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茶道基本礼仪知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饮茶 品茶 礼仪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078-01

一、饮茶的精神内涵

饮茶的精神内涵是“和、静、悦、真”。“和”,一切恰到好处,由礼仪引控;“静”,安静的氛围和境界;“怡”者,和悦、愉快的心理体验;“真”,真茶、真香、真味、真情。虽然,我们这里所指的社交饮茶,不是纯粹的茶会——欣赏由茶艺家设计表演的“茶道作品”有特定的仪式规范守则,但也不是随心所欲、言语可无顾忌的事,只有在饮茶过程中通过遵守基本的茶礼,一方面使自己表现得体,另一方面也能让别人以更舒适的心态来进行交流。

二、饮茶前礼仪

(一)形象整饰

“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中国喝茶讲究通过茶事制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因而我们在仪容、仪表、仪态上也要求突显闲静雅致。去品茗场合时,建议着装上以舒适、淡雅为宜,不宜紧身、过于时尚,更不能衣冠不整。女士可化淡妆,使用清淡、柔和的香水(去比较高档的茶室时,最好盘起长发)。入座起座、放物取物时均要轻稳。坐时东倒西歪、站时碰撞物品、交谈时左顾右盼、大声喧哗等情况,都会让品茶人兴致骤减,茶室和静的茶气也被破坏。

(二)讲究座次

茶道讲究“主随客便”,但在一些比较正式的社交场合应遵循以左为尊的座次原则,即主人的左手边是“尊位”。面对主人,从主人的左手位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地位高者、年长者和女士坐尊位。只有自己和主人两个人时,知礼的客人应做主人右边的“卑位”,还应避免面对面坐。

三、品饮中的礼仪

(一)主人待客

茶礼在待客时要求体现出“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明礼之伦。因而主人在待客时要注意如下几点:

1.奉茶之人。以茶待客时,何人奉茶,往往体现了对来宾的重视程度。在工作单位待客,一般由秘书或专职人员为客人上茶,接待重要的客人时,则应由本单位在场的职位较高者甚至是最高者亲自上茶。其他场合接待重要客人时,则由女主人或主人亲自奉茶。

2.奉茶顺序。应为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的次序上茶。要是来宾较多且差别不大,则可按下面的顺序上茶:(1)以上茶者为起点,由近而远依次上茶;(2)以进客厅之门为起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上茶;(3)上茶时以客人的先来后到为先后顺序;(4)上茶时不讲顺序,或是由饮用者自己取用。招待众多客人的茶水应事先沏好放入茶盘,再一一上茶。

3.上茶续水。泡茶应用热水,且以七分满为佳。上茶时应右手拿持杯托,左手放杯托近处,茶杯递上去。若使用无杯托的茶杯上茶时,亦应双手捧上茶杯。两种方式均应并致“请用茶”。上茶后则要为客人勤斟茶,勤续水。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即应续上,绝不可以让其杯中茶叶见底,取意为“茶水不尽,慢慢饮来,慢慢叙”。

(二)客人谢茶

主人在以茶待客时以礼待人,作为客人在饮茶时也应态度谦恭,及时表示谢意和敬意。如辈分较高的人、男女主人为自己上茶续水时,一般应立即起身,双手捧接并致谢,而不要坦然受之甚至视若不见。普通人员或服务员为自己上茶、续水时,也应及时轻声答谢或扣指向其示谢。此外,社交活动中,与一方正在交谈时,最好不要饮茶,否则显得自己用心不专。只有在自己不是主要的交谈对象或与他人的交谈告一段落之后,方可喝茶。而发现茶具很考究、布置雅致或主人茶艺娴熟等情况时,客人都应该及时赞美。

(三)品茶礼仪

饮茶时应小口品尝。每饮一口茶汤后,应使其在口中稍作停留,再慢慢地咽下去,一饮而尽称为“牛饮”。若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应吃掉或不明显地吐到纸巾里处理掉。茶太烫的话,不要去吹应待茶自然冷却。饮用红茶或奶茶时,不要用茶匙舀茶,也不要将其放在茶杯中。而当主人告之所饮是名茶时,则应在饮用前应先观赏一下茶汤,并在饮用后加以赞赏。这样做,一方面体现了自身的教养,另一方面也是对主人的尊重。

(四)其他礼仪

1.茶点:正式的社交场合,品鉴好茶时不宜食用茶点,否则视为对茶的不尊重。一般情况下要备茶点,则首推坚果类食品,重口味的蜜饯奶糖类茶食不太适宜。

2.交谈:茶道求真,真人真性,因而以茶会友时,所谈话题不宜说人是非,语气、语音、语态上以平和、适度为好、气氛安静为上,方能品出茶之真味。

3.抽烟。喝茶时不应抽烟。实在难忍,应到茶室外抽,或是在征得主人同意后抽,未经同意就抽烟则为失礼。

社交喝茶时,应遵循的礼节还有许多。礼的本质是诚和敬,诚为义,敬为仪。只要能表现出对他人尊重的行为、语言,都应是值得肯定的。遵守茶礼,既符合了茶的精神、茶的文化,又使喝茶的过程成为了一个以“茶”修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于立文.现代生活百科知识[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2008.

