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国传统文化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是历代人们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学生通过学习传统文化,能够对我国的历史以及文化精髓进行了解,从中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对其进行学习和运用,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由于初中学生大都处于青春期,叛逆性较强,对事物缺乏毅力和耐心,容易受到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加之当前互联网发展迅速,很容易从网络上学习不好的内容,比如受到金钱主义、个人主义等影响而导致价值观扭曲,而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则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坚定自我,学会辨别是非,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推动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有效形成。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也应当不断适应新形势,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学生能够对我国优秀的文化精髓进行了解,这就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深化的探究和思考,将其与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的策

(一)从教材内容出发有效进行传统文化的挖掘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知识都包含了我国传统文化内容,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与探究,将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提炼出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做好文化提炼,另一方面需要选择合理的引导方式,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学习有效性。比如,在学习《论语十则》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寻找和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容,其中提到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就将传统文化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体现出来,即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复习旧知识,才能够得到新的体会。通过对其中所涵盖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提炼,学生更能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内容吸收,提升学习效果。再比如,在学习《伤仲永》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对仲永的故事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以及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并对自身的长处和短处进行分析,正视短处,激发学习潜能,不断提升自身。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后天学习比天赋更加重要,引导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继承。

(二)拓宽阅读面,深入学习传统文化

阅读是学习传统文化最为直接的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感知,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深度。比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读物,并让学生阅读之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对学习成果进行巩固,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寒假或者暑假的时候为学生推荐一些优秀小说,让学生利用放假时间来阅读,对其中所涵盖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记载,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推动学生多角度了解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了解,提升学生传统文化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推动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同时,通过校园文化的活动的举办,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戏曲大舞台”方面内容的时候,由于该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目标定位也比较宽,涉及的内容较多,如表演、文学、戏曲等,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观察或者收集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各个地区的地方剧种进行搜集,也可以搜集剧作家或者表演大师等,可以采用各种手段进行内容的搜集,如此能够推动语文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搜集内容的过程中对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进行全面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推动其更好地成长。

(四)合理进行多媒体的运用,提升传统文化学习的效果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进行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在具体化的情境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感悟,提升传统文化学习的效果。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运用,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摒弃传统纯文字性的教学模式,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比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方面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其中所涵盖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刻了解与学习,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世外桃源”的美景,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其中安居乐业、邻里和睦的景象进行感受,深深陶醉其中。同时借助于这种情景,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古乐器,如琵琶、古筝等,营造深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推动学生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并积极学习。再比如,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很多学生往往比较害怕学习文言文,认为其很难懂,从而失去对其学习的兴趣,这就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鉴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文言文相关的视频,将难懂的文言文进行形象化、生动化演示,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学习《登岳阳楼》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其相关的视频或者音频,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对文章的内涵进行深刻了解,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如此就能够提升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性。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

建筑的文化性、时代性、地域性是一个整体。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时代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三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建筑师应该很好地理解和综合运用建筑的“三性”,强调彼此的整体性与统一性。

1 建筑中的文化性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以文化为标志的时代。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各种观念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建筑创作的角度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环境,表达建筑项目的性质和文化特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标志及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象征。简言之,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首先就应表达该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涵。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例如,在广东岭南地区,二千多年前源自百越文化,自秦汉以来,中原文化开始南传,并先后融入荆楚和吴越文化,共同构成了岭南文化体系的基础。随着广东沿海对外开通和与海外交往,中外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交融、孕育、发展,使岭南地区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又深受外来文化的熏陶,各种方式的跨文化交流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兼容性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这个地区的建筑创作,就应吸收岭南传统文化的内涵融汇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好的城市是生长出来的,同样好的建筑也是生长出来的,土生土长的文化,是最具生命力的文化。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其糟粕,就能够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最终的一切告诉我们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2 建筑中的时代性

建筑作为一个时代的写照,新的知识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建筑创作自然要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已特殊的语言来表现所处的时代实质,表现这个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观念、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建筑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

当今知识经济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元的综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将逐渐起到主导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沟通,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已成为现代人的普遍要求。

强调创新和时代精神,并非排斥传统和地区特色,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是要处理好时代精神与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弘扬的目的是为了创新,而创新又必须在原有的文化根基上发展,继承传统并非在新建筑上拼贴传统符号或部分构件的复制,而是吸收整体文化的内涵。这既有中国文化的传统,也集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的精华,还特别要重视吸收地域建筑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并融汇到新的建筑中去,才能创作出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

