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共管理数字化

公共管理数字化

公共管理数字化范文第1篇

公共管理论文2300字(一):基于从公共管理角度探讨数字化城镇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城镇管理成为了公共管理领域内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促使城镇管理方法和技术发生了较大的变革,进一步推动了政府管理创新的发展。但在目前我国数字化城镇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公共管理职能的发挥,因此本文通过阐述数字化城镇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数字化城镇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基于公共管理的角度上,提出加强数字化城镇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旨在促使数字化城镇管理向前发展,为城镇化进程加速前进奠定基础。

【关键词】公共管理;数字化;城镇管理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正不断尽快,城镇管理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为了保障城镇化政策结果的实效性以及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城镇管理方式,发展现代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数字化城镇管理的意义,分析其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以实现高水平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促进我国城镇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化城镇管理的重要意义

数字化城镇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基于数字化城市管理演变而来的一种新公共管理模式。其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手段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对涉及到社会公共利益以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城镇问题进行处理,变革城镇管理水平和体制,充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因此数字化城镇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整合城镇资源,建设特色城镇。另外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实行数字化城镇管理则有利于解决传统的城镇管理问题,同时能够实现精准定位管理目标的时间和空间,减少巡查及处置人员,降低管理成本,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数字化城镇管理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由于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对城镇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处于探索和实践期,并且在公共管理中对城镇管理的职能和观念有待转变和提升,所以在数字化城镇管理进程中,出现了以下不足:

(1)公共机构职能出现重叠,管理效率较低。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即是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存在不明确、公共管理机构改革不彻底以及上级机构管理不科学等造成的。

(2)城镇管理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存在资金、人才短缺的现象。虽然我国已经开始了城镇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实际上来看,基层城镇管理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仍然相对较低,而且由于管理专项资金以及公共管理人员的缺失,导致基层管理机构与上级机构信息化发展存在差距,导致数字化管理存在较大的难度。

(3)数字资源缺乏整合、统一规划。数字化城镇管理是一项较为庞大的管理系统,涵盖了大量的信息数据,并且与多个管理部门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数字信息资源整合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在实际管理中,城镇公共管理对数字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没有实行统一规划,就导致了数字信息相对独立,影响管理工作的协调开展。

三、基于公共管理角度提高数字化城镇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优化城镇公共管理机构职能

基于公共管理的角度实现数字化城镇管理即是要优化城镇公共管理機构的职能,针对当前城镇管理中存在的人员冗杂以及机构繁多等现状,要进行职能整合和重新划归,同时要在数字化城镇政府机构的基础上,明确各个职能机构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将城镇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具体机构、具体人员,保障管理机构层次扁平化,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比如针对城镇民众普遍关心的交通、商业发展以及农业用地规划等,进行信息公示,接收民众意见反馈,通过信息技术合理布设城镇格局等,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二)加强城镇公共管理队伍建设,培养数字化人才

数字化城镇管理是一项集合了技术、管理、人文以及经济的系统性工程,在公共管理角度上来看,需要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和机制,实现政府组织机构以及其运行方式、行政流程等有效重组和再造。这一过程则需要管理队伍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管理能力。因此政府要精简公共管理机构,节省资金,大力发展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培训、教育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能力,培养信息素质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积极协调业务工作,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管理。比如公共管理机构要加强人才招聘和培养,从管理理念以及信息技术两方面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为数字化城镇管理提供人才支持,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三)建立科学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体系

数字化城镇管理涉及到的范围和内容相对较广,比如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政府组织机构、管理人员职能整合等。因此需要进行科学规划,建立完善的、可靠的数字化城镇管理体系。政府机构要发挥带头作用,建设完备的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明确公共管理机构的职能、任务,还要针对当前城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服务优化,如开展远程办公,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同时管理人员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根据城镇建设特点科学划分管理范围,做到全方位的城镇公共管理,及时处理城镇管理问题和缺陷,管理人员要基于数字化信息的反馈功能,深入基层协调公共管理矛盾,强化管理职能。另外可以通过研发建立城镇管理软件,实现信息快速收集、信息共享等,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为城镇管理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和支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化城镇管理是公共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政府机构发挥领导作用,带领各公共管理机构在公共部门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进行职能转变、加强信息化建设、培养数字化管理人才、构建数字化城镇管理体系,从而推动我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论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城市得到了发展,我国有关部门越发重视对于新农村的建设。新农村能够使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使民生得到了保障。而在对于新农村进行经济建设时,公共事业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本篇文章分析了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来进行解决,希望能够提升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水平,构建美好新农村。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

开展新农村建设是为了使农村适应社会发展新需要,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居住质量、经济水平、文化思想等,使农村焕发新面貌。但是,从现实情况来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水平较低,不利于我国建设新农村的目标顺利实现,为此必须要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一、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公共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基层政府并没有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新农村建设是时展的必然,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关注。为此农村基层政府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责,科学合理的开展新农村经济建设工作。但是,目前部分基层政府并没有认识到开展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一知半解,导致于基层政府无法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公共管理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需要农村基层政府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为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二)农村经济建设中投入的资金有待进一步提高

开展公共事业管理最主要的目标是改善农村居民贫穷的现状,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变得赋予,带有一定的扶贫属性。从目前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来进行分析,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城市依然有着较大的差异,为此我国农村的公共管理依然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目前,大部分农村的经济水平只达到了不用为生存犯愁的水平。而我国却已经降低了在农业发展中投入的资金,这导致农村的经济建设公共管理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在农村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降低,仅仅只能满足农村公共管理开展的需要,比如说铺设电网、修路等,只能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人民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高,不利于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来为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第一,为了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能够有所提升,我国制定了一些法律来保障公共事业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些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够满足公共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有关的政策包含的内容也并不全面,这并不利于农村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第二,农村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人们在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无法依靠法律来进行解决,并且农村居民的法制观念较低,对于法律的了解比较少,遇见事情不善于借助法律。第三,农村的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就爱你督管理,大部分企业并不认为在农村内投入资金可以获得收入,再加上在农村投资相关的法律比较少,农村能够获得企业投资的概率比较低,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农村的经济发展速度始终较慢。

(四)专业人才数量较少

由于农村的环境、薪资待遇等和城市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大部分人才在进行就业时会选择城市而非农村,农村中的人才数量比较少,这严重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开展公共管理时没有足够的人才作为支撑。虽然地方政府出台了部分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对于基层政府进行了扶持,但是这也仅仅只是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人才紧缺的现状并没有得到缓解。

二、提高新农村经济建设中公共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政府要认识到公共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进行新农村经济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为此,基层政府必须要对公共事业管理形成正确的认识,全面系统的了解开展公共管理需要进行的工作以及应该采取的工作方法。如果政府没有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随意的规划建设新农村,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问题,为此基础干部必须要真真正正的了解农村的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并由人民进行监督,确保基础政府能够为人们提供公共质量的服务,使农村得到发展。

(二)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

我国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水平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投入的资金和资源不多,农村的观念比较落后,没有认识到公共事业的重要性,进行公共事业发展时流于形式。为了推动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必须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这需要我国政府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有足够的资金为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使公共基础设施能够真正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帮助。除此之外,也要重视农村教育、文化、科学水平的提升,使农村更加全面的发展;国家要对于基层政府进行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我国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公共事业发展缓慢,基层设施不足,为此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的难点,只有加大对于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才能够使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保障,改善每一个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从目前的情况来进行分析,我国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为了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就必须要加大力度进行公共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建设,使农村的公共物品水平得到提升。这需要政府发挥自身的作用,对于转移支付制度作出一定的整合。并增加对于农业发展的投入,使我国农村事业发展有种子的资金作为支持,有效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完善相关的制度

农村的公共管理事业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农村的公共管理事业得到落实,真正的发挥出作用。完善的制度和颁布的法律法规能够为我国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引入更多的资金,从源头上改善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五)提高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导致我国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得不到提升。我国部分基层领导的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没有与时俱进,再加上农村领导层的年龄较大,并没有新的年轻人加入到农村基层政府之中,导致新农村的发展缺乏人才作为支持,无法适应新时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必须要加大力度对于人才进行培养,提升农村公共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并使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颁布政策鼓励我国高校毕业生参加到基层工作之中,为农村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

公共管理数字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影像资料;数字化管理;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公共卫生事业管理

72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80-02

公共卫生档案重要性和类别影像档案数字化管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各大基层卫生事业机构之间能够利用数字化管理的网络传递信息,以达到提高效率,提高生产力的目的。不仅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工作水平、工作效果也得到了提升。数字化管理能让公共卫生机构对社会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能够做出及时,准确,全面的分析和诊断,从而提高了速度、质量又达到了安全。

1对象与方法

1.1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分类与意义公共卫生影像档案通过经过收集、分类测试而形成内在联系并高度保密,真实的反映了各大基层卫生事业单位在医疗活动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公共卫生档案是广医务人员和广大医药卫生事业管理人员劳动的结晶,记载了人们的医学思想、技术、方法和经验,为医院医生和公共卫生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在医疗活动和科学研究及经验交流中提供凭证.因为它的难度要求较高,所以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医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一般经过借阅,咨询,复印和出版等而被利用。根据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建立时间、内容和性质,可以把公共卫生影像档案分成不同的类别,从未可以准确地反映出和这些档案相关的真实面貌。一般来说,各大卫生事业单位的公共卫生影像档案可以分成法规制度材料、卫生监督预防性材料、行政处罚材料、疾病预控材料等几大类。

