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住宅设计

新农村住宅设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农村住宅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农村住宅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要点

前言

我国有7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解决好农村住宅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农村住宅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居住条件的改善,而且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节约土地、节约能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新农村社区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为了建设好新农村社区,所做住宅设计应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为目标,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社会伦理、资源节约、经济、产业、土地、等多层角度来综合思考。

提高做好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的认识

加强新型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改善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促进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改变农村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近年来, 新农村社区住宅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村庄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村庄住宅设计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村庄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乱堆、污水乱排、村容村貌差,导致“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村庄布局散乱、住宅风格不协调、建设档次低,导致村庄建房先建后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建新房不拆旧房,形成了大量的“空心村”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因此,做好新农村社区住宅设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农村社区的住宅设计要点

改变农村传统住宅耗能、耗材、结构不合理的局面

引导农民按规划集中建设节能、节材、内部结构适合居住、外形美观大方的新型住宅。住宅建筑应符合安全、适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等规定,体现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对具有传统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价值的住宅或祠堂等应进行重点保护和修缮。住宅布局应以双拼式、连排式为主,积极引导公寓式住宅建设,限制建设独立式住宅。内部平面应做到动静分离、居寝分离、洁污分离和人畜分离,切实提高住宅标准。城镇郊区和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134,人均耕地超过1亩的平原地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167,山区、丘陵区每户宅基地用地不得超过200;小户住宅建筑面积不超过180,大户建筑面积不超过250;建筑基底面积不应大于宅基地面积的70%;层高不宜超过3m,底层层高可适当增加,但不应超过3.6m。

(2)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功能布局

对农村住宅进行设计时,户类型、户结构、户规模是决定住宅套型的三要素。除每个住户均必备的基本生活空间外,各种不同的户类型还要求有不同的特定附加功能空间;而户结构的繁简和户规模的大小则是决定位宅功能空间数量和尺寸的主要依据。例如:种植粮食、蔬菜、果木及饲养家禽家畜的农业户型,它要求的特定空间就是生产工具的贮藏,粮仓、蔬菜的存放,以及小规模的庭院鸡舍、猪圈等。对于那些从事农村各类工商业的专业户,就要有小型作坊、工作室、业务室等用房。对于经济收人比较高的农村,就要以基本家活空间为主.并要增设

客厅、书房或健身房等。

根据农村常住户的规模,有一代户、两代户、三代户及四代户。一般两代户与三代户较多,人口多在3―6口。这样基本功能空间就要有门斗、起居室、餐厅、卧室、厨房、浴室、贮藏室。并且还应有附加的杂屋、厕所、晒台等功能。而所需要的套型应为一户一套或一户两套。当为3-4口人时,应设2-3个卧室;当为4-6口人时,应设3-4个卧室。如果从事工商业者,还可根据实际进行增加。

(3)住宅平面设计――以门厅、卧室、起居厅与客厅为例

①门厅

在农村中,传统的民居住宅设门厅的不多,进门直接是堂屋、起居厅,没有空间的过渡。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合理的文明的居住行为,门厅设计必不可少,这样便于换鞋、更衣以及存放雨具等,同时还起到屏障及缓冲的作用。

门厅的面积以3-5m2较为合适。其地面做法应以容易打扫、清洗和耐磨为原则。门厅最好是单独设置,也可以是大空间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

②卧室

对于卧室的平面设计,首先要明确卧室的功能,且应做到生理分 室,做到各种类型的卧室有其相应特点,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要求。卧室的朝向及通风对保证户内的卫生及使用条件影响较大。卧室的朝向及通风与它所在一栋房屋中所处的位置有关,也与内部组合方式有关。卧室的开间尺寸一般在3.3m、3.6m;进深为3.6m、3.9m、4.2m甚至5m;净高均在3.2~3.5m。 主卧室面积在12~18m2之间,应设专用的卫生间,专用壁柜,并要有好的朝向。庭院式住宅的主卧室宜布置在二层,单元式住宅的主卧室,则应布置在住套的尽端为好。在农村中,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住宅中必须设置老人卧室。老人卧室最好设在一层,朝南,这样阳光充足,有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老人卧室中应设置专用卫生间,并设扶手和坐便器,适合老年人使用。老人卧室还应邻近出入口使之出入方便,利于交往。老人卧室面积不宜过大,过大则感到空虚,一般在l2平方米左右为宜。 ③起居厅与客厅

起居厅与客厅各自的功能是不同的。起居厅是对内的,而客厅(堂屋)是对外的。凡是邻里交往、来访宾客、婚寿庆典等活动均应纳入客厅的使用功能;起居厅仅供家人团聚、休息、交谈和看电视之用。在农村单元式住宅中,起居厅和客厅一般是合在一起的,而在庭院式住宅中二者是分离的,客厅设在一层,起居厅则设在二层,少数也有两者合一设在一层。

(4)住宅设计质量

农村居民的经济实力相对而言较差,总体住宅施工质量较差。农民自建房存在质量差、使用周期短等诸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积极加强住宅设计质量监管机制,同时地方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村住房的投资力度,应该派遣一些有经验的建筑师对农村社区的设计与建设进行免费的指导,有效规范农村建筑施工队伍管理。

参考文献:

新农村住宅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开源节流 沼气 太阳能 新型建筑材料 新农村低能耗住宅

能源危机是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建筑节能都被视为节能工作和能源政策的重要部分,并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开源节流,即增加能源和节约能源并重,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节约能源是首要任务,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村住宅建设,统领农村住宅建设的全寿命周期(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拆除),建设“节能、节水、节材”和环保的“省能节地型”农村住宅,使农村住宅建设由传统的资源浪费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化。实现新农村低能耗住宅的关键是要采用适当的技术和措施,需要开源节流两手抓。