不是每幢建筑物都要成为标志的,作为标志性建筑,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内涵,它应该是一个城市或地段历史文化的标志,或是一个城市地域特征的标志;二是标志性建筑必须有与其融合的位置和环境;三是要展现时代的特性,这是设计方面的要求。作为标志性建筑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标志性建筑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范围的要求也不同,有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图5-2)、埃及的金字塔;有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拉萨的布达拉宫、西安的大雁塔;也有地段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武汉的黄鹤楼、伦敦的白金汉宫等等。

图5-2 悉尼歌剧院

世界各地的不同时期的建筑都用共同的方式表达着它们的时代性。

3 建筑中的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与生俱来的本体属性之一,它影响和决定着建筑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全球文明和现代建筑国际风格所造成的地区自然生态、文化资源和人与技术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矛盾、冲突甚至危机,以自然、文化和技术为三个切人点,研究了建筑与地区自然、社会因素和技术传统的内在关联。借助“可持续发展”、“全球地区建筑”、“适宜技术”等核心概念,提出了整体地区主义建筑思想;倡导建筑在全面进步和积极发展的同时,自觉寻求与地区的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以及技术和艺术上的地方智慧相结合;遵循地区生态机制,体现文化传统的真实延续;强调技术的发展与地区条件和社会心理的协调,创造一种在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上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

何镜堂老师说过:“建筑是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这是造就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建筑的地域性从狭义来讲,是指建筑地段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建筑环境,这是具体影响和制约建筑空间和平剖面设计乃至建筑形式的重要因素。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中,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长期 生活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师应在地区的传统中寻根、发掘有益的“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

4 结语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一个建筑的设计你研究它的过去,展望建筑的未来但更主要的是它在现代中的价值体现,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中遵循它的文化性、时代性以及地域性。

参考文献:

[1]《建筑学报》何镜堂 1996年第03期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是一项非常宏大的设想,尽管它的经济效益非常大,前景也非常的好,但是这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完美的事情,它存在着非常大的难度和很多的阻碍,真正要实施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国家制度、现实自然环境存在很多的问题,都是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上非常难解决的问题。相对的,在丝绸之路沿线,基本上都是属于比较传统的农业和畜牧业共同发展的区域,由于这样的环境不适合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很多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都已经随着时间流逝了很多,甚至有的已经濒临彻底丢失。这些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即将丢失,这对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后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更为危险的是,沿线上一些相对来说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市场需求的不平衡,本地具有的一些比较受游客所喜爱、经济效益比较高的内容被发展开来,但是一些因为一些比较客观的元素或者倾向导致市场效果不是特别好的内容则被淘汰了。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点

由于当前学者研究讨论丝绸之路具体的项目比较少,丝绸之路的建设需要很多地区甚至国家的共同合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地区都有比较好的发展,带来美好的明天。我们可以将丝绸之路的建设定位在这样几个方面:交通运输、经济合作、文化旅游、文化沟通,本文只针对文化旅游来探究。丝绸之路途径的区域面积非常大,正因为如此,涉及到的人口、文化背景、自然环境都不相同,并且都具有各自非常独特的特性,因此民族特色非常丰富,旅游前景极好。旅游行业的发展不仅仅会带来比较繁荣的经济,同时也会促进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且正因为这样,我们也会与一些其他地区的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取其所长补己之短,更好地发展各地的民族传统文化旅游的内容。更深层次的,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可以促进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的往来和交流,帮助推进经济发展。所以,我们将文化旅游设置成丝绸之路主要的经济建设的发展重点之一,在此基础之上带动一些其他国家的人民参与进来,增进友谊,建设和谐社会。

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在丝绸之路的可持续发展

1、经济市场资源配置公平有效

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是丝绸之路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今经济发展不断前进,因此,我们需要使用创新的方式带动经济资源的进步和优化,这样不仅能使人民过上比较好的生活,也会把整个社会的经济状况都带上一个新的阶梯。因此,正确的定位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将其与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结合起来共同发展,是一条非常好的发展之路。在经济学学者的普遍认知里,大部分都认为市场经济是最能促进经济发展的,但是现在的社会贫富不平均也造成了一定的社会问题。事实上,经济学上认为,资源配置是永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不受损害的,特别是当经济的运作已经到了较高程度的时候。但是事实上,我们的经济活动想要达到较好的效率确实是非常难的。很显然,我们只有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结合在一起,协调所有人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才可以让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和传统体育文化共同协作一起发展。

