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青光眼;急性发作;感光;视力

引言

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患者自身眼部免疫力的因素,青光眼急性发作在近年来的发作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一度成为眼科最为重要的急症之一,同时它也是非常常见的导致患者失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主要的表现症状为[1-2]:(1)眼压急剧上升;(2)伴随眼部症状及体征;(3)剧烈头痛;(4)恶心、呕吐甚至是腹泻等不良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上述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的症状非常容易被误诊为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等疾病。因此,探索一条有效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及其具体途径,是当前眼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现对2008.12-2010.12入住我院眼科的28名经过确诊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本组随机性地分为两组A、B组,每组患者为14例.A组采用常规的缩瞳药物、尼目克司以及甘露醇等混合的药剂,B组主要采用前房穿刺术。对比分析上述二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08.12-2010.12入住我院眼科的28名经过确诊为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3例;年龄范围为43-75岁,平均年龄为(65.2±3.2)岁;发病至初诊的时间为2h-15d,平均时间为(9.5±0.9)d;本组患者均表现出了如下的关于青光眼急性发作时的症状:(1)眼压急剧上升;(2)伴随眼部症状及体征;(3)剧烈头痛;(4)恶心、呕吐甚至是腹泻等不良症状。将本组随机性地分为两组A、B组,每组患者为14例.A组采用常规的缩瞳药物、尼目克司以及甘露醇等混合的药剂,B组主要采用前房穿刺术。上述二组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以及症状等方面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将本组28例患者随机性地均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常规的缩瞳药物、尼目克司以及甘露醇等混合的药剂,B组主要采用前房穿刺术。具体方法阐述如下:

A组[3]:采用常规的缩瞳药物、尼目克司以及甘露醇等混合的药剂对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B组[4]:采用前房穿刺术。具体的步骤为:(1)首先将氧氟沙星滴眼液滴入结膜囊,术眼用0.4%奥布卡因表面麻醉后,将患者头部固定于裂隙

灯显微镜上,开睑器开睑,将裂隙灯的焦点调节好并固定;(2)一手持结膜镊固定眼球,另一手持1ml注射器从角膜缘处缓慢隧道刺入前房,穿刺部位可选在颞下方位,针尖与虹膜面平行,避免伤及虹膜与晶状体,退针时轻压穿刺口后唇,放出少许房水,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在20~30mmHg之间。将A、B组所得的研究数据加以对比分析

1.2.2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出现的一切数据均在EXCEL软件以及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文中所出现的所有均值均用“X±s”来加以表示,运用x2检验,二组统计学差异特征值用P来加以表示,即P<0.05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组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视力恢复(≥0.5)、视力恢复为0.1-0.5两个方面患者好转数均要小于B组,且呈现统计学差异,P<0.05;A组在降眼压时间、视力恢复为0.1-感光两个方面患者好转数均要大于B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而言,可以用如下表2-1所示:

表2-1 A、B两组视力恢复情况及病程等情况对比分析表(2008.12-2010.12)

3 结论

青光眼急性发作在近年来的发作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一度成为眼科最为重要的急症之一,同时它也是非常常见的导致患者失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通过对比分析,将前房穿刺术运用于青光眼急性发作治疗过程之中,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较佳,而且降眼压的时间要比常规的药物治疗要快很多,上述A、B两组在视力恢复情况、降眼压时间等方面均呈现出统计学差异。前房穿刺放液,使病眼房水暂时快速引流至眼压迅速下降而缓解剧烈眼痛。 总之,运用前房穿刺术治疗青光眼急性发作的方法,操作十分简便,而且患者视力恢复较快且效果较好,应大力地加强青光眼治疗的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红,孙丽. 百服宁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三例[J].眼科,2002,11(1):60

[2] 黄华东, 李镜梅.青光眼急性发作30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05,45(26):84-85.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范文第2篇

