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1篇

水资源的过度浪费和部分地区极度缺乏水资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经济收入。节水灌溉设备的进步,不仅有效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也增加农民的基本收入,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缓解了缺乏水资源的现象,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也为今后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节水灌溉装备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建议

我国在农业用水上存在过度浪费的现象,导致了水资源严重缺乏,阻碍了农业发展。在经济方面,由于我国可以用于开发的土地较少,节水灌溉的设备成本比较高,根据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和实践,要想做好节水灌溉,不仅要在技术上做到科学规划以及建设质量上做到较高的保障,还要制定高效的管理制度。要节约每一滴水,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实现节水灌溉事业的良好发展,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人与水共同发展。

1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1.1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据资料显示,我国占水面积在世界排行中排名前十,而我国人均占水面积却在世界排行中排名后几位(见图1),这跟我国人口较多存在着关系。由于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比较大,水资源缺乏,再加上浪费水的现象特别严重,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利用。

1.2存在的问题我国面临着水少人多的问题,这也限制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大力发展节水灌溉设备,不仅可以缓解现在水资源紧缺的问题,也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节水灌溉发展趋势

2.1发展概况节水灌溉设备早已进入到发达国家农业生产中,尤其是日本,他们把生活、工作中的污水进行优化,再将优化好的污水合理的应用农作物的灌溉中来,从而减少对净水的浪费,保障了人们的生活正常用水。由于我国节水灌溉设备使用相对较晚,节水灌溉设备也和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着差距。经过多年的实验和研究,节水灌溉设备已经可以满足我国农业发展的需求,这也为我国今后节水灌溉事业发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见图2)。

2.2节水灌溉的发展趋势根据目前我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着力完善节水灌溉设备,它不仅要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灌溉,还能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例如把生活中的污水合理运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可以根据灌溉的农作物种类,设置高压喷头和低压节能喷头,从而降低对水资源的浪费。最近几年,世界各国都开始广泛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节水灌溉设备成本,降低了工程的投资,也为我国的节水灌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节水灌溉的发展建议

虽然我国的节水灌溉设备已经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但与一些发达的国家仍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各个地区都存在差异,也对灌溉技术需求存在差异。为此,就要找到节水灌溉中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并进行解决。首先,要制定正确的节水灌溉的政策,鼓励农民节约用水,适当提高农业用水的价格,提高节水灌溉应用。其次,利用政策支持,增加资金的投放,改进节水灌溉设备。借助政府的积极政策,带领农民走向正确的农业道路,从而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利益。最后,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将我国的节水灌溉不完善的地方加以改进,更有效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改善农业生产做出努力,也为今后的农业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4结语

本文对节水灌溉设备的应用及发展方向进一步分析,得知节水灌溉技术正在面临新的挑战,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节水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而提升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是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中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进行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人员必须要考虑合理利用水资源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对节水灌溉设备进行合理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袁寿其,李红,王新坤.中国节水灌溉装备发展现状、问题、趋势与建议[J].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15(01):78-92.

[2]张贺增,张春平.浅析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农业装备技术,2015(02):11-13.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河北省;现代农业;问题;对策

前言:党的十报告强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和科学经营管理方法进行的社会化农业生产。[1]发展现代农业是中央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的新任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河北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节水工程、生态环境、农村面貌都卓有成效;生产经营体制方面,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农产品质检体系、信息服务体系等逐步完善。但是,河北省现代农业整体水平相对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整体素质偏低,现代农业专业人才不足。河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技术推广深度不够,农业教育的重视不到位,没有形成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绝大多数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接受农业技术的能力较弱,严重阻碍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规模生产方式,不利于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平均每个农户的占地规模只有0.5hm2,畜牧业的养殖规模也比较小,传统的家庭小规模养殖仍是畜牧业的主体。实施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明显增加。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渠道扩大,不单单只依靠粮食种植,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下降,小规模的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三)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龙头企业是市场与农户连接的纽带,河北省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地位不对称,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形成买断关系,由于农产品易腐烂、不易运输等性质,很容易形成买方垄断,使农户处于不利境地。另一方面,双方的合作层次较低,只停留在原料生产阶段,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专业知识教育。农民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农业素质持续提升的根本所在。针对河北省农村从业人员整体受教育程度的情况,政府应开展范围广、多层次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首先,在农村开展全民农业知识教育普及工作,聘请农业研究专业人才定期对村民传授农业理论知识,提高农民整体的知识文化水平。其次,对农业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技术培训。根据各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农业产业特色等不同情况,进行相适应的知识教育、农业技能培训,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最后,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设各类农业知识、实用技能的学习平台,使农业知识教育充斥在农民身边。