一、什么是开源节流及我国农村低能耗住宅设计的背景

开源节流是既要利用农村住宅的特定的地理条件,充分享用大自然赋予的再生资源,也要注重提高用能效率,大力推行清洁能源的利用,鼓励村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

开源节流原则上应考虑:一是要尊重自然地形地貌,集约化使用土地等自然资源;二是要创造安全、整洁、文明的人工环境;三是要充分考虑住宅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将自然及人为因素对住区的副作用减至最小;四是要保留足够的绿色空间,完善农村住区生态协调;五是要保护自然环境,维护自然生态系统。

我国低能耗住宅设计的背景有:

1. 农村的生态环境比城市好,绿色和水资源等比较充足,可通过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的能源环境。

2. 可利用土地比较宽余,可以将目前分散的居住地进行集中布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节约土地资源,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改变农村基础设施不配套、集结程度低、资源浪费的现状。

3. 建筑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为达到一定的通风效果,方案设计时根据当地的风向、风速对建筑平面与剖面进行气流分析与通风设计。由于自然通风能加快夏季建筑的散热与降温,从而实现舒适的室内风环境,对于农民住宅应最大可能地组织自然风、穿堂风,这样既节约能源又经济实用。

4. 农宅的屋顶,多数以坡屋顶加局部平屋顶晒台,坡屋面下用竹木做平顶棚,既可储物,也可保温隔热。建筑结构符合模数制,便于工厂预加工,减少施工现场对环境的污染;建筑南向开窗面积大,增加冬季得热,北向开窗面积小,较少失热;建筑的围墙为透风式,有利于通风;庭园内种植阔叶植物,有利于调节建筑的得失热。

二、新农村低能耗住宅

在能源紧缺的中国,低能耗住宅能够实现在任意气象条件下,通过对住宅的合理设计、合理选材,使室内自然温度接近于或保持在人体舒适温度20℃―26℃的范围内,从而在为居住者提供舒适、自然的居住空间的同时,抑制并降低了建筑物的运行能耗。那么,低能耗住宅的定义是什么呢?低能耗住宅是指不用或者尽量少用一次能源,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对建筑物进行采暖和制冷。

(一)低能耗住宅的设计原则

首先,住宅采暖和制冷上尽量不使用一次性能源;其次,依据住宅能耗的分配比例,在技术上抓主要矛盾,以外墙、外窗、屋面为重点;第三,充分考虑我国的经济条件、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利用现有的建筑材料和资源、建设资金等;第四,造价低、高效率,使低能耗建筑技术在、具有在社会中普及应用的价值。

(二)低能耗住宅的设计方法

在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应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当地气候情况,改善建筑外环境,包括冬季防风、夏季及过渡季节促进自然通风以及夏季室外热岛效应的控制。同时合理地确定建筑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体型、间距、层高及对建筑周围环境进行绿化设计,以改善建筑的微气候环境,最大限度减少建筑物能耗量,获得理想的节能效果。大力推行清洁能源的利用,鼓励村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大力推行绿色环保节能材料,既可以减少大量的土地资源,也可以减少大量的建材。

1. 清洁能源的利用,提高用能效率

(1) 沼气。着眼环境、因地制宜的思路为农民打开了改变环境面貌的突破口――发展沼气:在以务农为主家庭中,大多设有猪栏禽舍,与粪池靠近,其下做沼气池,利用人畜粪便和青草料制成的沼气基本可以满足做饭烧水用。沼气是作物秸杆、杂草、人畜粪便等有机物质,在适当的温度、湿度、酸碱度和密闭条件下,经沼气池内微生物发酵分解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1立方米的沼气完全燃烧,可释放出5203~6622千卡的热量。沼气可和为能源,用于发电、照明及家庭和工业燃料。我们利用沼气,就是用它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来做饭、点灯照明。

沼气在农村经济可行,一个8m3的沼气池,一年可产沼气350m3左右,造价仅千余元,而其产生的热值相当于800~1000煤。沼气相比液化气每年可节约燃料费500元以上,两年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沼气作燃料实现了“生态利用――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01

(2) 太阳能。太阳能建筑即是利用太阳的辐射能量,代替部分常规能源,使房屋达到一定温度环境的建筑。太阳能建筑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大类。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是通过建筑方位的合理布置,通过窗、墙、屋顶等建筑物本身构件的相互配合,以自然热交换的方式,使房屋取得冬暖夏凉的效果的建筑。主动式太阳能建筑是指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基础上,附加一套太阳能采暖设备(如太阳能集热器、管道、泵等)。

2. 新型建筑材料的运用,增加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利用。

新型建材是绿色环保节能材料,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向农民推荐使用各类不同的新型建材。用混凝土砌块或混凝土多孔砖代替黏土实心砖,可以节约大量的土地资源和能源,而且它们的使用费用方面基本持平。提倡使用经过科技处理的天然材料,提倡使用生土掺稻杆、麦秸加工而成的空心砌块作围护结构;或运用高新技术将农作物秸杆直接转化成轻质高强的建筑墙板。还可以回收处理一些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如用煤粉灰做原料,生产隔热、隔音、防潮、保温等性能优于黏土砖的新型多孔承重砖,用旧轮胎制成建筑泥土。

生物质复合材料环保墙体模块系列的新型建筑材料将秸秆或树木碎片用于材料过程中,并使其成为主导材料(秸秆占总重量的85%以上)。这样的墙体具有隔热、保温等多种功能,同时也可作为多种类型的建筑墙体,且可以在报废后再生循环利用等附加利用的环保型墙体模块。