湖北省恩施民族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 目的 将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用于治疗高血压,对比分析两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几年62例在我院治疗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硝苯地平组31例;氨氯地平组31例。并分别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经一段时间后,综合各项指标判断两药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发现,硝苯地平组的显效率(67.74%),氨氯地平的显效率(64.51%),统计学上没有意义(P>0.05)。但是,氨氯地平组的不良反应要明显少于硝苯地平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硝苯地平,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

关键词 ]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高血压;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090-0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危害性与患者的血压水平相关[1]。随着高血压患病率逐渐递增,对高血压的治疗与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硝苯地平为抗高血压药物,是一种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但治疗前后心率显著变化,不良反应发生频率较高,有头晕,头痛等。氨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药,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和心绞痛。抑制钙诱导的主动脉收缩作用是硝苯地平的2倍,不良反应少。为进一步比较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的临床效果,对其观察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62例,按药物的不同,分为硝苯地平组和氨氯地平组,每组31例患者。硝苯地平组女患者18例,男患者13例,43~74岁,平均年龄(55.6±3.8)岁,病程1.5~8年,平均病程(4.2±1.6)年;氨氯地平组女患者17例,男患者14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6.8±3.2)岁,病程2~7.5年,平均病程(4.5±1.4)年。这62例患者在治疗前已经确诊为高血压患者,62例患者的病程,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硝苯地平组采用硝苯地平(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52),每天早中晚口服3次,氨氯地平组采用氨氯地平(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750),每天口服一次。两组治疗4周,治疗期间,饮食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而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标准:血压均恢复正常;有效标准:血压有所下降但未恢复至正常水平;无效标准:血压没有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两组患者经一段时间的治疗,硝苯地平组的有效率(25.80%)和总有效率(93.54%)与氨氯地平组的均相似,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经治疗期间,硝苯地平组的不良反应多于氨氯地平组,即硝苯地平组的患者出现头痛、咳嗽、心率缓慢等现象多于氨氯地平,差异显著,统计学上均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现在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是危害人体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调查研究发现,高血压的主要诱发因素包括:遗传病史、高血压病程较长、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吸烟饮酒等、以及服用大量诱发高血压的药物等一系列原因造成的临床高血压症状。高血压症状发生后会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所以,尽早有效的治疗高血压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药物为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氨氯地平能够有效的抑制血管的收缩,对血管的平滑肌进行抑制作用,进而达到控制血压增高,降低高血压的目的[3]。同样,硝苯地平也能够有效的抑制血管收缩,扩张全身血管平滑肌,进而降低血压,减轻高血压症状。而且,氨氯地平吸收缓慢且完全,有恒定持久的作用、能有效的控制血压,且不影响心率;但硝苯地平药效时间短,血压波动大,不良反应多。

本研究显示: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少,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综上所述: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更突出,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

参考文献]

[1] 沈志坚.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20):147.

[2] 刘淑涛,王慧玲,娄鹏举,等.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16):1494-1497.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凡士林纱布;出血量;疼痛感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93-01

笔者为进一步研究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与凡士林纱布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了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138例外伤换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给予这两种材料应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取得满意的研究结果,现将报告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门诊部门收治的外科换药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9例患者应用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其中男49例,女20例,年龄11~63岁,平均年龄42±3.7岁。外伤类型:表皮擦伤11例,浅表性烧伤16例,创伤伤口25例,溃疡10例,褥疮7例,其中肉芽形成期39例,上皮形成期19例;治疗组69例患者应用凡士林纱布,其中男41例,女28例,年龄5~72岁,平均年龄40±5.6岁。外伤类型:表皮擦伤12例,浅表性烧伤13例,创伤伤口22例,溃疡11例,褥疮11例,其中肉芽形成期42例,上皮形成期21例。两组患者各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性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138例患者均采用固定护士进行换药,非感染性伤口的患者每隔一日换药一次,有脓液或者肉芽生成的患者每天换药一次,没有脓液渗出或是生成肉芽新鲜的患者每隔一日换药一次。所有患者均按照常规换药方法进行:将伤口进行彻底处理,将伤口上面及周围的污物及坏死组织等去除,消毒,保持伤口引流通畅。治疗组患者采用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对照组患者采用凡士林纱布,两组患者外部均采用无菌敷料包扎。分别于开始治疗的1、3、5周观察患者的伤口变化,并留取照片,同时对换药的可接受程度进行评价(换药出血、换药疼痛、伤口浸泡及伤口粘连),每项划分为无、轻度、中度及重度[1]。