1.2加强公共卫生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方法

1.2.1简化工作的流程为了加强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首先就要优化工作流程。把工作的流程正式化规范化,才能保证在公共卫生管理活动中、各级政府,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计划生育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机构在数据的灵活和协调。

1.2.2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数字化收集PACS系统又称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它是是公共卫生影像技术和时代各种新兴科学技术如数字化成像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疾病预控材料收集时,通过对公共卫生影像资料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的综合系统,从而使各种影像图像存档和各科室之间的顺利通信。通过PACS系统将数据传送到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储存以备后用。目前,它的作用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影像(包括CT,X机、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具有DICOM标准接口或非DICOM标准接口的影像设备)进行保存,以方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有效的提取浏览,对及时诊断提高极大地帮助。在数字化收集方面,目前有几种通用的数字化收集模式,用得最多的就是数字转换收集和直接数字化收集。数字化转换收集就是利用先进的数字化设备手机公共卫生影像档案资料,数字化设备包括用于科技研究的各种照相机,扫描仪;直接数字化收集就是收集影像资料。PACS从而大大提高了医院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而医院再将所得数据上传至公共事业机构,再形成公共卫生影像档案,将可以大大提高医院同地方公共卫生事业单位间的信息交流,同时数据储存在公共卫生档案中,可在将来对以后的突发卫生事件(特大传染病、疫情等)起到鉴别、依据和凭证作用

1.2.3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影像数字化档案库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公共卫生影像库对医疗活动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加强作用。由于影像库资料档案是在实践和工作中建立的,所以它极具保存价值,可以对以后的突发卫生事件(特大传染病、疫情等)起到鉴别、依据和凭证作用,所以说,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存储对公共卫生医疗影像数字化档案管理具有重大的实际作用。众所周知,建立完善的数字化公共卫生影像库有以下两优点:①保存完善且具体而形象。完善的数字化影像库可以完整的重现病例的各种组织结构,能够将各种文字图表和结论形象的展现出来,具有良好的保存价值,以备将来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传染病防治方面提供数据。②极强的信息性。由于能够极清晰地样本中存在的组织病变,从而极方便地获取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

1.3统计学分析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以及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设定0.05,P

2结果

对比分析应用PACS系统对诸多参数的影像,在应用PACS系统后,运用统计方法对单位成本、等待时间、平均检查时间等诸多参数及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和比较。影像分析的平均检查时间减少64%、等待时间减少了56%、出报告单位成本降低了56.1%。结果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公共卫生医疗图像信息在医疗信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医疗影像档案也已公共卫生医疗档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超声影像数字化管理是通过利用先进的数字化设备,和PACS系统把产生的各种公共卫生影像技术资料智能化,网络化,有效地把人力物力和资源整合起来,使资源得到共享。本着以利用为目的的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PACS系统,使公共卫生影像档案管理不断数字化。而这样快速化的数据传输通道,也可在公共卫生医疗档案快速有效的建立档案并且为将来的病案提供依据。为了有效地提高公共卫生影像档案数字化管理,最基础的就是发挥和提高公共卫生影像技术档案的管理水平,提高基层各个公共卫生档案管理水平,其次就是对已有的信息进行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只有意识到公共卫生医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影像数字化档案库,利用先进的PAC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以及同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的联系才能使公共卫生影像档案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服务,更好的提高科研效率,更好的方便公共卫生管理者的管理和决策,从而提高效率,造福全人类。

参考文献

[1]向群.医院超声影像数字化建设新探[J].医学信息,2008,21(4):446-447.

[2]刘魏峻.声像档案的文化内涵[J].城建档案,2006(10):1.

[3]邓清文.档案管理数字化[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1(13).

公共管理数字化范文第3篇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制度设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1]。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又一次重大机遇,更是一次服务转型升级的艰巨挑战。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建设,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

1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现状与分析

11 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广西社会经济水平的日益增长,地方各?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等重点数字文化惠民工程,广西各地公共图书馆服务设施网络不断完善,文献资源日益丰富,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不断增加,服务能力有所提升,社会效益显著增强,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自治区、地市、县市、乡镇和村形成了数字化五级服务网络。截至2016年底,广西在2个自治区级公共图书馆、13个地市公共图书馆、94个县市公共图书馆、1 126个乡镇基层服务点建成公共电子阅览室1 235个,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但是,经过充分调研与对比分析,我们仍看到目前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服务效能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广西的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为了准确挖掘制约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持续发展的深层次根源,本文将广西与经济发展情况相似的中国西部其他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以期能提出最大限度满足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化建设的业务需要及广大基层群众的智能推送服务需求,实现建设经费使用效率最大化的对策建议。

12 存在问题

121 投入普遍不足。以人均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为例,2014年,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重庆的31.%;广西人均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4.%,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甘肃的40.%。其中,广西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4.%,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

122 硬件设施设备缺乏。2014年,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拥有计算机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2.%,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重庆的56.%;广西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计算机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5.%,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西藏的34.%。

2014年,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拥有供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终端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1.%,但仅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重庆的55.%;广西每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供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终端数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93.%,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西藏的31.%,仅比排名最末的四川多003台。

123 数字资源总量偏少。截止2014年底,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拥有电子图书册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6.%,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陕西的39.%;2014年,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平均每馆新电子图书册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26.%,但仅是位列西部省市第一位的重庆的28.%。

124 硬件与资源分布不均。2014年,广西自治区、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硬件设施设备建设上差距较大,馆均拥有计算机比例为746∶193∶1,馆均拥有供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终端比例为528∶154∶1,县市公共图书馆明显落后。

[JP3]2014年,广西自治区、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馆均拥有电子图书数量差距巨大,比例为4199∶3209∶1;广西自治区、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馆均新增藏量购置费差距巨大,比例为81583∶2054∶1,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新增数字资源购置费总和还不到自治区图书馆的1/4。

13 深层次根源

找到了问题所在,还要剖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根源,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解决方式。投入普遍不足、硬件设施设备缺乏、数字资源总量偏少、硬件与资源分布不均等是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当前存在的问题,这些制约公共图书馆长足发展的问题越是在基层越是严重,而越是基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群众的数量越多,群众的需求也越大。但是,如果仅仅简单地提出增加投入、加大硬件设施设备采购力度、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等表层解决方案,其结果要么是当地经济状况不能支撑当地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达到预期目标的过大投入而导致方案搁浅,要么是当地政府虽勉强在投入了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经费后却不能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形成新的浪费。

131 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在投入普遍不足、设施设备短缺的情况下,存在利用率低与管控难度日渐加大等现象。广西县市公共图书馆于2009年获得文化部、财政部补助文化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专项经费,按照每馆68万元的标准配备了服务器、交换机、存储设备(磁盘阵列)、安全设备、机柜、电脑等硬件设施。时至今日,中央补助地方专项配备的大部分硬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已有不同程度老化、损坏。由于部分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目前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后劲不足,有的甚至多年来没有得到过本级财政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投入。部分公共图书馆在当地财政支持下新增了不少硬件设施设备,但由于运维能力严重不足,不少设备因无人会用而不得不闲置,造成投入与使用脱节,形成新的浪费。

132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在购买能力有限的现状下,分头重复购买现象较严重。在购买公共数字文化数据(资源)库方面,广西目前仅有部分市级图书馆有一定的数字资源购置经费或者有具备一定技术水平的人员能够自建特色资源库。在有能力购买数据(资源)库的公共图书馆中,除自治区图书馆和广西桂林图书馆外,大部分图书馆仅能购买2―3个数据(资源)库用于本馆开展数字文化服务,且各地图书馆所购买的数据(资源)库也多集中在几个数据(资源)库上,2个自治区级馆拥有数据库数量为13市级图书馆拥有数据库数量的15倍。通过调查与分析,全区15个公共图书馆购买的68个数据库中,就有48个是与其他馆重复的。各馆分头重复购买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既投入了较高购置成本,又不能购买到相应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未能达到应有的服务效能。

133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果地区之间、各级公共图书馆之间差距明显。图书馆网站现在已成为面向群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图书馆海量的电子图书、视频资源、有声读物等公共数字文化资源都是可以通过网站供读者下载或远程访问。但截至2014年底,我区仍有部分市级、县级公共图书馆无法向社会公众提供远程访问服务,在建立网站的公共图书馆中,县市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服务方面的能力也较弱,广西自治区、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馆均网站访问量比例为53284∶34674∶1,广西各?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能力差距越来越大。

2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对策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涵盖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设施的设置、软件系统的互联互通、数字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数字文化服务的开展等要素。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展数字化建设的业务需要及广大基层群众的智能推送服务需求,实现建设经费使用效率最大化,本文提出在符合广西经济发展现状的前提以及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合作共赢的建设机制基础上,采取全区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公共图书馆联动建设管理模式,搭建覆盖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广西平台”)的对策建议,旨在有效解决区域内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统筹规划薄弱、建设经费投入分散、各类资源重复建设、跨单位业务协同难和资源共享不足等长期制约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

