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劳动教育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bstract: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re battle position of cultivating middle-level professional laborers. However, the attitude to labo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goes from bad to worse at present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is paper, taking this as a research, unfolds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weak attitude to labo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thods of trying to solve to be conducive to transformation and strengthening of attitude to labor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关键词: 中职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教育;劳动意识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tudents; attitude to labor; labor education; labor awareness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培养初中级劳动者的主阵地,中等职业学校自然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但学校过分注重对学生技能和智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方面的教育。中职学生在校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意识不强,顶岗实习期间不愿吃苦,怕累怕脏,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意义十分重大。
1 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表现
1.1 各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班内任务有大有小,有轻有重,安排值日表时不可能真正做到“人人平等”。那么那些承担繁重、扫尾任务的学生,自然要在最后才能忙活起来。而那些只要完成细琐任务的学生在做完自己份内的事情之后,就会站在一旁等组内其他学生,没有主动上来帮忙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集体荣誉感一点都得不到体现。
1.2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有些学生在值日时会将自己负责的区域范围打扫之后,就丢下劳动工具走了。至于自己负责的区域到底干不干净,干净程度如何,劳动委员有没有检查,需不需要重新打扫;即便打扫完了,劳动工具放在哪,要不要摆放整齐,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还有些学生虽然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自己又懒得动手,又不愿意去做;又找不到别人帮忙,就装作忘记了。等到班干部或者班主任问起的时候,他就装作一脸无辜的样子,表明自己不知道抑或忘记了。
1.3 以己度人,推己及物 有的学生在轮到自己值日的时候,将属于自己份内的事情不做,而强行摊派给其他的学生;更有甚者,竟然拿着父母的血汗钱,雇自己的同学帮自己打扫卫生。有的学生临时任务安排时,直接就是“我不愿意”。
以上种种表现只是中职学生平时劳动表现中的一个个缩影,由此可见,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劳动观念的教育势在必行。
2 加强中职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1 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几千年来就有的“学而优则仕”的封建主义思想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使得社会各个层面对职业教育有着错误的认识: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培养一线操作工的,伴随着他们的只“苦、累、脏、差”,就是在厂里干活的。正是社会的普遍看法具有片面性,使得大部分学生产生了极大的自卑心理,觉得来职业学校念书是一件没有面子的事情,在亲朋面前甚至都不敢或不愿谈及自己的学校,专业。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疏于管理自己,放纵自己,就会更不利于职业教育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2.2 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要适应未来的职业活动,固然需要足够的知识和较为完善的技能,但是一个人的主观意识直接决定着人的能力的发挥和行为的结果[1]。而且现代社会特别提倡劳动者的素质,没有高尚的劳动品质和极强的劳动能力,员工的技术优势就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工作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在高的技术水平也无济于事。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性教育,其培养学生毕业之后将直接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能否健康发展,能否成功地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与自身的劳动素质紧密相关。
因此,中职学生应充分认识到劳动教育与未来职业的关系,才能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 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表现为正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2],而劳动教育总是具有一定的政治和道德意义,是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劳动教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劳动美德,养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改变懒惰的劳动习惯,塑造自己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品质;另一方面可以强健体魄,在劳动的过程中养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 中职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的主要原因
3.1 学生娇生惯养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是培养学生的天然学校。现在的中职学生,都是90后的独生子女,并且许多家庭都是合二为一,孩子作为两个家庭的独苗,自然是家里的宝贝,这些长辈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哪怕是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让学生动手去做。正是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与纵容,使许多学生眼里看不到具体的“劳动”。再加上家长的片面教育,养成了学生不爱、不肯劳动的坏习惯。
3.2 学校教育缺失 学校在制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工作计划时,劳动教育会被写入计划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即使是在劳动礼仪周,主要目的是要求学生打扫之后,保证校园的干净整洁,再利用中间的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有的学校将学校的卫生工作外包给保洁公司,学生就更没有机会在学校参加劳动了,让劳动教育成了一句空话。
3.3 教育方式错误 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采用劳动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学生迟到,罚值日;损坏公物,罚扫地;打架斗殴,罚打扫厕所。这种惩罚性的劳动往往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对劳动产生一种厌恶。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而且还让学生对“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产生质疑。
4 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劳动意识的措施
职业教育其实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直接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因此,要转变和强化中职学生的劳动意识,校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多渠道展开劳动认识教育
4.1.1 学校层面 学校要加强劳动教育,除了在时间上要给以充分的保障外,还需要给学生积极营造一个具有劳动氛围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做专题宣传,班会课上做专题教育;另一方面利用职业院校的优势,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邀请相关企业负责人给学生做专题讲座;同时,还需要在实训车间张贴有关“劳动最光荣”的宣传标语,悬挂“劳动模范”的光辉画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些时候,无声的教育才是深入人心的教育。
4.1.2 学生层面 劳动过程是让学生从不会到会,从不擅长到擅长,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是改造社会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活动。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手脑并举,全面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性要求,学生在自身层面应当树立正确的劳动认识:劳动是个人在社会上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未来。其次,应积极配合好学校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第三,要不定期展开评价,及时对自身的言行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帮助自己尽快全面清楚地认识自己和改正自己。 4.1.3 社会层面 首先,应该让学生正确了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诞生的教育,是为企业的存在与发展服务的,是为了将来顺利就业而服务的。其次,帮助学生搞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都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当中,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经济。只不过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实践操作能力,普通教育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
4.2 多载体深化劳动教育
4.2.1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从个人角度来讲,通过对个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学生转变思想观念是核心,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尤其是新生中有87%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可有可无[2]。学校职业指导人员应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还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调整,以适应个人的发展需要。
4.2.2 礼仪周活动塑造学生 劳动礼仪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一定时间量的劳动,让学生明白劳动的目的和意义:劳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强身健体,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提高学生的文明水平,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实施学生劳动礼仪周制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人主人翁意识、自立意识、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和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现代职业素养。因此,深入开展劳动礼仪周活动,落实并做好劳动礼仪周活动,使得劳动观念深入学生内心。
4.2.3 榜样带动学生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学生对劳动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之后,老师必要的引导示范则起着积极而又深远的意义。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更强调:“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3]。”中国自古就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所以,在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积极参与其中并没有降低老师的身份,反而给学生以无言的鼓励与鞭策,同时,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2.4 竞赛提升学生 有竞争才有激情,才有动力。学校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学生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之后,需要逐步并迅速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开展竞赛活动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形式。通过多种劳动竞赛,不但强化了学生的劳动能力,更深化了他们劳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道理情操。
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认真反省了自己的失误,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4],适时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劳动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幸兴.当代中职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的表现、原因和对策思考[N],2010-8-3.
