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动画电影的特点

动画电影的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第1篇

一、中国动画电影的“去电影化”特点

一部完整的动画是由绘画和电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电影化”指的是动画电影里主要电影元素的表征。动画电影运用电影技术手段构造世界,因而带有假定性,不受客观性的约束。基于这种认识,动画电影思维即通过组织电影语言,吸收和利用传统电影的时空观念、音画观念和蒙太奇观念,并结合一定的美术风格,创造出一部完整、实在的电影。1.角色塑造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就如同真人电影中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在真人电影中,角色形象主要是建立在角色性格刻画和演员表演的基础上的,而动画电影的角色塑造体现了动画电影创作的真正含义。动画电影处理英雄形象时,必须兼顾崇高性和人性,才能赋予角色生命,使英雄形象广为流传。如,在动画电影《哪吒闹海》中,哪吒形象既贴近民间生活,又表现出有血有肉、勇敢无畏的少年英雄形象特征。2.结构形式在分析“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结构时,可套用叙事结构这一概念。叙事结构的首要含义是指某一部具体影片的组织关系与表达方式,因而叙事结构又被称为影片总结构或文本结构。一部构思新颖的动画作品往往在叙述上更具有层次与节奏感,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韵味。中国动画电影一直是儿童教育的重要辅助手段,很多动画电影都是在“寓教于乐”思想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因此,在结构形式方面也与其相适应。“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常常采用片段式结构,只选取事件发生过程中的某一片段进行表现,脱离了以往的叙事框架,与“切片”形式相似。如,在《螳螂捕蝉》这一作品中,创作者采用了较短的片时反映螳螂使用树叶掩盖身体以缓慢接近蝉的过程,颇为生动。3.电影语言动画电影属于电影范畴,但其创造方法和表现技巧与真人电影、实景拍摄影片仍然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画电影主要是从视觉上模拟实拍电影的技法和效果,并通过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受众的眼前。因此,动画电影作品的电影语言离不开动画的特质,它是将动画电影的镜头转换为视觉意象的一种方式。一些“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缺乏对电影语言的探索,部分作品不能真正表现出“画出来的运动”,仅仅停留在“活动的画”这个阶段。声音也是构成动画电影语言的重要元素。音乐在“中国学派”动画电影的声音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一些音乐拘泥于叙事层面,应用的效能单一。“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在音乐上比较重视民族风格,如,动画片《大闹天宫》运用了戏曲锣鼓点子等民俗音乐,使得《大闹天宫》具有了独特的中国艺术风格,成为中国动画电影发展史上的一大标杆。

二、日本动画电影强调“电影化”

日本动画电影常常采用减少动作、画幅等的方式缩减制作成本,影响了画面的生动感。但是日本动画电影擅长创造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具有鲜明特点的人物造型,片中画面经常切换,灵活运用镜头组接、蒙太奇等手法,形成了独特的动画风格。日本经典动画电影作品《浪客剑心•追忆篇》采用了平行式蒙太奇手法,将不同时空发生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在故事情节中穿插叙述既往发生的某个事件的过程,使情节具有节奏感,同时也有效地营造了故事氛围。此外,该片还采用了交叉式蒙太奇手法,将同一时间点的不同空间发生的事件进行交叉剪接,每一个事件的发展变化又会对另一事件产生影响,但各个事件又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最终汇合到一起,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制造出紧张的气氛,引人入胜。现代动画理论认为,动画电影属于电影范畴,是画出来的运动,这种观点强调了电影思维和电影语言都是在“画出来的运动”之中得以表现。日本动画电影重视运用色彩美学,通过形与色来传递和表达故事,其动画电影作品的人物色彩造型十分艳丽,可以在画面中突出人物,以此吸引观众的注意。如,宫崎骏动画电影善于运用水彩效果,使得动画场景、人物和配饰表现较为突出。

三、结语

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国;动画电影;叙事风格;发展期;成熟期

一、动画与动画电影

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影坛就已出现动画电影,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动画电影经历了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就其当前的制作水准和取得的票房成绩而言,美国动画电影已然迎来了繁荣之时,甚至包括《狮子王》《海底总动员》《飞屋环游记》《功夫熊猫》在内的一些驰名中外的美国动画电影成为彰显、传播美国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一幽默诙谐又寓意深刻的影片类型为全世界的观影者带来了一次次的震撼。曾经执导著名动画影片《海底总动员》的导演安德鲁•斯坦顿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表示,动画电影的好坏取决于故事的好坏和导演是否会讲故事,这一论述说明了动画电影与常规电影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而美国动画电影正是通过对影片故事的把握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巨大的成功。想要明晰当代动画电影的内涵,首先要明确的概念就是“动画”,多维动画是以绘画为基础,采用单幅画作配合画面的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视听艺术,从词源上理解,“动画”一词源自拉丁语,具有赋予生命、变得活跃等含义,这正是动画的终极目的。[1]而动画电影则是在动画发展的基础上,以动画为外壳所进行的电影创作,就当前美国院线动画电影而言,其长度与常规电影基本相同,同时也有很多动画电影是改编自经典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以及长篇小说等。[2]动画电影在叙事风格上大都注重对于幽默性的呈现,通过滑稽可亲的动画形象塑造和幽默的故事情节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本文将在把握美国动画电影整体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以其发展期和成熟期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与代表作品为切入点,对美国动画电影的叙事风格进行论述。

