向稳定,从总体上看,重工业比重上升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生产资料产业比例过高不是循环型工业的标准,要走适度重型化的工业化道路,因此,霍夫曼定理和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理论在区域循环型工业中的适宜性大大减弱。
2.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理论
由于原材料工业如石油、石油化工、铝工业、钢铁工业多是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产业,加工、组装工业相比较而言,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小,因此,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符合循环经济规律,是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演进的重要理论。随着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再制造业提供“原材料”的比重将逐步增大。
3.工业结构知识集约化(高技术化)及软化理论
一般来说,工业化进程表现为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以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导—以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为主导3个阶段。随着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及信息控制程度的提高,其生产职能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而调查计划、研究开发等服务性职能的比重上升。许多再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服务优先模式是循环型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促进了工业结构知识集约化(高技术化)及软化(服务化)。由于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及工业结构软化,有利于节约资源、减轻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符合循环经济要求,因此,工业结构知识集约化及软化是区域循环型工业行业结构演进的重要方向。
4.动态比较费用理论
动态比较费用理论(扶植幼小产业理论)的基本观点:产品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从某一时点看,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的产品,并不一定会不变地持续下去,从发展的眼光看,它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关键是对那些有潜力、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采取扶植政策。区域循环型工业的经济效益目标和比较环境成本的动态变化决定了动态比较费用理论的核心思想即比较成本可以转化和扶植有潜力、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产业仍适用于区域循环型工业,但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将替代传统比较经济优势;再制造业成为扶植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5.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和产品循环发展模式
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工业的重要目标,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基本上适用于区域循环型工业,但循环的产品不再是传统产品,而是绿色产品,并且,应走适度重型化的工业化道路。发达国家(区域)循环型工业的产品循环发展模式中开发的产品是绿色产品,绿色消费市场的开拓、“废物”利用和循环经济技术开发成为产品循环发展模式的重要内容。
6.同时开发模式
同时开发模式的基本内容:随着技术集约化发展,产业基础不断更新,新兴产业逐步取代传统产业的主导地位。在产业结构面临这种大变革形式下,为在激烈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各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巨资,抢占技术“制高点”,开发高新技术产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后期发达国家与先行发达国家基本上是同期进行的,处于相同水平。当然,后起发达国家还必须根据本国产业特点进行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建设,因此,对这类产品“进口”较少,以后也不会有太大增长,然而“出口”随着技术基础的建立和加强将有所增加。
后起发达国家(区域)循环型工业的同时开发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技术性质符合循环经济要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不小,如电子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很大,因此,高新技术要符合循环经济要求。(2)一般地,循环型技术集约型工业是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小的产业,是区域循环型工业高级化的重要方向。
7.跳跃式发展模式
一、“一个不变”
“一个不变”是指国际资本向我国流动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虽然世界发展增长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但从中长期趋势看,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改变,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扩大市场开放仍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发展繁荣的必然选择,国际资本流动和贸易规模将继续扩大;从近期来看,国际投资者对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信心不足,资本加速向新兴经济体流动。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相对于发达国家和一般发展中国家,我国仍是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最受青睐的目的地,这为河南省吸引国际资本和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相对有利的宏观环境和条件。
二、“两个加快”
一是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步伐加快。经过多年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资本相对饱和,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企业商务成本趋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开始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同时中西部地区产业配套能力逐步增强,加之国家又出台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指导意见,这将促使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二是大型央企向中西部布局步伐加快。“十二五”期间,一些大型央企面对自身结构调整和外部整合重组双重压力,向中西部抢滩布局、加快战略性扩张的愿望与冲动更加强烈,我们与央企合作的机会继续增多。
三、“六个增强”
一是产业资本更加注重开拓国内市场的趋势日益增强。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大环境下,我国市场需求空间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加快拓展。随着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建设,河南立足中原、辐射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市场的优势将更加彰显,而且河南省一亿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加之又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投资消费需求潜力巨大,承接产业转移空间巨大。二是产业向人力资源优势区域转移的趋势日益增强。随着河南省职教攻坚深入推进,人才、教育等一系列重大规划部署全面实施,人力资源保障能力将显著增强,成为吸纳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砝码。三是产业集群转移的趋势日益增强。随着河南省“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加快构建,承接产业链式集群转移的基础和配套能力更趋完备,我们可以依托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专业园区,以产业群、产业链的形式大规模整体引入沿海地区产业。四是技术研发伴随生产转移的趋势日益增强。河南作为后发地区,加之一些产业技术领域具有一定优势,只要政策措施得当,完全可以直接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是产业资本向多领域拓展的趋势日益增强。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以及消费需求多样化发展,产业资本越来越多地涉足现代农业、生产业、城乡建设、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等领域,有利于我们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弥补发展短板。六是产业转移更加看重区域综合优势的趋势日益增强。总体上看,目前河南省的区位、市场、资源、人力、产业基础、文化、环境等要素组合优势进一步凸显,与沿海地区的体制政策差异在缩小,对外开放综合优势在上升,已经具备接纳国际国内产业战略性、大规模转移的条件和能力,成为备受客商青睐的产业转移承接区域。
