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牧业高质量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全面落实各项惠农资金。完成玉米结构调整补贴713.86万元、大豆补贴92.85万元,禁牧补贴157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968.88万元,农业保险贫困户减免保费5.56万元等资金发放工作,保障农牧民合法权益。
二、落实土地轮作项目1387.7亩,实行“一主四辅”种植模式,一主,是以玉米与大豆轮作为主;四辅,一是实行玉米与甜菜轮作;二是籽粒玉米与青贮玉米等饲草作物轮作;三是实行玉米与杂粮杂豆轮作;四是实行玉米与向日葵等油料作物轮作。引导农民科学种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调整种植结构,并提高农业产品的质量。
三、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和深松深翻项目。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受理、审核、录入及补贴发放工作。发放农机补贴38户,123.52万元;为提高土壤肥力,完成农机深松整地和保护性耕作2万亩,深翻8000亩,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
四、继续落实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项目。在潘家段、宝泉等十个行政村实施,建设棚圈24625平方米,贮草棚3360平方米,青贮窖2200立方米,人工饲草基地青贮玉米种植2550亩,项目建设已经完成。
五、继续落实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投保5.4万亩,对种植品种、保费收缴、现场勘查、核实灾情、农险理赔等环节做到严格把控。提高农业抵御风险能力,保护种植者合理收益。
六、大力实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继续缩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推广饲草作物种植和“粮改饲”项目。实施饲草种植0.8万亩,收贮青贮饲料1万吨。着力培育粮经饲统筹、农牧林水结合、种养加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
七、认真开展农牧业技术培训和服务。结合产业扶贫组织贫困户参加产业技能培训。按照两期分步实施,组织贫困户到示范点参观考察1000余人次,在全镇20个行政村开展农家讲堂及上门指导2000余人次。
八、做好人居环境治理、厕所革命基础工作。今年下半年开始,在旗农牧局的指导下,推进相关各类报表及系统录入工作,为2020年的全面开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一、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现状
1.畜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
随着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内蒙古畜牧业已由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率与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畜牧业“三个比重”不断提高.牲畜养殖实现向科学健康养殖方式和规模养殖转变,牧畜出栏得到大幅度增加,牲畜繁殖成活率进一步提高。
2.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目前,全区无公害农畜水产品达到900个,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60万吨,产值达到65亿元;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达到424个,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912万亩;有机食品产品达到145个。全区动物防疫监测预警和应急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动物疫病始终处于稳定控制状态。
3.农牧业科技达到新水平
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效果明显,辐射带动农牧户24万户。农牧业重大技术推广力度加大,特别是完成了1000万亩免费测土任务,实现节本增效4.32亿元。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牲畜改良比重、水产良种覆盖率预计分别为95%、93.2%和91.3%,同比分别提高了1个、2.5个和0.3个百分点。农村牧区沼气建设步伐加快,在全区15个旗县,143个村(嘎查)开展了沼气建设。
4.草原生态建设取得成效
全区草原建设总体规模已达7112.57万亩,预计饲料总产量可达165万吨,同比增长10%,工业总产值可达50亿元。禁牧休牧草原面积达到6.5亿亩,实行划区轮牧的草原面积达到0.7亿亩。
二、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草畜矛盾仍十分突出
全区草地沙化、退化面积已由60年代的18%,发展到80年代的39%,目前沙化、退化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比例已经达到73%,而且每年还以1200万亩的速度蔓延。生态环境恶化、草畜矛盾的不断加剧便成为制约内蒙古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强大阻力。
2.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不少农村牧区存在人和牲畜饮用水困难的问题;很多地方因电网质量差和电价太贵而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生产用电。农村牧区道路交通条件差,畜牧业生产必然受到影响。
3.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前全区草地、草原的沙化、碱化、退化日益严重,不仅制约了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也给整个生态环境带来了威胁。
4.畜牧业内部生产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在传统畜牧业经营思想的束缚下,畜群、畜种结构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目前从总的方面看,母畜、大畜、良种畜比重仍然偏少。这种畜种结构,既不利于畜牧业自身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也远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各种畜产品的需求。
5.防疫体系建设滞后.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目前,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基础设施薄弱已成为制约畜牧业优质高效发展的主要瓶颈,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刻不容缓。要建立一个动物防疫体系,现有的防疫体系如何改革,如何建立无规定疫病区等问题,都需要深入与仔细地研究。
6.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善,影响畜牧业经营者的收入稳定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分布广,造成的损失大,而农牧业保险的支持力不够,农牧业保险只免交营业税。大部分农牧民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买保险是加重“负担”,所以畜牧业保险体系不完害。
三、解决畜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认识畜牧业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畜牧业是内蒙古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把畜牧业提到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保证畜牧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内蒙古是全国的畜牧业主要基地之一,尽快把畜牧业搞上去,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区域布局的需要,对于进一步调整自治区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繁荣市场,增强民族团结,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促进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各种畜产品比较优势的变动情况,今后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加快牛羊肉、禽肉生产,突出奶类和优质细毛羊生产为重点。畜产品加工业要大力增强产品加工能力,尽快改变加工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国家要采取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引进,增加产品技术含量,促进企业提高质量,争创名牌。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要对产品保鲜、加工储运等环节中的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不断提高加工业的科技水平。
3.加快科技改革步伐,努力提高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
畜牧业的振兴,最终有赖于新一代农牧民的兴起,要改革教育体制,调整教育结构,加强社会培训,努力培养初中级畜牧科技人才。畜牧(农牧)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要扩大从农村牧区的招生比例,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也要为农牧民自费上大中专学校敞开大门。要开办职业中学,举办各种培训班,对回乡初高中毕业生、转复军人、家庭牧场、专业大户人员进行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民科学养畜水平。要搞好科技普及工作,大力推广畜牧业增产技术和增产措施,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
4.实施名牌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畜产品市场竞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档、无残留和拥有著名品牌的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畜产品加工企业要努力提高产品卫生质量,大力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改进加工和包装技术,加大新闻媒体宣传,尽快创出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知名度的名优畜产品。
5.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重点抓好法制建设,坚决禁止毁草开荒和其他人为破坏草地的行为,大力推进草地封育、围栏划区轮牧、草地治虫灭鼠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天然草地保护措施,积极推广补播、施肥、浅翻和灌溉等草地改良措施,加快发展飞播种草、人工种草、饲草料基地建设、节水灌溉等草地建设工程。