[2]羽生.中国茶礼的四大流派[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

(17).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学生心理教育;影响;价值研究

学校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摇篮,而其校园文化是只有在学校这种环境中才存在的特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氛围内,专门以全体师生为中心制定的相关规章、活动实践乃至其所承载的精神财富。而茶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通过茶这一载体进行各种文化的传播,不但可以促进我国茶企向世界各国销售茶产品,而且可以促进我国茶文化及其它传统文化的传播。茶文化的内容丰富,涉及了艺术审美、社交礼仪、哲学宗教等多个方面,而且在思想上融合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精华,集各家文化的深刻内涵于一体,不但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且展现了我国饮茶之文人雅士的道德风范,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播及发扬传统、修养身心的作用。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而在学校课程中合理的开展心理教育课程是现阶段我国开展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心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的各项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心理教育的独特内涵与茶文化精神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共通性,尤其是其功能意义,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充分的应用茶文化进行教学具有重大价值。本文通过对茶文化的整体及内涵概述,茶文化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持的影响及心理健康课程中融入茶文化的价值功能做了清晰系统的分析探索。

1中国茶文化概述

茶文化是由我国古代人民以茶为载体,融合多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发展积淀而衍生出的,具有一系列的丰富内容,但仍是以茶为核心。我国古代具有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而茶文化的繁荣发展正是以此为基础的,以至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高品质的物质及精神生活都有了更高的追求,因此,对于茶文化的追求也成为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的重要体现。从文化的视角来看,茶文化是与茶相关的、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创造出来的、系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统一,是“中介文化”的所属范畴之一,并且在历经了千年的历史积淀之后,其内容与内涵的整个体系更加趋向于健全与完善。茶文化的文化内容主要涉及到了茶的发展历史、生长环境、地域风俗、茶业发展科技乃至茶的种类、茶具、茶艺、茶诗、茶画、茶舞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再由茶这一具体物质发展延伸至人们的社会生活及思想精神,如茶德、茶道等,但总体上来讲,茶文化在结构体系上共分为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从行为文化的角度来看,在茶叶的生产、制作与消费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形成了多种约定俗成的茶事活动,通过茶礼茶俗及茶艺表演等形式进行演绎。我国在古代即已经形成了敬茶的习俗,茶被应用于多种礼仪风俗中,如客来敬茶、以茶敬佛、婚礼敬茶、以茶祭祀等,而且不同的民族、地区、社会地位及不同的茶叶种类等有着不同的茶礼习惯,各有各的特色。除此之外,还有心态文化,这主要表现在茶客饮茶品茗的身心意境、审美意趣及价值观念等几方面,是在长期的茶事活动中逐渐的积累表现出来的,从而体现出茶叶的生产过程及茶区茶农们的生活常态,将茶艺文化与人生哲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促使茶文化上升到精神思想哲学的高度,进而形成了茶道等精神文化,同时这也是茶文化的核心精髓所在。

2中国茶文化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影响

2.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处世态度,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我们知道茶文化的精髓核心是茶德、茶道精神,而这种思想精神的表现又与茶人的思想精神息息相关,茶人精神是指茶人所具备的面貌、风范、气质与素质所塑造的茶人形象,其最朴素的精神表达是从茶树的风格品性中引申出来的人的社会精神,即“无私奉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为人类谋福”。对于高校环境中学习的学生来说,从丰富的优秀茶文化中汲取其蕴含的营养,并充分的吸收应用,学习茶事活动及茶艺心态所代表的茶人精神,从而掌握正确的为人处世方向与原则,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发展。所以,在高校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应用茶文化,以茶文化作为心理素质培养的载体,通过学生对茶道精神的深刻领会体悟,对学生进行思想心理方面的健康保持及强化,从而帮助学生定期的自省,以良好的心态认识自己,以平稳和悦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社会人际关系,平和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2.2帮助学生更好地修身养性

茶文化与人类的精神理想追求息息相关,其本质就是从泡茶、品茶过程中领会其所蕴含的各种文化韵味。在这种文化本质的促使下,人们通常可以通过细微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来感受茶道精神,从而对未知的事物进行有效的细致探索,使学生能够在茶文化引导的心理教育中达到自我认知层面上的自我超越。茶道精神蕴含了我国传统美德中的仁义与诚信,而这两种美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心理发展,是学生素质修养表现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学生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将茶文化引入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品茶与学习两者互促,领悟深厚的茶道精神,培养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更加注重人与人交往的仁义与诚信,改变自己原有的性格中的劣势,重新在修身养性中塑造自己的人格,以乐观积极的心态为社会、为人民服务,利人利己。

2.3提升整体素质,实现全面综合发展

学生的高校学习时期是学生的“三观”正确保证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各方面技能素质都在逐渐的成长完善,所以,将茶文化融入于高校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影响。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沉淀之后,已经具有了比较完善健全的文化体系,且其精神内涵意蕴博大精深,对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十分有效。此外,茶文化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中,包容了美学艺术、礼仪风俗、哲学思想等理论精髓。学生在心理教育课程中接触茶文化,不但可以体会到华夏千年丰富文化的独特魅力,而且还可以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原则、理念,改善自己的心理、言行与价值观,了解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发展特色,以茶道精神对学生未来走入社会的发展方向进行有效指导,并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以修身养性的方式升华自我。