2、丝绸之路沿线居民的自身利益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种比较特殊的旅游资源基本上存在居民日常的各种生活内容和生产过程中,也是各个地区在特殊的日子里面的主要的表演性质的项目,因此这也决定了当地的居民最终会成为丝绸之路上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丝绸之路沿线的大量的城市甚至是国家,它们居住的居民们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主体,同时也是保证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保证,他们拥有的经济利益将会是传统体育文化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力量。也只有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发展与居民们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平稳的运行。因此,调动居民们对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才能更好的发展丝绸之路的经济。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渗透非常深入,因此一般的居民很容易就丢掉了一些比较传统的文化内容。虽然各级部门已经非常努力去开发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但是民众基础不佳,导致很多的努力都没有什么切实的回报,长期以往,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还是丝绸之路总体的经济发展都非常的不利。那么,作为政府部门,应该怎样使本地的居民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呢,需要我们作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

四、丝绸之路经济建设和传统体育文化协作策略探究

1、循序渐进,由简入难

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是由很多内容共同组成的,它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国家中国梦的一部分,更多的它是整个亚洲乃至全世界的共同梦想,这样的一个设想自然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想要带动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需要由浅入深一步步地完成,促进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就实现了丝绸之路经济的发展。积少成多,完成目标。丝绸之路的总体的经济建设虽然是比较大的条形的经济分区,但是根源上还是由不同的地区组成的,因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经济潜在的资源以及传统的民族体育文化的作用,从社会总体发展的需求进行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一条非常完善的利益共存链。

2、灵活思维,扩展思路由于丝绸之路沿线涉及到太多的地区和人口,各地经济水平和地区特色也都不尽相同,因此将比较灵活的思维引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以比较发达的地区为中心,透彻地理解本地的传统文化,深度挖掘本地区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多元化的创新,然后通过这个地区辐射带动周边的地区,再用这样的方式逐步向外扩散和发展,最终形成比较广阔的一个大面积的经济发展区域,并且由此促进整条丝绸之路的经济发展的建设。只要我们这样一步步地完成目标,逐步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会被传承下来,并且因为它带动起整个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总体水平,这样一个比较完善的丝绸之路的经济建设就完成了。

3、合理规划,和而不同,减少政治因素的影响

当前我们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方面的问题,因此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常常掺杂了一些政治的因素。因此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各政府部门提供一些帮助和支持,而不能强硬地施压,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体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政府部门不要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和发展政治化,也是帮助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的重要原则。

五、结语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西南民族地区 经济生产方式转型 文化变迁 互动

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各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赋予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解决西部发展问题,包括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现代化。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中,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互动,产生了文化适应、文化变迁等新问题和新现象,社会文化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产生了深刻的、潜在的影响。

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生活着壮族、藏族、土家族、彝族、苗族、布依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怒族、纳西族、佤族、独龙族、羌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瑶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仡佬族、水族等世居少数民族,种类多,分布广,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多数处于经济后发展地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断发生变化。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以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和现代化,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也对经济生产方式转型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经济与文化在双向的互动中发生着明显的变迁形态,显示出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的并存、兼容性与选择性的一致的情态,社会文化观念更加开放,传统价值理念明显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西南民族地区社会文化既保持着各自特色又不断变迁发展

西南各民族文化的特色很鲜明,文化个性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文化认同持续延伸,以自身的特色不断发展,转向更加开放的形态。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沿着其自身的文化轨迹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中发生演变的。

(一)众多少数民族保持着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生态。

由于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如语言工具、交通工具、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思维能力等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民族。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西南少数民族地处区域广阔,又往往住在环境较为险要、偏远的地方,各民族来往不方便,因而各个民族或者各个地区的民族由于各自的环境孕育了不同的文化,显示出相对的封闭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或独特性的特点,代代相传,孕育了众多的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形成民族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多元发展的格局,并随着人类的发展和各族的生存环境的变化而缓慢地改变。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仍然保持着传统文化生态的相对完整性。

黑衣壮广西那坡县壮族中民族文化独特的一支,至今仍显示出鲜明的民族个性。黑衣壮自称布壮,总人口51800多人,占当地壮族总数33%。[1]黑衣壮的高度聚居是长期社会变迁的结果,有相当多的村落全部是黑衣壮,有的村落90%都是黑衣壮。黑衣壮的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们勤劳、节俭、家庭关系和谐、社会安定。黑衣壮以黑色为美,以黑为神,以黑色作为族群的标记。黑衣壮古朴的族群个性至今仍表现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们至今仍穿着传统的服饰,住着古老的干栏式房屋,仍吃着腊肉、五色糯米饭等传统食品,仍过着二月初二、三月三等民族传统节日,仍保留着古老的族内婚制。黑衣壮生性浪漫,擅长唱山歌,每当夜幕降临,男女老少便集于村头寨尾,以歌代言,山歌成为显著的文化特征。