[2]潘菽.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1利用国旗下讲话和思想品德课渗透教育。采用故事、对话、游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弘扬雷锋精神。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必须先做到,在学校组织的每次劳动之后,我就借此机会,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告诉学生,劳动是光荣的,人要生存就必须学会劳动,从小要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1.2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会,寓教于乐,增强班级的吸引力。我经常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还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故事会以及一字开花等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能带出什么样的班级和学生。
2营造优良的班风。
班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的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班风呢?首先,我从选班干部、组建班委会入手,不是只挑选各方面突出的学生当班干部,而是主要看他愿不愿意为大家服务。原来实行的班干部终生制有许多弊端,比如容易产生骄傲情绪,缺乏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让学生毛遂自荐,特别是让那些学习相对差的、愿意为大家服务,积极热情、认真负责的学生来担任。其次,是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同学们的言行。我结合本班的实际,制定了《小学生学习、纪律、卫生比评制度》,这是针对同学之间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创建的一项班级管理制度,一方面给学生指明了目标,另一方面也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这样一个学生,学习成绩差,纪律松散,而且有一个毛病就是特别爱撒谎,为了改掉他的这个毛病,我经过长期观察,发现他性格孤僻,不愿参加班级的任何活动,上课即使想发言,也不勇于举手。我想,和别的孩子一样,他也一定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鼓励、赏识和指导。于是,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功课,上课请他大胆发言,教给他学习方法,并鼓励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他逐步好转,学习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积极探索等能力。因此,班主任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热情、真诚地面对每一位学生,在平时的工作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认真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互相沟通,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做他们真正的知――让学生愿把自己的快乐与烦恼、高兴与悲伤、成功与失败等向老师倾诉,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真诚和友好,可亲和可信,特别是对那些成绩较差和思想落后的学生,班主任要多谈话、多鼓励、多付爱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把他们当作知心朋友,找“闪光点”表扬。让他们感到这个班级无比的温暖,减轻不必要的心理压力。这样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倡导公民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
1870年以后,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急需一大批具有专门生产技能的新型劳动者,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时德国教育的主旨并没有以技术需求为主,仍侧重于传统理论学科,根本不能满足工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以凯兴斯泰纳教育思想为代表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凯兴斯泰纳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出发,提出“劳作学校”思想,主张发展“劳作学校”,培养新时期国家需要的忠诚、有用的公民,为德国统治阶级服务。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对“二战”后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也符合当时欧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对人的需要,并迅速被欧美国家所接受,对欧美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在《国家公民教育的概念》《劳作学校的概念》等著作中,他对公民教育和劳作学校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公民教育是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的支柱。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他把公民教育作为德国资产阶级陶冶人民性格、控制人民思想的重要工具。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公民教育的任务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进行性格训练,培养学生“绝对服从”的思想,主要目的是支配学生的思想和头脑,以抵消社会上各种不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二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培养,培养和训练公民的职业技能。
劳作学校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机构。凯兴斯泰纳在《劳作学校的概念》一书中,强调了劳作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的主要任务,即职业陶冶的预备、职业陶冶的伦理化和团体的伦理化。职业陶冶的预备就是要帮助学生将来能在国家的组织团体中担任一种工作或一种职务。职业陶冶的伦理化,要培养学生把职业陶冶与性格陶冶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工作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把所任的职务看作郑重的公事,而不只是专为个人去做。团体的伦理化要求学生在个人伦理化的基础上,把学生组成工作团体,培养他们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精神。
凯兴斯泰纳认为,人的品格不是通过读书或倾听说教形成的,而是在连续不断和扎实的实际工作中形成的。职业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目标的手段,而劳作学校则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机构。
1887年,凯兴斯泰纳在慕尼黑建立了以“普通补习学校”为基础的第一所职业学校。从那以后,职业学校在德国各地迅速推广。凯兴斯泰纳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是“劳作学校”。在《学校组织的根本问题》《劳作学校要义》《德意志青少年的公民教育》《性格与性格教育》等著作中,他对劳作学校的理论进行了详细阐述。
以人为本 推广劳作学校
1905年,凯兴斯泰纳在汉堡的一次演讲中正式提出了“劳作学校”的概念。他认为,培养有用的国家公民是国家国民学校的教育目标,并且是国民教育的根本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制定出学校的任务,制定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准则(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并依照这些准则规定学校的组织形式。这一组织形式就是劳作学校。他提倡以实用主义态度看待学校教育,主张将文科学习与手工劳动结合起来,注重手工劳作,发展公民教育
从1895年到1919年,凯兴斯泰纳先后任慕尼黑市督学长、教育局长和政府高级顾问等职务。在此期间,他主持制定了慕尼黑市职业教育制度,将国民学校改为劳作学校,还为广大在职青年举办“继续学校”(或“补习学校”),开展技术培训。
凯兴斯泰纳强调,劳作学校承担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使命,劳作学校最重要的教育内容就是手工劳动。他把国民学校改为劳作学校的具体措施,就是在每所国民学校增设实习工场、缝纫室、实验室等各种教学设施,系统培养学生体力劳作的兴趣、习惯,提升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他对传统课程进行了大胆改革,大量减少读、写、算等死记硬背的课程,尽量多地安排手工劳作和实践课程。因为儿童的身体发育总是先于精神发育,身体的活动是精神活动的基础。手工劳作课程主要包括缝纫、园艺、纺布、编织、剪纸等。