关键词: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青海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及特点
(一)农业旅游的概念
我国学者对农业旅游的界定和认识多元,不是很统一。本文中的农业旅游主要是指利用乡村田园景观、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及生态景观进行开发;内容可涵盖农林牧副渔,具有游憩、教育、经济、健康、文化和环保等多种功能;主要以城市居民为市场;能够达到体验乡村文化、认识了解农业、转换生活形态、解除紧张生活与舒解身心、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农业旅游的特点
1.乡土性。乡土性是农业旅游最基本的特征。它一方面表现为乡村性,即以优美绚丽的乡村自然风光、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风情、充满情趣的乡土文化艺术、风格迥异的乡村民居建筑、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形态各异的农用劳动器具、乡土气息浓郁的农事节气活动、生活感强烈的农产品现场加工等为资源基础。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各具特色的地方性,如循化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充分展示了青海黄河沿岸优美的田园风光、撒拉族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浓郁的高原农业风味。
2.参与性。参与性是农业旅游的又一大特征。现代农业旅游以各种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农耕农忙中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新生活体验,游客既能观赏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又能满足参与的欲望,最后还能购得自己劳动的成果,很好地融观光、操作、购物于一体。另外,农业旅游能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这样也可以让他们从中受益。
3.休闲性。农业旅游还具有很强的休闲特性。无论是游客在休闲农场(农庄)的游憩、娱乐、采摘、农作、烧烤、食宿,还是参与垂钓俱乐部在水库、湖泊、鱼塘进行垂钓,又或者在环境优美的乡村度假山庄避暑、避寒,都能够体验农村文化、了解农村生活,达到放松身心、休闲养身的效果。
4.自然性。农业旅游的自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旅游的设施和环境自然,设施一般采用天然的木头、竹材、石材等环保材质,环境的营造也尽量考虑依山傍水、较少粉饰。同时在农村自然环境中,游客的行为也较为放松自然,如在采摘、游泳、捕猎等接近自然的旅游活动中,游客的身心都较为放松自由,提高了旅游的质量。
二、青海农业旅游资源优势
(一)多元生态优势
青海省乡村分布由东至西,随着海拔的攀升,自然环境特征变化多端,呈现出鲜明的立体生态特征。层次鲜明、特色突出的自然生态环境,使青海乡村具有与众不同的观光休闲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多元生态优势。
(二)垄断文化优势
青海乡村文化极其丰富,包括民族民间歌曲、说唱艺术、民族民间舞蹈、民间刺绣、民间绘画、民间雕塑、民间手工艺以及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遗址等。由于在青海境内长期居住的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少数民族,通过文化相互交流、影响、渗透、吸收和共融,都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不同、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其文化形态原生态保持完好。丰富灿烂的文化遗存、原生态的文化形态,使青海乡村具有无可替代的深度体验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垄断文化优势。
(三)独特风情优势
青海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化融合走廊。上千年来,藏、羌,汉、回、蒙古、土、撒拉族文化以及其他民族的文化在此相互融合、互相吸收,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民族融合的历史为青海乡村创造了丰富的民俗节庆活动,如草原赛马会、河湟花儿会等。多元融合的民族文化,魅力非凡的民俗风情,使青海乡村具有动感多姿的娱乐参与内涵,决定了青海省农业旅游发展的独特风情优势。
(四)产业体验优势
青海以日月山为天然分界,东部湟水流域是主要农业区,西部和南部主要是牧业区。乡村农牧产品丰富,农牧生活悠闲,农牧产业发展迅速。围绕传统资源的产业化生产,如油菜、特色果品、牛羊肉、牛奶等特色农畜产品生产,近年来青海打造了河湟流域特色农业“百里长廊”,初步形成了川水地区的蔬菜,黄河谷地的小杂果,西宁周边地区的食用菌、花卉,牧区的中藏药材产业带。丰厚富集的乡村农牧业,个性十足的农牧生活,使青海乡村具有异彩纷呈的产业发展内涵,决定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业体验优势。
(五)避暑休闲环境优势
青海省乡村集中区域,光照充足、降水量少,平均气温低,但不特别严寒。冷热适度的“天然空调”气温,四季分明的天然气候,清爽宜人的夏季风光,为青海发展乡村避暑休闲、生态度假旅游提供了绝佳的环境条件,充实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产品结构功能。
三、青海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一)可持续发展模式
青海农业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要关注四大主体(村民、政府、旅游投资商、游客)的利益诉求,发挥四者的力量,全方位满足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的相关利益需求。只有协调、处理好农业旅游发展中的这四大主体要素的关系,才能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旅游地经济增长且生态环境和文化得到保护,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存在的环境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农牧民增收,社区收益,改善旅游接待地区的生活质量;投资经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使农业旅游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业、社区居民、游客都收益,最终实现农村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见图1)。
(二)总体空间布局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特点,结合青海旅游总体发展“一圈三线”的战略格局,将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的总体空间布局总结为两圈两带一区模式(见表1)。
(三)产品开发模式
根据青海省农业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农业旅游市场的发育特点,以及青海农业旅游未来开发建设的方向,农业旅游产品可形成五大产品系列:环城休憩游产品、村庄古镇游产品、现代农牧业科普游、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乡村休闲度假游。
1.环城休憩游产品。西宁、德令哈、格尔木等城市周边农村可充分发挥邻近客源市场的区位优势,以农牧业、农村农事为载体,利用庭院、果园、花圃、农场、牧场等资源优势,最大程度地突出原汁原味的农家牧家风味,为游客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旅游活动,满足城市居民的周末游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的“后花园”。环城各村庄根据自身的区位、资源特点,可选择开发的产品主要有:农牧业观光产品、民俗文化产品、民居家访产品、休闲娱乐产品、特色美食产品、农事参与产品。
2.村庄古镇游产品。以古村镇建筑和新农村建设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民族村庄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
3.现代农牧业科普游产品。利用农牧业科技观光园、农牧业科技生态园、农牧业产品展览馆、农牧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牧业历史、学习农牧业技术、增长农牧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牧园、高新农牧业产业科技园、农牧业博览园。
4.农牧业产业体验游产品。利用规模化的农牧业产业活动和风貌,开发农牧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牧业产业基地游、园艺园林观光体验游。
5.农业休闲度假游产品。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空气、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四)“景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实施“景乡一体化”管理,即“一体化保护,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服务、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保护就是要做到,无论是景区、企业、还是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都必须服务本区资源保护,都要参与到本区资源保护中来;一体化管理就是要将本区的一切活动纳入管委会的日常管理之中,对任何人任何单位都一视同仁,用管委会出台的管理规章来管理;一体化服务就是在进行景区建设的同时,加强对景区内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牧民提供相当的教育、医疗、通讯、交通、文化等服务,逐步让旅游区内的原住民与景区共享发展的成果;一体化发展就是把绿色产业和农牧民的增收纳入景区建设和发展的总盘子统筹规划,重视当地农牧民的参与,保障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旅游获得就业、以土地入股利润分成、出售农副产品等利益,做到景区农牧民与景区共同发展,农牧民收入增长与景区收入增长同步。
(五)“前店后园”的绿色发展模式
“前店后园”的绿色体验模式(见表2),“后园”塑造绿色的旅游环境,提供消费的产品,是成本中心,“前店”是消费场所,为园的产品提供顾客,是利润中心。前店后园的布局格式保证了农业与旅游的互补与融合。
四、青海农业旅游发展策略
(一)强化功能区分,丰富旅游内容
根据青海省民族和地区特色,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艺”的原则,发展农(牧)业观光型(田园风光、草原风光)、民族、民俗探秘型(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族传统展示)、休闲体验型(体验农家生活、种植、养殖、吃农家饭)等产品。具体到每一个村镇,根据种植户、养殖户、文化专业户,农副产品加工户、特色商品经营户等不同特点,建设不同类型农业旅游接待户,体现民俗民情的丰富多彩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二)改变传统旅游经营策略,倡导绿色旅游