二、美国动画电影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正如上文所述,美国动画电影已经经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但在其发展之初,美国动画电影多以短片为主,其拍摄目的就是引人发笑,而轻松欢愉就是影片的主体风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米老鼠》《大力水手》等。这种短片联播的动画电影一统天下的局势在20世纪30年代画上了句号,由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电影《白雪公主》改编自西方经典童话故事,这部影片不仅开创了美国动画长篇的历史,创新采用了歌舞的表现形式,而且将动画电影在美国影坛的地位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自迪士尼出品《白雪公主》以来,人物形象逐渐成为美国动画电影的主角,而原有的主角即动物则退居到配角之上,随之而来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品的类似的动画电影《木偶奇遇记》《爱丽丝之梦游仙境》以及《仙履奇缘》均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的传世之作,其中关于“白雪公主”“爱丽丝”的故事还被后世翻拍或创作了续集。纵观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动画电影创作,其主要特点为情节曲折,结局圆满,人物性格单一,主角均为正面人物形象,而配角或是幽默诙谐的调节气氛者,或是映衬主角品性光辉的反面存在。上述影片所掀起的美国动画电影发展浪潮停滞于20世纪70年代,随着电视在美国家庭生活中的不断普及,电视动画一度成为新时尚,以《辛普森一家》《猫和老鼠》为代表的系列电视动画影片的出现使美国动画电影市场更加萧条,许多动画电影制作公司均纷纷将精力投入到了电视动画的创作发行之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电视动画的唯娱乐性是从的弊端逐渐显现,这种缺乏深度内涵的娱乐性使人们感到乏味,加之迪士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狮子王》等优秀作品,再次将观众的目光集中到了动画电影之上。新世纪以来,美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打破了迪士尼独统天下的局面,皮克斯工作室、华纳电影公司、派拉蒙、哥伦比亚公司等创作团队均在美国电影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2001年,由皮克斯工作室创制的影片《玩具总动员》是其与迪士尼联合创作后的第一部大获成功的动画电影,这部影片不仅在世界范围内饱受赞誉,而且赢得了近亿美元的票房收入。随后皮克斯和迪士尼联合出品的《虫虫总动员》《机器人总动员》《海底总动员》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故事题材而言,这些影片已然摆脱了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的藩篱,题材涉及家庭、友情、爱情、梦想等;从叙事风格上说则融入了好莱坞大片的表现方式,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逐渐丰富。与皮克斯工作室齐头并进的还有好莱坞梦工厂,梦工厂所创作的动画电影大都具有后现代主义之风,以调侃来凸显娱乐精神,以戏谑来进行现实批判是梦工厂动画电影的标签。[4]在梦工厂创制的动画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影片无疑是上映于2001年的《怪物史莱克》,这部影片以将近2.7亿的票房收入打破了《狮子王》所创造的票房奇迹。此外,梦工厂创制的代表性动画影片还有《小马王》《功夫熊猫》等。近年来,美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倾向,《精灵旅社》《冰雪奇缘》《卑鄙的我》《疯狂动物城》等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次又一次观影热潮。

三、美国动画电影发展期的叙事风格

1907年,美国第一部动画电影《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横空出世,以这部影片为起点,美国动画电影产生发展之初的30年间均沿袭着鲜明的默片特点,它们大都是通过搞笑滑稽的动作来达到娱乐的效果,而其背景音乐大都为欧洲的交响乐,由此而形成的搞笑与严肃之间的对比使早期的动画电影被称为“愚蠢交响乐”式的动画影片。这种“愚蠢”的搞笑方式在西方工业社会发展初期很受欢迎,比如那一时期的米老鼠、唐老鸭、汤姆猫等动画形象不仅风靡全美大陆,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在《米老鼠》《猫和老鼠》等动画短片中,除了搞笑滑稽的动作设置之外,还具有许多身受观众喜爱的变形处理。有评论者将20世纪上半叶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变形划分为惯性类变形和弹性类变形,这两种变形在动画短片《猫和老鼠》中均常有体现。所谓惯性变形是指惯性突然消失后的变形,比如《猫和老鼠》中的汤姆猫经常在追击杰利鼠的过程中跑到了悬崖、河流之上,在惯性消失的一瞬间,汤姆猫突然坠落,这种突如其来的坠落必然带来滑稽的效果。而弹性变形主要是指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夸张的变形,比如汤姆猫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吞入了平底锅,平底锅进入体内后将其抻拉成了锅样的圆形,这种超乎常理的弹性变形同样能够强化影片的娱乐性。1937年,迪士尼凭借《白雪公主》一片结束了“愚蠢交响乐”动画电影时代,随着色彩运用、声音配置等动画电影创制技术的不断发展,迪士尼开始拍摄动画长片,在这些动画长片的发展之初,百老汇的歌舞剧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白雪公主》《仙履奇缘》等影片中,我们均能够看到音乐、舞蹈交相配合的舞蹈表演、而歌舞表演也成为美国动画电影走出“愚蠢交响乐”初级发展阶段的重要标签。歌舞表演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活跃影片气氛,而且其本身具有的欢和节奏感使动画电影的发展脱离了单纯的玩乐搞笑阶段,从而形成了更加丰富有趣的审美体验。这一时期的美国动画电影虽然有许多改编自童话故事和寓言故事,但也不再局限于对传统文学的改编,同时创造了许多丰满的人物形象,这种变化也是伴随着观影者审美需求的提升而产生的。总的来说,发展期的美国动画电影依然选择单线的叙事结构,故事情节设置也并不复杂,而且大多数影片也是以儿童的视角进行的创作,但在较为单纯的二元对立的故事情节中加入了更多的戏剧冲突,融入了更多的情感表达,这为日后美国动画电影进入成熟的发展时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美国动画电影成熟期的叙事风格

自20世纪末开始,美国动画电影在发展期的积淀过后逐渐走向成熟,在延续了以往幽默诙谐的叙事风格的同时,进一步创制了更为曲折的情节和紧跟时代步伐的元素,如后现代主义元素等。就成熟期的美国动画电影而言,歌舞这种传统的幽默方式依然存在,如在影片《埃及王子》中就呈现了神明与术士的歌舞表演,同时运用了与歌舞相近的魔术来增添整部影片的喜感,同样运用歌舞形式的影片还有《花木兰》《快乐大脚》等。与此同时,成熟期的美国动画电影还进一步拓展了幽默的方式,如21世纪初的影片《怪物史莱克》便首次将一个形象滑稽的怪物形象搬上了美国动画电影的银幕,怪物史莱克虽然形象丑陋,却十分讨喜,创作者通过恰当的色彩搭配和动作设计使这一怪物不仅没有给观众带来不舒适感,反而还传递着幽默。在引入新的元素创造幽默的同时,成熟期的美国动画电影还增添了对于现实生活的调侃与嘲讽,在动画角色的嬉笑怒骂之间体现着更为深刻的故事内涵。在动画电影《冰河世纪》中,为了得到松球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小松鼠是凸显影片幽默感的重要载体,虽然这一奋力寻找松球的松鼠形象十分可爱,但其对于松球的过分执著也影射了人类在现代社会中追寻目标时的偏执状态。在影片中适当制造悬念也是成熟期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一大创新发展之处。在影片《料理鼠王》中,当主角面对一次至关重要的料理考验时,对其怀恨在心的厨师长出现了,这使观众的观影积极性瞬间被提升,主角将如何面对挑战、挑战的结果又将如何成为影片压轴出场的悬念。包括《料理鼠王》在内的许多成熟期美国动画电影都会在影片接近尾声时制造悬念,并安排影片主角与主要配角同聚一堂并解开悬念,呈现出最终的结局。与揭示悬念并生的还有成熟期美国动画电影对于影片故事结局的设置,就当前主流美国动画电影而言,其结局大都为大团圆式的结局,动画电影能够承载的更加丰富而夸张的想象力给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在动画电影的世界中,许多现实社会不可能发生的情境在这一一呈现,如神灵的支配作用、跨越一切的情感等。在影片《铁巨人》中,主角为了拯救地球,怀抱炸弹飞向外太空,这一英雄之举在非科幻的普通影片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在现实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圆满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观影期待,也满足了观众的补偿性心理。正如心理学中的格式塔理论,当人们感知到不完满的事物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动去修复这种不完满,以期达到知觉上的和谐与满足,而成熟期的美国动画电影正是充分利用了观众这一追求完满的心理,使观众在紧张的故事情节和大团圆式的结局中同时获得观影的和心理上的满足。纵观美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不同阶段均具有不同的叙事风格,正是这种变化推动着美国动画电影在艺术水平和票房成绩等方面不断地发展。相比而言,中国的动画电影则尚处于曲折的发展进程之中。回顾数年前的中国动画电影,其中不乏经典的传世之作,但这些经典的作品已不能适应观众日益提升的审美品质。而中国的动画电影创作者也没有很好地把握时代脉搏,甚至在全球化竞争的过程中出现了急功近利的发展态势。有人认为,中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外来动画电影的入侵,但事实上,扎根于本土社会文化,同时自美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中汲取养分才是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突围之策,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12.

