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范文第1篇

关 键 词:多层建筑;电气设计;弱电系统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multi-storey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and content, the focus should be noted that in the design of a common problem, and propose solutions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 multi-storey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weak systems

中图分类号: F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电气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多层建筑的电气设计,总体上应满足舒适、安全、可持续的要求。现对多层住宅建筑电气设计的常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供参考。

一 用电负荷确定

用电负荷是指每户的用电计算负荷,《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2011(2012年4月1日起执行)中规定:“每套住宅的用电负荷应根据套内建筑面积和用电负荷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2.5kW”。这个“2.5kW”为规范提出必须达到的下限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每套住宅的负荷标准最低也已经达到4KW。根据现阶段家庭实际用电情况,并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设计时小户型住宅(60m2 以内)取4KW/户,中户型住宅(60~100m2 )取6KW/户,大户型住宅(100m2 以上)取8KW/户。

二 电源的引入

按照《住宅设计规范》中的规定,住宅小区供电系统应采用TN-S或TN-C-S系统接地方式供电。

TN-C-S系统在住宅小区内可以使用,但不推荐使用。因为在电源进住宅楼前将PEN线作重复接地后,分为PE线与N线,而PEN线中的工作电流(三相不平衡电流或故障电流)常会使PEN线带电位,不利于安全,也会对一些敏感的家用电器(如电子设备)产生干扰。

TN-S系统(如图1所示)的PE线与N线从电源侧就始终分开,接地故障电流以PE线为返回电源的通路,短路电流较大,可用熔断器、断路器来切断电源,防止电击事故。但PE线在安全系统范围内连通,一旦某住宅楼出现故障电压,该故障电压就可能沿PE线传至另外几处住宅楼,如果另外几处住宅楼内未做总等电位联结,则有可能发生电击事故。可见,TN-S、TN-C-S接地系统各有特点,决不能断定哪个系统优于其他系统。在电气工程设计中。应当按照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及住宅小区的实际供电系统来选择合适的接地形式。

电源系统接地金属外壳

图1TN-S系统

住宅小区建筑物无论采用何种接地形式,在住宅楼内都必须做等电位联结,并与漏电保护装置正确配合使用,这样才能有效防止触电和电击事故的发生,并提高安全用电水平。

三.住宅配电箱的设置

在住宅配电箱(分户箱)进线端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过、欠电压保护电器。 其中过、欠电压保护电器应为自恢复式。住宅电源总断路器应具有过载、短路等保护功能,并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回路断路器也应具有过载、短路等保护功能,并能同时断开相线和中性线。照明、一般插座、厨房插座、卫生间插座、空调插座都应为单独一个回路(每个空调回路插座数量不宜超过2个,柜式空调回路插座独立1个)。家用电器回路或插座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用户配电箱系统设计主要采用如图2所示的3种方案。方案1:漏电保护器(RCD)装在电源进线处,进行全面保护,经济实用,但缺点是当某处发生漏电时,全户断电。方案2:除照明回路不装漏电保护外,其他各回路都单独安装RCD,漏电保护动作时影响面较小,但该系统造价较高。方案3:除照明回路不装漏电保护外,其他各回路合用1只RCD。这里有2点值得商讨。

(1)壁挂式分体空调回路是否设置RCD?《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42-2011(2012年4月1日起执行)中8.4.4条:柜式空调的电源插座回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分体式空调的电源插座回路宜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而其它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中8.4.4条: “...除壁挂式空调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外,其他电源插座回路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 有人认为分体式空调的供电回路及设备一般人都难以触及,人遭电击机会很小,故不必安装RCD以节约成本。但是空调室外机处于露天,在南方地区雨水较多、空气潮湿容易引起泄露电流较大,并对检修的工人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笔者认为,分体空调回路安装RCD利大于弊。

(2)各插座回路共用1个RCD还是各回路单独安装。这主要涉及工程造价与供电的可靠性、检修方便2个方面。每一回路加装RCD,供电可靠性高。但造价较高,配电箱体积也较大。所有插座回路共用1个RCD工程造价低了,配电箱体积也小了,但若有漏电动作时,检修查找较困难;另外,电器均有正常的泄露电流。

图2 用户配电箱系统设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配电系统可采用如图3所示最优方案,其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克服以上弊端。在笔者承担设计的长沙市开福区万科城项目中的多层住宅入户配电箱就是采用如图3所示的方案,并在成本、箱体空间控制上到了万科集团的好评。但如图3所示方案在工程应用中还可视实际需求进一步优化。

图3 配电系统最优方案

四 弱电系统

住宅工程设计中电话、电视、网络入户也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多层住宅,每套住宅应设弱电箱一个。住户弱电箱系统图实例如图4所示。

此外,电源插座与电视、电话等弱电插座间的距离有关的电气设计标准中均无明确的规定,为了避免干扰,建议电源插座与电视、电话等弱电插座间的距离为300~500mm。强、弱电线路不应同管路敷设。

图4住户弱电箱系统图

五 防雷及接地

对于多层住宅而言,一般均为三级防雷建筑物,利用建筑物内结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就可以满足防雷的要求,不需要另设防雷装置,而且较为经济实用,是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

为防雷电波入侵,对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电缆进出建筑物的保护钢管应可靠接地;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端装设避雷器并与绝缘铁角可靠接地。

此外,整个建筑应进行总等电位联接,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外露可导电部分、装置外可导电部分与地面的电位趋于接近,另一方面可降低或消除来自外部窜入建筑物电气装置内的危险电压。

六 结语

以上为笔者在多年的设计工作中发现的多层建筑设计常见问题,具有普遍性,其实稍加注意都可避免。设计文件是工程建设的主要依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首要环节。遵循经济性、可靠性、灵活性、安全性的电气设计原则,提交合格的设计文件,是每位电气设计工作者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 住宅设计规范 BG50096-2011[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242-201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16-2008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范文第2篇