一方面要加强实施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努力节约,减少浪费,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绿色设计:村镇建设从规划布局到建筑风格以及旅游设施都应追求农村特色,体现地方特色,就地取材。建筑材料应以土、木、石等乡土材料为主,其色彩、风格应与村落气氛协调一致,不能独具一格,破坏乡村的整体氛围和美感。绿色经营:旅游设施和旅游产品要考虑环保的要求,绿色食宿——绿色旅游线路——绿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使用必须要尽快提上日程。进行绿色认证:建立绿色饭店,大力倡导绿色农产品、绿色农家乐、沼气农家生态系统等。开发绿色能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倡导风能、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另一方面,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利用现代化的宣传媒介和手段在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循环经济理念,提高民众的资源和环境意识,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三)示范带动、重点突破
无论从青海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承受能力,还是从产业发展方式着眼,青海乡村旅游只能走示范带动、重点突破的道路。在全省范围内,选择一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有充分市场需求的村庄,作为青海农业旅游的示范项目,走重点建设、以建设促保护、示范带动的发展道路;选择一批在市(州、地)有代表性的村庄,加以重点扶持。示范村庄和重点村庄,进行体制创新探索,在政府指导下,建立村民、企业、专家三结合的经济合作组织,村民以土地、房屋、物质或非物质旅游资源入股,使其充分享有农业旅游经营的受益;对示范和重点村庄,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将成熟的经验进行推广,促进全省农业旅游的健康发展。
(四)依托高新技术,保持“农游合一”特色
旅游系统各环节的技术含量偏低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提高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农业旅游最大的特色是旅游者与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的亲密接触,因此乡村旅游点一定要保持其农业特性。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发旅游功能,在农业生产的同时,考虑其旅游功能。“农游合一坚持两栖性”是它成功的关键,脱离农业将使园区失去生存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D].南京师范大学,2008.
2.朱孔山.农业旅游开发模式与发展探讨[J].农村经济,2004(6).
3.袁定明.我国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9).
4.郑铁,周力.观光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6(6).
5.黄萍.城郊农业旅游开发中的“三农”利益保障问题——成都三圣乡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6(1).
6.刘春香.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2).
今年县委、县政府在大讨论中提出为实施“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工业富县为目标,着力实施对外开放,资源转换,小城镇带动和科技兴县战略,加快形成农业基础稳,工业实力强,三产大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抓实干,克服一切困难,使全县的工业有个较快的发展。__县工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起步比较晚、基础弱、层次低、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二是产业产品资金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开发更新换代迟缓,难以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三是总体效益水平不高,资源浪费严重;四是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县里吃饭财政无力为企业的发展放“活水”,使企业的开发、改造、更新和上新项目很难得到支持,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阻碍我县工业经济发展,阻碍着“工业富县”目标全面实现,针对这些情况,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符合实际的政策,提出了工业富县战略,这一战略是从县情出发,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实现这一战略,应采取“高起点”的战略对策,即以高效益为方向,以高产量为基础,以产品的高质量,高档次,高市场占有为依托,以适应型高技术为手段,依靠__县当地资源为优势,推进全县工业结构的高级化来不断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产业化进程,这是由“工业富县”的特点及__县实际情况决定的必然走向。
“工业富县”应立足我县现有的工业,以农牧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战略产业,走出一条农牧业产业化,城乡工业化的路子,__县地处相对偏远,依靠工业振兴县域经济,要特别依靠畜产品加工的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舍饲养畜之路,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实现“工业富县”目标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当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人民的生活由温饱向小康提高,经济由国内小循环向国际大循环的过渡时期,低素质的企业低质量的产品迟早被淘汰,我县要通过依托农畜产品资源的加工来实现经济发展就必须打破加工品是初级产品的做法,采取高起点的对策,对优势的羊绒和羊毛,牛羊肉等资源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可开发一系列高档次,高质量的加工品,并形成加工业的规模化,以独特的风格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占据盟、区内外乃至国际市场,为此就“工业富县”目标的实现,我提出几点思考:
一、产量的高速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固然重要,但没有速度就没有效益。首先是做通农民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转变观念,在畜牧业、农副业等方面加大种植量,今年我县农副产品种植占种植面积的比重是11.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个百分点,应再进一步加大种植量来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从而拉动城乡经济的发展,二是制酒、脱水蔬菜、食用油及肉制品加工方面做文章,粮油加工厂今年5月份新上项目五脱色拉油,9月份能够正式生产,精品大豆油每月用1000吨左右大豆生产163吨食用油,现正在生产。由粗型加工转向细型加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现有的剩余劳动力,挖掘企业的生产潜力。三是在年销售上作文章,实现资金的盘活,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生产的工业化,由高速度的发展带动了高就业,带来了高效益。
二、产品的高质量。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抓一批高档次的产品,是实施“工业富县”战略的核心,要围绕精深加工,配套生产,在产品开发,优化升级换代方面有新突破,以产品的高竞争力,高市场占有率,获得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高效益,以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抓好豆类油料作物、甜菜、蔬菜、牛羊肉等原料基地的建设,形成基地支持工业,工业与基地相结合的新型产品体系,真正实现龙头企业带动基地生产,天泉公司生产农田泵及农业机械产品,已形成规模,每月产值达60万元左右,如果同长城汽车厂横向联合成功,还能生产60吨水箱铸件,年实现产值1300万元左右。开发一批有市场,有效益,有优势的精、名、特、优、新的产品,把发展的着力点逐步转移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上,生产出有__特点的中高档产品,以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优势,实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抓好技术高起点。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化,有赖于高起点,而技术方面薄弱。正是困绕我县企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因此,能否培育起工业生产技术优势实现技术新起点,是实现我县“工业富县”的根本保证,在技术上应树立宁可不技改,也不在原来的低技术水平低科技含量的层次上重复建设重复投入,应使新上的项目和技改项目在技术水平上有个高起点,莲花山铜矿生产的铜含量,技改前月生产产量50吨左右,技改后月生产产量达75吨,创产值达200万元左右。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上必须花大力气,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搞好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解决好资源基地建设中的技术难点,使科技兴企有良好的发展起点,在引进人才、资金、技术、装备、特别是对一些发展有潜力有市场有效益的重点企业,应舍得下功夫,花本钱,出台优惠政策扶持,建立具有同行业先进水平的技术优势。
一、基本现状
(一)农区畜牧业现状:根据水土和地理优势,*南部地区19个嘎查村(原*和*地区)基础设施完善,农田水利发达,种植经验丰富,交通便利,属农业主产区。共有人口3742户12925人,其中,蒙古族1741人。水浇地11万亩,人均水浇地为8.6亩。虽然这一区域特色种植业已成了农牧民创收的主要来源,又是全年禁牧区,但是,特色养殖业也相对发达,*镇东部区以大场则村为中心的生猪模式化养殖、圈养山羊和秋冬季快速育肥出栏架子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镇西南部区以三元杂交羊为主的舍饲养殖快速育肥出栏也初具规模,综合收益都很高。例如:*二社纳伊拉,3口人,70多亩(其中种植辣椒2.5亩)水浇地收入4.7万元,草场70多亩(承包邻居40亩),养9只三元杂交母羊,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一胎3-5只,年产羔46只,45天断奶,2个月左右出栏,平均每只售200多元,年收入1万多元,剔除肥料、电费等开支1.5万元,加上各种政策补贴1600元,去年人均纯收入1.4万元。
20*年,全镇农区牲畜出栏头数为14.86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头数为15.7万头只,农区人均畜牧业收入约3645元,占总收入的39。