[2]黄会林,彭吉象,张同道,主编.电影艺术导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213.

[3][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79.

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动画电影 叙事方式 角色 中国风格 

 

动画电影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到今天的繁荣期,动画形式已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较世界各国动漫的发展,中国动漫还存在一些差距。在欧美、日本和韩国,动漫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但像动画片《魔比斯环》这样的片子如何能抵抗《怪物史莱克》,关键就要看其叙事策略了。动画电影应有理性的解析,把握商业动画电影的基本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的优势。 

一、从选材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选材上应遵循电影艺术的一般原则,但动画电影由于其媒介、制作方式、制作材料、制作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而有别于其他电影艺术的选材。在选材上我们首先要确定产品的对象是谁,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例如,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动画题材最受欢迎,市场效益也最好,因为它受众面广,市场收益相应也会多。关于动画的选材也有侧重于儿童化的,有人认为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不适合表现深层次的题材。有人则认为,动画可以表现所有的题材,我们所谓的动画全民娱乐的时代已经到来。其实,动画隶属于电影中一个分支,在题材表达上必须符合动画本体特征。动画电影区别于实拍电影,最明显的特征是动画具有高度虚拟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动画不可能像实拍电影那样接近真实。在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中,很少如实描写日常生活,相反的是尽力拉开与现实的距离。动画可以天马行空地讲述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没人会对动画片中的老鼠为什么会打败猫而吹毛求疵。其次,动画电影的题材相对比较简单。在动画中,造型的线索简单、矛盾简单、人物关系简单,例如在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就比较容易被改编成优秀的动画作品,而《红楼梦》就非常不适合动画改编。在《红楼梦》中光是人物关系就已经十分复杂了,再加上场景之类的更是繁复。 

动画表现的题材可以更加成人化。动画片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以成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片现在比比皆是。这样从商业价值上讲,单纯考虑儿童观众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通常只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仅仅能在电影院的下午和傍晚时间放映,而国家经常出台福利政策限制儿童电影的票价,这样一来票房收入也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动画电影观众扩展至成人范畴,那么就可以进入晚场时段放映并因此有获得更高票房收入的可能。①这样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发展价值上都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动画片《蓝皮鼠和大脸猫》,其后续的商业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二、从主题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是一种用来表现其特有主题的艺术形式。在动画片中不是说所有的都必须有严格意义上的叙事主题。许多艺术类的动画短片并不需要深刻的叙事主题,其动画可以作为一种纯视觉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一部个性化的艺术动画短片,可能只要有一个绝佳的创意或者奇妙的视觉展现,就能创造出很好的效果,观众乐在其中,得到纯粹视觉感官体验。但是作为动画电影却并不是这样,动画电影通常是以故事情节来传达大众共有的精神状态。在动画电影的学习中不应纯粹追求视觉盛宴,而忽略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如果把这类作品打回原形,不过是儿童玩具万花筒罢了。因此动画电影的主题选材尤其重要。 

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中国动画电影;传承;教化;普遍;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指某些价值观成为一定文化所选择的优势观念形态,或为个体所认同并内化为人格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就具有评价事物、唤起态度、指引和调节行为的定向功能。可将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倾向加以研究,也可把它作为一种人格倾向予以探索。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的合理化是进步人类的信念。[1]以上是价值取向在哲学范畴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概念来进入文章的主旨:中国动画电影的价值取向。

从每年全世界动画电影的票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今的动画电影在电影格局中已占有重要位置。从轰动世界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到创造过亿票房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动画电影有了从艺术性向大众娱乐转变的趋势,这是值得高兴的,动画电影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娱乐性。但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兼而有之保留我们的个性,这样我国的动画电影才有立足的根本。在本篇文章中就从动画电影主题价值取向这方面提出以下几个特征,并对每个特征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文化的传承

中国早期的水墨动画电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对中国文化起到了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中国元素随处可见。水墨动画传承了具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精髓,将笔墨技巧、意境优美、格调抒情、气韵生动这些特点尽情地反映其中,并善于表现“写意”和“神似”这些与西方世界观迥异的艺术风格,创造了一种罕见的动画形式,将中国人柔和含蓄的美学观念呈现在世界面前。[1]

不得不提的就是1961年的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他的最大的意义在于,他是绘画、摄影、特效等一系列技术革新的成果,第一次让水墨画“动”了起来。电影中的鱼虾蟹的形象直接取自齐白石先生的画作,整个画面构图也是简而不凌,繁而不乱,将大写意的画风一贯始终。《小蝌蚪找妈妈》以它独具的中式风情打动了全世界,从1961~1981年先后在瑞士、法国、南斯拉夫等多国捧得国际奖项。另一个佳作就是1963年的水墨动画片《牧笛》。它是自1961年迄今为止的四部水墨动画片中最优秀的一个。与《小蝌蚪找妈妈》相比,画科广泛涉及人物、山水、墨竹、花鸟等。作为主角之一的水牛,是依照李可染先生的画风绘制的,无论是动还是静都体现出水墨画“意在笔先,画尽意到”的含蓄之美。在1979年获得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城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2]