1.3 统计学处理:本次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每周伤口变化采用Student’st-test统计,数据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营养不良及病史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伤口改善情况对比: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后1周面积减少率为28.9%,治疗3周面积减少率为53.2%,治疗5周面积减少率64.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周面积减少率为30.6%,治疗3周面积减少率为51.7%,治疗5周面积减少率62.1%,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换药可接受程度对比:治疗组患者换药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伤口粘连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伤口浸泡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性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门诊换药的主要内容就是伤口的处理机敷料更换,而门诊换药新材料的发展及应用,可以提高门诊换药的质量,提高患者接受度,减轻患者的痛苦[2]。

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是一种新型的外用非黏贴性敷料,由新的网孔状结构构造,属于脂质水胶敷料[3]。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的聚酯网是由凡士林油覆盖而成,与伤口相接触的聚合物则是水胶微粒散布,所以在伤口周围形成了良好的保护膜,不仅具有良好的非闭合性,且与伤口之间不粘连,接触伤口渗出物之后迅速形成凝胶,对于伤口愈合具有良好的湿性环境,而其特殊的网孔状构造使伤口渗透物更容易流出。而其浸出液为酸性,能够抑制细菌感染,降低感染率,使伤口愈合更为快速[4]。

笔者选取了我院收治的69例采用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的患者与同期69例采用凡士林纱布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1、3、5周的伤口面积减少率方面无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换药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伤口粘连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伤口浸泡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性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

本组研究表明,非闭合性脂质水胶敷料应用于临床治疗效果更为确切,伤口出血少,疼痛也较轻,伤口愈合更快,病患接受程度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榕,柳公茵.脂质水胶敷料在外科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0,22(02):162-163

[2] 代燕,陈德容.脂质水胶敷料与凡士林纱布的外科换药效果比较[J].现代护理,2008,14(04):21-21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原因;护理干预

      笔者为观察分析其发生便秘的主要原因及护理干预对改善便秘情况的效果,选取收治的52例骨科便秘患者,分别采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的方法,对比分析患者便秘改善情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2年1月收治的52例骨科便秘患者,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13~71岁,平均(32±5.2)岁。2~3 d排便者13例,4~5 d排便者19例,6~7 d排便者11例,7 d以上排便者9例。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临床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卧床时间、手术方式、饮食、每天饮水量、床上排便感受等,由患者自行填写,交由护士长进行总结。干预组患者针对患者便秘原因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护理。

1.3  疗效判定:正常:患者排便次数为1次/d或1次/2 d;轻度:患者排便次数为1次/2~3 d;中度:患者排便次数为1次/3~5 d;重度:5 d以上未排便者。有效率=(正常+轻度+中度)×100%。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资料均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建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0.0%,两组患者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胆结石;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Abstract:Objec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methods in treatment of cholelithiasis. Methods: 35 cases of cholelithiasis patients will be in 2013 February -2014 year in February my courtyard to tak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s study group, 35 cases of gallstone patients from 2013 February to come to this in our hospital adopts the traditional open cholecystectomy as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complication the incidence and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Results: the study group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47.9 + 10.2min, 98.6 + 7.9ml, 2 + 1n, 4.6 + 1.9d,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75.8 + 12.1min, 138.8 + 21.5ml, 7 + 2n, 10.3 + 2.9d, obviousl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open resection of gallbladder, us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cholelithiasis, attains the effect more obvious and good, not only can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also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bleeding and complications during operation, it is worth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to promote.