21 建设机制

211 建设管理模式。基于我国现行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广西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平台建设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可以采取“政府+公共图书馆+市场”的模式进行建设与管理,既保证服务的整体系统性,又能把不同的建设主体基于共同的需求联合起来,在确保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性、均等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和深度。

(1)各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资金筹措和监督管理。自治区文化厅统筹指导平台建设,自治区、地市、县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所辖各级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的资金筹措和监督管理工作。

(2)各级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级承担平台建设任务并共享平台成果。明确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以及桂林图书馆、其他有条件的地市公共图书馆分两级建设和部署平台,暂不满足部署二级平台的地市公共图书馆以及所有县市公共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级服务点实施统一应用的原则,由各级公共图书馆分别负责各自的平台建设。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要充分发挥省级公共图书馆技术研发和业务引领作用,承担广西平台建设中心馆的建设任务,负责整个广西平台硬件建设和服务应用系统的顶层设计、平台构建、技术选型以及数字资源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研发以及服务推广策划与活动开展等工作,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委托不同的专业公司对一级平台进行建设、日常运维及部分服务的策划与开展,并负责监督管理工作。

搭建了二级平台的地市公共图书馆,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委托不同的专业公司对各自的二级平台进行建设、日常运维并负责监督管理工作,同时负责本地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及定期开展宣传推广工作;未具备搭建二级平台条件的地市公共图书馆和县市公共图书馆可根据各馆实际情况,自行申请一级硬件平台上的计算资源(CPU、存储、网络等)开展业务工作,无需再在本地进行机房硬件设施建设及日常维护,同时负责本地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以及定期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3)平台建设专业机构。各级公共图书馆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向平台建设专业机构购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业机构按照各级公共图书馆提出的包括硬件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建设以及应用系统研发等在内各项目的建设需求,在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指导与监督管理下对各级平台进行建设、日常运维和服务开展。

212 合作机制。建立一个平等、协同、共建共享的广西平台合作机制,在网络环境下的硬件设施与数字资源建设中,形成不分单位机构大小,让各级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需求参与合作共建的原则,以提高各机构参与合作共建的积极性,让资源配置在服务中发挥最大效能。

参与共建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对申请到的平台上的计算资源(CPU、存储、网络等)可自行设置密码进行管理,像使用本地服务器一样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并自主决定是否开放本馆的应用系统及特色资源。承担整个广西平台中心馆建设任务并部署了一级平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只有技术研发、平台日常运维和业务引领作用,并无特权任意干涉参与共建的其他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建设。这种合作机制让全区所有参与广西平台建设的公共图书馆在业务建设与平台资源使用上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各级公共图书馆不仅能依托广西平台解决各自存在的硬件设施缺乏或配置不足以及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还可以打消对本馆部分暂时不方便公开的业务数据或资源外泄的顾虑,真正实现了平等、协同、共建共享。

22 体系架构

广西平台体系框架为“1+6+5”模式,即1个平台(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云支撑平台)、6个系统(统一认证系统、统一检索系统、智能推送系统、元数据收割系统、垂直搜索引擎系统、统计分析系统)、5种服务呈现形式(信息服务平台、知识学习平台、休闲娱乐平台、技术支撑平台、智能推送平台)。

为了能共享更丰富的数字资源,广西平台还将与全国公共数字文化云支撑平台进行对接,确保全国公共数字文化云支撑平台与广西平台中数字资源的双向流转与资源共享。

为了让广大群众能在一个平台上便利地享受到更多的文化资源服务,待条件成熟,广西平台还将逐步向区域性的公共文化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发展,建设内容也将涵盖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数字电影院和数字戏剧院等。

23 平台功能

231 实现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的全域共建共享。近年来,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启动了本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但由于整个广西的公共图书馆尚未形成多渠道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格局,数字资源重复建设情况较严重,从广西整个区域内角度看,数字资源建设经费使用效率较低。通过搭建广西平台,利用元数据收割技术和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形成以结构化数字资源为主、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为辅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利用分布式数据存储文件系统实现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可有效避免数字资源重复建设的弊端,提高建设经费使用效率,对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随着互联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行业的迅速普及,数字资源数量呈几何量级增长,公共图书馆的数字资源馆藏类型也从最初的以文本资源为主向以包括图文、音频、视频为主的多媒体数字资源发展,从单一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向以结构化数字资源为主、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为辅的方向发展。

采用分布式区域文化数字资源发现与智能定位系统对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收割。

目前,关于公共图书馆结构化数字资源的整合推送技术已得到了成功研发。该项技术基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和北京中数创新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文化部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分布式区域文化数字资源发现与智能定位系统”,并增加了一些新的项目。项目组织了广西6家公共图书馆进行实施[3],各馆均采用中数创新的CMS内容管理平台建设了资源数据库,并完成了数据发布DP注册工作,并通过搭建的统一检索平台――“数字文化微聚系统平台”提供各馆各类资源的“一站式”检索服务。该项技术不足之处在于,数字文化微聚系统平台只能对各级公共图书馆采用中数创新的CMS内容管理平台加工的数字资源进行收割,不能建立完整的资源数据库。

采用分布式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对互联网上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采集。

近年来,公共图书馆不仅对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多媒体数据库以及各种数字学习平台在内的各种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建设,还根据用户的多样化、专业化需求对互联网上大量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搜集与整理,补充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种类。

海量的互联网信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信息的查找和分析带来了挑战,于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的通用搜索引擎应运而生[4]。随着时代的发展,通用搜索引擎的局限性也渐渐显露,全网爬虫虽然在网络上爬取范围较广,但其通过提供关键字进行语义搜索的性质导致爬取深度欠佳,搜索结果匹配度不高。垂直搜索引擎也是通过提供关键字进行搜索,但被放到了一个行业知识的上下文中,能将网页的非结构化数据抽取成特定的结构化信息数据并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后再返回给用户。分布式垂直搜索引擎技术是传统的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和分布式技术的结合,它利用多台计算机构成一个分布式计算与处理集群,并部署一个垂直爬虫在集群上进行分布式多线程爬取[5]。采用分布式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对网页上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Y构化数字资源进行采集,能较好地满足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需求,对公共图书馆形成以结构化数字资源为主、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为辅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意义重大。

232 实现区域内网络硬件平台的全域共建共享。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为广西公共图书馆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的中心馆,依托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硬件设施设备,通过虚拟化技术、云管理平台建立一套基于虚拟化的自助服务交付公共管理平台,实现硬件资源(计算资源)的共建共享,广西其他各级公共图书馆可自主按需申请计算资源(CPU、存储、网络等),通过审核后自行设置密码进行管理,像使用本地服务器一样,在虚拟机上安装本馆的系统和部署应用,并自主决定是否开放本馆的应用系统及特色资源。这种做法不仅能消除各级公共图书馆之间的硬件设施设备性能上的差别,

[HJ2mm]

实现硬件资源的共建共享,解决部分公共图书馆不同程度存在的硬件设施缺乏或配置不足和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在硬件建设与维护上减轻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压力,还可以打消部分地市、县市公共图书馆对部分暂时不方便公开的业务或资源外泄的顾虑,真正做到放心使用。

233 提供丰富便捷的“一站式”全媒体数字文化智能推送服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效能核心在于应用,广西平台利用多种新媒体为基层和广大民众提供符合用户需求偏好的全媒体信息服务,打造公共数字文化新业态。

(1)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以提供馆藏书目数据、电子书刊以及相关信息资源服务为主,资源特色是“全”,服务对象主要是以普通阅读、资料查询为目的的读者。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分布式区域文化数字资源发现与智能定位系统对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收割,通过分布式垂直搜索引擎技术对互联网上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进行采集,最后通过统一检索技术实现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一站式”全媒体数字文化的智能推送服务。

(2)知识学习平台。通过人机在线交互模式打造的知识学习平台以提供优质资源和资深专家的知识服务为主,资源特色是“精”,服务对象主要是以知识学习和获得深层次信息服务为目的的读者。知识学习平台通过整合优质数字资源并聚集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并在以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提供多样化学习方案供读者选择的B2C(Business-to-Customer)在线人机交互模式以及读者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C2C(Customer-to-Customer)在线交互模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3)休闲娱乐平台休闲娱乐平台以休闲娱乐类特色资源服务为主,包括音乐、舞蹈、影视、动漫、有声读物和图片等资源,服务对象是所有意在提高个人文艺素养的读者。休闲娱乐平台不仅提供资源检索、个性推送等服务,还通过开展专题特色资源展示、知识问答、游戏分享等有奖活动(网站、微信、微博同步开展)吸引读者关注弘扬正能量的资源,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技术支持平台。技术支持平台通过建立书目数据联编系统、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培训系统,为全区各级公共图书馆提供工作协调与开展、统计汇总、业务培训等信息技术支撑服务[3]54。该平台基于云管理,能实现系统平台技术运行维护、数字资源使用反馈统计、网点和数字资源利用可视化、系统安全防范预警和业务培训等功能。技术支持平台的服务对象是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