(二)加强土地规模经营。鼓励支持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实行机械化、自动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及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一方面,鼓励支持引导农户间合作经营,以村、镇为单位,在耕地、播种、除草、除虫、收割、秸秆处理等环节实行统一的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另一方面,鼓励有能力、有资金的农户,采用承包、租赁的方式扩大土地规模经营,土地经营权集中到个人,形成小型的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系,注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地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代表农户的利益,与龙头企业协商谈判,与龙头企业建立健康的利益联结机制。拓展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层次和合作范围,形成原料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一系列深层次的合作。加强政府在该利益链及机制中的协调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补贴政策等,保护农户与龙头企业的双方的利益,减少矛盾纠纷。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运行 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19-01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农业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也逐渐具备了快速发展的条件。很多地方已经加快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环境也逐步得到改善,服务方式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下面我们进行具体阐述:

第一,农业技术推广现有的基础实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虽然近些年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的投资力度,但是总体的投资规模不能满足现实中农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一些财政困难的地区,对于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太小,导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少,制约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第二,农业技术推广的主渠道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据相关资料调查研究,农户现有技术的主要来源是亲朋好友和种田高手,而农业技术推广站却处于闲置状态。按照常规来说,农业技术推广站与其他推广来源更加具备科学可靠性,但是目前却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的内容、方式以及频率不能满足广大农户的实际需要;

第三,在推广内容方面,与农户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偏差。经过调查资料显示,良种、防病防疫和高效化肥是农户所需技术中的首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技术的推广运作效果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和农民增收的民生问题;

第四,农业技术推广站点在数量上和服务频率方面不能满足农户的实际需要。在我国人口稀少的地区,由于农户住的比较分散,受资金、人员等方面的限制,农业技术推广站点的数量严重缺乏,不能满足现有农户的种田需要。另外,除了推广站点之外,服务频率的大小也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农民在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的困难,而仅仅依靠自身的能力是不能解决这些难题的,因此,配备齐全的人员、连续性的频繁指导是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第五,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和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一般来说,农户学习农业技术的方式主要由现场示范、专业咨询、技术资料和技术承包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户对于农业技术推广途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户更加青睐于现场示范和技术承包这两种推广方式,提高农户学习农业技术的效率和应用水平。另外,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改善,特别是技术人员本身的科技素质和服务态度要更加注意改善。

二、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对于目前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及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其原因,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其经费保障政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运行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公益性和服务性事业,因此政府应该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工作经费上做好充分的保障工作。遵循我国相关的农业发展政策,建议各地方应尽早扩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的建设范围,提高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水平,从而为提高服务质量水平奠定基础。国家和各地方还应该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的相关预算制度,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投资力度。只有政府建立稳定的投资增长机制,才能确保农业技术推广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进一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现服务体系的多层次和多元化。政府通过对一些功能相同、职能相近的一些机构进行适当调整和合并,组成专业团队,到乡村中去帮助农户切实解决遇到的难题。同时,建立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实现农业技术推广的网络化和信息化。针对一些跨区域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根据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和生产结构的特点,对于农业种植实施科学的、有效的指导和农业技术推广。政府还可以在农业技术推广站点设立专家咨询室,每天安排专业的农业科技人员接受农户咨询,进一步提高农业种植水平,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建立村级服务站,做好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工作。在现有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基础上,村级服务站的依托是区域中心,开展直接面对农民的农资连锁经营,不仅可以为农民提供良种和有机化肥,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一些必要的市场信息和政策咨询,更重要的是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培训,促进粮食产量的逐步提高。农业技术推广站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培养一些农业技术推广最先进的推广员作为农业科技示范户,实现农业技术真正的为民所用,彻底帮助农民解决农业技术应用难的问题;