Keyword: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clinical; Cholelithiasis; traditional open cholecystectomy

胆结石多发生于成年人,其中女性比男性多,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发病率也随之上升,胆结石临床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胆绞痛、上腹隐痛、胆囊积液等,主要采取手术治疗[1-2]。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之一,下面笔者就该技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进行对比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5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年龄为20-80岁,其平均年龄为52.8±3.2岁,平均病程为2.6±0.4年。基于此,选取2013年2月前来我院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5例胆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龄在21-81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53.4±3.8岁,平均病程为2.4±0.2年。两组患者在平均病程、性别构成以及平均年龄等方面对比所存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本次研究已将无手术适应证、伴严重心肝肾疾病、哺乳期妇女、伴神经病等患者排除。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经气管插管全麻,于患者右肋缘下作一切口实施常规胆囊切除术。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气管插管全麻,于腹腔镜下实施操作,在患者脐部作一小切口,置入腹腔镜,把5毫米套针管置入右肋下,借助于特制钳子将胆囊钳住,接着再用10毫米套针套管置入中线右侧,联合应用手钩形或者爪形电凝器、剪刀、钳夹分离胆囊床,利用钳夹把胆囊动脉以及胆囊管夹住,并用特制钛钉分别将其夹紧,紧接着利用剪刀把胆囊管与胆囊动脉剪断,借助于钳子将胆囊提起,自腹壁切口将其取出,在手术中若结石过大或者较多,可结合患者情况和手术条件配合碎石一同实施,以便从切口位置及时将胆囊结石取出。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如表1,表1中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分析可知,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且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即P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

注:和对照组比较,*表示P

3.讨论

引起胆结石的因素有很多,任何影响胆汁酸浓度和胆固醇浓度比例发生改变以及导致胆汁淤滞的因素均有可能使结石形成,胆囊结石多为黑色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以及混合性结石[3]。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西北部胆结石发病率比较高,究其原因可能和饮食习惯相关。多数胆结石患者表现为急性腹痛,若未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很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比如胰腺炎、黄疸或者胆管炎等。在以往的胆结石临床治疗中常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微创技术的出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被广泛应用于胆结石的临床治疗中,该方法具有切口小、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伤口疼痛轻等优势。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胆结石临床治疗中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相对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而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出血量,和相关报道研究结果相一致[4]。对此,在临床实践中,若条件允许,可优先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以确保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伟,肖勇,温达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15):188-189.D

[2] 罗康宁,刘衍民,辉清等.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对比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9):4057-4059.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口腔修复;牙列缺失;牙列缺损;牙体缺损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599-02

牙齿具备了咀嚼功能,能够切断并咬碎食物;具备了语言功能,能够协助发音;具备了驻容功能,能够维持面部的丰满度[1]。所以,牙齿若出现缺损,不仅影响人体的正常咬合功能,有损美观,还将导致邻牙向缺牙倾斜,缩小缺牙的间隙,食物嵌塞而形成龋齿,严重者可引发胃肠道疾病,极大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2]。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行口腔修复的3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的339例患者均为我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行口腔修复并完成的治疗者,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69例,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2.8±8.7)岁。

1.2 方法

本研究收集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行口腔修复的3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微机录入整理后,对比分析患者在性别、年龄、修复部位、修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别。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 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在性别方面对比

339例中男性170例(50.15%),女性169例(49.85%),对比分析发现患者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患者在年龄方面对比