(二)经济生产方式的变化,带动着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

民族文化源自不同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历史发展阶段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因素,随着这些要素的改变,在经济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民族文化心理也随之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文化经济的市场运作被逐渐认同,广西黑衣壮聚集的那坡县领导提出了“文化搭台、旅游唱戏、经济发展”的发展思路,以黑衣壮为品牌,依托周边大新、靖西旅游大县,着力构建沿边特色经济旅游带。2000年开始,那坡县采取措施把黑衣壮介绍给外面的世界,以文化推动那坡的经济发展。2001年通过广西民俗摄影协会,邀请了来自全国的180多位摄影家到黑衣壮居住的村落采风,并在广西首府南宁举行“神秘的那坡”的民俗风情摄影展,同年黑衣壮合唱团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舞台,使原生态的黑衣壮文化成为一种旅游、演艺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形态。又据新华社记者采访报道,51岁藏族农民旺扎一家2000年前住在土坯房里。因为修建青藏铁路要拆他们的房子,还要让土地,他们开始想不通。后来政府帮着盖起藏式别墅,住在拉萨火车站周边,铁路建设还给他们带来了致富机会。他家里用上了彩电、电饭锅,还花9万元买了辆“东风”翻斗车,大儿子跑运输,一天纯收入400多元,他们还想在车站旁开个招待所和餐厅。商品观念的形成,经济利益的驱动,跑运输、开招待所和餐厅成为现在藏民的自觉选择。[2]在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念的经济变迁是明显的,民族文化形态的变迁有先后继承的脉络,变迁的因素和过程是可以考察的。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族学校;民族文化;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71-03

一、民族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过程中存在的困扰

1.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未添加到学校课程中。“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课程设置对学校教学非常重要,学校教育的文化传承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目前我国各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为10%~12%。[2]在现实的学校教学当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比如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师的知识构成、面临的升学压力等致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学校都没有开设反映民族文化的地方知识课程。在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学校尽量压缩非高考科目的教学时间,甚至将会考科目都压缩到极少的课时,至于民族课程、地方文化课程更是形同虚设。

在一些相对发达的民族地区,由于升学压力相对较小,有些学校会开设部分民族文化课程,但是很少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少数民族文化课程更多的是被考试课程所取代,主要放在选修课中来完成。所以只是在形式上具备了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课程的特征,但不能完成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

2.课外活动内容单一,未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把学生放在广阔的背景下实施素质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蓬勃向上的课外活动,使各类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并擅长的领域,在快乐成长中全面提高素质。通过丰富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和课外活动来完成文化传承内容,这是许多教育者的共同愿望。将文化传承的两种方式(直接方式、间接方式)相结合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很多民族学校的实践活动中,更多提倡的是和现实生活接轨的课外活动内容,忽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内容。如很多民族中学会定期举办艺术节、电影节、文化节、体育节等校园系列文化活动,但在活动里面,很少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体育节时会开展篮球赛、足球赛,但不会开展一些特色的少数民族运动项目;文化节会组织管乐团表演,但很多学校却从根本上放弃了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文化内容,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根本没有纳入活动内容之中。过多地强调强势主流文化的价值取向,使得本就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面临着被同化的风险。

3.长效的民族文化传承机制尚未确立。文化的传承机制是指文化运作的内在规律和方式。每个民族在其产生之后都会自发地产生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教育形式,有的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有的是和风俗习惯联系在一起。这些传承方式都是源于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符合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环境,属于最初的、原生态的传承机制。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进行,教育作为一个单独的领域开始从生产生活中分离出来,学校教育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当前,所有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将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交到学校教育当中。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建立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效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很多民族中学都在开发民族文化校本教材或者依托学校大型活动或常规活动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这些活动开展之初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和学生也报以极大的热情。然而,从现实状况来看,这些文化教育活动的延续与发展不容乐观,许多学校现在已放弃使用民族文化的校本教材,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也被忽略,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升学的压力。民族传统文化游离于学校体系之外,虽然学校管理者和大部分教师对学校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表示赞同,但观念上的认同不等于实践中遵循这样的价值取向。与管理者和教师“热情支持”相反的是,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民族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校所开展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大多“昙花一现”,学校也缺乏相应的制度保证这些活动长期有效地实施。

4.忽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师资培训。教师的专业化大概可以划分为职前、实习、职中三个不同的阶段。就职前培训而言,目前民族中学的教师主要由民族院校或者综合大学的民族班来完成。从各个学校的培训课程设置来看,普遍重视各个具体学科的教学,而体现民族文化类的课程几乎没有,根本不存在系列课程。同时,无论师范大学还是综合大学里的教育学院,都处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地区,教师对民族地区的实际缺乏了解,培训的内容稍显理论性过强,不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实际。因此,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前培训就无法得到时间上和质量上的保证。