3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融入茶文化的价值研究

3.1思想引导价值———行为规范的丰富

茶文化对于茶客的行为、礼仪及社交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其价值观念也是淡泊悠远、积极向上,是目前浮躁喧嚣社会的有效补充。教学活动尽管是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的,但如果一味的追求目的,则会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上形成急功近利的局部价值观念引导,不利于其长远发展,而通过融入茶文化,使学生的心态保持积极、清新的状态,乐观豁达地看待将来会遇到的社会问题,从根本上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帮助完成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3.2文化学习价值———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茶文化作为一个完善的知识文化体系,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内容,在之前传统的心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的依赖于心理教材,仅仅是传授理论内容,不仅增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心理课程的内涵与魅力,从而促使学生的心理课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强。将茶文化与心理思想课程的教学知识有效的结合,不但直接丰富了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知识,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茶文化历经千年的发展渊源与知识体系,加深高校学生对于心理知识内容的印象,以其特有的文化学习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3.3人才培养价值———理性、健全价值观念的形成

目前的心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以知识内容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而相对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心理,忽略了学生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甚至是某些如利益导向等的片面错误的观念,从而无法有效的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价值观念,培养与同学、集体、社会中的情感友谊。茶文化的精神蕴含包括了修身养性、与人为善和淡泊宁静等思想价值内涵,而这正是学生的人生成长所具有一定程度缺失的理念。所以,通过高效心理教育课程对于茶文化的合理借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理性、健全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达到心理思想教育的教学目的,最终培养出适合我国未来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结语茶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涉及到了多种多样的文化知识领域,包含了宁静致远、仁义诚信、社交礼仪等多方面的哲学思想及处世原则,将其应用于心理教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极为有益,可以帮助他们保持正确的自我认知方向,从而实现综合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华,高旭晖,金哲.茶文化与大学和谐校园的建设[J].中国茶叶加工,2010(3):46-48.

[2]张学连.浅谈茶文化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开展[J].科技文汇,2009(15):58-58.

[3]黄晓琴,张丽霞,向勤锃,试论《茶文化学》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茶叶加工,2010(1):40-42.

[4]兰岚.中国礼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J].长春大学学报,2014(10):1431-1434.

[5]刘芬.论优秀传统文化的诚信教育价值[J].文教资料,2013(11):4347.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范文第3篇

来到北京北四环炎黄馆附近观典茶城,悠然的古筝曲吸引着来客。循着乐音探去,一间名为“境界”的茶庄引起了《经济》记者的注意。伴着那飘逸自在的旋律,不禁让人感到小中见大,动中存静的意境。这时您最关心的恐怕就是谁会是这家店的主人?这时,店中的一曲“断肠涯,人在何方”让人颇有回到古代之感。礼貌上前打探一番,这才知道弹琴者就是这家店的店主――赵圣钰。由于在家排行第六,大家习惯称她“赵六小姐”。

赵圣钰自幼爱喝茶,乐于品茶,她不仅要求茶道的境界,更注重追求人生的境界。更重要的是她那份热爱民族茶文化的心境,成为她努力学习、追求茶境界的动力。虽然她现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赵圣钰表示,她一直都还在学习。她之所以会走上这个行业,最主要的还是她爱喝茶,爱品尝茶的民族文化,这是支撑她走下去的最大的乐趣。

聪慧、美貌、上进集一身

“境界”内陈设的茶品并不多,但都说得上是精品,店中以佤山普洱茶专卖为主。赵六小姐告诉记者,她是一年半以前走入茶叶经营这行的,可以说是半路出家。那时的她对经营茶叶可以说是一知半解,走过不少冤枉路。

刚开始经营茶馆时,当茶客问起茶叶及茶行的有关问题时,赵圣钰有时没法回答。为了解决这种尴尬的局面,她开始苦心钻研茶道、茶经,现在,赵圣钰对于佤山之茶可说是如数家珍。不仅如此,为使自己的茶行经营管理更上一层楼,她还加入了北京师范大学选修生的行列,前往日本参加茶道研习社,学习传统民族茶道文化、行茶礼仪,等等。

现在已到不惑之年的赵圣钰,看上去仍春风不减当年,有着少时的斗志,言谈之间充盈着勤学不怠、努力奋争的精神;举手投足间无不体现着职场专业的仪态。在她看来,目前国内的茶叶经营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必须在市场销售通路上做出市场区隔,打出另类销售品牌及产品特质,这样才能在日益激烈的茶市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另外,配套服务也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就是茶客能在“境界”品茶之余听到悦耳乐曲的原由,或是抚琴、或是弹筝、或是一曲琵琶弄断魂。正所谓“参茶论道”、“修心养性”也。在茶城内有此一说:“在赵六小姐那喝茶、品茗、买茶,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啊!”