第四,不断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律法规,实现农业技术推广运行体系的多元化。随着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的不断运行,可能会出现一些法律纠纷,这要求国家应该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可以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种,把公益机构作为国家行使推广农业技术的主要机构,从根本上减少人为因素对国家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的干扰。政府通过充分发挥好自身的作用,加大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从而更好的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多元化体系的形成,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通过构建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及体系,进一步增强我国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实现通过农技推广体系运行机制创新。

参考文献

[1] 宫同瑶;王蔚;;关于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的文献述评[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年01期.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上思县;春耕备耕;现状;问题;建议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南宁综合试验站(nycytxgxcxtd-03-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31260461)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7.007

上思县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管辖,现有耕地86万亩,主要农作物为甘蔗、水稻、玉米和花生等。2016 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8.05万亩,其中水稻10.7万亩、玉米6.5万亩、豆类0.45万亩,其他作物0.4万亩。全年完成播种计划的102%,农业总产值16.47 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9335元,同比2015年增长10%以上 [1] 。

1 上思县春耕备耕开展情况

1.1春耕物资准备情况

截至2017年2 月底,上思全县已备杂交稻种子7万公斤,占计划的90%;已备杂交玉米种子6.28万公斤,占计划的92%。目前,化肥到位0.95万吨,农药143吨,农膜230吨。抛秧秧盘等物资也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为春耕生产开局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2春耕进度情况

春耕春播工作稳步开展,截至2017年2 月底,全县犁耙田2.11万亩,整秧0.1万亩,春玉米3.12 万亩,蔬米1.98万亩,花生0.25万亩。

1.3蔗榨季生产情况

2017 年,上思县甘蔗计划种植面积为32000亩。目前,己备耕17313亩,完成进度54.1%;己种植11339亩,完成进度35.4%。其中,双高基地建设已备耕5529.1亩,完成进度27.61%;已种植4859.96 亩,完成进度24.3%。全县已预拨化肥13213吨。完成进度26.4%。

2 上思县春耕备耕存在困难和问题

2.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农业灌溉面积小,有效灌溉率低。上思县多为低山丘陵地带,工程性缺水非常严重,是广西有名的旱区。全县共有引水工程92处,提水工程33座,灌区节水工程10处,可供灌溉面积为22.67万亩,仅占全县耕地面积86.7万亩的26%[2];二是水利灌溉工程管理相对落后。工程的维修保养缺乏资金,由于工程建成后交给村屯管理,属集体所有,维护管理责任没落实,造成工程有人用无人管,老化损坏甚至丢失,加之工程维修保养资金有限,设备维修不够彻底,致使工程带病运行,加速老化和损失,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2.2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滞后

一是上思县农业产业建设主要依靠上级项目资金投入,县级财政投入有限,对产业园区建设等投入严重不足,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尚未构成比较大的规模,生态农业产业基础设备尚未完善,种子种苗培育基地、示范点基地数量有限,直接制约了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的引进和推广;二是由于土地流转仍存在问题未解决,一些农民不愿把土地进行流转,专业大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连片大规模经营土地难度较大,农业发展规模受到制约,农业规模经营的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2.3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大部分农村青年在外务工,不愿在农村发展,大多数素质高的青壮年农民在外务工,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基础差,对人才吸引力不强,在外创业成功的优秀人才“返巢”回流不多。

2.4农机具发展不平衡,农机技术推广薄弱

农机价格偏高,国家、自治区和市补贴的购机款有限,农户买不起,蔗地大多属于山坡地,利用机械收割对蔗蔸造成一定损伤,群众不接受,推广机械收割难度大。加上农机维修和售后服务网点不健全,严重制约“春耕备播”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目前,上思县甘蔗种植环境大多数为丘陵地带,坡度一般15度以上,蔗区地势陡,甘蔗地块不连片,种植方式仍循沿传统的生产方式,直接影响甘蔗的标准化种植。当前乡镇专职农机技术推广(管理)人员不足,一个乡镇的农业站仅配1~2 名农技人员,乡镇和站所所承担的工作繁重,基层农技人员大多数都身兼数职,对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投入有限。

2.5农业合作组织生产结构有待改善

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生产经营服务水平较低,目前我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以生产资料的采购服务和组织农产品统一销售等初级合作为主,而入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市场信息等农民企盼的,对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用的合作开展的较少[3,5];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运作很不规范,财务管理制度、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民主管理制度仍进一步完善,其合作社成员也存在文化基础不高、经营能力不足、专业水平过低等现象,难以适应发展要求;三是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力度不够,各级财政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较少。

