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卫生系统财务管理的作用

财务管理工作在医疗卫生单位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对资金筹集、分配、使用等业务进行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等工作的总称。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卫生系统要以优质、高效、低耗赢得市场份额,建立一个标准化的、全面的医院财务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有利于医疗卫生单位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流转,降低服务成本,从而减少患者医疗负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缓解医患矛盾,保证单位各项事务的顺利完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卫生系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过去,医疗卫生单位的各项支出由国家财政担负,没有资不抵债、破产、倒闭的风险。现在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明确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卫生投入责任”,同时“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扣除财政补助的服务成本制定,体现医疗服务合理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实际上,这就在医疗卫生市场引入了竞争机制,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中也必须加强风险意识。(2)风险防范意识不够。我国已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多年,很多行业的观念已经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但医疗卫生单位因其特殊性质还存在很多过时观念,缺乏风险意识就是其中之一。如果医院不注重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劣势地位,非常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3)财务预算问题。医院预算是为了实现医院既定的经营发展目标,通过编制医疗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等预算,并以医院内部控制来保证决策所确定的最优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执行。很多医院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视对资金应用的管理,从而忽视了财务预算工作,致使医院财务预算呈现形式化、表面化的问题。(4)财务监督问题。医院各个科室、部门对资金的使用都应该在财务部门的监督下进行的,但是在新形势下,部分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监督意识薄弱,财务部门与其他的科室或部门也缺少良好的沟通,财务部门并不能有效地发挥财务监督作用,对资金的去向与应用成果了解不详,致使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1)转变财务工作重心,更新理财观念。单位领导层在做决策前应参考相关财务数据,考虑财务预算,鼓励财务人员从财务角度提意见;领导不能过分干预财务工作,要给予财务部门充分的自,使财务人员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财务部门也要了解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不能只是简单的发放工资和简单记录账目,还应以战略发展的全局角度制定单位预算,进行财务分析,为领导层决策提供全面、有效的财务依据,实现财务与业务、业务与业务的有效协同。(2)加强卫生系统的风险防范意识。对此,可以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经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运用管理会计的原理,进行财务风险预测和分析,收集财务经营风险的有关信息资料,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务会计报表、工作统计表和科室成本核算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反应医院的经营成果、资金使用效果和负债能力。财务人员应具有主动精神,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分析方法,提供准确、有效、及时的财务指标。医疗卫生单位应利用自身优势拓宽筹资渠道,医疗卫生单位财务部门应认真分析各种资金来源的风险和成本,合理确定资本结构。(3)强化医院预算管理。首先,要更新预算管理观念,使预算管理成为全局性财务管理行为和理念,通过硬性的制度安排使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其次,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把有限的资金安排到最需要的地方,坚持勤俭办事的原则,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最后,注重预算编制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加大预算执行的分析、评价和监督的力度。(4)强化医院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功能。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加强权限管理,实施全责监控,逐步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健全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加强财务制度建设,确保财务工作有法可依,依法理财,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正确处理以法监督与以权监督,重点监督与一般监督,经常性监督与专项监督,以及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对各项支出、特别是重大开支实施跟踪问效,加强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机制,规范经济行为,确保资金安全

参 考 文 献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形势;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化

医学的不断进步对医院医疗设备的更新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科学更便利的诊疗服务,同时这也对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化社会,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水平,符合新形势下医院的发展需求,可以促进医院整体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1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现状

目前很多医院已经开始采用信息化管理方式来进行医疗设备管理,也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实现医院内部的信息共享,促进各部门之间达成有效协作,提高医院就诊服务的效率。但一些医院在实际管理应用的过程中并未形成成熟的管理状态,使医疗设备管理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例如在管理软件的使用上虽然静态管理效果良好,动态管理还是有所欠缺;管理软件依靠的技术平台很少有基于工作流制作和运行的软件,技术平台的易用性有待提升;这使各医院开始研发独立的管理软件,无法形成系统化、标准化的设备编码,设备管理的指标编码都由各医院独立制定;造成各科室、各医院之间难以达成统一,管理的系统化水平降低,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作用。

2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问题

2.1采购问题

医疗设备的生产销售一直属于高收益的行业,而且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医疗事业的建设发展越来越重视,推动了医疗设备生产企业的发展,使医疗设备生产厂家数量逐年递增。各个生产厂家的资质和技术实力具有很大差异,其生产出的医疗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也具有较大差距。医疗设备种类繁多,更新换代速度快,牵扯的利益比较多,医院如果没有严谨完善的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在进行医疗设备采购的过程中购买的医疗设备产品没有遵照相关制度标准,很容易将一些性能差甚至不合格的设备产品购入到医院,必将不利于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埋下医疗服务的隐患。劣质的医疗设备还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在诊断病情时产生偏差或错误,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

2.2监管问题

在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与系统化管理的发展存在着比较普遍的监管问题,在设备管理、人员作业监督等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和制度。这导致医疗设备的入库、使用及安全存放可能出现问题,影响相关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可能造成设备使用或医疗检查事故,不利于医院医疗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如果医院设备使用人员对于一些具备较高技术含量的新型医疗设备的操作没有进行充分的了解,医院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来引导设备使用者,就会给医院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威胁到患者的人身安全,对医院形象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患者与医院的矛盾,阻碍医院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医疗设备的监管不完善还可能导致设备维护管理不当,影响设备运作的有效性。

2.3设备管理问题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是新形势下医疗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虽然我国医院已经提高了对于信息化及系统化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视程度,也引进了很多运用高新技术的医疗设备,但对于医疗设备的系统维护、保养及检测监督还未能达到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管理标准,这不利于医疗设备整体管理效果和效率的提高。在设备管理上由于各医院、各科室乃至各个设备都具有一定的差异,需要进行大量的医疗数据采集和分析才能建设好信息化系统。这些数据往往非常多元化,且实际上可供使用的数据有限,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管理的优化,以求达成信息共享。但目前各医院、各科室在具体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操作上缺乏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存在困难;技术操作方面比较随意,缺乏规范性和专业性,这都是医疗设备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升,设备管理涉及到的类别和科室很多,人员专业性不足可能导致出现专业性误差状况和设备数据管理归类错误,非常影响设备管理质量。

2.4档案管理问题

档案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我国档案管理起步较晚,发展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医院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还没能建立起比较规范和专业的管理机制,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这阻碍着医疗设备档案管理的发展。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设备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其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这要求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具有更高的专业素质水平。但目前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总体素质水平较低,这也导致整体医疗设备管理处于不达标的状态。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意识不够强,甚至不太了解医疗设备档案如何建立,使档案内容存在不全面、不真实和缺漏的情况;设备账目不清晰会造成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和管理缺少足够的信息支撑,使设备管理秩序混乱。

3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的管理措施

3.1强化监管

各个管理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是医院强化监管的必要条件。医院要建立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标准、明确设备使用规范、确立设备产品采购标准,并要求各个管理及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设备使用、采购和管理。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监管对于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可以设立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的监管部门,制定完善的监管机制,落实对于设备管理的监管、采购管理的监管以及人员操作的监管。用提高监管质量的方式减少因监管不力导致的设备管理失效及设备信息混乱的状况,为医院医疗设备入库、使用及相关维护检修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3.2实现动静态数据处理

如今在医院的诊疗服务中会应用到很多医疗设备对不同疾病进行检查,因此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水平是现代化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然;在设备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解决管理问题,逐步完善医疗设备信息化及系统化管理功能。医疗设备的管理除了实现对静态数据的处理外,还要满足有效处理动态数据的条件,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进行医疗设备的合理管理。在静态管理上主要需要做好的是对于医疗设备的采购数量、价格和设备技术材料等方面的管理,对医院医疗设备情况进行统计。在动态管理上需要不间断地采集医疗设备运行数据,进而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运行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平稳运行;还要全面准确地采集设备消耗、故障维修等数据,以此为依据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采用预防性的措施对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有效预防,降低停机维护事件突发的几率;这样既不会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设备维护成本,实现了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医院要在各科室、各医院之间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便于设备信息的采集和共享,增强信息采集、存储和传输的准确性,使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3.3引进并落实新技术

为了进一步提升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水平,医院可以不断引进新兴技术并做好落实工作。医院可以通过对外招标研发或引进业内认可度较高的信息化技术的方式来提高医疗设备系统化管理质量,以此压缩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及系统化应用成本,同时增加技术应用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在新技术落实方面,医院需要加强专业人才的聘用和培养。医院可以在对外招聘的同时培训原有设备管理人员;通过专业技能培训、技术考评、绩效考核等方式强化人员专业能力,保证设备管理技术和系统的有效落实应用,逐步提高设备管理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对医院诊疗服务有着莫大的影响,提升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水平是医疗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医院必须充分了解自身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对策进行有效的解决,不断提高设备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心可靠的诊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邵海明.新形势下医疗设备的信息化与系统化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16):152-152.

[2]李英.新形势下医疗设备的信息化与系统化研究[J].家庭医药,2018(4):289-289.