谈茶论茶道

当记者问及佤山普洱茶时,赵圣钰如数家珍般地把普洱的过去现在都顺口说出。

“根据最早的文字记载--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推知,早在三千多年前武王伐纣时期,云南种茶先民濮人已经献茶给周武王,只不过那时还没有普洱茶这个名称。”

此时的赵圣钰对普洱茶的了解可以说是深入骨髓。她知道最基本的知识:普洱茶性温、味厚、易冲耐泡,不苦不涩,即使久浸亦能入喉,普洱茶保存容易,茶性转换富有变化。她了解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普洱茶是“活的有机体”, 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人人皆可饮,越旧价越高”。新普洱茶是人人可得的日常饮料,老普洱茶却又“价等兼金”,可望不可即,如果在“普洱天平”的左端是“典藏价值”,是只涨不跌的“耐久财”;而右端则是“饮用价值”,是喝一片少一片的“消费财”,那“时间”就是游走在两者之间的“砝码”,随着时间砝码往左推移,这普洱茶饼的典藏价值就越高,反之亦然。过去普洱茶所具备的典藏性类似红酒,两者一样讲究年份、出身(酒庄、茶庄),注重稀有性与保存状况。诗人王坚曾作诗:“普洱古城锦秀乡,名茶载誉五洲扬。春尖品饮一杯少,三碗搜肠味自芳。”可见古人对普洱茶之渴望与赞赏,并不亚于酒品典藏。

以特殊庆典纪念日专司典藏版茗品

在市场经营方面,赵圣钰表示,她是以特殊庆典纪念日专司典藏版茗品专卖,成为市场独一无二的茗品珍藏版,有很大的收藏价值。除此之外,对于特殊工商企业专订茗品,也可特别订制包装精选茶材制品,包括:生日茶种、纪念茶种、首长茶种、贡品茶种,等等;成为馈赠员工、亲友、特殊日子礼品中最佳典藏茗品。

赵圣钰告诉记者:“在2010年,我们将致力于针对年轻族群进行饮茶新市场开发,依年轻人的性格、爱好、血型、星座等生产出节气专卖典藏茗品礼盒,作时尚年轻人最牛的新欣茶类市场茗品,让这个中国三千年的茶道文化永远薪传下去。”

赵圣钰个人档案

籍贯:河北易县人

出生:1970年

学历:北京师范大学选修生

兴趣:喝茶、弹奏古筝、歌唱、旅游

成就:2002~2007年 开设日式咖啡啤酒屋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日本 礼仪教育 特点 启示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030-02

礼仪,从大处说,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及精神的象征;从小处说,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养的一把标尺。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人们的语言交流、行为习惯等礼仪行为虽是个人的小事,但从小事之中窥见国家、民族的内在精神。礼仪教育要从小抓起,因为礼仪教育是一种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教育。在人成长的阶段中,儿童阶段可塑性大,是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生活和交际习惯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儿童不仅要接受知识教育,而且也要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如果我们忽视儿童的礼仪教育,必将影响到儿童完整“人”的形成。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儿童的礼仪教育。分析同处于亚洲的日本儿童礼仪教育的特点,借鉴其礼仪教育的经验,为进一步改善我国儿童礼仪教育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日本儿童礼仪教育的特点

日本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因此日本一贯重视以礼为基础的教育,重视向学生传授儒家所提倡的礼仪,并将儒家礼仪编成教科书,因此,日本的礼仪教育领先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礼仪教育。

(一)重视家庭礼仪教育

日本儿童从小在家里就要接受礼仪教育,礼仪也是日本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日本的儿童在家中学习的第一堂课就是学会尊敬父兄。鞠躬是日本非常普遍又极重要的礼仪。父母会教给孩子知道向谁鞠躬,还必须懂得鞠躬的程度。在家里,孩子要向父亲鞠躬;弟弟要向哥哥鞠躬,女孩应向男孩鞠躬。孩子向长辈或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鞠躬时,要等对方抬头以后才能把头抬起,有时甚至要鞠躬多次。在日本,餐桌礼仪也是儿童的必修课。日本的父母从小就向孩子详细的讲解餐桌礼仪。例如,吃饭时,如果勺子上附着了黏性事物,一定不要直接用嘴或舌头将其弄下,而是要寻找其他方法。因为勺子是一件公共的器皿,如果个人用嘴去触碰,就会影响到再次使用,这样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母亲在家里把饭做好了,但并没有告诉孩子吃,孩子就不能自己先吃。孩子在吃饭前,必须要先说一句“那就不客气了”。一方面表示自己要吃饭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示对父母劳动成果的尊重。除此之外,日本还有许多基本的礼仪,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坐姿端正等等。日本的文明礼仪已经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设立礼仪室,开设礼仪课

日本儿童进入幼儿园、小学后要接受正规的礼仪教育。幼儿园内设置礼仪室,礼仪室内放置着日式的摆设以及和服。幼儿教师会身穿和服,教儿童学习日本传统礼仪。例如,在茶道课上,教师和儿童都穿着和服,教师给儿童示范如何倒茶,如何敬茶。教师的示范作用,使儿童能更好的领会礼仪的重要性。进入小学,学校设有礼仪课。如,“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等,还有专门的礼仪教材。日本根据各年级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确定不同年级学生应该掌握的礼仪知识。如日本的儿童从一年级必须上“道德时间课”,每周两小时。课上教师向儿童讲解礼仪的重要性。课本几乎都是以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思想为素材,像仁、礼、忠、孝、义等思想全都包括其中。同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要求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养成基本生活习惯。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强调学生的体验性活动。例如,学校会安排学生到养老院、残疾医院等地接触并照顾弱势群体,学会友好相处。

(三)重视传统节日,体验传统文化

参加传统节日,体会传统文化是日本礼仪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每到传统节日如“儿童节”、“月见”等大项庆祝活动,从幼儿园到小学以及中学,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参加到庆祝活动之中。目的是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儿童对传统节日的理解。所以,日本政府专门提高了传统文化在学校礼仪课程中的比例,将其融汇在礼仪教育和日常生活中,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和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的凝聚力。