(二)牧区畜牧业现状:*北部区10个嘎查(原珠和地区)以牧业为主,为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的季节性休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农牧户为1219户3934人,其中:蒙古族2759人。草牧场总面积178.97万亩,飞播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面积为14.45万亩。水浇地6.4万亩,人均水浇地16亩。核定载畜量为6.03万头只,20*年出栏牲畜12.85万头只,年底牲畜存栏11.12万头只。在执行禁休牧政策以来,牧区畜牧业发展由于受路、电、讯以及市场等各种因素影响,呈现出一个突出特点,即:品种杂、规模小,驾驭市场能力差、很难形成稳固的生产经营格局。通过调查,牧民均赞同限时放牧,但是,前提条件是草场要好。对限时放牧的好处都很清楚,但是,采纳应用的不多。大部分牧户以羊为主,兼有几头至二三十头不等的牛,农业收入大多是为养而种的支出部分,只有及少数还有1万元左右的盈余。在*、*、*、*和*嘎查牛产业相对发达;*、呼和、科泊尔、柴达木4个嘎查以鄂尔多斯细毛养为主;*、乌定什边、*、*、*、克珠日6个嘎查以三元杂交羊为主,其中:*有70户,占总户数的60,户均创收1.5万元;乌定什边有52户,占总户数的50左右,上中等户均创收1.6万元,普通户近万元;*有112户,占总户数的90,占总收入的90以上;*有104户,占总户数80,占户子80的收入;克珠日有29户,占总户数30(土种60、细毛10),占户子40的收入;*有87户,占总户数90,户均创收1万元。
1、西部区三元杂(一胎多羔、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典型户:
*
2、草场较大,载畜量相对较多的户子,大部分仍然延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由于很难掌握市场行情,一般不愿意育肥出栏,主要依靠自然放养,只储备三个月休牧期间的草料,如克珠日嘎查特古斯德力格尔家,4口人,有草场5000多亩,水地40亩,土种羊、细毛羊和山羊以及牛都养,一年一茬羔,40亩水地的收入全部开支,仅畜牧业一项收入,属数量效益型,人均收入1万多元,但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对较差,遇到去年冬天的雪,今年休牧期间的草料就不足了。一小部分综合条件较好的户子,自然放养与快速出栏兼顾,饲养经验丰富,数量与质量并重,如*嘎查张海兵家,6口人,有草场7003亩(可利用草场2503亩),水地160多亩,其中:苜蓿45亩,玉米40多亩,麻黄30多亩,农机具和舍饲养殖配套齐全,饲草料储备充足,农牧业发展极具现代化水平,虽然没有通电,用于农业的柴油费用支出较大,但是,收入来源多,羊、牛、猪、奶制品、玉米及其他各项收入加起来,人均收入高达2万多元。
3、草场较小,载畜量相对较少的户子,迫于生活压力,思变意识较强,肯吃苦,饲草料储备也充足,在保留基础母畜的前提下,通过快速出栏羔羊创收,以经营三元杂交羊为主,辅之以1-2头奶牛,畜牧业现代化程度较高,属质量效益性,人均收入也能达到1万元以上,如克珠日嘎查张柱林,4口人,有草场2400亩(承包邻居300多亩,沙地近1000亩),水地40亩,舍饲与放养结合,有羊110只,牛8头,奶牛2头。20只三元杂交母羊快速出栏羔羊80来只,收入2万多元;50只土种羊接羔40来只,收入1万多元;40只(10只母羊)山羊年收入1万多元;牛和奶制品1万元。40亩地的收入足够生产开支,人均收入近1.5万元,草场随小可收入却很高。还有一部分草场较小的户子将草场转包后外出打工,如*嘎查黄牧仁和伊布格达来将草场转包给邻居苏亮旭和冯其劳,这样既转移了剩余劳动力,又方便了规模经营。
以上提到的典型户劳力均为2人。
4、细毛羊与三元杂交收入对比(以*户子为例)
朝勒孟养细毛羊80只,种玉米30亩。年接羔60只,平均卖200元,出售羔子收入1.2万元,出售羊毛8000多元,产玉米2.8万斤(按0.7斤/元计算可收入近2万元),玉米全部用来喂养。畜牧业年纯收入2万元。
冯小其劳养三元杂交羊33只,种玉米30亩。通过自治配方增加科技含量,玉米及草用于养羊的同时,还可以养6-7头猪,年接羔近白只,出栏生猪12头。羊年创收3万多,猪可创收1万多。年畜牧业纯收入达4万多。
通过以上两户的对比,养适量的三元杂交羊收入比养细毛羊收入多出1倍,而草原的压力也减少了很多。
综上所述,建议我镇畜牧业的发展除细毛羊和适宜养牛的个别地区之外,主推一胎多羔、一年两茬或两年三茬的羔羊快速育肥出栏养殖模式,限制数量效益型畜牧业,走生态效益型的发展之路。
二、制约牧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产业化水平低。没有形成一定规模和带动效应的加工龙头企业,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还没有很好地形成,企业与农户利益联接不紧密,不能有效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造成市场竞争乏力,产销衔接不畅,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二)基础条件较差。从调查的情况得知,很多农牧户对小尾寒羊及三元杂交羊非常感兴趣,快速育肥出栏致富的愿望也非常迫切,但苦于不通电,饲草料储备投入较大,加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不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只能作罢。
(三)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牲畜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规模小都影响了牧户的经济效益。
三、加快牧区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牧民的综合素质。一是镇政府和旗直对口的业务部门要经常组织科技人员和养殖大户代表,深入到各牧业嘎查进行专题讲座、科技培训和经验介绍,提高广大牧民科技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旗职业中学、三段地劳动力培训基地、远程教育等作用,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培训,让牧民学会1-2门畜牧养殖技术。三是适时邀请专家分析国内外畜牧业发展的趋势,灌输知识,开阔视野,增强信心,鼓励发展畜牧业。四是加大舍饲养殖和饲草料的科学配方与推广应用,转变传统养畜的思想观念。
(二)抓好畜牧业基地建设,向专业化、规模化经营迈进。一要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上下功夫。做到推广实用技术与科技服务同步,提高改良繁育水平。二要在技术调新、规模调大、示范作用调强上下功夫。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提高利用率,通过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基地带动农户。三要以市场为导向,在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上下功夫。在抓好牛羊发展的同时,利用宽敞的草原适度培育和发展禽、兔及其它特种养殖,获取较高利润。四要通过转移农牧区剩余劳动力,促进农田草牧场向种养殖大户集中,形成户均拥有5000亩以上草牧场和100亩以上水浇地的基本发展规模。五要加快推广大中型节水喷灌、农牧业机械和规模化经营所必须的农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设备,确保农牧业生产高效率稳步提升,农牧业收入稳步提高。
(三)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畜牧业产业化的关键在龙头,要利用我镇各种有利条件和自然优势,引进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畜牧业群体经营规模。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有效组织形式,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共同抗御市场风险。
什么是新常态
所谓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从总体上看,新常态主要有四个特征:一是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优化,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动力转换,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四是挑战增多,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从速度层面看,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从经济学角度讲,新常态的成因与潜在增长率有关。什么是潜在增长率呢?潜在增长率是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在所有生产要素最优配置和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条件下所能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潜在增长率是理想状态下的增长率,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将成必然趋势。因为,潜在增长率主要由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因素决定。从劳动投入看,2012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第一次出现绝对下降,随着被抚养人口增加、抚养支出上升、储蓄率下降,可用于投资的资本增长将放缓。代表效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也难以大幅提高。潜在增长率是一个长期供给概念,要求我们既不追求超越承受能力的超常发展,也不能在经济发展上无所作为。经济总量和基数变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不可能长期高速增长。新常态的新思路强调让实际增速和潜在增长率一致。
从结构层面看,随着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一二产业比重将下降,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带来产业结构优化;随着新型城镇化提速、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带来城乡结构优化;随着相关产业由东部转移到中西部,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带来区域结构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价格提高,服务业占主导使人力资源更为重要,将推动劳动工资提高,带来收入分配结构优化;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社会保障完善,消费需求将持续较快增长,带来需求结构优化。
从动力层面看,以往,廉价生产要素是驱动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今天,要素价格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倒逼经济转向创新驱动。5月下旬,强调,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8月1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研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风险层面看,风险显性化并不是经济本身出了问题,而是因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很多原来在高速增长时期被掩盖的风险暴露出来。比如,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导致投资信心削弱,楼市泡沫凸显出来;楼市下行预期导致土地需求减少,土地财政财力紧张,地方债务风险凸显出来;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会导致银行相关贷款的风险隐患。