[3]王勤帮.试论基于新形势下的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14):144-144.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范文第3篇

德阳市人民医院运营管理部,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医疗业务收入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医院有效调度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找到季节指数。结果 医院医疗业务收入季节性明显。1~2月、5月、10月为淡季,4月、7~9月、12月为旺季。结论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能准确反映医院医疗业务收入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季节变动;医院效益

[中图分类号] R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c)-0051-02

Moving average trend rejection method in the analysis of hospital efficiency

FEI YanghuaHAN JiaHUANG Chengguang

First-author´s address People´s Hospital of Deyang City Operations management department,Deyang,Sichuan 618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e the rule of seasonal change of hospital business income, provide the basis for effective scheduling medical resources. Methods Using the method of moving average trend strip, find seasonal index. Results The seasonal obvious hospital business income. In January and February, in May and October off-season, April, Between July and September, December for the season. Conclusion Moving average trend strip method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rule of seasonal change of hospital business income, which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hospital management decisions.

[Key words] Moving average trend rejection method;seasonal changes;Hospital efficiency

医院效益分析是了解医院经营状况,改善经营环境的重要手段。医院效益受到季节变动的影响较大,并在一个年度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发生有规律的波动,认识并利用季节变动的规律性,以便合理安排、组织医疗活动。

季节变动是指对一个自然年度内由于社会、政治、经济、自然因素等影响,形成的以一定时期为周期的有规则的重复变动。测定季节变动的方法主要分两种:①不排除长期趋势的影响,直接根据原时间数列来测定,叫做月(季)平均法;②依据消除长期趋势后的时间数列来测定,叫做趋势剔除法。由于我院收入近几年呈持续递增趋势,所以本文选取移动平均趋势法来消除原时间数列中的长期趋势的影响,寻找季节变动的一般规律。

1 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1.1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的计算步骤

①根据时间数列中各年按月的数值(yi)计算其12个月的移动平均数[1]。

由于是12项移动平均数落点在两个月的中间,因此,必须对它们进行移正平均,来确定中间月份的趋势值。如1~12月平均数在该年6~7月之间(即年的中间点),2月至下年1月的平均数在7~8月之间,就要把这两者加以再平均,才能用以代表7月份的趋势值(yc)。依次类推,形成以趋势值构成的新数列。

②各月实际数值除以趋势值,得出修匀比率(Ui),使增长趋势的影响得以消除,以表明各月份的季节变动程度。修匀比率的计算式Ui =yi÷yc(yi代表各月的实际数值,yc代表趋势值)。

③将各年同月的修匀比率加以平均,得到各年同月的平均修匀比率:

式中:n为同月修匀比率的项数。

平均修匀比率已是季节比率,但由于12个月的总和不等于1200%,需通过以下第4和5步骤进行调整来最后确定。

④由12个月修匀比率计算月总平均修匀比率。

⑤对以上计算的各月平均修匀比率进行调整来确定季节比率Is。

1.2季节比率Is的含义

是根据季节比率Is与其平均数(100%)的偏差程度测定季节变动的程度。如果某一月份或季度没有明显季节变动,各期的季节比率等于100%;如果某一月份或季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期的季节比率应大于或小于100%。季节比率偏离100%越远,代表季节变动越明显。

2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2.1根据德阳市人民医院2009 —2013年的医疗业务收入

(医疗业务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用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计算各月季节比率,结果如图1。

2.2结果分析

2.2.1时间数列的分析,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医院收入在一个年度中波动较大,如1月份77.3偏离均数22.7个百分点,9月份偏离均数17.6个百分点,正负差异40.3个百分点。

2.2.2医院医疗业务收入季节性明显1~2月、5月、10月为三个明显的淡季,4月、7~9月、12月为三个旺季。

2.2.3淡季分析对1~2月、5月、10月淡季的分析,主要是受到春节、黄金周节假日的影响,春节是中国传统佳节,国人有“腊月忌尾,正月忌头”的传统观念,一般非危急重症不会到医院就诊,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均受到影响,特别是择期手术。同时春节前后,医护人员劳累了一年也存在过节期间确保安全,减少工作量的主观思想。5月正值农忙时节,周边县市乡镇农村劳动力主要在从事农业生产,看病就医人员减少。另外5月劳动节放假3 d也影响医院业务收入。10月国庆节放假7 d,放假期间专科门诊大部分停诊,仅保留便民门诊和常年门诊,门诊人次大幅度降低。部分科室为了确保节假日医疗安全,有意减少在院病人,并且主观上不愿意收治病人的现象存在。

针对节假日的建议:医院内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宣传活动,开发假日医疗市场,提高假日病床使用率,实行假日手术预约、体检预约等手段,吸引上班族利用黄金周进行身体的充电和加油。如专门分析和出台政策保障节假日的医疗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绩效管理上能出台政策鼓励节假日手术,节假日收治病人等。

2.2.4 旺季分析从季节比率可以看出医院收入的旺季主要在4月、7~9月和12月。旺季出现在4月主要是4月是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的发病高峰,同时4月万物复苏,季节和气候均适宜开展手术,手术科室患者明显增加。旺季出现在7~9月主要是学生放假,家长和学生有时间和精力来医院咨询、检查、就诊,择期手术如乳腺手术、包皮手术、白内障手术多选择在此间进行[2]。同时夏秋交替季节,也是秋季传染病流行高峰。12月严冬季节,是儿童、老年及体弱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随着我市人口的逐渐老龄化,这一季节的患病人数将呈上升趋势。12月也是医院会计年度的结尾,部分集中收款、各地医保、新农合结算等均在12月,也造成12月医疗业务收入较高。

2.3对未来医疗业务收入的预测

运用季节变动的资料,可以进行某些外推预测[3]。有两种方法:①如果已测得下1年度全年预测值,则各月(季)预测值等于月(季)平均预测值乘以该月(季)的季节比率。②如果已知下1年份几个月的实际水平,则以后各月(季)的预测值等于已知月(季)的实际水平乘以后各月(季)的季节比率与已知月(季)季节比率之比。

如:根据2014年我院预计收入目标,季节比率可计算出每月的计划收入额,可计算半年的目标计划完成率为(77.3+87.3+97.7+105.2+93.3+103)/1200=46.98%。

3结语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在医院经营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利用移动平均趋势法计算的季节比率,可以定量地分析医院收入的变动趋势情况,指导我们合理分配医疗资源[4],调整医疗流程,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同时为科学分解医院总目标提供技术支持。

[

参考文献]

[1]李洁明,祁新娥.统计学原理[M].5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2]王春如,卢爱玲.移动平均比率法预测门诊人次[J].中国病案,2007,8(12):38-40.

[3]陈辉,周雄辉.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法在预测门诊量和出院人数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2,4(2):312.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疗旅游;医疗资源;医疗服务水平;基本思路

【Abstract】Medical tourism industry is a combination of two major industries: medical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 emerging industries aimed in cross region to accept medical treatment and rehabilitation is an important objective of medical tourism.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dical tourism. Combined with a limiting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ourism,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of medical tourism resources in Wuhu, finally found the basic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tourism in Wuhu proposed strategic measures, for medical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Key words】Medical tourism; Medical resource; Medical service level; Basic idea

医疗旅游行业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趋势下,发展非常迅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亚洲,日本、印度、泰国等国家早已认识到其重要性,将医疗旅游作为国家旅游产业的重点发展项目。在我国对于医疗旅游行业整体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只有北京、杭州、海南等少数地区推行医疗旅游的项目,本文在对当前的医疗旅游发展情况做简要的分析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芜湖市发展医疗旅游的优势所在,并就芜湖市医疗旅游发展战略思路进行了论述。

1 医疗旅游的现状分析

世界旅游组织(WTO)对医疗旅游(Medical Tourism)的标准定义为:以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休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医疗旅游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因定居地的医疗服务价格过于昂贵,医疗体制不太完善,到异地(跨地区或跨国)寻求性价比更高的医疗服务,并和当地休闲旅游产业相结合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产业。从本质上来看,医疗旅游是兼具旅游业和医疗行业两个行业特点,行业优势充分互补发挥的新兴产业。

医疗旅游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的医疗旅游,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具有比较高的医疗技术水平,不发达国家或地区为了享受更好的医疗技术,以旅游的形式完成医疗就诊的过程。其特点可总结为两点:(1)目的性单一,以治疗疾病为实现旅游的目的,完成单一的旅行活动。(2)受众较窄,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出国旅游对于经济切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只可能是部分有经济实力的居民;现阶段的医疗旅游是将旅行、疗养、治疗、护理等诸多要素结合的全新模式。医疗旅游的目的地也发生了转变,随着兼具气候和区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结构的健全化,价格低廉化,推动了很多发达国家游客涌向发展中国家“反向就医”的浪潮。2000 年以来,泰国和印度首先推出以医疗服务为主结合疗养、休闲、观光等旅游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医疗旅游服务模式[1],印度成立国家医疗旅游委员会,运用民族传统医学因素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并通医疗旅游博览会宣传推广本地的医疗旅游项目。2007年,亚洲的印度、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5国的医疗旅游产业年收入合计高达34亿美元,大约有290万外国人到这5个国家进行观光旅游和治疗[2]。在国内,部分城市已经推出了部分医疗旅游服务项目,比如北京的“快乐人生健康游”;三亚的“中医疗养国际旅游”品牌;杭州“人文关怀深入健康旅游”等,但是这些医疗旅游的项目繁多,管理混乱,噱头炒作大于实质性经营,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因此缺乏国际竞争的优势。