1负荷分级

首先应根据各类负荷性质确定负荷等级。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住宅部分负荷级别分类情况如表1。

规范《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对一、二级负荷的供电电源进行了要求。其中,3.0.2条要求一级负荷应由双重电源供电,当一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3.0.7条要求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宜由两回路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空线路供电。

对于一级负荷的双重电源,严格意义上讲应该是主网不并网的两个完独立的电源。因为几乎无法实现,所以双重电源仅要求分别来自不同电网的电源,或者来自同一电网但在运行时电路互相之间联系很弱,或者来自同一个电网但期间的电气距离较远,一个电源系统任意一处出现异常运行时或发生短路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仍能不中断供电。

二级负荷考虑停电影响大,因而条件允许时宜两回路线路供电。也就是说并未要求上级电源为相互独立,仅要求供电线路是两个独立部分。

对于大中城市电网完善地区,满足一二级负荷的供电要求并不困难。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上级电源情况,设计人员应依靠供电部门,通过沟通确定,必要时需增设柴油发电机。

2变电所设置

项目之初,设计人员可根据建筑规模,分区域设置变电室。变电室尽可能设在负荷中心,缩短供电半径,设在室内的变电室同时应考虑变配电设备的运输通道。

按照《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配变电室可设置在建筑物地下层,但不宜设置在最底层。当地下只有一层时,尚应采取预防洪水、消防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淹渍配变电所的措施。

但中国地域广阔,各地供电局针对本地区特点,对变电所设置都有不同要求,方案确定前应多与当地供电部门沟通,避免方案性的颠覆。

以北京市供电局为例。在2012年之前住宅变电所可设于地下一层,但2012年7月21号,特大暴雨造成大面积城区被淹,对基础设施造成重大影响。考虑到用电安全和运行的可靠性,住宅变电室均要求设置在首层,下设电缆夹层。

3负荷估算

根据建筑性质及建筑面积确定变压器容量。具体指标如表2。

对于设置变压器容量《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4.3.6条明确要求: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0.4KV时,单台变压器容量不宜大于1250KVA。预装式变电所变压器,单台容量不宜大于800KVA。因此在设置变电所位置和数量时应注意。

4低压配电

4.1多层住宅

多层住宅可采用TN-C或TN-C-S供电。四个单元及以下设一个进线口,五个单元及以上的可设置两个进线口。每个电源进线口应按照供电局要求设π接箱及总配电箱。楼道灯单独设表安装于一层,表位排列在一层住户电表前。

对于是否设置π接箱,应与当地供电部门沟通,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北京地区要求设置π接箱。多层住宅由于负荷相对较小,一般π接箱多为非标型,安装于首层与二层之间的休息平台下,并要求土建专业砌墙设检修门封闭。同一单元配电箱采用树干式配电形式。层配电箱至同层户箱采用放射式配电。

4.2高层住宅

高层住宅下多设有地下室,本单元楼的π接间及配电间可设于地下一层(是否设置π接间应遵循供电局要求)。房间上方不要有卫生间等潮湿环境,房间内不可有无关管线穿过。

由于高层建筑竖向电缆较多,从施工便利、维修方便考虑,高层建筑楼道公共区域多设有强弱电竖井。在条件允许时宜避免与电梯井及楼梯间相邻。

由配电间至各层住户可链接供电。各地对住户电表设置位置要求不同。大多采用磁卡表的地区允许住户电表分层集中设置。对于仍采用机械表抄表的地区,大多要求在首层或中间层集中设置电表柜。

对于公共用电部分,由配电间按照明负荷和动力负荷分别设表供电。

对于消防负荷应在最末一级配电箱处设置自动转换装置。

5总进线漏电保护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中8.7.2.6要求每栋住宅的总电源进线应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或剩余电流动作报警。目的是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电路短路,切断电源,避免电气火灾的发生。

北京市供电局业扩处曾于2002年下发关于“住宅楼总进线设置漏电保护”的通知。相比规范要求更为细化、量化。值得借鉴。具体内容如下:

(1)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小于1500m2(单相配电)或4500m2(三相配电)时,漏电断路器的动作额定电流Iz为300mA。

(2)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在1500m2(单相配电)或4500m2(三相配电)~2000m2(单相配电)或6000m2(三相配电)时,漏电断路器的动作额定电流Iz为500mA。

(3)当住宅部分建筑面积超过6000m2时,应多路配电并分别设置漏电断路器或在总配电柜的出线回路上分别装几组漏电断路器。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异形柱;结构设计;计算;水平位移;

中图分类号: TU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早期,受传统及经济因素影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镇住宅结构基本采用砖混结构为主,经济实用,但抗震性能差。在高烈度地区的应用受到很多限制。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成为突出问题。本文以城镇住宅为例探讨异形柱结构建造多层住宅的适用性。

一、砖混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

(1)基本概况

该城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三类场地土,住宅以砖混结构为主,一般为六层带地下室,地下室层高2.2m ,其它层层高为2.8~3.0m ,室内外高差为1.0m。墙体为MU10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现浇楼板、构造柱、圈梁混凝土强度等级C25。

(2)目前设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砖混结构抗震性能差,所以其建筑布局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文献[1]中对八度地区的抗震横墙间距、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等都有严格要求,这些规定反映到设计过程中,会给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带来矛盾。因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房地产商希望建筑平面灵活,室内空间大,采光好,立面丰富。这样在建筑设计中就会出现平面凹凸、外墙大洞口、纵墙不贯通等现象。设计六层住宅的建筑高度也接近高度极限。构造柱的设置按照在文献[1]第7.3.1条和7.3.2条中第五条的规定布置。单从构造要求上,构造柱的设置就很密。圈梁层层设置,高度为180mm。