凯兴斯泰纳认为,手工劳作是劳作学校中最主要的教育活动,是发展内在价值的手段。随着儿童的成长进步,学校的课程安排也相应变化,劳作课的复杂性不断增强。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我们也要敢于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促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市场。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切实有效地实施好劳作课程,凯兴斯泰纳对劳作学校进行了全方位的规划,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劳作学校教学计划。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两种“工艺”,教师按学生将来职业的种类进行分组教学。其次是完善学校教学的各种专业设施。为系统落实劳作教学课程,为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他主要建立如实习工场、缝纫室、烹调室和实验室等各种教学设施。再次是加强劳作学校教师的培养。他主张聘请受过技术训练的教师进行具体指导。他强调,劳作学校真正的技术教师必须要通过相当的师范教育培养,既要进行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课程的培养,又要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
泽被后世 职教集大成者
20世纪初,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思想成为德国教育思想的主流。1919年,德国新颁布的宪法中明确规定,公民教育和劳动教育为初等学校的必修科目。1920年,德国教育大会进一步就劳动教育的实施形成决议。凯兴斯泰纳的职业教育有了法律和政策的保障。同时,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也符合当时欧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并迅速被欧美国家所接受,对欧美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凯兴斯泰纳退休以后,仍然在慕尼黑大学主讲教育原理和学校组织等课程,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也都曾聘请他去讲学。
可以说,是凯兴斯泰纳把职业教育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首次把职业教育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大大促进了职业教育发展。时至今日,他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德国职业领域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中原油田教育培训中心史宗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大纲》(试用)指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自身服务劳动 、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的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培 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把逐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 习惯作为小学劳动课的教学目的之一,足可以看出教学大纲对习惯问题的重视。众所周知,习惯是在长时间里 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它对于人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 先生曾指出:“养成良好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是一条规律。”(《叶圣陶序跋集》第307页)魏书生认 为,“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良好习惯,就像冲破种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培根论人生 》第24页)。英国教育家洛克则把习惯当做培植人生幸福的根基,他指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根结底为培 养儿童的良好习惯,甚至一个人的幸福也往往归结于自己的好习惯”。(《教育漫话》第32页)因而,我们必 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这 就明确规定了我们的教育培养目标首先是“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作为“建设者和接班人”,肯定应该是一个 劳动者,不进行劳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不可思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 对劳动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因为认真严肃的劳动经常是艰苦的”。“教育应当培养对 劳动的习惯和爱好,他应当使人能在生活中为自己找到劳动。”(《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所以,我们 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小学是学校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人生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 奠基作用。从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就可以使人受益终生。如果形成了不良习惯,要想改过来则谈何容易,会 让人一辈子吃亏。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可谓是用蜜水泡大的,家庭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工作现代化程度的不 断提高,反而易使他们的劳动意识变得淡薄。石油,这个本来靠艰苦创业起家的行业也未能例外。特别是现在 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特殊的身份使得这些“小太阳”、“小公主”倍受宠爱,简直爬上了“贵族 ”地位。如果不从小学阶段入手培养他们良好的劳动习惯,无论是对他们本人,还是对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 命运,后果都将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把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劳动习惯列为教学目的之 一非常正确,十分必要。然而对于其形成却并非易事。根据大纲对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规定及教材对教学 内容的安排,从经一事长一智的角度考虑,通过小学一节节的劳动课教学,是能够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 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正确的劳动观念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的,而良好劳动习惯的培养却 不然,它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有计划的艰苦严格的历练,而无法通过一、两节劳动课,几次活动或一时一事如 愿以偿。所以,我们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要以知难而进的精神,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当做一项重要 的课题下苦功夫抓好。
一、全面理解大纲教学目的中各要素间的关系
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必须达到的教学目的包括多项,其中良好的劳动习惯与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的 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之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学生一旦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 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备了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就会更有利于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 而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就必然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动和 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在小学劳动课教学中,对大纲教学目的中规定的各项内容,要辩证统一地看待,不可把 它们彼此割裂开来。但是小学生初步学会了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逐步具有了正确的劳动观念、热爱劳 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并不等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所以在落实教学目的中使小学生初步学会一 些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等内容时,决不可以偏概全,就轻避重,使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流于形式。
二、系统把握、使用教材