2 芜湖发展医疗旅游的优势因素分析

2.1 医疗资源优势显著

芜湖市有57家综合医院,包括7个三级综合医院、13个二甲综合医院,37个一级综合医院,18家专科医院,三级专科医院6个,二级专科医院8个,一级专科医院4个。其中弋矶山医院、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镜湖区人民医院、芜湖市中医院等各具特色和技术设备专长,具备了全国一流的医疗条件,有些项目已经具备了国际水平的优势专科项目,全市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结构合理,各具有特色,吸引了安徽省内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医人员纷纷前来寻医。

2.2 旅游资源优势

芜湖市江南片(四区三县)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尤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旅游资源有7大类,20种亚类,32种基本类型。其中自然类旅游资源亚类有6种;人文类旅游资源亚类有14种,代表性单位资源62处。芜湖市区历来是滨江旅游胜地,是皖南黄山、九华山、太平湖著名风景区的北大门,文物古迹众多,有建于宋治二年(1065年)的赭塔、千年故刹广济寺、天门山、丫山、学宫大成殿、中江塔、以及享誉大江南北的十里长街,人文景观资源丰富(见表1)。

近些年芜湖政府大力发展动漫旅游产业,建成方特游乐园一期和二期,投资第五代海洋主题公园的建设,举办芜湖国际动漫展,吸引到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2.3 地理交通优势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倚皖南系,北望江淮平原。北与合肥市、马鞍山市毗邻,南与宣城市、池州市接壤,东与宣城市相连,西与铜陵市、安庆市交界,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芜湖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维一体交通网络城际交通和公路运输方便省内外游客医疗旅游,医疗旅游客源潜在市场良好,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交通系统的完善为开展医疗旅游奠定了基础(表2)。

2.4 医疗价格优势

与北美和欧洲日本等地相比,我国部分医疗技术与发达国家水平一致,但是价格却是发达国家医疗费用的70%左右,就全国而言,部分的医疗手术在芜湖地区的费用也比江浙沪地区便宜,价格优势是今后开展对外医疗旅游的主要卖点。

3 影响医疗旅游发展的因素分析

医疗旅游实质上是全球医疗资源和旅游资源的重新整合,大力发展医疗旅游产业有利于医疗成本的节约,也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但是基于法律政策,环节,交通,人力资源等因素,当前发展中国家医疗旅游行业的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下文将按照各个影响要素分别进行分析和阐述:

3.1 法律限制

一些国家颁布一系列的法律限制行业竞争,防止国外医疗供应商冲击国内市场,否认国外的认证标准。以美国为例,部分州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限制国内病人接受海外治疗,他们规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只限于本国的医疗供应机构(如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并且可报销的医疗项目是有限的[3]。

3.2 缺少有较高素质的医疗旅游专业人才

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对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增加,在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硬件资源上,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但是医疗人员的基本素质提高较慢,医疗服务人性化欠缺,导致医疗服务管理混乱、权责不清,项目收费不合理,严重的造成医患关系紧张。

3.3 医疗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医疗旅游的开展,大量外来病人势必引起对目的地卫生资源的争夺,而短期内医疗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医疗病人的大量增加甚至可能导致医疗费用的增长或者医疗等候时间延长,影响了整体医疗服务水平,甚至会遭到当地居民的抵触。

4 当前芜湖医疗旅游发展思路

芜湖进一步发展医疗旅游行业,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4.1 规范发展

修订相应的法律政策,支撑医疗旅游事业发展,逐步放开异地医保就医限制,推出相应的医疗旅游套餐,鼓励异地消费者刷卡就医,推动芜湖医疗旅游行业的发展。完善医疗技术与服务保障芜湖居民享有医疗卫生资源。

4.2 整合发展

医疗旅游行业的兴起势必会造成现有的医疗资源向异地医患消费者倾斜,如果不拓展现有的医疗资源,发展医疗行业,势必会影响当地居民的医疗服务水平,所以合理的整合和规划现有医疗资源,在政府的引导下,医疗行业和旅游行业的重点企业相结合,积极融资,吸纳人才,拓展目前的芜湖医疗资源,做到医疗旅游资源整合分类:以纯粹治病为目的医疗性旅游资源特色中的之医疗性旅游如外科手术中医治疗医学整容等;以康生为目的之保健性旅游如温泉疗养香薰水疗人工按摩等,做到旅游,治病两不误,在闲适惬意的旅游中获得健康。

4.3 营销发展

统筹规划做好市场营销充分利用好各类大事件,大型节庆日会议文体活动等重要的宣传媒介,积极运用一些目前国际上先进的营销方式如网络营销,体验营销等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4]。

4.4 专业发展

打造具有专业水平的医疗服务队伍,加大国际认证和宣传力度,引导一些有条件有资质的医疗机构应该积极争取国际资质认证,以增强医疗患者的就医信心和认同感。从消费群体看,医疗旅游产业的消费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比较高。消费者不仅仅要求得到及时的治疗,并且还要求更好的疗养环境,也要求更好的感知当地的人文底蕴和自然景观。就目前来看,芜湖的医疗服务队伍,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还需要提高。医疗队伍也缺少专业医疗旅游和护理专业方面的人才,旅游服务的专业技能也缺少提高。从本质上说,发展医疗旅游产业,医疗机构就需要转变传统医疗机构服务体制,转向以提高消费者综合体验,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制。相应的医疗科研机构和高效也应该加大对医疗旅游产业服务能力提高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Woodman J.Patients Beyond Borders―Everybody’s Guide to Affordable,World-Class Medical Tourism[M].Chapel Hill,NC: Healthy Travel Media,2007.

[2]环球旅讯.医疗旅游业将在全球实现增长[EB/OL].http: / / traveldaily. cn /article /31837.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珠三角;安大略省;中医药;国际合作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1)01-0041-05 收稿日期:2010-09-07

长期以来,如何进一步打开发达国家市场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医药国际化的一大难题。虽然目前全球每年中草药产品的市场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且以年均两位数的速度迅速增长(许铭、谢宁玲,2006),但我国的中药在全球市场占据的份额仍然很小,这与中国身为中药发源地的地位非常不符。在国际市场上,一方面,中药面临着日本、韩国的汉方中药及美国、德国、印度、泰国等植物药及保健品的强势竞争;另一方面,中医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仍无合法地位。迄今,将中医纳入医保体系的只有新加坡、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省;虽有美国42个州、加拿大的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英属哥伦比亚省)承认中医合法化,但尚不允许其进入医保体系。尽管近年来同仁堂、三九、天士力等中医药企业分别以不同的方式试水中医药国际化的道路,但是毕竟势单力薄,因而收效甚微。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虽不断加强,但尚缺乏真正有影响力的交流和实质性的合作。本文立足探讨珠三角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中医药合作,通过多维度地对比两地区开展国际中医药合作的契机、合作方的现状以及在深入分析合作的基础与障碍的基础上,对两地区国际合作可行性的深度探讨,得出区域性中医药国际合作一些规律性启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中医药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珠三角与安大略省合作的契机

中国政府近年来将推动中药的国际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强调要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药,提出要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2007年3月,以中国科技部为首的16个部门联合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此推动下,不少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和国际化。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更是积极先行,2007年4月在广州召开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届四次理事会,将推动中医药进入各国医保体系确定为主要任务。广东省在2006年初召开的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上,颁布了《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纲要》、《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规划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药创新体系,研发一批大品种名中药;做大做强中医药制造产业及相关产业,形成若千家产值超百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和一批制造技术领先、国际知名的中药产品出口基地。珠三角正力争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竞争力最强的巾药制造产业基地。

在加拿大,继卑诗省之后,2006年12月20日安省(Ontarion安大略省) 传统中医药法案”(Tradilinnai Chinese Medicine Act),即“第50号法案(Bill 50)”正式获得批准。安省成为加拿大第二个对传统中医及针灸进行立法监管的省份。至此,安省中医立法在走了23年艰卒的路程之后,终获成功。与其他只承认中医合法化地区的区别是,这是迄今世界上唯一承认“中医药为整体科学体系”的地区。安省立法明确承认:传统中药学是数千年前起源于中国的一套全面的医疗保健系统;传统的中药学观视人的身体为一体,致力于研究疾病如何在病人身上出现,从而对病人做出整体评估和治疗,而不仅仅是治疗某一特定病症。虽然业界对“第50法案”的通过褒贬不一,但是善于把握环境变化的一些加拿大机构已经洞察先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这使中医药有可能在安省进入主流医药市场和医保体系,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珠三角地区应抢先构建与加拿大安省中医药机构的战略合作关系,使安省成为珠三角中医药国际化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二、安大略省中医药现状分析