除此之外,我国早期还有《骄傲的将军》等优秀的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人物造型以戏曲脸谱为参考,在线条和上色上借鉴了民间绘画和民间美术的特点。

早期的动画电影在艺术成就和口碑方面都创造了一定的辉煌,但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是继《山水情》之后,17年一直没有水墨动画片问世的原因。这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主题和形式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形式受制于内容,同时内容又依赖于表现形式。就水墨动画电影来说,日后面临着两难的境地,究竟是要故事性还是要意境。因为中国水墨画是文人所创,天然带有几分逸气,表达故事向来是他的弱项,如果拿迪斯尼的动画题材用水墨画来表现这就不合适,好多效果表现不出来,同时水墨画又失去了它原有的韵味。讲故事是水墨动画的短处,如果重点是为了讲一个好故事,根本不需要采用水墨画这种费工费力的形式。那是不是从此就意味着再也看不到这种表象形式的电影了?在我看来,水墨动画可以有,但没必要整部影片都采取这种表现形式。可以在整部电影中取一些片段采用水墨动画的形式,表现某些过去的事情或是对某些场景的臆想,这样既能起到对水墨动画的传承还能为整部电影增色增彩。

二、故事的传承

我国早期的动画电影题材大多取材于中国的古代神话和童话故事。例如,早期的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这些电影除了在电影表现形式上采用的是传统民族元素,就电影故事本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1993年《宝莲灯》上映,阔别银幕十几年的国产原创动画电影再次与观众见面,影片取得了2 500万票房 ;2004年初上海和台湾合作的《梁祝》,虽然票房不尽如人意,但它也是国产动画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国际舞台上也树立了一定的低位。《宝莲灯》《梁祝》两部电影都取材于我国的经典神话,孩子们可以通过电影了解到传统神话的内容以及要表达的精神,这无疑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我国的动画电影除了取材于传统故事,还有就是取材于影响、打动几代人的电影佳作。《小兵张嘎》就是由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带领他在北京动画学院年轻的动画团队创作的中国原创动画电影。这部动画电影就是取材于老电影真人版的《小兵张嘎》,但无论是人物造型、场景绘制、电影配乐上都优于真人版。虽然电影还未上映,但在电影学院放映的时候座无虚席,有的甚至席地而坐,观后掌声如雷;真人版《闪闪红星》也是革命题材经典电影之一,其中的经典形象深入人心。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和深圳某动漫公司共同打造的动画电音《闪闪红星》,总投资1 600多万,由蒋雯丽等众多明星完成配音,为潘冬子配音的是来自“军艺”的许飞,她还为电影创作并演唱歌曲。

不难看出,我国当代的动画电影主题不是取材于童话故事就是真人版影视作品。“新瓶装旧醋”这体现了我国动画电影在创作故事主题时严重缺乏原创性。皮克斯成功的因素之一就在于故事的原创性,从《玩具总动员1》到《飞屋环游记》,每部电影都有一个打动人的好故事,里面都有满足人们对现实的逃离和童真回忆的渴望和诉求。为什么日本影片《追捕》在中国堪称经典,不是因为影片在艺术成就上有什么很深的造诣,而是电影本身已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的标志,它的意义是唤醒人们对那个时代某种幸福或者某种苦难的追忆。中国动画电影就缺少这种触点。因为中国动画电影在创作时有个误区:动画片是做给孩子看的。其实动画电影不是儿童的专享,一部好的动画电影应该是老少皆宜的,能让孩子们开心地大笑,也能让大人们为之流泪。

三、主题的教化性

中国动画电影作为文化形式之一自然而然的承载着教化的功能,教化功能或深或浅、或显或隐地存在于动画电影中,不向娱乐让步,尽可能地把深刻的教育意义的思想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这是动画工作者们追求的目标。中国的动画电影一直片面的当做教育和宣传的工具,从思想品德方面来教育儿童,使艺术品承载了太多的使命。[3]把动画电影当教科书而不是艺术创作势必会导致电影的趣味性降低,同时也限制了电影故事的创作,产生牵强附会的生硬感,从而失去了动画电影最重要的意义——娱乐性。其实,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比生拉硬拽来得更为深远。

早期的一些动画电影《牧笛》《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的成功是借助了水墨和民族美术这些艺术表现形式,而非电影的故事本身。还有曾经创造过票房奇迹的《宝莲灯》,充满了美式动画电影的模仿痕迹,故事情节和技术手段比较生硬,它的成功是归功于成熟的商业运作,声势浩大的宣传,就电影故事本身还是改编中国神话,在艺术上成就不高,也无创新。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怀揣着童心去记录电影而不是去创作电影,让孩子真正的学会去关心他人、爱别人身心健康的快乐成长。

四、主题的普遍性

《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水墨动画电影造就了早期动画电影的辉煌。自《山水情》之后,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水墨片的问世,想象其中原因,倒也容易理解。水墨动画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水墨画方面的大家才能胜任。影片中运动的画面要分层上色,再由多层画面合成,注意拍摄并加上水墨渲染效果的。这样复杂繁重的工序,令水墨动画是普通动画电影拍摄周期的几倍。所以水墨动画电影很难收回成本,在眼下动画电影的工业时代,水墨动画电影只能成为我们放在博物馆里凭吊的艺术品了。鉴于我们在这种粗糙的工业环境下,导致了我们的动画电影也具备了世界动画电影的普遍性。典型的例子就是这几年连续热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电影。