循序渐进既是学习的一般规律,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必由之路。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 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我们中原油田所用的小学劳动课本是由河南省教委 教研室依据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编写的。课本把大纲规定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简单的生产 劳动等内容有计划地分别编进了各册课本中,把课本中的同类内容按照年级由低到高的顺序综合排列,就分别 构成了上述四项内容的教育和实践的序列。因而,按此教材教学是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培养的。问题在 于小学劳动课教学一般是一学期使用一册课本,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孤零零地教好一册册 课本,而不注意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那么,就等于隔断了构成小学生良好习惯的链条。因此,教师在使用小 学劳动教材时,要注意瞻前顾后,系统地整体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所具有的训练序列优势,使小学生良好劳 动习惯的培养具有连续性、渐近性。
三、认真搞好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形成良好劳动习惯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劳动习惯只能成之于长期的经常不断的劳动实践的磨 练和积淀,仅凭纸上谈兵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在 劳动课教学中,劳动实践是进行劳动教育的基础,劳动课要以劳动实践为主,寓思想教育于劳动实践之中…… ”因此,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必须重视搞好劳动实践。小学劳动课教师在劳动课教学中,要注 意讲明每次劳动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以增强小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兴趣和自觉性。要想办法指导学生在劳动实 践中学会运用学到的基本劳动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从而尝到成功的愉悦。应注意启发学生体验劳动的感 受,并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小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要认真备课,提高教学艺术,克服种种困 难,为进行劳动实践积极创造条件。必须坚决杜绝像进行语文教学那样只让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现象,切实 组织指导小学生搞好劳动实践。
四、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小学劳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将更加有利 于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指出,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做到课内课外 相结合。要在课外组织劳动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刺绣、烹饪、种植、饲养、小木工、缝纫、科技制作和科 学小实验等。”应注意“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村参 观,开阔学生的视野。有些劳动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回家实践,在家长指导下,学会操作技术”。总之,通过 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潜力很大,一要做到紧密联系教学实际,开展活动目的明确,计划性 强,不加重学生负担;二是注意与其他的活动,如班级大扫除,少先队组织的参观调查活动等结合起来,收到 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完善劳动课考核办法
劳动课考核是把握劳动课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客观依据的重要手段,对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 作用。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指出:“劳动课要进行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是 学生的劳动态度、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情况,以及劳动成果的质量等方面。劳动表现应写进操作评语,劳 动课成绩应记入学生成绩册。”这些办法对考核学生学会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及热爱 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诸内容应该说是可行的,但是,却难以把握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情况。因此 ,为了全面落实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我们探索考核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养成情况的办 法。例如关于小学生进行家务劳动的习惯,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低年级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铺床 、叠被等,这些内容在本年级段当然应该考核。对于小学中年级,大纲规定在家务劳动方面要学会洗餐具、茶 具等。在中年级劳动考核中,除了对洗餐具、茶具等进行考核外,对低年级学过的铺床、叠被等也仍应予以考 核,以防止出现小学生学一样做一样,做过了就拉倒,到头来只做最后学的那一样的被动局面,从而促使小学 生把有关的家务劳动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就考核人而言,可以因内容 不同而异。如考核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习惯,就应该向学生家长负责。届时劳动课教师可以将小学生家务劳 动考核表交学生家长填写,表中宜列上学生所学过的全部家务劳动内容,如铺床、叠被等,每项内容下再分几 种情况,如依次分为“经常”、“比较经常”、“偶尔”、“无”等几类,让家长根据学生的家务劳动表现在 表中打“√”。这样,劳动课教师就可以大致了解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当前有些小学生在学校劳动表 现很积极,如扫地、拖地等不怕脏、不怕累,虽然是同样的活而在家里却视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事, 自己绝对不肯干。因此,让家庭甚至社会参与一定的劳动课内容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艺术设计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86
目前,在国内,我国的许多艺术类院校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上仍采用传统的三段式教学――专业基础讲授、专业课分析、实践。
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往往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作为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做到以市场的需要为导向,加强理论讲解与专业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联系,在实际案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是比较适合环境艺术专业教学的。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背景
项目教学法最早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雏形是18 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
所谓的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处理,包括信息收集分析、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相对较短,见效快;可控性好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一起完成项目,从策划到实施到完成,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认知项目教学法是顾名思义就是以“项目”为纽带进行的教学任务分配。
项目教学法可以追溯到美国,但是该方法真正引起教学界人士的重视则是得益于德国对该方法的开发和运用。因为项目教学法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因此它是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方法。
如果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企业用人机制接轨。