(四)重视开学和毕业典礼

礼仪不仅包括“礼”还包括“仪”,“仪”笼统的说就是仪式。日本非常重视学生的开学和毕业典礼,甚至幼儿园毕业都有隆重的典礼仪式。每年的四月是日本新年度的开始,也是日本开学典礼的时候。无论是在开学典礼还是毕业典礼,校长、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要穿戴正式,一丝不苟地完成整个仪式。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都有明确的程序,虽然每个学校不尽相同,但中小学典礼大体上包括唱国歌,领导讲话,学生宣言以及才艺表演等环节。例如在小学毕业典礼上,全体人员唱完国歌后,班主任点到谁的名字,谁就走向主席台,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书,鞠躬敬礼,然后发表简短的“演讲”。孩子们童真的人生“宣言”,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父母的心,有的父母喜极而泣。仪式接近尾声,毕业生用声情并茂的才艺表演表达对六年时光的回忆和留恋,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对父母和老师的感谢之情。最后,《再见》的旋律和掌声响起,待最后一位毕业生走出会场的大门时,掌声和音乐旋律才会停止。

二、日本儿童礼仪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现代人们观念中的礼仪是从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中逐渐演变而来的。古代的《礼记》、《周礼》、《仪礼》是中国的“三礼”集中论述了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而当今,中国的礼仪教育与日本相比较,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特点

茶文化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而盛于宋,在明清时期趋于完善,奠定了现代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基础。明清时期是茶文化呈现跳跃式发展的时期,茶叶的生产、制造及饮用方法较之以前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茶叶品类迅速扩大,饮茶事宜更为简约,清饮之风最终确立,茶文化的深刻内涵得到充分挖掘,哲学意义也得到进一步扩充,真正成为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化身。明清时期同时也是我国茶文化海外传播的关键时期,此时,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资本主义萌芽诞生,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航海技术尤为发达,中西方贸易往来愈加密切,中国的物质产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理念进入西方社会,掀起了一阵“东学西渐”的热潮,茶文化以茶叶为载体传至西方各国,与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活紧密相连,形成了极具地方色彩的西方茶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明清时期的茶文化

我国人民种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饮茶之风的形成则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饮茶活动开始与民族文化相关联。发展到唐代,我国茶文化基本形成,茶事活动由单纯的实践上升至系统的理论,饮茶意义也从其保健功效升华为精神熏陶,享有“茶圣”美誉的茶学大师陆羽著成《茶经》一书,宣告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的问世,内容涉及茶叶的起源、性状、种类、采制、烹煮、饮用、功效、茶俗、茶器、产地等,言简意赅,包罗万象,是后世茶学研究的重要文献。宋代对茶文化的研究更为兴盛,内容广泛而详尽,相关著作多达三十种,既有专谈斗茶技艺的如《茶录》,有鉴别茶品高下的如《品茶要录》,有综合论述茶具选择及茶叶珍藏方法的如《大观茶论》等。明代,茶文化进入发展的鼎盛时期,与儒释道哲学思想的结合更加密切,茶学专著达到七十余部,比如《茶说》一书提到了茶室、人品与茶品之间相似性的问题,《茶疏》则着力于对茶道礼仪、茶叶药理与茶人品德进行评述,还首次记录了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清代的茶学研究以编录和总结前朝的史籍资料为主,比如《续茶经》就是对《茶经》的解释与扩展,其体例按照《茶经》划分为上、中、下三卷,共计十目,字数则由七千扩展至七万。《续茶经》在附录中增添了历代茶法,把唐朝至清朝一千年间的典型文献收录其中,使许多濒临失传的茶学著作得以保存,为后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极大便利,可以说是继《茶经》之后我国茶学研究史上最为杰出的一部作品。茶文化是劳动人民在制茶与饮茶的过程中自发创造而成的文化艺术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茶文化的定义,各位学者众说纷纭,至今尚未达成统一的概念,一般来说,茶文化是人们在生产、利用和发展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来表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思想情感和意识形态的总和。茶学专家姚国坤先生在《茶文化概论》中指出,“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以物质为载体,反映出明确的精神内容,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和谐统一的产物。”茶文化的内容与形式都非常丰富,在物质形态方面包括茶书、茶画、茶具、茶歌、茶戏、茶叶制品等,在精神形态上包括茶道、茶德、茶性等,在制度形态上包括茶政、茶法、茶礼等,在行为形态上包括茶风、茶俗、茶规等,具有鲜明的社会性、民族性、地域性和审美性,是物质与精神、功能与审美、高雅与通俗的高度融合。明清时期的茶文化相比前朝茶文化而言具有独特意义。在茶叶及茶具方面,散条茶逐步取代了团饼茶,茗饮法逐步代替了点茶法,饮茶的整体审美意境得到提升,许多造型精美、花色考究、质地优良的上乘陶瓷茶具应运而生,比如青花瓷、斗彩瓷等,增添了好茶之人饮茶的乐趣。在茶艺方面,工夫茶艺达到鼎盛,“凤凰三点头”等兼具艺术性与技巧性的动作走向成熟,对饮茶的环境、意境和心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茶叶生产技术方面,绿茶的蒸青技术得到改进,炒青技术问世;花草茶的制作工艺大幅提升,很多花草都可用来做茶;绿茶、红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花草茶等七大茶类正式形成。在茶馆文化方面,明清也是茶馆发展的鼎盛时期,茶馆成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场所,各类茶馆遍布大街小巷、数不胜数,形成了特殊的茶馆共饮文化。在精神哲学方面,茶文化自诞生以来就与儒释道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清时代我国统治阶层对佛教、道教和儒教极为重视,茶文化与三者的融合更加深入。儒家文化看重人格与品德,茶文化则有“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以茶品比人品,表明饮茶之人清明质朴、静虑修身的人格特征;道家文化主张天人合一、清心寡欲、淡泊名利、返璞归真,将人的生命融于自然万物,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存在是和谐共生、相互转化的,茶文化汲取了其中的自然思想,认为饮茶的一切环节都要尽可能地简单、纯净,不可破坏茶叶原有的自然品性;佛家文化提倡包容、给予、感恩与自省,它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禅茶之上,僧侣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饮茶,提神静心,达到禅茶对于“和、静、清、俭”的要求,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2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