3 对策与建议

3.1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推进农业信息化,做大做强民族种业,提高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水平,深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推动农业发展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6]。

3.2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大农村机耕道、厂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修建农村机耕道路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加强并规范农机加油站、维修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3.3大力推广农技服务

当前农村信息仍然比较闭塞,在家务农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迫切需求相关的涉农信息,因此建议在农村设立专门的技术培训机构,通过专家讲解、技术咨询、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从根本上改变农民接收新技术缓慢的局面,全面落实技术推广工作。

参考文献

[1]上思县农业局.关于上思县春耕生产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R].上思县农业局,2017.

[2]上思县水利局.2017年上思县抗旱工作报告[R].上思县水利局,2017.

[3]蔡雪雄.加快F代农业发展之思考[J].农村开发与装备,2014(08):29-30.

[4]王雅鹏.推进湖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4):1-5.

[5]吴曼,李响,马康贫,汪翔.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6,22(07):52-57.

[6]韩长赋.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J].农村实用技术,2016(01):27-29.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制度金融机构

论文摘要: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金融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然而,我国现阶段农村的金融现状却不能有效满足农村金融的需要。本文立足于这个现实,分析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现状,和中国农村目前发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及成因,并对我国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出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直以来,以“农业、农民、农村”为代表的“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和现实的问题。当前,农村经济社会条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缺乏有效的农村融资金融产品已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急需构建相应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体系。但从我国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资金的投入是重点。于是,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农村、农业和农民发展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确保资金有效地使用与投放,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便成为了中国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和公共产品的投融资制度,建立有效的多元化农村资金分配与公共产品投融资渠道体系才是解决目前农村金融需求的核心和关键。

1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1.1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对于农村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基础性、效益的外溢性特征,政府仍然应发挥主导的作用。据统计资料,建国以后至2005年,除个别年份外,我国政府的财政支农资金绝对额是增长的,特别是1992年以后,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每年以百亿元的规模上升。1990—1994年保持在9%~10%,l995—1997年下降至8%左右,1998年以来尽管国家把国债投入的30%用于了农业和农村,但财政农业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仍呈下降趋势。2000-2003年继续下降至7%左右。财政投入不足10%的水平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极不相称。

l-2政府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从农业投资内部而言,我国农业投资主要由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村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及其他费用这几部分构成。据统计资料,我国政府农业投资的使用方向特征十分明显,即农业投资中的主体部分投向了农业事业费、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业基本建设,这几项所占比重超过了按这一口径计算的90%,投向农业科技(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只是农业科研投资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和其他方面的项目很少。农业基本建设中,主要投向了大中型水利建设。例如,2005年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为2450.3亿元,其中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费占73.1%,基本建设占20.9%,科技三项费用占0.8%,其他占5.1%。而不同的投资方向对农业增长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1.3区域差别大,西部地区资金支农力度低

从区域来看,由于历史以及当前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原因的影响,比较而言,西部及中部地区对农业投资的力度相对薄弱,资金运作的效率总体上也低于东部地区。据统计资料,除人均财政直接对农业项目支出外,其他指标同东部相比,西部都有一定的差距,其中人均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当年净增存款额、当年净增贷款额、农业贷款余额、外商对农业的实际投资额差距都在50%以上。

1-4金融支持不够

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发展进程中,普遍存在以下三大问题:(1)农村正规金融供给增长不足。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主要由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和农业发展银行构成,但从发挥的作用看,这四家机构在农村的作用并不明显。中国农业银行是国有商业银行,由于赢利动机的存在,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战略一放弃农村,进军城市;邮政储蓄仅是一个储蓄银行没有贷款业务,功能过于单一;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演变为“收购银行”,只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管理,局限于单一的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服务,而急需政策大力扶持的农业开发、农业技术进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得不到足够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主体地位不突出。于是,实际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只能落在了农村信用社的肩上。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农村信用社过分看重业绩增长,以追求赢利为主要目标,偏离了为社员服务的主要原则,难以达到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目的。(2)农村信贷需求满足度不高,民间借贷现象突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缺陷,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表现却异常活跃;虽然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3)农村金融产品单调,融资渠道狭窄。以重庆市为例,农村可选择的金融产品仅有存款、贷款、保险等,且基本上是城市金融产品的简单移植。采取的可融资方式主要限于间接融资,尤其是短期、小额贷款,且涉农贷款多为1年期以下,按农户养殖的生产周期,年均利润40%~50%计算,若贷款1000元1年后到期还本利,农户无法实现简单再生产,更不能进一步滚动发展,再加上额度偏低,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市场发展需要;农村企业债券尚处于空白状态,重庆27家上市公司中仅2家间接涉农。