二、项目教学法适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无论在专业理论的广度,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多样化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专业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包含着若干子系统,集功能、艺术与技术于一体,涉及艺术和科学两大领域的许多学科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如何能培养出知识面广,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度,具有整体思维能力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是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思考的重点。
就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在采用项目教学法的时候,要教导学生,以建筑学为根本,同时兼顾建筑内环境设计、建筑外环境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等方面,则较容易形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独特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社会适用性
从目前国内就业情况看,对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正在逐渐提高,不同的岗位需要从业者有相应的能力来适应并担负起这样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就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方向。
根据当前以及未来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与评判标准来看,不难发现,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三段式课程设置已经落后于实际需要与现实设计市场要求人才技能的标准。
另外,专业内各课程的内容衔接不当,重复性较多,与实践的脱节,相关内容联系性不够,等矛盾,在环境艺术设计教育中也日益凸显。
三、项目教学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应用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项目教学法在应用中教师参与并做指导;
2.项目本身要体现教学目标;
3.实施项目教学法的项目,在实际生活中是有价值的;
4.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要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该项目。
由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的是具备正确的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能尽快适应本行业就业岗位的“准设计师”或“准人才”。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教学时,适合采用小班的形式――一位老师分带几位同学辅导,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实际项目设计或者参与设计竞赛。目的在于加强校际交流,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学思潮的撞击,让学生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共同承担设计项目或设计竞赛,创造出有创意和丰富实践意义的作品。
卓 娜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赤峰 024005
【文章摘要】
企业管理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管理专业和非管理专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学校所设置的教学目标, 探讨了如何进行企业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
企业管理;项目化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高,学校的毕业生无法与社会接轨,学校人才教育培养上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课程问题,所以学校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管理课程也在面对着同一情况。
1 项目化教学法的简介
作为现代化的一种教学方式,项目化教学方法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项目为轴线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克服了传统上课的沉闷无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激励他们的求知欲。这种授课方式老师不再是主导,角色的转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石。
2 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授课中注重理论的比重大
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并且理论抽象,实践性强是其最大的特点。而现在在老师的授课方式中, 大部分纯讲理论知识,很少老师把实践性教学任务安排到自己的教学规划和设计任务中。这种授课方式不符合学校培养学生的要求和目标,并且毕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只了解理论,没有实践技能,不能胜任社会的工作。
2.2 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
企业管理的老师大部分采用的授课方式是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 改善他们的思维方式,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是它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案例式教学方法大多都是经典的或者是著名企业的案例,这与毕业之后要从基层做起的学生来说,所设置的环境不太适应。另外,采用在课堂上讲述案例,阐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管理方面的优势,不如去实体企业所感受的和学到的更深刻, 这种做法犹如纸上谈兵。
2.3 学生求知欲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
企业理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的大部分学生觉得它特别抽象,就直接放弃了对它的深究; 更有的学生认为,毕业之后要去基层工作,这些东西与他们无关。另外,老师的授课方式有待于改变。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似乎是亘古不变的授课方式,这种长期的授课方式使课堂缺乏趣味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最后,学生们的学习理念也不是很正确。对于那些爱学习的学生来说,把老师当成知识的宝库, 唯老师是从,老师是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扮演着重要角色,老师讲什么,自己学什么。最终造成了学生到单位之后一问三不知的局面。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求职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和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是企业管理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4 落套的考核方式
企业管理这门课程依然采用落后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旨在考查学生们的记忆能力。但是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企业管理课程的本质,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考核方式是与社会要求和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有点背道而驰。
3 企业管理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管窥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人才是学校的目标,是这个社会的潮流。因此,本文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结合项目化教学法对企业管理课程进行了改革。
3.1 注重实践
虽然企业管理课程是具有文科的性质,并且它是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实践性强也是它的另一大优势。实践性强才能解决学生的众多问题。另外,我们在项目的设置上不要只停留在表面,要进行深度研究, 找出本质,进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丰富教学授课方式
企业管理课程的改革必然要涉及到教学授课方式的改革。毕竟,教学授课方式是企业管理
课程的一大部分。我们应把如何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和他们的求知欲望,如何培养他们思维能力来作为我们改革的重中之重。首先,我们不仅要利用好学校的教学资源,还可以利用教学外资源来进行授课,来巩固他们的理论知识和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其次,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诸如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等,这种方法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并且激励他们学习,培养学习兴趣。最后,可以将模拟教学引入企业管理课程的授课方式之中,在这过程中,完成学生之间角色的转换,体验角色, 进而了解知识和锻炼技能。