(5)智能推送平台。智能订制与推送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统一的标准和模型对从各级公共图书馆和互联网上收割或采集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和非结构化数字资源的元素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利用数据挖掘工具生成知识数据库,形成广西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化资源关联的可视化模型,以实现资源揭示与信息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订制、内容与资源的智能推送等,有针对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234 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数字化服务的可视化管理。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产业又一次颠覆性的技术变革,“数据即资产”,如何更好地利用好以几何级数增长的信息成为各行各业所面临的问题。随着公共图书馆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业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各级公共图书馆产生的业务数据也越来越多,传统的业务数据统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快速挖掘有效信息并实时显示的需求。大数据时代,依托广西平台,深度挖掘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各类业务数据,包括对各馆纸质和数字资源的借阅情况、数字资源的利用情况、图书馆网站动态数据访问情况以及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海量访问信息等进行监测、统计与分析,并将其与用户信息进行关联处理,通过二次挖掘,找出其中各类资源利用的隐藏的规律,同时,将采集到各类服务数据以各种图形方式实现服务数据的可视化展示[3]。在各种业务工作开展环节实施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管理,不仅有助于各个公共图书馆能准确了解自身业务开展情况,进而为准确制定各馆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提供决策参考,还能在全区范围内,通过多维分析撷取关键信息,全面掌握全区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特色,为进一步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调配等方面的决策分析和计划制定提供信息支撑。

根据广西平台合作机制,广西各级公共图书馆可依托广西平台随时了解自身的业务开展情况,但是否开放本馆的应用系统如业务管理系统接口并将业务数据在广西平台上共享是建立在各个公共图书馆自愿基础上的。参与广西平台共建的公共图书馆可实时显示了解各馆业务数据,也可突破空间随时了解自愿公开相关信息的其他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数据。

公共管理数字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对策

1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当前的公共文化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数字化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手段。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第一,进一步提高文化服务的覆盖度;第二,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参加文化活动的机会;第三,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共享和利用等,从而有效的减小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第四,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得到有效的传播。

2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全国各地各级分割严重,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文化有所差异。现阶段,就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而言,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各个地区独立完成自身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还未能推出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统一标准。

2.2公共文化服务的数量少且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的公共文化内容不是很丰富,而且具体的服务形式也不是很多。这就导致公共文化服务未能有效的吸引群众,群众的参与度不是很高,进而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相对较低。

2.3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公共文化在开展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对相关管理工作不是很重视。总的说来,管理工作对于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是非常关键的,数字化建设涉及大量科技含量较高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实现离不开管理工作的支持。如果管理工作比较落后,管理效果不够理想,那么就会对数字化建设造成负面影响。在数字化建设上,西乡街道制定了《西乡街道2016年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工作方案》,对公共文化活动的数字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责任分工,突出重点内容。并建立合理配置机制,保证数字化建设的人员、时间、设施的有序运行,不起冲突。《西乡街道2016年数字化建设工作方案》的出台,为全年的公共文化活动奠定了蓝本。《方案》强调设立街道的公共文化创新项目,并在经费上给予倾斜照顾,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文案》统筹兼顾,全面细致,强调了街道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工作重心,强调了每一个基层群文工作的行动指南,充分调动了每一个数字化建设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文化春雨行动”是西乡的一项突出的公共文化创新活动,是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重点。西乡文化春雨的数字化建设在2016年稳步推进,有的放矢,稳步推进文化春雨工作者队伍数量,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布设“文化春雨”活动点,并根据社区居民和劳务工的实际需要,拓展“文化春雨行动”的数字化服务内容。

2.4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

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在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好多地区在转化文化资源时,都存在一定的转化力度弱的问题;第二,随着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逐渐开展,已经有一部分文化资源被成功转化。但是,如何有效的利用转化资源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地区都未能充分利用已转化资源。2016年,西乡街道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工作小组带领导三支队伍,开展了以“春雨撒民间、文化润心田”为主题的“文化春雨行动”推广日活动,活动当天,三支队伍共设立4个推广日活动点、共计9个文化体验项目,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线上线下联动,并引入“快闪”元素,点对点对接群众,参与现场观看的群众累计达20000余人次。

3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的对策

3.1政府应规范对公共数字文化基础设施的扶持和监管

在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中,政府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扩大数字网络技术的影响范围。将数字网络技术应用到公共文化领域,如数字博物馆、数字电影等;第二,健全数字化服务网络在城乡地区的覆盖。为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网络环境,同时也需要为其提供多种的资源传输渠道;第三,重视对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监督工作。科学合理的监督工作可以有效的保证数字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能保证数字化建设的质量。2016年,西乡街道积极宣传数字化建设工作,在文化春雨三支队伍的共同努力下,灵活运用新媒体,大力推进街道的文化春雨网站建设,大力构建多元传播平台。配备专人,及时更新内容,从图文并茂的活动信息中可以看到西乡文化春雨三支队伍每日的运行动态和大事小情、非遗申报进展、学术邀请展、专题培训讲座、文艺汇演、基层调研等。同时,建立文化春雨微信公众平台,对外公布文化义工、文化钟点工名录,展示西乡街道各文化钟点工活拥惴植记域、服务内容及时间,“文化春雨行动”活动信息;开设文化春雨专属QQ群、文化春雨微信群,与文化义工、文化钟点工在线互动,传播活动进展情况,收集处理反馈问题和建议。全年累计各类文化春雨活动信息共5000余条,数字化建设稳步推进。

3.2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文化产业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公共文化的数字化建设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如数字多媒体广播、手机广播电视。此外,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相关人员还可以开发一些公共文化增值业务,如电子图书、手机报等,从而进一步扩大数字化建设的影响范围。2016年,西乡大力推进文化春雨行动的文化义工队伍建设,增强排兵布阵,加大阵地建设。2016年,街道新增文化义工330名,在原有基础上新增90%,目前共有文化义工650名,超额完成区文体局下达的年度工作任务,并将其全部纳入义工数字化建设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动态管理、数据共享。

3.3加强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

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是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对数字化文化馆、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博物馆等等的建设工作:第一,进一步加强服务网络建设。以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为契机,构建以全媒体为基础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网络。对现有的网络技术进行充分的利用,从而有效的拓宽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数的覆盖范围;第二,重视对数字资源的建设工作。一方面,对现有的各种数字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并注意挖掘数字资源的地区特色。另一方面,重视对潜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三,不断增强数字化服务能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满足人们对于数字资源的实际需求。从这个角度讲,政府应该重视资源共享,同时还需要为使用者提供友好的界面。西乡街道高度重视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为使各项活动得以全面开展,安排专项预算,投入充裕的专项经费,保障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落到实处。2016年,西乡街道累计投入资金超过了去年,达到430多万元,这大手笔的投入,使整个街道从街道到社区、再到小区的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网络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幅度改善,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4结语

西乡街道经过实施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通过新建场地、配备文化春雨工作人员、添置文化设施设备和数字化网络建设,街道文体中心、西乡会堂及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各项活动均到了充分运用,真正做到惠及于民,阵地服务与流动服务做到了有机结合,相得益彰,通过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整个西乡街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以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和数字化建设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数字化建设是促进公共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公共管理数字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3―0099―03

一 数字化校园的由来

1990年由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教授凯尼斯,格林(KennethGreen)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The Campus Computing Project),是最早出现的数字化校园概念。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The Digital EaCh:Understanding our planet in the 21st Century)”的演讲,最先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从而引出“数字城市”、“数字化校园”等各种概念。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二 国内高校数字化校园发展状况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从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到教育理念、教育目标,都在这场冲击中发生着变革。高等院校应对这种冲击的积极响应是大规模、高投入地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

高等院校信息化建设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校园网络建设为主,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构建。

第二阶段以基于校园网的各类应用系统建设为主,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体现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这也是当今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模式。

第三阶段是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主。随着认识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发现:硬件加软件的校园信息化模式不能实现教育信息化所要求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对全新教育模式的建构。这样,数字化校园的概念便应运而生了。数字化校园是学校把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包括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及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主题之一,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部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高校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及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手段,高校都将实施建设数字化校园作为今后相当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

目前,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大不同程度的处于第二阶段,有部分高校已经或正在进入第三阶段。

三 数宇化校园建设总体框架

数字校园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是用层次化、整体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为师生提供网上信息交流环境,让管理人员科学地、规范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将这些信息方便地出去。它是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是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在数字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1 建设目标

数字化校园建设为高校师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应用支撑环境,将计算机网络引入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等各个领域,促进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使教师、学生掌握先进的教学和研究手段,以适应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应用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的建设将有力地促进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管理模式的转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数字化校园要建成一个先进的数字化环境,通过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可提供信息与共享的以及提供多种应用服务的,具有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运行性、高安全性和高可管理性的门户中心,以门户的方式提供服务;通过一个高度集成的、高性能的应用中心和高度集中的、高可靠性的数据中心,既能有效地提供相应的服务,又能有效地共享教育资源、降低教育运行成本,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率、提高教学质量,还能有效地对学校进行全方位的管理;通过一个全方位的、整体性的、多层次的、纵深的、智能性的、模块独立性的、有高扩展能力的、易维护易管理的安全体系,有效地保护网络资源和服务;通过一个高性能的、容错的、关键业务负载均衡的、安全的、易维护易管理的、有高扩展能力的应用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数据库平台,实现应用系统可扩展、可持续地发展。