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相对良好,并且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得到了提升,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经济风暴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并且为了缓解经济危机,世界各国都在尝试利用宏观经济手段来刺激经济的回暖。然而,虽然世界上主要国家都采取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手段来刺激经济回暖,并获得了相应的效果,然而,这种手段的采取并没有使经济恢复到原有的发展状态。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分析
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因素众多,其一,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仍然是利大于弊[1]。其二,世界经济管理逐渐回归到旧体系和旧模式,现阶段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导致多元化的运行未能获得全面运用。其三,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对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冲击了其经济发展一体化,虽然使其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也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中国现阶段对人民币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大,建立了以人民币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模式。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种形式,第一,三期的叠加,指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潜在增值逐渐降低,致使人口红利有所降低,并且在我国老龄化形势逐渐加重的背景下,生态问题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使经济增长受到制约[2]。而在今后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发展受到新常态的影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第二,经济结构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促使消费能力得到了逐渐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其处于主导地位,对社会各行各业的生产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其发生改变。第三,改革工作的稳定开展,在各领域改革的形势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清晰、明朗,而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目标,就应当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问题,注重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努力缩减城乡差距。在这样的形势下,稳定的经济结构就得到了建立。
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与国外经济发展情况之间的差异分析
在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实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从专业相关理论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主要是在经济发展某个阶段,长时间出现的情况以及对历史特征的现实描述和理论刻画[3]。纵观经济发展新常态可知,国内和国外对其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处于关键战略机遇阶段,应当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适应新常态为目的,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具有信心,在战略实施中保持平常心态。这是我国领导对国家经济做出的准确判断。而站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国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解是在经济风暴席卷全球后,经济呈现出一定的新特征,即低增长、高失业、投资回报低。综上所述可以分析,经济发展新常态在世界范围内的定义较为模糊不清,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在新常态和就常态的理解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情况尤为特殊。若想对中国经济发展情况作出准确的定位和判断,就应当结合当前有利的因素,充分发挥其优势,克服难点,消除经济发展阻碍。另外,还应当将传统与创新进行有机结合,在融合国外和国内经济的同时,还应当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和特点,继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未来趋势
1.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为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应当抓住新机遇,借助城市普遍化带来的力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此同时,国内市场为市场消费的升级产生了较为有利的影响,推动了技术的创新发展。并且随着国内市场的潜力逐渐被开发、挖掘,我国经济的全面改革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4]。除此之外,在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点,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加强对经济发展途径的扩展能够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国内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化,相较于企业过去的经营管理模式,在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更具有环境优势,对国内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促使其逐渐走向科技含量高、劳动成本低的发展道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内企业纷纷开始加强对科技的研究开发与创新,促使企业自身获得了新的活力[5]。然而,机遇与风险总是相伴而生,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国内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的背景下,企业运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而企业若想生存和发展,也只能“咬牙坚持”,所以获得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少,业内竞争形势愈演愈烈,加大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对此,国家需要加强对自身宏观调控的创新,对经济发展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借助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力量,重视“高、精、尖”领域,以期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新时期,创新是各领域发展的关键,因此,应当加强对各领域的创新,促使其与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
3.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
在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的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产生的新情况、新现象、新表现等形成了充分的了解。并且经济发展新常态所带来的变化显示出我国经济基本面均在实质上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以说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进入到新的时期。随着我国进入经济增长转换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势逐渐平缓,获得的经济效益达到峰值,发展动力越来越大,为经济转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6]。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牢牢把握和控制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出现的所有新趋势,从当前局势发展出发,为经济发展新格局的产生提供重要前提,不仅应当做好长远规划,还需要做到妥善落实,为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纵观去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实践,我们发现,与以往比较,其操作日臻成熟,调控艺术不断提高。展望未来,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货币政策操作的新思路、新特征。