采用PKPM验算砖混结构抗震承载力时,除顶层墙体抗震验算能通过外,其它层均有不满足的,且所占比例较大。

可见,采用砖混结构抗震是不满足抗震要求的,目前该地区的做法是墙中配筋。由于某些墙肢的配筋面积较大,每层砖均配筋仍不能满足抗震要求,且每层墙体配筋给施工带来不便。

二、解决措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7度抗震地区建造六层砖混结构住宅抗震性能差,不经济。在建筑材料强度不能提高的前提下,降低住宅层数可以满足抗震计算,但在目前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是不可取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只有选择其它结构形式。新的结构形式应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形成较大的内部空间,利于房间的灵活布置且造价和目前的砖混结构具有可比性。

对多层住宅,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异形柱结构、短肢剪力墙结构等常用的混凝土结构体系。但是柱子的布置会影响到房间的使用。因为住宅的房间分隔一般都不规整,柱网难以布置成规则框架。如果按规则框架设柱,则在房间中部需布置柱,影响房间的使用功能。另外,不论柱子如何布置,都会存在柱截面尺寸大于墙截面尺寸的情况,造成柱子外凸,影响家具布置和美观,不受开发商和住户的喜欢。采用剪力墙结构会使结构刚度太大,地震力增强,反而不经济。虽然可以减少剪力墙设计成大开间形式,但会增加楼板布置的难度和楼板的厚度。采用短肢剪力墙结构虽然能较好地解决框架和剪力墙结构的缺点,但在建造多层住宅时刚度仍较大,不经济。另外规范中没有相应的多层短肢剪力墙的计算和构造规定。近几年在十多层小高层住宅中应用比较广泛。采用异形柱结构的优点是柱截面厚度与填充墙的厚度相同,柱子不会突出墙体,其刚度介于框架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之间,适合建造多层住宅。

三、工程案例

目前虽没有“异形柱框架结构”的国家规范和规程,只有广东省(DBJPT15-15 -95)《钢筋混凝土异形柱设计规程》及文献[5]地方规程。但早在20年前,在非抗震区和低烈度区,异形柱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和建造已经开始流行,经过多年的使用,深受广大住户和房地产开发商的欢迎。所以笔者在建筑平面布置上采用异形柱框架进行了结构设计。

(1) 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遵循框架结构布置的一般原则。柱网布置尽量简单规则,刚度分布均称。框架双向设置,使结构在纵横两个方向均有较强的抗侧移能力。

在房屋的角部布置L形角柱。沿外墙设置T形边柱,在房屋中间根据内隔墙的具置设置L形中柱。由于层高为3.0m ,最大梁高为550mm ,柱的净高为2450mm ,如果为避免形成短柱,异形柱的肢长最大为610mm。故异形柱的肢长取600mm。异形柱的肢厚取200mm。梁宽取同肢厚200mm。梁高按跨度取适当的值。结构布置见图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图1结构布置图

(2)结构计算

该框架等级为二级。基本风压为0.45kNPm2。结构计算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PKPM系列结构分析程序,用PMCAD进行模型输入,用TAT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底层柱轴压比计算结果:T形柱轴压比最大值为0.62。参照文献[5]中异形柱轴压比限值,当柱的纵向钢筋直径d=25mm,箍筋间距s=100mm,那么s/d=4,箍筋直径d =10mm 时,L形柱为0.6,T形柱为0.65, +字形柱为0.8。T形柱轴压比满足要求。水平位移计算结果见表1。可见水平位移满足规范要求。

表1水平位移

(3) 经济指标比较

使用面积。该地区位于北方,建筑上考虑保温要求,砖混结构外墙为370mm厚,内墙为240mm厚。墙体面积占建筑面积的18.42% ,异形柱框架结构墙厚为200mm ,外墙可外贴保温材料,墙体面积占建筑面积的12.50%,墙体面积节约6%。

混凝土指标。在砖混结构中,构造柱和圈梁混凝土为0.075m3/m2。异形柱结构中柱和梁混凝土为0.12m3/m2。

用钢量。在砖混结构中,由于每层墙体中配筋,其用钢量达到20kg/m2左右。异形柱结构由于柱距小,其柱和梁的配筋大部分为构造配筋,其用钢量为25kg/m2左右。

从以上几项指标中可以看出,异形柱框架结构造价适中,和砖混结构具有可比性,能为广大中低收入者所接受,且能很好地解决砖混结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一种值得采用的结构形式。所以说异形柱框架结构住宅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当然,异形柱框架结构由于柱截面的不规则,使得柱受力不太合理,对柱的轴压比要求较高。由于柱肢较薄,梁柱结点处钢筋较密,施工时不容易保证质量,需要在实践中继续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GJ3-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3]GB50003-20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

[4]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不均匀 沉降多层建筑预防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原因分析

1、地质钻探报告真实性如何,对多层住宅的沉降量大小关系很大。工程地质报告要正确反映土层性质、地下水和土工试验情况,并结合设计要求,对地基作出评价,对设计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议。如果地质报告不真实,就给设计人员造成分析、判断的错误。以前在地质钻控中有的布孔或深度不到位,有的抄袭相邻的地质报告,个别甚至出具假报告,都曾给建设单位造成过重大经济损失。

2、在设计方面也有一些原因。多层住宅单体太长的;平面图形复杂,或有层高高差及荷载显著不同的;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不同处或在地基处理方法不同的,未在适应部位设置沉降缝。基础刚度或整体刚度不足,不均匀沉降量大,造成下层开裂。部分设计人员对勘探资料的重要性不够重视,选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不当,对局部不良地基土的处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处理后的局部地基与未处理地基的强度差异等.往往造成不良后果。

3、地基处理施工质量较差。地基处理一般采用的方法有粉喷桩、深层搅拌桩、旋喷桩和振冲成孔灌注桩等。这些方法有一定的缺陷,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施工质量无损普查技术又相对滞后,难以有效地全面检测施工质量,加固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