数字化校园平台的设计应该考虑“数字化校园”三到五年内的应用建设变化发展所需要的系统伸缩性和扩展性要求,采用现代系统工程规范进行设计,保证技术先进性、现实性和发展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既有的投资,减少对系统的维护和未来开发的成本,保证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的可持续性发展。

2 设计原则

数字化校园设计原则应该遵循:实用性、先进性、开放性、可靠性、可扩展性。

(1)实用性――要做到简单、实用、人性化,实现统一应用界面、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以及满足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要。

(2)先进性――在设计思想、系统结构、平台选择上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前瞻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满足当前学校管理的需求,兼顾其它相关的管理需要,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3)开放性――系统结构、采用技术、选用平台方面都应该是标准的、开放的,既能独立存在、也能和其他系统共存,同时还能支持后续开发。

(4)可靠性――系统设计必须满足性能指标的设计要求,要对网络结构、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等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提高整个数字化校园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5)可扩展性――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扩充,系统需采用组件技术,支持应用的组合、继承和在线定义。

3 技术路线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技术路线是: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在总体结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整体性、可用性、稳定性、成熟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体现出安全性、可扩展

性、可管理性、用户界面友好性和高性能等特点。应用系统开发可以采用J2EE标准、组件技术及在数据交换上对XML的支持,使系统功能最优化,同时将系统整体内部在技术上的相互依赖性减至最低。

4 体系结构

数字化校园一般由网络基础设施、应用支持平台、业务系统、数字化校园门户、信息安全体系、标准规范组成。如图所示:

网络基础设施:包括网络、主机等基础硬件和操作系统,是数字校园建设的硬件基础。

应用支撑平台: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和公共管理工具,是数字校园信息传输的平台。

业务系统: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是数字校园的核心。

数字化校园门户:包括部门及信息门户、个人工作平台,为用户提供与其身份相对应的个性化信息与服务,是数字校园的门面。

信息安全体系:包括系统安全、信息安全、安全管理、安全审计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标准规范体系:包括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维护规范等,是保障数字校园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四 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

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为用户提供基本的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服务,也为高层应用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条件。数据化校园应用平台在校园网的基础上,为校内的用户提供了面向“对象”可定制的高层应用服务。我国高校数字化应用平台的建设一般采用“统一门户+多应用系统”的方式,其核心就是“一个基础平台+一个门户+N个应用系统”,具体包括如下内容:数据标准、公共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数字化校园门户、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

1 数据标准

数据标准是整个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是实现校内教育信息资源交流与共享的必要条件。该“标准”的实施对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开发以及教育信息基本数据的收集、分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仅会造成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和各种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还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数字化校园建设应该先建立标准,以此标准为准绳,引导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否则,拖的时间越长,对学校造成的损失越大。

高校应用平台数据标准的建立应该以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标准作为基准,结合学校自身信息发展的特点,形成一套全面、统一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数据标准。

2 搭建公共数据平台

公共数据平台是数字化校园的高层应用平台,实现校园内各种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连和数据共享,并且以校园应用门户网站的形式将这些应用系统提供的服务集成在一起,根据进入系统用户的不同身份,分配不同权限,查询相关数据,享受相应服务。

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基础和前提,只有完成公共数据建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园数字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的核心是公共数据库的建设,公共数据库是高校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基础,提供全院的基本数据信息。高校的职能是教学、管理和科研,公共数据库中应该提供与之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的信息,课程的信息,科研的信息,学生的信息,还有教辅部门的信息如财务信息、设备信息、办公信息等。公共数据库的建设以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要为最终目的。

3 建立统一身份认证体系

在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中,根据高校职能和分工的不同可以将用户分成不同的角色,并且赋予不同的权限。最基本的角色是教师和学生,各业务系统中也有不同的角色,根据角色来赋予用户不同的访问权限。

现在最流行的对角色和权限进行管理的技术是目录服务技术。可以使用基于目录服务(LDAP)技术来存储和管理用户信息,实现对各应用系统的认证,授权及单点登录功能。用户经门户登录到公共数据库平台,从一个应用系统进入到另一个应用系统时系统平台根据用户的角色与权限完成对用户的一次性身份认证(Single sign On)。用户无须在登陆门户平台集成下的不同业务子系统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而是通过一个统一的入口登录系统平台。目录服务依据用户的角色与权限,提供该用户相应的活动“场所”、信息资源和基于其权限的功能模块和工具。如图所示:

门户服务位于各类应用系统之上,作为数字化校园的窗口,通过浏览器的方式向用户展现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信息,轻易地整合了各类应用之间的间隙,使得学校用户(教师,学生,职工,校外人员等)自由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内容。门户服务要兼顾门户站点的所有功能,并且根据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需要提供各种应用系统的接入,如邮件系统、教务系统、办公系统、信息系统、校园虚拟社区等等。

门户服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数字化校园的高级表现形式。通过可定制的门户渠道传递集成内容、应用程序和服务,允许学校的远程用户、学生和教职员工从校外访问门户,且不需要额外的客户软件来安装和维护。

通过校级的门户平台,能够对处于数字化校园中的院、系、部门进行个性化门户内容、服务、业务处理和应用的传递,允许后台应用在一个非常高的可升级性和安全性的门户环境中与各类校内外用户的应用进行连接并相互作用,降低门户实现和管理的成本。开放灵活的平台应使学校能够方便的集成自己开发的应用系统和第三方应用程序。学校用它来聚集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提高工作效力,在数字化空间中产生新的影响力。

5 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

开发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利用深入的信息化进程加强学校各管理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使各个业务部门实现深层次、全过程、集成的信息化管理。将包括教务、学工、财务、人事等各职能部门在内的信息集中共享,信息流高度自动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管理工作准确、高效的进行,减少工作环节和重复,同时通过系统在门户平台上提供给教职工、学生等使用者统一、方便的WEB界面,最大程度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在公共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各业务部门不同的需求构建业务系统。高校常用的业务系统包括: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财务系统、信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系统。其中教务管理系统是高校业务系统的核心。

五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国家信息化的推广,数字化校园是高校信息化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各高校已经完成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了基本的应用服务,因此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应该是高校现阶段应用建设的重点内容。在实现了数字化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下一阶段将是数字化校园信息内容的建设和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万里鹏,陈维,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4,22(3).

公共管理数字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地理信息天地图

中图分类号: TN131+.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数字城市”建设是以地理空间框架为定位基础,集成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以实现城市信息的广泛共享。地理空间框架是地理信息数据及其采集、加工、交换、服务以及所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设施、机制和人力资源的总称,由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目录与交换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和组织运行体系等构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信息的定位基础、集成工具和交换平台。本文就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进行探讨和论述。

二、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数字城市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的支撑下,依托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在网络上运行并广泛共享的多尺度、多类型、多内容、多时相的城市综合信息,通过专题系统与网站对政府、企业、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它通过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决策和调控提供全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规范化和民主化水平,提高城市建设的时效性、城市管理的有效性,改善城市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城市的信息化、现代化。

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城市的定位基准,是承载城市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综合信息的基础,是信息集成的载体,是数字城市赖以实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

三、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需求分析

近年来,丹东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高,提出了构建统一的、权威的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迫切要求,基于该框架实现政府与各部门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以减少重复建设,消除信息孤岛。通过数字丹东项目建设,对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转变,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保障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各行业、各部门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满足政府、企业和大众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

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

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数字城市的本质是城市信息化。数字城市的发展要求作为其核心平台的基础地理信息能够和专题信息集成,不断汇集各种各样的空间信息服务应用,从而产生强大的聚集效应,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高精度、高现势性、内容丰富的地理空间框架,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坚实的地理信息支撑,是现代城市科学规划、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政府管理决策科学化的迫切需要

地理信息已在我市空间布局规划、公共安全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呈现出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我市地理信息资源总量不断增加,质量和精度不断提高,但各部门的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条块分割、封闭管理、尚不能互联互通,整体上开发不足、利用不够、效益不高、相对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基础地理信息的支撑和服务优势,对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整体性支持不足。开展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运用地理信息辅助分析、规划、监测、评估及提供详实、有效的保障服务,已成为当前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3、促进地理信息共享应用、避免重复建设的迫切需要

为满足行业应用需要,有需求的城市各部门建立了独自的空间定位基础,但由于所依据的标准规范不尽相同,所形成的数据在内容、格式、坐标系统、定位精度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别,难以实现彼此间的沟通与交流,严重限制了基础地理信息的应用范围。而通过建设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能够形成权威的、规范的地理空间数据平台,在减少各部门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的同时,也能积极促进地理信息的广泛共享。

4、电子政务与协同办公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协同政务办公的需求已经开始逐渐被人们认识,以往单点独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在需要跨部门、跨行业进行协同、交互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信息孤岛” 的特征。没有协同,也就没用真正意义上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整合、管理和共享是数字城市的核心,而地理空间信息在城市所有信息资源中又处于核心地位,所有自然、社会、经济、政务信息都能在全市“一张底图”上相互关联起来,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将加速电子政务建设进程,实现现实世界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5、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迫切需要便捷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