2008年4月,加拿大统计局公布的人口调查结果,华裔人口1,216,570人,较2001年人口普查时的1,029,400增长了18.2%,华裔人口成长速度远超过加拿大5.4%的全国人口平均增长率,其中一半居住在安省。目前,加拿大已有近千名中医药从业者,却是以非医生称谓的个体经营者身份进行分散式小店铺经营。

根据加中药协会和研究机构分析,全加中医药针灸协会(CCTMA:The Canadian Socie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在加拿大约有1800名会员,其中,安省会员约占80%,在加拿大中医药的地位举足轻重。该协会2006年筹办了第三届传统医药大会,参会者多达800余人。2007年庆祝中医药针灸立法成功晚会时,总理哈珀为协会寄来了录影演讲,省卫生厅厅长史密斯亲临晚会并高度评价了该协会为中医针灸立法所起的积极作用。目前,协会一直与安省府和卫生厅保持着密切联系,帮助详细解释法案的条文、消除尚存的忧虑。安省的瑞而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正力争开设北美第一个中医药学大学专业并成立北美首个巾医药天然保健品研究所。多年来,该校积极配合加拿大联邦政府和安省政府研究制定中医药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组织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被誉为小医药通向加拿大主流医学的桥梁。瑞而森大学(Ryerson University)从2000年至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00年该大学委托其The G.Raymond Chang继续教育学院(简称:The Chang School)从公共关系、政治活动等方面人手,广泛与相关要人和机构接触、组织专业人士和团体进行交流沟通。该校成为安省的传统中医和西医社团成员;广泛接触安省健康医疗部(卫生及长期护理厅)和加拿大政府及非政府组织代表,比如加拿大政府的植物药规范部门;通过全加中医针灸学会,聘请经验丰富的中医,于2000至2001学年开始招收传统中医注册学生;与此同时,广泛接触国外和外省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企业和大学,比如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已经通过立法的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大学和加拿大卑省传统中医与针灸学院,中国政府、国家和省市的医疗机构、医学院和医药公司和制药企业等。2001至2002年,与全加中医针灸学会合作,组织研讨会,参加

国际传统医药大会筹备委员会;2002年中医班正式开班;2003至2004年,与全加十医针灸协会合作,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160多位医学学者到会,与提供健康护理信息的机构FACT及康复心理健康协会合作赞助国际传统医学科学与艺术大会,有200多位专家和专业人士出席,世界卫生组织代表与会发表演讲并接待瑞而森大学传统中医团队,中国政府和专业机构也派来强大阵容参会,并由此打下了友好国际合作的基础;2004~2005年,中国卫生部邀请The Chang School承办英文版传统中医国际研究和临床学术期刊;应安省健康医疗部邀请为安省传统中医任务组提供学习讲座,从具有丰富中医药经验的澳大利亚、卑省和中国邀请了传统中医规范和教育等机构的专家;2005至2006年,合作承办了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研讨会,2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出席了会议,该会奠定了瑞而森大学在加拿大中医药学方面的地位;主动邀请外部专家进行主题为“安省计划规范传统中医药行业为瑞而森策与条文制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早在安省通过中医药立法之前,加拿大瑞而森(Ryerson)大学就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创新活动,确立了草拟申报设立中医专业学位课程的意向书。2006年8月,当安省政府属下的医疗专业规管顾问局就中医教育资格和医生称谓等问题征求专业咨洵时,瑞而森大学校长办公室就及时提交了41页建议书,建议在原来的继续教育基础上独立成立学历教育中医系。该意向书指出了环境变化的复杂性和办学的紧迫性;分析了自身的环境适调能力以及整合外部资源、国际资源的能力;指出将多年来的非学历教育晋升为学历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融教学、科研与实践三位一体的学科设置系统。力争实现目标是:以瑞而森大学为平台,争当安省政府中医药产业及专业资格审定的顾问,争取政府财政支持建立教学科研基地,与知名大企业合作增加社会影响和营销渠道,与主流医院合作建立临床教学和实习点,以中国的中医药科研、教学、医疗机构及医药公司或中药制造商为依托,成立加拿大乃至北美领先的传统中医学历教育机构。

三、珠三角与安大略省国际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以上分析可见,珠三角与安省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业已具有一定基础。合作的可行性分析可以通过LE:PEST C(Brooks and Weatherstone,2000)模型更加全面深入地展开。该模型揭示出加拿大方面安大略省合作的基础和有利因素。具体分析如下:(1)法律方面,加拿大安省中医药通过立法,中医药的合法性在安省得到官方正式承认;(2)环境方面,国际上呼吁环保和“返朴归真”,倡导食用草本植物药和保健品的热潮日益高涨;(3)政治方面,中加政治关系在加拿大保守党执政的头几年,因敏感的人权问题出现降温的局面,但已渐渐有所改善;(4)经济方面,与政治降温相反,经济活动在不断升温,中加经贸和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增长;(5)社会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上升,华人在加拿大的社会贡献加大和政治地位日益提高;(6)技术方面,中医药独特的理论和疗效弥补了西药的缺陷。但是珠三角在制定国际化中药标准、要学习日韩技术、改善中药加工制造工艺等方面旗帜鲜明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7)文化方面,通过华人在加拿大开设个体药店及诊所的成功实践,使中国的医药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认识到了中医的科学性并逐渐接受中药作为替代和辅助医疗。

运用波特(Porle,1980)的“五力模型”,可以进一步分析珠三角地区在中医药国际化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行性尝试。(1)供应方:珠三角的小医药机构是中医中药的提供者。珠三角的中医药机构应该认识到加拿大安省“传统中医药法案”和欧洲的中草药立法有本质的区别,面临不同机遇和挑战,因而要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找准切入点,力争成为安省中医药的主要供应商。(2)买方:安省中医药机构和患者:安省华裔移民50多万,每年还以万计增加,他们已有的中医药文化背景使他们对中医药深信不疑,本土居民多年来饱受西医药副作用、治标不治本以及长时间轮候及缺少护理之苦,这些问题和烦恼会得到缓解。但是他们对中医药还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甚至怀有偏见和误解,对药品质量及疗效尚存担忧。(3)替代品:植物药、汉方药及保健品。珠三角的中医药供应商应该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国际流行的植物药及保健品是在用西医原理来使用中药做工具,采取西医一个药物分子只作用于一个目标,而假定对其他点无作用的原理下听取药物成分对病人施药,完全背离了中医整体治疗理念,其结果将会是:一方面使草药出口增加,但另一方面却在替代中医药科学诊断和处方理论,威胁着中国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的发扬光大和发展,更甚者会导致中医理论的弱化、扭曲或消亡。(4)潜在进入者:中外医疗和医药机构。中国全国各省都在建种植中药基地、制药厂。日本、韩国等不断以雄厚的资金注入,从中药加工制造技术、工艺和医疗器械的研发,口味、标准化和便利性等方面入手,结合现代高科技抢先注册我国的名医疗法和处方,进行改革提高。后来者居上的威胁曰益剧增。(5)同行业竞争者:中外其他医疗机构和医药供应商。不仅是日韩和东南亚的供应商,而且还有来自发达国家,如德国的植物药,竞争对手不仅在国际市场上与中医药角力,而且在中国的本土市场上连连扩大“洋中药”的市场份额。中国国内同行业低价竞争者更是层出无穷。这五种力量的动态变化显示出珠三角与安省合作的复杂性。

再次,有机结合SWOT(Learned et al,1965)和OLI(Dunnlng,1979)理论分析可以进一步剖析双方合作的优势和潜在的劣势与可能的障碍。(1)优势分析:根据所有权优势地域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理论分析,珠三角具有四大相对优势:其一,广药种植基地多,药材品质好;其二,中药加工制造企业强大,合资合作企业多,国际化程度较高;其三,医药理论的科研和教学院校资金充足,学科齐全并相对集中,粤语和食药同源的独特习俗及文化,源远流长于港台和东南亚地区,而加拿大移民中这部分人比例很高,粤文化和粤语在加拿大极具交流优势;其四,发达的药材批发和物流配送体系及较强的营销渠道整合能力。(2)劣势:在国际上:除了相对于中西所具有的共同劣势之外,相对于港台、日韩的医术国际化水平和对药品的量化改良技术,珠三角的医生的国际化认知度及医学英语、药加工技术相对滞后;知名度不如北京、成都等中医药大学,国际化人才仍然有很大缺口;中药品类还不够齐全。(3)威胁:分别来自国内外两个方面:国内中医药生产基地过多,中药无品牌,低价竞争;港台和东南亚,特别是日本韩国韩方药的竞争以及发达国家的植物药的竞争;高级营销模式的开发和销售人才匮乏。(4)机遇:加拿大卑省和安省中医药

立法,拥有过百万的华裔居民,而且两省人口密度大,人数多的优势,又逢安省通过立法,因加拿大急需中国的医疗和医药机构的全方位支持。因此,珠三角以其市场经济发达和国际化程度高、海外人脉广泛和夯实的中医药实力等竞争优势而有可能成为安省的首选合作区域。