2农村金融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2.1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融资。农村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基础落后,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农业仍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抗风险能力弱。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区域经济布局不合理。农业生产需用的固定资产多,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技术进步滞后,特别是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实行了对农副产品低价收购的政策,更使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因而投资农村往往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投资经营规模在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制度下上不去,不易取得规模报酬。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多,产出少,经济效益低”的特点非常明显,不仅难以吸引非农业部门资金,就是农业部门自身即便产生了利润也不大可能转入农业进行再投资。

2.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责任划分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过程中,一些本来应该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却通过政府的行政权威转移事权交由下级政府,造成基层政府事权大于财权。而基层政府财力不断萎缩,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统计,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级占17%,而有着2千多个县级财政、4万多个乡级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2%,这种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就从客观上限制了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

2.3投资环境不理想,缺乏对资金的吸引力

由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具有外部性和社会性,基于资金的趋利性原则,除了国家及地方政府为协调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提供公共财政资金外,其他的农村金融机构、企业和国外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改革农村金融体系制度的对策建议

3,1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

应逐步加大财政支农的投入力度,并且逐步调整财政支农投入份额及其递增比例,主要是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占计划内基本建设投入总额的比例、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农业科技三项费占科技三项费的比例等,确保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还要适应WTO规则,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的政府扶持农业政策。改变传统的以高关税和价格支持为主的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向通过“绿箱”政策进行的间接式农业扶持保护政策转变,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投入,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减少农村农民增收的私人成本。

3-2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与力度

明晰公共财政的投资范围和力度,纠正中央和地方对农村公共产品投融资的范围与结构偏差,抑制地方投资规模盲目扩张。根据地方农村公共产品的特性,对政府投资领域逐步进行分类界定,明确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非竞争性的投资领域,对有收费机制、收益稳定的公共产品投资项目(如供水等),完全交给社会投资者投资;对一些有收益机制但效益难以做到投资收益平衡的设施项目,政府通过适当的补贴等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规范、有序地投入。一般认为,凡是能够通过市场调节的领域,由市场根据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如农业生产中农民使用的农机具、农药、化肥、薄膜等流动资金的投资适宜由农民来承担。因为这些投资所形成的效益分割,成本与效益对比关系比较明显。

3-3完善农村金融公共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目前亟待需要解决的是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通过拓展农业发展银行信贷支农业务的范围,实现农业发展银行对农村政策性贷款的指导和统一管理,以确保农业发展银行发挥支农的主导作用,增加农村农民收入,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构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运转良好的农村公共产品金融支持体系,逐步建立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主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和中国农业银行为两翼,国家开发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等机构为有效补充的稳定的活跃的农村金融信贷体系。

此外,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及保险体系,为供需结合创造条件。尽快组建成立农产品、农业贷款担保中心等信用担保体系,解决当前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的现状;授予更多的保险机构参与农村保险市场,通过奖励、补贴、政策优惠等,推动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农村信贷保险等业务,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降低农村资金市场风险,促进供需有效结合。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6篇

>> 衢州市衢江区茶树良种化现状及成效 衢州市衢江区茶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宁国市生态及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泰州市姜堰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建德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衢江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做法 白山市生态科技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衢江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建议 衢州市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模式分析 山区生态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衢江区中心公园规划设计 衢州市柯城区柑桔园地土壤现状及改良措施 贺州市八步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衢州市区公有营业房公开拍租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城区内涝成因及对策分析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柳州市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兴宁市生态林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云和县高效生态特色精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衢州市衢江区2011―2014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区推行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EB/OL].(2015-4-29)[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04/t20150429_526930.htm.

[5]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江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4-29)[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04/t20150429_526931.htm.

[6]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江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08)[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10/t20151008_558 796.htm.