3.3 转变教师观念
一门成功的课程讲解一大部分在于老师的功劳。在企业管理课程的改革中, 通过引入项目教学法,老师要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 而成为了组织者、监督者协调者。这种转变也将不再是之前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 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航”。另外,讲授企业管理这门课程的老师要明白三尺讲台不再是自己施展自己空间的永久舞台。作为老师,应该与实践相结合,走进企业,用理论指导实践,再反过来实践作用于理论。只有通过这样的过程,老师才能逐渐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3.4 改变课程考核方式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成为了教学的要求。因此我们在课程的改革中,要摒弃原有的考核方式。采取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平时成绩里涉及到的因素有:考勤、上课发言情况、作业的质量、课内实训报告、课程论文。这种方式缩小了卷面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扩大了平时成绩的权重。通过这种计分制,能够激励学生学习,活跃课堂气氛。
4 总结
教学水平是一项综合指标,涉及到的因素不胜其数的。总的来说,这些因素与教学水平之间呈手段与目的的关系。通过实践证明,项目化教学法可以应用到许多领域,并且这种方法能够克服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以及难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的、实践性强、综合的素质人才。
所以,在企业管理这门学科中,引入项目化教学法来解决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方式落后等问题是极其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王风雷, 段志强. 项目教学法在餐饮企业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 河南农业.2012,20(4):42-43
[2] 郑雪莲. 项目化教学法在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文化基础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2(2):27-28
[3] 潘晨. 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基础课《大学语文》中的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9(7) :46-47
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衡量,现代化的优质教育必然是顺应人的发展需求,满足人性自我提升需要的教育,必然是百姓福祉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的教育,必然是质量和数量、公平和个性、成功和幸福达到高度和谐的教育,联系**教育发展实际,几个问题和大家交流探讨,抛砖引玉,推动大家议教育、谋发展。
一、城市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市正努力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宜创宜居的国际性商贸城市,教育一方面要为城乡百姓提供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百姓“有书读”“读好书”意愿;另一方面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面对挑战,**发展经济的竞争力急待进一步培育,新的优势在于市场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在于知识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支撑,在于专利、品牌等新兴经济元素的培育,在于城市人文的积累和提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提高发展质量,需要教育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人才和思想的“储备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动机”的作用。
(一)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我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百姓要求享受良好教育的矛盾依然尖锐,城乡教育之间、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还需进一步改进。我市用十年时间实现了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转变,**教育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从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从硬件的完善转到队伍的优化,从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到优质、和谐发展。当前及今后,教育的关键点已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均衡上来,更注重校风、学风、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和发展潜能等,促进教育公平要从外延扩张,更注重内涵发展,尤其要加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资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每所学校都得到发展提升。因此,今后要加强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的良性配置,加快我市要优化教师引进、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在教师待遇的保障、优秀人才的引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创新人才的奖励等方面,深化政策,建立多渠道的教育骨干和师资的科学流动机制和培养提升机制,努力突破制度瓶颈,促进教师资源“柔性流动”、“多向流动”等,培育优秀教研组、先进班组等创新型团队,每个学校都要推出自己的名师团队。完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资源分配制度,大力研究资源共享、“和谐共进”的均衡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与本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很高的教育类别。本地产业发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源泉,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基础,困此“围绕产业办学、围绕市场兴教”是其基本理念。例如苏州市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是“合拍共振,无缝对接”,苏州是世界知名制造业基地之一,是外商投资企业密集区,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在苏办厂,苏州产业在升级,苏州职业教育也在跟进,从传统的电子商务、文秘、电工到微电子制造,现代通信技术、物流、汽车维修,市场需求与学校发展和谐共生。我市已提出了建设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题,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发展职教空间很大。但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经费不足,生源不佳、发展信心不足、群众认可度还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度还不高。(近几年我市职业学校先进设备闲置现象一定程度存在。要有懂技术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提供实训,但由于活动经费缺乏,学校不能购置丰富的材料,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一些设备被闲置;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热情不高,有的企业前几年满怀热情办起校企合作班,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投入回报不对称,办班难以为继。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些规模企业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的“适用度”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锻炼往往成为企业的骨干,但现在经常会遭遇中职生用不上、用不起的现象,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水平有所“滑坡”。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深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是迫切。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扶持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营造全社会重视实用人才、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职业教育单位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瞄准市场办学,着眼企业办教,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拓展办学的形式,提高职教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三)进一步完善国民教育体系。