CL建筑体系是适合于广大农户居住的节能省地体系。它是继“砖混体系”、“框架体系”后又一新型建筑体系。这种新型住宅模式凸现三方面优势:首先,提高了保温隔热性能,不用粘土制品,可以达到节约耕地的目的。其次,结构安全,抗震性能好,比砖混结构提高两个烈度等级,优于框架结构。三是造价比其它结构低5%,住房使用寿命比砖混结构延长1倍,可实现建筑工厂化、住宅产业化。此外,与CL建筑体系配套的“CL秸秆气化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将多余的秸秆压缩成秸杆块,秸秆气化后,可以用于冬季供暖、四季做饭和热水洗澡。

建材选择应遵循无害化的原则。从舒适、健康、环保的要求出发,建筑材料的选用应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同时要使用无污染、易降解、可再生的环境材料。近年来,由于室内空气品质问题的日益严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建材、家具、地毯、涂料、油漆等室内材料作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在选择时首先一定要看是否满足国家有关部门的“绿色”标准。

三、新农村低能耗住宅设计实例

1. 长沙莘田村与江湾村的比较

莘田、江湾两村在自然条件、农户经济条件、人口数等方面大体处于同一水平,因此沼气作为主要住宅能源是导致两村能源支出差异的直接因素。莘田村春季户均能源消费133.4元,而江湾村使用沼气之后,煤等商品能使用数量的降低导致该村春季户均能源消费只有93元。此外,从能耗总量来分析。使用沼气后,江湾村每人少烧270薪柴、46.6秸秆和26.81标准煤。以两村各计1000人计算,春季江湾村将比莘田村少烧270吨柴薪,46.6吨秸秆和26.81吨标准煤。以此推算,一年下来节约的能源数量是相当可观的。

2. 利用沼气能源后的广西恭城

广西恭城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还只是一个小山村,广大农民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着眼环境、因地制宜的思路为当地人打开了改变环境面貌的突破口――发展沼气:用人畜粪便和青草料沤制后产生的沼气烧水、煮饭、炒菜和照明,既省柴省力,又方便卫生。目前恭城的沼气入户率居全国第一。

沼气作燃料具有显著的效益:用来煮饭做菜、点灯照明,若按一户弄家每天用两千瓦时电计算,每千瓦时电费0.58元,一年节约电费42元;每户每月节柴200,每50以10元计算,全年节约48元,这是最直接的经济效益。用沼气取代柴草作燃料,实现了“生态利用―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结束语

农村住宅建设的改观来自点滴,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废料可以得到妥善处理,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能源的消耗,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随着农村能源综合建设的进行,商品能市场的逐渐规范和生态能源工程的推广,商品能和生态能源将会逐渐替代生物质能的使用。实现农村住宅的低能耗建设,就必须开源节流两手抓。

参考文献:

[1]金虹,安艳华,郑审.房屋建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8.

[2]李嵘,祁斌.从资源的循环利用探讨可持续的农村住宅设计[J].村镇建设,2006.12.

[3]陈淑琴,李念平,乐地,高峰.农村住宅能源使用结构的分析研究[J].节能技术,2005.11.

新农村住宅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建设;农村

前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新农村包括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而新房舍,即农村的住宅,是改善农村居住条件和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长期积累下来的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原因,使农村住宅在规划布局、设计、建造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

一、为何要建设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的重大举措。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范围,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消除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促进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建立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让广大农民能够像市民一样拥有洁净方便的自来水、清洁的燃料、整洁的厨房、舒适方便的卫生条件和平坦的道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要坚持五个机制:一是投入机制,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对农村投入增长的机制。二是工作机制,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涉农部门的事,党和政府的各部门尤其是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都要有“一盘棋”的观念,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项目、增加资金投入时都要向农村倾斜。三是引导农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建立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激励机制。四是加快建立吸引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五是逐步建立改变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新体制。

二、新农村建设遇到的问题

2.1 新农村规划受人为影响较大

新农村的规划是把几个小的自然村整合为一个比较大的中心村,从而达到土地,公共设施的最大利用化和节约化。新农村的规划应该突出他的自然性,合理性以及和农民的生活习惯相适应性。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一些手中握有权利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自己对于农村规划的无知和其本人思想的落后,使得新农村的规划不能按照其合理的方式发展,村庄的街道横平竖直,显得尤其呆板,出现很多一模一样的村庄,乡村的布局几乎相似,让人身处其中的时候没有一点新鲜感和成就感。我们的规划师在这样的条件下不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水平,从而使自己的设计的合理的,科学的规划作品一改再改,最后是一部好的规划作品成为了权利的牺牲品。

2.2 住宅设计单一,没有从农村实际出发

在设计方面,设计师提供多种的户型选择,由于户型的选择的时候,选择人(一般不是农民本身)带有一种攀比心理,为了突出业绩和节省自己的时间精力。所以在户型的选择中没有考虑到村民的实际情况和生活习惯,选择了一些看起来华丽但是用起来却不实用的户型。比如现在的户型中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原则下一般把院子设计的都比较小,然而在我们目前还不是机械化农业的前提下,大部分农民还需要一定的场地去晾粮食等,老的农村户型一般都是把房顶建成平的以方便晒粮食,新农村在户型屋顶的选择上根据笔者调查大部分屋顶为斜坡式,使得农民在一定程度上的不方便;还有就是牲畜家禽的养殖问题,一般农户都有自己家养的牲畜,这样可以增加一部分家庭收入,然而新的农村社区设计为了达到卫生方面的要求,一般不设计牲畜家禽的养殖的场所。在调查中,农民也明确表示不想集中化养殖。笔者认为在我国农业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下,集中化养殖有些过于理想化。其实可以尝试沼气池的使用,这样可以解决牲畜家禽粪便的清理和卫生等问题,也可以使得农户家的一些能源自给自足。