货币调整新特征
决策前瞻化。从宏观调控与调控目标的关系看,货币政策操作可以有事后调控,事中调控和事前调控3种调控方式。
事后调控是发现宏观经济运行已经出现问题,通过货币政策的反向操作进行调控。比如,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现象,推出加息等紧缩政策以治理通胀,这种情况在初期中央银行往往没有预见和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当问题已经危及经济健康运行时,方才匆忙应对,这时调控的难度和代价都很大;事中控制是能够及时发现正在并继续对经济运行产生危害的问题,适时推出治理方案,力争控制问题进一步恶化,显而易见,其操作难度和成本要比事后调控低,效果也更好;事前调控是在问题尚未显现时,货币当局就时刻注意捕捉经济运行中的异常迹象,及时把脉经济运行的健康状况,随时进行预防性的货币政策操作。比如,物价指标有所抬头,但尚处于低位,就及时加息,防患于未然。
与前两种调控方式比较,事前调控科学性强、有效性高、负面效应低,但是,要求中央银行要有较为成熟高超的调控艺术,较强的预见性和很高的工作效率,是最为理想的一种调控方式,人民银行近期的调控实践颇有些事前调控的味道。在具体操作时,要首先判断当前处于“事前”、“事中”还是“事后”,然后在选择相应的调控方式,切忌生搬硬套贻误战机。
力度“微剂”化。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操作的时候,需要适度把握力度大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调控作用,过大则会引起经济运行的较大波动,扩大负面效应,如同大夫给病人下药方,要对症下药剂量适当,“非重症忌大方”。
我国央行在追求事前调控的过程中,以多次微调的方式,力图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避免了过度波动,由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具有乘数效应,传统上往往把其称为最为猛烈的货币政策工具,但是,我国中央银行为降低其冲击力,“老方新用”,在操作中以微小的上调幅度(每次上调0.5%),力求增加调控的平稳性,以短期内多次调整来提高其有效性,基本实现了控制和对冲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过剩的目标,同时保持了经济平稳的增长,避免了大的起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自2004年6月起至2006年6月连续17次以0.25%的微小等幅上调利率,成功地预防了经济过热的出现,成为经济经过长期的持续增长后,成功预防过热出现的典范。可以预见这种小幅多次微调方式,通过其示范效应必将对世界各国货币当局的货币政策操作带来新的变化。
工具组合化。由于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过程、影响力度和传递渠道,以及调控的具体对象都可能有所差异,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使用。而现实经济运行中,往往需要多方位、多目标的调控。比如,我国当前既需要有效缓解流动性过剩问题,又需要控制和引导投资信贷的合理增长,这就要求采用综合措施,把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组合起来运用,才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虽同属于收紧的措施,但它们的具体作用则不尽相同。
另外,“窗口指导”作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结合起来运用,能够较好地引导市场预期。中央银行通过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交流协商,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为市场所预期,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货币政策的效力,降低货币政策的操作成本,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强整个金融体系运行的协调性。
操作动态化。由于政策影响的时滞性和政策发挥作用后所产生的惯性,以及经济运行本身的动态变化,致使在货币政策的操作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调控过度和调控不到位的现象。这就要求在事前制定调控操作方案时尽量提高可行性、针对性和严谨性,同时,也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及时掌握操作的效果和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审时度势,动态地调整操作方案,以满足经济稳定运行的要求。
实践中,也时常会出现,难以准确预见货币政策操作可能产生的效果以及负面影响的程度和波及范围,这时就需要进行试探性的操作,投石问路,观其后效而行之。比如今年首次上调利率,从客观上看,也具有一定的试探性,由于利率变动的波及面极其广泛,其影响途径和操作效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很难事前作出准确的、全面的预测,所以,要通过政策的实施观察分析经济运行的变化,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这才有了年内第二次加息措施的出台。
需要强调的几个问题
关注我国当前宏观调控的怪圈。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对于一些调控目标往往会顾此失彼,比如四大货币政策目标中,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特殊的原因,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存在这样的怪圈:巨大的国际收支顺差(主要是贸易顺差和资本净流入)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为稳定汇率央行被动大量增发基础货币流动性过剩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以及加息回收流动性中外利差缩小国际投机资本为套利而流入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人民币升值幅度难以完全释放升值压力外贸顺差继续国际收支顺差继续外汇储备增加继续……
上述怪圈严重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从长远看,需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第一,继续稳步推进汇率制度改革,提高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在远期实现汇率浮动化、人民币国际化,降低以至消除汇率制度导致的内外失衡,动态平衡国际收支,值得注意的是,几乎在5月18日公布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人民银行网站消息称,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5月21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竞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3‰扩大至5‰,这是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又一实质性措施;第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切实扩大内需,降低经济发展对外贸顺差的依赖程度;第三,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疏通利率传导机制,发挥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
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大量研究,集中在经济危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及其所处的阶段、资本主义的历史走向等重要方面,取得了新的理论进展,加深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
一、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一方面让人们认识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存在经济危机这一论断的正确性,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解释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暴露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些新现象,如全球化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膨胀、金融衍生品的发展,等等,从而使人们认识到有必要进一步深化经济危机理论的研究,从而客观科学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运动规律。如何运用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解释新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和机理,成为近几年来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学者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观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第一种观点认为经济危机是由新自由主义政策引起的。