4、施工中及竣工后对沉降观测不重视。一些施工单位将水准点埋设在沉降影响范围之内的建筑物、电线杆或其他物体上,并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不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测.致使观测数据不可靠,观测点不按规定方法和间距设置,或点位布置不当,不做层层观测,观测仪器精度不够,或在观测过程中随意更换观测仪器和观测人员,观测误差大。

二、预防措施

要想做好预防工作,首先应从勘察、设计到施工,要做到严格、严谨,再到施工完毕交付使用后,要一直做好监测工作,下面具体的说明一下:

1、从钻探报告入手,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地质钻探报告是一门专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钻探报告是设计人员的主要设计依据,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分阶段进行地质勘探,按规定确定勘探点数、钻孔深度、土样数量,根据勘探工程量投入勘探费用。科学地布设勘探点位,使点位有充分的代表性.以有足够的勘探点地质柱图为依据,使地质剖面图能准确地反映软土层或不良地基土的埋深、厚度变化情况及分布范围。

2、从设计入手,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多层住宅的基础刚度和整体刚度。设计人员要认真分析勘探资料,根据不同地基设计相应基础。对不良地基土的处理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处理方法,地基处理要有针对性.并注意处理后的局部地基与未处理的地基强度差异。

(1)建筑设计方面措施。建筑措施,多层住宅的平面形状应力求简单,规则整齐,尽量避免形状复杂,阴角太多;避免建筑物有显著的高差或荷载差异。

(2)结构设计方面措施。①增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如前所述,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和适当加密横墙可增加建筑物的刚度和整体性。此外从结构处理上应在砌体中设置圈梁能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即使建筑物有较大的沉降,也不致产生过大的挠曲变形,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减少裂缝的出现,即使出现了裂缝也能阻止裂缝的发展。多层住宅的屋面板必须一律采用现浇钢筋砼结构,多层建筑的基础及主体结构必须用商品砼浇捣。②减轻或调整建筑物的荷载。尽量采用自重轻的结构形式如采用轻钢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以及轻型屋面等;对于砖石承重的房屋,墙身重量所占总荷载的比重较大,约55%~65%,故宜选用空心砖、轻质混凝土墙板等轻质墙体材料。③上部结构采用静定结构体系。当发生不均匀沉降时,在静定结构体系中,构件不致引起很大的附加应力,故在软弱地基上的公共建筑物、单层工业厂房、仓库等,可考虑采用静定结构体系,以减轻不均匀沉降产生的不利后果。

(3)地基和基础措施 ①多层住宅的地基基础设计必须以控制变形值为主,设计单位必须进行基础最终沉降量和偏心距离的验算。基础最终沉降量应当控制在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999年修订版)规定的限值以内。在建筑物体形复杂,纵向刚度较差时,基础的最终沉降量必须在150MM以内,偏心距应当控制在15‰以内。 ②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建筑物沉降变形控制要求的,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一般可采用打予制钢筋砼短桩。③同一建筑物尽量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并理置于同一土层中。

3、从施工入手,切实提高施工质量

(1)、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设计。影响砂浆强度的因素是计量不准,原材料质量主变动;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的稠度不准而影响到渗入量;砂浆试块的制作和养护方法不当。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原材料的进场验收,严禁将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建筑工程上。对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并对计量工作派专人监控。将石灰膏调成12CM的标准稠度后称量,或测出其实际稠度后进行换算。地砂浆试块应有专人负责制和养护。

(2)、砖的品种、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砌体组砌形式一定要根据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质和砖的规格来确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上下顺砖错缝的砌筑法,以大大提高砌筑墙体的整体性,当利用半砖时,应将半砖分散砌于墙中,同时也要满足搭接1/4砖长的要求。

(3)、正确设置拉结筋。砖墙砌筑前,应事先按标准加工好拉结筋,省得工人稳来乱拿钢筋。使用前地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一般拉结筋按三个0.5M,即埋入墙内0.5M,伸出墙外0.5M,上下间距0.5M.抗震构造柱埋入长1M.半砖墙放1根,一砖墙放2根,为保证水平灰缝饱满度,拉结筋选用Φ6.5MM.

(4)、加强多层住宅的沉降检测。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规范标准埋设专用水准点和沉降观测点。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每结构层沉降观测不少于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沉降观测2个月不少于一次。监理单位必须进行检查复测,并将资料列入工程质量评估内容。

4、在房屋交付使用后,建立房屋沉降观测档案,作出沉降曲线并分析沉降速率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如数据变化异常时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结束语

不均匀沉降的预防贯彻于建筑物整个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中,各个参与单位都必须做好自己的管理和预防并积极配合其他各单位做好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建筑的不均匀沉降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和使用者的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祥福.深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和研究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04.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范文第5篇

我院新的教学大纲对课程设计时间做了一个大的调整,进行了一个重大的改革。把所有的课程设计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做成一个单独的课程设计学期,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课程设计有连续性,少一些干扰,让学生可以集中精力做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被安排到大四第一个学期的第一个设计,两周的课程设计,学生完成的建筑施工图纸,将成为后序课程设计的基础。例如在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再完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施工组织管理》等课程设计。房屋建筑课程设计是其他课程的基础,这就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尽可能少出错误,不出错误,否则后续的课程设计就有可能无法进行下去。

2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

2.1改革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题目选择课程设计题目选择的难易程度、范围大小以及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多年来,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的题目一直比较单一,全班同学统一做一个题目,没有选择的余地,主要是单元式多层住宅建筑设计,结构形式采用砖混结构,单一的设计题目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特别是目前在大中城市,由于城市土地的稀缺,多层住宅已经越来越少开工建设,取而代之的高层、小高层住宅,结构形式也变成框架结构、框剪结构等。课程设计的题目要顺应时代潮流,必须进行改革,结构形式也有必要从砖混结构改成框架结构。2.2改革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题目选择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比较枯燥的专业课程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融入课程的方法。在选题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把好关,不要设计过难或者过于复杂的题目,经常接触的一些简单的建筑就比较合适,以防止学生因工作量太大而心生厌倦。设计题目要符合教学要求,同时还要利用学生在设计中查阅和熟悉一些常用的设计资料,设计规范和构造标准图集,设计题目可以选择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建筑物,如中小学教学楼、学生公寓、中小型医院、中小型办公楼、中小型商场等题目,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课题。老师让选择同一个建筑类型课题的同学组成一个兴趣小组,共同去实际建筑物现场参观学习,但是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建筑设计方案都不同,避免抄袭。大多数学生对自己选择的题目有兴趣,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能主动地调研和查阅相关资料,这样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做出来的设计方案也有独创性。