三、解决新农村住宅设计合理性的办法。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基于环境条件、经济基础的不同,在进行具体规划前必须进行详细调查,针对不同农村、不同文化,尊重当地传统习俗,尊重当地群众的意见,切实从群众的利益考虑,为新农村住宅建设打好基础。

科学合理规划根据当地实情,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合理分配土地资源,切实做到规划科学合理,使农民住宅美观实用,美化生活环境,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村以后的发展预留足够的空间。

继承传统、摒弃低俗目前,我国已有一些村庄步入生态建设的行列,塑造出了特有的田园风光,为开发田园生态旅游业奠定了基础。新农村住宅要体现当代农村精神风貌,在继承中寻求创新,在创新中保留特色,摒弃陋俗、低俗文化。

可持续发展的利用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加强监管力度,避免出现浪费国土资源等现象。合理运用太阳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农宅设计上要从节能出发,如建筑的朝向、开窗、材料等方面,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环保、节能、美观。

文化休闲场所的开发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长。传统模式下的农村,村民休闲娱乐没有固定的场所,导致形式单一、内容简单,农村文化发展脱离综合发展。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应建立大众性文化休闲娱乐场所,以群众需求为前提,创造宜居新环境。

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上,应当以人为本,从广大农民的利益出发,建设适应时展的集约、生态、可持续的新农村住宅。引导农民从粗犷浪费型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充分发挥建筑业对农村生活方式、文化风貌、传统观念转变的巨大推动作用。

四、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会和谐离不开广阔农村的社会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总之,新农村建设要深刻地认识新农村建设(包括小城镇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在学习典型经验和示范中营造各具特色的和谐新农村。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新农村住宅设计范文第4篇

中图分类号: TU241.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4.068

1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分析

传统农村家居设计特点。设计布局大多以院子为中心,这种设计模式相对简单。农民也钟爱这种布局,可利用门口小院子,种一些果蔬,但整体较单一。家居设计的外型和装修,也较简单,符合当地的特色。例如,湘西地区的建筑外型主要以吊脚楼为主,实体以木头建筑,内部基本没有现场装修这么复杂,用不上防水漆和刷墙。

2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现状与特点分析

我国的新农村住宅平面空间设计不合理,功能不明确。有些住宅,把厨房和卫生间相对接,卫生条件不佳;布局也不合理,思想传统保守。很多住宅,都有特别大的客厅,甚至会和邻居攀比谁的客厅大,或者有比较大的书房,却并不看书,只是为了增加文化气息。同时,现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也比较落后,土地浪费得比较多的。一般住户,都有一个大院子,会占一定面积,甚至比宅基地更大。而且这些房屋的抗震性也不好,没有一定的安全保证和救急设施。好多住宅施工时间久,历时花费了1~2年,才勉强完工,施工的标准没有统一,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虽然住宅的家居设计的用时久,也没能设计出让人满意的作品。

3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的优化设计对策分析

3.1 户型结构多元化、生活化

现在的家居设计中存在布局不合理且功能性差。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户型应有多样化发展,生活化。户型应该根据大多数人的需求来设计。之前传统民居,卫生间厨房都在院子里,而不在卧室旁边。现在的新农村建设,都是规划建筑面积,每家每户没有自留地建院子。可在房屋家居设计里面增加厨房厕所的位置,更加人性化卫生化。不再和以前一样,到处都是人畜垃圾。到了夏天,更是滋生蚊子。

3.2 家居设计以绿色生态,低成本为主

绿色生态设计,是将人们生态系统中居住环境及结构和功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安排,最终使系统结构和功能达到整体优化。彩色生态设计获得一种高效、少废弃、少污染的生态平衡建筑环境,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体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呼应,构造适宜的、可持续的人居生活环境。

3.3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遵循的原则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应遵循整体化个性构思、节约性、生态性原则。对于家居设计要整体化设计,成本节约,生态性保证。家居设计重在适合大家居住,让居住者住得顺心,健康的生活环境是很重要的。新农村建设的地点一般比较广阔,可以利用太阳能,晴天就有热水用,节约了电费。现在新农村可以用天然气作为能源,更加环保。

3.4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细节建议

3.4.1 客厅设计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中的客厅,需要结合住户的实际情况安排大小。一般情况下,客厅的使用效率不是很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客厅的作用主要用于看电视和会客。如果是会客为主,就可以少安排一些面积。毕竟实用性没有卧室厨房那么强。对于一些小户型住户,客厅面积就可以减少一些,用隔墙隔开一点,做衣柜、鞋柜都是不错的选择。

3.4.2 卧室设计 现在的卧室的主要功能还是休息,针对不同住户,也有不同的要求。有些住户对光线的要求比较高,就可以选择采光比较好的方向作为卧室。当然,房间里面最好带窗帘,这个可以控制光线。白天休息也不会受光线的影响。

3.4.3 厨房设计 厨房的设计点关键在于通风性要好,因为油烟会让居住环境变得不好,及时排出油烟,才是最佳选择。厨房的卫生环境也得注意,设计橱柜,放置餐具。在空间狭窄的情况下,把空间往上发展,这样也就节约了占地面积。平时的砧板菜刀,还有其他的做菜用具,都应该在晾干以后再放置到橱柜。