这种观点认为,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全球的泛滥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新自由主义政策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现阶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生产的无限扩大和广大人民群众购买力相对狭小、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更加尖锐;另一方面,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中还出现了新的矛盾,主要表现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经济结构的失衡。新自由主义政策所形成的一系列矛盾和后果,只能通过危机的强制性来解决。因而,新的金融经济危机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失败,解决危机首先必须清除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的金融经济危机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生产过剩危机,但这种生产过剩不仅仅表现为物质产品的生产过剩,还表现为虚拟经济的过剩即金融衍生品的泛滥,是一种隐蔽的生产过剩。这种观点认为,从现象上看,这次由美国引发的金融经济危机,不是直接表现为传统的由消费不足而导致生产过剩,而是消费需求过度、贷款消费导致信用链条断裂,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危机不像过去从实体经济波及金融系统,而是相反。然而这次金融危机仍然是由实体经济本身存在的危机所引起的。具体而言,实体经济中存在的生产过剩特别是房地产的过剩,通过信用方式得到暂时的缓解,但是信用经济的发展导致了金融衍生品的泛滥,造成了虚拟经济的发展与实体经济的严重脱节,同时虚拟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巨大虚假需求,更进一步使实体经济盲目扩张,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这种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互相推动与刺激,发展到一定的时点,危机不可避免地。
第三种观点主要是通过运用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率下降规律的理论来揭示本次金融经济危机发生的机理。这种观点认为,本次危机是由于利润率下降导致的结果。有学者指出,从实证角度来看,1975-2008年间,美国的实体经济并未得到有效恢复,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进行了重组,并在这之后出现了“弹性化”,非生产性工人比重上升导致利润份额下降,利润率出现了长期停滞的现象,于是,美国形成了依靠金融活动进行资本积累的新模式和依靠信用的膨胀来维持经济增长的局面,同时,由于美元的特殊地位更进一步刺激了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结果导致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下降和金融市场的恶性膨胀,最终引发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利润率下降规律支配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剩余价值的生产条件和实现条件的矛盾、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过剩与人口过剩的矛盾等等,都是利润率下降的结果。
第四种观点认为2008年的经济危机是经济金融化的结果。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货币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由黄金发展为以美元为代表的各种世界纸币,从而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可以不通过国民收人的合理分配来扩大市场,而是采取扩充信贷的方式来刺激市场的扩大,维持资本主义再生产正常进行的这种方式,在扩大市场的同时也为金融垄断资本利用货币、金融手段赚取高额收益提供了机会和刺激,从而形成了20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金融的全球化现象,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开辟新的空间来突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对资本主义发展构成的限制的规律。而本次经济危机则是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在全球化、自由化推动下,发达国家资本积累模式的转变体现为资本积累的金融化,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因过度扩张和积累而引起整个国民经济高度金融化,并最终引发危机。
第五种观点从长波的角度考察了本次金融危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根据长波理论,认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很可能是新一轮长波的下降期的到来,而这也意味着金融危机要持续10年或更长时间的萧条期。这种观点认为,战后50-60年代的“黄金增长期”不过是长波中出现的短暂繁荣,90年代的美国“新经济”也不过是长波中暂时繁荣的表现。此次金融危机预示着长波下降趋势的开始。有的学者还指出长波后期往往会出现金融化的现象,而本次经济危机由金融领域引起正是出现了金融高度金融化的现象,契合长波的特征。
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陷人了严重的“滞胀”危机,为了应对危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进行了调整,同时通过各种国际性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向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而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全球化浪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在全球占据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对于1970年代以来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国内外学者从以下各个不同的侧面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生产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新的技术革命即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是1970年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现象,并对社会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控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加快了商品的流转速度,并且使劳务的远程及时利用成为可能,极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的配置空间,新的国际分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资本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一方面是随着20世纪后期年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扩大,以及法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起,促进了股份制的发展和股票持有人的普遍化,使资本的终极所有权高度分散化;但是另一方面,股权的高度分散化和社会化,不仅强化了少数大公司和大机构的控股权,而且也强化了掌握着资本经营管理权的高级管理阶层的权利。
收人分配两级分化日益加深。随着1980年代中期以来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推行,发达国家的劳动者在社会总财富所在比重不断缩小,财富分配两极分化日益严重。在美国,近三十年,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357:1。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收人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的收人却增长了四倍,占人口0.01%的最富阶层的财富更是增加了七倍。
经济全球化和高度金融化。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经济关系得以重组,其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所提供的机会,加紧对外投资,一方面消化过剩产能,另一方面获取比国内更高的利润率。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业获得迅速发展,金融资本总量迅速赶超产业资本并占据优势和支配地位。发达国家经济在结构上表现出明显的去工业化和高度金融化特征。与此相联系,资本积累模式也体现为资本积累的金融化。世界经济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信息化和新自由主义政策推动了以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形成了新的世界市场,同时,在发达国家的主导下,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新的全球经济规则和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全球化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一是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从而有助于美国获取铸币税以及转嫁国内危机;二是发达国家在强调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却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流动采取严格管制,使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对称的、片面的全球化;三是发达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以及战略性资源处于垄断和支配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四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深,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等。