电子地图、导航定位、旅游服务、本地搜索等公众应用对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数字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不仅为政府和部门提供空间信息支撑,同时也要为丰富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对地理信息的需求数量和质量日益提高,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和通讯技术向全社会提供导航、定位、出行等位置服务,人们可以方便的查询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兴趣信息。

总体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1、总体目标

紧密结合丹东实际情况,从满足政府部门决策需求和为公众提供地理空间服务出发,通过航空摄影、数据生产,建立现势性强、完善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通过信息提取、要素扩充、数据重组等整合处理,开发地理信息服务管理系统,建成权威的、唯一的政务版和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分别依托丹东市的政务外网和互联网,提供一站式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以政务版公共平台为基础,建立规划、国土、地税、城管、旅游等典型应用示范,引导和推动地理信息的广

泛应用;以公众版地理信息平台为基础,建成丹东市公众服务系统(天地图·丹东),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提供地理信息服务;建立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管理、维护和应用的稳定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支撑环境,形成有效的运行服务机制,全面提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2、主要建设内容

根据整个项目的作业工序和任务性质,将项目分解为五类专项任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应用示范建设、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天地图·丹东)建设、支撑环境建设。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通过航空摄影、数据生产等工作,建立全市多尺度、多源、多类型数据集成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数据,包括地理实体数据、影像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地图数据、三维景观数据等,覆盖全市域。采用地理信息管理软件,进一步完善形成的空间数据管理系统,具备数据转入、转出、编辑、查询、统计分析、专题图输出、更新、日志、备份等功能。

(2)、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

以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地理信息进一步整合加工,提取交通、水系、居民地、境界等与政务应用和社会化应用紧密相关的要素内容,扩充地名/地址信息,进行面向信息化要求和各部门需求的数据重组,并开发网络化的应用服务系统,形成丹东市唯一的、权威的、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3)、应用示范建设

基于所构建的政务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以应用部门为主导,选择规划、国土、地税、旅游、城管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建设。具体内容包括:

①城市规划信息系统

以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支撑,以规划建筑红线和规划设计模型为基础,通过应用模型与软件分析,实现在多角度、大环境中进行规划、精确量测、多种建筑设计方案的比较推敲、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化,并自动计算规划建设用地面积、建筑物占地面积、容积率、绿地率、平均层数、最高建筑物高度等各类规划指标;为城市规划审批提供决策支持。

②基准地价信息系统

有机集成地理空间信息和基准地价专题信息,将土地定级、基准地价评估与更新、宗地地价评估、地价信息的管理等集成于一体,实现土地定级、基准地价评估以及地价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③地税信息管理系统

丹东市地税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以电子地图、遥感影像为载体,整合税务管理的各类业务信息,通过可视化的表现手段,直观地将税务管理业务同电子地图联系起来而开发的系统。通过基础地图和税务管理数据库进行关联,税务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方便地对各类企业进行管理,为税务局的各业务管理部门提供可视化的决策支持,满足税务管理部门信息化建设要求。

④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以丹东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丹东市旅游资源数据库,实现对丹东市旅游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为丹东各地区的旅游业及其他行业和部门在旅游研究、区域开发、资源保护等各方面提供基础数据和平台。

⑤数字城管基础部件管理系统

以数字丹东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基础,建立丹东市城市部件数据库,并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与城市部件的专题数据相叠加,采用先进的网格化管理方法,将城市部件的空间和属性数据有效的管理起来,为城市市政设施以及市容市貌的管理提供辅助支持。

(4)、公众版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天地图·丹东)

“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公众版,是以互联网为依托,把分散在各地、各部门的地理信息资源整合为逻辑上集中、物理上分散的“一站式”地理信息在线服务系统。

“天地图”建设由国家、省、市(县)三级节点共同组成,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纵向贯通、横向互联、标准统一、高效协同、从宏观到微观互为补充”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天地图·丹东”市级节点是“天地图”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天地图”主节点服务资源的细化和补充。按照“天地图”建设的技术体系和技术标准,“天地图·丹东”建成后,可为社会公众提快统一、权威、标准的在线地理信息服务,社会公众可免费对丹东地理信息浏览、查询。

支撑环境建设

建立支撑项目实施、运行和应用的基础环境,包括领导机构、软硬件网络环境和安全保障体系、平台运维、更新、管理机制、共建共享协调机制等。

组织保障

为保障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的顺利建设实施以及框架建设完成后的项目成果的稳定运行和长期持续的服务,必须建立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应用的组织保障机构。

1、领导协调机构

丹东市政府十分重视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明确由市财政专项投入,确保项目资金的落实。为保障项目顺利建设以及成果的稳定、长期、持续运行,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各委办局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构成指导项目实施的领导协调机构。

2、组织实施机构

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项目由丹东市人民政府指定丹东市国土资源局牵头实施,构建满足市政府各部门管理和社会公众需要的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组建项目管理组、项目实施组及技术质量组等三级组织实施机构,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3、运行维护机构

项目拟确定丹东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作为地理空间框架运行维护的专门机构,保证地理空间框架的持续更新和长期服务。

4、政策机制建设

为实现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的持续和长期服务,在国家指导性政策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丹东市实际情况,统筹考虑技术、经费和人员等因素,建立健全与地理空间框架相关的政策体系,推动地理空间框架的共享、应用与服务。

5、质量保障措施

数据生产和公共平台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认真履行作业程序;采用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配备专人严把质量关;最终成果要通过省级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提交。在应用系统开发方面,充分调研应用部门业务流程,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各项功能进行逐项测试,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6、人才培养措施

为做好数字丹东建设及维护工作,将积极引进测绘、地理信息、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与辽宁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等技术支持单位合作,加强培训力度,保证相关人员能够胜任公共平台应用、更新和维护等工作。

结束语

数字丹东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面向丹东市政府及其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紧密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综合运用遥感、航空摄影、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丹东市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为社会各界提供空间定位服务;将有效解决丹东市多尺度地理信息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的难题,为全市信息化提供可靠的空间支撑。

参考文献

李学军,司少先.数字城市核心应用系统建设的实践[J].测绘通报,2004,(7).

谢明广.数字城市建设与发展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0,(14).

公共管理数字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化;社区治理;善治;制度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129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3

1 数字化社区治理的理论依据

1.1 治理与善治

治理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它是指个人、机构、公共或私营在管理公共事务上多种方式的总和。但伴随着治理理论在合作与竞争、开放与封闭、治理性与灵活性以及责任与效率等方面局限性的出现,一种以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善治理论正在被学术界所认同。

治理或善治是在总结政治学、古典公共行政学和政策科学的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除了提供了治理工具自身有关的知识,还分析了政府自身的体制和管理、治理工具运用时所面临的问题和情景,且笔者认为行动者、问题、情景和工具是政府展开治理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

1.2 网络治理

网络治理最初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出现的新的治理形式,是指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和个体通过经济合约的联结、与社会关系的嵌入所构成的,以企业制度安排为核心的参与者间的关系安排。后延伸为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社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网络治理结构是由各级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企业与国际组织等多元的治理主体,运用现代的信息与网络技术,围绕一个共同的政策目标而形成的一个彼此依赖、共享权力的动态的网络组织系统。网络治理理论揭示了治理的主体、信息资源、权力运行、参与和责任的动态联系。

1.3 数字治理

数字治理,也叫电子治理(Electronic Governance),是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出现之后产生的概念,是数字时代全新的、先进的治理模式。数字治理以其数字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治理与善治理论的创新思维,力图突破单中心、政府与市场二元对立等价值局限,更多地引入多元化的思路、注意发挥信息技术在治理方式中的优势,强调对公民需求的尊重,注意对治理手段、方法的综合化和专业化矛盾的调和,重视对公民自治能力的培育,注重提升政府的公共政策能力,以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应对挑战、服务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时代治理是与以往公共行政截然不同的治理模式,是对新公共管理的超越。

1.4 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是以社区地域为基础,政府、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即以社区范围内不同主体依托各自资源而进行的相互作用的模式。它强调治理主体由单一化(政府)转变为多元化(政府、社区组织、其他非营利组织、辖区单位与居民),治理过程由行政控制转为民主协商,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简言之,社区治理的目标是通过多元权力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在多元权力格局职责分明而又相互依赖的基础上实现社区的善治,最终达到发扬民主、整合资源、满足社区公共服务需要、促进社区发展的目的。

2 数字化社区治理的现实背景

我国社区治理总体水平较低,治理手段和工具^为落后,公众参与感不强,影响了社区治理目标的实现。我国当前社区治理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强政府、强社会的政府主导型治理结构,社会主导与政府支持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自治型治理结构和政府推动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合作型治理结构。由于我国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而随着社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逐渐体现出一些在社区治理模式上的不足,其主要表现在:政府的行政干预太多、党对社区的领导手段单一、社区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社区自我管理与服务能力有限、社区公众的参与机制与手段缺乏、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普遍较低及社区文化建设相对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社区治理水平的提高,使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与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有着不小的差距。由此,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的新机制,要求我国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要不断创新,社区治理水平需要提高。因此,有学者指出,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已成为我国下一步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重点。这无疑为数字化社区治理提供了崭新的契机。