[7] 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衢江区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5-10-08)[2015-11-26].http:///qzfzcbmzsjg/qjqqfb/zcwj/xzgfxwj/201510/t20151008_558 797.htm.

[8] 张棋,郑水明,叶学珠,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模式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4900-4904.

[9] 席建峰,高飞,房苏清,等.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2(9):47-48.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发展;农机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54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农民朋友从繁重的人力开展农业生产解脱出来,人们开始使用各种农业机械开展农业生产,不但降低了劳动负担,更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抢抓了农时,有利于保证创高产、夺丰收。可见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而农机推广作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作用可见一般。

1 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不足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机推广工作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作为农机推广部门要正视问题所在,善于总结和反思,积极寻找解决对策。笔者总结当前农机推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于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农机推广团队综合实力有待提高;传统的农机推广体制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1.1 对于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其实农机推广部门在农业机械化发展当中地位很高,作用也很大,是一个比较关键也无法替代的部门。但是部分地区对于农机推广部门的重视程度却不高。主要表现在当地农机推广部门自身责任意识不强和当地农户对于农机推广工作配合度差2个方面。具体表现是部分农机推广部门自身不重视部门工作,没有把部门工作重要性放到整个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局中去考虑。同时也存在当地农户不配合、不重视农机推广工作的情况,影响农机推广进程。

1.2 农机推广团队综合实力有待提高

当前工作在农机推广团队一线人员多数年龄偏高,知识结构相对老旧,接受和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能力也相对不强,制约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存在部分农机推广人员对待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欠缺,服务意识差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综合型的人才更适合农机推广工作,尤其是计算机人才,更有利于农机推广工作信息化发展,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机推广部门精通计算机的人才少之又少。

1.3 传统的农机推广体制不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

基层农机推广部门能够依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与本地农业生产相适宜的农机与农机技术。但是在整个农机推广过程中,各级农机推广部门作为主体,直接进行具体操作,使得农机推广工作存在局限性与依赖性,农机推广部门局限于传统的农机推广机制,无法转变农机推广理念。传统的农机推广体制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

2 解决农机推广工作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谨代表笔者个人观点和意见。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提高农机推广部门重要性;加强培训,更新思路,提高农机推广团队综合实力;创新推广机制,争取政策支持。

2.1 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的作用,提高农机推广部门重要性

要想提高大家对于农机推广的重视程度,农机推广部门首先自己要做在前头,要积极宣传农机推广工作的意义及作用,让大家了解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农机推广知识,深入到人们群众当中。建议可以开展各种讲座,组织科技下乡,可以专门开设为农户答疑解惑的专场,让农户们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逐渐的让农户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促进农机推广工作发展。建议要利用好各种宣传途径,比如报纸、电视、广播等。

2.2 加强培训,更新思路,提高农机推广团队综合实力

对于农机推广人员要定期组织脱产培训,了解推广人员所需,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在提高推广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大家的感情交流,有利于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3 创新推广机制,争取政策支持

基层农机推广部门需要逐步建立起科、工、户一体化农机新产品研发以及多元化的推广机制,发挥各个部门的优势,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不断发展。同时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要尽最大努力争取资金及政策支持。

3 结束语

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创新;对策;建议

农场人口多,土地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少,农场在2010年实行种植业调整,向设施产业种植方向探索式发展,农场党委决定带领大家走出土地少,人口多,经济效益低,人均产值落后的局面。在第十居民组辖区投资兴建了“汤原农场高效经济作物园区”,通过两年的试运行,结合我场实际情况谈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发展现状及成效

设施农业具有节水、聚能、高产、高效、稳定、便利的特点,是避灾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易被广大职工接受,特别是在去年我场遭遇大雪恶劣天气的实际情况,露地种植并非旱涝保收的,设施农业适应现阶段我场发展实际,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场设施农业的发展对丰富周边市县淡季农产品供应、发展高效农业、增加职工收入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目前整个园区63栋冷棚、四栋温室运行良好,在设施农业栽培中广泛推广应用了优良品种、工厂化育苗、瓜类嫁接、瓜类吊蔓栽培、测土配方施肥、黄板诱杀、滴灌等多项无公害栽培技术应用,园区内部种植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类型由以设施瓜果为主,向设施蔬菜、设施花卉、设施食用菌、设施野山菜等多领域扩展延伸。基本实现了全年生产,均衡供应。目前,以葡萄、辣椒、番茄、黄瓜、茄子、香瓜、花卉为主导的设施瓜菜年产量达到100吨。