3课程设计指导内容

3.1改革前指导内容范围较窄改革前因为全班都做一个题目(单元式住宅设计),所以教师的课程设计指导内容主要针对住宅,从整栋房屋的平面形状、户型的布局、各房间尺寸设计、楼梯计算设计等内容以及详图设计,制图规范一一的讲解,主要是针对住宅,知识面比较窄。房建课程在教材的安排上多侧重于设计原理的介绍,而对实际设计过程中要用到的建筑设计规范内容没有过多的强调,学生做建筑设计时会涉及到很多建筑设计规范的内容,需要进行补充和学习。很多数据的设计是书本没有提及的,就需要老师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查阅建筑设计规范等参考资料。因此指导内容需要扩大和不断完善。3.2改革后指导内容范围扩大改革后教师指导内容范围扩大,一方面设计题目的数量增加涉及到的知识增多,另一方面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满足建筑设计的需要。教师应在原来讲课的基础上,再精心准备指导讲义,针对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注意事项做耐心的讲解和提醒。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举例说明一些数据究竟是如何得来的。例如楼梯的设计中,不同建筑类型楼梯净宽、楼梯踏步高度、踏步宽,楼梯平台净宽均不同。学生可以查阅建筑专业设计常用数据进行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老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可以列举出相关的参考资料、各种手册、规范、标准图集和设计资料,让学生学会根据需要查找各种设计数据。引导式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广泛的主动接触和使用相关参考资料,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信,对今后工作遇到难题怎么解决找到方法。

4绘图方法的选择

4.1改革前建筑施工图用手工绘制过去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要求采用传统的手工绘制,绘制过程中要求学生严格按制图标准绘制,包括粗细线条的正确使用、定位轴线的正确标注,三道尺寸线的正确标准、仿宋字的使用。但是目前手工绘制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工程需要,在电脑已经普及使用的今天,工程中已经普遍使用电脑绘图,传统绘图方式已经被取代。4.2改革后建筑施工图用电脑绘制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采取手工绘制一张方案图,其余图纸用电脑绘制的方法。由于大四第一学期做课程设计,CAD绘图课程已经学过,使学生不用花太多时间研究怎么画图,同时,练习用电脑画图也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是并不是用电脑绘图就不需要制图的基本知识了,在给学生检查打印出来图纸的过程中,依然发现学生线条使用、定位轴线标注、三道尺寸线标注、标高符号、标高表示方法等错误,一些制图的错误存在证明在用电脑绘图的今天,制图标准的正确掌握依然十分必要。

5考核方式的更新

5.1改革前的考核方式过去课程设计成绩的考核评定完全由最后学生上交的图纸作为依据,至于学生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表现情况、图纸是否为独立完成教师没有计入考核范围。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认真程度,也不能判断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传统的考核方式让少部分学生蒙混过关,甚至学生图纸存在抄袭现象教师也不容易发现,这样的考核方式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迫切需要改革,找到一种更加好的考核办法。5.2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借鉴国外大学的考核办法,平时成绩和平时的作业、小考在总评中的比例可以占到60%,超过期末的考试成绩比例。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强调成绩不仅仅是最后的图纸,过程管理也很重要。最终成绩考核由下列三个部分组成,见表1。最后根据三个方面的分数计算出最后的得分,按90~100为优秀、80~89为良好、70~79为中等、60~69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五个等级给出最终成绩。

6结语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范文第6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绘图能力;实地调研

中图分类号:TU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162-02

房屋建筑学是跟建筑工程相关的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学生初步了解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基本构造、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做铺垫和进行必备的知识储备。房屋建筑学这门课具有知识点多、综合性强的特点。课程结束后,为了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建筑设计原理、建筑基本构造,同时培养学生查阅、运用各种规范、图集和设计参考资料的能力,特地安排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课程设计让学生获得必要的建筑设计和绘图能力。但实际情况是:房屋建筑学部分内容琐碎枯燥,学生学习主动性不佳;课程设计中问题层出不穷,设计成果较差。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以下教学思路,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房屋建筑学课程的学习热情以及课程设计的能力。

一、优化教学内容和顺序

目前,市面上针对房屋建筑学这门课编写的教材很多,但不少教材内容陈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陈旧或已淘汰的构造做法(如油毡防水、施工缝的处理等内容)加以撇除,换之为新的、实用的构造处理手法加以讲解。对于教材中部分琐碎、枯燥的构造内容(如吊顶、栏杆扶手、木门窗的构造等)大胆删除,对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本部位构造(如墙体、楼梯、屋顶等)重点讲解。

调整教学内容的讲课次序:先讲授建筑构造部分的内容,在学生对建筑基本构造有了大致了解后再进行建筑设计原理的讲授,避免发生学生在开学初期学习的设计原理到期末课程设计时已经大部分被遗忘。为了引导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补充讲解建筑发展史,以及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和西方典型建筑(如中国的四合院、西方欧式建筑的特点等)。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建筑历史、典型建筑分析更有兴趣。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拓展知识的讲解,可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这些建筑在当代如何设计,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将满足功能需求和体现建筑的艺术美结合起来。通过类似的换位思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精心准备教学PPT,根据教学需要在PPT中放入大量的工程实例照片,到不同的施工现场拍摄,收集重点部位(基础、墙体、楼板、楼梯、屋顶等)的实际施工处理手法。教学实践证明对某些构造如屋面防水、地下室防水防潮处理等,在课堂讲授中先播放实际工程施工录像,再讲解对应的构造处理,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