339例在年龄方面比较(P

2.3 患者在修复部位方面对比

339例在修复部位方面比较(P

3 讨论

牙齿具备了咀嚼功能,能够切断并咬碎食物;具备了语言功能,能够协助发音;具备了驻容功能,能够维持面部的丰满度。所以,牙齿若出现缺损,不仅影响人体的正常咬合功能,有损美观,还将导致邻牙向缺牙倾斜,缩小缺牙的间隙,食物嵌塞而形成龋齿,严重者可引发胃肠道疾病,极大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来我院行口腔修复的3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中发现以下四大特点:(1)口腔修复患者在性别方面比较无显著性,为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行口腔修复或术后保健教育时,不必过于重视男女区别对待。(2)患者在年龄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以30~60岁患者居多,可见中青年人的口腔牙齿更易受损,他们对牙齿的保健和美观要求也相对较高,为此医护人员应该对30~60岁年龄段的患者进行更为详细的口腔保健知识宣教,帮助其快速有效地恢复口腔健康[3]。(3)患者在修复部位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上颌牙齿缺损或缺失为主,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和面部美观,为此,医护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关于这方面的修复知识,不断创新进步,提高口腔修复水平。(4)在患者行口腔修复时,大多采用铰连式义齿(36.28%)、铸造支架义齿(27.43%)、金属烤瓷联合全冠(23.01%)三种修复类型,和国内外相关研究结论基本一致[4]。为此,医护人员应该不断地加强对铰连式义齿、铸造支架义齿、金属烤瓷联合全冠等较为常用的修复类型的学习,以此满足患者的修复所需,不断提高口腔修复服务。

参考文献:

[1] 简冬根.口腔临床疑难病例修复方案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472-473.

[2] 崔军,徐欣,兰晶等.口腔种植修复失败原因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45(12):717-721.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跨伤椎固定; 经伤椎固定; 针灸; 胸腰段脊柱骨折

doi:10.14033/ki.cfmr.2017.8.08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8-0141-03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指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胸腰椎骨质出现连续性损伤,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脊柱损伤类型。青年人多因车祸、高空坠落等原因受伤,老年人多因其自身骨质疏松及低暴力损伤的影响而受伤[1-2]。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首选方案,但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成为骨科医师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本研究以9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联合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进行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9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6~75岁,平均(45.35±2.47)岁。观察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25~74岁,平均(45.67±2.5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可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跨伤椎固定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全麻后行内固定治疗,使用C臂机定位,在体表上标记穿刺点。以正中纵向为手术入路,将组织逐层切开,充分暴露椎板及关节突,显露椎旁肌。置入椎体两侧椎弓根螺钉,放置预弯钛棒,将伤椎充分撑开,恢复原椎体高度。冲洗伤口,缝合,手术结束。

给予观察组患者经伤椎固定联合针灸治疗,全麻后行内固定治疗,使用C臂机定位骨折椎体。取伤椎中心作手术切口,将组织逐层切开,充分暴露椎板及关节突,显露椎旁肌。在对照组操作基础上增加2枚螺钉,伤椎完整侧置入。操作完成后安装2套纵向连杆,撑开复位,矫正畸形。针灸:取大肠俞、肾俞、太冲、足三里、三阴交为主要穴位,1次/d,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1)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并发症(切口感染、神经受损)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2)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并对两组组间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评价标准:采用VAS视觉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患者有轻微疼痛,但可承受;4~6分表示疼痛程度加剧,且影响正常生活;7~10分表示疼痛感强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4]。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各项数据准确地录入SPSS 16.0统计学软件,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伤椎指标对比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51%,与对照组的26.0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术后1周、1个月VAS评分对比

术后1周、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术后住院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脊柱骨折类型,约占脊柱骨折的50%以上[5]。胸腰段脊柱骨折是指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胸腰椎骨质发生连续性破坏,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但现阶段临床上对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案仍存在质疑。传统跨伤椎固定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间相对较短,术后满意度较高[6-7]。但该手术对患者软组织的剥离范围相对较大,局部肌肉组织会出现萎缩,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为严重。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经伤椎固定治疗技术的提出和应用弥补了传统手术方式的弊端,可降低对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改善预后,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8-10]。在手术过程中,使用C型臂X线机进行定位,可在直视条件下对进针点进行准确观察和定位,避免盲目探测进针点,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手术创伤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此外,中医上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也提出了新的治疗理念和全新路径。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以大肠俞、肾俞、太冲、足三里、三阴交为主要穴位,经治疗2个疗程后,针灸治疗效果可与手术效果形成辅价值,改善预后。通过伤椎固定联合针灸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椎管占位、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经伤椎固定联合针灸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顾勇,汪凌骏,陆宇翔,等.经伤椎短节段与跨伤椎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6,26(1):36-40.