做好国民教育的“前伸”和“后延”工作,一方面加快学前教育优质化、公益化进程,今年把6个镇街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列入政府实事,还要制订幼教专项政策,推进学前教育加速度发展;另一方面加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统筹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成人教育、家长教育,为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教育需要怎样的学校。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知识经济不断深入,“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青年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竞争的形势,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已显露出当今社会“新人才观”的端倪,形势要求我们确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但另一方面,恰恰是就业竞争的激烈,使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过重寄托到学校的升学绩效上,这种关注并没有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教育高标准普及而有所减弱,反而更为加强。这就使学校面临两种质量观的矛盾,是追求“分数的质量”,还是“追求生命的质量”。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当前教育的一些偏差。我认为,德育关键是做人教育;智育关键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关键是终身锻炼的习性养成;美育关键是情操陶治;劳动教育关键是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教育青少年要养性—注重优美人格的奠定,养慧—圣贤智慧的陶治;养德—正大品行的规范;养志—理想抱负的树立;养能—生命能力的完善。学生不仅要提高文化科知识水平,更要发展体质水平、审美水平、创新水平、心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树立“因材施教”理念,确立不同个性、不同禀赋学生不同的质量标准。人格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具有深刻文化素养、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二)深化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改革。
要从积极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入手,提高教师实践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实施新办法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要着眼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为原则,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要改变全市学校一把尺子衡量绩效的局面,实行教育质量多元策略,实施策略分层,多元发展,确立“各级各类争一流”思想,促使不同学校努力在自身层次达到最优,实行群体创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统筹学校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体系。
(三)加快学校内涵成长。
近三年我市高扬学校文化建设大旗,推动学校锤炼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主流意识,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树品牌。但目前学校文化尚未深刻融入管理者治教理念,以及师生团队的治教求学行动中,有品位的学校不够多。一个富有内涵的学校,我的理解:一是理念一定要贯彻得非常到位,得到全体成员多年不变的认同和自觉遵行。二是管理一定要修炼到细节,学校的一本书或是一棵树背后都可能有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三是风格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学校不一定每个都是名校,但可以是有个性的学校,特色的培育源于深入挖掘校本资源,以及拓展和发挥,不因学校规模宏大而庞杂失序,不因学校规模小而无可实施。比如义中是我市教育多年的典型代表,已经塑造了比较深厚的学校形象,那么,“义中人”这个品牌怎样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是否可以将更多象“义中人”这样富有精神内涵的学校特色品牌呢?面对既定的师资和生源、硬件和软件,学校文化发展的境界决定了学校内在发展力和外在的影响力,靠有限的名师建不起名校,只有文化才有化平凡为神奇、化散沙为整体的力量。
三、学校需要怎样的教师。
(一)教师要有精神空间。
最近几年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不断加大,教师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可喜提升,社会人士热衷教育的氛围日渐浓厚,但随着百姓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前我市教师的学科和学历结构还不尽完善,优秀教师群体还比较单薄,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师德行风状况有质疑的声音。教育发展首要资源是教师;教师的素质首要是师德。有一个事实全世界应该都相同,那就是当教师不是发财的工作,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来作为职业资源的,教师是从社会地位而非经济地位获得尊严,教师的价值是在学校中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但令人担忧的是,过度的量化使学校和教师的特有价值难以充分评价,功利的社会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不良影响,应试教育也伤害了教师职业的古老的欢乐,教师的信仰以及个性、灵性、独特的生命体验都在渐渐消退,教师作为人的精神导师和灵魂工程师的功能的退减,使教师不仅不被社会敬重,连学生都不再尊重他们。因此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强师德行风建设,以整治违规带生问题为切入点,以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为根本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琢磨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上来,培养更多的品德良好,学养深厚的优秀教师,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二)校长要有几分书卷气
以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衡量,现代化的优质教育必然是顺应人的发展需求,满足人性自我提升需要的教育,必然是百姓福祉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的教育,必然是质量和数量、公平和个性、成功和幸福达到高度和谐的教育,联合市教育发展实际,几个问题和大家交流探讨,抛砖引玉,推动大家议教育、谋发展。
一、城市需要怎样的教育。
我市正努力建设“三中心、两高地”宜创宜居的国际性商贸城市,教育一方面要为城乡百姓提供均衡、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满足百姓“有书读”“读好书”意愿;另一方面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面对挑战,市发展经济的竞争力急待进一步培育,新的优势在于市场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在于知识技术和创新人才的支撑,在于专利、品牌等新兴经济元素的培育,在于城市人文的积累和提升,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突破资源瓶颈,提高发展质量,需要教育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人才和思想的“储备库”、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动机”的作用。