三、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问题
资本主义从诞生起就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最初出现的是商业资本主义,然后是产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19一20世纪之交出现了以私人垄断为特征的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30~^0年代进一步出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0世纪70年初英美等发达国家发生了长达10多年之久的滞胀现象,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相继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从而重组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与资本、资本与劳动、资本与资本之间的关系,资本主义发生了深刻的新变化。进人新世纪之交,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化、去产业化、全球化等特征越来越明显,这些现象表明当代资本主义进人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理论界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究竟处于何种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
1.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充分暴露出了金融资本在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搜取各国财富、参与剩余价值分配,但金融资本又几乎被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几家大型金融机构和组织所垄断。正是由于上述现象的出现,有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如蔡万焕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垄断的发展过程、资本的社会化程度、劳动和资本之间所反映的阶级关系、国家与市场的关系所出现的变化等四个方面,指出20世纪70年代后金融资本已经控制了发达国家经济命脉,并且通过经济全球化、对外扩张将其垄断势力扩张到世界范围,因而当前阶段资本主义的实质是金融资本的统治,也就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有的学者则指出推动发达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度的三个力量分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广泛运用、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及以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资本流动及资本运作的“自由化”和美元霸权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而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就是以“华盛顿共识”为其完成形态的新自由主义。"
2.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高峰认为应当从和资本结构变化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演变的特征角度来划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阶段,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性制度特征首先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因为具有垄断性质的巨型企业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产业中仍占支配地位;其次又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因为垄断资本已经在生产要素空前自由的国际流动基础上进行全球化的自由配置,并通过跨国投资与并购来争夺、瓜分和控制世界市场;最后垄断资本还具有金融化的特征,不仅金融业资本及其交易已发展到在资本总量中占有压倒优势,而且非金融企业也大量从事金融交易,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的垄断资本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资本力量和获取高额金融利润的主体。因而,可以把当前的资本主义归结为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
3.新自由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滞胀”危机,开始放弃长期坚持的以国家管制经济为内容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代之以“市场化”、“自由化”和“私有化”为主要内容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并且向全世界推行,新自由主义理念成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理论基础。在很多学者看来,正是新自由主义才导致了经济危机,因而可以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之为“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国外学者如大卫?科茨杰拉德?杜梅尼尔和多米尼克?列维等都持有这种观点。国内也有些学者认同此观点,如刘盾等指出英美国家依照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方法,对经济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且导致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古典自由主义的回归,因而可以称之为新自由主义阶段。有学者还据此进一步分析了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所产生的后果,即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波动性以及矛盾的进一步尖锐化。
4.新帝国主义。经典作家如卢森堡、希法亭、列宁等人都对帝国主义进行过深刻的论述。近年来,一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仍然处于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阶段,只是新时代下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并以“新帝国主义”来称谓当代资本主义。如杨承训等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认为战后资本主义处于国际超级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突出表现是美国拥有的超级金融垄断地位,实质是一种新帝国主义。赵常庆则指出当代新帝国主义除具有传统帝国主义的扩张和掠夺本性外,还具有一些新特点:如倚仗军事和科技实力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跨国公司,以科技成果和金融产品获取垄断利润,延续老牌帝国主义损人肥己的贪婪本性;改变过去侵略扩张的殖民统治方式,代之以抢夺和控制石油等战略性资源作为控制世界和巩固霸权的手段;美国操纵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滥用美元发行权,剥削发展中国家,左右世界经济;充分利用其软实力,向全球推行其价值观,从意识形态领域控制发展中国家。而蒯正明印则指出与传统的殖民掠夺方式不同,新帝国主义构筑了一套更加灵活的资本积累和剥夺体系,新帝国主义实质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世界经济和政治进行渗透和控制,这套体系涉及的范围更大、运行更灵活、成本更低。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以金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信息化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等不同的概念来概括当代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
四、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未来走向问题