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来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的全部社会交往活动,包括商业贸易、文化交流、技术传播、人口迁徙、文化教育等一系列物质和精神途径。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外经济、政治、科技情况及涉外政策的影响。明清时期,民间手工业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资本原始积累开始,私人海上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民间经济往来频繁,中国的丝绸、茶叶、陶瓷等被运往海外并获得了各国人民的喜爱,相应的文化形态也进入东西方各国,开启了“东学西渐”之路。明清时期茶文化在东方国家的传播范围主要包括日本与朝鲜。日本和朝鲜与我国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自古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甚密,唐朝时期就已接触到我国的制茶与饮茶文化,形成了各自茶道的雏形,不过当时仅限于贵族阶层,明清时期茶叶贸易与茶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茶叶成为日常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人家,儒释道思想也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茶文化在日本和朝鲜呈现出系统化、模式化的发展态势。其中,日本茶道在明清时期定型,以“和、敬、清、寂”为主要理念,既展现出中国茶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具有浓郁的日本民族特色,展示出日本民族谦和宁静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朝鲜茶文化则更加注重我国茶文化的礼仪与规则,意欲通过茶道对人的行为进行教育和约束,最具代表性的是每年5月25日全国茶日中举行的“五行茶礼”仪式,人们衣着规整、举止庄重,向神农氏神位献茶,展现出朝鲜茶道文化中“礼、敬、和、静、清、玄、禅”的思想。明清茶文化在西方国家的传播则集中体现为英国茶文化与美国茶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我国茶文化自十七世纪进入英国以来,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尽管起源于中国,但受自然地理条件与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创造出以红茶为主的混饮式茶文化。众所周知,明清时期茶文化清饮绿茶,为何到了英国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这是由于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多雨、气候阴冷,绿茶性寒,在这种条件下长期饮用会导致脾胃不适,而红茶性温,具有暖身、养胃、健脾的功效,自然得到了英国人民的青睐。至于混饮的方式,则源自英国价值理念中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下午茶”文化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英国人的午餐与晚餐时间相隔较长,且午餐颇为简单,每到下午四点左右就会感到饥饿难耐,于是人们开始以点心、水果辅茶,并在茶中加入牛奶、蜂蜜、水果、黄油、鲜花、香料、咖啡、鸡蛋等,以保证均衡而全面的营养,促进体能恢复。除下午茶以外,英国人每天会有多个固定的饮茶时间,清早醒来要在床边享用一杯“早安茶”,早餐时辅以“早餐茶”,上午十点左右为“上午茶”时间,午饭时刻享用“午餐茶”,下午四点左右为“下午茶”,晚餐时饮用“晚餐茶”,就寝前还要来一杯“晚安茶”。除了每天固定的饮茶时间以外,英国人还会举办名目繁多的茶宴、茶会、茶餐等,形式优雅,气氛尊贵,用具考究,参与者要身着正装,行为端庄,举止得体,充分展现自我的文化气质与内在修养,成为英国人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与讲究形式与细节的英国茶文化相比,美国茶文化就显得随意而时尚。起初,美国人在西方殖民者的影响下,采用的是相似的混饮方式,后来,随着茶叶贸易的开展与茶文化的普及,加之美国自由意识、开拓主义、创新理念和实用主义的影响,美国茶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饮方式,发明了袋泡茶与冰茶,以适应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为现代茶文化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