四、珠三角与安大略省国际合作的对策

根据以上多维度的对比和分析可见双方极具合作基础。但是要建立双方实质性合作关系,中加双方既要树立改革创新的精神,又要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就双方所处的地位看,加拿大是买方市场,合作伙伴选择余地大,在如今买方市场主导的全球化经济条件下,虽然加方的安省在总体环境因素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不同层次却不均衡:制度层次(立法通过)最强,管理层次(正筹建中医药管理局)次之,技术层次(中医理论、中医的培养、中药的供应)最弱,尤其需要中国的支持与合作。而且加方不同的组织机构的力量和能力也存在差异,比如,瑞而森大学具有先行者的战略视野,但是加拿大中医药的各种协会仍然纷争不断,没有形成合力。即使是非常支持立法的全加中医药针灸协会,打江山时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对坐稳江山和建立起符合中国和在加拿大合格的中医利益的具体条款,比如,祖父权、过度期和考试标准等问题尚缺乏战略思考和战术能力;中医药器材和药材的销售渠道更是鱼目混珠,毫无标准和监管,无论是安省政府管理机构还是已有中医药机构都急需借助中国的力量和支持。而作为中国的医药领头羊的珠三角,也迫切需要从战略的高度把握组织和环境的动态变化关系,集中相关力量,对珠三角中医药国际化直接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抓住机遇,指引不同机构和不同层次积极寻找合作目标,把握时机、利用优势,选择和创新合理的营销模式,尽快制定中医药相关标准,大力弘扬中国中医药文化,使其认知、认同、认可,同时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以及加工工艺,迅速介入安省市场,打通国内和国际的中医药市场价值链。根据在安省的调研和结合国际市场营销理沦,笔者为珠三角相关政府和组织机构制定战略提出三方面参考:

首先,与加拿大安省的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进入加拿大高教系统做准备。安省立法申明确指出:“传统中医的立法将帮助确保安省人民从获得一定技术水准和训练的从业人员处得到安全和有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安省政府将支持有条件的大学和学院开设中医药专业,培训和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专业人才。“缺医”,中医药就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有了合格的医生,才能运用中医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望闻问切”和病患的交流,发现病因判断病情,制定解决方案,开出正确的处方,收到高质量的疗效,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和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抓住了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就抓住了中医药国际化的源头。

其次,与加拿大或其他国际医药营销渠道和销售行业建立合作关系,为进入主流药房和流通渠道打通关节。中药是中医治病救人不可或缺的载体。高质量和符合标准的中药产品供应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只有保障充足的药材货源,建立起患者随处可得的渠道,患者才可能随时随地获得药品以及时治疗和消除病痛。国外的渠道建设最经济快捷的方式,是借用当地有实力的渠道。而且,国外有了畅通的渠道,中国国内的中药种植和加工、制造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也因此会进一步增强。

其三,与加拿大安省的正规医院和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进入公共医疗体系铺路:安省居民均享有OHIP(Ontario Health Insurance Program安大略省卫生保险计划)免费医疗。以前的病人只有西医治不好时,才寻求中医药的治疗。由于免费医疗机构的超负荷,造成有病候诊难医和自己负担不医的局面,市民怨声载道而且越演越烈,才促使政府重视中医药并进行立法和归管,以缓解困局,实现其造福安省人民和保障安省人民健康的承诺。力争使中医药利用法律保护和政府的支持,进入和西医学共同生存的社保医疗系统将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医药在加拿大的商业生态系统,将彻底改变中医诊所和药店在加拿大的“地下和游击”式的卑微地位和小规模零散经营(包括同仁堂,999国内知名的企业)的尴尬局面,并促进中医药科学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医疗改革;医药企业;发展策略;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医药行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潜力与活力的一大行业。随着2009年新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围绕着医药改革、药品采购、药品价值、市场整治等方面积极出台了一系列医药行业政策,带来了医药行业以及相关产业的深刻变革,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向着健康、和谐发展方向迈进。对医药企业来说,新医疗改革不仅是巨大挑战,更是前所未有的机遇。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层面,加强对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药企业发展策略的研究,意义重大。

一、我国新医疗改革政策

医药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性。新医疗改革方案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医疗卫生体制的公益性特点,预防为主、中西医结合、以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实施政企分开、营利与非营利分开、管办分开的新型医疗体制。同时,强化政府投入与责任,加强民众参与与监督管理,积极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共同促进人民健康水平提升。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国城乡医保人数超过12.95亿人次,基本覆盖了全国约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农村人口基本上都纳入医疗体系,覆盖率约为百分之九十七左右。在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今天,国家对医疗经费投入力度大增,相应的,药品需求量也大大增长。从整体上来说,医药市场未来增大空间比较大,为医药企业的发展开辟了巨大市场。

二、新医疗改革对医药企业发展影响

(一)我国新医疗改革政策对医药企业的积极影响

(1)新医疗改革有助于推动医药企业的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正式出台,标志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新一轮改革序幕的拉开。国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完成五项重点工作与四大体系目标。政府经济投入的增加,会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环境,大大促进农村医药市场的发展,并会成为企业强有力的支撑,大大推动二级医药市场的发展。比如说,2010年我国政府出资支持了上万家县级、乡级卫生机构的建设,并安置一点六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了专岗医生培训,为整个医药市场的发展开辟了巨大市场。从2009年到2011年我国政府医疗改革支出费用复合增长率为百分之二十七,而医保扩容每年新增一千亿元药品消费量,也就是整个医药市场百分之十的增速。国家计划,截止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全民医保目标。随着覆盖范围的增大,将会促进医药行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推动医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2)新医疗改革有助于加快医药行业内容产业结构调整。在2010年我国政府出台的医药行业结构调整意见中指出,现阶段我国医药行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技术水平、生产集中度都比较低。从西方等发达国家医药市场的发展情况分析,集中与整合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趋势。在美国市场上,前三大药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在日本市场上,前三大药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仅用了十年时间,就从百分之十九上升到了百分之七十三。但是,目前来说,我国前三大医药产业的市场占有率不到百分二十。提高产业集中度之后,会进一步凸显医药大企业的规模优势,再加上销售渠道与内部药品生产的协同作用,会获得更大利润。医药企业的龙头企业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会通过自建、购买、合作或兼并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市场经营规模与产品线。在行业结构调整以及稳健的货币政策下,会进一步推动医药行业向着产业规模优势、集中发展方向迈进。

(二)新医疗改革政策对医药企业带来的挑战分析

(1)药品价格。药品价格是医药企业以及新医疗改革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从1997开始我国共实行了二十多次药品强制性降价。但是,从各种资料显示,患者经济负担并没有因此减轻,而医药企业则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2011年我国发改委出台明确政策,要求对药品价格进行出厂价调查。这种“掀老底”的方式,有助于招标单位更好地掌握药品成本。通过这一政策的实施,药品价格日趋透明化,这将终结医药企业盲目定价时代。而2013年克强新政后,药品价格更趋于透明化,而且各地都出台了相应的药品降价和基药品种招标,这使得药品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2)抗生素管理。在全国药品市场中,抗生素约占到四分之一比重。可以说,是药品销售金额与使用率最多的一种药物。在抗生素中,头孢类药物约占百分之六十的市场。在新医疗改革背景下,2012年下半年卫生部出台明确规定必须严格限制抗生素使用,所有的抗生素使用必须有直接指针认为存在细菌性感染,没有证据表明是细菌感染的不建议使用抗生素,这将会严重影响抗生素企业的发展,甚至导致这类企业倒闭。

(3)新版GMP政策出台。1999年旧版GMP政策的出台,对于我国医药行业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的企业。2011年开始我国开展执行新版GMP政策,这一政策在立足国情基础上积极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结合“软硬件并重”方式,深入贯彻全过程药品安全生产以及质量风险管理,加强政策的指导性与科学性,与世界GMP标准相接轨。新版GMP政策有以下主要特点:第一,强调药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全面提升医药企业管理软件标准。第二,全面提高了医药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三,进一步细化了生产记录、操作规程等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政策的操作性与指导性。第四,进一步强化了药品安全生产保障措施。上述这些要求,都对医药企业发展带来严峻考验,尤其是软件方面标准,将使得更多医药企业重新考虑投入与产出问题。

三、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药企业具体发展策略 

(一)推动医药企业的整合

在产业增值、医疗结构调整形势下,我国医药行业已经进入全面整合时期。在政策指引下,大型医药企业将会带动行业整合的发展。我国已经出台了明文规定,到2015年通过充分市场竞争与企业兼并,积极培育1~3家全国性大型医药企业,20家区域性医药企业。药品百强医药企业市场份额应占到总市场份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与此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优势互补,加强不同企业在营销渠道以及整个价值链之间的合作。站在规模经济立场上分析,必须集中医药企业优势资源,积极推动技术更新与特色产品销售,低价格、大批量采购原料药,为企业自身发展寻找更多利润空间,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另外,辅助合理使用抗生素的体外诊断试剂,比如降钙素原这样的检验指标,能反映出细菌性感染的严重程度,未来将会成为常规化的检测产品,拥有这样产品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生产的企业必将迎来改革的春天。