新的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伊始,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曾经乐观地预言危机很快就会过去,美欧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复苏。然而,事实证明资本主义世界陷人了持续的动荡,经济持久萧条低迷,金融危机、债务危机一波持续一波,而经济危机更引起全球范围内的政治、社会危机,如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英法等国发生的社会骚乱、中东北非地区的政治动荡,等等。经济停滞和社会的动荡局面不仅构成了对“发达国家经济很快就会复苏”这类预言的有力回击,更引起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反思。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已经陷人了死胡同,未来资本主义制度将发生重大调整。但是,资本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究竟是什么?对此,学界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资本主义制度衰落论。一些学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由盛转衰的标志,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总危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根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从技术、所有制、资本形态、资本运动空间、调节方式等各个方面探讨了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走向衰落的原因。具体来说,技术方面:信息化导致资本主义出现产业空心化和无就业增长;所有制方面:资本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合法性的丧失;资本形态方面:金融资本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资本运动方式进人了最高阶段和最后阶段;空间上:过去几十年的全球化使得资本运动的空间巳经达到了极限;最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包括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所有手段,仍然无法解决危机,各种干预政策都失去效力。因此,这些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可能陷人长期的停滞状态,资本主义正走向历史性衰落。有的学者指出无论是从资本主义国内的阶级矛盾、同世界人民的矛盾还是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都表明资本主义矛盾在不断深化,资本主义正走向衰变。有的学者则认为资本主义巳经进人了由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所主导的新阶段,因而寄生性、腐朽性更强,更接近于垂死的资本主义。
2.制度调整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虽然金融危机是对资本主义的一次沉重打击,但是并不构成全面性、总体性危机,也没有撼动资本主义的根基,特别是现在英美发达国家的执政党仍然是属于中右翼政党,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仍然具有较大影响力,而工人阶级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仍然弱小,因此,资本主义为了尽快走出危机会采取一定的措施调整现在的发展模式,但都是基于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调整,而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另外,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而资本主义经济能够在自身调整中走向复苏。至于调整的方向,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瑞典模式,该模式的核心是注重社会平等、充分就业和完善福利,重视阶级合作,突出强调劳动者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以及最大程度地发挥市场经济的社会功能;129157有的学者则认为可能是“新莱茵模式”,是一种基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的改进,包括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投资社会化、注重企业的技术创新和长期发展以及让社会各阶层分享发展成果、注重各国以合作方式进行全球治理等内容。
3.对外转嫁危机论。有的学者指出,资本主义危机史表明走出危机的有效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放任危机从而销毁相对过剩资本,缓和积累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为新一轮资本积累创造空间;另一种就是通过贸易冲突、军事手段等打垮竞争对手,为国内资本积累创造外部空间,特别是军事战争还能够带动国内需求。由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拥有强大的金融、政治、科技、军事实力,因而向世界分X体系的外围国家转嫁矛盾、输出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解决危机的不可避免的选择。而根据现在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外转嫁危机的手段包括在经济上通过金融战争来遏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政治上加快对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和平演变”步伐,为金融垄断资本的扩张提供政治保障;军事上有可能进一步加强军事遏制甚至发动局部战争。的学者更指出除非发动帝国主义的战争,否则资本主义将会进人长期停滞的局面。
4.社会主义前景说。一些学者认为,当前的金融危机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已成为制约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而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经济依然增长强劲,同时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的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改革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些都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而,无论是从人类的发展趋势还是从现实世界发展情况来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都是必然的。
五、简短的小结
进人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加人WTO,中国已经融人世界经济体系,并成为世界经济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联系不断加深。一方面,中国经济发展深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又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全世界都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当代世界经济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并据此制定科学的对外经济政策。从当前我国经济学界对当达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征、所处历史阶段和发展趋势等各方面的研究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首先,关于经济危机的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经济危机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在某一部著作或著作的某个篇章中完整地阐发自己的经济危机理论,从而使马克思之后的学者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危机理论,如生产过剩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利润率下降理论,等等。在对新的国际金融资本经济危机的讨论中,经济学者大多数分别沿用上述几种不同的理论进行分析,因而,从总体上来看,理论创新的力度明显不足。在金融资本占据统治和主导地位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构建一个系统的金融经济危机理论,仍然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大理论课题。
关键词 蔗糖产业;发展;新策略;新常态;广东农垦集团公司
中图分类号 F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335-03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new challenges which ar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new normalcy and taking Guangdong Agribusiness Group Corporation for example,the strategies to develop the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under new normalcy,which including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speeding up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innovating agricultural business model,popularizing full mechanization,promoting scale management and social service,and innovating high yield demonstration zone of sugarcane,so that the sugarcane and cane-sugar industry can adapt to the new normal,and create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as well.