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看,提出用新常态来判断经济走势是科学的,标志着我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7.4%。但是,产业结构在优化,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到46.6%;需求结构在变化,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出口是负2.9%;城乡区域差距在缩小,2011年,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收入分配结构在改善,居民收入占比上升;物价水平稳定,2012年和2013年平稳增长2.6%,今年上半年保持在2.3%的水平;就业形势较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民生继续改善,保障房开工530万套;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2%,是6年来最大降幅;经济增长更有人情味,总体处于合理区间。
同时,今年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仅为5.8%,说明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总体看,新常态有利于就业充分、收入均衡、社保完善、物价稳定、增长平稳、质量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正面、积极的。从现实看,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
适应新常态,要创新宏观调控和推动发展的思路和方式。要从只盯增速转变为坚持区间调控。当经济运行接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时,政策着力点是稳增长;当经济运行接近上限时,注重防通胀;当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内,则加大调结构、促改革的力度。要从事后救急转变为保持底线思维。底线管理、区间调控,就是一方面要守住就业底线和通胀底线,另一方面还要守住风险底线。要从“大水漫灌”转变为坚持定向精准调控。上半年,针对经济结构中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国家实施了旨在支持“三农”、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定向再贷款,精准发力,支持棚改的专项金融债等政策,用“喷灌”“滴灌”代替了“大水漫灌”。要从单一需求管理转变为引入供给管理。目前,经济总需求受到制约,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有所降速。但是,从供给方面着手,就能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短期,有效需求决定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决定经济增长。提高劳动生产率,就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水平,改进劳动力和资本两种要素的结合方式。因此,新常态下,宏观调控不仅关注速度的短期变化,更关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动力转向创新驱动等更为长期的目标,正在从主要关注需求端的“三驾马车”转向主要关注供给端的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深化改革这长期的三大动力。
新常态不是一个新的周期,而是一个新的时期,调控和改革的难度前所未有。新常态下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对经济增速的关注,真正回归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上来。对我们来说,只有深刻认识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保持定力、顺势而为、积极有为,才能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动转型发展。
怎样适应新常态
我区发展适应新常态,就要全面贯彻落实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提出的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抓好农牧业和牧区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推动转方式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同延长资源型产业链相结合、同创新驱动发展相结合、同节能减排相结合、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实践要求。
要在发展理念上适应新常态。要彻底摆脱“唯GDP”思维,不再纠结高速增长,不图数据好看,不热衷于装门面出政绩,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深入分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区的潜在增长率,科学确定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坚持底线管理、区间调控,加大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力度,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资源型产业链、创新驱动发展、节能减排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要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延长资源型产业链上适应新常态。资源型产业是我区的优势,适应新常态不是不要资源型产业,而是要发挥比较优势,把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点放在资源转化增值上。延长资源型产业链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要通过开发下游产品延长资源型产业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业精深加工度,推动低端产业向中高端产业迈进;要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具有旺盛活力和持续竞争力的新经济增长点,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升级;要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非资源型产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要在发展现代农牧业上适应新常态。我区土地肥沃、草原广袤、气候条件良好,农牧业特色鲜明,成长起一批知名度高、市场份额大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出不少畜产品和食品知名品牌。但农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能力薄弱,企业和农牧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搞好,农牧民没有真正同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没有更多分享产业利润效益,导致牛奶等原料供销脱节事件时有发生。发展现代农牧业,要扶持和培育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牧民,推动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强化农牧业科技创新支撑,提高农业单产、畜产品产量和科技贡献率,调动农牧民积极性,增强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要保护和建设好草原,把保护基本草原和保护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调动牧民保护草原积极性,减少天然草原超载牲畜数量,实现草畜平衡,实现保护草原生态和促进牧民增收双赢。要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等草原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力度,促进草原畜牧业由天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实现禁牧不禁养。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增强基础设施对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支撑能力和对农牧民生活的保障能力。
要在加快发展服务业上适应新常态。我区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短、经济难以转型升级,乃至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容纳就业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以及民生改善的差距等等,在一定意义上都与服务业发展不足有直接关系。适应新常态,要尽快把服务业这块“短板”补起来。要加快发展生产业,尤其要加快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业指导意见提出的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才服务和品牌培育等11个重点领域,在服务业领域培育打造支柱产业。要加快发展生活业,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性需求,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农牧业融合发展,形成工业转型服务化、农牧业转型服务化、服务业发展社会化、人民生活服务化新格局。
要在创新驱动发展上适应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就是由要素驱动型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变。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驱动。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结靠创新,延长资源型产业链靠创新,发展现代农牧业靠创新,补服务业这块“短板”同样靠创新,不创新就不能适应新常态。必须尽快使创新这条“软肋”硬起来。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强重点产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要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制度,强化创新激励,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让发明者、创新者合理分享创新收益,形成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要全面深化改革,用全面深化改革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理顺体制机制,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适应新常态。我区的生态状况不仅关系全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扎实抓好我区生态文明建设,一要继续组织实施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工程建设;二要积极探索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也就是说,不仅要增加经济资产、减少财政负债,也要增加生态资产、减少环境负债,两方面都搞离任审计、搞责任终身追究,研究建立相应的财税制度。推动发展要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该关停的要坚决关停,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推动高耗能行业向绿色循环低碳方向发展。