(二)加强农村医药市场的深入开发

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了农村医疗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医药市场占有比重。新医疗改革非常重视农村医疗保障的开展,这就为医药市场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现阶段,开拓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寻求医药市场发展、拉动企业内需的新增点。新形势下,医药企业应建立健全农村(上接第9页)市场销售部门,专门针对农村市场进行销售对策的研究,特别是针对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的国产新药。在农村合作医疗的大定下,进一步提高了普药需求力度,顺利实施基本医疗保障,将会刺激更高水平的医药需求。需注意,在农村市场可能存在某种疾病、某种药品的特需产品,必须深入研究农村流行病学发展趋势,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强化企业自主创新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比如说,营销渠道、产品等优势,选择合适的优势品种,积极培育优势产业,适当抛弃无优势的产品类型。与此同时,政府应积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寻找适合自身技术发展与环境的新发展道路,凸显自身特色。与此同时,全面提升药品质量。现阶段我国制药企业一般以仿制药品为主,新形势下,必须加强对这类非专利药品的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彻底改变传统的仿制观念,站在提升仿制药品稳定性与质量角度,进一步降低与国外企业产品之间的差距。不断进行产品与技术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另外,在流通机制方面,医药企业必须积极调整自身发展战略,尽快建立起适合医疗体制改革的扁平化流通渠道。

(四)积极拓展医药企业融资渠道

在新医疗改革一系列政策,尤其是新版GMP政策的影响下,医药企业需要通过充足资金进行应对。但是,现阶段我国政府支持以及企业风险资金投入力度比较少,医药企业也缺乏足够资金进行投入。新形势下,必须建立健全医药企业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在市场产权方面,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聚集效应、退出机制以及防范风险等机制,进一步规避投资风险,保障投资人员的投资利益。有条件的国际大企业,可以紧抓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寻找国际化融资对策,加强与外资企业战略联盟关系的建立。

四、结语

本文针对新医疗改革政策以及其对我国医药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开始入手分析,从四个方面:推动医药企业的整合,加强农村医药市场的深入开发,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拓展医药企业融资渠道,详细论述了新医疗改革背景下医药企业具体发展策略,旨在为一线医药企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金鑫.对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医疗行业发展趋势的几点认识[J].中外企业家,2010(5).

[2] 刘立春,朱雪忠.专利悬崖期的授权仿制药发展及其对制药行业的影响[J].情报杂志,2012(5).

[3] 施春来,胡明东.基于政策外生变量的营销突破[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4] 章蓉,林素静.关于深圳连锁药店实施自有品牌战略的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5] 曹丽杰,薛同泽,姜少华,等.医药行业结构调整,提高我省医药产品的竞争力[J].河北企业,2004(1).

[6] 张军,申俊龙.医疗体制改革给医药生产企业带来的影响及企业生存发展对策[J].卫生软科学,2009(3).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产业竞争 五种作用力 竞争战略

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已不可避免的波及到原本封闭而平静的医疗行业。伴随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配套政策措施已相继出台,传统医疗行业赖以生存的政策“铁靠山”将不复存在。医疗行业的开放,必将引来激烈的竞争,具备灵敏的市场洞察力和出色管理理念的社会资本拥有者涉足医疗行业,必将对公立医院传统的经验主义管理模式和“坐等客来”式经营策略形成巨大冲击,从而改变传统医疗行业格局。因此,作为传统公立医院管理者,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优秀的战略环境分析工具,对现今医疗行业竞争态势进行分析,以寻求适合公立医院发展的战略,保持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势头就显得极为重要。

1.波特“产业竞争”理论的核心

作为20世纪国际商学界颇具影响的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的结构强烈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战略,而唯有采取正确的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产业结构的准确分析,是选择适合自身战略的重要前提。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大量的实践验证,波特提出了构成产业内竞争的五种作用力,包括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以及供方的议价能力。

在这五种作用力的影响下,不同产业表现出了不同的竞争态势,五种作用力的合力越大,产业的竞争也就越激烈。不同的产业发生竞争时,会有不同的作用力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五种作用力的分析,了解产业的结构,确定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即关键因素,从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市场竞争战略。

波特在充分分析不同产业竞争态势的前提下,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三大竞争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目标集中战略和差别化战略。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波特认为,几乎所有获得成功的企业,都通过其中一项或几项战略确立了竞争优势,而失败的企业大都没有明确的竞争战略,或没能坚持已确立的竞争战略。

2.医疗行业的“五力模型”

波特关于产业内竞争的五种作用力分析方法,已成为企业重要的战略环境分析工具之一,一直以来,备受推崇。“五力模型”也给我们认识医疗行业竞争状况,确定公立医院在新形势下的竞争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1医疗行业的五种作用力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华中科技大学的全晓明在分析医疗行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成医疗行业内部竞争的五种基本力量,即潜在进入者、各种供应商、患者、健康替代品及产业内的医院竞争。他指出,这五种力量的状况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强度,决定着医疗行业的竞争程度、医院绩效水平和发展能力。

2.2缺陷及补充

医疗行业是健康产业,作为国家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其他产业无法比拟的复杂性。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对于大多数产业具备普遍适用性,但针对医疗行业,尤其在中国国情下,由政府来主导的医疗行业,如果简单挪用,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此点主要表现在中国医疗行业中的政府作用上。

无论是波特的“五力模型”还是全晓明引申出的医疗行业“五力模型”,都没有将政府影响力视为一项单独作用力而阐述。波特认为,政府是通过影响五大作用力而影响产业内竞争,全晓明在分析中,同样将政府作用放在五种作用力的细节分析上来加以表述的。但在中国国情下的医疗行业内部,政府作用力与“五力”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它不仅仅是作为一项宏观因素存在。政府作用力对医疗行业结构的影响,已不仅仅通过影响“五力”而表现出来,在很多情况下,政府的决策或政策导向,对医疗行业的竞争态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往往是作为一项单独作用力,甚至是关键作用力而存在。因此,在分析中国医疗行业时,将政府作用力作为一项独立因素分析,将更有利于明晰竞争态势,为医院确立竞争战略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依据。

3.案例分析

本案例拟用波特“产业竞争”理论的“五力模型”,对E医院所处的T市眼科医疗市场竞争态势及E医院所采取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

3.1 E医院的基本情况

E医院是一家具有89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眼科专科医院,眼科学为T市重点学科。该医院学科分类齐全,拥有了所有眼科专业分支,其中斜视与小儿眼科、眼视光学、白内障等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在近十年的时间内,E医院各方面发展迅速,诊疗人次和手术量逐年攀升,成为T市百姓眼疾病就诊的首选。在专业机构的眼科专业排行榜中,已位居全国第四,在全国所有医院排行榜中,也进入了“百强”。

3.2 T市眼科医疗市场分析

(1)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由于医疗行业关系着百姓的生命安全,因此,一直以来,政府对于医疗行业的准入抱着极为谨慎的态度。传统意义上的医疗行业,更像是一个稳定、封闭的系统,几乎不受到新进入者的威胁。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改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于医疗行业的准入已逐渐放开。近几年,先后有不少民营医院获得了较快发展。近期,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相关配套设施的出台,相信会引发新一轮的办医高潮。

目前,潜在进入者对于医疗行业的影响虽然还处于初期阶段,还难以对公立医院的支柱地位构成直接威胁。但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医疗行业结构将演变为由公立医院、私营医院、合资医院等多足鼎立的局面。

此威胁在T市眼科医疗市场已经出现。2010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进驻T市,作为一家上市医疗机构,爱尔眼科拥有雄厚的资本优势,加上灵活的企业化经营方式,它必将对T市眼科医疗市场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2)健康替代品的威胁

眼科诊疗服务作为特殊的商品,可替代程度较低。虽然在眼科医疗市场,不断有新产品的出现,如铺天盖地的广告中所宣传的特效药物,承诺可以不去医院而直接服药治疗,但因为质量的参差不齐和可信度差,民众对于其没有表现出太大热情。此外,全晓明提出了广义健康替代品的概念,如健康的生活方式、体育运动等。毋庸置疑,这些“产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概率,但疾病发生的复杂性和这些“产品”的非治疗性,使得它们与医疗服务不存在直接的替代性。

(3)医院之间的竞争

E医院所在的T市眼科医疗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家竞争者,他们的竞争优劣形势为:

(4)供应商及患者的议价能力

之所以把两者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医疗行业在采购和销售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第一,药品采购定价及诊疗服务定价的政府指导性。诊疗服务定价历来由政府指导,而如今,随着国家药品目录的公布和目录内容的不断丰富,药品采购定价也大都由政府指导确定。因此,在此意义上来说,不存在供应商及患者的议价能力之说。第二,对于非药品类采购,如医疗设备、医用耗材、办公耗材、维修耗材等,除高端设备外,能提供高度差异化、不可替代商品的供应商较少,医院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5)政府作用力