对于比较抽象的建筑设计原理,采用天正建筑以及SkechUp软件自建典型的建筑模型,充分利用这两个软件自带的人物、家具、设备库以及仿真动态实时观察的优势,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从外到内观察建筑模型,感受不同设计理念所带来的变化。例如,在讲授房间高度确定时,用SkechUp软件自建不同高度的房间模型,并在其中放入相同的虚拟人物、家具设备和灯具等模型,让学生观察房间高度对实际使用的影响。此外,自建相同高度不同面积、相同面积不同高度的房间模型,并放入虚拟人物、家具设备,让学生体会房间高而窄、宽而矮所带来的视觉区别。在讲解建筑立面设计时,事先采用天正建筑软件绘制建筑平面图并生成立面图。在讲课过程中,利用天正建筑软件的立面门窗、阳台替换,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立面门窗和阳台造型,引起整个建筑立面在建筑美学方面上的变化。课堂上的这一系列模型演示,让学生感觉非常新奇,不但能够充分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课外自学这两个软件的热情。不少学生会在课外主动自学这两个软件,在学习和使用这两个软件的过程中对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有深入的理解。

三、重视绘图能力的训练

我校学生在大一上学期就已经学习《建筑制图》这门课,但直到大二下学期期末时才开始进行第一次独立的课程设计。时隔一年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对基本的建筑制图要求,如建筑平、立、剖图上哪些部位需要用粗实线绘制,哪些部位需要用中实线或细实线绘制,粗、中、细实线的线宽是多少,尺寸线间距是多少,轴号的直径是多少,文字标注该用几号字等,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不做任何准备直接让学生在期末进行课程设计,在学生交上来的设计图中皆可能出现草书和行书,更不要提所绘制的设计图符合建筑制图的要求了。

针对学生书写不规范的现象,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上就应要求每位学生在课后练长仿宋字。为了避免学生不好好练字,特别要准备长仿宋字的字帖,字帖中有0~9这10个阿拉伯数字,还有常用的建筑术语。学生用半透明的临摹纸进行临摹,每周交两张练字纸,写得不好的重写。期中进行随堂写字测试,划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对写字评为差的学生重点管理,强化练字。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写字成绩也应作为期末总评成绩的一部分。

对于学生绘图不符合制图要求这一现象,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补充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要求。同时,结合授课内容,分次要求学生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墙身剖面、楼梯剖面等内容进行抄绘。对学生抄绘的图,要进行逐一指正,对不符合制图要求的退回修改。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第一张抄绘图往往问题百出,几乎每个学生都会被退修,情况严重的甚至重画。但经过这一严格要求的抄绘后,会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为了避免抄绘图退修或重绘,在后继的抄绘中,学生会严格按照制图规范进行绘图,杜绝期末课程设计图纸不符合制图规范的现象。学生在抄绘图纸的过程中,会初步掌握建筑方案表达的基本方法,为课程的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

学校房屋建筑学期末课程设计三个题目,分别是单元式多层住宅楼设计、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以及全日制六班幼儿园设计。对于单元式多层住宅楼,学生日常生活接触得比较多,设计难度相对较小;而十二班中学教学楼设计,尤其是全日制六班幼儿园设计,存在一定的设计难度。因此,在建筑设计相关内容的讲授时,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拓展讲解,让学生熟悉它们各自的功能要求、不同功能的房间或空间设计的要点、单个房间或空间如何串联形成建筑整体、哪些造型手法会使功能需求得以满足并体现建筑的审美需求。在理论讲解的同时,给学生展示不同建筑大师设计的方案,引导学生对大师的设计进行分析,理解设计意图并学习设计手法。

课程教学结束前三周,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每班学生按照设计题目分为三大组完成“身边的建筑”调研作业,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根据设计题目对校园周边指定的住宅楼、中学楼或幼儿园进行实地探访、调查体验、拍照记录,最后形成调研报告。学生提交调研报告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进行指定设计题目的方案构思,为课程设计做准备。

五、重视初步设计审查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为期两周,第一周进行初步设计,分为两个阶段:方案构思评价和草图设计。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学生应完成方案初步构思,即完成建筑平面组合,绘制方案构思简图。课程设计的第一天,以组为单位,先是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对方案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根据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点评。

课程设计第二天,学生开始进行草图设计。由于方案构思比较粗略,很多具体尺寸并没有被确定,因此在草图设计阶段,为方便学生修改,不必要求学生设计的草图符合制图规范,所有线条一律用细线绘制。在草图设计过程中,强调学生要查阅设计规范,尤其要注意《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以及设计题目对应的《住宅设计规范》、《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幼儿园设计规范》等规范要求。这些和设计有关的规范要求,在课程教学中应事先讲解,但考虑到知识的遗忘性,在设计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给予不断强调。草图设计阶段不需要绘制全套图纸,只需要绘制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以及正立面图。学生绘制完毕的设计草图,教师要逐一审查,直到设计合理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绘制正式图纸。

在绘制正式图纸的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严格按照建筑制图规范绘图,由于有了前期抄绘图纸的经验,学生在该阶段普遍能顺利完成任务。

六、结语

房屋建筑学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对学生第一次独立完成的课程设计任务,不能只依靠课程设计的短短两周时间,而要从学期初始就做好准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精心地备课,在课堂上要吸引学生注意力。此外,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设计、绘图能力的准备和训练。对于学生的每次作业,教师都应认真批改,及时返回给学生,才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加以改正。除学生的努力之外,教师也应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广泛阅读,不断进修,掌握最新技术以及有过硬的设计能力,才能上好房建课,指导好学生的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李必瑜,王雪松.房屋建筑学[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其建筑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土地建设面积在持续缩小,这直接促使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了主流住宅形式。但是高层建筑的存在,直接给建筑内部的给排水设计带来了直接的影响。为了能够使得给排水系统能够满足住宅建筑的各项需求,就必须要依据建筑自身的特性来进行施工选择,从而保证所应用的施工技术能够满足实际需求。下文主要针对多层住宅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