[2]吴建明,刘向阳,胡伟,等.采用经伤椎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的对比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5,23(8):843-846.

[3]黎昭华,汤勇智,杨立群,等.经伤椎与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12(6):528-529.

[4]王伟.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跨伤椎内固定与经伤椎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比较[EB/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4):92-95.

[5]张骞,扈桂海,侯学全.经伤椎单侧固定和跨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1):39-42.

[6]康昭河,郭昭庆,于淼,等.后路伤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联合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13(s1):3-4.

[7]叶茂,邹毅,王奎,等.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辅助伤椎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28例疗效分析[J].贵州医药,2014,15(8):733-735.

[8]凌仕勇,陈军.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12):58-61.

[9]雷正民,陈黎波,王涛,等.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椎弓根植入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治疗胸腰椎椎体骨折疗效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5,21(10):1357-1358.

统计学对比分析方法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焦虑情绪;护理措施

手术治疗是普外科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于较为强烈的应激源,手术治疗患者易发生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术前焦虑情绪是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常见的负面情绪,若其焦虑情绪过于强烈,则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并且会提高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如何缓解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逐渐成为普外科医疗工作者关注的重点。本次研究对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45例,女性45例;年龄20岁~70岁,平均年龄(44.5±13.5)岁。其中,39例为肠道疾病,23例为胆道疾病,28例为胃部疾病。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接受择期腹部手术治疗。通过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且两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对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不针对患者焦虑情绪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基础上,针对其焦虑情绪实施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为:术前1d,患者因为担心手术疼痛会发生焦虑情绪,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手术是无痛的,且术前会实施全身麻醉,同时,手术医师会依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应用镇痛泵,以此缓解其手术切口疼痛问题。若患者担心手术预后,则护理人员应向其说明本院医疗技术水平较高,并嘱其保证合理膳食、充足睡眠以及心态积极健康,以提高患者术后恢复速度。

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会与入室接受全身麻醉前达到高峰。此时,护理人员应注意监测患者心理状态变化,加强护理干预措施。一般情况下,由技术水平较高的巡回护士为患者提供针对性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互信、和谐的护患关系。患者焦虑情绪通常表现为担心麻醉效果和手术意外,所以护理人员要通过专业的话语和负责的态度向其说明麻醉和手术方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及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并通过成功的病例鼓励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他辅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在手术室内播放舒缓的音乐、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放松肌肉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TAI焦虑量表评分结果,以及住院当天、手术前晚、术晨8:00、进入手术室时等不同时点的心率和血压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7.0软件对本次临床观察的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分析,使用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若P

2 结 果

2.1 焦虑评分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TAI评分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STAI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前后STAI评分结果对比分析

2.2 临床指标 实验组患者住院当天、手术前晚、术晨8:00和入手术室后等不同时点的收缩压和心率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点临床指标对比分析

3 讨 论

手术治疗是一种损伤性的临床治疗方法,且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性心理反应。焦虑是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术前不良情绪,患者的焦虑情绪通常会在进入手术室后达到高峰[1]。对手术和麻醉的焦虑和恐惧心理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并且会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对于手术治疗效果的担心、手术治疗费用较高、害怕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等[2]。

综上所述,普外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前均会存在程度不同的焦虑情绪,这一负面情绪的发生一方面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痛苦,另一方面,若患者得不到有效的心理疏导,则会对麻醉和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3]。因此,积极有效的术前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证患者以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4]。

参考文献:

[1] 苏华平.标准术前访视模式在择期腹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2):2062-2063.

[2] 钟丽丽.择期性腹部手术病人术前焦虑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