要在富民上适应新常态。“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富民,不只是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而是让人民群众物质上富裕、精神上富有、各项权益得到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富民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搞改革、谋发展,都是为了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这些年来,我区加大民生投入,实施一批民生工程,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总的看,我区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民生状况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富民上适应新常态,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期待,使他们从物质上到精神上都把日子过得更加红火起来。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各产业生产效益,持续稳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引导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加大对农牧业的补贴力度,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门路和渠道。在富民上适应新常态,要做好民生基础工作,从完善制度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抓起。否则,再多投入也会事倍功半。这些年来在民生方面的投入无论总量还是比重都是空前的,但群众意见还是不少。因为,那些让老百姓头疼、意见大的入学难、就业难、创业难、看病难、住房难等问题,不光有资源不足、投入不足等原因,也有资源分配不公、作风不正问题的影响。民生投入越大,相关部门权力和资源越大,就越要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规范化,增强责任心,切实把好事办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药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工作,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编织好社会安全网,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富民上适应新常态,要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针对扶贫开发面临的发展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因事制宜,加强统筹协调,在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公共事业发展、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软环境建设,挖掘扶贫对象自身潜力,努力为各族群众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条件。要切实解决好困难家庭孩子上学问题,决不能让困难家庭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都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都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要在干部作风转变上适应新常态。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适应新常态的根本保证。我区发展适应新常态,迫切需要营造党内政治生活新常态。历时一年半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表明,制度更加严格、纪律更加严明、行动更加务实、作风更加廉洁、干部更敢担当,正逐步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新常态。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党内生活新常态,我们的各级干部应做到:严于律己,一切按规矩办事;求真务实,为官必须有为;廉洁奉公,始终保持政治本色;风清气正,搞好政治生态;敢于碰硬,时时体现责任担当;坚定信念,补好精神之钙。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营造党内政治生活新常态,是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特色;伊犁州;经济;跨越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6-0037-02
伊犁州地域辽阔、资源充裕,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农牧业生产优势。近年来,伊犁州有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但放眼全国、全疆的大环境,伊犁的发展压力还很大,农业产业化还没有形成规模,龙头企业的数量、质量与伊犁州所具备的特殊区位优势、水土光热优势相比,还极不相称,外向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今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国家为支持新疆发展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特别提出改善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提出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到2015年新疆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等,给新疆带来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伊犁州要在新一轮竞相发展的热潮中,发挥后发优势,奋力追赶。推进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先创优,紧紧围绕农牧民增收这个目标,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农业的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水平,依托优势资源转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农牧民增收步伐,促进跨越式发展。
一、大力推进牧业富州战略,努力提高畜牧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伊犁要把畜牧业作为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以“控制总量、优化品质、提高效益、以小换大”为总要求,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努力将畜牧业培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畜牧业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畜牧业是伊犁州畜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找准发展特色畜牧业的突破口,州直县市要突出优质细毛羊和新疆褐牛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还可根据资源条件发展天山马鹿和肉用马,通过品种改良,提高牲畜生产能力。在发展特色畜牧业上,要重点突出基地建设。通过基地建设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牧户连接起来,使全州重要畜产品逐步形成统一规格、统一品质、统一品牌,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调整畜牧业结构,优化牲畜配置
在畜种结构调整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养牛业和养羊业,增加养牛的比重,扩大牛的存栏,增加出栏。以50万头优质肉牛和50万头优质奶牛基地建设为龙头,加强品种改良工作,建立良种牛繁育基地,扩大良种牛比例,加快繁殖。另外,还要突出发展细毛羊业,细毛羊生产要实行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相结合,以提高质量为主,抓好全州细毛羊重点乡和重点示范乡镇建设,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三)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要实现伊犁州畜牧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牧战略,加大对牧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提高主导产品的科技含量,引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进一步搞好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培训,力争使全州6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专业培训,利用各种形式培训农牧民10万人次以上,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广大农牧民素质。
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提高农牧民收入