另外,社区信息化发展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挑战。我国基层社会管理存在治理主体较为单一、治理手段较为落后、自治组织和中介组织比较虚弱、社会资源难以整合、居民参与意识淡薄、社区文化缺失和思想认识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与霍华德・莱因古提出的虚拟社区概念有所不同,数字化社区是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的结合,但从本质上说,“虚拟社会”是直接管理的社会,而不是通过各种中间管理环节进行迂回管理的社会。因特网是社会资源重新分配的根本工具,数字化社区借助其强大的网络基础传播数字信息,使注意力、财富、权力、话语权与影响力等社会资源在社区甚至之外的范围内进行重新分配,建立新的管理策略来回应社区需求,从而对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形成了巨大挑战。

3 数字化社区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所谓数字化社区治理,就是依托数字化社区的网络连接功能,社区各治理主体通过共享数字信息资源,运用网络权力,对社区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进行协商、管理和监督,以最大程度满足社区居民的公共需求、解决社区公共问题,从而实现社区善治目标的过程。

数字化社区治理模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治理模式,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和其他社区组织进行更加深度化、直接化的合作共治的尝试,新的治理模式将更好的向公众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工具手段的信息化、主体的多元化、权力分散扁平化与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及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彼此依赖,相互影响,整个治理过程是互动协商的过程,实施的是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数字化社区治理是借助于数字化社区的技术和组织形式,使网络治理能够在社区变得更加现实和具体的新型网络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典型特征,尤其是在治理主体、技术手段和组织形式上。

3.1 组织体系变革,治理主体合作化

数字化社区的本质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组织体系,在网络组织信息流通社会化的过程中,依托社区数字信息平台、宽带网络、终端设备等技术基础,使组织体系内的信息沟通更加快捷和富于人性化。从而使作为“结点”的各治理主体组成的整个组织体系网络化、扁平化和交互化,公民个体、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等治理主体之间信息共享的要求彼此之间相互依赖,无论哪个组织都不能拥有知识和资源两个方面的“能力”来独自解决一切问题,其必须通过与其他组织交换知识或资源而达到目的。治理流程不再依靠官僚组织架构下的组织利益和职能,而是更倾向于满足社区公共服务的需求。因此,治理也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各主体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关系。就像菲利普・库珀教授所言,“整个网络只能与其最弱的组成部分一样强”,这种合作程度决定了整个社区的治理绩效,是实现社区善治的应有价值体现。

3.2 信息资源共享,权力运行分散化

在数字时代,信息就意味着权力,谁占有信息资源多,谁就有更多的话语权,影响力和感召力就越大,因而也就拥有越多的权力。不仅如此,信息技术还瓦解了等级结构,把权力分散到更多的人和群体当中,在网络中,个人或组织可以相互联系,以采取联合行动,却不用建立一个有形的或正式的实在机构,没有任何人居于最高或中心地位,只有许多节点,在那里个人和群体为了各自的不同目标而交互行动。因此,在数字化社区治理结构中,权力结构由控制型向分权型发展、决策结构也由垂直式向交互式发展。权力更多地回归社区公众,让其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监督,提高了权力的效率,推进了基层社会的民主进程。

3.3 网络传播技术,公众参与直接化

当代传播学界认为,公共领域需要具备以下3个特征:需要一个论坛,对尽可能多的人开放,个人可以在其间表达和交流多种多样的社会经验;各种论点和意见可以通过理性的讨论展开交锋;系统地和批判地检验政府的政策。从这些论述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互联网基本具备了构建公共领域的条件。从理论上讲,数字化社区本身已超越了包含诸如上述媒介的一切平台,其功能可以被模拟或者解构为现有的、几乎所有的媒介和社会制度的总和,使数字化社区治理的政治公共领域具有雏形。这在很大程度上[脱了传统社区治理中,由官僚制组织体系信息单向传输所导致的间接参与、被动参与和独立参与的窘境,使社区公众因“面对面的直接参与”的方式,提高政治参与兴趣,降低了参与成本,使政治动员有力,并使权力迅速得到整合,真正体现了“电子民主”的直接性、平等性和便捷性的政治效应。

3.4 回应居民需求,治理方式人性化

回应性不仅是善治的特征,也是实现善治的前提条件之一。数字化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已不再依赖于传统统治的制度权威,参与途径也不必亲临现场,事必躬亲。各治理主体为解决社区公共问题所采取的协商机制,也可通过数字信息网络实现互动交流,并依赖个体之间互动交流中的“虚拟链条”形成接受并共同服从的义务契合,这种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协商机制必须要建立广泛的信任基础。数字化社区为各治理主体建立了独特的运行模式,政府部门、社区企业、自治组织、社区民间组织和社区公民可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充分流动,充分消除传统社区组织体系中由于时空不统一造成的信息不完全,为社区公众的直接参与和表达提供了畅通无阻的渠道。数字化社区治理必须对这种参与和表达作出及时的回应,甚至在必要时要定期、主动的向公民征询意见、解释政策和回答问题。社区公众不但最大限度地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决策程序之中,还充分地表达了自己所需服务的愿景,在参与性的广度和力度层面上影响着社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引用萨拉蒙关于治理工具绩效评估标准的观点,治理工具的绩效评估标准大致有以下几项:效能、效率、公平、管理上的可行性和合法性,数字化社区治理,无论在实现治理目标的程度、降低治理成本、支持各主体合作参与、参与广度和力度以及对权威的政治认同等诸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优越性。从这种意义上说,数字化社区治理更有条件对社区公众需求作出及时回应,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以人为本的社区善治的目标。

4 数字化社区治理制度的创新

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治理模式,数字化社区治理适应了基层民主管理体制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是社区治理的必然趋向。但现实中,仍有很多观念、技术和制度层面的障碍,要实现数字化社区治理,就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

4.1 制定数字化社区的整体规划

一方面要针对目前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规划进行调整和优化,使其更为科学。另一方面高点定位,立足于城市或地区的发展,结合城市的特点,制订城市数字化社区的发展规划、实施标准、可行方案。数字化社区发展规划必须要服从城市和地区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规划和年度计划,在制订数字化社区规划时,要以区域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尤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远景规划为主要依据,保障数字化社区的发展方向、发展思路与区域发展、城市定位乃至城市文化建设相一致。

4.2 完善社会信息化制度体系

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化在实践中的推进,人们对信息化概念的认识也逐渐有了深化和丰富。数字化社区的存在与发展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的基础上的,数字化社区治理模式需要有其发挥自己特长的环境,需要的不仅仅是所在社区的小范围数字化,而是更宽泛的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当前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显然已走在前端,而社会信息化建设总体不均衡依然明显。因此,健全和完善社会信息化建设制度体系势在必行。

4.3 确立数字化治理的规范

网络技术是中性的,并无好坏之分,其负作用地产生在于科学技术的滥用、误用与人类价值观念的偏颇。由于网络自身的特点,实现对网络的完全监控是不可能的,因此健全网络规范体系对于规范网络秩序十分必要。规范网络秩序,不仅需要制度和法律的进一步健全,还需要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引导包括网民和网络营运商在内的所有网络主体,自觉将网络道德规范内化到网络生活中,自觉规避网络违法失德现象,使网络社会文明有序、健康地发展。与法律规范的刚性相比,伦理道德对网络秩序的规范效用是柔性的、非强制性的。网络的自律性可以有效地控制公民在网上的政治参与行为,使之有序的进行。

4.4 健全现代公民参与机制

数字化社区治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要求治理主体具备较高的驾驭信息化工具的基本素质条件。城市各级政府在加大技术宣传、技术培训、技术队伍建设的基础上,搭建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治理网络平台和终端系统,使社区居民参政议政、志愿服务、网络投票等渠道更加便捷,同时引导社区居民、企事业机构、志愿团体更明确地具有数字化社区治理的公民任意识,提高数字化治理水平。

4.5 重塑社区治理文化体系

数字化社区治理文化是数字化环境内有关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与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的总和,要通过培育、合作、共享、直接和回应相适应的治理文化体系,教育引导治理主体行为的规范,传承社区文明风尚,促进社区资源整合,突出基层治理的善治观念,从而发挥先进文化独特的价值引领作用,有效地带动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最终推进城市现代化、信息化的进程,进而从精神层面推动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

4.6 完善信息化法律制度体系

在信息社会,互联网已成为公民参与到地方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极大地提高了公民的参与度。然而,绝对的自由必然导致自由的滥用。网络这块真正“自由”的地方,也带来了“自由”的副作用,即网络信息传递的无序,网络中公民参与的非规范性,使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成为规范网络秩序的当务之急。

5 结 语

研究数字化社区治理独特的内涵与特征,对提高我国社区治理水平和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面临机遇和挑战时,必须要加快制度创新,有效实现信息时代的基层社会的善治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张璋.理性与制度: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3]陈水生.新公共管理的终结与数字时代治理的兴起[J].理论导刊,2009(4).