一、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宏观施工过程技术要点

1、套管预埋和孔洞预留阶段

管道施工不会参与前期施工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与其他工作交叉进行,会造成管道的损坏、堵塞等问题,最终影响施工质量。而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未来要进行的管道施工进行孔洞预留与套管预埋。这一施工阶段需要注意的技术指标包括:l)以土建施工为基准,高度配合土建施工进度;2)制作套管时要严格以施工图集为标准,严禁随意更改;3)预留的孔洞与套管 预埋一定要位置准确,不能随意增减;4)在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监督。

2、制作与安装干管和立管的阶段

在住宅建筑整体封顶之后,开始进行粉刷墙面和找平地面工作,这个阶段的给排水安装公司仍需与土建方面调整配合,主要进行给排水干管和立管的施工。这一阶段的技术要点有:l)管道制作特别是镀锌钢管的套丝质量要严格控制,管道连接接口要严密;2)为保证立管安装的垂直度,安装前必须吊垂线。;3)管道安装要符合施工标准;4)塑料管道须安装伸缩节,排水立管上按照规范设置检查口; 5)为防止杂物进入,立管安装过程中,要做好上端立管口的防护。

3、试验和吹洗阶段

为了确保管道系统的严密性,在管道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管道进行试验,同时要进行吹洗,以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卫生标准。管道的试验包括:给水管道的压力试验、排水管道的灌水试验、排水管道的通球试验。试验的目的是找出问题,快速整改,再次试验,合格验收。

4、设备和卫生器具的安装阶段

在管道严密性试验与吹洗结束后,要进行设备与卫生器具的安装工作。这一阶段之所以在施工过程的组后,一方面是为了保护相关设备与器具,很多时候卫生器具属于贵重物品,需要更严格的保护、防盗等等。另一个角度,也是防止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损害。除此以外,设备与卫生器具的安装高度、角度都要符合相关标准,牢固耐用。

5、为金属管道做油漆与防腐阶段

这是整个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收尾阶段,这一阶段至关重要,能够防患于未然。主要进行的工作是为消防给水管道涂刷红丹防锈漆,为金属支吊架进行防锈、镀锌处理,所有埋地铺设的引入给水管,如果是金属材料的管道,必须做防腐处理。

二、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具体技术问题处理

1、给排水立管的敷设

具体操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1)明装:这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敷设方式,一般采取在厨房或者卫生间的墙角处进行敷设。它的优点是施工方便,但缺点是管道外露影响房屋美观。

2)明装在建筑物处:将管道敷设于住宅建筑的外墙阴角处。这种方式的优点同样是施工方便,维修方便,但它仅适用于南方,冬季如果温度低于零摄氏度的地方就不可使用,容易造成管道冻裂,影响使用。

3)管道井内敷设:这种方式是在卫生间设立集中管道井,所有给排水管道都集中布置,使得卫生间整体较为美观,但缺点是管道井的设立占用的了卫生间的面积,如果出现故障维修业相对较为困难。所以,这种敷设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如果住宅面积较大,卫生间剩余空间较多,美观因素较为主要时可以采用,可以提高卫生间的使用质量。如果卫生间本身较为狭窄,从实用角度讲应采取其他敷设方式。

2、给水支管敷设

住宅给水管普通采用暗设,这是因为住宅给水支管管径de≤32mm,材质为塑料,呈弯曲状态。给水支管敷设的方法分为:

方法一:在墙砖中暗设。铺设管道时,在墙面开凿管道槽,管道槽的宽度是所铺设管道外径加20mm,然后将管道直接嵌入到管道槽中,并用管卡固定。

方法二:如果所铺设管道的直径小于20mm,可采用暗设于地面找平层中的方式。施工方法是在地面上开凿管槽,管槽的宽度是给水支管外径加10mm,深度为外径的一半,同样将管道嵌入后,用管卡固定。

3、排水支管敷设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所以,传统住宅建筑中排水管道多横设在下层的楼板顶部,下层住户通过做吊顶进行美观化处理。这种方式比较便于管道维修,但在实际生活中,邻里之间往往因为排水管道渗漏等问题造成各种不必要的纠纷,除此以外,上层住户如果夜间使用卫生间会产生噪音,互相干扰,这对居民生活的舒适度越来越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可采用以下方式:

1)可以提高卫生间地面,地面架高150mm,在排水立管上预留接卫生器具的三通口,由住户根据需要在架高空间内敷设排水横管。

2)采用下沉式卫生间,将卫生间楼面下沉350mm,所有卫生器具的横管都暗设在下沉空间内。

这两种方式,可以很好的避免排水横支管不入他户,避免邻里间纠纷。

4、给水管道减压降噪

随着城市管网设计的日趋合理,部分城市的的自来水压力比较高,尤其是多层住宅建筑三层以下部分,管道压力高、水流速度快,易引起管道震颤产生噪音,用水高峰期会影响高层住户用水。针对这一现象,可以使用分户水管,并设置橡胶曲挠接头,低层设置减压阀减压孔板,节流塞等减压装置

5、地漏设置问题

排除地面积水的重要附件是地漏,在普通多层住宅中,一般将地漏设置在卫生间,厨房中较少设置,因为厨房产生积水较少。如果在厨房中设置地漏,长时间得不到使用,容易造成管道中的臭气进入室内,污染室内空气。