就职中培训而言,主要是由各个地区的教师进修学校来完成。无论在民族聚集区还是散居区,少数民族学校在当地的学校总数中都是少数。教师进修学校在指定教学培训计划时,很少会将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容放入培训内容之中。在加之各种考试评比的压力,致使民族中学的教师无法准确掌握和了解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知识和教育方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职后培训是否能搞好是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现实当中,此环节迫切需要加强。

二、民族学校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思考

1.立足本校实际,加强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开发。地方课程是不同地方根据特定地域或社区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要求,以及特定的课程资源设计的课程。[3]校本课程则是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而言的课程形式,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计划或方案。我国的教育政策规定:少数民族地区课程设置是国家课程+民族语言课程。政策规定的重点在于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字的学习,以学习民族文字和民族语言作为载体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随着民族地区教学实际的不断变化,这种模式也需要加以改变。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课程加入课程设置当中,应该在语言课程之外增加民族文化课程的比例,进而形成新的课程模式:国家课程+民族地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通过这种模式的改变,将课程扩展到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的范围之内,包括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艺术、生产生活、科学、民风习俗等。[4]通过构建多元的民族特色的地方、校本课程体系(如选修课、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使得少数民族文化内容加入到教学当中,多元文化的融合、多元活动的承载,调动一切积极性。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它需要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及教师在内的多种人员的参与,同时还要考虑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实施过程中逐渐完善。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民族学校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场所。既存在着优秀的外来文化,同事也有社会主体文化,另一方面还存在少数民族的文化。如前所述,主要反映主流文化的国家课程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为88%~90%,而主要反映民族性的、地方性的文化知识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总课程的比例仅为10%~12%。[5]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仅仅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的,必须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结合起来,比如一些家传技艺、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学校若是必要也可讲学生家长邀请入课堂之中,是学生和家庭成员形成良性的互动,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民族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去民族博物馆,让学生参与民族文化的讲座等。这样不仅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可以使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促进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强化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功能,提升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水平。

3.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的主动性。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不是消极、被动等待的结果,需要文化主体积极主动地加以完善、创新,增强文化本身的现代性和适应性,只有如此少数民族文化才能愈久弥新,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和认可。正如某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民族文化传承从本质上来说是“文化与主体的有机结合,是文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对人的教育和再教育”[6],“文化传承不是简单的文化元素传递,而是按照文化适应的规律和要求作有机的排列组合,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建构作必要的文化要素积累。”[7]因此必须提升文化主题对该民族文化的创造更新能力。学校作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场所,对人的思维形成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作为民族教育,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创新精神,使其对本民族的文化充满好奇和信心,热爱本民族文化,只有将传承民族文化作为内心的潜在需求时,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才具有源源不绝的动力和源泉。

4.加强民族中学的师资培训。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中指出:“大多数国家的师范教育虽然仍把重点放在教师的前期培养上,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进修在最近30年显得日益重要。某些国家在使用‘继续教育’一词。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同其他职业一样,是一种‘学习’的职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自始至终都要有机会定期更新和补充他们的知识、技巧和能力。”[8]因此,教师的在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培训机构与民族学校相互脱节。前者不了解民族教育的基层情况,所提出的理论多为意识流的堆积;后者埋头于具体教育教学工作,无暇对已有的教学经验和成绩加以梳理和总结,因此迫切需要民族教育的理论作为指导。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强两者的沟通和合作,理论工作者到田野了解情况,民族教师从对方获得理论指导,引入多元文化教育观念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6.

[2][4][5]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4).

[3]宝乐日.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民族教育研究,2006,(2).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范文第6篇

地方传统文化艺术指的是在一定的地理、历史、人文、宗教等多方面环境中才能够形成的一种具有特色的艺术形式,是只有在当地才有的人们最耳熟能详最熟悉的事物,也是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支柱。例如在浦江地区,经过千百年的积累拥有了独特的地方传统文化,形成了能够代表浦江地区文化的独特资源。如果某一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得到了破环和丢失,就相当于丢失了这整个地区的文化上独特的的灵魂与精髓。截止到2008年,浦江有六项民俗文化被评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拍手称快的浦江乱弹、壮观的浦江板凳龙、历史悠久的浦汀迎会、绚丽的浦江麦秆剪贴、精美的浦江剪纸、高超的浦汀郑义门营造技艺。这些民俗文化渐渐地得到人们的重视与保护,如今要将这些充满地方特色,带有艺术气息的文化艺术遗产带到高中美术教学的模式中,不仅丰富了高中美术课堂的所讲述内容,还能把这些古老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不断的进行传承和发展。因此,这项改革同时肩负了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双重责任。