主角小羊羊们和灰太狼之间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天敌之间的互相追捕与逃脱,并且最后以弱胜强的结局模式。我们最为熟知的就是迪斯尼的《猫和老鼠》,里面的小老鼠杰瑞整天被汤姆猫抓来抓去,这就像灰太狼整天想要吃到小羊羊一样,而每次都以小老鼠和小羊羊们胜利告终,失败的总是汤姆和灰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村长喜欢发明各种武器来对付灰太狼,以保护羊群不被灰太狼吃掉,在这里我看到了有对《哆啦A梦》和《蓝精灵》的致敬,这些都勾起了“70、80后”对儿时的记忆,能够唤醒大批成年观众对童年的温馨回忆,这一点是成为成功动画电影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好莱坞动画电影风靡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还有,在《喜羊羊与灰太狼》里也体现了皮克斯动画电影的一些文化特质——现实的偏离和替代的满足。[2]小羊羊们是弱势群体,灰太狼代表强大的恶势力,虽然屡战屡败。在繁重的工业化生活中,受到各种条条框框规章制度的制约,生活墨守成规,个性压抑得不到释放,这恰恰是小羊羊们的缩影,在电影里小羊羊总是能打败想要吃掉他们的灰太狼,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冲不破现实的牢笼的,所以当人们惊叹电影中那中美轮美奂的、新奇的、充满幻想美好的事物所带来的视觉上的刺激的同时,个体就从现实的原有的现实生活中偏离出来,通过电影获得超越现实的满足。《喜羊羊与灰太狼》中把羊这种最温顺、最没有反抗能力的动物当做能战胜凶残,攻击性的残暴的狼的英雄,这多少带有美式英雄主义的色彩。因为真实中羊只有被吃的份,所以在电影中羊这种代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可以脱离大众经验的日常生活,挣脱被称之为“命运”的东西。

综上所述,我国的动画电影缺少的是一种文化烙印,能代表整个民族特性的灵魂。

日本动画电影就隐含着民族生存危机问题,而美国动画电影中的英雄主义、轻松、幽默调侃的民族特性就十分明显。“花脸人物”“水墨画”不代表中国特色。这样的中国元素更多的停留在浅层次、形式上的民族化,而未能真正深入到民族精神本身。

身处21世纪的动画人,在展望动画电影未来的同时需要停下脚步去回望一下我们曾经走过的经历,用一种客观、批判的眼光去审视过去,在历史明镜中找寻自己的身影。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优秀的动画人能创作出感动我们自己的经典作品。

[参考文献]

[1] 吕江.卡通产品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动画电影;故事情节;人物造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138-01

动画电影,顾名思义,是指动画制作的电影。当今世界,动画电影制作最具规模的当属美国动画电影。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世界动画电影史正式开始。之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动画电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如今动画电影已经不单单是给儿童看的一种表现形式,很多大人也非常喜爱动画电影。西方的动画电影进入中国的电影市场,受到更多人的追捧,主要是因为西方动画电影无论是在故事情节还是在人物造型设计上都不逊色于普通电影。

美国蓝天工作室是好莱坞动画电影市场异军突起的一支新军。其代表作为2002 年诞生的《冰河世纪》(Ice Age),而《里约大冒险2》是一部2014年由由美国蓝天工作室制作,二十世纪福斯负责发行的美国3D动画电影。影片的故事内容聚焦于动物的冒险旅程。虽然,这一题材的动画电影作品数不胜数,但这部影片却俘获全球无数观众的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动画电影的两大构成要素故事情节设计和人物造型设计在这部电影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受到诸如此类西方动画电影的冲击,中国诸多电影公司近年来也积极探索制作自己的动画电影。由此,探讨动画电影的构成要素即为当务之急。下文将以《里约大冒险2》为例,集中探讨动画电影的两大构成要素,故事情节设计和人物造型设计。

其一,故事情节设计。众所周知,《里约大冒险2》是《里约大冒险1》的续集,其故事并不复杂,在第一部中刚刚坠入爱河的两只鹦鹉在第二部中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如果说第一部着重讲述两只鸟的爱情冒险,那么到了第二部中,影片则主要侧重于讲述一个家庭的狂欢。布鲁与珠儿一家本来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几只蓝色金刚鹦鹉,无意间得知在亚马逊丛林还存在它们的同类。于是,布鲁一家人便飞赴亚马逊去寻找自己的同类。这便是《里约大冒险2》故事的开端。有了这样一个开端,影片便又重新开启了一段冒险之旅。《里约大冒险2》线索有几条,一是布鲁一家希望回到亚马逊寻找自己的“亲戚”;其次是鹦鹉奈杰尔希望报仇雪恨;最后是琳达和博士图里奥夫妇在原始森林中寻找蓝色鹦鹉群落,这些线索纠结在一起并没有杂乱无章,整个故事显得饱满不单调。虽然出场的是动物,演绎的都是人类的把戏。小人物最终做了件大事,扬眉吐气,这很符合大众平民的心理。影片的家庭观念令人感慨颇多,布鲁也一直说着这么一句话:老婆高兴,日子舒心。这不代表布鲁很大男子主义,而是表明家庭和谐的关键是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影片中的老岳父看不惯布鲁的个性中人类味道过重,希望其野性更多点,其实这同样是两代不同观念的碰撞,影片没有否定任何一方,最终通过布鲁的勇敢救赎让大家不计前嫌团结一致共同抗敌,保卫了生存的家园。

其二,人物造型设计。对于动画电影来说除了剧情的优劣外,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对动画角色形象“开门脸”的塑造。角色是故事的灵魂,是决定一部影片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影片中使用的手法通常是针对写实原型进行简化概括、夸张变形或者拟人化,突出其身份与个性的关键表现点。主流动画片中夸张的对象包括造型、声音、动态等,而造型的夸张主要体现在外形的放缩取舍,以富有意味与典型性、亲和力与其身份个性契合为创作宗旨,如影片中的鹦鹉通过夸大嘴、掌和翅膀的造型来加强视觉张力,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在人物设计的性格方面,主人公布鲁的个性坚强而勇敢,这只像Geek一样的鹦鹉其实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胆小软弱。在进入新的社群后,环境、关系、处境截然不同的变化并没有让他盲目屈从。在面对来自多方的压力时,布鲁始终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这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与自信。此外,“正面角色的光辉伟岸需要反面角色的衬托”,充满喜感的“反面角色”也是动画电影人物造型设计方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里约大冒险2》这部影片当中,最大的亮点非那只毒蛙莫属,她的造型以鲜亮为主,影片着力刻画毒蛙对葵花凤头鹦鹉奈杰的爱,这种爱情超越了一切,甚至可以像烈女一样殉情。

综上所述,故事情节设计和人物造型设计是构成动画电影的最主要因素。艳羡西方动画电影在中国大获成功的各大电影公司如果在这两个方面下足功夫,制作动画电影以剧情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做到雅俗共赏,必然符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最终赞誉而归。

参考文献:

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第6篇

一、三维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概述

三维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与传统二维动画电影类似,都要考虑到人物设定、场景刻画、镜头变换等元素,除此之外,三维动画电影还有动作捕捉、材质表现等区别于二维动画的审美特征。对于观众来说,动画作品的画风与画面的精细程度是第一直观印象。由于三维技术的限制以及长久以来二维动画电影的影响,三维动画要想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画面的精细程度和美术风格都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三维动画电影运用科技将自身的审美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我国三维动画电影审美特征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积淀