3.4.4 卫生间设计 新农村建设中家居设计的卫生间也是重点,一般来说,其使用频率很高。之前的农村卫生间都特别脏,气味难闻,其主要原因是水源问题。现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实现了集体供水,卫生间就可以做成冲水式的。淋浴系统也可以一并使用了,彻底解决了洗澡问题。

新农村住宅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住宅

1 现状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严重,乡村与城市经济、文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发展极不协调。农村的产业仍处于低端,较粗放的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的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文化等的全面发展,尤其是近十年来农村住宅面积每年以高于7亿平方米的速度在增长,居国家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我国农宅建筑面积大约为240亿平方米左右,约占全国建筑面积的62%。与此同时,“上层建筑”对于经济也起到了限制作用,应及时变革创新。在城乡建设方面,这些不合理的“上层建筑”就是包含诸如建筑布局、设计为代表的建筑技术文化以及农村存在的对居住建筑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及观念等层面的一系列思想,造成中国农村建筑普遍存在能耗高、安全隐患多、功能不全及不适宜、住宅利用率低、环境不适宜及生活公用设施不配套等问题。

对于规划建设新农村住宅方面的创新思路意义重大。新农宅建筑的设计有设计标准化、配件定型化、集约装配化等新思路。这些思路可以为新农村住宅设计指明一定的方向,逐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目标

2农宅特点分析

2.1最基本的功能属性

从古到今,人类出于动物的本能,对建筑的最基本需求就是建造一个能够遮风挡雨,可以睡眠、休息的空间,最好有良好的采光、通风、温度、湿度,是可以完全不依赖自然的场所。随着社会、人口、技术、材料等因素的变化,人们对于住宅最基本的功能要求也就相应提高。农宅也具有同样类似的基本需求。

2.2功能需求多元化

农村住户由于每个人所从事的产业性质不同,对于功能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大部分农民以农业为主,这就有了一般农业户和专业农业户,同时在村庄里还有个体工商户、企业职工等第二、三产业的成员,这就要求新农村住宅设计时考虑住户的多元化需求,选定多层次的住宅类型、住宅标准与之适应。

2.3生产与生活空间的关系

传统农宅生产与生活空间相互结合,紧密却容易产生干扰,住宅利用率不高。新农村住宅将生活与生产空间分离并科学布局,将居住功能完善,提高居住纯度。“农民上楼”可以合理地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但由此带到的“农民与土地相分离”的问题应在设计前期提早预防。在规划布局、住房分配等方面统筹考虑,使新农村住宅问题在面临具体情况时得到具体对待。

2.4建造技术落后,结构不安全,室内热舒适性较差

农村的住宅往往由于经济水平及科学文化程度的限制,建造材料、技术、结构方面存在安全隐患,人最起码的安全不能保证。在室内环境上不做过多考虑,对朝向、间距、通风、采光等科学手法方面没有概念。部分新农村住宅克服了以上缺点,对于建造技术、艺术上的方法充分吸收城市先进的做法,力求保证居住的舒适性。

2.5造型跟随城市样式,杂乱重复,缺乏特色

新农村的住宅比起早期的农村住宅已经在样式上向城市建筑靠拢,但其设施部配套,资源部丰富,导致其面临一种介于城市与传统农村之间的尴尬局面。只有注重地方特色与先进技术的有机结合与运用,才能为其增添可识别性。

3功能的需求

生产方式改变提高了农民住宅功能符合程度。每套住宅都应功能齐全,配套合理,各功能空间有不同的私密性要求。功能空间的基本组成有居住、农副业生产、辅助交通以及附属建筑、服务院落等。

3.1堂屋

堂屋是农宅一进门的多功能房间,具有生活、生产、储物等符合功能,一些地方还兼晾晒、存放农具、从事家庭活动之用。堂屋尺寸要大,可分层设置两个,底层作为接待和老人使用,二层为年青人活动用,功能分区合理。随着功能要求的多样化,室内可采用隔断,满足一定的可变性。空间结构方面注意预先采取措施,确保安全。

3.2卧室

卧室应考虑有老年人、成年人、子女以及客人住房。灵活分配,达到干扰最小。较好的采光、通风等条件是卧室必备的。

3.3厨房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宅中,厨房同时要饲养家畜,蒸煮饲料,兼有生活与生产两种设施。应根据气候差别、生活习惯差别来设置其独特的厨房空间。

3.4餐厅

用餐厅可与堂屋合一,也可用过厅做餐厅。

3.5卫浴

新住宅中,有的新农宅在楼梯下部设置浴房间,现代化卫生设备要求卫生间有足够的空间,并综合考虑设备、管线等要求。

3.6储物间

相应的贮存空间非常必要,充分利用空间,可利用坡屋顶内设阁楼,也可利用楼梯间设储物间。

3.7车库

村庄规划中尽可能集中安排车库。

3.8庭院

庭院面积和形式要因地制宜,适合风俗习惯。形式上应避免过高、过大的门楼及全封闭围墙。

3.9其他设施

太阳房和沼气池等设施的设置就是充分考虑农民的生活生产环境的做法。

4规划建筑设计

居住关系到人的生产生活,从古到今人们都非常重视。从乡土聚落中可以清晰看到古代的居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庭、宗族为居住单元的聚居模式。

在规划布局上,新农宅应充分考虑建筑组群、风向、日照、停车、人口性质等因素,合理协调建筑高度与农民土地等生产与生活空间的关系问题。

在建筑设计上应合理吸取传统文化,保留以堂屋为中心组织功能空间的特点,用新的材料、结构、空间理念等手段,营造空间的传统特色。其外部的造型也应从传统与地域文化中吸取灵感与经验,建出更合理的民居。