而高中时代是一个学业繁重,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时期,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将素质教育和学生们的艺术修养方面看得越来越重要,并不再是以前的只注重学业追求,一味的重视应试教育。将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育模式当中去,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观念,提高辨别和思考能力,以多样的不同的艺术形式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在多元的文化当中形成独到的思维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地方传统艺术中含有丰富多彩的美术教学资源,而一个地区的传统艺术作为当地文化等各方面的直观体现,其中更加隐藏着当地生活的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文化的宝贵遗产。在当下高中美术教学缺乏创造性与活力,急需改革发展,因此,通过融入地方性的传统艺术将会给高中美术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那么,地方传统艺术加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有如何的价值和优点,地方传统艺术加入到高中美术教学模式中去又需要怎样的策略呢?下面将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一、地方传统艺术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优点

1.将浦江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中去的其中一个目的是为了让浦江地方的特色传统艺术通过课堂传授的方式,通过学生的学习来达到传承的目的。经过整理和运用地方传统文化艺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了解浦江地区多彩纷呈的传统艺术,这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地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尤其是在当前的多元文化前提下,让处于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多接触地方传统文化,能够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

2.在面临课程教学资源匮乏的现在,如果能够将传统地方艺术加入到高中美术课程当中,并加以推广,对原来旧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进,用新的模式和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容来吸引学生,使学生对传统地方文化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加强生活与教育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在艺术方面的自身修养,还能够对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加以保护和传承。

3.传统地方性艺术存在教育的价值

(1)传统地方艺术在造型要素和审美上存在价值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当中,色彩的运用和造型是必须要学习的方面,在美术作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在传统民间艺术的作品当中,经常能够看到传统艺术作品中对结构的对称性以及色彩的完美搭配,使得艺术品在造型和色彩两方面都配合的非常完美没有瑕疵。举例来说,浦江迎会中纸会表演中的喜剧人物,不同的形象展现出来的是不同雕塑的人物性格,再比如说流传至今的浦江地区特有的板凳龙,通常一条板凳龙,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艺术和扎制编糊等各种民间工艺为一体,充满了艺术特色,不论是从颜色还是造型方面,都显现出了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在艺术构思上的独到见解。还有浦江的剪纸艺术,剪出的图案和花纹构建了不同的图案,搭配了不同的形状。而这些艺术形式都在经历了数些年的改革创新之后显示出了更加独特的艺术魅力,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个地方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的水平,这对学生美术知识及专业知识的提升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

(2)地方传统艺术能够使学生激发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会有专属于各个地区和民族的传统艺术和文化,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对传统民间艺术的不断重视,弘扬传统艺术,保护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必须要做的事。而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一些奇闻怪事等都包括在了民间艺术的范畴之内。在浦江迎会中纸会和人会的戏剧表演,将中国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运用典型的人物形象进行传播,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体会到中国古代传统艺术在人物造型和色彩运用上的独到见解和手法,还能够通过表现出来的传统故事提高学生的道德文化修养,对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同时也宣扬了优良的传统美德,弘扬了正气,也提升了学生对地方传统艺术的兴趣,使其主动承担起传承优秀的地方传统艺术的责任重担。

二、将地方传统艺术融入到高中美术教学模式的策略

1.大量开展实践活动,搜集传统艺术素材

中国的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有五十六个民族,因此造就了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但是在高中的应试教育条件下,学生在课本中接触到的却比较少,因此应该展开足够时间的课外调查和采集工作,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经过实地的考察和悉心探索,能够将搜集上来的地方传统艺术进行整理整合,汇编成画集和书籍等出版或是进行展览,使全校同学进行交流和分析。在浦江地区附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浦江麦秆剪贴和浦江剪纸等传统地方性的艺术,并在实地考察的过程当中对刺绣和雕刻的技术传承和雕刻出来的作品的风格和雕刻技巧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成立兴趣研究小组,使感兴趣的学生都参与到对于一种艺术手法的研究中去。另外,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实践考察、浦江迎会起源发展和其中的关于美术学的知识,学生们可以在事件调查过后自己写下实践心得和体会,并学习其中的优秀节目,在学校师生面前表演,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各自的兴趣也带动了美术课堂的气氛,还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美术知识。

2.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新型教学方案,转变以前的只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艺术审美修养方面的培养,学校应该定期设置考察课,在颇具特色的古建筑、古村落,例如江南第一家、嵩溪村开展学生写生教学,使得学生自己去研究了解地方传统艺术的特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对其中的艺术性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3.学校的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风格,应该扩大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上实现口耳鼻之间的互动,更加清晰地感受各种地方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在讲解传统地方性艺术的过程当中,麦秆剪贴和剪纸等一系列动态过程都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示,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体验。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经常带领学生参观民俗博物馆,展览馆和工艺品商店等,了解作品背后隐藏的艺术家在做作品时的艺术思维和思想,亲自动手学习工艺品的制作,通过不断地参观和亲自动手,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灵感,也提高了对艺术审美的兴趣。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结构 培育地形图 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战略思维是在全国及大部分地区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对现有各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充分考虑行业依存性及地理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并输出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的不平衡,二是区域的不平衡。