(一)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近几年我市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均衡程度不断提高,但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和百姓要求享受良好教育的矛盾依然尖锐,城乡教育之间、义务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别之间,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区域间发展不均衡的状况还需进一步改进。我市用十年时间实现了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向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转变,市教育实现了三大转变:即从数量的扩张转到质量的提高,从硬件的完善转到队伍的优化,从教育的均衡、快速发展到优质、和谐发展。当前及今后,教育的关键点已转移到更深层次的均衡上来,更注重校风、学风、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和发展潜能等,促进教育公平要从外延扩张,更注重内涵发展,尤其要加强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师资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使每所学校都得到发展提升。因此,今后要加强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的良性配置,加快我市要优化教师引进、培养和发展的政策,在教师待遇的保障、优秀人才的引进、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创新人才的奖励等方面,深化政策,建立多渠道的教育骨干和师资的科学流动机制和培养提升机制,努力突破制度瓶颈,促进教师资源“柔性流动”、“多向流动”等,培育优秀教研组、先进班组等创新型团队,每个学校都要推出自己的名师团队。完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的资源分配制度,大力研究资源共享、“和谐共进”的均衡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发展。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是与本地经济发展关联度很高的教育类别。本地产业发展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现实源泉,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基础,困此“围绕产业办学、围绕市场兴教”是其基本理念。例如苏州市发展职业教育理念是“合拍共振,无缝对接”,苏州是世界知名制造业基地之一,是外商投资企业密集区,世界500强的91家企业在苏办厂,苏州产业在升级,苏州职业教育也在跟进,从传统的电子商务、文秘、电工到微电子制造,现代通信技术、物流、汽车维修,市场需求与学校发展和谐共生。我市已提出了建设国际小商品贸易中心、国际小商品创造中心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题,提升制造业整体素质,发展职教空间很大。但近几年,我市职业教育面临经费不足,生源不佳、发展信心不足、群众认可度还不高等问题,职业教育对社会贡献度还不高。(近几年我市职业学校先进设备闲置现象一定程度存在。要有懂技术的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设备提供实训,但由于活动经费缺乏,学校不能购置丰富的材料,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一些设备被闲置;企业与学校联合办学热情不高,有的企业前几年满怀热情办起校企合作班,但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投入回报不对称,办班难以为继。发展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尽如人意.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一些规模企业反映,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企业的“适用度”不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锻炼往往成为企业的骨干,但现在经常会遭遇中职生用不上、用不起的现象,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职业技能水平有所“滑坡”。在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深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是迫切。市政府将进一步研究扶持职业教育的激励政策,营造全社会重视实用人才、重视职业技能的氛围。职业教育单位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瞄准市场办学,着眼企业办教,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合作办学,拓展办学的形式,提高职教服务社会、助推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教育需要怎样的学校。
(一)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知识经济不断深入,“高分低能”、“高分无能”的青年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竞争的形势,最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地推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标准已显露出当今社会“新人才观”的端倪,形势要求我们确立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但另一方面,恰恰是就业竞争的激烈,使家长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过重寄托到学校的升学绩效上,这种关注并没有随高等教育大众化、基础教育高标准普及而有所减弱,反而更为加强。这就使学校面临两种质量观的矛盾,是追求“分数的质量”,还是“追求生命的质量”。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当前教育的一些偏差。我认为,德育关键是做人教育;智育关键是自主学习的能力;体育关键是终身锻炼的习性养成;美育关键是情操陶治;劳动教育关键是树立劳动光荣的信念。教育青少年要养性—注重优美人格的奠定,养慧—圣贤智慧的陶治;养德—正大品行的规范;养志—理想抱负的树立;养能—生命能力的完善。学生不仅要提高文化科知识水平,更要发展体质水平、审美水平、创新水平、心理水平等各方面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更要树立“因材施教”理念,确立不同个性、不同禀赋学生不同的质量标准。人格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辅相成,培养具有深刻文化素养、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
(二)深化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改革。
要从积极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入手,提高教师实践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实施新办法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要着眼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以“提高效率,减轻负担”为原则,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要改变全市学校一把尺子衡量绩效的局面,实行教育质量多元策略,实施策略分层,多元发展,确立“各级各类争一流”思想,促使不同学校努力在自身层次达到最优,实行群体创优;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统筹学校艺术教育和课外活动,构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体系。
(三)加快学校内涵成长。
近三年我市高扬学校文化建设大旗,推动学校锤炼核心价值观,培育师生主流意识,以文化提品质,以文化树品牌。但目前学校文化尚未深刻融入管理者治教理念,以及师生团队的治教求学行动中,有品位的学校不够多。一个富有内涵的学校,我的理解:一是理念一定要贯彻得非常到位,得到全体成员多年不变的认同和自觉遵行。二是管理一定要修炼到细节,学校的一本书或是一棵树背后都可能有蕴藏着深刻的内涵。三是风格一定要有鲜明的个性。学校不一定每个都是名校,但可以是有个性的学校,特色的培育源于深入挖掘校本资源,以及拓展和发挥,不因学校规模宏大而庞杂失序,不因学校规模小而无可实施。比如义中是我市教育多年的典型代表,已经塑造了比较深厚的学校形象,那么,“义中人”这个品牌怎样发扬光大、与时俱进?是否可以将更多象“义中人”这样富有精神内涵的学校特色品牌呢?面对既定的师资和生源、硬件和软件,学校文化发展的境界决定了学校内在发展力和外在的影响力,靠有限的名师建不起名校,只有文化才有化平凡为神奇、化散沙为整体的力量。
三、学校需要怎样的教师。
(一)教师要有精神空间。
最近几年伴随着高校扩招步伐不断加大,教师教育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市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可喜提升,社会人士热衷教育的氛围日渐浓厚,但随着百姓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当前我市教师的学科和学历结构还不尽完善,优秀教师群体还比较单薄,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和师德行风状况有质疑的声音。教育发展首要资源是教师;教师的素质首要是师德。有一个事实全世界应该都相同,那就是当教师不是发财的工作,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自己的精神世界来作为职业资源的,教师是从社会地位而非经济地位获得尊严,教师的价值是在学校中以传递人类精神的火种而体现出来。但令人担忧的是,过度的量化使学校和教师的特有价值难以充分评价,功利的社会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受到不良影响,应试教育也伤害了教师职业的古老的欢乐,教师的信仰以及个性、灵性、独特的生命体验都在渐渐消退,教师作为人的精神导师和灵魂工程师的功能的退减,使教师不仅不被社会敬重,连学生都不再尊重他们。因此各中小学要进一步加强师德行风建设,以整治违规带生问题为切入点,以充实教师的精神世界为根本点,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琢磨教师成长、研究教师培养上来,培养更多的品德良好,学养深厚的优秀教师,以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二)校长要有几分书卷气。