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从人文风俗到建筑元素,无不有着久远而深刻的历史发展历程。我国三维动画电影中较多地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如三维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就多层次地运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首先是选材,故事的框架是基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而设定的,有着深厚的观众基础;其次是形象设计,除原著中的人物之外,《大圣归来》还结合了一些京剧的元素对某些角色形象进行了改造;再次,《大圣归来》中的动作和场景设计也结合了我国传统水墨画的元素。

(二)时代因素

目前我国三维动画电影的创作处于兼容并包的时期,一方面需要动画电影来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我国三维动画受到日本和美国动画的影响,常常限于思维定式的桎梏中,三维动画创作和审美特征的表现形式有待加强。

三、三维动画电影的主要审美表现

我国的三维动画电影技术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为动画电影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国近年来上映的数部三维动画电影在造型、细节刻画、动作捕捉等方面逐渐成熟,甚至可以用高端的三维技术来表现传统二维动画的画面感。如2015年8月上映的动画电影《黑猫警长》,可以明确看出其场景的制作和角色设计都运用了三维技术。我国三维动画电影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形式美和内涵美两方面。

(一)形式美

利用先进的3D虚拟技术来营造三维动画的时空,将幻想的世界通过三维动画呈现出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感是三维动画虚拟技术的精髓。如三维动画作品《秦时明月》中的月亮,就是把动画时空放置得很远,但又让人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数字化的动画创作可以让人感觉非常逼真。这种专业的3D技术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动画创作中,将动画电影的形式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三维动画中,人物造型的设计更加丰富、饱满,因为三维的立体空间感可以更好地烘托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赋予人物更多情感表现的空间,在个性化的神态和动作设计中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另外,可以通过细节特写的手法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增强画面的氛围效果并凸显主题,呈现出完美的视觉盛宴。如我国首部三维动画电影《兔侠传奇》主要通过活用弧线的手法来塑造人物,从少年儿童的审美角度出发,通过极具喜感的夸张表情及神态来表现出温馨的感觉,这种人物塑造方法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了人们的观看热情和兴趣。三维动画在人物塑造的基础上加入多变的空间构造,将更加凸显人物的造型美,为角色增添魅力,从而强化三维动画电影形式美的审美特征。

(二)内涵美

三维动画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凸显社会道德和价值观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电影作为一种拥有众多受众的艺术载体,具有覆盖面积广、接受程度高的特点;另一方面,我国三维动画电影主要面向的群体是青少年,甚至是儿童,这一年龄段受众的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影响,用三维动画电影传播美好的道德品质,如节约、善良、孝顺、友爱、乐于分享等,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如三维动画电影《赛尔号》系列就强调忠诚、友爱和坚强等美好的道德品质,这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化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是动画作品中艺术美与内涵美完美结合的范例。另外,观众在欣赏完三维动画作品之后,能够与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产生情感共鸣,也是三维动画电影内涵美的体现。一部好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值得受众细细回味的,在三维动画形式美的基础上传达出内涵美才是动画作品成为经典的基础。

四、结语

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第7篇

中国动画在历程一百多年里短暂的时间里,在经历许多挫折和考验的同时,不断进步和发展,从单一种类黑自动画片到多元化彩色液晶动画片和3D电影动画,无论那一个时代,动画影视都深受广大儿童小朋友的青睐。本文通过对现今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观看对象、主要题材类型及未来发展趋势的了解,研究在全球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动画电影的改编原则和表现形式,为未来国内动画电影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

动画电影 题材内容 改编原则 表现形式

动画产业作为我国文化影视作品的产业之一,在国内将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提升潜力,利用动画电影促进我国文化传承和发扬将发挥很大作用。而动画电影的制作涵盖范围较广,不但需要具有吸引力和创新性的题材,各种视频制作和修改的软件技术,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画面把控能力、审美能力导演及各种相关专业人员,从选材到制作、剪辑等每个环节之间完美配合。在当下人们对各种信息诱惑的时候,动画电影为了获取更大的收视率,应有相应的改编原则和形式,创造顺应时展趋势的动画电影,使动画电影更加有益于人们的健康发展。

一.动画的概述

动画,顾名思义指会动的画面,常指翻页纸质的线条人物经过电脑合成的具有连贯性和可播放的电影式动画,如国内早期的动画如《大闹天宫》。而据国际动画协会对动画的定义扩大了动画的涵盖面,即只要影像满足逐格拍摄和运动两个特点则可称之为动画。这种定义首先扩大了影像动画的表现形式,除了手绘,还可以有剪纸、图片、拼贴或实物等形式都可以作为动画的制作元素;其次丰富了动画画面的运动表现形式,使动画可以沿直线或曲线、一条或多条、二维或三维等轨迹空间运动,以上两个动画条件丰富了画面艺术的表现形式,拓宽了动画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动画电影的改编原则

(一)尊重故事的原创性

动画的设计于制作灵感与构思源于社会,但又高于社会。一个艺术作品的成功主要标志是具有原创性,对于动画电影的制作也如此,那么作为动画制作者,在对源作品进行立意和构思时,应以原著为依据进行改编,理清原著故事的发展脉络和情节,找出原著里的故事线索,然后再选择具有吸引力和创新性的动画素材进行改编设计,减少动画的模仿成分,突出原创动画电影的价值。我国观众对于中国动画的各种故事题材较为了解,过去中国动画习惯走原创之路,尊重故事的原创性,以我国文化为背景,曾有过辉煌的历史。而现今的动画电影,仍需要编辑尊重原创,融入民族文化精神,从剧本写作、筹划至修改,在新的艺术样式中不断对原著进行再创造,促进我国原创动画的发展。

比如,时下非常火热的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这部动画电影的故事背景就是以我国著名神话小说《西游记》为蓝本,选取了其中孙悟空从五指山出来的故事为线索,并在原著基础进行了一定的改变。《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经典神话小说,被多次翻拍成电影和动画,而《大圣归来》与其他同类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物形象塑造上,唐僧从成年人变成了小孩,孙悟空从无所不能的齐天大圣变成了能力被束缚的孙猴子。这些无疑都体现出了这部作品在充分尊重原创性的基础上,又彰显出其特有的故事风格。