[4]何增科.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路线图[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

[5][美]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新形态[M].孙迎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公共管理数字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影响因素;服务水平;用户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069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数字文化的综合体。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背景可以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公共治理理论等,这些学说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不同层面上的理论指导。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满足公民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供应与服务体系,与“私人文化服务”不同,公共文化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性”。公共数字文化则具有技术、均等、互动、公众性等特点,是公共文化与数字文化的有机结合体,是数字时代的社会发展的产物,按照传播平台来分,公共数字文化包括公共数字传媒(广播、电视、电影、手机等)、数字文化网站(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开放的、能满足不同层次用户需求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融合传统的公共服务方式与现代传播手段,与时俱进,开展全方位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而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水平又受资源建设、技术发展、服务人员、服务内容、社会满意度等方面的影响,在社会信息化和公共数字文化发展与活跃的今天,开展有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方面的研究,探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础设施因素

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因素可以反映在资源、技术与标准、环境、人员等方面。

1.1 信息或数字化资源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础

资源信息首先在数量上要尽可能丰富,内容尽量广泛和全面,使服务对象的文化信息需求最大限度地得到满足。在格式和类型上也应丰富多样,具有图书、报刊、档案、图谱、胶卷、多媒体、光盘等多种形式供用户自由选择。其次,资源要具有适用性,即适合用户使用。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朱兰认为:“质量就是适用性(Fitness for use)”。资源的适用性与否应根据其服务对象的定位和需求来决定,适合用户使用的信息对于用户来说才是“有用”的信息。再次,资源要具有特色化。针对特定领域,有特定的目标和主题,吸引感兴趣的人群方便快捷地进行选择,如建立特色资源库,例如地方特色文献、特色档案服务等,加强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对特色资源的数字化、搜集、整理;建立特色资源服务平台,对特色资源进行宣传、开发和利用。

1.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对网络传输的技术与标准要求较高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主要以网络为媒介向公众传播数字文化资源,对网络传输的技术与标准要求较高。

数字资源的来源要稳定可靠,资源在传输过程中准确无误,完整清晰,传输不会中断,数据不会出现误差或丢失。其次,任何数字化网络系统都必须具备安全性。数字文化服务体系要能够抵抗恶意攻击,信息不易被恶意篡改,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另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要许多信息服务单位与机构的共同参与,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各机构开发出来的资源才能共建共享,各类数字化的文字和图像对于界面与平台才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实现网络资源的兼容互通。

1.3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应具有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完备的服务设施

用户接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外部场所环境设计要优雅、人性化,让用户投入、放松、身心愉悦。同时,网站和界面是服务的窗口,直面用户,其虚拟环境的设计也应美观友好,影响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形象和用户对其的整体印象。环境界面的设计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相关的用户服务设施、安全设施、管理设施等要完好健全,尤其是计算机硬件、软件等服务设施的优化和完备,是完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础条件。

1.4 制订人才规划

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要制订人才规划,吸引优秀的文化人才加入服务队伍,提高服务队伍人员的素质结构。

在人员结构方面,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除了大力培养一支专门从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人员队伍之外,也可以邀请志愿者和鼓励社会团体及各界人士参与,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队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倾向于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只有具备相对较高的学历和职称,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才能胜任专业的信息文化服务,从事知识的深层次组织与开发。

服务能力方面,数字化的文化服务与传统的手工操作不同,是借助计算机系统等现代化技术和设施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因此数字化服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技术能力才能胜任。要有一定的信息能力,懂得信息的检索、组织、开发和利用,迅速、高质量地筛选出适合用户的“有用”信息;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对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深入、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面对用户时可以触类旁通,理解用户心理;具备一定的管理和组织能力。

职业素养方面,应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没有用户,就没有服务”;提高自身的忠诚度,责任感和纪律性,自觉遵守工作规章制度,履行岗位职责,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热情主动、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周到耐心、文明礼貌。

2 内容因素

2.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内容要注重层次性

既要能提供具备专业性强的知识技能,也要有大众性、娱乐性、趣味性的服务。在提供公共数字文化产品和数字文化服务时,应根据城市居民、白领、农民群众、青少年学生、外来务工者、残疾人等各类群体的不同需求特点,有针对性地让广大群众各取所需、各享所爱。

2.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传播手段和服务内容应多样化

除了原有的传统书报服务、广播影视等传播途径外,还应增加电子报刊、手机网站、手机报刊、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兴传播载体。提供的服务内容有动漫、音乐、电子书、有声读物、电子报刊等多种形式,集知识性、教育性、互动性于一体。

2.3 “公共”不等于业余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除了要追求广泛性之外,还应提供专业性的服务,专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才有价值。大多数公众追求的正是不易获取、专业性强的资源和服务,这也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应该提供的内容。

2.4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个性化服务

以用户为中心,针对不同的用户采取不同的服务策略,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开展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反映在三个方面:能否及时准确地了解用户需求,能否针对用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以及能否按照用户期望的方式要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反映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方面。

3 方式因素

服务方式包括自助服务、定制服务、主动服务、服务、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用户自助式服务指服务人员将大量信息知识提供给用户,用户根据自己需要自行查阅、选择。定制服务是服务方式上的个性化,尊重用户,根据用户给出的主题或用户的信息行为、习惯和特点,为用户选择适合的资源,提供特色服务。主动服务是系统自动按照用户的信息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用户通过尽可能小的努力就能获得尽可能好的服务,实现“信息找人,按需服务”。主动服务的方式有很多,如分类导航、主动推送等。与用户定制相比较,用户定制是“人找信息”,主动推送是“信息找人”。当用户不清楚自身需求或无法贴切地表达时,智能服务可以通过跟踪用户的行为,收集搜索用户的爱好习惯,推断出用户需求及喜好,并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将更多的相关内容推送给用户。对公众进行教育与培训也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兴起与发展打破“学校围墙”的制约,为社会普通人群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一个无条件、零门槛、没有时空限制的学习机遇。如一些公共文化服务网站开辟了各类培训讲座和课程,有历史、文学、艺术、经济、法律、乐器、外语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还有烹饪、育儿、保健、投资、考试辅导等许多贴近生活和娱乐类的教学或宣传课程,内容广泛。

4 效率因素

服务效率包括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更新效率、运行效率、成本效率等方面。资源利用效率是从资源角度反映服务效果,相关数据有资源总数、资源输出量、平均(使用)浏览次数、平均被引频次等。资源更新效率反映的是资源的及时性特征。信息资源的更新速度越快,说明内容的时效性越强,资源及时性就越好,新颖度越高。运行效率反映的公共数字文化体系提供服务的整个过程运行的状况,投入与所得之间的比率,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和成本来维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正常的运行,并获得最大的收益。这里获得的并非经济收益,而是社会需求的满意度、公众认可度。通过对运行效率进行考核可以节省人力、资金的投入,避免重复建设和社会资源浪费,有利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规模的扩大和服务的拓展。成本效率考查的公共数字文化的公益性指标。成本即用户成本,用户成本与用户满意度成反比。用户获得服务的成本越低,满意度就越高。广义的用户成本包括用户的经济花费、时间花费、精力负担等。服务的门槛越高,用户接受服务的代价越高,用户越少。一般用户成本指经济上的开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发展的趋势是集公益性、平等性和便利性于一体,无偿、无门槛为社会各阶层的公众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现在许多公共数字文化体系已经开始这一做法,降低服务门槛,免注册、免费服务,并且进展顺利。

5 社会参与因素

5.1 社会需求度

社会需求度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投入、建设、发展的前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以服务社会公众、满足公众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不同的群体其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之前,可以通过需求意见征集或网站栏目等途径了解社会需求。针对社会需求开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资金投入却出现“需求空白”的情况。

5.2 社会占有率

社会占有率指社会公众所共有的资源、设备等占全部资源、设备的比率,可接受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占社会服务的比率。社会占有率越高,说明公共数字文化资源越多,设备越齐全,服务越发达。

5.3 社会满意度

社会满意度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满足公众信息需求过程中所获得的认可或满意程度,通常反映公众在接受服务后的感知与服务前的预期之间的比率,倾向于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的主观愿望和内心感受。社会满意度就越高,则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就越好。

6 管理因素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应具备完善的服务规范,包括职业规范制度、工作条例、考核标准等有章可依、切实可行,服务过程规范才能保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序发展。其次,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机制有公众需求征求机制、需求反馈收集和处理、服务供给机制、公众互动机制、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预期的效果首先必须机制健全。我国的公共数字文化是政府主导,以财政投入为主,国家应设立专项资金,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建设所需的经费予以支持和补助。地方各地政府也应高度重视,确保资金能够切实到位,对资金的运用做好管理工作,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7 结 语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追求“以人为本”,以满足用户文化需求为目标,是社会文化效益和公民文化权益的集中体现。研究分析影响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水平的因素,可以有效指导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建设,建立发达和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对于保障文化民生和促进文化传播,改善文化环境,增强文化魅力,提高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维度。

主要参考文献

[1]曹爱军,杨平.公共文化服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马子雷.公益性数字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提上日程[N].中国文化报,2011-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