Key words new normalcy;sugarcane and cane-sugar industry;development;new strategies;Guangdong Agribusiness Group Corporation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蔗糖产业也不例外,其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近些年来,蔗糖产业由于受成品品种单一、生产技术落后、良种研发滞后、人工成本增加较快以及机械化推进缓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甘蔗种植市场竞争力下降,经济效益下滑,蔗糖产业的发展遇到了挑战。因此,如何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新常态对蔗糖产业发展中的各种新挑战,并提出各种挑战的应对策略,是摆在中国各糖业企业面前亟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蔗糖产业已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在国外,Costa P F F D等[1]讨论了蔗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Silva C B等[2]提出了蔗糖产业发展的策略;Aguilar-Rivera N 等[3]阐述了墨西哥蔗糖产业的状况以及长远发展趋势。在国内,覃泽林等[4]、李自卫等[5]阐述了蔗糖产业发展历史以及产业发展竞争力;王栋[6]提出了湛江蔗糖产业发展的资源整合,但上述文献没有讨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蔗糖产业的发展对策。
另外,学者们开始关注新常态下中国农垦经济的发展,如刘刚[7]、姚光胜[8]、邢民[9]探讨了农垦如何进行改革和发展来适应新常态,但上述文献研究新常态下蔗糖产业发展的比较少,其主要针对农垦各产业的布局及战略举措。
鉴于此,本文将在上述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广东农垦集团公司为例,探讨了新常态下蔗糖产业面临的新挑战及新策略,以适应新常态,并促进中国蔗糖产业的发展。
1 新常态下蔗糖产业发展的新挑战
1.1 亟须转型升级
从产能和产业组织方式看,目前中国蔗糖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市场需求,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且过去由于简单地发展甘蔗制糖,产品主要以白砂糖为主,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水平不高,导致产品种类单一、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不高,抵抗市场风险差,致使蔗糖产业综合效益不高,利润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蔗糖产业发展的短板或瓶颈十分明显。因此,新常态下,中国蔗糖产业的发展不但要有总量的继续扩大,更要有结构优化和产业链的延伸,产业必须转型升级,这是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 。
1.2 由要素拉动转向创新拉动
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看,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的最大优势,人口红利促进了蔗糖产业的发展。但随着目前富余劳动力的减少及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使得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蔗糖产业的增长将更多依靠生产技术的进步与应用,因此技术创新成为驱动蔗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1.3 现代农业生产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出了挑战
“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国目前实施的比较成熟的经营方式之一,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蔗农的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然而,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推进,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农场(即小农场)过小的生产经营规模,将不利于作业机械化和生产的规模化和标准化,从而出现了因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导致农业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率低下的情况,故“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有必要进行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并培育新一代的生产经营主体。
1.4 人工作业已不能满足生产力的提高及市场竞争的需求
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国家都实现了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尤其是巴西的甘蔗生产,从整地、开垄、种苗消毒、播种、施肥、中耕培土、除草、排灌、收割,一直到装卸以及运输,全过程都实现了作业的机械化。然而,与世界产糖国家相比,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甘蔗种植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大量的生产作业需要通过人工来处理,极大地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近年来,榨季期间的中、管、收等环节都出现砍蔗劳动力紧缺,采收不及时等现象,而且劳动力成本非常高及生产效率非常低,造成甘蔗种植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很多,影响蔗糖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中国蔗糖产业的发展。
1.5 规模化与专业化生产已成为蔗糖产业发展的新特征