3明清时期茶文化海外传播的特点

茶文化是一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形式,能够随着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做出相应改变,生命力强,影响深远,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明清时期茶文化的海外传播历时长久,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我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但受交流方式与外部环境的种种限制,并未形成规模,明清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中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茶文化找到了持续有效的传递方式,包括茶叶贸易、著作翻译、人际交流等,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各国的社会生活,并深入到文化艺术领域,催生出一系列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学、艺术、绘画、歌曲、建筑等作品,对各国的风俗习惯产生了显著影响。茶文化在很多国家的语言文字中形成了关于茶的谚语和词组,丰富了各国的语言体系,使茶文化与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连结更加紧密。其次,茶文化对各民族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清时期茶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态度、人格追求、审美理念、思想意志、内在情感、礼仪观念等,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念、和谐理念、自省思想与淡泊态度,对民族性格的塑造和社会氛围的搭建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茶文化传入海外以后,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休闲和餐饮的方式,还承载着各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提炼民族个性、谱写民族历史的文化手段,对各国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建设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茶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也是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融合。在我国,茶文化注重精神享受,人们通过饮茶来获得身心的平和与宁静,通过研究茶的品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与品质,熏陶自己的思想情感,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东方国家传播时,由于文化背景的相似性,比如日本与朝鲜的茶道文化也是以精神享受为主,但在西方国家传播时则不然。西方文化体系以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为核心,强调饮茶的保健功效与交际功能,混饮方式的确立、袋泡茶与冰茶的创造就是有力的说明。当然,明清茶文化在肯定其精神价值时并不否认其物质价值,海外各国茶文化同样认可茶文化的双重价值属性,并都把茶文化视为展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性格的窗口,彰显出茶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毫无疑问都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娇艳明媚的花朵。

参考文献

[1]刘勤晋.茶文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陈香白.中国茶文化[M].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

[3]姚国坤.中国茶文化概论[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

[4]王漪.明清之际中学之西渐[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旅游酒店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调整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34-01

在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全球化两大宏观背景下,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必须面向社会。就高等职业教育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它们同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软学科专业,毕业学生所服务的社会企业都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型行业。因而密切联系相关企业,充分考虑企业反馈意见――即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特点,成为这个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主要参考因素。在此基础上,我们参考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及说明》,以及教育学领域研究成果,制定出这两个专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调整课程,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一、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客观要求

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均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服务型行业,强调对顾客享受需求的周到服务。虽然不同岗位对员工的具体工作要求不同,但通过与行业企业的密切接触与深入了解,我们概括总结出该两大行业对员工素质的客观要求基本相同。具体概括如下:

(1)员工服务知识。具体包括:企业及企业所处环境的基本情况;员工应具备的文化知识;员工岗位职责的内容。(2)员工从业能力。包括:驾驭自如的语言能力;牢牢吸引客人的交际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记忆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3)员工从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于服务企业员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有效防止员工在工作中的消极行为,而且有助于使员工的工作变得更有针对性和更有意义。(4)员工从业心理。员工应当具备的从业心理包括态度;意志;情感。

二、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根据上述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对人才要求的反馈信息,我们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按照(旅游与酒店)行业企业客观要求,通过相关行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行业服务与部门管理基本知识,进而提升学生行业知识应用能力(从业能力),并同时跃升学生的行业心理品质,最终成为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这其中行业基本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服务与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关键,而良好的行业心理品质是根本,三者缺一不可。旅游与酒店行业对高素质人才要求可概括如下:(1)掌握旅游与酒店行业基本知识:工作单位基本环境情况、必须具备的文化知识、行业的相关岗位职责。(2)具有较强的从业能力:可概括为通用能力、基本专业能力和核心专业能力。通用能力:计算机应用,外语应用等。基本专业能力:达到行业部门的岗位职责要求。核心专业能力:驾驭自如的语言能力,牢牢吸引顾客的交际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记忆能力,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3)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可具体分解为从业观念与从业心理两部分。从业观念:大局观念,主人翁观念,商品经济观念,市场观念,质量与效益观念。从业心理:态度,意志,情感。

三、旅游管理专业与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调整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结合能力与素质教育理论,我们结合不同专业课程主要特点,将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调整如下:

(一)旅游管理专业

(1)必备知识为主课程:旅游概论、旅游地理、旅游心理、旅游资源学、旅游经济学、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原理。(2)必备能力为主课程:形体训练、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旅游英语、旅游公关礼仪、旅游市场营销、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台服务与管理。(3)延展提高类课程:高等数学、旅游景区管理、生态旅游、中国历史文化、中外民俗、客源地概况、旅游规划与开发。(4)必备心理品质为主课程: 旅游市场营销、企业实习、专业实训、素质拓展。

(二)酒店管理专业

(1)必备知识为主课程:饭店管理原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中外饮食文化、食品营养与卫生。(2)必备能力为主课程:形体训练、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政策法规、导游业务、酒店英语、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台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酒水知识与酒吧经营、酒店公关礼仪、现代饭店营销。(3)延展提高类课程:高等数学、中外民俗、客源地概况、茶艺与茶道、酒店公共关系部运营与管理、酒店财务管理。(4)必备心理品质为主课程:现代饭店营销、企业实习、专业实训。

参考文献: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范文第7篇

日语是世界上第六大语言,在国际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使得日语在全世界的受欢迎程度也随之不断提升。每种语言的学习都有其具体的教学方法,针对日语学习,我们需将中日文化进行对比,然后以此来探究科学教学方法。

二、日语教学性质

对于非日语专业学生来说,日语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听懂日语能力,能够熟练地阅读日语文章,并且具有良好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日语进行日常交流。同时,在掌握这些基本的日语基础知识以外,还需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日本文化、经济和历史。