新农村住宅由于其居民产业性质及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在建设实践过程中仍有一系列问题没有解决,规划建设的探索之路很漫长,却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朱昌廉,《住宅建筑设计原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作者简介:

新农村住宅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总体布局;景观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新农村建设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整体搬迁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然而,在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普遍存在着模仿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现象。这种不切实际,盲目模仿的现象造成了农村特色的削弱和消失。使城市居住区肌理代替村庄肌理,城市住宅代替村庄住宅。这种不符合农民生活方式的规划,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并且由此滋生了乱搭乱建等违法现象。

在村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试图以农民为核心,根据保留改造点和新建居民点的不同情况,从村庄总体布局、农村住宅及宅基地、乡村景观等几个方面,对新农村规划进行分析,并对其农村特色进行思考。

一、村庄总体布局。

由于农村资金有限,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的原则。总体布局上,在保证农民生活舒适的基础上,在有限的用地红线内建造尽量多的农民住宅。

1、对于保留改造居民点,规划注重体现农村的特点,尊重农村原本的生活习惯。设计时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在对土路、石子路进行规划梳理,对水面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对围墙棚舍进行统一安排的同时,遵循农村地区自然肌理,保护农村有别于城市的自然风貌。在规划中,尽可能按照原有道路、河流走向,确定组团形态、道路系统及开敞空间系统,保持村庄整体形态的延续。

(1)以控规为依据的同时做到少拆现状建筑,现状建筑与规划红线矛盾的地方,在规划中可适当调整用地红线,以适应现状建筑,节约用地。

(2)道路规划中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及进村位置。为了适应现状道路改造,道路宽度控制在2.5~5.0m。

(3)应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根据用地现状进行适当扩建和插建。一是可以平衡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二是可以对新建点无法纳入的住宅做适当安排。

(4)因改造而在保留居民点中侵占了农民的法定宅基地的,设计中应在其它地方相应做出补偿。

(5)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的提高,在适当位置考虑了机动车的停车位。

(6)根据常年主导风向,增加设置公厕、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环卫设施。

2、对于新建居民点,则努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及村民生活模式,努力把规划区建设成为一个居住环境良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郊区新型村民社区。重视乡村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气息浓郁、邻里关系融洽、景观环境优良的生态文明社区。

(1)总体户型比按照居民点现状调查结果做适当调整。

(2)住宅及宅基地的布置在考虑采光、通透的前提下,或与道路垂直,或平行于道路,或与道路成不同角度的夹角,间隙布置公共活动场地,整体形态生动活泼,丰富而多变。各组团围绕组团绿地布置,形态上形成一定的向心凝聚力,促进人文归属感的形成。每个居住组团都要设置室外健身点或公共活动场所。

(3)在交通组织上采用“人车混行”的方式,以节约用地。居民点内部道路划分为主路和支路。主路结构为环形或尽端路,设计上采取一定的曲折处理,降低了组团内部机动车的行车速度。

(4)新建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原则上不超过0.375hm2(4亩),总建筑面积1000-2000m2之间,可结合卫生所、超市、村民活动室、物业管理用房、托幼所、公共厕所等一起设置。

(5)统一规划、分期开发、配套建设。注重分期开发的工程经济性以及设施配建与住宅建设的同时性,做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建齐全、道路交通系统完善、每期开发都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分区单元,每个单元的有机组合又形成一个统一的住区。在分期建设中,近期、中期、远期的户数都要听取村里领导和农民的意见。

(6)居民点每20-30户设置垃圾桶。垃圾收集点则结合周边区域统一考虑。每居民点规划一座公厕,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布置。

3、要完善新农村建设交通设施,若要富,先修路,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良好的交通是不行的。理顺村城内各个村屯的道路,规划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统,确保村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便捷联系和可达性,在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努力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公路,塑造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规划中基本保持了现状的路网框架,结合地形对局部道路的走向进行了调整,形成“一横五纵”的路网结构,“一横”为主要对外交通道路,“五纵”为通往各村屯的主要道路。

二、农民住宅及宅基地

农民住宅设计既要源于农村生活,又要高于目前的农村生活。在户型设计中既要注意功能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对应,又要引入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

1、对于保留改造点,宅基地面积不受制约。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在改造中侵占了农民法定宅基地的,设计中在其它地方做出了补偿。

2、对于新建居民点

(1)宅基地划分数据指标按照相关指标要求进行规划。即对于1—2人户,3-4人户,5人户,和6人户分别规定不同的宅基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层数。住宅以双拼的形式组合,有院落的可以用围墙分隔,或者联排四五户的形式组合。形成农村特有的宅基地布局形态,不仅保障居民生活的私密性,还在农村规划建设中体现了节约的思想。

(2)如何确定农民住宅面宽的问题一直贯穿设计始终。有人主张面宽做宽符合农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居住习惯,但由于总用地面积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的限制而未能实现。普遍房型面宽定为7—9m,既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也节约土地。

(3)在户型设计中,住宅底层设置卧室和卫生间,方便老人居住;卫生间面积稍大,可提供洗衣等家务劳动空间;底层南向出入口开在客厅,北向出入口开在厨房,这样符合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也减少了走道面积,增加了生活用房的使用面积。同时在设计中考虑农民的使用特点,为农民提供仓储农具的空间或院落。

(4)机动车停车位设在庭院内,不设车库。

(5)响应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在设计中预留太阳能热水器位置。农村地区没有高层建筑的遮挡,水温升温快,效果好。且农村均为独门独户的多层住宅,热水器安装维护方便。