正如前面所述,医疗行业具有自身行业的特殊性,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业,政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公立医院作为医疗行业构成的主体,得到了政府的高度支持。公立医院的公益特性和实力积淀,使得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是政府社会保障事业必须依赖的重点。因此,公立医院的发展潜力依然巨大。

3.3 E医院的竞争战略选择

从以上T市眼科医疗市场的竞争态势来看,在目前阶段,眼科诊疗的主体仍是以公立医院为主,且眼科专科医院在眼疾病诊疗中受到百姓的高度认可,占据主要地位,患者的忠诚度极高。而E医院,经过长期发展,已经在T市的眼科医疗市场占据了支配地位。考虑医疗行业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特征,采取差别化的战略,依托知识和技术积淀形成技术优势,关注医疗质量和服务形成品牌优势,将是E医院的战略首选。

事实上,E医院也正是坚持了此战略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功。多年来,E医院倾注大量资金用于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形成了遥遥领先于同行的技术优势;花大力气引进人才,鼓励科研与教学,连获得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业内获得高度认可;狠抓医疗质量与服务品质,持续打造“精品”医院,得到百姓赞誉。这一系列努力打造自身特色的举措,使得该院学科优势明显,诊疗能力突出,并且在百姓口口相传中获得了良好口碑,患者的忠诚度极佳。这也成为E医院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足发展的关键筹码。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2]黄旭.战略管理思维与要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常桦,智山.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之父.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

[4]杨青松.论波特五力模型及其补充.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

医疗安全形势分析范文第8篇

大型集团公司投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企业自保、直接商业保险及第三方管理。通常国内的大型集团公司选择第三方管理的统保操作模式,即聘请保险经纪人协助完成统保全程工作。选用第三方管理模式投保,可以凭借保险经纪人的专业优势设计个性化的保险方案,通过其规模优势降低保险成本,借助其服务优势保障大型集团公司员工利益。

关键词:

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统保制度;保险经纪人;商业保险

我国从1998年开始逐步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该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低水平、广覆盖、双方承担、统账结合”。可见,保障水平低既是基本医疗保险的特点之一,也是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之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主要补充形式,它可依据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制度进行分段补充,其功能在于:对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由个人账户支付的医疗费用、统筹基金及大额医疗费用补助资金支付之余,需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进行二次报销。因此,企业投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根本意义在于“弥补社保不足,提高职工医疗保障待遇”。[1]补充医疗保险是员工最为关心的福利待遇问题之一,为员工提供补充医疗保险待遇,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集团公司在行业内的人才竞争力。鉴于此,集团公司通过投保商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方式,弥补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低的缺陷,减轻员工医疗费用支出的负担,是完善员工福利制度的重要方式。[2]

一、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统保模式的选择

为了让集团公司员工享受到同样的补充医疗保险待遇,避免因待遇不等而给各下属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集团公司采取每个省级分公司或子公司补充医疗保险统保的方式较为适宜。在统保的模式下,不但集团公司每个省份的员工能享受到同等的补充医疗保险待遇,而且集团公司也可享受到因参保人员数量大带来的保费成本节约之效益,以及服务外包带来的管理成本节约之效益等。

(一)可供选择的模式依据统保工作参与方的不同,统保模式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企业自保、直接商业保险、第三方管理即聘请保险经纪人管理。[3]其中,企业自保是一种非商业保险的操作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承担了从制定统保政策、设计保险方案和报销制度,到宣传讲解、办理报销和接受咨询的全部工作。从现代企业管理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角度而言,它有悖于“减少内耗、提高效益”的现代企业经营原则。鉴于此,企业自保的模式理应不在集团公司的选择范围之内。直接商业保险是集团公司直接向保险公司办理投保的模式,第三方管理是集团公司通过聘请第三方服务机构(保险经纪人)协助进行统保工作(包括统保策划、安排投保、协助索赔等)的模式。

(二)直接商业保险与第三方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1.直接商业保险优势与劣势直接商业保险是指集团公司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与员工需求相近的补充医疗保险产品,由保险公司负责在保险期内进行理赔,而前期制定统保政策、选择保险公司、确定保险方案、拟定保险合同的工作,以及后期协助员工办理索赔、收集退还索赔材料、监督保险公司按时赔付、接受员工投诉、核对理赔信息等工作仍然由集团公司承担。与第三方管理相比直接商业保险的优势在于:集团公司可以更为直接地掌握员工的赔付情况和保险公司的操作情况,充分掌控统保工作的每个细节,操控力较强。与第三方管理相比直接商业保险的弊端在于: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不一定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在统保的全程工作中,集团公司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去负责投保前的统保策划与保险安排工作,以及投保后繁杂的员工索赔与保险公司理赔的衔接工作和理赔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等,管理成本高。2.第三方管理模式即聘请保险经纪人管理模式优势与劣势第三方管理是指集团公司聘请保险经纪人协助完成统保全程工作,保险经纪人可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集团公司设计适宜的保险方案;通过采取保险招标/询价等市场竞争机制,帮助集团公司选择承保公司;在保险期内,通过“代为办理、定期汇报”的方式负责完成保险期内的各项服务工作。集团公司的职责是:向保险经纪人提出保险需求,提供人员情况;对保险经纪人起草的各种书面文件进行审议;确定承保公司;在保险期内,配合保险经纪人组织保险宣讲,接受保险经纪人对理赔情况的定期汇报。保险经纪人是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服务,设计投保方案、办理投保手续并具有法人资格的中介机构。简单地说,保险经纪人就是投保人的风险管理顾问。聘请保险经纪人的优势在于:(1)专家管理,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因素保险商品是一种契约商品,是一张服务性很强的“期权合同”,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经济活动。投保人购买保险,买的是一张无形的契约,买的是一种体验式消费,买的是保险公司的信用。但是由于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在利益上先天矛盾对立,后天又严重信息不对称,长期以来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一方明显处于弱势。比如,在补充医疗保险的方案设计中,保险公司一般仅会主动提出对住院医疗给予保障,而不会主动提出对门诊医疗给予保障。因为在很多地区,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基金不对门诊医疗费用进行报销,所以保险公司鉴于承保门诊医疗的风险大于住院医疗的风险,故不愿主动承保门诊医疗保障。然而,门诊医疗保障正是广大职工最为需要的补充医疗保险保障之一。在投保人与保险人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保险经纪人可帮助投保人打破被动局面,通过精心设计保险方案、进行保险招标、保险谈判的方式,运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协助投保人获得涵盖更全面、保障更完善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2)可以帮助集团公司处理繁杂统保事务每个省份补充医疗保险统保工作并非是一项简单的保险工作,而是一项涉及保险方案的设计、保险公司的选择、索赔工作的开展、监控手段的执行、长效机制的建立等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保险经纪人作为专业的保险人士,能够为集团公司提供包括方案设计、保险安排、期内服务在内的全面的保险服务。特别对于补充医疗保险业务来说,保险经纪人所提供的期内服务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很多客户在直接向保险公司投保医疗险后,除了感受到索赔工作相对其他险种来说较为繁琐外,还经常遇到这样的难题:保险公司的理赔处理速度慢、赔款迟迟不能到达、理赔信息统计数据有误、拒赔理由不够充分等问题。保险经纪人可以完全站在投保人的立场上,通过向投保人提供包括全程索赔服务、定期理赔数据统计分析、监督保险公司按期完成赔付工作等服务项目在内的保险期内服务,为投保人排忧解难、减轻负担。(3)便于平衡保险公司的关系由于每个省份补充医疗保险统保项目对于保险市场来说是一项大型的保险项目,所涉及的保费数额较大,因此一旦启动必定受到众多保险公司的关注。目前市场上的保险公司众多,除了更好地掌握与评价各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外,如何平衡各家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将是摆在相关经办人员面前的难题。而保险经纪人在保险市场中处于相对独立的第三方地位,其可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帮助集团公司缓解可能面临的保险公司公关压力,减轻相关经办人员的后顾之忧,确保保险工作朝着预期的方向顺利进行。(4)运用保险经纪人的专业优势设计个性化的保险方案运用保险经纪人的专业优势,克服社保政策的地区差异,设计统一可行的保险方案。保险经纪公司的服务是制式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的统一。制式化服务是指保险经纪公司在为众多的国内、国际客户服务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标准统一、管理严格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标准。个性化服务是指保险经纪公司在为集团公司补充医疗项目提供保险经纪服务的过程中,结合集团公司的人员构成和管理特点,又在制式化服务的基础上,提高了服务的要求,完善了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在对各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进行充分研究后,保险经纪公司可为省级分公司或子公司设计一套能够与各省份地区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进行对接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该方案既能对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的医疗费用进行报销,又能覆盖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外的医疗费用。并协助集团公司增加“门诊就医指定医疗机构”和“道德公约”的设置,避免“虚开发票”、“虚假就医”等道德风险对资金使用效益的侵害,从“医”、“患”两方面严防道德风险。(5)通过保险经纪公司的规模优势降低保险成本对于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项目而言,规模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统保的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就是保险经纪公司的规模优势,例如国内某保险经纪公司拥有3000多家大中型客户群体,每年经手的保费达到几十亿,同时又拥有多家省级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项目,对保险公司而言是一个超大型客户,保险公司基于此会给予其更优惠的承保条件,包括更合理的价格、更全面的保障和更便捷的理赔服务。直接商业保险与第三方管理模式各有利弊,但综合来看,第三方管理的优势较为突出,且弊端易于控制和规避。因此,建议集团公司选择第三方管理的统保操作模式。保险经纪人与保险公司差异化服务对比如图1所示:

二、建立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统保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保险经纪人协助集团公司制定统保工作计划保险经纪人协助集团公司制定补充医疗保险统保工作计划,包括工作时间表、各方工作职责等内容。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统保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如表1所示。

(二)保险经纪人协助集团公司制定统保方案保险经纪人在协助集团公司制定保险方案之前,先对各地情况进行调研,包括人员情况、当地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等,然后根据对调研材料的汇总分析结果,为集团公司制定适应每个省份各地社保政策的统一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保险经纪人协助集团公司设计补充医疗保险统保产品思路如下:1.弥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缺口集团公司加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后,员工的医疗保障仍将面临着一些“缺口”情况,如表2所示。2.拟定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常见保险产品的设计思路包括门诊医疗、住院医疗、重大疾病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方面。其中,门诊医疗出险概率较高,保险公司获利空间小,大多保险公司不愿意承保,但正是由于门诊医疗出险率高,使得门诊医疗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保险经纪人会通过免赔额、保险金额、赔付比例、日限额等诸多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让广大员工享受到门诊医疗保障,同时将赔付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住院医疗发生概率较低,然而一旦发生住院,医疗费花销可能很高,特别是危重病人往往会采用疗效好但社保不予报销的自费药品,这些因素都将给患病员工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压力。保险公司为了规避这部分风险,通常做法是“社保管什么,保险公司就管什么;社保不管的,保险公司一概不管”。为了保证员工的切身利益,保险经纪人在制作方案时会充分考虑当地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程度,适当扩展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在重大疾病界定、既往症界定、观察期设置、理赔条件等方面存在较为严苛甚至不合理的地方,保险经纪人在设计重大疾病保险时,首先会将多发的重大疾病纳入到保障范围中,其次对观察期、保险理赔条件等进行更加人性化设置。意外伤害保险容易在保险起期、理赔等方面产生纠纷,并且对参保人员的年龄有着严格的限制。对于这些问题,保险经纪人都将在方案中予以合理的解决。为弥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缺口,保险经纪人可为集团公司拟定的补充医疗保险方案如表3所示。以上方案中,补充医疗保险责任涵盖门、急诊医疗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含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特殊病种门诊医疗)。即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符合三个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和《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项目目录》)的门、急诊医疗费用,保险公司按照约定比例给付保险金,最高给付金额不超过约定保险金额;被保险人因疾病或意外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生的符合以上三个目录的住院医疗费用,保险公司对基本医疗统筹基金和医疗救助基金理赔后需要个人自付的部分按照约定比例给付保险金,最高给付金额不超过约定保险金额。3.补充医疗保险费估算假设:每个省份的集团公司员工统保,总参保人数约为2500人(其中,在职人员1800人;内退人员700人;无退休人员),平均年龄为44~45岁,则预计每人补充医疗保险费为:600元/年。其中,因保险经纪人不能给予保费报价,所以以上保费价格为保险经纪公司在保险公司标准费率的基础上,结合以往项目经验进行估算的结果,并非报价。最终保费价格待保险经纪人获得集团公司书面授权后,向保险公司询价和谈判而定。

(三)保险经纪人协助集团公司进行询价,由集团公司确定承保公司保险经纪人协助集团公司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通过保险招标的方式来选择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最好选择多家,这样在保险公司之间会形成竞争机制,有利于补充医疗保险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保险询价,保险经纪人根据各保险公司的报价情况,制作报价分析报告提交集团公司审阅。在集团公司初步确定承保公司范围后,保险经纪公司进一步协助集团公司与入围保险公司进行谈判。最终,由集团公司确定最合适的承保公司。

(四)保险经纪人协助集团公司签订统保协议集团公司在确定承保公司和保险方案后,保险经纪人负责起草《补充医疗保险协议》,并协助集团公司与承保公司签订该协议;保险经纪人负责起草《补充医疗保险服务协议》,经集团公司审核后,保险经纪公司与承保公司签订该协议。

(五)保险经纪人负责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的期内服务工作保险经纪人建立专门的服务小组,负责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的期内服务工作,包括保险宣传服务、全程索赔服务、理赔数据统计分析服务等。对于索赔服务模式的初步设想为:参保人员直接将索赔资料在约定时间邮寄至保险经纪人,保险经纪人代为向保险公司办理索赔事宜,并监督保险公司及时、正确地进行理赔和划拨赔款。然后,保险经纪人通过定期汇报的制度,保证集团公司及时了解总体赔付情况、各下属机构的具体赔付情况、各科目(如门诊、住院)、各类人员(如在职、内退)的具体赔付情况等。保险经纪人通过全面、细致、专业的期内服务,减轻集团公司及各下属机构的工作负担。

三、具体案例分析

下面以工商银行新疆分行补充医疗保险统保情况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提供借鉴和参考。2002年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各下属机构逐步加入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为了解决员工医疗保障水平相对低的问题,采取自保方式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对员工发生的医疗费用予以实报实销;2005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各下属机构医疗费用报销工作的监督与管理,降低医疗费用报销的管理成本,决定通过商业保险形式对其员工的补充医疗保险实行集中管理,并委托保险经纪公司办理补充医疗保险的统保事宜。在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的设计下,完成了其所有下属机构的补充医疗保险统保工作。工商银行新疆分行下属11000余名在职人员、内部退养人员、退休人员,拥有了统一的补充医疗保险保障,享受到了源自同一服务机构的统一服务标准;同时,通过补充医疗保险的统一运作,实现了对各下属机构补充医疗福利待遇的有效监督与掌控,获得了由“规模效应”、“服务外包”带来的“成本节约”、“管理便捷”等显著的统保效果,江泰保险经纪公司为工商银行新疆分行提供了以下系列服务支持。[4]

(一)设置服务保证金,约束保险公司的规范操作制作了保险手册,进行培训讲座,确保宣传到位。为了约束保险公司在理赔工作中能够规范操作,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特别要求保险公司于投保时向工商银行新疆分行的指定账户中存入一定金额的服务保证金,并随时保证服务保证金的金额维持在期初水平。若保险公司一旦发生赔付延迟等违约情况,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可扣除一定数额的服务保证金作为违约金。

(二)打破保险公司理赔申请书的固定模式,设计适合本项目的理赔申请书保险公司的理赔申请书通常为:一份申请书可支持多个险种的索赔。针对某一个险种的索赔来说,保险公司的理赔申请书必定是不够完善的。为了保证索赔工作能够更加准确无误的进行,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精心设计了一款与工商银行新疆分行补充医疗保险理赔流程相适应的理赔申请书。

(三)建立“个人—地州—江泰—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模式,确保理赔安全为了确保理赔服务工作能够“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2006年续保时,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协助中国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将原有“每人分散索赔”的理赔服务模式,转换为“地州集中索赔”的理赔服务模式。同时,为了促进新疆分行非在岗人员的再就业,江泰保险经纪公司采取聘请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内部退养或退休人员的方式,来设置各地州补充医疗保险经办人。通过地州集中收集、江泰保险经纪公司统一管理、保险公司进行核赔的模式,确保理赔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通过详细、深入的理赔分析,协助工商银行新疆分行全面掌握赔付情况2006年7月,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对首个保险年度的理赔记录进行细致整理与核对,向工商银行新疆分行提供了年度理赔分析报告。报告从各月、各地州、各类人员、各赔付科目、整体赔付五个方面,详细对理赔数据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为其全面掌握赔付情况提供了有力支持。2005年通过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在保险市场上为其补充医疗统保项目进行询价,并与保险公司进行多次的谈判,最终,工商银行新疆分行以很低的保费水平获得了承保。2006年续保时,江泰保险经纪公司通过调整保险责任,加强风险防范,以及引入其他保险公司竞争等手段,维护了保费水平不变,确保了工商银行新疆分行财务支出的稳定。截至2011年5月,江泰保险经纪公司已在新疆、四川、福建、厦门、山西、陕西、北京等19家工商银行省级分行成功运作了员工补充医疗保险项目。[5]综上所述,工商银行新疆分行构建补充医疗保险统保制度为国内其他大型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建议借鉴其形式和经验对员工的补充医疗保险实行集中管理,并委托保险经纪公司办理补充医疗保险统,构建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补充医疗保险统保制度。

参考文献:

[1]张苗.补充医疗险之合理搭配[J].中国社会保障,2005(01).

[2]施解荣.积极稳妥地发展城镇职工补充医疗保险[J].保险研究,1999(06).

[3]于景岱,徐尧生.自管还是托管———关于完善大额补充医疗保险运营的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3(04).

[4]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