(二)注重本土文化的表达

源远流长的华夏历史和文化资源养育了一代代的动画人,现今由于社会科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动画电影受到不同国家动画风格的影响,使得国内动画电影表现形态等模仿程度高,缺乏本土民族文化特色,又由于目前国内动画数字技术发展不成熟,达不到我国动画电影的制作质量和要求,使得国产动画电影没有市场吸引力。而国外许多作品均引用我国文化,使动画电影深受大众喜爱,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这些都应该引起国内动画制作者的反思,怎样才能在保证动画电影与时俱进的同时,把本土文化元素很好地运用到动画电影制作中。过去对于我国传统的经典动画故事,因经过沉淀后的文化得到很好的创作而深受观众喜爱,而今天,动画的创作思路不应受传统文化的束缚,单纯地复制和照搬文化内容,那么动画中一成不变的人物个性将容易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很难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所以,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不应滞留于形式表现,没有创新性的加入传统元素会让观众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动画电影的持续发展。

动画电影的魅力从故事画面的创新和想象、夸张的情节设置、本土文化的底蕴运用、时代潮流的表现等多方面体现,动画改编从传统文化角度而言,应在传承传统的同时提升传统,即动画故事在表现角色性格特点的同时穿插作者对故事时代背景的创新,寻找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共通性,结合当代人的审美将本土文化符号要素融入动画形象设计中,在体现地域民族文化气质的同时塑造富有思想情感、时代气息魅力的动画角色。

比如《秦时明月》系列的动画电影,该系列动画是以我国古代秦汉时期为故事背景,是一部典型的中国式的电影,极具武侠风格,将秦汉时期的历史事件经过改编、想象、夸张等手段再现在观众眼前,如秦皇东巡、蜃楼东渡、焚书坑儒等。同时,该系列的动画利用3D技术,使其不仅在画面风格上显得非常细腻和生动,且富有浓厚的现代元素。

(三)注重动画童趣塑造

动画作为每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片乐土,是当代人在繁杂世界中返璞归真、重获童年记忆的家园,但由于当下动画影视商业气息较重,逐渐成为宣传的一种方式,导致我国动画电影创作题材单一,缺乏画面想象力和童趣,难以吸引当下儿童少年的吸引力。现今的儿童由于过早接受教育,所以对于所教讲道理类的动画影视会容易让儿童产生反抗心理,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当下动画电影改编应注重儿童的乐趣构思,把理想的、完美的、正能量的有趣画面运用到动画故事中,把教育理念隐藏在娱乐画面里,从孩子的角度看待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引起孩子和成人的共鸣。

如《熊出没》,因其在电视上播出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并以幽默的语言和风趣的故事情节而受到许多小朋友的喜爱,在制作成电影之后,其受众也主要定位于儿童群体,以电影的形式将这部动画的儿童情趣集中展现出来。

(四)丰富动画的娱乐性和艺术性

由于我国动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侧重于儿童身心素质的教育,导致国内动画娱乐性差,造成国产动画不受关注。在现今社会,从小孩到成人,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动画电影作为人们放松心情、减轻工作压力的重要影视作品,动画编辑应加强对动画娱乐、艺术等方面打造。在目前动画数字技术盛行的时代,动画影视可以从故事造型艺术、语言艺术、音乐艺术、美术画面等设计上丰富动画的幽默元素,挖掘动画人物的个性幽默细胞,从肢体表演、面部表情、道具选择等多方面突出动画电影中的人物个性角色,以艺术化视觉画面表现动画电影的娱乐性。

三.我国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

虽然我国动画电影发展起步较晚,但在设计师和编辑等许多专业动画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动画不断发展中创造的作品也是值得自豪的。改革开放前,我国动画的创作环境较为稳定,社会信息诱惑少,动画制作者能够沉淀心情、集中精力进行创作,动画电影的艺术纯度高,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变,动画艺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融入市场,动画创作为了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而做出了许多尝试与创新,许多含有民族文化的元素被用作动画电影的重要表现形式,如中国的水墨画、民间剪纸、山西皮影戏等形式在动画电影中的运用,开启了我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新视角。无论是动画电影的题材灵感来源如音乐、舞蹈等,还是画面表现形式如壁画与水墨画等,中国多样化的艺术画面和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为我国动画电影展开了一个全新的创作思路。

拥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具有民族审美文化内涵的书画艺术形式,为动画画面的艺术构成在审美表现形式上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深深影响着我国动画和动画电影的发展。但是,在信息时代人们高水平的审美眼光下,传统的动画表现形式很难吸引广大的热血青年的眼球,为此,动画的表现不应只局限于手绘表现,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结合传统美术艺术构图,参考过去动画文化元素表现,从多角度丰富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在提高动画制作效率的同时,增强动画电影的表现力合视觉冲击力,使动画电影画面达到较前卫、较新颖、较艺术的理想状态。

动画电影的特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国产动画电影;水墨画;京剧;剪纸

一、国产动画电影的含义

国产动画电影指的是由中国人自己制作,表现中国人的人文思想、风俗习惯和审美特点的动画作品。动画电影英文为animation,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有“呼吸”、“灵魂”的意思。其动词形式animate的意思是“给……以精神”、“赋予……以生命”、“使……活起来”。因此,animation一词是指使木偶、图画等没有生命的东西在银幕、银屏上活起来的意思。在我国与之相对应的一词是“美术片”,该词在中国通行了几十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是对它是这样解释的:

美术片,是一种特殊的电影。美术片是中国的名词,在世界上统称 animation,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的总称。美术片主要运用绘画或其它造型艺术的形象(人、动物或其他物体)来表现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一门综合艺术。美术片有短片、长片和系列片多种,题材和形式广泛多样,在世界影坛占有重要地位,在电视领域更受重视,为少年儿童和成年观众所喜闻乐见。

二、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美术风格

动画电影的艺术特性应该是一门集电影、文学、美术、音乐、戏剧、舞蹈等诸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但是在国产动画电影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它处以顺境的那几十年里,美术的任务是不小的,它成为了我国动画发展的一个突破口。单在美术造型上就可以看出动画设计人员的苦心,不仅构图、色彩等方面十分讲究,而且还尝试了许多美术风格:有的选择汉代砖刻的艺术形式(《南郭先生》),有的采用拉毛工艺(《猴子捞月》),有的选用北方民间年画的风格(《抬驴》),还有的运用敦煌艺术的形式(《九色鹿》)等等。这些动画电影在美术形式领域的创新和摸索可以说是颇具匠心的。虽然很多专家已经清醒地看到动画电影过于重视美术会使整部影片失之偏颇,但我国动画艺术家们在这方面所做过的努力造就了不少优秀的影片,也直接催生了好几个新片种。