三、乡村景观

1、对于保留改造点,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生态资源,林地、农田、果园结合,创造出不同于城市的田园风光,形成具有特色的郊区新居民集聚区。对于现状有河流经过的村庄,结合景观,梳理整合河道,提出河道水系整治方案,并利用原有水塘、河道进行景观布置,设置居民游憩场地。现状有果园的,可以适当修理改造,形成别具风格的农村景观。

2、对于新建居民点。绿地系统以步行绿化主轴为设计重点,结合步行道路,有机联系各组团绿地。并与规划区内的水体资源结合,形成社区绿地景观系统。各组团的公共绿地景观又与规划区的自然景观形成完整的景观环境系统。

3、生态环境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菜地园等用地,注重保护原有山的生态环境,强化村域连续的绿色生态背景,合理利用山水资源,形成绿色背景、黄色板块及蓝色水面的村域生态网络。在农家庭园中集中绿化布置,沿村内道路两侧、休闲活动区和宅间空地进行重点绿化,体现绿色山村的自然清新面貌。

四、结语

在新农村整体搬迁过程中,设计人员从整理宅基地资料和户籍资料,到宅基地资料与现状地形的整合,从听取村里领导及村民的意愿,到与专家的多次交换意见,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只有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地方,结合实际,关心农民,尊重农民意愿,才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实现农村特色的延续和再塑造,真正提高农村的人居环境质量。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对这种新的发展形势,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应明确主导思想,总结问题和经验教训,创新规划设计思路,加快规划设计实施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周亚群.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中外建筑2012(2).

[2]王晓辉.新农村规划设计中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新农村住宅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山东;新农村;空间形态;参与方式;策略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151-02

山东是农业和人口大省,新农村建设因不同的经济、文化等存在着地区差异,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体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生活倾向。鲁东、鲁西、鲁中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看起来差别较大,不能以GDP论成败,各自都有可取之处。山东的新农村究竟怎么建设才算合理,这个问题的探究刚刚开始。

1新农村建设现状

1.1建设空间形态

(1)鲁西地区。村容村貌是整治重点,加强对原有基础设施的改造。清理乱放乱倒的杂物和垃圾,加强交通设施的可靠性,硬化路面提高交通效率。厕所引进沼气池、抽水马桶。教育上的初中进城工程,到城里读书,回村转变生活观念和习俗。村民平等地接受城市文明的熏陶,教育资源也随之提升效率。

(2)鲁中地区。基于村容整治,兼顾经济发展。先增加农民收入,再通过规划引导农民自身建设。村民自建房政府补贴一部分,村民的建设热情提高很大。有别于以往的破砖破瓦杂草丛生,新建住宅|量都非常好。新建住宅很多是2―3层的独栋,符合实际,实现了住上比城里人还好房子的别墅梦。

(3)鲁东地区。“城乡一体化”策略,把农村的资源和空间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也让农村共享到城市的标准和福利。村改社,农民住楼房进社区,原有的“平房”住宅会换得更多面积和更多数量的“套房”。

1.2建设参与方式

(1)政府主导。在统一规划的框架下,政府直接拨款或联合开发商投资建造。整体性和原则性较强,建设速度快,能够兼顾各个方面的利益。

(2)村民主导。依靠村内集体经济自发自行改造。建立在村民实用前提上,村民建设积极性较高,经济适用,建筑空间和形式最大化的符合了自身需要。

(3)开发商主导。即房地产开发模式。资金和技术背景足够,能够保证房屋的建设规模和速度。

2新农村建设策略

2.1建设空间形态

(1)保留农村建筑和生活元素,提高农民的建设积极性。鲁西建设中农民得到了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相对发达的鲁东农民却越多的“上楼进社区”,相比更多“独栋独院”的鲁西,貌似没什么值得农民称赞。对于传统村落和建筑空间,过于集中化违背传统农村空间肌理,违背农民生活意愿。村际交通上把更多公交车通到村里,比定点发车的小巴更进一步。

(2)正确对待村庄外观。民居建立在一定意愿之上,用建筑学术语解释就是适用。动辄统一立面、统一颜色,这种主观改造对原居民的生活是一种破坏。从村民角度,房屋外观如何,是一种传承和记忆,是一种归属感和存在感。看似红红火火的统一改造,很容易把村庄搞得没有特色,特色在土生土长的村民眼里是不一样的概念。比如历史久远的老宅统一涂刷成另一种外观,村民多半是很反感的,意义不大。

(3)发展经济林,创造经济同时彰显农村景观特色。整齐的城市绿化和农村传统景色不相接,与农民传统的生活关系不大,还会对传统生物生存环境造成危害,造成许多野生动植物减少甚至销声匿迹。像苹果、桃子和杏子等不仅能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极大地丰富了观叶、观花、观果的多样性。经济林会保护乡村印象,叽叽喳喳的山雀就是奔着野果去的。

2.2建设参与方式

最好的模式是政府规划,村民自建。政府在规划层面拿出方案,大致的改造方向、规模、位置必须符合整个城乡发展规划的整体空间和利益。开发商尽量少参与,农村住宅商业因素太多味道就变了。村民在住宅的设计、建造阶段都应该充分参与。不同于城市的快节奏、标准化生活节奏下的建设,村民参与设计的方案才会适用,村民参与施工的工程才会可靠。

新农村住宅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字】新农村住宅建设 建房问题

新农村住宅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搞好新农村住宅建设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民群众居住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度和广度。然而建房是一项长久系统工程。在我国,新村建设已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同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 建房的观念陈旧

农民习惯于一户一宅的传统居住形式,农民建房往往讲究的是风水、日子、朝向的,有的农民受到风水先生的鼓动,随意更改建房的高度、朝向,只要资金充足,他并不完全服从规划的安排,牵一发而动全身,有些随意性的改动可以影响到整个规划的实施。