1.1设施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子

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露天农业向设施农业、高效经济作物调整的步伐,改善了我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我场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和职工收入的稳定增长。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蔬菜、花卉和菌类产业的兴起,进而促进了农业由单一的粮、油种植向粮、油、菜、花卉、食用菌等多样化、高效益方向的转变,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增加,质量提高。

1.2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

以蔬菜、花卉、果树、食用菌栽培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已经影响一大部分职工群众的关注,设施产业的推进必将大大改善我场农业局部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优化种植结构,丰富种植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有力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的转变,促进我场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家庭农场化。

1.3设施农业的发展,带动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

农场设施栽培的发展使广大职工打破了传统的生产模式,冲破了以往大自然条件的限制,实现了东北地区一年一季生产向多季生产,一季增收向四季创收的跨越,带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型转变,园区通过两年的生产从而吸收了居民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参与到果蔬和花卉种植,使职工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明显增强,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园区的辐射和带动下第十居民组、园林队的水稻种植户由过去种植水稻后水稻育秧棚的撂荒到现在的近四成种植户到园区预定秧苗种植蔬菜。可以预见当达到100%水稻棚综合利用后职工的效益增长是多么的可观。

1.4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了职工的收入

设施农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通过这两年的种植跟踪调查表明,我场单茬棚均香瓜销售收入在48608元,纯收入在19658元,单茬西红柿棚均销售收入15538元,纯收益10266元。单茬辣椒棚均销售收入12545元,收益9216元。两茬蔬菜平均棚均销售收入18767.5元,棚均纯收益13865.8元,两茬瓜菜平均棚均销售收入38547.5元,棚均纯收益26785.5元,与露地玉米大豆的种植比较增收效果十分明显。

1.5设施农业的发展,加快了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推广

设施农业对品种、栽植、管理的技术要求高,职工在大棚种植时主动要求学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请能人,有效促进了自身劳动素质的不断提高,对左邻右舍和周边村队的示范辐射作用也不断增强,加快了现代化农业科技的普及和推广,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

1.6设施农业发展的领域和规模持续扩大

今年以来,我场进一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示范露地蔬菜栽培模式,面向市场,优化结构,在“名、优、特、新、精”上做文章,把设施农业作为居民组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扩规模、上档次、抓市场、上品位、促产业”的思路,加快建设速度。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千辛万苦抓生产,千方百计搞培训,科学规划,集中连片,加大投入,用好资金,强化服务,过去的一年为我场设施农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日光温室建设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目前我们农场的日光温室仅仅为4个,面对整个园区这是一个少的可怜的数目。按农场温室和冷棚的规模正常合理的配比是温室和冷棚的1:6最好,也就是至少再建造6栋温室。

2.2设施农业发展注重产前、产中服务,轻视产后服务

农场各级部门关心建设和种植,而忽视销售,从而使职工产品销售受阻而得不到真正的实惠。

2.3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量小,品牌产品缺乏

职工在冷棚中使用化肥、农药的情况十分突出,设施农业产品中药物残留令人担忧,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对于我们上档次、上品位的要求相差甚远。

2.4科学技术推广不够深入

职工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模糊,蔬菜栽培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2.5档次和规模不够高大

现在的园区就是上不上那个下不下的中不溜的情况,规模太小,没有办法集中销售和管理。从而使现在无法形成单一主打品牌,统一品种但销售不容易大批量走货而无法吸引批发商的到来。

3.对策与建议

3.1优化布局,按照市场要求加大种植结构调整

一是发挥优势,调整优化设施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园区交通优势扩大设施规模,利用园区紧靠松花江畔的优势在档次、品味上做文章走观光旅游采摘之路。二是突出特色,调整优化品种结构。依托市场,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品牌和拳头产品。日光温室育苗后蔬菜生产以小樱桃番茄、礼品西瓜、草莓、菇娘为主打产品,冷棚蔬菜生产以西甜瓜、山野菜、番茄、辣椒、黄瓜、彩芹为主打产品。

3.2依靠科技,促进设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一是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二是强化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三是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力度。四是加强品牌培育。五是强化职工技术培训工作。六是组建职工自己的队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生产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