目前,伊犁州的特色林果业、亚麻、贝母、枸杞、红花、制种玉米、绒山羊养殖、鸵鸟养殖等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应通过加大技术管理和资金投入,确保增加产量,增加收入。一是发展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好的速生丰产林和经济林。突出发展葡萄、苹果、小浆果、枸杞等生产,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围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在扩大规模,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三是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发展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的产业竞争地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让农村劳动力各得其所、充分就业,实现伊犁州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伊犁州有农业人口125.5万人,但人均占有耕地只有3.38亩,与全国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2.07亩相比,仅多出1.31亩。在人均3亩多的土地上继续保持增收的势头并最终致富,最好的选择就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村劳动力各得其所、充分就业,这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更是伊犁州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是大力宣传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好处,营造“外出打工致富光荣”的浓厚氛围,引导和帮助广大农牧民转变从业观念。二是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使农民掌握一技之长,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组织短期培训,普及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帮助农牧民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熟练掌握与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四是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和跨区域充分就业,增强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四、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努力提高新型工业化水平
伊犁州在自然资源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有23种矿产储量居自治区第一位,这些优势为发展特色经济、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因此,要依托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能源、矿产、畜产品和土地、生态等资源优势,集中力量扶优扶强,以亚麻、水泥、乳制品等龙头企业带动走规模化、品牌化的道路,形成由特色产业为主导的伊犁工业特色经济构架,把特色工业做大做强。一是加快工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积极引导农副产品深加工、能源、高载能、矿业开发、轻质建材、生物制药、高新技术项目以及新兴产业。二是加快黄金、钢铁、有色金属等资源的开发,形成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三是积极发展以番茄、红花、葡萄等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形成以这些产品为主的食品工业基地。四是进一步延伸小浆果、亚麻、玉米制种等产业链,提高技术水平和品牌效应。五是在矿业开发上,要不断扩大石灰石、煤炭的开发利用规模,把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积极推进科教兴州,努力提高发展水平
一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继续巩固“两基”成果。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科技推广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加大新型农牧民技能培训力度,增强农牧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抓紧培养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专业队伍。四是积极发展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强化食品药品的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合作医疗工作。加大结对子扶贫力度。五是实现贫困户脱贫,建立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灾害救助等制度,确保全州贫困农牧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关键词:镇赉县;农牧交错带;生态足迹;农业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3003903
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主要分布于降水量300~450 mm,干燥度1~2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长城沿线[1]。该地带的地质地貌、气候、生物、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土地利用方式等,都表现出过渡性和波动性特点[2],镇赉县属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结构不稳定,对人类活动干扰较敏感。因此对镇赉县生态环境现状进行评价,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生态足迹法是定量评价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自1992年提出以来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为保证计算结果的高质量和可比性,全球足迹网络标准委员会(GFN)制定了生态足迹的计算标准[34]。国家尺度的生态足迹方法不断得到完善,中小尺度上生态足迹分析受关注程度也在不断增加,但是目前生态足迹方法在农牧交错带的应用仍不多。事实上,小尺度的生态足迹法的应用对研究农牧交错带为满足农牧业发展引起生态占用情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吉林省镇赉县为例,分析了镇赉县2010年生态足迹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农牧交错带的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研究区概况
镇赉县位于松嫩平原西部边缘,为沙丘覆盖冲积低平原[5],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按地貌成因和地貌形态可划分为台地,河谷平原和沙丘三种类型。境内有嫩江、洮儿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等主要河流,湖泊众多。区内气候、植被、土壤等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蒸发量逐渐增大;原生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草原的过渡性分布;土壤为草甸土风沙土、碱土淡黑钙土的过渡性分布[6]。
镇赉现有总人口2942万人,农业人口1897万人,非农业人口1046万人,过去十年间总人口变动不大。从2005年开始全县GDP以指数形式增长,2008年至2010年翻一番。作为吉林省内25个商品粮基地之一的镇赉县,属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典型区,当地农业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牧业发达,盛产鱼类,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商品粮基地和牧业生产基地。但是该县粮食产量约为其他地区的一半。为了追求粮食产量,当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和过度地开垦,对当地敏感的生态环境带来沉重负担。
2生态足迹方法概念及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是一种衡量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以及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命支持服务功能的方法。自1992年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提出后,1996年由其博士生M.Wackernagel进行了完善[7]。一般的,生态足迹的定义为:任何已知人口的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土地的总面积和水资源量。
生态足迹分析法的思路是:从需求面计算生态足迹的大小,从供给面计算生态承载力的大小,经过对二者的比较,即评价研究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在计算中,不同的资源和能源消费类型均被折算为耕地、草地、林地、建筑用地、化石燃料用地和水域六种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这六种土地类型在空间上被假设是互斥的)。生态足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EF=N·ef=N∑n1i=1γici/pi(1)
式中,i为消费资源和服务的类型;n为消费项目;pi为第i种商品或服务的全球平均生产能力(kg/hm2);ci为第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kg);γi为第i种消费品的土地类型的均衡因子;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hm2);EF为总的生态足迹(hm2)。
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为:
EC=N·ec=N∑n1j=1γiΨiei/pi(2)
式中:ei为研究区第i种资源的生物生产总量;pi为第i种资源的世界单位面积产量(kg/hm2);Ψi为第i种资源的产量因子;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EC为生态承载力(hm2)。
将上述生态足迹EC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求差EF,其值即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当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时,认为存在生态赤字ED,否则存在生态盈余ER。生态赤字/盈余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最终指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
ED(ER)=EC-EF(3)
生态足迹模型反映的是当地常住居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消费和占用的情况,但是因为农牧交错带的生产性土地占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地人的需求,还有一部分是用于供给其他地方的,即其他地方的资源环境压力转移到了原产地。因此分析过程中要体现全部的生产生活活动(包括出口生产)对当地的生态占用。据此对人均消费量ci作如下调整:
表1人均消费量调整情况
Table 1The adjustment of per capita consumption
人均生态占用1原计算方法1本文改进方法生物资源账户1消费量=