6、空调凝结水管道的敷设

随着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多的局面选择安装空调,空调的使用会产生凝结水,凝结水的自由散落会污染建筑墙面及地面,也成为引起邻里间纠纷的不必要因素。在给排水管道的设计安装中,要预留空调板并设计凝结水排水管,排水管不宜与雨水井直接相连,避免因雨水井堵塞而造成合用管道内雨水沿凝结水管倒灌进入底层住户。

7、家用热水器设置问题

在没有设置集中热水供应的住宅建筑中,预留安装热水供应的设施是必要的。家用热水器的安装,涉及到冷热水管道的布置。家用热水器一般有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和电热水器,一般安装位置都在卫生间、厨房内,在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预留出热水器的安装位置和冷热水管道的接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多层住宅的给排水工程,在整个住宅施工中并非困难的环节,但它举足轻重,与居民日常生活相关度较高,直接影响居住舒适度。作为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该在经济、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摸索新方法,寻求新路径,提出更为创新、科学的给排水设计方案。同时要兼顾提高效能原则,在管材的选用,配件的设置上,体现经济原则,逐步实现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理念。

参考文献

[1]武晓宇,冯琢.浅谈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5).

[2]郭旸,杨健.浅谈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8).

[3]孙震.浅谈多层住宅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多层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范文第8篇

关键词:建设施工图建筑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部2000年批准实行施工图审查制度,同时强制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为规范建筑市场行为,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从源头上杜绝建筑工程的事故隐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就施工图审查工作中许多工程设计及建筑专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1 建筑专业施工图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总平面图缺项问题 在施工图审查的过程中,发现总平面图存在的问题占总数的90%以上,集中表现在中小型设计单位。一般是缺少总平面图或总平面图的设计深度严重不符合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大部分设计的总平面图中只有建筑单体的平面定位,缺少建筑间距、广场(含停车场)、道路布置及道路的转弯半径、宽度、交叉点、变坡点标高、坡度、坡向等竖向设计内容。

1.2 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问题 此类问题占审查项目的64%。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方面,有的设计人员对节能设计及规范没有足够的重视,也不够熟悉。时常出现类似窗墙比不符合要求,且未调整外墙、屋顶等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问题;在不少设计中对不同的墙体、不同的热工要求,不做热工计算且节能材料选择不当;《节能备案表》中填写的内容与施工图中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1.3 建筑防火设计问题 ①地下室、半地下室与上层共用楼梯时,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5.3.6条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第6.2.8条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应在首层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出入口处作防火分隔”,但目前在带有地下室的多层住宅设计中,却普遍忽略了地上、地下部分的防火分隔。②汽车库贴邻其他建筑时(含地下车库内贴邻的其他设备用房),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规范》第5.1.6条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7.1.4条强制性条文规定,必须采用防火墙隔开,而审查中发现未采用防火墙隔开的项目仍然很多。③高层建筑变形缝一般留得比较宽,缝内自然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竖井,有很强的拔火作用。而在工程设计中通常忽略这一特点,将高层建筑室内的变形缝采用易燃材料木板条盖缝,如此违反强制性条文的构造节点设计还时常出现。上述问题占审查项目的33%。

1.4 关于安全疏散的问题 ①对商业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问题,应按《商业建筑设计规范》第3.1.2条和第4.2.5条计算出营业面积和营业部分的疏散人数,再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表5.3.12查出疏散宽度(高层建筑底层裙房为商业建筑时,应以《高层建筑防火规范》第6.2.9条为准)。但在工程设计中,许多设计人员对此计算概念不清,造成所设计的商业建筑的疏散宽度不符合规范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这类问题占审查项目的34.5%。②在商住楼建筑中,商店与住宅部分共用一个楼梯,且两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出入口没有分开设置,违反了《住宅设计规范》第4.5.4条和《高层建筑防火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占审查项目的10%。③在多层建筑中,大于60m的房间仅设一个安全出口、房间内最远一点距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大于14m、在室外疏散楼梯周围2m内的墙上开设其他门窗洞口的现象也经常出现,这类问题占审查项目的6%。④在多层住宅设计中,为控制建筑面积,地下室层高降低到2.20m,致使地下室楼梯平台下净高不足2m或楼梯段处净高不足2.20m,违反《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4.2.1条第五款强制性条文规定,属于设计中的常见多发病,占审查项目的36%。对此问题建筑专业应作取消平台梁,改为板式楼梯的处理,否则,上述两项净高难以满足规范的要求。

2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2.1 在日趋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有些设计单位,特别是中小型设计单位,由于技术力量薄弱,专业人员配备不齐,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面临着强烈的生存危机。他们为了承揽到任务,一切按业主的意志行事,为投其所好,将规范、规程的要求弃置一边,从建筑设计方案上一味地迁就业主。

2.2 一些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忽视质量,对建筑方案与整个工程设计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对建筑方案的评审、推敲、把关,在工程设计中给其它专业造成不可弥补的缺陷。

2.3 建筑师不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缺乏质量意识及责任心。缺少对规范及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和理解,有的对国家现行规范不熟悉,甚至仍在采用作废版本的规范及图集。

3 对设计单位的几点建议

3.1 经营者要有质量意识。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发展之源,要树立“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的观念。抓设计质量与抓市场经营是相互统一的,设计质量抓好了,就会有进一步拓宽市场经营的渠道,相反设计质量没有抓好,也就达不到市场经营的目的。

3.2 提高设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企业经营者不要一味地抓“效益”,要定期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及法规的培训,技术人员要掌握国家现行有效版本的规范、法规、标准图集,注重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

3.3 建立健全内部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建筑方案的评审工作,建筑方案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其他专业方案的优劣,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建筑方案要做到符合国家现行规范及强制性条文规定的要求,使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3.4 遵守法规,排除干扰,科学合理的安排工作。目前,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业主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相差很大,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的经营者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坚持原。则,切不可再有“重经营、轻质量”的思想。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设计计划。排除干扰,克服随意性,如果一味迁就业主,盲目许诺,最终将会丢掉信誉,丢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