1、城乡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各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并且集中在几个文化大省、市。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消费动力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程,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文化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但整体上,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尚无根本改观。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92.62亿元,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文化投入逐渐向农村倾斜。从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看,2011年,主要服务于农村的1539家县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823.34万册,仅占全国图书馆总藏量的16.9%;全年新购藏量550.10万册,占13.8%;全国拥有县文化馆1669个,乡镇文化站34139个,县级剧团数为6034个,县级艺术表现机构数1343个,县级文物业机构数4352个。2011年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国家在促进文化权益均等化方面努力的成效显著。

2、区域结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也有历史残留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到西呈现梯度递减状态,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也有类似特征。笔者应用geoda i.9.5软件,利用中国各省份有关文化产业就业人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全国范围看,文化产业集聚带有地区性倾向。北京、广东、河南和山东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拥有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如图1中深色区域所示。浙江、江苏、辽宁和湖北也表现出很强的集聚趋势,其文化产业规模相比其他地区优势较大,如图1中浅灰色区域所示。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表现为往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形态,总体上呈现出四核的集聚模式。相比较,我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文化投入水平较低。近年来,东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占全国将近一半,中西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之和才占到全国一半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

二、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培育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本文提出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具体如图2所示。

1、对现有文化资源的调研

中国每个地区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沉淀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资源建设和积累充足,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相对丰厚,更有利于文化企业的挖掘和利用。另外,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的历史发展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很多众人知晓的故事和传说,也沉积下来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文物和艺术文化资源。这些为打造文化产品和塑造文化品牌提供了一些文化产品的生命原型,并使文化产品更加富有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风格和发展优势,呈现出相异的发展潜力。所以,构筑文化产业培育逻辑图的第一步即是对中国各个地理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调研,认真考查各地区文化资源已被开发和未被开况,论证各个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以及后续开发的方向,在理论上保证文化产业培育的合理性。

2、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优势文化产业

在对现

文化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确定优势文化产业,对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至关重要。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的考查应包含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状况、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和各地理区域的人口状况等方面。对各地理区域交通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可到达性、到达速度和频率的分析,这些交通状况要素直接决定了该地理区域的文化产品输入和输出的路径和出口问题,会影响文化产业在该地理区域集聚的范围和深度。对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应涉及该地理区域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该地区与其他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该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依托产业或项目情况等。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在各地理区域的形成规模,也影响以该地区为作用点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向外辐射范围。对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的考查应主要涉及各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湿度和温度等。气候条件虽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好的气候条件可以聚集人气和商气,从而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聚集程度。对各地理区域人口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各地理区域的人口基数、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员素质情况等。人口基数会直接影响到文化消费的总量,人口密度会影响各产业集聚区位的形成和市场方向,人口结构中不同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会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选择和文化产品内容的开发。

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各地理区域的优势文化产业,或可以作为优势文化产业的内容。所有这些工作只有建立在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集聚模式,以及现实社会中各文化行业之间依存度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才是合理和可靠的。  3、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

在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各地理区域优势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此时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模型还只是最初的一种逻辑构建,还要经过反复论证、检验和修改,以达到真正的可以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论证的各方应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也含有文化企业、行业、相关文化产业、文化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理论上要尽量接近合理,实践上要着实可行,使操作易于进行。

4、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

工作的最后一项任务即是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用于指导各文化产业主体进行有意义的空间集聚,达到资源配置效益最优化。地形图只是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文件,若要增强此项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还要辅以相应的解释和执行条款,以及各种常规性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意见,同时包括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并且整个逻辑过程到最后成果的输出都是动态的、可调整的,会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进行微调,以适应变化的需要。

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战略

1、理论模型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应根据“两圈一带”总体战略要求,构建“一核先导、三点支撑、三带牵动、四版集成”的复合立体结构,形成区域联动、产业集聚、集约增长、协调发展的省域空间布局。

“一核先导”是指以“武汉·中国文谷”为文化创意核心功能区,形成多个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类型的园区功能组合。“三点支撑”指“一主两副”省域中心城市武汉、襄阳、宜昌。确立武汉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把武汉建成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发挥核心增长极功能。后两者则分别建成促进鄂西北、鄂西南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内生新动力,促进向创意产业一创意经济一创意城市方向发展。“四版集成”是指依照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总体原则,在详尽调查分析湖北各地区地理区位特征和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湖北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经过相关各方论证和修改,本文提出湖北文化产业四版地图如图3所示。