二、 政府追求片面经济,忽视新农村建房

一些地方为发展工业经济,多地重复的规划工业园区,占用大量建设用地,导致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紧张。而省、市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原本有限,再加上建设用地指标的划拨倾向工业园区,下拨到农民建房的指标就更少,可是僧多粥少,因此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三、 缺少设计,自行修建,建造水平低,房屋质量低下

长期以来,农村房屋沿袭自主建设模式,农民受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建房缺乏全局思想和环境意识,随意性大;另外,由于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建房基本没有设计图纸,房屋平面布局和造型大多照搬或模仿,导致千村一面的建筑风格,不讲究房屋的功能,平面布局单一,房间穿套,使用不便。房屋施工大多沿用传统做法,自行组织临时施工队,由未经专业培训的泥瓦匠操作,技术工艺落后。这样,导致房屋功能和质量低下,存在较多的质量安全隐患。目前,还有一些农民房屋的设计方案存在华而不实、脱离实际的缺陷,农民房屋不像农民房屋、别墅不像别墅,居住环境虽好,生产劳动却很不便,不符合农民和农村生活的客观需要。

四、 基础设施簿弱

较长时期以来,大多数地区对农村村庄基础设施的投入很少,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稳定的财政保障,资金问题是村镇建设的大问题。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村内道路、给水排水、卫生等方面。如村内道路硬化率低,大多数村庄无集中供水设施,农民饮用水质量差,村内污水、垃圾随意排放,农民住宅环境质量较差。

五、 资金短缺,影响了新农村建房

资金储备不足。在我国农村,每户年均收入约9000元,大部分农民收入较单一,建房资金主要来源于打工收入。按目前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计算,建好一幢房子,至少要花费农民家庭10-15年的积蓄,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用于建房资金储备并不充分。农村建房也是一项面子工程,经济实力好的在造,条件差的借钱也在造,耗尽了积蓄,透支了生活。面子工程导致了很多“空心楼”、“烂尾房”的产生,有的新建房建了多年还是毛坯房。这是其二。其三是资金浪费严重。受迷信思想影响,怕周边高出自家的房屋破坏了自家的风水,邻里之间相互攀比,远离了建房的初衷,建造了超过使用目的和承受能力的住房,新房建成后,二楼以上普遍长年空置。

六、土地统筹困难重重,统一规划进展缓慢

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来,老百姓的思想观念没有改变,不愿意将自己的承包地统筹出去,且有的群众一旦听说要将自己的土地规划为建设用地,往往就为自己的利益盘算、漫天要价,从中阻挠工作的开展。因此要集中一片土地,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房往往要做很多的工作,进行很多的谈判,需要与不同的老百姓、不同个性的群众进行面对面的协商价格与谈判,有时往往是一户农户工作的不到位,而影响整个规划的实施,致使集体土地统筹问题就很难实行,即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可规划进行新农村建设,有土地指标可以建房,但是集体土地不能统筹,新区规划就很难实施。老百姓建房问题也就难以解决。

七、违章建筑现象比较严重,农村建房管理难

根据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规定在适建区内2人及2人以下户用地标准最高不得超过80平方米,3人及3人以上户用地标准最高不得超过120平方米,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建房习惯既建房又建附房、圈院,规定的审批面积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农户建附房、圈院子的现象比较严重,《土地管理法》规定,对违法行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制止,但没有执行权利。当前农民盖住宅,一个月内就可以封顶,土地管理部门对其违法行为下达停工通知书,违法者不停工,土地管理部门一点办法也没有,走完法定程序,将其移交法院强制执行,房子早盖好了,农民建住宅倾其多年积蓄,一旦拆除,便会激化矛盾,因此法院接到这样的申请强制执行案,往往是不了了之。

八、人才数量严重不足,整体素质偏低

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处比较偏远,人才资源相对匮乏,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虽然我国每年培养的人才比较多,但是在整个人才资源队伍中,农村人才是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根据相关统计表明,我国目前广大农民群众受教育的年限平均低于8年,这就说明了广大农村地区人才资源严重短缺,这使得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加上农村生产者接受再教育、再培训的比例非常小,使得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人才数量不足,素质整体偏低。没有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农业技术就无法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相应的帮助。

对于以上的问题提出几点意见:

1、科学合理制定建设规划,破解土地制约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村庄规划区内的宅基地、空闲地、自留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安排,统一标准,设计出坚固、节能、实用的新型住房,让农民朋友少折腾,少花冤枉钱,就能住上称心如意的新房子。既改善农民的住房条件,又腾出多余的宅基地进行复垦,有效节约耕地

2、加大《土地法》的贯彻力度。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既要合理开发利用,又要对当耕地进行保护。结合《土地法》,对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占补平衡措施的实施、土地用途的管制、建设用地面积的控制、一户一基的规范、宅基地审批的流程等方面,实行重点宣传,做到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家喻户晓。要按照“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的要求,真正深入到农村一线,与农民面对面地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增进农民对建房的报建、规划、设计、验收等程序的认识,促使其真正重视自己房屋的法律权益、质量安全等。发现有违法行为要及时制止,同时要严肃处理已经发生违章建筑行为,规范农村建设用地行为。加大政策法律宣传力度。要深入农村广泛进行有关土地、规划、环保等政策的宣传工作。要大力进行《土地管理法》、《城乡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农民法制观念,预防和遏制违章建房的现象。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施给农民、集体、国家带来的好处;让农民了解按规划建房对于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共享性、改变农村陈旧、落后的面貌具有的重大意义。

3、加大政府支持,特别是在资金和技术上。请一些专业的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统一统计,统一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