2015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指导思想,甘蔗生产的规模化与专业化在国外主要产糖国都已经得到了普及,其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特征。然而,在中国,由于体制机制障碍等原因,生产经营方式仍然过于传统粗放,生产观念落后,生产组织方式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导致生产的经济效益低下。因此,要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就必须引导甘蔗生产向规模化与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换言之,甘蔗生产只有达到了适度规模,才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只有提高了蔗农的生产组织化程度,才能实现专业化生产,也才能真正提高经济效益。
1.6 提质增效是蔗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提质增效是新常态的本质,是蔗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由于甘蔗常年连作、大量施用化肥,以及良种良法推广进程缓慢,技术创新不够,再加上生产管理的粗放,致使甘蔗单位面积产量以及甘蔗糖分都较低。另外,机械化生产水平也跟不上,劳动强度高,甘蔗种植、砍收质量良莠不齐,造成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上述甘蔗产量低、糖分低与生产成本高的“两低一高”现象给中国蔗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蔗农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有必要摸索及推广一套符合我国甘蔗高产高糖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及方法,从而促进蔗糖产业的提质增效。
2 新常态下促进蔗糖产业发展的策略
2.1 延伸产业链,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蔗糖产业应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以延伸产业链,生产更多高附加值的成品,如在原糖的基础上深加工为结晶果糖;同时还应探索蔗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甘蔗的综合利用率,如建设抓好蔗糖附属产业项目,蔗渣可生产木糖、活性炭、滤泥,灰渣可以生产有机肥,废蜜可生产酒精,酒精废醪液可生产液态肥,而蔗梢、蔗叶等则可养牛,通过对上述资源的综合利用,可形成高效、稳定的多门类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以后制糖只是基础,发展制酒、生物有机肥、生物质发电等副业才能盈利。” 广西省上思县昌菱制糖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兑明介绍[10],他们已经探索出了“甘蔗―制糖―滤泥―(固体)生物有机肥―甘蔗”“甘蔗―制糖―糖蜜―制酒―酒精废液―(液态)生物有机肥―甘蔗”与“甘蔗―制糖―蔗渣―糠醛―生物质发电”等多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广东农垦集团公司为提高甘蔗综合生产能力,改变之前的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的不利局面,已启动了年加工能力15万t的原糖精炼项目和年产1万t的结晶果糖项目。除此之外,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原糖精炼、沼气产业化和结晶果糖项目。
2.2 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打造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推广“蔗叶回田+机实石灰”土壤改良技术,促进甘蔗较大幅度增产。通过蔗叶回田,使甘蔗中的多种养分和有机质回归土壤中,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理化性状,增加有机质含量,使养分结构趋于合理,并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的疏松和通透性,同时也改善了土壤的保水、吸水和保湿等性状,为甘蔗生产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条件;通过机施石灰,不但可中和土壤酸性以提高土壤pH值,还可补充土壤中的钙含量,前者可以使甘蔗体内的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增加甘蔗糖分的积累,后者能形成钙盐加固细胞壁,对甘蔗抗病虫害有一定作用。
从2011年开始,广东农垦下属的华海糖业公司(以下简称华海糖业)与广东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共同对甘蔗叶机械性粉碎机进行改进,采取边试验边改造的做法,研究出了新型机械粉碎机,并对267.33 hm2土壤实施了“蔗叶回田+机施石灰”的土壤改良技术。当年就增产1 400 t以上,平均增产5.25 t/hm2,在2012―2014年期间实施面积增加到了逾2 000 hm2,甘蔗获得了大幅的增产,并得到了广大干部职工的肯定。
推行轮作制,提高甘蔗种植经济效益。农作物轮作制,是指在年度间在同一块土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其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并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广东农垦下属的幸福农场(以下简称幸福农场)推行了花生与甘蔗轮作制,基地种植花生后,花生饼和秸秆回田,根瘤菌释放氮素,有效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地力,为甘蔗生产的高产打下坚实基础。据有关资料测定,花生可回田秸秆约4.5 t/hm2,花生根瘤菌释放遗留在土壤中的氮16.5~52.5 kg/hm2,相当于施用硫酸铵等标准氮肥75.0~262.5 kg/hm2,榨油后的花生饼可以作为有机肥,大大提高了土壤肥力和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有效降低了甘蔗种植的生产成本和提高甘蔗产量,甘蔗种植的经济效益明显。
2.3 创新农业经营模式,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