2、“四版”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全省共分为四大版块(即图3中所标示的不同颜色部分),应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1)鄂西片区。由恩施、神农架、十堰和宜昌组成的鄂西片区,以拥有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民间艺术和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而著称,每年吸引大批旅游者前去赏悦和体验,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使传统戏剧、舞蹈、音乐和技艺等见诸于世。因此,应依托这些地区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鄂西片区的生态文化旅游概念和项目,大力发展旅游演出业,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鄂中地带。襄阳、荆门、荆州和随州近年来出土和馆藏了大量宝贵的文物资源,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内容包括各类铜器、甲骨文、青花瓷器、画像砖、古代绘画、灯具艺术品、编钟等古代乐器等,涉及门类广泛、数量众多,级别较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这些地区也积极地参与部分文物和艺术品的高端仿制,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艺术精品通过二次创作和创意推向市场。因此,应着力引导和继续发展以这四个地区构成的鄂中地带的艺术品业,支持鄂中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3)鄂东核芯。武汉、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处于湖北东部地区的内核部位,而武汉则坐落在内核之芯。武汉作为湖北政治和经济中心,吸引了众多的传统和新兴文化企业集聚在此,优先发展和壮大了一些产业门类,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享誉全国。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虽然弱小,但因其毗邻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辅助武汉进行新兴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创作。近几年,武汉的诸如艺术表演、电影等一些传统文化产业逐渐向外围转移,而一些高科技文化产业正在进驻武汉,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动漫、网络文化业。因此,应重点支持鄂东核芯这一地区的新兴产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鼓励科技和创意渗透,培育一批有竞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树立品牌。

(4)鄂东环区。黄冈、黄石、咸宁和孝感位于湖北省东部,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环形特征。目前的状态是,各地区独具特色,产业关联度小,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

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建设演出产业联盟

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演出联盟、鄂西圈演出院线、湘鄂赣演出联盟等,吸引全省主要艺术院团、演出中介和演出场所自愿加盟,打造演艺剧目创作生产、营销推介、演出场所等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全省演出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引导演出场所向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城市特色街区、城市游憩商业街区等集聚,提高演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市场影响力。依托网络,开辟“荆楚演艺在线”,及时演艺资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积极扶植原创动漫产业

积极扶植具有荆楚文化及湖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产业,以中国光谷创意基地、洪山创意中心为支撑,以动漫产业链的全面拓展为导向,加大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动漫出版物,培育新媒体动漫,实现动漫内容的跨平台共享,降低内容制作和产品推广成本。

3、大力发展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

对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实行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娱乐项目和活动,并对高雅文化、特色文化娱乐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和营造休闲娱乐氛围,整合商业休闲、旅游休闲等城市各类休闲资源,提高群众参与娱乐性演艺和游艺娱乐项目的积极性,支持娱乐演艺业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4、统筹开发文化旅游业

充分依托湖北省现有的红色、矿产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并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树立湖北文化形象。鼓励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充分融入旅游线路中,使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项目融合协调发展,为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5、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

鼓励各市州突出地域特色,实行错位发展,依托各地优势文化企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充分发挥园区对创意设计企业的培育、集聚、示范和推动作用,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创意设计企业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园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2] 刘玉

堂、黄南珊:“十二五”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考——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5).

各个地区的传统文化范文第8篇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树立育才观

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为己任,立足于农牧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实,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优势课程资源,建立少数民族教育课程体系,自觉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自觉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努力克服办学行为和办学效益的急功近利的倾向,努力摆脱素质教育的城市化模式,切切实实地为学生全面、持续、终身发展灵活施教,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一方面,学校要发挥地域优势,引导学生观察民族乡土教材,让少数民族的新一代能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了解本民族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有着深远的意义。另一方面,学校要努力营造“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情境和氛围,让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真正成为明理的学堂、求知的圣殿、健体的乐园、成长的沃土和成才的加油站。

二、积极开发体现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适应性为特征的校本课程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民族性是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开发和建设乡土教材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教材建设要反映出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以及民族体育文化、宗教、风俗等内容,要体现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使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认同感。任何一个民族都生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共同的地域形成了共同的经济和文化生活。因此,教材建设要体现地域特征,使学生产生亲切感。青少年是鲜活的生命个体,因此,教材建设要取材于生活,从学生需求和认知特点出发,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这样才有生命力。要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兴趣,才有吸引力。另外,学校教育以德育为首,教材建设还应积极挖掘优秀民族体育文化中的德育因素,寓德育于各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之中,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整合课程资源,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施有民族特色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