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1消费量*=生产量能源账户1消费量=生产量+
进口量-出口量1消费量*=生产量+
进口量-出口量3镇赉县生态足迹的计算
3.1镇赉县2010年生态足迹综合分析
为了分析近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特点,从统计年鉴中获取镇赉2010年生物资源生产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利用生态足迹法计算该地区的生态承载力状况。均衡因子的计算采用Wackernagel关于研究成果[8],而草地、林地产量因子取自文献中的中国平均值[9],水域和耕地产量因子采用特征参量调整法计算[10]。最后在生态承载力计算结果中再扣除12%的的面积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最终计算结果见表2:表2镇赉县2010年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
Table 2The ecological foot print 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Zhenlai Country in 2010
土地类型1生态足迹11生态承载力人均面积(hm2)1均衡因子1均衡面积/(hm2·人1)1人均面积(hm2)1均衡因子1产量因子1均衡面积/(hm2·人1)耕地11.092 112.8213.079 610.527 412.8212.0112.989 2草地12.577 610.5411.391 910.181 910.5410.1910.018 7林地10.001 111.1410.001 310.296 911.1410.9110.308 0水域11.917 010.2210.421 710.075 210.2210.2210.003 6建筑面积10.000 112.8210.000 210.060 812.8212.0110.344 7能源10.796 211.110.875 8总15.587 8115.770 611.142 21113.224 5由表2可知,镇赉县人均生态足迹达到577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只有322 hm2,人均生态赤字为255 hm2。由于生产的粮食向全国其他地区销售,镇赉县所承担的本地居民对资源的消耗和其他地区转移至镇赉县的资源消耗总压力,已经严重超出了镇赉县的生态承载力,本地区的资源利用属于过度开发。
3.2镇赉县2010年生态足迹的构成分析
根据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类型,将镇赉县2010年的生态足迹进行分解,得到各类生物生产性土地的生态足迹分布比例。其中耕地足迹、草地足迹构成了生态足迹的主体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53%和24%;而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生态足迹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002%、7%和0004%。
这一比例构成与传统农业区自给自足的生产情况反差极大。传统农业地区对耕地资源和林地过度依赖,对化石能源的需求较低;传统简朴的生活主要消费为基本生存资料的消费,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没有给生态环境造成压力[1112]。而镇赉县由于大量的生产和贸易活动,导致总生态占用是传统地区的八倍之多。
同时,这一比例构成与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很大的差别。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高的省市对化石能源地的需求很高,耕地足迹占总生态足迹的比例大约为27%,人们日常生活对资源的消耗对体现在对能源的消耗上[13]。
上述特点反映出镇赉县作为农牧交错带,其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干扰强度比较突出。
由于农牧交错带的农业优先性,因此对镇赉县的耕地生态占用情况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镇赉县以生产水稻和玉米为主要农业活动,但是受气候条件限制而不能复种,再加上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镇赉县地区粮食总产量低,单产量也低于邻近其他地区。为了响应“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号召,当地居民采取开荒增田的措施:2010年镇赉县耕地面积是2000年的172倍。据此,初步推测耕地面积增加导致其他土地类型面积的减少,在短时间内严重的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4结论与建议
镇赉县是以种植水稻玉米主、粮食单产低、复种指数低的农业大区。当地承担着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重任,所产粮食大部分外销,本地由此担负了重大的生态压力转移,严重透支了当地的生态"体力"。农业过度发展导致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短时高效的人类活动影响下已经大大改变,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农田生态系统占据了主要地位,农牧交错带特有的各种生态系统交错的景观已经逐渐消失。由此引起的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环境问题将逐渐加剧。另外,现代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特别是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污染农田环境,而且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了恢复镇赉县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保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议从以下四点入手:(1)提高作物产量,严禁私自开垦荒地、毁林种地,鼓励并引导新的生产活动;(2)退耕还林,对响应号召的农民加大经济补贴;(3)引进本地耐碱高产经济效益好的物种;(4)开展水利项目,挖排水沟排出地势低洼的盐碱地块的水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赵哈林,赵学勇,张铜会,等.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739747.( ZHAO Halin,ZHAO Xueyong,ZHANG Tonghui,et al.Boundary Line on Agropasture Zigzag Zone in North China and Its Problems on Ecoenvironment [J].Advance in Earth Sciences.2002,17(5):739747.(in Chinese))
[2]罗承平,薛纪瑜.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5,9(1):17.( LUO Chengping,XUE Jiyu.Ecologically Vulnerab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rming Pastoral Zigzag Zone in Northern China[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1995,9(1):17.(in Chinese))
[3]GFN.Ecological Footprint Standards 2006[EB/OL].2006.
[4]GFN.Ecological Footprint Standards 2005[EB/OL].2005.
[5]吉林省白城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吉林省引嫩入白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Z].2006.(Jilin Baicheng City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Water Conservancy.Proposal of Water Supply Project Tansferring Water from Nen River to Baicheng City,Jilin Province[Z].2006.(in Chinese))
[6]松辽水环境科学研究院.吉林省引嫩入白供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Z].2007.(SongLiao Academy of Water Environmental Science.Environmental Impact Report of Water Supply Project Transferring Water from Nen River to Baicheng City,Jilin Province[Z].2007.(in Chinese))
[7]Wackernagel M.Our Eeological FootPrint: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M].PhiladelPhia:New Society Publisher,1996:160.
[8]Wackernagel M,Monfreda C,Moran D.National Footprint and Biocapacity Accounts 2005:The Underlying Calculation Method[Z].2005.
[9]徐中民,陈东景,张志强,等.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J].土壤学报,2002,39(3):441445.(XU Zhongmin,CHEN Dongjing,ZHANG Zhiqiang,et al.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n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China[J].Acta Pedologica Sinica,2002,39(3):441445.(in Chinese))
[10]荆治国,周杰,齐丽彬,等.基于特征参量调整法的中国省域生态足迹研究[J].资源科学.2007,29(5):915.(JING Zhiguo,ZHOU Jie,QI Libin,et al.Provincial Ecological Footprint of China based on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Adjustment[J].Resources Science,2007,29(5):915.(in Chinese))
[11]焦雯琚,闵庆文,成升魁,等.基于生态足迹的传统农业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2):354358.(JIAO Wenju,MIN Qingwen,CHENG Shengkui,et 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alysis from Ecological Footprints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A Case Study of Congjiang County of Guizhou Province[J].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2009,17(2):354358.(in Chinese))
(下转第46页)1第11卷第3期
2013年6月1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