注重美术已经成为我国动画电影的美学风格特征之一,值得我们关注。比如在塑造动画形象时,美术家们不仅要用笔、墨、刀、剪来刻画轮廓,还要在其眼神、眉宇甚至装束上画出其性格。

中国的绘画艺术,自汉、唐以来,一直以线条造型为主。到了明代,出现了以徐青藤、陈白阳为代表的水墨写意花鸟画派,这一画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水墨画以大笔触的浓淡墨块造型,间以线条结构,造成水墨淋漓、笔酣墨畅的效果。近代,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等著名画家在水墨画上都有不俗的建树。这一画派与西方绘画艺术相比,风格迥异,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样式,为古代书画家所推崇,并对国产动画电影产生了重要影响,不仅水墨画中的山水造型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背景衬托,而且其独特的技法也被我国动画艺术家搬上了银幕,研制成功了令世界动画界啧啧称赞的水墨动画电影艺术样式。

国产动画电影除了吸取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譬如水墨画、装饰画等表现手法之外,还在京剧、民族音乐等艺术中寻找灵感。正是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为以“探民族形式之风”为目标的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养料,使其在几十年的创作历程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格。毋庸讳言,国产动画电影对艺术的追求,尤其是对民族艺术形式美的追求在很长时间内始终被视为最高理想。在这一主旨指导下的国产动画艺术向世人展示了水墨动画的墨趣、线条图案的装饰性、民族音乐的节奏韵律等传统艺术形式之美,令国内外人士叹服,也使国产动画电影表现出与以商业效益为目标的迪斯尼动画完全不同的风格特征。

三、国产动画电影的民族美术风格的表现

(一)传统国剧艺术的滋养

一大批国产动画大家都自觉地从民族艺术形式中吸取养料,化入自己的动画创作之中。中国的动画艺术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独具特色的一派,正是在于它不断吸收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并且将这些手法与动画电影本身融会在一起,内化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表现方式,使国产动画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间一直成为中国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并成为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独特魅力的重要载体。

在《大闹天宫》中,动作的依据来自于中国戏曲的国粹――京剧。它的造型更是博采众长,从古代的铜器、漆器等出土文物中、从敦煌壁画、民间年画、庙堂艺术以及印度绘画中汲取灵感,使得作品具有特定历史和地域的风貌。在音乐效果上,全套音乐带着京腔京韵及鼓点给作品增加了浓重的中国风味。又如在动画电影《骄傲的将军》中,人物形象借鉴京剧脸谱艺术,背景借鉴古代壁画的风格,并增添了中国建筑的格调,怎么看都是一部典型的中国作品。

(二)传统绘画艺术的熏陶

除了传统戏剧之外,中国绘画艺术也为国产动画电影提供了多种表达技法,使得其画面风格不断创新,电影风格独具特色。

众所周知,绘画对于动画电影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每部动画作品为了取得优良的画面品质,都非常重视绘画的作用,即便是电脑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那些动画制作大公司也不敢怠慢美术设计这一环。在国产动画“中国学派”的扛鼎之作中,从《大闹天宫》到《小蝌蚪找妈妈》,从《牧童》到《三个和尚》,哪一部都离不开绘画艺术来为之着墨添彩。换言之,中国绘画艺术在“中国学派”作品中所起到的作用比其它任何艺术门类都更为重大。

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使她不断赢得文人雅士们的青睐。尤其是中国画中的表现风格和韵味更是令历代文人骚客魂牵梦萦,这一风格和韵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画中“以形写神”的写意风格,这种风格为美术界,乃至整个文艺界所推崇和坚持。中国动画作品受到传统文艺的影响,也为营造这一风格上下求索、不断努力,《三个和尚》的背景设计利用了空白衬底的处理模式,这也是从传统绘画,特别是写意画的处理手法中吸取来的经验。老子提出过“知白守黑是知天下式”这一形式法则,创作者悟到了其中的普遍意义,并利用这类表现手法来处理背景,以简单道具或动作在空白的衬底上获得某 些联想,从而达到以虚代实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说,国产动画电影艺术特色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绘画艺术,同时其美学风格的确立及其在世界上的影响,也与我国精湛的绘画技法有关。

(三)皮影、剪纸艺术的表现

动画的造型构造不仅得益于传统绘画艺术,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者们也从我国的皮影戏、民间窗花、剪纸中得到了艺术灵感,还在1958年诞生一个新片种――动画剪纸片。我国动画电影的元老之一万古蟾导演的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首战告捷,让人们看到了这一片种的艺术魅力。

中国的剪纸片就是从皮影戏和与皮影相近的中国民间剪纸中汲取养料研制而成的。在皮影和剪纸艺术中,由于受平面造型的限制,通常采用侧面形式来增加它的艺术表现力,根据人物的性格和身份等特征加以程式化,进行强烈地夸张。又如雕镂技巧与光线透视的相辅相成,以产生最佳的表现效果,做到虚实兼顾,外部轮廓锋利尖锐,增加了形象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在剪纸动画片《渔童》中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技巧特点。

(四)民乐艺术的烘托

声画相携是影视艺术的一大特征。在国产动画电影美学风格中除了画面美之外,还有独具魅力的音乐韵律美,在这一点上民间音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个和尚》也没有对白、旁白,全靠音乐来表情达意,结构全片,因此音乐的作用十分明显。《三个和尚》的创作者充分利用民族乐器模仿能力强的特点,让它们来充当剧中角色。于是片中选用富有强烈民族色彩的民族乐器来代表片中人物:板胡代表小和尚,坠胡代表长和尚,北方管子代表胖和尚,使三个和尚的音乐在音色上各具鲜明的性格特征。音乐在片中三个主人公先后出场时,分别伴以三种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突出了人物不同性格,使音乐的创造功能和符号功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从而把三个和尚的形象表现得既生动又准确,也为影片增加了喜剧色彩。除此以外,还用木鱼、堂鼓、云锣来描写描写庙宇的环境和渲染佛教“禅定”的气氛。用排鼓、水拔的音色来夸张地描写太阳下山,落入海中的情景。

音乐不仅可以突出人物性格、渲染环境气氛,还能代替对白表情达意,在我国动画片《兰花花》中,所有角色的语言交流都是由唢呐声代替。尽管无法确定唢呐旋律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但能用它特定的音色向观众传递影片中的信息。整部作品的情感风格也通过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表现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