三、中日文化对比

中日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别。从语言人称表达方面说,我国由于受民俗和习惯影响,导致人们在与人交流中通常是先询问对方信息。然而在日本文化中,这种行为有失礼貌,他们在初次与人沟通时,通常会向对方介绍自己。在日常交际中,日本人通常很注重敬语的运用。从语言表达方式上来说,日本人的表达通常比较模糊,不会作出肯定回答与判断。但是在国内,对于一些猜测和揣摩的想法,通常均采用肯定语气。从委婉的语气表达方面来说,由于中日传统礼仪存在较大差别,因而对于委婉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例如:我国人们在抽烟喝酒时,通常会发生劝烟劝酒情况,这在我国文化中象征着礼貌和热情。然而在日本,这种劝亲朋好友烟酒行为是极不礼貌的,也是不合理的。在表达决绝语气方面,日本人通常比较注重别人的面子。同样,在日常社交中,日本人也通常是先为对方考虑,尽量顾及对方面子。在这些方面,中国人就比较直截了当。在招待客人方面,中日两国也存在较大差异,日本人主要是用茶点招待客人,而大多中国人招待客人较为正式和隆重,必须准备满桌的美味佳肴。

四、中日文化对比下的日语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成功地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具体实践。对于语言教学,科学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在日语教学中,为了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日语知识,必须从中日文化差异中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一)教学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由于日语课程对于长期接触和使用国语的学生而言,是一门较为复杂的课程,学生通常对日语学习感到厌烦,因而学习效率不高。而良好的氛围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日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中日文化差异着手,对日本文化的精髓进行介绍。例如:在人教版初级日语第五课教学中,教师需教授学生运用日语进行自我介绍。教师讲授这一课时,教师首先需向学生讲授在日常交际中,中日文化的差别,让学生在感受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不同的基础上学习日语。例如,当两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中国人通常会说:“你好,请问您贵姓?”而日本人通常会这么说:“私はあるを叫んで、はじめまして,よろしくお愿いします”,意思是说“我叫某某,初次见面,请多关照”。从中国人与日本人第一次与陌生人见面的问候可以看出,中国人注重先问候对方姓名,而日本人注重先向对方介绍自己。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可以将两种不同的问候方式进行叙述。教师在叙述时,需结合具体的动作,例如:鞠躬,让学生感染日本浓厚的文化氛围。同时,利用此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了解在运用日语交流中需注意的事项。

(二)教学中恰当导入日本文化日本与中国是邻国,隔海相望,在文化上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演变,日本文化在汉文化的基础上,对本国文化进行改良与发展,形成了特有文化。在教学日语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这些变化进行及时总结,然后进行对比归纳,让学生了解两国文化存在的差异。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中级日语第九课日本文化时,教师可以将茶文化引入课题,因为茶文化最先起源于中国,然后才传入到日本,然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文化已经出现了显著区别。中国人将茶道称之为“茶艺”,而日本人将茶道称之为“茶道”。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中日文化的差异进行介绍,让学生在了解日本文化历史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日本语言。

(三)将中日文化相似性导入日语教学由于在唐朝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日本派遣使节学习中国的汉字、文化和制度。因而中日文化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现今日本文字中还保留着诸多汉字字形和字音。在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日语,教师可以在课程中导入中日文化联系。将古汉语与日语的汉字和字音相结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初级日语第一课时“日语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在讲授日语音标时,可以将其与我国现代汉语拼音相结合。汉语中五个元音a、e、i、o、u与日语中的五个元音相同,其中a与i在日语中的发音完全对应汉语发音。

五、结束语

茶道基本礼仪知识范文第8篇

不在菜系之列,却包罗了菜系之精髓,名头甚至比菜系还要响,此乃“清官菜”是也。“清宫菜”即今天所说的“宫廷菜”,集古今、南北名菜为一身,烹制精细考究,品种多达二三百种,越来越受品味食客的追捧。

这貌似是个吃“故事”的时代,有故事的菜将平常的吃喝转化成文化,而“清宫菜”几乎每一道菜都逃不脱故事与掌故的辅佐,吃古谈今,乐趣自在其中。

然而,还是会有一个疑问,就是现代人烹制出来的“清宫菜”,是否就真的是与当年别无二致的原汁原味呢?对此,以烹制“清官菜”著称的“美味珍”御膳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现在,烹制“清宫菜”有两个原则,一是遵循传统,二是不守旧。遵循传统,美味珍的菜品都是以标准的“清官菜”为蓝本,包括上菜顺序、餐前的茶道表演以及服装服饰、用餐礼仪等等,与当年没有任何区别;至于不守旧,主要体现在菜品制作上。现代的“清宫菜”比之过去,营养搭配更合理,也更符合食疗养生的理念,所运用的一些现代的烹制方法也更科学。厨师长不仅要有好手艺,同时必须要有营养师的资质,所推出的每道菜品,不但要求关味、美观,而且所需食材的营养成分,搭配原则都会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尽管这些在菜谱上没有体现,但包括服务员在内,都要掌握,点菜时讲给食客听。有些菜品中有中药的成分,因此,中医药的一些基本知识也要求服务人员基本掌握。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创新,譬如食客极为推崇的“沙律片皮鸭”,就是中西合璧的一道菜。烤鸭片片后,最下面是一块烤馒头片,上面附上用沙律酱调拌的鸭丝,最后在顶端铺上鸭皮,真正是口味独到,香而不腻。

今天,清官菜中最享誉盛名的,当然是被誉为“宫廷大菜”的满汉全席。真正的满汉全席由108道满菜和汉菜组成,另有凉菜55道、面点44道,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其中既有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的烧烤,又有汉族烹调特色的工艺。而108取意于道家的三十六伏地、七十二洞天,象征着包含万事万物、变化无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